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名解(1)
生理学:内分泌(名词解释)
生理学:内分泌(名词解释)1内分泌(endocrine)某些腺体或细胞能分泌高效能的生物活性物质,通过血液或其它体液途径作用于靶细胞,从而调节它们的功能活动,这种有别于通过导管排出腺体分泌物的现象,称为内分泌。
2激素(hormone)由内分泌腺或散在的内分泌细胞分泌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称为激素。
3自分泌(autocrine)由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激素在局部扩散又返回作用于该内分泌细胞而发挥反馈作用,称为自分泌。
4靶细胞(target cell)能与某种激素起特异性反应的细胞,称为该激素的靶细胞。
5允许作用(permissive action)有些激素本身并不能直接对某些组织细胞产生生理效应,然而在它存在的条件下,可使另一种激素的作用明显加强,即对另一种激素的效应起支持作用,这种现象称为允许作用。
6亲和力(affinity)激素与受体的结合力称为亲和力。
7上调作用(up regulation)某一激素与受体结合时,可使该受体或另一种受体的亲和力与数量增加,称为增量调节或简称上调。
8第二信使(second messager)激素是将所携带的信息传递到靶细胞的细胞外信使,称为第一信使;将这一信息传递到细胞内,使之产生生理效应的细胞内信使,称为第二信使。
9神经激素(neural hormone)由神经细胞分泌的激素,称为神经激素。
10半衰期(half-life)激素的活性在血液中消失一半的时间,通常用来表示激素更新的速度。
11下丘脑调节肽(hypothalamic regulatory peptide)下丘脑促垂体区的肽能神经元能合成并分泌一些调节腺垂体活动的肽类激素,称为下丘脑调节肽。
12侏儒症(dwarfism)幼年时缺乏生长素造成身材矮小、性成熟延迟,但智力发育多属正常,称为侏儒症。
13肢端肥大症(acromegaly)成年后GH分泌过多,将刺激肢端骨、颌面骨生长,内脏器官如肝、肾等也增大,称为肢端肥大症。
中英文对照名解整理
生理学名词中英文对照第一章绪论1. 机体的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 :指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即细胞外液。
2. 稳态( homeostasis ):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3. 反射(reflex) :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变化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4. 反射弧(reflex arc) :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5. 旁分泌调节( paracrine regulation ):指激素等化学物质经组织液扩散,改变临近细胞活动的调节方式。
6. 自身调节( autoregulation ):指内外环境变化时,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调节而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7. 负反馈( negative feedback ):指在自动控制系统中,反馈调节使受控部分的活动向和它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改变。
8. 正反馈( positive feedback ):指在自动控制系统中,反馈调节使受控部分的活动向和它原先活动相同的方向改变。
9. 前馈(feed-forward) :指干扰信号对控制部分的直接作用,它能使输出变量在出现偏差而引起反馈性调节之前就能得到纠正。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10. 被动转运( passive transport ):指物质依靠电化学驱动力或渗透压梯度进行不需要消耗生物能的跨膜转运过程。
11. 单纯扩散(simple diffusion ):指没有生物学转动机制参与的、简单的物理扩散。
12. 经载体易化扩散( facilitated diffusion via carrier ):水溶性小分子物质依靠膜上载体蛋白的介导,顺浓度梯度或 (和)电位梯度的跨膜转运称为经载体易化扩散。
13. 经通道易化扩散( facilitated diffusion via ion channel ) :离子或水依靠膜上通道蛋白的介导,顺电化学驱动力或依靠渗透压差的跨膜转运称为经通道易化扩散。
生理学名解范围
生理学:是生物科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各种正常生物机体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内环境:细胞在体内直接所处的环境即细胞外液稳态:机体内环境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体液调节:是指机体的一些细胞生成的某些化学物质经体液运输到达全身或局部自身调节:是指器官、组织和细胞不依赖于神经和体液的调节,对内外环境的变化产生的适应性反应正反馈:当反馈信息的作用与控制信息的作用相同时,通过反馈作用使控制信息的作用增强负反馈:当反馈信息的作用与控制信息的作用相反时,通过反馈作用使控制信息的效应减弱或抑制阈电位:在外加的有效刺激作用下,膜内负电位去极化到某一临界值时,引发一次动作电位,这个临界值即为阈电位入胞:指细胞外某些物质团块进入细胞的过程兴奋性:对刺激产生反应的能力静息电位:指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去极化:当静息电位的数值向膜内负值减小的方向变化复极化:当细胞膜从静息到活动时,先发生去极化,然后向正常安静时膜内所处的负值恢复原发性主动转运:指直接利用ATP的能量并逆浓度差和电位差对离子进行的主动转运过程继发性主动转运:指物质逆浓度梯度转运的动力不是直接来自ATP,而是靠消耗另一种物质的浓度势能进行的阈值:能够引起组织产生兴奋的最弱或最小刺激强度兴奋-收缩耦联:以肌膜的电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和肌丝滑行为基础的收缩过程之间的中介过程超极化:当静息电位的数值向膜内负值加大的方向变化超射:从零电位到+20到+40mA这一反极化电位极化:把静息电位状态下膜两侧所保持的内负外正状态前负荷:肌肉在收缩前所承受的负荷生理性止血:小血管破损后引起的出血可在几分钟内自行停止血液凝固: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转变成不能流动的胶胨状凝块的过程心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所射出的血量每搏输出量:一侧心室每收缩一次所射出的流血量心指数:即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心输出量心力储备: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加的能力射血分数: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血压:指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平均动脉压:一个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的平均值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反映心血管系统内血液充盈程度的指标,受血管容积与循环血量的影响微循环:指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肺通气:指肺泡气与外界空气之间经呼吸道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潮气量:平静呼吸时,每次呼出或吸入的气体量补吸气量:在平静吸气末,再尽力吸气,所能吸入的气体量功能余气量:在平静呼气末,肺中剩余的气体量肺泡通气量:将每分钟进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肺牵张反射:肺的扩张或缩小引起的吸气抑制或兴奋的反射通气/血流比值:指每分钟肺泡通气量与每分肺血流量的比值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吸收:指食物经过消化后,各种营养物质的分解产物、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通过消化道粘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容受性舒张:当咀嚼和吞咽食物时,食物刺激咽、食管等处感受器,可反射性的通过迷走神经引起胃底和胃体肌肉舒张,以容纳食物,这种舒张称为容受性舒张分节运动:一种以肠壁环行肌为主的节律性收缩和舒张运动胆盐的肠肝循环:胆盐通过肠-肝循环返回到肝脏刺激肝胆汁分泌胃排空:指食物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不感蒸发:指机体内的水分透过皮肤和呼吸道黏膜,在形成明显的水滴之前就被蒸发掉的一种散热方式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的原尿量滤过分数:GFR与肾血浆流量的比值球管平衡:不论肾小球滤过率是增加还是减少,近端小管对Na+和水的重吸收率始终占肾小球滤过率的65%-70%左右渗透性利尿:临床上有时给病人使用不被肾小管重吸收的物质,如甘露醇等,利用它来提高小管液中溶质的浓度,借以达到利尿和消除水肿的目的肾糖阈: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时的最低血糖浓度,此时的血糖浓度称为肾糖阈感受器的适宜刺激:一种感受器通常只对某种特定形式的能量变化最敏感感受器的换能作用:把作用与它们的各种形式的刺激能量最后转换为传入神经上的动作电位感觉器的编码作用:感受器在受到刺激时,把刺激所包含的环境变化信息,转移到电位的序列之中感受器的适应现象:当刺激作用于感受器时,传入神经纤维上的动作电位频率随刺激作用时间的延长而下降近点:把眼作充分的调节后,能看清眼前物体的最近距离远点:把能形成清晰视觉的眼前物体最远距离暗适应:人从光亮处进入暗室时,最初看不清任何东西,经过一定时间,视觉敏感度才逐渐增高,恢复了在暗处的视觉明适应:从暗处初到光亮处时,最初感到一片耀眼的光亮,不能看清物体,只有稍待片刻才能恢复视觉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兴奋性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引起后膜的膜电位发生短暂的去极化改变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指在抑制性突触部位,突触前的神经末梢兴奋,前膜释放的抑制性神经递质,使突触后膜发生超极化使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下降传人侧支性抑制:在感觉传入纤维进入脊髓后,一方面直接兴奋某一中枢的神经元,另一方面发出侧支兴奋一个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然后通过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活动,转而抑制另一中枢的神经元回返性抑制:该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后,经轴突回返作用于原先发动兴奋的神经元及同一中枢的其他神经元抑制他们的活动运动单位:由一个α运动神经元及其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构成的运动的基本功能单位骨骼肌的牵张反射:有神经支配牵拉的的骨骼肌,如受到外力牵拉使其伸长时,能反射性的引起受同一肌肉收缩腱反射:是指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肌紧张:是指缓慢持续牵拉肌肉时发生的牵张反射脊休克:刚与高位中枢离断的脊动物暂时丧失一切反射活动的能力,进入无反应状态去大脑僵直:在中脑的上、下丘间切断脑干,此时动物出现伸肌过度紧张现象表现为四肢伸直,脊柱后挺,角弓反张条件反射的消退:条件反射建立后,如反复应用条件刺激而不给予非条件刺激强化,条件反射就会逐渐减弱,最后完全不出现第二信号系统:对第二信号发生反应的皮质功能系统激素:是由内分泌腺或散在的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是细胞与细胞之间信息传递的化学媒介激素的允许作用:指某些激素本身并不能直接对某器官组织或细胞产生生理效应,但它的存在却使另一种激素的作用明显增强下丘脑调节肽:下丘脑促垂体区肽能神经元分泌的、能调节腺垂体分泌活动的肽类激素统称下丘脑调节肽1.为什么必须把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结合起来全面分析,才能准确地掌握药性?答: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同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四气、五味说明药物具有不同的寒热属性和治疗作用,升降浮沉说明药物的作用趋向,归经则明确了药物的定位概念,故在应用时必须结合起来全面分析,才能准确地掌握药性,指导临床用药。
口腔解剖生理学-名解
1 解剖牙冠(anatomical crown):牙体外层被牙釉质覆盖部分,牙冠与牙根以牙颈为界。
2 临床牙冠(clinical crown):牙体露出口腔部分,牙冠与牙根以龈缘为界。
3 解剖牙根(anatomical root):牙骨质覆盖的部分。
4 临床牙根(clinical root):口腔内见不到的牙体部分。
5 出龈:牙胚破龈而出的现象称出龈。
6 萌出(eruption):牙冠出龈至【达到咬合接触】的全过程。
牙萌出时间是指出龈的时间。
7 唇面(labial surface):前牙牙冠接近唇黏膜的一面,称为唇面。
8 颊面(buccal surface):后牙牙冠接近颊黏膜的一面,称为颊面。
9 舌面(lingual surface):牙冠接近舌侧的一面,称为舌面。
10 腭面(palatal surface):上颌牙牙冠舌面因接近腭侧,称为腭面。
11 邻面(proximal surface):同一牙弓内相邻两牙相互接触的面,称为邻面。
12 近中面(mesial surface):牙冠离中线较近的邻面,称为近中面。
13 远中面(distal surface):牙冠离中线较远的邻面,称为远中面。
14 牙合面(occlusal surface):上下颌后牙咬合时发生接触的一面。
15 切嵴(incisal ridge):前牙无牙合面,切端【舌侧】有切咬功能的嵴,称为切嵴。
16 中线(median line):平分颅面部为左右两等分的一条假想线,通过两眼之间、鼻尖、上颌两中切牙、下颌两中切牙之间。
中线与正中矢状面一致,将牙弓分成左右对称的两部分。
17 牙体长轴(long axis):沿【冠根】方向通过牙体中心的一条假想线。
18 接触区(contact area):牙与牙在邻面相互接触的区域,亦称邻接处。
19 线角(line angle):牙冠上两个相邻牙面相交处所成的角称线角,如近中面与唇面相交称为近唇线角。
生理学知识点整理
生理学第一章绪论名解:生理学、内环境、稳态、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负反馈、正反馈生理学研究方法,生理学研究的3个水平,生理功能调节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的特点,负反馈,正反馈举例。
第二章细胞基本功能(第二节不考)名解: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域强度、阈电位钠钾泵的功能,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局部电位与动作电位的区别,离子通道的功能状态,动作电位传播方式是局部电流,细胞兴奋后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骨骼肌神经-肌接头的兴奋传递过程,肌丝滑动的过程,影响横纹肌收缩效能的因素第三章血液名解:生理性止血血液凝固血浆渗透压组成及意义,血浆的酸碱度;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量,红细胞的生理特性,红细胞生成所需物质及对应缺乏会导致什么样的贫血,血小板的生理特性;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凝血的过程,血液凝固的负性调节,纤维蛋白的溶解;能够判断某人是ABO血型中的哪一种(不考虑亚型),Rh血型系统,血量改变产生的影响,输血原则。
第四章血液循环概念:心动周期、每搏输出量、射血分数、每分输出量、心指数、心力储备(搏出量储备+心率储备)、心肌细胞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收缩性、期前收缩、代偿间歇、房室延搁、微循环舒张期和心率相关,性脏泵血的过程与调节机制及相关特点,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自律细胞的基础,兴奋传导速度在心脏中最快和最慢的部位,心脏的起搏,心肌收缩的特点;血管的功能性分类,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方式,血流阻力,动脉血压形成的条件,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中心静脉压和外周静脉压的概念及其高低与什么有关,影响静脉回心血量的因素,微循环的血流通路及各起什么作用,微循环的物质交换方式,有效滤过压(与肾小球有效滤过压区别),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因素;心血管活动的调节3条神经+1个反射活动(5个成分,2个过程)+2个激素(肾上腺素和NE,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正性变时、变传导、变力、变兴奋的机制,冠脉循环的特点、调节。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1、春化作用:春化作用是指低温促进植物开花的作用。
2、水分临界期:水分临界期是指植物在生命周期中,对缺水最敏感、最易受害的时期。
3、光形态建成:光形态建成是指光控制植物生长、发育和分化的过程。
4、三重反应:用乙烯处理植物幼苗后,出现的抑制伸长生长、促进茎增粗、促进茎横向生长的现象称为三重反应。
5、末端氧化酶:末端氧化酶是指处于生物氧化反应的最末端,将底物脱下的H+或e-传递给O2,从而形成H20或H2O2的氧化酶。
6、临界日长:临界日长是指诱导长日植物开花所需的最短日照长度或诱导短日植物开花所需的最长日照长度。
7、临界夜长:临界夜长是指诱导短日植物开花所需的最短暗期或诱导长日植物开花所需的最长暗期。
8、感性运动:感性运动是指植物受无定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运动。
9、向性运动:向性运动是指植物受外界单方向刺激产生的生长性运动。
10、向光性:向光性是指植物向光照入射方向弯曲的反应。
11、自由水:自由水是指距离胶粒较远而可以自由流动的水,其含量制约植物的代谢强度。
12、束缚水:束缚水是指靠近胶粒而被胶粒所束缚不易自由流动的水。
13、溶液培养法:又名水培法,是指在含有全部或部分营养元素的溶液中栽培植物的方法。
14、荧光现象:荧光现象是指叶绿素溶液在透射光下呈绿色,在反射光下呈红色的现象。
15、同化能力:由于ATP和NADPH用于碳反应中CO2的同化,因此将这两种物质统称为同化能力。
16、光补偿点:光补偿点是指同一叶片在同一时间内光合作用吸收的CO2与呼吸作用放出的CO2相等时的外界光照强度。
17、光饱和点:在一定范围内,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上升而增加,当光照强度上升到某一数值之后,光合作用强度不再随光照强度的上升而增加,这个数值称为光饱和点。
18、CO2补偿点:CO2补偿点是指在一定的光照条件下,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所吸收的CO2量与叶片进行呼吸作用所释放的CO2量达到动态平衡时,外界环境中的CO2浓度。
学前教育生理学名词解释重点
学前教育生理学名词解释重点
生理学名祠解释:
1、内环境:即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接触的环境。
2、稳态:细胞外液的理化特性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3、易化扩散:是指水溶性的小分子物质,借助膜上载体蛋白或通道蛋白的介导,顺浓度梯度和或电位梯度进行的被动的跨膜转运。
4、继发性主动转运:是指物质逆浓度梯度和或电位梯度进行跨膜转运的驱动力,并不直接来自ATP的分解,而是来自原发性主动转运所形成的离子浓度梯度。
5、静息电位:是指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表现为膜内较膜外负,呈极化状态。
生理学的论述名解
一名词释内环境阈刺激兴奋兴奋性正反馈负反馈阈电位易化扩散主动转运第二信使受体动作电位静息电位兴奋-耦联收缩思考题1.何为内环境稳态,生理意义是什么2.易化扩散的特点3.钠钾A TP酶的作用和生理意义4.第二信使物质包括哪些?5.试叙事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过程6.试述神经细胞RP和AP产生机制,改变细胞膜内外各种离子的浓度,RP和AP幅度如何变化?为什么7.局部电位的特点是什么?8.试比较动作电位和局部电位9.试述N-M接头兴奋传递的过程10.试述动作电位是如何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11.试述影响肌肉收缩的因素二名词解释血液凝固生理性止血纤维蛋白溶解血型红细胞凝集渗透脆性等渗溶液论述1.血浆蛋白的功能和血浆渗透压的作用2.红细胞为何能稳定的悬浮于血浆中,何因素可影响血沉?3.影响红细胞生成的因素有哪些4.血小板的生理功能5.血液凝固过程并比较内源性凝血和外源性凝血6.试述纤维蛋白溶解过程7.肝素的作用是什么8.输血的原则9.ABO血型凝集素的特点10.血管内的血液为什么不凝固三名词解释有效不应期窦性节律心动周期心输出量射血分数心指数心力储备中心静脉压微循环组织液问答题1.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是什么2.试述心室肌细胞和窦房结P细胞动作电位的发生机制并进行对比3.心肌有效不应期长的生理意义4.窦房结P细胞如何控制整个心脏活动?动作电位在心脏的传导路径5.何谓房室延搁?生理病理意义?6.试述心脏泵血过程及心室和动脉压力变化7.心肌的前负荷如何能影响心肌收缩力?8.何谓心肌收缩力?试举二例说明何方法改变心肌收缩能力,并说明其机制9.心率变化如何影响心输出量/10.试述动脉血压形成及其影响因素,试举二日常生活中出现血压变化的例子并说明其机制11.试述组织液生成及其影响因素12.心交感和迷走神经兴奋心脏活动如何变化?叔叔其机制。
举二例日常生活中何环境变化可改变心率,并说明其机制13.试述减压反射及其生理意义14.试述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生成过程及其作用15.试述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16.微循环通路和作用17.试述循环18.心肌细胞在一次兴奋过程中兴奋性发生了那些变化?19.影响静脉回流的一些有哪些测定中心静脉压有什么临床意义/20.由平卧转为直立位心血管系统会出现何变化?21.大失血1000ml机体会出现何种代偿反应?四名词解释顺应性潮气量功能余气量肺活量时间肺活量肺泡通气量每分通气量通气/血流比值Hb的氧饱和度生理无效腔问答1.试述肺通气的过程2.胸内负压形成机制和生理意义3.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是什么4.试述影响气道阻力的因素5.试述影响肺换气的因素6.试述氧离曲线各段的意义及影响氧离曲线的因素7.血液PO2降低、呼吸运动何变化?机制?8.血液PCO2升高、呼吸运动何变化?机制?9.血液Ph降低、呼吸运动何变化?机制?10.切断迷走神经呼吸运动何变化?机制?11.何谓通气/血流比值?比值增大和减小对机体有何影响?五名词解释消化吸收化学性消化机械性消化慢波胃肠刺激问答1.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征有哪些?2.试述胃液胰液和胆汁的主要成分和作用3.试述胃液和胰液的分泌的调节4.胃和小肠的运动形式有哪些各有何作用5.试述胃泌素缩胆囊素和促胰液素对胃肠运动和胃液分泌的调节作用6.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如何调节胃肠运动六名词解释能量代谢食物的热价氧热价呼吸商基础代谢率体温问答题试述能量的来源和去路试述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试述体温的生理性变动和体温恒定的生理意义试述机体产热的方式和散热的过程根据机体的散热方式,临床上可以用何种方式对高热病人进行降温,试述其机理试述PO/AH的作用七名解排泄原尿肾小球滤过率滤过分数管平衡肾糖阈血糖清除率渗透性利尿问答1.比较皮质肾单位和近髓肾单位2.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有哪些3.口服1000ml生理盐水清水或注入50%G尿量各有什么变化为什么4.试述醛固酮的生理作用及分泌调节5.试述ADH的生理作用及分泌的调节6.试述肾髓质高渗形成原理及与尿液浓缩和稀释的关系7.当肾小管钠重吸收障碍时,哪些物质的转运将受影响?说明其原因?8.禁食患者为何容易发生缺钾?八名解感受器生理盲点视力视野听阈暗适应明适应前庭反应问答1.感受器对刺激的反应有哪些基本特征?2.远近不同的光线如何成像在视网膜上?3.何谓近视眼远视眼老花眼?如何矫正?4.维生素A与夜盲症有何关系?5.试述三原色学说的内内容6.试述听觉产生过程和声波其传导途径的增压效应,并用箭头示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7.试述行波学说的内容8.比较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分布与功能的异同九名解轴浆运输牵涉痛脊休克运动单位肌牵张反射去大脑僵直神经的营养性作用长时程增强突出可塑性神经递质神经调质1.试述神经纤维传导冲动的特征与原理影响传导速度的因素2.试述突触传递(经典和非定向),电传递过程?在结构和功能方面有何异同?及影响突触传递因素3.试述ACH递质的合成释放失活的原因外周分布及作用和有机磷中毒发生的症状4.试述去甲肾上腺素递质的合成释放失活的原理和外周分布及作用5.中枢兴奋传播的特征6.中枢抑制的形式及其形成原理如何7.何为特异性投射系统与非特投射系统?其生理作用与机能特点如何8.内脏痛的特征与牵涉痛产生的原理如何?9.何谓脊休克?其表现恢复与产生原理如何?10.何谓牵张反射?反射弧?意义?11.试述脑干网状结构及其它中枢对肌紧张的调节作用,何谓去大脑僵直?12.试述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机能及特征?13.作为神经递质的条件有哪些?14.比较上、下运动神经元麻痹的区别15.正常脑电图各波形及意义十名解激素激素的允许作用第二信使靶细胞月经周期下丘脑神经肽问答1.试述类固醇类激素的作用机制2.试述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3.试述生长素的生理学作用4.试述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学作用5.试述糖皮质激素的生物学作用6.试述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的生物学作用7.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时,为什么不能突然停药二采用逐渐减量的方法?8.试述胰岛素的生物学作用9.睾丸酮雌激素和孕激素有何生理作用?10.月经周期的形成原理如何?。
生理学名词解释2023
1.内分泌(exndocrine):腺细胞将其产生的物质(即激素)直接分泌到血液或者细胞外液等体液中,并以它们为媒介对靶细胞产生调节效应的一种分泌形式。
2.激素(hormone):由内分泌腺或器官组织的内分泌细胞所合成和分泌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它们以体液为媒介,在细胞之间递送调节信息。
3.允许作用(permissive action):某种激素本身不影响组织器官的某些功能,但它的存在却使另一种激素的作用明显增强,这种支持性的作用称为允许作用。
4.下丘脑调节肽(hypothalamic regulatory peptide,HRP):已经明确结构的下丘脑调节激素大多为多肽类激素,因此称为下丘脑调节肽,包括生长激素释放激素、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5.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体内各种组织细胞直接接触并赖以生存的环境。
6.稳态(homeostasis):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各种液体成分的相对恒定状态。
7.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来自受控部分的输出信息反馈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向与其原先活动的相反方向改变,称为负反馈。
8.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来自受控部分的输出信息反馈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向与其原先活动的相同方向改变,称为正反馈。
9.单纯扩散(simple diffusion):指物质从质膜的高浓度一侧通过脂质分子间隙向低浓度一侧进行的跨膜扩散。
10.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指非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或带电离子在跨膜蛋白帮助下,顺浓度梯度和(或)电位梯度进行的跨膜转运。
11.原发继发主动转运(primary active transport):细胞直接利用代谢产生的能量将物质逆浓度梯度和(或)电位梯度转运的过程。
生理学名解
第一章:绪论:1.生理学(physiology):是一门研究生物体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通过了解组成机体各个系统的器官和细胞的正常活动过程,阐明生命发生发展的机制。
2.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体内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
3.稳态(homeostasis):内环境(即细胞外液)的各种理化性质(如温度、PH、渗透压等)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4.神经调节(nervous regulation):指通过神经系统进行的调节方式,通常它是通过反射活动来实现其对机体各组织、器官、系统的功能调节作用。
5.兴奋性(excitability):活的组织或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即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或特性。
6.反射(reflex):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发生的适应性反应,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7.细胞外液(extracellular fluid):存在于细胞膜之外的液体,是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包括组织间液、血浆、淋巴液、脑脊液、眼内房水等。
8.反射弧(reflex arc):反射活动所依赖的结构基础,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9.体液调节(humoral regulation):指体内产生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运输,到达身体的其他组织细胞,对这些组织器官的活动进行调节的过程。
10.自身调节(autoregulation):指内、外环境变化时,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调节而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11.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从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使控制部分的活动向相反方向变化,称为负反馈。
12.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从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和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称为正反馈。
例如,血液凝固、排尿反射、分娩过程等均存在正反馈调控机制。
13.前馈(feed forward):是指控制部分除发出指令信号使受控部分进行某种活动外,还同时或预先通过某种监测装置给受控部分发出信号,直接作用于受控部分,使其及早做出适应性反应。
生理学【神经系统】名称解释总结.
生理学【神经系统】名称解释总结.生理学【神经系统】名称解释总结1.M样作用(毒蕈碱作用):M受体激活后可产生一系列的自主神经效应,包括心脏活动受到抑制,支气管和胃肠平滑肌、膀胱逼尿肌、虹膜环形肌收缩,消化腺、汗腺分泌增加和骨骼肌血管舒张等。
2.γ-环路:由脊髓γ-运动神经元的传出纤维兴奋,使梭内肌纤维收缩,增加肌梭的敏感性,则可增加肌梭的传入冲动,从而使α-运动神经元兴奋,梭外肌收缩。
意义是使肌肉维持于持续收缩的状态。
3.γ-僵直(γ-rigidity):由于高位中枢的下行性作用,首先提高γ-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性,使其γ-纤维传出冲动增加,使肌梭敏感性提高,传入冲动增多,转而使α运动神经元兴奋性提高,α-纤维传出冲动增加,导致肌紧张加强而出现的僵直。
4.第二信号系统:由抽象信号刺激所建立的条件反射(对第二信号发生反应的大脑皮质功能系统)。
人类在社会劳动和交往中产生了语言、文字,它们是具体信号的抽象。
5.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对第一信号(即具体信号)发生反应的大脑皮层功能系统,称为第一信号系统;对第二信号(即抽象的语言图文信号)发生反应的大脑皮层功能系统统称为第二信号。
6.电突触:以电紧张扩布形式传递信息的突触。
7.调质:能增强或削弱递质信息传递作用的物质。
由神经元合成,作用于特定受体,但并不在神经元之间直接起信息传递作用。
8.反射中枢:中枢神经系统不同部位,调节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神经元群。
9.非特异性投射系统:指由丘脑的第三类细胞群(主要是髓板内核群)弥散地投射到大脑皮层广泛的区域,不产生特点的感觉,仅改变大脑皮层兴奋状态的投射系统。
10.非突触性化学传递:某些神经元与效应细胞间无经典的突触联系,化学递质从神经末梢的曲张体释放出来,通过弥散,到达效应细胞,并与其受体结合而达到细胞间信息传递的效应。
11.后发放(after discharge):指在反射过程中,当刺激停止后,传出神经仍可在一定时间内发放神经冲动的现象,反射仍持续一段时间。
生理学名词解释
生理学名词解释生理学·名词解释记在前面的话:教研室新编名解共180个,期末考出5题,每题2分,共计10分,是生理考试必得之分。
因为我是在期末考当天早上才拿出来名解并作简单记忆的,深感时间不足,故特意整理出来供大家参考,望大家在平日里或期末考前较长时间内就能做好准备。
此处所有的解释基本上源于课本和郭老师编著的《生理学课堂笔记及自测题》,并有本人的稍稍改动以及少数创新。
因时间匆忙,定有错误,请学弟学妹们不断更新修改并加以补充。
第一临床医学院2013级临床(8)班程长第一章·绪论1.稳态(homeostasis)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温度、pH、渗透压)及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现也指机体所有生理活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2.旁分泌(paracrine)指组织细胞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不经血液运输,而是在组织液间扩散,作用于邻旁细胞的分泌方式。
3.自身调节(autoregulation)指内外环境变化时,组织细胞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因素而产生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4.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在自动控制系统中,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改变。
(有“滞后性”和“波动性”的特点,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方式。
)5.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在自动控制系统中,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与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同的方向改变。
(使某一生理过程很快达到高潮并发挥最大效应。
)6.前馈(feed-forward)在自动控制系统中,控制部分在反馈信息到达前已接受前馈信息的影响,及时纠正其指令可能出现的偏差。
(快速且具有预见性,但可能引起失误。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7.经载体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via carrier)水溶性小分子物质在载体蛋白介导下顺浓度梯度的跨膜转运,属于载体介导的被动转运。
生理学名释简答
一、名词解释1.新陈代谢2.兴奋性3.内环境4.稳态5.神经调节6.反射7.体液调节8.正反馈9.负反馈 10.前馈 11.液态镶嵌模型 12.单纯扩散 13.易化扩散 14.载体15.离子通道 16.电压门控通道 17.化学门控通道 18.主动转运19.原发性主动转运 20.继发性主动转运 21.钠-钾泵 22.受体介导入胞 23.G蛋白耦联受体 24.第二信使 25.静息电位 26.极化 27.超极化 28.去极化 29.平衡电位 30.动作电位 31.超射 32.锋电位 33.后电位 34.全或无 35.电压钳 36.膜片钳 37.局部兴奋 38.空间总和 39.时间总和 40.阈电位 41.电紧性传播 42.跳跃式传导 43.刺激 44.兴奋45.兴奋性 46.可兴奋细胞 47.阈强度 48.阈刺激 49.绝对不应期 50.相对不应期 51.终板电位 52.递质的量子释放 53.兴奋-收缩耦联 54.钙触发钙释放55.等长收缩 56.等张收缩 57.前负荷 58.后负荷 59.肌肉收缩能力 60.最适初长度 61.单收缩 62.强直收缩 63.血量 64.红细胞比容 65.等渗溶液66.红细胞渗透脆性 67.红细胞沉降率 68.白细胞趋化性 69.血小板黏附 70.生理性止血71.血液凝固 72.血清 73.凝血因子 74.内源性凝血 75.外源性凝血76.纤维蛋白溶解 77.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I 78.血型 79.交叉配血试验 80.快反应细胞 81.慢反应细胞 82.最大复极期电位 83.绝对不应期 84.超常期85.期前收缩 86.代偿性间歇 87.自动节律性 88.窦性节律 89.正常起搏点 90.潜在起搏点 91.异位起搏点92.超速驱动压抑 93.房室延搁 94.心房优势传导通路 95.心电图 96.钙触发钙释放 97.心动周期 98.全心舒张期 99.等容收缩期 100.等容舒张期 101.每搏输出量 102.心输出量 103.射血分数104.心指数 105.每搏功 106.心力储备 107.心肌收缩的“全或无”现象108.异长调节109.等长调节 110.心室功能曲线 111.心肌收缩能力 112.阶梯现象 113.血流量114.血流阻力 115.外周阻力 116.血压 117.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 118.收缩压 119.舒张压 120.平均动脉压121.动脉脉搏 122.中心静脉压 123.微循环124.直捷通路 125.动静脉短路 126.有效滤过压 127.交感缩血管紧张 128.心血管中枢129.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 130.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 131.压力感受性反射的重调定 132.缓冲神经 133.心肺感受器 134.下丘脑“防御反应区” 135.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136.肾素 137内皮素 138.内皮舒张因子 139.心房钠尿肽 140.血压调节的肾-体液控制机制 141.血-脑屏障 142.脑缺血反应 143.呼吸 144.肺通气145.胸膜腔内压 146.肺表面活性物质 147肺顺应性 148潮气量 149.肺活量 150用力呼气量 151.解剖无效腔 152.肺通气量 153.肺泡通气量154.最大随意通气量 155.通气/血流比值 156.氧解离曲线 157.肺牵张反射 158.呼吸中枢 159.胃肠激素 160.脑-肠肽 161黏液-碳酸氢盐屏障 162容受性舒张163.胃排空 164.肠-胃反射 165.胆盐的肠-肝循环 166.分节运动 167.能量代谢168.食物的热价 169.食物的氧热价 170呼吸商 171.非蛋白呼吸商 172.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 173.基础代谢率 174.体温 175.发汗或可感蒸发 176.体温调定点177.肾血流量的调节 178.管-球反馈 179.肾小球滤过率 180.滤过分数 181.有效滤过压 182.肾小管重自身吸收 183.肾小管分泌 184.肾糖阈 185.渗透性利尿186.球-管平衡 187.水利尿 188.清除率 189.感受器电位 90感受器的编码作用 191简化眼 192视力(视敏度) 193.近点 194.瞳孔对光反射195.瞳孔近反射 196.近视 197.生理盲点 198.视锥系统或昼光觉系统 199.夜盲症 200.色盲 201.暗适应 202.视野 203.听阈 204.听域205.气传导 206.骨传导 207.耳蜗微音器电位 208.听神经特征频率 209.最大可听阈 210.辐辏反射 211.突触 212.兴奋性突触后电位213.抑制性突触后电位214.神经递质 215.调质 216.反射 217.中枢延搁 218.缝隙连接 219.后放220.神经中枢 221.突触后抑制 222.突触前抑制 223.牵涉痛 224.特异投射系统 225.非特异投射系统 226.轴浆运输 227.长时程增强 228.突触前受体229.突触可塑性 230.神经的营养作用 231.运动单位 232.骨骼肌的牵张反射 233.腱反射和肌紧张 234.脊休克 235.去大脑僵直 236.条件反射的强化 237.联合型学习 238.感觉性记忆 239.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240.优势半球 241.皮层诱发电位 242.脑电图 243.γ-环路 244.异相睡眠245.内分泌系统 246.激素 247.靶器官(靶细胞、靶腺) 248.第二信使学说 249.旁分泌 250.下丘脑调节肽 251.激素的允许作用 252.受体的增量调节253.基因表达学说 254.应激反应 255.副性征 256.卵巢周期 257.月经258.月经周期 259排卵 260.黄体 261.妊娠黄体 262受精263着床 264.顶体反应 265.透明带反应 266.睾酮 267.雄激素结合蛋白 268.精子获能 269.抑制素 270.下丘脑促性腺激素 271.卵泡刺激素 272.黄体生成素273.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274.雌二醇 275.孕酮四、问答题1何谓内环境和稳态?有何重要生理意义?2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有哪些?各有何特征?其相互关系如何?3何谓正反馈与负反馈?试各举一例予以说明。
生理学名解
1、稳态(homeostasis):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相对稳定的状态2、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生物学中将围绕在多细胞动物体内细胞周围的体液,即细胞外液,称为集体的内环境3、静息电位RP:安静情况下细胞膜两侧存在的外正内负且相对平稳的电位差4、动作电位AP:指细胞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接受有效刺激后产生的一个迅速的可向远处传播的膜电位波动5、兴奋—收缩藕联(excitation-contraction coupling):将横纹肌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电兴奋过程与肌丝滑行的机械收缩联系起来的中介机制或过程,称为兴奋—收缩藕联6、第二信使(second messenger):是指激素、神经递质、细胞因子等细胞外信号分子(第一信使)作用于膜受体后产生的细胞内信号分子7、原发性主动转运(primary active transport):细胞通过离子泵直接利用分解ATP产生的能量将物质逆浓度梯度和(或)电位梯度转运的过程8、继发性主动转运(secondary active transpor)t:某些物质转运的驱动力并不直接来自ATP的分解,而是来自原发性主动转运所形成的离子浓度梯度而进行的物质逆浓度梯度和(或)电位梯度的跨膜转运方式9、极化(polarization):安静时细胞膜两侧处于外正内服的状态称为极化10、超射(overshoot):膜电位高于零电位的部分11、血液凝固(coagulation):是指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凝胶状态的过程12、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液量,称为每分输出量(minute voiume),简称为心输出量13、期前收缩(premature systole):如果在心室肌的有效不应期后,下一次窦房结兴奋到达前,心室受到一次外来刺激,则可提前产生一次收缩,称为期前收缩14、代偿间歇(compensatory pause):在一次期前收缩之后往往会出现一段较长的心室舒张期,称为代偿间歇15、血压(blood pressure):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压强)称为血压16、心动周期(cardiac cycle):心脏的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17、心指数(cardiac index):以单位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称为心指数,成年人约 3.0 ~ 3.5 L/min ·m218、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19、通气/血流比值(ventilation/perfusion ration,V/Q):是指每分钟肺泡通气量与每分钟肺血流量的比值,正常值为0.84左右20、用力肺活量(FVC) :一次最大吸气后,尽力尽快呼气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
病理生理学名次解释 2014
1.(p1)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的规律和机制的科学。
2.(P2)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 EMB):是指一切医学研究与决策均应以可靠的科学成果为依据,以证据为基础,以实践为核心的医学。
3.(P5)健康(health):健康不仅没有疾病和病痛,而且在躯体上、精神心理上和与社会处于完好的状态(state of complete well-being)。
4.(P5)亚健康(sub-health):又称灰色状态、“前临床”状态,是指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
5.(P6)疾病(disease):是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受损害因素作用后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6.(P9)诱因(precipitating factor):是指能够加强或促进某一疾病发生的因素,又称诱发因素。
诱因是特殊的条件,它是促进疾病发生的因素。
7.(P13)脑死亡(brain death):是指枕骨大孔以上大脑两半球和脑干脑功能的全部永久性停止。
8.(P14)临终关怀(hospice care)是指为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的全方位服务与照顾(包括医疗、护理、心理、社会等方面),让患者在安详、平静中接纳死亡。
9.(P14)安乐死(euthanasia)是指现代医学无法挽救面临死亡的患者,为解除其精神和躯体的极度痛苦,采用医学方法结束生命。
10.(P19)低渗性脱水(hypotonic dehydration)又称低容量性低钠血症(hypovolemic hyponatremia),其特征是失钠多于失水,血清钠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伴ECF容量减少。
11.(P20)高渗性脱水(hypertonic dehydration)又称低容量性高钠血症(hypovolemic hypernatremia),其特征是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浓度>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mmol/L,ICF和ECF容量均减少。
【生理学】_生理老师给的十套模拟卷中的名解
1.内环境:多细胞动物体内细胞周围的体液(细胞外液)称为内环境。
2.阈强度:能引发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
3.脊休克:人和动物的脊髓在与高位中枢之间离断后反射活动能力暂时丧失而进入无反应状态的现象。
4.心指数:单位体表面积的心输出量。
5.肺通气:肺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的气体交换过程6.去大脑僵直:切断动物中脑上、下丘之间的脑干后,动物出现的抗重力肌(伸肌)的肌紧张亢进,表现为四肢僵直,坚硬如柱,头尾昂起,脊柱挺硬的现象7.肾糖阈:当血糖浓度达到180mg/dl时,部分肾小管对葡萄糖的吸收已达到极限,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此时血浆葡萄糖的浓度称为肾糖阈。
8.腱反射: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
9.无效腔:无法进行肺泡与血液之间气体交换的那一部分肺泡容积。
分为解剖无效腔和肺泡无效腔。
10.呼吸商:一定时间内机体呼出CO2与吸入O2的比值。
11.稳态:内环境理化性质保持相对恒定,即在一定范围内变动但又保持动态平衡。
12.兴奋性: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13.肺活量:尽力吸气后,从肺中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
14.心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液量。
15.中心静脉压: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
16.牵张反射:骨骼肌受外力牵拉时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的反射活动。
17.牵涉性痛:某些内脏疾病引起远隔的体表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的现象。
18.暗适应:人长时间处在明亮环境中而突然进入暗处时,起初看不见任何东西,经过一段时间后,视觉敏感度逐渐增高,能逐渐看见暗处物体的现象。
19.反射: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20.近点:眼能看清物体的最近距离。
21.行波理论:振动从卵圆窗基底膜底部开始向耳蜗顶部传播,声波频率越高,行波传播越近。
22.期前收缩:在心室肌的有效不应期之后、窦房结兴奋到达之前心室受到一次外来刺激而提前产生一次收缩的现象。
23.通气/血流比值:VA/Q指每分钟肺泡通气量和每分钟肺血流量之间的比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是细胞直接生活的体内环境,又称细胞外液。
2.稳态(homeostasis):是指内环境的理化特性保持相对恒定的状态。
3.神经调节(nervous regulation):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来调节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
4.反射(reflex):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刺激所做出的规律性应答反应。
5.体液调节(humoral regulation):是指体内一些化学物质通过体液途径,对某些细胞、组织或器官的活动进行调节的过程。
6.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是指反馈信息的作用与控制部分原先作用的方向或性质相反的调节活动。
7.单纯扩散(simple diffusion):是指一些脂溶性小分子物质或少数不带电荷的极性小分子物质,从细胞膜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转运且不消耗生物能的过程。
8.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是指在膜蛋白的帮助下,非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或带电离子顺浓度梯度和电位梯度进行转运且不消耗生物能的过程。
9.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是指非脂溶性物质分子或者离子在膜蛋白的帮助下,由细胞代谢功能而进行的逆浓度梯度和电位梯度转运并且消耗生物能的过程。
10.继发性主动转运(secondary active transport):间接利用ATP能量的主动转运过程。
11.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RP):细胞处于相对安静状态时,细胞膜内外存在的电位差。
( 内负外正)
12.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AP):可兴奋细胞受到有效刺激,细胞膜在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一次短暂的、可逆的、无衰减的,并可向周围电紧张扩布的电位波动称为动作电位。
13.兴奋性(excitability):可兴奋细胞接受一定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14.阈刺激:也叫阈强度,指刚好能引起组织发生兴奋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
15.阈电位( threshold potential ):引发AP的临界膜电位数值。
16.终板电位(end-plate potential,EPP):在乙酰胆碱作用下,终板膜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小。
这一去极化的电位变化,称为终板电位。
本质:局部电位。
17.兴奋-收缩耦联(excitation-contraction coupling):将肌细胞的电兴奋和机械收缩联系起来的一系列过程。
18.等长收缩(isometric contraction):收缩时肌肉长度保持不变而仅有张力的增加的收缩形式。
19.等张收缩(isotonic contraction):收缩时仅发生肌肉的缩短而张力保持不变的收缩形式。
20.前负荷(preload):是指肌肉收缩前所承受的负荷。
21.后负荷(afterload):是指肌肉收缩开始后及过程中承受的负荷。
22.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正常成年男性血细胞比容为40%-50%,女性为37%-48%。
23.渗透压(osmotic pressure):是溶液所具有的“吸引”和保留水分子的能力。
24.血液凝固(blood coagulation):是指血液从流动状态转变成不流动的胶冻状态的过程,简称凝血。
25.心动周期(cardiac cycle):心脏(心室或心房)每收缩和舒张一次称心动周期。
正常成人的心动周期为0.8s。
26.每搏输出量(搏出量)(stroke volume):一侧心室一次收缩所射出的血液量。
正常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的每搏输出量为70ml。
27.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
健康成年人的射血分数为55%~65%。
28.每分输出量(心输出量)(minute volume):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液量。
其数值等于心率与每搏输出量的乘积。
正常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心输出量为5~6L/min。
29.心指数(cardiac index):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心输出量。
心指数为3.0~3.5L/(min·m²)。
30.异长自身调节(heterometric autoregulation):通过改变心肌初长度而引起心肌收缩力改变,继而影响搏出量的调节。
31.等长自身调节:是指心肌收缩能力的改变而影响心肌收缩强度和速度,使心脏搏出量发生改变的调节。
32.血压(blood pressure):是指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即压强。
健康青年人在安静状态时,收缩压为100~120mmHg,舒张压为60~80mmHg。
33.脉压差(pluse pressure):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差值。
健康青年人在安静状态时,脉压为30~40mmHg
34.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在整个心动周期内每一瞬间动脉血压的平均值,约等于舒张压+1/3脉压。
35.钠-钾泵:属原发性主动转运,亦称钠-钾依赖式ATP酶。
钠-钾泵活动时,分解一分子ATP产生的能量将三个Na+逆浓度/电位梯度转运出细胞,将2个K+转运回细胞内,始终维持细胞膜内细胞膜内高钾、细胞膜外高钠的离子分布水平。
36.自动节律性(简称自律性):指心肌组织或细胞在没有外来因素刺激(或离体)的条件下,能够自动地发生节律性兴奋的特性。
37.老师说血沉没见过考过,考到算自己实在是运气差(红细胞沉降率(血沉):RBC在静置血试管中单位时间(1h)内的沉降速率。
数值:男子为0~15mm/h,女子为0~20mm/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