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宗之法”与宋朝制度34页PPT

合集下载

祖宗之法”与宋朝制度

祖宗之法”与宋朝制度


司马光之结衔
分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

谏议大夫、充集贤院修撰、权判西京留司御史 台、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三百户、
原 食实封四百户、赐紫金鱼袋。

“祖宗之法”与宋朝“防弊”之制
对宗室、外戚权力的制约
陈邦瞻:宋三百年间,其家法严,故吕武之变不 生于肘腋。
宋朝处理宗室问题的原则: “赋以重禄,别无职业” ;“优之以爵禄而不责以事 权”

——《范太史集》卷二六《论曹诵札子》

“祖宗之法”与宋朝“防弊”之制

宋朝军事制度
枢密院——三衙统兵体制


“以文制武”

枢 枢密使
中 的
密 枢密副使



殿前都指挥使司

三 侍卫亲军马军都指

挥使司
衙 侍卫亲军步军都指
挥使司
文臣 武将
“祖宗之法”与宋朝“防弊”之制
〔宋〕真宗欲择臣僚中善弓矢、 美仪彩,伴虏使射弓。时双备者 惟陈康肃公尧咨可焉,陈方以词 职进用。……陈某若可换武,当 授予节钺。……时康肃母燕国冯 太夫人尚在,门范严毅。陈曰: “当白老母,不敢自辄” 。既白 之,燕国命仗挞之,曰:“汝策 名第一,父子以文章立朝为名臣, 汝欲叼窃厚禄,贻羞于阀阅,忍 乎? ”因而无报。
963年灭
975年灭
963年灭
978年 献土
971年灭
978年 献土
局九 统 面七 一 终九 策 告年 略 结灭 : 束北 先 。汉 易
,后 五难 代, 十先 国南 的后 分北 裂
北宋的建立
太祖
960-976
神宗

中国古代史宋祖宗家法(45页)

中国古代史宋祖宗家法(45页)

o
J
f 0-
f
?
o望
o 0s
0
0
3
0n
0o
0c
0
^s
0
0X


J
'
o
C
Q ?
0 0
o
■望 c
U0
C
X L
' S
1 CO
u o o c
J c
3 Co
Q C
r l
nc
C 0
^0
O
oC $ O
CC O
Q
0C 0Q
o
J
C
oc
o
! Oc O O O O 後 殿
<
< <
( <
>
载武

o0
0
o
4K 0 C
0- 磙
真宗朝是北宋许多制度的定型期.此时正当北宋王朝 自开 创向守成转型的时期,皇帝和参与决策的士大夫们 都感受到沉 重的压力.在这种情形下,遵循“祖宗法度’ (“祖宗典 故”),提供着一条被共同接受的出路,希 望以此防范过失, 对国家政治体制行使有效制约.
在仁宗初年,出现了效行“祖宗之法”的正式提法.
、“祖宗家法”的核心内容
加强中央集权
中央:控御禁军兵权,二府制衡 地方:收藩镇行政、财政、军政权
稍夺其权:置文臣知州、通判;罢支郡
制其钱谷:改变过去节度使把持地方财政,以大量 财物 留使、留州之现象;各州财赋除留必需之经费 外一律上 缴,由中央财政机构——三司统一管理。 收其精兵:全 国精锐部队悉集于禁军,禁军的布置采 取"强干弱枝”、 “守内虚外”的策略,二十余万禁 军之中,京师附近驻 扎十余万,地方分驻十余万。

第九章“祖宗之法”与宋朝制度_

第九章“祖宗之法”与宋朝制度_
帝 道路怨咨。帝(明宗)在京师,颇为谣言所属,……诸军

马步都虞候朱守殷奉密旨伺帝起居,守殷阴谓帝曰:“德 业振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公可谓振主矣,宜自图
之,无与祸会。”
——《旧五代史》卷三五《唐书 ·明宗纪第一》
(三)陈桥兵变




殿前都点检、归德军
匡 胤
节度使赵匡胤
960年,陈桥兵变,黄 袍加身。
——《新五代史》卷二四《安重诲传论》
(一)兵制和藩镇的整顿
五代之所以取天下者,皆以兵。兵权所在,则 随以兴;兵权所去,则随以亡。
——《范香溪先生文集》卷四《五代论》
〔安〕重荣起于军伍,暴得富贵,复睹累朝自 节镇遽升大位,每谓人曰:天子,兵强马壮者 为之,宁有种耶!
——《旧五代史》卷九八《晋书 ·安重荣传》
创建者 杨隆演
李昪 王建 孟知祥 钱镠 王鏻 刘龑 马殷 高季兴 刘崇
都城 广陵 金陵 成都 成都 杭州 福州 广州 长沙 江陵 太原
灭于 南唐 北宋 后唐 北宋 北宋 南唐 北宋 南唐 北宋 北宋
五代十国与北宋的建立
中国西北文物骤衰,实为唐中叶以后一极要之转 变。……黄河流域之气运,不仅关中以西不复兴, 即中部洛阳一带亦不够再做文化、政治的中心点。 中国社会的力量,渐渐退缩到东边来。……自此以 后,南方社会,遂渐渐跨驾到北方社会的上面去。
——李剑农
(一)兵制和藩镇的整顿
中书门下
显德四年(957)五月二十四日,中书门下奏:……候 集编毕日,委御史台、尚书省四品已上官,及两省五品 已上官参详可否,送中书门下议定,奏取进止。
——《五代会要》卷八《定格令》
枢密院
梁之崇政使,乃唐枢密之职,盖出纳之任也,唐常以宦 者为之,至梁戒其祸,始更用士人,其备顾问、参谋议 于中则有之,未始专行事于外也。至〔郭〕崇韬、〔安〕 重诲为之,始复唐枢密之名,然权侔于宰相矣。后世因 之,遂分为二,文事任宰相,武事任枢密。

宋朝的祖宗之法

宋朝的祖宗之法

宋朝的祖宗之法宋朝的祖宗之法是宋朝立国之初,太祖、太宗所制定的一系列治国理政的基本原则和精神。

这些原则和精神,对于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祖宗之法强调君臣共治。

太祖曾说:“宰相须用读书人”,“不以金钱购直言”。

太宗也强调:“君子小人,进退皆系于朕之一心。

”这些言论都表明了宋朝统治者对于君臣共治的重视。

在实践中,宋朝的皇帝们也往往与士大夫们共同商议国家大事,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这种君臣共治的理念,不仅在当时具有积极的意义,也对后世的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次,祖宗之法强调尊重文化、崇尚儒学。

太祖曾说:“夫教化者,帝王之先务。

”太宗也十分重视文化教育,他曾说:“夫教化者,国家之大经。

”这些言论都表明了宋朝统治者对于文化和教育的重视。

在实践中,宋朝的统治者们也积极推行儒学教育,推崇儒家思想和文化传统。

这种尊重文化和崇尚儒学的精神,不仅在当时具有积极的意义,也对后世的学术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最后,祖宗之法强调维护社会稳定。

太祖曾说:“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

”太宗也十分注重维护社会稳定,他曾说:“内安外和,方能昌运。

”这些言论都表明了宋朝统治者对于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视。

在实践中,宋朝的统治者们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维护社会稳定,如加强地方治理、推行保甲制度等。

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仅在当时具有积极的意义,也对后世的政治和社会稳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综上所述,宋朝的祖宗之法是宋朝立国之初所制定的一系列治国理政的基本原则和精神。

这些原则和精神不仅在当时具有积极的意义,也对后世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宋朝法律制度pptx

宋朝法律制度pptx

审判程序
审判监督
原告起诉,被告答辩,证人作证,法官根据 事实和证据作出判决。
宋朝设立监察御史和登闻鼓院等机构,对审 判过程进行监督和申诉。
04
宋朝民事法律制度
宋朝土地制度与土地法
土地私有制
宋朝实行土地私有制,允许土地买卖,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合理 配置。
土地登记制度
宋朝建立了完善的土地登记制度,以确保土地所有权的合法性 。
宋朝法律制度对现代法治建设的启示
重视法律文化和法治信仰
宋朝的法律制度中强调了法律文化和法治信仰的重要性,这为 现代法治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强调程序公正和司法独立
宋朝的司法制度强调程序公正和司法独立,这为现代司法改革提 供了重要的参考。
重视证据和事实认定
宋朝的司法制度中重视证据和事实认定,这为现代司法实践中证 据采集和事实认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THANKS
感谢观看
2
宋朝法律制度另一个特点是重视维护封建秩序 和儒家道德,对于违反封建秩序和儒家道德的 行为,给予严厉的惩罚。
3
宋朝法律制度还注重保护私有财产,对于盗窃 、抢劫、诈骗等侵犯他人财产的行为,给予严 厉的惩罚。
宋朝法律制度的影响
宋朝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 发展、推动文化进步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宋朝法律制度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宋朝法律制度概述 • 宋朝行政法律制度 • 宋朝刑事法律制度 • 宋朝民事法律制度 • 宋朝法律制度的影响及现代意义
01
宋朝法律制度概述
宋朝法律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宋朝法律制度是在唐律的基础上进一 步发展和完善而来的。宋初,太祖建 隆四年(963年),令狐祟德、窦仪 等人奉命制定《宋建隆重详定刑统》 ,即《宋刑统》,“模印颁行”天下 ,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刊版印行的 法典。

宋代的祖宗之法

宋代的祖宗之法

宋代的祖宗之法
宋代的“祖宗之法”是指宋朝历代君主,特别是宋太祖、宋太宗所创立的一系列治国理政的基本原则、精神、具体措施等。

这些原则和精神被后世君臣所遵行,形成了宋代独特的政治文化和政治制度。

“祖宗之法”的核心内容是“防弊之政”,即通过一系列制度和措施来防止政治弊端和乱象的出现,确保政治格局和统治秩序的稳定。

其中包括注重权力的分立与制衡、与士大夫共治天下、防范武将等方面的原则。

在宋代,“祖宗之法”被视为非常重要的政治遗产和政治原则,被广泛遵行和维护。

同时,宋代君臣也不断对“祖宗之法”进行补充和完善,以适应时代的变化和政治的需要。

以上是关于宋代“祖宗之法”的一些基本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中国古代史课件宋朝祖宗家法

中国古代史课件宋朝祖宗家法
前期:两府(中书门下、枢密院)体制 后期: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枢密院体制
二、效率与制衡
1、中枢机构
北宋前期中枢机构
皇帝
御前会议
三司 中书门下(政事堂) 枢密院
御史台
三司使 同平章事 参知政事 枢密使 枢密副使 御史中丞
财政
行政
军政
监察
制衡: “中书主民,枢密主兵,三司主财。” —《宋史·范镇
宋神宗:“祖宗不以兵柄归 有司,故专命官统之,互相 维制,何可废也?”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二○
(二)地方层级设置
二、效率与制衡
2、地方层级
亦宋 反朝 映地 出方 「制 分度 权的 」设 「计 制, 衡 」 的 原 则 。
宋代地方机构设置示意图
中央 路
安抚使司(“帅”)
转运使司(“漕”) 监
提点刑狱司(“宪”) 司
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
——《宋史·职官志(总序)》
三、开放与严密: 科举制度的完善
(一)宋代科举制度的主要特点 (二)新型士人政治主体意识的形成
三、科举制度的完善
1、主要特点
开放与严密
《通志》卷二十五《氏族略》第一
自隋唐而上,官有簿狀,家有譜系。官之選舉必 由於簿狀,家之婚姻必由於譜系。……此近古之 制,以繩天下,使貴有常尊、賤有等威者也。所 以人尚譜系之學,家藏譜系之書。自五季以來, 取士不問家世,婚姻不問閥閱,故其書散佚而其 學不傳。
宋代政治史中诸多事端的纽结正在于此。离开对于“祖宗 之法”的深切认识,则难以真正透过表层问题,揭开宋代 政治史之奥秘;同时也难以真正把握宋代制度史之精髓。
一、防弊之政:赵宋“祖宗家 法”的核心内容
(一)“祖宗之法”的形成:从太祖到真宗 (二)对于“祖宗之法”的理解与诠释

中国古代史课件 19祖宗之法与北宋政治

中国古代史课件 19祖宗之法与北宋政治


陈桥兵变
太 祖


殿前都点检、归德军 胤
节度使赵匡胤
960年,陈桥兵变, 黄袍加身。
国号“宋”,定都开 封,年号建隆。
五代十国与北宋的建立
979年灭 960年建立
965年灭
963年灭
975年灭
963年灭
978年 献土
971年灭
978年 献土
国九南统 的七后一 分九北策 裂年 略 局灭 : 面北 先 终汉 易 告, 后 结五 难 束代 , 。十 先

下,原属六部的中央行政事务多归三司及审
官院等,三省六部机构虽存,但具体职掌很

少。九寺中除大理寺外,也不同程度的成为

闲散机构。
“祖宗之法”与“防弊”之制
制 宋朝地方机构——“虚”三级制


路…州


中 1. 路没有统一的行政机构和单一的行政长官。
的 分
2. 在州之上,不存在单一的行政区划 3. 州可以不通过路,直接向中央奏事。
梁启超王安石评传三从学校科举看宋代士大夫政治的发展三从学校科举看宋代士大夫政治的发展与士大夫治天下与士大夫治天下宋代科举的种类主要宋代科举的种类主要童子举等其中最重童子举等其中最重宋科举考试图宋科举考试图从学校科举看宋代士大夫政治的发展从学校科举看宋代士大夫政治的发展取士范围扩大取士范围扩大自五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自五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通志通志卷二五卷二五氏族略第一氏族略第一从学校科举看宋代士大夫政治的发展从学校科举看宋代士大夫政治的发展二曾犯刑责
宋代的“家法”与王安石的“三不足”精神 天变不足畏 祖宗不足法 流俗之言不足恤
北宋中期的变法

大学中国古代史第七讲“祖宗家法”与宋朝制度

大学中国古代史第七讲“祖宗家法”与宋朝制度
过欲多积金钱,厚自娱乐,使子孙无贫乏耳。尔曹何 不释去兵权、出守大藩,择便好田宅市之,为子孙立 永远不可动之业。多置歌儿舞女,日饮酒相欢以终其 天年。我且与尔曹约为婚姻,君臣之间两无猜疑,上 下相安,不亦善乎!”
明日,皆称疾请罢。上喜,所以慰抚赐赉之甚厚。 庚午,以侍卫都指挥使、归德节度使石守信为天平节度使,殿前副都点 检、忠武节度使高怀德为归德节度使,殿前都指挥使、义成节度使王审 琦为忠正节度使,侍卫都虞候、镇安节度使张令铎为镇宁节度使,皆罢 军职。独守信兼侍卫都指挥使如故,其实兵权不在也。殿前副都点检自 是亦不复除授云。(原注:此事最大,而正史、实录皆略之,甚可惜也, 今追书。……)
3.巩固政权与统一全国的政策措施
(1)先后平定了上党、扬州两节度使发动的叛乱 (2)采取了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统一战略 (3)统一进程 963年,先以假道为名,收降荆南高季冲,进而灭 掉湖南周保权,控制了湘湖地区,阻隔了南方各割 据政权间的联系 965年正月,宋朝大军两路入川,灭亡后蜀 971年,南汉政权在宋军的猛烈攻击下投降 975年,南唐后主李煜在强大军事压力下投降 宋太宗即位后,福建和杭州的割据者也先后“纳土归 地” 979年,宋太宗亲率军进攻北汉,北汉皇帝投降 至此,北宋基本完成了对中原和长江流域的统一
大家好
第七讲“祖宗家法”与宋朝制度
• 一、陈桥兵变与宋王朝的建立 • 二、赵宋“祖宗家法” 的核心内容 • 三、宋代的军事制度 • 四、宋代的官僚与科举制度 • 五、宋代的财政制度 • 六、宋初两大疑案
一、陈桥兵变与宋王朝的建立
• 1.陈桥兵变与宋王朝的建立 • 后周显德七年(960)正月初一,朝廷接
• 4.“祖宗家法”在治国方针上更是贯穿着宽仁尚礼之精神。 政府对于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自建国之初即未予过 多干预,有着较为宽松的政治环境,为士大夫群体的形成和 参政议政提供了适宜的条件

第八讲祖宗之法与宋朝制度(下)

第八讲祖宗之法与宋朝制度(下)

三、开放与严密:科举制度的完善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 范仲淹《岳阳楼记》
2、新型士人群体的出现
事实上,政与学兼收并蓄不仅朱熹为然,两宋士大夫几无不如 是。政治文化是一个富于弹性的概念,既包括了政治,也涵盖了学 术,更点出了二者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不但如此,这一概念有超 个人的涵义,可以笼罩士大夫群体所显现的时代风格。
四、学校、书院与家塾:教育的发展与普及
2、书院、家塾与蒙学
白鹿洞书院揭示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 笃行之。
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 过。
制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 求诸己。
白鹿洞书院
理想社会秩序,治学目标与方法, 道德修养规范。
崇宁元年, 太学生 3800人
大观三年, 州县学生167622人
《宋史·選舉志三》:凡學皆隶國子監。國子生以京朝七品以上子孫為之,初 無定員,後以二百人為額。太學生以八品以下子弟若庶人之俊異者為之。及三 舍法行,則太學始定置外舍生二千人,内舍生三百人,上舍生百人。
三四、学校、书院与家塾:教育的发展与普及
官府据一时所需,变而取之,谓之“折变”。[“官估”]
《包孝肃奏议集》卷七《请免陈州添折见钱》: (陈州)去冬遇大雨雪,冻折桑枣等,并今年养蚕只及三五分,二
麦不熟,全有损失去处,除擘画不放省税外,只乞与免支移折变。已奉 圣旨,令京西转运司相度闻奏。
窃知本路转运司牒陈州,令将今年夏税大小麦与免支移,只令就本 州送纳见钱;却令将大小麦每斗折见钱一百文、脚钱二十文,诸般头子、 仓耗又纳二十文,是每斗麦纳钱一百四十文。况见今市上小麦每斗实价 五十文,乃是於灾伤年分二倍诛剥贫民也。则民间钱货从何出办?

《“祖宗之法”与北宋政治》

《“祖宗之法”与北宋政治》

它不具备任何条款,而是有赖于时人的解释。

祖宗之法是一组动态累积汇聚而成的综合体,其核心是“防弊”,“事为之防曲为之制”,也包括了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统治者应该循守的治事态度,贯彻制衡精神的政策措施,还有不同层次的具体章程。

王安石变法反对祖宗之法并非反对“事为之防曲为之制”,而是反对一些政策和北宋前期的循例。

时人对祖宗之法的不同意见和解释主要集中在外围,它的核心部分是比较稳定的。

EX:文武制衡,二府制衡不同事件都遵循着祖宗之法的基本原则,这些基本原则是经过不断丰富而形成的说法和做法的集合。

宋人概括为吕中:纪纲“”仁意“欧阳修:“法制”“纲纪”“道德”“仁义”其他:“仁政”“和气”“仁厚””纪纲“基本上可以总结为纪纲制度与仁义和气两组对举”和气“:天地之间自然运行的阴阳交感之气”立纪纲“基本上是从制衡的角度出发制衡是宋代制度建立的重要原则唐代三省制:中书省出令,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构成制衡,三省长官在政事堂会议,集中讨论宋代二府制:中书门下(政事堂)VS枢密院,另有三司掌财政,御史台掌监察,皇帝在政事处理里更加走上前台,重大事件经由御前会议决定从制衡分工角度看,唐代主要是程序环节之间的分工和制衡,宋代的分工则是以事任为中心的分工,在管辖权限内的决策执行是一体化的,在二府、三司和台谏官之间有着明显的制衡。

任何时期都需要一定程度的集中、分工和制衡,不同时期分工制衡的方式不同。

文书:政令的载体平田茂树:文书流程示意图节点:权力的关节点,权利在程序间递接的枢纽言路官:台谏官,在文书上下行过程中都可以及时介入(防弊的行事方式)圣旨?唐:不经凤阁鸾台不为圣旨宋:不经二府不为圣旨圣旨制敕必须经过宰相讨论,才是正常程序。

御笔手诏,如果不经二府递至官司或者个人,就被认为是非正常现象。

“内降”:从内廷递出的文书,经二府讨论再颁行,就是正常的;不经二府,则是非正常。

之前提到的御笔手诏也是内降的一种,属于非正常。

纪纲制度是分层次讲分工的。

2、北宋开国与祖宗之法

2、北宋开国与祖宗之法

2021/4/9
包伟民《宋代地方财政史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20
二、走出五代:防弊之政的形成
2、肢体之患
收其精兵
八月戊戍朔,令天下长吏择本道兵骁勇者,籍其名送都下,以补 禁旅之阙。又选强壮卒定为兵样,分送诸道。其后又以木梃为高下之 等,给散诸州军,委长吏、都监等召募教习。俟其精练,即送都下。 上每御便殿亲临试之。用赵普之谋也。
《宋朝事实》卷九《太祖义社兄弟》 杨光义、石守信 李继勋、王审琦 刘庆义、刘守忠 刘廷让、韩重赟 王政忠
2021/4/9
蹴鞠图 后排左起:楚昭辅、宋太祖、赵普; 前排左起:党进、石守信、宋太宗
9
一、北宋开国
尝考五代之际,政治上之大患有二:曰腹心之患, 即禁兵;曰肢体之患,即藩镇。
——聂崇岐《论宋太祖收兵权》
对于太祖、太宗朝的创法立制的体味、概括与利用, 才逐渐形成了较为理论化的赵宋“祖宗之法”。
因此,“祖宗之法”的形成过程,与真宗、仁宗朝的 政治局势密不可分。
2021/4/9
30
三、祖宗之法的提出
1、澶渊之盟
开宝三年(974),议和。
太平兴国四年(979),高粱河之战(西直门外),宋大败。
太平兴国四年,辽南伐,满城之战,宋大胜。 太平兴国五年,辽南伐,瓦桥关(雄州)之战,未分胜负。 雍熙三年(986),宋北伐,岐沟关(今河北涿州南)之战,宋军溃。 雍熙三年十二月,辽南伐,君子馆(今河北河间北)之战,宋败。 端拱元年(988),辽南伐,唐河(今河北定州北)之战,辽败。
——富弼《上仁宗乞选任转运守令以除盗贼》
2021/4/9
16
二、走出五代:防弊之政的形成
2、肢体之患
▲藩镇:肢体之患

史鉴篇讲座--“祖宗之法”与宋代政治

史鉴篇讲座--“祖宗之法”与宋代政治

“祖宗之法”与宋代政治邓小南在进入正题之前,我们首先了解一下宋代改革的文化背景。

黄仁宇先生是一位旅美的历史学家,是明史专家,但他也有一些关于通史的著述。

在《中国大历史》、《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等著作里,他提出了一些有关宋代的个人研究心得,我觉得是很有意思的。

“中国历史中主要的朝代,比如他曾经说:每个不同,而尤以赵宋为显著。

”①中国历史上主要朝代的开国君主,很多都是在马上得天下,比如汉高祖刘邦、唐高祖李渊、明太祖朱元璋等等,但是真正职业军人出身的帝王只有赵匡胤一位。

宋代自开国始,就有一些与其他朝代不同的特点,值得我们注意。

例如,这是一个比较务实的时期,经济文化有突出的发展,国家政治也比较开明。

宋代有一些看起来似乎很矛盾、很有意思的现象。

比方说,宋代开国首脑以军人为主,本来应该擅长军事、注重国防,但是宋代在军事上的作为,既不及前面的唐代,也不及后面的元代。

在国势上、在对外竞争上、在军事作战上似乎处处被动。

宋代的民间经济和文化有比较充分的发展,但是国家政策不能很好地适应这样的发展状况。

另外,这个时期以务实为特点,可是涌现出来的著名人物却是以哲学家为多。

对于宋代历史上一些和前代不同的状况,学界早就有很明确的观察。

20世纪初,日本学者内藤湖南(内藤虎次郎)“唐代是中世曾经在《概括的唐宋时代观》一文中说:的结束,而宋代则是近世的开始。

宫崎市定继而发挥了这种认识。

“东洋的近”他认为,世和宋王朝的统一天下一起开始”。

宋代经济的发展、都市的发展、文化的发展,其成果可以和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等量齐观。

②20世纪初期,严复先生给熊纯如的信里曾经说:“古人好读前四史,亦以其文字耳。

若研究人心、政俗之变,则赵宋一代历史最宜究心。

中国所以成为今日现象者,为善为恶姑不具论,而为宋人之所造就,什八九可断言也。

”③胡适先生和钱穆先生的著述中对宋代也有比较明确的历史定位。

钱穆先生认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重要的是在宋代。

④胡适先生把宋代比为中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时期,甚至叫做一个“革新的世纪”。

祖宗之法与宋朝制度(上)-PKU

祖宗之法与宋朝制度(上)-PKU
“祖宗之法”使现世的法度笼罩在礼 制体系之下,具有了双重的权威;而且, 它由士大夫们参与提炼形成,却以“祖 宗”定立的规矩这样一种神圣面目出现, 因而对于“嗣皇帝”可能显示为某种约 束力。
二、效率与制衡:宋代的官僚制度
(一)中枢机构与中央军制 (二)地方层级设置 (三)“官”与“差遣”的分离:
宋代设官分职制度的特色
同的侧重面。
祖宗形象的“塑造”
石守道(介)编《三朝圣政录》,将上,求 质于公,公指数事【为非】。其一,太祖惑一宫 鬟,视朝晏,群臣有言,太祖悟,伺其酣寝刺杀 之。公曰:“此岂可为万世法?己溺之,乃恶其 溺而杀之,彼何罪?使其复有嬖,将不胜其杀 矣!”遂去此等数事。守道服其清识。
——朱熹《五朝名臣言行录·韩琦言行录》
陈傅良云:“我艺祖开基之岁,首定商税则例,自后累朝守 为家法。”
一、防弊之政
2、 “祖宗之法”的基本内容
加强中央集权
中央:控御禁军兵权,二府制衡
地方:收藩镇行政、财政、军政权



稍夺其权:置文臣知州、通判;罢支郡

制其钱谷:各州财赋除留必需之经费外一律上缴, 由中央财政机构——三司统一管理。
收其精兵:全国精锐部队悉集于禁军,“兵样” 禁军布局采取“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策略。
重文轻武?以兵立国?
一、防弊之政
2、 “祖宗之法”的基本内容
“不杀士大夫”
三代而后,本朝有超越古今者五事:如百年无内乱;四 圣百年;受命之日,市不易肆;百年未尝诛杀大臣;至诚待 夷狄。……以忠厚廉耻为之纲纪,故能如此。
——《河南程氏遗书》卷一五《伊川先生语》
神宗时,陕西用兵失利,内批出令斩一漕臣。 明日,宰相蔡确曰:“祖宗以来,未尝杀士人。臣等不欲自陛下始。” 上沉吟久之,曰:“可与刺面配远恶处。” 门下侍郎章惇曰:“如此,即不若杀之。” 上曰:“何故?” 曰:“士可杀,不可辱。”

史鉴篇讲座--祖宗之法与宋

史鉴篇讲座--祖宗之法与宋

史鉴篇讲座--“祖宗之法”与宋代政治史鉴篇讲座--“祖宗之法”与宋代政治.txt 如果背叛是一种勇气,那么接受背叛则需要更大的勇气。

爱情是块砖,婚姻是座山。

砖不在多,有一块就灵;山不在高,守一生就行。

“祖宗之法”与宋代政治邓小南在进入正题之前,我们首先了解一下宋代改革的文化背景。

黄仁宇先生是一位旅美的历史学家,是明史专家,但他也有一些关于通史的著述。

在《中国大历史》《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等著作里,他提出了一些有关宋代的个、人研究心得,我觉得是很有意思的。

“中国历史中主要的朝代,比如他曾经说:每个不同,而尤以赵宋为显著。

”①中国历史上主要朝代的开国君主,很多都是在马上得天下,比如汉高祖刘邦、唐高祖李渊、明太祖朱元璋等等,但是真正职业军人出身的帝王只有赵匡胤一位。

宋代自开国始,就有一些与其他朝代不同的特点,值得我们注意。

例如,这是一个比较务实的时期,经济文化有突出的发展,国家政治也比较开明。

宋代有一些看起来似乎很矛盾、很有意思的现象。

比方说,宋代开国首脑以军人为主,本来应该擅长军事、注重国防,但是宋代在军事上的作为,既不及前面的唐代,也不及后面的元代。

在国势上、在对外竞争上、在军事作战上似乎处处被动。

宋代的民间经济和文化有比较充分的发展,但是国家政策不能很好地适应这样的发展状况。

另外,这个时期以务实为特点,可是涌现出来的著名人物却是以哲学家为多。

对于宋代历史上一些和前代不同的状况,学界早就有很明确的观察。

20世纪初,日本学者内藤湖南(内藤虎次郎)“唐代是中世曾经在《概括的唐宋时代观》一文中说:的结束,而宋代则是近世的开始。

宫崎市定继而发挥了这种认识。

“东洋的近”他认为,世和宋王朝的统一天下一起开始” 。

宋代经济的发展、都市的发展、文化的发展,其成果可以和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等量齐观。

②20世纪初期,严复先生给熊纯如的信里曾经说:“古人好读前四史,亦以其文字耳。

若研究人心、政俗之变,则赵宋一代历史最宜究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