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主题和理论特征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情怀重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情怀重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情怀重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富有鲜明时代特征和科学性的思想理论体系,它被誉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也激发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力量。

马克思主义哲学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核心。

作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其独特的价值观和思考方式影响了世界,并在当今社会条件下依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本文将重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带您重新审视这一经典学说。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之一是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一种观点,它认为宇宙万物都是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中的,不存在永恒不变的事物。

辩证唯物主义强调事物运动的普遍性和矛盾规律的普遍性,主张从事物的各个侧面和相互关系中去理解事物。

通过科学实践和理论的反复证明,辩证唯物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另一个基本原理。

它认为社会发展是历史的进程,历史的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所推动的。

历史唯物主义将历史的发展视为一种必然性,强调社会的发展是由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所共同决定的。

在实际应用中,历史唯物主义指导我们认识和改造社会,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础。

三、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历史按照一定的规律发展。

其中包括社会形态演进的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规律、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一致性规律等。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这些规律为指导,对社会历史的演进进行深入研究,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和路径。

四、阶级斗争的理论阶级斗争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历史是由各种矛盾和斗争推动前进的。

阶级斗争作为社会发展的动力,贯穿于整个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

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笔记

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笔记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理论前提
以往哲学从两个方面提供?诵率澜绻鄄那疤?一方面,以往哲学对于人与世界关系的有益探讨积累了具有积极意义的思想材料;另一方面,以往哲学与时代精神的背离及它所包含的内在矛盾为新哲学的形成提供了由以出发的问题。
在近代哲学中,法国唯物主义与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代表着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两种对立的方向,它们对于新世界观的形成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首先,哲学依赖于具体科学,是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了哲学的发展,给哲学提供了新的知识源泉。其次,具体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和知识源泉的哲学,反过来又给予具体科学以世界观和一般方法论的指导。是哲学所特有的功能。
三、哲学的发展与文明的创造和演进
文明的创造与演进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对于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哲学是人类文明创造和演进的产物,它又是人类文明的核心和灵魂,对人类文明的创造与演进起着不可缺少的制约和导向作用。二者的惯技实际上也就是哲学与其时代特征的关系。有如下内涵:
第一,哲学理论地把握文明创造与文明演进过程中的合理性与现实性的辩证法。哲学作为人类文明的结晶和活的灵魂,就是这种辩证法的集中体现,它反过来又对于促进文明的创造和演进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哲学的批判推进人类文明的创造和演进。哲学的批判并不是单纯的否定,而是同时包含着建设、创造,是破与立的统一。因此,哲学的自我批判和对文明诸形态的批判,才能对文明的创造与演进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并成为哲学与文明共同进步的机制。
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哲学派别
两大派别或两大阵营: 唯物主义 〈——〉 唯心主义 (是哲学上的党派性)
如何回答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的问题,即本体论问题,是划分两大派别的唯一标准。在哲学史上有所谓的二元论,认为思维和物质是平行的,同为世界的本体。二元论试图调和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但最终还是陷入唯心主义的结局。

与以往旧哲学相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与以往旧哲学相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与以往旧哲学相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与以往旧哲学相比,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以下的基本特征:
1.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强
调社会和历史发展的物质基础对思想和意识的决定作用。

它认为社会意识、政治制度和文化观念都是建立在物质经济基础上的,而不是独立存在的。

这一特征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社会和历史的具体现实,注重对社会经济结构和阶级矛盾的分析。

2.阶级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社会的阶级结构和阶级斗
争。

它认为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是阶级之间的斗争和冲突的结果。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图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中阶级对立的本质和后资本主义社会的可能性。

它主张通过无产阶级的革命行动来消除阶级压迫和剥削。

3.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科学的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

它试图通过科学的研究和分析,揭示社会发展的规律,并提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道路和方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社会变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生产方式的改变和社会制度的转型来建立一个无阶级、公平和平等的社会。

4.实践和革命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和革命行动的
重要性。

它认为人的实践是认识和改变世界的基础,只有通过群众运动和革命行动,才能实现社会的解放和人的全
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鼓励人们积极参与社会的变革,通过实践和斗争推动历史的前进。

总之,与以往旧哲学相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具有唯物史观、关注阶级分析、科学社会主义和强调实践和革命主义。

这些特征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独特的社会分析和变革的视角,为人们认识和改变社会提供了一种科学的理论框架。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讲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讲义

慧能
二、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是物质的存在方 式和固有属性 ——运动着的物质的 特殊状态 ——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 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的稳定和 平衡状态
——是绝对的
万物皆动,没有例外, 所以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
——是绝对的 ——是相对的
相对于某种运动形式 相对于一定的空间位置 相对于事物自身的“质” 因而是有条件的暂时的
荀子
三、哲学中的基本派别 及历史形态
不可知论
认为物质和意识不 具有同一性,否认思维 认识世界或彻底认识世 界的可能性。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 学习的意义和方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创新中不断 发展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和 方法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 及其基本特征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 及其基本特征
三、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 的意义和方法
一定要以我国改革 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 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 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 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 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 践和新的发展。
三、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 的意义和方法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同 自已的思想实际相联系 要防止和反对教条主义和 实用主义
物质无非是各 种实物的总和,而 这个概念就是从这 个总和中抽象出来 的。
科学物质观:
物质 标志客观实在
的哲学范畴
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能被人的意识反映
科学物质观产生的意义
唯物主义哲学物质观的巨大飞跃 使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哲学与唯 心主义、旧唯物主义、不可知论 划清了界限 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严 整性和彻底性奠定了坚实的理论 基础
哲 学 基 本 问 题
思 维 和 存 在 的 关 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梳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梳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梳理导论一、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与发展1、马克思主义的概念: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

(1)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组成部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3.科学社会主义(2)具体说明:1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

2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

3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

4.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

2、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标志:1842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主义创立的客观条件: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促进社会化大生产。

2.无产阶级在反抗资产阶级剥削和压迫的斗争中,逐渐走向自觉,并迫切渴望科学的理论指导。

3.人文科学基础:十九世纪西欧三大先进思想(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美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4.科学理论基础: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主观条件:梦想伟大:为人类的福利而工作。

.献身科学:为人类工作的重要途径。

终身学习:成就伟大的基本条件。

意志超强:创造辉煌的必备素质。

朋友相助:没有恩格斯就没有马克思。

3、发展过程(1)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列宁宝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俄国实际相结合,创立了列宁主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2)十月革命后,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开始传播,并不断中国化。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逐渐发展,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主题与鲜明特色1、理论主题(对现代性有原则高度的批判)现代性:现代世界赖以成立的本质根据。

(产业革命,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这三件大事标志着现代社会的降临)2、鲜明特征(1)科学性: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2)革命性: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

论马克思主义及其基本理论特征

论马克思主义及其基本理论特征

结课论文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哲学)论文题目论马克思主义及其基本理论特征任课教师杨丽娟(副教授)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姓名郇志松专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班级研0806学号 2008020238论马克思主义及其基本理论特征【内容提要】本文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缔造者,它的主要内容,以及其理论特征,为在全球化时代,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和精髓,更好的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马克思主义主要内容理论特征一、马克思主义的缔造者㈠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缔造的,是在与工人运动的实践中产生。

作为共产主义精神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并肩战斗,一边从事理论研究工作,一边用先进的理论来指导并参与到工人运动中去。

(1)马克思恩格斯共同进行理论研究工作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4年9-11月,合著了《神圣家族》,1845年9月—1846年8月,他们又合作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具有标志意义的是,马克思恩格斯合著了《共产党宣言》。

“这部著作以天才的透彻而鲜明的语言描述了新的世界观,即把社会生活领域也包括在内的彻底的唯物主义、作为最全面最深刻的发展学说的辩证法、以及关于阶级斗争和共产主义新社会创造者无产阶级肩负的世界历史性的革命使命的理论。

”①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继续着马克思生前未尽的事业,整理、出版《资本论》第二、三卷。

“整理这两卷《资本论》,是一件很费力的工作。

奥地利社会民主党人阿德勒说得很对:恩格斯出版《资本论》第2卷和第3卷,就是替他的天才朋友建立了一座庄严宏伟的纪念碑,无意中也把自己的名字不可磨灭地铭刻在上面了。

的确,这两卷《资本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人的著作。

”②(2)马克思、恩格斯共同从事工人运动的实践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同进行理论研究工作的同时,他们没有忘记用他们的先进理论去指导工人运动,他们于1947年,共同创建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然后又于1848年一起编辑出版了《新莱茵报》,后来马克思创立并领导了国际工人协会(第一国际),恩格斯参加了这个协会的工作。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以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代表的哲学思想体系,是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和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总结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实践唯物主义等重要思想,是一种以实践为基础、以改造世界为宗旨的哲学体系。

首先,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历史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的,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

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历史的发展规律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总结,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基础。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理论基础。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一个充满矛盾和运动的统一体,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事物的发展是由对立统一的矛盾推动的。

在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导下,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社会现象和社会矛盾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解释,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为人们认识和改造社会提供了理论指导。

最后,实践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特征。

实践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改造世界的根本途径。

在实践唯物主义的指导下,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强调理论要结合实际,强调理论要为改造世界服务。

只有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才能不断推进人类社会的发展。

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种以实践为基础、以改造世界为宗旨的哲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思想是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实践唯物主义,这些思想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独特魅力在于它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不断地指导着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

马克思主义哲学将继续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马原讲课主题

马原讲课主题

马原讲课主题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指以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代表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包括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方法和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主要有以下几点:1.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它认为世界是一个物质的辩证统一体,物质是世界的实体。

辩证唯物主义强调矛盾斗争和发展变化是一切事物的内在规律,揭示了世界的发展过程和发展规律。

2.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思想,它认为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阶级斗争的必然性。

3.实践观点: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特征,它认为实践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基础,理论的真理性要通过实践的检验来证明。

实践观点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作用和统一。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和历史地位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历史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科学性与解释力: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科学的理论体系,它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思想武器。

2.实践指导和社会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基础,它直接指导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指导性质,使之成为革命群众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3.学术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类思维方式和思想学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从哲学的角度解决了许多哲学问题,开辟了新的思维空间。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指导思想和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一个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可以指导我们正确认识世界,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指导我们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和推动社会进步。

2.思想解放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和创新,可以帮助我们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勇于探索新的理论和实践,促进人类思维方式的更新和发展。

理论学习总结之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

理论学习总结之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

理论学习总结之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的理论学习总结一、绪论近期,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的学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其重要性和价值。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的系统学习,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体系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把握,这对于加强自身思想修养、提高工作能力以及规范实践行为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从历史渊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唯物论与唯心论的辩证关系以及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几个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的历史渊源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和灵魂,其形成与发展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实践经验以及他们对社会历史现实的探索密切相关。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康德、黑格尔等哲学大师的理论思考和探索。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突出特点在于它不仅是一种理论,更是一种实践指导。

通过对这些历史渊源的深入学习,我认识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足点和发展方向。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以辩证唯物主义为基本原则。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和基石,它关注人类社会的实际情况和社会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还包括历史唯物主义、阶级斗争和劳动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运动。

这些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和支撑,对于正确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指导社会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四、唯物论与唯心论的辩证关系唯物论与唯心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一个重要的辩证关系。

唯物论强调物质决定意识,而唯心论则强调意识决定物质。

通过对两者的辩证统一的学习,我认识到唯物论与唯心论之间的辩证关系是复杂而又密切的。

在现实世界中,物质和意识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社会的发展。

只有正确把握唯物论与唯心论的辩证关系,才能更好地认识社会的本质和规律。

五、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是实践的结果。

实践和认识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不断发展的、充满旺盛生命力的哲学学说。

它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根源在于它是以实践性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相统一的理论体系。

实践性、科学性、革命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一)实践性。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建构原则,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

在马克思看来,实践的观点是看待人与世界关系的基本思维方式,新唯物主义应该从人的感性活动、实践,从主体和客体两个方面来理解对象、现实、感性,应该在实践中证明人的思维的真理性、现实性和力量。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

可以说,离开了实践这个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就不可能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个思想体系,也不可能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

(二)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作为它的根本点和出发点,科学解决哲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建立了科学的唯物主义体系,成为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从研究的对象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正确地解决了哲学和具体科学之间的关系,明确了哲学的研究对象。

哲学研究对象是整体世界,而不是世界的某一领域,科学正好相反。

但是哲学与科学有内在的联系、相互影响,哲学为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科学为哲学提供思考的材料。

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认识史上第一次把哲学变成一门真正科学的哲学。

从哲学的内容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高度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

(三)革命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突出地表现为它的无产阶级的阶级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先进、最革命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强大思想武器,在指导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革命作用,成为了无产阶级批判旧世界、创立新世界的精神武器。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以批判的、革命的态度无情地展开同各种伪科学的斗争,而且也要以一致的态度对待自己、反思自己和审视自己。

政治复习资料: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政治复习资料: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世界观是人们对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

哲学是一种知识体系,又是一种意识形态。

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为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提供根本准则和一般方法论。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和意义恩格斯归纳总结哲学发展的历史,明确提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指出哲学基本问题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思维和存在何者是第一性及有无同一性。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一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的问题,二是解决其他哲学问题的前提,三是划分哲学中基本派别的依据,四是指导人们实际生活的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原理为哲学研究提供了一条基本的指导线索,也是指导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个根本原则。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及其历史形态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它们只能在哲学意义上,即在回答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何者是第一性上使用,而不能在别的意义上使用。

一切哲学都不能超越或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这是哲学的党性或党派性。

唯物主义主张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

唯物主义坚持按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说明世界,而不附加任何外来成分,唯物主义精神也就是科学精神。

坚持唯物主义,必然坚持无神论,反对有神论。

要把作为一般世界观的唯物主义与它在各个时代的具体形态区别开来,唯物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种形态:(1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2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3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主张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唯心主义的基本类型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感觉、观念作为惟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其荒谬之处在于必然导致“唯我论”;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离任何个人的精神变为独立的存在,并把它作为世界本原和万物的创造者,其荒谬之处在于以某种方式承认“宗教创世说”。

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理论特征

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理论特征

1.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理论特征。

答:(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和革命性的统一。

(2)它的革命性表现为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政治立场。

(3)它的科学性表现为不带任何偏见,它的理论是深刻的,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2.为什么说新事物必然能够战胜旧事物?答:(1)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而旧事物则不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丧失了其存在的必然性。

(2)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

(3)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事物是社会中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因而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3.简述价值规律的内容及作用。

答:(1)价值规律的内容是: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为: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的分配;自发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引起商品生产者的分化,实现优胜劣汰。

4.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如何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答:(1)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方式,一个是国家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调节、控制和介入,另一个是国家对国民经济的间接调节与控制,主要是运用经济手段,通过经济政策的制定、经济杠杆的运用,还可以通过计划的指导,简洁的引导私人资本按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这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控的主要方式。

(2)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手段,主要是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在个别时候、特定情况下,还可能出台某种行政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直接的干预。

(3)当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主要是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在一定程度上实行国民经济计划化实现的。

5.简述“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内容。

答:(1)人类从自然的奴役下解放出来,摆脱盲目自然力的支配,成为自然界的主人。

(2)人类从旧的社会关系中解放出来,摆脱一切剥削压迫和旧式分工的束缚,成为社会关系的主人。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始业教育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始业教育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始业教育Marxist philosophy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门人文社会科学,是哲学分支下的一个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冯·恩格斯于1848年提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属于哲学派别中的唯物主义,从从属派别上讲为可知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它是一个相对真理。

它是在继承和发展了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英国、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下形成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

它的主要理论来源是辩证法和唯物论。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两大组成部分,实践概念是它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哲学,是无产阶级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背景(一)社会历史前提19世纪30-40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在英、法、德、占据了统治地位。

在英法两国,经过数次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建立并巩固了自己的政权,这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弊端也日益显露。

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对立已非常尖锐,时代精神的主旋律已开始由资产阶级争取政治平等的民主革命运动转变为无产阶级的争取人类解放的社会主义革命运动。

只有在哲学上实现根本变革,才能创立适应无产阶级革命斗争需要的科学世界观,为无产阶级提供批判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理论武器。

(二)理论前提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也为新世界观的创立提供了必要条件。

进入19世纪后,自然科学由原来主要是"收集材料的科学"发展为"整理材料的科学",一些揭示自然界各种物质形态之间的联系和发展的科学纷纷建立和发展起来。

其中特别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的原理及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三大发现,给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产生提供了可能。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一) 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1)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 哲学是自然、社会、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3) 哲学是研究三大领域最一般本质和规律的学问。

(4) 哲学是一种最抽象的社会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指有阶级性的理论)。

(二)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意义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也可以表达为精神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2.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内容(1) 两者谁是本原?谁是决定者?用较抽象的哲学语言表达也就是思维和存在之间,何者为第一性、第二性的问题。

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2) 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用哲学的语言来说这个问题叫做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哲学派别的标准。

(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现象,提高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中的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伟大的认识工具”,不仅能帮助我们克服唯心论和形而上学观点的影响,而且对提高道德素养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所以对正确认识社会现象,提高道德素养、精神境界有重要作用。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在哲学中的伟大变革表现(1) 发现和创立了唯物史观,从经济发展的关系中解释政治及其历史,结束了唯心主义哲学在社会历史领域独据的统治地位。

(2) 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克服了旧唯物主义消极的、被动的、形而上学的缺陷。

(3) 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革命性相统一的哲学,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形态和基本特征1.理论形态(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浅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

浅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

浅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综观哲学的发展历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体现这一伟大变革的实质则在于马克思哲学的特征.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特征关键有二:其一,马克思明确地将哲学阐释为改变世界而不是解释世界的哲学;其二,实践性、革命性(批判性)、科学性,阶级性共同构成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在哲学中的伟大变革(可命制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革命,它使哲学在对象、内容、作用和性质上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成为全新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在哲学研究对象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有本质的不同。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它在哲学史上第一次以“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运动的普遍规律”为对象,否定了包罗万象的“科学之科学”。

它在哲学史上第一次正确地解决了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2)在哲学的内容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也有本质区别。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科学实践的基础上,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统一起来,把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有机地统一起来。

马克思主义哲学彻底克服了旧哲学的缺陷,建立起彻底完备的唯物主义理论体系。

(3)在哲学的作用上,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与旧哲学有根本区别。

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强调哲学的实践性,认为哲学不仅在于说明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

而以往旧哲学只是解释和说明世界,而不懂得改造客观世界,即实践的作用。

2.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1)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

①旧唯物主义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从人的主体方面去理解,否认了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统一的完备理论体系。

它是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不仅正确地解决了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而且正确地回答了世界的状况是“怎么样”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不仅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高度统一,而且把唯物主义辨证的自然观与唯物主义辨证的历史观统一起来,这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独创。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在实践性的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它哲学的最主要特征。

马克思、恩格斯把自己所创立的哲学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第一次引入并科学地论证了实践的观点,阐明了在实践基础上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强调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提出要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付诸实践、指导实践,变为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是社会生产斗争、政治实践和科学实验的产物,并在实践中获得检验、丰富和发展,从而使它的科学性具有坚实的基础和可靠的保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正在于,它通过千百万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成为人民群众手中变革现存世界的有力武器,推动着社会进步和人类解放事业的历史进程。

2、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P18 (1)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运动是标志着一切事物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它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是物质的存在方式,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整个世界就是永恒运动着的物质世界,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2)运动与静止的关系:静止是指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态,主要指以下两种情形,一是特定事物之间没有发生空间位移,二是事物保持自身质的稳定性,尚未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

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辨证的统一,是物质运动两方面的属性,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即动中有静,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相统一的完备的理论体系。

第三。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基础上革命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无产阶级哲学。

第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作为人类知识体系的不同组成部分,他们之间存在着接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哲学。

和具体科学的区别主要在于研究对象不同,各本具体科学都与世界的某一特殊领域的具体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则是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

这种研究对象的不同规定了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解具体科学的原理,使用于特定言语具有特殊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理使用于整个世界,具有普遍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的联系在于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与总结,是一个门具体科学为基础的另一方面,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和发展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

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辩证关系,但在哲学史上,这个问题长期得不到正确解决,为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解决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问题,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相统一的完备的理论体系。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种对立的世界观,辩证法认为世界是相互联系发展的,发展的动力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则认为世界是彼此孤立,静止不变的,有变化的也只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而且认为这种变化是外力推动的结果。

辩证法如实反映了世界的本来面貌,是正确的。

形而上学歪曲了世界的本来面貌是错误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论与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自然观与社会历史观的统一。

第一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一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一篇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006年大纲修订说明与命题线索图大纲修订说明:1.本章修改了四个知识点:(1)“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和意义”原表述: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及其历史形态”原表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形态和基本特征”原表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发现及其伟大意义。

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及其理论成果”原表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2.本章删除了一个知识点: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

命题线索图:略。

历年命题规律透视及对策一、1995年至2005年试题分值分布表略。

二、本章命题特点及规律1.本章除1998年文科出过一道辨析题外,均以单选题、多选题的形式命题,且分值小。

2.本章共三节,很明显,历年命题的重点在第一节“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3.由于本章包含的是非常基本的概念与原理。

命题者最常见的命题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给出一个观点(或是哲学名言)让应试者判断其属于什么哲学派别的观点,如2001年理科第3题。

另一种题干以“下列命题中,属于……的是”的形式命制,如1993年理科第19题,文科第2题;1997年文科第11题等等。

4.由于本章内容少,故出现过1992年理科第6题与1995年理科第2题试题重复的现象。

估计以后还会出现这种情形。

三、核心预测及复习建议1.由于本章的历年命题重点在第一节,故建议应试者应侧重理解第一节的相关重要知识点,如哲学基本问题、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及其历史形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 + ,-$ ' +$ ' + . , + * / 0 ( 1$ ' + 2 + 3( 4 5! ' ( , ( 0 * + , / 3 * / 0 3. 67 ( , 8 / 3 *9 ' / 1 .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1 ' 2 & 0 3 (' 4 . $ 05 % 3 0 ( ! ) 6" 5 $ 07 / 8 + 3 0 / . + &5 1 + / ( 4 ' 1 3 + . % ' /' 4# $ % & ' ( ' $ % * + &5 $ 0 3 0 ( 9 ) :" 5 $ 0; % $= / % . 4? 0 . + $ ( % * + &@ 1 % . % * % ( 3 A 8 0 ' & ' % * + &@ 1 % . % * % ( 3 < >' ) > < + / 8@ + % . + &@ 1 % . % * % ( 3 ! : ) B" 5 $ 0; % $= / % . 4# 1 + * . % * + &? + . 0 1 % + & % ( 3 C % + & 0 * . % * + &? + . 0 1 % + & % ( 3 < >' + / 8; % ( . ' 1 % * + &? + . 0 1 % + & % ( 3 ! D ! ' ( * + ,; 7 ( , 8 / 3 *9 ' / 1 . 3 . ' < + + 1 / ( 4 / 3 2( 4 5> + ? + , @ ( 0 ' A 39 ' / 1 . 3 . ' ) ) : = ) : 6 9 !" 5 $ 0E 0 & + . % ' / ( $ % 0 . F 0 0 /? + 1 G % ( .# $ % & ' ( ' $ / 8; 0 0 & % + / % ( 3 )2 ) >+ < . $ 0H G & + / + . % I 0? 0 . $ ' 8 (' 4# & 0 J $ + / ' I+ / 8K 0 / % / 6 9 ) 6" 5 $ 0L 0 ( . 0 1 /? + 1 G % ( . ( M= / 8 0 1 ( . + / 8 % / 4 . $ 0E 0 & + . % ' / ( $ % 0 . F 0 0 / <' )2 ? + 1 G % ( .# $ % & ' ( ' $ / 8; 0 0 & % + / % ( 3 6 N ) >+ < :" 5 $ 0E 0 & + . % ' / ( $ % 0 . F 0 0 /? + 1 G % ( .# $ % & ' ( ' $ / 87 0 0 1 2 + * $ M ( )2 ) >+ . $ 0H G & + / + . % I 0? 0 . $ ' 8 (' 4H / 0 & (+ / 8K 0 / % / : 6 # $ % & ' ( ' $ ) < ) > B" 5 $ 0L 0 ( . 0 1 /? + 1 G % ( . ( M= / 8 0 1 ( . + / 8 % / 4 . $ 0E 0 & + . % ' / ( $ % 0 . F 0 0 / <' )2 ? + 1 G % ( .# $ % & ' ( ' $ / 87 0 0 1 2 + * $ M (# $ % & ' ( ' $ O ) >+ ) > : 9" 5 $ 0E 0 + &E 0 & + . % ' / ( $ % 0 . F 0 0 /? + 1 G % ( .# $ % & ' ( ' $ / 8; 0 0 & % + / % ( 3 )2 ) >+ < : D O" 5 $ 0E 0 + &E 0 & + . % ' / ( $ % 0 . F 0 0 /? + 1 G % ( .# $ % & ' ( ' $ / 8 )2 ) >+ 7 0 0 1 2 + * $ M (# $ % & ' ( ' $ B B )>
目录
!
目 录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主题和理论特征 ! 一 时代课题的哲学解答 ! 二 哲学主题的根本转换 " # 三 形而上学批判 意识形态批判和资本批判的高度统一 ! $ 四 实践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统一 ! 第二章 马克思哲学与黑格尔哲学 费尔巴哈哲学 % " 一 马克思哲学与黑格尔哲学的关系 普列汉诺夫和列宁的解释 路线 % " & 二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哲学与黑格尔哲学关系的理解 % 三 马克思哲学与费尔巴哈哲学的关系 恩格斯和列宁的解释 路线 # % 四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哲学与费尔巴哈哲学关系的 理解 # ' $ 五 马克思哲学与黑格尔哲学的真实关系 # ( 六 马克思哲学与费尔巴哈哲学的真实关系 ( 第三章 马克思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 后现代主义哲学 " ) 和人道主义相吻合的唯物主义 " ) 一 反对形而上学与建立 从本体论认识现实 的道路 " ( 二 从人的存在出发与开辟 $ 三 后现代语境中的马克思哲学 " 后现代 ' ' 四 马克思哲学视野中的
(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
% ' $ 二 历史规律的形成及其特征 % * # 三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及其现代特点 % * & 四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 & ( 五 历史的规律性与社会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第十四章 主体性问题与对现代性的双重批判 % $ ! % $ ! 一 近代形而上学的主体性及其基本建制 % $ ( 二 马克思哲学中的实践原则与主体性问题 # ) ) 三 资本 现代社会的本质根据 共谋 关系 # ) % 四 资本与形而上学的 # ) " 五 对现代性的双重批判 # ) * 六 从马克思到卢卡奇 对现代性的批判 第十五章 科学的社会批判理论及其核心 # ! # # ! # 一 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研究的兴起 # ! ' 二 从外在的价值批判到内在的科学批判 # % ) 三 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科学视界 # % ' 四 资本批判 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核心 第十六章 人类解放与人的发展 # # ! # # ! 一 自由与必然 人类存在与发展的本原性和永恒性矛盾 # # ' 二 人类解放与每个人的自由发展 # ( ! 三 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体现 # ( ' 四 人的全面发展及其历程 # " ) 五 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 索 引 # " " 主要参考文献 # ' # 后 记 # ' &
%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
第四章 实践 现存世界和人的生存的本体 * # # 一 本体论的存在及其意义 * 实践转向 * ' 二 本体论的 ) 三 实践活动的矛盾特征和运行机制 & ' 四 实践的本体论意义 & ! 五 斯大林与卢卡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理解 $ 第五章 实践 人的存在方式和社会生活的本质 $ * 有生命的个人 与 现实的个人 $ * 一 ! ) ! 二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 ) # 三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社会生产人 与 人生产社会 ! ) * 四 ! ) $ 五 实践构成社会生活的本质 ! ! # 六 社会的整体性及其与实践的关系 第六章 辩证法的实践基础 ! ! ' ! ! ' 一 概念辩证法 人类思想运动的逻辑 实践转向 与 合理形态 辩证法的建构 ! % " 二 辩证法的 ! # ! 三 人与世界的否定性统一关系 ! # " 四 人的存在与实践的内在矛盾 ! ( ) 五 批判的辩证法与本体论的思想内涵 第七章 本体论批判的辩证法 ! ( $ ! " ) 一 本体论的内在矛盾与辩证法 ! " % 二 本体论批判的辩证法史 合理形态 的辩证法 ! " * 三 本体论批判与 第八章 意识与意识形态批判 ! ' # ! ' # 一 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 ' " 二 意识是被意识到的存在 ! ' & 三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 ! * ! 四 意识的个体发生与种系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