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五年级古诗两首教案

五年级古诗两首教案

五年级古诗两首教案教案标题:五年级古诗两首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2. 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3. 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了解。

教学内容:1. 《登鹳雀楼》2. 《静夜思》教学步骤:引入:1. 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例如通过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介绍古诗的魅力和重要性。

导入:1. 通过复述或背诵一些简单的古诗,激发学生对古诗的认知和记忆。

主体:1. 学习《登鹳雀楼》a. 向学生介绍《登鹳雀楼》的作者、背景和意境。

b. 解读诗句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整首诗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c. 分段朗读和解读,引导学生感受诗句的韵律和美感。

d. 分组合作,学生自行创作一幅插画或漫画,表达对诗歌意境的理解。

2. 学习《静夜思》a. 向学生介绍《静夜思》的作者、背景和意境。

b. 解读诗句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整首诗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c. 进行朗读训练,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语调和节奏。

d. 学生分组合作,创作一段简短的舞蹈或表演,表达对诗歌意境的理解。

巩固:1. 学生进行小组分享,展示他们的插画、漫画、舞蹈或表演作品,互相欣赏和评价。

拓展:1. 鼓励学生在家中或课余时间继续阅读和欣赏其他古诗,可以组织古诗朗诵比赛或创作比赛。

评价:1. 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2. 收集学生的作品和表现,进行评价和记录,以了解学生的学习进步和理解程度。

教学资源:1. 《登鹳雀楼》和《静夜思》的课文和解读材料。

2. 相关图片、视频和音频资源。

3. 插画、漫画、舞蹈或表演的创作材料和道具。

教学反思:1. 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进度,调整教学内容和步骤。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表达,提供充分的互动和合作机会。

3.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资源,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5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5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教学设计所涉及的两首古诗均来自于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和杜甫的《春望》。

这两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教育意义。

二、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两首古诗,提高学生对古典文学的鉴赏能力,感受古人对自然、生命和人生的感悟和思考。

2.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课堂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3.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思维,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文学的热情。

三、教学内容1. 课前预习请学生在课前完成如下任务:•阅读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和杜甫的《春望》。

•理解诗中的意思,尤其是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情感的部分。

•查阅相关的文献或参考资料,了解古代中国文学的发展和诗歌创作的特点。

2. 课堂学习步骤:1.介绍课程主题和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氛围。

2.展示两首诗的原文,并解释生字和精选词汇,让学生掌握句子结构和语言特点。

3.带领学生分析两首诗的情感表达和思想内涵,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作者对自然景色、人生和社会的感悟,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4.针对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在课堂上与学生共同创作一首诗,通过构思和对比不同的词语和表达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古诗创作的技巧和方法。

5.针对杜甫的《春望》,教师提出问题并带领学生进行深入讨论,如:杜甫在诗中所阐述的“逝者如斯”的思想涵义是什么?诗中所描绘的春景如何表达杜甫对生命和自然的理解和追求?6.给学生下发作业,并提醒他们需要在文学学习和创作中坚持思辨和批判的态度。

3. 课后作业请学生完成如下任务:1.分别用自己的语言复述两首古诗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2.总结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和杜甫的《春望》的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描述两首诗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3.考虑自己创作一首短诗的主题和表达方式,将其写下并分享到班级中,进行交流和评议。

四、教学方法1.组织学生听课、讨论和课堂互动,注重师生互动和同桌互助。

语文S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5古诗两首》教案教学设计(2)

语文S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5古诗两首》教案教学设计(2)

语文(S)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25 古诗两首语文(S)教学设计教课板材:语文(S)三年级上册文:25 古诗两首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本课安排两首古诗。

《江雪》,即“江上雪景”,为唐代诗人柳宗元所作。

诗歌描绘了一幅广阔而空寂的雪景图,并勾画出“独钓寒江”的“蓑笠翁”形象,读后让人感动和回味。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刘长卿,写的是诗人在风雪之夜投宿到一户贫穷人家的情景。

寥寥几笔,诗人便把苍山暮色、茅屋贫寒、柴门犬吠、风雪夜归的情景有声有色地描绘出来,生动地反映出山村人民生活的贫苦,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诗歌作为抒写心灵的艺术,要靠心灵去体悟。

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朗读为主线,引导学生自己去读诗,去想象,去感受,去领悟,达到入境悟情。

教学目标:1. 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的画面,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2. 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2. 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有:径、踪、孤、翁、暮、宿、柴、犬;要求会写的字有:径、踪、翁、钓、宿、柴、闻、犬、归。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含义,想象诗句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诗歌描绘的意境。

课前准备:1. 教学挂图、背景音乐。

教学过程设计说明第一课时(教学《江雪》)一、借助插图,导入新课(一)出示挂图(课文插图),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

(二)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两首古诗中的第一首——《江雪》,写的是唐朝诗人柳宗元雪天江边所见。

(三)简介诗人柳宗元。

(展示课件第三屏)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一)自读课文1. 自由轻声读课文,画出生字,借助课文注音和工具书,读准生字读音。

2. 多读几遍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3. 检查自读情况。

(二)了解诗意1. 自读诗句,借助课后注释和课文插图,从字面上初步理解诗歌的意思。

2. 启发和鼓励学生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解释字词的意思。

5古诗两首教案

5古诗两首教案

5古诗两首教案设计设计说明古诗教学要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悦,在诵读与思考中悟诗意、感诗情、明诗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借用书上插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插图,结合注释来理解诗歌意思,并在此基础上,明确这两首诗结构上写景写事与说理相结合的特点。

关注诗歌的哲理意味,先理解,后感悟,再思考,在短短两首诗中品读人生大意味,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思考事理的能力。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1)查找有关作者(苏轼、陆游)、庐山、题壁诗的资料。

(2)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1)课前预习课文,读准生字词。

(2)查找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以画引入,激趣学诗(教师边在黑板上画简笔画边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山吗?谁去过庐山?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庐山的风光?(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巍峨挺拔的青峰秀峦、喷雪鸣雷的银泉飞瀑、瞬息万变的云海奇观、俊奇巧秀的园林建筑,都一展庐山的无穷魅力。

)看,这就是庐山,今天,让我们随着诗人一起到庐山去领略一下那神奇的自然风光。

设计意图:教师用简笔画的形式简单勾勒出庐山的轮廓,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交流资料,理解诗题1.学生结合预习,说说自己对诗题的理解。

2.指名介绍西林寺及庐山,教师补充题壁诗的资料。

了解“题西林壁”就是指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3.教师引问:谁来介绍一下诗人苏轼?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的主要差别。

所以课堂上引导学生对所查找资料进行交流,也是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三、初读古诗,感受美1.学生仔仔细细将诗读三遍,注意读准字音,注意诗的停顿。

2.指名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作出评价。

3.师生合作读。

读古诗不仅要读得准确,还要读得有节奏。

最新整理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最新整理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

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解释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4.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意思。

教学难点: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9.11一、揭示课题二、初读课文1.教师读课文,学生感知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注意音韵节奏。

〔2〕生字词。

燃烧千捶万击墨梅乾坤三、学习石灰吟1.指名读。

2.理解诗句的意思。

〔1〕逐字逐句的理解。

捶:敲打。

击:撞击。

假设:好象。

等闲:平常事。

人间:人世间。

〔2〕说说阵首诗的意思。

3.看图想象意境,体会感情。

教师启发:山石承受千捶万击以及烈火燃烧的情景是什么样的作者见此情景有什么表现,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呢4.指导朗读。

5.小结。

四、总结学法,自学墨梅1.总结石灰吟的学习方法。

〔1〕理解字词。

〔2〕说说诗意。

〔3〕看图想象。

〔4〕朗读体会。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师生讨论。

〔1〕理解字词。

吾:我。

淡墨痕:素净雅洁。

夸:夸赞。

清气:清香之气。

乾坤:天地。

〔2〕指名说说诗意。

〔3〕看图想象。

〔4〕朗读体会。

4.小结。

五、作业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9.12一、复习检查1.指名朗诵古诗两首。

2.说说这两首诗的大意。

二、背诵课文1.听录音,轻声朗读课文。

2.看图朗读,体会诗歌的意境。

3.自由练读,背诵。

三、总结课文1.这两首诗分别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2.这两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四、教学生字词1.指导书写。

2.学生描红。

五、作业1.读一读,写一写。

燃烧清白洗砚乾坤2.解释诗句。

〔1〕千捶万击出深山,烈火燃烧假设等闲。

〔2〕不要人夸颜色好,只流清气满乾坤。

内容总结〔1〕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教师启发:山石承受千捶万击以及烈火燃烧的情景是什么样的〔4〕作者见此情景有什么表现,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呢〔5〕四、总结学法,自学墨梅1.总结石灰吟的学习方法。

《古诗》教学设计

《古诗》教学设计

《古诗》教学设计《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5篇)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近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

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两首》,这两首诗都是唐代著名诗人写的。

二、出示《山行》1.交流作者杜牧。

杜牧:(803~约852年)唐代文学家。

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长安)人。

其诗继承了盛唐许多优点,溶前贤阔大仆茂的精神,创与之个性相适应的新风格。

在晚唐诗歌绮丽的倾向中,显得豪放疏朗、清新俊逸。

语言明丽隽永,豪迈爽朗,独具风格。

在晚唐的咏史作品中,具有代表性。

杜牧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

2.出示图,揭题、解题:诗题是什么意思?(在山中行走)杜牧在山中行走看到了什么呢?咱们一起来学习研究。

三、学习诗文1.初读古诗,以不同形式朗读,读准字音,初步感知诗句内容。

(1)学生自由读、同桌读、分组读,交流读不准的地方,注意:“斜”的读音在教学时应读“xié”。

(2)指名读、齐读、范读等,初步了解古诗内容。

2.小组讨论,主动探究,理解诗句。

(教师巡视指导)(1)小组讨论,抓住关键词“坐”、“于”、“霜”、“寒”、“斜”等词语,用、查找资料理解。

(2)逐字逐句地理解,读懂了什么,不懂的小组内共同解决。

3.总结学习情况,师生共同交流。

(1)让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汇报,交流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2)不懂的问题全班共同交流讨论。

师重点指出:“坐”意思是“因为”,“于”意思是“比”,“径”意思是“小路”;“白云生处”意思是“飘浮白云的地方”。

(3)学生根据词义大致说说诗的意思。

大意:深秋季节,山上有一条石头小路,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

在山林深处白云飘浮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5 古诗两首(教案)完整版通用

5 古诗两首(教案)完整版通用

5古诗两首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2.能借助工具书以及生活积累,理解诗中的词句,并根据需要搜集信息,扩大知识面。

3.在朗读中体会诗人的心境,能将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4.欣赏、积累古诗名句,体会诗句所包含的人生哲理。

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能发表对诗的独特见解。

领悟古诗的语言魅力,感悟诗中哲理。

2课时。

一、导入当我们写了精美的文章,想跟人分享习作的愉悦时,我们会把文章发表在报纸杂志、广播网络上。

在古代,印刷条件有限,大量诗歌不能刻印出来,于是把诗题在墙壁上就成了诗人“发表”作品的途径之一。

因为题壁简单易行,只要把作品写在墙壁上,天南海北的过往行人过而读之,就可以传播开来。

宋朝著名诗人苏轼游览庐山后,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写下了一首诗。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欣赏这首诗吧![板书课题:题西林壁]二、资料简介1.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在诗、文、画等方面都很有造诣,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代表人物。

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为“三苏”。

主要作品有《饮湖上初晴后雨》、《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2.背景简介。

这是苏轼在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

古代由于印刷能力有限,大量诗歌不能印刻出来,于是题壁就成了诗人“发表”作品的途径之一。

一些名胜故意留出一块墙壁涂白,专供诗人们题诗发表。

三、朗读诗歌,整体感知1.自读诗句,要求读准读通,读出诗的节奏。

明确: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教师范读,让学生听清吟诗的节奏,初步感知诗人的心情。

3.学生试说诗句的意思,指出不理解的地方。

四、认知贯通,理解诗意1.教学“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1)请学生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指导,明确:横着看是连绵不断的山岭,站在侧面看就是高耸入云的山峰。

《古诗两首》课教案设计

《古诗两首》课教案设计

《古诗两首》优质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2)理解两首古诗的基本内容,把握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3)分析两首古诗的表现手法和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古诗的内涵。

(2)学会欣赏古诗,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3)学会运用古诗中的意象和表现手法,进行创作实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诗的魅力,培养对古典文学的热爱。

(2)领略诗人的人生哲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2)理解两首古诗的基本内容,把握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3)分析两首古诗的表现手法和创作背景。

2. 教学难点:(1)古诗中生僻字词的理解。

(2)古诗意象和意境的把握。

(3)古诗表现手法和创作背景的分析。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古诗所描绘的意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古诗的魅力。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比较教学法:对比两首古诗的异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两首古诗的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古诗的题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两首古诗,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2)学生自主翻译古诗,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古诗中的生僻字词。

(2)教师分析古诗的意象和意境。

(3)教师讲解古诗的表现手法和创作背景。

4. 互动环节:(1)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两首古诗的异同。

(2)回答问题: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5. 欣赏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古诗的美。

(2)学生进行创作实践,尝试运用古诗中的意象和表现手法。

6. 总结与作业:(1)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和反思5篇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和反思5篇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和反思5篇语文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科。

语言和文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简约式统称等都离不开它。

它是听、说、读、写、译、编等语言文字能力和知识,文化知识的统称。

以下是整理的内容,供您阅读,参考。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和反思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首、踪、迹、浮、萍、泉、流、爱、柔、荷、露、角”等12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首、采、无、树、爱、尖、角”7个生字。

2、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情感目标: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

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诗中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想象力,进行审美教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教学课时:1课时。

第一课时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现在已是初夏时节,星期天我路过南湖边的一个小池塘时,看到有几朵小荷已露出粉嘟嘟的笑脸,说到池塘、荷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两首。

(板书课题:古诗两首)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题目。

学生自由读古诗。

要求: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

学生简单说说《池上》池塘上发上了一件什么事儿。

(一个小孩偷采白莲。

)说说《小池》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小池?(初夏)2、简介作者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从小生活清贫,生逢战乱,对社会黑暗和人民疾苦有较深的了解,他写了很多诗,揭露统治者的奢侈腐化,即有名的“讽喻诗”。

他热爱大自然,写了不少描写山水景物的小诗。

他的诗质朴自然,通俗易懂,老少能读。

白居易一生写诗3600多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

杨万里是南宋诗人,最善长写山水诗,一生写诗二万多首,与大诗人陆游,范成大齐名。

3、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古诗,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改进教学方法
针对本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以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例如增加课堂讨论环节, 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他们通过 阅读、思考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歌。
加强教学反馈
在未来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教学反馈环节,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所在,以便 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同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促进教学相长。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默读、背诵等多种方式进 行阅读实践。
培养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和创造性思 维。
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发现两首诗 的异同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古诗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 精神和审美情趣。
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情 怀,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引导学生反思现代社会中传统 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增强文化 自信。
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03
教学效果与问题
通过课堂观察和课后作业反馈,大部分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但在个别细节方面仍存在不足。例如,部分学生对诗歌的背景和作者情
况了解不够深入,需要加强相关知识的补充。
对未来教学的改进措施建议
丰富教学内容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教学内容,引入更多相关的诗歌作品,让学生更加全面 地了解诗歌的魅力和文化内涵。
使用PPT课件
通过PPT课件展示古诗的背景、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以及 古诗的原文和注释,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配乐朗诵
选择合适的背景音乐,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朗诵古诗, 增强学生对古诗的感受和体验。
04
教学过程设计与安排
导入环节设计
01
02
03
故事导入
通过讲述与古诗内容相关 的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 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5篇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5篇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5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5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1.出示课题,明确学习任务,交待学习方法。

2.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3.讲读第一首诗《早发白帝城》。

4.朗读、背诵《早发白帝城》。

教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24.古诗两首二、故事导入,简介诗人1、运用历史故事导入新课,介绍诗作背景。

唐朝中期,安禄山、史思明叛乱,使得人民流离失所,苦不堪言,这时有一位诗人出于平乱的志愿,参加了当时永王李璘的幕府〔解释幕府〕。

后来,唐李肃宗李恒与李璘争夺王位,李璘失败了,帮助他的诗人因此获罪,被流放至夜郡。

在行至白帝城时,突然听到皇帝传来的赦书,惊喜交加,随即乘船东下江陵。

在从白帝城前往江陵的途中写下了著名的诗作《早发白帝城》,表达了当时诗人获罪初赦的喜悦心情。

2、介绍诗人李白是我国唐朝最出色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想象丰富,富有浪漫色彩.三、释提、介绍学习方法1、解释题目意思。

1〕、早:早晨。

发:出发。

白帝城:地名。

2〕、早发白帝城:早晨从白帝城出发。

2、介绍学习方法:今天我们学习《早发白帝城》这首诗,要用一种新的方法来学习五读法。

出示投影片五读法:A.读通、B.读懂、C.读精、D.读会、E.会读。

四、学习古诗〔一〕、读通词语。

1、指名朗读、多音字选择正确读音〔出示投影片〕朝 ( zhao chao )辞一日还 ( huan hai )万重 ( chong zhong )山白帝 ( ti di )城啼 ( ti di )不住2、齐读〔二〕、读懂每一句诗的意思A 、朝辞白帝彩云间1、第一句写了诗人出发的时间、地点,从那些字词中可以看出?2、理解词义:辞:辞别,分开。

3、作者早晨分开白帝城,看到的白帝城是怎样的?练说:______________的白帝城诗中怎样说的?〔彩云间〕4、独立练说这句诗的意思a.指名说:早晨分开仿佛在彩云间的白帝城。

b.练读、练说:同桌一个读诗句,一个说诗意B 、千里江陵一日还1、这句话讲了诗人行船的路程、目的地、时间,分别从哪些词语中看出?2、这里用了一个还字,什么意思?〔返回〕3、练说句意1〕互相说2〕指名说4、白帝城到江陵路途遥远,约有千里,可那么短的时间就到了,这是什么原因?5、小结这两句诗,第一句突出白帝城的高与壮丽,第二句反映了行船速度快,诗人心情愉快。

《古诗两首》课教案设计

《古诗两首》课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2)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3)学会生词和词语,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2)通过分析诗句和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热爱,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

(2)培养学生对自然的观察和感悟,提高对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

(3)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懂得珍惜和保护自然环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2)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和意境。

难点:(1)生词和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2)诗句的深入分析和解读。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悉两首古诗的内容和背景。

(2)准备相关的图片和资料。

(3)准备写作练习的题目。

2. 学生准备:(1)预习两首古诗,了解生词和词语的意思。

(2)准备笔记本,记录重点内容和感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古诗,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向学生介绍两首古诗的背景和作者。

2. 朗读与背诵:(1)引导学生正确朗读两首古诗,注意语气和节奏。

(2)鼓励学生背诵两首古诗,加强记忆和理解。

3. 翻译与解释:(1)解释生词和词语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内容。

(2)分析诗句的意思,解读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4. 讨论与思考:(1)引导学生对两首古诗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诗中的意义和价值。

5. 写作练习:(1)根据两首古诗的内容,布置写作练习题目。

(2)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和背诵的情况。

2. 学生对生词和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3. 学生在讨论和思考中的表现。

4. 学生写作练习的成果。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古诗朗诵比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

《古诗两首》教案15篇

《古诗两首》教案15篇

《古诗两首》教案15篇《古诗两首》教案1教学目标1.能用自己的语言简单说出诗的大意,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重难点1.朗读背诵两首古诗。

2.通过朗读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乐学善思办法组内赛读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巩固对诗词的理解。

教学流程一、借助情境,听读赏诗1.播放课件。

2.师声借助情情并茂地诵读诗文。

3.学生自由读诗文。

要求:借助拼音,把古诗读准确。

1.同桌互读,看读音是否准确,诗句是否通顺。

2.指名读,全班评议。

二、诵读诗文,把握诗意(一)学习古诗《雪》1.指导读诗,感知诗意(1)简介作者尤袤(2)自由读古诗,结合诗文的插图,从字面上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

(3)图文结合,多种方式反复诵读。

(4)同桌、小组、全班合作交流深入理解全诗内容。

(5)汇报学习情况。

2.由画入境,想象感悟。

(1)指名读.全班齐读.练习背诵(2)结合背诵,启发学生展开,引导学生说说作者描写的是什么样的景象?(二)学习古诗《江雪》1.谈话激趣,导入新课2.诵读诗文,把握诗意(1)读一读: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自读、同桌互读、指名读)(2)自由读古诗,结合插图,从字面上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

(尝试练说、同桌互说、指名说)(3)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学生初步感知诗意。

3.细读古诗,感悟诗情(1)自由读诗,体会诗人——的情感。

(2)指名带动作、表情读,从中感悟是人的情感。

(3)想一想、说一说通读两首古诗,边读边结合插图想象每首诗所描写的画面是什么样子的?(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三、延伸拓展,升华情感1.选择自己喜欢的诗句完成书后的“自选佳句”。

2.课下搜集关于雪的名句、名言,体会诗人的感情。

3.搜集有关写景的故事读一读。

《古诗两首》教案2教学过程:一、导入1、这节课我们学习贺知章写的另一首《回乡偶书》。

2、板书课题、解题。

二、学习《回乡偶书》。

1、简介作者及背景。

那么谁来介绍一下这首的作者?2、齐读、指名读。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合集15篇)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合集15篇)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合集15篇)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

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古诗两首》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使学生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和农民劳动的辛苦,要尊重农民,爱惜粮食。

初步了解诗人所反映的当时的不平等的社会现实。

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生字卡片、插图、小黑板主要板书计划20古诗两首锄禾悯农日当午汗滴春一粒盘中餐辛苦秋万颗饿死作业设计安排:课内:描红、仿影、临写、朗读课外:背诵课文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古诗吗?能背诵吗?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古诗。

板书:古诗两首。

解释“古诗”的意思。

诗歌以“首”为单位。

3、先学《锄禾》二、初读指导1、板书:锄禾,领读。

解释字意。

2、教师范读、领读全诗。

3、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教师用小黑板揭示:锄禾当午粒粒辛苦盘皆(1)自由拼读,读准字音。

(2)指名认读,提醒学生前鼻音的字。

(3)怎么记住这些字?学生自主学习,然后交流。

4、指导朗读,注意重音和停顿。

5、自由读课文,指名朗读,相机指导。

三、精读训练1、指导看书上的图。

这幅图上,天空中、地面上各画的什么?自由说说图意。

2、当众交流。

3、教师讲“当”、“正是”等字词意思。

板书:日当午汗滴盘中餐辛苦4、讲解。

5、对照板书练习背诵。

四、作业1、给下面的字加上偏旁后再组词。

2、读拼音,写汉字。

3、用“辛苦”说、写一句话。

4、用自己的话讲〈锄禾〉的意思。

5、背诵〈背诵〉。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朗读《锄禾》。

2、用自己的话把《锄禾》这首古诗的意思讲一讲。

二、初读指导1、板书课题,领读。

农民什么地方值得人们同情呢?2、教师范读,领读。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通用15篇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通用15篇

《古诗》教学设计《古诗两首》教学设计通用15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

2、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领悟“诗人借景抒情,对大自然神奇、伟大的赞颁,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3、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句,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

4、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

【教学重点】1、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指导朗读:深刻理解诗文的含义,并能用自己的话讲出诗文的内容。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出示课题《望庐山瀑布》二、检查“预习”,作者简介1、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是唐诗。

2、预习中哪些诗句读懂了,哪些还没读懂,并划下来。

三、读《望庐山瀑布》把下面的字音读准:庐紫川四、出示第一首古诗《望庐山瀑布》,理解诗意1、提问:这首唐诗是谁写的?这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知诗人。

2、“望庐山瀑布”是什么意思?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他在游庐山时观赏了瀑布,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

这是学习古诗的第二步:解诗题。

3、读一读古诗,弄懂诗句的意思:这是学习古诗的第三步:明诗意。

逐词逐句理解全诗,指导看图:日照香炉生紫烟:太阳照射在香炉峰,高高的香炉峰上升腾起紫色的烟云。

遥看瀑布挂前川:远远望去,瀑布就像一条悬挂在山峰前面的大河。

飞流直下三千尺:长长的水流,飞快地从山上直泻而下。

疑是银河落九天:真让人怀疑是天上的银河流到了人间。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6、学习有关的生字,教师重点指导。

第二课时一、揭示课题《绝句》二、检查预习,作者简介三、读《绝句》把下面的字音读准:鸣行泊四、出示第二首古诗《绝句》,理解诗意1、提问:这首唐诗是谁写的?2、《绝句》是什么意思?因作者兴到笔随,未事先拟题,于是以“绝句”标题,解释“绝句”。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教案、教学设计
二、学情分析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经过前四个年级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对古诗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在此基础上,他们对古诗的学习兴趣较为浓厚,但个体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能力较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1.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合理调整教学难度,使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
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读其他古诗,提高古诗阅读和鉴赏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古诗,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的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古诗的意境,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设计丰富的课堂活动,如古诗接龙、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锻炼口语表达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和感悟古诗的意境,把握诗人的情感表达。
2.掌握古诗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并能灵活运用。
3.培养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教学《古诗两首》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古诗所描绘的景象,如月光、池塘等,让学生在直观的视觉感受中,进入古诗的意境。同时,通过角色扮演、古诗朗诵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2.精讲精练,突破难点
针对古诗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教师应进行详细讲解,并通过例句、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在讲解过程中,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他们分析古诗的意境和情感,突破教学难点。
3.小组合作,交流分享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在组内讨论、交流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互相启发、取长补短,提高古诗鉴赏能力。同时,教师要及时关注各小组的讨论情况,给予指导和鼓励。

最新-二年级语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优秀9篇

最新-二年级语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优秀9篇

二年级语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优秀9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二年级语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老师们: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五册第21课《古诗两首》。

一、教材分析《古诗两首》这一课安排了唐代伟大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所著的《望天门山》和号称东坡居士的北宋诗人苏轼所著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两首古诗。

两者相比,都是描绘了祖国山川景色。

但前者写所见,抒发赞美之情,重在抒情,融情于景,诗中有画。

后者讲所感,感悟人生哲理,重在说理,借物喻理,诗中有理。

根据本组教材安排2课时教完,我想第一课时先教《望天门山》。

下面我就重点分析《望天门山》这首古诗。

《望天门山》共四行诗句。

全诗从“望”字着眼,前两句描写山川气势。

第一句先写山,天门山似乎是由于水流的冲击而从中间豁然断开,江水从断口奔涌而出。

第二句写水,浩浩荡荡的长江被天门山阻挡,激起滔天的波浪。

这两句所望到的景物是静止的,诗人却用“中断”、“开”这些字词来从动的方面把它写活。

第三、四句写行船的感受。

坐在小船上迎着阳光顺流而下,感觉两岸青山相对而来。

非身历其境者,不能有这样的体会,也不可能写得如此传神。

形象地用“孤帆一片”来代表一只船,这一片孤帆把天门山水点缀得活泼了起来。

展现了生动优美的意境,使读者仿佛也望到了天门山的壮丽风光。

《望天门山》这首诗借景抒情的古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色和内心体验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诗人乐观豪迈的情感。

根据选编这首古诗的目的,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字词的理解,进一步领会诗意,进入诗境,品味大诗人李白诗作的艺术魅力,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领略美的景色,受到美的熏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成了教学目的之一。

据此,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一)读懂词句的意思,理解诗歌内容。

语文古诗两首教学教案(通用7篇)

语文古诗两首教学教案(通用7篇)

语文古诗两首教学教案语文古诗两首教学教案(通用7篇)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

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古诗两首教学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古诗两首教学教案篇1【学习目标】1、会认“古、诗”等13个字,会写“古、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初步情感。

【课前准备】1、每个学生自做一份本课生字小卡片。

2、学生预习:读读课文,同学间相互帮助,看能读懂多少。

第一课时学习《春晓》一、导入新课,学习“古、诗、首”三个字1、指名背诵儿歌。

2、指名背诵古诗(随意)。

3、小朋友们已经会背这么多古诗了,真了不起。

那么,老师写两个字看看大家认识吗?(板书:古诗)4、学生自学、互学、扩词游戏。

5、你会背诵5首,他会背诵8首,哪位小朋友认识这个几首的首字呢?可以板书出来让学生认读,也可以根据班级情况让学生板书“首”字。

二、学习古诗《春晓》1、初读古诗,正确流利:⑴ 出示古诗(课件或小黑板)。

⑵ 询问班级内有没有会背诵的。

如有,就请会背诵的小朋友领着大家读。

⑶ 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眠:读(mián),不读(mín)。

闻:前鼻音(wén)。

⑷ 自由练读。

力求会背。

2、再读古诗,了解大意:⑴ 请小朋友们再读读这首古诗,看看你哪儿读懂了,还有哪儿不懂。

⑵ 质疑: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及解决方法:① 晓:可以先告诉学生“春晓”是春天的一个早晨,再让学生联系晓的日字旁理解。

② 眠:可让学生互相解答,或者直接告诉学生是睡觉的意思。

③ 闻:先让学生看门字里面是什么字(耳),再问耳朵是用来干什么的(听)。

顺便进行扩词练习(新闻、闻名、耳闻、见闻) 。

④ 啼鸟:可以倒过来让学生理解(鸟啼)。

⑶ 句子比较,初步感受古典诗歌的韵律美:“处处闻啼鸟”和“处处闻鸟啼”两个句子,在这首中用哪个好?为什么?⑷ 粗略讲讲诗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抽小组上台表演。
(4)吟诵。(小组读、分角色读、齐读)
读诗。 理解诗意。
五、课外拓 展
孩子们,《惠崇春江晓景》和《清明》这两首诗 都是描写春天的,但诗人笔下的春天各不相冋。 第一首诗《惠崇春江晓景》表达诗人对春天的 喜爱,第二首诗《清明》表达了诗人惆怅、茫 然的心情。老师还收集了其他写春天的诗句。
1.课件出示诗句。
2.齐读诗句。
3.老师相信孩子们也收集了许多关于春天的古 诗。下来和大豕一起分享。愿大豕多读,多背 诗歌,用心去品味诗人笔下的诗所蕴含的意境。
读其他诗。
等闲识得春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宋•朱熹《春日》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唐•杜甫《春夜喜雨》 池塘牛春草, 园柳变鸣禽。
南北朝•谢灵运《登池上楼》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唐•白居易《忆江南》
作业
1、读背古诗。
2、课外阅读其他描写春天的古诗。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备
一、谈话引
p.孩子们,你们喜欢春天吗?老师也喜欢春天,
(喜欢)
入课题
冃匕向大豕说说你眼中的春天吗?
2.是啊,春天是个五彩缤纷的季节。正因为春 天的美丽,从古到今,有很多诗人赞美春天并
说说自己了解到的情况。
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我们一起回忆一下描 写春天的古诗。
读课题。
(3)把词语送回诗中去,老师相信孩子们会读得
黑褐色,有花纹,腹部有白色
更好。
肉刺,其味奇特而鲜美,河豚
2.理解诗意。
的血液、肝脏
(1)请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一读,边
含有剧毒。河豚原来是近海的
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遇到不懂的怎么办呢?
鱼类,在开春之时,从海中逆
(2)春天江水温暖,群鸭最先感觉到。老师和
指名答。
春天,诗人想到河豚逆江到上游去产卵了。诗
人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巧妙地结合起来,这首诗 美吗?美丽的画,配上优美的诗。充满了诗情画 意。我们再把这首诗美美地读一读。
3.体会意境。
(1)画画。
了解词意。
这么美的面面,咱们也来学惠崇,用灵巧的小 手把这美丽的画画出来。也可以与你的合作伙
(美)
伴把你对诗意的体会画出来。画好后,一边欣 赏,一边读。
2.小组汇报。
(1)刚才老师参与到孩子们的学习中,发现孩子
分组汇报。
们真会学习,现在请孩子们选择你喜欢的方式 向大家汇报一下你们的学习收获。通过小组学 习,读懂了什么?(生汇报后,指名读、分组读、 分角色读诗句)
(2)理解“欲断魂”。
(3)体会意境。(小组通过朗读、表演、对话等 形式)
1学习伙伴一起学习,选择喜欢的方式体会意 境。
意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2)出示词语卡片:
⑵学习词语:“惠崇”“娄
“惠崇” “蒌蒿”“河豚”。 指名读、齐读。
蒿”“河豚”。
强调“崇”是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音。
娄高是一种植物,上面早字头表意,下面表音,
学习形声字。
这两个字是形声字,并且是上形下声的字。
了解河豚:又叫“江猪”,其
了解河豚(课件出示“河豚”资料)。
形状身大,尾小,头圆小,背部
江而行,游入长江产卵。
同学都想知道你是从哪句诗知道的。读出来。
(看注释、查字典、问同学、问
春天江水温暖,我们看得见吗?这一句是诗人怎 样体会到的呢?(变换方式读诗句)
老师)
(3)多么聪明的一群孩子啊!知道了这么多,还
(看不见)
有不懂的地方吗?大家一起来讨论讨论。“正是
(想到的)
河豚欲上时”,“欲上时”是什么意思?

不但理解了诗的意思,还会背古诗了。我们一
讨论学法:
起来回忆一下刚才是怎样学这首诗的。
1.初读感知。
抽生说。
(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课件展示学法:
2.理解诗意。
(读懂诗句意思,提出不懂问
题)
3.体会意境。
(画画、朗读、表演……)
4.反复吟诵。
四、学习《清
1.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
明》
请孩子们根据这样的学习方法,在组长带领下, 一步一步学习另一首诗《清明》。
二、学习《惠
春天令人心旷神怡,你们想知道宋代诗人苏轼
1.初读感知。
崇春江晓
是怎样写春天的吗?课件展示《惠崇春江晓景》
(1)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景》
诗。这首诗就是苏轼为惠崇画的《春江晚景》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注
而写的。
1.初读感知。
(1)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请大家翻开第5课,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这 首诗,读的时候请大豕注意读准字音,看清字 形。
(生在音乐声中画画)伴随着优美的旋律,孩子 们用手中心爱的笔,表现诗的意境。
(2)投影出示学生的画。
你能给这美丽的画卷配上优美的诗吗?(学生声
读诗。
情并茂地诵读)
还有小诗人想给自己的画配上诗吗?(学生诵
读)
生齐背诗。
画画
体会意境。
配诗。
背诗。
三、归纳学
今天,孩子们学得真不错,在这么短的时间内,
学生读诗。
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会读、会写、会用。
2.诵读、背诵两首古诗。
3.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4.激发学习学习古诗的兴趣,培养学生积累古诗。
教学重难点:反复吟诵,领悟诗句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课件;表现春天情调和表现凄凉情调的乐曲磁带。 课时安排:2课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