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4类诗歌比较鉴赏题整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节 突破 4类诗歌比较鉴赏题
考点 突破 4类诗歌比较鉴赏题
语言比较鉴赏主要分微观语言比较题和整体风格比较题两 类。其中对“字词句”型的微观语言比较题主要通过“炼字题” 在单首诗歌内进行比较。但对于不同诗歌语言风格的比较却屡 有考查。风格类试题主要是就诗歌、诗人的整体风貌而言。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2.阅读下面的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华清宫 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 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 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 【尝试答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这道题要求把同一词人不同诗歌的课外词句与课本所 学词句进行对比。阅读诗歌强调“知人论世”,同一词人在 不同时期的词作会呈现出不同的思想内容,如本题所问。 《世说新语·识鉴篇》记载:张翰在洛阳做官,在秋季西风起 时,想到家乡莼菜羹和鲈鱼脍的美味,便立即辞官回乡,后 来的文人将思念家乡称为莼鲈之思。《水龙吟·登建康赏心 亭》言“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表明的是不 愿归隐、希望为国效力的志向,而在《西江月》中作者的心 绪发生了变化,要注意从“千年往事已沉沉,闲管兴亡则甚” 中体会作者满腔的愤懑之情。
意境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诗中描写的情景有机融合 的一种境界。意境的核心内容是情和景的关系。一方面,相似 的环境可以表现有差别的情感;另一方面,相同的情感又可用 不同的环境来表现。
一般来看,意象与词句相关,意境则与全篇对应。离开意 象,无以谈意境。故在古典诗词中,意象是起点,意境是终点。 比较鉴赏时要注意:披“象”入“意”,由“象”至“境”。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赏析本词和李清照的《声声慢》中“桐”“雨”意象的异同。 【尝试答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相同:两首词的“桐”和“雨”都寄托了作者的悲秋 之感和凄苦哀愁。
不同:李清照借“桐”和“雨”更多地抒发了自身凄清 孤独之苦;而邓剡则表现了寂寞飘零的无奈,抒发亡国之痛, 境界更深远。
解析 这道题属开放性比较题目。古诗在流传过程中,同一首 诗不同的版本有时有不同的用语,不同用语在该诗中可能都有 一定的道理,理解鉴赏的角度不同,答案就会有所不同。这首 诗的第三句有的版本作“别秋江”,两种用语都表达了流放遇 赦的高兴心情。但“引愁心”用拟人化手法更富感情色彩,与 “别秋江”相比更胜一筹。 答案 “雁引愁心去”更妙。 因为:①“引”在文中是“带走”的意思,大雁有意为诗人带 走愁心,与后面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 衬,而“雁别秋江去”则无此效果。②“引愁心”运用拟人手 法,更能表达出李白流放遇赦后的高兴心情。而“别秋江”则 只写雁儿冷漠地离别秋江,缺乏感情色彩,形象也不够生动活 泼。
• 但此时辛弃疾心情是动荡不安的。朝廷表面上基本 相安无事,实际上矛盾重重,不仅有主战派与主和 派的矛盾,还有各个派系、各种阵营、各个利益集 体中的矛盾,当时新任的右丞相是史浩,他思想上 对南归的豪杰志士很不以为然,甚至是歧视。史浩 曾经与张浚辩论,提出“中原决无豪杰,若有,何 不起而亡金?”的观点,并称北方归来者为“归正 人”,不赞成对“归正人”委以重任。这使得辛弃 疾困惑、忧虑,甚至是怨恨。从他的词作《水调歌 头》的题序中就可以清楚地看出:“淳熙丁酉,自 江陵移帅隆兴,到官之三月被召,司马监、赵卿、 王漕饯别。司马赋〈水调歌头〉,席间次韵。时王 公明枢密薨,坐客终夕为兴门户之叹,故前章及 之”。辛弃疾痛恨朝廷中的“门户”之分,但在词 中他说“孙刘辈,能使我,不为公”,对敌手表示 不屑,但也表达了“但觉平生湖海,除了醉吟风月, 此外百无功。毫发皆帝力,更乞鉴湖东”,也有归 隐的无奈。
纳,辛弃疾后来的升任也与此不无关系。按说到采石矶的 辛弃疾应该是回顾胜利缅怀恩师激发诗情的地方,面对
这个“感心之物”,按辛弃疾的性格应该浮想联翩、壮怀
激烈奋而作豪放词才是,但出人意料的是他却偏偏作了 一首戏作词,并且是他的创作历程中的第一首“戏作”
• 《西江月•江行采石岸,戏作渔父词》朝廷表面上基本 相安无事,实际上矛盾重重 表面看,淳熙五年是辛弃疾仕途平坦顺利的一年, 稼轩时年39岁,正当年富力强,仕途亨通。淳熙二年, 是他命运转折的一年,受丞相叶衡的举荐,辛弃疾出 任江西提刑,平茶商军赖文正之后,受到朝廷赏识, 得到嘉奖与升迁,先后除秘阁修撰、调京西转运判官、 差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再迁隆兴府江西安抚,到了 淳熙五年的春天,在江西安抚任上只三个月的辛弃疾, 就被召为大理少卿,到了京城临安。同年九月,就又 出任湖北转运副使。正如他自己所说:“聚散匆匆不 偶然,二年历遍楚山川。”(《鹧鸪天•离豫章,别司 马汉章大监》)“吴头楚尾,一棹人千里。”(《霜 天晓月•旅兴》)
• 《西江月•江行采石岸,戏作渔父词》这是一首”戏作词
“而且是辛弃疾的创作历程中的第一首“戏作”的词 • 这首词是船行长江采石矶时所作,采石矶在今安徽当涂县
西北,为长江最窄之处。据《Leabharlann Baidu资治通鉴•卷一百三十五》 记载:“(绍兴三十一年)十月戊午,中书舍人兼直学士 院虞允文参谋军事;……十一月甲戌,命中书舍人参谋军 事虞允文往芜湖,趣(李)显忠交(王)权军,且犒师采 石。丙子,中书舍人、督视江淮军马府参谋军事虞允文,
浪淘沙 疏雨洗天清 邓 剡①
疏雨洗天清。枕簟凉生。井桐一叶做秋声。谁念客身轻 似叶,千里飘零? 梦断古台城。月淡潮平。便须携酒访新 亭②。不见当时王谢宅,烟草青青。 【注】 ①邓剡:南宋词人,随文天祥抗元。南宋灭亡,被俘 押赴北上。本词为北上途经建康(今江苏南京)时所作。②新亭: 在今南京市南,据史料记载,西晋灭亡后南渡士人经常相邀到此。
表达技巧的比较主要从三个角度:常见修辞,表达方式 (其中对抒情和描写的考查居多),表现手法(包括对比、衬托、 托物言志、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等)。在对表达技巧的考查中, 对表现手法的考查居多,有的没有点明表现手法,需要辨别相 关手法;有的点明了表现手法,但要求结合作品分析、比较。 总的来说,表达技巧的比较分值较大,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 较高。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 乾元二年(759),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 岳阳而作此诗。 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 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 【尝试答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西江月 江行采石岸,戏作渔父词① 辛弃疾
千丈悬崖削翠,一川落日镕金。白鸥来往本无心,选甚 风波一任。 别浦②鱼肥堪脍,前村酒美重斟。千年往事 已沉沉,闲管兴亡则甚③? 【注】 ①此词作于《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之后。②别浦: 河流入江海之处。③则甚:做什么。 作者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说“休说鲈鱼堪脍”,在 此为何说“别浦鱼肥堪脍”? 【尝试答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吴融的《华清宫》以小显大,通过华清宫中的细枝末 节来揭露荒淫无道的唐玄宗和杨玉环的奢侈生活所加于人民 的苦难。这首诗意境新颖,讽意含蓄,以宫内宫外冷暖的迥 异形成鲜明对比,造成结构的错落、诗情的跌宕。
李约《过华清宫》抒写昔日君主追求淫逸,将国计民生的 大事看得很轻。结果,兵变作乱,帝后升天,唯有千年长生 树仍直直地长在那里,感叹王朝的兴废。 答案 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 第一首诗宫内宫外(或空间)对比:宫外飞雪阴云,分外寒冷; 宫内绿树掩映,温暖如春。 第二首诗今昔(或时间)对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 杂树丛生,宫殿荒凉。
督舟师败金兵于 东采石。”这一仗虞允文带领一万宋军 打败了四万金兵,是南宋难得的一次辉煌。辛弃疾渡淮
时,应该正是宋金鏖战之时,虞允文大败金兵,辛弃疾一
定知道。何况虞允文是辛弃疾的恩师,辛弃疾曾于南归
十年后的乾道七年,在司农主簿小官任上写了著名的战略 文章《九议》呈给当时的丞相虞允文,得到虞的赏识和采
本题型往往考查不同诗歌描写相同内容所表达思想感情的 比较和同一诗人抒写相似内容所表达思想感情的比较。 理解内容、把握情感,前提是读懂诗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读诗的题目,题目往往点明了诗的主要内容,定下了感情基 调。②了解作者身世及所处的朝代,即知人论世。同样的景物, 因诗人境遇、心情的不同,会蕴含截然不同的情感。③注意诗 中的意象,诗歌要借助意象来表情达意。④注意诗的最后两句, 古人写诗常常卒章显志,点明主旨。
• 词的下片,“梦断古台城。月淡潮平。”无限哀思难以 排解。邓剡把它带到梦乡,醒来却发觉古台城上梦凄凉。 词人的心境本来就很哀伤,但醒来见月色暗淡,海潮泛 起,禁不住自己也心潮澎湃,心里更加凄怆。梦醒之后, 只能去“便须携酒访新亭”。王导在当年的新亭会上, 还主张“戮力王室,克服神州”,但词人和文天祥都做 了俘虏,宋王朝已彻底亡矣。“不见当时王谢宅,烟草 青青。”邓剡对世事无常、朝代兴亡的感慨,因为真实 的遭遇而显得格外深沉,结句移情入景,寓激于婉,凄 苦的亡国之音,袅袅不绝。[5]
答案 “休说鲈鱼堪脍”是为了表达词人不愿归隐、希望为国 效力的志向。
本词说“别浦鱼肥堪脍”,写出了隐居生活的惬意,借 渔父不问国家兴亡之意,曲折地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悲愤 之意和无奈之情。
本题型往往考查不同诗歌对相同意象或同一描写对象的比 较。
意象就是物象与情思的组合。象即诗中的形象,不仅包含 人物形象,也包括景象、物象、事件和抒情主人公形象;意就 是作者的情思。比较鉴赏既可以比较相同意象表现的不同情感, 也可以比较不同意象呈现的相近场景。
• 《浪淘沙·疏雨洗天清》 是南宋诗人邓剡所 作的一首词。词中借景抒情,吊古伤今, 既倾吐了内心的亡国之痛,又诉说了乱离 中的人民之苦,全词感情沉郁,风格清奇。
• 词的上片,“疏雨洗天清,枕簟凉生。井桐一叶做秋 声”。暑退寒来之节气替代,说出盛极而衰的人生哲理。 宋室覆亡,故国不在,如瑟瑟寒秋,令人心灰神懒。 “疏雨洗天清”,然而天清世不清,能奈其何。室内枕 席生凉,是实写秋天到来天气生凉,气候更替,室外井 桐落叶,既是报秋,又勾起词人对自己身世的感叹。给 全词的气氛作了烘托,深含怀古的幽幽情感。“谁念客 身轻似叶,千里飘零?”叶随风飘,说明个人命运的不 可把握,也表明作者对邦国沦亡悲哀之情。“千里”是 概括在广东被俘到建康的旅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