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病的中医辨证和治疗

合集下载

哮病

哮病

2.扶正气
[1]注意情绪调摄和适当体育锻炼。 [2]体虚正气不足者,可常以人参叶10g, 沙参12g,麦冬12g,黄芪12g,大枣4枚, 煎水茶饮,匡扶正气,抵御外邪。
总之,哮病急性发作病位主要在于肺, 关乎脾肾。 病性寒热虚实夹杂。 《医学实在易 .哮证》说:“一发则肺俞 之寒气,与肺膜之浊痰,狼狈相依,窒 塞关隘,不容呼吸,而呼吸正气,转触 其痰,酣有声。” 发作期以邪实为主。
病因于寒 病因于热 痰热内郁 痰浊伏肺 反复发作 风寒外束 肺气壅实 正气耗伤 素体阳虚 素体阳盛 风邪触发 或素体肺 痰从寒化 痰从热化 肾不足
⑵针灸:针刺大椎、中府穴,火罐拔吸 15分钟。隔姜灸神阙、大椎、命门、涌 泉穴。 ⑶其他疗法:石菖蒲12g,葱白3根,生 姜30g,艾叶50g,共捣烂炒热,用白布 包好,在肺俞穴处反复摩擦。
2.热哮 气粗息涌,喉中痰鸣声粗,胸闷胁胀, 咳痰色黄,或白而黏稠,心烦汗出,面 赤口苦,口干便秘,舌红,苔黄厚腻, 脉滑数。 证机概要 痰热壅肺,肺失宣肃。 治法 清热宣肺,化痰定喘。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主要作用有:①提高β 受体兴奋性。②强大的抗炎作用。③对抗释放 介质。因而对支气管哮喘具有明显的疗效。首 剂给琥珀酸氢化可的松 200-400mg,或地塞米 松 10-20mg,加入葡萄糖溶液中静滴,继以琥 珀酸氢化可的松每小时4mg/Kg静脉维持滴注, 待病情好转后改为泼尼松(强的松)口服,维 持至哮喘完全缓解后停药。
1.外邪侵袭
外感风寒、风热之邪 壅阻肺气,气不布津 吸入烟尘花粉
肺失宣降,津液凝聚成痰,伏藏于肺 哮病的夙根 外感六淫之邪引触
痰随气升,肺气宣降失常
发生本病
2.饮食不当
过食 生冷 酸咸肥甘 海膻发物 脾失健运,痰浊内生 上伏于肺 “夙根”伏痰 遇感引触 致痰鸣 如吼,气息喘促。

中医内科哮病

中医内科哮病
4.体虚病后:麻疹合并肺炎、反复感冒。
病机—宿根学说
宿根学说的证据:
反复发作、症状相似、诱因相同、有季节性。
宿根学说的内容:
1.痰:
肺不能布散津液
脾不能转输精微 }聚液成痰,伏藏于肺
肾不能蒸化水液

诱因引触

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痰气搏结,壅塞气道, 肺失宣降,痰随气动→痰鸣如吼,气息喘促。
消痞散结。 黄芩、桑白皮:苦寒、甘寒。清热解毒、泻肺平喘。 甘草:甘平。补中益气,清热解毒,润肺止咳,
缓急止痛,缓和药性。
分证论治—发作期
3. 浊哮 主症:喘咳胸闷,但坐不得卧,痰涎涌 盛,喉中如曳锯,咯痰粘腻难出。
兼次症:呕恶,纳呆,口粘不渴,神疲乏 力,或胃脘满闷,或便溏,或胸胁 不舒,或唇甲青紫。
分证论治—发作期
2. 热哮 主症:气粗息涌,喉中痰鸣如吼,胸高胁
胀。 兼次症:咳呛阵作,咯痰色黄或白,粘浊稠
厚,咯吐不利,烦闷不安,不恶 寒, 汗出,面赤,口苦,口渴喜饮。 舌脉: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滑。
分证论治—发作期
治法:清热宣肺,化痰定喘 方药:定喘汤。 麻黄:辛,微苦,温。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尿。 白果:甘、苦、涩,平。敛肺定喘,收涩止带。 款冬花:辛温 半夏、苏子、杏仁:辛温。燥湿化痰,降逆止呕,
中西医链接
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支气管炎以及 其他急性肺部过敏性疾患所致的以哮喘 为主要症状者
病因
1.外邪侵袭:六淫之邪、花粉、烟尘、异味气 体。
2.饮食不当:冷饮、酸辣、海羶鱼虾蟹等。 “食哮”、“鱼腥哮”、“卤哮”、“糖 哮”、“醋哮”
3.情志失调:大怒、大喜、大悲、紧张、抑 郁。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治》:“ 膈上病痰,满喘咳 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瞤剧, 必有伏饮。”

哮病中医诊疗方案

哮病中医诊疗方案

哮病中医诊疗方案引言哮病是一种呼吸系统常见病,并且发病率逐年上升。

传统中医学认为,哮病的发生与肺、脾、肾三脏有着密切的关系,主要表现为肺气虚、痰热内蕴、湿阻肺脾等病理变化。

因此,中医在哮病的诊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哮病中的中医诊疗方案,包括中医的诊断方法、常用药物和饮食调理等内容。

一、中医诊断方法1.望诊:通过望察患者的舌苔、舌质、面色等来判断哮病的证型。

典型的证型包括舌苔黄厚、舌质红、面色潮红等。

2.闻诊:通过闻患者咳嗽时的音响来判断哮病的证型。

典型的证型包括喘息音、喘鸣音等。

3.问诊:通过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症状、发作频率、病程等,从而判断哮病的证型。

典型的证型包括气急、咳嗽、痰多等。

二、中医常用药物1.百部丹:主要成分为瓜蒌、桔梗、半夏等,具有宣肺、化痰、止咳的作用。

适用于肺气虚、痰热内蕴型的哮病。

2.杏仁石膏汤:主要成分为杏仁、石膏等,具有清热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

适用于痰热内蕴型的哮病。

3.苦杏仁:具有润肺止咳的作用。

适用于肺气虚型的哮病。

4.胆南星散:主要成分为胆南星、明矾等,具有清热解毒、平喘止咳的作用。

适用于痰热内蕴型的哮病。

5.半夏石膏汤:主要成分为半夏、石膏等,具有宣肺化痰、清热止咳的作用。

适用于痰热内蕴型的哮病。

三、中医饮食调理1.多食蔬果:蔬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纤维素,可以增强体质,改善免疫力。

尤其是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如柠檬、橙子等,对于清热化痰、平喘止咳有较好的效果。

2.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辛辣刺激性食物容易加重痰热内蕴,使哮病症状加重。

因此,患者应尽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葱蒜等。

3.适量摄入蛋白质: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可以提供能量和修复组织。

哮病患者应适量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鸡蛋、豆类等。

4.忌食油腻食物:油腻食物容易导致脾胃湿滞,加重哮病症状。

因此,患者应尽量避免食用油腻食物,如油炸食品、肥肉等。

5.适量饮用温热水:温热水可以起到润肺止咳的作用。

中医内科学讲义(三)哮病

中医内科学讲义(三)哮病

中医内科学讲义(三)哮病哮病哮病是一种反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

发时喉中有哮鸣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

要点一概述《内经》虽无哮病之名,但在许多篇章里,都有有关哮病症状、病因病机的记载。

如《素问·阴阳别论》所说之“阴争于内,阳扰于外,魄汗未藏,四逆而起,起则熏肺,使人喘鸣”即包括哮病症状在内。

汉·张仲景《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篇曰:“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

”明确指出了哮病发作时的特征及治疗,并从病理上将其归属于痰饮病中的“伏饮”证。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指出:“膈上病痰,满喘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瞷剧,必有伏饮。

”此后还有呷嗽、哮吼等形象性的命名。

元·朱丹溪首创哮喘病名,在《丹溪心法》一书中作为专篇论述,并认为“哮喘必用薄滋味,专主于痰”,提出“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的治疗原则。

明·虞抟《医学正传》则进一步对哮与喘作了明确的区别,指出“哮以声响言,喘以气息言”。

后世医家鉴于“哮必兼喘”,故一般统称“哮喘”,而简名“哮证”、“哮病”。

要点二病因病机(一)哮病的病因1.外邪侵袭外感风寒或风热之邪,失于表散,邪蕴于肺,壅阻肺气,气不布津,聚液生痰。

《临证指南医案.哮》说:“宿哮……沉痼之病,……寒人背腧,内合肺系,宿邪阻气阻痰。

”他如吸人风媒花粉、烟尘、异味气体等,影响肺气的宣发,以致津液凝痰,亦为哮病的常见病因。

2.饮食不当具有特异体质的人,常因饮食不当,误食自己不能食的食物,如海膻鱼蟹虾等发物,而致脾失健运,饮食不归正化,痰浊内生而病哮,故古有“食哮”、“鱼腥哮”、“卤哮”、“糖哮、“醋哮”等名。

3.体虚及病后体质不强,有因家族禀赋而病哮者,如《临证指南医案·哮》指出有“幼稚天哮”。

部分哮病患者因幼年患麻疹、顿咳,或反复感冒,咳嗽日久等病,以致肺气亏虚,气不化津,痰饮内生;或病后阴虚火旺,热蒸液聚,痰热胶固而病哮。

哮病支气管哮喘中医诊疗方案

哮病支气管哮喘中医诊疗方案

哮病(支气管哮喘)中医诊疗方案一、中西医病名中医病名:哮病西医病名:支气管哮喘二、概述哮病多因感受外邪,或饮食情志等失调,引动内伏于肺的痰气而阻塞气道,使肺气不得宣降。

以突然出现呼吸喘促,喉间哮鸣有声为主要表现。

相当于西医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

三、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5-2008)。

(1)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不能平卧,或口唇指甲紫绀。

(2)呈反复发作性,常因气候突变、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累等因素而诱发。

发作前多有鼻痒、喷嚏、咳嗽、胸闷等症状。

(3)有过敏史或家族史。

(4)两肺可闻及哮鸣音或伴有湿啰音。

(5)血嗜酸性粒细胞可增高。

(6)胸部X线检查一般无特殊改变,久病可见肺气肿征。

2、西医诊断参照《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修订,2008年)。

(1)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及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2)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3)上述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4)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

(5)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应至少具备以下1项试验阳性: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激发试验阳性;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FEV1增加≥12%,且FEV1增加绝对值≥200 ml;呼气流量峰值(PEF)日内(或2周)变异率≥20%。

符合1~4 条或4、5 条者,可以诊断为支气管哮喘。

(二)病期诊断1、急性发作期:指喘息、气急、咳嗽、胸闷等症状突然发生,或原有症状急剧加重,常有呼吸困难,以呼气流量降低为其特征,常因接触变应原等刺激物或治疗不当等所致。

2、慢性持续期:是指每周均不同频度和(或)不同程度地出现症状(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

哮证病的中医药诊治

哮证病的中医药诊治

哮证病的中医药诊治哮证是一种以喉中鸣响,呼吸急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为主要临床症状特征的发作性痰鸣气喘疾患。

本节所述之哮证为一种发作性疾病,包括西医学的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哮喘,如心源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症引起的哮喘。

一、病因哮证的发生为痰伏于肺,复加外邪侵袭、饮食不当、情志刺激、体虚劳倦等因素诱发,以致痰阻气道,肺气上逆而成。

1.外邪侵袭外感风寒或风热之邪,未能及时表散,邪蕴于肺,壅阻肺气,气不布津,聚液生痰。

止匕外,某些特殊体质者,因吸入花粉、烟尘、异味气体等而影响肺气宣降,津液凝聚,痰浊内蕴而致哮。

2.饮食不当贪食生冷,寒饮内停,或嗜食酸咸甘肥,积痰蒸热,或进食海膻发物,以致脾失健运,饮食不归正化,痰浊内生,上干于肺,壅塞气道,亦可致哮。

3.体虚病后素质不强,则易受邪侵。

如幼儿哮病多由禀赋不足所致。

若病后体弱,如幼年患麻疹、顿咳,或反复感冒、咳嗽日久等,以致肺气损耗,气不化津,痰饮内生;或阴虚火旺,热蒸液聚,痰热胶固,均可致哮。

二、病机哮病的病理因素以痰为主,痰的产生主要由于肺不能布散津液,脾不能运输精微,肾不能蒸化水液,以致津液凝聚成痰,伏藏于肺,成为发病的潜在“夙根”,此后,如遇如气候、饮食、情志、劳累等各种诱因,均可引起发作。

这些诱因每多错杂相关,其中尤以气候变化为主。

哮病发作时的病机为内伏之宿痰,遇诱因引触,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相互搏结,壅塞气道,肺管狭窄,通畅不利,肺气宣降失常,引动停积之痰,而致痰鸣如吼,气息喘促。

发作时的病理环节为痰阻气闭,以邪实为主,因病因不同临床主要分为冷哮证、热哮证、寒包热哮证、风痰哮证、风哮证、虚哮证、瘀哮证。

若长期反复发作,寒痰伤及脾肾之阳,痰热耗灼肺肾之阴,则可从实转虚,在平时表现为肺、脾、肾等脏气虚弱之候。

肺虚不能主气,气不化津,则痰浊内蕴,肃降无权,并因卫外不固而反易受外邪的侵袭而发;脾虚不能化水谷为精微,上输于肺,积湿生痰,上贮于肺,则影响肺气的升降;肾虚精气亏乏,摄纳失常,则阳虚水泛为痰,或阴虚火旺灼液成痰,上干于肺,加重肺气出纳失常。

哮病

哮病

哮病(支气管哮喘)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一)发作期(病期诊断中属急性发作期和部分慢性持续期患者)1.风哮:时发时止,发时喉中哮鸣有声,反复发作,止时又如常人,发病前多有鼻痒、咽痒、喷嚏、咳嗽等症。

舌淡苔白。

2.寒哮:喉中哮鸣如水鸡声,呼吸急促,喘憋气逆,痰多、色白多泡沫,易咯,口不渴或渴喜热饮,恶寒,天冷或受寒易发。

肢冷,面色青晦。

舌苔白滑。

3.热哮:喉中痰鸣如吼,咯痰黄稠,胸闷,气喘息粗,甚则鼻翼煽动,烦躁不安,发热口渴,或咳吐脓血腥臭痰,胸痛,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舌红苔黄腻。

4.虚哮:喉中哮鸣如鼾,声低,气短息促,动则喘甚,发作频繁,甚至持续喘哮,咳痰无力。

舌质淡或偏红,或紫暗。

(二)缓解期(病期诊断中属缓解期和部分慢性持续期患者)1.肺脾气虚证:气短声低,喉中时有轻度哮鸣,痰多质稀,色白,自汗,怕风,常易感冒,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舌质淡,苔白。

2.肺肾两虚证:气短息促,动则为甚,吸气不利,咳痰质黏起沫,脑转耳鸣,腰膝酸软,心慌,不耐劳累,或五心烦热,颧红,口干,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或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舌苔淡白,质胖。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喘息哮鸣1.观察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发作持续时间,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师。

2.取适宜体位,可高枕卧位、半卧位或端坐位。

3.遵医嘱耳穴贴压,取平喘、肺、肾上腺、交感等穴。

4.遵医嘱穴位按摩,取中府、云门、孔最、膻中等穴。

5.遵医嘱拔火罐,取肺俞、膏肓、定喘等穴。

6.遵医嘱穴位贴敷,取肺俞、天突、天枢、定喘等穴,三伏贴效果尤甚。

7.遵医嘱中药泡洗。

8.遵医嘱中药离子导入。

(二)咳嗽咳痰1.观察咳嗽的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规律以及咳痰的量、颜色、性状。

2.咳嗽胸闷者取半坐卧位。

3.持续性咳嗽时,可频饮温开水。

4.做深呼吸训练,采用有效咳嗽、翻身拍背、胸背部叩击或使用设备进行排痰等方法。

5.保持口腔清洁。

6.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肺、气管、神门、皮质下、大肠等穴。

中医内科学哮病

中医内科学哮病

(二)、病机 冷哮
外邪
风寒 风热
肺 邪壅于肺 气不布津
热哮
饮食
生冷 酸咸、甘肥
海腥
外感、

聚湿

(夙根: 宿痰伏肺、 饮食
肺气壅塞) 情志
痰阻气道 搏击有声
发作
病后(肺虚) 肺气耗损 气不布津
劳倦
起居体虚(肾亏) 阴虚火旺灼津
寒包 热哮
迁 延 日 久
虚哮
阳虚水泛
整理ppt
缓解期
14
(三)二者概述
补虚扶正
芍药
桂 枝
五味子 甘草
厚 朴 麻
整理ppt
41
4、风痰哮证
症状:喉中痰涎壅盛,声如拽锯,或鸣 声如吹哨笛,喘急胸满,但坐不得卧, 咯痰粘腻难出,或为白色泡沫痰液,无 明显寒热倾向,面色青黯,起病多急, 发前自觉鼻、咽、眼、耳发痒,喷嚏, 鼻塞,流涕,胸部憋塞,随之迅即发 作,舌苔厚浊,脉滑实。
整理ppt
21
哮病与喘证的鉴别
哮病
喘病
相同: 都有呼吸急促、困难的表现。 不同: 哮必兼喘 ,喘未必兼哮 ,
哮指声响言,
喘指气息言,
喉中哮鸣有声 , 为呼吸气促困难,
是一种反复发作 的独立性疾病 。
是多种肺系急慢性 疾病的一个症状。
整理ppt
22
第二节 哮病的辨证论治、 预防调护、临证参考
整理ppt
外邪侵袭
邪客于肺 肺
肺不布津
饮食不当
大病久病 禀赋不足
脾失健运 脾
水湿内停
肾不主水 肾
水饮内停
气阴耗伤 肺
肺不布津 整理ppt
痰(宿根) 宿痰伏肺 肺失宣肃
15

哮病的中医辩证论治

哮病的中医辩证论治
哮病的中医辩证论治
(1)温化“肺如钟,撞则鸣”,若寒犯肺金,闭遏肺气,引动伏痰,发为哮鸣,欲使金鸣之声静,当施温肺化痰定哮法,使寒去痰除,气机宣肃有序,哮病乃止。
(2)清化 肺为娇脏,不耐寒热,遇寒则气闭,遇热则气沸。若热炽肺经,气沸津郁,痰阻气道,发为哮喘。单一清之,胶痰难化,只投化痰,火不能息。
①常用方玉屏风散合人参定喘汤加减。药用人参、黄芪、白术、防风、半夏、五味子、罂粟壳、甘草。
方中人参、黄芪补肺益气为君;臣以白术、甘草健脾补中,益气血生化之源,以加强君药补肺益气之力;佐以半夏化痰降逆,五味子、罂粟壳敛肺定喘,防风归脾经,开宣散邪,以防收敛太过;甘草调和诸药,兼使药之功。
②加减外感表寒者,加麻黄、生姜祛风散寒;脾气虚者,加茯苓、陈皮健脾益气;兼痰热者,加桑白皮、贝母清热化痰。
(2)脾气亏虚
证候平素痰多,倦怠乏力,食少便溏,每因饮食失当而引发哮喘,舌苔薄白,脉细缓。
证候分析脾主生化气血而运湿,脾气亏虚,聚湿生痰,上贮于肺,故平素痰多;脾主肌肉,气虚则倦怠乏力,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则食少便溏,每因饮食失当而引发;舌、脉象均为脾虚之征。
治法健脾化痰。
方药运用
①常用方六君子汤加减。药用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半夏、干姜、细辛、五味子。
1.2扶正固本 若肺气虚为主,治当补肺益气,用药宜注重甘温润剂,因肺喜温润,为生水之脏,甘温能滋生肺气,润则略生肺津,甘补温润,能生气而保清肃之性;若以脾气虚为主,治当健脾益气,投药宜重甘温燥剂,因脾喜温燥而为中运之脏,得甘则补,温燥能升运脾湿,甘补温燥,能振奋中气以持燥土之性;若以肾气虚为主,治当补。
肺为主气之脏,肾为纳气之根,今肺肾气虚,以人参大补元气,蛤蚧补肾纳气,共为君药;虚则肺气易于耗散,故臣以五味子、麦冬养阴敛肺;肺主宣肃,为贮痰之器,故佐以桑白皮、陈皮、半夏化痰平喘;肺朝百脉,气虚易致血瘀,故再使丹参、地龙活血、平喘,甘草调和诸药。

中医内科学 哮病

中医内科学 哮病

病因: 1.外邪侵袭:主要是感受风寒或风热之邪,或吸入烟尘 、花粉、动物毛屑、异味气体,导致呼吸道痉挛,阻塞 肺气的宣降,津液凝聚,痰浊内生而导致。 2.饮食不当:主要是过食生冷和油腻肥甘、海鲜发物, 导致脾胃无法运化这些营养物质,不仅不能生养气血, 反而导致痰浊内生,上干于肺,壅塞气道而诱发 3.体虚病后:主要指以前得过呼吸系统疾病,如麻疹, 反复咳嗽、失治误治等,导致素体虚弱,肺气不足,痰 饮内生或痰聚生热,均可致哮。
哮病大发作期:即常常表现为邪实与正虚同见,多 为疾病晚期,表现为肺脾肾三脏皆虚而痰浊雍盛,发作 时心脏亦可受到严重影响,发生喘脱危候。(注:喘脱 是指患者出现喘急鼻扇,胸高气促,张口抬肩,汗出肢 冷,面色青紫,肢体浮肿,烦躁昏昧的证候)
总之哮病是一种反复发作,缠绵难痊愈的疾病。
诊断依据: 1.与先天禀赋有关,家族中往往有哮病史,常常因气候 突变、饮食不当、情志不调和劳累而诱发。 2.常呈反复发作性,发作时可见咳嗽喷嚏胸闷鼻痒等先 兆。喉中有哮鸣声,呼吸困难不能平卧,甚则面色苍白 ,唇甲青紫,数分钟或数小时后缓解。 3.平常如常人,但病程日久时,常有小范围内的持续发 作,甚则出现喘脱。
1.冷哮证
喉中哮鸣如水鸡声,呼吸急促,憋喘气逆,胸膈满闷如塞,咳不甚,疲少咳吐不爽,色白而 多泡沫、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形寒怕冷,天冷或受寒易发,面色青,舌苔白滑,脉弦紧或浮紧 。
证机概要:寒痰伏肺,遇感触发,痰升气阻,肺失宣畅。 治法:宣肺散寒,化痰平喘 代表方: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加减。两方皆能温肺化饮,止哮平喘。前者长于降逆平 哮,用于哮鸣喘咳,表证不著者;后方解表散寒力强,用于表寒里饮,寒象较重者。 常用药:麻黄、射干宣肺平喘,化痰利咽;干姜、细辛、半夏温肺化饮降逆;紫菀、款冬 化痰止咳;五味子收敛肺气;大枣、甘草和中。 方歌:射干麻黄姜辛款,五味夏枣与紫菀。

哮病名词解释中医

哮病名词解释中医

哮病名词解释中医
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病,在中医中属于一种独立的病名。

临床以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为特征。

其发病机理为痰气搏结,壅阻气道,肺失宣降。

病因为外邪侵袭、饮食不当、体虚病后等,主要病位在肺,与脾、肾关系密切。

治疗时以祛痰利气为主,反复日久、正虚邪实者,需兼顾扶正。

若发生喘脱危候,当急予扶正救脱。

平时应扶正治本以减少或控制其发作。

本病包括西医学的支气管哮喘、哮喘性支气管炎、嗜酸性细胞增多症(或其他急性肺部过敏性疾患)引起的哮喘。

若因肺系或其他多种疾病引起的痰鸣气喘症状,则属于喘证、肺胀等病证范围,但亦可与本篇辨证论治内容联系互参。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内科辩证论治哮病分证论治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内科辩证论治哮病分证论治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内科辩证论治:哮病分证论治哮病分证论治:一、发作期:1、冷哮证:射干麻黄汤; 表寒里饮者用小青龙汤;上实下虚用苏子降气汤。

2、热哮期: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 热盛伤阴用麦冬汤;痰气壅实用三子养亲汤。

3、寒包热哮证: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4、风痰哮证:三子养亲汤5、虚哮证:平喘固本汤附:喘脱危证:回阳急救汤合生脉饮。

二、缓解期:1、肺脾气虚证:六君子汤;2、肺肾两虚证: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

紫斑辩证论治:1、血热妄行证:主症:皮肤出现青紫斑点或斑块,或兼鼻衄、齿衄、便血、尿血,或有发热,口渴,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方药:十灰散。

2、阴虚火旺证:主症:皮肤出现青紫斑点或斑块,时发时止,常伴鼻衄、齿衄或月经过多,颧红,心烦,口渴,手足心热,或有潮热,盗汗,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宁络止血。

方药:茜根散。

3、气不摄血证:主症:皮肤反复出现青紫斑点或斑块,久病不愈,神疲乏力,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或萎黄,食欲不振,舌淡,脉细弱。

治法:补气摄血。

方药:归脾汤。

脾胃病证常见证型及治法:一、胃痛1、寒邪客胃:温胃散寒、理气止痛- 良附丸2、饮食停滞:消食导滞、和胃止痛- 保和丸3、肝气犯胃: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柴胡疏肝散4、肝胃郁热:疏肝理气、泄热和胃- 丹栀逍遥散5、胃阴亏虚:滋养胃阴、和中止痛- 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6、瘀血停滞:活血化瘀、和胃理气- 失笑散合丹参饮7、脾胃虚寒:温中健脾、和胃止痛- 黄芪建中汤二、呕吐1、外邪犯胃:疏邪解表、芳香化浊- 藿香正气散2、饮食停滞:消食化滞、和胃降逆- 保和丸痰饮内阻: 肝气犯胃:脾胃虚寒:胃阴不足: 噎膈 痰气交阻: 津亏热结: 瘀血内阻: 气虚阳微: 呃逆 胃中寒冷: 胃火上逆: 气机郁滞: 脾胃阳虚: 胃阴不足: 腹痛 寒邪内阻: 湿热壅滞: 中虚脏寒: 饮食积滞: 气滞血瘀: 泄泻 温化痰饮、和胃降逆 - 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 疏肝和胃、降逆止呕 - 半夏厚朴汤合左金丸 温中健脾、和胃降逆 - 理中丸 滋养胃阴、降逆止呕 - 麦门冬汤 滋养津液、泻热散结 破结行瘀、滋阴养血 温补脾肾、益气回阳 - 沙参麦冬汤 - 通幽汤 - 补气运脾汤或右归丸 温中散寒、降逆止呃- 丁香散 清热和胃、降逆止呃 - 竹叶石膏汤顺气解郁、降逆止呃 - 五磨饮子温补脾胃、和中降逆 - 理中汤益气养阴、和胃止呃 - 益胃汤 温里散寒、理气止痛 - 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 通腑泄热 - 大承气汤温中补虚、缓急止痛 - 小建中汤 消食导滞 - 枳实导滞丸 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 柴胡疏肝散、少腹逐瘀汤 开郁、化痰、润燥 - 启膈散3、 4、 5、 6、 三、1、 2、 3、 4、 四、 1、 2、 3、 4、 5、 五、 1、 2、 3、 4、 5、六、1、感受寒湿:芳香化湿、解表散寒- 藿香正气散2、湿热内盛:清热利湿- 葛根黄芩黄连汤3、食滞胃肠:消食导滞- 保和丸4、肝气乘脾:抑肝扶脾- 痛泻要方5、脾胃虚弱:益气健脾化湿- 参苓白术散6、肾阳虚衰:温肾健脾、固涩止泻- 四神丸七、痢疾:1、湿热痢:清热解毒、清肠化湿、调气行血- 芍药汤2、疫毒痢:清热凉血解毒- 白头翁汤3、寒湿痢:温中化湿、调和气血- 胃苓汤4、虚寒痢:温补脾肾、收涩固脱- 桃花汤或合真人养脏汤5、阴虚痢:凉血滋阴清肠- 驻车丸6、休息痢:温中清肠、佐以调气化滞- 连理汤八、便秘:1、热秘:泻热导滞、润肠通便- 麻子仁丸2、气秘:顺气导滞通便- 六磨汤3、虚秘:气虚:益气润肠- 黄芪汤血虚:养血润燥- 润肠丸4、冷秘: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大黄附子汤。

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哮病

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哮病

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哮病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哮病部分。

哮病作为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健康状况。

本文将围绕哮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在中医理论中,哮病的病因主要包括外邪侵袭、饮食不当、情志失调等方面。

外邪侵袭主要是指风寒、风热、湿邪等邪气侵入人体,影响肺脏功能;饮食不当如过食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导致肠胃功能失调,进而影响肺脏;情志失调如忧思、恼怒、惊恐等情绪波动,致使肝气犯肺,引起哮病。

哮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气促、呼吸困难等。

咳嗽通常为阵发性,且多在夜间加重;气促通常伴有呼吸急促、胸闷等症状;严重情况下,患者可能出现喘息、鼻翼煽动、三凹征等呼吸困难表现。

对于哮病的诊断,中医常用望、闻、问、切四种方法进行诊断。

望诊主要是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喉咙等情况,闻诊主要包括听患者的呼吸、咳嗽声音等方面,问诊则是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及其它体征,切诊则是指通过把脉了解患者的气血运行情况。

这四种方法相互补充,有助于准确诊断哮病。

在治疗方案上,中医根据哮病的病因病机,提出了一系列治疗方法。

对于外邪侵袭引起的哮病,常采用宣肺解表的方法,如用麻黄、桂枝等中药宣肺通气,排出邪气;对于饮食不当引起的哮病,则采用消食导滞的方法,如山楂、神曲等中药帮助消化,调理肠胃;对于情志失调引起的哮病,需调理情志,保持心情舒畅。

根据病情需要,医生还可能会采用止咳、平喘、抗炎等西医治疗方法。

本文对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哮病进行了详细探讨。

哮病作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对其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案的了解和掌握,对于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应进一步深入探讨哮病的发病机制,以便更好地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还应中西医结合治疗哮病的研究,充分发挥中医和西医的优势,为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

不寐,也称为失眠,是指因各种原因引起的睡眠时间和质量不足,表现为难以入睡、睡眠浅、易醒、多梦、早醒等症状。

哮病中医护理方案

哮病中医护理方案

哮病(支气管哮喘)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一)发作期(病期诊断中属急性发作期和部分慢性持续期患者)1. 风哮:时发时止,发时喉中哮鸣有声,反复发作,止时又如常人,发病前多有鼻痒、咽痒、喷嚏、咳嗽等症。

舌淡苔白。

2. 寒哮:喉中哮鸣如水鸡声,呼吸急促,喘憋气逆,痰多、色白多泡沫,易咯,口不渴或渴喜热饮,恶寒,天冷或受寒易发。

肢冷,面色青晦。

舌苔白滑。

3. 热哮:喉中痰鸣如吼,咯痰黄稠,胸闷,气喘息粗,甚则鼻翼煽动,烦躁不安,发热口渴,或咳吐脓血腥臭痰,胸痛,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舌红苔黄腻。

4. 虚哮:喉中哮鸣如鼾,声低,气短息促,动则喘甚,发作频繁,甚至持续喘哮,咳痰无力。

舌质淡或偏红,或紫暗。

(二)缓解期(病期诊断中属缓解期和部分慢性持续期患者)1. 肺脾气虚证:气短声低,喉中时有轻度哮鸣,痰多质稀,色白,自汗,怕风,常易感冒,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舌质淡,苔白。

2. 肺肾两虚证:气短息促,动则为甚,吸气不利,咳痰质黏起沫,脑转耳鸣,腰膝酸软,心慌,不耐劳累,或五心烦热,颧红,口干,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或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舌苔淡白,质胖。

二、常见症状/ 证候施护(一)喘息哮鸣1. 观察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发作持续时间,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师。

2. 取适宜体位,可高枕卧位、半卧位或端坐位。

3. 遵医嘱耳穴贴压,取平喘、肺、肾上腺、交感等穴。

4. 遵医嘱穴位按摩,取中府、云门、孔最、膻中等穴。

5. 遵医嘱拔火罐,取肺俞、膏肓、定喘等穴。

6. 遵医嘱穴位贴敷,取肺俞、天突、天枢、定喘等穴,三伏贴效果尤甚。

7. 遵医嘱中药泡洗。

8. 遵医嘱中药离子导入。

(二)咳嗽咳痰1. 观察咳嗽的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规律以及咳痰的量、颜色、性状。

2. 咳嗽胸闷者取半坐卧位。

3. 持续性咳嗽时,可频饮温开水。

4. 做深呼吸训练,采用有效咳嗽、翻身拍背、胸背部叩击或使用设备进行排痰等方法。

5. 保持口腔清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哮病的中医辨证和治疗哮病系脏气虚弱,宿痰伏肺,复因外邪侵袭、饮食不节、情志过激、劳倦过度等触动,以致气滞痰阻,气道挛急、狭窄而发病,以发作性喉中哮鸣有声,呼吸困难,甚则喘息不得平卧为主要表现的顽固发作性肺系疾病。

【范围】西医学中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其它如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心原性哮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原性心脏病等具有本病证候特点者,皆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哮病的病理因素以痰为主。

痰的产生是在脏腑功能失调的基础上,复加外感六淫、饮食不节、情志过激、劳倦过度等因素而诱发。

一、病因1.脏气虚弱禀赋薄弱,易受邪侵,如婴幼儿患哮病者多因于此,其脏气虚弱多,以肾虚为主。

此外,病后体弱,伤于肺脾肾,致痰饮留伏,成为宿根。

2.外邪侵袭肺开窍于鼻,外合皮毛,与外界气候有密切的关系。

哮病属于肺系痰患,故在气候突变,由热转寒之时,深秋寒冬季节,发病率较高。

(1)外感风寒、风热或暑湿等邪气,未能及时表散,邪蕴于肺,气不布津,聚液成痰。

(2)嗅吸花粉、烟尘、异味气体等,致使肺气宣肃失常,津聚痰生。

3.饮食不当过食生冷,伤及脾阳,津液凝聚,寒饮内生;嗜食酸咸肥甘厚味,痰热内蕴;进食海膻鱼蟹虾等,引动宿痰而发病。

4.情志、劳倦所伤情志抑郁,惊恐恼怒,或月经期前,或剧烈运动后,劳累乏力,皆可致气机失调,肺失宣肃而发病。

上述各种病因,既是导致哮病的原因,也是哮病发作的诱因。

二、病机1.发病由于哮有“夙根”,一般认为,主要是痰,但与水饮、瘀血、气滞、火郁以及本虚等密切相关,故在哮的发病过程中,痰、瘀、虚最为主要,每因外邪、饮食、情志等因素而诱发本病。

发病前可有喷嚏、鼻塞等先兆,亦有骤然起病而无先兆者。

2.病位病位在肺,涉及脾肾。

肺主气,司呼吸,上通气道、咽喉而开窍于鼻。

“肺为贮痰之器”,若肺有宿痰,必为诱因所触发,以致痰气交阻,壅塞气道,肺失宣肃,喘促痰鸣,发为哮病,故哮病的主要病位在肺。

肺与脾、肾关系密切,生理上相互资生,病理上也互有影响。

如脾为生痰之源,痰伏于肺,便可成为发病的夙根。

而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若哮病日久,肺虚及肾,肺虚不能主气,肾虚不能助肺纳气,每可加重发作。

此外,哮病反复发作,日久则痰瘀互结,病及于心。

3.病性哮病有寒热、虚实之不同。

(1)发作期以邪实为主因痰邪壅肺,痰阻气闭所致。

邪气盛则实,故呼出尤为困难,而自觉呼出为快,由于病因不同,可有寒痰冷哮、热痰热哮等不同。

(2)缓解期以正虚为主哮病久发,气阴日伤,肺脾肾俱衰,故以正虚为主。

(3)大发作期正虚与邪实并见,肺肾同病,病及于心,甚则脱闭。

4.病势病势随正气强弱、病邪盈衰、病情轻重、病程长短以及治疗是否及时得当而不同。

一般病邪不盛,治疗及时,则病势缓,多趋于邪外解而向愈。

若邪盛或正虚较著,治疗不当,病势急,多趋于邪内伏而恶化。

5.病机转化若因于寒或素体阳虚,痰从寒化,则发为冷哮;病因于热,或素体阳盛,痰从热化,则发为热哮;若痰热内郁,风寒外袭,则发为寒包火证。

寒热之间可相互转化,寒痰可以化热;热证久延或治不得法可病从寒化。

哮证反复发作,寒痰每伤脾肾之阳,热痰耗灼肺肾之阴,常互为因果,如肺虚不能主气,气不布津,则痰浊内蕴,肃降无权,并因卫外不固而易招致外邪侵袭。

脾虚失运,积蕴生痰,上贮于肺,影响到肺气升降。

肾虚摄纳失常,呗0阳虚水泛为痰,或阴虚虚火灼津为痰,上干于肺。

由于肺脾肾三脏相互影响,可致合病或并病,表现为肺脾气虚、脾肾阳虚、肺肾阴虚,更致病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

病情严重时,因肺不能朝百脉,六脉运行不畅,‘命火不能上济于心,或痰饮凌心,痰浊蒙闭心窍,心气心阳受累,则可发生喘脱危候。

气机不运,气血瘀闭,则可发生喘闭昏厥之危候。

【诊断和鉴别诊断】一、诊断依据1.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不能平卧,或口唇指甲紫绀。

2.呈反复发作性。

常因气候突变、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累过度等因诱发。

发作前多有鼻痒、喷嚏、咳嗽、胸闷等先兆。

3.有过敏史和家族史。

4.两肺可闻及哮鸣音,或伴有湿哕音。

5.血嗜酸性粒细胞可增高,痰液涂片可见嗜酸细胞,胸部x线检查一般无特殊改变,久病可见肺气肿征。

二、鉴别诊断1.辨虚实本病属邪实正虚,发作期以邪实为主,缓解期以正虚为主,并可从病程新久及全身症状辨别虚实。

实证多为新病,喘哮气粗声高,呼吸深长,呼出为快,脉象有力,体质不虚。

虚证多为久病,喘哮气怯声低,呼吸短促难续,吸气不利,脉沉细或细数,体质虚弱。

2.辨寒热在分清虚实的基础上,实证需辨寒痰、热痰以及有无表证的不同。

寒痰证内外皆寒,谓之冷哮。

除有实证的表现外,多伴胸膈满闷,咯痰稀白,面色晦滞,或有恶寒、发热、身痛等表证,苔白滑,脉浮紧。

热痰证痰火壅盛,谓之热哮。

除有实证的表现外,常伴有胸膈烦闷,呛咳阵作,痰黄粘稠,面红,或伴发热、心烦、口渴,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3.辨脏腑虚证有肺虚、脾虚、肾虚之异。

肺气虚者,证见自汗畏风,少气乏力;脾气虚者,证见食少便溏,痰多;肾气虚者,证见腰酸耳鸣,动则喘乏。

此外,还应审其阴阳气血之偏虚,详加辨别,分清主次。

三、治疗原则发作期以豁痰利气祛邪为主,寒痰当温化,热痰当清化,表邪明显者兼以解表,缓解期以扶正固本为主,正虚邪实者,当标本兼顾。

1.豁痰利气祛邪(1)温化“肺如钟,撞则鸣”,若寒犯肺金,闭遏肺气,引动伏痰,发为哮鸣,欲使金鸣之声静,当施温肺化痰定哮法,使寒去痰除,气机宣肃有序,哮病乃止。

(2)清化肺为娇脏,不耐寒热,遇寒则气闭,遇热则气沸。

若热炽肺经,气沸津郁,痰阻气道,发为哮喘。

单一清之,胶痰难化,只投化痰,火不能息。

故法当以清热化痰定哮法,使肺热泄,痰热除,气道畅通,壅塞之逆气归于肃降,哮鸣乃止。

(3)散寒泄热若风寒紧束于外,邪热痰火久盘于内,致肺气外闭内壅发为哮鸣,施散寒泄热定哮法方为正路,融辛温与寒凉于一炉,外散风寒,内清里热,肺气以畅,哮鸣乃止。

此外,若因痰胶气道,结为巢囊,阻塞肺气,发为哮鸣者,谓之痰哮,治当劫痰畅肺定哮;若寒饮内宿,气道不畅之水哮,则当采用祛除水饮定哮法;痰瘀互结者,则又当化痰活血。

近年来,针对哮有夙根,使用利气祛痰消瘀定哮法、化湿泄毒拨根定哮法、蠲除痰浊定哮法等,取得了较好疗效。

2.扶正固本若肺气虚为主,治当补肺益气,用药宜注重甘温润剂,因肺喜温润,为生水之脏,甘温能滋生肺气,润则略生肺津,甘补温润,能生气而保清肃之性;若以脾气虚为主,治当健脾益气,投药宜重甘温燥剂,因脾喜温燥而为中运之脏,得甘则补,温燥能升运脾湿,甘补温燥,能振奋中气以持燥土之性;若以肾气虚为主,治当补肾纳气,常纳阴柔养阴诸品于温热壮阳药物之中,藉以使阴生阳长,元阳振复,下施固摄之权,上以温助肺金。

四、应急措施严重的哮病发作,采用一般治疗措施仍难缓解;或发作持续过久,呼吸困难,呼长吸短,气息急促,唇甲紫绀,颈脉怒张,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意识模糊,或烦躁不安,额汗淋漓,皮肤潮湿,脉细弱或沉伏。

可选用下列急救措施:(1)紫金丹米粒大5~10粒(少于150mg),冷水送下。

(2)砒矾丸绿豆大5~10粒,温水送服。

(3)十枣汤红芽大戟(醋制)、甘遂(醋制),芫花(醋制)。

上药各等分,共研细末,每服29,儿童减半,以大枣10枚煎汤送下,每日1~2次。

得快利即停药。

(4)雾化吸入选用复方银黄气雾剂雾化吸入。

(5)止喘灵注射液4ml,肌内注射,4小时1次。

(6)艾灸肺俞、膈俞20分钟。

(7)吸氧。

五、分证论治1.发作期(1)冷哮证候喉中哮鸣有声,胸膈满闷,咯痰稀白,面色晦滞,或有恶寒、发热、身痛,舌质淡,苔白滑,脉浮紧。

证候分析寒痰留伏于肺,为诱因所触发,痰气交阻,搏击有声,故喉中哮鸣有声;肺气闭郁不得宣畅,故胸膈满闷,咯痰稀白;阴盛于内,阳气不能宣达,则面色晦滞,形寒肢冷;外寒引动内饮,则感寒易发;若风寒束表,则有恶寒、发热、身痛等表证;舌质淡、苔白滑、脉浮紧为痰饮内伏,外受风寒之象。

治法温肺散寒,化痰利气。

方药运用①常用方射干麻黄汤加减。

药用射干、炙麻黄、干姜、细辛、清半夏、陈皮、紫菀、款冬花、苏子、甘草。

方中射干、麻黄宣肺平喘,豁痰利咽,为主药;辅以干姜、细辛、半夏温肺蠲饮降逆;佐以紫菀、款冬花、陈皮、苏子宣肺化痰止咳;使以甘草调和诸药。

诸药合用,重在温化痰饮而降肺气,故能除寒痰哮鸣之症。

②加减痰壅喘逆不得卧者,合三子养亲汤,也可加葶苈予以降气涤痰;呼吸迫促,张口抬肩者.加厚朴、杏仁宣肺平喘;兼有浮肿者,加车前子、茯苓利水消肿;胸膈满闷者,加桔梗、枳壳行气化痰;若表证明显者,可加桂枝、杏仁配麻黄以疏散表邪。

⑧临证参考表寒里饮,寒象明显者,用小青龙汤,酌配杏仁、苏子、白芥子等药。

小青龙汤与射干麻黄汤中,麻黄、细辛、干姜等辛散之药,在严寒潮湿地区,用量可稍重,尤其细辛之用量不必拘于“细辛不过钱”之说,可与麻黄、干姜等量用之。

若顽痰久踞肺经,哮鸣经久不止,且寒热不显者,可用皂荚丸,亦可在辨证用药基础上,加竹沥、姜汁以“透穴巢之痰”;如沉寒瘤冷,顽痰不化者,可在密切观察下服用紫金丹以劫痰定喘,但应严格掌握剂量,每次不超过150mg,冷茶送服,忌饮酒,连服5~7日,密切观察服药后反应,不可久服,服药后见呕吐、腹泻等症者应立即停药。

(2)热哮证候喉中哮鸣如吼,气粗息涌,胸膈烦闷,呛咳阵作,痰黄粘稠,面红,伴发热、心烦、口渴,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证候分析肺内素有热痰蕴伏,外邪侵犯,肺失清肃,上逆而致痰气搏击,则喉中哮鸣如吼,气粗息涌,呛咳阵作;痰热交结,则咯粘稠黄痰;痰火郁蒸,则胸膈烦闷、面赤、口渴;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均为痰热之象。

治法清热宣肺,化痰降逆。

方药运用①常用方定喘汤加减。

药用炙麻黄、杏仁、黄芩、生石膏、桑白皮、款冬花、清半夏、白果、甘草。

方中麻黄宣肺平喘,配白果敛肺气,化痰浊,定喘嗽,二药一开一收,则使宣散不致太过,收敛不致留邪,制止哮喘发作,共为君药;臣以桑白皮、黄芩、生石膏清泄肺热;佐以杏仁、半夏、款冬花降气平喘,止咳祛痰;使以生甘草调和诸药。

九药合用,使痰浊祛而肺气宣,肺热清而喘自平。

②加减表热甚者,加连翘、薄荷以清热解表;肺气壅实,痰鸣息涌不得卧者,加葶苈子、瓜蒌皮、地龙泻肺降气,化痰平喘;便秘者,加大黄、枳实以通腑利肺;痰黄粘稠难咯者,加用黛蛤散、知母、鱼腥草以清热化痰;痰多色黄胸痛者,加桃仁、薏苡仁、冬瓜仁、芦根以化痰通络。

③临证参考定喘汤用于痰热郁肺而表证不著者。

若肺热内盛,复感外寒,则寒束卫表,出现咳喘无汗、身痛、恶寒发热之外寒内热证,即所谓寒包热哮,可用越婢加半夏汤或大青龙汤。

对于寒包热哮,王肯堂《证治准绳·杂病·喘》提出未病先治热,进行预防性治疗,“八九月未寒之时,先用大承气汤下其热”,“至冬寒时无热可包,自不发者是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