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学导论 张济正
学校管理学
学校管理学重点一、名词解释:1、学校目标管理:学校目标管理是学校管理者引导学校各机构和全体成员共同确定学校工作目标及其体系,并以目标为中心,明确各自责任和发挥各方面的主动精神,协调和控制育人工作进程,检查和评估完成育人任务状况的组织活动。
(张济正教授)2,经济管理方法:学校管理中的经济方法是指学校领导者按照物质利益的原则,通过运用物质刺激的方式,对学校成员产生影响作用的管理手段。
学校管理中经济方法的特性:利益性,多样性,辅助性。
4.德尔菲法:德尔菲法是美国兰德公司用创造的对策方法,又称专家问卷调查法。
一般步骤为:①向预先选定的一群专家分别发送征询卡,说明注意事项②收回征询卡③综合整理专家意见,用文字表述或图表描述④将整理后的专家意见及征询卡再寄给专家,要求再次征询(如此反复2至4次)⑤在意见趋于统一的情况下,提出对策方案。
5、教育管理体制的含义:教育管理体制指的是教育领域中关于机构的设置,隶属关系以及权限划分等方面的制度。
核心的问题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教育管理部门与学校之间的教育权划分问题。
教育管理体制是教育体制的一部分,但教育管理体制在教育体制中处于中心位置,它是教育体制的主线,把其它的教育制度串联起来。
6、教育领导艺术:是教育领导者创造性地运用领导理论与方法于教育领导实践的一种技能,它是教育领导者在长期的教育领导实践中逐渐形成的。
区别于知识,强调实践锻炼。
1、领导层的授权艺术:2、领导者运筹时间的艺术:7、学校管理目标的含义:学校管理目标是一所学校的组织,为了按质按量完成育人任务,从本校实际出发所确定的组织活动的质量规格和活动结果的意向模式。
它反映学校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协同进行有效活动的要求,体现他们对理想办学状态的价值追求。
理解这个含义,要把握以下几点:1、学校管理目标是由学校组织来制订的。
2、管理目标应符合本校实际,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
3、学校管理目标离不开学校育人这一根本任务的。
4、目标制定者必须有良好的素质,如领会党的方针政策,了解社会需要,社会责任感等。
教育管理学ppt课件
7.教育管理“大观念说”
杨天平教授认为:“教育管理学又有其自身独特的 研究对象。这个研究对象就是‘教育管理’,它涵 盖了古今中外一切的教育管理活动,既可以从静态 层面表述为包括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教育管理现 象或事实,也可以从动态角度表述为包含理论形态 和实践形态的教育管理活动或过程,还可以借用其 他学科的术语从宏观与微观及动态与静态的结合上 表述为教育管理系统,并可以从目的、原因、过程 与结果的结合上表述为教育管理的现象与本质或是 教育管理的活动与规律等。”“也就是说,教育管 理学是以教育管理的整体为其研究对象。”
6.教育管理“过程说”
林昌华认为:“教育管理学是研究教育管理过程 及其基本规律的科学,它包括教育行政管理和学 校管理两个主要组成部分。”
而学者郭方认为:“无论是教育活动说还是过程 说,它们显然都带有一般管理学的色彩。一般管 理过程是共性,教育管理过程是个性,我们在强 调两者的统一的时候,又如何来着重突出教育管 理过程的特殊性?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教育管理学的学科性质
1.教育管理学是一门社会学科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环境 之中,社会环境中各个因素对教育的存在与发展 有着激励或制约的双重作用。教育管理学就是研 究在什么社会条件下,采用什么方法能够激活教 育中的激励因素,改变制约因素。此外,在评价 教育管理的质量时也是以其社会效益的大小为准 绳的。
1.教育管理 “特殊矛盾性说”
张济正先生在1990年提出了这一观点。他在《学校 管理学导论》中论述了学校管理领域中的管理活动和 规律,并写到:“学校管理学所要研究的对象,存在 于学校教育现象的领域中,是有关这一领域内的管理 方面的特殊矛盾性。” 黄云龙在《现代教育管理学》中指出:“教育管理学 的特殊矛盾性就是教育系统中人力、财力、物力等诸 资源的组合关系及其开发、利用的运动规律。我们构 建教育管理学学科体系,就必须紧紧把握住‘教育资 源组合关系及其开发、利用和管理’这个特殊矛盾性, 规定自己的研究对象。”
学校管理学概述
3 市场化大趋势
市场化大趋势对人的素质的要求: ➢由被动服从转向自己做主; ➢由注重投入与规模转向注重效益; ➢由求同思维转向求异思维; ➢由习惯模仿转向勇于并善于创新
版社;1997 12 学校管理学江月孙; 赵敏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0 13 学校管理学杨颖秀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14 基础教育挑战学校管理书系:中央民族大学出
版社;2002
4 教育现代化大趋势
教育现代化的层次: ➢物质条件的现代化 ➢教育制度 内容和方法现代化 ➢教育思想 观念和目标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对人的素质的要求
➢更新观念;努力学习;提高素质 ➢勇于创新;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风格
四建设现代化强国需要 培养高素质人才
21世纪最受欢迎的人才 创新型人才:在科研 经营 文学 艺术 教育等领 域不断提供新创意 新设想的人
➢ 终身雇佣制 ➢ 缓慢的评价和晋升 ➢ 分散与集中决策 ➢ 含蓄的控制;但检测手段明确正规 ➢ 融洽管理人员与职工的关系 ➢ 让职工得到多方面的锻炼
Z理论以争取既追求效率又尽可能减少当局与职 工的对立;尽量取得行动上的统一
比较X理论Y理论Z理论
➢X理论主张性本恶; ➢Y理论主张性本善; ➢Z理论争取追求效率又尽可能减少当局
➢控制技术人的效应器官功能的延伸 与扩展
➢感测技术人的感觉功能的延伸遥感 遥控
信息化的特点
➢智能化智能计算机的产生与运用使人脑的 低层次功能机器化 人脑的价值做电脑所不 能做的创新性工作;并运用好电脑
➢民主化自己做主 自己设计 自己选择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参考书目
115J1分析化学实验
《分析化学实验》(弟3版),华中师范大学等四校合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15J2生物化学实验
《生物化学实验》(第3版),陈均辉等编,科学出版社
116J1教学论
赵克礼主编:《历史教学论》(第二版),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17J1学校管理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数学物理方法(第4版),梁昆淼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04J3理论力学
《理论力学教程》(第三版),周衍柏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105J1中国现代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史》,朱栋霖、朱晓进、龙泉明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05J2写作
《现代写作教程》,董小玉、刘海涛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105J3教学论
《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倪文锦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08J1离散数学
《离散数学》,屈婉玲、耿素云、张立昂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08J2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数据库系统概论》(第四版),王珊、萨师煊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09J2教学论
《教学论稿》,王策三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09J3认知心理学
《分析化学实验》(弟3版),华中师范大学等四校合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06J2无机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漳州师范学院化学与环境科学系无机及材料化学教研室,厦门大学出版社
106J3有机化学实验
《有机化学实验》(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106J5教学论
《教学论》李朝辉,清华大学出版社
110J2学校体育学
《学校体育学》,潘绍伟/于可红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学校管理学重点
第一讲:管理、学校管理与学校管理学一、如何理解管理:从现象到本质管理是人类社会最普遍的现象管理的实质:(一)管理就是一种职能的运转(二)管理就是一种用人的技巧(三)管理是一种系统的优化(四)管理就是一种决策的制定管理就是管理者根据一定社会所确定的原则,运用各种管理手段,通过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各个分工制约的不同个人的活动,创造一种远比各个人活动力量总和要大的集体或社会力量,以便高效率地达成一个组织或社会的预定目标进行的各种一般职能活动。
“achieve things, through people.”“成就事,通过人”,即管理的实质就是用人以治事从案例“张校长新官上任”看管理的意义、要素和特性。
★管理活动的意义1管理是一个组织能够正常运转,并最终完成组织任务的根本条件;2有效的管理是提高工作绩效的最主要手段;3有效的管理能够提高众人的士气,对维护组织生存至关重要;4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能使组织成员职责分明,减少扯皮和推诿。
管理的要素:①组织②目标③资源④效率★管理的特性:1管理活动虽然有赖于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它更多地受到一定社会条件的制约,即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2管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位的。
3管理活动就整体而言是一种过程,不是一种短暂的、即时性的活动。
4管理活动的技术手段和方式,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管理活动模型二、如何理解学校管理“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机构和制度,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有效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组织活动。
” 张济正《学校管理学导论》学校管理活动与其他管理活动相比,既有相通的地方,也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试看案例:“谁能去休养”★学校管理特性:1学校管理的创造性、个性化2学校管理教育性3学校管理多维性4学校管理价值取向——以人为中心5学校管理组织和人员——专业化★学校管理发展趋势(一)学校管理自主化(二)学校管理开放化:1树立现代大教育管理观,改变“就教育论教育”的观念;2建立比较稳定的与社区联系的网络基地;3建立一定的信息反馈系统;4在学校内部,信息沟通,渠道畅通。
教育管理学
对于此种观点,有些学者也不赞同。正如孙绵涛 教授所言:“因为问题只是现象中的‘问题’的 方面,现象中还存在着‘非问题’方面,以问题 作为全部的现象加以研究同样也是一种以偏盖全 的做法。”并认为把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定位 于“问题”过于狭窄,主张“从一般意义上来谈 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把研究对象的范围 放宽一些”。
2.教育管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
教育管理学是教育科学的组成部分,也是管理科 学的组成部分,是二者学科的交叉。 之所以说它是教育科学的组成部分,是因为教育 科学的研究范围十分广泛,包含的教育因素也 很多,教育管理学就是研究对影响教育质量和 效益的诸因素如何进行组合。 说它是管理科学的组成部分,是因为管理是人类 社会特有的一种现象,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 领域,其中也包括教育领域,但是教育管理又 有自己的特点,它就是把教育和管理结合起来, 研究如何按照教育的客观规律来管理教育,对 影响教育质量和效益的各个要素进行规划、组 织、指导、协调和控制。
1.教育管理 “特殊矛盾性说”
张济正先生在1990年提出了这一观点。他在《学校 管理学导论》中论述了学校管理领域中的管理活动和 规律,并写到:“学校管理学所要研究的对象,存在 于学校教育现象的领域中,是有关这一领域内的管理 方面的特殊矛盾性。” 黄云龙在《现代教育管理学》中指出:“教育管理学 的特殊矛盾性就是教育系统中人力、财力、物力等诸 资源的组合关系及其开发、利用的运动规律。我们构 建教育管理学学科体系,就必须紧紧把握住‘教育资 源组合关系及其开发、利用和管理’这个特殊矛盾性, 规定自己的研究对象。”
2003年杨天平又对教育管理的研究对象进行了新 的界定。他认为:“其一,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 象是一个长时段大空间的概念。其二,教育管理 学的研究对象是一个融研究内容、范围、目的于 一体的概念。其三,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一 个不断衍变日趋多样化的概念。” 但是上述观点存在缺陷,因为研究对象是一门学 科的立足点,如果研究对象不断变化,就会增大 这门学科的不稳定性,进而使该学科的研究和发 展陷入混乱的局面。
浅谈教育管理学学科属性
浅谈教育管理学学科属性作者:张静来源:《商情》2013年第38期【摘要】一直以来教育管理学学科属性问题热度不减。
只有界定了一门学科的属性,我们才能确定该学科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笔者认为研究对象是界定一门学科学科属性的关键,所以本文试图通过对目前对教育管理学和管理学以及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的一些研究,从中得出结论。
【关键词】教育管理学学科属性研究对象教育管理学融合了教育学与管理学的知识,是两者相结合的产物,这为大多数学者所认同。
有人认为它主要是教育学提供的目的知识,从这个层面上来看属于教育学范畴;有人则认为它主要运用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所以属于管理学的范畴;还有的人认为教育管理学应该属于一门交叉学科。
但笔者认为要确定一门学科的学科属性,究其根本要看它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只有确定了研究对象,才能知道从哪些方面来研究即研究内容,才能知道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最为妥当。
所以本文试图通过教育学、管理学、教育管理学三者的研究对象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一、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孔茨在其著作《管理学》中提出“本书是阐明经营理论和管理科学的基础知识。
”美国小詹姆斯·唐纳利认为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管理本身。
宋晶、郭凤侠阐述道管理学是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袁勇志认为管理学研究管理规律、管理过程、职能及内在联系,研究管理的主要方法和技术、研究管理者的素质、工作内容及其群体的优化。
郭朝阳表述为“管理学是以管理活动的主要矛盾与基本规律、管理现象与方法及其应用等问题作为其研究对象。
”可见管理工作的管理规律和管理方法是大多数学者所认同的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认为教育学“阐明把一切事务交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
他把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理解为教学艺术。
日本的寸井实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把教育学称作是以“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美国学者亨德森则认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为教学过程。
析教育管理特殊矛盾性说及其问题
测, 张济正先生所主张的特殊矛盾性可能就是学校和 需要从 与其他各相关 学科 的 比较 中揭示 出它 的特殊 学校教育领域 中的管理 问题 ,也正 因如此 ,他说道 : 矛盾 性 。” 2 教 育管理 学和教育学都要研究 教育现 [1
“ 我们 把研究 学校 自身 的 内部管理 问题 的学科称 之 象 , 但两 门学科 的研究视角却不相 同。教育学 旨在研
育 系 统 中 的人 力 、 力 、 力 等 资 源 , 行 计划 、 织 、f 财 物 进 组 教 育 管 理 特 殊 矛 盾 性 说 的 立 论 根 据 来 自 于 毛 泽
控制, 使其合理组合, 协调运转 , 从而有效地实现教育 j 东所著的《 矛盾论 》 。 。。 因此 , 分析这种观点的成败得
维普资讯
《 学 与管 理 》 教
20 0 6年 1 1日 月
析教育管理特殊矛盾性说
及 问 其题
◎ 南京 师范大学教 育科学 学院 张新平
育管理学 到底 研究 什么这一 问题上 , 』 , 教 是 也许是 由于当时的客观 条件的限制 , 张济正 先生 I 育管理特殊矛 盾性说是近 年来 我 国教 育管理 学研 究 未能 明确表 述到底什 么是 学校管理学 所需研究 的特 中所 出现 的一 种较 有中国特 色的对象学说 。 从掌握的 殊矛盾性这一问题。而且 , I 他在有关的研究当中还多
有关 资料来看 , 张济正先生可能较早地提出了这一观 处将特殊矛盾性与 “ 』 活动 、 规律 、 问题” 这些 术语 并列
点。 他在 《 学校管理学导论 》 中写道 , 学校管理学所 使用 , “ f 未能觉察 和凸显它们之间所存在的差异。如此
要研究 的对象 ,存在于学校教育现象 的领域之 中, 是
学校+班级管理书籍
学校管理书目:(第2-1990年版。
4.杨颖秀著,《学校管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5.萧宗六著,《学校管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6.庄传超著,《学校管理基础》: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韩延伦著,《学校管理:问题、理论与模式》: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8.李保强著,《学校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9.张楚廷著,《学校管理学》: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吴志宏著,《学校管理理论与实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1.王德清著,《学校管理学》: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杨天平著,《有效学校管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班级管理书目:1.杨建华主编:《班级管理学》,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2.李伟胜著:《班级管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出版3.钟启泉编著:《班级管理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出版4.张作岭著:《班级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出版5.熊华生、许邦官著:《班级管理案例选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2月出版6.齐学红著:《班级管理》,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出版7.邓艳红主编:《小学班级管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出版8.李学农著,《班级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9.刘志选著,《班级管理》: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0.魏书生著,《班级管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1.吴秋芬著,《班级管理》: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2.段作章著,《班级管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13.李清雁著,《班级管理》: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14.胡林著,《班级管理》: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版。
15.郭毅著,《班级管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学校管理学》_课程代码00448_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学校管理学课程代码:00448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学校管理学》这门课程以学校管理活动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论述了学校管理的基本理论,阐述了学校管理的主要原则、工作内容、基本环节及学校组织和领导等方面的知识。
它在教育管理专业专科课程中列为必修科目,是教育管理专业的基础理论课。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本课程应达到的总体目标与要求是:理解学校管理的基本原理,掌握学校管理的目标、原则、内容、基本环节、方法及学校组织与领导方面的基本知识,为日后在本职工作中开展学校管理工作和学校管理研究奠定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教育管理专业的考生学习本课程应具备教育学、管理学和教育管理学、教育行政学方面的知识,因此,本专业的先修课程是《教育学》、《管理学》、《教育管理原理》、《教育行政学》。
其中,《教育学》和《管理学》课程是教育管理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知识,《教育管理原理》是《学校管理学》的上位必修课程,从内容上奠定了学校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知识基础,《教育行政学》是与《学校管理学》平行的课程,是从宏观上研究教育管理问题,与微观的学校领域的管理联系紧密。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绪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牢固掌握管理的含义,学校管理的含义、产生及其发展演变历程;深入理解学校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内容及学科性质和特点;要领会学习和研究学校管理学的意义及其研究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学校管理的含义、产生与发展历程识记:管理的含义。
领导的含义。
学校管理的含义。
学校管理学的产生时间和标志。
理解:学校管理学的发展历程。
我国学校管理学的演变过程。
应用:为什么说学校管理学是门年轻的学科。
(二)学校管理学的研究对象、范围、内容和学科性质识记:学校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学校管理学的研究范围。
理解:学校管理学的研究内容。
学校管理学的学科性质和特点。
应用:怎样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管理学。
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探析
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探析●罗建河 实施全民教育,推进教育机会均等是当今中国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
但是,在朝着这个目标前进的过程中,有一个特殊的受教育群体似乎还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这个特殊的群体就是流动儿童。
所谓流动儿童,即城市流动人员的子女、打工者的“第二代”。
他们是生在城市或者很小就在城市里成长起来的一代,但是,却没能享有与同辈(同龄)城市儿童一样的受教育的机会。
高额的赞助费和借读费将他们拒于城市公立学校的门外,他们够就读的那些打工子弟学校,实际上缺乏作为“学校”的资格。
首先,这些打工子弟学校,大多没有经过地方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批,没有合法的办学手续,学生没有正规的毕业文凭。
其次,这些学校办学条件异常简陋,往往是七、八十名学生挤在一间小矮屋内,好几个人共用一张课桌,光线昏暗,拥挤不堪,有的学校甚至连一些最基本的教学器具都没有。
这些学校大多没有任何的监督和规范,如教师应该达到什么要求、学校应该开设什么课程、教学质量应该达到什么标准等等,都是由办学者自己决定。
这些办学者和教师在办学之前,又大多没有任何经验,更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以至于有的学校只有一名教师(办学者自己),只开设语文、数学等两三门课程。
更有些办学者,认为这类学校投入少,通过收取学费可以很快盈利,往往只是从经济角度考虑办学问题,并不积极致力于学校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有的甚至收取学生学费后便携款而逃。
孩子们在这样的学校受教育并不能谓之“受教育”,至少不是我们通常所谓的“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
流动儿童较之同辈(同龄)城市儿童,缺乏同等的受教育机会。
诚然,外出打工的父母可以将他们的子女留在原籍,托其他亲属照管,让孩子有机会就读于原籍的公立学校,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
然而,“可怜天下父母心”,出于感情,更多的外出打工的父母不愿让孩子一个人留在老家。
出于经济上的考虑他们也更愿将孩子带在身边,因为将孩子托人照管每年得支付托管人一定的酬金以及孩子所需生活费用、学习费用等。
学校管理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1、课程简介
《学校管理学》是教育系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师范类)专业主要理论课程,课程性质为必修,是国家颁布的专业目录规定的主要课程。
2、教学目的要求
《学校管理学》以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综合发展为目标,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础知识与学术前沿相结合、知识系统与精选专题相结合的原则,以学校管理活动及其规律为对象,学习和讨论学校管理的基本原理,如原则、过程、方法、主体,在思想理论指导下,研究学校管理中的教学质量、德育工作、科学研究以及文化制度建设等,分析与批判现实学校实际问题。
(二)讲授内容
第一节 教师管理概述
第二节 教师人力资源管理
第三节 教师职务聘任
复习题
【案例】三套聘任方案的优劣
第十一章 学生管理
(一)教学目标
了解学生及学生管理观念;掌握并运用学生的常规管理。明确学生组织管理。
(二)讲授内容
第一节 学生管理概述
第二节 学生管理工作内容
第三节 学生管理常规
第四节 学生管理的方法
傅朝鼎.《中小学管理理论与实践》,中国三峡出版社,2003年版。
郭平主著.《中小学教师实施新课程技能》,中国教育文化出版社,2004年版。
郭平主著.《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技能》,中国教育文化出版社,2004年版。
郭平等著.《新时期教育教学与管理探索》,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版。
郭平主编.《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版。
吴志宏:《新编教育管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版。
陈孝彬:《教育管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版。
萧宗六/贺乐凡:《中国教育行政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版。
教育学研究对象述评
这一观点 的主要代 表人物是 杨天平教授 ,他认为, ” 总而 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一个宏富的 、多样化的变动发 管理的过程及规律或教育管理的活动及规律 。在我 国, 一般人 言之, 认为教育管理是 由教育行政和学校 管理两部分构成。 故对此问 展的概念, 它遮蔽 了教育管理的一切过程 和一切范域, 在时间上 题的研究又要分二个层 面, 即广义 的以整个 “ 国家各级教育行 纵贯古 今, 间上覆盖全球 , 内容 上涵指所有 教育管理要 在空 在 政部 门领导和管理教育事业工作规律 ”为对象: 狭义的以 “ 研 素, 范围上包括各类 教育管 理活动 。教育管理学的研究, 在 既 究各级各类学校内部管理工作规律 ”为对象, “ 以 一定类 型的 可以撷取其某一个片断 、一个 细节 、一个 问题、一个侧 面、 学校组织作为 自己的研究对象 ”等等 。类似这种 观点戒 们可 个过程作为对象也可 以取其整体作 为对 象。教育管理学的 以罗列 出种种已出版的教育管理学和学校管理学 的教材或专 研究对象既是一个长时段大空 间的概念 ,又是一个融研究 内
学是 以学校组织 的管理为核心 ,并探讨与学校教育事业有关 参考文 献 : 的种种教育管理现象和问题。” [ 杨天平. 育管理学学科概念论【 . 1 】 教 J 宁波大学学报( 】 教育 , 0 () 2 第四种观点 我们称 之为教育管理特殊矛盾性说 。教育管 版) 0 21. 理特殊矛盾性说是我 国教 育管 理学研 究中一种具有 中国特色
教育管理学的研究 对象是 一个 复合杂 多的概念, 其学科研
以一种 “ 二元系列式结构” 的论述方式 阐述 了其看法 。他认 究应取民主宽容 开放 的家 园式态度, 在全球 、全社会的范围内
为, “ 教育行政学应以国家教育行政组织对各类教育事业与 平等地 思考 问题, 平等地对待各类教育管理客体 以及作为对象 所属教育机构进行有效领导和管理活动的规律 为研究对象。 性 的主体 自 通过对话 、沟通 、协调等手段加强主客体 间及 身, 第三种我们将之称 为 “ 问题说 ”。这种观点早在2 世纪 各 自内部 的理解与信任, O 激励并焕发对象 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 8 年代初期,张济正先 生就提 出了这一说法。他提出 “ 0 学校 因此, 任何企求统一抑或是将其割裂开来抓一点不及其余 的学 管理学研究学校和学校教育领域 中的管理 问题”这样的观点 科对象思维都无助 于该 学科 的健康发展 。后现代主义强调差
学校管理学最终版
学校管理学最终版一、名词解释题1、教师人力资源管理是对教职工的智力,体力劳动能力所进行的科学,合理的发掘,组织和使用,为充分实现学校目标提供可靠的人力保障的活动.2、权变理论学派这种理论认为,实践中不存在一种一成不变的,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思想和方法,管理的指导思想与方式应根据环境和内外条件的变化而随机应变。
该理论强调管理对象的个性、特殊性,忽视管理对象的共性、普遍性3、学校管理的行政方法学校管理中的行政方法是指学校领导管理者依靠以校长为首的各级组织机构和自身的权力,运用命令,规定,指示,条例等方式,直接指挥师生员工的教学和工作的管理手段。
4、封闭原理封闭原理是指任何一个系统里的领导手段必须构成一个连续封闭的回路。
作为领导手段的机构来说,执行机构必须确切无误地贯彻指挥中心的命令,为了保证这一点,应有监督机构;没有正确的执行,就没有正确的输出,也无从正确的反馈,反馈原理也就无法实现,领导就失去了活力。
5、学校目标管理学校目标管理是学校管理者引导学校各机构和全体成员共同确定学校工作目标及其体系,并以目标为中心,明确各自责任和发挥各方面的主动精神,协调和控制育人工作进程,检查和评估完成育人任务状况的组织活动。
6、决策理论学派创始人是美国的西蒙,他认为:决策贯穿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无论计划,组织,控制都离不开决策。
强调决策在整个管理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
7、经济管理方法指学校领导者按照物质利益的原则,通过运用物质刺激的方式,对学校成员产生影响作用的管理手段。
8、戴明环戴明认为管理过程是由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四环节构成,简称“PDCA”循环或“戴明环”。
管理过程就是按照PDCA循环,不断周而复始地运转的。
9、教育管理艺术是教育领导者创造性地运用领导理论与方法于教育领导实践的一种技能,它是教育领导者在长期的教育领导实践中逐渐形成的。
区别于知识,强调实践锻炼。
2016年秋福师《小学教育管理》在线作业一、二满分答案
2016年秋福师《小学教育管理》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
)1.在学校管理活动的全过程中,()是学校管理过程的起始环节,管理过程的其他环节,都是围绕着它而展开的。
A. 实施B. 计划C. 评价D. 检查 2.“彼得原理”讲的是()。
A. 选拔任用领导者的误区B. 培训领导者的误区C. 选拔任用领导者的科学原理D. 培训领导者的科学原理 3.主要研究学校领导人如何管理学校的学科是()。
A. 教育管理学B. 教育行政学C. 学校管理学D. 教育政策学4.教育政策总是要体现政策制定者的意志,反映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政策具有()。
A. 指向明确性B. 广泛影响性C. 法律效应性D. 政党意志性 5.学校管理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A. 计划B. 实行C. 检查D. 总结 6.主要研究与领导者才能有关的身体特征,个性特征等的领导理论属于()。
A. 领导性格理论B. 领导环境理论C. 随机理论D. 管理方格理论 7.解决()冲突的关键在于如何进行利益的重新分配A. 认识性B. 利益性C. 情感性D. 思想性8.“目标管理”是西方管理学家提出的,常用的表示字母是()。
A. BMOB. MOBC. MBOD. OMB 9.从教育行政管理机关与政府之间的关系的角度划分教育管理体制,可以分为()。
A. 中央集权制与地方分权制B. 从属制与独立制C. 专家统治制与非专家统治制D. 校长负责制与党委领导制10.张济正教授从学校组织及其管理活动的角度来提学校管理目标,他们认为衡量学校组织的活动优劣,首先是()。
A. 建立高效率的学校管理机构B. 组织一支高水平的学校工作队伍C. 实行既有民主又有集中的管理方式D. 形成整合一致的目标系统 二、多选题(共23道试题,共46分。
)1.决策理论学派的创始人西蒙认为,决策应做好的工作有( )。
A. 组织工作B. 情报工作C. 设计工作D. 选择工作 2.泰罗科学原理学说的基本点有( )。
第一章 学科导论
教育管理的一般概念
• 一、管理和教育管理 • 对“管理”的解说有多种。 • 据查,我国古代“管”字愿意为锁钥,如《周礼》云: “司门掌授管键,以启闭国门,”后延伸其义,对人、财、 物及诸事的制约和执掌均可称“管”;而“理”者治也, 《说文》云:“治玉治民为理”。概言之,主其事曰 “理”。在英文中,manage(管理)源于意大利文,愿 意为训练或处理马匹,后应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以驯马为 限。从词义学、词源学角度进行研究,由于各国的文化差 异,是难以完全一致的,但也会得出一些相近或相通的基 本含意。 • 有的从管理人员的职能方面给管理下定义,认为管理是由 计划、组织和控制所组成的一种职能活动,是一个为了达 到同一目标而直辖市集体所做努力的过程。 这是古典管 理学派的观点,最早是法国的法约尔(Henri Fayol,18411925)提出的,他认为:“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 指挥、协调和控制。”
• 第二时期:辛亥革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 • 在这一时期中,学校管理学科在各级师范学校基 本上是连续开设的,只是课程名称时有变化,到 40年代,演变为教育行政一科。 • 在这一时期中,学校管理学的内容由前一时期仿 效日本,逐渐向效法美国,译出欧美著作较多。 自30年代中到40年代,先后有一些影响较大的专 著问世,杜佐周著《教育与学校行政原理》和罗 廷光著《教育行政》等书可为代表作。由于历史 和社会条件的限制,我国自己的学校管理理论并 未能形成。
• 有的提出“管理就是决策”的观点,认为“将决策一词从 广义上予以理解,它和管理一词同义。”这是美国西蒙 (Herbert A· Simon,1916——)的论断,为了强调贯穿 于管理全过程中的决策的重要性,被一些论著引为管理的 定义。 • 有的从系统理论出发,认为“管理是组织中协调各分系统 的活动,并使之与环境相适应的主要力量。”或者说, “管理就是由一个或更多的人来协调他人活动,以便收到 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收到的效果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 有人把运用数学和统计学手段解决管理问题作为主要目标, 认为管理基本上是一种数学程序、概念、符号和模型的演 习。 • 有的把管理看作主要是对人而不是对事物的管理,认为管 理是“与个人及群体共事,以达成组织的目标”,进而指 出,“领导的观念较巧”,“经由领导来达成组织的目 标”。进而指出,“领导的观念较管理为广泛。管理是一 种特殊的领导,其最高的目标即在达成组织的目标。”这 是赫西(Paul Hersey)和布莱查尔特(Kenneth H· Blanchard)提出的观点,属行为科学学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学校管理学的意义一、深化学校教育改革与学校管理学历史和现实表明:学校教育和学校管理改革需要学校管理学的理论指导,从而去有效分析和解决改革中的实际问题;同时,改革的历程也为创建我国的学校管理学提供实践基础,丰富和完善学校管理学的科学理论。
二、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与学校管理学要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就必须研究学校管理问题。
真正科学的学校管理学,应能对学校管理的实际问题作出理论上的说明,使学校管理由被运转向主动。
可见,研究学校管理学是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的急迫需要。
三、培训学校管理人员与学校管理学研究学校管理学理论,加快学校管理学的建材建设,是培训学校管理人员的客观需要,也是广大学校管理人员的急切愿望。
● 第二节学校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一、学校管理活动是古老的社会现象学校和学校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学校管理活动是随学校的产生而出现、随学校的发展而演变。
在这个意义上说,学校管理活动也是人类社会中的一种比较古老的历史现象。
二、学校管理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逐步形成公共教育制度。
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经济和近代学校的发展,提出了独立研究学校管理问题的必要性,研究的可能性。
学校管理学成为独立的专门学科具体始于何时呢?国内外学者有不同看法。
三、学校管理学发展历程的考察科学的发展存在两种趋势,1即学科的不断分化和不断综合,两者又是联系着、结合着的。
学校管理学产生时的学说源流对学校管理学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学校管理学包含理论和实际两方面研究课题,有创新精神的学者都可从这两方面寻求新的进展。
最后,必须指出的是,各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不同,学校教育和学校管理的实际状况不同,学校管理学在各国的发展必然是千姿百态的,不会完全按一同一模式开展研究工作。
四、我国学校管理学的演变过程第一时期:清未近代学校的产生到辛亥革命第二时期:辛亥革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第三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第三节学校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一.管理和学校管理正克莱兰特作业式定义是一种将管理的观念与一些可供观察和标准结合在一起的定义方式,可适用不同环境中的管理据此,可知:①管理是一种社会的共同活动;②这种活动不是单独个体的行动,而是一种组织活动;③在组织中要处理人和各种资源的关系,经一定的过程以达成某种目标;④要择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去求得活动的效率。
学校管理:学校管理是一种以组织学校教育工作为主要对象的社会活动。
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机构和制度,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整体优化学校教育工作,有效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组织活动。
二、学校管理学的研究范围学校管理学主要研究学校领域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研究学校教育活动的领导和组织问题,从而实现学校的管理目标。
学校管理学的研究内容:1.目标 2.原则 3.内容 4.过程 5.方法 6.制度 7.管理者四、学校管理学研究对象的综述系统中诸因素的相互影响作用及其规律。
它的基本内容包括:①研究学校工作目标和学校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②研究对学校各项工作实施管理的活动内容和方法;③研究学校管理活动的过程及其有效进行的条件;④研究学校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的组成及其活动方式。
● 第四节学校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一、研究学校管理学的基本原则各门学科都应有一套适合自身特点的研究方法,更应有明确的指导研究工作的基本原则。
根据创建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学校管理学的要求以及学科的特点,研究学校管理学必须贯彻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基本原则。
二. 研究学校管理学的常用方法一)调查法(二)文献法 (三)比较法 (四)统计法五)实验六个案法(或案例法第二章学校的工作目标● 第一节目标与学校管理目标的内涵一、学校工作目标的组成部分教育工作是学校工作中的一个方面,指的是育人工作的全部活动。
管理工作是学校工作中的另一个方面,它是学校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从教育活动中分化出来的一种独立的职能活动。
学校工作目标也就是学校的整体目标或总目标。
学校育人,必须有教育工作人员和管理工作人员,设立各种机构和部门,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和各层次的管理活动,以完整地实现学校工作目标。
所谓目标只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和一定时间范围内,个人,群体或组织以预测为基础,按一定的价值观,对自身行为所确立的二、学校目标系统和价值观念教育价值同教育目标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
学校管理也是具有价值的。
在管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实践关系中,主体总有某种追求,按一定的价值观念确定管理活动的目标。
不仅如此,通过学校管理活动还能使教育活动更有成效,发挥更大的教育功能。
为使学校管理充分显示其价值,办学人员(特别是学校领导管理者)应极大地关注管理活动的效率、效能和效益。
二、制定学校教育目标的依据( 1.)社会的要求2.学校的性质(3.学生的特点三、我国学校教育目标的基本精神1. 实现全面发展,是确立育人质量管理的基本标准2. 注重全面要求,是落实育人质量管理的具体指标3. 三面向全体学生,是体现育人质量管理的总体要求• 第三节学校的管理目标一、学校管理目标的概念学校管理目标是一所学校的组织,为了按质按量完成育人任务,从本校实际出发所确定的组织活动的质量规格和活动结果的意向模式。
它反映学校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协同进行有效活动的要求,体现他们对理想办学状态的价值追求。
二、确立学校管理目标的依据(1.社会的性质2.管理活动的规律3.学校的教育目标4.学校的现实状况三、学校管理目标1.形成整合一致的目标系统2.建立高效率的学校管理机构3.组成一支高水平的学校工作队伍4.实行既有民主又有集中的管理方式5.运用科学化的管理措施• 第四节学校的目标管理一、目标管理的提出和发展目标管理”是西方管理学家提出的,通常用MBO表示。
才逐步使之成为一种管理理论和思想体系”。
60年代末和770年代初,目标管理的概念被引进教育领域。
学校目标管理是学校管理者引导学校各机构和全体成员共同确定学校工作目标及其体系,并以目标为中心,明确各自责任和发挥各方面的主动精神,协调和控制育人工作进程,检查和评估完成育人任务状况的组织活动。
二、学校目标管理的活动阶段1.目标的确定2.目标的实施3.成果的测评1? 第三章学校管理的主要原则● 第一节学校管理原则的作用、依据和体系一、学校管理原则的作用在学校管理学理论体系中,学校管理原则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地位,是目标和实现目标之间的中介。
遵循正确的学校管理原则,能保证学校管理过程畅通行进,使前后阶段顺利衔接和过渡,使各环节和各周期正常有效地运转;能区别不同事件、不同对象、不同时间、不同场合,去选取恰当的管理方法,把握运用时的适度的分寸,以收到理想的效果;能有助于统筹安排各项管理工作的内容,使之形成相互联系的整体;能促使组织制度和规章制度趋于合理化,发挥最大效能。
二、学校管理原则的依据制定学校管理原则的根本性依据:客观存在的学校管理规律。
为此,我们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全面地、深入地接触学校管理活动“现象”,深化对其中“本质的现象”和“本质的关系”的认识。
● 第二节思想领先,学校工作方向性原则一、坚持学校工作的社会主义方向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要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又要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以促进社会向更理想的境界发展。
因此,中小学学校管理工作就应保证学校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育人场所,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服务,使培养的学生同社会的要求相适应;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一切做法及其指导思想,也应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相适应,同这一阶段中民主政治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等方面的社会现实相适应。
二、党的领导是坚持学校社会主义方向的保证(一)学校管理活动的社会主义方向,是党对学校工作的基本要求;而坚持党的领导,则是学校管理活动体现社会主义方向的根本保证。
(二)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主要是通过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实现的。
在实行校长负责制的条件下,学校管理工作要接受党的基层组织的监督,接受省及其以下各级地方党委在执行中央路线和保证全国政令统一的前提下,对本地区的工作实行的政治领导。
三、学校管理工作必须思想领先所谓思想领先,是指在学校管理工作从一开始起就重视思想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而且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之中。
在学校管理工作中要思想领先,实质就在于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去指导学校工作,去观察和分析学校内外的各种现象,解决各种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
加强教育思想的领导• 第三节内外协调,学校工作社会性原则一、学校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1. 学校管理工作和方针政策、法令法规的关系2. 学校管理工作和社会各条战线的发展水平、工作状况的关系3. 学校管理工作和学生家庭以及校外教育机关的关系4. 学校管理工作和学校所在地周围环境的关系5. 学校管理工作和科学理论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二、学校要主动进行内外协调工作首先,在认识上必须明确,内外协调是校内外双方的事,但学校要取主动态度,决不能坐等。
其次,学校要利用一切机会向社会作宣传。
再次,学校要自觉地参加社会服务活动,为社会做有益的作。
最后,最主要的是搞好学校育人工作。
• 第四节教学为主,学校工作整体性原则一、树立学校工作整体性观点整体性观点正是根据学校具有"系统"特性而提出的。
实质:把学校视为"系统",学校管理活动要面向全局,着眼于各个部门、各类成员、各种因素以及各项工作的关联性,从总体上进行综合部署,以求最优地实现预定的学校工作目标。
使学校真正成为一种“"集合体",发挥作为"系统"的总体效能,核心问题在于目的性。
二、学校管理工作以教学为主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处于中心地位的是教学,管理学校一定要以教学为主。
这是学校作为一个“系统",与其它"系统"相比的特性所在。
• 第五节稳定秩序,学校工作计划性原则一、树立学校工作计划性观点所谓计划性观点,其基本内容是,学校管理工作要有预测、有目标、有相互联系的内容安排和有序的进程步骤,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指导行动的方案二、形成学校的各类计划1. 近期计划和远期计划(2 经常性计划和临时性计划(3.)学校总体工作计划和各部门各层级工作计划• 第六节依靠教师,学校全员积极性原则一、管人的实质在于调动人的积极性二、办学一定要依靠教师1. 要依靠教师,必须深入研究和切实掌握教师劳动的特点第一,教师工作是复杂性劳动。
第二,教师工作是创造性劳动。
第三,教师工作是示范性劳动。
第四,教师工作是个体性劳动。
第五,教师工作是一种集体的协作劳动。
第六,教师工作是一种具有较长周期性的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