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电路的连接 电路创新设计展示(提高) 知识讲解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活动:电路创新设计展示_(课件)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活动:电路创新设计展示_(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9356fb4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6f.png)
二、设计回答问题正确显示器
想一想:你会设计答题正确时还能发出声音的装置么?
在电路中再串联一个电铃即可实现在问题回答正 确时灯亮、铃响的目的。
三、设计病房呼叫电路 想一想:你能设计一个病房呼叫电路么?
病房 值班室 缺点:如果护士没有看到灯泡亮,就会错过提醒。
三、设计病房呼叫电路 想一想:能不能在灯亮的同时也响铃呢?
电铃响只能表示有病人呼叫,安上电灯能具体显示哪位病人呼 叫;可用一块液晶显示屏代替所有电灯。
谢谢
3.连接实物图
4.画出电路图
5.检查电路是否合乎要求
随堂练习 1.中考试卷库大门控制电路的两把钥匙分别有 两名工作人员保管,单把钥匙无法打开,如图 所示电路中符合要求的是( A )
随堂练习
2.小汽车司机前外表盘上大都有一个用来提醒司机车 门是否关好的指导灯,若四个车门中任意一个车门(相 当于开关)未关好,该指导灯会发光。在如图所示的电 路中,你认为符合要求的是( D )
一、改进小彩灯的连接电路
想一想:你有什么改进办法么?
……
方案一
…… ……
方案二
二、设计回答问题正确显示器 想一想:你能设计一个回答问题正确显示器么?
二、设计回答问题正确显示器 想一想:你知道硬纸板后面是怎样连线的么?
把电池和小灯泡连接起来,并留出接线头 A、B ,提问者 把接线头 A 与左排一个曲别针接触,表示提出一个问题,回答 者把线头 B 与右排一个曲别针接触,表示选出一个答案。只有 选择正确答案时,小灯泡才亮,错误时灯不亮。
在每一个支路上再串联一个电铃即可实现在灯亮的 同时铃也响的目的。
三、设计病房呼叫电路 想一想:你还能改进这个电路么?
只在干路上再串联一个电铃即可实现在灯亮的同时 铃也响的目的。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电路的连接》知识全解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电路的连接》知识全解](https://img.taocdn.com/s3/m/c729ab18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d4.png)
《电路的连接》知识全解
1.能根据电路图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
2.会根据实物电路画出串、并联电路图。
3.通过探究,用实验的方法了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本节重点是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难点是串、并联电路的区别。
中考重点有电路识别、实物连接和电路设计,多与生活实际联系。
串联与并联的识别方法:
(1)定义分析法
如果电路中各元件是逐个顺次首尾相连的,此电路就是串联电路;若各元件(用电器)“头头相接,尾尾相接”并列地连在电路两点间(“头”即为电流流入用电器的那一端,“尾”即为电流流出用电器的那端),此电路就是并联电路。
(2)断路分析法
在电路中假设某点断路或去掉某个元件,如果电路中的其他用电器停止工作,则该电路为串联电路;如果电路中的其他元件照常工作,互不影响,即为并联电路。
(3)电流流向法
从电源的正极出发,经过用电器回到电源的负极,如果电路中没有出现分支,即只有一条路径,则该电路为串联电路;如果电流出现分支,经过用电器又合为一处,即电流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路径,则该电路为并联电路。
(4)节点紧缩法
所谓“节点紧缩法”就是在识别不规范的电路时,为简化和规范电路,把电路中的“公共点”找出来,即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中间没有电源、用电器等,导线两端均可视为同一个“节点”。
从而找出各电路两端的公共点,达到简化(规范)电路的目的。
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教案:第三章4活动:电路创新设计展示
![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教案:第三章4活动:电路创新设计展示](https://img.taocdn.com/s3/m/fd788840f78a6529647d53ca.png)
课题第4节活动:电路创新设计展示执教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动手实验,找出串联、并联,两种连接的不同。
2使学生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3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重点通过实验理解串联、并联电路。
难点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判断电路的连接方法。
教具演示电池组,小灯泡,开关,导线,投影胶片数张学生主要教学过程学生活动教学过程设计一、改进小彩灯的连接电路展示装饰用的小彩灯的实物(或图片),让学生分析并画出电路图。
连接类似电路,随意将其中一个小灯泡拧松,将导致电路开路,让学生总结得出结论:该电路的缺点是如果有一个小灯泡烧毁了,将使整串小灯泡全部熄灭。
并且提出问题:如何改进电路?由学生讨论提出解决方案:(不限制学生思路,只要方案可行都可由学生一试)。
图1 方案1图2 方案2二、回答问题正确显示器展示竞赛抢答器、回答问题正确显示器,并展示如图用曲别针所做的简易回答问题正确显示器。
图3 回答问题正确显示器把电池和小灯泡连接起来,并留出接线头A、B,提问者把接线头 A 与左排一个曲别针接触,表示提出一个问题,回答者把线头 B 与右排一个曲别针接触,表示选出一个答案。
只有选择正确答案时,小灯泡才亮,错误时灯不亮。
让学生讨论硬纸板后面的电路连线,并对这个小制作进行评价。
提出问题:能不能设计出一个回答正确时绿灯亮,回答错误时红灯亮的装置?三、病房呼叫电路图4 病房呼叫电路展示由学生设计的呼叫电路。
每张床边都有一个开关,每个开关与护士值班室里的一个灯泡相对应,某一床位病人按下开关后值班室中对应的电灯亮。
提出问题:如果在值班室,当病人呼叫时,不仅有灯光显示,还需有声音呼叫,应当怎样改进呼叫电路?由学生讨论提出改进方案。
图5 参考方案1图6 参考方案2四、拓展设计:可随手开关灯的电路为了节约用电,往往要我们能随手关灯,假如有一个长长的过道,只在中间安装了一盏灯。
你能否设计一个电路,在过道两头各安装一个开关,使我们通过过道时,能够在一头把灯打开,走到另一头后又可以把灯关掉?让学生课后思考,并注意观察此类电路,猜想并画出它的电路图。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3.4活动:电路创新设计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3.4活动:电路创新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e790e6d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4b.png)
教案: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3.4活动:电路创新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材,第3章第4节“活动:电路创新设计”。
该活动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运用已学的电路知识,设计并制作一个具有创新元素的电路作品。
教材中提供了多个电路元件,如灯泡、开关、电流表、电阻等,以及多种电路连接方式,如串联、并联等。
学生需要根据电路图和元件,分析电路的原理,完成电路的创新设计。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路的基本原理和连接方式,能根据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路的基本原理和连接方式,电路的创新设计。
难点:如何根据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如何进行电路的创新设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脑、投影仪、电路图、电路元件(灯泡、开关、电流表、电阻等)、导线。
学具:每个学生一组电路元件、导线、电路图。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电路现象,如照明电路、充电电路等,引导学生思考电路的作用和原理。
然后提出本节课的任务:设计一个具有创新元素的电路。
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教师简要讲解电路的基本原理和连接方式,如串联、并联等。
然后示范如何根据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并解释电路中各元件的作用。
3. 学生分组讨论与创新设计(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根据电路图和元件,分析电路的原理,并尝试进行电路的创新设计。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成果展示与评价(5分钟)每组展示自己的电路创新设计,并简要介绍电路的原理和创意。
其他学生对展示的电路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5.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给出几个电路图,学生独立完成电路的连接。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电路的基本原理、连接方式、创新设计等关键知识点。
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教案:第三章4活动:电路创新设计展示
![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教案:第三章4活动:电路创新设计展示](https://img.taocdn.com/s3/m/e4dccbf7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c2.png)
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教案:第三章 4 活动:电路创新设计展示教案:电路创新设计展示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是通过让学生进行电路创新设计展示,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活动旨在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电路的基本原理,掌握电路图的绘制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电路的基本原理,掌握电路图的绘制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路图的绘制方法和电路的创新设计。
2. 教学重点: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电路的连接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电路图绘制软件、电路元件(电阻、灯泡、开关等)。
2. 学具:学生用书、笔记本、彩笔、电路元件(电阻、灯泡、开关等)。
五、活动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一位学生上台,给他一个电路元件,让他尝试连接一个简单的电路,并解释其工作原理。
2. 讲解电路的基本原理:介绍电路的基本概念,电流、电压、电阻等基本概念,并解释它们之间的关系。
3. 绘制电路图:讲解电路图的绘制方法,如何表示电路元件和连接方式。
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绘制一个简单的电路图。
4. 电路创新设计:让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个创新的电路,可以是一个简单的电路,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电路。
要求电路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5. 电路展示:每组学生将自己的电路设计图和实际电路展示给大家,并解释其工作原理和创新之处。
其他学生可以提问,也可以给予掌声鼓励。
六、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电路图的绘制方法。
2. 活动难点:电路的创新设计和实际操作。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学生对电路的基本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电路图的绘制方法。
同时,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2.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尝试自己设计一个实用的电路,如一个简单的电路控制系统,或者一个创意的电路装置,并实际制作和测试。
3最新教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精品课件.电路的连接
![3最新教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精品课件.电路的连接](https://img.taocdn.com/s3/m/4bed967a964bcf84b8d57b07.png)
实验结论:串联电路各用电器互相影响
并联电路各用电器互不影响
串联电路中的电流路径
串联电路电流只有一条路径
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路径
并联电路中电流有多条路径
动手动脑学物理:
①
②
③
串联电路中,开关控制整个 电路,开关位置改变,其作 用不变
④
并联电路中干路开关控制整 个电路;
串、并联电路的识别方法:
1、有无分支
无分支 有分支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路
互不影响
并联电路
判断下面电路中,各属于什么电路。
串联
串联
并联
你家里的壁灯和吊灯及开关是怎样连接的呢?
想一想
1.如果电路中有两个用电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闭合开关S后,两灯同时亮的一定是串联 B.闭合开关S后,两灯同时亮的一定是并联 C.闭合开关S后,两灯同时亮的可能是并联,也可能是串联 D.条件不足,无法判定
s1 s2
并联电路中支路开关控制所在支路
小结 串、并联电路特点
连接方式 电流路径
串联电路 按顺次首尾连接 一条(无分支)
并联电路 并列连接 多条(有分支)
用电器是否相互 用电器互相影
影响
响
用电器互不影响
开关作用
开关控制整个电 路,开关位置改 变,其作用不变
干路开关控制整个 电路;支路开关控 制它所在支路
答案: C (只有答案C全面)
2、找出下面电路连接图中的错误和不足。
L1
L1
L1
L2
L2
L2
甲
甲中开关闭合后会造 成短路
乙
乙中L2没有接入电路
教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第三章 认识电路 4. 活动:电路创新设计展示》公开课_1
![教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第三章 认识电路 4. 活动:电路创新设计展示》公开课_1](https://img.taocdn.com/s3/m/34dc603359eef8c75fbfb3ea.png)
第四节:电路创新设计展示导学案【学习目标】1、熟悉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了解简单电路在实际生活中的使用实例。
2、能根据设计要求完成简单的电路设计。
3、合作探究设计,培养学生动手水平和实践创新水平【学习重难点】重点:学生能够根据要求自主设计电路难点:电路设计思路的启发【学习方法】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学习过程】模块一:预习反馈:根据要求画电路图:1 一个开关同时控制两盏灯的串联电路2 一个开关同时控制两盏灯的并联电路3 两个开关分别控制两盏灯的并联电路4 两盏灯并联电路,(其中一个开关同时控制两盏灯,另一个开关只能控制灯L1)5 两个开关同时闭合时,有一盏灯短路的电路模块二合作探究设计1:改进小彩灯的连接电路,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图中:节日小彩灯是联的,试画出电路图1。
2、此电路的缺点是如果一个小灯泡烧毁了,整串小灯泡。
3、改进方案:①先将小灯泡两个两个地联,再把它们联起来。
试画出电路图2。
改进后的优点是:即使并联的两个小灯泡中的一个开路,影响整串电路。
缺点是若并联的两个小灯泡都开路,则整串电路。
②将所有灯泡联,优点是即使任一灯泡开路,影响整串电路。
试画出电路图3。
设计2:回答问题准确显示器,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图中,电路的组成有、、和。
2、该电路的设计要求是:把电池和小灯泡连接起来,并留出两个接线头A和B。
提问者把接线头A与左排的一个曲别针接触,回答者把接线头B与右排的一个曲别针接触,若只有选择准确答案时,小灯泡会亮,选择错误时,小灯泡不亮。
3、硬纸板后面的连线是:当回答准确时,小灯泡亮,一定是接线头A、B之间有把它们连在了一起。
4、设计出一个回答准确时还能发出声音的装置:在电路中联或联一个。
设计3:病房呼叫电路,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该电路的设计要求是:每张病床边都安装了一个开关,每个开关与值班室里的一个灯泡相对应,某一病人按下开关后,对应电灯就会亮。
2、该电路的连接方式是:每个开关与值班室里的灯泡联,灯泡之间是联的。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3.4.活动:电路创新设计展示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3.4.活动:电路创新设计展示](https://img.taocdn.com/s3/m/7512afa3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78.png)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3.4.活动:电路创新设计展示作为一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以我的口吻来描述这次的活动设计。
一、设计意图:我设计这次的活动是为了让孩子们能够通过实践的方式,理解电路的基本原理,并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合作能力。
我希望孩子们能够在活动中,亲手搭建电路,体验到电路的运行原理,同时通过创新设计,展示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理解电路的基本原理,包括电路的组成、电路的闭合等。
2. 培养孩子们的创新思维和合作能力,让他们能够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共同完成电路设计。
3. 培养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让他们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设计思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路的基本原理,电路的组成,电路的闭合。
难点:创新电路设计,团队合作,表达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路元件(电阻、灯泡、电池等)、电路板、导线、剪刀、胶带等。
学具:每个孩子一份电路元件、电路板、导线、剪刀、胶带等。
五、活动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先给孩子们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路,让他们观察电路的组成和运行原理。
2. 分组合作:孩子们会被分成小组,每组有一个电路板和一些电路元件。
3. 设计电路:每个小组需要根据给定的任务,设计一个创新的电路,任务可以是点亮一个灯泡、点亮多个灯泡等。
4. 搭建电路:孩子们需要亲手搭建电路,他们会使用导线将电路元件连接起来。
5. 测试电路:孩子们需要测试他们的电路,确保电路能够正常运行。
6. 展示与评价:每个小组需要展示他们的设计思路和电路运行情况,其他小组会对他们的设计进行评价。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孩子们能够理解电路的基本原理,包括电路的组成、电路的闭合。
难点:创新电路设计,团队合作,表达能力的培养。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反思这次活动的效果,看看孩子们是否能够理解电路的基本原理,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是否得到了提升。
同时,我也会鼓励孩子们在课后进行拓展延伸,比如设计更复杂的电路,或者尝试不同的电路设计任务。
最新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3.4活动:电路创新设计展示课件
![最新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3.4活动:电路创新设计展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65889551711cc7931b7167f.png)
实验2:利用下列实验器材组装电路,使两只 灯泡亮灭互不影响,且亮灭可以独立控制,画出 电路图,并连接实物。
L1
S1
L2
S2
在课本P24图11-11中连此实物图
L1
S1
L2 S2
L1
S1
L2
S2
L1
S1
L2 S2
L1
S1
L2
S2
L1
S1
L2 S2
L1
的状态!
电源 小灯泡
开关
电路的三种状态
1、通路 2、开(断)路
3 、短路
处处相通的电路。
某处断开的电路 导线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跟电源 两端连接的电路。
*电源的两极是不允许直接用 导线连接的。(电源短路)
二、常见电路元件的符号和电路图
电池
电铃
电池组
开关
电灯
M
电动机
还有很多电路元件及符号
什么叫电路图?
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 叫电路图。
议一议:
你认为电路图该怎样画?
小试牛刀
比一比:
谁画的好; 记的快!
根据下图的实物连接图,画出相应 的电路图。
画电路图要注意: 元件符号的位置与实物的位置一致,电路 图应画成矩形,使图形美观。
画电路图的要求
元件位置安排要适当,分布要均匀。
这样画好吗?
能够提供电能的装置。如: 干电池、蓄电池、发电机。
工作时将其他形式的能 转化为电能.
用电器
• 用电器:需要用电的设备。他在工 作时是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量。
• 开关:控制电路通断。 • 导线:用来连接电源、用电器和开
教科版物理九年级教案3.4活动:电路创新设计展示
![教科版物理九年级教案3.4活动:电路创新设计展示](https://img.taocdn.com/s3/m/17597650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5c.png)
教案:教科版物理九年级教案3.4活动:电路创新设计展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电路创新设计展示”。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理解电路中电流的形成和电路的闭合条件,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能够设计简单的电路,并进行创新设计展示。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知识和电路的设计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电路的闭合条件,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难点:电路的创新设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脑、投影仪、黑板、粉笔、电路图、电路元件。
学具:电路图、电路元件、实验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让学生观察电路中电流的形成,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 讲解:讲解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电路的闭合条件,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通过示例电路图,让学生理解电路的设计方法。
3. 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电路设计,每组设计一个创新的电路,并展示给全班同学。
4. 讨论:让同学们互相交流自己的设计思路和经验,讨论如何改进电路设计。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电源、导线、开关、用电器。
电路的闭合条件:电路中有电源,电路是闭合的。
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串联电路:电流只有一条路径,电压分配。
并联电路:电流有多条路径,电压相同。
七、作业设计(1)有两个用电器,一个灯泡和一个电动机;(2)电路中有开关,能够控制用电器的通断;(3)电路是闭合的,电流只有一条路径。
答案:设计一个电路,包括电源、导线、开关、灯泡和电动机。
将电源的正极与开关相连,再将开关与灯泡和电动机相连,将灯泡和电动机的另一端相连,形成一个闭合的电路。
(1)有三个用电器,一个灯泡、一个电动机和一个电风扇;(2)电路中有开关,能够控制每个用电器的通断;(3)电路是闭合的,电流有多条路径。
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4节 活动:电路创新设计展示
![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4节 活动:电路创新设计展示](https://img.taocdn.com/s3/m/a6be8ab6783e0912a3162a6c.png)
1号床 1号灯
2号床 2号灯
3号床 3号灯
三:探究简易交通灯电路
分析: 前方正面和背面
亮绿灯时,左右方 亮红灯;
前方正面和背面 亮红灯时,左右方 亮绿灯.
1 32
正红 背红 左绿 右绿
正绿 背绿 左红 右红
甲、乙两个房间相距较远,试在图1中连接 电路,要求两房间任何一灯泡若干, 喇叭或电铃一个,导线若干根.
2.如果只有一张病床,灯和电铃 应该如何连接?
答:串联或者并联.并联时开关应该 接在干路.
3.如果有两张病床,灯和电铃应该如何连接? 开关应该如何连接到电路中?三张呢?
答:两只灯先并联,然后再与电铃串联; 两只开关应该分别与两只灯串联.
前门灯 后门灯
后门
课堂小结
简单电路设计的步骤
1.仔细审题,分析需要哪些电路元件; 2.根据题意,弄清用电器之间如何连接; 3.找准开关和用电器之间的连接方式; 4.综合以上分析,画出草图; 5.对照题目要求,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
课后作业
1.从教材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我们愈是学习,愈觉得自己 的贫乏。 —— 雪莱
探索新知
一:探究抢答器电路
1.需要的实验器材: 答:电源一个、灯泡两个、开关 两个、导线若干。
2. 灯泡之间应该如何连接? 答:两个灯泡之间应该并联.
3.开关和灯泡之间应该如何连接? 答:两个开关应该分别和灯泡串联.
4.设计电路,画出电路图:
S2 S1
二:探究病房呼叫电路的设计
1.需要的器材
甲
乙
D1 S1
甲
S2 D2
乙
推广:学校有前后两个门,现有红绿灯及电铃各 一个,另有电池组、开关、导线,请您利用 这些器材,为学校设计一个电路,使在值班 室的人能辨别是在前门还是在后门按动了开关 等候开门,并用铅笔当导线,将图2所示元件
教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第三章 认识电路 4. 活动:电路创新设计展示》公开课_0
![教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第三章 认识电路 4. 活动:电路创新设计展示》公开课_0](https://img.taocdn.com/s3/m/6079ad30b7360b4c2e3f64be.png)
九年级电路的创新设计教学设计方案
1、课前准备和任务认
2、展示汇报研究成果
3、梳理知识质疑拓展
环节一:课前准备和任务认领收集家里的电池,
小灯泡
号的”电铃”建立小组的电学实验室.小组完成预定任务:
任务1:设计制作简易抢答器
任务2:设计制作回答问题准确显示器
任务3;设计制作简易的防盗报警电路(防止盗贼从门窗进入
活动二:展示汇报研究成果------任务1:设计制作简易抢答器讲解员2人(一人讲不清,另一人
补充)
2
1
电路图
追问:你们发现这个电路和两个开
关的作用和优点吗?
目的:熟练掌握并联电路的特点和
开关的独立作用
1谁让我们的电路如此的丰富多
彩?
2开关串联时并联时他们的控制作
用什么特点?
3局部短路时开关的控制作用有什
么特点?
拓展:家里串联的节日小彩灯有什
么不足?怎样改进?写出你的改进
方案?
的眼界,
1、提问:回答布置的课前预习
2、新课讲授
3、分组作业
4、讨论交流
5、老师点评 6布置作业要求:
A层次:只做基础题,选做提升题。
B层次:选做+自编练习题
互批作业:A层次做B层次编的练习题。
B层次改A层次的作业。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电路创新设计展示》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电路创新设计展示》](https://img.taocdn.com/s3/m/51282eb0e009581b6bd9ebcf.png)
《电路创新设计展示》【知识与能力目标】会读会画串、并联电路图,知道混连电路。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电路创新设计过程中使学生学会电路连接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把所学的电路知识应用于实际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理解串联、并联电路,并会应用电路知识。
【教学难点】电路知识的应用。
1.多媒体课件。
2.实验器材:一、新课导入美丽的时钟灯 教师展示时钟灯。
教师:美羊羊快过生日了,老师制作了一个礼物送给她!这个美丽的时钟灯是什么做的呢?学生:小彩灯教师:老师带来了一串小彩灯,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种彩灯的电路是怎样连接的?学生:串联教师:以前的小彩灯是串联的,这样的电路有什么缺点? 学生:一个灯坏了,其他灯都不亮了! 教师:试试画出彩灯的电路图。
问题:这种电路的缺点是什么? 二、新课讲授 1、彩灯电路改进问题:怎样改进这个电路?前后2排学生组成一个小组,组内成员互相讨论一下,画出改进方案。
回答问题正确显示电路设计 2、沸羊羊:帮一帮我!◆ 课前准备 ◆◆ 教学过程教师:沸羊羊遇到困难了,我们来帮帮他!教师:这是一块答题板,左边是题目右边是答案。
请听题!电灯的电路符号是什么?(学生:A!)教师:看到什么现象了?(学生:灯亮了!)教师:如果我接到B,会出现什么现象?(学生:灯灭了。
)教师:这个电路是怎样连接的?同学们可以组内讨论一下。
需要什么器材?(学生:电源,灯泡,导线)问题和正确答案之间是怎样连接的?(学生:串联)问题和错误答案连接之后,电路处于什么状态?通路开路还是短路?教师:我们来翻到背面看看!还真是这样,同学们真聪明!教师:沸羊羊遇到困难了,我们来帮帮他!教师:这是一块答题板,左边是题目右边是答案。
请听题!电灯的电路符号是什么?(学生:A!)教师:看到什么现象了?(学生:灯亮了!)教师:如果我接到B,会出现什么现象?(学生:灯灭了。
)教师:这个电路是怎样连接的?同学们可以组内讨论一下。
教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提高版)(全册知识点考点梳理、重点题型分类巩固练习)(家教、补习、复习用)
![教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提高版)(全册知识点考点梳理、重点题型分类巩固练习)(家教、补习、复习用)](https://img.taocdn.com/s3/m/9e59a8d7910ef12d2bf9e700.png)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初中物理全册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分子动理论【学习目标】1、知道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现象可在固体、液体、气体中发生;2、知道分子间存在着作用力;3、能用分子动理论的知识解释有关现象,设计并解决有关问题。
【要点梳理】要点一、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物体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分子数目是巨大的,而分子体积是很小的。
要点二、扩散现象(《分子热运动、内能》分子动理论)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要点诠释:1、条件:①不同的物质;②互相接触。
2、气体之间的扩散最快,其次是液体,固体之间的扩散最慢。
3、扩散现象说明了:(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分子之间有间隙。
4、扩散现象是反映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
而灰尘颗粒、大雾中的微粒及烟尘中的微粒等肉眼能观察到的分子聚合体在外力下的机械运动,都不是扩散现象。
要点三、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它们的大小与分子间的距离有关。
分子间距离r=r0(r0为分子处于平衡位置时的距离)时引力和斥力大小相等;在r<r0时斥力和引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大得快,所用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在r>r0时斥力和引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快,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在r>10r0时斥力和引力都变得非常微弱,此时分子力可忽略不计。
要点诠释: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但这种力只有在距离很小才比较显著。
当两个分子间距大于10倍分子的限度时,引力和斥力就不大了。
打碎的玻璃不能吸引在一起,是因为两块玻璃碎片不可能相距很近,无法达到引力明显的距离,所以不能吸引在一起。
电焊、气焊钢板时,用高温加热钢板,使钢熔化为钢水,钢水中的分子可以自由运动相互靠近,靠引力集结在一起。
当钢水冷却凝结为钢块时,原来分离的钢板就被“焊接”在一起。
要点四、分子动理论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活动:电路创新设计展示》知识全解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活动:电路创新设计展示》知识全解](https://img.taocdn.com/s3/m/c2244311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c3.png)
《活动:电路创新设计展示》知识全解
1.在电路创新设计展示过程中学会电路连接的方法。
本节重点是应用串并联电路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设计一些符合要求的电路。
电路的设计:
(1)用若干个开关控制同一个用电器
要求不管哪个开关闭合,用电器都能工作,那么这若干个开关一定是并联的,并且用电器在它们的干路上。
(2)开关的短路用法
跟某个用电器并联一个开关,起到控制电路的作用。
闭合开关时,被控制的用电器因短路而停止工作;断开开关时,被控制的用电器与其他用电器一起工作。
报警电路就是利用此原理。
用于防盗与防逃。
用电线与电铃并联,断线后电路发声。
(3)单刀双掷开关的应用
①改变电路的连接方式,使用电器由并联变为串联,由串联变为并联。
②方便控制一盏灯,把开关安置在两个不同的位置,随意拨动任何一个开关,都能使灯由亮变熄,由熄变亮。
(4)简单的混联
每个支路上的用电器工作时,总有一个特殊的用电器与它们一起工作,这个特殊的用电器就要安装在它们的干路上。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3.3电路的连接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3.3电路的连接](https://img.taocdn.com/s3/m/6638978b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43.png)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3.3电路的连接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材,第3章第3节“电路的连接”。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的两种基本连接方式——串联和并联,以及开关在电路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路的概念,知道电路的两种基本连接方式及其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路的概念、电路的两种基本连接方式及其特点。
难点:电路中电流的形成、开关在电路中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电路图、实物电路元件(如灯泡、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导线等)。
学具:电路图、实物电路元件、学习手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电路,如家庭电路、照明电路等,引导学生思考电路的概念及其作用。
2. 知识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讲解电路的概念、电路的两种基本连接方式——串联和并联,以及开关在电路中的作用。
3. 例题讲解:出示一些有关电路的例题,如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特点,让学生通过实物电路元件进行演示,并解释原因。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给出的电路图,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计算电流、电压等物理量。
7. 布置作业:让学生绘制一个简单的电路图,并分析其电流、电压特点。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电路的概念、电路的两种基本连接方式——串联和并联,以及开关在电路中的作用。
板书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七、作业设计:1. 绘制一个简单的电路图,并分析其电流、电压特点。
答案:如图为一个简单的串联电路,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经过灯泡,回到电源负极。
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在各个元件中是相同的,电压分配在各个元件上。
2. 家庭电路中,灯泡和电视机能独立工作,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是什么?答案:家庭电路中,灯泡和电视机能独立工作,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是并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电路的概念,通过讲解和练习,使学生掌握电路的两种基本连接方式。
九年级物理上册电路的连接教案教科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电路的连接教案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8c539c6c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50.png)
九年级物理上册电路的连接教案教科版教学课题:电路的连接一、教学目标:1.理解电路的三种状态,掌握通路、开路和短路的含义及特点。
2.了解串并联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能够分析和解决简单的电路问题。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电路的三种状态、串并联电路的概念及特点。
2.教学难点:短路和开路的分析,电路的连接方法。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讲解、演示、探究、合作学习。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学生实验器材。
四、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电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和作用。
提出本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电路的连接。
2.学习新课(30分钟)(1)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开路和短路。
通过演示简单电路的通路和开路状态,让学生观察并理解两者的区别。
重点讲解短路的含义及特点,强调短路可能造成的危害。
(2)串并联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电路实例,讲解串并联电路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3)实验操作:让学生通过实验器材进行简单的串并联电路连接,观察不同连接方法对电路状态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3.探究学习(10分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围绕以下问题进行讨论:(1)如何判断电路的三种状态?(2)串并联电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3)如何通过电路图来识别串并联电路?4.合作学习(10分钟)每组学生选择一个讨论成果进行展示,其他组的学生可以提问和评价。
教师对各组的展示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强调重点和难点。
5.课堂小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强调电路的三种状态、串并联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以及实验操作的重要性。
同时,提醒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时要注意安全。
6.布置作业(5分钟)让学生回家后,利用身边的物品设计一个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并用文字记录设计思路和操作过程。
九年级物理第四章 电路的连接(下)电路创新设计展示教育科学版知识精讲
![九年级物理第四章 电路的连接(下)电路创新设计展示教育科学版知识精讲](https://img.taocdn.com/s3/m/96a1970e680203d8ce2f24c8.png)
九年级物理第四章电路的连接(下)电路创新设计展示教育科学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第四章认识电路2、电路的连接(下)3、电路创新设计展示二. 重点、难点:1、理解并联电路2、能识别串并联电路3、能运用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设计电路,解决实际问题三. 具体内容:(一)并联电路1、定义: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路元件并列接在电路两点间,由这种方式连接成的电路叫做并联电路。
2、在并联电路上,开关的作用与它的位置有关。
在并联电路中,只有干路上的开关能控制所有用电器,每个支路上的开关只能控制这个支路上的用电器。
(二)识别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的方法1、定义法:如电路中所有元件是逐个顺次首尾相连的,此电路就是串联电路,若各元件“首首相接,尾尾相连”并列在电路两点间(“首”即为电流流入用电器那一端,“尾”即为电流流出用电器那一端),此电路就是并联电路。
2、电流法:是识别串、并联电路的常用方法,即在识别电路时,让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经过各种用电器回到电源负极,途中不分流,电流始终是一条路径,这些用电器的连接方式就是串联;如果电流在某处分为几条支路,若每条支路上只有一个用电器,电流在电路中有分有合,则这些用电器之间的连接方式是并联。
3、节点法:在识别不规范电路过程中,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其间没有电源、用电器等,导线两端点均可看成同一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两端的公共点。
4、拆除法:是识别较难电路的一种重要方法,根据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相互影响,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互不影响,在并联电路中,拆除一个用电器,其他用电器中仍有电流通过,所谓“拆除法”,就是基于这两个特点,逐个拆除电路中的用电器,根据电路中其他用电器中有无电流通过来识别电路的方法。
组合电路和集成电路5、串联和并联是最基本的连接方式。
比较复杂的电路上有许多的元件,它们是通过串联和并联组合的方式连接的,叫组合电路,也叫做混合电路。
6、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科学家们已经能在0.25cm2的单晶片上构接数千万个电子元件,这种电路叫做集成电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路的连接电路创新设计展示(提高)
:
【学习目标】
1.了解生活中一些电路的连接方式;
2.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能够区分串、并联电路;
3.会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
4.在电路创新设计中学会电路的连接方法。
【要点梳理】
要点一、串联和并联
1.串联电路:
要点诠释:
(1)电流流向法:电源正极→各用电器→电源负极,若途中不分流,则用电器串联;若电流在某一处分流,每条支路只有一个用电器,这些用电器并联;若每条支路不只一个用电器,这时电路有串有并,叫混联电路。
(2)断开法:去掉任意一个用电器,若另一个用电器也不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串联;若另一个用电器不受影响,仍然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为并联。
(3)节点法:在识别电路时,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其间没有用电器或电源,则导线的两端点都可看成同一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的共同点。
(4)观察结构法:将用电器接线柱编号,电流流入端为“首”电流流出端为“尾”,观察各用电器,若“首→尾→首→尾”连接为串联;若“首、首”,“尾、尾”相连,为并联。
(5)经验法:对实际看不到连接的电路,如路灯、家庭电路,可根据他们的某些特征判断连接情况。
要点二、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1.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对照电路图,从电源正极出发,逐个顺次地将实物图中的各元件连接起来即可。
(1)在电路图中任选一条单一的回路,并对照这个回路在实物图中将相应的元件连接好。
(2)对照电路图,把所选回路以外的元件分别补连到实物图的相应位置,在连入回路以外的元件时,要找出电路中电流的分流点和会合点,将回路以外的元件连接在两点之间。
这里要特别注意实物图中元件的连接顺序必须与电路图中各元件的顺序一致。
2.根据实物图连接电路图:要用规定的电路符号代替实物,按照实物的连接方式画出规范的电路图。
(1)电路图中各元件摆放的位置尽量与实物图中各元件位置相对应,这样便于检查;
(2)各电路元件摆放的位置要均匀、美观;
(3)交叉连接的导线,一定要在连接处画一个“黑点”。
要点诠释:
(1)连接电路时应注意:①画好电路图;②按一定顺序;③接线过程开关是断开的;④避免电源短路。
(2)并联电路连接的方法通常有先干路后支路;先选定一条支路完整连接,再连接其他支路。
(3)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只控制该支路。
要点三、电路创新设计展示
1.改进小彩灯的连接电路:
(1)思考:该电路的缺点是什么?
随意将其中一个小灯泡拧松,将导致电路开路。
如果有一个小灯泡烧毁了,将使整串小灯泡全部熄灭。
(2)提出问题:如何改进电路?
2.回答问题正确显示器:
提出问题:能不能设计出一个回答正确时灯亮,回答错误时灯不亮的装置?
把电池和小灯泡连接起来,并留出接线头 A、B ,提问者把接线头 A 与左排一个曲别针接触,表示提出一个问题,回答者把线头 B 与右排一个曲别针接触,表示选出一个答案。
只有选择正确答案时,小灯泡才亮,错误时灯不亮。
3.病房呼叫电路:
提出问题:如果在值班室,当病人呼叫时,不仅有灯光显示,还需有声音呼叫,应当怎样改进呼叫电路?
方案一:
方案二:
要点诠释:
(1)仔细审题,分析需要哪些电路元件;
(2)根据题意,弄清用电器之间如何连接;
(3)找准开关和用电器之间的连接方式;
(4)综合以上分析,画出草图;
(5)对照题目要求,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
【典型例题】
类型一、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
1.(2015•泰安二模)在如图所示电路图中,灯L1和L2并联的是()
A.甲、乙B.乙、丙C.丙、丁D.甲、丙
【思路点拨】结合串并联电路的特点,选择自己习惯的判别方法来判断,之后验证看合不合题意。
【答案】B
【解析】甲图,各元件依次连接,电流只有一条路径,为串联电路;乙图,两灯泡并列连接,电流有两条路径,为并联电路;丙图,两灯泡并列连接,电流有两条路径,为并联电路;丁图,各元件依次连接,电流只有一条路径,为串联电路。
故选B。
【总结升华】在判断串、并联电路时,可采用“回路法”。
即:让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经过各用电器回到电源的负极,途中不分流,电流始终是一条路经,电路只有一个回路,这些用电器的连结方式就是串联;如果电流在某处分为几条支路,每条支路上还有用电器,电流的路径有几条,构成了几条回路,这些用电器的连结方式就是并联。
举一反三:
【变式】如图的电路中,(l)当开关S1、S2都断开时,三盏灯的接法是_____;(2)当开关S1、S2闭合时,三盏灯的接法是____;(3)当S1闭合、S2断开时,电灯_____发光。
【答案】串联;并联;L3
类型二、设计电路
2. (2015•宜城市模拟)如图所示,两间独立病房里各装一个开关,方便病人呼叫医生。
在护士室各有红灯、绿灯各一个,病人按下开关S
1,L1灯亮;另一病人按下S2,L2灯亮。
请用笔划线代替电线,连好电路。
【思路点拨】由题意可知,两盏灯互不影响,故两灯并联,并且开关S
1控制红灯L1;开关S2控制绿灯L2。
【答案】根据题意设计电路图如图所示。
【解析】从正极开始进行分支,一支经开关S
1、红灯;另一支经开关S
2、绿灯,然后两支汇合共同回到负极。
电路连接如图所示。
【总结升华】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得出两灯泡的连接方式为并联和根据开关的作用判断其位置。
类型三、电路图与实物图的转化
3.(2016•山亭区一模)下图中的电路图和实物图相对应的是()
【思路点拨】先分析两个电灯的连接方式,再看开关的位置后,即可得出应是哪个图是正确的。
【答案】D
【解析】由实物图可知:两个电灯是并联,S2与L2串联,控制L2,开关S1在干路上,控制整个电路;则:A、两个电灯是并联,S2与L1串联,S2控制L1,L2与S1串联,S1控制L2,故A与实物图不对应;
B、两个电灯是并联,S1与L1串联,S1控制L1,L2与S2串联,S2控制L2,故B与实物图不对应;
C 、两个电灯是并联,S 1与L 2串联,S 1控制L 2,开关S 2在干路上,控制整个电路,故C 与实物图不对应;
D 、两个电灯是并联,S 2与L 2串联,控制L 2,开关S
1在干路上,控制整个电路,故D 与实物图对应;故选D 。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电路的识别能力.应首先判断连接方式及开关的位置。
举一反三:
【变式】如图(a)
所示的实物图,与图
(b)所示电路对应的是( )
【答案】A
4.请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答案】
A
B
C
D
(a )
(b )
【解析】①先支后干法,先将如图的并联部分连好,两端各留一个线头,再将它们跟干路部分连好。
②先通后补法,如图所示先留下一个支路,将其它部分即一个简单的串联电路连好,再看好另外一个支路是并联在哪部分两端接入即可。
③电流流向法,如图从电源的正极开始,根据电流的流向依次画到电源的负极,注意在电流分开后,要先完成一个支路到会合点后,再把另一个支路从分开点画到会合点,过程切忌乱。
【总结升华】题目考查了电路图转化成实物图的连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