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因素
临床分析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及护理措施
临床分析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及护理措施目的对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及相关护理措施进行分析与探讨。
方法选取60例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婦产科接受腹部手术后发生切口愈合不良的患者,分析所有患者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因素,以随机方式将所选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对观察组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
结果造成患者切口愈合不良的因素具体分为术前因素、术中因素以及术后因素等,对两组患者实施相应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切口愈合率96.67%,对照组患者切口愈合率为63.33%,其差异性比较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造成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因素具有多样性,必须对其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以加速妇产科患者切口愈合,而且还要对造成患者切口愈合不良的主要原因加以重视,避免类似现象再次发生。
标签:腹部手术;妇产科;切口愈合;护理措施妇产科腹部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是其比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若不能对伤口愈合不良进行有效处理,一方面会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另一方面还会带给患者更大治疗痛苦,对提升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制约[1]。
为此,必须对造成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采取及时性临床护理干预措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本研究选取60例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妇产科接受腹部手术后发生切口愈合不良的患者,分析所有患者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因素,并对其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60例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妇产科接受腹部手术后发生切口愈合不良的患者,年龄为21~49岁,平均年龄为(34.2±1.5)岁,其中有35例患者为剖宫产,25例患者为子宫次全切。
以随机方式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性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剖宫产术后腹部伤口愈合不良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分析
·52·剖宫产术后腹部伤口愈合不良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分析韩 洁 任凯红 谭 洁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二一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0摘 要:目的:研究剖宫产手术后腹部伤口愈合不良的各类影响因素与其相对应的防控对策。
方法:摘选2018年1月-2020年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剖宫产手术后腹部伤口愈合不良产妇47例,把其作为观察组,在同一段时间中,摘选我院接收的剖宫产手术后并未出现腹部伤口愈合不良产妇58例,把其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的结果。
结果:观察组肥胖的总发生率、胎膜早破的总发生率、低蛋白血症的总发生率、合并有阴道炎的总发生率更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2组的术前白细胞(WBC)较高的总发生率并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剖宫产手术后腹部伤口愈合不良是因为许多因素所引发的,临床中需要更为关注肥胖、胎膜早破、低蛋白血症、合并有阴道炎等有关的因素,以尽可能地防止引发剖宫产手术后腹部伤口愈合不良。
关键词:剖宫产术 影响 腹部伤口愈合不良 效果 防控对策近几年,在剖宫产、麻醉有关的技术得到极大地提升后,使得孕妇大多选取剖宫产,而由于许多原因不愿意进行自然分娩。
在总剖宫产率逐步上升后,人们十分重视的核心除了剖宫产以外,还有剖宫产所引发的各类并发症。
特别是对于剖宫产手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而言,其会给产妇、产妇亲属均给予许多压力,甚至是极有可能会危害到产妇的生命;另外,还会增多医护人员的工作总量,并提升发生医患纠纷的机率。
为此,临床中需要更为关注剖宫产手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对其各类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与研究,以进行更具针对性的处理[1]。
本研究特选取本院47例剖宫产手术后腹部伤口愈合不良产妇,分析并研究剖宫产手术后腹部伤口愈合不良的各类影响因素与其相对应的防控对策:1对象及方法1.1 对象摘选2018年1月-2020年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剖宫产手术后腹部伤口愈合不良产妇47例,把其作为观察组,在同一段时间中,摘选我院接收的剖宫产手术后并未出现腹部伤口愈合不良产妇58例,把其作为对照组。
剖腹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案例分析
剖腹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案例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影响切口愈合的因素,继而为临床医疗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2月——2012年10月11例剖宫产手术后出现切口愈合不良现象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分析影响切口愈合的危险因素。
结果 11例患者中,6例-切口感染,5例-脂肪液化,0例-切口裂开。
患者经纠正合并症、换药及抗感染等处理后,伤口于(7-30)d内愈合。
结论剖宫产术后切口的愈合情况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我们针对切口愈合不良的易感因素,处理围手术期及孕期的各方面因素,对预防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23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310-01切口愈合不良是剖宫产术后常见的并发症[1]。
近年来,剖宫产率大幅增加[2]。
随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概率也呈上升态势。
术后,出现切口愈合不良可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加重患者痛苦,甚至危及生命。
所以,分析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因素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研究11例剖宫产手术后出现切口愈合不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切口愈合的相关因素。
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 11例切口愈合不良患者中,7例-初产妇,4例-经产妇;年龄在22-36岁,平均年龄为27.5岁;5例采用纵切口,6例采用横切口;3例患者为二次剖宫产,切口均采用纵切;肥胖患者7例,贫血4例,合并糖尿病4例,合并高血压6例;6例-切口感染,5例-脂肪液化,0例-切口裂开。
1.2 患者的临床表现1.2.1 患者切口感染患者白细胞增加,发热(37.9-39.6℃),切口出现红肿、疼痛、皮温升高,且挤压切口部位有黄色脓性分泌物流出。
细菌培养结果为阳性。
1.2.2 脂肪液化患者白细胞正常,未出现明显发热,切口稍有疼痛,但红肿不明显,皮温正常,挤压切口部位有淡红色或者淡黄色水样物质流出。
影响伤口愈合因素
影响伤口愈合因素伤口的愈合类型、时间以及修复程度与创面大小、受伤原因、患者自身健康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一般来说可以将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分为全身因素和局部因素两大类。
全身因素包括年龄、营养状况、血管功能不全、新陈代谢疾病、免疫力低下、神经系统障碍、凝血功能障碍、药物的使用、心理因素、吸烟等;局部因素包括伤口感染、异物、结痂、坏死组织、局部太干燥或过于肿胀、局部牵拉/压迫/摩擦、局部伤口组织缺氧、无效的纤维蛋白分解。
这两种因素相辅相成,决定伤口的愈合速度。
(一)全身因素1.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各个组织细胞自身的再生能力会逐步减弱。
高龄人群较青壮年的炎症反应减慢、新血管与胶原蛋白合成减少、真皮的附着力减低、皮脂腺功能降低致皮肤干燥、成纤维细胞的细胞周期明显延长,这些均导致伤口愈合速度的减慢。
2.营养状况蛋白质的缺乏或消耗增加使机体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导致胶原蛋白合成受影响,伤口缺乏愈合必须的基质,影响伤口愈合;伤口愈合过程必需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B6、维生素B12、叶酸、铁、锌。
其中维生素A 缺乏可导致伤口炎症期正常的炎症反应不充分;锌参与伤口愈合的各时期,其缺乏则会影响愈合的每一步。
3.血管功能不全包括动脉功能不全和静脉功能不全两种形式。
动脉功能不全时,局部组织没有足够血流供应导致缺血缺氧、伤口愈合延迟、不愈合;静脉功能不全时,下肢回流受阻、静脉压力升高、水肿,纤维蛋白原渗出至局部组织,阻挡组织中氧气运输、营养交换、废物排出。
4. 组织氧气灌流不足组织的氧分压须≥32mmHg,才能维持细胞的再生、胶原蛋白的合成及白细胞的活性。
5. 药物使用过量的抗炎药物抑制炎症反应期,导致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无法进入伤口组织,成纤维细胞和表皮细胞活动受阻;化疗药物则导致炎性细胞、血小板数量降低,相关生长因子不足;大剂量的肾上腺皮质激素能明显抑制新生毛细血管的形成、成纤维细胞的增生和胶原合成,并加速胶原纤维的分解,导致愈合不良;类固醇药物稳定溶酶体膜,阻止蛋白水解酶及其他促炎因子释放,使血液中锌含量减少,影响伤口愈合。
(完整)影响伤口愈合因素
影响伤口愈合因素伤口的愈合类型、时间以及修复程度与创面大小、受伤原因、患者自身健康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一般来说可以将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分为全身因素和局部因素两大类。
全身因素包括年龄、营养状况、血管功能不全、新陈代谢疾病、免疫力低下、神经系统障碍、凝血功能障碍、药物的使用、心理因素、吸烟等;局部因素包括伤口感染、异物、结痂、坏死组织、局部太干燥或过于肿胀、局部牵拉/压迫/摩擦、局部伤口组织缺氧、无效的纤维蛋白分解。
这两种因素相辅相成,决定伤口的愈合速度。
(一)全身因素1.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各个组织细胞自身的再生能力会逐步减弱。
高龄人群较青壮年的炎症反应减慢、新血管与胶原蛋白合成减少、真皮的附着力减低、皮脂腺功能降低致皮肤干燥、成纤维细胞的细胞周期明显延长,这些均导致伤口愈合速度的减慢。
2.营养状况蛋白质的缺乏或消耗增加使机体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导致胶原蛋白合成受影响,伤口缺乏愈合必须的基质,影响伤口愈合;伤口愈合过程必需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B6、维生素B12、叶酸、铁、锌.其中维生素A缺乏可导致伤口炎症期正常的炎症反应不充分;锌参与伤口愈合的各时期,其缺乏则会影响愈合的每一步。
3.血管功能不全包括动脉功能不全和静脉功能不全两种形式。
动脉功能不全时,局部组织没有足够血流供应导致缺血缺氧、伤口愈合延迟、不愈合;静脉功能不全时,下肢回流受阻、静脉压力升高、水肿,纤维蛋白原渗出至局部组织,阻挡组织中氧气运输、营养交换、废物排出.4。
组织氧气灌流不足组织的氧分压须≥32mmHg,才能维持细胞的再生、胶原蛋白的合成及白细胞的活性。
5。
药物使用过量的抗炎药物抑制炎症反应期,导致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无法进入伤口组织,成纤维细胞和表皮细胞活动受阻;化疗药物则导致炎性细胞、血小板数量降低,相关生长因子不足;大剂量的肾上腺皮质激素能明显抑制新生毛细血管的形成、成纤维细胞的增生和胶原合成,并加速胶原纤维的分解,导致愈合不良;类固醇药物稳定溶酶体膜,阻止蛋白水解酶及其他促炎因子释放,使血液中锌含量减少,影响伤口愈合。
普外科患者术后切口愈合不良问题的原因 分析与应对策略
普外科患者术后切口愈合不良问题的原因分析与应对策略摘要:目的:对普外科患者术后切口愈合不良问题的原因与应对策略进行讨论。
方法:以我院2012 年1 月~12 月的600 例患者作为分析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患者病历资料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整理和分析。
结果:本次研究所涉及的600 例患者中,共有18 例出现了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问题,占总数的3%,其中,9 例为脂肪液化,6 例为切口感染,3 例为切口裂开。
问题的诱发因素较多,因此将术后切口愈合不良问题判定为不同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经过相应的处理后,18 例患者切口愈合情况良好。
结论:医护人员应当进一步提升手术过程中的默契度,在了解切口愈合不良问题诱发因素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从而更好的实现降低术后切口愈合不良问题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工作目标。
关键词:普外科;手术;切口愈合不良;原因与应对虽然抗生素的广泛使用极大的降低了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问题的发生,但仍有部分患者存在着切口愈合不良的问题,不仅会减慢患者的术后恢复速度,还极易引起不必要的医患纠纷。
为此,本次研究以我院2012 年1 月~12 月的600 例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对普外科患者术后切口愈合不良问题的原因与应对策略进行讨论,以期为实际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参考和借鉴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我院2012 年1 月~12 月的600 例患者为对象,其中男性、女性患者人数分别为480 例、120 例,患者年龄在7~72 周岁间,平均年龄48.3 周岁,所接收的手术包括脾破裂手术、肠破裂手术、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手术、阑尾切除术、胃切除术等,患者采用全身或硬膜外麻醉。
1.2 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归类和研究,统计出现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患者人数,并对其具体分类、问题的产生原因以及应对措施进行汇总,为分析和讨论工作提供充分的资料依据。
会阴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会阴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及护理对策作者:赵琳来源:《中外医疗》 2013年第15期赵琳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病房,河南郑州 455000[摘要] 目的探讨会阴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以及护理措施。
方法该院产科进行会阴切开手术并发生会阴切口愈合不良的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
观察组患者均给予有针对性的会阴切口护理。
对照组患者均给予产科的常规术后护理措施。
结果观察组患者会阴切口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会阴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有很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加快切口愈合速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会阴切口;愈合不良;原因;护理[中图分类号] R473.7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5(c)-0140-02会阴切开是产科的常用手术,并且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经阴道分娩产妇在分娩过程中进行会阴切开术,而术后产妇发生疼痛、活动受限以及远期并发症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如果产妇分娩后会阴切口愈合不良,切口的愈合时间甚至会延长至1个月以上,从而给产妇造成更大的生理、心理和经济的负担[1]。
为了探讨会阴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以及护理对策,该研究对2010年8月—2012年8月该院治疗的会阴切口愈合不良患者33例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66例病例均为该院产科进行会阴切开手术并发生会阴切口愈合不良的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
观察组:年龄21~39岁,平均(28.75±11.66)岁;孕周39~42周,平均(39.86±2.57)周;其中18例患者为左侧切口,15例患者为右侧切口;助产方法:28例患者为顺产,1例患者为臀位产,2例患者为胎头吸引产,2例患者为产钳助产。
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因素探讨及预防
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因素探讨及预防作者:潘秀明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09年第13期【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
方法 2004年1月至2008年6月入住本院剖宫产发生将切口愈合不良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与观察组匹配的术后切口良好产妇作为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在内部因素、外部因素的差异。
结果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为4.10%,分别为切口感染24例、切口脂肪液化6例、切口裂开2例。
影响愈合不良的内部因素包括体质量指数高、合并基础疾病、疤痕子宫、胎膜早破;外部因素为产程中阴道检查肛查次数多、产程长、未预防应用抗生素、急症手术、手术时间长、非主刀缝合。
结论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高,涉及多方面因素,应在围手术期采用综合关措施:做好孕期保健工作,保持BMI达到合理范围内,控制糖尿病、高血压等内科疾患;晚期避免胎膜早破;进入产程减少不必要检查,避免延长产程;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尽量缩短手术时间。
【关键词】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相关因素剖宫产术是处理高危妊娠和异常分娩,挽救孕产妇和围生儿生命的有效手段,近年来由于麻醉技术和手术技术的进步,以及各种社会因素的作用,剖宫产率不断升高[1],但随之而来的是剖宫产的术后并发症的也有所增多,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是其常见并发症之一,一旦出现腹部切口愈合障碍,不仅给产妇带来痛苦,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其经济负担,而且易引起医疗纠纷。
因此,笔者通过分析导致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危险因素,探讨预防措施。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4年1月至2008年6月本院剖宫产共780例,年龄22~42岁,平均(27.3±2.8)岁;孕36~41周,平均(37.8±0.9)周。
将切口愈合不良者作为观察组,按照1:2配对同年龄组、同科室、同期住院的切口良好的剖宫产产妇作为为对照组,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产次、手术室环境、术野准备、器械消毒、麻醉方式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剖宫产子宫切口愈合的影响因素
02
感染对剖宫产子宫切口愈合的 影响
感染对切口愈合的负面影响
01
02
03
延迟切口愈合
感染可导致切口部位的组 织坏死和炎症反应,从而 延缓切口的愈合过程。
增加并发症风险
感染可诱发切口裂开、切 口疝等并发症,影响产妇 术后恢复。
增加治疗难度
感染可能需要额外的抗生 素治疗和清创操作,增加 治疗成本和时间。
产妇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 础疾病可能影响切口愈合。这 些疾病可能引起血管病变,影 响血液循环,进而影响切口愈 合。
提高剖宫产子宫切口愈合的策略和建议
预防感染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合理 使用抗生素,加强术后护理, 保持切口部位清洁干燥,以降
低感染风险。
改善营养状况
确保产妇在围手术期获得充足 的营养,纠正贫血和营养不良 状况,促进切口愈合。
营养状况对切口愈合的影响
营养不良
消瘦
缺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必要 的营养素,会影响切口的愈合速度和 质量,增加感染和并发症的风险。
过度消瘦的产妇免疫力低下,影响切 口的愈合速度。
肥胖
肥胖产妇的脂肪组织较多,手术难度 大,切口张力大,易发生切口裂开和 感染。
改善营养状况的方法
饮食调整
根据产妇的营养状况和医生的建 议,合理安排饮食,保证蛋白质
环,延缓愈合。
免疫抑制剂
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或抑制 移植排斥反应,长期使用可能降 低免疫力,增加切口感染风险。
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和禁忌
抗生素
严格按照医生指导使用,避免滥用或长期使用。
止疼药
避免长期或过量使用,疼痛缓解后应及时停药。
免疫抑制剂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使用期间密切监测感染 迹象。
心脏外科胸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原因分析及诊治
心脏外科胸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原因分析及诊治目的探讨心脏外科胸部手术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方法回顾分析2015~2018年在我院11例心脏外科术后胸部切口愈合不良的患者临床资料。
结果体重超重、糖尿病、高频电刀、手术及体外循环时间、缝合技巧、低蛋白血症等因素增加了心脏外科胸部手术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比率。
结论研究和分析影响心脏外科胸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高危因素,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尽早促进切口愈合。
标签:胸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原因;诊治近年来,体重超重人群大量增加,特别是接受心脏外科手术的患者,同时合并糖尿病患者较多;对体重超重、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心脏外科手术时,常因胸部皮下脂肪过厚、体外循环、术后应激性血糖增高等因素造成切口局部血液循环不良,导致皮下脂肪无菌性坏死从而形成脂肪液化,形成切口愈合不良。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15~2018年间370台心脏外科手术后11例发生切口愈合不良的患者资料,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5~2018年,在我院心血管外科行胸部正中切口手术患者370例,其中11例发生切口愈合不良。
11例切口愈合不良均为发生术后切口脂肪液化,其中男3例,女8例,年龄55~70岁,平均年龄65.7岁。
11例患者均体重超重,其中以老年女性患者占多数,皮下脂肪厚度平均5.0 cm。
11例患者均在术中使用高频电刀;其中6例患者有糖尿病,2例患者有术后低蛋白血症。
11例行胸部正中切口手术患者中,其中2例行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7例建立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例建立体外循环下行主动脉瓣及二尖瓣机械瓣膜置换术,1例建立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机械瓣膜置换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1.2 观察项目术后2至7天患者的手术切口出现较多淡黄色渗出液,局部皮下空虚,内混有脂肪滴、陈旧血性组织,切口局部无明显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送渗出液标本进行细菌学检查连续3次培养均为阴性。
腹部手术切口延期愈合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_刘芳
3讨论乳腺癌是女性的常见乳腺恶性肿瘤,改良根治术是目前最普遍的选择治疗方法,这类手术常见的并发症是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等,主要原因是术后引流不畅,有效的切口引流成为切口愈合的关键;因此,为了有效避免这类状况发生,应注意对患者进行手术护理[4]。
人性化干预体现以人为核心,即以患者为核心,一切为患者服务,做到满足患者的需求,理解并鼓励患者治疗,用心去交流,增强护理人员与患者的亲近感,可以确切的了解患者的需求以及心理变化,并针对患者的变化制订最有效的解决方案,一切以满足患者的舒适、促进患者的康复为最终目的。
护理人员主动的询问患者,理解患者,多与其沟通,缓解其悲观的心态,在劝导患者接受现实的情况下激发其对健康的渴望,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疾病有关知识,增强其对治愈康复的信心,加强对医院信赖感,端正患者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提高住院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从而早日康复出院,做好出院指导[5]。
本研究结果显示,人性化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中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心理,促进康复,因此人性化护理干预值得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中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1]田荣,邱锦芳,吴雪玉,等.62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的术中护理及人性化护理讨论[J].当代医学,2011,17(21):125-126.[2]孙蕴慧,李慧娟,朱国文.产后抑郁对孕产期妇女的影响28例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0,16(9):76.[3]解晨,李振香,祝筠.现代护理管理临床实务全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75.[4]李炯艳,颜佩琴,孙志敏.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的健康教育路径[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7):10-12.[5]孙玲红,孙琦,龚有红.我国临床护理路径的研究现状[J].护理管理杂志,2008,8(3):24-25.本文编辑:刘珊珊2012-09-28收稿腹部手术切口延期愈合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刘芳,石春风(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上海市200438)【摘要】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切口延期愈合的相关因素,并提出预防性护理措施。
外科术后难愈合性伤口的原因及护理
外科术后难愈合性伤口的原因及护理目前,外科术后难愈性伤口的修复面临着治疗周期长,花费多,风险高,难度大,肌皮瓣修复手术继发损伤大,难以有效地改善创面愈合微环境等问题。
究竟应该如何处理外科术后难愈性伤口?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外科术后难愈合性伤口的临床表现!术后切口难愈合的临床表现有三种类型。
1、肤浅型,它们大多是由脂肪液化或皮肤表皮和真皮层分裂引起的。
如果脂肪层愈合良好,可以通过换药、物理疗法、促生长药物或口服抗生素来加速。
2、全层类型,可见皮下脂肪层和肌肉层是分开的。
建议采用手术修复方案进行修复或再次缝合。
三。
切口完全裂开了。
可见皮下脂肪层完全破裂,有潜在的空洞,渗出液和引流液相对较多。
此时需要积极的外科干预,尽快修复伤口,使伤口及时闭合,避免营养流失和伤口感染。
那么,究竟为什么在术后会出现术后难愈性切口呢?原因如下:1、全身状态主要包括年老体弱、恶性疾病、糖尿病、低血浆蛋白、贫血、肝肾功能不全、围手术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影响切口愈合。
衰老:衰老是伤口愈合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老年人组织细胞再生能力明显减弱,血管老化导致血液供应减少。
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的细胞周期明显延长,导致延迟甚至不愈合,伤口的机械强化过程也明显延迟。
2、营养不良:严重的蛋白质缺乏会导致组织细胞再生不良或缓慢,特别是在缺乏含硫氨基酸(如蛋氨酸)的情况下,往往导致伤口组织细胞生长障碍、肉芽组织形成不良、成纤维细胞不能成熟为成纤维细胞,减少胶原合成。
例如维生素C缺乏不影响成纤维细胞的再生,但阻碍胶原合成功能(包括脯氨酸的羟基化),影响成纤维细胞的转化,形成较少的疤痕和较弱的抗张强度;维生素A1缺乏B 2、B 6和B 2,导致纤维化差,而全身和局部锌含量的降低也会导致愈合缓慢。
3、局部因素:局部因素主要包括感染和异物、局部血液循环不良(局部营养供应不足)和神经损伤。
其根本原因与医生的无菌手术技术、术中缝合技术、止血不彻底、电刀使用不当等有关。
普通外科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影响因素及防治探讨
普通外科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影响因素及防治探讨摘要:目的:探讨普通外科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
方法:将54例外科手术切口愈合不良患者作为研究组,随机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且切口愈合良好的10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切口愈合不良率进行统计,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处理措施和结果。
结果:54例患者中,切口感染20例,占37%;脂肪液化28例,占52%;裂开6例,占11%;手术切口愈合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bmi指数、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备皮至手术时间、基础疾病、夏季手术、急诊手术、非主刀缝合、侵入性操作等;经过处理后,54例患者伤口均无瘘道发生,愈合情况良好。
结论:普通外科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影响因素较多,及时采取防治措施能够使伤口预期愈合。
关键词:外科手术手术切口切口愈合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7.163【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7-0150-01随着抗生素在外科手术治疗中的有效应用,手术切口感染率得到了有效控制,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患者及肥胖人数的不断增加,再加上电刀在临床医学上的普遍使用,使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率出现回升趋势,直接导致了切口感染率的上升,对患者的康复造成严重的影响。
本文选取2010年1月-2012年3月在我院接受普通外科手术治疗后发生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5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影响因素和相关的防治措施,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2010年1月-2012年3月在我院接受普通外科手术治疗后发生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5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31例,女23例;年龄范围7-69岁,平均年龄(57.8±6.2)岁;病种包括直肠癌根治术、胃癌根治术、剖腹探查术、胃大部切除术、肝癌切除术等。
1.2 方法。
将54例外科手术切口愈合不良患者作为研究组,随机选取同期在我愿接受外科手术治疗且切口愈合良好的10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人数比例为1∶2,性别构成比例、病种、麻醉方式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伤口伤口愈合以及影响愈合因素
2
伤口收缩:2-3日后伤口边缘的整块皮肤及皮下组织向中心移动,伤口迅速缩小,一 般至14天左右停止。伤口缩小程度因部位、形状及大小而不同。
Inspiring Confidence
表皮及其他组织再生:伤口发生24小时内,伤口边 缘的基底细胞即开始增生,并在凝块下面向伤口中 心前移,形成单层上皮覆盖在肉芽组织表面。当单 层上皮与肉芽组织相遇时,则停止迁移并增生分化 为鳞状上皮。肉芽组织生长不良或生长过度均会延 缓表皮再生。若伤口过大(一般超过20cm时),再 生表皮很难将伤口完全覆盖,需植皮。
创面的局 部处理措 施
不适当的局部处理措施将极大地影响创面 的愈合。对临床医师而言,除了了解创面 愈合过程,清楚各种因素对愈合过程的影 响,掌握不同种类创面护理产品的特点与 作用机制外,选择合理的局部护理方案也 是至关重要。同时,良好的个人卫生以及 生活环境,以避免交叉感染的可能,也非 常重要。因此,临床护理实践中,必须强 调每一处创面需要个性化对待。
表皮再生的时间延迟。原因是创面局部感染或者坏死组织的阻碍,炎症反应明显,因此只有当感染被 控制以及坏死组织被彻底清除,表皮细胞才能开始分裂增殖,启动创面的愈合过程; 伤口大,伤口收缩明显,肉芽组织形成多,创面愈合后遗留的瘢痕较大,有时还会伴有正常功能的丧 失; 愈合时间长,而且过程反复。
Insp约从第3天开 始,从伤口底部及边 缘长出肉芽组织填平 伤口,第5-6天纤维 细胞产生胶原纤维, 其后一周胶原纤维产 生甚为活跃。随着胶 原纤维越来越多,出 现瘢痕形成过程,约 伤后一个月瘢痕完全 形成。
Inspiring Confidence
创面愈合 类型
一期愈合 二期愈合
这类创面愈合的特点是:愈合过程中肉芽组织形 成较少,完全愈合后仅留下一条线状瘢痕,而且 不会导致明显的功能障碍
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分析
在外科手术的过程中,术后患者切口愈合不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临床现象。
手术切口愈合不良不仅会加重患者本身的痛苦和经济支出,还会使医院的形象和医生的能力遭到损害和质疑。
处理不当,还会造成更为严重的并发症,甚至直接导致患者死亡[1]。
因此,医护人员一定要对手术后患者的切口做到高度的重视和认真正确的处理。
为此,我们对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70例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外科手术治疗的70例患者中,有20例患者在手术后出现切口愈合不良的现象,做为试验组,其中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在7~63岁,平均为45.7岁;70例患者中50例患者术后切口的愈合状态良好,做为对照组,其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29例,年龄在15~72岁,平均为47.5岁。
其中接受外科手术后切口出现愈合不良现象的20例患者所接受的手术类型有肠道手术、胃部切除手术、剖腹探查手术、肝脏手术、胆道手术等。
1.2方法将两组资料进行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医师、疾病类型、手术类型、以及手术设施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试验组20例患者中,可通过使用呋喃西林等药物对出现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现象的患者进行治疗,对于手术切口出现开裂应该对切口处的皮下缝合线以及皮内缝合线进行拆除,然后再进行包扎。
2结果造成外科手术后伤口愈合不良的主要原因有手术时间过长、患者体质差、抗生素使用不当、患者本身具有其他疾病、手术切口过长、术后缝合技术差或不合理等。
试验组20例患者术后切口不良状况:术后切口感染者8例,占40%;术后切口脂肪液化者5例,占25%;术后切口开裂者7例,占35%。
试验组与对照组70例患者抗生素的使用与切口愈合不良分布表:单独用药:患者32例,切口愈合不良者6例,占18.8%;二联用药:患者21例,切口愈合不良者5例,占23.8%;三联用药:患者17例,切口愈合不良者9例,占52.9%。
试验组与对照组70例患者切口种类与切口愈合不良分布表:Ⅰ类行手术者13例,切口愈合不良者4例,占30.8%;Ⅱ类行手术者27例,切口愈合不良者7例,占25.9%;Ⅲ类行手术者30例,切口愈合不良者9例,占30.0%。
影响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因素
影响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因素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影响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因素影响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因素有:(1)脂肪液化。
特别是切口处脂肪较多并采用电刀手术时,其发生机制可能是由于电刀所产生的高温造成皮下脂肪组织的浅表烧伤及部分脂肪细胞因热损伤发生变性,同时脂肪组织内毛细血管由于凝固作用而栓塞,使本身血运较差的肥厚脂肪组织血液供应进一步发生障碍,术后脂肪组织发生无菌性坏死,形成较多渗液,影响切口愈合。
(2)无菌性毒性反应。
切口暴露时间较长,在机械作用如挤压、钳夹等刺激下很易发生氧化分解反应,引起无菌性毒性反应,使脂肪组织发生液化。
细菌毒力的大小,伤口内有无血肿开口异物、局部组织和机体抵抗力的强弱、灭菌操作是否严格是切口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另外,切口脂肪液化处理不当亦可造成感染。
(3)全身性因素。
全身状态主要包括年老体弱、恶性疾病、糖尿病、血浆蛋白低下、贫血、肝肾功能不全、围手术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均可影响切口的愈合。
◎年龄老化:衰老是引起创伤愈合障碍的主要因素之一。
老年人各组织细胞本身的再生能力已显着减弱,加之血管老化导致血液供应减少。
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组织的成纤维细胞的细胞周期明显延长,致使愈合延迟、甚至不愈合,对伤口的机械性强化的过程也显着迟缓。
◎营养低下:严重的蛋白质缺乏可使组织细胞再生不良或缓慢,尤其当含硫氨酸(如蛋氨酸)缺乏时,常导致伤口组织细胞生长障碍,肉芽组织形成不良,成纤维细胞无法成熟为纤维细胞,胶原纤维的合成减少。
维生素缺乏的影响更大,如维生素C缺乏虽不影响成纤维细胞的再生,但使其合成胶原的功能发生障碍(包括脯氨酸的羟化障碍),且影响其转化为纤维细胞,使其瘢痕形成少,抗拉力强度弱;维生素A1、B2和B6的缺乏则导致纤维化不良;全身和局部锌含量降低也致愈合迟缓。
◎用药不当: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能明显抑制新生毛细血管的形成、成纤维细胞的增生及胶原合成,并加速胶原纤维的分解,致使愈合不良;青霉胺也有类似作用,并减弱其抗拉力强度,系因其能与胶原a-肽链上的醛基结合,干扰胶原分子内和分子间的交联形成,致使胶原纤维失去稳定性,加速胶原纤维的分解吸收。
影响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因素
影响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因素影响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因素有:(1)脂肪液化。
特别是切口处脂肪较多并采用电刀手术时,其发生机制可能是由于电刀所产生的高温造成皮下脂肪组织的浅表烧伤及部分脂肪细胞因热损伤发生变性,同时脂肪组织内毛细血管由于凝固作用而栓塞,使本身血运较差的肥厚脂肪组织血液供应进一步发生障碍,术后脂肪组织发生无菌性坏死,形成较多渗液,影响切口愈合。
(2)无菌性毒性反应。
切口暴露时间较长,在机械作用如挤压、钳夹等刺激下很易发生氧化分解反应,引起无菌性毒性反应,使脂肪组织发生液化。
细菌毒力的大小,伤口内有无血肿开口异物、局部组织和机体抵抗力的强弱、灭菌操作是否严格是切口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另外,切口脂肪液化处理不当亦可造成感染。
(3)全身性因素。
全身状态主要包括年老体弱、恶性疾病、糖尿病、血浆蛋白低下、贫血、肝肾功能不全、围手术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均可影响切口的愈合。
◎年龄老化:衰老是引起创伤愈合障碍的主要因素之一。
老年人各组织细胞本身的再生能力已显著减弱,加之血管老化导致血液供应减少。
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组织的成纤维细胞的细胞周期明显延长,致使愈合延迟、甚至不愈合,对伤口的机械性强化的过程也显著迟缓。
◎营养低下:严重的蛋白质缺乏可使组织细胞再生不良或缓慢,尤其当含硫氨酸(如蛋氨酸)缺乏时,常导致伤口组织细胞生长障碍,肉芽组织形成不良,成纤维细胞无法成熟为纤维细胞,胶原纤维的合成减少。
维生素缺乏的影响更大,如维生素C缺乏虽不影响成纤维细胞的再生,但使其合成胶原的功能发生障碍(包括脯氨酸的羟化障碍),且影响其转化为纤维细胞,使其瘢痕形成少,抗拉力强度弱;维生素A1、B2和B6的缺乏则导致纤维化不良;全身和局部锌含量降低也致愈合迟缓。
◎用药不当: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能明显抑制新生毛细血管的形成、成纤维细胞的增生及胶原合成,并加速胶原纤维的分解,致使愈合不良;青霉胺也有类似作用,并减弱其抗拉力强度,系因其能与胶原a-肽链上的醛基结合,干扰胶原分子内和分子间的交联形成,致使胶原纤维失去稳定性,加速胶原纤维的分解吸收。
术后低蛋白血症与补充人血白蛋白对卵巢癌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影响
作者简介:胡俊(1987-),住院医师,硕士,主要从事妇科肿瘤研究㊂论著㊃临床研究 d o i :10.3969/j.i s s n .1671-8348.2023.15.015网络首发 h t t ps ://l i n k .c n k i .n e t /u r l i d /50.1097.r .20230803.1734.002(2023-08-04)术后低蛋白血症与补充人血白蛋白对卵巢癌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影响胡 俊1,袁 瑞2,王 琴1(1.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妇科,四川泸州646000;2.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重庆400016) [摘要] 目的 分析卵巢癌开腹术后低蛋白血症与切口愈合不良间的关系,以及术后补充人血白蛋白(H S A )是否有利于改善切口愈合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妇科行卵巢恶性肿瘤开腹手术的122例患者临床资料㊂收集患者基本资料(年龄㊁体重指数㊁基础疾病㊁术前实验室检查结果㊁肿瘤分期)㊁手术资料(美国麻醉师协会分级㊁手术时间㊁出血量)㊁术后资料(术后低白蛋白血症发生情况㊁抗生素使用时间㊁术后转重症监护室情况㊁输入H S A 量㊁围手术期输血量㊁住院30d 内切口愈合不良情况)等,分析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及术后发生切口愈合不良的影响因素㊂采用多因素l o gi s t i c 回归分析模型调整混杂因素后分析术后输入H S A 与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性㊂结果 共46例(37.70%)患者住院30d 内发生切口愈合不良㊂相较于未发生切口愈合不良患者,发生切口愈合不良患者术前血红蛋白水平更高,术后白蛋白水平更低,手术时间更长,出血量更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他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 >0.05)㊂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血红蛋白水平(O R =1.033,95%C I :1.006~1.060,P =0.017)㊁术后白蛋白水平(O R =0.921,95%C I :0.862~0.985,P =0.016)及手术时间(O R =1.004,95%C I :1.001~1.007,P =0.013)均与切口愈合不良有关㊂多因素l o gi s t i c 回归分析模型调整混杂因素后显示,术后输入H S A 量与发生切口愈合不良无明显相关性(P >0.05)㊂结论 卵巢癌开腹术后补充H S A 并不能改善切口愈合情况㊂[关键词] 卵巢恶性肿瘤;切口愈合不良;低蛋白血症;人血白蛋白[中图法分类号] R 737.3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1-8348(2023)15-2320-06E f f e c t o f 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 h y p o p r o t e i n e m i a a n d s u p pl e m e n t o f h u m a n s e r u m a l b u m i n o n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p o o r w o u n d h e a l i n g f o l l o w i n g o v a r i a n c a n c e r s u r g e r yHU J u n 1,Y U A N R u i 2,WA N G Q i n1(1.D e p a r t m e n t o f G y n e c o l o g y ,T h e A f f i l i a t e d H o s p i t a l o f S o u t h w e s t M e d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L u z h o u ,S i c h u a n 646000,C h i n a ;2.D e p a r t m e n t o f G y n e c o l o g y ,T h e F i r s t A f f i l i a t e d H o s p i t a l o fC h o n g q i n g M e d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C h o n g q i n g 400016,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 O b je c t i v e T o a n a l y s e t h e a s s o c i a t i o n b e t w e e n 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 h y p o p r o t e i n e m i a a n d p o o r w o u n d h e a l i n g ,a n d t o e v a l u a t e w h e t h e r 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 s u p pl e m e n t a t i o n o f h u m a n s e r u m a l b u m i n (H S A )c a n i m p r o v e w o u n d h e a l i n g a f t e r l a p a r o t o m y .M e t h o d s C l i n i c a l d a t a o f 122p a t i e n t s w h o u n d e r w e n t l a p a r o t o m yf o r o v a r i a n m a l ig n a n t t u m o r i n th e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G y n e c o l o g y ,A f fi l i a t e d H o s pi t a l o f S o u t h w e s t M e d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f r o m J u n e 2019t o D e c e m b e r 2021w e r e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l y a n a l yz e d .A l l p a t i e n t s b a s i c i n f o r m a t i o n (i n -c l u d i n g a g e ,b o d y m a s s i n d e x ,b a s i c d i s e a s e s ,p r e o p e r a t i v e s e r u m l a b o r a t o r y v a l u e s ,a n d n e o p l a s m s t a g i n g ),s u r g i c a l i n f o r m a t i o n (i n c l u d i n g A m e r i c a n S o c i e t y o f A n e s t h e s i o l o g i s t g r a d e ,o p e r a t i v e t i m e ,b l o o d l o s s ),a n d 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 d a t a (i n c l u d i n g o c c u r r e n c e o f 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 h y p o a l b u m i n e m i a ,d u r a t i o n o f a n t i b i o t i c u s e ,p o s t o p-e r a t i v e t r a n s f e r t o i n t e n s i v e c a r e u n i t ,a m o u n t o f H S A s u p p l e m e n t a t i o n ,p e r i o pe r a t i v e b l o o d t r a n sf u s i o n ,a n d p o o r w o u n d h e a l i ng w i thi n 30d a y s o f h o s p i t a l i z a t i o n )w e r e r e v i e w e d .T h e i n c i d e n c e a n d i n f l u e n c i n gf a c t o r s o f 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 p o o r w o u n d h e a l i ng w e r e a n a l y z e d .M u l t i v a r i a t e l o g i s t i c r e gr e s s i o n m o d e l w a s p e r f o r m e d w i t h a d j u s t m e n t f o r p o t e n t i a l c o n f o u n d i n g f a c t o r s t o a n a l y z e t h e c o r r e l a t i o n b e t w e e n 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 s u p p l e m e n t a t i o n o f H S A a n d p o o r w o u n d h e a l i n g .R e s u l t s P o o r w o u n d h e a l i n g o c c u r r e d i n 46(37.70%)pa t i e n t s w i t h i n 30d a y s o f h o s p i t a l i z a t i o n .C o m p a r e d w i t h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o u t p o o r w o u n d h e a l i n g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p o o r w o u n d h e a l i n gh a d h i g h e r p r e o p e r a t i v e h e m o g l o b i n l e v e l ,l o w e r 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 a l b u m i n l e v e l ,l o n g e r o pe r a t i v e t i m e ,a n d m o r e 0232重庆医学2023年8月第52卷第15期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b l o o d l o s s,a n d t h e d i f f e r e nc e s w e r e s t a t i s t i c a l l y s i g n i f i c a n t(P<0.05).A nd t he r e w a s n o s i g n if i c a n t d i f f e r e n c e i n o t h e r d a t a(P>0.05).T h e r e s u l t s o f u n i v a r i a t e a n a l y s i s s h o w e d t h a t t h e p r e o p e r a t i v e h e m og l o b i n l e v e l (O R=1.033,95%C I:1.006-1.060,P=0.017),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 a l b u m i n l e v e l(O R=0.921,95%C I:0.862-0.985,P=0.016)a n d o p e r a t i v e t i m e(O R=1.004,95%C I:1.001-1.007,P=0.013)w e r e a s s o c i a t e d w i th p o o r w o u n d h e a li n g.T h e r e s u l t s o f m u l t i v a r i a t e a n a l y s i s w i t h a dj u s t m e n t f o r p o t e n t i a l c o n f o u n d i n g f a c t o r s s h o w e d t h a t t h e r e w a s n o c o r r e l a t i o n b e t w e e n 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 s u p p l e m e n t a t i o n o f H S A a n d p o o r w o u n d h e a l i n g (P>0.05).C o n c l u s i o n S u p p l e m e n t a t i o n o f H S A a f t e r l a p a r o t o m y f o r o v a r i a n c a n c e r c a n t i m p r o v e w o u n d h e a l i n g.[K e y w o r d s] m a l i g n a n t o v a r i a n t u m o r;p o o r w o u n d h e a l i n g;h y p o p r o t e i n e m i a;h u m a n s e r u m a l b u m i n卵巢癌是妇科恶性肿瘤中较常见的肿瘤之一,死亡率居妇科恶性肿瘤首位[1]㊂由于发病隐匿,70%的患者发现时已属晚期,70%的患者3年内复发,50%的患者生存不足5年[1]㊂卵巢癌最理想的治疗方式即初次手术达到肉眼无残留R0㊁术后辅以化疗㊁继而维持治疗,手术治疗是整个治疗周期中最关键的步骤㊂要想达到手术的彻底性,充分的手术暴露及探查是必须的,因此,手术切口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㊂手术切口选择范围往往上达剑突下,下达耻骨联合水平,这样才能满足手术需要,达到理想的肿瘤细胞减灭的目标[2]㊂但由于受切口创伤大㊁手术时间长等因素影响,术后发生切口愈合不良的风险相对较高,而切口愈合不良是影响患者术后快速康复㊁后续治疗㊁住院时间㊁费用及疗效的重要因素[3]㊂目前有研究在发现,骨科患者术前低蛋白血症与切口愈合不良存在正相关性[4],然而在临床中卵巢癌术前低蛋白血症患者少,术后合并低蛋白血症患者占比高㊂由此考虑,卵巢癌患者术后低蛋白血症㊁低蛋白程度是否与切口愈合不良有相关性㊂此外,人血白蛋白(H S A)目前在国内临床外科术后运用普遍,但术后补充H S A是否能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从而减少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尚不明确㊂因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卵巢癌患者术后白蛋白水平与切口愈合的相关性,并探索术后补充H S A是否有益于改善切口愈合情况,现报道如下㊂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妇科行卵巢癌开腹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㊂纳入标准:(1)新诊断为卵巢恶性肿瘤Ⅰ~Ⅳ期;(2)开腹行全面分期术或初始肿瘤细胞减灭术;(3)手术切口范围均为上达剑突下,下达耻骨联合平面;(4)术后3d内抽血检测血浆白蛋白水平㊂排除标准:(1)诊断为转移性或复发性卵巢癌者;(2)已行卵巢癌开腹不全面分期手术再分期者;(3)住院期间合并行其他任何部位开放手术者;(4)术前身体任何部位存在急性感染者;(5)近期有腹部外伤史者;(6)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功能低下者;(7)急诊手术者;(8)身体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㊂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最终选取122例卵巢癌手术患者㊂本研究经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临床试验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批准号:K Y2022250)㊂1.2方法1.2.1资料收集通过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住院资料㊂(1)基本资料:年龄㊁体重指数(B M I)㊁基础疾病(糖尿病㊁高血压)㊁术前实验室检查结果(血红蛋白㊁白蛋白)㊁肿瘤分期;(2)手术资料:美国麻醉师协会(A S A)分级㊁手术时间㊁出血量;(3)术后资料:术后实验室检查结果(血红蛋白㊁白蛋白)㊁术后低白蛋白血症发生情况㊁抗生素使用时间㊁术后转重症监护室(I C U)情况㊁输入H S A量㊁围手术期输血量㊁住院30d内切口愈合不良情况㊂1.2.2诊断标准(1)术后低蛋白血症定义为术后3d内静脉血白蛋白<35g/L㊂(2)腹部切口愈合不良只针对切口乙级愈合,即切口处有炎症反应但未化脓,主要指切口裂开㊁脂肪液化㊁渗液㊁血肿㊁愈合延迟等,不包括切口浅㊁深层感染㊂1.3统计学处理1.3.1统计分析方法数据的插补采用R4.0.3软件,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 A S9.4软件㊂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ʃs 表示,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Q1,Q3)表示,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 i s h e r 确切概率法;采用单因素l o g i s t i c回归筛选可能的混杂因素,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结合既往临床研究报道,确定相关的混杂因素,当某个混杂因素加入调整模型后使比值比(O R)改变10%以上,则考虑需加入调整模型中;采用多因素l o g i s t i c回归分析模型调整混杂因素后得出O R及对应95%C I㊂1.3.2插补前后数据敏感性分析插补前,术前血红蛋白㊁术前白蛋白㊁术后白蛋白㊁低白蛋白血症4项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情况,利用R语言进行插补得到插补后数据,并将插补前㊁后数据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1232重庆医学2023年8月第52卷第15期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继续进行相应的分析,见表1㊂表1插补前后数据敏感性分析变量缺失数据者占比[n(%)]插补前插补后t/χ2P 术前血红蛋白(xʃs,g/L)1(0.82)118.63ʃ15.18118.51ʃ15.180.0600.951术前白蛋白(xʃs,g/L)1(0.82)41.47ʃ4.4041.53ʃ4.43-0.1000.923术后白蛋白(xʃs,g/L)3(2.46)24.36ʃ5.8424.54ʃ5.88-0.2400.813低白蛋白血症[n(%)]3(2.46)0.0010.971是115(96.64)118(96.72)否4(3.36)4(3.28)2结果2.1不同切口愈合情况患者基本特征比较纳入的122例患者平均年龄(51.57ʃ10.65)岁,其中7例(5.74%)合并糖尿病,22例(18.03%)合并高血压,118例(96.72%)术后发生低蛋白血症,46例(37.70%)住院30d内发生切口愈合不良㊂相较于未发生切口愈合不良患者,发生切口愈合不良患者术前血红蛋白水平较高,术后白蛋白水平较低,手术时间更长,出血量更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资料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2㊂表2不同切口愈合情况患者基本特征比较项目总样本(n=122)切口愈合不良是(n=46)否(n=76)t/χ2/Z P年龄(xʃs,岁)51.57ʃ10.6553.74ʃ8.7550.25ʃ11.511.8900.061 B M I(xʃs,k g/c m2)23.70ʃ3.3723.82ʃ3.4323.63ʃ3.360.3000.766糖尿病[n(%)]0.424否115(94.26)42(91.30)73(96.05)是7(5.74)4(8.70)3(3.95)高血压[n(%)]0.6860.407否100(81.97)36(78.26)64(84.21)是22(18.03)10(21.74)12(15.79)术前血红蛋白(xʃs,g/L)118.51ʃ15.18122.80ʃ13.81115.91ʃ15.462.4800.014术后血红蛋白(xʃs,g/L)103.04ʃ15.73104.17ʃ17.61102.36ʃ14.550.6200.538术前白蛋白(xʃs,g/L)41.53ʃ4.4341.86ʃ4.9141.33ʃ4.130.6400.522术后白蛋白(xʃs,g/L)24.54ʃ5.8822.86ʃ5.6825.55ʃ5.80-2.5000.014术后低白蛋白血症[n(%)]0.296有118(96.72)46(100.00)72(94.74)无4(3.28)04(5.26)肿瘤分期[n(%)]0.603 Ⅰ32(26.23)9(19.56)23(30.26)Ⅱ9(7.38)4(8.70)5(6.58)Ⅲ70(57.38)29(63.04)41(53.95)Ⅳ11(9.02)4(8.70)7(9.21)A S A分级[n(%)]0.924 Ⅰ101(82.79)38(82.61)63(82.89)Ⅱ4(3.28)1(2.17)3(3.95)Ⅲ17(13.93)7(15.22)10(13.16)手术时间(xʃs,m i n)456.52ʃ132.23495.65ʃ125.83432.83ʃ131.152.6000.010出血量[M(Q1,Q3),m L]1000(800,1500)1350(800,1800)1000(800,1250)2.2050.027 2232重庆医学2023年8月第52卷第15期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续表2不同切口愈合情况患者基本特征比较项目总样本(n=122)切口愈合不良是(n=46)否(n=76)t/χ2/Z P术后转I C U[n(%)]0.151否9(7.38)1(2.17)8(10.53)是113(92.62)45(97.83)68(89.47)输入H S A量[M(Q1,Q3),g]50(20,90)60(20,110)50(20,90)1.0780.281抗生素使用时间[M(Q1,Q3),d]4(3,6)4(3,6)4(3,6)0.1070.914围手术期输血[n(%)]1.3310.249否31(25.41)9(19.57)22(28.95)是91(74.59)37(80.43)54(71.05)2.2切口愈合不良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单因素l o g i s t i 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血红蛋白㊁术后白蛋白水平及手术时间均可能与切口愈合不良有关(P<0.05),输入H S A量与切口愈合不良可能无关联(O R=1.005,95%C I:0.998~1.012,P= 0.136),见表3㊂表3切口愈合不良影响因素的单因素l o g i s t i c回归分析变量βS E W a l d P O R95%C I 年龄0.0330.0192.9980.0831.0340.996~1.073 B M I0.0170.0550.0900.7641.0170.912~1.133糖尿病(v s.否)0.8400.7881.1380.2862.3170.495~10.856高血压(v s.否)0.3930.4760.6810.4091.4810.583~3.767术前血红蛋白(g/L)0.0320.0135.7030.0171.0331.006~1.060术后血红蛋白(g/L)0.0070.0120.3850.5351.0070.984~1.031术前白蛋白(g/L)0.0280.0430.4160.5191.0280.945~1.119术后白蛋白(g/L)-0.0820.0345.7550.0160.9210.862~0.985肿瘤分期ⅠR e fⅡ0.7150.7780.8450.3582.0440.445~9.383 Ⅲ0.5920.4621.6410.2001.8070.731~4.470 Ⅳ0.3780.7400.2620.6091.4600.342~6.225 A S A分级ⅠR e fⅡ-0.5921.1730.2550.6130.5530.056~5.507 Ⅲ0.1490.5340.0780.7801.1610.408~3.305手术时间(m i n)0.0040.0026.2200.0131.0041.001~1.007出血量(m L)0.0000.0001.9370.1641.0001.000~1.001术后转I C U(v s.否)1.6671.0782.3900.1225.2940.640~43.785输入H S A量0.0050.0032.2210.1361.0050.998~1.012抗生素使用时间0.0330.0192.9980.0831.0650.984~1.153围手术期输血(v s.否)0.5160.4501.3160.2511.6750.694~4.042 R e f:参照㊂2.3术后输入H S A与切口愈合不良的关联分析2.3.1多因素l o g i s t i c回归分析多因素l o g i s t i c回归分析显示:数据插补后,输入H S A量与切口愈合不良无明显相关性(P>0.05),见表4㊂2.3.2敏感性分析多因素l o g i s t i c回归分析显示:数据插补前,输入H S A量与切口愈合不良无明显相关性(P>0.05),见3232重庆医学2023年8月第52卷第15期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表5㊂表4插补后输入H S A量与切口愈合不良的关联分析回归模型O R(95%C I)P模型11.000(1.000~1.010)0.207模型21.000(1.000~1.010)0.391模型2调整变量:年龄㊁高血压㊁术前血红蛋白㊁肿瘤分期㊁手术时间㊁术后转I C U㊁围手术期输血㊂表5插补前输入H S A量与切口愈合不良的关联分析回归模型O R(95%C I)P模型11.000(1.000~1.010)0.213模型21.000(1.000~1.010)0.470模型2调整变量:年龄㊁高血压㊁术前血红蛋白㊁肿瘤分期㊁手术时间㊁术后转I C U㊁围手术期输血㊂3讨论卵巢癌致死率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首位,晚期患者5年生存率不足30%,且近年来发病率居高不下,发病有年轻化趋势,已经严重影响女性生存质量及生命周期[1]㊂不断提高卵巢癌患者总体生存率(o-v e r a l l s u r v i v a l,O S)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 r o g r e s-s i o n-f r e e s u r v i v a l,P F S)是治疗卵巢癌的最终目标㊂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是治疗卵巢癌的基石,近年来学界更多关注卵巢癌患者的综合管理与治疗,并且卵巢癌管理已进入一种慢性疾病管理模式[5-6]㊂术后快速康复对卵巢癌的总体疗效特别重要,其中切口愈合是决定后续治疗较为重要的第一步㊂切口愈合不良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最佳化疗时间㊁增加患者心理及费用负担等㊂白蛋白作为人体血浆中最主要的蛋白质,维持机体的营养及渗透压,机体发生某些疾病时白蛋白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在恶性肿瘤患者中低蛋白血症较为常见[7]㊂H S A是一种血液制品,具有增加血浆胶体渗透压,促进血浆抗氧化和抗炎等作用,被逐步运用于外科术后㊁肿瘤等领域,临床主要用于失血创伤和烧伤等引起的休克㊁脑水肿㊁肝硬化㊁肾病引起的水肿或腹水等危重病症的治疗,以及低蛋白血症患者,在中国有70多年的临床应用史[8-9]㊂但查阅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表明,H S A的临床运用缺乏证据支持及指南推荐㊂在中国将H S A用于外科术后纠正低蛋白血症及促进切口愈合不良较为普遍,这其中甚至高达90%为不合理利用[8-10]㊂既往研究表明,H S A治疗剖宫产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有较好的效果[11]㊂另有研究表明,H S A在外科难愈切口换药中有较好的临床效果[12]㊂近年来,也有骨科相关研究表明,术后白蛋白水平与切口愈合不良无相关性,补充H S A并不能改善切口愈合情况[13]㊂吴华等[14]m e t a分析表明,使用H S A与人工胶体液或晶体液对腹部外科手术预后无明显差异,对此类患者不应常规应用H S A㊂可见外科手术后补充H S A是否能改善术后结局和促进切口愈合尚存在争议,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及数据论证㊂本研究结果表明,卵巢癌术后低蛋白血症较常见,发生率为96.72%㊂同时显示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达37.70%,远高于文献报道腹部手术发生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9.65%~17.65%)[15],这可能与本研究样本量小且国际上尚无判定切口愈合不良的统一标准有关㊂单因素分析发现,术后白蛋白水平与卵巢癌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可能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补充H S A对卵巢癌切口愈合并无改善㊂临床中,外科手术术后发生低蛋白血症是较常见的现象,发生率为70%~80%,卵巢癌术后发生低蛋白血症也较普遍[16]㊂白蛋白代谢周期长,半衰期为15~19d,其可反映机体营养状态,但难以反映机体急性期营养变化及外科术后氮平衡状态,因此白蛋白水平是否可用作患者术后营养状态评估的可靠指标尚不明确㊂术后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毛细血管通透性暂时增加引起蛋白外溢,导致暂时性低蛋白状态,机体并非处于营养不良状态,一般约术后1周即可恢复至术前水平[17]㊂机体术后若接受外源性H S A输入,由于白蛋白代谢周期长,机体并不能将其分解为合成自身蛋白所需的氨基酸,并且约10%的白蛋白在输入2h内溢出血管外,75%的白蛋白在2d内分布至血管外[18]㊂有研究表明,外源性输入H S A会抑制内源性肝脏合成蛋白的能力,延迟白蛋白自身恢复时间[17]㊂甚至有研究发现,围手术期输入H S A反而会增加切口感染风险[19]㊂另外,本研究结果显示,B M I㊁糖尿病与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无相关性,这与相关研究结果不符[20-21]㊂这可能与本研究样本量小㊁切口愈合不良的界定方式(不包括切口感染)有关,且切口愈合不良易导致切口感染,部分继发感染切口未纳入本研究分析㊂综上所述,卵巢癌术后补充H S A不能降低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提示补充H S A可能对腹部切口愈合无明显临床作用㊂术后蛋白水平可能与切口愈合不良有关联,临床应予以重视㊂但因样本量有限,本研究中所有切口愈合不良患者均发生低蛋白血症,无法分析术后低蛋白血症是否与切口愈合不良有关,尚需大样本甚至多中心临床数据进一步分析㊂此外,本研究表明术前血红蛋白水平㊁手术时间可能与切口愈合不良有相关性㊂可见,影响卵巢癌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因素复杂,后续需要更多研究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探讨不同程度低蛋白血症与切口愈合不良发生风险的关系㊂参考文献[1]S I E G E L R L,M I L L E R K D,F U C H S H E,e ta l.C a n c e r s t a t i s t i c s,2021[J].C A C a n c e r J C l i n, 2021,71(1):7-33.4232重庆医学2023年8月第52卷第15期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2]R A M I R E Z P T.S t a n d a r d i z i n g o v a r i a n c a n c e r s u r-g e r y a n d p e r i-o p e r a t i v e c a r e:a E u r o p e a n S o c i e t y o fG y n e c o l o g i c a l O n c o l o g y(E S G O)c o n s e n s u s s t a t e-m e n t[J].I n t J G y n e c o l C a n c e r,2021,31(9):1207-1208.[3]SÁN C H E Z-I G L E S I A S J L,G M E Z-H I D A L G O NR,PÉR E Z-B E N A V E N T E A,e t a l.I m p o r t a n c e o f e n h a n c e d r e c o v e r y a f t e r s u r g e r y(E R A S)p r o t o c o l c o m p l i a n c e f o r l e n g t h o f s t a y i n o v a r i a n c a n c e r s u r-g e r y[J].A n n S u r g O n c o l,2021,28(13):8979-8986.[4]B O H L D D,S H E N M R,K A Y U P O V E,e t a l.H y p o a l b u m i n e m i a i n d e p e n d e n t l y p r e d i c t s s u r-g i c a l s i t e i n f e c t i o n,p n e u m o n i a,l e n g t h o f s t a y, a n d r e a d m i s s i o n a f t e r t o t a l j o i n t a r t h r o p l a s t y[J].J A r t h r o p l a s t y,2016,31(1):15-21. [5]储慧慧,刘倩.卵巢癌临床治疗的研究进展[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21,48(4):443-447,466.[6]王晓妮,王茜,田小娟,等.卵巢癌的治疗现状及进展[J].肿瘤药学,2020,10(3):264-268,286.[7]梁兵,田兆嵩.白蛋白的临床应用[J].中国输血杂志,2008,21(1):68-70.[8]欧阳生珀,童荣生.人血白蛋白的合理应用概述[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21,41(4):425-429.[9]C A R A C E N I P,D O M E N I C A L I M,T O V O L I A,e ta l.C l i n i c a l i n d i c a t i o n s f o r t h e a lb u m i n u s e:s t i l l ac o n t r o v e r s i a l i s s u e[J].E u r J I n t e r n M e d,2013,24(8):721-728.[10]赵睿婷,宋礼坡,刘彦君,等.基于P S M评估肺部分切除术后患者使用人血白蛋白的临床效果[J].重庆医学,2022,51(15):2575-2578. [11]熊伟.腹壁切口疝人工合成补片修补术后血清肿的影响因素分析[D].合肥:安徽医科大学, 2020.[12]李鑫,张国炜,万江涛,等.术前低白蛋白血症与后路腰椎融合术后不良结局发生率的相关性[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22,40(4):485-490.[13]李志浩,胡允腾,张福.术后低白蛋白血症与补充人血白蛋白对腰椎内固定术后发生切口愈合不良的影响[J].中华医学杂志,2020,100(11): 848-852.[14]吴华,程娟,吴国翠,等.人血白蛋白对腹部外科手术患者预后影响的系统评价[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5,19(11):1162-1166. [15]王雪欣,相阳,孟尧,等.负压伤口疗法治疗不同腹部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临床效果[J].中华烧伤杂志,2021,37(11):1054-1060. [16]王婷婷,张锦.腹部大手术围手术期低蛋白血症的原因及治疗进展[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20,43(6):569-572.[17]蔡世荣,罗凝香,袁锡裕,等.补充白蛋白在胃肠术后早期低白蛋白血症中的作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J].中华外科杂志,2009,47(10):744-747.[18]M E L I A D,P O S T B.H u m a n a l b u m i n s o l u t i o n si n i n t e n s i v e c a r e:a r e v i e w[J].J I n t e n s i v e C a r eS o c,2021,22(3):248-254.[19]徐一劲.人血白蛋白对术前无低蛋白血症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J].现代医院,2019,19(3):441-443.[20]B U R G E S S J L,WY A N T W A,A B D O A B U-J AM R A B,e t a l.D i a b e t i c w o u n d-h e a l i n g s c i-e n c e[J].M e d i c i n a(K a u n a s),2021,57(10):1072.[21]张文君,陈晓鹏,鲍胜华.开腹手术切口愈合相关影响因素[J].腹部外科,2019,32(2):148-150.(收稿日期:2022-12-28修回日期:2023-04-22)(编辑:冯甜)(上接第2319页)a l.H i g h t r i g l y c e r i d e g l u c o s e i n d e x i s a s s o c i a t e dw i t h p o o r o u t c o m e s i n i s c h e m i c s t r o k e p a t i e n t s a f t e r r e p e r f u s i o n t h e r a p y[J].C e r e b r o v a s c D i s, 2021,50(6):691-699.[20]SØN D E R G A A R D L,WO N G Y H,R E D D Y VY,e t a l.P r o p e n s i t y-m a t c h e d c o m p a r i s o n o f o r a la n t i c o a g u l a t i o n v e r s u s a n t i p l a t e l e t t h e r a p y a f t e r l e f t a t r i a l a p p e n d a g e c l o s u r e w i t h w a t c h MA N[J].J A C C C a r d i o v a s c I n t e r v,2019,12(11): 1055-1063.[21]A B D E L-K A D E R S M,A L-J I F F R I O H.I m-p a c t o f w e i g h t r e d u c t i o n o n i n s u l i n r e s i s t a n c e,a d h e s i v e m o l e c u l e s a n d a d i p o k i n e s d y s r e g u l a-t i o n a m o n g o b e s e t y p e2d i a b e t i c p a t i e n t s[J].A f r H e a l t h S c i,18(4):873-883.[22]W I E C Z O R R,W I E C Z O R AM,K U L WA S A,e ta l.T y p e2d i ab e t e s a n dc a rd i o v a s c u l a r f a c t o r s c o n t r a s te d w i t hf i b r i n o l y s i s d i s o r d e r s i n t h eb l o o d o f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p e r i p h e r a l a r t e r i a l d i s-e a s e[J].M e d ic i n a(K a u n a s),2019,55(7):395.(收稿日期:2022-09-12修回日期:2023-04-11)(编辑:张芃捷)5232重庆医学2023年8月第52卷第15期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因素
影响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因素有:
(1)脂肪液化。
特别是切口处脂肪较多并采用电刀手术时,其发生机制可能是由于电刀所产生的高温造成皮下脂肪组织的浅表烧伤及部分脂肪细胞因热损伤发生变性, 同时脂肪组织内毛细血管由于凝固作用而栓塞, 使本身血运较差的肥厚脂肪组织血液供应进一步发生障碍, 术后脂肪组织发生无菌性坏死, 形成较多渗液, 影响切口愈合。
(2)无菌性毒性反应。
切口暴露时间较长, 在机械作用如挤压、钳夹等刺激下很易发生氧化分解反应, 引起无菌性毒性反应, 使脂肪组织发生液化。
细菌毒力的大小, 伤口内有无血肿开口异物、局部组织和机体抵抗力的强弱、灭菌操作是否严格是切口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 另外,切口脂肪液化处理不当亦可造成感染。
(3)全身性因素。
全身状态主要包括年老体弱、恶性疾病、糖尿病、血浆蛋白低下、贫血、肝肾功能不全、围手术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 均可影响切口的愈合。
◎年龄老化:衰老是引起创伤愈合障碍的主要因素之一。
老年人各组织细胞本身的再生能力已显著减弱,加之血管老化导致血液供应减少。
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组织的成纤维细胞的细胞周期明显延长,致使愈合延迟、甚至不愈合,对伤口的机械性强化的过程也显著迟缓。
◎营养低下:严重的蛋白质缺乏可使组织细胞再生不良或缓慢,尤其当含硫氨酸(如蛋氨酸)缺乏时,常导致伤口组织细胞生长障碍,肉芽组织形成不良,成纤维细胞无法成熟为纤维细胞,胶原纤维的合成减少。
维生素缺乏的影响更大,如维生素C缺乏虽不影响成纤维细胞的再生,但使其合成胶原的功能发生障碍(包括脯氨酸的羟化障碍),且影响其转化为纤维细胞,使其瘢痕形成少,抗拉力强度弱;维生素A1 、B2和B6的缺乏则导致纤维化不良;全身和局部锌含量降低也致愈合迟缓。
◎用药不当: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能明显抑制新生毛细血管的形成、成纤维细胞的增生及胶原合成,并加速胶原纤维的分解,致使愈合不良;青霉胺也有类似作用,并减弱其抗拉力强度,系因其能与胶原a-肽链上的醛基结合,干扰胶原分子内和分子间的交联形成,致使胶原纤维失去稳定性,加速胶原纤维的分解吸收。
(4)局部因素:局部因素主要有感染及异物,局部血循环不良(局部营养供应不良)及神经支配受损,这些产生的根本原因跟医生无菌操作技术、术中缝合技术、止血不彻底、电刀使用不当等有关。
◎感染与异物:伤口感染十分多见,并易致化脓,据称仅需100个细菌就足以造成皮下脓肿。
感染后深出物很多,可加大伤口局部张力,每致伤口哆开甚至破裂(包括正在愈合及已缝合的伤口),尤其化脓菌产生的一些霉素及酶类可引起细胞坏死,胶原纤维和胶原溶解,从而加重组织损伤,防碍愈合。
◎局部血循环不良:良好的局部血液循环既保证所需的营养和氧,也有利于坏死物质的吸收、运输和控制局部感染。
反之,则影响组织细胞再生修复,延滞愈合,特别对于一些特殊部位的刀口,药物作用及营养输送很难到过伤口。
◎神经支配受损:植物神经受损时可致局部血液供应发生障碍,影响组织细胞再生。
麻风性皮肤溃疡长期不愈,即系因神经受累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