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庄子的音乐美学思想

合集下载

人乐·和乐·天乐——《庄子·天运》音乐美学思想解读

人乐·和乐·天乐——《庄子·天运》音乐美学思想解读

人乐和乐天乐——《庄子天运》音乐美学思想解读胡红梅;郭文新【摘要】Zhuangzi took aesthetic attitude towards life and music.In musical aesthetic,he particularly focu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ructure of music and the aesthetic experience of Inner Meaning of smell musicians psychological processes and aesthetic realm,the pursuit of "Silent Moods",and "None Sound of Lazy".Day operation in the north gate into fear-lazy-confusion gradually changes the psychological processes and the aesthetic realm,with "music","harmonious music","natural music" three different forms of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when listening to music formed a kind of isomorphism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usic.Zhuangzi "music" symbolic,metaphorical description directly from the specific aesthetic experience to the metaphysical realm and the transcendent realization of life.Its unique musical aesthetic ideology of aesthetic research and system construction of China's contemporary music still has huge inspiration and reference.%庄子以审美的态度对待人生、对待音乐,在音乐审美中特别注重音乐的结构形式和内在意蕴与闻乐者审美体验的心理过程和审美境界的关系,追求"无言而心悦"的"无怠之声"。

庄子的音乐观与音乐美学

庄子的音乐观与音乐美学

庄子的音乐观与音乐美学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对于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他的著作《庄子》中,他对音乐的观念进行了独特的阐述,揭示了他对音乐美学的独特见解。

本文将探讨庄子的音乐观与音乐美学,并从中寻找一些启示。

庄子认为音乐是一种能够超越言语的表达形式,它具有独特的力量,能够触动人的心灵。

他说:“乐者,心之和也。

”这句话表明了庄子对音乐的理解。

他认为音乐可以调和人的内心,使人的心灵得到宁静和平衡。

这种观点在当代音乐心理学中也得到了证实,研究表明音乐可以影响人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庄子还提出了“无为而和”的观点,他认为音乐应该是自然而然的,不需要过多的修饰和人为的干预。

他说:“乐者,无为而和者也。

”这种观点与当代音乐美学中的“自然美学”有些相似,强调音乐应该回归自然,不应该被过度的技巧和艺术手法所束缚。

庄子认为,真正的音乐应该是自由自在的,它应该能够引发人们内心的共鸣和情感的共振。

庄子还对音乐的表现形式进行了思考。

他认为音乐应该具有多样性和变化性。

他说:“乐者,变也。

”他认为音乐应该像大自然一样丰富多样,不应该局限于某种固定的形式。

这种观点也与当代音乐美学中的“多元美学”相契合,认为音乐应该具有多样的风格和表现形式,不应该受限于某种特定的风格或传统。

庄子还对音乐与道的关系进行了思考。

他认为音乐是一种能够与道相通的艺术形式。

他说:“乐者,道之德也。

”他认为音乐可以通过表达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使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道的存在。

这种观点在当代音乐美学中也得到了一定的关注,一些学者认为音乐可以通过表达人与世界的关系,传达出一种超越个体的共同体验。

通过对庄子的音乐观与音乐美学的探讨,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首先,音乐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它还具有一种精神上的力量。

音乐可以调和人的内心,使人的心灵得到宁静和平衡。

其次,音乐应该是自然而然的,不需要过多的修饰和人为的干预。

真正的音乐应该是自由自在的,能够引发人们内心的共鸣和情感的共振。

庄子的音乐美学思想

庄子的音乐美学思想

庄子(约公元前369-前286年),名周,战国蒙人,优秀的哲学家、文学家,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其代表作《庄子》(即《南华经》)阐发了道家思想的精髓,包含着朴素辨证法因素,并成为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哲学流派。

《庄子》在哲学、文学、美学上都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对于音乐美学或者音乐审美活动更是具有非常深远的现实指导意义。

在《庄子》哲学中,“真”、“善”、“美”是统一的,它们都是统一于精神自由的审美境界上。

并且以“美”为最高。

而“真”必须是“顺性命之情”的。

所以,《庄子》的“求真”也是为了“求美”,无“美”也就无所谓“真”,“求真”是追求一种自由自在的精神境界。

庄子的音乐理论有两个重要基础,其一是对老子辩证法的发展,其二是对儒家,墨家音乐理论的批判。

庄子的音乐美学思想可分为三点:1、至乐无乐(天乐)所谓“至乐”,也就是真正的快乐,在于得到“至美”。

而得到“至美”的途径,则在于无为、“心斋”“坐忘”(指在意识中丧失了自觉意识),即忘却自身的得失祸福,忘却世俗的仁义礼乐,与道(自然、无为)合而为一,这就是“至乐无乐”。

2、“中纯实而返乎情”与“民之常性”主张人复归其自然本性,而摆脱儒家儒制法规的约束。

“中纯实而返乎情,乐也。

”这是以人内心纯朴自然情性的复归作为“乐”的实现,反映出《庄子》对世俗的有声之乐是有所肯定的——认为音乐应该合乎人的纯朴本性,并表现这种纯朴本性,要求音乐表达人之自然情性,而不应拘于人为的礼法。

以自然纯真为美,是庄子美学思想的重要方面。

“民之常性”是中国音乐美学史上第一次把音乐与人性联系起来,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3、“无言而心悦”在音乐审美中,《庄子》对感性上获得的情感体验和听觉感官上的把握给予了否定,因为这种感性的体验与把握缺乏精神上的体验。

它认为“须精神之韵,心术之动”、“无言而心悦”,才是真正构成对“天乐”的审美,也就是说要在音乐审美中用心去领悟其玄妙幽微,而不是靠耳目感官去承接感性上的体验。

庄子的唯美主义与艺术审美的超越

庄子的唯美主义与艺术审美的超越

庄子的唯美主义与艺术审美的超越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深受后世学者的推崇和研究。

他提出的唯美主义思想对于艺术审美的超越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我的研究中,我深入探讨了庄子的唯美主义思想,并将其与艺术审美的超越进行了对比和分析。

首先,庄子的唯美主义思想强调了个体的主观感受和内心的体验。

他认为美是一种主观的感受,不同的人对于美的理解和感受是不同的。

这与传统的客观标准相比,更加注重了个体的独立性和自由性。

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不再依赖于客观的规范和标准,而是取决于观者的主观感受和体验。

这种唯美主义的思想使得艺术审美的范围更加广阔,不再局限于某种特定的标准和规范。

其次,庄子的唯美主义思想强调了对于自然的追求和崇拜。

他认为自然是最完美的存在,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共生,追求自然的美。

艺术作品应该能够表达自然的美,使观者能够感受到自然的力量和魅力。

庄子的唯美主义思想与传统的人文主义思想不同,更加注重自然的美和自然的力量。

这种追求自然美的思想对于艺术审美的超越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使得艺术作品能够超越人类的局限,表达出更加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此外,庄子的唯美主义思想还强调了对于自我解放和超越的追求。

他认为人类应该超越自我,超越世俗的束缚,追求内心的自由和解放。

艺术作品应该能够帮助观者超越自我,感受到内心的自由和解放。

庄子的唯美主义思想与传统的功利主义思想相悖,更加注重个体的内心体验和精神追求。

这种对于自我解放和超越的追求对于艺术审美的超越具有重要的意义,使得艺术作品能够触及观者的内心,引发观者内心深处的共鸣和感悟。

最后,庄子的唯美主义思想还强调了对于无为而治和自然之道的追求。

他认为人类应该顺应自然的规律,不要过度干预和改变自然的本质。

艺术作品应该能够展示出自然的美和自然的规律,使观者能够感受到自然的和谐和平静。

庄子的唯美主义思想与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相悖,更加注重自然的美和自然的规律。

这种对于无为而治和自然之道的追求对于艺术审美的超越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使得艺术作品能够超越人类的局限,展示出更加深刻的内涵和意义。

浅析庄子的音乐美学思想

浅析庄子的音乐美学思想

浅析庄子的音乐美学思想作者:黎静豫来源:《北方音乐》2016年第08期【摘要】庄子是诸子百家中一个重要的代表人物,他以超然的态度对待生活、对待音乐,其音乐美学思想成为了主导中国艺术正流的内在精神。

庄子提出了音乐美学的审美至境、音乐主张以及审美标准三方面,其独特的音乐美学思想对我国现代音乐的研究与发展具有很大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庄子;音乐美学;审美至境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的发展由来已久,至今仍对现代音乐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各学派通过各抒己见形成的“百家争鸣”时期。

这是一个头脑风暴非常活跃的时期,儒、法、道、墨、阴阳、杂各家先后提出了自己的音乐美学思想,尽管有诸子百家在春秋时期各领风骚,但主要影响中国两千余年的却是儒、道两家。

而道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庄子及其代表作《庄子》,在先秦诸子中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对后世的发展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庄子不仅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也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

于丹是这样介绍他的:“他的文章气势磅礴,纵横恣律;他的风格嬉笑怒骂,了无拘囿;他的思想深邃宏阔,笼盖古今。

”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哲学和美学的核心精神,同时也扬弃了老子哲学常常流露的对待人生的某种玄远感、冷漠感、疏离感,以超然的生活态度行走于世。

在音乐上,他对老子“大音希声”的观点加以发挥完善,从另一个更高的立足点来解释音乐。

在庄子看来,道是一切美的本源,《庄子》一书中即以“天之无限”、“道之自由”为美,其音乐美学思想也如此。

本文将从三方面来总结和研究庄子精深玄远的音乐美学思想,感受其超世脱俗的审美态度。

一、提出音乐美学的审美至境:“天籁”《庄子》全书以“法天贵真”为主题,崇尚自然,其美学思想是以“天”、“道”为美,追求没有外在人为的规律,以达到无限而自由为美,因而否定束缚于礼、不合人性的世俗之美,而追求不拘于礼、合于人性的理想之美。

由此,其音乐美学思想也是如此,那么,怎样的音乐才是超然的、合乎庄子眼中“道”的音乐呢?那就是符合其音乐美学思想核心的自然之乐,即“天籁”。

浅析庄子之音乐美学思想

浅析庄子之音乐美学思想

浅析庄子之音乐美学思想关键词:庄子;庄子思想;音乐美学;音乐美学思想一、品庄子“至乐无乐”的快乐观悟庄子之用乐(Y)观(一)至极的快乐超越世俗的快乐庄子认为礼仪是世俗所设的,真实是禀受于自然的。

所以,反礼乐教化[]。

他讲:“澶漫为乐,摘僻为礼,而天下始分矣……性情不离,安用礼乐!五色不乱,孰为文采!五声不乱,孰应六律!……毁道德以为仁义,圣人之过也。

”(《庄子·马蹄》)。

为此,纵情的音乐和繁琐的礼仪是导致天下大乱原因,这种脱离本性与真情的乐就是对“道”的亵渎。

因此,这种“礼乐”掩盖下的“乐”是对真正快乐的混淆。

真正的快乐是超越世俗的快乐。

“道”是美的本源,它“覆载天地,刻雕众形而不为巧”,“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

这就是说依“道”而行顺其自然,不要刻意去修饰。

这种,“素朴”是达到自然完美的前提,也就用不着什么纵情的音乐和礼乐教化了。

“与天和者,谓之天乐。

”才是庄子的“至乐”的标准。

要达到“至乐”的境界,应顺应自然,符合万物的常性才是真正的乐,无需人为的附加,否则将导致自然“天乐”的破坏。

这种“快乐”的方式才是通往音乐审美发展的重要之“道”[]。

总之,从庄子对“道”的根本属性阐述中可窥见到,无为自然的美是“道”的最完美的体现,所以庄子反对“文饰之美”、“仁人之美”和“礼乐之美”,反对一切人为的雕饰,不自然的东西。

提出了“朴素而天下莫有与之争”的美学思想。

在音乐中也无一例外,认为礼乐是繁文缛节,是外在人性的“骈母”。

其思想虽有消极之意,但其真反而映衬出来的这种“乐”才是最和谐,最完美的音乐。

(二)至极的音乐超越现实的音声前面已谈到了乐所含有的双重美学思想。

那么,“至乐无乐”中的两个“乐”都读(Y)时,则可推出至乐(Y)无乐(Y)。

这种体“道”的乐就是超感官愉悅的乐。

庄子讲“果有乐无有哉?吾以无为诚乐矣,又俗之所大苦也。

故曰:至乐无乐”。

庄子的“至乐无乐”与老子“大音希声”有异曲同工之妙,“无声之中,独闻和焉。

浅析老庄音乐思想内涵

浅析老庄音乐思想内涵

浅析老庄音乐思想内涵林莉一、注重养生的音乐思想从5老子6的恒、常以及5庄子6的离形去知、同于大通等思维看来,这一切是可以理解的。

积极来说,生命若要活得真实无伪并且具有活力以及自由,做到生命状态中的全生保真是重要的关键。

老、庄的生命情态从自然本性的最根本中体会而来,自然在/万物与我为一0的境界中找到思想论述的基石,面对生死的问题正如5庄子6所言/与天为徒0,在顺乎天地与无系于我心的状态下以超越生命的局限。

这样的思维方式正引领出中国人对生命的另一种见解,即为/养生0。

道家所开出的/养生0观念在与中国古代音乐思想/和0的发展上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之间是一种有机性的思维。

/和0是中国古代音乐思想发展上一项重要的概念,除展现音乐本有的性质外,其中亦引申出谐调、融合、适中、平顺等与生命相融的哲学意涵,在这些成组的思维中除了凸显出中国文化特有的性格外,其与/养生0所结合的音乐思想更是特殊。

老、庄对/和0的理解正是由生命的自然/平衡0状态下说起的,他们的体验是一种/从容不迫0的生命情态,这些思维从5老子6/音声相和0以及5庄子6/莫不中音0的思想中我们可以找到思想发展的依据。

因此这样的/养生0观点有以下几点特征。

其一,自然原始的回归是首要的概念。

所谓/大0/返0/逝0等观念是诉诸于宇宙之间运行的规律以及创生的根源,生命在此并无长短而是无限地延伸。

其二,生成与变化是生命本来的面目。

在规律性、多元性、变动性所谓/气0的思维中,变动之中的相互谐调性是全生保真的基本形式。

其三,依顺于天地规则(天道思维的指引)以作为/调0 /适0/节0/养0等观念的依归。

由天道过渡到人道,以宇宙的运行为主体,进一步作为人世间的种种法度。

其四,去除/欲望0、解构/我心0。

在所谓/涤除玄览0与/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0的态度上寻得养生的功夫。

依于天道之序、气化之理,所谓/和0的观点,在养生之应用与展现上是多元的。

我们可以发现,在战国中晚期思想汇集的思潮下,道家所关怀的/和0被寄予一种高度的生命期望,在所谓/道0(天地法则)与/术0(人世规范)的结合下,/和0有另一层转化,即为/养生0。

浅谈《庄子》音乐美学

浅谈《庄子》音乐美学
“ 鼓 琴 ,足 以 自娱 ”?但 自然 作乐 那是 强调 现 实客 观 的音 乐呢 ,
界 观 、价 值观 、人 生观 ,形而 上观 念对 形 而下 活动 有 明显 渗透 作
绚 ,直者 不 以绳 ,圆者 不 以规 ,方 者不 以矩 ,附离 不 以胶漆 ,约 束不 以缦 索 。 ”事物 发 展不 应 该收 到 限制 ,应 该按 其 自身规 律 发 展 。而器 乐 是人 作 用于 乐器 而 产生 音乐 ,人 受 器乐 的制 约 ,人 和 乐器 相 互受 制 。所 以 “ 人籁 ”由于 人与 器乐 相 互制 约 ,不 能把 音 乐发 展 到极 致 ,所 以被 认为 人 为之 乐次 于 自然 之乐 。 “ 天籁 ”是 自然 所 成 的音 乐 ,不受 人 为影 响 ,纯客 观 的 ,但也 并非 是无 声 的 音 乐 ,从庄 子 的音 乐思 想来 看 ,庄 子是 推崇 有 声之 乐 ,否 则何 出
子 所说 的 “ 我 愚人 之心 也 哉 ”,是 《 天 地 篇》 中 “ 与天 地 为合 。 其 合缗 缗 ,若 愚若 昏” 的 “ 愚 ”。这 “ 愚 ”非 愚笨 ,而 是 与道 为

何 谓 音乐 ?音 乐主要 是 由高低 、 长短 不 同的乐音 组成 的 。 人 籁 是 人 为的音 乐 ,地 赖和 天 籁是 从 审美 意识 构造 出来 ,高于 人 为 音 乐 的 审美 期待 的音 乐 ?庄 子 思想 以 自然为 本 ,而 自然 是不 受 人 为改 变 ,客观 存 在 。 “ 人籁 ”是人 吹奏 箫 ,是人 为 的音 乐所 以被
贬低 。 《 庄子 ・ 骈拇 》中 所说 的 “ 天 下常 然 。 常然 者 , 曲者 不 以

所谓 “ 愚故道 ”。 “ 瞑… ‘ 怠” “ 惑 ”到 “ 愚 ”,庄 子音 乐

庄子天籁之音的感悟

庄子天籁之音的感悟

庄子天籁之音的感悟庄子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位重要的思想家,他的思想深刻,言辞优美,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

他的著作《庄子》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其中,庄子所提倡的“天籁之音”概念,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庄子所谓的“天籁之音”,是指自然界中那些没有经过人工加工,但却能够给人带来美感的声音。

比如说,鸟儿的啁啾、风吹树叶的沙沙声等等。

这些声音,虽然没有经过人类的加工处理,但却能够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美妙和生命的力量。

在庄子的哲学体系中,天籁之音被视为一种“道”的表现形式。

庄子认为,天籁之音是自然界中的一种表现,是大道的一部分。

大道是万物的本源,是一切存在的根本。

而天籁之音则是大道的表现形式之一,它是大道的声音,是大道的呼吸。

庄子认为,人类应该尊重自然,并从中汲取灵感。

他主张人类应该追求自然之美,而不是人工之美。

在庄子看来,人工之美虽然可以给人带来短暂的快感,但却不具备永恒的价值。

相比之下,自然之美则是具有永恒价值的,它可以让人们在感受到美的同时,还能够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自然的神秘。

庄子的思想对于我们当代人来说,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当今社会中,人类对于自然的破坏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已经对自然造成了极大的压力,这也导致了人类对于自然的认识和尊重程度下降。

我们已经忘记了自然之美所带来的神秘和力量,而只追求短暂的快感和人工之美。

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庄子的思想,重新认识自然之美的价值和意义。

我们应该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意义上的走向文明和进步,也才能够实现人类和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欣赏自然之美来感受到庄子的思想。

比如说,我们可以到公园里去散步,听听鸟儿的啼叫声,感受一下风吹树叶的沙沙声。

这些声音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却能够给我们带来深刻的启示和感受。

它们让我们感受到自然的神秘和力量,让我们重新认识自然之美的价值和意义。

结合《庄子》一书,谈谈庄子的美学思想

结合《庄子》一书,谈谈庄子的美学思想

结合《庄子》一书,谈谈庄子的美学思想庄子的美学品质最近在看一本中西哲学对比时,看到了西方的尼采和庄子有很多的共性,于是翻阅了一些庄子的书,喜欢上庄子那种出世的心境.逍遥游是庄子思想的最高境界,也是庄子学说的最高理想。

对于人生哲学的问题,庄子主张采取一种逍遥自然的生活态度,主张心斋、坐忘,强调神的概念,提出厉与西施,道通为一的观点。

这些内蕴深厚的哲学命题,同时也都是美学命题。

闻一多说,庄子是最真实的诗人,他的思想的本身就是一首绝妙的诗。

①《逍遥游》作为《庄子》的总纲,自然也较突出地表现出内蕴深厚的美学观,展现出极其丰富的美学品质。

一、审美心胸——心斋、坐忘庄子把道作为人存在于自然的最高形式并加以推崇,他认为对于道的观照,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田子方》中以孔子和老子对话的形式,阐明了这个道理,提出只要能够实现对道的观照,就能达到一种至美至乐的境界。

而这种境界只有那些抛弃了生死、功名、得失、贫富、毁誉的至人、神人、圣人才能体会,因为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无己、无功、无名这三个层次的精神状态,是达到至乐至美的先决条件,然后才是隳肢体、黜聪明的状态。

从对物质世界的排除到对思想意识的排除与否定,庄子把这种最高层次称为心斋,又称为坐忘。

在《逍遥游》中,从鲲鹏到燕雀,从大德至小德,都是有所待。

也就是说主体无法取消对客观事物的依赖性,也就无法进入绝对自由的逍遥游的精神境界。

只有那些能够从内心深处彻底排除利害观念,从人的各种是非得失的计较和思虑中解脱出来,进入三无精神层面的至人、神人、圣人才能进入逍遥游的境界。

《逍遥游》中的圣人许由,藐姑射之山上的神人,以及《达生》篇中的至人,《田子方》篇中的真人,都是无所待的人物。

他们为了达到无所待,就必然先要进入三无的境界,或如《大宗师》篇所说的外天下、外物、外生,亦即将个人的宠辱得失、世事人情以至生死都排除于心,创造出一种空虚的心境,只有这种空虚的心境,才能实现对道的观照。

与道为一——《庄子》的音乐美学思想新探

与道为一——《庄子》的音乐美学思想新探
境 界。
[ 关键词] 道 ; 庄子 ; 音 乐 美 学 思 想 [ 作者简介] 庄 怡红 ( 1 9 6 7 一) , 女, 华侨 大 学 华 文 学 院讲 师 , 主 要 从 事 中 国 音乐 美 学 教 育 工 作 研 究 。


以“ 道” 为核 心的 三重 “ 乐” 境
庄 子( 前3 6 9 一前 2 9 6 ) , 名周 , 战 国 蒙 城 人 。隐 居 不 仕 而 逍 遥 自得 , 笔耕 不辍 而终成先 秦道家学派 的集大成 者。在思想体 系 上 和 老子 一 脉 相 承 ; 在 音 乐 的 造 诣 上 却 超 越 老 子 。庄 子 的 音 乐 思 想 , 奠定了道家音乐的基调 。
二、 “ 道” ——《 庄子》 音 乐美 学思 想 的核心
首先 , “ 道” 是“ 乐” 的 核 心 。《 咸池 》 集中体现出《 庄子》 音乐美 学思想的三重“ 乐” 境, 均 以“ 道’ ’ 为 本 。‘ ‘ 至乐” , 人 间 最 美 好 的

1 35 —
音乐与万物和谐 , 即顺“ 道” ; “ 天乐” , 无言而心悦 , 即通 “ 道” ; “ 乐” , 道可载而与之俱 , 即载“ 道” 。由 “ 人乐” 到“ 天乐” 再 到 抽 象 的 “ 乐” , 都离 不开“ 道” , “ 道” 是“ 乐” 的核心 。
庄 子 在《 天运 》 的《 咸池 》 之 乐 中提 出 了 “ 至乐” 、 “ 天乐” 、 “ 乐” 等一 系列音乐 理论 , 它是 研究《 庄子》 音 乐 美 学 思 想 的 宝 贵 资
料。
首先 , “ 至乐 ” 的境 界 。“ 夫至乐者 , 先应之 以人事 , 顺 之以天 理 , 行 之 以五德 , 应 之 以 自然 , 然后 调理 四时 , 太和万 物。 ‘ 至 乐” 即“ 人 间最美好的音乐” 。“ 至乐” 美 在 和 谐 。呼 应 人 情 , 因循天理 , 推演五德 , 应 和 自然 , 然 后 调 整 四 时 的顺 序 , 跟 万 物 同和 。 这种音乐使 人跟环境和谐 , 跟万物和谐 、 跟 自然 和 谐 、 也 就是 跟 “ 道” 和谐 , 此 为《 庄子 》 音 乐 美 学 思 想 的第 一 重 “ 乐” 境。 其次 , “ 天乐 ” 的 境 界 。《 庄子》 的“ 天乐” 具 有 四 个 方 面 的特 质 : 一是“ 天乐 ” 无 声 无 形 却 充 满 天 地 “ 天 机不张而五 官皆备 , 此之谓天乐 , 无 言 而 心 说 。故 有 焱 氏 为 之 颂 日 : ‘ 听 之 不 闻其 声 , 视之不见其形 , 充满天地 , 苞裹六极 , 。 ” ( 《 天运 》 ) 。二 是 “ 天乐” 无为而无不 为。“ 齑万物而不 为戾 , 泽及万物 而不为仁 , 长于上古 而不 为寿 , 覆盖 天地刻 肜众形 而不 为巧 , 此之谓 天乐 。 ” ( 《 天 道》 ) 。三 是 “ 天乐” 通 于 万 物 。“ 故曰: ‘ 其 动也 天 , 其静也地 , 一心 定而王 天下 ; 其 鬼不祟 , 其魂不 疲 , 一 心定而万 物服 。 , 言 以 虚

小谈庄子音乐思想——庄子的认识

小谈庄子音乐思想——庄子的认识

1052015.9赤子文史艺术初听庄子其人是在小时读的语文书里,那时还只是会背诵类似“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的句子,不懂他的浪漫主义,不懂他的怪诞想象,不懂他的自由和孤独。

在有一次听过过常宝老师讲庄子之后,我突然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对这个人,对他的思想。

庄子生于战国中期,宋国蒙城人,道家学说主要创始人之一,庄子是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与老子合称老庄,这是现在人们给他赋予的标签,庄子生平只做过漆园吏,生活箪瓢屡空,物质生活虽为匮乏,但精神生活却极为丰富,他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更是拒绝了楚威王厚礼高官的聘请,终身深研学问。

他认为“礼者,世俗之所为也;真者,所以受于天地,自然不可易也。

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

”于是乎他在乱世中保持着独立的人格,追求着自由的精神,安时处顺,逍遥自得,主张“物我合一”、“无为超然”,后世尊称为“南华真人。

”一、庄子对社会的认识庄子比较强调音乐的“和”的功能,这与他的哲学思想是分不开的,《庄子》所要的“道家”音乐功能是把人带进“道”的自由境界里,以此保持人的本真。

庄子是中国古代最早最彻底的否定社会价值的人,即是“庄子反知”:“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者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

(《天地》)”这其中大意是说,机械本是帮助我们更好的去完成工作的机器,但是机械使人工具化,让人心思不纯,人们投机取巧的功利心反倒失去了工作的本心。

更有我们较为熟知的“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的浪漫,其实竟曲解了庄子“大仁不仁”的本意;《胠箧》中提到:“绝圣弃知(智),大盗而止;掷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

”实是告诉人们如果想要改变混乱,就要取消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

在我看来这有些极端的看法,但却不可否认其中的科学性和哲学道理。

老子讲“大音希声”,而庄子在《庄子齐物论》一书中以人物对话的形式提出的“人籁”、“地籁”、“天籁”的说法,似乎是对老子“大音希声”观点的完善、继承和发展。

至乐自然——论《庄子》的音乐美学思想

至乐自然——论《庄子》的音乐美学思想

说 :“ 《 子 》 在 继 承 《老 子 》 思 想 的基 础 上 有 所 发 展 ,提 出 了 ‘ 天 贵 真 ’ 的 理 论 。 ” 庄 法 ” ”王 志
成 说 : “ ‘ 天 贵 真 ’ 是 庄 子 哲 学 、美 学 思 想 的 核 心 与 基 石 。 J“ 高 萍 萍 说 : “ ‘ 天 贵 真 ’ 的 法 ” 柏 法 ‘ ’ ‘ ’ 之 乐 成 为 《 子 》 音 乐 美 学 思 想 的 重 要 源 泉 。 __ 用 天 、 真 庄 ” 8 8 “ 天贵真” 来概括 《 法 庄
方 面 ,也 就 是 说 快 乐 有 “ ” ( 声 ) “ 乐 无 乐 ” 讲 的 是 快 乐 与 不 快 乐 的辩 证 关 系 ,把 它 理 乐 音 。 至 解 为 《 子 》 的 音 乐 美 学 思 想 ,令 人 难 以 接 受 。 《 子 》 的 音 乐 美 学 思 想 不 是 “ 乐 ”, 而 是 庄 庄 无
‘ ’ 不能 读 为 勒 ,
。 蔡 仲 德 先 生 指 出 : “必 须 指 出
‘ 乐 无 乐 ’之 至
‘ ’ 只 能 读 为 乐
‘ ’ 不少论者认为 月 ,
‘ 乐 无 乐 ’是 说 理 想 的音 乐 是 没 有 音乐 或 没 有 音 响 , 至
显 然 是 一 种 误 解 ” 2 。 蔡 先 生 的 这 个 观 点 是 对 的 。 “ 乐 无 乐 ” 跟 音 乐 有 一 定 的 关 系 , 若 把 它 定 ¨ ” 至
为 《 子 》 的 音 乐 美 学 思 想 ,显 然 是 误 解 。 《 子 ・ 乐 》 第 一 部 分 讲 世 人 对 “ 、乐 ” 的 看 庄 庄 至 苦
法 , “ 乐 者 , 身 安 厚 味 美 服 好 色 音 声 也 ”, 快 乐 是 由 许 多 方 面 因 素 构 成 的 , “ 声 ” 是 其 中 一 个 所 音

自然·平和——《庄子》中的音乐美学思想

自然·平和——《庄子》中的音乐美学思想

≥挈 薯
暨学院萍 南文I萍 大学高
自然 ・ 平和
— —
庄子 中的音乐羹学思想
庄子》 中的音乐美学思想在当时独树一帜, 以 影响 后世 。 法 天责 真” 是 庄 子对 “ “ , 天籁” 的最 好 阐释 ; 至 乐无 乐” “ 以一 种超 越 的姿 态挑 战 了传 统 的孔 儒 “ 乐” 庄 子 所谓 “ 声之 中, 闻和 焉” 礼 ; 无 独
美 中达 到“ 无言 而心 悦 ”《 子 》 。庄 中包 含 的音
乐美学 思想 是 自然 的 , 是 “ 这 至德 之 世” 的音
声, 也是 “ 民之 常性 ” 的表现 《庄子 》 的音 乐 中 美 学 思想 又 是 平 和 的 , 无计 较 于 喜 怒 哀 乐 ,
以超脱 的姿态 “ 听之 以气” 无所谓 得失 。 ,
乐本 身也 要 与“ ” 道 同化 , 顺乎 “ ” 自然 无 下入 , 卒 闻之 , 与 还而 观之 。 (至 乐 ) 道 的 人 相 ” 《 ) ) 万 为 , 到 “ 天贵 真 ” “ 籁 ” 是这 样 一 种 物各 有 其 性 , 适 其性 才 能乐 , 之 则是 “ 达 法 ,天 就 要 反 以 己 养养 鸟 ” 难 以得 乐 。 “ ” 在 的天地 自 , 与 道 同 自然而 然 的“ ” 道 。
生 ,庄 子 》 “ 《 的 自然 至 道” 盖 了整 个 人 生 , 涵 音 乐作 为艺 术化 人 生的 一部 分 , 为庄子 所 也 论 及 。 乐 之 乐是 一 种 审 美追 求和 享 受 , 音 以 审 美 的 态度 对 待 人生 、 待音 乐 。 庄子 的 对 是 大 特 色 。 以“ 与 天 地 精 神 往 来 ” 态 他 独 的 度 , 脱 于世 俗 之 上 。 的音 乐 美 学思 想 追 超 他

庄子美学思想浅析

庄子美学思想浅析

庄子美学思想浅析摘要:庄子美学思想作为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但自身有丰富的美学思想资源,而且对整个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没有庄子的美学思想,整个中国美学思想及其发展是不完整的、残缺的和片面的。

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由于《庄子》主要被世人以哲学著作称谓,因此,对于庄子的研究主要以其哲学思想研究为主。

而其中的美学意蕴未得到有效的挖掘。

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庄子美学思想的研究才真正进入自觉时期,并很快发展起来,向深度和广度拓展。

关键词:庄子美学思想道庄子继承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把自然视为审美的最高境界。

这是一种无为而无不为、回归天真本性的境界。

庄子的美学思想基于“自然”,指向自由。

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把“道”的自然无为的本性视为天地万物最高形态的大美,认为人应超越物质的我、欲望的我,回归自然,才能逍遥地游心于道的境界。

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游”、“真”、“心斋”、“坐忘”、“物化”等系列范畴,阐述了对有用与无用、道与技、言与意等关系的重要看法。

庄子的哲学具有浓郁的美学色彩,徐复观先生认为庄子的思想“本无心于艺术,却不期然而然地会归于今日之所谓艺术精神之上”,在中国艺术史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一、“游”的概念及所处环境分析游戏之“游”,这主要表现在庄子对生活、对社会、对人生的态度上,表明他对所游对象所抱的漫不经心,无所谓,甚至戏弄的态度。

庄子之“游”是重在“游心”。

所谓“游心”,表明庄子之“游”是精神,内心之“游”。

这也充分说明庄子之游的主体是心灵,是在自己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中遨游,因之“游心”指心灵的自由,精神的自由,也说明庄子之游是虚游,正所谓“虚而遨游”。

二、道——庄子美学思想的核心与老庄学派的祖师爷老子一样,庄子也以“道”作为其哲学的中心范畴和最高范畴,反复加以描述和赞颂。

但庄子所说的“道”既不是宗教中的神祗,也不尽同于柏拉图式的绝对理念,而是带有某种泛神论色彩的无限性实体。

庄子的音乐审美观念对我国传统音乐的影响

庄子的音乐审美观念对我国传统音乐的影响

147SONG OF YELLOW RIVER 2020/ 17二胡音乐也有此类特点。

见之于记载的琵琶曲中有“九江”“思春”“春光好”“双飞燕”“月儿高”等以自然万物作为标题的作品,二胡音乐流传至今的也有我们所熟知的“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空山鸟语”“月夜”“良宵”,等等。

从这些器乐作品中都可以看到作曲家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希望自己创作的音乐可以借景抒情的表现出来。

受庄子这种音乐审美心理的影响,中国传统音乐也十分重“情”。

音乐尤其是器乐作品,它不像诗歌那样,不能通过文字使内心娱乐,也不像造型、雕塑艺术和绘画那样通过色彩、线条等手段表现出自然景色等许多客观存在的东西,使眼睛得到娱乐。

音乐这种声音艺术的使命是对人们的情感产生影响,娱乐人心,净化心灵。

“听之以心”而又“外于心知”,蕴含理性的直观与顿悟;“忘是非”,超功利而自由以及“坐忘”“物我同一”这些都是庄子音乐审美心理特征最集中的体现。

伴随着庄子的音乐观念,中国的传统音乐往往是一种“含蓄”的、朦胧的境界,它不同于西方音乐的大胆与外露、中国的传统音乐拒绝直白地、张狂地使出浑身解数表现一切,而是选择用含蓄的手段表现,追求“虚”的意境。

这里所谓的“虚”,并不是真正的虚空,正如哲学中的“无”一样,这里的“虚”其实是在“虚”和“实”、“有”和“无”之间留给人们更多的感受空间,用来感悟和联想。

例如中国的弹拨乐,我国在弹拨乐演奏中经常使用泛音,因为泛音能给人营造一种回荡、悠扬的飘忽感觉,而这种回荡正是“虚”和“实”、“有”和“无”的回荡,听者并不会因为音与音之间的不连贯丢失了音乐所赋予的美感,反而在这些片刻休止与停顿之间,产生出无限地幻想与寄托,这或许与中国人的性格相关,也或许这种含蓄的表达依旧带着几千年被统治思想束缚的烙印。

总之这一切深深地影响着我国的传统音乐,也同时也赋予了中国传统音乐不一样的韵味。

中国的传统器乐作品虽然较多的以大自然及自然中的万物作为标题,但是,作曲家在音乐谱写意图及音乐表现中却较少采用直截了当地描写和模拟自然万物,也可以说作曲家在创作作品时并不是将注意力专门的放在对自然万物的表现与刻画上,而选择采取一种特别含蓄地方式,来达到所谓“弦外之音”的效果。

浅谈音乐美学中庄子的思想对二胡演奏的影响——以二胡作品《如来

浅谈音乐美学中庄子的思想对二胡演奏的影响——以二胡作品《如来

想是相贴切的。著名的二胡大师宋飞在完成《如来藏》这首作品之 后她是这样说的:“我想让音乐本身的信息达到我的内心,让器乐 也达到我的内心,成为我身体的一部分,让它们与我对生命的关照 和感受合一”。[2]这就是一个演奏家进入“禅境”所引发的感受。
三、庄子思想对二胡演奏的启示 庄子讲的“中纯实而反乎情”,并非是感官上的爱染之情,而 是合乎人纯然本性的情。我们也可以将其概括性的理解为:返璞归 真,回归纯然本性这便是最大的快乐。也就是说:拥有纯然本性的 音乐,需要去除外在的、人为的装饰,返回到最初最纯朴最本真的 状态,只有当音乐表现人的纯朴自然之性的时候,人们才能够真能 的感受到合乎“道”的快乐,也才能保存这种“纯实”的情性。因 此说,音乐当然能由表达纯实情性的音乐所得到,这便是庄子“适 性音乐”的音乐美学观。但是在现如今的社会,大多数年轻人急功 近利,好高骛远,导致很多年轻的二胡演奏者往往过于重视演奏的 技巧,过于注重外在的形式表现,演奏时拉得火气冲天,甚至摇头 晃脑却不知所以,拘泥于太多的外在形式,而忽略了音乐所要表达 的真正内涵,忘记了音乐最为本真的东西,使自己陷入了演奏的僵 局;因此在二胡演奏中应当保持恬淡平和的心境就能体会其中的真 谛,不因对外物的辨别而影响心境,顺其自然,将对事物或者人生 的心理体悟通过演奏,以心传心,表达出来,也就是说将自己主观 上的情感转移到客观事物之上,即传达到二胡这一乐器事物之上, 进而达到人心与事物皆相通的状态,这些正是庄子音乐美学思想带 给后世的极大启发与影响。 四、结语 庄子音乐美学思想中渗透了诸多的精神元素,是现代社会中 的我们越来越缺失的珍贵东西,庄子所提倡的天人相和以及回归本 性,致使音乐的纯然性情等这些思想对二胡的演奏亦或是其他各个 方面都有着积极的影响,这让我们从原来关注外在的演奏技巧到 关注内在的本质问题,如何才能使自己演奏的音乐触及人的内心深 处,如何达到人琴合一,这些的发问成为了应该更多去关注的地 方,让音乐抒发自己内心世界的情感,再用这些富有情感的音乐曲 诉说我们的精神向往,使音乐透出最为自然纯情的本质,呈示出圣 洁的美感,这些才是我们应将音乐推至的高度及深度,这才是我们 当下应当关注的音乐的本质问题。■

庄子对音乐的思想认识-音乐论文-艺术论文

庄子对音乐的思想认识-音乐论文-艺术论文

庄子对音乐的思想认识-音乐论文-艺术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初听庄子其人是在小时读的语文书里,那时还只是会背诵类似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的句子,不懂他的浪漫主义,不懂他的怪诞想象,不懂他的自由和孤独。

在有一次听过过常宝老师讲庄子之后,我突然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对这个人,对他的思想。

庄子生于战国中期,宋国蒙城人,道家学说主要创始人之一,庄子是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与老子合称老庄,这是现在人们给他赋予的标签,庄子生平只做过漆园吏,生活箪瓢屡空,物质生活虽为匮乏,但精神生活却极为丰富,他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更是拒绝了楚威王厚礼高官的聘请,终身深研学问。

他认为礼者,世俗之所为也;真者,所以受于天地,自然不可易也。

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

于是乎他在乱世中保持着的人格,追求着自由的精神,安时处顺,逍遥自得,主张物我合一、无为超然,后世尊称为南华真人。

一、庄子对社会的认识庄子比较强调音乐的和的功能,这与他的哲学思想是分不开的,《庄子》所要的道家音乐功能是把人带进道的自由境界里,以此保持人的本真。

庄子是中国古代最早最彻底的社会价值的人,即是庄子反知: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者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

(《天地》)这其意是说,机械本是帮助我们更好的去完成工作的机器,但是机械使人工具化,让人心思不纯,人们投机取巧的功利心反倒失去了工作的本心。

更有我们较为熟知的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的浪漫,其实竟曲解了庄子大仁不仁的本意;《胠箧》中提到:绝圣弃知(智),大盗而止;掷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

实是告诉人们如果想要改变混乱,就要取消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

在我看来这有些极端的看法,但却不可否认其中的科学性和哲学道理。

老子讲大音希声,而庄子在《庄子齐物论》一书中以人物对话的形式提出的人籁、地籁、天籁的说法,似乎是对老子大音希声观点的完善、继承和发展。

浅谈_庄子_音乐美学(1)

浅谈_庄子_音乐美学(1)

大众文艺42摘要:本文通过了解庄子其人及《庄子》相关音乐美学思想、文化,结合音乐审美心理基本原理,对比不同专家、学者的观点看法,阐述对《庄子》音乐美学思想的体会、思考。

关键词:庄子;思想;道庄子的思想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有包括独特的音乐思想理想,同过学习、研究,力求可以理解其中的深刻内涵。

一、何为音乐《庄子》中虽然没有很多独立专门论述音乐的文章,只是散见于一些段落中。

但庄子对音乐的思考较深刻,见解独特。

《齐物论》中,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子游曰:“敢问其方……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敢问天籁。

”子綦曰:“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籁”郭注:“箫也”,指排箫,即文中所谓“比竹”。

“人籁”才是“箫”,包括“天籁”“地籁”在内的“籁”则泛指一切从孔穴中发出的声音。

王夫之《庄子解》所说“凡声皆籁”。

“人籁”:人为的音乐,人吹出声的“比竹”。

“地籁”:待风出声的孔穴。

“天籁”:不须人为,不待风吹,自作自止的自然之声。

1何谓音乐?音乐主要是由高低、长短不同的乐音组成的。

2人籁是人为的音乐,地赖和天籁是从审美意识构造出来,高于人为音乐的审美期待的音乐?庄子思想以自然为本,而自然是不受人为改变,客观存在。

“人籁”是人吹奏箫,是人为的音乐所以被贬低。

《庄子・骈拇》中所说的“天下常然。

常然者,曲者不以鉤,直者不以绳,圆者不以规,方者不以矩,附离不以胶漆,约束不以纆索。

”事物发展不应该收到限制,应该按其自身规律发展。

而器乐是人作用于乐器而产生音乐,人受器乐的制约,人和乐器相互受制。

所以“人籁”由于人与器乐相互制约,不能把音乐发展到极致,所以被认为人为之乐次于自然之乐。

“天籁”是自然所成的音乐,不受人为影响,纯客观的,但也并非是无声的音乐,从庄子的音乐思想来看,庄子是推崇有声之乐,否则何出“鼓琴,足以自娱”?但自然作乐那是强调现实客观的音乐呢,还是更多是人们内心的音乐呢?或者是仅仅为了借“天籁”以推崇其“道”的思想?或说,“天籁”就是自然,这是音乐美的最高境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庄子的音乐美学思想
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之一,在他的著作中也涉及了音乐美学的思想。

从庄子的角度来看,音乐美学不仅仅是传统的审美理论,还具有一定的哲学意义。

首先,庄子认为音乐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交流和调和的一种方式。

他认为音乐不仅具有一定的节奏、旋律和和声等艺术属性,还具有一种神秘的力量,能够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从而达到心灵的宁静和和谐。

其次,庄子认为音乐能够激发人的情感和思维,帮助人们超越表面的现实和形式,进入更深刻的精神境界。

他强调音乐应该以“无为而治”为宗旨,即不强求,不刻意地表现主题和情感,而是让听众自由地感受音乐的韵律和表现力,以此达到更高层次的审美体验。

最后,庄子的音乐美学也体现了他的哲学思想,例如他提出的“大一统”观念,认为音乐中的各种元素应该相互协调,呈现出一种统一的整体性。

此外,他还主张音乐应该自由无拘束,反对教条主义和刻板印象。

总之,庄子的音乐美学思想可以说是一种对自然、社会和人类精神世界的综合性思考,表现出对人类文化的深刻洞察和对音乐的热爱和推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