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 囚歌 的笔记
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知识要点大总结
第一单元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左传》3、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
《墨子》4、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传习录》5、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文心雕龙》第三单元囚歌(叶挺)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第四单元1、正直是道德之本。
——(埃及)迈哈福兹《平民史诗》2、眼泪无法洗去痛苦。
——(冰岛)拉克司内斯《冰岛之钟》3、最伟大的见解是最朴实的。
——(英国)戈尔丁《蝇王》4、人是为了自己的希望才活着的。
——(苏联)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5、守信是一项财宝,不应该随意虚掷。
——(哥伦比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6、使卵石臻于完美的,并非锤的打击,而是水的且歌且舞。
——(印度)泰戈尔《飞鸟集》7、只有那些勇敢镇定的人,才能熬过黑暗,迎来光明。
(危地马拉)阿斯图里亚斯《玉米人》8、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
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
——(美国)海明威《老人与海》第五单元百炼成钢发愤图强坚持不懈迎难而上集思广益群策群力革故鼎新标新立异独出心裁举一反三实事求是各抒己见不耻下问触类旁通精益求精古为今用背诵默写的重点课文第1课《文言文两则》。
第2课《匆匆》。
第12课《为人民服务》。
第18课《跨越百年的美丽》。
课本14首古诗词。
近义词辩斗(辩论)挪移(挪动)凝然(凝视)觉察(发觉)依赖(依靠)优雅(雅致)镇静(镇定)舒展(伸展)责怪(责备)歉疚(愧疚)萦绕(缠绕)机敏(灵敏)扶衬(帮衬)姿态(姿势)窈窕(苗条)充足(充裕)娴熟(熟练)间断(中断)压抑(抑制)柔顺(温顺)丰富(丰盛)朴实(朴素)敦厚(忠厚)排挤(排斥)侵蚀(剥蚀)崇尚(推崇)惊恐(恐怖)扼杀(抹杀)豁达(开朗)深邃(深奥)含糊(模糊)残暴(残忍)粗暴(粗野)会意(领会)宏伟(雄伟)憧憬(向往)注视(凝视)璀璨(灿烂)激烈(猛烈)兴旺(兴盛)哀思(哀悼)彻底(完全)寄托(寄予)咨询(询问)陈设(摆设)审阅(批阅)简朴(简单)劳苦(劳累)精致(精巧)慈爱(慈祥)奇异(奇特)捉弄(戏弄)欺负(欺侮)慈悲(慈善)打搅(打扰)抽噎(抽泣)畏惧(恐惧)改善(改进)救援(救助)抵御(抵抗)野蛮(粗野)寂寞(孤单)荒唐(荒诞)吹嘘(吹捧)祈祷(祷告)庄重(稳重)侵蚀(腐蚀)荣誉(名誉)隐退(消退)震撼(震动)辛勤(辛劳)协作(合作)鼓舞(鼓励)真理(真谛)研究(探究)判断(判定)公平(公正)侃侃而谈(夸夸其谈)想方设法(千方百计)专心致志(全神贯注)勃勃生机(生机盎然)莫名其妙(不可思议)万象更新(焕然一新)万不得已(迫不得已)随心所欲(为所欲为)一拥而入(蜂拥而至)欣喜若狂(手舞足蹈)游手好闲(好逸恶劳)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司空见惯(屡见不鲜)暖烘烘(暖洋洋)反义词空虚(充实)徘徊(果断)聪明(愚蠢)特别(普通)枯萎(旺盛)笔直(弯曲)柔软(僵硬)喧哗(安静)薄弱(坚固)渺小(巨大)团结(分裂)娴熟(生疏)充足(缺乏)热闹(冷清)压抑(张扬)朴实(华丽)柔顺(暴躁)排挤(拉拢)勤俭(奢侈)乐观(悲观)浪漫(现实)豁达(狭隘)残暴(仁慈)幼稚(成熟)粗暴(温和)暂时(长久)暴露(隐蔽)茂密(稀疏)黑暗(光明)挺进(后退)兴旺(衰退)团结(分裂)坚持(放弃)浏览(精读)简朴(豪华)普通(特殊)精致(粗糙)穷苦(富裕)幸福(痛苦)慈悲(残忍)昏暗(明亮)摩平(揉皱)忧郁(开朗)野蛮(文明)凄凉(繁荣)寂寞(热闹)淘气(乖巧)绝望(希望)嘲弄(恭维)庄重(轻浮)溶解(凝结)刚毅(懦弱)纯净(混浊)精细(粗糙)崭新(破旧)诞生(逝世)普通(特殊)独立(依赖)风华正茂(风烛残年)锲而不舍(半途而废)热腾腾(冷冰冰)深信不疑(半信半疑)侃侃而谈(沉默寡言)专心致志(三心二意)从从容容(匆匆忙忙)勃勃生机(奄奄一息)不慌不忙(手忙脚乱)座无虚席(寥寥无几)养尊处优(含辛茹苦)截然不同(千篇一律)一无所有(应有尽有)两面三刀(表里如一)整齐划一(七零八落)安然无恙(面目全非)闻所未闻(司空见惯)若无其事(郑重其事)人声鼎沸(鸦雀无声)重点知识点讲解1、《文言文两则》《学弈》选自《孟子·告子》。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三课知识点整理汇总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三课知识点整理汇总本课着重叙述了作者陪同总理审阅稿子时的所见所闻,从工作劳苦和生活简朴两个方面表现了周总理的崇高品质。
写作特色:本文选材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用质朴无华的文字,生活中的小事表现人物崇高人格,中心突出,有详有略。
《囚歌》叶挺
第四单元选编的4篇文章,有两种呈现方式:一种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它们是安徒生童话和契诃夫短篇小说中的名篇,是单篇的作品;一种是外国文学名著《鲁滨孙漂流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的片段,它采用的是名著梗概加精彩片断的编排方式。
4篇课文都有鲜明的人物形象,人物不同的命运同样引人关注。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囚歌》
指坚定的革命者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 人
我渴望自由, 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表现了决不向敌人投降的决 心和革命者坚贞不屈的气节。
资料二:读完后,谈谈你的感受
• 1941年9月前,敌人对被俘人员主要采取“软”的一手, 以所谓“怀柔政策”,诋毁共产党,诱使被俘人员变节叛 变。“怀柔政策”失败后,敌人选调极其凶残的特务当打 手,以高压手段和各种严刑拷打,加紧对革命志士迫害与 摧残…… • 面对威逼利诱,叶挺都不为所动。他痛斥叛徒越凌波的无 耻行为,几个耳光将他赶出门外。在进牢房的第8天起, 他开始写作自述文章《囚语》。笔端起风雷,叶挺愤然在 囚室的墙壁上写下铮铮誓言: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正气压邪气,不变应万变;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坐牢三个月,胜读十年。 • 黑狱中,国民党反动派创造“金木水火土,风站呑绞毒” 十种常用酷刑,用针刺肚皮,用木棍打人,用土活埋人, 呑噬吃虫子……
革命战士经受着非人的折磨,惨绝人寰的考验。 在那皮鞭的撕咬,烈灭的焚烧,鲜血的飞溅下, 正义与邪恶进行殊死的较量。
阅读质疑
1、一读课题中的“囚” 是一个会意字,你能联想 到什么?
2、再读课题,注意把题 目和作者连起来读。试着 讲讲囚歌又是什么意思? 3、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 想: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 画面?你仿佛看见了…… 似乎听到了……
囚歌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叶 挺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起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资料一:看完后,请你用一个四字的
《囚歌》完美版
朗读感悟、划分节奏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 起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人”指坚定的革命者,“狗”指革命队伍中的叛徒。)
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指国民党反动派在声嘶力竭地叫 喊诱骗革命者变节投降充当叛徒。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这一节诗揭只有两条路: 坚贞不屈,意味着失去自由, 甚至生命;充当叛徒,出卖革 命,将得到自由。
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写道: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自由”既然那么珍贵,作 者为什么要舍弃它呢?
“地下的烈火”比喻革命的烈火,指共产党领导的人 民革命的力量。 “活棺材”指囚禁革命者的牢房,又指国民党反动派 统治下的黑暗的旧社会。
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 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诗的结尾,表达了诗人怎样的 愿望?
表达了叶挺同志为了推翻 国民党反动统治,宁愿献出 自己生命的革命精神和壮志 豪情。
叶挺
坚贞不屈 忠于革命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 息。----《易经》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 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 夫。----《孟子》
再见!
他在国民党渣滓洞集中营的牢房里写下囚歌这铿锵作响的诗句显示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崇高气节和坚强意志
叶挺
这首诗的作者是叶挺, 北伐将领,新四军军长。
囚歌
原文版:该文收录在重庆大学出版社的《黑牢诗篇》里,对照其诗句,与原件无异,这首诗稿现在存在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
课文版:这是中国小学语文中的一篇课文原文。
文字与原诗略有不同,该文与中国中央电视台2003年8月18日发表的《囚歌》内容相同。
收录这首诗收录在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的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里,该文是第18课《革命烈士诗二首》中的第一首诗。
同时收录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小学五年级下册里,是第7课第一篇课文。
[3]也收录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六年级下册中,在该册回顾·拓展三的第64页至65页。
写作背景作者叶挺在皖南事变时被国民党非法逮捕,先后被囚于江西上饶、湖北恩施、广西桂林等地,最后被移禁于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集中营。
在狱中叶挺受尽各种非人的苦刑,仍坚贞不屈。
在国民党的种种利诱面前表现出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
他在监狱的墙壁上题写下了这首被后人广泛传诵的千古绝唱。
作品赏析这是一篇白话述志诗,分为上下两节。
全诗明白晓畅,通俗易懂,不着一典,犹如脱口而出,但感情炽烈,气势豪迈,意境表达清晰完整。
这是诗人高尚情操的真实流露,让读者情不自禁地为诗中的那股凛然正气而震撼,为诗人的高尚人格而肃然起敬。
诗的上半节,作者以“人”与“狗”、“门”和“洞”作对比,鲜明的阐述了革命者对于人的气节的崇高追求。
匈牙利诗人裴多菲曾有过“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之名句,表达出了人对自由的执著追求。
国民党反动派也正是想利用人的这种本能的渴望,来征服他们用酷刑所无法征服的革命者。
然而,他们又怎会知道,他们所给予的“自由”和革命者渴望的“自由”之间有着何等的差别?这种诱惑在像诗人这样坚贞的革命者面前,起不了任何作用。
革命者正是因为要为更多的人能得到真正的自由,才甘愿抛头颅,洒热血,即使是身陷牢狱,也义无反顾。
现在虽然失去了人身的自由,但如果失去这种“小自由”而能换来更多人的“大自由”,那有什么可以顾惜的呢!古人说:“烈士之所以异于恒人,以其仗节以配谊也。
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知识点
六下语文课文复习资料第一课《文言文两则》1、背诵课文,默写。
2、知识点:《学弈》选自《孟子。
告子》,《学弈》这个故事,说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 汤问》,这个故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以及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3、注释(1)字、词:弈:下棋。
通国:全国。
诲:教导。
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导)。
鸿鹄:天鹅。
援:引,拉。
俱:一起. 弗:不。
矣:了. 为:因为。
其:他的,指后一个人。
辩斗:辩论,争论. 以:认为。
去:离。
日中:正午. 及:到.沧沧凉凉:形容清凉的感觉.沧沧:寒冷的意思。
探汤:把手伸向热水里。
意思是天气很热。
汤:热水。
决:判断. 孰:谁。
汝:你.★文中几个“之”的意思(2)句子: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译)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译)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孰为汝多知乎?(译)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3)译文:学弈弈秋是全国的下棋高手。
他教导两个学生下棋,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学生虽然也在听弈秋讲课,心里却一直想着天上有天鹅要飞过来,想要拉弓引箭把它射下来。
虽然他俩在一块儿学习,但是后一个学生不如前一个学得好.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两小儿辩日有一天,孔子到东方游学,看到两个小孩为什么事情争辩不已,便问是什么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些, 而中午时要近些。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盖一样大,到了中午却像个盘子,这不是远的时候看起来小而近的时候看起来大的道理吗?"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有清凉的感觉,到了中午却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进的时候感觉热而远的时候感觉凉的道理吗?”孔子也不能判断是怎么回事。
《囚歌》课文
《囚歌》课文嘿,大伙儿,今儿咱们聊聊那首老歌儿,就像是从老一辈嘴里传唱下来的故事,带着铁窗的寒气,却也透着股子不屈的劲儿——《囚歌》。
想象一下,那年头,世道不太平,有的人啊,一不小心就踏进了那四面高墙里头,阳光只能从铁丝网的缝隙里偷摸进来那么一丢丢。
可就算是在这暗无天日的地儿,有人的心啊,比那外面的天空还要辽阔,还要明亮。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这话听起来糙,可道理深着呢。
就像咱们平时说的,正道难行,歪门邪道倒是畅通无阻。
但有些人,骨头硬气,他们知道啥是尊严,啥是底线。
就算门儿关得再严实,洞儿开得再大,他们也不瞅那眼儿瞧,心里头跟明镜似的,清楚得很。
“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那声音啊,尖锐刺耳,就像是夜猫子在深夜里叫唤,让人心里头直发毛。
可咱们这位老兄,他笑了,是那种看透了世事,却依然淡然自若的笑。
他说:“我渴望自由,但我更知道,自由不是靠出卖灵魂换来的。
”这话,掷地有声,比那铁锤砸在石头上还响。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他反问,语气里带着不屑,也带着坚定。
在他看来,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咱们有脊梁,有骨气,有那么一股子宁死不屈的劲儿。
哪怕身陷囹圄,哪怕前路茫茫,也不能丢了这份尊严,这份骄傲。
“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这是他的誓言,也是他的信仰。
他相信,总有一天,正义会战胜邪恶,光明会驱散黑暗。
而他,虽然肉体被囚禁,但精神却是自由的,是永恒的。
他愿意用自己的生命,去点燃那熊熊的烈火,去照亮那黑暗的道路。
说到这儿,我不由得想起咱们老百姓常说的那句话:“人活一口气,佛争一炷香。
”这位老兄啊,他就是用这口气,撑起了自己的尊严,也撑起了民族的脊梁。
他的故事,就像那首《囚歌》一样,传唱至今,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所以啊,朋友们,不管咱们遇到啥困难,啥挫折,都别忘了挺直腰板儿,守住底线。
因为咱们是人,不是狗;咱们要的是堂堂正正做人,光明磊落做事。
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囚歌》课件(2)
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囚歌》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囚歌》。
该文选自教材第20课,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对叶挺将军在抗日战争时期被日军囚禁时所作诗歌的鉴赏,以及对相关历史背景的介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了解诗歌的韵律特点。
2. 通过对《囚歌》的阅读与赏析,使学生体会到作者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他们对民族英雄的敬仰之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了解诗歌的韵律特点,感受作者的革命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叶挺将军的图片,简要介绍其生平事迹,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并借助字典查找字词意思。
3. 课堂讲解:a) 对课文进行逐句解析,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含义。
b) 分析诗歌的韵律特点,让学生体会诗歌的音乐美。
c) 讲解课文背后的历史背景,使学生了解作者的创作动机。
4. 例题讲解:选取一首与《囚歌》主题相近的诗歌,进行对比赏析,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让学生仿写一首以《囚歌》为主题的诗歌,加强实践操作。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诗歌中表达出的革命精神,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课文《囚歌》,作者叶挺。
2. 黑板右侧:诗歌韵律特点,生字词列表。
3. 中间部分:课文主要内容,历史背景简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所学内容,写一篇关于《囚歌》的读后感。
答案示例:《囚歌》是一首充满激情和坚定信念的诗歌。
通过学习这首诗,我深刻体会到了叶挺将军在面对困境时,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这首诗让我明白了,一个民族的繁荣昌盛,离不开无数英勇无畏的革命先烈。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努力学习,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囚歌》课件解析
囚 歌
叶挺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走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呀,给你自由!
我/渴望着/自由,但也/深知, 人的躯体/哪能/由狗的洞子爬出! 我只能/期待着,那一天, 地下的/火/冲腾, 把这/活棺材/和我/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
七、课后拓展
我只能/期待着,那一天, 地下的/火/冲腾,
把这/活棺材/和我/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
四、回顾全诗,熟读成诵
创设情境:假如你就是叶挺将军你怎么读?
囚 歌
叶挺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走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呀,给你自由!
我/渴望着/自由,但也/深知, 人的躯体/哪能/由狗的洞子爬出! 我只能/期待着,那一天, 地下的/火/冲腾, 把这/活棺材/和我/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走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呀,给你自由。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走的洞/敞开着,
(“人”指坚定的革命者,“狗”指革命队伍中的叛徒。)
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呀,给你自由!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走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呀,给你自由。
生字读写
囚 歌
叶挺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走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呀,给你自由!
我/渴望着/自由,但也/深知, 人的躯体/哪能/由狗的洞子爬出! 我只能/期待着,那一天, 地下的/火/冲腾, 把这/活棺材/和我/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
三、品读诗歌,体味诗情
《囚歌》相关知识
《囚歌》相关知识叶挺将军在国民党渣滓洞集中营的牢房里写下了《囚歌》,这铿锵作响的诗句显示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崇高气节和坚强意志。
叶挺于1896年9月10日出生于广东惠阳一个贫农的家中。
青少年时代的叶挺,面对疮痍遍地的旧中国,一心要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
1918年底,他从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后,追随孙中山参加了国民革命。
后来,他被派往苏联东方大学学习军事,在那里接受了马列主义,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5年回国后,周恩来请他担任了国民革命军十二师三十四团团长。
这是一支由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人们称它为“独立团”。
叶挺率领的独立团在北伐战争中屡立奇功,威名远扬。
叶挺被誉为“北伐名将”,他所在的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美名。
1937年抗战爆发,叶挺出任新四军军长,他率领新四军与日伪军进行了4000余次战斗,击毙、击伤、俘获日伪军10万余人。
毛泽东同志曾热情赞颂道:“军长叶挺,领导抗战,卓著勋劳。
”日伪军对他更是闻风丧胆,又恨又怕。
蒋介石假抗日,真反共,与日伪勾结,1941年1月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他一面命令新四军从皖南北撤,一面秘密调集七个师的兵力,埋伏在新四军北撤的必经之路。
叶挺率领部队拼死搏斗,亲自开炮轰击敌人的重机枪阵地,部队突围时,他决定自己断后掩护,还勉励大家:“我们抗日,到哪里都有群众。
留得火种在,不怕不燎原!”最后,项英等以党组织的名义,决定由叶挺代表新四军与国民党军队谈判。
叶挺奉命前往,不幸被俘。
敌人把他关押在一个终年不见阳光的山洞里。
但是,他毫不屈服。
一天,敌人要提审他,他怒斥敌人:“你们有什么资格审问我?我军奉命北移没有过错。
如果要审判罪犯.你们的蒋委员长应首先受审!”敌人见硬的不行,就用软的,把他转押到重庆,准备了一座漂亮的小楼,房间里摆放了许多华丽的家具,一些国民党要员,以“老同学”、“老同事”的身份登门劝降。
他不剃头发、不刮脸,对敌人说:“把这一套收起来吧!现在是国家危急存亡之秋,我叶挺主张抗战,别无他求。
囚歌课文笔记
囚歌课文笔记一、作者简介叶挺(1896 - 1946),原名叶为询,字希夷,广东惠州客家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之一,伟大的军事家,革命烈士。
二、创作背景三、诗歌原文及解析(一)原文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走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我渴望着自由,但也深知道——人的身躯哪能由狗的洞子爬出!我只能期待着,那一天——地下的烈火冲腾,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二)解析1. 第一节-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走的洞敞开着”- 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人”和“狗”、“门”和“洞”形成鲜明对比。
“为人进出的门”象征着革命的道路,是光明正大、充满尊严的;而“为狗爬走的洞”象征着背叛革命、屈膝投降的可耻道路。
- “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这个“声音”是国民党反动派的威逼利诱之声。
他们企图用所谓的“自由”来引诱革命者投降变节。
2. 第二节- “我渴望着自由,但也深知道——人的身躯哪能由狗的洞子爬出!”- 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但更坚定地表明了自己绝不向敌人屈服的决心。
他深知如果选择从敌人的“狗洞”爬出,那将丧失人格尊严,沦为可耻的叛徒。
3. 第三节- “我只能期待着,那一天——地下的烈火冲腾,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地下的烈火”象征着革命的烈火,“活棺材”指的是囚禁革命者的牢房。
诗人表明自己宁愿被革命的烈火燃烧,也不愿苟且偷生。
-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诗人表达了自己坚定的革命信念,相信自己的牺牲会换来革命的胜利,他的精神将在烈火和热血中永生。
这体现了革命者视死如归、坚贞不屈的伟大革命精神。
四、诗歌主题五、艺术特色1. 对比手法的运用- 如前面提到的“人”与“狗”、“门”与“洞”的对比,鲜明地表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道路选择,使读者更深刻地感受到革命者坚定的立场。
2. 语言简洁有力- 诗歌用词简洁,如“紧锁”“敞开”“爬”等词,生动地描绘出当时的情景,同时也准确地传达出诗人的情感态度,使诗歌充满了感染力和号召力。
[精选]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囚歌》知识点分析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囚歌》知识点
1. 作者简介
2. 相关背景
3. 中心思想
1作者简介
叶挺(1896—1946),广东归善(今惠阳)人。
原名叶询,字希夷。
1924年赴苏联,入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和红军学校中国班学习。
1941年“皖南事变”中被国民党扣押,身陷囹圄,坚贞不屈。
1946年在多方的努力下,叶挺获释,他乘飞机由重庆回延安,飞机失事,不幸遇难。
2相关背景
叶挺将军这首《囚歌》,原诗以“六面碰壁居士”落款,这正是他当时处境的真实写照。
“皖南事变”后,时任新四军军长的叶挺将军,遭到国民党当局长期的无理拘押。
写作此诗时,他被囚禁于重庆郊区的红炉厂,此处专门关押高级政治犯,是臭名昭著的中美技术合作所的“禁地”。
3中心思想
这首诗通过写叶挺将军在暗无天日的监狱中终日忍受着敌人残酷迫害,表达了对“皖南事变”死难者的深切悲痛和对部属的思念之情,以及叶挺将军被囚禁后宁死不屈的坚强决心。
囚歌知识点
囚歌知识点囚歌是一种具有独特形式和内涵的文学作品。
它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歌颂囚徒的坚韧和智慧,反映了古代社会的严酷现实和人们对自由的向往。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囚歌的知识点。
一、囚歌的来源和历史囚歌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诗经》。
其中的《囚》篇,描述了一个被囚禁的君主的心情和思考。
从此以后,囚歌逐渐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并在后来的文学作品中得到广泛应用。
囚歌的创作主题通常与囚禁、困境、自由等相关。
作者通过对囚徒的内心世界和生活境遇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由和幸福的向往,同时也探讨了人性、命运和社会等主题。
二、囚歌的形式和特点囚歌以其独特的形式和内涵而备受瞩目。
它通常采用对仗的形式,每首诗的句数和字数有固定的规律,并且每首诗都有明确的韵脚。
囚歌的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作者通过简洁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将复杂的思想表达得淋漓尽致。
囚歌中的意象丰富多样,常常使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使作品更具艺术感染力。
三、囚歌作品的代表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囚歌作品。
其中最著名的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赤壁怀古》。
这首词以赤壁之战为背景,描绘了囚徒的悲怆和对自由的追求。
它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再现和对囚徒命运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由和幸福的向往。
另外,唐代诗人杜甫的《赠卫八处士》也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囚歌作品。
它以杜甫车遭劫押的经历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正义的渴望。
四、囚歌的意义和影响囚歌作为一种文学形式,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的严酷现实和人们对自由的向往,还表达了人性、命运和社会等深刻的主题。
它通过对囚徒内心世界和生活境遇的描写,引发读者对人生意义和价值观的思考。
囚歌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它的形式和特点在后来的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总结起来,囚歌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通过对囚徒的内心世界和生活境遇的描写,反映了古代社会的严酷现实和人们对自由的向往。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人教版本单元重点课文《十六千年的回忆》《为人民服务》日积月累囚歌叶挺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我渴望着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表达了作者对国民党反动派黑暗统治的愤慨,坚信革命必胜和为共产主义而献身的决心。
通过本单元的的学习,我认识了:(视死如归) 的李大钊;(舍己为人)的郝副营长;(为人民服务)的张思德;(工作认真)的周恩来;【第10课十六年前的回忆】1.本文是李大钊同志的女儿李星华写的一篇回忆录,通过对李大钊被捕前到被害后的回忆,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
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
除开头外,文章是按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的顺序来叙述的。
全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使整篇文章显得紧凑,同时突出了作者一直把父亲的被害记在心里的感情。
2.本文按时间顺序写了四件事:(1)被捕前,李大钊同志坚持革命工作。
(2)被捕时,李大钊同志从容镇定。
(3)法庭上,李大钊同志与敌人作斗争。
(4)被害后,李大钊的妻儿悲伤的情形。
3.课文前后照应有多处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与开头的联系是:首尾呼应(前后照应)。
(《匆匆》《顶碗少年》《十六年前的回忆》《灯光》都采用了首尾呼应的写法)这样写的好处:使整篇文章显得非常紧凑,更加突出了作者对父亲被害的事情记忆深刻,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深深的怀念。
①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②后来听母亲说……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作用:使读者对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的更清楚,得到的印象、感受更深刻。
①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我父亲的被难日……②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日。
”……作用:突出了作者对父亲被害这件事印象深刻,表达了对父亲的深深怀念。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回顾拓展 囚歌
写作背景
叶挺将军这首《囚歌》,原诗以“六面碰壁 居士”落款,这正是他当时处境的形象写照;皖南 事变后,时任新四军军长的叶挺将军,遭到国民党 当局长期的无理拘押。写作此诗时,他被囚禁于重 庆郊区的红炉厂,此处专门关押高级政治犯,是臭 名昭著的中美技术合作所的“禁地”。这首诗就是 写于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渣滓洞集中营楼 下第二号牢房墙壁上的。 《囚歌》一诗浓缩着叶挺将军牢狱生涯的深切 体验,是他对于生命、自由和尊严之辩证关系的悲 壮思考,每一句都具有厚重的份量。
囚歌
囚 歌 原 稿
叶挺(1896.9.1~1946.4.8)
原名为询,字希夷, 广东惠阳人;是中国 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 之一;杰出的军事家。
叶挺简介
毛泽东曾当面称他是“共产党第一任总司令, 人民军队的战史要从你写起”。他开创人民军队 之路的功绩以及崇高的气节,将永世流芳。第一 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任国民革命军独立团团 长、二十四师师长、十一军军长;1927年先后 参加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抗战时任新四军军长; 1941年皖南事变时被国民党非法逮捕,先后被 囚于江西上饶,湖北恩施,广西桂林等地,最后 移禁于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集中营; 1946年3月4日,由于中共中央的坚决要求,始 获自由;出狱后即电中共中央请求加入中国共产 党,于3月7日经中共中央批准;4月8日自重庆 飞返延安,叶挺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解释
革命者所走的路被敌人紧紧地锁着, 出卖革命,充当可耻叛徒的投降之路 却敞开着。反动派声嘶力竭地叫喊着: 投降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得到自由,但是我深深地懂 得---一个真正的革命者怎么能出卖革 命获得自由! 我希望有一天,革命的烈火,把我 和反动派的监狱一齐烧掉,我应该在 血与热火的斗争中得到永生。
囚歌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 奏、读出感情
紧锁 身躯
敞开 渴望
自由 希望
烈火
永生
棺材
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 来吧,给尔自由! 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 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 爬出!
前一个“自由”—— 叛变革命, 出卖人民所获得的人身自由。 后一个“自由”—— 革命胜利 了,人民获得了解放,人民当 家作主,获得了真正的自由。
“活棺材”指什么?
“永生”的含义是什么?
囚歌
叶挺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尔自由! 我渴望着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躯体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叶
挺
阅读质疑
想一想,课题中的“囚” 是什么意思?囚歌又是什么 意思呢?
从字形上看,人被四堵高墙 紧紧围住,如笼中之鸟,失去自 由。“囚”的意思是把人关在监 狱里。“囚歌”在本文指革命者 在敌人监狱里写的诗歌。
《囚歌》是叶挺 同志被囚禁在重 庆歌乐山渣滓洞 集中营时,用铅 笔写在牢房墙壁 上的一首诗
人: 狗: 革命者队伍中 的叛徒。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 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 着;
一个声音高叫 着——爬出来吧, 给尔自由!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 出!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起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思 考: “地下的烈火”指什么?
囚歌及其阅读答案
《囚歌》阅读答案
《囚歌》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1.根据诗意,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⑴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牢房中的革命者所要走的路;
牢房中的叛徒所准备走的道路。
⑵.我渴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革命的烈火,即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的力量;
囚禁革命者的牢房,又指国民党反动派通知下的黑暗的旧社会。
2.最后一段中“烧掉”与“永生”互相矛盾吗?为什么?
不矛盾。
略。
3.感悟作者在诗中表达了什么精神,请用简短的话写出来。
叶挺不为严刑拷打、高官厚禄,为了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宁愿献出自己生命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件7囚歌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中的“狗”指: 背叛革命的人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换成“不能” 行不行?
不行,反问的语气更能表明叶挺 将军不向敌人屈服的决心。
“地下的烈火”指 革命的烈火
“活棺材”指 监狱
“永生”指
革命精神永存
表达了诗人为了推翻国。
从字形上看,“囚”是什么意思呢? 人被四堵高墙紧紧围住,如笼中之鸟,失去自由。
“囚”的意思就是把人关在监狱里。 你知道诗歌里的“囚”指的是哪里吗?“囚”的
人是谁呢? 通过查资料,我知道“囚”指的是关押革命者的 地方,渣滓洞。“囚”的人是革命者叶挺。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中的“人”指: 革命者
奋斗的历程
囚歌
叶挺(1896—1946)广东惠阳人。中国 无产阶级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 一。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伐战争中任 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参谋处长、独立团团长。 抗战爆发后任新四军军长。1946年4月8日由 重庆回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遇难。
写作背景
作者叶挺在皖南事变时被国民党非法逮捕, 先后被囚于江西上饶、湖北恩施、广西桂林等 地,最后被移禁于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 集中营。在狱中叶挺受尽各种非人的酷刑,仍 坚贞不屈。在国民党的种种利诱面前表现出出 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他在监狱的墙壁 上题写下了这首被后人广泛传颂的千古绝唱。
六年级下册语文书囚歌笔记
六年级下册语文书囚歌笔记
诗歌是以形象、精炼、富有感情为基本特征的,好的诗还有一种意境美。
《囚歌》包含着丰富的美育因素。
它的美不是表现为优美,而是表现为壮美,一种使人回畅荡气的悲壮之美,一种使人肃然起敬的共产主义精神美。
语言精炼、形象,充满激情,以此感染学生,使我们体会《囚歌》的形象美。
一句话,在《囚歌》的体现审美教育。
在多重朗读中感受到了英雄的气概,并为之而感动;在对诗中关键词语的理解,能结合看过的影片、读过的故事较为准确地理解。
比如学谈到了“狗”,就是叛徒。
但小学生毕竟还小,对过去毕竟知之不多,感之不深;对诗歌,特别是抒情的认识一般还停留在感性的阶段,这些都是不利的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下册语文囚歌的笔记
叶挺将军这首《囚歌》,原诗以“六面碰壁居士”落款,这正是他当时处境的形象写照。
秃南事变后,时任新四军军长的叶挺将军,遭到国民党当局长期的无理拘押。
写作此诗时,他被囚禁于重庆郊区的红炉厂,此处专门关押高级政治犯,是臭名昭著的中美技术合作所的“禁地”。
《囚歌》一诗浓缩着叶挺将军牢狱生涯的深切体验,是他对于生命、自由和尊严之辩证关系的悲壮思考,每一句都具有厚重的份量。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囚歌》的开始,叶挺将军以形象的语言,把囚禁在牢狱里的受难者的自由与尊严相分离的景况直陈出来。
一方面,反动当局绝对不允许被囚者以自由之身保有人的节操和尊严。
另一方面,他们又千方百计诱惑受难者以尊严的丧失换取行动的开阔空间。
随后的“爬出来吧,给你自由”这了了八个字,把法西斯分子的骄狂、阴险、狰狞的嘴脸活脱脱地勾画了出来。
然而,革命者所渴求的自由从来就不以屈尊为代价,更不会以奴颜婢膝去换得所谓的“自由”。
士可杀不可辱,这早已是自古以来志士仁人律已的法则。
“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诗人高傲地拒绝着反动派的诱惑。
自由诚可贵,然而,失去了尊严的自由,又怎能俯就?被囚的勇士依旧是勇士,而自由的畜牲,永远是畜牲。
自由的精灵被隔绝在法西斯的高墙之外,受难的人们时时渴求着自由的温存,却无法与之结合。
牢狱从来就不是梦幻情调的温床,阴
森、恐怖、死亡才是它的现实。
弱者本来就少得可怜的骨气将在这里彻底消融,强者的凛然正气却可以在这里得到张扬。
“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囚歌》的结尾,迂慨而悲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