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酸及其性质
鲁教版九年级(初三)化学下册酸及其性质_课件1

相似的化合物 ——酸
酸溶于水后都能解离出相同 的阳离子——氢离子(H+)
H+
一、常见的酸
盐酸、硫酸、硝酸都是常见的重要的酸
活动天地:认识浓盐酸和浓硫酸
浓硫酸
溶质的化学式 H2SO4 无色 黏稠、油状液体
浓盐酸
HCl 无色 液态
颜色
状态 气味 密度(与水比较) 敞开试剂瓶口发生的现象 溶质质量分数
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
浓硫酸使纸张、木条等脱水炭化
注意:若不慎将浓硫酸溅到皮肤或衣物上, 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
酸氢钠溶液,以防灼伤皮肤。
浓硫酸是危险品,保管和使用都要格外小心。
浓硫酸稀释方法: 把浓硫酸沿着烧杯壁缓缓注入盛 有水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 搅拌。
切记: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
无味
1.84g/mL
刺激性气味
1.18g/mL 瓶口出现白雾 37%
无明显现象 98.3%
闻物体气味的方法: 1.用手轻轻的在瓶口扇动,仅使 少量的气体飘入鼻孔。
2.禁止把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气
体。因为一些化学药品有毒,一 些化学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可能 对嗅觉器官造成伤害。
浓盐酸和浓硫酸都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浓硫酸还具
常见酸的主要用途
名称 浓硫酸 浓盐酸 浓硝酸 主要用途 70%以上用于生产化肥,其余用于农药、炸药、 染料以及冶金、石油化工、轻工、纺织等领域 制药、作除锈剂等 生产化肥、炸药、染料、医药、 橡胶、塑料及冶金、化工等领域
经典例题
知识点1:常见的酸 下列物质质量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减小的 是( C )
2.将浓盐酸和浓硫酸分别暴露在空气中,变 化的结果是容器内( C ) A.两瓶酸溶液质量都减小 B.两瓶酸溶液质量都增大 C.两瓶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减小 D.两瓶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增大
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7.1酸及其化学性质优秀教学案例

4.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教育学生正确处理实验废弃物,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5.个性化教学与因材施教: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通过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化学学习中取得优异成绩。
本节课作为优秀教学案例的亮点,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和尊重,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1.通过实验演示、小组讨论、问题探究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2.学会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方法,探讨酸的化学性质及其应用。
3.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团队精神,提高沟通与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究的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要求学生在作业中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学习方法和学习经验。
3.鼓励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讨论,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内容与过程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科内容,详细讲解每个知识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酸的化学性质。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化学学习中取得优异成绩。通过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鲁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酸及其性质 课件

下列有关浓硫酸的稀释正确的是 ( C )
A
B
C
D
小结
1.盐酸(HCl)的物理性质
⑴常温下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⑵白雾是从浓盐酸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跟空气中
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 ❖2、硫酸(H2SO4)的物理性质
酸的物理性质
1.浓盐酸、浓硫酸物理性质
浓盐酸
浓硫酸
颜色、状态 无色液体 无色、粘稠状液体
打开瓶盖后的现 瓶口出现白雾 无明显现象 象
气味
刺激性气味
无味
其它
有挥发性
有吸水性
2.若将浓盐酸和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
后,可以肯定的是( D )
A.溶质质量都减少 B.溶剂质量都增大 C.溶液质量都增大 D.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减小
浓盐酸特性: 挥发性 浓硫酸特性:吸水性
用途: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酸性干燥剂
干燥原理:干燥剂只吸取水分, 但不能与被干燥的气体产生反应。
不能干燥: 碱性气体:NH3
能干燥
中性气体:H2、O2 酸性气体:CO2 、SO2、 HCl
H2、H2O
H2
通
入
液
面
下
(2分钟)
1、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质量不变的是 ( B)
,
(2)浓硫酸作气体的干燥剂 C ,
(3)木条遇到浓硫酸变黑 D度 B 。
A.挥发性 B.酸性 C.吸水性 D.脱水性
3.先用稀硫酸在普通的纸(主要由纤维组成)上写好字, 然后在酒精灯火焰上(隔开一定距离)慢慢烘干.这时 纸上写字的地方因炭化变成焦黑,本来写的字迹就清 楚地显出来.试说明其中的道理.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第一节 酸及其性质 (第1课时)

颜色 状态 气味 密度 溶质质量分数 打开瓶塞现象 其他
浓盐酸
无色
液体 刺激性气味 1.19g/mL 36%~38%
白雾
酸有强烈的腐 蚀性,使用时一定 要小心,避免沾到 皮肤或衣物上。
工业品为黄色(含有Fe3+)
新课学习 打开瓶塞后,瓶口出现白雾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浓盐酸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跟 空气里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小液 滴的缘故。
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蔗糖会变黑,能解释蔗糖变黑 的原因吗? 浓硫酸能夺取含碳、氢、氧等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里氢、 氧元素 , 生成黑色的炭和水。
新课学习
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 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以防灼伤皮 肤。
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涂上3%~5%的 碳酸氢钠溶液
新课学习
4.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 ) ①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在空气中会生成白雾; ②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③稀硫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放出氢气; ④硝酸具有氧化性.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课堂小结
本节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浓盐酸和浓硫酸的物理性质。 浓盐酸有挥发性,浓硫酸有吸水性 酸有强烈的腐蚀性,应用要小心 浓硫酸溶于水放热,要有正确的稀释方法。
新课学习
水倒进浓硫酸中 稀释浓硫酸
在稀释浓硫酸时,一 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 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 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
原因是什么呢?
水的密度比浓硫酸小,会浮在浓硫酸上,若将水倒进 浓硫酸中,稀释时放出大量的热会使表面的水迅速沸腾,混 合着浓硫酸向外飞溅液滴。
新课学习
如图所示,导管内有一段红墨水,试管中盛有适量的
CO32-、MnO4-、ClO3-、S2-
酸及其性质 课件(共27张内嵌视频)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分数
的现象
其他
浓盐酸
无色
液态
刺激性 1.18mg 气味 /mL
36%- 38%
瓶口出 现白雾
挥发性 腐蚀性
浓硫酸
无色
油状 液体
无味
1.84mg /mL
95% -98 %
无明显 现象
腐蚀性 吸水性
重点探究
[思考交流]
浓盐酸、浓硫酸敞口放置后,相关量产生的变化及其原因。(不考虑水蒸发)
浓盐酸 浓硫酸
溶质的质量
减小 不变
溶剂的质量
不变 增大
溶液的质量
减小 增大ຫໍສະໝຸດ 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减小
重点探究
[情景展示] 如何稀释浓硫酸
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地注入盛有水的烧杯里,用玻璃棒不断搅动,并用 手接触烧杯外壁。
手的感觉
发热或烫
分析 浓硫酸溶于水放热
重点探究
[思考交流] 1.将水注入到浓硫酸中会有什么后果?
水的密度较小,浮在浓硫酸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会使 水立刻沸腾,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这是非常危险的!
2.向某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溶液后不显色,向该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
则( B )
A.一定显红色定
B.可能仍为紫色,也可能显示红色
C.可能仍为红色
D.一定显示蓝色
当堂检测
3.下列不能直接由金属与稀盐酸反应制得的是( C )
A.氯化镁
B.氯化亚铁
C.氯化铁
D.氯化铝
4.将一枚生锈的铁钉(主要成份是Fe2O3)放入试管中,滴入足量稀盐酸,发 现___铁__锈___消失,并产生___气__泡____,化学方程式表示可用 __6_H__C_l_+__F_e_2O__3_=__2F__eC__l3_+__3_H_2_O___、__2_H__C_l_+__F_e_=__F_e_C_l2_+_H__2_↑__。
九年级下册化学课件(鲁教版)酸及其性质

新盐+新酸
H2SO4+ Na2CO3
Na2SO4+H2O+CO2 ↑
H2SO4+BaCl2
BaSO4 ↓+ 2HCl
硫酸钡
硫酸钡是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
——可以用来鉴别溶液中H2SO4或SO42-的存在
(三)硫酸的用途
1.生产化肥
2.用于农药、炸药、医药、染料及冶金、石油化工、轻工、 纺织等生产领域
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 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的扩散。切不可将水 倒进浓硫酸里!
(二)稀硫酸的化学性质
1.与指示剂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使无色酚酞不变色。
2. 2SO4
ZnSO4+H2 ↑
Fe+H2SO4 2Al+3 H2SO4
FeSO4+H2 ↑
硫酸亚铁
Al2(SO4)3+ 3H2↑
硫酸铝
3.稀硫酸+金属氧化物
盐+水
3 H2SO4+Fe2O3 H2SO4+CuO 4.稀硫酸+碱
Fe2(SO4)3+ 3H2O CuSO4+ H2O
盐+水
H2SO4+Cu(OH)2
CuSO4+ 2H2O
H2SO4+ 2NaOH
Na2SO4+ 2 H2O
5.稀硫酸+某些盐
盐酸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HCl 使无色酚酞不变色
2. 稀盐酸+某些金属
盐+氢气
Zn+2HCl Fe+2HCl
ZnCl2+H2
FeCl2+H2
(浅绿色)
置换反应: 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 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鲁教版初三化学下册酸及其性质知识点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鲁教版初三化学下册酸及其性质知识点
酸是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H+)的化合物,常见的酸有盐酸、硫酸及硝酸,初中频道为大家整理了酸及其性质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知识点
酸的组成氢离子+酸根离子
(1)跟指示剂反应
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
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
(2)酸的PH 小于7
(3)跟(H)前的活泼金属起置换反应
酸+金属==盐+氢气
例:2HCl+Fe=FeCl2+H2↑
(4)跟碱性氧化物和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酸+碱性(金属)氧化物→盐+水
例:3H2SO4+Fe2O3=Fe2(SO4)3+3H2O
(5)跟某些盐反应
酸+碳酸盐==盐+水
酸+盐→新酸+新盐
例:H2SO4+BaCl2=2HCl+BaSO4↓
(6)跟碱起中和反应
酸+碱→盐+水
例:2HCl+Cu(OH)2=CuCl2+2H2O
今天的努力是为了明天的幸福。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节 酸及性质

常见的酸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通过观察浓硫酸和浓盐酸,让学生记住它们的主要物理性质。
2.认识浓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初步学会浓硫酸的稀释方法。
过程与方法
发展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学习概括、分类、等科学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探究,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其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浓盐酸和浓硫酸的物理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
难点:浓硫酸的稀释
三、教学方法
实验法、观察法
四、教学过程
一、常见的酸
1.酸的定义
2.酸的分类
3..盐酸和硫酸的物理性质4浓硫酸的稀释。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一节《酸及其性质》课件

利用物质 性质的差异, 用物理方法或 化学方法进行 区分
活动二、探究稀盐酸的化学性质
请利用下列物质,探究盐酸能与哪些 物质发生反应?完成表格二。 1、紫色石蕊试液 2、无色酚酞试液 3、镁条 4、碳酸钠 5、生锈的铁钉 6、硝酸银溶液 7、氯化钡溶液
温馨提示:1、节约药品; 2、仔细观察,及时记录实验现象; 3、注意实验安全。
AgNO3
BaCl2
AgNO HCl == 新盐 AgCl + 新酸 HNO3 盐 产生白色沉淀 3+ 盐酸 无明显现象 BaCl 2+ HCl ==
盐:有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猜谜语
1、 我入水中较安全;水入我中真危险。 我遇水时多放热;实验牢记保平安。 (打一实验操作)
2、老者生来脾气燥,每逢喝水必高烧, 高寿虽已九十八,性情依旧不可交。 (打一物质)
A
B
C
D
我 的 收 获
区分物 质的方法
浓盐酸、 浓硫酸的物理 性质及浓硫酸 的特性
物质性质 与用途的关系
盐酸的化学性质、 化学源于生活更服务于生活!
酸 及 其 性 质
复分解反应、盐
作业:
1、《同步学习》第84页:1、2、 3、4题;
2、尝试在家里制作柠檬味汽水。
二、稀盐酸的化学性质 复分解反应: AB+CD
溶质的质量 溶剂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 溶质质 量分数 浓盐酸 浓硫酸 减少 减少 不变 减少 减少 减少
增大
增大
1、 下列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用稀盐酸除去金属表面的铁锈 B. 盐酸使指示剂变色
D)
C. 用小木棍蘸少量浓硫酸,小木棍逐渐变为黑色 D. 浓盐酸在空气里敞口放置瓶口有白雾生成 2、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 A.H2CO3 B.NaHCO3
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7.1酸及其性质教学设计

5.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了解碱的性质,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作业布置要求:
1.学生要认真对待作业,按时完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学习进度,协助孩子完成作业,并在作业上签字,以便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4.教学资源:
(1)教材:以鲁教版下册教材为基础,深入挖掘教材内容,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2)多媒体: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资源,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3)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拓展学习,拓宽知识视野。
5.教学建议:
(1)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在此学情下,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利用生活实例和实验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酸的奥秘。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酸的性质,提高化学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实验技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4)个别辅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3.教学评价: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实验操作技能、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表现;
(2)总结性评价:通过作业、测验等形式,检查学生对酸的性质知识的掌握程度;
(3)增值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3)利用生活实例,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2.教学策略: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知识点总结(山东教育出版社)

知识点总结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节酸及其性质一、如何识别酸1、电离(1)定义:物质溶于水后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2)、溶液导电的原因: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3)、电离方程式:(溶于水)①HCl=H++Cl-②H2SO4=2H++SO42-2、由①②得: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例:硝酸、碳酸、硫酸、盐酸、醋酸等二、酸的性质1、盐酸和硫酸的物理学性质(浓)(1)盐酸(物理性质)无色、透明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大,打开浓盐酸瓶塞,瓶口出现白雾,说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工业盐酸因具有杂质而略显黄色。
(2)、硫酸(物理性质)①无色、粘稠油状的液体,密度比水大,具有吸水性,因此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②稀释浓硫酸:把浓硫酸沿玻璃棒慢慢引流到水里,切不可将水注入浓硫酸。
2、盐酸和硫酸的化学性质(稀)因为盐酸和硫酸在溶液中都能电离出氢离子,所以化学性质相似。
(1)酸与指示剂的作用酸能使紫色的石蕊变成红色,使无色酚酞不变色,使蓝色石蕊试纸变成红色(2)酸+金属——盐+氢气③Na2CO3=2Na++CO32-④CuSO4=Cu2++SO42-由③④得: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例:氯化钠、硫酸铜、碳酸钠等A、化学方程式Mg+2HCl=MgCl2+H2↑Fe+2HCl=FeCl2+H2↑现象:铁的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有无色变成浅绿色Zn+2HCl= ZnCl2+H2↑2Al+6HCl=2AlCl3+3H2↑Mg+H2SO4=MgSO4+H2↑Fe+H2SO4=FeSO4+H2↑现象:铁的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有无色变成浅绿色Zn+H2SO4=ZnSO4+H2↑2Al+3H2SO4=Al2(SO4)3+3H2↑B、用途:验室制氢气(3)、酸+金属氧化物——盐+水①化学方程式Fe2O3+6HCl=2FeCl3+3H2O现象:铁锈消失,溶液有无色变为黄色Fe2O3+3H2SO4=Fe2(SO4)3+3H2O现象:铁锈消失,溶液有无色变为黄色②用途:金属除锈(4)、酸+盐——另一种酸+另一种盐①化学方程式2HCl+Na2CO3=2NaCl+H2O+CO2↑用于检验碳酸根离子HCl+AgNO3=AgCl↓+HNO3用于检验氯离子H2SO4+BaCl2=BaSO4↓+2HC l用于检验硫酸根离子②实例:检验一瓶无色溶液中含有碳酸根离子取无色溶液少许注入试管,向试管中加入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如果石灰水变浑浊,证明产生二氧化碳,因此证明原溶液中含有碳酸根。
九年级化学全册71酸及其性质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全册 7.1 酸及其性质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 7.1 酸及其性质鲁教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o了解酸的概念和种类。
o理解酸的通性和化学性质。
o掌握酸的化学式和离子符号表示方法。
2.过程与方法:o通过实验观察和探究酸的化学性质。
o学会运用归纳、概括等方法获取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o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的喜爱和对生活现象的好奇心。
o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酸的通性和化学性质。
2.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探究酸的化学性质,并理解酸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归纳法、讨论法。
2.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分组实验,演示实验。
四、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酸性物质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酸的概念。
2.新课教学:•酸的概念和种类:通过实验演示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剂变色,让学生了解酸的通性。
再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酸,让学生了解酸的种类。
•酸的化学性质:通过实验演示酸与碱、金属、金属氧化物、盐的反应,让学生了解酸的化学性质。
再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归纳出酸具有的通性。
•酸与指示剂的反应:通过实验演示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剂和酚酞试剂变色,让学生了解酸与指示剂的反应。
再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归纳出酸具有的特性。
3.实践探究: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酸的性质,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然后讨论并总结出实验结果。
4.巩固练习:通过多媒体展示题目,让学生进行酸的性质和应用的练习,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明确酸的概念、通性、种类以及应用等知识点。
6.布置作业:布置一些关于酸的性质和应用的练习题,要求学生进行课外练习。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对酸的概念、通性、种类以及应用等知识点的讲解,让学生了解了酸的基本知识。
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并总结出实验结果,增强了学生对酸的性质的认识和理解。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酸及其性质》 说课稿

《酸及其性质第二课时》说课稿本节课选自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单元课题1《酸及其性质》第二课时。
本节课我准备从设计理念、教材内容分析、教学方法、学情分析、教学过程设计及练习反馈几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常见的酸和碱、盐的教学是初中化学的重点。
依据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把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科学素养放在首要的位置”的精神内涵和化学学科的特点。
在进行教学时,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在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安排上,都应充分考虑如何让所有学生都能动脑动手,保证他们有足够的思维空间。
这部分的学习对激发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一定的技能和能力都将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关系到今后学生对化学的学习。
因此,对整个教学内容的安排要体现出层次性,要面对全体学生,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二、教材内容分析(一)教材内容:初中九年级化学教材(鲁教版)下册第七单元课题2《常见的酸和碱》,本节课主要介绍盐酸、硫酸等常见的酸的相关性质。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在本册课程的学习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学内容包括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及酸的化学性质几个部分,是在学习了氧气、碳及其化合物等简单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学习。
课程以同类物质中典型物质盐酸、硫酸为例,用实验进行探究,最后从特殊到一般,得出酸的通性。
常见的酸与日常生活、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学生今后参加社会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盐酸能与哪些物质反应,能根据实验现象判断反应产物,并能尝试写出化学方程式;2、通过对比实验,尝试写出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能从微粒观分析得出酸的性质相似性与差异的原因;3、通过对比酸和盐的构成认识盐,通过酸和部分盐的反应,认识复分解反应。
4.初步建立物质的构成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基本观念。
(2)过程与方法1、通过硫酸、盐酸性质的探究学会运用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获取信息。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一】酸及其性质

B.浓盐酸在空气中会冒白烟
C.浓硫酸敞口一段时间后,溶液的质量会增加,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
D.浓硫酸溶于水时会放出大量的热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 .盐酸溶液中含有氢离子和氯离子
B .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C .两种溶液混合时,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分子
D .两种溶液混合时,钠离子与氯离子结合生成
3.下列物质能和盐酸反应生成黄色溶液的是 B A. Fe B. Fe2O3 C. Mg D.CaCO3
4.酸的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酸溶液 里都含有 B
A.氢原子 B.氢离子 C. 氢分子 D.酸根离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不能用铁制容器盛放稀盐酸和稀硫酸
B.用稀盐酸可以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主要成分是
Fe+ 2HCl = FeCl2 + H2↑ 氯化亚铁
CaCO3+ 2HCl = CaCl2 + H2O + CO2↑
稀盐酸的化学性质
(1)稀盐酸和镁条(Mg)反应 Mg + 2HCl = MgCl2 + H2↑
稀盐酸和铁(Fe)反应 Fe+ 2HCl = FeCl2 + H2↑
(2)稀盐酸和铁锈(主要成分Fe2O3)反应 Fe2O3+ 6HCl = 2FeCl3 +3H2O
金属 Mg
非金属
氧 金属氧化物 Fe2O3 化 物
非金属氧化物
酸 碱 盐 CaCO3、CuCl2、
分析上述有关酸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从组 成上看,酸可以与哪些类别的物质反应? 1.酸+金属 → 盐 + 氢气
Mg + 2HCl = MgCl2 + H2↑ Fe + H2SO4 = FeSO4 + H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法点拨】
浓盐酸 浓硫酸
敞口放置的后果
放置方法
溶质质量
溶质质量 溶剂质量 溶液质量
分数
密封
减小
不变
减小
减小
密封
不变
增大
增大
减小
第一节 酸及其性质
探究点二 浓硫酸的稀释 [情景展示]
第一节 酸及其性质
[问题探究]
哪种稀释浓硫酸的方法才是正确的?不正确的操作会产生什 么样的后果?
[思考交流]
第一节 酸及其性质
第一节 酸及其性质
又由于浓硫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所以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如果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布拭去,再用大量水冲洗。
P P T素材:www.1ppt.c om /suc a i/ P P T图表:www.1ppt.c om /tubia o/ PPT教程: /powerpoint/ 个人简历:www.1ppt.c om /j ia nli/ 教案下载:www.1ppt.c om /j ia oa n/ P P T课件:www.1ppt.c om /ke j ia n/ 数学课件:www.1ppt.c om /ke j ia n/shuxue / 美术课件:www.1ppt.c om /ke j ia n/m e ishu/ 物理课件:www.1ppt.c om /ke j ia n/wuli/ 生物课件:www.1ppt.c om /ke j ia n/she ngwu/ 历史课件:www.1ppt.c om /ke j ia n/lishi/
第七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
酸及其性质
第1课时
第一节 酸及其性质
问题导学
第一节 酸及其性质
新知学习
知识点一 酸
1.定义:溶于水后都能解离出相同的阳离子——_氢__离__子___的化合物。 2.常见的酸
名称 化学式
盐酸
HCl
硫酸
H2SO4
硝酸
醋酸
HNO3 CH3COOH
碳酸
H2CO3
[注意] 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但含有氢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酸。
[课堂速记]
第一节 酸及其性质
核心一 认识浓盐酸和浓硫酸
例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凑到试剂瓶瓶口去闻浓盐酸和浓硫酸的气味 B.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会产生白烟 C和浓硫酸,其溶质质量分数都会 发生变化
第一节 酸及其性质
1.物理性质 纯净的浓硫酸是没有颜色、_黏__稠___、油状的液体,不容易_挥__发_____ 。浓硫酸具有吸_水__性_____和强烈的腐_蚀__性_____,在使用时应十分小心。 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 ________冲洗,然 后涂上3%~5%碳的酸_氢__钠_________溶液,以防灼伤皮肤。 [注意] ①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常用作干燥剂。 ②易挥发的浓盐酸和具有吸水性的浓硫酸,都要密封保存。
[归纳总结]
浓硫酸的稀释从理论上来说,是指将浓硫酸加水变成稀硫酸 的过程,但由于水的密度较小,会浮在浓硫酸上面,而浓硫酸溶 于水时会放出大量的热,使水立刻沸腾,造成硫酸液滴向四周飞 溅,这是非常危险的。因此,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将浓硫酸沿 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 酸里。可以简记为:“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
[解析] 闻药品的气味时,不能凑近瓶口,应用手在瓶口处轻轻扇动,仅使 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会产生白雾,而不 是白烟;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露置于空气中,质量会变大,溶质质量分数 会变小;露置于空气中的浓盐酸能够挥发出氯化氢气体,质量和溶质质量 分数都会变小。
第一节 酸及其性质
第一节 酸及其性质
知识点二 浓盐酸
1.物理性质 浓盐酸是___无_____色液体,有_刺__激__性___气味,易挥发,在空气中 会形成_白_雾______,这是因为浓盐酸挥发出来的氯_化__氢_____气体跟空 气里水的蒸_气_______接触,形成盐_酸__小_液__滴________的缘故。工业用浓盐 酸因含有少量杂质而略黄带________色。
第一节 酸及其性质 2.闻气味的方法 闻气味时不可凑近瓶口,要小心地打开瓶塞,用手在_瓶__口_____处 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如图7-1-1所示)。
图7-1-1 [注意] “雾”是小液滴,“烟”是固体小颗粒,浓盐酸挥发时形成的 是白雾,不是白烟。
第一节 酸及其性质
知识点三 浓硫酸
P P T模板:www.1ppt.c om /m oba n/ P P T背景:www.1ppt.c om /be ij ing/ P P T下载:www.1ppt.c om /xia za i/ 资料下载:www.1ppt.c om /zilia o/ 试卷下载:www.1ppt.c om /shiti/ 手抄报:www.1ppt.c om /shouc ha oba o/ 语文课件:/kejian/y uwen/ 英语课件:/kejian/y ingy u/ 科学课件:/kejian/kexu e/ 化学课件:www.1ppt.c om /ke j ia n/hua xue / 地理课件:www.1ppt.c om /ke j ia n/dili/
第一节 酸及其性质 2.稀释方法 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__浓__硫_酸___沿器壁慢慢注入___水_____里 ,并不断_搅__拌_____。切不可将_水_______倒进浓_硫__酸_____里!
图7-1-2 图7-1-3
第一节 酸及其性质
探究点一 认识浓盐酸和浓硫酸 [情景展示]
第一节 酸及其性质
[问题探究]
如图所示,在天平的两端分别放入等质量的盛有浓盐酸和浓 硫酸的敞口烧杯,,观察会有什么现象,一段时间后,天平是否 会失去平衡?
[思考交流]
第一节 酸及其性质
[归纳提升]
浓盐酸易挥发,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遇到空气中的水蒸气 结合形成盐酸小液滴,所以我们看到浓盐酸的烧杯口有白雾出现, 敞口放置质量会减小,同时溶质质量分数也会减小;而浓硫酸无 挥发性,但是有吸水性,敞口放置质量会增加,但溶质质量分数 也会减小。二者保存时都必须密封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