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古代诗歌——比较鉴赏典型例题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诗歌对比专题训练

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诗歌对比专题训练

古代诗歌鉴赏·诗歌对比专题训练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蝶恋花(别范南伯)杨炎正离恨做成春夜雨。

添得春江,划地①东流去。

弱柳系船都不住。

为君愁绝听鸣橹。

君到南徐②芳草渡。

想得寻春,依旧当年路。

后夜独怜回首处。

乱山遮隔无重数。

【注】①划地:依旧、还是,此处作“一派”讲。

②南徐:地名,今江苏镇江市。

14.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片前三句先是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离愁别恨化为无尽的春雨,然后写涨满的春江浩浩荡荡向东流去。

B.“弱柳”句中“柳”和“留”谐音,字而写柳树系不住船,实则写词人殷勤挽留朋友但是朋友还是要登船离去。

C.“为君”句写词人想象着朋友离去,一路陪伴他的只有划船摇橹的声音,心中不禁滋生出无限的愁绪。

D.下片前三句写朋友到了南徐渡口后还会走上曾经一起踏青走过的那条路,但已经是路依旧人不同了。

15.结尾两句和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句在写景、抒情方面有哪些异同点?请简要分析。

(6分)答案:14. C15. 相同点: ①抒情方式和表达效果相同。

都是融情于景,以景作结;效果都是含蓄蕴藉,言有尽而意无穷。

②抒发的感情相同。

都抒发了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无限深情。

不同点:①所写之景的虚实不同。

杨词所写是虚景,是想象之景。

想象着分别之后,友人回望之时远山重重,遮隔无穷。

李诗所写是实景,是眼前之景。

孤帆渐远渐小渐无,只见长江滚滚东流。

②写景抒情的角度不同。

杨词从对方(朋友)角度人手,把离别之恨和思念之情写得丰厚而绵长。

李诗从自己的角度来写,借助典型意象表达自己在江边站立时间之久,从而表达对朋友依依不舍的情谊。

解析:14.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鉴赏能力,其中包括:1、诗词语言的理解和把握;2、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3、情感的把握.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熟知每个要点及每种题型的答题模式。

C项,“想象着朋友离去”错。

本句写的是:船走了,令人难以忍受,是摇橹传来的欸乃之声。

5 高考命题点五 比较鉴赏——花有百样红,静观皆不同

5 高考命题点五 比较鉴赏——花有百样红,静观皆不同

高考命题点五比较鉴赏——花有百样红,静观皆不同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与单篇诗歌的鉴赏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有两点外在的、形式上的区别:一是阅读的对象在数量上的区别;二是对比鉴赏多了一道“作比较”的程序。

命题者往往选取两首在主题、风格、题材、体裁、作者等方面有某些相同或相异之处的诗歌进行比较。

其比较点往往是两首诗歌的相同之处或相异之处。

从设题来看,有以下几方面:不同诗歌对相同意象的比较或不同诗歌对同一对象描写优劣的比较;不同诗歌中同一“炼字”的比较和同一诗歌不同版本用语的比较;不同诗歌对描写相同对象的表现手法的比较;同一诗人抒写相似内容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比较等。

因此,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整体把握,知同辨异”。

“知同”就是发现两首诗歌中相同、相似的东西,“辨异”就是分辨两首诗歌中不同乃至相对的东西。

“知同”也好,“辨异”也好,重点都要落实到上面提到的一些主要对比点上,都要从诗作中找到具体依据。

一、古代诗歌比较鉴赏主观题的提问方式和一般答题思路从大方面看,比较鉴赏题一般从“求同”“求异”两个方面来设计问题;从小方面看,可以从诗歌的体裁、题材、形象、语言、感情、思想内容、表达技巧等方面设题。

1.内容比较鉴赏比较诗歌的思想内容。

通过对两首诗的内容及作者情感的理解来分析其相同点和不同点。

[边练边悟1](2016·北京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西村陆游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忆叩门。

高柳簇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村。

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

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注]黄昏。

【注】耿:微明的样子。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这是陆游的另一首记游诗《游山西村》。

结合具体诗句,比较这首诗和《西村》在内容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6分) 答:解析:两首诗歌都是写景记游诗。

《游山西村》通过写农村丰收之年的待客情形、山间水畔的明媚风光、古老的乡土民俗以及作者乘月拄杖夜游,表达了作者对淳朴民风、民俗的热爱。

用比较的方式鉴赏诗词

用比较的方式鉴赏诗词

用比较的方式鉴赏诗词明考点比较鉴赏法是把内容相关而又有所不同的作家作品联系起来进行比较鉴赏。

常见的考查形式:1. 简要分析这两首诗表现手法的差异。

2. 简要分析两首诗表达的情感/心境有何不同。

3. 两首诗的语言风格有何不同。

学方法【典型例题】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金陵晚望金陵图高蟾韦庄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谁谓伤心画不成? 画人心逐世人情。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古城。

【注】高蟾、韦庄,均为晚唐诗人。

(1)这两首诗都写到了“伤心”,诗人为什么伤心?解析:本题不同作者从不同视角来写金陵,但都有共同点,即伤心,伤心的原因相似,是为唐朝的衰败而伤心。

答案:为唐王朝衰败,山河破碎,朝政靡费而伤心。

(2)两位诗人一位说“一片伤心画不成”,一位说“谁谓伤心画不成”。

请结合诗歌对此作简要分析。

解析:该题从不同角度,用不同诗句表达了表达了相同的思想感情。

(要透过异找出同)高诗作者通过晚望金陵,从“落日”“秋声”等意象中,生出一片伤心之情,诗人认为这种深重的伤心,世上的画家是看不出来的。

韦诗作者通过观看金陵图,认为画家用“老木”“寒云”等意象,足以表现出对国事衰败的伤痛之情,所以说,伤心是能画成的。

答案:高诗看景想入画,但是又对国事伤心,难以画出此情此景;韦诗看“金陵图”感受画中衰败意象,此时画画人与诗人情感相同,感觉画正是诗人想表达的伤心之情,所以在诗歌开头写“伤心画可成”。

最后总结诗歌比较题型的解题规律:1. 要通读这几首诗词,整体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

2. 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思想内容.感情.艺术手法.写法.修辞方法等)来寻求诗词的差异性。

3. 找准切入点。

或从标题入手,或从作品中所选取的物景入手,或从作品中的关键词入手,或从作品中的关键句入手,或从作品中带有色彩的词语入手,或从作品中的议论抒情句入手,或从作者生平情况以及艺术风格入手,或从注释入手。

对比型诗歌鉴赏

对比型诗歌鉴赏
对比型诗歌鉴赏
南仓中学 石海澜
❖ 一.明确考什么
❖ ⑴明概念 所谓比较鉴赏就是将语言、内容、形 象、表现手法相近或相反的两首诗歌放在一起进 行比较、鉴别、赏析 .
❖ ⑵晓类型 1、比较人物形象的特点与意象的内涵

2、比较情感基调

3、比较遣词炼句的技巧

4、比较意境的营造

5、比较表达技巧

6 、比较前人的评论
二.熟悉典型例题——知道怎么考
❖ 例(05天津)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湖州歌(其六) 南宋-汪元量 北望烟云不尽头, 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 目断东西四百州。
❖ [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 所作。
❖ 第(2)简析“大江东去水悠悠”与苏东坡“大江 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达的不同情感。
答:“大江东去水悠悠”抒发了作者身处国家衰亡不 可挽救之时的悲痛心情.侧重现实.苏轼的诗句表达 了对 流转,英雄不再的感慨,侧重怀古. 一步:找隐含信息
二步:抓相关语句分析
三步:扣题目总结
三:掌握该类题的答题步骤
❖ 一.看题目,找隐含信息,明确要回答什么. ❖ 二.抓住相关语句,具体分析.(历届高考失误区) ❖ 三.扣住题目要求,进行总结
三步:扣题目总结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湖北卷)

华清宫 吴融
❖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 李约
❖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⑴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 简要说明。(4分)

鉴赏古诗歌的表现手法例题及答案

鉴赏古诗歌的表现手法例题及答案

鉴赏古诗歌的表现手法例题及答案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主要有衬托、对比、象征、比兴、渲染和烘托等。

1.衬托。

例:阅读下而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渡湘江①_________杜审言迟日②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绝句漫兴九首(一)_________杜_________甫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

即遣花开深造次③,便教莺语太丁宁。

[注]①杜审言在唐中宗时曾被贬到南方极为偏远的峰州,本诗写在这次流放途中。

②迟日:春日。

③造次:匆忙。

《渡湘江》中“今春花鸟作边愁”句和《绝句漫兴九首(一)》中的“即遣花开深造次,便教莺语太丁宁”句在情与景的表现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请作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诗都将“花鸟”人格化,并运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反衬手法,在情与景的对立中,写出了诗人的烦恼忧愁。

春日花鸟本为娱人之物,《渡湘江》中鸟语花香在诗人心目中只倍增远去边疆的哀愁;《绝句漫兴九首(一)》中,诗人见花,则深感其造次;闻莺啼,则嫌其过于丁宁。

《渡湘江》是一首很有艺术特色的诗,通篇运用反衬和对比的手法。

诗的前两句是今与昔的衬比,哀与乐的衬比,以昔日对照今春,以园游对照边愁;诗的后两句是人与物的衬比,南与北的衬比,以京国逐客对照湘江逝水,以诗人南窜对照江水北流。

诗人渡江南下,看到江水滔滔北流,不禁对照自己的遭遇,追思昔游,抒发了怀念京国的悲思愁绪。

《绝句漫兴九首(一)》围绕客愁来写诗人恼春的情绪。

第一句概括说明眼下诗人正沉浸在客居愁思之中而不能自拔。

第二句是说春色不晓人情,莽莽撞撞地来到江亭,闯入诗人的眼帘。

第三、四两句,是诗人的责怪之辞:花匆匆的开放,莺频频地啼叫,似乎故意来捉弄家国愁思绵绵中的他乡游子。

本诗用“以乐景写哀情”的艺术手法,符合生活中的实际,结果是哀感倍生。

题目要求从情与景的关系来比较它们的相同点。

从大的类型来看,情与景有一致和不一致的。

课外古诗词鉴赏

课外古诗词鉴赏

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讲练结合
诗 歌 的 意 境
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
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
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 艺术境界。
诗歌的意境
江雪
柳宗元
讲练结合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诗人运用白描手法,创造出一种奇绝意 境,给人以强烈的感染。诗人的主旨, 意在巧妙曲折地反映自己在政治革新失 败后,不屈而又孤独的精神面貌,其意 不留痕迹地蕴含于所描绘的景象之中。
关 注 动 词
雨去花光湿,
风归叶影疏。
“湿”言“光”,“疏”言“影”,本身就 不寻常,王勃写春雨,雨下的时间短,雨
后日出,花上已没有雨水,在日光照耀下
更见滋润,所以说“花光湿”,这个“湿” 字极为确切。这个“光”字显得花有精神,
所以说“光”字有情。风停了,在日光照
耀下,叶影清疏,一个“疏”字,显得日 光从叶影透出。完全按照生活的样子写出,
物的特征,深刻地反映思想内容。
鉴赏时应联系全诗的主旨,从 遣词 、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 揣摩、推敲,来理解作者炼字炼意 的技巧。其次,要学会根据语境推
断词义的方法,并特别注意古今异
义和词类活用等情况。
推 敲 字 词
讲练结合
前 村 深 雪 里,
昨夜数 一 枝 开。
——齐己《早梅》
郑谷将“数”改为“一”,因为题为 “早梅”,如果开了数枝,说明花已 开久,不能算是“早梅”了,齐己佩
• • • •
鉴赏古诗词的方法、步骤: 一、写什么? 二、怎样写? 三、为什么这样写?
一、写什么? ——整体感知古诗词的内 容,把握诗词中的形象
1、注意诗歌题目 2、仔细推敲关键词句,理解词语 的隐含信息 3、调动知识积累

提分攻略四 求同探异,熟识比较鉴赏四题型

提分攻略四 求同探异,熟识比较鉴赏四题型

2.(2016福建漳州八校三模,8)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题目。 清明呈馆中诸公 高启 新烟着柳禁垣斜,杏酪①分香②俗共夸。 白下③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 卞侯墓④上迷芳草,卢女⑤门前映落花。 喜得故人同待诏,拟沽春酒醉京华。 [注] ①杏酪:传统习俗,在寒食三日做醴酪,又煮粳米及麦为酪,捣杏仁做粥。②分香: 宫廷按例分给宫女香粉、香囊等饰品。③白下:金陵。④卞侯墓:卞侯即晋朝的卞壸,他 曾任尚书令,忠恪勤事,后来在讨伐苏峻的叛乱中战死,被埋葬于白下。⑤卢女:莫愁,古 代善歌貌美的女子。 与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一诗相比,本诗所描写的清明景物有何不同?请简 要分析。(5分) 答:
1.答案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写“城阙”,点出送别地点,营造出辽远壮阔的意境;(2 分)《送卢主簿》写“城阙”,叙述送别前的生活,点明身在京城、不染流俗的心志。(3 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首句写送别之地长安被 辽阔的三秦地区所“辅”,突出了雄浑阔大的气势。“城阙居年满”点明身在京城,“俗事 稀”表明不染流俗的心志。
1.从“求异”的角度,分析两首诗词中“蝴蝶”的外在形象。(1)第一首词中蝴蝶的
步骤 演示
特点:花间成双成对飞舞。(2)第二首诗中蝴蝶的特点:花前自由自在飞舞。2. 从形象的精神内涵的角度,分析蝴蝶的不同作用。(1)第一首词中“双双对对飞” 反衬少女孤单无聊的形象;“惹教双翅垂”表现蝴蝶对怀春少女的同情。(2)第
望不到的失落感伤。
孟诗之“望”是极力远望友人离去的方向,通过这一“望”字,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 答案 不舍和无限牵挂的痛苦之情。(2分)李诗之“望”是登楼远望帝京所在的方向, 印证 引领下文的景物描写,既表达了对国君的眷念和向往,又蕴含了对“帝京”遥不

高考考点聚焦: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对比

高考考点聚焦: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对比

真题演练
从叙述的特点来看,全诗没有直接体现情感的词,却在看似平淡的叙述 中深刻地反映了农民在灾荒年头,连马食都吃不上的悲惨遭遇,有力地 抨击了豪门大户对农民的剥削。诗中对比手法的运用比较明显,首先是 采地黄者与买地黄者的对比,一个是生活于农家,以采地黄度日的农民, 迫切地需要卖掉地黄来谋生,一个是生活于“朱门”的白面郎,需要买 地黄来喂马;其次是人与马的对比,采地黄者忍饥挨饿,而“朱门”里 的马却以地黄为食。诗人通过这些对比,揭露出人不如马、贫富悬殊的 社会现实,表达了诗歌批判的主题。
真题演练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和艺术技巧的能力。本题要求结 合前六句中的对比手法分析精卫的形象。首先要找出前六句中的对比点, 如“终年”与“寸诚”的对比,精卫的微小诚心和填海的时间之久形成 对比,表现精卫复仇的坚决;“山石细”和“海波平”的对比,精卫力 量的渺小和大海的波涛汹涌形成对比,表现精卫抱负的远大;“渺渺” 和“区区”的对比,填海工程的浩大和精卫生命的渺小形成对比,表现 精卫命运的悲惨。据此分条概括出精卫的形象特征即可。
解读高考
高考考点
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一对比
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或矛盾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 照比较的表现手法。作者通过对比,让读者分清好坏、辨别是 考点解读 非。运用对比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事物的 特征,增强文章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对比”这一考点合乎语文学科核心 核心素养
1.本诗前六句是怎样运用对比手法勾勒精卫形象的?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比较鉴赏题课件68张

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比较鉴赏题课件68张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画眉禽
文同 近日闲窗生好风。一声初听下高笼。 宫廷事简人皆散,如在千岩万壑中。
这两首诗中,画眉鸟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比较鉴赏形象(作用)
参考答案:
①欧诗中作者以画眉鸟自比,以林中画眉鸟与笼中 画眉鸟暗合作者生活的两种状态,托物言志,富含理 趣;(2 分)画眉鸟是作者官场失意、向往自由的情 感化身,更是对生命自由的思索。(1 分)
现实中没有黑色梅花,而宋代出现了墨梅画。根据 上面两首诗,概括陈与义对墨梅画特点的认识,并比较 两首诗题咏的侧重点有何不同。(6分)
【答案】认识:不施色彩,只用水墨,重视神韵而不拘 泥于形貌(或:重“意足”而轻“颜色”,强调意趣而 不求形似)。
不同:①第一首侧重于赞美墨梅的清姝气质。
②第二首侧重于赞美画家高妙的艺术造诣。
C.柳诗用“千山”“万径”给下面两句的“孤舟”和“独钓”的画面
作衬托。没有“千”“万”两字,下面的“孤”“独”两字也就平淡无
奇,没有了感染力。
D.柳诗“寒江雪”三字是“画龙点睛”之笔,把全诗前后两部分有机
地联系起来,不但形成了凝练概括的图景,也塑造了渔翁完整突出的形
象。
解析:B项,“打了一场胜仗”错。所写的战争从全局上看,是一场败 仗。但虽败却并不令人丧气,而是败中可见将领的出众、豪气。 答案:B
参考答案:
相同点:都塑造了一位年老多病的诗人形象。此诗中的“颜状” 体现了诗人的年老,“扶病”体现了诗人的体弱多病。《登高》 中的“繁霜鬓”“百年多病”体现了诗人的年老多病。
不同点:此诗塑造了一个老而弥坚、倔强进取的诗人形象。诗人 虽已年老多病,但依然有战马从征、飞雕击空的壮志。《登高》 塑造了诗人长年漂泊、孤愁潦倒、忧国伤时的形象。“常作客” 体现了诗人正漂泊他乡,“独登台”“潦倒”体现了诗人的孤愁 潦倒,“艰难苦恨繁霜鬓”既指诗人的处境艰难,又指时世艰难, 同时写出了诗人已经两鬓斑白、青春不再的窘态。

2012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高考诗歌鉴赏——比较高考诗歌鉴赏练习

2012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高考诗歌鉴赏——比较高考诗歌鉴赏练习

2012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比较鉴赏练习教学参考0819 08412012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比较鉴赏练习1.阅读下面的诗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三月晦日偶题秦观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点绛唇元好问醉里春归,绿窗犹唱留春住。

问春何处,花落莺无语。

渺渺予怀,漠漠烟中树。

西楼暮,一帘疏雨,梦里寻春去。

(1)词多富情趣,而宋诗多理趣。

请从作品中对春逝态度的角度,分析秦诗之理趣、元词之情趣是如何表现的。

秦诗之理趣:元词之情趣:(2)《点绛唇》一词起句与结句颇有艺术特点。

起句“醉里春归”深婉有致,“醉里”可见沉迷于春景,但“春归”却明确点出“春去也”之无奈,奠定了全词的基调。

结句“梦里寻春去”解析:答此题首先要区分开“理趣”和“情趣”这两个概念。

“理趣”指用生动具体的形象传达一个普遍而又深刻的道理。

诗人借助诗中的形象,把所感所悟传达出来,既富有情趣,又深刻隽永,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

“情趣”指用生动具体的形象表达出诗人的感情和趣味,即寓情于景或借景抒情或融情于景。

考生作答时要抓住词中重点字、词语来分析。

答案:(1)秦诗之理趣:阐发了季节更替,风物变化乃是自然之理,认为春天固然美好,但“留春”的痴心儿女对春逝无需遗憾,因为夏天深幽的树荫也足以怡人。

元词之情趣:用“绿窗犹唱”“花落”“莺无语”“烟中树”“暮”“疏雨”“梦”等词语刻意营造春逝的氛围,用“留春”“问春”“寻春”等传达出他对春逝的惆怅意绪。

(2)结句“梦里寻春去”语淡情浓,表明不忍春逝,着意到梦中寻觅春天的踪迹,正可见(现实世界中)春逝之无可挽回,起结回环,结句更凸显此词蕴藉之特点。

2.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独坐(节选)(唐)王维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夜深(宋)周弼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

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1)两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

诗歌比较鉴赏

诗歌比较鉴赏

诗歌比较鉴赏比较原则诗歌比较鉴赏在设题上基本是遵循“求同辨异”的原则,即所选诗歌在题材相同或相近的基点上比较辨别其他方面的异同。

一、选材类型1、不同诗人相同内容的比较(出现频率最高)2、同一诗歌不同版本用语的比较对比问题: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

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3、同一诗人相同内容的比较房兵曹胡马杜甫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激昂向上)病马杜甫乘尔亦已久,天寒关塞深。

尘中老尽力,岁晚病伤心。

毛骨岂殊众,驯良犹至今。

物微意不浅,感动一沉吟。

(抑郁低沉)二、设题角度1、内容、情感比较2、意象、意境比较3、语言赏析比较4、手法、技巧比较具体举例分析:1、内容、情感比较【方法指津】理解内容、把握情感,前提是读懂诗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①读诗的题目,题目往往点明了诗的主要内容,定下了感情基调。

②了解作者身世及所处的朝代,即知人论世。

同样的景物,因诗人境遇、心情的不同,会寓含截然不同的情感。

③抓关键词语,分析作者的喜怒哀乐等感情。

④注意诗的最后两句,古人写诗常常卒章显志,点明主旨。

⑤熟悉常用感情基调用语,结合全诗,把握两诗不同的感情基调。

【典型例题】(2007年高考辽宁卷)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独坐(节选)王维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夜深周弼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

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1)两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

请具体说明。

(2)两诗中均有“独坐”,而作者心境不同。

试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1)王诗写的是“秋夜”,写了山中果落、灯前虫鸣的现象;(1分)周诗写的是“春夜”,写了春雪初停、残月挂山、溪水成冰的景象。

(1分)王诗描写的是动景,(1分)周诗描写的是静景。

(1分)(2)王诗写的是悲哀孤独的心境。

(1分)一、二句写诗人独坐的孤寂和岁月流逝的悲凉;三、四句写草木昆虫零落哀鸣,更添悲哀。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二古代诗歌鉴赏5 高考命题点五 比较鉴赏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二古代诗歌鉴赏5 高考命题点五 比较鉴赏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高考命题点五
比较鉴赏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诗歌比较鉴赏是近几年高考考查的热点,在 2014 年的高考 语文试卷中,古代诗歌采用比较鉴赏的有山东卷、全国卷Ⅱ、天 津卷、江苏卷、浙江卷、福建卷。2015 年全国卷Ⅰ,诗歌鉴赏取 材于唐代边塞诗人岑参的《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 ,与初中学过 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作比较, 属于比较鉴赏类型,只不 过第二首诗歌来源于教材,没呈现原文,从学过的诗歌上去找思 路, 这本身就是一种解答提示, 因此也就降低了试题的难度。 2016 年高考全国卷Ⅲ采用了 2015 年高考全国卷Ⅰ的形式。因此,诗 歌的比较鉴赏,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栏目 导引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答案: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的木芙蓉 形象;范诗写的是孤苦、心酸,处境凄凉却坦然面对的木芙蓉形 象。前者是豪迈与大度的闲适之士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 环境中坚韧的乐观者形象。
栏目 导引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2014· 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 寻诗两绝句 陈与义 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①,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②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栏目 导引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木 芙 蓉 吕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栏目 导引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窗前木芙蓉 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注]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 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栏目 导引
第二部分

唐诗鉴赏练习题

唐诗鉴赏练习题

唐诗鉴赏练习题题目一:《登鹳雀楼》是一首庆祝功绩的咏史之作,请分析该诗与历史背景的关系。

《登鹳雀楼》是唐代文学家王之涣创作的一首诗歌作品,以其雄浑的气势和豪放的情感而广受赞誉。

这首诗以登上鹳雀楼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前代功绩和自我的赞美之情。

通过分析该诗与历史背景的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和艺术技巧。

首先,该诗与唐代盛世的政治背景密切相关。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一个朝代,这个时期国力强盛、文化繁荣。

诗中提及的“百战沙场”、“曾经万事成”等表达了当时唐朝的战争胜利和统一大业的功绩,凸显了国家的繁荣和国力的强大。

其次,该诗与士人的风采和自我价值观念有关。

唐代是文人墨客辈出的时代,王之涣作为一位文学家,他通过《登鹳雀楼》一诗,表达了对天下英雄和自身才华的自傲之情。

诗中的“拔剑四顾心茫然”、“感慨系之烈士魂”等表达了诗人自身的豪情和壮志,体现了士人对于成名立业的追求和对自我价值的认同。

最后,该诗还与文化传承和审美情趣的延续有关。

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鼎盛时期,文人墨客崇尚古风,对古代的辉煌事迹充满向往和敬仰。

《登鹳雀楼》在表达对历史功绩的赞美的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古代壮丽场景和文化传统的热爱和追求。

诗中的“烟销日出不见人”、“云山雾绕楼阁峰”等描绘手法,充分展现了唐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独特风貌。

综上所述,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以其雄浑的气势和豪放的情感,通过对历史背景的运用和艺术手法的表现,成功地刻画了当时盛世的社会风貌和士人的自我追求。

这首诗既是对历史功绩的赞美,也是对文化传承和审美情趣的体现,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赏句典型例题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赏句典型例题

赏析炼句之美例1.(2018全国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9分)野歌李贺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15. 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6分)例2.(2015四川)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骆宾王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

兰径薰幽珮,槐庭落暗金。

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

1.请简要赏析“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3分)例3.(2016全国Ⅱ)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①(节选)杜甫先帝天马玉花骢②,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③,迥立闾阖生长风④。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⑤,一洗万古凡马空。

[注]①曹将军霸:即曹霸,唐代著名画家,官至左武卫将军。

②玉花骢:唐玄宗御马名。

③赤墀:宫殿前的红色台阶。

④闾阖:传说中的天门,这里指宫门。

⑤斯须:一会儿。

1.如何理解曹霸画的马“一洗万古凡马空”?曹霸是怎样做到的?请简要分析。

(5分)例4.(2017全国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15.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6分)例5.(2016全国Ⅲ)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8~9题。

内宴奉诏作曹翰①三十年前学六韬②,英名常得预时髦③。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④。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

【注】①曹翰(923~992),宋初名将,②六韬:古代兵书。

③时髦:指当代俊杰。

④阵云: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站阵之意。

8.诗的颈联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软,眼昏犹识阵云高”,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古诗鉴赏题题型——开放题例题及答案

古诗鉴赏题题型——开放题例题及答案

1、这首词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这首词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一蓑烟雨任平生 2、“山头斜照却相迎”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山头斜照却相迎”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拟人。表现经历风雨后, 拟人。表现经历风雨后,夕阳斜照给他带来的雨后 清新的喜悦。 清新的喜悦。 3、画线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悟展现他怎样的性 、 格? 感悟:自然界如此,人生旅程何尝不是如此。 感悟:自然界如此,人生旅程何尝不是如此。一切 政治风雨都会过去,经历了风雨的洗礼, 政治风雨都会过去,经历了风雨的洗礼,得到的常 常是轻松与平静。 常是轻松与平静。 性格:旷达、开朗与超脱。 性格:旷达、开朗与超脱。
1、词的上阙“绿杨烟外晓寒轻”一句说明游春在清 晨,而下阙描写的景象已经是“斜阳”“晚照”, 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说明美好时光转瞬即逝,体现长恨欢娱少的寂寞。 2、“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是如何营造境界的? 首先是比拟,写出枝繁花盛热闹的气息;其次,化 静为动,将静态美景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第三, 化抽象为形象,将春意栩栩如生具体表现出来;第 四,运用通感,化视觉为听觉,渲染春意浓郁。总 之写游春畅快心情。
归纳:是非比较类答题技巧
1、明确观点,赞同或反对; 2、结合具体诗句分析,点明思想内容或艺术 手法; 3、指明作者的写作用意或人生态度。
就作品中画线句展开想象,写一段场景描写。
暮春时分的郊外,绿水环绕的村庄, 暮春时分的郊外,绿水环绕的村庄,时时有呢喃的 燕子在纷飞的柳絮中双双飞进飞出, 燕子在纷飞的柳絮中双双飞进飞出,隐约可见园里 已渐凋零的花和新生的青杏, 已渐凋零的花和新生的青杏,不时听到飘过墙头的 秋千上少女清脆悦耳的笑声…… 秋千上少女清脆悦耳的笑声
古诗鉴赏题题型2——开放题 答案示例
开放性试题大致分类

古诗词鉴赏意象类对比阅读5练(教师版)

古诗词鉴赏意象类对比阅读5练(教师版)

【二轮复习】诗歌鉴赏比较阅读精讲精练解一、意象类比较(5练)【典型例题1】人物形象对比分析·不同诗歌中的同一人物(“渔夫”)【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渔家傲引洪适子月水寒风又烈,巨鱼漏网成虚设。

圉圉从它归丙穴,谋自拙,空归不管旁人说。

昨夜醉眠西浦月,今宵独钓南溪雪。

妻子一船衣百结,长欢悦,不知人世多离别。

【注】①子月:农历十一月。

②圉圉:困而未舒的样子。

丙穴:地名,在今陕西略阳县东南,这里借指巨鱼所生活的深渊。

14.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上片“子月”一句为环境描写,既点明了渔人捕鱼的节令气候,也为下文诸多内容作了张本。

B. “巨鱼”以下三句,写巨鱼漏网,圉圉而去,但是渔人不以为意,因为他本来就志不在鱼,是想表达壮志难酬的无奈。

一个“从”字尽显其洒脱旷达状。

C. 下片“昨夜”二句不仅勾勒了优美的意境,也通过时间和场景的迅速变换,表现了渔人生活的旷放无拘。

D. “不知”一句,藏辞锋于婉转之中,由对渔人一家生活描写,转向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揭示,名为渔人的“不知”,实为作者的“深知”。

【参考答案】14 B项【解析】“不以为意”“志不在鱼”“壮志难酬”错误,从词中来看,尽管水寒风烈,渔人仍须下水捕鱼,可叹的是“巨鱼漏网”,圉圉而去,渔家生活,便无着落,连暂时缓解窘迫生活的希望也成为“虚设”了,所以对巨鱼漏网,渔人并非不以为意,而是无可奈何;“从”,“任从”的意思,任从那巨鱼摇头摆尾地回到深渊,结合渔人的心理活动:“谋自拙”来看,这是对“巨鱼漏网”的反省,自认谋拙、晦气,至于别人怎样说,那就由他去吧!渔人毕竟是旷达的,对于巨鱼漏网,渔人委心任运,超然物外,并没有壮志难酬的无奈。

★★(比较阅读题型)15. 渔夫(渔父或渔翁)是我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个意象。

试将本词中的渔夫与柳宗元《江雪》中“独钓寒江雪”的渔翁作个比较,说说二者的不同之处。

高考古代诗词鉴赏修辞技巧导练:对比衬托手法(附参考答案)

高考古代诗词鉴赏修辞技巧导练:对比衬托手法(附参考答案)

高考古代诗词鉴赏修辞技巧导练:对比衬托手法(附参考答案)一、知识梳理在古典诗歌中,对比是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是指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以达到强烈的表达效果,或使对立的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揭示本质,给人深刻启示;或使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给人深刻印象。

构成对比的前提条件必须是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

衬托是为了突出主要事物,先描写与之有关联的事物作为陪衬的修辞。

衬托分正衬和反衬两种,反衬一般又包括动衬静、声衬寂、乐衬哀。

“对比”和“衬托”的区别在于:对比是相反或相似的两种事物互相对照,以共同表现某种思想或意境,对比对方不分主次;而衬托是以次要事物为陪衬突出一个主要事物,一方是工具,一方是目的,两者主次分明。

二、方法归纳1、诗(词)中将XXX(事物或内容)与XXX(事物或内容)对比2、突出强调了XXX(内容),表达了XXX(感情)。

三、课堂精讲例题【例题一】(2012年宝山二模)五洲夜发(南朝)阴铿夜江雾里阔,新月迥中明。

溜船惟识火,惊凫但听声。

劳者时歌榜,愁人数问更。

【题目】最后两句采用的手法,简析其作用。

(4分)【答案示例】对比,用船工不时的优游自在的歌唱与“愁人”的内心急切、焦灼不安形成鲜明对比,表现“愁人”想家的强烈,归家的心切。

【例题二】(2013年普陀区二模)【双调】天香引·西湖感旧问西湖昔日如何?朝也笙歌,暮也笙歌。

问西湖今日如何?朝也干戈,暮也干戈。

昔日也,二十里沽酒楼,春风绮罗;今日个,两三个打鱼船,落日沧波。

光景蹉跎,人物消磨。

昔日西湖,今日南柯。

【题目】这首小令主要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请简析其作用。

(4分)【答案示例】这首元曲将昔日西湖繁华安逸的生活场景和今日破败荒凉的景象进行对比,鲜明地突出连年战乱带来的剧变和危害,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和伤时忧世的心境。

四、课堂训练题【例题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途中见杏花吴融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高中古代诗歌阅读05:诗歌比较题鉴赏策略(27张)

高中古代诗歌阅读05:诗歌比较题鉴赏策略(27张)

题点2:语言比较
语言比较鉴赏题主要分微观语言比较题和整体风格比较题两类。其中“字 词句”型的微观语言比较题主要通过“炼字题”在单首诗歌内对字、词、句进 行比较。
但对于不同诗歌语言风格的比较也屡有考查。整体风格比较题主要是对诗 歌、诗人的整体风貌进行考查。
四方面鉴赏词语比较赏析题 词语比较赏析题与一般的词语赏析题一样,看该词语是否造境、写景、表 情,是否传神等。 (1)一定要选好比较点。如联系描写的情景进行比较,看谁更符合语 境。 (2)从表现作者情感上进行比较,看谁更能准确表达诗人当时的情感; (3)从表达特点上进行比较,看谁更生动形象; (4)从结构特点上进行比较,看谁更能使结构浑然一体、更能起照应等 作用。 【注意】把理由说清楚、说充分。
第一步:要熟悉各种表达技巧的术语与内涵。 第二步:审清题干要求比较的方向、角度,比较到哪一步,是只要答出术 语还是兼有效果的分析。 第三步:鉴于表达技巧的复杂性,要立足于对原诗准确的判断,尤其注意 甄别那些易混淆的表达技巧。
真题研习
【2016浙江卷】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北来人二首
1.这两首送别诗在情感上,《秋江送别》突出_________;而《送柴侍 御》突出_________,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 比邻”情怀类似。
2.前人评《送柴侍御》“翻新脱妙”。比较《秋江送别》与《送柴侍 御》两诗的后两句,分析后者写法的妙处。
【参考答案】1.感伤 达观。2.①意象运用上,王勃诗的意象隐于句 内;王昌龄诗将青山、明月两个意象前置,形象鲜明突出,富有象征意义(青 山象征思念,明月暗示友情),意境开阔。②空间处理上,王勃诗化近为远, 强调心理距离之远,为送别诗传统写法(如谢朓诗有“何况隔两乡”);王昌 龄诗则化远为近,强调心理距离之近,是创新性的表达。③抒情方式上,王勃 诗以议论直接表达,意尽句中;王昌龄诗融情入景,反诘收尾,余韵悠长。

2022届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2012年—2020年高考真题)

2022届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2012年—2020年高考真题)
鹊桥仙 陆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一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 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蘋洲烟雨②。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 与?
[注]①纵博: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种棋戏。《剑南诗 稿》“四十从戎驻南郑,酣宴军中夜连日……华灯纵博声满楼,宝钗艳舞光照席。” ②酒徒:犹言市井平民。占断:完全占有。蘋洲烟雨:指长满蘋草、烟雨空濛的小河 高地。③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 玄宗诏赐他镜湖一隅。
用来含蓄地表现对统治者的不屑以及愤慨不平。(2分)皇帝 既置我于闲散,镜湖风月原本就属于闲散之人,又何必要你皇 帝恩赐呢?再说,天地之大,何处容不下我一个闲散之人,谁 又稀罕你皇帝的恩赐!(3分)
(2013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11分)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 朱熹
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8. 这首咏梅诗中,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 要分析。(5分)
古代诗歌鉴赏 ——高考真题
(2012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11分) 思远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
色。
8.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
种感情有何作用?(5分)
(2015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11分) 残春旅舍 韩偓①
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②。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免被尘埃污③,拂拭朝簪待眼明④。 [注]①韩偓(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时唐朝已亡。②咸京:这里借 指都城长安。③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 ④朝簪:朝廷官员的冠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鉴赏古代诗歌——比较鉴赏
比较诗歌的形象
例一、(2008广东卷B)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7分)
木芙蓉窗前木芙蓉
吕本中范成大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更凭青女①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⑴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
⑵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5分)
比较诗歌的语言
1.比较两首诗
例二、(2008湖南)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5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扬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龙标野宴
王昌龄
沅漠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

莫道弦歌愁远诵,青山明月不曾空。

两首诗都有一“愁”字,但其在诗中的含义和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2.一首诗不同版本的比较
例三、(2016全国Ⅲ)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8~9题。

内宴奉诏作曹翰①
三十年前学六韬②,英名常得预时髦③。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④。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

[注]①曹翰(923~992),宋初名将,②六韬:古代兵书。

③时髦:指当代俊杰。

④阵云: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站阵之意。

8.诗的颈联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软,眼昏犹识阵云高”,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5分)
9.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

(6分)
比较诗歌表达技巧
例四、(2015全国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
岑参
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迟,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

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

②轮台:庭州厲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

8.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5分)9.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
比较诗歌的情感态度
例五、(2012江西)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8分)
江城子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

动离忧,泪难收。

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

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①不为少年留。

恨悠悠,几时休。

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

便作②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

②变做:纵使。

⑴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

(4分)
⑵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

(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