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额尔古纳河右岸》
论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的人性关怀
论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的人性关怀《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中国著名作家迟子建的代表作之一,该作品以额尔古纳河流域的草原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关于人性的故事。
小说中展现了人性的善良和丑恶,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与多样性。
本文将从《额尔古纳河右岸》中的人性关怀来探讨迟子建对于人性的深刻思考和表达。
小说中对人性的关怀体现在对农民的描写和塑造上。
在小说中,笔者通过对农民生活的细致描摹,展现了对农民生活的尊重和关怀。
农民们艰苦的生活和朴素的情感被迟子建刻画得深入人心,读者很容易就能对农民们的生活产生共鸣和同情。
在小说中,迟子建将大篷车里的农民描绘得如此淳朴、耕作和善良,他们深爱着土地,尊重自然,每个农民像都体现着这份独特的人性的美好。
通过对农民的描写,迟子建对人性的关怀得到了充分的呈现。
小说中关于爱情和家庭的描写也是对人性关怀的表现。
小说中,主人公额尔古纳一家的生活被描写得非常真实和感人。
作为部落中的一员,主人公额尔古纳对家人充满了爱和责任感,他的妻子阿拉善也是一个顾家的温柔女性形象。
他们之间相互扶持,相互包容,为家庭和子女努力奋斗,展现了深厚的家庭情感。
小说中还刻画了额尔古纳与伍神医、响山鬼之间复杂的爱情关系,展现出了人性中欲望和矛盾的一面。
这些对爱情和家庭生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人性的纯真和温暖,也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小说中对自然和环境的描写也是对人性关怀的体现。
额尔古纳河对于草原上的人来说,是生命的源泉,是他们的家园。
小说中对河流、草原和森林的描写,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和敬重。
在小说中,迟子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界的关怀和畏惧之情。
人性与自然的关系是小说的一大主题,作者通过对大自然的描写,表现了对自然界的敬畏与敬重,体现出人性的善良和关怀。
小说中对于人性的复杂和矛盾的描写也是对人性关怀的表达。
在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极富有个性和张力,每一个角色都具有自己的特点和性格。
有的人善良忠厚,有的人狡诈狠毒,有的人温柔善良,有的人冷酷无情。
评迟子建的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
评迟子建的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女作家迟子建的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以下简称《右岸》)是一篇以鄂温克族人生活为题材的史诗性的优秀小说,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小说展现了人类“家园”的重要主题,揭示了处于茫然失其所在的当代入对于“诗意的栖居”的向往。
一、忧伤的生态灵魂与无奈的抗争小说《右岸》满含深情地描写了额尔古纳河右岸这个鄂温克族人生活栖息的特定“场所”。
海德格尔对场所的阐释,“这种场所的先行揭示是由因缘整体性参与规定的,而上手事物之来照面就是向着这个因缘整体性开放的”。
《右岸》深情地描写了鄂温克族人与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山山水水的须臾难离的关系,以及由此决定的特殊生活方式,一草一木都与他们的血肉、生命融合在一起,具有某种特定的不可取代性。
鄂温克族人特殊的“家园”有“场所”的独特性,甚至是不可代替性,是生态美学与生态文学的重要内涵。
小说形象地描绘了鄂温克族人特殊的生存“场所”,他们特有的生老病死与婚丧嫁娶的方式,为我们呈现了鄂温克族家园特有的生态存在之美,既有阴性的人与自然协调的安康之美,更多的是人与自然抗争的阳刚之美,集中表现在两代萨满为部族利益所进行的原始宗教仪式中的“生态崇高”。
《右岸》以反思游猎民族鄂温克族丧失其生存家园而不得不搬迁定居为题材。
迟子建在小说的“跋”中写到,触发她写这本书的原因是她作为大兴安岭的子女早就有感于持续30年的对茫茫原始森林的滥伐,造成了严重的原始森林老化与退化的现象,而首先受害的则是作为山林游猎民族的鄂温克族人。
作者从接到一位友人有关鄂温克族女画家柳芭走出森林,又回到森林,最后葬身河流的消息以及作者在澳大利亚与爱尔兰有关少数族裔以及人类精神失落的种种见闻中,深深地感受到原来“茫然失其所在”是当今人类的共同感受,具有某种普遍性,于是作者下决心写作这个重要题材。
而她在深入到鄂温克族定居点根河市时,猎民的一批批回归更加坚定了她写作的决心。
于是,作者开始了她的艰苦而细腻的创作历程。
论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的人性关怀
论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的人性关怀迟子建的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以人性关怀为核心,通过描写主人公的成长与个人命运的逆转,对社会现实中的人性弱点和深层次的内心挣扎进行了深入思考。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一部以农村为背景的长篇小说,主要讲述了少年额尔古纳河右岸的憧憬、失去和奋斗的故事。
小说以少年额尔古纳为中心,通过对他的塑造展示了作者对人性关怀的思考和表达。
迟子建通过刻画主人公额尔古纳的命运颠沛起伏、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痛苦与挣扎,呈现了对人性脆弱和对命运无奈的关怀。
额尔古纳的父亲在他小时候去世,母亲再嫁,留下了一个熟人刘学启收养额尔古纳。
刘学启却因被当地的官员耍弄而家破人亡。
额尔古纳的成长过程中充满了饥饿、疲惫和辛酸,他被迫离开家乡,到城市谋生。
作者通过这一系列的描写,传递出对那些在社会底层生活的人的同理心和关怀,呼唤社会的温暖和公平。
通过对额尔古纳与其他人的情感交流和人性冲突的描写,迟子建表达了对个体内心挣扎的关注。
小说中,额尔古纳和姚锦铭这两个角色的关系就体现了作者在人性关怀方面的思考。
姚锦铭是额尔古纳的好友,他成绩优秀、家境优越,与额尔古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迟子建通过对姚锦铭的描写,让读者看到了他内心的脆弱和挣扎。
正因为对比,更凸显了额尔古纳坚忍不拔、积极向上的一面。
通过这种情感交流和对比,迟子建呈现了人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每个个体都有内心战斗的事实。
迟子建通过对环境和人物状态的描写,反映了对社会经济现实的思考和人性关怀。
小说中,城市和乡村的残酷现实逼迫着额尔古纳要面对人性的软弱和可塑性。
作者描述了额尔古纳在城市努力谋生的艰辛,他在面对城市的险恶环境时始终保持着善良和坚毅的本性。
在额尔古纳的成长过程中,迟子建用小人物的生命历程展示了底层人民的社会存在和现实困境,并通过这些细腻的描写,无声地展现了对社会中弱势群体的担忧和关怀。
论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的人性关怀
论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的人性关怀小说中展现了作者对人性困境的关怀。
在小说中,主要人物们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境,比如贫困、身份认同、家庭问题等。
尤其是男主人公楚伊日嘎,他生活在边疆小镇上,面对着家庭的贫困和残疾的父亲,他不得不背负起沉重的家庭责任。
作者通过塑造楚伊日嘎这一形象,展现了对人性困境的深切关怀,同时也表现出对弱者的同情和关爱。
在小说中,楚伊日嘎并没有被困境击垮,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克服了各种困难,展现出了他的人性的坚强和善良。
小说中呈现了作者对人性纠葛的关怀。
小说中的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充满了纠葛和矛盾。
比如楚伊日嘎和小花之间的感情复杂,既有亲情又有爱情,充满了曲折和矛盾。
而楚伊日嘎与吉明之间的矛盾也是小说中的一大亮点,他们两人因为家庭、爱情和身份认同等问题产生了激烈的冲突。
作者通过这些纠葛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面性,同时也表现了对人性矛盾的理解和宽容。
小说并没有简单地对人物进行价值判断,而是通过对他们内心世界复杂的描写,展现了对人性的深刻关怀和理解。
小说中还体现了作者对人性善良的关怀。
在小说中,即使是面对困境和矛盾,人物们内心深处依然有着善良的一面。
比如楚伊日嘎虽然生活贫困,但他对父亲仍然充满了孝心和体贴;小花尽管曾经受过伤害,但她对生活充满了崇高的信念和坚定的勇气。
在小说的结尾,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善良展现了对人性的希望和信心,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通过对人性善良的展现,小说向读者传递了一种正能量和乐观情绪,激励人们面对困难保持善良和勇气。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一部充满了人性关怀的作品,通过对不同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的安排,作者展现了对人性的深刻思考和关怀。
小说不仅仅展现了生活在边疆的人们的艰辛与纠葛,更是通过对人性善良和困境的关怀,向读者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迟子建通过这部作品向我们展现了人性的美好和复杂,让我们在阅读之余,对生活中的困境和矛盾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关怀。
论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的人性关怀
论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的人性关怀《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中国作家迟子建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小说以1970年代的内蒙古额尔古纳河流域为背景,通过主人公迟子建的视角,展示了当时中国农村社会的变革和人性的复杂。
小说表现了对贫困农民的关怀和同情。
小说中,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农民生活在贫困和艰难中,他们缺乏物质财富和文化知识,面对严酷的自然环境和恶劣的生活条件,付出了辛勤的努力却仍难以过上好日子。
迟子建通过描写农民的生活细节,展示了他们在贫困中的艰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他对农民的描写没有夸张和嘲笑,而是以一种真挚而温情的态度展现他们的人性和价值。
小说展示了对城市人士及其道德观念的质疑。
小说中,主人公迟子建和他周围的农民们向往城市的富裕和高尚的生活,他们视城市人士为榜样,并希望通过模仿他们的行为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当他们接触到城市人士时,却发现他们同样面临着道德困境和内心的矛盾。
通过描写城市人士的物欲和虚荣,小说表现了他们与农民之间的差异和冲突。
迟子建不仅质疑了城市道德观念的虚妄和僵化,更表达了一种对人性的深刻思考和探索。
小说探讨了人性的辩证性和复杂性。
小说中,迟子建通过自身的经历和观察,展示了人性中既有善良和真诚,也有欺骗和冷漠。
他所描述的人物形象既有简单朴实的农民,也有精明狡诈的商人;既有真诚的友情,也有互相利用的关系;既有对幸福的追求,也有对权力和金钱的欲望。
这些复杂的人性形象让读者认识到人性的多样性和矛盾性,进而思考和审视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额尔古纳河右岸》展现了作者对贫困农民的关怀和同情,质疑了城市人士及其道德观念的虚妄,并通过对人性复杂性的揭示,向读者传递了一种人性的真实和复杂。
这种人性关怀使小说具有了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文化价值。
论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的人性关怀
论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的人性关怀《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中国作家迟子建的一部长篇小说,该小说以额尔古纳河为背景,讲述了一段发生在边疆小镇上的故事。
小说中展现的人物形象鲜活生动,情节曲折推进,展现了作者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关怀。
本文将从人性关怀的角度出发来分析迟子建在《额尔古纳河右岸》中的创作,探讨其对人性的关怀。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一系列的人物塑造和情节展开来表现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有多尔衮、乌西文、格日欣,以及麦麦提等,每个人物背后都有其独特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
作者通过这些人物,展现了他对人性的关怀和理解。
作者对人性的关怀表现在对每个人物的平等对待上。
在小说中,无论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作者都给予了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表达。
多尔衮是一个为了生活而努力奋斗的普通人,他的内心深处充满了对家庭的责任和对生活的渴望;而乌西文则是一个为了信仰和梦想而坚持的人,他的内心世界充满了对心灵自由的追求和对宗教的虔诚。
作者通过这些人物形象,展现了对普通人的尊重和关怀,认为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人生价值和情感体验。
作者对人性的关怀还表现在对人物命运的关注上。
小说中的人物命运多舛,有的人物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悲惨的命运,比如格日欣;有的人物则在磨砺中逐渐成长,比如麦麦提。
作者通过这些命运多舛的人物形象,表现了对命运的关注和对命运造成影响的因素的思考。
作者通过人物的命运,反映了社会的不公和现实的残酷,由此引起读者对人性的深刻思考和对社会的关注。
迟子建在《额尔古纳河右岸》中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情节展开,展现了对人性的关怀和深刻理解。
作者在小说中对每个人物给予了平等的关注和尊重,关注了人物命运所受的影响,同时对人物内心世界进行了深刻的探索和表现。
这种对人性的关怀和理解不仅体现在对人物的刻画上,更通过小说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引起了读者对人性的深刻思考和对社会的关注。
《额尔古纳河右岸》正是一部充满人性关怀的作品,它通过对人物命运和内心世界的关注,展现了作者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和对社会的敏锐观察,引起了读者对人性的深刻思考和对现实的关注。
论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的人性关怀
论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的人性关怀
迟子建是当代中国著名作家,被誉为“北漂文学的代表人物”,其作品常常关注社会
底层的人群,揭示人性的真实与复杂。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其一部代表作品,通过讲述
一个人在遥远的边陲地带的生活经历,展现了作者深刻的人性关怀。
小说的主人公阿巴斯来自于内地,为了找工作而搬到了内蒙古额尔古纳河右岸的边境
地带。
在这里,他遇到了地方上的牧民、蒙古族和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群体,同时也经历
了自己的生活变化与心灵的成长。
小说通过讲述阿巴斯的生活经历,展现了作者深厚的人
性关怀。
其次,小说传递出了迟子建对人性复杂性的洞察。
阿巴斯在此地的生活经历,也让他
受到了自我价值感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考验。
在牧民家中生活的日子里,阿巴斯对于这个
地方的文化、语言和信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逐渐融入了这个社区。
但是在他结束旅程,准备离开时,却意外遭到了牧民的攻击。
这一经历让阿巴斯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欲望和文化
认同,同时发现了人性中的复杂与矛盾。
迟子建通过阿巴斯这个角色,探索了人性中的各
种弱点和不足,传达了一种人性的关怀和思考。
论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的人性关怀
论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的人性关怀迟子建的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以一种特有的叙事方式和精致的细节描写,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同时也呈现了对人性的深刻关怀。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迟子建在小说中展现的人性关怀。
一、对被遗忘者的照顾关怀比如,在小说的结尾,华道龙到医院探望了自己的初恋情人,发现她生活过得十分困难,决定用自己的全部积蓄来帮助她解决生活问题。
这种对无助者的照顾和关怀,表现出了作者对人性中善良、仁爱的一面,也表现了作者关注贫穷人群、弱势群体的态度和立场。
二、对天性中美好的追求小说中的人物多数生活在偏远的边陲地区,身处困境中的他们无法摆脱自身的陋习、偏见,也无从了解现代社会的先进、进步事物。
然而,小说中不同人物的追求却表明了他们内在美好的渴望。
比如文青黄琴音,热爱文学、音乐,渴望通过文艺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表现出对美的热爱以及对自我实现的追求。
而农民老赵,在面临生活困境时,选择不放弃自己对自由的追求,顶着各种压力,坚持追求自我价值,表现出了对独立、自由的向往。
这些内在的美好品质,展示了人性中积极向上的一面,也表现了作者对这种积极向上的追求的肯定。
三、对生命的责任与尊严的尊重小说中的多个人物身处边陲,面对的是艰苦的生存环境和残酷的命运压力。
在这样的环境中,每个人都面临种种生命问题,而他们的生命随时受到威胁和侵犯。
此时,作者针对生命的责任与尊严进行了深刻的探讨。
比如,在小说中,一个居住在伊图里河边的女子萨三,经常会收留一些流浪人,替他们提供住宿和食物。
她并不是富有的人,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技能,但她承担起了对他人生命的责任,为依然有价值的人生提供了帮助。
同样,小说中描写了农民老赵的生命轨迹,他面对家庭和生计的压力,仍然保持对生命的尊重和责任感,这种十分难能可贵的责任意识和尊严感,也让人对人性有了更深的理解与认识。
综上所述,迟子建在《额尔古纳河右岸》中呈现了丰富多彩的人性特征,并对人性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和关怀。
论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的人性关怀
论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的人性关怀迟子建是著名的中国作家,视角独特,善于展示人性的温暖和美好,以及存在于其中的艰难和苦涩。
他的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深入挖掘了人性的内在世界,探讨了人类在面对自然与彼此之间的关系中所表现出的种种奇妙感情。
本文将从人性关怀的角度来剖析《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内核。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小说中的每一个角色都拥有着崭新的生命力,他们各自的经历和命运对于人性的探究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
小说中的人物性格多变,有着各种不同的情感状态,有时候是矛盾的,有时候是和谐的,但无论如何,他们都表现出了深厚的人性关怀。
在小说中,人性被刻画得十分细致,每一个角色都有着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动机,小说中的人性呈现出了鲜明的特点和特色。
其次,小说强调了人性的弱点和真实性。
在小说中,姑娘Wu、阔少王和发一文都深陷在贪婪、嫉妒和泛滥的情欲之中,他们被自己的欲望所束缚,而自身的心智和情感却变得脆弱不堪。
尽管人们受困于自己的感情世界,却依然包含着着人性中正直和真实的一面,总而言之,一种偶然的、本来无存的东西,使人类从虚无中降临到现实生活中,成为无法抑制的、千姿百态的感受。
通过揭示人物内心情感的转折和挣扎,迟子建在小说中体现了人性的弱点和真实性,这也是小说具有深厚感染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另外,小说中还蕴含了一种对人类存在的投射和倾注。
小说的主要情节源于克隆愣子和跳楼男的对抗,克隆愣子在不断地思考和追问,完成了自己对于人类存在的反思。
在这个防止拯救生命的过程中,人的本质也得到了提升和升华。
资本贪婪和颓废的生活方式常常使人们迷失自我,远离本性,而小说情节的展开表明在纷繁的世界中,人类的本质与存在一直在发生积极的变化。
总之,《额尔古纳河右岸》展示了迟子建对于人性的深沉关怀与探索,他对人类存在的反思和探究不断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
小说中深刻的人性描写,最大限度地展现了人类内心的情感和变动,折射出了内心脆弱与真实,也呈现了人类本性和存在的精神内涵。
论《额尔古纳河右岸》
论《额尔古纳河右岸》裂隙:在民族宏大叙事与日常生活叙事之间——论《额尔古纳河右岸》在既五彩斑斓又泥沙俱下的当下文学创作中,《额尔古纳河右岸》无疑是一部优秀的作品。
迟子建继《伪满洲国》之后,再次以日常生活叙事重新建构了一次边地民族宏大叙事。
小说文本为我们提供了若干讨论、磋商、反思的话题,由此甚至可以重构当代文学中一些被忽略了的“精神事件”[1]。
它激发我思考的主要有以下三个问题:一、关于民族史谱叙事的问题;二、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文化”表达问题;三、关于现代文明批判问题。
而《额尔古纳河右岸》在这三个方面既有其独特的叙事魅力,同时也具有令人疑惑的意指倾向。
边地民族史谱叙事作为一种审美风格的魅力穿越《额尔古纳河右岸》密不透风的丛林故事、针头线脑的日常生活描绘、万物有灵的神秘信仰,在小说类型上它依然属于民族史谱叙事行列中的一个个案。
故事的整体架构是氏族史诗的百年架构,同时它以“清晨”、“正午”、“黄昏”、“半个月亮”这样的时间顺序为结构,或者以叙述者“我”的少女时代、中年时代、老年时代这样的隐喻时间为结构,但是这一切都是以鄂温克氏族的百年历史架构为中心的。
这种“民族史谱叙事”不仅不是新鲜事物,而且简直是60年当代文学中占据中心位置的小说叙述模式。
从“既定意识形态”[2]下的革命历史叙事,到“寻根文学”中以与中原主流规范文化形态相对峙,侧重“区域文化”、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民族历史、文化叙事[3],再到新世纪以来以《藏獒》、《狼图腾》等为代表的“边地”叙事,均为民族史谱叙事的变形,其创作的意指均笼罩在一个民族史谱叙事的宏大的模子里,其根由因作家的创作动机或艺术发现的不同而各异。
在这里,我无意梳理当代文学这种可以被称为“边缘叙事”[4]的文学史线索,而是关注《额尔古纳河右岸》的鄂温克氏族史谱叙事为我们提供了怎样的审美风格。
对于《额尔古纳河右岸》的读者而言,构成对其民族史谱叙事关注的兴趣或者震撼的,首先在于这个行将消失的民族的生活方式对当下生活方式的一种冲击性的心理效果。
论_额尔古纳河右岸_
如果说,《伪满洲国》是迟子建对宏大历史的真实呈现和冷静表述,那么,她新近创作的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载于《收获》2005年第6期)则是对边疆弱小民族——鄂温克族的深切关注和满含情感的描绘。
从文学史的角度看,这部小说对于提高鄂温克族文学在整个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
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与其说是一部小说,毋宁说是一部记载鄂温克民族近百年来遭受苦难和文化变迁的宏大史诗。
民族历史之为历史,不仅是族群对自我过去的追忆与诘问、坚守与隐痛、反思与探究,不仅是一种主观性的存在,它还具有不可规避的以“时间”形式记录下来的客观性内涵,是民族的全部过往与存在留下的无法抹去的痕迹。
难能可贵的是,迟子建在字里行间袒露着对这个弱小民族的挚爱及对个体命运、族群命运的强烈关注,她对鄂温克民族的过去历史和未来变化进行了深沉思索,竭力在现代文明与传统民族文化的撞击中,在独立坚守与迅速适应的矛盾中寻找一条鄂温克族的生存发展道路。
可以说,《额尔古纳河右岸》不仅是一部厚重的、洋溢着作家创造力和想象力的长篇,而且是一部兼具民族历史、民间立场与自然叙事的力作。
一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看,男人是历史书写和历史表演的主角。
我们习惯的历史总是充满了英雄豪杰、人为权死、“一将功成万骨枯”,从《史记》到《清史稿》,男人的历史总是充满了血腥味和喧嚣声。
但这一次的历史轮到女人来讲,无论是书写者还是表演者,女人成为真正的主角。
在《额尔古纳河右岸》中,第一人称叙述者是一个鄂温克女人。
小说这样开头:“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
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
”这是一个带有苍凉意味的自述性开头,小说借“我”的视角——鄂温克民族最后一位酋长的妻子讲述了一个民族近百年所经历的悠长而伤感的发展变化史,穿越的时间跨度则更加久远。
透过叙述人的平静讲述,小说概括了几代人甚至一个民族的成长过程,使这部以迁徙漫游为主要情节的小说,具有了民族成长的意义。
论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的人性关怀
论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的人性关怀迟子建的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以额尔古纳河为背景,描绘了在边疆环境下发生的一系列故事,涉及到人性、生存、命运等重要议题。
作品展现了作者对人性的深刻关怀,通过对人物的塑造和故事的叙述,传达出了作者对人性的共情与思考。
下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额尔古纳河右岸》中的人性关怀。
作品中展现了对边疆人民的人性关怀。
额尔古纳河流经的地区是中国东北边疆地区,这里的人民生活环境恶劣,面临着种种困难。
作者通过描写主人公们的生活遭遇,展现了他对边疆人民的深刻关怀。
小说中的主人公们因交通不便、气候恶劣、资源匮乏等原因,生活在较为贫困的环境中,他们的生活状态反映了边疆地区的生存现状。
作者并未以悲观的视角去描绘这些人民,而是通过对他们的生动刻画,表现了作者对他们的理解与关怀。
正是通过这种对边疆人民的人性关怀,使得作品更具有现实意义和感染力。
作品中展现了对生存困境中的人性关怀。
小说中的人物大多处于生存的边缘,他们时刻面临着生存的困境和命运的挑战。
作者通过对主人公的塑造,刻画了他们在艰难环境中的坚韧与顽强。
小说中的一些人物身处险境,但他们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信仰。
作者通过对这些人物的生动刻画,表现了他对生存困境中人性的深刻关怀。
他并未停留在对困境的描绘,而是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呈现,传达了对生存困境中人性的理解与关怀。
作品中还展现了对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的关怀。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丰富多彩,他们有着各自不同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方式。
作者通过对这些人物的塑造,展现了对人性的多层次理解。
小说中描写了一些人物在面对困境时的各种情感和行为反应,有的表现出顽强、勇敢,有的表现出自私、懦弱,有的表现出善良、宽容。
这种多样性的人性形象,使得作品更加具有真实感和丰富性。
通过对人性的多样性的关怀,作者传达了对人性的包容与理解。
作品中还展现了对人性的积极关怀。
小说中的人物在面对困境时,往往能够展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信仰。
论_额尔古纳河右岸_
如果说,《伪满洲国》是迟子建对宏大历史的真实呈现和冷静表述,那么,她新近创作的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载于《收获》2005年第6期)则是对边疆弱小民族——鄂温克族的深切关注和满含情感的描绘。
从文学史的角度看,这部小说对于提高鄂温克族文学在整个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
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与其说是一部小说,毋宁说是一部记载鄂温克民族近百年来遭受苦难和文化变迁的宏大史诗。
民族历史之为历史,不仅是族群对自我过去的追忆与诘问、坚守与隐痛、反思与探究,不仅是一种主观性的存在,它还具有不可规避的以“时间”形式记录下来的客观性内涵,是民族的全部过往与存在留下的无法抹去的痕迹。
难能可贵的是,迟子建在字里行间袒露着对这个弱小民族的挚爱及对个体命运、族群命运的强烈关注,她对鄂温克民族的过去历史和未来变化进行了深沉思索,竭力在现代文明与传统民族文化的撞击中,在独立坚守与迅速适应的矛盾中寻找一条鄂温克族的生存发展道路。
可以说,《额尔古纳河右岸》不仅是一部厚重的、洋溢着作家创造力和想象力的长篇,而且是一部兼具民族历史、民间立场与自然叙事的力作。
一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看,男人是历史书写和历史表演的主角。
我们习惯的历史总是充满了英雄豪杰、人为权死、“一将功成万骨枯”,从《史记》到《清史稿》,男人的历史总是充满了血腥味和喧嚣声。
但这一次的历史轮到女人来讲,无论是书写者还是表演者,女人成为真正的主角。
在《额尔古纳河右岸》中,第一人称叙述者是一个鄂温克女人。
小说这样开头:“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
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
”这是一个带有苍凉意味的自述性开头,小说借“我”的视角——鄂温克民族最后一位酋长的妻子讲述了一个民族近百年所经历的悠长而伤感的发展变化史,穿越的时间跨度则更加久远。
透过叙述人的平静讲述,小说概括了几代人甚至一个民族的成长过程,使这部以迁徙漫游为主要情节的小说,具有了民族成长的意义。
论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的人性关怀
论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的人性关怀《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中国著名作家迟子建的代表作之一,作品以额尔古纳河为背景,以人性关怀为核心,展现了一个时代的风貌和人性的多面性。
小说以丰富的文学语言和细腻的情感刻画,塑造了一系列鲜活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作者深刻的人性关怀。
本文从作品中的人性关怀角度出发,对《额尔古纳河右岸》进行分析和探讨。
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展现了丰富的人性关怀。
作品中塑造了众多鲜活的人物形象,这些形象每个都具有独特的个性和命运。
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孟丽子,她性格坚毅,不畏艰险,为了家庭和事业一直努力着。
在困难面前,她展现出坚强的一面,同时也暴露了她内心深处的柔情和脆弱。
而孟丽子的丈夫陈干,是一个性格复杂的人物,表现出了矛盾、自私、纠结的一面,但也有着对家庭的责任和对爱情的执着。
通过这些人物形象的折射,作者呈现出了对人性多样性的理解和包容,进而展现了对人性的深刻关怀。
小说通过对人性的刻画,表现出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人生命运的关怀。
在《额尔古纳河右岸》中,作者用文字细腻地描绘了人物的命运起伏和生活的坎坷,通过这些生活片段的叙述,呈现出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人生坎坷命运的感悟。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描写孟丽子丈夫陈干的命运,呈现了一个普通小人物的坎坷命运,展现了对普通人生活的关怀和对低层社会人物的关注。
作者通过对命运的细腻描写,传递了对于人生的敬畏和对人生的留恋之情,展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人生命运的关怀。
小说通过对情感的表达,呈现了对人性感情的关怀。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描写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纠葛,呈现了人性的丰富和感情的复杂。
作者通过对孟丽子的内心世界的描写,表现了她对家庭、事业、爱情的执着和渴望,呈现了对人性感情的体察和体验。
通过对情感的深入描写,作者表现出了对人性感情的关怀和理解,呈现出了对人性内心的深刻关怀。
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展现了丰富的人性关怀,通过对人性、生命、情感的刻画和表达,呈现了对人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的呈现,体现了对人类的深刻关怀。
论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的人性关怀
论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的人性关怀《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作家迟子建的一部小说,其作品以对人性的关怀为主题,展现了人类生存中的善恶之间存在的复杂关系。
小说讲述了在内蒙古额尔古纳河的右岸,一众生活在深山中的原住民与拓荒者共同生活的故事。
小说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其中对待人性的描写十分细腻,将人性的复杂性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
小说中,作者塑造了一个正直勇敢的汉子杨仁禄。
杨仁禄为了保护原住民的生活和自由,面对着残酷的命运,表现出了对他人无私的关爱和呵护。
他不仅努力保护自己的利益,也努力保护周围人的利益与安全。
小说中还描述了男女主人公之间的婚姻关系。
虽然在社会上经常有仇敌之间的产生,但是在面对着幸福和爱情的时候,他们都能够温柔而理智地对待对方,表现出极为高尚的情感和人性。
作品还突出了人性的复杂性。
在小说中,作者描绘了拓荒者们的自私、野蛮和冷酷的一面。
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不惜牺牲别人甚至是自己的亲人。
他们的本质是利己主义,忘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关联。
而在另一端,作者也通过原住民的形象展现了人性的善良、纯真、天真和淳朴。
他们没有知识、没有灯光、没有交通,但是为了幸福而不断奋斗,或寻找爱情、或争取生存,体现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一部充满人性关怀的作品,它让我们重新审视人类社会的本质。
小说中刻画的形象是多彩的,显示出复杂的人性与情感关系,呼吁人们在尊重生命、互相关怀和帮助中找寻向往的理想世界。
它不仅仅是对原住民和拓荒者生活的真实描述,而且是对人性探究的深刻思考。
浅析《额尔古纳河右岸》(精选8篇)
浅析《额尔古纳河右岸》浅析《额尔古纳河右岸》(精选8篇)《额尔古纳河右岸》是著名作家迟子建一部描述东北鄂温克族历史变迁的长篇小说,曾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浅析《额尔古纳河右岸》篇1一、纯净的世界额尔古纳河位于今天的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是我国与俄罗斯的一条界河。
河的右岸属于巾国,而右岸则是俄罗斯境地。
居住在这里的鄂温克人,几乎与外部世界隔绝,充满了神秘色彩。
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他们依然单纯而快乐地生活着:信奉萨满,感激地享受着神灵赐予的一切;喂养驯鹿,视之为自己的亲密伙伴;喝桦树汁,乘桦皮船,热爱自然中的一花一草:住在术头搭建的“希楞柱”里,透过顶部孔隙看夜空中的星星:集体狩猎,集体参与部落事务,在相互扶持中坚强地生存。
他们与许多游牧民族一样,勇敢、坚强而又乐观。
萨满崇拜足贯穿全书的一条重要线索,其中有两个主要人物,一个是尼都萨满,一个是妮浩。
他们肩负着沟通神界与人界的重任,充盈着神的力量。
自愿成为萨满的妮浩,一次又一次以自己孩子的生命为代价,挽救了他人的生命。
每当她披着神衣神帽,击打神鼓,载歌载舞,进入到那种迷醉癫狂的状态,便构成了一幅苍凉而又震撼人心的图景。
鄂温克族女人善良而令人敬佩的形象跃然纸上。
在妮浩所救的人中,既有人品卑劣的“马粪包”,也有曾经偷走驯鹿的汉族少年,但这位伟大的萨满――一位柔弱而坚强的母亲,依然选择了牺牲自我。
作者通过对这种神秘文化的呈示,表达了对这一古老民族崇高而纯粹的民族精神深深的敬意。
二、民族性的衰落生活在山林之中的鄂温克人,生存之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
他们曾被瘟疫侵袭,失去了大批心爱的驯鹿:他们曾在日寇的铁蹄F,被迫与亲人的分离;他们曾因为各种矛盾,伤害了彼此的情感……他们有大爱,有大痛,但依然坚强地在命运面前进行着殊死的抗争。
然而,刺耳的伐木声彻底打破了这里的宁静,深爱着这片土地的鄂温克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整个民族日渐衰落,万般无奈。
自然的退化,使他们的生活陷入了困境。
论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的人性关怀
论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的人性关怀迟子建的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以人性关怀为核心内容,通过对主人公丑恶现实的揭示和对人物之间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人类内心深处的思考和关切。
小说描述了在边疆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一个荒凉贫瘠的地方,人们活在贫困和困苦之中。
作者将主人公林火为代表,他是一个勇敢善良的人,对家庭负责,对朋友忠诚。
林火在这个恶劣的环境中,丝毫没有被人性的堕落所腐蚀,他保持着自己独立思考和坚持正义的态度,始终心存善意地对待身边的人。
时常,作者通过描写主人公与其他人的互动来表达对人性的关怀。
当林火帮助新来的阿兰修建房屋、放牛时,他并未苛求对方的回报,只是出于一种朴素的善良之心。
作者也以真实的情感展示了林火与妻子乌兰拉的亲情关怀,以及与朋友阿敏的友情。
他们之间的相互扶持、关心和理解,充分体现了作者对人性温暖和回归本源的关切。
小说也刻画了一些人性的丑恶面。
作者以丑陋的人物形象,如贩子法斯、打牌的杀猪叶大正等,表现了人性的堕落和道德的沦丧。
这些角色之所以犯罪、作恶,往往是因为他们的欲望得不到满足,追求个人利益而失去了道德约束。
与他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主人公林火,他对待自己的责任,对待他人的尊重,展现出真正的人性尊严。
除了对人物的刻画,作者还通过对环境的描写,呈现了对人性关怀的思考。
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干旱贫瘠和恶劣条件对人们的生活构成了巨大的挑战。
人们依然坚守在这片土地上,勇敢面对困境,互相扶持。
作者表现出一种对于坚韧不拔精神的肯定,同时也展现了人性中对自然的和谐共生的关怀。
通过对人性关怀的揭示,迟子建在《额尔古纳河右岸》中呈现了对内心世界的观察和思考。
他通过主人公林火的坚守、友爱和正义感,展现了对人性的信任和尊重。
作者通过对环境的描写和其他人物的刻画,也向人类传递出一种关怀与期许,引导人们回归本真、追求内心的美好。
额尔古纳河右岸文学短评
额尔古纳河右岸文学短评说实话,提到《额尔古纳河右岸》,你脑海里可能立马浮现的是一片辽阔的草原,或者那条弯弯曲曲的额尔古纳河,河水清澈,草地上牛羊成群,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而又深沉。
没错,这本书的确给人一种大自然的感觉,仿佛每一页都是草原的风,带着些许湿气,呼吸起来让人神清气爽。
可一旦你读下去,才发现它不单是草原的写照,还是一段关于人性、命运和流逝的故事,细腻又充满情感。
就像那条河,表面上看着平静,水下却暗流涌动。
这本书的最大特点,估计就是它那种“安静的力量”。
你看,作者没有那种喧嚣的笔触,也没有多么华丽的辞藻,却能通过一些简单的描写,把人物、情感、历史都呈现得淋漓尽致。
就像书中的那些人物,表面上看似普通,甚至有点平凡,但一到关键时刻,他们就会做出让你意想不到的选择。
你甚至能从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中,感受到他们内心的挣扎、痛苦和坚韧。
每一个小小的动作,可能就是一段未曾言明的心路历程。
我觉得,这本书就像是一个长辈在你耳边讲故事。
那种语气、那种节奏,真的特别像在跟你唠嗑,讲述他们的经历,或是往事里的某个片段。
作者并没有急着把所有的情感爆发出来,而是慢慢地、一点一点地把它们藏在话语的间隙里。
你要耐心地去发现,去感受。
比如书中的主人公,他们的爱情、亲情、友情,甚至是对家乡的那份特殊情感,都是一点一滴地渗透在故事的方方面面。
看着看着,你会觉得这些人物就像是你身边的某个人,熟悉得不能再熟悉。
你甚至能从他们的喜怒哀乐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心里那个被深藏多年的柔软部分,会悄悄地被触动。
书里也不乏那些让我忍不住笑出声的瞬间。
比如其中有些描写草原生活的片段,真的是让人既感动又忍俊不禁。
草原上的人们简单、直接,却又充满智慧。
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细节,比如一个人突然从背后拍你肩膀,抬头一看,居然是个久别重逢的朋友;或者一场看似普通的饭局,却能聊出那么多关于过去、关于未来的心里话。
这些看似琐碎的瞬间,充满了人情味,也展现了生活的真谛——一切都不在大场面里,而是在这些不起眼的瞬间,深深扎根。
论《额尔古纳河右岸》
论《额尔古纳河右岸》《额尔古纳河右岸》记述了一个长达百年的故事,这个故事是由一个九十岁的女人**的,故事描写了我国东北****鄂温克人当中的一支的百年沧桑:中俄边界、与驯鹿相依为生、风葬、鹿铃、白桦树、兽皮、萨满的跳神,这个故事与其说是一个故事,不如说是百年的历史。
百年里,这个部落历经无数风风雨雨:天灾、**、**侵略者的铁蹄、*……他们是顽强的,他们没有败给灾祸,最后却败给了某种要求转化文明的力量。
最终,他们放弃了游牧,选择了定居,还在坚持原有的生活方式的仅剩两人:安草儿和“我”,几经风雨的顽强民族终于衰落得不堪入目。
他们的住处叫“希楞柱”,既简便又浪漫,顶端留有的一个排放烟气的小孔里可以看到星星。
这是多么美妙的住处啊!每晚都有星星陪伴入梦,岂不比那些密不透风的砖瓦房强上万倍!这种浪漫,也许我们永远也体验不到,因为我们有“先进”的文明,但我们没有那颗纯真的心。
他们很勇敢,男人们从集训营回来,顾不上洗去满身疲惫,就去寻找在白灾中走失的驯鹿,他们没有畏惧严寒,然而寒冷还是带走了女人的第一任丈夫——健壮的拉吉达的生命。
虽然他们并不是每一个都那样勇敢,但每一个都一定很勤劳,他们各司其职,把整个部落打理得井井有条。
他们信奉唛鲁神和萨满。
萨满轻盈的舞步带走了疾病,灾祸,但也仿佛遵循自然的某种交换定律:萨满每救起一个生命,就要失去另一个生命,这个生命有时是陪伴人们的驯鹿,有时是萨满身边最亲密的人。
黑夜来临,萨满披挂神衣神帽,敲起神鼓,跳起轻盈的舞,他们用自己的神力保佑自己氏族的人们和驯鹿。
迟子建的这本《额尔古纳河右岸》打动人心的地方有很多,比如书中人们纯净如云彩的对爱情的理解。
不需要太多束缚,不需要过多言语的渲染,甚至不需要犹豫。
当年有两个人追求女主人公的母亲,而当问道她喜欢谁时,她却在一笑间回答说都喜欢,没什么可纠结的。
在作品里,生命的消逝就是转瞬间的事,。
林克被闪电夺走生命,拉吉达死于严寒,瓦罗加在与熊搏斗中死去……不断有人诞生,不断有人**,重复着喜悦与悲伤,如喝水吃饭般简单的**让你恐惧,然而当你看到那些很小就死了的孩子或者驯鹿仔,被装在白口袋里,扔在向阳的山坡上,痛楚就会转化成温暖,你心中又升起了希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裂隙:在民族宏大叙事与日常生活叙事之间——论《额尔古纳河右岸》在既五彩斑斓又泥沙俱下的当下文学创作中,《额尔古纳河右岸》无疑是一部优秀的作品。
迟子建继《伪满洲国》之后,再次以日常生活叙事重新建构了一次边地民族宏大叙事。
小说文本为我们提供了若干讨论、磋商、反思的话题,由此甚至可以重构当代文学中一些被忽略了的“精神事件”[1]。
它激发我思考的主要有以下三个问题:一、关于民族史谱叙事的问题;二、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文化”表达问题;三、关于现代文明批判问题。
而《额尔古纳河右岸》在这三个方面既有其独特的叙事魅力,同时也具有令人疑惑的意指倾向。
边地民族史谱叙事作为一种审美风格的魅力穿越《额尔古纳河右岸》密不透风的丛林故事、针头线脑的日常生活描绘、万物有灵的神秘信仰,在小说类型上它依然属于民族史谱叙事行列中的一个个案。
故事的整体架构是氏族史诗的百年架构,同时它以“清晨”、“正午”、“黄昏”、“半个月亮”这样的时间顺序为结构,或者以叙述者“我”的少女时代、中年时代、老年时代这样的隐喻时间为结构,但是这一切都是以鄂温克氏族的百年历史架构为中心的。
这种“民族史谱叙事”不仅不是新鲜事物,而且简直是60年当代文学中占据中心位置的小说叙述模式。
从“既定意识形态”[2]下的革命历史叙事,到“寻根文学”中以与中原主流规范文化形态相对峙,侧重“区域文化”、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民族历史、文化叙事[3],再到新世纪以来以《藏獒》、《狼图腾》等为代表的“边地”叙事,均为民族史谱叙事的变形,其创作的意指均笼罩在一个民族史谱叙事的宏大的模子里,其根由因作家的创作动机或艺术发现的不同而各异。
在这里,我无意梳理当代文学这种可以被称为“边缘叙事”[4]的文学史线索,而是关注《额尔古纳河右岸》的鄂温克氏族史谱叙事为我们提供了怎样的审美风格。
对于《额尔古纳河右岸》的读者而言,构成对其民族史谱叙事关注的兴趣或者震撼的,首先在于这个行将消失的民族的生活方式对当下生活方式的一种冲击性的心理效果。
这是一种与我们已经可以整体概括的现实生活方式样态并行的、但绝然不同的生活方式。
文学的审美“距离”拉开后,我们却被迟子建的这种探秘式的氏族生活描绘拉了进去,顺着密林的小径、太阳和星星、驯鹿和有着无数支流的额尔古纳河,来到一个“化外之民”的生活世界。
这是一个和我们的历史与现实并行的(而不是遥远的、“古代”的)、人与自然尚未完全分离的世界,但它在小说中不仅不是一个野蛮、蒙昧的世界,而且还是一个美丽而神奇、充满生命力量的生活世界,它甚至可以说构成了我们所谓的现代文明的对立面。
在生活方式上,小说中鄂温克族人的氏族生活最接近西方“文化”最初内涵的所指,正如雷蒙威廉斯所言的那种“照料动植物的成长”[5]的阶段。
这种生活方式之所以没有被描写成“野蛮、蒙昧”,是因为他们虽然以狩猎为生,但却并非是以破坏生态文明为生,而是在人与自然的一种平衡中生存。
小说中写到了驯鹿的生态性:“性情温顺而富有耐力”,“它们吃东西很爱惜,它们从草地走过,是一边行走一边轻轻啃着青草的,所以那草地总是毫发未损的样子,该绿还是绿的。
它们吃桦树和柳树的叶子,也是啃几口就离开,那树依然枝叶茂盛”。
而在“半个月亮”的尾声中,作者借“我”之口对他们的氏族生活与被要求的定居生活做出了对比性的总结:“他说一个放下了猎枪的民族,才是一个文明的民族,一个有前途和出路的民族。
我很想对他们说,我们和我们的驯鹿,从来都是亲吻着森林的。
我们与数以万计的伐木人比起来,就是轻轻掠过水面的几只蜻蜓。
如果森林之河遭受了污染,怎么可能是因为几只蜻蜓的缘故呢?”可见,所谓文明的生活方式强加给鄂温克族人定居的理由是虚假的。
在生活的信仰上,小说中鄂温克族人普遍敬畏于自己的民族宗教——萨满教。
“跳神”的价值和意义不仅在其神秘效果上对氏族成员形成了敬畏,关键在于萨满仪式是为民族而牺牲自我的高贵精神的集中体现。
尼都萨满和妮浩萨满是世俗性和神性的双重代表,是渺小的人类和强大残酷的森林自然相互斗争而坚强生存的氏族精神的体现。
妮浩的每一次萨满行动的目的都是为了无条件地解救别人,而对她自己的条件则是必须牺牲自己的孩子。
他们是鄂温克族真正的精神领袖,他们的威望和尊严建立对大自然森林法则的敬畏与内心道德纯洁无私的自我要求上。
尘世生活中的爱恨情仇与疯癫状态中的牺牲精神使萨满成为鄂温克族人的人格神,人们通过将自身不能摆脱的痛苦、恐惧和未知让渡给萨满而获得心灵的安宁。
在社会关系上,小说中鄂温克族人和自然最为贴近,因而其人性的一面格外体现出自然的丰富内涵。
其中小说表达最充分,也是小说中最为吸引读者的是爱情以及由此展现的健康、自然、生机盎然的人性。
从林克、拉吉达到瓦罗加,从鲁尼、小达西到伊万,鄂温克族的男人们无疑更像男人:对自己爱的女人就像苍鹰翼护着小鸟、正午的太阳舔舐着额尔古纳河的流水,雄武强健,坚定不移,保护着女人、保护着驯鹿,保护着领地。
正像“我”在岩石上所画的画像一样:“我没有想到,我画的第一个图形,就是一个男人的身姿。
他的头像林克,胳膊和腿像尼都萨满,而他宽厚的胸脯,无疑就是拉吉达的了。
这三个离开我的亲人,在那个瞬间组合在一起,向我呈现了一个完美的男人的风貌。
”这幅图画形象地传达了“我”下意识里对本族优秀男子的爱慕、崇敬以及由此获得的幸福感。
以狩猎、随驯鹿迁徙、生育等为主要人生内容的鄂温克人的情感是原始的、粗犷的,但是男男女女之间的感情也是真诚的、直率的、无机心的。
这种原始而真纯、热烈而执着、豪爽与仗义的情感成为其社会关系中人们普遍遵循的无形的道德。
无疑,《额尔古纳河右岸》首先为读者提供了这么一个迥异于汉民族生活方式、生活信仰和情感表达方式的艺术世界——鄂温克氏族的文化世界,而且再现了其百年沧桑历史以及逐渐被现代社会改造所冲击最后走向消亡的悲剧命运。
正是在这样的叙事和描写中,迟子建以这个氏族的最后一个酋长的女儿——一个九十岁的老人的口吻,在本民族绝大多数成员正离开这片土地下山定居的时候,温情而忧伤地讲述了鄂温克族逐渐没落的历史。
如果小说在这段历史的没落之处止笔,那么,这一个民族史谱叙事将会以一种审美风格的魅力表达形式而呈现:“将外在的动作冲突变为内在的价值冲突,由时空范畴转入了心理范畴”[6]。
而鄂温克族的“时空范畴”转入“现代人”的心理范畴的过程如何实现?这就要看作家的意指倾向了。
“第一,包含在表面对象中的价值范畴,一般具有大文化背景;通过观照、反省、认同,与传统相吻合。
这是对现实的政治、伦理的范畴的超越。
第二,作家用理解或者苟同的态度对待历史,则是对自己提出的价值范畴的超越。
”[7]在《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后半部分,鄂温克族的文化世界的逐渐没落与其说具有珍贵的人类学价值,与其说是一种营造艺术魅力的审美风格,不如说是一次对现代文明的质疑和对其所“匮乏”的东西的寻找。
文本的意指倾向很明显不仅是为了审美风格的需要,而是新的价值观的吁求。
而这样的价值吁求则不是迟子建的个性,而是30多年来同类小说的共性。
一部作品就是一个精神事件,但不是任何作品都会成为精神事件。
在当下巨大的变革无法构成精神事件的文化语境中,《额尔古纳河右岸》依然没有构成“精神事件”。
快餐文化时代的细火慢炖《额尔古纳河右岸》的民族史谱是以日常生活叙事呈现某一种生活方式进而呈现文化内涵的方式来展开的。
在现代意义上,“文化”的其中一个重要内涵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名词——不管在广义或是狭义方面,用来表示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关于一个民族、一个时期、一个群体或全体人类)”[8],不用说,迟子建给我们提供的鄂温克族人的“日常生活”就是一个民族在百年之内的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及其没落的过程。
作家在这一方面,远离了当代文坛的浮躁之气,平心静气,从少时探秘这个民族的渴望、大量的文献资料中抽身而出,对其做了细火慢炖似的艺术处理,并借此传达了对文化的个性化解读。
其一,小说以社会学“田野考察”一样的记述方式展示了鄂温克族人独特的生活世界。
作者不厌其烦、针头线脑地关注熊与狼出没的大森林、成群驯鹿走过的草原、漫长的冰雪的冬天。
在“我”的讲述中,随时引出氏族古老的传说、族人曾经的恩怨经历。
对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的方方面面几乎不想遗漏哪怕一个细节。
在这一方面,小说没有去设置“抓人”的情节、引人入胜的故事,而是将笔触像慢镜头一样,将鄂温克族的日常生活的种种细节一一扫描。
这些细节的奇异之处在于,这样的细节越多,鄂温克族人日常生活的全貌甚至精神生活的全貌就越清晰,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更加须臾不可分离,其中的“味道”也显得越来越浓厚。
从“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开头,小说将读者带入了鄂温克族人生老病死的生活世界中去。
小说中的“我”——鄂温克族最后一个酋长的女人——分三段讲述了一个无人倾听的故事。
“清晨”的故事讲给森林里的雨和火,“正午”的故事讲给袍皮袜子、花手帕、小酒壶、鹿骨项链和鹿铃,“黄昏”的故事讲给上面的所有物什、桦树皮花瓶和刚刚到来的紫菊花。
她把这个氏族的故事讲给自然、森林和那些印着本族人生活内容的物什。
这种讲故事的方式奠定了独语的温情和忧伤、悲凉和孤独,本身隐喻了民族史谱里的沧桑。
在这个漫长而又短暂的民族故事中,主人公细火慢炖的,不是社会结构、民族精神等宏大要素,而是鄂温克族人的“日常生活”。
而这种日常生活叙事传达的恰恰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文化。
他们的“生”就像丛林万物的生长一样,在暴风的袭击中出生,在与自然相斗争的丛林法则中生存。
他们的生,既受到上天的恩赐,又受到环境的威胁,他们直接面对残酷的自然,同时又从与自然的抗争中享受氏族群体中的温情、拯救和爱。
小说写了无数次的死亡,林克被雷电击中,拉吉达在寻找驯鹿时冻死在冰雪中,瓦罗加则在保护放映员时遭遇了熊的袭击,正如“我”所言的“人们都是从同一个地方出生的,死时却各有各的死法”。
边地民族的这种原始而质朴、残酷而温柔、粗糙而又细腻的生存方式,不仅具有鲜明的审美陌生化特征,开拓出一种崭新的视野和景观,更重要的是警醒了过于现实的我们的心底那种浪漫的根性,补充了世俗浑噩中精神匮乏的那一处空白。
其二,在密不透风的日常生活叙事中,爱情成为其中支柱性的精神内容。
我一直以为,在两性世界中,爱情的坚贞、忠诚和深度,应该由男人的品格来体现或承担,这是两性生理差异对美好、刻骨的爱情的要求。
小说中“我”的两次爱情均体现了这种人间至情。
“我”一生中的两个男人——拉吉达和瓦罗加,勇敢坦诚、粗犷豪迈,纯洁、深切、有力度的对“我”的深爱堪称“男人”典范。
这种原始、朴素、坦荡的深厚情感由“我”的切身体验被总结性地烘托出来,成为小说中最为动人的章节。
比如,“我”在岩石上作画中下意识地综合了三个男性的优点。
再比如,“看着英姿勃勃的维克特,我想起了拉吉达,想起来我在迷路和饥饿的时候遇见的那个我生命中的第一个男人,我的眼睛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