声声慢-说课稿

合集下载

李清照《声声慢》优质教案(精选5篇

李清照《声声慢》优质教案(精选5篇

李清照《声声慢》优质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选自李清照的《声声慢》,涉及教材的诗词欣赏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对《声声慢》的背景介绍、词牌特点、诗句解析、意境把握及修辞手法运用等方面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李清照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了解《声声慢》的词牌特点。

2. 掌握诗句的解析方法,深入领会诗句中的意境和情感。

3. 学会分析并欣赏古诗词中的修辞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诗句意境的把握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重点:诗句解析、背景了解及词牌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古风音乐,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入课堂。

随后,以李清照的生平简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声声慢》。

2. 新课导入:介绍《声声慢》的词牌特点,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古诗词的基本知识。

3. 诗句解析:逐句解析诗句,分析诗句中的意境和情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词作。

4.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句,讲解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帮助学生掌握修辞技巧。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

7. 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进行诗词朗诵,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六、板书设计1. 《声声慢》2. 主要内容:李清照生平简介《声声慢》词牌特点诗句解析修辞手法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的诗句解析方法,分析《声声慢》中的两句诗句。

请从《声声慢》中选取一个修辞手法,并分析其在诗句中的作用。

2. 答案:解析示例:诗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运用叠字手法,生动地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孤寂与忧伤。

修辞手法示例:拟人。

如“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通过拟人手法,赋予大雁以人的情感,表达了词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诗句意境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布置课后阅读任务,让学生阅读李清照的其他作品,了解她的创作风格。

李清照《声声慢》教案(精选5篇

李清照《声声慢》教案(精选5篇

李清照《声声慢》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李清照的《声声慢》,位于教材第七章第二课。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声声慢》的词牌、背景、主题、艺术特色等方面,详细解读诗句,品味李清照的词作之美。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声慢》的词牌特点,掌握其创作背景。

2. 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感受李清照词作的情感魅力。

3.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修辞手法,提高写作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对《声声慢》词牌的理解,以及对诗句中情感内涵的把握。

重点:诗句的艺术特色分析,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古风音乐,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入课堂。

2. 背景介绍:讲解李清照的生平及其创作《声声慢》的背景。

3. 诗句解析:逐句解读诗句,分析词牌特点,探讨诗句中的情感表达。

4. 例题讲解:以诗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为例,讲解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修辞手法,进行创作练习。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诗句中的艺术特色,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声声慢》2. 板书内容:a. 词牌特点b. 艺术特色c. 情感表达d. 修辞手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解释《声声慢》中的词牌特点。

b. 分析诗句中的修辞手法。

c. 仿写一首以《声声慢》为词牌的词。

2. 答案:a. 《声声慢》词牌特点:七言律诗,上下片各四句,共八句。

b. 修辞手法:比喻、排比、对仗等。

c. 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诗句情感的理解,提高课堂互动效果。

2. 拓展延伸:a. 了解李清照的其他词作,进行对比分析。

b. 探讨古典诗词在现代文学创作中的应用。

c. 组织诗词鉴赏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词牌特点与背景介绍。

2. 教学目标中学生对古典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

声声慢-说课稿

声声慢-说课稿

声声慢-说课稿引言概述:《声声慢》是一首中国古代诗歌,作者是杨洪基,这首诗歌以其深情款款的旋律和动人的歌词而广受欢迎。

本篇文章将从音乐风格、歌词主题、表演方式、情感表达和文化内涵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音乐风格:1.1 《声声慢》采用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元素,如古琴、二胡等乐器的运用,使整首歌曲具有浓郁的中国风格。

1.2 歌曲的旋律悠扬,节奏稳定,以中缓的速度展现出深情的情感,给人以舒适、肃静的感受。

1.3 音乐的编曲简洁慷慨,突出了主旋律的表达,同时也赋予了歌词更好的诠释空间。

二、歌词主题:2.1 《声声慢》的歌词主题是表达爱情的细腻情感,歌词中充满了对爱人深深的思念和眷恋之情。

2.2 歌词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手法,如“似是而非”、“如痴如醉”,使歌词更具诗意和艺术性。

2.3 歌词中的情感表达细腻入微,通过对细节的描绘,展现出作者对爱情的真挚追求和对爱人的无限思念。

三、表演方式:3.1 在表演方面,演唱者需要通过声音的抑扬顿挫来表达歌词中的情感,使听众能够更好地感受到歌词的内涵。

3.2 演唱者的嗓音要具备较好的音准和音色,能够准确地传达歌词的情感,使听众更容易产生共鸣。

3.3 表演时需要注重细节的处理,如语调的把握、情感的转折等,使整个表演更加生动和感人。

四、情感表达:4.1 《声声慢》通过歌词和音乐的结合,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深情厚意,使听众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情感世界。

4.2 歌曲中的情感表达细腻入微,通过对爱人的思念和眷恋的描绘,使听众能够感受到爱情的夸姣和清纯。

4.3 音乐的旋律和歌词的情感相互呼应,使整个歌曲更具感染力和艺术性,能够引起听众的共鸣。

五、文化内涵:5.1 《声声慢》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它融合了中国传统音乐和诗歌的元素,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内涵。

5.2 歌词中的比喻手法和意象,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

5.3 歌曲中所表达的深情和思念,也反映了中国古代人们对爱情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声声慢》教案范文六篇

《声声慢》教案范文六篇

《声声慢》教案《声声慢》教案范文六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声声慢》教案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声声慢》教案篇1《声声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李清照及婉约派2、朗读3、理解该词,体验情感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本词体验情感品味语言教学过程预设:导入:人字是一个象形字,演变到今天,你们猜想为什么会上尖下大?(学生言说)其实对人的认识,古人达到很深的高度,老子有过“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的认识;《易经》把“三才”作为其结构的框架,而“三才”就是指天地人。

人处于天地之间,与天地息息相关。

现在我们要从课文读一个活在北宋南宋之间的李清照,该如何解读?(学生言说)(教师总结)我们就围绕“天、地、人”三个字学习婉约派词人李清照的慢词《声声慢》。

感受思悟体验:一、读“天”1、朗读词2、寻找与“天”有关的内容。

乍暖还寒时候黄昏秋天(黄花)晚 || 风细雨3、学生活动,交流4、教师指导,共同明确二、读“地”风急满地黄花堆积梧桐更兼细雨雁 || 窗儿三、读“人”1、人的活动寻寻觅觅三杯两盏淡酒有谁堪摘守着窗儿2、人的所感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最难将息怎敌正伤心独怎一个愁字了得3、人的性别、身份、经历?联系背景资料四:想象体验情境五、把握主旨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和着血泪写下的千古绝唱六、品味语言:1、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触景生情)2、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移情入景)3、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寓情于景)参考:用酒消愁是不顶事的,只能更增愁苦。

“雁过也三句,是说南来秋雁飞过的时候,正好托它带信,可是丈夫已死,这信寄给谁?想想只有伤心”。

再一看,这只雁原来是曾经替她给丈夫带过信的旧时相识,这就叫她更难过了。

《声声慢》 说课稿

《声声慢》 说课稿

《声声慢》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声声慢》。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声声慢》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单元选取的是宋词,旨在让学生领略宋词的独特魅力,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声声慢》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词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了作者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

全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为高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词鉴赏能力,但对于李清照词的风格特点和情感内涵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此外,学生对于词中运用的意象和表达技巧可能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李清照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

掌握词中的重点字词和意象,理解词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对诗词的感悟能力。

引导学生品味词中的意境,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词人的愁绪,体会词作中蕴含的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

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之情,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词中运用的意象,体会词人的情感。

2、掌握词的艺术特色,如叠词的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等。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词人复杂的愁绪,把握词作的主旨。

2、体会词中含蓄委婉的表达技巧,感受词的韵味。

五、教法与学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教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词的韵律美和情感美。

2、问题引导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点拨法:在学生理解困难的地方,适时进行点拨,帮助学生理解。

学法:1、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预习,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和词作背景。

声声慢-说课稿

声声慢-说课稿

声声慢-说课稿引言概述:《声声慢》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首经典诗歌,由杨洪基演唱的同名歌曲更是深受广大听众喜爱。

本文将以《声声慢》为主题,通过引言概述和正文内容的方式,详细阐述这首诗歌的背景、主题、艺术特点以及对人们的启示。

一、背景1.1 诗歌的作者和创作背景《声声慢》是唐代诗人李清照所作,李清照是宋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女词人之一。

她以其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于世。

1.2 诗歌的创作背景这首诗是李清照在丈夫病重期间创作的,表达了她对丈夫深深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无奈之情。

1.3 诗歌的流传及影响《声声慢》自问世以来,广为流传,并成为了李清照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它通过其深情的表达和优美的语言,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灵。

二、主题2.1 爱情与离别《声声慢》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丈夫的思念之情,表达了爱情的坚贞和对离别的痛苦。

2.2 时光的流转诗中的“岁岁年年,人事如梦”表达了时光的流转无情,人事如梦般的转瞬即逝。

这一主题使人们对生命的短暂和珍惜产生了深思。

2.3 情感的抒发《声声慢》以细腻的情感表达,将诗人对丈夫的思念化作了动人的诗句。

这一主题使人们感受到了诗人真挚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

三、艺术特点3.1 语言的优美《声声慢》的语言优美流畅,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象征和修辞手法,使诗歌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3.2 感情的真实诗中的情感真挚动人,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实的感受,使读者能够深刻地体会到诗人的情感。

3.3 意境的营造诗中的意境营造得十分精妙,通过对细节的描绘和意象的运用,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感受到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四、对人们的启示4.1 珍惜眼前人《声声慢》表达了对离别的痛苦和对爱情的珍惜,使人们意识到珍惜身边的人和眼前的幸福的重要性。

4.2 感悟生命的短暂诗中的“岁岁年年,人事如梦”提醒人们生命的短暂和时光的流转,使人们更加珍惜时间,珍惜生活。

4.3 表达真挚情感《声声慢》以其真挚的情感打动了无数读者,鼓励人们勇敢表达自己的情感,珍惜和享受生活中的美好时刻。

《声声慢》说课稿3篇

《声声慢》说课稿3篇

《声声慢》说课稿《声声慢》说课稿3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声声慢》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声声慢》说课稿篇1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声声慢》,我说课的内容由五部分组成,一是说教材,二是说教法,三是说学法,四是说教学程序,五是教学小结与反思。

(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与作用《声声慢》是语文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三第二单元第五课的一首词,这个单元编选的课文是宋词、元曲及宋至清代的古诗。

在语文版高中语文五个必修模块中,这是唯一安排有宋词的单元。

作者李清照,和本单元选取的词人柳永同属于婉约派,本单元同时选取了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的作品,因此,教材编者可谓用心良苦,通过比较,使学生了解完全不同的两种词风,进一步体会四位词人不同的创作风格。

闺怨主题是唐宋诗词创作的一个传统题材,“闺怨词”是专门表现妇女生活和情感的一类词。

但作者基本上都是男性。

男性替妇女表达情感,虽别有一番风味,但终归和妇女复杂、内隐的心理隔了一层。

李清照是词史上一位重要的女作家,她的作品写自己真实的生活和内心世界,视角和笔触比男性词人更敏感、细腻。

《声声慢》即是此类作品的代表作。

《声声慢》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名篇之一,写词人历遭国破家亡劫难后的愁苦悲戚,是词人情感历程的真实写照,也是时代苦难的象征。

其艺术表现方式是独特的,李清照善于选取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起居环境、行动、细节来展现自我的内心世界——她独有的寂寞心境。

2.教学目标初中阶段,学生已经接触过部分唐宋词,当时的学习要求只是读一读,背一背,了解大意,体会情感而已。

进入高中阶段,这种要求显然是不够的,不能只局限于某一篇作品、某一位作家,而要把他们放在整个宋词的发展脉络中观照、比较他们的地位和作用,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鉴赏作品的思想和艺术价值。

还有一点我们需要注意,高一的学生心理上摆脱了对成人的依赖,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可塑性极强。

声声慢说课稿

声声慢说课稿

《声声慢》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与作用《声声慢》是人教版高二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它也是李清照晚年时期的代表作之一,她表达了词人晚年生活的悲苦愁绪。

全词用口语写成,“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等14个叠字传达出的悲苦情怀,让我们为女词人晚年生活的悲惨掬一把辛酸泪。

词人用她女人独有的语言和视角,利用意象的堆积酣畅淋漓的抒发着她的情感,其词意耐人寻味。

因此结合这一单元鉴赏意象,品读诗歌的教学总目标,我确定了能鉴赏意象、体验情感、把握全词主旨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能鉴赏意象,体验情感,把握全词主旨。

(2)能把握词中巧妙运用的铺叙等艺术手法。

2、能力目标(1)有主动获取知识的愿望及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

(2)提炼信息、概括能力的培养。

3、情感目标能体会作者南渡之后的亡国之痛、孀居之悲、沦落之苦。

(三)重、难点1、重点:能鉴赏意象、体验情感,把握全词主旨。

2、难点:能把握词中巧妙运用的铺叙等艺术手法。

二、学情分析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了解学生,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维、兴趣、爱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

”高二年级的学生经过多年的学习,积累了一些鉴赏诗词的方法,能将已经学过的知识、方法迁移到新的学习当中,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学习任务。

三、教法、学法1、“游戏”导入。

新课伊始,让学生激情满怀的走进课堂;2、“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法。

让学生在交流中合作,在思想的碰撞中经历生疑、矛盾、挣扎、释惑的学习乐趣。

3、“情境法”教学。

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4、“体验式”教学。

让学生增强体会,感同身受。

四、教学设计根据本课特点,我做了如下安排:1、巧用方法,温故知新请同学们花一分钟的时间整理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李清照的生平,作品的前后分期及特点,欣赏了她前期的部分代表作品),并请学生用“话说”的评书方式到讲台上小结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声声慢》说课稿

《声声慢》说课稿

《声声慢》说课稿《声声慢》说课稿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声声慢》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声声慢》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声声慢》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通过秋景秋情的描绘,抒发国破家亡、天涯沦落的悲苦,具有时代色彩。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了解词人的人生际遇,把握词人前后词风的差异。

2、品味叠词的妙用。

3、理解词中的意象,体会其情感,准确把握“愁”之内涵。

由于这首词里包含了大量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词人除了直接抒情之外,更妙的是借意象来抒发愁情,但是我们的学生对这些意象的把握是不准确的,有的甚至根本没有接触过,所以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确定为:理解词中的意象,体会其情感,准确把握“愁”之内涵。

二、说教法和学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

本节课内容比较多,信息量比较大,如果像平常一样一支粉笔,那一节课的时间根本不够。

所以,我准备采用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方式。

利用多媒体的直观、快速演示的特点,能节约很多的课堂时间。

借助多媒体课件的帮助,我采用讲授法和点拨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学法上,我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思考、回忆、合作一起来鉴赏这首词,通过自主探究得出结论。

三、说教学过程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环节展开。

1、导入新课。

学生们学过李清照的《醉花阴》,课前我就播放《醉花阴》的歌曲,让学生在美妙的歌声中进入本课教学。

同时通过听觉让学生体会《醉花阴》和《声声慢》抒发的感情的差别,这样很自然引入李清照的作品风格。

2、如何入愁让学生听配乐朗读,体会词人的情感并留心哪些句子直接表明词人的感情,哪一句定下了感情基调。

由此引出对前三句的分析:词人通过动作、环境、感受入愁。

《声声慢》李清照教案(通用11篇)

《声声慢》李清照教案(通用11篇)

《声声慢》李清照教案《声声慢》李清照教案(通用11篇)导语:讲课前准备教案能够更好的把握授课节奏,也能使教师更加游刃有余,以下是由小编为您整理的《声声慢》的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声声慢》李清照教案篇1一代词人有旧居,半生漂泊憾何如。

冷清今日成轰烈,传诵千古是著书。

——李清照《声声慢》教学设计【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李清照前期的代表作,如《如梦令》、《一剪梅》等,也接触过其它抒写“愁绪”的作品,可以让学生展开联想,进行比较,更好地体会李清照词的妙处。

【教材分析】本词是李清照后期的代表作,被后人誉为“千古绝唱”。

在这首词中,作者的情绪虽然比较低沉,但却显示了她过人的艺术才华。

词围绕“愁”展开,运用各种各样的手法来加强愁绪的渲染。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李清照后期的人生际遇对其词作风格的影响,体会其前后期作品的不同风格。

2、技能目标学习李清照是如何写愁的,学会抓住诗歌意象去品味诗歌情感。

3、情感目标体会李清照夫亡家破、饱经忧患和乱离的哀愁,感悟李清照坚韧、孤高的灵魂。

【教学重难点】1、深入研读诗歌,抓住意象,体验愁情,渗透对学生诗歌诵读的指导。

2、让学生由词及人,突破文本的显性层面,进入到词人苦闷、复杂的精神世界,感悟词作愁的深刻意蕴和李清照孤高的灵魂。

【教学方法】诵读品悟法、情感体验法、探究学习法、对比阅读法【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步骤】一、课前预习熟读《声声慢》这首词,力求能背诵,回顾李清照的生平事迹和所学的其前期的作品。

二、课前五分钟播放安雯演唱的《月满西楼》MTV(这首歌化用了李清照前期的词作——《一剪梅》)至上课,意在激发学生兴趣,营造诗情画意气氛,让生更易融入到词的意境当中。

(幻灯片1)三、课文导入——李清照前期代表作《如梦令》和《点绛唇》(引领学生回忆朗读,配有短小欢快的音乐)(幻灯片2和幻灯片3) 从《如梦令》和《点绛唇》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见到一个什么样的清照呢?明确:开朗活泼快乐是的,因为少女时代的清照是快乐幸福的,所以她写出了清新明快的词作。

优质课《声声慢》教案(通用8篇)

优质课《声声慢》教案(通用8篇)

优质课《声声慢》教案(通用8篇)优质课《声声慢》教案篇1学习目标:1、把握词中意象,鉴赏叠词等艺术手法。

2、了解词人生平,体味词中的情感内涵。

教学重点:赏析叠词等艺术手法,体味词中的情感内涵。

教学难点:通过比较阅读,深入体会词人的情感世界。

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李清照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女词人,她才情出众,一生写过无数美妙的词作,让我们铭记在心。

据说李清照一生没有孩子,曾为此深感愧疚,可是丈夫赵明诚却说:“诗词就是我们的子女,《金石录》就是我们生命的结晶。

”足见他们夫妻二人伉俪情深,也正因为此,在丈夫去世以后,李清照一个人更觉孤苦,晚年生活凄凉无依。

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她晚期的作品《声声慢》。

二、明确目标:我们先看一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及学习重难点。

三、诵读感知:1、首先,请同学们放声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诗歌的抑扬顿挫。

2、个别同学朗读(师生共同点评,提示从字音和节奏两个方面。

)师:词人在这首词中写了一种什么情感?情感基调是什么?生:诗歌的情感集中在一个“愁”字,这也是这首词的词眼。

这首词的情感基调是哀婉的、凄凉的、愁苦的。

师:应该怎么读呢?生:语速缓慢,语调低沉,读出忧伤、悲哀意。

3、自由诵读体会:就让我们用低沉的语调,缓慢的语速,来传达女词人这种浓浓的哀愁吧。

4、个别同学读:师生共评,从语速、语调两方面评价。

四、品读赏析:(一)、词人的”愁”表现在哪里?1、词人通过哪些意象来写“愁”的?从词中找出相关的句子,说一说。

(1)、淡酒、急风: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写出了词人因苦闷而借酒浇愁,却抵不住傍晚时分急速而至的寒风的侵袭。

师:为什么“淡酒”而不是“浓酒”?生:不是酒淡,而是愁情太重太浓,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浓酒也成淡酒。

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醉花阴》中有“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句子;马致远《天净沙秋思》里有“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句子。

李清照《声声慢》教案

李清照《声声慢》教案

李清照《声声慢》教案李清照《声声慢》教案(精选5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李清照《声声慢》教案(精选5篇),希望大家喜欢。

李清照《声声慢》教案篇1《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名作,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尤其是作者那哀婉的凄苦情,不知曾感动过多少人。

当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南渡避难的过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

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作者写下了《声声慢》这首词,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

词风深沉凝重、哀婉凄苦,一改前期词作的开朗明快。

教学目标:通过词句品读和场景再现,体味诗人的情感教学重点:理解李清照在词中表达出的“愁教学内容:一、导入以猜字谜方式导入。

“风起了,叶落了,心碎了”,(愁板书)(聪明!)秋天的时候我们特别容易发愁,敏感一点的同学难免有时候会见月伤心,听风落泪。

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一位将愁字写绝了的女词人李清照的《声声慢》在中国的词坛上,有一位才情出众的女词人,她的词作哀婉凄,美打动了无数后人,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婉约词中的杰作《声声慢》。

二、知人论世:李清照,字漱玉,号易安居士,出东济南人、宋代婉约派人的代表之一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李清照吗?(请一个学生)初中学过她的词吗?能背出来给大家听听吗?忘了,没关系,我们一起回忆一起背好吗?背得真好。

背得很整齐。

这是李清照早期的一首词作,词风还是比较婉约清丽。

但是到了后期她经历了国破、家亡、夫死、遇人不淑等不幸遭遇后,词风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晚年的的李清照无儿无女,一个人孤苦伶仃的守着一个孤清的寂寞小院过日子。

又是一年秋风起,秋叶落,她一个人孤寂茫然地行走在杭州深秋的落叶黄花中,写下了这首浓缩了她一生和全身心痛楚的《声声慢》补充介绍:李清照出身于书香门第,良好宽松的家庭教育环境,使她出落成为一个外美如花,内秀如兰的才女。

高二下《声声慢》说课稿汇总一篇

高二下《声声慢》说课稿汇总一篇

高二下《声声慢》说课稿汇总一篇高二下《声声慢》说课稿 1教学目标:诵读涵咏,感受词的音韵美。

联想想象,品味诗歌意象美。

知人论世,探究诗歌情感美。

用诵读传达音韵、情感美。

教学准备:布置各小组通过各种途径查找、阅读、整和李清照大事记的历史资料,探究诗人寻觅对象及其结果;制作课件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活动法教学过程:一、用诗意的语言导入二、听朗读,整体感知,说出最初感觉。

找出定下全诗情感基调的句子。

三、知人论世,探究开篇之情感美1、师:诗人到底在寻觅什么?寻觅到了没有?内心感觉怎样?请小组代表把探究的结果和大家分享。

2、根据学生的理解指导学生进行诵读训练3、师总结:词的一开篇,诗人就坦露自己的情感。

这种情感很真,很美。

自己已经够惨了,偏偏还心忧天下,愁__。

这种悲悯的情怀,怎不让人感动唏嘘?四、探究开篇叠词之音韵美。

师:一首好诗是语言和情感的完美结合,词的开篇我们就感受到一种美。

除了情感,语言美不美?美在何处?1、标出平仄,感受平仄变化的魅力2、与不叠进行比较3、与英译进行比较,说明平仄变化造成的音韵之美是汉语所特有的',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师点拨:林语堂先生的此译文运用头韵,而且原文是十四个音节,译文正好也是十四个音节,真是难能可贵。

但由于英文只有轻重音,没有平仄的变化,所以读起来音韵的美感差多了。

齿舌音形成的美感5、学生自由读,用自己的声音把音韵美和情感美传达出来。

6、师吟诵:宋词是音乐文学,这七组叠词朗读起来,已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

不知吟诵起来味道会怎样。

老师跟一个叫文征萍的老人学唱了几句,和同学们分享。

五、再读,品味诗歌意象美。

1、小组合作,品味诗歌意象美2、中外对比阅读,彰显古典诗词意象之美师:《声声慢》这首词不仅在国内有名气,还传到了国外,被法国诗人克洛岱改写成了一首诗《绝望》。

男生齐读《绝望》,女生齐读《声声慢》:点拨:与《声声慢》相比,《绝望》采用的是直抒胸臆的方式,它以叠词的累加,反复咏叹。

李清照《声声慢》教案(精选5篇

李清照《声声慢》教案(精选5篇

李清照《声声慢》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中国古代文学名篇》第七章第二节,《声声慢》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

教学内容详细包括:理解《声声慢》的背景、词牌、韵律;解读诗句,分析词的意象、情感及艺术手法;探讨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理解《声声慢》的词牌特点。

2. 培养学生解读古典诗词的能力,感受李清照词的情感表达。

3. 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学名篇的鉴赏能力,激发对文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分析《声声慢》的艺术手法,理解李清照词的情感内涵。

重点:解读诗句,掌握《声声慢》的词牌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声声慢》原文及注释、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古风音乐,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入课堂。

简要介绍李清照及其创作背景,引导学生关注词人情感。

2. 诗词朗读:让学生朗读《声声慢》,感受词的韵律美,理解词牌特点。

3. 诗句解读:逐句分析诗句,引导学生关注词中的意象、情感,探讨李清照的艺术手法。

4.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声声慢》的情感表达,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声声慢》2. 词牌:慢词3. 意象:落花、流水、黄昏、梧桐等4. 情感:离愁、思念、哀怨等5. 艺术手法:对比、衬托、用典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声声慢》中的意象,结合诗句谈谈你对李清照情感的理解。

作业答案:(1)意象分析:词中以落花、流水、黄昏、梧桐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表达了词人的离愁别绪。

(2)情感理解:李清照在《声声慢》中抒发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哀怨。

2. 拓展延伸: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李清照的其他作品,比较其艺术特色。

声声慢-说课稿

声声慢-说课稿

声声慢-说课稿
引言概述:
《声声慢》是一首中国古代传世名曲,曲调婉转动听,歌词涵蓄深情。

在教学中,通过《声声慢》的教学能够匡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本文将从歌曲背景、歌曲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歌曲背景
1.1《声声慢》是谁创作的?
1.2歌曲的创作背景是什么?
1.3歌曲的意境和情感是怎样表达的?
二、歌曲内容
2.1《声声慢》的歌词内容是什么?
2.2歌曲中的意境是如何展现的?
2.3歌曲中的情感是怎样表达的?
三、教学目标
3.1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3.2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3.3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创造力。

四、教学方法
4.1通过欣赏歌曲,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意境和情感。

4.2通过分析歌词,匡助学生理解歌曲的内涵和情感表达。

4.3通过演唱、朗诵等形式,让学生深入体味歌曲的情感和表达方式。

五、教学过程
5.1导入:介绍《声声慢》的背景和意境。

5.2学唱:教学生唱歌曲,引导他们感受歌曲的情感。

5.3表演:让学生进行表演,展示他们对歌曲的理解和表达。

通过以上五个方面的详细阐述,《声声慢》的说课稿将匡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愿每一位学生在学习《声声慢》的过程中,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收获夸姣的情感体验。

关于李清照《声声慢》说课稿

关于李清照《声声慢》说课稿

关于李清照《声声慢》说课稿关于李清照《声声慢》说课稿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李清照《声声慢》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李清照《声声慢》说课稿1第一部分:说教材一、教材的作用《声声慢》编排在必修四第二单元。

在人教版高中语文五个必修模块中,这是唯一一个宋词单元。

编者选取了柳永、苏轼、辛弃疾、李清照四位词人的作品。

他们是宋词发展史上的代表人物。

四位词人的作品,题材、风格不同,带给后世读者的审美感受也各不相同。

柳永词走婉约套路,苏、辛则是豪放词风的代表,李词细腻、含蓄。

四者基本完整地体现了宋词的艺术价值,也大体反映了宋词的发展脉络。

二、教材的地位闺怨主题是唐宋诗词创作的一个传统题材,“闺怨词”是专门表现妇女生活和情感的一类词。

但作者基本上都是男性。

男性替妇女表达情感,虽别有一番风味,但终归和妇女复杂、内隐的心理隔了一层。

李清照是词史上一位重要的女作家,她的作品写自己真实的生活和内心世界,视角和笔触比男性词人更敏感、细腻。

《声声慢》即是此类作品的代表作。

仅从创作时间看,《声声慢》本应编排在辛弃疾词的前面,但必修四将李清照的词编排在后面,自有它的道理。

一则苏、辛不分家,说起苏,自然想到辛,因为二人作品的风格有相似之处;二则辛词的思想内容更适合对中学生进行传统价值观教育;三则李词两首被列为自读篇目。

综合以上因素,《声声慢》编排在这个单元的最后位置是合理的。

这也决定了对本课的教学应该以诵读、学生自我探究为主。

三、教材前后联系宋词大致有豪放、婉约两种风格,本单元选编的苏轼、辛弃疾的作品即是豪放风格的巅峰之作,柳永、李清照的作品则历来被看作是婉约词风的代表作。

四位作家的作品共同构成了宋词的精华,缺一不可。

本单元选编李清照的两首作品,《醉花阴》写于南渡前,大体属“闲愁”一类的作品,《声声慢》写于南渡后,笔下流淌的已经不是闲愁,而是丢家亡国之痛和孤苦无依之悲。

声声慢优秀说课稿

声声慢优秀说课稿

声声慢优秀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声声慢》。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声声慢》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单元选取的是宋词,意在让学生领略宋词的艺术魅力,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声声慢》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词通过描写残秋的所见所闻所感,抒发了词人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情。

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词鉴赏能力,但对于李清照词的风格特点和深层情感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结合词人的身世背景,深入体会词中的情感内涵。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

(2)理解并背诵《声声慢》这首词。

(3)品味词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词的意境和情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诗歌鉴赏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深入理解词作的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感受词人在国破家亡、颠沛流离中的愁苦心情,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之情。

(2)引导学生珍惜当下,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词中意象的内涵,体会词人的情感变化。

(2)掌握词中运用的叠词、借景抒情等表现手法。

2、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词人“愁”的丰富内涵,感受其深沉的家国之悲。

(2)培养学生自主鉴赏诗词的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词的韵律美和情感美。

(2)问题引导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的意境和情感。

2、学法(1)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预习,查阅资料,了解词人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

《声声慢》教案优秀10篇

《声声慢》教案优秀10篇

《声声慢》教案优秀10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演讲发言、策划方案、合同协议、心得体会、计划规划、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planning,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声声慢》教案优秀10篇李清照的《声声慢》大家也是耳熟能详的了,以下内容是本店铺为您带来的《声声慢》教案优秀10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带来一些帮助。

声声慢.说课稿声声慢说课稿

声声慢.说课稿声声慢说课稿

声声慢.说课稿声声慢说课稿《声声慢》说课稿语文组王新荣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声声慢》,我说课的内容由六部分组成,一是说教材,二是说学生,三是说教法,四是说学法,五是说教学流程,六是教学小结与反思。

(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与作用《声声慢》是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四第二单元第七课的一首词,这个单元编选的课文是宋词。

在语文版高中语文五个必修模块中,这是唯一安排有宋词的单元。

作者李清照,和本单元选取的词人柳永同属于婉约派,本单元同时选取了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的作品,因此,教材编者可谓用心良苦,通过比较,使学生了解完全不同的两种词风,进一步体会四位词人不同的创作风格。

闺怨主题是唐宋诗词创作的一个传统题材,“闺怨词”是专门表现妇女生活和情感的一类词。

但作者基本上都是男性。

男性替妇女表达情感,虽别有一番风味,但终归和妇女复杂、内隐的心理隔了一层。

李清照是词史上一位重要的女作家,她的作品写自己真实的生活和内心世界,视角和笔触比男性词人更敏感、细腻。

《声声慢》即是此类作品的代表作。

《声声慢》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名篇之一,写词人历遭国破家亡劫难后的愁苦悲戚,是词人情感历程的真实写照,也是时代苦难的象征。

其艺术表现方式是独特的,李清照善于选取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起居环境、行动、细节来展现自我的内心世界——她独有的寂寞心境。

2.教学目标初中阶段,学生已经接触过部分唐宋词,当时的学习要求只是读一读,背一背,了解大意,体会情感而已。

进入高中阶段,这种要求显然是不够的,不能只局限于某一篇作品、某一位作家,而要把他们放在整个宋词的发展脉络中观照、比较他们的地位和作用,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鉴赏作品的思想和艺术价值。

还有一点我们需要注意,高一的学生心理上摆脱了对成人的依赖,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可塑性极强。

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

如果在课堂上第一文库网能帮助每一位学生习得正确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那将是他们终身受用不尽的财富。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声慢》说课稿各位老师、各位评委,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声声慢》。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六个部分来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声声慢》选自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这个单元的主要内容是鉴赏唐诗宋词,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在整体把握诗词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品味诗词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境和感情,目的是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诗词的能力。

欣赏诗词要在反复的诵读中,运用联想和想象,探究它的意境和诗句中蕴含的感情。

《声声慢》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名篇之一,写词人历遭国破家亡劫难后的愁苦悲戚,是词人情感历程的真实写照,也是时代苦难的象征。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新课程标准对古代诗词教学强调“加强诵读涵泳,在诵读涵泳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

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习从创意和构思、意境和意象、语言和修辞等方面对作品进行赏析,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

我将本课的三维目标确定如下:知识与能力:①学会知人论世,了解作者南渡后的生活,理解词人为何生愁;②学会品味语言,解读意象,揣摩凄惨哀伤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①先直觉感知,再深入探究,后情感提升。

逐层深入,循序渐进;②在诵读中体会,在赏析后诵读;③学生自主探究,教师营造情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女词人孤凄愁绝的情感,深深理解与同情遭遇坎坷的女词人。

教学重点和难点依据教学目标,参照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确定本课教学的重难点如下:1、诵读。

诵读是诗歌教学的不二法门。

本课教学以诵读为线索,串起对内容、意象和情感的品味与赏析。

2、诗歌作品的核心在于意象和意境的创设。

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对典型意象的赏析,引导学生进入意境,品味情感。

这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3、体会词人前后期作品中的别样“愁”情:三、教学方法1.教学方法①诵读感悟法诗词教学贵在多读。

本词是宋词中的经典,文辞优美,感情浓郁,我要认真引导学生诵读,在诵读中体验女词人孤凄愁绝的情感。

让学生在诵读中发现诗词中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在诵读的过程中质疑,思考,品析,鉴赏。

②“自主合作探究”法。

在教学中设计有深度的问题让学生讨论,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在探究中大胆质疑解决问题。

③.比较法通过与《一剪梅》的比较阅读,让学生在诵读、分析、联系比较中理解作者的情感,感受本词的艺术特色。

四、学法指导:意象——意境——感情五、教学过程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环节展开。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学生们学过李清照的《醉花阴》,课前我就播放《醉花阴》的歌曲,让学生在美妙的歌声中进入本课教学。

同时通过听觉让学生体会《醉花阴》和《声声慢》抒发的感情的差别,这样很自然引入李清照的作品风格。

了解写作背景:[明确] 南渡是李清照人生的分水岭。

(前期)李清照出身名门世家,父亲李格飞师从苏轼,著名经史学家;母亲王氏也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能诗能文;李清照从小耳濡目染,也聪明伶俐,善于音律,能诗作词。

18岁嫁给门当户对的太学士赵明诚为妻。

两人情趣相投,你耕田来我织布,对不对?NO,应该是你吟诗来我作对。

赵还热衷与金石的研究,李还与其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夫妻感情笃厚,家庭美满幸福。

(后期)1125年金入侵宋朝,两年后(1127年)北宋灭亡。

从此,李的个人命运也随着国家命运的改变而改变。

李一家被迫南迁避难,两年后(1129),其夫赵在去赴官的途中不幸染病身亡,流下李孤苦伶仃一个人,此后生活一直不如意,经历了珍藏多年的金石书画丢失事件、再婚离婚等不幸的遭遇。

中晚年的李尝尽了颠沛流离之苦、亡夫之痛和亡国之恨。

李清照的词前期多写大家闺秀的生活情趣、闺怨离愁;后期的词一改其前期清新明快的词风而充满了哀婉凄凉,多写其悼亡之悲、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

我们来看她的一篇后期的作品〈声声慢〉(二)朗诵,初步感知词人别样愁情。

1、全班齐读,纠正读音,认识生字词2、师范读问:读了这首词你读出了什么?在感情上,与〈醉〉的共同点是什么?——“愁”问:整体感知——词人描写在残秋的所见所闻所感来充分展示了她所处的冷清悲凉的环境气氛及其饱经国破家亡夫死的巨大悲痛的内心世界(或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

3、生个人自由朗读,给出自读提示(品读提示:)1、联系词人的生活遭遇来品读(略)2、抓住词中直接抒情的句子来品读3、抓住词中选择的意象来品读(三)鉴赏,精讲诗文1.找出词中直接抒情的句子。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起句形象用了七组叠词,直接抒情,委婉细致地表达了作者在遭受重创巨痛后的愁苦的心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 |人的动作、神态环境的悲凉内心世界的巨大伤痛2、问:运用叠词的作用?(——音乐美、增强感情)“寻寻觅觅”表现作者由于远离故乡,漂泊异乡而产生的一直前路渺茫和孤立无援的失落感。

“冷冷清清”描写丈夫去世后,只身度日的孤单,清苦的声活状况。

“凄凄惨惨戚戚”则是自己内心情感的直接抒发。

晚年时,身体衰弱,情绪低落,饮酒也不能退寒解忧,只有苦挨着残年。

七组叠词,从精神状态到生活处境,再到内心世界,清晰地概括她不幸的经历和生活状况,及身心和心灵上受到的摧残。

起句不寻常,连用七组叠词,这是李的大胆创新,不但在填词方面,即使是诗赋曲中也绝无仅有的。

真可谓“前无古人”,当然“后有来者”。

李对音律有极深的造诣,所以这七组叠词读起来便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

在齿舌音间来回反复吟唱,读起来朗朗上叩又别有一番愁情。

3、这首词如何让读者领略其“愁”?(抓住意象分析愁情)王国维〈人间词话〉“一切景语皆情语”——引出意象概念(1)详析“酒”意象的特定属性(“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问:为何说是“淡酒”?——并非酒淡,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

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先让生思考回答一些关于酒表示愁情的诗句。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抽刀断水水更流,举酒消愁愁更愁”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得出结论:酒是“愁”的象征(2)“秋风”意象略讲得出结论:秋风渲染愁情。

(3)“过雁”意象分析。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雁足传书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常用之典,此借指亡夫之痛;秋雁南来,写国破家亡、漂泊南方之苦。

晏殊《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得出结论:过雁象征离愁。

下阕:由远及近,转入对自己庭院内眼前残秋之景的具体描绘,进一步表达愁情。

(4)略析“黄花”意象。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史正志《菊谱》:“菊草本也,以黄为正,所以概称黄花。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这两句由景入情,情景交融。

枯萎凋零的菊花多象自己憔悴的容颜、孤苦飘零的晚境,再无当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雅致了。

到这里,作者的感情已渐渐融入到了落花之中。

(5)略析“梧桐”意象。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梧桐一叶知秋,本身就是牵愁惹恨的事物,再加上淋淋漓漓的凄苦的秋雨,不仅滴在耳边,更滴向心头。

“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温庭筠《更漏子》这句主要写声,以声衬情。

尤其是“点点滴滴”一语,极富顿挫凄凉之感。

(6)分析结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是对前文的概括,“乍暖还寒”、“晚来风急”、“旧时雁过”、“满地黄花”等这些情景,浸满了作者凄苦的哀愁,然而哀愁又何止这些呢?颠沛流离之苦、亡夫之痛、家国之恨、孤独之病等等,仅用一个愁字又如何概括得尽呢!?过雁、黄花、梧桐细雨……眼前这一切使词人的哀愁重重叠加,直至无以复加,不知怎样形容,也难以形容,于是词人再也不用什么铺垫、渲染、对比,而是直截了当地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简单直白,反而更觉神妙,更有韵味,更甚咀嚼。

相形之下,就连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也稍觉逊色了。

因为李后主的愁还可形容,而词人的愁绪则非笔墨所能形容的。

(7)分析《醉花阴》与《声声慢》两种不同的愁情提示:1、意象。

2、人生经历。

(8)小节:通过对比,我们清晰看到了词人早晚期词作迥然不同的风格。

由此可见,个人遭遇和文学创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同时,抓住词中所选择的意象,在这些意象背后,我们看见了一个一生都被“愁”所困的女词人,“愁”是她作品的主调。

早年的“愁”是“闺怨”、“离愁”、“相思之愁”,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是“为赋新词强说愁”。

晚年的“愁”则是在经历了颠沛之苦、丧夫之痛、亡国之狠之后的“于说换休”的愁,是一种沉甸甸的愁。

(四)总结巩固通过对比,我们清晰看到了词人早晚期词作迥然不同的风格。

我们看见了一个一生都被“愁”所困的女词人,“愁”是她作品的主调。

早年的“愁”是“闺怨”、“离愁”、“相思之愁”,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是“为赋新词强说愁”。

晚年的“愁”则是在经理了孤独之苦、丧夫之痛、亡国之恨之后的“欲说还休”的愁,是一种沉甸甸的深沉的愁。

设计意图:课堂总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课堂总结,让学生明白词人早晚期词作风格的差异,理解了“愁”的丰富内涵。

6.探究性作业:根据所学知识,搜集相关作品,比较分析柳永、李煜、李清照三位诗人表现其“愁绪”的作品中“愁”的不同含义。

设计意图:根据语文新课标的要求,作业设计可以呈现多元化的形式,探究性作业的形式符合语文新课标的要求,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提高语文综合素质。

六、板书设计:《声声慢》李清照亡孀国愁居之之痛沦落之苦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