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物质的三态变化习题)

合集下载

(word完整版)初中三态变化专题复习

(word完整版)初中三态变化专题复习

七年级第四节课三态变化专题复习一.熔化和凝固1.(2018•铁岭)下列四幅图片所涉及的物态变化过程中,放热的是()A.土地干涸B.制作雪糕C.水被烧开D.干冰变小2.(2018•青海)如图所示,从中得出的结论错误的一项是()A.在AB段,物质处于固态B.这是某种晶体的熔化图象C.该物质熔化过程历时6分钟D.该物质的熔点是48℃3.(2018•贺州)将装有碎冰的试管插入装有冰粒的烧杯中间,然后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当烧杯中的冰熔化一半时,试管中的冰()A.没有熔化B.熔化一半C.熔化小于一半D.熔化超过一半4.(2018•镇江)下列物态变化属于凝固的是()A.雾的形成B.河道结冰C.冰冻衣服晾干D.露珠的形成5.(2018•南通)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A.冻衣晾干B.网上挂霜C.草叶露珠D.冰凌消融6.(2018•赤峰)下列各组固体中具有确定熔点的一组是()A.蜡玻璃沥青B.蜡铝玻璃C.冰铁铝D.冰铁沥青7.(2018•长春)放在温水中的冰块逐渐变小,冰块发生的物态变化()A.凝固B.液化C.汽化D.熔化8.(2018•福建)图中的四个物态变化实例,属于吸热的是()A.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B.盛夏,草叶上形成露C.深秋,枫叶上形成霜D.寒冬,河水结成冰9.(2018•无锡)如图是“探究蜡烛的熔化特点”的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蜡烛应碾碎后放入试管中B.温度计的玻璃泡应插入蜡烛内部C.“水浴法”加热可以使蜡烛受热均匀D.蜡烛熔化过程中,温度逐渐上升,说明蜡烛是晶体10.(2018•安徽)图示为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的图象。

根据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25minB.该物质是晶体,熔点为80℃C.在第30min,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D.在第10min到第25min之间,由于物质温度不变,所以不吸收热量11.(2018•湘潭)晶体在熔化过程中()A.温度升高B.温度不变C.放出热量D.温度下降12.(2018•六盘水)如图所示,是海波的熔化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海波的熔点是48℃B.海波在BC段没有吸收热量C.在第6分钟时海波已全部熔化D.海波在CD段是气态13.(2018•兰州)沥青路面在烈日下由硬变软,在这个过程中沥青的温度不断升高,说明沥青是。

升华、凝华及三态变化--精练题(含答案与解析)

升华、凝华及三态变化--精练题(含答案与解析)

升华、凝华及三态变化升华(1)定义: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

升华过程需要吸热。

(2)常见现象:樟脑球变小、冰冻的衣服变干、雪人没有熔化但逐渐变小等。

干冰升华碘升华雪人变小凝华(1)定义: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

凝华过程需要放热。

(2)常见现象: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雪、霜、雾凇的形成等。

霜雾凇窗户冰花物态变化现象辨析1.在后面的横线上填写正确的物态变化的名称(1)冬天,早晨树枝上的霜;(2)夏天,清晨草上有露水;(3)湿衣服晾干了;(4)冰箱中水结成了冰;(5)铁块化成了铁水;(6)冬天,湿衣服冻干了;(7)用蜡水浇铸模型;(8)冷藏的瓶子在常温下外表出汗;(9)用久的灯泡丝变细。

2.《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喜爱,下列诗词中涉及的物态变化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雪是升华形成的B.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霜是凝固形成的C.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是液化形成的D.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雾是汽化形成的3.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B.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固形成,需要放热D.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汽化,需要吸热4.用飞机向云层喷洒干冰是人工降雨的一种方式。

以下列出了几种物态变化的过程,在这种人工降雨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a、干冰升华吸热b、干冰熔化吸热c、云层中的水蒸气液化放热d、云层中的水蒸气凝华放热e、水蒸气以干冰为凝结中心成雨f、小冰晶下落熔化吸热a eA.→→→a c d f B.→C.→→→→→a d fa b c d e f D.→→5.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实验中,密封的锤形玻璃泡内装有少量碘颗粒,加热时会看到紫红色气体,这种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物态变化是,已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113.7C,如图所示的两种加热方式中,图(填“甲”800C,碘的熔点为︒或“乙”)更好,因为另一种加热方式还可能会出现(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华东师大版科学 七年级下 2 水的三态变化 课后练习题

华东师大版科学 七年级下 2 水的三态变化 课后练习题

一、选择题1. 寒冷的冬天,戴眼镜的同学从室外走到温暖的房间内,镜片变得模糊,一段时间后,镜片又变得清晰。

这一现象中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液化汽化B.汽化液化C.凝固汽化D.凝固液化2. 用电热水壶烧水时,水沸腾后,从壶嘴里冒出“白气”;夏天打开冰棒纸时,可以看到冰棒周围也出现“白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壶嘴里冒出的“白气”,是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B.冰棒周围的“白气”是冰棒发生升华形成的水蒸气C.在这两种“白气”形成的过程中,都需要吸收热量D.这两种“白气”都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3. 关于下列实验仪器的操作,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时,先挤捏胶帽,再将滴管伸入液体中B.乙:某生用有一定厚度的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操作规范正确C.丙:使酒精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沸水中,可测得沸水的温度D.丁:用量筒取40毫升液体二、填空题4. 第一次试管里注入温度为20℃的水, 将试管底部浸入温度为80℃的大量水中, 试管内的水经过时间t1被加热到80℃. 第二次试管里注入温度为80℃的水,试管底部浸入温度为20℃的大量水中,试管内的水经过时间t2冷却到20℃. 试问时间t1、t2的大小关系是5. 空气中的水蒸气是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地而来的.夜间气温降低时,水蒸气会成小水珠附着在物体上,这就是露水,若附着在空气中的浮尘上,就形成.深秋或冬天,夜晚温度迅速降到0℃以下,水蒸气会直接成固态的小晶体,这就是霜.三、探究题6. 为了探究热水瓶盛水量与保温效果之间的关系,某实验小组用规格和保温性能完全相同的热水瓶(容积均为2L),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实验。

他们在7个热水瓶中装入不同水量但初温相同的热水,经过相同时间,测量各个热水瓶中的水温,并根据所得数据经计算绘出图的图像。

(1)该实验记录的实验数据是盛水量、初温和____________;(2)由图像可知,本次实验中保温瓶的盛水量为__________时,保温效果最好;(3)该实验设计中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质的三态变化练习

物质的三态变化练习

物态变化复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固体不属于晶体的是()A.食盐B.海波C.玻璃D.冰2.下雪天一般比融雪天感觉暖和是因为()A.下雪天的气温比融雪天气温高B.雪是一种传热本领较小的物体C.形成雪时要放热,融雪时要吸热D.雪的温度比水的温度高3.下面所列的变化过程,会放出热量的是()A.湿衣服逐渐被晾干B.樟脑丸放在箱子里逐渐变小C.铁块被熔成铁水D.冬天早上“落霜”4.牙科医生在检查牙齿时,常用一个带把的小镜子,在放入病人口腔之前,总要将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烧一下,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防止细菌感染B、防止水蒸气在镜面上液化C、烧热的小镜子能起到治疗牙病的作用D、烧热的小镜子能促使牙齿上的水分汽化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蒸发在一定温度下才能发生B、物质在熔化时的温度不变C、手摸冰感到比把手放在水中凉,这一定是因为水温比冰温高D、扩散现象主要说明分子作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6、将手从水中提出离开水,觉得手凉些,是因为: []A、一定是原来的水温比体温低造成的B、一定是原来的水温比体温高造成的C、水温和手温相同,拿出后凉的感觉是由于心理作用造成的D、上面的说法都不正确7.夏天为了降低密闭房间内的温度,下列方法中你认为可行的是:[]A、室内安装电风扇进行降温B、在室内放置大冰块C、将放在室内正在工作的电冰箱的门打开D、将放在室内正在工作的空调关闭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增大压强,水的沸点不变B、0℃的水变成0℃的冰要放出热量C、松香由固态转化成液态时的温度不变D、冰在升华时放热9.对锅加热,锅内的水持续沸腾时,水面上的“白气”并不明显。

如果突然停止加热,水面上很快出现许多“白气”。

对此现象,你认为合适的解释是:[]A、腾时水不蒸发B、沸腾时水面上的蒸气温度高于100℃、停火后水开始大量蒸发C、停火后水面上方的温度明显低于水蒸气的温度,水蒸气液化为细小的水珠,形成“白气”10.下列做法中,主要利用蒸发降温的[]A、给发高烧的病人打退烧针B、用空调降温C、夏天,人们吃冰棒,喝冷饮D、用电风扇吹风降温11.关于物质的熔化和凝固,下面叙述正确的是:[]A、各种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B、非晶体有一定的凝固点,但无一定的熔点C、各种不同晶体,它们的熔点相同D、晶体的熔化过程中要吸热,但温度不上升12.在农村有一些“装神扮鬼”骗人钱财的人,他们有这样一手绝活:从翻滚的油锅中用手把“鬼”揪出来。

初中物理三态试题及答案

初中物理三态试题及答案

初中物理三态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A. 熔化B. 凝固C. 汽化D. 升华答案:A2. 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A. 熔化B. 凝固C. 汽化D. 液化答案:C3.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A. 熔化B. 凝固C. 凝华D. 升华答案:C4.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A. 熔化B. 液化C. 升华D. 凝华答案:D二、填空题5. 物质的三种状态是固态、液态和______。

答案:气态6. 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种转化称为______。

答案:物态变化7. 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需要______热量。

答案:放出8. 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______。

答案:液化三、判断题9. 冰在0℃时会立即融化。

()答案:错误10. 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答案:正确11. 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

()答案:正确12. 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3. 描述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并解释为什么这个过程需要放出热量。

答案: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凝固。

在这个过程中,物质分子间的距离缩小,分子间的作用力增强,分子动能减小,因此需要放出热量。

14. 解释为什么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三种状态可以相互转化。

答案:物质的三种状态可以相互转化是因为物质分子间的距离和作用力会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变化而变化。

当温度或压力改变时,分子间的距离和作用力也会相应改变,导致物质状态的转变。

初中物理三态试题及答案

初中物理三态试题及答案

初中物理三态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物质的三种状态是固态、液态和()。

A. 气态B. 等离子态C. 离子态D. 金属态2. 水在0℃时,会从()状态转变为固态。

A. 液态B. 气态C. 固态D. 等离子态3.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

A. 凝固B. 汽化C. 熔化D. 升华4. 以下哪种物质在常温下是气态的?A. 铁B. 水C. 氧气D. 石蜡5. 物质的熔点是指()。

A. 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温度B. 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温度C. 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温度D. 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温度6. 物质的沸点是指()。

A. 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温度B. 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温度C. 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温度D. 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温度7. 物质的凝固点和熔点()。

A. 相同B. 不同C. 有时相同有时不同D. 无法确定8. 物质的升华是指()。

A.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B. 物质由液态直接变为气态C.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D. 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9. 物质的液化是指()。

A. 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B. 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C. 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D. 物质由固态变为气态10. 物质的凝固过程会()。

A. 吸收热量B. 放出热量C. 不吸收也不放出热量D. 无法确定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物质的三种状态是固态、液态和______。

2. 当温度低于物质的熔点时,物质处于______。

3. 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______。

4.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______。

5.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______。

6.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______。

7.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需要______热量。

8.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需要______热量。

9. 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在一定压力下是______的。

10. 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______℃。

物质的三态变化选择题练习

物质的三态变化选择题练习

三态变化的选择题练习一、选择题1.水无常形,变化万千,如图所示的各种自然现象,在形成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A.初春,河流中冰雪消融B.仲夏,草叶间露珠晶莹C.深秋,指头上挂满白霜D.寒冬,草叶上冰挂剔透2.如图是某网友在四月拍摄的某地雪景:积雪初融后,在某停车场上出现了一个个“雪馒头”,甚为奇特。

雪堆正下方是方形地砖,每块方形地砖周围是条形砖。

气象专家调研发现:四周条形砖比中间方形地砖具有更好的导热性和渗水性。

下列关于形成“雪馒头”景观的解释,不合理...的是()A.空气温度较低是“雪馒头”得以保留的原因之一B.方形地砖导热性差是形成“雪馒头”景观的原因之一C.太阳辐射导效条形砖上方的雪比方形地砖上方的雪更易熔化D.地表热量易通过条形砖及四周缝隙传递,使条形砖上的雪更易熔化3.“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青睐。

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雾凇沆场,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雾凇的形成是升华现象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霜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D.“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4.己知:常压下,碘的熔点为113.60℃,碘的沸点为184.25℃,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为400℃;碘升华管是密封的玻璃管,内含少量碘晶体。

用如图甲和乙所示的两种方案做“碘的升华”实验都能观察到碘蒸气。

观察到的碘蒸气()A.甲方案中:一定是由固态碘升华而成B.甲方案中:可能是由液态碘液化而成C.乙方案中:一定是由固态碘升华而成D.乙方案中:可能是由液态碘蒸发而成5.夏天,盛一盆水,在盆里放入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篮子,再把装有剩饭剩菜的碗放入篮子,用纱布袋罩好,就做成一个“简易冰箱”如图,篮子里的饭菜放置大半天也不会变质,以上“简易冰箱”的工作原理是A.液化放热B.蒸发吸热C.凝固放热D.升华吸热6.炎热的夏天,铺有沥青的路面会变软,这是因为()A.沥青是晶体,受热后达到熔点,所以变软B.沥青是非晶体,受热后达到熔点,所以变软C.沥青是晶体,受热后它的硬度要降低,所以变软D.沥青是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受热后逐渐变软7.图中是一只冰箱的工作原理图,有关冰箱的说法正确的是()A.冷凝剂在冰箱内的蒸发器内液化吸热,在泠凝器内汽化放热B.在密闭的房间内把冰箱门打开启动冰箱,房间气温就会下降C.空气压缩机的原理是增大压强提高液化温度D.冰箱从内部搬到外面的热量等于电动空气压缩机消耗的电能8.如图所示为某物质的熔化图像,根据图像可知()A.该物质加热后就开始熔化B.第15min该物质处于液态C.若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乙),则试管内冰的质量会增多D.图乙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会升高9.用质量相同的0℃的冰和0℃的水冷却食品时,发现用冰的效果更好。

初中物下三态试题及答案

初中物下三态试题及答案

初中物下三态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物质的三种状态是()。

A. 固态、液态、气态B. 固态、液态、等离子态C. 固态、液态、超固态D. 固态、液态、超流体2. 水在常温下的状态是()。

A. 固态B. 液态C. 气态D. 等离子态3. 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

A. 熔化B. 凝固C. 蒸发D. 升华4. 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

A. 熔化B. 凝固C. 蒸发D. 升华5.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

A. 熔化C. 蒸发D. 升华6.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

A. 熔化B. 凝固C. 蒸发D. 升华7. 冰在0℃时的熔点是()。

A. 0℃B. 100℃C. -273.15℃D. 37℃8. 物质的三态变化中,不涉及能量变化的是()。

A. 熔化B. 凝固C. 蒸发D. 升华9. 物质的三态变化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A. 熔化B. 凝固C. 蒸发D. 升华10. 物质的三态变化中,需要放出热量的是()。

A. 熔化B. 凝固D. 升华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物质的三种状态包括固态、液态和______。

2. 当温度升高时,水会从______态变为______态。

3. 冰在0℃时会______,变成水。

4. 水在100℃时会______,变成水蒸气。

5. 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在常温下会______,直接变成气态。

6. 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______。

7. 物质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______。

8. 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______。

9. 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______。

10. 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物质的三态变化中,哪些过程需要吸收热量,哪些过程需要放出热量?2. 举例说明物质的三态变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40分)1. 假设有1千克的水从0℃加热到100℃,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18J/(g·℃),请计算需要吸收的热量。

三态变化习题

三态变化习题

物态变化检测题一、选择题(2X25=50)1、下列物态变化的实例中不是液化的是()A、秋天,室外花草上的露珠B、冬天从室外乍进温暖的室内,眼睛片上蒙上一层雾C、夏天,打开冰箱的门会看到冒“白气”D、到了春天,高山上的积雪开始融化2、关于水的三态变化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给0。

C的冰加热,冰会融化成水B、常温下放在容器中的水减少是蒸发现象C、标准大气压下100。

C的水蒸气冷却后变成水D、冰直接变成水蒸气是凝华现象3、北方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可以使窖内的温度不会过低,菜不致冻坏,这主要是因为()A、水是热的不良导体,不善于传热B、水的温度比气温高C、水结冰时要放热D、水能供给蔬菜水分4、在冬天,下列办法中不能使洗过的衣服较快变干的是()A、将湿衣服放在炉火旁烘干B、用电吹风炊湿衣服C、将湿衣服折叠起来晾晒D、将湿衣服放到暖气片上5、用电风扇对着液体温度计吹,温度计的示数会()A、升高B、降低C、不变D、无法确定6、下列现象中由于凝华造成的是()A、放在厕所里去异味用的芳香球逐渐变小了B、冻鱼出冷库后比进冷库前重C、永久了的灯泡的灯丝比新你细D、碘受热后冒出紫色的蒸汽7、在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汽化现象的是()A、新鲜大白菜会慢慢干瘪B、冰棒从冰箱中取出时冒“白气”C、夏天湿衣服晾干D、酒精擦在皮肤上会很快变干8、下列关于沸腾和蒸发的说法正确的是()A、蒸发在任何温度都能进行,所以不需要吸热B、蒸发和沸腾都是汽化现象,都会放出热C、蒸发时液体温度降低,沸腾只有达到沸点才能进行D、蒸发和沸腾都可以在液体表面和内部进行9、夏天,打开冰棒的包装纸,常常会看见冰棒在冒“白气”,其原因是()A、冰棒融化产生的小水滴B、冰棒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珠C、冰棒周围的空气遇冷液化而成的液滴D、冰棒熔化后蒸发产能的水蒸气10、火箭在大气中飞行时,它的头部跟空气摩擦发热,温度可达几千摄氏度。

在火箭上涂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熔化并且汽化,能防止烧坏火箭头部的作用,这是因为()A、熔化和汽化都放热B、熔化和汽化都吸热C、熔化吸热,汽化放热D、熔化放热,汽化吸热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家用寒暑表可以检测开水的温度B、人的正常体温是38。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水的三态变化练习题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水的三态变化练习题

水的三态变化训练题
一、填空
1.湖水结冰属于现象,需要()热。

2.雾气消散属于现象,需要()热。

3.露珠形成属于现象,需要()热。

4.冰雪消融属于现象,需要()热。

5.海水蒸发到空中属于现象,需要()热。

6.下雨属于现象,需要()热。

7.下雪属于现象,需要()热。

8.月落乌啼霜满天中属于现象,需要()热。

9.
1.
2.
3.
4.
5.
6.
7.解释“下雪不冷,化雪冷”的原因。

8.解释蒸馒头的原理。

水的三态变化训练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
1.湖水结冰属于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2.雾气消散属于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3.露珠形成属于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4.冰雪消融属于熔化现象,需要(吸)热。

5.海水蒸发到空中属于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6.下雨属于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7.下雪属于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8.
9.
1.
2.

3.
4.
5.
6.
答:水管上小水滴多的是冷水管,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液化。

7.解释“下雪不冷,化雪冷”的原因。

答:下雪属于凝华现象,会放出热量,所以不冷。

化雪属于熔化现象,需要从周围吸收热量,所以会冷。

8.解释蒸馒头的原理。

答:水蒸气遇到温蒂比较低的蒸笼,会液化成小水滴,水蒸气液化会放出大量的热。

专题11 物质的三态变化及转化解析版

专题11 物质的三态变化及转化解析版

专题11 物质的三态变化及转化解析版一、选择题1.在海上想要获得淡水,可采用如图所示的“充气式太阳能蒸馏器”。

它是通过太阳照射充气物内的海水,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形成水珠,收集即可。

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先汽化,后液化B.先沸腾,后凝固C.先液化,后汽化D.先蒸发,后沸腾【答案】A【解析】淡水是蒸馏器中的海水先蒸发后液化形成的。

2.“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有关节气的谚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惊蛰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的形成是升华现象B.“伏天三场雨,薄地长好麻”,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C.“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D.“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河水结冰是熔化现象【答案】C【解析】【解答】解:A、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的小水珠,由气态变为液态,属于液化现象;故A错误。

B、雨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水珠遇到凝结核后变成大水珠然后由于重力作用掉落到地面形成的,由气态变为液态,属于液化现象;故B错误。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固态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C正确。

D、河水结冰是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3.在标准大气压下,在盛水的大烧杯A内放着盛有80℃热水的大试管B,如图所示,当对大烧杯内的水加热时,烧杯内的水很快就烧开了,若继续加热,试管B内的水将()A.到100℃就沸腾B.到100℃不能沸腾C.保持在80℃不变D.无法确定【答案】B【解析】【考点】沸腾及沸腾条件【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沸点和沸腾的条件,掌握好沸腾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并且会用这一条件分析生活中的现象。

沸腾的条件是:①温度达到沸点;②继续吸热.两个条件缺一不可,根据水沸腾时的特点结合实验现象进行解答。

【解答】用酒精灯对大烧杯加热时,烧杯中的水由于吸热温度逐渐升高,达到沸点,试管中的水吸收大烧杯中水的热,温度也会升高,达到沸点;烧杯中的水温度达到沸点以后,还在继续吸热,所以会沸腾,不断的有水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由于烧杯中的水沸腾时温度不变,所以试管中的水达到沸点时,与外面的温度相同,不能再吸收热量了,所以试管中的水不会沸腾。

水的三态变化练习题

水的三态变化练习题

水的三态变化练习题水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之一,它存在着三种形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而了解水的三态变化对于我们理解许多自然现象和科学原理都至关重要。

下面让我们通过一些练习题来加深对水的三态变化的理解。

一、选择题1、下列哪种情况是水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A 冬天河里的水结冰B 烧开水时壶口冒出的“白气”C 清晨树叶上的露珠D 湿衣服晾干答案:D解析:湿衣服晾干是水由液态变为气态,蒸发到空气中。

A 选项冬天河里的水结冰是液态水变成固态冰;B 选项烧开水时壶口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是气态水变成液态水;C 选项清晨树叶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是气态水变成液态水。

2、使冰的温度升高到 0℃以上,冰会()A 立即融化成水B 仍然保持固态C 先融化一部分,然后再全部融化D 以上情况都有可能答案:D解析:冰的温度升高到 0℃以上时,是否立即全部融化取决于吸收热量的快慢和冰的质量等因素。

如果吸收热量足够快,可能会立即全部融化;如果吸收热量较慢,可能先融化一部分,然后再全部融化;也有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仍然保持固态。

3、冬天,在温暖的室内,玻璃窗上会出现一层水雾,这是()A 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液化形成的B 室外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液化形成的C 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凝固形成的D 室外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凝固形成的答案:A解析:冬天室内温暖,水蒸气含量较多,遇到冷的玻璃窗,水蒸气会液化成小水珠,形成一层水雾。

4、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A 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变小B 冬天,河面上结了一层冰C 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饮料瓶“出汗”D 秋天,清晨的草地上出现了一层白霜答案:A解析:樟脑丸逐渐变小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属于升华现象。

B选项河面上结冰是液态水变成固态冰,属于凝固;C 选项饮料瓶“出汗”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D 选项草地上出现白霜是气态水蒸气直接变成固态霜,属于凝华。

专题07比热和物质的三态变化-2022-2023学年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培优冲刺(浙教版)

专题07比热和物质的三态变化-2022-2023学年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培优冲刺(浙教版)

07 比热和物质的三态变化一、比热1.水的比热容较大,这种特性使它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

下列应用中不属于利用这种特性的是()A.早春寒潮来临前,晚上向秧田里灌水B.夏天在地上洒水降温C.汽车发动机用水作为冷却剂D.冬天让热水流过散热器来取暖【答案】B【解析】A.早春寒潮来临前,晚上向秧田里灌水,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因此降温时可以放出大量的热,从而保证秧苗不被冻伤,故A不合题意;B.夏天在地上洒水降温,水在蒸发时吸热,从而起到降温的作用,与比热容大小无关,故B符合题意;C.汽车发动机用水作为冷却剂,由于水的比热容大,因此会带走更多的热量,起到良好的降温作用,故C不合题意;D.冬天让热水流过散热器来取暖,由于水的比热容大,因此会放出大量的热,从而起到良好的取暖效果,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2.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同学们用酒精灯同时开始均匀加热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沙子和水,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中,沙子吸热升温较快,说明沙子吸热能力较强B.实验中,沙子、水吸热相同,所以物体吸热能力与物质的种类无关C.实验中,将沙子和水加热到相同温度时,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D.实验中,加热相同的时间,末温低的物质吸热能力强【答案】D【解析】A.实验中,沙子吸热升温较快,说明沙子的比热容小,吸热能力弱,故A错误;B.沙、水吸热相同,但升高的温度不同,升温高的吸热能力弱,故物体吸热能力与物质的种类有关,故B错误;C.将沙子和水加热到相同温度时,根据Q=cm△t可知,水的比热容大,则水吸收的热量多。

故C错误;D.加热相同的时间,吸收的热量相等,据Q=cm△t,末温低的物质比热容大,吸热能力强,故D正确。

故选D。

3.质量相等的A、B两种液体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同时加热。

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中可以看出()A.液体A和B的初始温度不同B.液体B的比热容比液体A的大C.液体A的温度比液体B的升高得慢D.液体A和B的比热容相同【答案】B【解析】A.根据图像可知,液体A和B的初始温度都是20△,故A错误;BD.根据图像可知,质量相同的A和B加热相同的时间时,即吸收相同的热量时,A的温度大于B 的温度。

强化突破6物质的三态变化-七年级科学上册学练测(浙教版)

强化突破6物质的三态变化-七年级科学上册学练测(浙教版)

强化突破6、物质的三态变化一、选择题1.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吃粽子的习俗。

下面与粽子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煮粽子时,锅中的水开始沸腾后,温度保持不变,不需要继续吸热B.煮粽子时,锅上方冒出的“白气”是汽化形成的水蒸气C.手上沾些水,拿刚出锅的粽子不烫手,利用了汽化吸热D.粽子放入冰箱冷冻一段时间,外表结了一层霜,这是凝固现象【答案】C【解析】A.煮粽子时,锅中的水开始沸腾后,温度保持不变,但是要继续吸热,故A错误;B.煮粽子时,锅上方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后形成的小水珠,故B错误;C.手上沾些水,拿刚出锅的粽子不烫手,是因为水汽化时吸热,故C正确;D.粽子放入冰箱冷冻一段时间,外表结了一层霜,这是水蒸气从气态变成固态发生凝华现象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C。

2.如图所示,甲实验中大烧杯内盛有水,试管内盛有乙表中所列的一种液体,在标准大气压下,若对烧杯底部持续加热,最终发现试管内的液体发生沸腾,则试管内盛的液体是()A.水B.酒精C.煤油D.水或酒精【答案】B【解析】试管内的液体能够沸腾,说明它能从外面的水中吸热达到沸点,然后还能继续吸热,因此试管内液体的沸点应该低于水的沸点,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3.小明和小华分别用相同的灶具和锅来煮鸡蛋,两人的锅中都加入同样多且足够的水、同样多的鸡蛋。

当锅中的水烧开后,小明仍用强火煮;小华改用温火煮,但仍保持锅中的水沸腾,直到鸡蛋煮熟。

关于他们两人的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小明的方法比小华的方法省燃料,且省时间B.小明的方法比小华的方法省燃料,但费时间C.小华的方法比小明的方法费燃料,且省时间D.小华的方法比小明的方法省燃料,两人的方法所用时间相近【答案】D【解析】当锅中的水烧开后,无论大火还是小火,都能满足达到沸点后继续吸热的条件,因此二者对煮鸡蛋的效果是相同的,因此两人所用时间相近,只是强火煮时热量散失更多,因此更费燃料。

故D正确,而A、B、C错误。

专题08比热、物质的三态变化(原卷版+解析)

专题08比热、物质的三态变化(原卷版+解析)

浙教版7年级上册期末培优冲刺08 比热、物质的三态变化一、物质的比热1.(2020七上·温州期末)水是一种比热容较大的物质,下列生产和生活中与水的这种特性没有关系的是()A.对秧田晚上灌水,白天放水B.炎热的夏天,在地面上洒水降温C.暖气管内装的是流动的热水D.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2.(2020七上·缙云期末)如图是小明和小华同学探究沙子与水吸热升温快慢的实验装置,设计实验方案时,他们确定以下需控制的变量,其中多余的是()A.使用相同型号的温度计B.取相同质量的沙子和水C.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D.盛放沙子和水的容器相同3.(2020七上·临海期末)夏天,海边的昼夜温差较小,主要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下列现象中不是应用这一特性的是()A.汽车发动机用水作为冷却剂降温B.炎热的夏天,往地面上洒水降温C.春天的夜晚,往稻田里灌水以防秧苗冻坏D.寒冷的冬天,暖气管内装流动的热水取暖4.(2020七上·余杭月考)关于比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升高相同的温度,比热较大的物质吸收的热量一定多B.温度较低的物质比热较小C.比热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反映物质吸热或放热本领的大小D.物体质量越大,它的比热越大5.(2020七上·西湖月考)质量和初温相等的甲、乙两种不同液体,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

根据图象可知()A.加热过程中,乙液体的温度升高的快B.温度升高时,甲液体分子运动变快,乙液体分子运动变慢C.甲液体的比热容比乙的大D.升高相同的温度时,乙液体吸收的热量多6.(2020七上·滨江月考)下列事实中,最能说明物质吸收的热量跟物质种类有关的是()A.体积相同的两杯水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B.体积相等的水和煤油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C.质量相等的两块钢温度分别升高5℃和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D.质量相等的水和铜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7.(2021七下·杭州开学考)为了比较不同物质吸热本领的大小,小金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质量和初始温度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用相同的酒精灯同时开始加热,并适时记录两者的温度,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第14讲 物质的三态变化(学生卷)- 新七年级科学暑假衔接讲练

第14讲 物质的三态变化(学生卷)-  新七年级科学暑假衔接讲练

第14讲物质的三态变化1.知道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时表现的特点不同。

能说出几种典型的晶体和非晶体。

掌握晶体熔化和凝固的规律,理解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的意义。

2.能根据实验数据作出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图像,根据图像叙述晶体和非晶体熔化的特点。

能作出晶体和非晶体的凝固图像。

3.知道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并能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4.了解液体汽化的方式,能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蒸发现象和沸腾现象。

5.认识液体沸腾的现象,能根据液体沸腾的特点作出液体沸腾的图像。

6.了解沸点概念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7.知道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了解液化现象以及液化在实际中的应用8.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能说出物质升华时要吸收热量,凝华时要放出热量。

能用升华和凝华知识解释一些典型的现象9.能用物态变化观点说明云、雨、雪、雾露、霜的形成。

模块一:熔化与凝固1.熔化是物质由变成的过程。

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

2.具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物体叫做,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物体叫。

晶体和非晶体的主要区别是:无论是晶体还是非晶体,熔化时都要热量。

3.左图为晶体的熔化图象,其中AB段表示固体阶段,状态为固态;BC段表示晶体熔化阶段,此阶段虽然吸热,但温度基本,状态为固液共存,此时固定的熔化温度即为;CD段表示液态吸热升温阶段,状态为。

B点时为,C点是为。

右图为的熔化图象,吸收热量且温度不断,直至全部变为。

注:通常情况下,加热的时间长短代表吸收的热能多少。

加热时间越长,代表物质吸收的热能越多。

4.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

它是晶体的一种特性。

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

5.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温度不变,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温度改变(熔化时温度不断升高,凝固时温度不断下降)。

6.物质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时只吸热不升温(温度保持不变)。

物质放出热量温度也不一定降低,如晶体凝固时吸放热不降温(温度保持不变)。

7.在寒冷的地方,如北极、南极等地的气温通常在-40℃以下,要用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其中的原因是:水银的凝固点比-40℃大,在-40℃下会凝固而不能测量。

初中物下三态试题及答案

初中物下三态试题及答案

初中物下三态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

A. 玻璃B. 松香C. 食盐D. 沥青2. 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

A. 凝固B. 熔化C. 汽化D. 升华3. 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

A. 凝固B. 熔化C. 汽化D. 液化4. 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

A. 凝固B. 熔化C. 汽化D. 液化5. 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

A. 凝固C. 汽化D. 液化6.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

A. 凝固B. 熔化C. 汽化D. 升华7.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

A. 凝固B. 熔化C. 凝华D. 液化8. 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

A. 凝固B. 熔化C. 汽化D. 液化9. 物质由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

A. 凝固B. 熔化C. 凝华D. 液化10. 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

A. 凝固B. 熔化D. 液化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物质的三种状态是固态、液态和______态。

2. 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需要______热。

3. 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会______热。

4. 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需要______热。

5. 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会______热。

6.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需要______热。

7.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会______热。

8. 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______。

9. 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______。

10. 物质由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物质的三态变化过程及其特点。

答:物质的三态变化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

固态物质具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液态物质具有固定的体积但形状会随容器改变;气态物质既无固定形状也无固定体积,会充满整个容器。

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需要吸热;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会放热;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需要吸热;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会放热;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需要吸热;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会放热。

三态变化题集

三态变化题集

第二节三态变化第一课时1、深秋的早晨,我们看到地面、花草上有一层白色的霜,霜的形成是A.凝固现象B. 液化现象C.凝华现象D. 升华现象2、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1)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2)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4)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A.(1)(2) B.(2)(4) C. (1)(3) D.(3)(4)3、下表是1标准大气压下一些物质的熔点和沸点。

根据下表,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A. 水温度计B. 水银温度计C. 酒精温度计D. 乙醚温度计4、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出汗”或结“冰花”。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玻璃窗上的“汗”是水蒸气液化生成的B. 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生成的C. “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D. “汗”出在玻璃窗的外表面5、威海市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鸡蛋上会出现先有水珠后变干的现象,此现象反映的物态变化过程是A、先液化后蒸发B、先升华后蒸发C、先液化后升华D、先凝华后升华6、下列物态变化属于熔化的是A. 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雾B. 加在饮料中的冰块化为水C. 刚从冰箱里拿出的冰棍周围冒出“白气”D. 放在衣柜里的樟脑球会越来越小7、现在有一种叫“固体清新剂”的商品,把它放置在厕所、汽车、饭店内,能有效的清新空气、预防感冒等,“固体清新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熔化 B.凝华 C.汽化 D.升华8、目前常用的电冰箱利用了一种叫做氟利昂的物质作为热的“搬运工”,把冰箱里的“热”“搬运”到冰箱外面,因为氟利昂既容易汽化也容易液化。

有关这种电冰箱工作过程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氟利昂进人冷冻室的管子里迅速液化、吸热B.氟利昂进人冷冻室的管子里迅速汽化、吸热C.氟利昂被压缩机压人冷凝器后,会液化、吸热D.氟利昂被压缩机压人冷凝器后,会汽化、放热9、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都是吸热的是A.升华、熔化、液化B.凝固、汽化、凝华C.熔化、汽化、升华D.液化、凝固、凝华10、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汽化的是A.灯泡的灯丝用久后比新时细B.酒精擦在皮肤上感觉到凉快C.湿衣服晾在阳光下干得快D.新鲜白菜会慢慢干瘪11、夏天打开冰箱门时,在冰箱门附近会出现“白气”,形成白气的物态变化过程是()A.升华B. 汽化C.液化D. 熔化12、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A.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熔化 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液化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马上干了----汽化 D.水正在慢慢地结冰----凝华13、在很多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熄火加油”、“请不要使用手机”等.这样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汽油容易( ) A.液化B.汽化C.凝华D.升华14、夏天,小明从冰箱的冷藏室中取出一瓶矿泉水,放在干净的桌面上,过了一会儿,他发现瓶下的桌面上有一滩水,你认为这些水的形成是() A.液化现象B.熔化现象C.汽化现象 D.凝华现象15、当室内温度为20℃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图1中哪幅图基本反映了温度计的读数随时间的变化()16、冬天,我们在教室窗户的内侧,会看到一些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了A.液化 B.汽化 C.凝华 D.升华17、下图是某固态物质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由图可以判断()A.这种物质的熔点是190℃B.这种物质在CD段已变成气体C.这种物质熔化过程用了12minD.这种物质在BC段处于固液共存状态18、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着:阳光晒暖了海洋,水变成水蒸气升到空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提纲二、基础回顾《汽化和液化》【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汽化。

知道汽化的两种方式是蒸发和沸腾。

2、知道什么是蒸发现象;了解蒸发可以制冷的应用;3、知道什么是沸腾现象;了解液体的沸点,记住水的沸点大小。

【课前预习】1、在物质状态变化过程中,物质由变为的过程叫做汽化。

汽化有两种方式:和。

新课标第一网2、我们看到过,涂抹在手背上的酒精很快变干了,同时也感觉到手背处变凉了。

这是因为酒精由变成了,即酒精蒸发了,在这个蒸发过程中,酒精(“吸收”或“放出”)了热量。

3、只在上发生的现象,叫做蒸发现象。

蒸发在温度下都能发生。

液体蒸发时需要。

4、在家中做饭时我们把水烧开,这个现象叫。

沸腾时,水从液态变为,而且速度很快。

5、沸腾是在和同时发生的气化现象。

液体沸腾时需要。

6、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称作。

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液态氧的沸点是-183℃,读作。

【例题分析】例1、夏天用口“吹气”的方法能使开水变凉,这是因为“吹气”加速了开水的,,从而使水的温度。

例2、用扇子扇风人会感到凉爽些,这是因为()A、扇子能发出凉风B、扇子把空气的温度扇低了C、风加快了人体汗液的蒸发D、风使人体的汗液出不来例3、水沸腾实验。

描述水沸腾前后的情景,总结水沸腾时的规律:1、水沸腾前水中气泡,沸腾时水中气泡;水沸腾前水的声音,沸腾时水水的声音。

2、将所得的数据用图像画出来,由图像可知:沸腾前对水加热,水的温度,沸腾后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实验中水沸腾时的温度是;停止加热,水沸腾,可见沸腾需要。

3、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此时水的沸点是℃,它与有关。

4、总结沸腾的条件:首先温度必需达到,还要。

5、与蒸发相比,沸腾是在液体的和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巩固练习】1、夏天撒到地面上的水很快就干了,这是____ 现象。

蒸发是液体在______ 温度下都能发生,并且只在液体的______ 进行的汽化现象。

2、沸腾是液体在_______ 同时发生的____ 汽化现象,各种液体沸腾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____ 。

液体在沸腾过程中都要____ 热。

3、当小孩发高烧时,不少妈妈的应急退烧办法是在小孩的手心和脚心上擦酒精,这是因为酒精_____ _时能吸收患者身上的_____ _,使患者的体温_____ _。

4、端午节,小施和小李帮妈妈煮粽子。

煮粽子的水烧开后,小施认为要继续将火烧得很旺,使锅内水剧烈沸腾,这样会很快将粽子煮熟。

小李则认为,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让锅内水微微沸腾,同样能很快将粽子煮熟。

你认为谁的想法更合理? _____________。

你的理由是什么? _______ __________。

5、人在夏天出汗时扇扇子感觉凉快,用扇子对着温度计扇风,温度计的示数将( )A.降低 B.不变 C.升高 D.无法确定6、关于蒸发和沸腾,下面哪句话是错误的()A.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蒸发,而只能在一定温度下沸腾。

B.蒸发只能在液体表面进行,而沸腾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

C.液体蒸发时不需要吸热,而沸腾时必须吸收热量。

D.液体蒸发时温度会降低且能继续蒸发,而沸腾时温度一降低就不能继续沸腾。

7、在唐朝的皇宫里,夏天由宫里人推动高大的水车,将水洒到宫殿的房顶上,水再顺房顶流下,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清洁房顶B .寻欢作乐C .解暑降温D .为了新奇、美观8、生活中常有“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的说法。

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沸腾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釜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着的木柴。

应用热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只能暂时止沸B .“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能彻底止沸C .“扬汤止沸”只能暂时止沸,“釜底抽薪”能彻底止沸D .“扬汤止沸” 能彻底止沸,“釜底抽薪” 只能暂时止沸9、某同学在观察水的沸腾现象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你回答:(1) )实验中得到水的沸点是______?沸腾过程中继续对它加热,水的温度 。

(2在实验中还发现邻组测得的沸点比自己的测量结果低1℃,认为是邻组在实验中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造成的,她的想法正确吗?____________(“正确”或“错误”)。

(3) 为了节约能源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可采取 措施。

《汽化和液化》(2)【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液化现象;液化时放热;2、知道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课前预习】1、烧开水时,热的水蒸气上升,遇到冷的的锅盖时,就变成了 ,附着在锅盖上,同时水蒸气 “吸热”或“放热”,使锅盖也变热。

2、物质由 变为 叫做液化,液化时气体会 。

3、用注射器吸收一些乙醚液体,堵住注射孔,先向外拉动活塞,当针筒中的乙醚消失时,再推动活塞向里压缩,就会观察到针筒中又出现了液态的乙醚。

这个实验是通过 方法使乙醚液化的。

4、研究表明, 和 的方法都能使气体液化。

液化气就是在常温下用 的方法使气体变成液体储存在钢瓶中的。

【例题分析】例1、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瓶装矿泉水时,会发现瓶外壁“出汗”,这是因为 ( )A .水从瓶内渗出来的结果B .空气中水蒸气遇冷的液化现象C .空气中水蒸气的汽化现象D .瓶外壁上的水汽化产生的现象例2、在卫生间里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

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是 ( )A .先液化,后汽化B .先汽化,后液化C .只有液化D .只有汽化例3、空气中有氧气、氮气、氢气,现在用降温的办法使它们液化,根据沸点表可判断:首先被液化的是什么? ;最后被液化的是什么? 。

(沸点表:液态氧:-183℃;液态氮:-196℃;液态氢:-253℃。

)例4、刘娟同学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帮妈妈做家务,她在一次消灭房间里的蚊子时,用的是如图所示的气雾杀虫剂。

刘娟同学用这种杀虫剂喷洒了—一会后,手明显感觉到盛杀虫剂的金属罐变凉了,她摇了摇金属罐,明显感觉到罐里有液体,她又通过阅读说明书得知这种杀虫剂是用一种极易挥发的化学原料和药物配制而成的。

请你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金属罐变凉的原因。

【巩固练习】1、写出下列物态变化的名称:(1)天冷时人们从嘴里呼出“白气”是 现象;(2)清晨,小草的叶子上有“露水”是 现象;(3)夏天洗好的衣服晾干了是 现象;(4)把气态煤气装进煤气罐是 现象。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2 94 96 98 99 99 99 99 992、夏天我们吃冰棍时,撕开冰棍包装纸,会发现冰棍冒“白气”,如图所示。

这是由于冰棍周围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发生现象面形成的。

根据你的观察,冰棍冒出的“白气”是向的(选填“上”或“下”)。

3、对下列物理现象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进行的判断,你认为正确的是()A.春天,冰雪融化——液化现象B.夏天,刚从冰柜里拿出的冰镇矿泉水的瓶壁“流汗”——液化现象C.秋天的夜晚,小草上出现露珠——汽化现象D.冬天,小河中的水面上会上升“白气”——汽化现象4、下列现象的产生,需要吸热的是()A.夏天,输水管外出现小水珠 B.严冬,水缸中的水结成冰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马上干了 D.早晨,室外大雾迷漫5、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烧水时壶嘴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汽 B.冰棒周围的“白气”是冰棒汽化而成的 C.从冰箱里拿出的鸡蛋表面的水珠是从鸡蛋里渗出的D.热风干手器的作用是利用热风加快手上水的蒸发6、夏天打开冰箱门时,门的附近会出现“白气”,这种现象所属的物态变化是 ( )A.蒸发 B.汽化 C.液化 D.沸腾7、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鸡蛋,常看到鸡蛋表面先变湿,后变干的现象,此现象反映的物态变化过程正确的是( )A.先液化后蒸发B.先蒸发后液化C.先液化后熔化D.先汽化后液化8、以下所述生活实例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 ( )A.春天,冰封的河面解冻 B.夏天,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C. 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D.冬天,冰冻的衣服也能干9、夏天闷热的夜晚,紧闭门窗,开启卧室空调,由于室内外温差大,第二天早晨,在玻璃上常会出现一层水雾,这层水雾是在室内一侧,还是在室外一侧?请写出你的猜想与你猜想的依据:(1)我的猜想是 (选填“室内”或“室外”)(2)猜想的依据是。

熔化和凝固【学习目标】1.知道熔化和凝固、熔点和凝固点的概念,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2.知道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3.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课前预习】1.物质由_______态变成_______态叫做熔化,例如:冰变成水的过程就是。

2.冰熔化时,温度,需要吸热。

蜡烛熔化时,温度升高,需要。

3.有些固体在熔化时,虽然不断的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即有固定的熔化,这类固体叫做。

另一些固体在熔化时,只要不断的吸热,温度就会不断升高,没有固定的熔化,这类固体叫做。

4.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非晶体没有熔点。

铝的熔点是℃;冰的熔点是℃;固态酒精的熔点是℃。

5.固体分成________和_________两类,它们的一个重要区别是_____ __熔点。

6. 物质由_______态变成_______态叫做凝固,例如:水结成冰的过程就是。

7.晶体凝固时也有一定的凝固温度,这个温度叫做。

同种晶体的熔点与凝固点相同,如:冰的熔点是℃,水的凝固点是℃。

而非晶体则凝固点。

8.物质在凝固时要热量。

【例题分析】例1、某同学在实验室研究物态变化时,依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四个图像如图所示.其中属于晶体熔化图像的是( )例2、王老师在上物理课时给同学们写下了一副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

对联中包含的物态变化有 和 。

这些物态变化所反映的一个共性是 。

例3、沈括纪念馆要浇铸沈括纪念铜像。

在用铜块浇铸铜像过程中,铜块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 .先汽化,后液化B .先液化,后凝固C .先熔化,后凝固D .先凝固,后熔化【巩固练习】1、夏天,把一大块冰放在塑料袋中,过一段时间后,冰变成了水,这是_______现象,塑料袋没有漏水,但是在塑料袋外面却出现一层水珠,这是________现象。

2、固体分为 和 两类。

晶体在熔化时,有一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 。

非晶体在熔化时 熔点。

3、A 、B 两种物质受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其中纵坐标表示物质的温度,横坐标表示加热的时间。

根据图像回答:在A 、B 两种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______,该晶体的熔点为_____℃。

4、2000多年前,秦王建造了一座夏宫,宫殿里支撑屋顶的铜柱是空心的,盛夏时,人们把冬天窖藏起来的冰块装入铜柱,冰_______时通过铜柱向四周________,使整个宫殿温度________。

而北方农民在冬天往菜窖里放几桶水,则是利用水凝固时_________来防止蔬菜冻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