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完整教案

合集下载

基础会计教案(含板书)

基础会计教案(含板书)

基础会计教案(含板书)章节一:会计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会计的定义、作用和基本原则。

2. 掌握会计的基本要素和会计等式。

3. 理解会计的职能和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

教学内容:1. 会计的定义和作用2. 会计的基本原则3. 会计的基本要素4. 会计等式5. 会计的职能6. 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会计的定义、作用和基本原则。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会计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会计的基本要素和会计等式。

教学步骤:1. 引入:讲解会计的定义和作用。

2. 讲解会计的基本原则。

3. 讲解会计的基本要素,并通过案例进行分析。

4. 讲解会计等式,并通过案例进行分析。

5. 讲解会计的职能。

6. 讲解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

板书设计:1. 会计的定义和作用2. 会计的基本原则3. 会计的基本要素4. 会计等式5. 会计的职能6. 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章节二:会计科目与账户教学目标:1. 了解会计科目的分类和作用。

2. 掌握账户的设置和管理。

3. 理解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

教学内容:1. 会计科目的分类和作用2. 账户的设置和管理3. 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会计科目的分类和作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账户的设置和管理的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

1. 引入:讲解会计科目的分类和作用。

2. 讲解会计科目的分类,并通过案例进行分析。

3. 讲解账户的设置和管理。

4. 讲解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并通过案例进行分析。

板书设计:1. 会计科目的分类和作用2. 账户的设置和管理3. 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章节三:会计分录教学目标:1. 了解会计分录的定义和作用。

2. 掌握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

3. 理解会计分录在会计核算中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会计分录的定义和作用2. 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3. 会计分录在会计核算中的重要性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会计分录的定义和作用。

2.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编制会计分录,掌握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

《基础会计》教案

《基础会计》教案

《基础会计》教案
《基础会计》教案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了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理解会计的职能和特点。

掌握会计的目标和概念。

使学生对会计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二、教学方法
归纳讲授法,从会计产生的原因、条件,会计发展的过程,会计发展到现在所具备的特点、职能归纳出会计的概念
图示法,以图表示会计的产生及会计概念的归纳。

三、重点难点
1、理解会计的目标
2、掌握会计的`概念
四、课时安排
一次课(2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
六、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本节分别阐述了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的特点、会计的目标和会计的概念
(二)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介绍会计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学习方法、学习要求,以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2、以多媒体展示会计产生发展的历史阶段图,并进行讲授说明。

3、由马克思的资本论引出会计的两个基本职能—-核算和监督,并介绍会计多职能论观点,
4、结合市场经济发展和货币的职能,讲授会计的四大特点和目标。

5、利用归纳法对以上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归纳出会计的概念。

(三)总结扩展。

通过本次课我们学习了会计的重要性、会计的产生与发展、职能、目标、特点和概念。

陈云同志说:“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你是如何理解的?
七、板书设计
剩余产品的出现
会计产生文字的产生
【《基础会计》教案】。

《基础会计》完整版优质教学教案

《基础会计》完整版优质教学教案

《基础会计》完整版优质教学教案一、个人简介经济管理学院二、课程要求会计学科体系简介“会计”这个词,早在我国西周时代(约在公元前1 100年到770年之间)就已经出现。

但是,会计作为一种专业知识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不过是最近一、二百年的事。

会计学的分支:从应用范围上看,可分为:1.宏观会计学反映和监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运行情况。

2.微观会计学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或组织的经济活动情况。

微观会计学,按照其所服务主体的性质,可以分为:1.预算会计(也叫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会计)反映和监督政府的财政收支以及非营利组织的业务活动。

2.企业会计(也叫营利组织会计)反映和监督企业经济活动情况。

企业会计,按照其服务对象,可以分为:1.管理会计提供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服务的、关于未来的经济信息。

2.财务会计提供为企业外部利害关系人服务的、关于过去的经济信息。

财务会计,按照其所应用的行业,可以分为:工业企业会计、商品流通企业会计、金融企业会计、交通运输企业会计、农业企业会计和建筑施工企业会计,等等。

会计学基础在会计学科体系中的地位。

第一章总论(绪论)一、会计的含义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特定主体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管理活动论,信息系统论。

二、会计的职能(一)基本职能:1. 核算2. 监督核算是基础,监督是保证(二)其他职能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等三、会计对象特定主体可以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四、会计目标受托责任观决策有用观五、会计基本假设1. 会计主体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

界定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

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

2. 持续经营3. 会计分期年度、半年度、季度、月度。

4.货币计量记账本位币六、会计基础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七、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八、会计核算方法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第二章会计要素一、会计要素:是会计工作的具体对象,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

《基础会计》教案

《基础会计》教案

《基础会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职能和目标。

2. 掌握会计的基本原则和规定。

3. 学会编制会计分录和试算平衡表。

4. 掌握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的基本操作。

5. 了解会计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1. 会计的基本概念和职能2. 会计的基本原则和规定3. 会计分录和试算平衡表的编制4. 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的基本操作5. 会计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作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规定,以及编制会计分录和试算平衡表的方法。

2. 实践操作法:学生动手操作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的编制。

3. 案例分析法:分析会计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基础会计》2. 讲义:详细讲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规定,以及编制会计分录和试算平衡表的方法。

3. 会计软件:用于实践操作。

4. 案例材料:用于案例分析。

五、教学进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介绍会计的基本概念和职能。

2. 讲解会计的基本原则和规定。

3. 课堂练习:编制简单的会计分录。

第二课时: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讲解试算平衡表的编制方法。

2. 学生动手操作:编制试算平衡表。

3. 课堂练习:分析会计分录和试算平衡表的关系。

第三课时:1. 讲解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的基本操作。

2. 学生动手操作:编制会计凭证和账簿。

3. 课堂练习:编制简单的会计报表。

第四课时:1. 复习前三节课的内容,讲解会计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作用。

2. 案例分析:分析会计信息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应用。

3. 课堂讨论:accounting information and business decision-making. 第五课时:2. 课堂测试:测试学生对基础会计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3.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一定数量的会计分录、试算平衡表和会计报表的编制。

六、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评估学生对会计基本概念、原则和规定的理解。

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对会计分录、试算平衡表、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编制的掌握程度。

《基础会计》教案

《基础会计》教案

《基础会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职能和目标。

2、使学生掌握会计要素、会计等式和会计科目。

3、帮助学生熟悉会计凭证、账簿的种类和用途。

4、培养学生能够运用借贷记账法进行简单的账务处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会计要素的分类和特点。

(2)借贷记账法的原理和应用。

2、难点(1)理解会计等式的恒等关系。

(2)正确编制会计凭证和登记账簿。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系统地讲解基础会计的理论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

3、练习法:布置课后作业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企业经营场景,如一家小型商店的日常收支,引出会计的概念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会计的基本概念、职能和目标(1)讲解会计的定义,强调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旨在提供财务信息。

(2)阐述会计的基本职能,即核算和监督。

核算包括记录、计算和报告经济业务;监督则是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

(3)明确会计的目标,是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3、会计要素、会计等式和会计科目(1)详细介绍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举例说明每个要素的含义和特点,如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如现金、存货、固定资产等。

(2)解释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费用=利润”,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等式的恒等关系。

(3)讲解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和分类,让学生了解常见的会计科目。

4、会计凭证(1)介绍会计凭证的种类,如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2)展示各种原始凭证的样式,如发票、收据、支票等,并讲解其填制要求。

(3)重点讲解记账凭证的填制方法和审核要点。

5、账簿(1)介绍账簿的种类,如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等。

(2)讲解账簿的登记方法和规则,包括如何根据记账凭证登记账簿,以及如何进行账账核对和账实核对。

6、借贷记账法(1)讲解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理,即“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基础会计》教案

《基础会计》教案

《基础会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

2. 使学生能够运用会计知识对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分录和账务处理。

3.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的定义、会计的目的和作用、会计的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

2. 会计基本原则:会计信息质量原则、会计确认和计量原则、会计要素及其确认和计量原则。

3. 会计基本方法:会计科目和账户、记账方法、会计分录、会计账簿、会计报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经济业务,引导学生运用会计知识进行会计分录和账务处理。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会计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基础会计》教科书。

2. 教学辅助材料: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实物或模拟材料。

3.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投影屏幕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讲解会计的定义和作用,引起学生对会计的兴趣和重视。

2. 讲解会计的基本概念:讲解会计的基本假设、会计基础和会计信息质量原则。

3. 讲解会计基本原则:讲解会计确认和计量原则、会计要素及其确认和计量原则。

4. 讲解会计基本方法:讲解会计科目和账户、记账方法、会计分录、会计账簿、会计报表。

5.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经济业务,引导学生运用会计知识进行会计分录和账务处理。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会计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7. 总结和复习: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作业,引导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和小组讨论等。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包括作业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

3. 案例分析评估: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包括分析问题的能力、运用会计知识的准确性和逻辑思维能力。

《基础会计》完整教案

《基础会计》完整教案

《基础会计》完整教案基础会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2.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原则。

3.掌握会计分录的基本方法和核算原则。

4.可以正确运用会计方法和原则进行会计核算。

5.能够根据会计凭证和账户资料进行会计分析和决策。

二、教学内容:1.会计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原则。

3.会计的分录方法和核算原则。

4.会计的凭证处理和账务处理。

5.会计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三、教学过程:1.会计的定义和基本概念(30分钟)a.介绍会计的发展历程和作用。

b.解释会计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c.讨论会计的目的和职责。

2.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原则(30分钟)a.介绍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原则。

b.讲解会计等式和资产负债表。

c.解释会计的核算原则和稽核原则。

3.会计的分录方法和核算原则(40分钟)a.讲解会计分录的基本方法和规则。

b.介绍会计的核算原则和手账核算。

c.演示会计的日记账和分类账的编制方法。

4.会计的凭证处理和账务处理(40分钟)a.讲解会计凭证的种类和编制方法。

b.解释会计凭证的填制规则和会计科目的概念。

c.示范会计的账簿管理和账务处理。

5.会计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40分钟)a.介绍会计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b.讲解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和解读。

c.详细解释利润表的编制方法和分析。

四、教学评价:1.课堂练习:学生根据案例进行会计分录的练习。

2.作业检查:批改学生的练习题和作业。

3.考试评分:进行闭卷考试,评分并给出合理的反馈。

五、教学资源:1.教材:《基础会计教程》。

2.案例:根据实际生活中的财务数据制作一份练习题。

3.工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投影仪。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并能够掌握会计的基本方法和原则.通过讲解和示范,学生能够正确运用会计方法和原则进行会计核算,并能够根据会计凭证和账户资料进行会计分析和决策。

整堂课的教学过程紧凑而有序,通过理论知识的讲解和实际案例的操作,使学生对会计的内容和方法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基础会计》完整教案

《基础会计》完整教案
理解会计软件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5.2 教学内容
会计软件的功能和应用范围
会计软件的选型与实施
会计软件的日常账务处理操作
会计软件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5.3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会计软件的功能和应用范围
实践操作法:学生分组进行会计软件的操作练习
5.4 教学评估
课堂讨论:学生回答会计软件相关问题
实践报告:学生完成会计软件的操作练习
掌握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学会使用会计科目和账户进行成本核算
理解成本计算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8.2 教学内容
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材料成本、劳动成本和制造费用的计算
产品成本计算和成本核算的方法
成本计算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8.3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案例分析法:分析成本计算和核算实例
3.1 教学目标
掌握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和程序
了解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内容和结构
理解财务报表的分析和解读方法
3.2 教学内容
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和程序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和内容
利润表的编制和内容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和内容
财务报表的分析和解读方法
3.3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和程序
案例分析法:分析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实例
重点和难点解析
第六章:账户体系与会计科目
账户体系的构成和作用:理解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的概念及其在会计记录中的运用。
会计科目的分类和命名原则:掌握会计科目按性质分类的方法,理解会计科目命名的一般原则。
常用会计科目的设置和运用:熟悉常用会计科目的设置,理解其在会计记录中的应用。

基础会计教案(含板书)

基础会计教案(含板书)

基础会计教案(含板书)第一章:会计概述1.1 会计的定义解释会计的概念和作用强调会计的记录、分类、汇总和报告财务信息的功能1.2 会计要素介绍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等会计要素解释会计等式: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1.3 会计准则概述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和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强调会计准则的重要性:确保财务报告的一致性和可比性第二章:会计记录和会计科目2.1 会计记录的方法介绍日记账、总账、明细账等会计记录方法强调连续记录和系统记录的重要性2.2 会计科目介绍常见的会计科目: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费用类解释科目的作用:分类和汇总经济业务2.3 会计分录解释会计分录的概念和作用演示如何编制会计分录:借方和贷方的原则第三章:会计凭证和账簿3.1 会计凭证介绍原始凭证和转账凭证的类型和作用强调凭证的重要性:确保经济业务的准确性和完整性3.2 账簿解释账簿的概念和作用介绍日记账、总账、明细账等账簿的类型和使用方法3.3 账簿的登记演示如何登记账簿:凭证的审核、科目的借贷方向、金额的计算等强调账簿登记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第四章:财务报表和会计循环4.1 财务报表介绍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财务报表强调财务报表的作用: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4.2 会计循环解释会计循环的步骤:凭证的编制、账簿的登记、财务报表的编制等强调会计循环的重要性: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4.3 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介绍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概念和作用强调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一致性和真实性第五章:会计软件和电子会计5.1 会计软件介绍会计软件的功能和作用强调会计软件的优势: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为错误5.2 电子会计解释电子会计的概念和特点强调电子会计的优势:信息共享、远程访问、数据备份等5.3 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施和维护介绍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施和维护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强调会计信息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数据保护、系统更新等第六章:账户式会计记账法6.1 账户式会计记账法的基本原理解释账户式会计记账法的概念和作用强调账户式会计记账法对于会计核算的重要性6.2 账户的开设和分类介绍不同类型的账户及其特点解释账户的开设、使用和关闭流程6.3 记账规则和试算平衡强调记账规则:借贷记账法解释试算平衡的概念和作用:检查记账是否正确第七章:财务报表分析7.1 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和重要性解释财务报表分析的概念和作用强调财务报表分析对于决策的重要性7.2 财务比率分析介绍常用的财务比率:偿债能力、运营效率、盈利能力等解释财务比率的计算和使用方法7.3 财务趋势分析解释财务趋势分析的概念和作用演示如何进行财务趋势分析:比较不同期间的数据、分析变化原因第八章:成本会计8.1 成本会计的基本概念解释成本会计的定义和作用强调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8.2 成本分类和成本计算介绍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等概念解释成本计算的方法:标准成本法、实际成本法等8.3 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解释成本控制的概念和作用强调成本控制的方法和技巧:预算控制、标准成本控制等第九章:管理会计9.1 管理会计的定义和作用解释管理会计的概念和作用强调管理会计对于企业决策的重要性9.2 管理会计工具和技术介绍预算编制、成本效益分析、目标成本法等工具和技术解释这些工具和技术在决策中的应用9.3 管理会计报告解释管理会计报告的概念和作用强调管理会计报告的内容和格式:信息准确性、及时性等第十章:会计伦理和法规遵循10.1 会计伦理的重要性解释会计伦理的概念和作用强调会计人员应遵循的伦理准则:诚实、公正、保密等10.2 会计法规和准则的遵循解释会计法规和准则的遵循的重要性强调会计人员应了解和遵守的法规和准则:税法、审计准则等10.3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解释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强调会计人员应不断提升职业道德素养:继续教育、自我监督等重点和难点解析一、会计要素的识别和分类会计要素是构建财务报表的基础,正确识别和分类会计要素对于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至关重要。

基础会计教案(含板书)

基础会计教案(含板书)

基础会计教案(含板书)章节一:会计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会计的定义、作用和基本原则。

2. 掌握会计的基本要素和会计等式。

教学内容:1. 会计的定义和作用2. 会计的基本原则3. 会计的基本要素4. 会计等式: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介绍会计的定义和作用。

2. 讲解会计的基本原则。

3. 介绍会计的基本要素。

4. 推导和解释会计等式。

板书设计:1. 会计的定义和作用2. 会计的基本原则3. 会计的基本要素4. 会计等式: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章节二:会计科目与账户教学目标:1. 了解会计科目的分类和作用。

2. 掌握账户的设置和管理。

教学内容:1. 会计科目的分类2. 会计科目的作用3. 账户的设置4. 账户的管理教学步骤:1. 讲解会计科目的分类。

2. 介绍会计科目的作用。

3. 讲解账户的设置。

4. 讲解账户的管理。

板书设计:1. 会计科目的分类2. 会计科目的作用3. 账户的设置4. 账户的管理章节三:会计记账方法教学目标:1. 掌握会计记账的基本方法。

2. 了解会计凭证的编制和审核。

教学内容:1. 会计记账的基本方法:借贷记账法2. 会计凭证的编制3. 会计凭证的审核教学步骤:1. 讲解会计记账的基本方法:借贷记账法。

2. 讲解会计凭证的编制。

3. 讲解会计凭证的审核。

板书设计:1. 会计记账的基本方法:借贷记账法2. 会计凭证的编制3. 会计凭证的审核章节四:会计账簿与财务报表教学目标:1. 掌握会计账簿的设置和登记。

2. 了解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

教学内容:1. 会计账簿的设置2. 会计账簿的登记3. 财务报表的编制4. 财务报表的分析教学步骤:1. 讲解会计账簿的设置。

2. 讲解会计账簿的登记。

3. 讲解财务报表的编制。

4. 讲解财务报表的分析。

板书设计:1. 会计账簿的设置2. 会计账簿的登记3. 财务报表的编制4. 财务报表的分析章节五:会计循环与会计核算教学目标:1. 掌握会计循环的基本步骤。

基础会计教案(含板书)

基础会计教案(含板书)

基础会计教案(含板书)第一章:会计概述1.1 会计的定义与作用解释会计的概念强调会计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理解会计的基本职能和目标1.2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介绍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解释会计等式: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演示会计等式的应用和重要性1.3 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解释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的概念举例说明会计科目的分类演示会计账户的设置和使用方法板书设计:会计的定义与作用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第二章:会计记录方法2.1 借贷记账法介绍借贷记账法的原理和规则解释借方和贷方的概念演示借贷记账法的应用示例2.2 会计分录与试算平衡解释会计分录的概念和组成部分演示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介绍试算平衡的概念和作用板书设计:借贷记账法原理和规则会计分录与试算平衡第三章:会计凭证与会计账簿3.1 会计凭证的编制与审核解释会计凭证的概念和作用演示会计凭证的编制方法强调会计凭证的审核和保管的重要性3.2 会计账簿的设置与登记解释会计账簿的概念和分类演示会计账簿的设置方法介绍会计账簿的登记方法和规则板书设计:会计凭证的编制与审核会计账簿的设置与登记第四章:财务报表与会计分析4.1 财务报表的概念与作用解释财务报表的概念和重要性介绍财务报表的种类和编制要求强调财务报表在决策中的作用4.2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解释资产负债表的概念和结构演示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强调资产负债表的分析与应用板书设计:财务报表的概念与作用资产负债表的编制第五章:会计循环与会计政策5.1 会计循环的过程与步骤解释会计循环的概念和过程介绍会计循环中的各个步骤:凭证、账簿、报表等强调会计循环在会计工作中的重要性5.2 会计政策的选择与运用解释会计政策的概念和作用介绍会计政策的选择原则和影响因素演示会计政策的运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板书设计:会计循环的过程与步骤会计政策的选择与运用第六章:会计准则与会计估计6.1 会计准则的概念与作用解释会计准则的定义和重要性介绍国际会计准则和中国会计准则的主要内容强调会计准则在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中的作用6.2 会计估计的原则和方法解释会计估计的概念和必要性介绍会计估计的原则和方法演示会计估计在会计处理中的应用板书设计:会计准则的概念与作用会计估计的原则和方法第七章:长期资产与负债7.1 长期资产的分类与计价解释长期资产的概念和分类介绍长期资产的计价方法和原则强调长期资产的会计处理和披露要求7.2 长期负债的分类与计价解释长期负债的概念和分类介绍长期负债的计价方法和原则强调长期负债的会计处理和披露要求板书设计:长期资产的分类与计价长期负债的分类与计价第八章:所有者权益与利润分配8.1 所有者权益的构成与变动解释所有者权益的概念和构成介绍所有者权益的变动原因和处理方法强调所有者权益的会计处理和披露要求8.2 利润分配的原则与程序解释利润分配的概念和原则介绍利润分配的程序和方法强调利润分配的会计处理和披露要求板书设计:所有者权益的构成与变动利润分配的原则与程序第九章:审计与内部控制9.1 审计的概念与作用解释审计的定义和重要性介绍审计的类型和程序强调审计在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中的作用9.2 内部控制的概念与作用解释内部控制的概念和重要性介绍内部控制的目标和基本原则演示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方法板书设计:审计的概念与作用内部控制的概念与作用第十章:会计信息化与会计职业道德10.1 会计信息化的概念与发展解释会计信息化的定义和发展趋势介绍会计信息系统的类型和应用强调会计信息化在提高会计工作效率中的作用10.2 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与要求解释会计职业道德的定义和重要性介绍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强调会计职业道德在职业行为中的作用板书设计:会计信息化的概念与发展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与要求重点和难点解析会计的定义与作用:理解会计的基本职能和目标,以及会计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

《基础会计》完整教案

《基础会计》完整教案

《基础会计》完整教案基础会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2.学会编制日记账、总分类账和试算平衡表;3.掌握会计核算的具体步骤和方法;4.理解会计的基本报表及其意义。

二、教学内容1.会计的定义及基本原理;2.会计的记录方法;3.会计凭证的编制;4.日记账的编制;5.总分类账的编制;6.试算平衡表的编制;7.会计的核算方法;8.资产负债表的编制;9.利润表的编制。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会计概念,如家庭的财务管理和商店的销售收入,引发学生对会计的兴趣,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2.讲解会计的定义及基本原理展示会计的定义,并解释会计基本原理,包括货币计量原则、实物计量原则、持续经营原则和会计期间原则。

通过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3.讲解会计的记录方法介绍会计的记录方法,包括借贷记账法和账户分录法。

通过示例演示如何使用这两种方法进行会计记录。

4.讲解会计凭证的编制解释会计凭证的定义和作用,并详细讲解凭证的编制要点。

以买入货物为例,展示如何编制会计凭证。

5.讲解日记账的编制介绍日记账的含义和作用,并演示如何根据会计凭证编制日记账。

讲解记账的基本规则和注意事项。

6.讲解总分类账的编制解释总分类账的定义和作用,并展示如何将日记账中的分录汇总到总分类账中。

讲解分类账的基本格式和记录方法。

7.讲解试算平衡表的编制介绍试算平衡表的定义和作用,并演示如何根据总分类账编制试算平衡表。

解释试算平衡表的基本结构和内容。

8.讲解会计的核算方法讲解会计的核算方法,包括库存核算、摊销核算和计提提成核算。

以实际案例演示每种核算方法的具体步骤和关键要点。

9.讲解资产负债表的编制解释资产负债表的定义和作用,并展示如何根据核算结果编制资产负债表。

讲解资产负债表的基本结构和要素。

10.讲解利润表的编制介绍利润表的定义和作用,并演示如何根据核算结果编制利润表。

解释利润表的基本结构和要素。

11.总结和提问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提问学生对会计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基础会计》完整教案

《基础会计》完整教案

基础会计教案课程责任教师刘晓菲-一、课程内容《基础会计》是会计学科的入门课程,也是财务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习初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等专业课程的基础。

对于其他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讲,学习本课程是了解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途径,它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包括对会计的定义、会计核算的职能、会计核算的对象、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性原则、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等基本理论的讲解;详细阐述会计科目和账户的设置、复式记账原理、成本计算和财产清查、会计核算程序、会计工作组织等基本核算方法;全面介绍了会计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和会计报表的编制等基本技能。

二、教学方式方法在《基础会计》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根据会计实务操作性强的特点,决定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进行相关的实验教学;如《基础会计》中的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章节,如果只在课堂上讲理论既费时又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我们将各种单据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将各个单据和整个填制过程完整地展示给学生既形象又生动,然后再进行配套的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真正实现教与学的互动。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将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比例定为3:1,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使其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了巩固。

三、配套实践性教学内容《基础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进行实验以增加感性认识。

为此我校专门建立了会计模拟实验室和会计电算化实验室,组织学生进行会计模拟实验,指导学生填制会计凭证(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

我们对《基础会计》这门课的教学,实现了实验场地的现场化、实验资料的标准化、实验手段的规范化。

会计模拟实验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深化课堂的理论教学,强化了实际操作技能,大大缩短了理论与实际的距离,为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实际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最新《基础会计》完整教案标准版(2024)

最新《基础会计》完整教案标准版(2024)

品种和工时等方法进行分配。
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03
归集生产单位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并按
一定标准分配计入各成本核算对象。
18
产品销售业务的核算
01
02
03
销售收入的确认
按销售合同或协议约定的 价格确认销售收入,同时 记录应收账款、银行存款 等科目。
2024/1/27
销售成本的结转
根据产品销售数量和销售 成本计算方法,结转已销 产品的生产成本。
2024/1/27
01
《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的一门 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会 计的基本理论和实务技能。
02
课程内容包括会计的基本概念、 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报表的编制 与分析等,为学生后续的专业学 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4
教学目标与要求
01
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和 基本原理,理解会计信 息的内涵和作用。
销售费用的核算
记录销售过程中发生的各 项费用,如广告费、展览 费等。
19
财务成果业务的核算
利润的核算
计算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并记录相关科目如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等。
利润分配的核算
根据公司章程和股东会决议,进行利润分配并记录相关科目如应付股利等。
2024/1/27
20
05
会计凭证、账簿与报表
法等,以及如何使用这些方法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24
06
财产清查与期末处理
2024/1/27
25
财产清查的种类与方法
财产清查的种类
包括全面清查、局部清查 、定期清查和不定期清查 等。
2024/1/27
财产清查的方法
主要包括实地盘点法、技 术推算法、抽样盘点法、 函证核对法等。

基础会计教案(含板书)

基础会计教案(含板书)

基础会计教案(含板书)章节一:会计概述教学目标:1. 理解会计的定义和作用。

2. 掌握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假设。

3. 了解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

教学内容:1. 会计的定义和作用2. 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假设3. 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教学步骤:1. 引入会计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会计的作用。

2. 讲解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假设,通过实例进行解释。

3. 介绍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解释它们之间的关系。

板书设计:1. 会计的定义和作用2. 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假设3. 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章节二:会计记录方法教学目标:1. 掌握会计记录的基本方法。

2. 学会使用会计科目和账户。

3. 理解借贷记账法的原理和应用。

教学内容:1. 会计记录的基本方法2. 会计科目和账户3. 借贷记账法的原理和应用教学步骤:1. 介绍会计记录的基本方法,如凭证、账簿和报表。

2. 讲解会计科目和账户的概念,区分它们之间的区别。

3. 解释借贷记账法的原理,通过实例演示其应用。

板书设计:1. 会计记录的基本方法2. 会计科目和账户3. 借贷记账法的原理和应用章节三:会计分录和试算平衡教学目标:1. 学会编制会计分录。

2. 理解试算平衡的概念和意义。

3. 掌握试算平衡表的编制方法。

教学内容:1. 会计分录的编制2. 试算平衡的概念和意义3. 试算平衡表的编制方法教学步骤:1. 讲解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区分借方和贷方。

2. 介绍试算平衡的概念和意义,解释其重要性。

3. 演示试算平衡表的编制方法,通过实例进行练习。

板书设计:1. 会计分录的编制2. 试算平衡的概念和意义3. 试算平衡表的编制方法章节四:资产的核算教学目标:1. 掌握资产的分类和特点。

2. 学会使用账户对资产进行核算。

3. 理解资产的计量和披露。

教学内容:1. 资产的分类和特点2. 账户的设置和使用3. 资产的计量和披露教学步骤:1. 介绍资产的分类和特点,如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2. 讲解账户的设置和使用方法,区分借方和贷方。

《基础会计》授课教案(标准)

《基础会计》授课教案(标准)

《基础会计》授课教案(标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职能和目标。

2. 使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核算方法和账户体系。

3. 培养学生分析会计信息的能力,提高财务决策水平。

二、教学内容1. 会计的基本概念与职能2. 会计目标与会计准则3. 会计核算方法与程序4. 账户体系与会计分录5. 财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会计的基本概念、职能、目标,会计核算方法,账户体系,财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

2. 教学难点:会计分录的编制,财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和核算方法。

2. 采用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会计分录的编制和财务报表的编制。

3. 采用讨论法,分组讨论会计问题,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讲解会计的起源和发展,引出会计的基本概念和职能。

2. 讲解会计目标与会计准则,让学生了解会计工作的标准和规范。

3. 教授会计核算方法与程序,结合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会计分录的编制。

4. 讲解账户体系,使学生了解各种账户的性质和用途。

5. 教授财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让学生学会通过财务报表进行企业分析。

六、课堂互动1. 提问:让学生回答会计的基本概念、职能和目标。

2. 讨论:分组讨论会计分录的编制和财务报表的编制。

3. 案例分析:分组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七、课后作业1. 复习课堂内容,整理笔记。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选择一个企业,分析其财务报表,提高财务分析能力。

八、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会计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会计核算方法和财务报表编制的掌握情况。

3. 企业财务分析报告:评价学生的财务分析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九、教学资源1. 教材:《基础会计》2. 案例资料:企业财务报表和相关会计资料3.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案例和财务报表十、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讲解会计的基本概念与职能2. 第3-4课时:讲解会计目标与会计准则3. 第5-6课时:教授会计核算方法与程序4. 第7-8课时:讲解账户体系5. 第9-10课时:教授财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6. 课后:布置相关作业,进行课堂问答和教学评价。

基础会计教案(5篇)

基础会计教案(5篇)

基础会计教案(5篇)基础会计教案(5篇)基础会计教案范文第1篇关键词:案例教学法;高校;基础会计1基础会计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基础会计课程是讨论对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和编制财务报告的一门应用性管理学科,它是高等财经院校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1]。

通过开设基础会计课程,使同学理解会计核算原理,系统把握企业会计处理的方法,培育同学具有较强的会计处理、分析、推断的力量。

在高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基础会计属于核心课程。

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案例教学法在高校会计专业教学中,尚未得到广泛推广。

而基础会计作为理论和实践相互融合的有用性专业课程,承载着培育适应时展要求、具有较高实践力量的高级特地人才的重任。

但是,“老师讲,同学听;老师考,同学背”的刻板的教学方式仍旧在课堂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不利于会计专业人才力量的培育。

因此,如何结合基础会计专业教学实践,汲取国内外优秀案例教学的阅历,推动案例教学法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是值得高校同仁深化争论的问题。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主要通过重现或者模拟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情景,让同学身临其境,通过分析和争论来开展学习的教学方式,主要用在法学、管理学等学科,如今在临床医学教学中也有广泛应用。

教学中既可以采纳比较和分析,讨论各类胜利的和失败的管理阅历,从中提取出某些普遍性的管理原理或管理结论,也可以让同学独立思索或借鉴他人的成果来开拓自己的视野,从而丰富自己的专业学问。

案例教学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二十年月,由美国哈佛商学院首次采纳,当时是运用一种很特殊的案例形式的教学,这些案例来源于商业管理的真实大事或情景,通过这样方式,提高了同学参加课堂争论的主动性,实施之后,教学效果良好[2]。

始终到了上世纪八十年月,案例教学法才被教育界所重视,美国卡内基小组在1986年公开出版的《预备就绪的国家:二十一世纪的老师》著作中,高度赞扬了案例教学法在培育课程方面的价值,充分确定其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的价值和成效。

《基础会计》完整教案

《基础会计》完整教案

《基础会计》完整教案第一章:会计概述1.1 会计的定义与作用1.2 会计的基本假设与原则1.3 会计要素及其分类1.4 会计科目与账户第二章:会计基础核算方法2.1 会计记账方法2.2 借贷记账法的基本规则2.3 会计分录与会计凭证2.4 账簿的设置与登记第三章:账户体系与会计等式3.1 账户体系的基本结构3.2 会计等式的建立与维护3.3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3.4 利润表的编制第四章:货币资金与应收账款4.1 货币资金的分类与管理4.2 现金与银行存款的核算4.3 应收账款与坏账的处理4.4 应收账款周转率的计算第五章:存货与固定资产5.1 存货的分类与管理5.2 存货的核算方法5.3 固定资产的分类与折旧5.4 固定资产的核算与处置第六章:流动资产及其他资产6.1 短期投资的概念与分类6.2 存货的后续计量与成本计算6.3 无形资产的识别与核算6.4 其他资产的分类与核算第七章:负债及所有者权益7.1 负债的分类与核算7.2 应付账款、应付票据与预收账款7.3 长期负债的核算7.4 所有者权益的构成与核算第八章:收入、费用和利润8.1 收入的确认与计量8.2 费用的分类与核算8.3 利润的计算与分配8.4 利润表的编制与分析第九章:财务报告分析9.1 财务报告分析的目的与方法9.2 资产负债率的计算与分析9.3 利润率的计算与分析9.4 现金流量表的分析与应用第十章: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10.1 会计政策的概念与分类10.2 会计估计变更的处理原则10.3 前期差错的识别与更正10.4 会计信息质量的保障与提升六、重点和难点解析6.1 短期投资的概念与分类:短期投资是指投资期限短、流动性强的投资,包括股票、债券、货币市场基金等。

其分类主要根据投资对象的不同进行划分。

6.2 存货的后续计量与成本计算:存货的后续计量主要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后进先出法等,成本计算则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基础会计教案完整版

基础会计教案完整版

基础会计教课方案完好版【篇一:基础会计教课方案模板(带内容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的涵义、职能和目标第二节会计对象1、认识会计的产生和发展2、认识会计的一般对象3、掌握会计的涵义、职能和特色教材及配套习题组织教课: 5 分钟导入新课: 10 分钟讲解新课: 65 分钟小结及部署思虑题:10 分钟教课要点:会计的特色及职能教课方法:讲解式、启迪式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的涵义、职能和目标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一)会计的萌芽(符号记录)1、早期生产出于生产、生活需要,在生产以外以“结绳记事”、“刻契记数”、“垒石计数”等方式附加地把收入、支出记录下来。

2、生产发展节余产品出现,记录与计量的内容增加,生产者忙于生产,记录与计量活动与生产分别,出现了独立的簿记人员(二)会计的产生(书契反应)1、会计一词的由来议论纷纷,此中一种说法是这样的:“会计”一词在我国发源极早,并与一件历史性大事相关。

相传夏代时,各地方官员在大禹的带领下,治水工作获得开天辟地的业绩,为了计功封爵开好一启迪学生自己说讲故事2、官厅会计西周时代,设有特意核算官方财赋进出的官职——司会,对财务进出采纳“月计岁会”的方法,亦即,每个月零星筹算为“计”,一年总筹算为“会”,二者合在一同即成“会计”,并按期向统治者报告。

到了西汉,出现了“计簿”或“簿书”的账册,并使用“入”、“出”作为记账符号。

(三)单式簿记到了宋朝,出现了“四柱清册”结算法。

“四柱”是指“旧管”、“新收”、“开除”、“实在”,相当于现代会计中的“期初结存”、“本期收入”、“本期支出”、“期末结存”,其基本关系为:旧管 +新收 =开除 +实在。

它代表了单式记账方法的最高成就。

(四)复式簿记明末清初,会计结算方式有了打破性进展,出现了“龙门账”,它把所有账目划为“进(各项收入)”、“缴(各项支出)”、“存(各项财富)”、“该(各项欠债)”四类,采纳“进-缴=存-该”的均衡公式计算盈亏,分别编制“进缴表”和“存该表”,两表计算结果完好符合,实现了双轨计算盈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会计教案课程责任教师刘晓菲-一、课程内容《基础会计》是会计学科的入门课程,也是财务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习初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等专业课程的基础。

对于其他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讲,学习本课程是了解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途径,它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包括对会计的定义、会计核算的职能、会计核算的对象、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性原则、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等基本理论的讲解;详细阐述会计科目和账户的设置、复式记账原理、成本计算和财产清查、会计核算程序、会计工作组织等基本核算方法;全面介绍了会计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和会计报表的编制等基本技能。

二、教学方式方法在《基础会计》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根据会计实务操作性强的特点,决定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进行相关的实验教学;如《基础会计》中的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章节,如果只在课堂上讲理论既费时又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我们将各种单据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将各个单据和整个填制过程完整地展示给学生既形象又生动,然后再进行配套的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真正实现教与学的互动。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将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比例定为3:1,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使其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了巩固。

三、配套实践性教学内容《基础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进行实验以增加感性认识。

为此我校专门建立了会计模拟实验室和会计电算化实验室,组织学生进行会计模拟实验,指导学生填制会计凭证(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

我们对《基础会计》这门课的教学,实现了实验场地的现场化、实验资料的标准化、实验手段的规范化。

会计模拟实验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深化课堂的理论教学,强化了实际操作技能,大大缩短了理论与实际的距离,为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实际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本课程的总要求在全面学习的基础上,准确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能够应用复式记账原理熟练处理经济业务,能根据提供的实物单据准确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

五、本课程总课时:总学时72学时,4学分,一学期开设。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概述教学内容:1、会计的概念。

2、会计核算的对象教学目标:1、理解会计的概念和特点。

2、了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3、了解会计核算的对象和方法。

4、理解会计的基本职能及各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重点及难点:会计的概念、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的对象。

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理论联系实际,间以课堂练习,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课时安排:2课时。

导入新课:有人说会计就是记账、算账、报账;有人说在财务部门工作的人就是会计;请同学们思考:这些说法对不对?究竟什么是会计?会计是怎样产生的?日常的会计工作主要有哪些?新课讲授:第一节会计概述一、会计的概念(重点)会计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以会计凭证为依据,借助于专门的程序及方法,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核算与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

会计的产生和发展: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会计的产生是由社会环境所决定和制约的.我国会计产生于西周,发展于唐朝,从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出 , 会计的产生是由社会环境所决定和制约的,其中与社会生产的发展更是密切相关。

给学生简单介绍会计的产生和发展:1、原始社会:结绳记事、刻木记事。

2、周朝:“ 会计” 一词开始使用。

3、西汉与东汉:账簿产生,如,“ 草流” 和“ 誊清簿” ,设“ 钱谷账” 。

4、唐宋时期:官厅会计把钱粮的收支分为四个部分“ 原管、新收、已支、现在” 来反映财产的增减变化。

“ 四柱” (旧管+ 新收- 开除= 实在)式会计方法的应用,根据四柱结算法编造的账簿称为“ 四柱清册” 。

5、明末清初:“ 龙门账” 的产生,把全部账目分为四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进- 缴= 存- 该” ,分别相当于现代会计的收入、支出、资产和负债,期末编制“ 进缴表” (资产负债表)和“ 存该表” (利润表)。

6、我国在清朝后期从国外引进了借贷复式记账法。

7、会计科学在20世纪30年代逐步形成了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提供信息的管理会计体系,管理会计的产生与发展,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从此,现代会计形成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分支。

讲完会计的相关概念后,教师可利用启发式向学生提出:你怎么理解“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进行课堂讨论。

二、会计的职能及特点(重点)会计职能的定义:会计职能是会计固有的功能,是会计本质的体现。

所谓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客观上所具有的功能。

1、核算职能及其特点(1)核算职能的概念会计的核算职能,主要是对各单位经济活动全过程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

(2)核算职能的特点①会计主要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从数量上核算各单位经济活动情况;②会计主要核算已经发生或已经完成的经济业务;③会计在反映经济活动时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2、监督职能及其特点(1)监督职能的概念会计监督职能主要是对各单位经济活动全过程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

(2)监督职能的特点①会计监督利用货币计价进行监督,也要进行实物监督;②会计监督是一个包括事前监督、日常监督和事后监督的一个过程;③会计监督是单位内部的监督,使外部监督不可代替的。

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的关系: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二者相辅相成,核算是监督的前提,监督是核算的保证。

第二节会计核算的对象一、会计对象的概念(重点)学习了会计的概念和职能后,同学们会计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明确的认识,那么会计工作日常核算的内容具体又包括那些呢,是否包括企业或单位的全部经济活动?从而引导出会计对象的概念会计对象就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具体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够用货币计量的经济活动,或者说是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一)资金:是指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各项财产物资的货币表现,包括货币本身。

(二)企业的资金运动:1、工业企业的资金运动:货币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货币资金2、商业企业资金运动:货币资金→商品资金→货币资金3、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运动:预算资金的拨入→预算资金的支出总结:企业的资金运动,是经营资金的运动,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运动是预算资金的运动一、会计的特点(重点)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教师可引导学生共同总结出会计的特点。

(一)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二)会计核算具有连续性、系统性、综合性和全面性的特点;(三)会计具有一整套科学实用的专门方法。

三、会计方法(了解)会计方法是指履行会计职能、完成会计任务,实现会计目标的方式,是会计管理的手段。

会计方法包括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和会计检查方法。

会计核算方法是对经济业务进行全面、连续、系统的记录和计算,为经营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所应用的方法,它是整个会计方法体系的基础。

本书主要学习会计核算方法。

先请同学们思考并回答:你所知道的会计核算方法有哪些?然后进行讲解。

会计核算方法一般包括: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七种方法。

巩固新课:可采用提问、练习等方式巩固本节内容。

布置作业:1、思考会计核算的各种方法之间的相互关系;2、复习本节内容,并预习下节课内容。

教学总结:“基础会计学”是会计学专业的入门课程,本节又属第一次课,因而讲述会计的概念一定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经济学知识,不可照本宣科。

既要激发学生对会计的学习兴趣,又要加重理论知识的灌输,为“会计学基础”后续知识的学习以及会计学专业课程的开设奠定良好基础。

第三节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和一般性原则教学内容:1、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2、会计核算的一般性原则。

教学目标:1、理解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2、理解会计核算的一般性原则。

教学重点和难点:1、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2、会计核算的一般性原则。

本节课主要是难在理解、把握和应用上。

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理论联系实际,间以课堂练习,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课时安排:2课时。

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会计的概念,大家知道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货币计量为基本形式,运用专门的方法,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

为了保证这些管理活动的正常进行,就必须对错综复杂的经济业务从空间上、时间上以及计量方法上作一些必要的、在会计上合乎推理的判断和规定,这些规定和判断就是会计核算的前提和条件,也就是我们本节课要给大家讲述的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讲授新课: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重点/难点)一般认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期间、货币计量四项。

(一)会计主体会计主体又成为会计实体、会计个体,它是指会计人员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

会计主体前提要求会计人员只能核算和监督所在主体的经济活动。

这一前提的主要意义在于:一是将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与该主体所有者及职工个人的经济活动区别开来;二是将该主体的经济活动与其他单位的经济活动区别开来,从而界定了从事会计工作和提供会计信息的空间范围,同时说明某会计主体的会计信息仅与该会计主体的整体活动和成果相关。

例如,一项商品购销业务,甲方是买方,乙方是卖方。

按照会计主体的要求,会计人员应站在本企业的立场上处理业务,即甲方的会计应作商品购进的账务处理,而乙方的会计应作商品销售的账务处理。

在这里应该注意的是: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并非是对等的概念,法人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

例如由自然人所创办的独资和合伙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这类企业的财产和债务在法律上被视为业主或合伙人的财产和债务,但在会计核算上必须将其作为会计主体,以便将企业的经济活动与其所有者的经济活动以及其他实体的经济活动区分开来。

企业集团由若干个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组成,各个企业既是独立的会计主体,也是法律主体,但为了反映整个集团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情况,还应编制该集团的合并会计报表,企业集团是会计主体,但通常不是一个独立法人。

(二)持续经营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在可预见的未来,将根据正常的经营方针和既定的经营目标持续经营下去。

即在可预见的未来,该会计主体不会面临破产和清算。

例如:企业固定资产计量应按购建时的历史成本入账,固定资产价值通过提取折旧的形式,在其使用年限内分期转作费用等,都是以持续经营为前提的。

(三)会计分期会计分期是指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人为地划分为若干个相等的时间间隔,以便确认某个会计期间的收入、费用、利润,确认某个会计期间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编制会计报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