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中考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11章 小粒子和大宇宙 学科素养课件(共31张PPT)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11章 小粒子和大宇宙 学科素养课件(共31张PPT)

知识点 分子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扩散现象的判断: (1)从概念上判断,分子热运动是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而机械运动则是 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2)从微观与宏观上判断,微观世界中分子 的无规则运动是肉眼看不到的,而宏观世界中物体的机械运动则是用肉眼能看到 的;(3)从引起运动的因素上判断,分子热运动是自发的、是永不停息的、是不受外 界影响的,而物体的机械运动则要受到外力的影响. 例如:秋天,桂花飘香属于由于分子运动而形成的扩散现象,而冬天,雪花飘扬是由于 雪花受重力和风力作用下的机械运动,它不属于扩散现象.
知识点 分子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1.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也说明物质的分子间存 在空隙. 2.影响扩散的因素:温度越高,扩散越快(即分子做无规则运动跟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 做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3.扩散现象的认识和理解: (1)扩散现象只能发生在不同的物质之间,同种物质之间不能发生扩散现象.(2)不同物质 只有相互接触时,才能发生扩散现象,没有相互接触的物质,是不会发生扩散现象的.(3)扩 散现象是两种物质的分子彼此进入对方,而不是单一的某种物质的分子进入另一种物质. (4)气体、液体和固体之间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不同状态的物质之间也可以发生.
知识点 微观粒子
1.质子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中子不带电;原子核内的质子和中子个 数不一定相等. 2.原子核式结构与太阳系类似.原子核式结构中,把原子核看成位于太 阳系中心的太阳,把电子看成绕太阳不停运动的行星. 3.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是科学家模拟出来的原子结构模型,它只能帮助我 们理解原子的大致结构,而不是原子结构的真实再现.
知识点 微观粒子
气球吹足气,并用细线将口扎紧,过一两天就瘪掉了.气球 中充的气怎么没有了?这个事实能说明什么问题呢?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 4.第十一章 小结与复习 PPT精品课件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 4.第十一章  小结与复习 PPT精品课件

自主学习目标
1. 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
2. 理解各种星系和原子结构的相似之处。
3. 在宇宙探索中的长度单位。
自主检测 1.通常情况下,原子呈中性,这是因为( A.组成原子的所有微粒都不带电 B.原子核带负电 D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C.中子不带电
D.原子核内质子所带的正电荷数与核外所有电子所带的 负电荷数相等
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
小结与复习
自主学习目标 1.知道自然界是由各种各样的物质组成。
2.知道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记住阿伏加德罗。
3.了解微观粒子的种类和原子模型。
自学检测 1. 分子是由___构成. 原子 英 道尔顿 2. ___国科学家____证明了原 子的存在. 电子 3. 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___, 负 并发现阴极射线是速度很高的带_ _电的粒子组成. 卢瑟福 4. ____在成功地进行了 α 粒子散 核式 射实验后,提出了___结构模
7. 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时间长了,这些字比刚写上时难擦 掉,原因是( B )
A.粉笔与表面凹凸不平的黑板摩擦,使白粉紧紧地“粘”在
黑板上 B.粉笔与黑板之间发生了扩散现象,时间越长,粉笔的分子 进入黑板里越多、越深 C.粉笔灰凝结在黑板上变坚硬了
D.粉笔与黑板间的摩擦力增大
运动以及温度影响分子运动的剧烈
程度. 2.你用什么方法证明分子之间有间隙?说出你的方法步骤.
想一想
• 物体很难被拉开,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
难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 斥力
引力
.
,物体很
• “破镜不能重圆”说明: 分子间距离大于分子力作用范围 .
• 哪些现象和实验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 铅块挂物等 • 哪些现象和实验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斥力? 物体难以被压缩等

最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PPT

最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PPT

目前,人类能观测到的空间最远已到达1026m的 宇宙深处。
在人们不能直接看到的世界里,例如:细胞、病毒、分子、 原子……目前科学家的研究已深入到了1 0-15m的微观领域。
我们周围的一切,包括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都是 物质,那么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二、物质的组成 1、四元素说
古希腊人认为宇宙万物由水、火、土、气组成,称 为“四元素说”。
2、五行说 我们的祖先认为宇宙万物由金、木、水、火、土组成, 称为“五行说”。
3、分子说
从实验中发现,自然界中确实存在着保持物质化学性质 不变的最小微粒。
1811年,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加德罗首先把它命 名为“分子”后来,人们又发现分子也有结构,它们 是由原子组成的。
(1)分子: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 微粒。
分子质量很小 你流的一滴汗里,大约 有1×1027个水分子。
分子数目很多:一滴水里含有1.5万亿亿个水分子,如果 每人每分钟数100个则需要9000年。
交流与讨论 干旱的田龟裂为土块,土 块可碎成细泥,细泥又碎 为沙尘,沙尘还能继续分 裂吗?
能继续分裂;因为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 还可以继续再分。
•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 •第一节 走进微观
导入新课
我们生活在辽阔的宇宙中,宇宙到底有多大? 又是由什么东西组成?空气到底由什么物质组成? 今天我们就开始学习。
新课讲授
一、自然的尺度
浩瀚的星空
远飞的大雁
用电子显微镜 观察到的病毒
从无限的宇宙到微小的基本粒子,物质以各种各样的 形态展现着,宇宙及微观领域到底有多大呢?
(2)物质组成 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现代科技可以使人们观察 到构成物质的分子或原子。
硅表面的硅原 子排列的图像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课件 (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课件 (新版)沪科版

11.(3分)有的分子,如铁分子,由单个原子组成,叫做__
__(填“单原子分子”或“多原子分子”)。
12.(3分)1911年,卢瑟福在__ 构模型。
__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核式结
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 11.1 走进微观
13.(3分)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原子的中心叫__ __,带负电的 ____在不同轨道上绕着__ __运动,就像地球绕着__ __运动一样。 14.(3分)物理学中一个基本的概念是“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 (1)1811年,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伽德罗将组成物质的仍能保持其化学 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命名为____。1911年,著名科学家__ __在进行 了α粒子散射实验后,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2) 以 氢 原 子 为 例 , 下 面 四 幅 图 中 能 正 确 示 意 氢 原 子 核 式 结 构 的 是 ()
17.关于物质的组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B.原子是由原子核和中子组成的
C.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D.质子和中子还有更精细的结构
18.通常情况下,原子呈中性,这是因为( )
A.组成原子的所有微粒都不带电
B.原子核带负电
C.中子不带电
D.原子核内质子所带的正电荷数与核外所有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
__
和绕核高速运动的__ __组成,原子核由
____和____组成,它们也还有更精细的结构,它们
又是由“____”组成的。
25.电子的发现说明____是可分的,质子和中子的 发现说明__ __是可分的,夸克的发现说明__ 和 __是可分的
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 11.1 走进微观
26.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土星是太阳系中最美丽的行星,它是一颗由浓密大气包裹的 液体星球,用望远镜可以看到它有一个美丽的光环,像一项 巨大的草帽,如图所示。土星光环是由石块、冰块和尘埃组 成的。其实,不仅土星有光环,木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也有 光环,只不过比较稀薄而已。 (1)土星及其他一切天体都是由__ __组成的。 (2)组成土星的物质形态包括_ _固态__、__液态__和__气态__。 (3)通过短文,你还获得了哪些信息? 说出一条来。 解:(3)木星、天王星、海王星也有光环。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ppt复习课件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ppt复习课件
物理·新课标(HK)
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 ┃ 回眸教材析知识
6.浩瀚的星空 太阳系除了太阳这个唯一的恒星外,至今已经发现还有 8 大行星、 66 颗卫星、 2000 多颗有正式命名或编 号的小行星,以及数量可观的 彗星 和 流星 。银河系 中有众多像 太阳 这样的恒星。比邻星与地球之间的距离 约是40万亿km,光从比邻星出发大约需要 4.2 年才能到达 地球。在浩瀚的宇宙中,还有许多像银河系这样的星系。
规律总结: ①组成物质的大量分子靠它们之间的引力和斥力相互联 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统一体,即物体。 ②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由于两个力并不一定 相等,就出现了只表现为引力或斥力的现象。分子间的引力 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减小,随分子间距的减小而增 大,其中斥力始终变化较大。
物理·新课标(HK)
物理·新课标(HK)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 ┃ 回眸教材析知识
5.探索的历程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们主要依靠 肉眼观察 、 简单猜测 与 推理 来认识宇宙。 1543年, 哥白尼 通过30多年的观察与分析,提出了 “ 日心说 ”。 1632年, 伽利略 利用望远镜探索宇宙,人类的视线 深入到了更为宽广的星空。 1687年, 牛顿 发表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 为探索宇宙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到了20世纪,人类终于梦想成真,踏上了太空的旅程。
物理·新课标(HK)
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 ┃ 回眸教材析知识
2.原子结构 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 道尔顿
证明了原子的存在。
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 汤姆孙 发现带负电的“电子”。
1909年, 卢瑟福 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原子是由
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 原子核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课件 (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课件 (新版)沪科版

B.DNA、质子、原子
C.质子、原子、DNA D.质子、DNA、原子
4.(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zhèngquè)的是( )
A.空气中细小的灰尘就是分子
B.大雾中,我们看到空气中许多极小的水珠就是一个个小分子
C.把一块铜块锉成极细的铜屑就是铜分子
D.由于分子非常子的说法,正确(zhèngquè)的是( )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④⑤ 21.为了揭示大自然的奥秘,无数科学家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汤姆孙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 B.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 C.近代科学家提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夸克”的更小粒子组成的 D.组成大自然的天体和微观粒子都在不停地运动,其中太阳是宇宙真正的中心 22.2011年11月9日,俄罗斯“福布斯——土壤”火星探测器在地球近地轨道上因主发动机启 动失败而无法(wúfǎ)变轨。经查,是太空中的带电粒子对机载计算机系统产生影响导致程序出错。 下列粒子中,因不带电首先可以排除的是( ) A.电子 B.原子核 C.中子 D.质子
B.考场中小明为了提神,涂了清凉油,许多考生都闻到了气味 C.当有人用修正液覆盖错字时,第常十页,能共23闻页。 到刺鼻气味
第十一章 小粒子(lìzǐ)与大宇宙 11.2 看不见的运动
4.(4分)甲、乙两个相同的透明玻璃水杯,盛有质 量相等、温度不同的纯净水,其中一杯是80 ℃的热 水,另一杯是5 ℃的冷水,它们都静静地放置在水平 桌面上。同时向两个水杯中滴入一滴碳素墨水,
10.(3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__ __组成的。纳米技术是一种高新科学技术和工 程技术,纳米是很小的长度单位(dānwèi),1 nm=10-9 m,若一个分子的直径为 10-10 m,我国科学家制造的纳米碳纤维管的直径是33 nm,相当于__ __个分子 一个一个排列起来的长度。

沪科初中物理八下《11第11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PPT课件

沪科初中物理八下《11第11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PPT课件
• •14.2013年,“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飞行器顺利完成首次对接, 开启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新阶段。如图所示为“神舟十号”与“天宫一 号”即将对接时的模拟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完成对接后,“神舟十号”相对于“天宫一号”是运动的 •B.在完成对接后,“神舟十号”相对于“天宫一号”是静止的 •C.“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在轨道上运行时没有质量 •D.“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在轨道上运行时没有惯性
•17.进入刚装修完的房屋,我们常常会闻到一种刺鼻的气味,这气味主要来自装修 材料中的甲醛。能闻到气味则说明甲醛分子在做__
•__
运动,这种运动会随温度的升高而__ __(填“加剧”或“减慢”)。
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
•18 . 固 体 、 液 体 、 气 体 分 子 间 的 距 离 , 从 小 到 大 排 列 的 顺 序 一 般 是
__
,分子间的作用力从小到大排列的顺序一般是
•19.2011年11月3日1时23分,“神舟八号”到达距“天宫一号”30 m的停泊点,开 始以0.2 m/s的相对速度向“天宫一号”缓缓靠拢对接。
•(1)从30 m的停泊点到相互接触共耗____s;
•(2)对接完成后,若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神舟八号”是____的。
•23.北极是冰雪的世界,尽管温度很低,北极熊仍然能闻到海豹的气味,说明在北 极,空气分子仍然在____ 。
____,__ __带正电,__ __不带电。由此知道原子核是由__ __和
组成,并
且带____电。
Hale Waihona Puke 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22.苏州市已开展对空气中PM2.5浓度的检测工作,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 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们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后 会进入血液对人体形成危害,室外空气中的PM2.5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燃烧的排放, 室内空气中的PM2.5主要来自吸烟产生的烟雾。PM2.5在空中的运动__ __(填“属 于”或“不属于”)分子的热运动;有效减小PM2.5在空气中浓度的做法是

(小复习)中考物理 八下 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复习课件 沪科版

(小复习)中考物理 八下 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复习课件 沪科版

6.浩瀚的星空 太阳系除了太阳这个唯一的恒星外,至今已经发现还有 __8__大行星、__66__颗卫星、__2000__多颗有正式命名或编 号的小行星,以及数量可观的__彗星__和__流星__。银河系中
有众多像__太阳__这样的恒星。比邻星与地球之间的距离约是 40万亿km,光从比邻星出发大约需要__4.2__年才能到达地 球。在浩瀚的宇宙中,还有许多像银河系这样的星系。
期末复习卷第6题针对训练
4.如图11-3所示,甲、乙、丙三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 有密度不同的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在液体内部同一水 平面a、b、c三点处液体的压强相等,则各容器中液体的密度大 小、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排列顺序都正确的是( C )
A.ρ甲>ρ乙>ρ丙,p甲=p乙=p丙
B.ρ甲>ρ乙>ρ丙,p甲<p乙<p丙 C.ρ甲>ρ乙>ρ丙,p甲>p乙>p丙 D.ρ甲<ρ乙<ρ丙,p甲<p乙<p丙
期末复习卷第3题针对训练
1.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B.运动速度小的物体的惯性大 C.运动的物体和静止的物体都有惯性 D.运动速度大的物体的惯性大
2.小明坐在匀速直线运动的火车车厢里,看到车厢地 板上的箱子在火车急刹车时向前滑行了一段距离后停下,当 时他产生了四种想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C )
[方法点拨] 卢瑟福在总结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结构 的核式模型。要理解原子的核式结构是中间有一个原子核,核 外是高速运动的电子。
典例3:扩散现象和分子运动
例3 下面有四个可以用来说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 动的例子,其中不正确的是( C )
A.为了杀死空气中的细菌预防感冒,常在屋子里加热醋, 不久整个屋子都会嗅到醋味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小粒子与大宇宙单元复习共18页PPT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小粒子与大宇宙单元复习共18页PPT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小粒子与大宇宙单元复 习
•Leabharlann 46、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 留。

4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48、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49、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 有所长 。

5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箪瓢 屡空, 晏如也 。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八年级物理下册沪科版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复习课件

八年级物理下册沪科版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复习课件

分子动理论
分子动理论的内容
(1)分子间有空隙。 (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宏观表现为扩散现象。
(3)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引力和斥力共生共灭。
①物体被拉伸时,引力大于斥力,表现为引力。 ②物体被压缩时,斥力大于引力,表现为斥力。
【跟踪训练】(2012·成都中考改编)分别在冷水和热水中同 时注入一滴墨水,5 s后的现象如图所示,该现象说明( )

A.只有热水的分子在做运动
B.冷水的分子不做运动
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D.扩散只能在液体中发生,不能在气体、固体中发生
【解析】选C。观察题图可以发现,墨水在冷水杯中扩散的速
度慢,在热水杯中扩散的速度快,说明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 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故C选项正确。一切物质的 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B选项错误。扩散可以 发生在不同状态的物质之间,故D选项错误。
质子(带正电) 原子核 夸克 中子 不带电 原子 物质的组成 电子(带负电) 分子
【跟踪训练】
(2012·绵阳中考)下列关于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B.利用纳米科学技术可以操控物质的分子
)
C.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一定减小
看 不 见 的 运 动
扩散现象: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质的分子结构:⑧__________________
分子动理论的内容:⑥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⑥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间存在着空隙;一切物
体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着相 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二是分子间有间隙 介于气体和固体之间 ⑦定义: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 ⑧气体:分子间距离很大,分子间作用 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扩散现象说明:一是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力很小;固体:分子间距离很小,分子间作用力很大;液体: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单元复习课件 (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单元复习课件 (新版)沪科版
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
单元复习
第十一章 知识结构图
易错盘点 易错点:不能正确理解分子动理论 易错现象: 1.沙粒、尘埃等肉眼可见的,属于较小的宏观物体,不是分子。 2.误认为分子间的引力、斥力可以单独存在。 【例】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室内扫地时,在阳光的照射下看到灰尘在空中飞舞 B.晒衣服时水分蒸发,衣服变干 C.用盐水腌蛋,蛋变咸 D.把一块冰放入温暖的室内,一会儿冰就熔化成水
举一反三 1.如图所示,是由微颗粒(1~50 nm)制备得到的新型防菌“纳米纸” 。在“纳米纸”的表 面细菌无法停留且油水不沾。与此现象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 A.组成“纳米纸”的分子间没有间隙 B.油与“纳米纸”分子间有斥力没有引力 C.“纳米纸”可阻止细菌分子无规则运动 D.油分子间引力使纸面上的油汇集成小油珠
D )
2. 市教育局明确要求全市所有中小学均为无烟学校, 各学校会议室里均张贴了如图所示 的标志。这主要是考虑到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就会充满烟 味,这是因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D )
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C.分子间有间隙
B.分子之间有作用力 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A
)
【错解】B、C 【错因分析】物态变化可以用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来解释,当温度升高时,分子热运动剧 烈,有一些动能大的分子能克服周围分子的引力而跑到液体外面去,成为气体分子,这就是 蒸发; 用盐水腌蛋, 蛋变咸是分子运动的结果, 也能用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来解释。 A 选项中, 我们看到的灰尘不是分子,它的运动是因受重力和空气流动施加的作用力等其他外力的作用 而飞舞,不能用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来解释。

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1章《小粒子与大宇宙》ppt单元课件

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1章《小粒子与大宇宙》ppt单元课件

)
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 16.将人们首先带入原子微观世界的发现是 ( ) 11.1 走进微观
A.质子的发现 B.电子的发现 C.中子的发现 D.夸克的发现 17.关于物质的组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B.原子是由原子核和中子组成的 C.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D.质子和中子还有更精细的结构 18.通常情况下,原子呈中性,这是因为( ) A.组成原子的所有微粒都不带电 B.原子核带负电 C.中子不带电 D.原子核内质子所带的正电荷数与核外所有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 19.关于卢瑟福提出的原子结构的核式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中子组成的 B.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 C.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D.原子的质量几乎集中在原子核外
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 11.1 走进微观 23.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 __ __发现,阴极射线
在电场或磁场作用下可发生偏转 , 偏转方向与带 ____电的粒子相同。后来人们把这种粒子称为电子, 他由此获得了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0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24 . ____ 由原子组成 , 原子由居于原子中心的 __ __ 和绕核高速运动的__ __组成,原子核由 ____和____组成,它们也还有更精细的结构,它们 又是由“____”组成的。
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 11.1 走进微观
1.(2分)目前,人类能观测到的空间最远已到达__ _m的宇宙深处。 2.(2分)科学家的研究已经深入到了__ __m的微观领域。 3.(3分)按照空间尺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下面排列正确的是( ) A.DNA、原子、质子 B.DNA、质子、原子 C.质子、原子、DNA D.质子、DNA、原子 4.(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空气中细小的灰尘就是分子 B.大雾中,我们看到空气中许多极小的水珠就是一个个小分子 C.把一块铜块锉成极细的铜屑就是铜分子 D.由于分子非常小,人们无法直接用肉眼进行观察 5.(3分)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B.分子是物体不能再分的最小微粒 C.分子是组成物质的仍能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1)组成物质的大量分子靠它们之间的引力和斥力相互联 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统一体——物体. (2)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斥力使分子彼此 分离,使分子间有间隙;而引力使分子凝聚,使分子在某 些区域内维持平衡状态.
(3)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不一定相等,就出现了只表现为
方法的讲解,如猜想、建立和检验物理模型、数学、观察
等物理学中常用的科学方法,又如在探究分子动理论时, 包含的通过可以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不可直接感知的事物 的间接研究方法.
2.通过复习物理学史,了解人类发现微观粒子和探索 宇宙的过程,强调: (1)两种原子结构模型和原子的组成; (2)人类在探索微观世界、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中用 到的科学方法:猜想、建立模型、观察等.
学研究常用的方法.
【典例2】(2011·黄石中考)下列现象中,能表明分子在 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濛濛细雨从空中下落
B.擦黑板时,粉笔灰在空中飞舞 C.水和酒精混合后体积变小 D.炒菜时,满屋飘香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微观分子运动与宏观物体运动 间的区别.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的体积很 小,用肉眼几乎观察不到,我们所能用肉眼直接看到的物
引力或斥力的现象. (4)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其中斥力始终变化最大.
扩散现象可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但是我 们看到的只是物质彼此进入对方,并没有直接看到分子的
运动,我们是由物质彼此进入对方来推断分子在运动 .这里
我们采用了“间接研究”的方法,即通过可以直接感知的 现象来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这也是物理学及其他科
间隙. 2.在研究气体分子的运动时,教材本章第二节的实验探究1
中采用三种不同的放法是为了排除什么因素的干扰?
提示:可有效排除重力促使物质运动的影响,事实上,单 独(a)种放法也可排除这种干扰.
3.观察教材图所示的实验后,有同学认为铅块被吸住是因
为两个铅块挤压时挤出空气后,在大气压作用而不掉下来
的.这种认识合理吗? 提示:不合理.可以估算由大气压强产生的力,此力要比铅 块的重力小得多.
当分子间距离大于0.1 nm时,吸引力起主要
作用;当分子间距离小于0.1 nm时,排斥力起主要作用;
当分子间距离大于分子直径10倍以上时,分子间的作用力 变得十分微弱,可忽略不计.
【典例】(2010·广州中考)用如图所 示的装置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一瓶
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
体,另一瓶装有空气.为了有力地证明 气体发生扩散,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____(选填“A”或 “B”)瓶.根据_________现象可知气体发生了扩散.扩散 现象说明气体分子______________. 若实验温度分别为①0 ℃,②4 ℃,③20 ℃,④30 ℃.则 在温度下_____(填序号),气体扩散最快.
新课标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
1.从题型上看,本章知识涉及的主要题型有选择、填 空、简答、实验探究等.
2.从命题形式上看
(1)选择题和填空题常考查日常生活中的宏观现象与 分子热运动的联系. (2)出示各种原子结构模型,比较微观粒子与宏观物 体的尺度也常以选择题形式出现.
1.复习微观结构和宇宙时,应注重对其中的科学研究
围绕原子核高速运动.
答案:质子 负 电子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1.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扩散现象:不同的物体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 的现象.
(2)扩散现象表明: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
(3)分子的热运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4)温度越高,分子来自热运动越剧烈. 2.分子间有间隙.
3.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所以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 电.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带的正电荷数与原子核外的所有 电子带的负电荷数是相等的,整个原子呈不带电的中性状 态.
4.质子、中子的质量差不多,电子的质量很小,原子的质
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上.
在探究原子的组成时,科学家运用了物理模
型法.建立物理模型,是物理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物理
【解析】本题考查对扩散现象的理解.二氧化氮的密度比空 气的密度大,为了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装二氧化氮 气体的瓶子应放在下面即B瓶.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明显.
答案:B

红棕色变淡的
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误区:混淆分子和宏观物体 【典例】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的是
(
A.烟雾弥漫 C.香气扑鼻 【易错答案】A、B、D B.雪花飞舞 D.尘土飞扬
(3)简答题主要考查利用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解释 生活中的热现象. (4)实验探究题涉及的主要实验是探究分子动理论的
初步知识.
3.从命题趋势分析,本章知识的重要命题点是: (1)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2)物体的微观结构(分子、原子); (3)宇宙的层次结构.
分子和原子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而不能保持物质 的物理性质.如果分子再继续分下去,能得到更小的微粒, 但不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2.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 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都是由称为夸克的更小微 粒组成.
模型是在一定事实的基础上,经过想像、类比等论证提出 的,模型是否正确,需要实验的检验.
【典例1】(2010·广安中考)各种原子都有相似的结构, 如图所示是卢瑟福原子结构模型,原子中心的_____和中子
组成原子核,原子核周围有带_____电荷的_____绕核运动.
【解析】本题考查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带负电的电子在不同的轨道上
体都不属于分子,例如细雨、粉笔灰;水和酒精混合后体
积变小,表明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有间隙,故 A、B、C都不 符合要求.炒菜时,香味分子在空气中做无规则运动,这是
分子运动的一种基本形式,所以选D.
实验探究:探究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1.当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有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
提示:总体积比原来各自的体积之和要小;分子之间存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