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唐代落第诗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唐代落第诗主题
容提要:唐代落第诗是唐代士子落第后创作的诗歌作品,但是对落第诗的看法,学界还是有些不同的看法,本文旨在界定落第诗的围,并讨论唐代落第诗的四大主题。
关键字:唐代落第诗;界定;四大主题
科举制度产生后,人才的选拔不再像隋以前的察举制度,只要推举了便能进入仕途,而是有了登第和落第的区别。从唐时开始,人们关注的大都是登第的人群,因为他们可以算是登上了文学的顶峰,获得了世人的承认,徐松的《登科记考·凡例》里说:
唐人撰登科记不下十余家,见于《新书·艺文志》者,惟三家而已。曰氏《显庆登科记》五卷,康《科第录》十六卷,奕《唐登科记》二卷。氏书自武德逮贞……后有续之者,迄周显德,见《书录解题》。康字汝谐,南仲也,其书自武德至长庆二年十一卷,续之者自长庆三年毕天祐丙寅为五卷,洪兴祖作《昌黎年谱》尚引之。……奕官兵部郎中,金吾将军,其书宋时已不存。最后有大中十年颢所进《诸家科目记》十三卷,自武德至大中。……乐史有《修定登科录》四十卷……乐史又有雍熙三年正月所上《登科记》三十三卷,《郡斋读书志》作三十卷,起武德讫天祐末。三十年十月,洪适又重编《唐登科记》为十五卷,《书录解题》云:“洪忠宣得康书五卷于北方,丞相适又得别本——起武德,终大和——于毗陵钱伸氏,乃合氏之书,凡三本辑为一书,天宝前书为正,天宝后则三本合为一。【1】17
又《玉海》又引康《科第录》有长庆二年五月十二日叙曰:“自武德已来登科名氏,编纪凡十余家。”【1】15
从上引文可以看出,唐代就有很多部《登科记》,这说明当时人对登第之文士的重视。
又唐封演的《封氏闻见记·贡举》载:
好事者纪其,自神龙已来迄于兹日,名曰《进士登科记》,亦所以昭示前民,发起后进也。余初擢第,太学诸人共书余于旧纪末。进士繟,汉阳王柬之曾也。时初落第,两手捧《登科记》顶
戴之曰:“此千佛名经也。”
虽然记录的起始年代不同,但也说明当时有纪录登第者的习惯,且以为其目的是“昭示前民,发起后进”,而繟所为则又是把《登科记》当成是神佛来膜拜了。
在科举一途上,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以成败论英雄,可是,唐时每年取士的人数,少则十几人,大多时候都是二十五到四十余人,而每年都有上千计的士子赴试,登第者总是少数,而大多数人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的。王定保说:“三百年来,科第之设,草泽望之起家,簪绂望之继世。孤寒失之,其族馁矣;世禄失之,其族绝矣”(《唐摭言·卷九》),落第之人所受的打击是巨大的,甚至关系到族的“馁”、“绝”的问题了,因此,我以为对落第士子的关注,似乎比关注登第士子更为有价值。
据黄云鹤在他的博士论文中作的统计,有唐一代,考进士落第人次总数是334600人次,考明经落第人次总数是7845人次,共计342445人次。若按年平均计算,则二者落第人次每年为1184.9人次。若按榜平均,则每榜为1254.4人次,从《会昌五年举格节文》对各州举人人数来看,这个数字基本上是符合事实的。
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更为重要的是,从钱起以一联“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登第,从衡的“一一鹤声飞上天”的名诗,从愈因贾岛诗作好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这些参加科举的人,大多是能诗的。因赋出名而赴试的不是没有,但比起因诗出名而赴试的人来说少多了,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落第士子们每一个都是一定程度上的诗人。
落第士子们都希望能“一登甲科第,九族光彩新”,但现实却让他们不得不面对落第之痛,“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这些痛苦发泄在诗上,也就有了落第诗。
一、落第诗的界定
对落第诗的定义,精一认为:“‘落第诗’,顾名思义就是以‘落第’为题材和主题的诗歌。1”也有人认为是“以‘落第’为题材和主题的诗歌,主要描写唐代士子应举落第后的心情、感悟和精神状态等”2,但该文在绪论里说落第诗“包括赴举自述诗、送人赴举诗。”这种说法是有问题的,赴举自述诗和送人干谒诗应当划进干谒诗里,
1李精一《唐代落第诗所反映的士人情感特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2005年6月第6期
2龙丽《晚唐落第诗研究》
尚未考,如何落第?没有必要也没有理由划进落第诗里去。如果包括的话,很多在科举考试以前献给主座或行卷的诗也可以称作落第诗,但显然并不是。
其实对落第诗的定义不是重要的问题,从目前对落第诗的研究的论文来看,如何界定落第诗才是重要的问题,它关系到研究的对象,对象不明,得出的结论自然也就会失之偏颇。
我认为,确定一首诗是否落第诗,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考察。
(一)诗题中有“落第”、“下第”、“失意”字样的;
这一类诗最容易确定,也在落第诗中占一定有的分量,唐人一般都把科考不得称为“落第”或“下第”,诗题中有这样的字样,那肯定是落第诗无疑了。失意者,不遂心,不得志之谓也,谷《赠落第举公》诗中说“见君失意我惆悵,记得当年落第情”,可知“失意”也是落第的一种称谓。如顾况的《送友失意南归》:
衣挥京洛尘,完璞伴归人。
故国青山遍,沧江白发新。
邻荒收酒幔,屋古布苔茵。
不用通名姓,渔樵共主宾。
这就是很明显的落第诗。
(二)诗题中无法获得落第信息而诗歌容与落第密切相关的;
这一类诗在落第诗中占的比例也比较大,我们无法从诗题中获取是否为落第诗的信息,必须从诗歌的容入手,方能断定其是否落第诗。如孟郊的《长安羁旅行》,诗中说“万物皆及时,独余不觉春。失名谁肯访,得意争相亲”,“不觉春”、“失名”等词语比较明白地表达了下第的信息,因此可归入落第诗。
这类落第诗一般都有一些与落第有关的词语,比如:梯媒、无桂枝、失春、无春、无媒、失意、不得春、璞玉等。
(三)从创作时间考察。
唐代科举考试的时间一般都在正月,进士考试在前,明经考试在后,然后是关试。士子们在科举考试结束后,一般都会在长安等着放榜,榜出后再决定去留。从放榜后到寒食间,大部分落第试子都会决定他们的去留:有留在长安赁屋读书者,谓之过夏;有去各州筹措经费者,有去名山读书者,有直接回家者。但落第的失意一般都还会影响他们很长一段时间,特别是一些送别诗,都能表达落第的意思。故而不管是安慰还是鼓励,都是与落第有关的诗,应当归入落第诗。
如籍的《送从弟删东归》,诗中说“诗价已高犹失意,礼司曾赏会成名。旧山风月应知好,莫向秋时不到京”,“莫向秋时不到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