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作家群

合集下载

悲愤流亡的文学印记——东北作家群的散文创作

悲愤流亡的文学印记——东北作家群的散文创作

悲愤流亡的文学印记——东北作家群的散文创作悲愤流亡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现象。

由于各种原因,许多文化人和知识分子流离失所,而东北作家群就是其中代表性的一群。

他们的散文创作,凝聚了对于整个时代不幸遭遇的深刻感受和不屈的精神力量,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一道闪亮的印记。

东北作家群指的是在中国东北地区生活过的一群文化人。

在1948年至1949年间,因为国共内战的爆发,他们被迫流离失所。

他们的家乡遭受了战争的摧残,社会生活也无处不在地受到了破坏。

他们流落到了中国各个地方,甚至远赴国外,把流亡的人生经历化为了文学作品,以此来表达他们对家园和时代的深情厚爱。

在东北作家群的散文创作中,最为突出的是悲愤情感。

他们面对的是国家的破碎和家乡的荒芜,他们的命运和文化遭受无情的摧残。

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们的写作自然也充满了一种浓烈的悲愤情绪。

作家们透过自己的感性体验,探寻自己所处时代的悲惨经历,借助自己的笔力,真实地承载出一代人的心路历程。

东北作家群的散文创作,不仅仅是一种情感的宣泄,它还体现了他们面对逆境时的不屈精神。

在流亡过程中,他们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和不幸。

然而,可以看到,在这些作家的笔下,这些人绝不是受难者,而是面对困境时的英勇斗争者。

他们的作品展现了自己坚毅的性格,和不屈的心灵力量。

这样的种种细节,表达了他们对自己的羁绊和对未来的点滴期望。

当我们阅读这些东北作家群的散文作品时,会感受到一种强烈的现实感。

这些作家并没有为人们谱写一些虚幻的事物,相反的,他们以自己的流亡生活为写作领域,以小说来记叙日常生活的点滴,以散文来反映不存在的场景。

这些作品,不仅传达了对现实生活的认识,更反映了作家运用深刻的观察、理性思考和感性体验之间的协调。

总之,东北作家群的散文创作,是中国现代文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他们在流亡中承受各种困难,却通过创作把这些不幸的生活经历化为了强烈的精神力量。

这些散文作品,反映了作家对于自己所处时代痛苦的感受,也体现了不屈精神。

东北作家群名词解释

东北作家群名词解释

东北作家群名词解释东北作家群是20世纪90年代崛起的一个作家群体。

自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从农村、工厂基层成长起来的一批中青年作家在政治运动的打击下被迫分散到全国各地,此后有的回到原籍东北,有的到了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昆明等城市,其间虽然也有过往来,但总体上没有聚合过。

由知青文学发展而来的城市作家群(如舒乙、韩映山等),始终游离于官方主流意识形态之外,既不像北京的“伤痕文学”群那样全部隐匿,也没有出现省际、地域性作家的大团聚。

所以这一作家群与“先锋文学”或“寻根文学”具有明显的差别,具有比较稳定的面貌。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由于社会环境变化,这些“先锋派”们纷纷回归文学本体,而且出现了全国性的小型文学流派。

他们将现实题材的写作作为主攻方向,开始探索人性的真谛,并进而关注历史、思考现实,使得东北作家群文学创作在新世纪有了新的拓展。

主要成员代表作品三大名旦:指长篇小说《改革者》、《春天的道路》、《海南纪事》在创作时期受到省内评论界和出版界较高评价。

曾被列入文学史。

陈荒煤的《不沉的湖》、刘绍棠的《人到中年》、王松的《阴阳沟》、何申的《那五》等小说也颇负盛名。

沙汀、柳青的长篇小说已具规模,柳青《创业史》成为经典;罗烽的《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周立波的《山乡巨变》,马加的《罗霄山脉的回声》,张光年的《重整河山》等,都可列入优秀长篇小说行列。

许多作家的创作活跃期已超过30年。

作品多带有半自传色彩。

沈阳:在解放战争时期东北局、辽东省委、辽宁省委、辽东军区、辽东省军区等党政机关,及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中央电影局、中央文学研究所、中国剧协、中国作协、中央戏剧学院、东北鲁迅文艺学院等,曾设在沈阳。

在1949年之前,沈阳就已出现著名作家李满天、张恨水、老舍、萧军、萧红、王统照、端木蕻良、艾芜、金剑啸、马加等。

建国后沈阳更出现白桦、杜晚、李辉英、于德翔等享誉全国的名家。

现代派小说:指以刘绍棠、王松、李存葆、刘心武等人为主要作家的短篇小说创作。

第九章、东北作家群

第九章、东北作家群
• 同时,东北作家群即继承了“五四”新文 学的反帝爱国主义传统,又继承和发展了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 从而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现代改造社会形态、 改造国民灵魂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
• 代表性研究成果: • 逄增玉.黑土地文化与东北作家群.湖南教
育出版社,1995.
• 参考资料: • 程光炜、吴晓东、孔庆东、郜元宝、刘勇
1.萌生期: 1931-1935年
• 九.一八事变后,由上海的穆木天、李辉英发起东北流亡 文学。穆木天的《别乡曲》、李辉英的《最后一课》、 《万宝山》,初步奠定了东北作家流亡文学的基础。
• 在北平求学的端木蕻良于1933年创作了长篇小说《科尔沁 旗草原》第一部。
• 此时,在哈尔滨逐渐形成了东北作家群的雏形“哈尔滨作 家群”,成员包括巴来、塞克、舒群、萧军、萧红、罗烽、 白朗、金人、林珏等,他们主要利用报纸、剧展展开救亡 宣传活动。除二萧外,他们的文学创作尚都处于习作阶段, 比较稚嫩,多写日寇高压下的呻吟与愤懑,发泄着一种个 人的求生欲望。
• 此时,东北作家群体意识明显,思考民族 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书写了人们对日寇 暴行的反抗,塑造了受难者和反抗者的群 像,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感,审美风格沉郁、 苍凉、悲壮。
3.低落期:1938-1940
• 七七事变后,他们的创作也响应时代号召, 文章下乡、文章入伍,多写一些具有宣传、 鼓动作用的报告文学、战地通讯、纪实小 说、话剧。
• 1934年,“哈尔滨作家群”成员流亡到青岛,二萧写出 《八月的乡村》、《生死场》
• 1935年,二萧到上海,他们的《八月的乡村》、《生死场》 被编入“奴隶丛书”出版,轰动文坛。
2.崛起期:1936-1938
• 1936年,东北流亡作家群的成员舒群、罗烽、白 朗、塞克、金人、林珏、全部到达上海,北平的 端木蕻良也来到上海,与穆木天、李辉英相聚, 至此,从作家队伍上,东北作家群已完全形成。

现代文学三十年的名词解释

现代文学三十年的名词解释

现代文学三十年的名词解释名词解释东北作家群:是指九一八事变以后,一群从东北流亡到关内的文学青年在左翼文学运动推动下共同自发地开始文学创作的群体。

他们的作品反映了处于日寇铁蹄下的东北人民的悲惨遭遇,表达了对侵略者的仇恨、对父老乡亲的怀念及早日收回国土的强烈愿望。

他们的作品具有粗犷宏大的风格,写出了东北的风俗民情,显示了浓郁的地方色彩。

"东北作家群"的主要作家有萧军、萧红、舒群、端木蕻良等,代表作有萧红《呼兰河传》《生死场》,萧军《八月的乡村》等。

京派:是30年代一个独特的文学流派,主要成员有周作人、废名、沈从文、李健吾、朱光潜等。

称之为"京派",是因为其作者在当时的京津两地进行文学活动。

其作品较多在京津刊物上发表,其艺术风格在本质上较为一致之处。

主要刊物有《文学杂志》、《文学季刊》、《大公报·文艺》。

"京派"的基本特征是关注人生,但和政治斗争保持距离,强调艺术的独特品格。

他们的思想是讲求"纯正的文学趣味"所体现出的文学本体观,以"和谐"、"节制"、"恰当"为基本原则的审美意识。

沈从文是京派作家的第一人。

京派作家以表现"乡村中国"为主要内容,作品富有文化意蕴。

京派作家多数是现实主义派,对现实主义有所发展变化,发展了抒情小说和讽刺小说。

使小说诗化、散文化,现实主义而又带有浪漫主义气息。

《现代》:1932年5月由施蛰存主编的大型文学期刊《现代》创刊,为新感觉派小说提供了最重要的发表阵地。

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新感觉派作为一个小说流派已经形成,并开始步入成熟期。

沈从文:沈从文(1902—1988),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文物研究家。

原名沈岳焕,笔名小兵,懋琳、炯之、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

湖南凤凰人。

苗族。

京派作家代表人物。

长篇小说《边城》《长河》是其代表作。

东北作家群的名词解释简答

东北作家群的名词解释简答

东北作家群的名词解释简答东北作家群是指聚集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一群作家。

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个省份,这片土地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孕育了众多杰出的文学创作人才。

东北作家群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深刻的文化底蕴在中国文坛上独树一帜。

东北作家群的成员包括小说家、诗人、散文家、剧作家等各个文学领域的代表人物。

他们的作品以真实、坚毅、厚重为特点,常常揭示出东北地区人民的真实生活和精神追求。

他们以写实主义的手法,真实地记录了东北地区社会的变迁、人民的命运,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人性的探索。

东北作家群的作品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常常描绘出东北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观、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

他们以自己独特的视角,生动地刻画了东北人民的豪爽和坚毅,以及他们在各种艰苦环境下的顽强拼搏精神。

这些作品既是东北地区文学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东北作家群的代表作品很多,其中最著名的当属鲁迅的《狂人日记》和《阿Q正传》。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以犀利的批判精神和深邃的思想内涵被广大读者所喜爱。

除了鲁迅,朝鲜族作家汪曾祺的《草原兄弟》,海明威的短篇小说《雪夜》,以及王安忆的《长恨歌》等作品也是东北作家群的代表作之一。

东北作家群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丰富多彩的作品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他们以自己的笔触诉说着东北地区的故事,传递着东北地区人民的情感和思考。

他们的作品不仅展示了东北地区的文化底蕴,也为中国文化提供了独特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东北作家群的名词解释简答到此结束。

通过对东北作家群的了解,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东北地区的文学创作风貌,也能够体会到这片土地上孕育的独特文化魅力。

东北作家群的作品不仅为中国文学增添了色彩,也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思考和感悟。

在今后的文学创作中,希望东北作家群能够继续发挥其独特的创作力量,为中国文学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东北作家群

东北作家群

《呼兰河传》是作家对故乡呼兰河城20年代生活的记叙,是一部自传性小说。它通过一个小女孩的 视点,对20世纪20年代东北小城呼兰河的乡风民情,做了详尽的描述,展示了一幕幕人间悲剧故 事 ,从对中国国民生命状态的直接观照中展开了对民族文化的深刻思考,带有鲁迅小说和老舍小说 批判国民性的特点。 作品写了这个北国的小城里,人们世世代代持续着的一种不幸然而却没有人感到不幸的沉滞而麻木 的生活。大泥坑陷人陷马,淹死猪淹死鸡淹死鸭,人们却乐得享受这些悲剧所带来的种种刺激,谁 也没有想到去填平它。卖豆芽的王寡妇虽因儿子被淹死而发疯,但发疯之后仍是每天平静地去卖豆 芽。染房里一个学徒把另一个学徒按进染缸里淹死,“不声不响地成了古事”,然而这个染缸染出 的布却照样行销各地。在这里,人的生命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只是遵循自然的机遇和历史的惯例 苟活着,如一片死寂的荒漠。当然也不能说他们没有自己的精神“盛举”:跳大神、放河灯、赶庙 会、看野台子戏,但这些盛举又大都是在虐杀着无辜的生命和扭曲着人们的心灵。老胡家那个黄瘦 萎靡的小团圆媳妇就是在这种“盛举”中被一次又一次扔进开水锅里活活烫死的。更可悲的是这些 折磨人的人却并没有意识到对别人的“折磨”,反而认为是善意的爱护与救治,因而当他们最终家 破人亡之后,仍然不明白败亡的原因。 萧红笔下的呼兰城,如同鲁迅笔下鲁镇未庄一样,是一个麻木而荒漠的世界。然而,这是一个群体, 一整座城,一段沉滞凝冻的历史,这就不能不使人感到更加触目惊心!这是一种残酷的真实。作家 正是从这生命的苍凉中揭示出规范着生命的文化的荒唐,从而呼唤着伟大变革的到来。 在艺术上,它比《生死场》要更为成熟,表现为抒情更加浓厚,笔调更加活泼自然,童年视角的运 用,增加了民间色彩。茅盾曾高度评价它,说它虽不像传统小说,但有“一些比‘像’一部小说更 为‘诱人’些的东西: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名词解释东北作家群

名词解释东北作家群

名词解释东北作家群
东北作家群是一个由在东北地区活跃的作家所组成的文学组织。

该群体由一群在文学创作领域有一定影响力的作家自发组织而成,旨在促进东北地区作家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作家们的创作水平和影响力。

东北作家群的成员主要是在东北地区出生或生活的作家,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不同类型的文学创作。

他们的作品通常关注东北地区的历史、社会、人文等方面的内容,展现出东北地区特有的文化和风貌。

东北作家群的成立对于东北作家的个人成长和文学创作的繁荣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过定期举办各种文学活动,如座谈会、讲座、读书会等,东北作家群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使得作家们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启发,共同进步。

同时,通过组织文学作品的展览和评选活动,东北作家群也为作家们提供了展示和推广自己作品的机会,增强了作品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此外,东北作家群还通过与其他地区的文学组织的交流合作,扩大了作家们的影响范围,推动了地区文学的发展。

作家们互相激发创作灵感,不断交流、沟通,推动了作品的多样化和文学风格的更新。

东北作家群的建立也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东北地区的文化遗产。

许多东北作家在作品中展现出对东北地区的深情厚意,描述了东北地区的风土人情、典型人物、传统节日等。

通过创作和交流,东北作家群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东北地区文化的传承和传
播,为东北地区的文学事业做出了贡献。

总之,东北作家群作为一个由东北地区活跃的作家所组成的文学组织,对于促进东北作家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作家们的创作水平和影响力,传承和弘扬东北地区的文化遗产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为东北作家们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平台,也为东北地区的文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第七章 东北作家群

第七章 东北作家群
于黑龙江呼兰县内一个地主家庭,取名张迺莹。 1920年,生母病故。继母与她感情淡漠,父亲思想保守,专制顽 固,只有年迈的祖父能给这缺少爱的孩子一点安慰。 1927年,她考进哈尔滨市立第一女中读书,喜爱绘画和文学。 1930年,父亲令她退学,准备与未婚夫王恩甲完婚。19岁的她既不愿让 父亲把自己当礼物去交换富贵,又因劝伯父不要再增加佃户的地租而遭到 一顿打,便逃出家庭。父亲宣布开除她的祖籍,后来与流浪街头的她相遇 时也是冷眼相对,她亦终生不曾再回过呼兰县的家。 1931年,这个无家、无业、无处栖身的姑娘,在窘迫之际遇上王恩甲,先 受骗后被弃,孤身困于旅馆。
沦陷时期文学(1931-1945)
在哈尔滨形成以中共党员和爱国作家为主体 的北满作家群:金剑啸、姜春芳、舒群、罗烽、 萧军、萧红、白朗、山丁等。《跋涉》(萧军和 萧红合集)是此期的主要成就。 1934年,萧军、萧红、舒群等为逃避日伪迫 害,相继南下。 1934年以后,敌伪实行怀柔政策,允许报纸 副刊出版,东北本土出现一些文学社团:追求完 美技巧的冷雾社、因袭欧洲古典创作的新社、贴 近现实的飘零社、讲求纯艺术的白光社。
萧军
《八月的乡村》
1935年7月出版,编入鲁迅主持的《奴隶丛书》里。
最早反映东北人民抗日斗争的小说 小说真实地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初期东北人民的抗日战 争,描写了东北人民军在磐石一带和日本侵略军的浴血奋 战,洋溢着中国人民杀敌御辱的英雄气概。 小说塑造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其中有知识分子出 身的游击队分队长萧明,有游击队长铁鹰,有革命军的司 令陈柱,以及由农民、工匠、旧士兵和胡子组成的游击队 员,还有前来支援中国抗战事业的朝鲜姑娘安娜,以及农 村妇女李七嫂等。
著作年表
《跋涉》(小说、散文集)与萧军合著, 1933(自费出版) 《生死场》(中篇小说)1935,上海容光书局;1980,黑龙江人民 《淌薪帧散文集》1936,文生 《桥》(小说、散文集)1936,文生 《牛车上》(小说、散文集)1937,文生 《旷野的呼喊》(短篇小说集)1940,上杂 《萧红散文》1940,重庆大时代书局 《回忆鲁迅先生》(散文)1940,重庆妇生活社 《马伯乐》(中篇小说)1941,重庆大时代书局 《呼兰河传》(长篇小说)1941,上杂 ;1954,新文艺;1979,黑龙江人民 《手》(小说)1943,桂林远方书店 《小城三月》(小说)1948,香港海洋书屋 《萧红选集》(中、短篇小说集)1958,人文 《萧红选集》1981,人文 《萧红书简辑存注释录》萧军辑,1981,黑龙江人民 《萧红短篇小说》1982,黑龙江人民 《萧红散文选集》1982,百花 《萧红》(中国现代作家选集)1984,人文 《萧红代表作》(短篇小说集)1987,人文

东北作家群的名词解释

东北作家群的名词解释

东北作家群的名词解释东北地区是中国的一个重要地理区域,也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在这片土地上,诞生了众多杰出的文化人物和作家,他们的作品以鲜明的东北特色和独特的风格而闻名。

因此,东北作家群成为文坛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一、东北作家群的起源和成长东北作家群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那个年代正值新中国成立后的初期,时代激情洋溢。

东北作家们深受当时社会运动的影响,他们立志以文化力量推动社会进步和人民解放,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和对人类命运的思考。

这种文化热情的融合和碰撞,使东北作家群逐渐形成。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变迁,东北作家群逐渐发展壮大。

他们追求真实、纯粹的创作精神,致力于通过文学作品展现社会的多样性和人性的复杂性。

他们对于东北地区的独特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的关注,赋予了他们的作品独特的魅力,也使得东北作家群在文坛上独树一帜。

二、东北作家群的文学风格东北作家群的文学风格鲜明而多样,他们的作品大多注重表达现实的真实感受,以及对人性的思考和探索。

在东北这片土地上,他们触摸到了生活的本质,他们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东北人豪放、坚韧的性格特点,同时又有认真、沉稳的气质。

东北作家群的作品主题多样化,既有以乡土为背景的,展现东北人民真实生活的作品,也有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性困境的作品。

他们的作品时而悲壮时而幽默,既有力量感又有温暖感,在表达情感和展现社会问题时使用的手法独具匠心。

三、东北作家群的代表作品东北作家群的代表作品有很多,其中一些已经成为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

如著名作家巴金的《家》,以及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等。

这些作品通过对普通人民生活的细腻刻画和对深刻社会问题的揭示,获得了广泛的赞誉和阅读。

在东北作家群的代表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东北地区特有的底蕴和文化血脉。

他们的作品充满了对家乡、对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关怀,这使得东北作家群的作品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和触动力。

四、东北作家群的影响与灵感东北作家群不仅仅在东北地区有影响力,他们的作品也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东北作家群名词解释

东北作家群名词解释

东北作家群名词解释东北作家群是指聚集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一群作家。

他们以自身的创作活动为中心,形成了一种社会性的关系网络。

这个群体在文学创作中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并通过文学作品传递了东北地区的历史、文化和生活。

东北作家群的形成与发展与东北地区的特殊历史背景密切相关。

东北地区曾经是中国工业化最早和最先进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基地。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一大批具有社会关怀意识的作家在东北地区涌现出来。

这些作家以创作反映现实生活、关注社会问题的作品为主,积极批判和思考社会现实,对文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东北作家群的作品内容丰富多样,既有反映东北地区的地域特色和人文风情的作品,也有揭示社会问题、反映人民生活疾苦的作品。

他们的作品中常常描绘东北的历史变迁、工业化进程以及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他们以犀利的观察力和敏锐的洞察力,创作了一系列既有社会思想深度又有文学艺术价值的作品,为东北地区的文学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东北作家群的创作风格主要具有精炼、直接、真实的特点。

他们善于运用精准的语言表达,通过细腻的文字描写将人物形象、情节变化或者社会问题真实地呈现给读者。

他们的作品多以刺激、震撼人心为目的,通过对社会现象进行批判和反思,引起读者深刻的共鸣。

东北作家群在文学创作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创作风格和主题取向,以及一种特有的文化精神。

这种文化精神体现了东北地区人民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以及他们对社会现象的敏感和批判意识。

东北作家群的作品既是对东北地区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也是对现实生活的深邃思考和反思。

总之,东北作家群是一群在东北地区活跃并以创作为主要活动的作家群体。

他们通过文学作品传递了东北地区的历史、文化和生活,并对社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批判。

通过他们的努力,东北作家群为东北地区的文化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中国文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东北作家群的名词解释

东北作家群的名词解释

东北作家群的名词解释
东北作家群是一个组织,由有着共同创作思想、创作实践和文学风格的东北作家组成,其使命是:通过作家的艺术创作,传承、宣传和弘扬东北地区的文化传统,探讨和研究当代社会热点话题。

东北作家群的发展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作家们以一种鲜明的思想和革命理想为指导,针对当时的时代现实,开展以“东北作家群”为代表的新浪潮文学活动,其中主题以反映东北地区时代现实、反映社会关系的文学为主,内容涉及社会热点问题,文学活动呈现出更加活跃、多元化的文学发展趋势。

东北作家群的成员以新中产阶级为主,以80后作家为新兴力量,其文学精神不仅反映当下东北文化的演变,也反映出当下东北社会的变化,其作品多涉及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如社会贫富差距、吉林省大火案、东北发展的无奈与困境等话题,以及地方文化及其引发的新话题,如东北地区的“测量革命”、“福清之争”等。

东北作家群作品以散文、短篇小说、综合体作品为主,文学艺术风格多元化,让读者看到东北文艺发展的新活力。

同时,东北作家群也多次参与文学节、读书会等活动,通过参加各种文学展览、文学比赛和文学论坛等活动,从而推进了东北作家群的实践活动和文学发展。

作为东北地区的发达城市,东北的发展,对于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东北作家群作品的发展,不仅仅是记录了当下东北的文学发展,更多的是带领我们发现未来的发展道路,为东北的未来发展积累灵感。

总之,“东北作家群”以其独特的文学创作理念和文学实践,在东北文学圈内已经发挥出巨大的影响力,为东北文学发展贡献着重要的力量。

[整理版](一)“东北作家群”的小说创作,有哪些主要作家与代表作

[整理版](一)“东北作家群”的小说创作,有哪些主要作家与代表作

(一)“东北作家群”的小说创作,有哪些主要作家与代表作?答:(1)“东北作家群”主要作家如下:1931年“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后,东北开始涌现一批创作以抗日为主题的小说家。

他们是萧军、萧红、舒群、端木蕻良、白朗、罗锋、骆宾基等人,时称为“东北作家群”。

(2)“东北作家群”主要作家的代表作如下:1932年1月,李辉英发表以反日爱国为主题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长篇小说《万宝山》;不欠(久),又相继出版短篇小说集《丰年》、《人间集》,集子中的小说太多描写东北人民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抗日武装斗争。

1933年,萧军、萧红在哈尔滨出版短篇小说合集《跋涉》,受到东北文坛重视。

1934年,萧军创作了长篇小说《八月的乡村》,萧红完成中篇小说《生死场》。

同年10月,他们到达上海。

次年,这两部小说由鲁迅列入他主编的《奴隶丛书》出版。

同年,舒群、罗烽和白朗也先后流亡到上海,着手创作抗日题材的文学作品,舒群创作了短篇小说《没有祖国的孩子》、《战地》和中篇小说《秘密的故事》,罗烽创作了短篇小说《第七个坑》,白朗创作了短篇小说《生与死》,这些小说都反映了东北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斗争精神。

端木蕻良创作的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于1935年在上海出版。

他于1936年初到上海,创作了第二部长篇小说《大地的海》,并发表了《紫鹭湖的优郁》、《浑河的急流》等短篇小说。

骆宾基于1936年5月到上海,开始创作长篇小说《边陲线上》。

于是,1936年在上海形成了一个东北作家群体。

同年,上海的《作家》、《中流》、《文学》、《光明》、《海燕》和《文学界》等文学刊物,比较集中地刊载了萧军、萧红、端木蕻良、舒群、罗烽和白朗等东北作家的作品。

萧军出版了短篇小说集《没有祖国的孩子》,上海生活书店为东北作家群出版了《东北作家近作集》,收有李辉英、舒群、罗烽和白朗等人的作品。

1937年7月全面抗战开始后,东北作家相继离沪。

他们除创作反映内地生活的作品外,仍创作了不少反映东北地区社会生活的作品,如萧红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萧军的长篇小说《第三代》、骆宾基的长篇小说《混沌》等,保持了东北作家创作上的特有气质。

东北作家群

东北作家群

东北作家群近年来,东北地区的文学创作风生水起,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作家。

为了促进东北地区作家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东北作家群应运而生。

本文将从东北作家群的成立背景、组成及活动内容等方面进行介绍,展示东北作家群在东北地区文学创作中的重要地位和积极作用。

一、东北作家群的成立背景东北地区作为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一直是文学创作的重要源泉之一。

近年来,随着东北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环境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作家脱颖而出,他们以独特的视角和独到的笔触创作出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作品。

为了让这些作家们能够更好地学习借鉴,相互交流,并有机会与其他地区的作家展开合作,东北作家群应运而生。

二、东北作家群的组成东北作家群由东北地区的作家组成,如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份的作家都可以加入。

作为一个自发组织,东北作家群并无严格的条件限制,只要是在东北地区从事文学创作的作家都可以申请加入。

在加入东北作家群后,作家们将共同探讨文学创作的话题,分享经验和心得,互相鼓励和扶持。

三、东北作家群的活动内容东北作家群的活动内容多种多样,旨在提升东北作家的创作水平和影响力。

以下是东北作家群的主要活动内容:1. 作品交流会:定期举办作品交流会,作家们可以带着自己的作品参加,与其他作家进行交流和评论。

这不仅有助于作家们发现自身创作中的不足,还能够从其他作家的作品中吸取灵感和经验。

2. 主题讨论会:组织各类主题讨论会,讨论文学创作中的热点问题和关键难点。

作家们可以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激发创作灵感,拓宽文学思维。

3. 作品集推荐:推荐和宣传优秀作品集,提高东北作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通过出版和展览等形式,向更多的读者展示东北作家们的优秀作品。

4. 合作创作项目:鼓励和推动作家们展开合作创作,共同完成文学项目。

通过合作创作,不仅能够提高作品的质量,还能够促进作家之间的合作和友谊。

四、东北作家群的积极作用东北作家群的成立和活动对东北地区的文学创作有着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东北作家群与新感觉派)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东北作家群与新感觉派)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与展望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深化研究领域
建议未来研究进一步深 化对东北作家群和新感 觉派的研究,包括对作 家的个人经历、作品的 艺术特点、思想内涵等 方面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和研究。
拓展比较研究
建议未来研究将东北作 家群与新感觉派与其他 文学流派或作家进行比 较研究,以更全面地了 解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
艺术手法的比较
要点一
叙事风格
东北作家群的叙事风格多以粗犷、豪 放、真实为主,强调对生活原貌的再 现。而新感觉派的叙事风格则更注重 对现实世界的变形和抽象,强调对生 活的主观感受和心理体验。
要点二
语言特点
东北作家群的作品语言质朴自然,多 使用东北方言和口语,表现出浓郁的 地方特色。新感觉派的作品语言则更 注重语言的节奏感和音乐性,运用大 量的修辞手法和意象表达,呈现出独 特的艺术魅力。
新感觉派研究
新感觉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 重要流派,其作品多以都市生活为背 景,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独特的艺 术手法,展现了都市人的精神世界和 情感体验。通过对新感觉派的研究, 我们深入了解了这一流派的产生背景 、艺术特色和影响,进一步认识了中 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比较研究
通过对东北作家群与新感觉派的比较 研究,我们发现两者在文学理念、创 作风格和主题选取等方面存在明显的 差异。东北作家群更注重民族性和地 域特色,而新感觉派则更关注都市生 活和现代人的精神世界。这种比较研 究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和理解中 国现代文学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游戏》《风景》等,以描绘都市生活和人物心理见 长。
穆时英
《上海狐步舞》《白金的女体塑像》等,注重运用新 奇的比喻、象征和意象。

东北作家群

东北作家群

(六)东北作家群(定义)指"九一八事变"后从沦陷的东北流亡到上海、北平等地的一些青年作者,如萧军、萧红、端木蕻良、舒群、骆宾基、罗烽、白朗、李辉英等人,他们的作品多反映东北人民在日本帝国主义蹂躏下的苦难和斗争生活,表达了对敌伪的仇恨,对故乡的眷恋和早日光复国土的愿望,习惯上被称为"东北作家群"。

代表作主要有萧军的《八月的乡村》、萧红的《生死场》,舒群的《没有祖国的孩子》等。

东北作家群的创作实际上构成了左联创作的一部分,虽然其中有些人并未加入左联。

正是他们,开了抗日文学的先河。

其作品充溢着深沉的力,把作家的心血,和东北广袤的黑土、铁蹄下的不屈人民、茂草、高粱搅成一团,以一种浓郁的眷恋乡土的爱国主义情绪和粗犷的地方风格,令人感奋。

二、萧红(1911-1942,原名,张乃莹。

)(参考:扬联芬的《中国现代小说导论》萧红墓畔口占戴望舒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我等待着长夜漫漫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一)地位和价值;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才华横溢、风格独特的天才女作家,东北作家群的代表作家之一,“30年代的文学洛神””创作生涯仅9年,却创作了大量凄美动人的文学作品,早在三、四十年代就风靡一时,盛誉至今不衰。

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小城三月》、中篇小说《生死场》、长篇小说《呼兰河传》《马伯乐》、短篇集《牛车上》《旷野的呐喊》等,以自己不足十年的创作生涯,创造了上海――东京时期,香港时期两个高峰,留下了不少佳作。

(二)、逃避男权与“寻找父亲”1、成长期的感情缺史;2、爱情苦旅;(三)浓重的悲剧意识。

1、生存的物化状态:承受压迫和贫困、生存价值和意义的缺式或被忽略,动物一样生2、精神的原始落后:麻木的人生,扭曲的精神活动,落后蒙昧的人性的人性3、男权压迫下的苦难的女性。

:不幸的婚姻、痛苦的生育过程,悲剧的生死轮回(四)艺术特色:1、淡化人物性格的刻画和故事情节;2、重文化风格和自然景物的描写;3、重自我主观感受的抒发;4、散文化的小说结构;。

东北作家群的名词解释

东北作家群的名词解释

东北作家群的名词解释
东北作家群是指一群来自中国东北(指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文学家,他们以其特有的文学表达方式为世人所熟知。

这群作家的大部分都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有一些比较有名的
名字如林川,陆晋,罗冬,秦超,余秋雨等。

他们的作品大多来自生活的真实体验,大多以讽刺及其他形式的表达,紧紧抓住读者的内心深处,触及读者的灵魂。

东北作家群的作品比较特别,他们尤其善于把自己与生俱来的思想、感情、经历等融入文学之中,赋予作品更多生机。

大部分作品以乡村环境为背景,但他们也不乏关于城市文化、都市生活等内容的作品。

东北作家群构建出一片关于东北地方特色的文学蛛网,将东北的历史、文化、习俗和文学表达相融合,以短篇小说的形式来描述东北的生活状态,还有关于人性熔炼的感人故事,以及讽刺文学的深刻体现,都正是东北作家群的特点。

另外,东北作家群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性,他们记录着东北地区在历史进程中的历史变迁,乡土文学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特征。

此外,东北作家群的重要特点就是文学的融合,其灵感来源于民间文化、传统文学形式,以及当代诗歌、小说、散文、故事等文学形式,将它们融入题材、情节、文字表达等方面的创作之中,构筑出一片完整的文学格局。

从以上可以看出,东北作家群是一群来自东北的才华横溢的作家,
他们通过笔下幽怨的文学语言表达出来,不仅为世人呈现出崭新的文学艺术,更是将东北的文化、乡土文化也深刻地呈现在大家眼前。

东北作家群名词解释

东北作家群名词解释

东北作家群名词解释东北作家群名词解释 1萧红萧红(1911-1942),原名张乃莹,笔名萧红,悄吟,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

1930年,为了反对包办婚姻,逃离家庭,困窘间向报社投稿,并因此结识萧军,两人相爱,萧红也从此走上写作之路,两人一同完成散文集《商市街》,(萧红萧军,意思为“小小红军”)。

1934年到上海,与鲁迅相识,同年完成长篇《生死场》,次年在鲁迅帮助下作为“奴隶丛书”之一出版。

萧红由此取得了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生死场》是最早反映东北人民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下生活和斗争的作品之一,引起当时文坛的重视。

鲁迅为之作序,给予热情鼓励。

抗日战争爆发后,投入抗日救亡运动。

后应李公仆之邀到山西临汾,在民族革命大学任教。

1940年去香港。

萧红带有左翼现实主义风格的小说还有一部长篇《马伯乐》,但质量不高。

她更有成就的长篇是写于香港的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以及一系列回忆故乡的中短篇如《牛车上》、《小城三月》等。

端木蕻良端木蕻良,(1912.9.25---1996.10.5)原名曹汉文、曹京平,辽宁省昌图县人。

1928年入天津南开中学读书,并从事进步学生运动。

1932年考入清华大学历史系,同年加入“左联”,发表小说处女作《母亲》。

1933年开始创作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1935年完成,成为三十年代东北作家群产生重要影响的力作之一。

从1936年至1938年,他在上海和武汉等地从事抗战文学活动,创作亦走向成熟与多产,计有长篇小说《大地的海》,以及《鴜鹭湖的忧郁》、《遥远的风沙》等一系列风格独异的短篇小说,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坛的位置。

1938年5月,端木与萧红在武汉结婚。

1942年萧红在香港病逝后,端木旅居桂林,后又辗转于重庆、上海和香港等地,积极投身于新品有长新品有长篇小说《大江》、《大时代》、《上海潮》、《科尔沁旗草原》第二部和诸多中短篇小说,其中《新都花絮》、《风陵渡》、《红灯》、《红夜》、《雕鹗堡》等篇都是有影响的佳作。

东北作家群的名词解释

东北作家群的名词解释

东北作家群的名词解释东北作家群,也称“东北新月派”,源自20世纪20年代初期由一群来自中国东北地区从事文学创作的知识分子组成的一个集体,他们把自己口中的“新月”作品发表在新月杂志上。

该群体由袁野、宋文翰、施庆新、杨素贞、吴钢、任延辉、刘惠子、黄祖鹗、曾建华等十余人组成,大多来自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文学家及新文艺运动的代表人物。

东北作家群的创作思潮及文学特点,主要有洋式文学及中国传统文学的兼容结合,“古今东方”情怀之融合、实验性创作与表现形式的探索、思想深刻而又兼具开放性。

他们倡导以“民族文学”“民族情怀”“农村文学”等概念为主旨,以写实的文体突出民族、地域的特点,把中国传统文学的民间性主题与现代思想形态相结合,使东北新月派文学既追求“现代”又把民俗态度实践而成的。

东北作家群的作品多以写实主义的方式展现,描写表现主要集中于贫苦农民群体的生活,即所谓的“民族情怀”。

在其作品中,把当时普通人的生活和精神状态都映射出来,把东北文学的思想宣讲以及时代背景融入其作家创作的浪潮之中。

袁野、宋文翰、施庆新等作家的作品,都具有明显的写实特色。

袁野曾写过《春江花朝》、《赤地飞花》、《背马载砚》等短篇小说,主要描写东北地区农民群众农耕生活的繁重、贫困和痛苦的社会状况。

《背马载砚》以抗日斗争的父女恋爱故事为主线,描写了穷困的农村家庭在抗日战争中保持义与正义的精神,探讨了东北百姓的忠诚与爱国情怀。

宋文翰的作品《大江东去》、《海鸥》则把“大江东去”的人文气息浓厚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传达出一种深沉的思想感情:“宁静的景象中,大江东去,似乎包含着无限的深意。

”描写出丰富的东北地区农村生活百态,以及人们心中的美好憧憬,再次彰显出作家的民族情怀。

施庆新的《河口》就更多地表现了集体主义的特色,描写了青苗子们在农忙期间欢聚一堂,把一段轻松欢快的河边渔夫生活结合到作品中,表达出农民群众抗日战争时期友爱同心、情义团圆的浓厚感情。

东北作家群的文学创作活动,是中国新文艺运动历史上不可磨灭的一个篇章,在这支文学运动中,东北作家群的作品创作表达,至今仍被中国文学界广泛推崇、赞赏,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北作家群]:是指“九一八”事变以后,一群从东北流亡到关内的文学青年在左翼文学运动推动下共同自发地开始文学创作的群体。

他们的作品反映了处于日寇铁蹄下的东北人民的悲惨遭遇,表达了对侵略者的仇恨、对父老乡亲的怀念及早日收回国土的强烈愿望。

他们的作品具有粗犷宏大的风格,写出了东北的风俗民情,显示了浓郁的地方色彩。

“东北作家群”的主要作家有萧军、萧红、舒群、端木蕻良等,代表作有萧红《呼兰河传》《生死场》,萧军《八月的乡村》等。

从东北流亡到上海及关内各地的一些青年作者,如萧红、萧军、端木蕻良、舒群、骆宾基、罗烽、白朗、李辉英等人,习惯上被称为“东北作家群”,形成于30年代中期。

他们有的未正式加入“左联”,但其创作实际上构成“左联”文学的一部分。

正是他们,开了抗日文学的先声,第一次把作家的心血,与东北广袤的黑土,铁蹄下的不屈人民、茂草、高粱,搅成一团,以一种浓郁的眷恋乡土的爱国主义情绪和粗犷的地方风格,令人感奋。

东北作家群的创作普遍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而小说中浓郁的民俗文化描写淡化了其中的政治功利色彩,增加了小说的文化含量和审美价值。

在他们的作品中充满了自身的民俗体验、亲历的家国之痛和真切的政治要求,因此,审美和意义在其笔下得到一次自然的契合,这也构成东北作家群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崛起的特殊意义。

[萧红]
萧红(1911-1942),原名张乃莹,笔名萧红,悄吟,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

1930年,为了反对包办婚姻,逃离家庭,困窘间向报社投稿,并因此结识萧军,两人相爱,萧红也从此走上写作之路,两人一同完成散文集《商市街》,(萧红萧军,意思为“小小红军”)。

1934年到上海,与鲁迅相识,同年完成长篇《生死场》,次年在鲁迅帮助下作为“奴隶丛书”之一出版。

萧红由此取得了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生死场》是最早反映东北人民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下生活和斗争的作品之一,引起当时文坛的重视。

鲁迅为之作序,给予热情鼓励。

抗日战争爆发后,投入抗日救亡运动。

后应李公仆之邀到山西临汾,在民族革命大学任教。

1940年去香港。

萧红带有左翼现实主义风格的小说还有一部长篇《马伯乐》,但质量不高。

她更有成就的长篇是写于香港的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以及一系列回忆故乡的中短篇如《牛车上》、《小城三月》等。

从东北流亡到上海及关内各地的一些青年作者,如萧红、萧军、端木蕻良、舒群、骆宾基、罗烽、白朗、李辉英等人,习惯上被称为“东北作家群”,形成于30年代中期。

他们有的未正式加入“左联”,但其创作实际上构成“左联”文学的一部分。

正是他们,开了抗日文学的先声,第一次把作家的心血,与东北广袤的黑土,铁蹄下的不屈人民、茂草、高粱,搅成一团,以一种浓郁的眷恋乡土的爱国主义情绪和粗犷的地方风格,令人感奋。

[端木蕻良]
端木蕻良,(1912.9.25---1996.10.5)原名曹汉文、曹京平,辽宁省昌图县人。

1928年入天津南开中学读书,并从事进步学生运动。

1932年考入清华大学历史系,同年加入“左联”,发表小说处女作《母亲》。

1933年开始创作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1935年完成,成为三十年代东北作家群产生重要影响的力作之一。

从1936年至1938年,他在上海和武汉等地从事抗战文学活动,创作亦走向成熟与多产,计有长篇小说《大地的海》,以及《鴜鹭湖的忧郁》、《遥远的风沙》等一系列风格独异的短篇小说,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坛的位置。

1938年5月,端木与萧红在武汉结婚。

1942年萧红在香港病逝后,端木旅居桂林,后又辗转于重庆、上海和香港等地,积极投身于新品有长新品有长篇小说《大江》、《大时代》、《上海潮》、《科
尔沁旗草原》第二部和诸多中短篇小说,其中《新都花絮》、《风陵渡》、《红灯》、《红夜》、《雕鹗堡》等篇都是有影响的佳作。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端木从香港回到北京。

从50年代到60年代初,他多次到农村、工厂和部队深入生活,并创作了《墨尔格勒河》、《风从草原来》、《花一样的石头》等大量讴歌新生活的散文作品。

1960年5月与钟耀群结婚。

十年浩劫后,端木以更大的热情和更勤奋和更勤奋的创作加入了新时期文学的发展历程,先后写出了《怀念老舍》第一批散文和文化随笔,《江南风景》等一批中短篇小说,而尤以长篇小说《曹雪芹》影响卓著。

1979年《曹雪芹》上卷行世,海内外颇多赞誉。

1980年,端木当选为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1984年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

1985年,《曹雪芹》中卷(与夫人钟耀群合著)出版,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又添重笔。

1996年10月5日,这位跨越现当代文坛的辽宁籍著名作家,因病于北京逝世,享年84岁。

[穆木天]
穆木天(穆敬熙)(1900—1971),吉林伊通人。

创造社成员。

1923年入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攻读法国文学。

曾一度在吉林大学执教。

初以诗歌创作为主,后来主要翻译巴尔札克、纪德等人作品,翻译出版了巴尔札克的《欧贞尼·葛郎代》、《从妹贝德》、《从兄蓬斯》、《二诗人》等,并著有《法国文学史》。

[萧军]
萧军(刘军、田军、刘鸿霖)(1907—1988),辽宁义县人,一说辽宁锦县人。

曾在东北陆军讲武堂宪兵教练处为学员。

长篇小说《八月的乡村》得到鲁迅的赏识而被编入《奴隶丛书》出版。

抗战期间,曾两次到过延安,写了不少杂文,也曾被批判。

其他长篇小说有《五月的矿山》、《过去的年代》等。

晚年从事戏曲创作与文物研究。

[骆滨基]
骆滨基(张璞君)(1917—1994),吉林珲春人。

9.18事变时,他还是个少年。

抗战那年,他开始文学创作,崭露头角。

长篇小说《边陲线上》取材爱国青年刘强参加大森林中组成的抗日游击队的艰苦斗争,生活气息极浓。

其他小说作品甚多,曾遭国民党政府逮捕,经多方营救而幸免于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