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消食剂——【方剂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枳实导滞丸
《内外伤辨惑论》
[组成]大黄一两(30g) 枳实麸炒 神曲炒,各五钱(各15g) 茯苓去皮 黄芩去腐 黄连拣净 白术各三钱(各9g) 泽泻二钱(6g)
[用法]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至七十丸,温开水送下,食远,量虚实加减服之(现代用法:共为细末,水泛小丸,每服6—9g,温开水送下,每日2次)。
4.使用注意 本方属攻伐之剂,故不宜久服。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丹溪心法》卷3:“保和丸,治一切食积。”
2.方论选录 张秉成《成方便读》卷3:“此为食积痰滞,内瘀脾胃,正气未虚者而设也。山楂酸温性紧,善消腥羶油腻之积,行瘀破滞,为克化之药,故以为君。神曲系蒸窨而成,其辛温之性,能消酒食陈腐之积。莱菔子辛甘下气,而化面积;麦芽咸温,消谷而行瘀积,二味以之为辅。然痞坚之处,必有伏阳,故以连翘之苦寒散结而清热。积郁之凝,必多痰滞,故以二陈化痰而行气。此方虽纯用消导,毕竟是平和之剂,故特谓之保和耳。”
[临床报道]
宋氏用保和丸加减治疗介人化疗后胃肠道反应患者110例。日1剂,从介入前3天开始,连续10剂;同时配合静脉点滴胃复安40mg,日1次。设对照组89例,静脉点滴胃复安 40mg,日1次,连续10天。结果:治疗组治愈105人(临床症状消失,饮食正常),好转5人(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有效率100%。治疗组的症状消失、正常饮食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宋爱英,等.保和丸治疗介入化疗后胃肠道反应的临床观察。中医药信息 1995;12(6):45]
[功用]消食和胃。
[主治]食滞胃脘证。脘腹痞满胀痛,嗳腐吞酸,恶食呕逆,或大便泄泻,舌苔厚腻,脉滑。
[方解]本方证因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所致。《素问·痹论》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若饮食过度,食积内停,气机不畅,则脘腹痞满胀痛;脾胃升降失职,浊阴不降,则嗳腐吞酸、恶食呕逆;清气不升,则大便泄泻等。治宜消食化滞,理气和胃。方中重用酸甘性温之山楂为君,消一切饮食积滞,长于消肉食油腻之积;神曲甘辛性温,消食健胃,长于化酒食陈腐之积;莱菔子辛甘而平,下气消食除胀,长于消谷面之积。三药同用为臣,能消各种食物积滞。食积易于阻气、生湿、化热,故以半夏、陈皮辛温,理气化湿,和胃止呕;茯苓甘淡,健脾利湿,和中止泻;连翘味苦微寒,既可散结以助消积,又可清解食积所生之热,均为佐药。诸药配伍,使食积得化,胃气得和,热清湿去,则诸症自除。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湿热食积,内阻胃肠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脘腹胀满,大便失常,苔黄腻,脉沉有力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腹胀满较甚,里急后重者,可加木香、槟榔等以助理气导滞之功。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胃肠功能紊乱、慢性痢疾等属湿热积滞者。
4.使用注意 泄泻无积滞来自百度文库孕妇均不宜使用。
第二节 健脾消食
第十七章 消食剂
第一节 消食化滞
保和丸
《丹溪心法》
[组成]山楂六两(180g) 神曲二两(60g) 半夏 茯苓各三两(各90g) 陈皮 连翘 莱菔子各—两(各30g)
[用法]上为末,炊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9g),食远白汤下(现代用法:共为末,水泛为丸,每服6-9g,温开水送下。亦可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用]消导化积,清热利湿。
[主治]湿热食积证。脘腹胀痛,下痢泄泻,或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沉有力。
[方解]本方证因湿热食滞,内阻胃肠所致。湿热饮食积滞内停,气机壅塞,故见脘腹胀满疼痛;食积不消,湿热不化,则大便泄泻或下痢;若热壅气阻,又可见大便秘结。治宜消积导滞,清热利湿。方中以苦寒之大黄为君,攻积泻热,使积热从大便而下。以苦辛微寒之枳实为臣,行气消积,除脘腹之胀满。佐以苦寒之黄连、黄芩清热燥湿,又可厚肠止痢;茯苓、泽泻甘淡,渗利水湿而止泻;白术甘苦性温,健脾燥湿,使攻积而不伤正;神曲甘辛性温,消食化滞,使食消则脾胃和。诸药相伍,积去食消,湿去热清,诸症自解。此方用于湿热食滞之泄泻、下痢,亦属“通因通用”之法。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一切食积之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脘腹胀满,嗳腐厌食,苔厚腻,脉滑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本方药力较缓,若食积较重者,可加枳实、槟榔;苔黄脉数者,可加黄连、黄芩;大便秘结者,可加大黄;兼脾虚者,可加白术。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肠炎、消化不良、婴幼儿腹泻等属食积内停者。
[功用]健脾和胃,消食止泻。
[主治]脾虚食积证。食少难消,脘腹痞闷,大便溏薄,倦怠乏力,苔腻微黄,脉虚弱。
[方解]本方证因脾虚胃弱,运化失常,食积停滞,郁而生热所致。脾胃纳运无力,故见食少难消,大便溏薄;气血生化不足,则倦怠乏力、脉象虚弱;食积阻滞气机,生湿化热,故脘腹痞闷、苔腻微黄。治当健脾与消食并举。本方重用白术、茯苓为君,健脾祛湿以止泻。山楂、神曲、麦芽消食和胃,除已停之积;人参、山药益气补脾,以助苓、术健脾之力,是为臣药。木香、砂仁、陈皮皆芳香之品,功能理气开胃,醒脾化湿,既可解除脘腹痞闷,又使全方补而不滞;肉豆蔻温涩,合山药以涩肠止泻;黄连清热燥湿,且可清解食积所化之热,皆为佐药。甘草补中和药,是为佐使之用。诸药合用,脾健则泻止,食消则胃和,诸症自愈。
[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表明:保和丸及其无糖颗粒剂均能增强肠蠕动频率,无糖颗粒剂还能显著加速小肠推进运动,无糖颗粒剂能促进胃酸分泌,提高胃蛋白酶和胰淀粉酶活性的作用比丸剂更佳。上述结果不仅解释了保和丸的药理作用,且说明无糖颗粒剂这一新剂型较传统的丸剂优越。[宋必卫.保和无糖颗粒剂助消化作用的研究。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1996;31(3): 165]
健脾丸
《证治准绳》
[组成]白术炒,二两半(75g) 木香另研 黄连酒炒 甘草各七钱半(各22g) 白茯苓去皮,二两(60g) 人参一两五钱(45g) 神曲炒 陈皮 砂仁 麦芽炒取面 山楂取肉 山药 肉豆蔻面裹煨热,纸包槌去油,各一两(各30g)
[用法]上为细末,蒸饼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一日二次,陈米汤下 (现代用法:共为细末,糊丸或水泛小丸,每服6~9g,温开水送下,每日2次)。
《内外伤辨惑论》
[组成]大黄一两(30g) 枳实麸炒 神曲炒,各五钱(各15g) 茯苓去皮 黄芩去腐 黄连拣净 白术各三钱(各9g) 泽泻二钱(6g)
[用法]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至七十丸,温开水送下,食远,量虚实加减服之(现代用法:共为细末,水泛小丸,每服6—9g,温开水送下,每日2次)。
4.使用注意 本方属攻伐之剂,故不宜久服。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丹溪心法》卷3:“保和丸,治一切食积。”
2.方论选录 张秉成《成方便读》卷3:“此为食积痰滞,内瘀脾胃,正气未虚者而设也。山楂酸温性紧,善消腥羶油腻之积,行瘀破滞,为克化之药,故以为君。神曲系蒸窨而成,其辛温之性,能消酒食陈腐之积。莱菔子辛甘下气,而化面积;麦芽咸温,消谷而行瘀积,二味以之为辅。然痞坚之处,必有伏阳,故以连翘之苦寒散结而清热。积郁之凝,必多痰滞,故以二陈化痰而行气。此方虽纯用消导,毕竟是平和之剂,故特谓之保和耳。”
[临床报道]
宋氏用保和丸加减治疗介人化疗后胃肠道反应患者110例。日1剂,从介入前3天开始,连续10剂;同时配合静脉点滴胃复安40mg,日1次。设对照组89例,静脉点滴胃复安 40mg,日1次,连续10天。结果:治疗组治愈105人(临床症状消失,饮食正常),好转5人(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有效率100%。治疗组的症状消失、正常饮食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宋爱英,等.保和丸治疗介入化疗后胃肠道反应的临床观察。中医药信息 1995;12(6):45]
[功用]消食和胃。
[主治]食滞胃脘证。脘腹痞满胀痛,嗳腐吞酸,恶食呕逆,或大便泄泻,舌苔厚腻,脉滑。
[方解]本方证因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所致。《素问·痹论》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若饮食过度,食积内停,气机不畅,则脘腹痞满胀痛;脾胃升降失职,浊阴不降,则嗳腐吞酸、恶食呕逆;清气不升,则大便泄泻等。治宜消食化滞,理气和胃。方中重用酸甘性温之山楂为君,消一切饮食积滞,长于消肉食油腻之积;神曲甘辛性温,消食健胃,长于化酒食陈腐之积;莱菔子辛甘而平,下气消食除胀,长于消谷面之积。三药同用为臣,能消各种食物积滞。食积易于阻气、生湿、化热,故以半夏、陈皮辛温,理气化湿,和胃止呕;茯苓甘淡,健脾利湿,和中止泻;连翘味苦微寒,既可散结以助消积,又可清解食积所生之热,均为佐药。诸药配伍,使食积得化,胃气得和,热清湿去,则诸症自除。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湿热食积,内阻胃肠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脘腹胀满,大便失常,苔黄腻,脉沉有力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腹胀满较甚,里急后重者,可加木香、槟榔等以助理气导滞之功。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胃肠功能紊乱、慢性痢疾等属湿热积滞者。
4.使用注意 泄泻无积滞来自百度文库孕妇均不宜使用。
第二节 健脾消食
第十七章 消食剂
第一节 消食化滞
保和丸
《丹溪心法》
[组成]山楂六两(180g) 神曲二两(60g) 半夏 茯苓各三两(各90g) 陈皮 连翘 莱菔子各—两(各30g)
[用法]上为末,炊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9g),食远白汤下(现代用法:共为末,水泛为丸,每服6-9g,温开水送下。亦可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用]消导化积,清热利湿。
[主治]湿热食积证。脘腹胀痛,下痢泄泻,或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沉有力。
[方解]本方证因湿热食滞,内阻胃肠所致。湿热饮食积滞内停,气机壅塞,故见脘腹胀满疼痛;食积不消,湿热不化,则大便泄泻或下痢;若热壅气阻,又可见大便秘结。治宜消积导滞,清热利湿。方中以苦寒之大黄为君,攻积泻热,使积热从大便而下。以苦辛微寒之枳实为臣,行气消积,除脘腹之胀满。佐以苦寒之黄连、黄芩清热燥湿,又可厚肠止痢;茯苓、泽泻甘淡,渗利水湿而止泻;白术甘苦性温,健脾燥湿,使攻积而不伤正;神曲甘辛性温,消食化滞,使食消则脾胃和。诸药相伍,积去食消,湿去热清,诸症自解。此方用于湿热食滞之泄泻、下痢,亦属“通因通用”之法。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一切食积之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脘腹胀满,嗳腐厌食,苔厚腻,脉滑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本方药力较缓,若食积较重者,可加枳实、槟榔;苔黄脉数者,可加黄连、黄芩;大便秘结者,可加大黄;兼脾虚者,可加白术。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肠炎、消化不良、婴幼儿腹泻等属食积内停者。
[功用]健脾和胃,消食止泻。
[主治]脾虚食积证。食少难消,脘腹痞闷,大便溏薄,倦怠乏力,苔腻微黄,脉虚弱。
[方解]本方证因脾虚胃弱,运化失常,食积停滞,郁而生热所致。脾胃纳运无力,故见食少难消,大便溏薄;气血生化不足,则倦怠乏力、脉象虚弱;食积阻滞气机,生湿化热,故脘腹痞闷、苔腻微黄。治当健脾与消食并举。本方重用白术、茯苓为君,健脾祛湿以止泻。山楂、神曲、麦芽消食和胃,除已停之积;人参、山药益气补脾,以助苓、术健脾之力,是为臣药。木香、砂仁、陈皮皆芳香之品,功能理气开胃,醒脾化湿,既可解除脘腹痞闷,又使全方补而不滞;肉豆蔻温涩,合山药以涩肠止泻;黄连清热燥湿,且可清解食积所化之热,皆为佐药。甘草补中和药,是为佐使之用。诸药合用,脾健则泻止,食消则胃和,诸症自愈。
[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表明:保和丸及其无糖颗粒剂均能增强肠蠕动频率,无糖颗粒剂还能显著加速小肠推进运动,无糖颗粒剂能促进胃酸分泌,提高胃蛋白酶和胰淀粉酶活性的作用比丸剂更佳。上述结果不仅解释了保和丸的药理作用,且说明无糖颗粒剂这一新剂型较传统的丸剂优越。[宋必卫.保和无糖颗粒剂助消化作用的研究。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1996;31(3): 165]
健脾丸
《证治准绳》
[组成]白术炒,二两半(75g) 木香另研 黄连酒炒 甘草各七钱半(各22g) 白茯苓去皮,二两(60g) 人参一两五钱(45g) 神曲炒 陈皮 砂仁 麦芽炒取面 山楂取肉 山药 肉豆蔻面裹煨热,纸包槌去油,各一两(各30g)
[用法]上为细末,蒸饼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一日二次,陈米汤下 (现代用法:共为细末,糊丸或水泛小丸,每服6~9g,温开水送下,每日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