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理论与公共管理》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公共管理教学大纲

公共管理教学大纲

公共管理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公共管理是指政府、非营利组织和其他公共部门在实施、管理和监督公共政策和项目时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本课程旨在介绍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践,帮助学生了解公共管理的要素和方法,并培养他们在公共管理领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课程目标1. 理解公共管理的概念和背景,了解公共管理的基本原则和理论;2. 掌握公共管理的基本功能和任务,了解公共组织的结构和管理方式;3. 培养学生在公共管理实践中的表达、沟通和决策能力;4. 培养学生具备公共管理项目规划、实施和评估的能力;5. 培养学生具备解决公共管理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三、教学内容1. 公共管理概论- 公共管理的定义、范畴与特点- 公共管理的历史与发展- 公共管理的基本原则与价值观2. 公共管理理论- 新公共管理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 绩效管理理论- 管理创新与变革理论3. 公共组织与管理- 公共组织的类型与结构- 公共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 公共组织的决策与领导4. 公共政策与决策- 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 公共政策评估与监督- 公共决策的政治与经济因素5. 公共管理项目管理- 公共项目规划与设计- 公共项目实施与监控- 公共项目评估与总结6. 公共管理案例分析- 公共管理成功案例解析- 公共管理失败案例教训- 公共管理实践中的道德和责任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教师对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模型进行系统性讲解。

2. 课堂讨论:通过案例分析和问题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3. 作业与报告:布置相关作业和研究任务,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调研。

4.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与公共管理项目的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评估1. 平时考核:包括作业、课堂参与、小组讨论等,占总成绩的30%。

2. 期中考试:对课程内容的理论掌握情况进行考核,占总成绩的30%。

3. 期末考试:对综合知识和能力的考核,占总成绩的40%。

4. 课程论文:撰写一篇关于公共管理实践或案例分析的论文,可以作为期末考试的一部分或额外加分项。

公共管理教学大纲

公共管理教学大纲

公共管理教学大纲第一部分:概论公共管理1.1 公共管理的定义与特点- 公共管理的概念与范围- 公共管理的特点与特征- 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比较1.2 公共管理的发展历程- 公共管理的起源与演变- 公共管理学科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公共管理的历史演进1.3 公共管理理论基础- 公共管理的基本理论- 公共管理的研究范式与方法- 公共管理的研究前沿与趋势第二部分:组织与人员管理2.1 公共组织的特点与结构- 公共组织的特点及其对管理的影响- 公共组织的结构类型与特征- 公共组织的变革与创新管理2.2 人员管理与绩效考核- 公共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培养- 公共管理人员的选拔与培训- 公共管理绩效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第三部分:公共政策与决策3.1 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公共政策制定的原则与程序- 公共政策实施的机制与难点- 公共政策评估与反馈机制3.2 公共决策的理论与实践- 公共决策的基本原理与模型- 公共决策的政策选择与实施- 公共决策的风险评估与危机管理第四部分:公共财政与预算管理 4.1 公共财政体制与政策- 公共财政的功能与职责- 公共财政政策的制定与调控- 公共财政体制改革与发展4.2 公共预算管理- 公共预算的编制与执行- 公共预算的绩效管理- 公共预算的公开与监督第五部分: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 5.1 公共服务管理- 公共服务的类型与提供者- 公共服务的质量管理与改进- 公共服务创新与可持续发展5.2 社会管理与社会治理- 社会管理的概念与内涵- 社会治理的主体与机制- 社会管理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第六部分:专题研究与实践案例6.1 专题研究- 讨论当前公共管理领域的热点问题- 分析公共管理领域的典型案例- 学习国外公共管理的最新理论与实践6.2 实践案例- 深入研究国内外公共管理的实践案例- 对公共管理实践案例进行分析与评价- 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践技能总结与展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当对公共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有所了解,具备一定的公共管理技能,能够分析和解决公共管理领域的实际问题。

(2021年整理)公共管理学教学大纲

(2021年整理)公共管理学教学大纲

(完整)公共管理学教学大纲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公共管理学教学大纲)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公共管理学教学大纲的全部内容。

公共管理学教学大纲第一章绪论本章课时: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公共管理学的性质,了解公共管理的产生发展过程,明确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把握公共管理学的特质。

要求联系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践和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客观需要,深刻理解和掌握公共管理学的性质和特质.二、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公共管理的意义一、皮瑞和克莱姆的观点。

二、卡尔森和欧尔姆的观点。

三、奥托、海蒂和沙夫里茨的观点。

四、波茨曼与史陶斯曼的观点以及休斯的观点。

五、本书对公共管理的理解.第二节公共管理学的发展与研究途径一、公共管理学的发展二、公共管理的研究途径三、公共管理学的特质第三节公共管理的特质以及与私部门管理的区别一、政治权威与经济权威。

二、多元制衡与自主性。

三、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四、法的支配与意思自治。

五、政府与市场。

六、多元理性与经济理性。

第四节新公共管理一、新公共管理的背景简介.二、胡德对新公共管理的理解。

三、法汉姆及霍顿对新公共管理的理解。

四、本书对新公共管理的理解。

第五节公共管理:现时代的挑战一、关于回应维持宪政秩序和政府稳定问题。

二、关于如何在公共管理领域维系并发展民主法治社会的基本价值问题。

三、关于平衡政府与市场的作用,以促进政府治理的有效性问题.四、关于回应全球化的挑战问题.五、关于如何平衡目前及最近未来与较长远未来的需要。

六、关于如何应付科学技术革命带来的挑战问题。

《公共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公共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公共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公共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负责人:殷俊课程中文名称:公共管理学课程英文名称:Public Management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学分数:3课程学时数:54授课对象:公共管理类本科生本课程的前导课程:管理学、公共经济学。

本课程的辅助课程:政治学原理、心理学、社会学、组织行为学。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公共政策、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公共管理学是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的核心课程,同时也是公共管理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在整个公共管理学科知识体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因此,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新时代的大学生成为德智能体诸方面全面发展、适应社会市场经济要求的、能在政府部门及非政府公共机构从事公共事务、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研究与实务的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

教学要求:要求每个学生要牢固掌握公共管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深入了解公共管理的具体实践和改革发展趋势,而且会独立思考和解决公共管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尤其是要关注中国公共管理现实中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把学科发展中的理论研究与公共管理实践中的理论研究结合起来。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课程内容:公共管理学作为综合运用多种科学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公共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知识体系,从属于管理学科。

因此,对公共管理学内容的选择应该遵从管理学学科的一般要求。

但同时,公共管理学作为公共行政和企业管理的有机融合体,除了与公共行政学学科的逻辑体系不同外,与企业管理学的学科体系也应有区别。

鉴于这样的认识,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思路,课程的内容选择大体为:“绪论”扼要回答了什么是公共管理学;“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介绍了公共管理学从哪里来;“公共管理的主体”、“公共管理职能”、“公共管理的过程”、“公共管理的绩效”则分别阐述了管理者是谁、职责是什么、如何管理以及管理的结果如何进行评价与改进。

对于公共权利者的义务以及行为的约束,则通过“公共管理的责任与监控”来介绍。

(完整版)公共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完整版)公共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公共管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代码:2、课程名称(中/英文):公共管理/Public Administration3、学时/学分:54/3二、课程简介公共管理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依法处理政府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的总称。

《公共管理》课程就是对公共管理的原则、理论、方法和实践的介绍和展开,它包括公共管理的主体、职能、层级、决策、资源、绩效评估、战略管理、电子技术以及公共管理发展的前景等主要内容。

三、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公共管理》课程是公共管理硕士(MPA)的专业核心课程,是MPA 课程体系中的最主要专业基础课,不仅为MPA学生进一步学习和了解公共管理和政府治理提供基本的知识框架和实际公共管理的背景知识,而且引发学生对MPA 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同时为这些课程教学的开展,提供必备的专业知识积累。

该课程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公共管理理论和方法,分析中国政府的实际公共管理和治理过程,做到学以致用。

四、教学方法和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1、课程的教学方法1、教师讲授2、学生讨论、教师总结3、案例教学2、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1、学生必须积极参与讨论2、学生必须写作案例分析报告五、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第一讲概论:公共管理(6学时)➢案例第二讲公共组织:公共管理主体(4学时)➢案例➢习题第三讲公共管理职能:理论与边界(4学时)➢案例➢习题第四讲公共管理层级:中央与地方关系(4学时)➢案例➢习题第五讲公共管理决策:形成与运行(4学时)➢案例➢习题第六讲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完善(4学时)➢案例➢习题第七讲公共管理部门:现状与改革(4学时)➢案例➢习题第八讲公共管理部门绩效评估:类型与方法(4学时)➢案例➢习题第九讲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理论与借鉴(4学时)➢案例➢习题第十讲非政府公共管理:中介组织的发展(4学时)➢案例➢习题第十一讲基层公共管理:社区发展(4学时)➢案例➢习题第十二讲公共管理的新领域:E政府(4学时)➢案例考试(含复习)(4学时)六、课程的考核办法和评分标准1、考核办法:讨论+案例+堂上开卷2、评分标准:讨论20%+案例报告30%+卷面50%七、课程的教材和参考资料教材:陈振明主编:《公共管理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公共管理学教学大纲

公共管理学教学大纲

公共管理学教学大纲《公共管理学》教学大纲学分:2学时:32所属院系:经济管理系专业:公共事业管理制定日期:2004年11月一、教学对象1、本课程适合的对象和年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本科生二年级2、要求的预备知识:要求具备管理学、社会学、西方经济学、市场营销等二、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公共管理学学科性质,明白公共管理学一般理论和知识,初步了解公共管理学国际国内研究的新成果,并且通过案例教学,要求学生初步学会应用公共管理知识和理论。

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力争让学生掌握公共管理学兴起的时代背景;理解公共管理学和行政学的区别,把握其本质特征求;了解这门课的研究对象与方法.总之,通过教学使学生对公共管理学有一个基本认识.第一节公共管理学兴起的时代和理论背景时代背景:面对公共机构和开支的不断膨胀而引发一系列问题,使得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在西方各国开始兴起行政改革浪潮.理论背景: 在理论上这一时期开始注重学科的交叉研究,经济学在社会科学领域获得重视,行政学中开始导入经济学等学科.第二节公共管理学和行政学的区别区别一:行政学是政府管理学,而公共管理学把主体外延至社会其它公共组织.区别二:从政府管理到公共管理,是管理理念的转变.区别三:公共管理是对传统行政官僚制的突破.区别四:公共管理强调市场化变革,而传统行政则将公共事务和产品局限于政府权力和政府机构.第三节公共管理的范式一.公共管理和公共物品概念的界定1、公共管理2、公共物品二.公共管理学的学科性质1、跨学科与专门化的统一;2.学术性与应用性的统一;3.实证性与规范性的统一;4公共性与管理性的统一。

三.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法1、系统分析; 2.比较分析;3.实验分析;4.案例分析。

说明:1.计划2学时2、教学重点与难点: 第二节第三节3、作业: 何谓公共物品? 何谓公共管理? 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的区分点?第二章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了解早期的行政;韦伯的官僚制理论;科学管理理论;传统行政模式存在的问题。

创新管理课程标准课程内容和要求

创新管理课程标准课程内容和要求

创新管理课程标准课程内容和要求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创新管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和商业环境。

通过研究和实践,学生将能够了解创新的概念和方法,掌握创新管理的核心理论和实践技巧,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团队合作能力。

课程内容创新管理概述- 创新与管理的关系- 创新管理的重要性和影响- 创新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创新战略- 创新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创新战略与企业发展的关系- 创新战略的评估和调整创新过程- 创意的生成和筛选- 新产品开发过程的管理- 创新项目的管理和优化创新组织和文化- 创新组织的结构和管理- 创新文化的培育和激励- 创新团队的组建与发展创业与创新- 创业管理与创新管理的异同- 创新与创业的结合与实践- 创新企业的运营和管理课程要求1. 出勤率:学生需按时参加课程,并保持良好的出勤率。

2. 研究参与:学生需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3. 作业完成:学生需按时完成课后作业,包括案例分析、小组项目和论文等。

4. 课程评估:学生将根据平时表现、考试和课程论文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估。

5. 实践项目:课程将设置实践项目,学生需要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考核方式:- 平时表现:占总评成绩的20%- 期中考试:占总评成绩的30%- 期末考试:占总评成绩的30%- 课程论文:占总评成绩的20%课程资源- 教材:《创新管理理论与实践》- 课件和案例分析材料将在课程研究平台发布学生须遵守课程纪律,课前预、课后复,保证研究效果。

如有任何问题和困难,可随时与授课教师联系。

希望学生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可以拓宽视野、提升能力,并将创新管理知识应用于实践中。

以上为《创新管理课程标准课程内容和要求》。

公共管理学课程简介与教学纲领

公共管理学课程简介与教学纲领

公共管理学课程简介与教学纲领一、课程简介公共管理学是政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政府行为和政治体系的组织管理,旨在提高政府组织的绩效和效率。

课程在研究公共事务的所有阶段,包括制定政策、实施政策和监督政策等方面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本课程将重点探讨公共管理的相关概念、重要理论模型、公共管理机构的组织与运作等方面,旨在培养学生对于政府行为与政治体系的管理能力。

二、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如下:1.掌握公共管理学的基础理论和相关概念,了解公共管理的历史、发展、现状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2.熟悉公共管理的各种运作机制和管理法则,掌握公共管理机构的组织架构和运作模式。

3.学会对公共政策进行制定、实施和监督,并能够借助管理理论和工具,分析公共政策的实施效果。

4.掌握与公共管理学相关的最新理论成果和实践案例,并能深入思考其含义与影响。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公共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及历史介绍公共管理学的定义、基本特征和研究内容,探讨公共管理学的学科背景、历史沿革及相关理论。

2. 公共管理理论与模型介绍公共管理理论的主要流派、理论模型和发展趋势,深入探究公共管理的基础知识和相关理论。

3. 公共管理机构组织与运作介绍公共管理机构基本组织形式和运作模式,深入解析公共管理机构的职能设置、决策机制、工作流程以及人员组成等方面。

4. 公共政策制定与实施介绍公共政策的组成要素,包括问题诊断、目标设定、方案设计、实施监督等方面,重点探讨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涉及的各种动因及其相互关系。

5. 公共管理的现代化介绍公共管理的现代化趋势和方法,分析现代化对公共管理学的影响,探究公共管理和信息技术、社会变革等方面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课程报告等多种教学方法,着重于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创造性思维,通过实践性教学促进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分析能力的提升。

五、教学评价在本课程中,教师将根据学生课前预习情况、小组讨论和报告、课堂问答、课程作业等多个方面开展教学评价,通过考试、作业和课程总评的形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公共管理教学大纲

公共管理教学大纲

公共管理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公共管理作为一门涉及管理理论、政治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综合性学科,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管理理论和实践技能,能够适应公共部门和非营利组织管理工作的需要。

本课程将通过理论探讨、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公共管理知识和技能。

二、课程目标1. 掌握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内容,理解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区别和联系;2. 熟悉公共管理的相关理论,掌握管理思想和方法;3. 了解公共管理的重要范畴和主要实践,掌握公共管理的一般原则;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公共管理实践进行案例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措施;5.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领导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公共管理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公共管理的定义与范围- 公共管理的主要特征和原则- 公共管理的目标和职能2. 公共管理的相关理论- 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 公共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分支- 新公共管理理论与传统公共管理理论的比较3. 公共管理的主要内容- 公共管理的组织结构与职能- 公共政策与政策执行- 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价- 公共领导与决策4. 公共管理的实践与案例分析- 公共管理实践中的关键问题- 典型公共管理案例分析- 公共管理实践中的挑战与应对策略5. 公共管理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全球化对公共管理的影响- 科技与信息化对公共管理的改变- 公共部门改革与变革的思考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教师讲解、PPT展示等方式,系统性地介绍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践内容。

2.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公共管理案例,进行详细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

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走进公共管理实践单位,了解实际的管理运作和问题,拓宽对公共管理的认识。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具体的公共管理问题和解决方案,培养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平时表现(40%):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小组讨论等。

创新管理 教学大纲(马工程)

创新管理 教学大纲(马工程)

创新管理教学大纲(马工程)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旨在介绍创新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践,以培养马工程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管理能力。

通过课程研究,学生将掌握创新管理的关键理论和实践工具,了解创新管理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并通过案例分析和项目实践等形式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创新管理的重要性及其作用;2. 掌握创新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3. 能够运用创新管理工具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4. 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创新管理概述- 创新管理的定义和重要性- 创新管理与传统管理的区别与联系2. 创新过程与创新策略- 创新的基本流程和环节- 创新策略的制定和实施3. 创新文化与组织创新- 创新文化的培育和发展- 组织创新的关键要素和实践4. 创新项目管理- 创新项目的定义和特点- 创新项目管理的方法和工具5. 创新团队与团队协作- 创新团队的构建和管理- 团队合作与创新能力发展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教师讲解、学生讨论等方式,向学生介绍创新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创新管理实践中的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

3. 项目实践:组织学生参与实际的创新项目,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4.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问题讨论和解答,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动。

五、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课堂作业。

2. 期中考试:考察对创新管理理论和实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期末项目:根据实际创新项目,要求学生提出创新解决方案并进行实施和评估。

六、参考教材1. 《创新管理导论》王小林,人民邮电出版社,2018年2. 《创新策略与管理》彭逸琳,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年3. 《组织创新实践》李翔宇,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年以上为初步教学大纲,具体内容和安排可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欢迎学生们参与讨论和提供宝贵意见。

《公共管理学》教学大纲

《公共管理学》教学大纲

《公共管理学》教学大纲学时:54 学分:3制订者:谭放李明审核者:杨旺生一、课程性质《公共管理学》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科类基础课。

二、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公共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提高公共事业管理工作能力。

三、课程改革内容1.《公共管理学》是国内最近几年才新兴起来的一门课程,课程体系及内容尚待完善。

2. 改革教学方法,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案例分析与课堂讨论。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第一章公共管理学导论(6学时)学习要点:公共管理的概念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区别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的区别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新公共管理学的基本观点一、公共管理概述(一)公共管理的概念(二)公共管理的对象(三)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四)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二、公共管理学概述(一)公共管理学的定义(二)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三)公共管理学的基本特征(四)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内容(五)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六)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三、公共管理学的发展历程(一)传统的公共行政学(二)新公共行政学(三)新公共管理运动(四)新公共管理学(五)公共管理学在中国的发展第二章公共组织理论(8学时)学习要点:公共组织的结构类型政府组织的机构设置非政府组织的类型非政府组织的监督与管理公共组织变革理论一、公共组织概述(一)公共组织的概念(二)公共组织的特征(三)公共组织的构成要素(四)公共组织的结构类型(五)公共组织的过程与行为二、政府组织(一)政府组织的概念(二)政府组织的特征(三)政府组织的机构设置(四)政府组织体制(五)政府组织设计三、非政府组织(一)非政府组织的涵义(二)非政府组织的特征(三)非政府组织的类型(四)非政府组织产生的背景(五)非政府组织的监督与管理四、公共组织的变革与发展(一)公共组织生命周期(二)公共组织变革过程(三)公共组织变革理论第三章公共管理环境(6学时)学习要点:一、公共管理环境的基本问题(一)公共管理环境的含义(二)公共管理环境的特征和类别(三)公共管理环境与公共管理的基本关系二、政治环境与公共管理(一)政治环境对公共组织影响的主要表现(二)政治环境的基本要素三、经济环境与公共管理(一)经济环境对公共组织影响的主要表现(二) 经济环境中影响公共管理的因素四、文化环境与公共管理(一)文化环境对公共组织影响的主要表现(二) 文化环境中影响公共管理的因素五、社会环境与公共管理(一)人口(二)日常生活的技术化(三)社会整体进步的程度六、自然环境与公共管理(一)地理位置(二)气候(三)自然灾害第四章公共管理职能(6学时)学习要点:公共管理职能的涵义政府职能的层次和构成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与发展政府职能体系的结构重构政府职能体系一、公共管理职能概述(一)公共管理职能的涵义(二)政府职能的涵义(三)政府职能的层次和构成二、公共管理职能的历史演变(一)传统社会的公共管理职能(二)现代政府职能问题的由来与发展(三)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与发展三、公共管理职能体系(一)公共管理职能体系的涵义(二)政府职能体系的结构(三)政府职能体系结构与行政环境(四)重构政府职能体系第五章公共物品管理(8学时)学习要点:公共物品的概念和特征四类物品的划分外部效应的类型政府纠正外部效应的机制政府供给公共物品的效率问题一、公共物品(一)私人物品的概念和特征(二)公共物品的概念和特征(三)公共物品的分类(四)准公共物品(五)四类物品的划分二、外部效应(一)外部效应及其特点(二)外部效应的类型(三)外部效应的经济影响(四)私人部门纠正外部效应的机制(五)政府纠正外部效应的机制三、公共物品的供给(一)公共物品的供给方式(二)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三)“搭便车”(四)林达尔均衡(五)政府供给公共物品的效率问题第六章公共政策理论(8学时)学习要点:公共政策的概念、性质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的关系公共政策的设计公共政策的执行公共政策的评估一、公共政策的概念、性质(一)公共政策的概念(二)公共政策的性质二、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的关系(一)公共管理贯穿于公共政策过程始终三、公共政策的原因与效果(一)公共政策的原因(二)公共政策的效果四、公共政策的设计(一)公共政策问题(二)公共决策系统(三)公共政策制定五、公共政策的执行(一)政策执行在政策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二)政策执行研究的途径(三)影响政策有效执行的因素六、公共政策的评估(一)公共政策评估的一般标准(二)政策评估结果的处理第七章公共项目评估(6学时)学习要点:公共项目评估的含义公共项目评估的内容公共项目方案的制定公共项目评估成本一效用分析法一、公共项目评估的含义二、公共项目评估的内容(一)公共项目的必要性(二)经济效益评估(三)公共项目影响评估(四)公共管理机构评估(五)公共项目持续性评估三、公共项目的评估程序(一)评估问题的提出(二)评估方案的制定(三)评估材料的收集(四)评估的实施(五)评估总结四、公共项目评估方法(一)成本一效用分析(二)有无对比分析(三)逻辑框架分析第八章公共资源管理(6学时)学习要点:公共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区别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制度公共财政管理的目标和内容税收管理的核心和要素一、公共人力资源管理(一)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涵义(二)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内容(三)国家公务员制度二、公共财政管理(一)公共财政管理(二)公共预算管理(三)公共收入管理(四)公共支出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单元 5:创新主体
参考学时:2 学时 学习内容: 1. 创新主体的构成。 2. 各种创新主体的特征和创新活动。 学习目标:
1. 了解各种创新主体——企业、研究机构、高等学校、政府在创新中的作用。 2. 掌握创新主体的分类、特征和主要创新行为。 作业: 1. 联系实际,分析企业、研究机构、高等学校和政府在创新活动中的作用。 2. 为什么技术创新以企业为主体?你认为企业创新的瓶颈问题有哪些? 3. 阅读材料:OECD《中国创新政策研究报告》:P97-112.
知识单元 7:企业创新
参考学时:2 学时 学习内容: 1. 中外案例引发的思考。 2. 从封闭式创新到开放式创新。 3. Open Innovation。 4. 开放式创新的启示与局限。 学习目标: 1. 掌握企业创新、技术创新、封闭式创新、开放式创新的定义。 2. 理解开放式创新的思想意义。 作业: 1. 比较封闭式创新与开放式创新有哪些不同? 2. 开放式创新与自主创新的关系?
知识单元 6:创新与全球化
参考学时:2 学时 学习内容: 1. 理解创新的网络化和国际化趋势。 2. 了解创新网络的五个发展阶段。 3. 学习全球创新网络(GIN)以及英德美日创新经验。 学习目标: 1. 了解创新网络的本质、作用和发展阶段。 2. 构建创新研究的国际视野,得出全球创新网络(GIN)对中国的启示和展望。 作业: 1. 如何理解创新网络的作用? 2. 全球创新网络对中国有什么启示? 3. 阅读材料:《牛津创新手册》P58-81.
4、建立创新管理与战略的全球视野,通过国际比较分析,全面理解中国自主创新战略; 5、理论联系实际,掌握创新理论研究方法,培养大学生(尤其是文科学生)的创新思 维。 开设本课程,旨在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训练,使学生掌握科技创新基础知识、经典 创新理论及战略,了解创新学的基本概念,建立创新理论与公共管理的学科联系,培养大学 生的创新思维,为公共管理、电子政务和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等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创 新理论与实践基础。
2. 掌握创新、公共管理、NIS、科学技术等基本概念。 作业: 1. 学生分组。 2. 确定报告选题。
知识单元 2:创新的历史演化
参考学时:2 学时 学习内容: 1. 三次产业革命及影响。 2. 英德美日崛起的历史、组织、制度、技术、国际环境分析。 学习目标: 1.运用“历史方法”,理解创新的历史演化与模式变迁。 2.通过国别比较,了解发达国家的技术创新过程。 作业: 1. 历史上,英德美日的技术创新如何促进了国家繁荣? 2. 三次产业革命创新的不同特征和社会条件是什么?
先修课程:无 面向对象:公共管理类 开课院/部(室/所):政管学院/教学部行政管理研究所/教研室
一、课程教学目标:
党的十八大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做出重要部署,国务院对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出明确要 求,要求高校建设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创新理论 与公共管理》是面向全校尤其是公共管理类学科的入门课程,也是行政管理的通识选修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
知识单元 3:创新过程
参考学时:2 学时 学习内容: 1. 科学、技术和创新的概念辨析。 2. 科技创新过程 Vs. 政府运转方式。 学习目标: 1. 理解科学、技术和创新的关系。 2. 了解创新过程中的三个子过程与政府作用。 作业: 1. 如何理解科学、技术和创新的关系? 2. 政府为什么要支持科技发展和创新过程?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学习目标
(一) 理论教学:36 学时 知识单元 1:课程导论
参考学时:2 学时 学习内容: 1. 课程大纲:计划、定位、学法。 2. 基本概念:创新、公共管理、国家创新体系(NIS)、科学技术。 3. 创新的学科特征与框架性理解。 学习目标: 1. 了解课程定位、整体架构和学习计划。
知识单元 8:产业创新
参考学时:2 学时 学习内容: 1. 产业创新理论介绍。 2. 不同产业的创新特点分析。 学习目标: 1. 掌握三次产业结构的划分。 2. 理解不同产业的创新特点不同(如:制造业、服务业)。 作业: 1. 问题与思考:如何理解互联网+时代的创新理论? 2. 阅读材料:吴金希. 创新生态体系的内涵、特征及其政策含义[J]. 科学学研究, 2014,
1、强调理论性,系统学习“创新学”的基础知识——创新的历史演化、创新过程、创 新系统、创新主体、创新与全球化问题等;
2、构建对创新的总体框架性理解,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理解国家创新、产业 创新和企业创新;
3、注重创新理论与公共管理学科相结合,掌握公共管理创新、政府治理创新、创新战 略与政策等概念本质;
32(1):44-50, 91.
知识单元 9:国家创新
参考学时:2 学时 学习内容: 1. 中国追赶和学习的艰苦探索。4. 挑战及改革方向。 学习目标: 1. 理解创新型国家的定义。 2. 了解中国的自主创新战略、成就、挑战及改革方向。 作业: 1. 分析中国的自主创新战略所面临的挑战。 2. 阅读材料:柳卸林. 基于创新生态观的科技管理模式[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知识单元 4:创新系统
参考学时:2 学时 学习内容: 1. 创新系统方法的产生、发展和优缺点。 2. 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功能、活动和边界。 学习目标: 1. 从总体上理解创新系统的三个层次。 2. 掌握国家创新系统、产业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和企业创新的概念和区别。 作业: 1. 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有哪些?如何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理解创新系统? 2. 不同的国家创新系统在哪些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创新理论与公共管理》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创新理论与公共管理 课程英文名称: Innovation Theory and Public Management 课程号:405031092 课程属性:专业选修课 开课学期:春 总学时:36 学时(课堂授课学时:36 学时;实验学时:0 学时) 学分: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