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健康素养
重庆市北碚区母婴健康素养现状分析
重庆市北碚区母婴健康素养现状分析敬新苗;潘程程;周玉福;吴亦农;杨清梅;安玉琳;申利娟;高伟【期刊名称】《中国健康教育》【年(卷),期】2016(032)001【摘要】目的:了解北碚区居民母婴健康素养,找出其影响因素,为制定该区妇幼卫生工作有效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以《母婴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为主线,自行设计调查问卷,抽取北碚区17个镇街的1062名孕妇及计划怀孕的妇女进行母婴素养健康调查。
结果北碚区母婴健康素养的平均水平为1.79%,具备基本知识和基本理念素养水平、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与健康技能水平的比例分别为4.52%、4.24%和3.48%。
城市居民具备的母婴健康素养比例高于农村(P <0.0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高于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P <0.05),孕妇高于待孕妇女(P <0.05),有生育史妇女高于无生育史妇女(P <0.05)。
结论北碚区居民母婴健康素养较低,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孕育史和不同生育史的人群母婴健康素养存在差异。
【总页数】4页(P45-48)【作者】敬新苗;潘程程;周玉福;吴亦农;杨清梅;安玉琳;申利娟;高伟【作者单位】重庆市妇幼保健院,重庆 400700;重庆市妇幼保健院,重庆 400700;重庆市妇幼保健院,重庆 400700;重庆市妇幼保健院,重庆 400700;重庆市妇幼保健院,重庆 400700;重庆市妇幼保健院,重庆 400700;重庆市妇幼保健院,重庆 400700;重庆市妇幼保健院,重庆 4007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93;R173【相关文献】1.建筑业产业结构现状分析及可持续发展对策优化--以重庆市北碚区的建筑业发展情况为例 [J], 董军2.重庆市北碚区母婴健康素养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J], 敬新苗;印德娇;周玉福;张利梅;杨清梅;安玉琳;申利娟;高伟3.解放思想与重庆市北碚区统筹城乡发展研究——以重庆市北碚区江东花木及旅游农业产业带发展为例 [J], 曾锋4.重庆市北碚区农村医疗卫生现状分析及建议 [J], 魏沙平;蒋孝亮5.重庆市北碚区花木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J], 伍方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母婴健康素养55条内容
母婴健康素养55条内容1. 孕妇应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摄取足够的营养物质。
2. 孕妇应每天适量锻炼,保持身体健康。
3. 孕妇应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化学品、辐射等。
4. 孕妇应每天保持足够的休息和睡眠。
5. 孕妇应定期进行产前检查,确保胎儿的健康。
6. 孕妇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接种疫苗。
7. 孕妇应避免过度劳累,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姿不良。
8. 孕妇应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
9. 孕妇应避免接触有害的病原体,如流感、风疹等。
10. 孕妇应避免吸烟和饮酒。
11. 孕妇应避免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如手机、电脑等。
12. 孕妇应避免过度暴露于阳光下,防止皮肤受损。
13. 孕妇应避免剧烈运动和体力劳动。
14. 孕妇应避免过多食用含咖啡因的食物和饮料。
15. 孕妇应避免接触有害的化妆品和美容产品。
16. 孕妇应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定期看牙医。
17. 孕妇应避免过度使用药物,尤其是非处方药。
18. 孕妇应避免接触有害的环境污染物。
19. 孕妇应保持适当的体重增长,避免过度肥胖。
20. 孕妇应避免过度依赖药物和补品。
21. 孕妇应遵循科学的喂养方式,母乳喂养是最好的选择。
22. 孕妇应避免过度消耗体力,保持适度的运动。
23. 孕妇应避免接触有害的家庭用品,如清洁剂、除菌剂等。
24. 孕妇应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保持放松的心态。
25. 孕妇应避免接触有害的食品和饮料,如生肉、生海鲜等。
26. 孕妇应避免过度暴露于电磁辐射,如手机、微波炉等。
27. 孕妇应避免过度使用化学药品,如染发剂、指甲油等。
28. 孕妇应避免长时间暴露于有害的噪音环境中。
29. 孕妇应遵循正确的饮食结构,保证营养均衡。
30. 孕妇应避免过度使用香水和香精。
31. 孕妇应保持适度的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
32. 孕妇应避免夜间过度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33. 孕妇应避免过度使用草药和中药,尤其是未经医生指导的。
34. 孕妇应避免接触有害的家居装饰品,如油漆、胶水等。
母婴健康素养
母婴健康素养根本知识与技能55条根本知识和理念1、女性生育的最正确年龄是24—29岁,孕妇年龄超过35岁属于高龄孕妇。
2、准备怀孕的女性最好从孕前3个月开始补充叶酸,并持续至整个孕期。
3、早孕反响一般在孕6周开始出现,在孕3个月后自然消失。
4、孕妇(成人)正常血压为收缩压低于140毫米汞柱(mmHg),舒张压低于90毫米汞柱。
5、由于梅毒、艾滋病和乙肝病毒可以透过胎盘感染胎儿,因此在首次产前检查时应做相应的化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6、如果在孕前或孕期感染了弓形虫病,可能造成孕妇流产、死胎、死产、早产或胎儿畸形等不良妊娠结局。
7、在孕晚期产前检查工程中,血压、体重、宫高、尿蛋白、胎心率是每次必查的工程,但B超不需要每次检查。
8、产前诊断是指对胎儿进行先天性缺陷和遗传性疾病的诊断,包括相应筛查。
年龄超过35岁的孕妇应进行产前诊断。
9、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妊娠期贫血的诊断标准为孕期血红蛋白(Hb)低于110克,升(g,L)。
10、贫血孕妇应在医生指导下补充小剂量铁剂,同时注意补充维生素C,以促进铁的吸收与利用。
11、孕妇补充各种维生素并非多多益善。
如果过量摄入维生素A,可能会对胎儿有害。
12、孕妇分娩前,如果出现阴道出血量多伴有或不伴腹痛、规律宫缩伴阵痛、胎膜破裂(破水)、头晕、头痛、严重呕吐、高烧、视物不清等情况,应立即去医院。
13、足月产是指妊娠满37周至不满42周期间分娩。
14、自然分娩是最理想、对母婴最平安的分娩方式。
与剖宫产相比,有明显的优越性,15、由于分娩后体内激素水平急剧改变,产妇从分娩开始至产后10日内容易出现短暂、轻微的心境不良,如:郁闷、易落泪、哭泣、不安、轻度情绪紊乱、易疲乏并伴随焦躁,称为产母郁闷。
16、新生儿出生时的平均体重为3200克(6斤4两)左右,出生体重到达或超过4000克为巨大儿。
17、新生儿出生后由于体内水分丧失较多,可导致生理性体重下降,但一般不超过出生体重的10%,约7~10天体重恢复。
母婴健康素养55条
母婴健康素养55条
佚名
【期刊名称】《健康向导》
【年(卷),期】2013(019)004
【摘要】为了提高孕产妇的健康素养,提高我国出生人口素质,原卫生部组织专家编写了《母婴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简称《母婴健康素养55条》),从基本知识与理念、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等三大方面,普及母婴保健基本知识与技能。
现摘录如下,供大家学习。
【总页数】2页(P40-4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上海市黄浦区孕期妇女母婴健康素养干预效果评价
2.银川市产褥期妇女母婴健康素养与分娩方式的相关性分析
3.上海市某院母婴健康素养调查与管理对策
4.2017年兰州市孕产妇母婴健康素养状况及影响因素
5.广州市从化区孕产妇母婴健康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北京市海淀区母婴健康素养现状的调查分析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o n ma t e r n a l a n d i n f a n t h e a l t h n t e r a c y i n H a i d i a n D i s t r i c t ,B e U i n g Z O U X i a o — x u a n ,S H I
整群 抽样 方法 ,确定 9家助产机构的孕妇学校和基层社 区的健康教育活动 的课 堂全部参 与者 ,进 行 《 母 婴健康素 养测评 问卷 》 调 查 ,共 收 集 1 7 9 7人 母 婴 健 康 知 识 的 知 晓信 息。 结 果 关 于 母 亲 基 本 知 识 的 正 确 率 最 高
( 6 2 . 2 %) ,关于婴幼儿基本知识 的正确 率最低 ( 3 9 . 0 %) ;本市户籍 ( 5 2 . 2 % ,x =1 1 6 . 5 3 4 ,P= 0 . 0 0 0 ) 、接受
( 5 4 . 1 % ,5 1 . 4 % ,X =7 6 . 5 0 1 ,P= 0 . 0 0 0) 。结论 男性 、外地户籍 、未接受 高等教育 和育龄期 的人群是母 婴健
康教育 的重点人群 ,婴 幼儿 基本 知识 和基本技能是需要加强 的宣教 内容 。
【 关键词 】 母 婴健康素养 ;知晓情况 ;健康教育
过高等教育 ( 5 4 . 5 % ,X = 2 4 1 . 8 3 2 , P= 0 . 0 0 0 ) 、女性 ( 5 1 . 4 % ,) ( 2 =5 7 . 4 4 9 ,P= 0 . 0 0 0 ) 、3 0岁 以上人群 ( 5 2 . 7 %,X 2 = 7 4 . 0 5 4 , P= 0 . 0 0 0 )的知晓情况好于其他人群,其他看护人的基本知识知晓情况好于母亲们
如何在生活中掌握母婴保健技能
如何在生活中掌握母婴保健技能在人的一生中,母婴保健技能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技能。
母婴保健是指通过一系列科学的方法对孕产妇及其胎儿、婴幼儿等进行综合性的保健,其目的在于增强妈妈和宝宝的免疫力,保障身体健康,同时也避免疾病的发生。
母婴保健技能的掌握是非常必要的,这样我们就可以对自己和宝宝的身体状况了解得更深入,更重要的是,在疾病出现时可以及时地进行处理。
一、了解孕妇保健常识在备孕阶段开始,就需要了解孕妇保健常识。
在孕期的24周及之前,身体情况还比较明朗,所以需要关注孕妇的营养摄入等情况。
孕期的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足,都会对孩子的健康造成影响。
另外,还要注意孕期的体重控制,过胖和过瘦都会增加婴儿健康问题的风险。
同时,在孕期中,孕妇容易出现水肿、贫血等问题,需要及时进行处理。
二、了解产后护理常识产后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产后,由于身体疲惫,需要注意休息和恢复。
另外,新生儿的饮食、洗浴、抚触等方面也需要重视。
产后的注意点还包括妈妈的产后营养,一般需要多摄入一些富含钙、蛋白质等营养成分的食物,这样才能保障婴儿的正常生长发育。
三、婴儿护理常识婴儿的护理也需要掌握一些常识。
新生儿非常脆弱,需要特别的护理,尤其是对睡眠、饮食、洗澡、换尿布等方面需要有良好的纪律性。
对于婴儿的身体,特别是皮肤的清洁和护理也是非常必要的。
在洗澡方面需要注意水温控制和清洁度,避免刺激婴儿的皮肤。
此外,婴儿还需要进行接种预防针,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婴儿的免疫力,避免出现疾病。
四、避免常见问题生活中还需要注意一些常见问题,如九个月哺乳期、便秘、腹泻、上火等问题都需要及时解决。
在饮食方面,一些辛辣刺激性食物、高盐、高糖、高脂食物也需要避免。
在生活环境中,要注意保持空气清新,避免烟味、毒气的刺激。
尤其是在春夏季节的炎热天气中,要注意及时为婴儿补水。
此外,婴儿还需要定期体检,可以帮助及时掌握身体状况。
最后,母婴保健技能是一项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掌握基本常识之后,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应对,逐渐形成适合自己宝宝的护理模式。
孕妇健康素养五知
孕妇健康素养五知No.1知节点1.怀孕和分娩是人类繁衍的生理过程,应当做到有计划、有准备。
女性最佳生育年龄在24-29岁之间,35岁以上的孕妇为高危孕妇。
2.准备生育的夫妇,应当到医疗保健机构接受孕前保健服务。
怀孕6周应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母子健康手册》,并到助产机构开始规范产前检查。
3.怀孕13周以前为孕早期,怀孕13周到27周之间为孕中期,28周以后为孕晚期。
足月分娩是指怀孕37周-42周之间分娩。
No.2 知孕检4.整个孕期须接受规范的产前检查。
一般情况下,怀孕28周之前每月产前检查1次,怀孕28-36周每2周产前检查1次,怀孕36周以后每周产前检查1次。
必要时遵医嘱,增加产前检查次数。
5.产前检查内容主要包括测量血压、体重、腹围、宫高、胎位、胎心率,血、尿化验和B超检查等。
6.产前筛查可发现胎儿某些先天性缺陷和遗传性疾病。
35岁以上的孕妇属于高龄孕妇,应当进行产前诊断。
No.3 知保健7.准备怀孕的妇女和孕妇,应当禁烟禁酒、避免接触生活及职业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质。
8.准备结婚的北京市户籍男女可享受免费的婚前医学检查;常住人口中符合生育政策并准备怀孕的居民可享受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
9.在孕产期各阶段,孕产妇都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变化,可在助产机构享受免费的心理筛查,放松心情有助于预防孕期和产后抑郁。
No.4知风险10.孕前进行妊娠风险评估,明确是否适宜妊娠,以及妊娠后用药等情况。
孕前合并严重内外科疾病尤其是合并器官功能损害者不宜妊娠。
家族性遗传病以及精神性疾病在遗传咨询前不建议怀孕。
11.怀孕期间,医疗机构对孕产妇进行动态妊娠风险评估,根据风险程度进行绿色、黄色、橙色、红色及紫色等级管理。
如果出现高热、头晕、头痛、呕吐、视物不清、阴道出血、腹痛、胎膜破裂(破水)、胎动异常等情况,应当立即去助产机构就诊。
12.宫外孕是一种威胁女性生命的疾病,一定要早就诊、早诊断、早干预。
育龄妇女出现异常阴道出血、腹痛等不适,首先要排除是否妊娠,一旦发现妊娠,要尽早除外宫外孕。
母婴护理教学大纲
母婴护理教学大纲1000字母婴护理教学大纲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婴幼儿健康护理知识和技能,具备良好的护理思维和护理能力,掌握母婴健康管理的原则和方法,有能力及时发现和处理母婴健康问题,提高母婴健康水平及生产健康素养。
二、教学内容1.母婴健康管理的基本知识2.婴幼儿生理特点及其影响3.婴幼儿生活护理与健康保健4.婴幼儿心理健康与教育5.新生儿和早产儿的护理6.婴幼儿喂养和营养7.婴幼儿疾病预防及处理三、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2.案例分析3.实践操作4.小组讨论5.上机操作四、教学评价1.平时成绩评定:参与度、上课纪律、课堂问答等2.考试评定:闭卷考试,测试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五、参考教材《婴幼儿保健实用指南》《儿童生长发育、健康保健与管理学》《中国麻风湖病毒感染应对手册》《新生儿疾病临床指南》六、教学进度安排第一讲母婴健康管理基本知识1.母婴健康管理定义、意义2.母婴健康管理的原则和方法3.母乳喂养的重要性第二讲婴幼儿生理特点及其影响1.婴幼儿生理特点及其影响的心理基础2.婴幼儿生理特点的影响3.影响婴幼儿健康的因素分析第三讲婴幼儿生活护理与健康保健1.新生儿护理要点2.婴幼儿身体常见问题处理方法3.婴幼儿居家环境改善方法第四讲婴幼儿心理健康与教育1.婴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规律和心理因素2.婴幼儿教育方法3.家庭教育的原则和方法第五讲新生儿和早产儿的护理1.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和评估指标2.新生儿护理的基本方法3.早产儿的特殊护理第六讲婴幼儿喂养和营养1.母乳喂养的保健措施2.婴幼儿辅食营养要点3.特殊情况下的喂养方法处理第七讲婴幼儿疾病预防及处理1.婴幼儿的常见疾病2.疾病预防的方法和措施3.疾病处理和应急措施七、教学总结母婴护理是卫生事业中的重要一环,教学内容涵盖了婴幼儿生长发育、营养保健、心理健康、疾病预防等方面,学生学习后能够掌握基本的护理知识和技能,有利于维护母婴健康,提高生命质量。
母婴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
母婴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一、基本知识和理念(一)促进母亲和婴儿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是每一位公民的社会责任。
(二)准备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到医疗保健机构接受婚前保健服务。
(三)怀孕和分娩是人类繁衍的生理过程,应当作到有计划、有准备。
准备生育的夫妇,应当到医疗保健机构接受孕前保健服务。
(四)吸烟与被动吸烟会导致流产、死胎、早产、低出生体重。
(五)准备怀孕的妇女和孕妇,应当避免接触生活及职业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质,避免密切接触宠物。
(六)孕前3个月至孕早期3个月补服叶酸可预防胎儿神经管缺陷。
(七)产前检查内容主要包括测量血压、体重、宫高、胎位、胎心率,血、尿化验和B超检查等。
(八)首次产前检查应当做乙肝、梅毒和艾滋病检查。
(九)产前诊断可发现胎儿某些先天性缺陷和遗传性疾病。
35岁以上的孕妇属于高龄孕妇,应当进行产前诊断。
(十)孕妇正常血压为收缩压低于140毫米汞柱,舒张压低于90毫米汞柱。
(十一)孕妇血红蛋白应当不低于110克/升。
(十二)怀孕期间,如果出现高热、头晕、头痛、呕吐、视物不清、阴道出血、腹痛、胎膜破裂(破水)、胎动异常等情况,应当立即去医疗保健机构就诊。
(十三)怀孕24周-28周,建议做妊娠期糖尿病筛查。
(十四)足月产是指怀孕37周-42周之间分娩。
(十五)自然分娩是对母婴损伤最小、最理想的分娩方式。
(十六)临产的征兆为:出现规律、伴有疼痛且逐渐增强的子宫收缩,每次持续30秒或以上,间隔5分钟-6分钟。
(十七)在孕产期各阶段,孕产妇都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变化,放松心情有助于预防孕期和产后抑郁。
(十八)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物,提倡纯母乳喂养6个月。
1岁以下婴儿不宜食用鲜奶。
(十九)正常足月新生儿的出生体重在2500克-4000克之间,超过4000克为巨大儿,不足2500克为低出生体重儿。
(二十)新生儿出生后应当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
(二十一)新生儿可出现生理性体重下降,一般不超过出生体重的10%,出生后7天-10天恢复至出生体重。
妇幼健康素养条
妇幼健康素养55条1. 女性生育的最佳年龄是24~29岁,孕妇年龄超过35岁属于高龄孕妇。
2. 准备怀孕的女性最好从孕前3个月开始补充叶酸,并持续至整个孕期。
3. 早孕反应一般在孕6周开始出现,在孕3个月后自然消失。
4. 孕妇(成人)正常血压为收缩压低于140毫米汞柱(mmHg),舒张压低于90毫米汞柱。
5. 由于梅毒、艾滋病和乙肝病毒可以透过胎盘感染胎儿,因此在首次产前检查时应做相应的化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6. 如果在孕前或孕期感染了弓形虫病,可能造成孕妇流产、死胎、死产、早产或胎儿畸形等不良妊娠结局。
7. 在孕晚期产前检查项目中,血压、体重、宫高、尿蛋白、胎心率是每次必查的项目,但B超不需要每次检查。
8. 产前诊断是指对胎儿进行先天性缺陷和遗传性疾病的诊断,包括相应筛查。
年龄超过35岁的孕妇应进行产前诊断。
9.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妊娠期贫血的诊断标准为孕期血红蛋白(Hb)低于110克/升(g/L)。
10. 贫血孕妇应在医生指导下补充小剂量铁剂,同时注意补充维生素C,以促进铁的吸收与利用。
11. 孕妇补充各种维生素并非多多益善。
如果过量摄入维生素A,可能会对胎儿有害。
12. 孕妇分娩前,如果出现阴道出血量多伴有或不伴腹痛、规律宫缩伴阵痛、胎膜破裂(破水)、头晕、头痛、严重呕吐、高烧、视物不清等情况,应立即去医院。
13. 足月产是指妊娠满37周至不满42周期间分娩。
14. 自然分娩是最理想、对母婴最安全的分娩方式。
与剖宫产相比,有明显的优越性。
15.由于分娩后体内激素水平急剧改变,产妇从分娩开始至产后10日内容易出现短暂、轻微的心境不良,如:郁闷、易落泪、哭泣、不安、轻度情绪紊乱、易疲乏并伴随焦躁,称为产母郁闷。
16. 新生儿出生时的平均体重为3200克(6斤4两)左右,出生体重达到或超过4000克为巨大儿。
17. 新生儿出生后由于体内水分丢失较多,可导致生理性体重下降,但一般不超过出生体重的10%,约7~10天体重恢复。
关于母婴护理的知识
关于母婴护理的知识
母婴护理涉及到对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照顾。
以下是一些与母婴护理相关的基本知识:
孕产妇护理:
1.孕期营养:孕妇需要足够的营养,包括蛋白质、维生素、矿物
质和叶酸等,以促进胎儿健康发育。
2.定期产检:孕期定期进行产前检查,监测胎儿发育状况、母体
健康状况,及时处理任何潜在的问题。
3.锻炼:适度的孕期锻炼对保持身体健康和顺利分娩都有益。
4.产前教育:学习产前知识,了解分娩过程、哺乳、产后护理
等,以便为产后生活有所准备。
5.心理健康:孕期情绪稳定对胎儿和母体都非常重要,可适当进
行放松的活动、咨询心理医生等。
分娩和产后:
1.分娩方式:了解自然分娩和剖宫产的区别,以及医生会在不同
情况下推荐哪种方式。
2.产后护理:恢复期间需要注意个人卫生、适量的运动、均衡的
饮食,以及避免过度疲劳。
3.哺乳喂养:学习正确的母乳喂养姿势,了解喂养时间和频率,
以保证母乳的充足和宝宝的健康成长。
4.新生儿护理:学会给婴儿洗澡、更换尿布、穿戴衣物,注意室
温和环境的舒适度。
5.宝宝的健康:定期进行儿童保健检查,注重宝宝的生长发育,
及时接种疫苗。
6.父母互助:在产后,父母之间的互相支持和沟通是非常重要
的,共同承担育儿责任。
母婴护理是一个综合性的领域,涉及多个方面的知识。
如果有具体的问题或关注点,建议在怀孕期间咨询专业的医护人员,获得更为详尽和准确的建议。
孕产妇健康教育总结范文
一、前言孕产妇健康教育是保障母婴健康、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环节。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孕产妇健康教育得到了广泛关注。
为了总结孕产妇健康教育工作经验,进一步提升孕产妇健康素养,现将我单位孕产妇健康教育总结如下:二、工作回顾1. 加强孕前健康教育(1)开展孕前健康知识讲座,提高孕前检查率。
通过讲座,使孕前妇女了解孕前检查的重要性,提高孕前检查率。
(2)宣传孕前营养、生活方式等知识,帮助孕前妇女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2. 强化孕期健康教育(1)定期开展孕期健康知识讲座,普及孕期保健知识,提高孕产妇自我保健能力。
(2)加强对高危孕产妇的随访管理,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3)推广孕期营养、心理、运动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孕产妇顺利度过孕期。
3. 产后健康教育(1)开展产后健康知识讲座,指导孕产妇进行科学育儿。
(2)关注产后心理变化,提供心理支持,帮助孕产妇顺利度过产后恢复期。
(3)普及母乳喂养知识,提高母乳喂养率。
三、工作成效1. 提高了孕产妇健康素养。
通过健康教育,孕产妇对孕期、产后保健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自我保健能力得到提高。
2. 降低了孕产妇死亡率。
加强孕期、产后保健,使孕产妇死亡率逐年下降。
3. 提高了母乳喂养率。
通过健康教育,孕产妇认识到母乳喂养的重要性,母乳喂养率得到提高。
4. 促进了家庭和谐。
健康教育使孕产妇、家庭成员更加关注母婴健康,家庭和谐度得到提升。
四、工作不足与改进措施1. 不足:部分孕产妇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仍需提高,部分孕产妇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2. 改进措施:(1)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力度,提高孕产妇对健康教育的认识。
(2)针对不同孕产妇群体,开展个性化健康教育,提高健康教育效果。
(3)加强心理干预,关注孕产妇心理健康,提高心理支持水平。
(4)加强与社区、家庭合作,共同推动孕产妇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五、结语孕产妇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孕产妇健康素养,为保障母婴健康、提高人口素质做出更大贡献。
母婴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55条
母婴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55 条母婴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 55 条》(试行). 《母婴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 55 条》(试行)由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委托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组织相关妇幼保健与健康教育专家编写,着眼于规范和引导现阶段孕产妇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分为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基本技能三个部分,采用科学通俗的语言,集孕期营养、体重控制、孕期运动、分娩方式、母乳喂养、新生儿保健等诸多健康信息于一体,涵盖孕产妇人群在特殊生理时期应知应会的健康知识和行为要点,是一份实用的母婴健康知识锦囊。
基本知识和理念1.女性生育的最佳年龄是 24,29 岁,孕妇年龄超过 35 岁属于高龄孕妇。
2.准备怀孕的女性最好从孕前 3 个月开始补充叶酸,并持续至整个孕期。
3.早孕反应一般在孕 6 周开始出现,在孕 3 个月后自然消失。
4.孕妇(成人)正常血压为收缩压低于 140 毫米汞柱(mmHg,)舒张压低于 90毫米汞柱。
5.由于梅毒、艾滋病和乙肝病毒可以透过胎盘感染胎儿,因此在首次产前检查时应做相应的化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6.如果在孕前或孕期感染了弓形虫病,可能造成孕妇流产、死胎、死产、早产或胎儿畸形等不良妊娠结局。
7.在孕晚期产前检查项目中,血压、体重、宫高、尿蛋白、胎心率是每次必查的项目,但 B 超不需要每次检查。
8.产前诊断是指对胎儿进行先天性缺陷和遗传性疾病的诊断,包括相应筛查。
年龄超过 35 岁的孕妇应进行产前诊断。
9.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妊娠期贫血的诊断标准为孕期血红蛋白(Hb)低于110 克 / 升(g/L)。
10.贫血孕妇应在医生指导下补充小剂量铁剂,同时注意补充维生素C,以促进铁的吸收与利用。
11.孕妇补充各种维生素并非多多益善。
如果过量摄入维生素 A,可能会对胎儿有害。
12.孕妇分娩前,如果出现阴道出血量多伴有或不伴腹痛、规律宫缩伴阵痛、胎膜破裂(破水)、头晕、头痛、严重呕吐、高烧、视物不清等情况,应立即去医院。
【2019年整理】母婴健康素养55条
17. 新生儿出生后由于体内水分丢失较 多,可导致生理性体重下降,但一般不 超过出生体重的10%,约7~10天体重 恢复。 18. 新生儿满月时,体重增加600克以 上为正常。 19. 新生儿的生理性黄疸一般7~10天 左右消退。 20. 新生儿的脐带脱落时间一般在出生 后1~2周。
21. 假月经、乳房肿大与泌乳、“螳螂嘴” 与“马牙”等都属于新生儿期正常的生理现 象。
(破水)、头晕、头痛、严重呕吐、高烧、 视物不清等情况,应立即去医院。
13. 足月产是指妊娠满37周至不满42周 期间分娩。 14. 自然分娩是最理想、对母婴最安全的分 娩方式。与剖宫产相比,有明显的优越性。 15.由于分娩后体内激素水平急剧改变, 产妇从分娩开始至产后10日内容易出现短 暂、轻微的心境不良,如:郁闷、易落泪、 哭泣、不安、轻度情绪紊乱、易疲乏并伴 随焦躁,称为产母郁闷。 16. 新生儿出生时的平均体重为3200克(6 斤4两)左右,出生体重达到或超过4000 克为巨大儿。
25. 充足的睡眠有助于促进婴儿发育,满月内的 新生儿一昼夜的睡眠时间一般为16~18个小时。 26.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在婴儿出生72小时后采集 足跟血,进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和苯丙酮尿 症(PKU)等疾病的筛查。 27. 新生儿听力筛查在出生后3~5天内进行。如 果初步筛查有问题或可疑,应于3个月内进行复 查或转诊到专科医院,以便及早发现听力异常。
45. 月经规律的女性,推算预产期的方法是从末 次月经的第一天开始计算,(公历)月份-3或 +9,日数+7。 46. 妇女怀孕后,首次产前检查最好在孕13周前。 孕期如果没有异常情况,应至少接受5次产前检 查,城市孕妇产前检查一般在9次以上。 47. 孕妇大约在孕18~20周开始自觉胎动。孕晚 期胎动计数的方法为:每天早、中、晚各数1小 时,三次相加再乘以4,12小时胎动计数正常应 在30次及以上。 48. 孕妇生病需用药时,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在需要紧急医疗救助时,应拨打120急救电话。
论述母婴安全五项制度
摘要:母婴安全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
为了保障母婴健康,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母婴安全制度。
本文将从母婴安全五项制度的概念、内容、实施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论述,旨在为提高母婴安全水平提供参考。
一、引言母婴安全是指从孕妇怀孕开始,到婴儿出生后的一段时间内,保障母婴身心健康,预防母婴疾病,降低母婴死亡率的一系列措施。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母婴安全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母婴安全制度,为保障母婴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母婴安全五项制度的概念母婴安全五项制度是指针对孕妇、产妇和新生儿,从孕期保健、产前检查、分娩接生、产后康复和儿童保健等方面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具体包括:1. 孕期保健制度:为孕妇提供全面的孕期保健服务,包括孕前咨询、孕产期健康教育、孕期营养指导、孕期疾病筛查等。
2. 产前检查制度:对孕妇进行系统的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孕期并发症,确保母婴安全。
3. 分娩接生制度:规范分娩接生程序,提高分娩质量,降低分娩风险。
4. 产后康复制度:为产妇提供产后康复服务,帮助产妇尽快恢复身体健康。
5. 儿童保健制度:对新生儿和婴幼儿进行定期健康检查,预防儿童疾病,保障儿童健康成长。
三、母婴安全五项制度的内容1. 孕期保健制度(1)孕前咨询:为准备怀孕的夫妇提供孕前咨询,指导他们做好孕前准备。
(2)孕产期健康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孕产期健康教育,提高孕妇的健康素养。
(3)孕期营养指导:为孕妇提供科学合理的孕期营养指导,确保母婴营养需求。
(4)孕期疾病筛查:对孕妇进行孕期疾病筛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孕期并发症。
2. 产前检查制度(1)定期产检:要求孕妇定期进行产前检查,确保母婴安全。
(2)孕期并发症筛查:对孕妇进行孕期并发症筛查,预防和治疗孕期并发症。
3. 分娩接生制度(1)规范分娩接生程序:规范分娩接生流程,提高分娩质量。
(2)降低分娩风险:通过科学接生,降低分娩风险。
4. 产后康复制度(1)产后康复指导:为产妇提供产后康复指导,帮助产妇尽快恢复身体健康。
北京制定母婴安全评价指数发布孕产妇健康素养三十条
北京制定母婴安全评价指数发布孕产妇健康素养三十条
日前,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召开媒体沟通会,介绍北京市区域母婴安全保障筑基行动有关情况。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党委委员、市中医管理局局长屠志涛介绍,为推进健康中国行动,提升区域母婴安全保障水平,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已于8月26日印发通知,启动母婴安全保障筑基行动。
屠志涛介绍,该行动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制定并发布《北京市孕产妇健康素养三十条》,旨在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孕产妇及家属了解并掌握应知应会关键信息。
同时,北京市卫生健康委依托市级危重孕产妇抢救中心、北京妇产医院等12家单位及7家市级危重新生儿抢救中心,在有助产技术服务的15个区级妇幼保健院,分别建立产科基层服务点、新生儿科基层服务点,启动妇幼健康名院、名科、名医“三名”下基层工作,帮助对口区妇幼保健院加强产科建设,建立健全新生儿科(病室),加强人才培养,为基层提升孕产妇及新生儿救治能力提供支持。
据了解,为保障母婴安全工作质量,北京市卫生健康委率先制定区域母婴安全保障评价指数,通过定量和定性指标相结合的方式,确定15项评价指标,对各区母婴安全保障情况评价出高风险、低风险、比较安全、安全、非常安全5个等级。
同时,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将定期对各区、各级医疗机构落实情况和效果开展区域母婴安全保障评价,定期公布评价
结果,并实行色标管理。
屠志涛强调,各区、各相关医疗机构要实时掌握高危孕妇数据,对每例高危孕产妇进行追访指导,助产机构每月开展实战演练。
确保发现一例、登记一例、报告一例、管理一例、救治一例,全力保障母婴安全。
此外,北京市明确区卫生健康委,市、区妇幼保健院,市、区危重孕产妇及新生儿救治中心,助产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其他医疗机构的母婴安全任务和责任,明晰母婴安全保障责任界线。
母婴健康素养
母婴健康素养母婴健康素养是指母亲和婴儿在生活中养成的健康习惯和知识,包括孕期保健、产后护理、母乳喂养、婴儿营养、疾病预防等方面。
母婴健康素养的提高,不仅能够保障母婴的健康,还能够提高家庭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孕期保健是母婴健康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孕妇应该注意饮食营养,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同时避免食用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饮酒、吸烟等不良习惯。
孕妇还应该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
此外,孕妇还应该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孕期并发症,保障母婴的健康。
产后护理也是母婴健康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产妇在分娩后需要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
产妇还需要注意饮食营养,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同时避免食用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
产妇还需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避免感染。
此外,产妇还需要定期进行产后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产后并发症,保障母婴的健康。
母乳喂养是母婴健康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母乳是最好的婴儿食品,含有丰富的营养素和免疫因子,能够提高婴儿的免疫力,预防疾病。
母亲应该在婴儿出生后尽早开始母乳喂养,保证足够的母乳摄入量。
母亲还应该注意饮食营养,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同时避免食用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
母亲还应该注意个人卫生,保持乳房清洁,避免感染。
此外,母亲还应该定期进行产后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乳房疾病,保障母婴的健康。
婴儿营养是母婴健康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婴儿需要足够的营养素来支持生长发育,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
母亲应该在婴儿出生后尽早开始母乳喂养,保证足够的母乳摄入量。
如果母乳不足或者无法喂养母乳,可以选择配方奶粉喂养。
婴儿的饮食应该逐渐引入辅食,包括米粉、蔬菜泥、水果泥等,逐渐增加营养素的摄入量。
此外,婴儿的饮食应该注意卫生,避免食用过期、变质、不洁食品,保障婴儿的健康。
妇幼健康素养条
妇幼健康素养55条1.女性生育的最佳年龄是24~29岁,孕妇年龄超过35岁属于高龄孕妇。
2.准备怀孕的女性最好从孕前3个月开始补充叶酸,并持续至整个孕期。
3.早孕反应一般在孕6周开始出现,在孕3个月后自然消失。
4.孕妇(成人)正常血压为收缩压低于140毫米汞柱(mmHg),舒张压低于90毫米汞柱。
5.由于梅毒、艾滋病和乙肝病毒可以透过胎盘感染胎儿,因此在首次产前检查时应做相应的化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6.如果在孕前或孕期感染了弓形虫病,可能造成孕妇流产、死胎、死产、早产或胎儿畸形等不良妊娠结局。
7.在孕晚期产前检查项目中,血压、体重、宫高、尿蛋白、胎心率是每次必查的项目,但B超不需要每次检查。
8.产前诊断是指对胎儿进行先天性缺陷和遗传性疾病的诊断,包括相应筛查。
年龄超过35岁的孕妇应进行产前诊断。
9.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妊娠期贫血的诊断标准为孕期血红蛋白(Hb)低于110克/升(g/L)。
10.贫血孕妇应在医生指导下补充小剂量铁剂,同时注意补充维生素C,以促进铁的吸收与利用。
11.孕妇补充各种维生素并非多多益善。
如果过量摄入维生素A,可能会对胎儿有害。
12.孕妇分娩前,如果出现阴道出血量多伴有或不伴腹痛、规律宫缩伴阵痛、胎膜破裂(破水)、头晕、头痛、严重呕吐、高烧、视物不清等情况,应立即去医院。
13.足月产是指妊娠满37周至不满42周期间分娩。
14.自然分娩是最理想、对母婴最安全的分娩方式。
与剖宫产相比,有明显的优越性。
15.由于分娩后体内激素水平急剧改变,产妇从分娩开始至产后10日内容易出现短暂、轻微的心境不良,如:郁闷、易落泪、哭泣、不安、轻度情绪紊乱、易疲乏并伴随焦躁,称为产母郁闷。
16.新生儿出生时的平均体重为3200克(6斤4两)左右,出生体重达到或超过4000克为巨大儿。
17.新生儿出生后由于体内水分丢失较多,可导致生理性体重下降,但一般不超过出生体重的10%,约7~10天体重恢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母婴健康素养
基本知识与技能55条
基本知识和理念
1、女性生育的最佳年龄是24—29岁,孕妇年龄超过35岁属于高龄孕妇。
2、准备怀孕的女性最好从孕前3个月开始补充叶酸,并持续至整个孕期。
3、早孕反应一般在孕6周开始出现,在孕3个月后自然消失。
4、孕妇(成人)正常血压为收缩压低于140毫米汞柱(mmHg),舒张压低于90毫米汞柱。
5、由于梅毒、艾滋病和乙肝病毒可以透过胎盘感染胎儿,因此在首次产前检查时应做相应的化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6、如果在孕前或孕期感染了弓形虫病,可能造成孕妇流产、死胎、死产、早产或胎儿畸形等不良妊娠结局。
7、在孕晚期产前检查项目中,血压、体重、宫高、尿蛋白、胎心率是每次必查的项目,但B超不需要每次检查。
8、产前诊断是指对胎儿进行先天性缺陷和遗传性疾病的诊断,包括相应筛查。
年龄超过35岁的孕妇应进行产前诊断。
9、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妊娠期贫血的诊断标准为孕期血红蛋白(Hb)低于110克,升(g,L)。
10、贫血孕妇应在医生指导下补充小剂量铁剂,同时注意补充维生素C,以促进铁的吸收与利用。
11、孕妇补充各种维生素并非多多益善。
如果过量摄入维生素A,可能会对胎儿有害。
12、孕妇分娩前,如果出现阴道出血量多伴有或不伴腹痛、规律宫缩伴阵痛、胎膜破裂(破水)、头晕、头痛、严重呕吐、高烧、视物不清等情况,应立即去医院。
13、足月产是指妊娠满37周至不满42周期间分娩。
14、自然分娩是最理想、对母婴最安全的分娩方式。
与剖宫产相比,有明显的优越性,
15、由于分娩后体内激素水平急剧改变,产妇从分娩开始至产后10日内容易出现短暂、轻微的心境不良,如:郁闷、易落泪、哭泣、不安、轻度情绪紊乱、易疲乏并伴随焦躁,称为产母郁闷。
16、新生儿出生时的平均体重为3200克(6斤4两)左右,出生体重达到或超过4000克为巨大儿。
17、新生儿出生后由于体内水分丢失较多,可导致生理性体重下降,但一般不超过出生体重的10%,约7~10天体重恢复。
18、新生儿满月时,体重增加600克以上为正常。
19、新生儿的生理性黄疸一般7~10天左右消退。
20、新生儿的脐带脱落时间一般在出生后1~2周。
21、假月经、乳房肿大与泌乳、“螳螂嘴”与“马牙”等都属于新生儿期正常的生理现象。
22、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物。
纯母乳喂养可满足6个月内婴儿所需的全部液体、能量和营养素。
婴儿添加辅食后,可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或2岁以上。
0—6个月的正常足月婴儿如果采用纯母乳喂养或者配方奶喂养,一般不用23、
额外补充钙剂,但应于生后15天开始,每天补充维生素D400—800国际单位。
满月内的新生儿能看清楚的最佳距离为20厘米左右。
24、
25、充足的睡眠有助于促进婴儿发育,满月内的新生儿一昼夜的睡眠时间一般为16—18个小时。
26、新生儿疾病筛查是在婴儿出生72小时后采集足跟血,进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和苯丙酮尿症(PKU)等疾病筛查。
27、新生儿听力筛查在出生后3—5天内进行。
如果初步筛查有问题或可疑,应于3个月内进行复查或转诊到专科医院,以便及早发现听力异常。
28、婴儿的前囟(在头的顶部)是由4块颅骨相接处形成的空隙,出生时对边距离约为2.5厘米,一般在12~18个月时闭合。
29、婴儿出生后要按照计划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
其中,乙肝疫苗应在孩子出生、满月和6个月时接种三针。
30、婴儿乳牙萌出的时间有较大差异,一般在4~10个月之间。
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
31、为减少铅对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孕妇最好不染发、少化妆。
孕期的服装以舒适为宜,最好不穿高跟鞋。
32、孕妇在电脑视屏前的工作时间,每周不宜超过20小时,每天不宜超过4
小时。
33、正常孕妇应每天进行适量身体活动,如:散步、体操、瑜伽、游泳等。
34、孕妇应选用软毛牙刷,除了每天两次正确刷牙,还应饭后漱口,保证口腔处于清洁状态。
35、孕前体重正常、体瘦型和体胖性的孕妇,孕前增重分别为12公斤、14—15公斤、7—8公斤。
孕中期开始每周体重增加分别为400克、500克、300克。
36、孕妇应从孕中期开始每天增加能量摄入200千卡,建议孕中期每天增加蛋白质
15克,孕晚期每天增加蛋白质20克,相当于每天增加总计约50—100克的鱼、禽、蛋、瘦肉。
37、孕中期、孕晚期和哺乳期妇女钙的适宜摄入量分别为每天1000毫克、1200毫克和1200毫克。
38、从孕中期开始,孕妇应每日至少摄入牛奶250毫升或相当量的奶制品并补充钙300毫克,或者喝低脂牛奶500毫升(避免能量摄入过多),同时还应补充维生素D,以促进钙的吸收。
39、用母乳喂养的产妇每日需要增加摄入蛋白质20克,即相当于二两瘦肉或3个鸡蛋所提供的蛋白质,摄入过多并无好处。
40、新妈妈在产后坐月子期间,房间应定时通风,室内温度在25摄氏度左右,湿度约50%~60%,每天都应该吃水果和蔬菜,可以刷牙、洗头、淋浴。
41、婴儿出生后应尽早开始母乳喂养,产妇应在分娩后1小时内开始让婴儿吸吮乳房。
42、由于各种条件限制无法完全用母乳喂养时,为婴儿首选补充的母乳代用品为婴儿配方奶粉。
43、中国营养学会建议,从6月龄开始,需要逐渐给婴儿补充非乳类的辅助食品,首选添加铁强化婴儿营养奶粉。
44、根据国家规定:有不满1周岁婴儿的女职工,其所在单位应当在每班劳动时间内给予其两次哺乳(含人工喂养)时间,每次30分钟。
45、月经规律的女性,推算预产期的方法是从末次月经的第一天开始计算,(公
+7。
历)月份-3或+9,日数
46、妇女怀孕后,首次产前检查最好在孕13周前。
孕期如果没有异常情况,应至少接受5次产前检查,城市孕妇产前检查一般在9次以上。
47、孕妇大约在
孕18—20周开始自觉胎动。
孕晚期胎动计数的方法为:每天早、中、晚各数1小时,三次相加再乘以4, 12小时胎动计数正常应在30次及以上。
48、孕妇生病需用药时,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在需要紧急医疗救助时,应拨打120急救电话。
49、哺乳闭经避孕法要求产妇符合产后6个月内、完全母乳喂养(每日6次以上)、月经未恢复三个条件,避孕效果可达98%。
如果有任何一条不符合,即应尽早采取其他避孕措施。
50、为婴儿制作辅食时,应尽可能少糖、无盐、不加调味品,但可添加少量食用油。
婴儿满1岁后,为其单独制作的辅助食品,才可以额外加少许盐。
51、良好的进食行为要从小培养。
婴儿应从7~8个月开始锻炼咀嚼能力,允许其用手抓握食物吃,到10~12个月可以训练孩子自己用勺进食。
52、婴幼儿发热时体温超过38.5?,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如物理降温或给予退热药物。
53、婴儿发生腹泻后,不需要禁食,可以继续母乳喂养,调整饮食,并及时补充液体,避免发生脱水。
54、数呼吸次数,有助于早期识别肺炎。
在相对安静状态下,2天至2个月的婴儿呼吸次数不应超过60次,分,2个月至1岁的婴儿呼吸次数不应超过50次,分。
55、避免儿童发生摔落、烧烫伤、溺水、中毒、触电等意外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