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派作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京派作家
1来源:A由沈从文引发的关于京派和海派的争论,京派名称由此而来。
B京派是30年代一个独特的文学流派,并没有正式的组织,只是一种名称的沿用。主要是指新文学中心南移到上海后,30年代继续活跃在京、津等地的作家群所形成的一个特定的文学流派,是强调宽大、强调审美、强调民族文化精神重造的纯文学流派京派作者在当时的京津两地进行文学活动。其作品较多在京津刊物上发表,其艺术风格在本质上较为一致.
C京派作者在当时的京津两地进行文学活动。其作品较多在京津刊物上发表,其艺术风格在本质上较为一致.
2作家及作品代表:沈从文,周作人,杨振声,废名、俞平伯,叶公超,林徽因,陈西滢,凌叔华,萧乾,、李健吾、朱自清,朱光潜等,代表作是《边城》《萧萧》《长河》等。
3作家组成:京派作家基本由三部分人组成:
一是20年代末语丝社分化留下的偏重讲性灵、趣味的作家。
二是新月社留下的或与《新月》月刊关系较密切的一部分作家。
三是清华、北大、燕京等大学的师生,包括一些当时开始崭露头角的青年作家。
其中主要的小说作家有废名、凌叔华、沈从文、林徽因、芦焚、萧乾、汪曾祺等
4基本特征:关注人生,但和政治斗争保持距离,强调艺术的独特品格。倾向于自由主义,提倡纯文学,既反对文学政治化,又反对文学的商业化。崇尚自然,表现乡土是他们的共同倾向。古典化和抒情化的审美情趣。赞颂纯朴、原始的人性美、人情美;扬抒情写意小说的长处。他们的思想是讲求"纯正的文学趣味"所体现出的文学本体观,以"和谐"、"节制"、"恰当"为基本原则的审美意识。沈从文是京派作家的第一人。使小说诗化、散文化,现实主义而又带有浪漫主义气息。
5语言特征:朴素,简雅,清隽淡远。
6产生的原因:大学的文化氛围造就他们深厚的文化与文学修养,宽泛的眼界以及思想上的民主,自由意识。校园文化优雅而浪漫的艺术氛围以及北平单调而朴素的文化基调,使他们远离功力,不趋奇媚俗,同时也与激烈的社会斗争和急遽的社会变革保持距离,强调艺术的独立于个性,表现出平淡,古朴,闲适,中和的风格。
7突出特征:
表现“乡村中国”。相对于城市的喧嚣,虚假和矫情,乡村所呈现的自然,淳朴,诚实和宽厚,就显得弥足珍贵。不管是沈从文的湘西,还是废名的山水人情,萧乾的京城内外的平民,还是师陀的果园城,表现人性的美好,寄托对纯真的缅怀,始终是京派小说的共同倾向。此外,对乡村中国的描绘,也给京派作品一种古风和怀旧的气息,使他们的审美格调和传统文人文学更加接近。
8艺术特色:
第一,着力描写淳朴、原始的人性美和人情美。京派作家注重人性美、人情美,还表现在他们喜欢用儿童的视角来写成人的世界。从林叔华的《弟弟》、《一件喜事》,林徽因的《吉安》、《文珍》,到萧乾的《篱下》、汪曾祺的《戴车匠》,儿童视角的广泛运用,真切地表现出京派作家的拳拳童心第二,京派小说把东方情调的诗情画意融合在乡风民俗的从容隽逸的描述中,形成了一种洋溢着古典式的和谐和浪漫性的超越的人间写实情致。这种乡土抒情小说,结构上以舒卷自如代替严谨拘束,情节上以故事的疏淡代替因果的坐实,它把小说的传统特征的一部分让位给诗和散文的因素,因而削减了小说的史诗力度,却增添了小说的抒情神韵。
第三,语言上,形成了简约、古朴、活泼、明净的语言特色。既能吸收欧美文学语言的长处,又能吸收古典文学语言的营养,出色地运用自己的民族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