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数加三位数教案

合集下载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教案(精选5篇)[修改版]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教案(精选5篇)[修改版]

第一篇:《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教案《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教学内容: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38页的例3。

教学目标:1、掌握估算的方法。

2、进一步掌握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万以内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

3、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思想,培养学生认真细心地进行计算习惯。

教学重、难点:掌握加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引入新知。

1、同学们,今天学习新知识前咱们先回顾一下以前学的旧知识.请拿出练习本做一做这两道题:出示课件第2张(先让他们估一估,然后请学生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做一做)36+47= 123+238= 这是我们以前学习的内容,你认为笔算加法时要注意什么呢?指名回答。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不要忘记加上进上来的1.)2、不错,以前的知识大家掌握得非常好,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进位加法,(板书:进位加法)不过,可要仔细观察,看谁能发现,今天所学的和以前所学有什么不同。

二、知识迁移,探究新知1、出示课件第3张从这些图片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指名回答。

(某湿地有野生植物445种,野生动物298种。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让学生思考后回答。

同学们提的很好,但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是进位加法,所以现在我们共同来探讨一下加法的问题。

2、出示课件第4张某湿地有野生植物445种,野生动物298种。

该湿地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共有多少种?谁能列出算是呢?请举手。

(445+298)现在我们先不笔算,先来估一估他们的和大约是多少?请学生思考,思考完后请举手。

现在谁能告诉老师你是怎样估的。

生:把445估成450,298估成300,450+300得750,所以445+298约等于750。

师:你真棒!那老师再给你们出一道:404+295呢?(教师相机板书)指名回答。

所以说,不管是用哪种方法估算,都是把两个加数看成一个什么样的数?生:与原数最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

三位数加三位数教学设计(共5篇)

三位数加三位数教学设计(共5篇)

三位数加三位数教学设计〔共5篇〕第1篇:三位数加三位数教学设计《三位数加三位数》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估算才能和估算方法。

2、学会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理解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进一,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是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一。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列竖式计算:59+77 85+68 86+14 34+782、估算复习599+800 900+ 989+1123、板书课题:《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二、出示目的:学会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三、自学指导:1、看书18页例2 找出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2、你能估算出这两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吗?3、怎样列式。

〔5分钟时间做与上题相类似的题〕四、检测:生独立完成18页的做一做。

五、后教:1、更正:指名板演,学生纠正错误并加以改正。

2、讨论:怎样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进位加法六、当堂训练:1、练习:867+698 241+5632、改错:352+128=4703、小结:4、作业:数学书19页第一题20页第五题任选其一。

板书设计:三位数加三位数376+284= ?法那么:哪一位上的数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第2篇:三位数加三位数教学设计《三位数加三位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的〔一〕知识和技能1.使学生进一步把握加法的运算法那么,可以正确笔算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

2.使学生懂得验算的意义,会正确进展三位数加法的验算,初步养成检查与验算的习惯。

〔二〕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过程,懂得算理,把握算法,体会算法多样化。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才能,增强合作意识,使学生树立自信心。

2.让学生在详细的情境中,经历用万以内的加法解决咨询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络。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把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运算方法,会正确地进展笔算和验算。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教案与反思第【1】篇〗一、教材分析《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五册数学第二单元的第二课时内容,是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延续,在计算方法上是相同的。

这个内容是这个单元的学习重点之一,是学生学习笔算的一个难点,是小学阶段整数加减法的一个小结点。

在教材的安排中还重视了估算的渗透,以增强学生的估算意识。

1.教材地位和作用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学过加法计算,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计算法则,会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为后面学习连续退位的减法作好铺垫。

2.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较弱,因此在教学时我准备了课件和配套的画面,以增强直观形象性,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而且学生之前已学过加法计算,并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在数学课堂上,孩子们敢想敢问,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这些情况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3.教学目标因为这节课是连续进位,所以重点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结合新课程标准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笔算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经历估算的过程,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数感。

情感态度: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理解运用“无论哪一位满十都要向前一位进‘1’”和“不要忘记加进位“1”。

4.教学重难点:重点:是掌握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方法,会正确计算。

难点:是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算理。

(无论哪一位满十都要向前一位进‘1’”和“不要忘记加进位‘1’)二、说教法1、情境教学法2、多媒体教学法3、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法这是一节计算课,传统的计算课可能会多一些枯燥,所以现在的教材都是在生活情境中呈现计算,创设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和一次进位)》教案

《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和一次进位)》教案

《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和一次进位)》名师教案一、学习目标(一)学习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36页,37页例1、例2及做一做。

本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学生已经能够笔算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

在此基础上,教材通过“中国湿地保护动物种类”的主题图,为学习计算提供了现实背景,同时渗透环保教育,学生利用统计表主动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一次进位加法,在自主探究、对话交流中,明晰计算的算理,掌握计算的方法。

(二)核心能力通过利用主题图提出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和一次进位加法的计算能力。

(三)学习目标1.在自主探求中,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一次进位)的算理,会正确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

2.通过学习活动,受到环保教育,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学习重点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一次进位的计算方法。

(五)学习难点“十位相加满十向百位进一”的算理。

(六)配套资源实施资源:《加法》名师课件、《加法》课时作业。

二、教学设计(一)课前设计1.预习任务小调查:通过喜欢的方式了解有关湿地和湿地动物的知识。

【设计意图:对学生进行环境和动物保护的教育,同时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课堂设计1.复习导入(1)口算下面各题。

71+45 24+43 35+4752+20 32+59 53+28(2)笔算430+260 570+380提问:笔算时要注意什么?(3)引入新课谈话:通过练习,我们知道在计算时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可以相加,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这节课我们将要根据这个规律开始学习三位数和两、三位数相加的不进位、进位加法。

2.问题探究(1)学习加法出示教材第36页的主题图以及“中国湿地部分动物种类”的统计表问题一:你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问题二:根据统计表中三类动物,即鸟类,爬行类和哺乳类的种数,从不同的角度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呢?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板书,让学生先列式,再将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的问题分类,先研究用加法解决的问题。

三位数加三位数(一次进位)(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三位数加三位数(一次进位)(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教案:三位数加三位数(一次进位)教学目标:1. 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一次进位)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2. 能够正确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一次进位)的题目。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1. 三位数加三位数(一次进位)的算理。

2. 三位数加三位数(一次进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 理解进位的概念和进位的计算方法。

2. 正确进行三位数加三位数(一次进位)的计算。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提问:当两个两位数相加时,如果个位数相加超过10,会发生什么?二、探究(10分钟)1. 出示三位数加三位数的题目,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计算。

2. 引导学生发现,当个位数相加超过10时,需要向十位数进位。

3. 讲解进位的概念和进位的计算方法。

4. 示范计算过程,强调注意事项。

三、实践(10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三位数加三位数(一次进位)的计算方法。

2. 引导学生互相检查答案,共同讨论和解决问题。

四、巩固(10分钟)1. 出示更多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计算。

2. 引导学生总结三位数加三位数(一次进位)的计算方法。

五、拓展(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三位数加三位数(一次进位)的计算方法是否适用于更大的数?2. 提问:如果遇到多位数相加的情况,如何进行计算?六、总结(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三位数加三位数(一次进位)的计算方法。

2. 强调注意事项,提醒学生在计算时要注意进位和计算准确性。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探究、实践、巩固和拓展等环节,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了三位数加三位数(一次进位)的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进位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加强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性。

同时,要鼓励学生思考和探索更多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教案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教案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教案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一. 教学目标:1. 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和实际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自信心和创造力。

二. 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巧妙的口算方法快速计算。

三. 教学方法:1. 演示法。

2. 讲解法。

3. 实践演练。

四. 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老师将一个类似于“219+354”的算式投影到黑板上,请学生尝试运用自己的口算能力,快速计算出答案。

让学生感受到口算的乐趣,激发学习兴趣。

2. 知识点讲解:老师向学生讲解三位数与三位数相加的方法:先将个位数加起来,再将十位数相加,最后将百位数相加,将三个数的和相加即得到答案。

要求学生掌握这种计算方法,并注意将数码对齐以便运算。

3. 讲解案例:请大家看这个算式:456+219解题方法:1. 个位上 6+9=15(5在个位,1进十位)2. 十位上15+5+1=21(个位的1进十位)3. 百位上4+2+1=7答案是6754. 实践演练:(1)598+407(2)542+398(3)803+235(4)457+279(5)628+515请学生完成以上几个算式的口算,检验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5. 发扬光大:请学生自己设计一道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算式,并且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快速计算出答案,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口算的乐趣,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6. 总结归纳:总结一下今天的学习内容:我们学习了三位数和三位数相加的方法。

首先,将个位、十位、百位依次相加,然后将结果相加,最后满意答案。

通过学习,我们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果,开发了口算能力,提高了求知兴趣,也充分体现了数学作为一门充满智慧的学科的魅力。

五. 教学后记:通过此次教学,我感到口算对于小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无论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我也发现学生对于口算的认识还比较浅薄,需求更多的练习,更好地掌握口算技巧。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二:如何教三位数加三位数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二:如何教三位数加三位数

教学目标:1、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的概念。

2、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基本算法、计算规则和技巧。

3、能够灵活应用所掌握的算法和技巧,解决问题。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三位数加三位数的基本算法。

2、计算技巧和方法。

3、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学步骤:一、导入小学生刚学习数学时,三位数加三位数难度较大,需要先让他们复习一下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减法,提出如何进行三位数加三位数的加减法问题。

二、讲授1、基本概念我们来了解一下三位数加三位数的概念。

三位数加三位数是指由两个三位数相加得到的一个三位数结果。

例如:256+345=601。

2、三位数加三位数的基本算法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基本算法对学生的加减法训练非常重要。

我们可以让学生们先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再逐步向三位数加三位数进阶。

两位数加两位数a)个位相加b)进位相加c)上面两种情况相加三位数加三位数a)百位相加b)十位相加c)个位相加d)注意进位举例:568+384=9523、计算技巧和方法a)需要将两个三位数的个、十、百位分别相加。

这里需要学生们掌握二位数的加减法,并且逐步向三位数进阶。

b)在相加过程中,需要注意进位操作。

进位是指当相加等于或超过10时,需要向前进一位。

例如:7+6=13,进位的1存储在下一位。

c)当两个三位数的个、十、百位数相加完毕,将这些结果相加得到所需的答案。

4、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当学生可以灵活运用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算法和技巧时,就可以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例如,如果有两辆汽车以不同的速度行驶,我们可以通过计算它们行驶的距离和时间来计算它们是否相遇。

三、小组合作学习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我们可以将学生们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解决问题。

我们可以提出一道具有挑战的问题,让学生们一起讨论最佳解决方案,并互相分享他们的想法和技巧。

四、反思当学生掌握了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算法和技巧,我们可以让他们反思学习过程中的困难,总结他们学到的知识,并鼓励他们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加)》公开课教学

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加)》公开课教学

《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加)》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引导学生利用旧知,学会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2 .能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加)的计算题。

二、过程与方法1. 在具体探索过程中,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加)并解决实际问题。

2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结合所学知识对学生进行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加两、三位数(不连续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三位数加两、三位数(不连续进位加)的算理。

教学方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算一算。

25+43 38+55师:这是我们学过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在这里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生: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生: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1。

师:通过练习,我们知道不管口算还是笔算,在计算时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可以相加,满十要进一,这节课我们将要根据这个规律进一步学习三位数加两、三位数(板书课题)2.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看看你认识这些湿地野生动物吗?课件出示第36页主题图。

学生自由回答。

师:湿地孕育了丰富多样的湿地野生动物。

希望同学们要爱护动物。

F面是关于中国湿地部分动物种类的统计表,说说你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板书)中国湿地部分动物种类生1 :我知道了湿地动物主要可以分为三类,有鸟类、爬行类和哺乳类。

生2 :我知道了其中鸟类最多有271种;哺乳类最少,只有31种。

生3 :我知道了爬行类有122种。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从表格中获得了有价值的数学信息。

师:谁能根据以上信息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生1 :鸟类和爬行类一共有多少种?生2 :鸟类和哺乳类一共有多少种?生3 :爬行类和哺乳类一共有多少种?二、新课学习1、教学例1.师:我国湿地鸟类和爬行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该怎样列式呢?生:就是把鸟类和爬行类动物的种数相加,算式是271+122.(板书)师:一共就是将两个数合起来,所以用加法。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教案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教案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教案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课程目标1.熟练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确定加数与被加数的位数及位置。

2.熟练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3.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运算。

教学过程导入新知让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对齐加法,并且复习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运算方法。

通过默算,巩固复习掌握。

新知讲解1.如果在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的运算时,加数和被加数各个位上的数相加后不大于9,那么就按照位数对齐、相加,即可得到和。

2.如果在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的运算时,加数和被加数各个位上的数相加后大于9,那么需要将十位上的数向百位上进一位、个位上的数则保持不变,再进行加法。

最后得到的和中十位上的数是进位数,个位上的数则保持不变。

实例演练例1:527+345=解:用横竖式计算,首先将被加数527和加数345按照位数对齐,然后将个位上的数分别进行相加,得到2+5=7,十位上的数进行相加,得到2+4=6,百位上的数进行相加,得到5+3=8。

所以,527+345=872。

例2:489+346=解:用横竖式计算,首先将被加数489和加数346按照位数对齐,然后将个位上的数分别进行相加,得到9+6=15,需要进位1,十位上的数进行相加,得到8+4=12,需要进位1,百位上的数进行相加,得到4+3=7。

所以,489+346=835。

拓展应用练习题:1.867+240=2.426+205=3.639+518=4.715+126=5.248+555=6.892+347=(答案:1. 1107,2. 631,3. 1157,4. 841,5. 803,6. 1239)总结归纳1.对于位数相同、个位、十位、百位相加后不超过9的三位数加三位数,可直接相加。

2.对于位数相同、个位相加后大于9的三位数加三位数,在个位上进行进位再相加。

4.1《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4.1《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2. 不连续进位的特点及计算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不连续进位的特点及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不连续进位的概念,正确进行不连续进位的计算。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2. 练习题或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

2. 探究新知(1)讲解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强调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逐位相加。

(2)介绍不连续进位的概念,即当某一位相加满十时,只向高一位进一,而不是连续向更高位进位。

(3)通过例题演示,让学生观察不连续进位的计算过程,并总结计算方法。

3. 巩固练习(1)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2)针对不连续进位的情况,设计专项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方法。

4.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及不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

5. 布置作业(1)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2)预习下节课内容: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六、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不连续进位的特点及计算方法”。

这个细节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错的地方。

因此,教师需要在这个环节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掌握不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

不连续进位的特点及计算方法的详细补充和说明:1. 不连续进位的概念在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过程中,当某一位相加满十时,只向高一位进一,而不是连续向更高位进位。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教案与反思第【1】篇〗设计说明由于学生已有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及一次进位加法计算的经验基础,因此,本节课采用迁移类推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索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1.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体现算法多样化。

本节课的教学通过复习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及一次进位加法引入新课,进而为学生创造探究新知的过程。

在此基础上,借助298这一加数接近整百数的特殊性,引导学生探索除笔算以外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并通过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学会多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

2.关注计算中出现的错误,培养学生自觉验算的习惯。

连续进位加法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虽然算理不难理解,但计算时还是很容易出错。

因此,本节课教学时,关注学生计算时出现的错误,帮助学生分析错误原因,并设计针对性练习,以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性。

同时,通过引导学生用验算来验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提醒学生计算之后及时验算,养成验算的好习惯。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复习引入,揭示课题1.说一说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及一次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交流学情检测卡中第2题有哪些计算方法。

方法一笔算。

方法二口算,先算120+100=220,再算6+1=7,最后算220+7=227。

方法三笔算时可以不列竖式,因为101接近100,可以写成100+1的形式再进行计算。

列式:126+101=126+100+1=226+1=2273.通过比较以上三种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根据计算题中数的特殊性选择不同算法。

4.导入新课:通过刚才的练习可以看出同学们对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及一次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掌握得很好,那么今天我们将要迎接新的挑战,大家有信心吗?设计意图:利用旧知引出新知,使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迁移。

三年级数学上册《三位数加三位数》教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三位数加三位数》教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三位数加三位数》教案教学目标- 学会列竖式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算式- 掌握进位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教学准备- 课件:包括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示例和练题- 教具:小黑板、白板笔、练册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与学生互动,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复上一节课所学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梳理基本概念:与学生一起回顾三位数的概念,重点强调个位、十位和百位的含义,并提到进位的概念。

3. 理解进位:通过示例和实物物品(如小球)的辅助,让学生观察进位的现象,并让他们理解进位意味着十位或百位的数增加。

4. 讲解竖式计算方法:结合示例,向学生介绍竖式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的方法,提示学生从个位开始逐位相加,并注意进位的情况。

5. 合理拓展:通过一些拓展性的练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竖式计算方法,并逐步提高难度。

6. 巩固练:在黑板上给出若干计算题目,让学生上台做题,并通过同学们的批评和指正,纠正错误,并巩固所学的方法。

7. 练册完成:让学生独立完成练册上的相关练题,收集并批改作业。

教学评价1. 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研究状态,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2. 对学生完成的练册进行批改,及时反馈学生的研究情况。

3. 组织小组活动或游戏,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教学延伸- 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购物计算等,提高他们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 引导学生思考多种计算方法,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参考资源-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教育部小学数学教学指导大纲以上为三年级数学上册《三位数加三位数》教案的大致内容,具体细节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反应和理解情况进行调整,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有效掌握所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 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 名师教学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 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 名师教学教案

《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加)》敎案敎學内容:人敎版小學数學三年级上册P36~37的内容。

敎學目标:1.引导學生利用旧知,學会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2.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學生的计算能力。

3.结合所學知识对學生进行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敎育。

敎學重点: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敎學难点:培养學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敎法:學导练敎學法。

學法:自主探究、合作學习敎學资源:敎师用书、课标敎學具准备:课件。

敎學过程:一、自主學习1.复习。

师:我们之前學习了几百几十加几百的笔算方法,现在我们来复习一下。

(多媒体出示,學生完成《學案》复习铺垫)380+550=(1)指名板演.(2)笔算几百几十加几百,要注意什么?(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2.谈话导入:同學们,十一国庆节时老师去了湿地公园玩,那里有很多动物呢,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大家一起去看看。

多媒体播放动画。

3.出示主题图,敎學例1。

(1)这是中国部分动物种数统计表,谁来说说,通过观察这张统计表,你知道了哪些数學信息?根据这个统计表你能提出些什么数學问题?(2)听學生汇报,选择问题进行探究:我国湿地鸟类和爬行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二、合作學习。

1.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把你的算法写在《學案》自學导航第1题里。

如果有困难可以和同桌相互讨论。

2.指定两名學生板演。

说一说你是怎样解答的,然后集体评一评板演學生的解答。

三、敎师讲导。

271+122=1.271、122分别表示什么?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271表示我国湿地鸟类有271种,122表示我国湿地爬行类动物有122种,要求我国湿地鸟类和爬行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就是把鸟类的种数和爬行类动物的种数合起来,所以要用加法计算。

)2.指名说说计算过程。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先算个位,1加2等于3,在个位上写3;再算十位,7加2等于9,在十位上写9;最后算百位,2加1等于3,在百位上写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位数加三位数教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三位数加三位数
教学目标:会正确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

教学重点:巩固三位数加三位数。

教学难点:提高计算正确性。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知识再现
1、今天我们一起回忆前面学习的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算法。

大家还记得是怎样计算的?
2、大家已经掌握了计算方法。

计算时一定要细心,可以用估算的方法帮助检验,提高计算的正确率,今天就一起来完成“练习七”。

板书:练习七
二、基本练习
1、完成“练习七”第6题。

指名学生口算。

2、完成“练习七”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注意对比进位和连续进位。

3、完成“练习七”第2题。

计算并验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4、完成“练习七”第7题。

学生独立在草稿纸上计算,填表。

表扬正确率高、计算快的学生。

5、完成“练习七”第3题。

让学生估算出哪两张卡片和加起来是1000.
综合练习
1、完成“练习七”第8题。

三个数连加,怎么办?
让学生用自己方法算一算,发现将三个数写成一个竖式计算的简便之处。

2、完成“练习七”第4、5题。

提问:你知道一共要栽树多少棵吗怎样计算黄鸡和黑鸡的只数
出示问题。

3、完成“练习七”第9题。

出示题目,求一共去了多少人,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4、完成“练习七”第10题。

先估算,再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订正并集体交流。

5、完成“练习七”第11题。

让学生读题,独立思考解答。

反思总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