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大丰市第七中学八年级语文《文笔精华》教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下册朗诵欣赏文笔精华四学案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朗诵欣赏文笔精华四学案苏教版

《朗诵欣赏﹒文笔精华(四)》学案学习目标:1.我要了解杨柳永有良心的高贵品质;2.我要领会作者独具慧眼的联想一、合作探讨一、作者将杨柳和什么进行对照?赞颂了杨柳的什么品格?1、诗文常以杨柳为写春的一种要紧题材。

作者以为是什么缘故?2、咱们从杨柳永有良心的高贵品质中受到哪些启发?二、课堂检测搜集整理关于“咏柳”的诗句。

《单元写作》学案学习目标:1.我要熟悉联想关于作文的重要性。

2.我要学习联想的经常使用方式,注意运用联想的大体原那么。

3.我能开拓联想和想象力,养成在事物之间寻觅联系的思维适应。

一、合作探讨一、联想有什么特点?2、联想在写作中的作用?3、在作文中,如何展开联想呢?二、课堂检测联想作文训练《单元口语交际》学案学习目标:1.我要了解“清楚连贯地表达思想观点,不离话题”的重要意义。

2.我要了解“清楚连贯地表达思想观点,不离话题”的三个大体要求。

3.我能学会在跟他人交流思想时,能够围绕话题清楚连贯地表达思想观点。

一、合作探讨一、在口语交际中,如何才能做到清楚连贯地表达思想观点,不离话题?二、分析下面的事例,说说李瑞环的发言好在哪里?事例:有一段时刻,天津有些地域煤气压力不足,做饭都困难,有些地域检修时,事前不通知,结果造成居民吃不上饭,喝不上水;有些用户表坏了,收费人员乱收,居民意见专门大。

那时担任天津市市长的李瑞环明白后,召集公用局局长和群众代表开了个座谈会。

他请公用局局长当场解答群众的问题,结果回答了很多,群众并非中意。

这时李瑞环发言了:“局长同志讲了这么多,都没说清楚问题。

我能够得出结论,是你们领导班子不行。

\\\'市政府同意群众代表的意见。

过去,天津市煤气等于零,此刻气化率居全国第一。

由于没有体会,又抓得不紧不实,,显现了些问题,我郑重地向全市人民检讨。

煤气化是城市现代化的标志之一。

现代化的东西弄不行,还不如原始的:飞机出了问题,不如自行车平安;有了煤气弄不行,不如没有。

老太太不管你公用局长有这缘故、那缘故,只明白点火就得着,不着就有问题。

八年级语文第五单元 诵读欣赏文笔精华 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第五单元 诵读欣赏文笔精华 苏教版

第五单元诵读欣赏文笔精华(一课时)
目标预设:
1、读懂课文,理解作者表达的独到的发人深省的见解。

2、启发学生体会一些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

教学重点、难点:讨论理解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

教学准备:准备材料《大地上的故事》
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阅读《大地上的故事》,说说随笔的特点。

(篇幅短小,表现形式灵活自由,或叙事,或描写,或抒情,或议论。


海德格尔提出“人,诗意地栖居”的命题,但我们关心并思考过“大地上的事情”吗?
课文作者给我们提供了他的观察和思考。

二、精讲点拨,质疑问难:
1、读第一个片段,了解读懂些什么。

(第一节:“我”田野所见及由此产生的想象和联想。

第二节:“我”的感想。


2、理解句子的含义。

例:不能维持一只兔子的生活的田野一定是贫瘠无比的。

3、读第二个片段,了解文章内容。

(第一节:人类与地球的关系很像人与他的生命的关系。

第二节:“不同的是,人类并不是一个人,他不是具有一个头脑的整体。


4、理解关键句子的含义。

例:“人类与地球的关系很像人与他的生命的关系”。

“今天,各国对地球的掠夺,很大程度上已不仅仅为满足自己国民的生活。


三、课堂活动,强化训练:
1、反复诵读全诗,(小组背,男女生背,齐背,独背)
2、反复诵读全诗,体会随笔的特色。

四、延伸拓展,巩固内化:
赏析文中句子,发表自己见解。

引导学生去观察,去思考,去发现,并交流这方面的收获。

布置作业:
教后反思:。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诵读欣赏《文笔精华》教案 (新版)苏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诵读欣赏《文笔精华》教案 (新版)苏教版.doc
夏夜
钱钟书:学者、作家。作品有:短篇小说《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
晚秋的原野
“碧海”、“微波”、“红水”
教学
反思
③这段景物描写的点睛之笔和反衬之笔分别是什么?
(4)自由学习《草原之冬》
2、学生按自学提纲自学。
(对不会的问题要做好批注或随笔,作为合作探究的问题进行合作探究。)
3、教师检查学情。
三、合作探究、解决疑难。(15分钟左右)
1、解决自学提纲中的问题。
2、合作解决学生自主发现的问题。
3、教师小结本节课学习重、难点。
(1)《充满活力的春天》作者描写江南春景扣住了什么特点?举例说明。
写春天,紧扣“活力”(柳枝的嫩芽、芦笋的新叶、水中的游鱼、
(2)《夏夜》这段景物描写的顺序是什么?
从上到下(天上的星、月—地面上的生物)、由近到远(小虫—蛙群、萤火)。
(3)《晚秋的原野》
①这段景物描写的角度如何?把“晚秋的原野”分别比作什么?
先仰望,再俯视。由上而下。比作“碧海”、“微波”、“红水”。
②这段景物描写的点睛之笔和反衬之笔分别是什么?
“丰满的穗头”,“衰黄了的叶片”。
四、巩固新知,当堂训练(15分钟左右)
阅读《草原之冬》,解决下面问题。
(1)请你使用下列的三个词语写一段话,要表达一
个完整的意思:五彩缤纷徘徊静谧
(2)短文的第一自然段写了草原之冬的。作者先写,接着写、,再写,顺序十分清晰,构成一幅可爱的绚丽的草原画面。
五、课外作业,拓展延伸。(3分钟左右)
“树枝上挂满了雪片,在月亮下闪闪发光,即使有一阵最轻微的夜风,也会刮掉它们的”,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草原之冬》)
六、教师小结(1分钟)自主备记录自主备课记录教研活动记录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单元《诵读欣赏文笔精华(四)》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单元《诵读欣赏文笔精华(四)》教案

《诵读欣赏——文笔精华(四)》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选材,构思特点,品味语言。

2.明确文章的主旨是通过来抒发一种平凡、朴实的人生道理,讽喻那些追求功名利禄、腐化堕落的人。

3.体会对比手法在文章中的运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杨柳,是一种平凡的树。

它没有松树的挺拔,也没有白杨的伟岸。

更没有百花的娇媚。

但古往今来它却成为文人笔下不衰的颂歌。

因为在古典诗词中杨柳具有独特的含义。

“柳”与“留”同音。

所以经常用在关于离别的诗歌中。

柳永的《雨霖铃》中有“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样的写柳的名句。

今天,我们来看看著名的现代作家、画家、文学翻译家丰子恺笔下的杨柳又是怎样的?二、分析第一段1.朗读课文第一段,思考作者到底喜不喜欢杨柳?明确:作者的画中多杨柳,可见作者应该是喜欢杨柳的。

2.那么作者有没有明确说明自己喜欢杨柳的原因呢?明确:没有。

作者多次从“有人说”的角度来谈自己对杨柳的感情。

作者喜欢杨柳的原因不象有些人认为的那样,是刻意去喜欢杨柳的。

作者喜欢上杨柳完全是偶然的情况下,是因为昔年在自己的屋边种了一株杨柳,而取名为“小杨柳屋”。

作者之所以不明确说原因上因为其实喜欢上杨柳上非常偶然的,极平常的。

也许在别人的眼里,这不能成为理由的。

3.“天下事往往如此”中的“如此”该如何理解?明确:指“我”的画中多杨柳,人们便说“我”喜欢杨柳。

作者由此及彼,想到天下事,感悟现实中的某些现象。

在现实中,人们往往对某些事情捕风捉影,妄加推测。

三、分析第二段1.作者可以说不上一条喜欢杨柳的理由,但也可以为了附和迎合说出上百中高雅深刻的喜欢杨柳的理由。

只是前一种是随缘,尊重自然本性。

而后一种则是有意去结缘。

2.第二段中的“天下事又往往如此”这里如何理解“如此”?明确:“如此”指的是作者可以为自己对杨柳的感情寻找各种借口,那么对喜欢杨柳可以找借口,那么其他事情呢?现实中的确有很多人千方百计为自己的言行或过错寻找借口,加以辩解,搪塞和推委,作者认为这又过于矫情。

文笔精华(苏教版七年级)

文笔精华(苏教版七年级)

文笔精华(苏教版七年级)教学目标 1、赏析写景佳句,2、品读写景文,3、学会写写景文重点与难点积累提炼写景写作技巧以《春》《济南的冬天》《夏》进行联读,分析积累写景技巧。

一、七嘴八舌话四季由“春”“夏”“秋”“冬”想词、联诗、说感受。

二、品读文段,赏四季美景1、读一读(1)大声朗读四个文段,分别概括四季的特点,试着给夏、秋、冬三个文段依据其表现的季节特点给它们换一个标题。

由此可见,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点。

(2)再读读出你的最爱2、品一品在你喜欢的文段中,找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品一品,把你喜爱的理由批注在文段相应的位置。

3、议一议交流展示你品读的结果。

4、背一背快速背诵你喜欢的句子。

看谁背得快、背得准确。

5、仿一仿摹仿文段中的精彩句子,也说一句精彩的话。

三、拓展延伸,诵四季风情1、分组:把收集描写同一季节景物的同学相对集中,组成四个大组。

2、比一比小组选拔最美的一篇或一段。

并作好点评。

3、诵一诵、评一评、记一记各小组选一名同学诵读本组所选美文,并作点评。

听读的同学记住其中精彩的句子,并记录在你的积累本上。

四、学以致用,书冬之华章1、展示初冬之景。

2、由画面想开去,用你手中的笔描画初冬美景。

3、冬暖情更浓,这样一个冬天,六中的校园发生了许多美丽的故事,老师给大家讲一个这个冬天里的故事。

4、进入十二月以来,六中一年一度的科技文化艺术节开始了,六中的创建也进入了最后阶段,想想吧,这里有多少美丽的故事,这个温暖的冬季有多少感人的故事正感动你。

用你生花的妙笔描叙“冬天里的故事”,这就是今天的作业。

八上语文诵读欣赏文笔精华三课件及教案苏教版

八上语文诵读欣赏文笔精华三课件及教案苏教版

诵读欣赏 文笔精华 大地上的事情自 彳 人 自 道 理。

品味文章洗练精当的语言二 [教学法】自然应和谐相处发展的大道理,真可谓观察入汲取(j i )梭罗(su o )用之不竭(厂e ) 2、作分》1988年冊|始写作开放性系列散文作品《大地上的事情》 成为新生代散文的代表的。

](2 |)写人类与地球的关系。

| I 三〔、合作探究(一)研读课文内容 1、学生活动:思考大地上发生了什么事2丨.教师点拨:1一只“ 生 待:球,即善待人类自己的道理。

” (I 11)不能的生命的关系。

丨(| 31)今天,各国对地球的 掠夺,很大程度上已不仅仅为满足自己国民的丨: 生活。

(二)语言特色探究 1、酝酿感情再理由。

( 提示:找描写生动,议论深刻的句子,诵读体令丨丨。

) 丨(丨1) 不能维持一只兔 子的生活的田野一定是贫瘠无比的。

点拨:的关系,很像人与他的生命的关系。

一丨丨I 点拨:每个人都很珍惜自己的生命,我们要像珍惜自 对地球的掠夺 ,很大程度上已不仅仅为满足自己国民的生活工点拨:有些国家,特别是项冠军的“荣誉I ”―— “老子天下第它们也是^掠夺地球、毁坏地球为代价的•兔”中的“已近”一词可否去掉,为什么? - - 符。

能 只兔子的生活的田〕野一定是贫瘠无比的。

”句]中的“贫瘠无比”的内涵是什么? 点拨:动扩张,滥垦滥猎所造成的。

2、你认为人与地球应该保持一种怎样的关系?明确:人和地3、说说我们人类应该采取球应该和谐相处。

)保护野生动物,如设立保护农药等。

然,善待地球,也就是善待我们人类自己、计: 0六、布置作业1、练笔:用300字左右的短文描绘一幅未来理想社会的美丽2、整理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并熟读成诵。

板书设文笔精华鹞子徒劳田野贫瘠地球空乏人类痛悔善待自然,就是善待人类自己区,禁止捕捞猎杀,对于濒临灭纟的物种实aO。

《文笔精华》教案(文本).doc

《文笔精华》教案(文本).doc

七年级上《文笔精华(一)》教案联合初中王琪教学目标:1、结合本单元的《春》、《济南的冬天》、《夏》进行联读,学习描写四季景物的文章。

2、赏析写景佳句。

3、熟读成诵。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七嘴八舌话四季结合《春》、《济南的冬天》、《夏》三篇文章对不同季节景物的描写,用“我最爱_________ 因为 ______ ”的句式说说自己对“春” “夏” “秋” “冬”的感受。

二、品读文段,赏四季美景1、初读,感知四季之美大声朗读四个文段,分别概括四季的特点,试着给夏、秋、冬三个文段依据其表现的季节特点给它们换一个标题。

由此可见,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点。

《充满活力的春天》中的写的是 ____________ (地方)的春天,这里的春天特点是__________ 突出地表现出这个特点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枝的嫩芽、芦笋的新叶、水中的游鱼《夏夜》中描写的是 ____________ (时节)的景物,夏夜景物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 __________ 依据其特点给它们换一个标题____________ 本文是通过人物的视线来描写环境的,作者的观察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中运用的表现手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晚秋的原野》的观察顺序是 _________________ 描写的原野景物有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景物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依据其特点给它们换一个标题—___________ 文中运用的表现手法是_____________《草原之冬》中特选 _______________ 场景来工笔描写,描写的原野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景物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依据其特点给它们换_个标题_______________ 文中运用的表现手法是___________ 江南,充满活力,风、空气、太阳、麦苗、村庄、河道、柳枝的嫩芽、芦笋的新叶、水中的游鱼夏夜,密、忙,又密又忙的夏夜,从上到下、由近到远,天空的星星和月亮、地面上的生物(小虫、蛙群、萤火),比喻。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笔精华(五):一双明亮的眼睛》教案1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文笔精华(五):一双明亮的眼睛》教案1

《文笔精华(五):一双明亮的眼睛》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烘云托月的手法。

2、体会“画眼睛”的方法对于人物描写的作用。

3、练习有感情的朗读文本,并尝试背诵。

教学重难点烘云托月的手法;通过眼睛表现人物心灵。

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准备 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由网络图片引出“画眼睛”的人物外貌描写方法,进而揭示本课学习内容。

二、知识准备了解作者及长篇小说《家》的主要内容。

三、初读感知1、听读,注意字音;2、自由朗读,了解每句话的内容,体会这双眼睛的特点。

四、再读探究1、分析选段的写法的精妙。

烘云托月的手法,用衣着找扮、发式脸型、眉毛鼻子来烘托眼睛,由粗到细,以美衬美;用夸张的手法强调眼睛的明亮;以众人的视线进一步从侧面渲染。

2、试揣摩一下作者如此浓墨重彩地描绘人物眼睛的意图。

对眼睛的描写是为了表现人物的内心,从这双眼睛你能读出人物怎样的内心呢?从这段传神的描写中你能读出作者的感情吗?练习读出感情,并尝试背诵。

五、拓展迁移读下面两则写眼睛的材料,将其与《一双明亮的眼睛》比较,说说有什么异同。

(1)王小玉方抬起头来,向台下一盼,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养着两丸黑水银,左右一顾一看,连那坐在远远墙角子里的人,都觉得王小玉看见我了;那坐得近的,更不必说。

就这一眼,满园子里便鸦雀无声,比皇帝出来还要静悄得多呢,连一根针掉在地下都听得见响!(刘鹗:《老残游记》)(2)他穿一件褪了色的蓝布大褂,好像永远是穿着这么一件一样。

清瘦的下巴壳,高耸的肩膀,显得很没有生气。

但是他的眼睛,却是奇怪的明亮,不过并不是炯炯有神发光得像猫儿的眼睛一样,而是坚定诚实的。

(马识途《我的第一个老师》)六、课堂练笔仿照本文写一段话,描写一双你熟悉的眼睛。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1单元诵读欣赏——文笔精华四教学案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1单元诵读欣赏——文笔精华四教学案苏教版

诵读欣赏——文笔精华(四)二次备课课题:诵读欣赏——文笔精华(四)【教学目标】1.杨柳永不忘本的高尚品质; 2.作者独具慧眼的联想。

【教学重难点】1.杨柳永不忘本的高尚品质; 2.作者独具慧眼的联想。

【复习引入】1.相关链接:【作者简介】丰子恺(1898—1975),浙江崇德人,现代作家、画家、文学翻译家。

曾师从李叔同学习音乐和绘画。

建国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

作品有画册《子恺漫画》,散文集《率真集》《子恺近代散文集》,主要译作有屠格涅夫的《猎人日记》和日本古典巨著《源氏物语》。

【杨柳诗词】杨柳枝词白居易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菜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 课前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散文风格;查阅文中出现的关于杨柳的诗文、典故。

3.导入课文散文,历来被誉为“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风情”。

散文按表达方式可分为抒情散文、叙事散文、说理散文三种类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杨柳》,作者是现代作家、画家、文学翻译家丰子恺。

【自主合作探究】1.描述你眼中的杨柳。

2.杨柳,是一种平凡的树。

它没有松树的挺拔,也没有白杨的伟岸。

更没有百花的娇媚。

但古往今来它却成为文人笔下不衰的颂歌。

人们或歌其潇洒飘逸的姿态,或因其“柳”、“留”同音而用它表达离愁别绪之情。

丰子恺先生想借杨柳告诉我们什么呢?在朗读时可体会作者对杨柳怀有的感情。

喜爱、赞美3.本文的柳与前人的柳有什么不同。

4.本文“美”在何处。

明确:A、美在作者的独具慧眼。

选段从“自古以来,诗文常以杨柳为写春的一种主要题材”的原因说起,突出杨柳“下垂”的姿态,接着用对比手法提出问题并加以回答,然后用画龙点睛之笔点出自己的感悟所在。

B、美在歌颂了永不忘本的高尚品质。

5.探讨:我们从杨柳永不忘本的高尚品质中受到哪些启迪?6.课堂小结:作者借描写杨柳的“贱”和“下垂”来赞美杨柳的不求索取,只是奉献,饮水思源,不忘根本的精神和品质,表达了对那些追求功名利禄、作威作福、腐化堕落的人的嘲讽。

《文笔》教案

《文笔》教案

《文笔》教案《文笔精华》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联想和想象的写作方法。

2、能力目标:品味洗练、隽永、耐人寻味的语言。

3、情感目标:善待野生动物,善待大自然,善待地球,即善待人类自己的道理。

教学重点及其难点1、教学重点:联想和想象。

2、教学难点:自主赏析,挖掘主题。

教学手段和方法1、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2、教学方法:朗读、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学时数:1课时第一课时(15-3-66)教学内容及其过程1、走进作者苇岸,散文作家。

出生于1960年,1999年5月患肝癌去世。

享年39岁。

主要作品《大地上的事情》、《太阳升起以后》、《上帝之子》等。

苇岸一生,写得很少,他身前只出过一本书,这就是《大地上的事情》。

后来,他去世后,他的朋友们帮他出了另两本。

《太阳升起以后》、《上帝之子》。

苇岸主张用最少的文字,写最好的文章,所以他的写作非常慎重。

他相信卡利马克斯这句话:一部大书就是一个大的灾难。

2、背景链接课文选自作者的散文集《大地上的事情》,属随笔、随感之类,篇幅短小,表现形式灵活自由,或叙事,或描写,或抒情,或议论。

“大地上的事情”这个题目会引起我们的深思:大地是人类居住的地方,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就提出过“人,诗意地栖居”的命题,但我们关心并思考过“大地上的事情”吗?课文作者给我们提供了他的观察与思考。

课文选了两个独立的散文片段,但内容上又紧密联系,都是谈的人与大地,即人与地球、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3、课文解读课文选了两个独立的散文片段,但内容上又紧密联系,都是谈的人与大地,即人与地球、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1)第一个片段,写作者由“徒劳盘旋的鹞子”所想到的。

共两段文字。

第1段,写“我”田野所见及由此产生的想像和联想。

开头两句写所见:鹞子徒劳俯冲。

“它静静地盘旋,长久浮在空中”,表明有千里眼之称的鹞子(即鹞鹰)环视田野,已很难找到猎物。

“好像”看到,也许它饥饿难忍,一时走了眼,不然,“径直俯冲下来”,野兔之类的小动物在劫难逃。

文笔精华教学设计

文笔精华教学设计
段首第一句话,先交代人物和观察点。
观察顺序从上到下。先写天空的星星和月亮,再写地面上的生物。
写地面的景物由近到远,从近处的小虫,写到远处的蛙群、萤火。
比喻奇警有趣,语言机智锋利。如一梳月亮比喻未长成的女孩子
蛙群的叫声比作水煮得发沸
萤火比作夏夜的的一只微绿的小眼睛
三《晚秋的原野》
选自叶以群《渡漳河》〉。
1、 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这四首诗词。
2、 将学生分成春夏秋冬四组,请四组同学按顺序每组一首诗(词),分成四人小组学习讨论,
要求:1)首先结合注释疏通词句,不懂的字词查《古汉语常用字典》,
2)理解大意之后,诵读这首诗(词),注意读出古诗文的韵律感
3)最后赏析诗(词),参照课文后的简评自己体会、感悟,可以交流课前查找的有关资料作较为深入的鉴赏。要求每人发表意见,不一定很全面,但一定要有自己的真情实感。
先仰望,写晚秋的澄清的天;再俯视,写山脚下的片片的高粱。
由上而下,纵观原野,境界开阔。碧海、微波、红水三个比喻句组成排比,很贴切。
四《草原之冬》
选自玛拉沁夫《茫茫的草原》
第一段写草原之冬的静谧。
特选雪后草原的场景来工笔描写。雪花---柳林---野鸭---圆月,这些景物描写烘托出草原之冬的山川、草原和沙漠的共同特征------静谧。
四、交流小结
一《充满活力的春天》
选自高晓声的《钱包》。
这是出色的自然环境描写片断,有两个特点:
抓住特征进行景物描写写春天,紧扣活力;写江南,突出水乡。
写意画与工笔画相结合用写意画展现全景,用工笔画画出柳枝的嫩芽、芦笋的新叶、
水中的游鱼,将细微之处清晰地呈现在你眼前。
二《夏夜》
选自钱钟书《围城》
这段景物描写的主要特点是通过人物的视线来描写环境

《诵读欣赏 文笔精华(八)》教学设计+优质公开课18新编

《诵读欣赏 文笔精华(八)》教学设计+优质公开课18新编

《诵读欣赏文笔精华(八)》教学设计任务分析:本文选自美国作家海明威著的《老人与海》,《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代表作,也是一部象征性的小说。

因此,学习这篇文章,主要要理解人物形象,领悟人生哲理;其次是品味文中精彩的场面描写和心理描写。

学习目标:1、熟读成诵2、评析作者描写场面的语言3、评析作者描写人物心理的语言4、揣摩文中哲理性语言,引发人生感悟教学重点:场面描写和心理描写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设计:一、导入:鲨鱼这种凶猛的动物,在人们都是“嗜血成性”的水下魔王,人们谈“鲨”色变。

可在美国作家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一位老人与几十条鲨鱼作战。

是什么促使老人与之战斗?是精神!是顽强不屈的精神!这种精神上永远不可战胜者文学史上最著名的“硬汉”形象之一。

老人所说的“人能够被毁灭,但是不能够被打败”,便是海明威“硬汉精神”的一种标志,这似乎成了一句至理名言。

本文是美国作家海明威著的《老人与海》的节选,同学们对作者和作品都较陌生,所以从介绍作者导入。

(课前让学生查找有关作者、作品的资料,在此利用五六分钟时间进行交流,让学生对作者、作品有一个初步印象,以利于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理解。

)参考故事简介 1952年,海明威发表了中篇小说《老人与海》:老渔夫桑提亚哥在海上连续84天没有捕到鱼。

起初,有一个叫曼诺林的男孩跟他一道出海,可是过了40天还没有钓到鱼,孩子就被父母安排到另一条船上去了,因为他们认为孩子跟着老头不会交好运。

第85天,老头儿一清早就把船划出很远,他出乎意料地钓到了一条比船还大的马林鱼。

老头儿和这条鱼周旋了两天,终于叉中了它。

但受伤的鱼在海上留下了一道腥踪,引来无数鲨鱼的争抢,老人奋力与鲨鱼搏斗,但回到海港时,马林鱼只剩下一付巨大的骨架,老人也精疲力尽地一头栽倒在陆地上。

孩子来看老头儿,他认为桑提亚哥没有被打败。

那天下午,桑提亚哥在茅棚中睡着了,梦中他见到了狮子。

作品评价:海明威的这部小说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和普利策奖。

苏教八下《诵读欣赏——文笔精华(五)》教案1

苏教八下《诵读欣赏——文笔精华(五)》教案1

诵读欣赏——文笔精华(五)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朗读,学习烘云托月的手法。

2、能力目标:品味含蓄隽永的语言。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亲近文学,提高文学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及其教学难点1、教学重点:分析人物形象2、教学难点:理解“窗”双关含义教学手段及其教学方法1、教学手段:多媒体2、教学方法:朗读法与讨论法教学时数:一课时第一课时(13-3-59)教学内容及过程1、导入新课由学生喜爱的名著摘录导入,要求读出自己喜爱的语段及评述推荐理由。

过渡: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许多作家刻画人物又岂能不重彩点睛呢,下面就让我们再一起领略巴金笔下的《一双明亮的眼睛》吧!2、感知课文,探究文笔之妙。

请你用喜爱的方式朗读这段选文,感知内容。

读后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探讨这段选文的精妙之处。

先小组交流,再组织集体评价、点拨。

明确:琴是巴金在长篇小说《家》中塑造的一位具有反封建新思想的少女形象。

选段着重描写了她的一双明亮的眼睛,热情歌颂了这位先进的女性。

选段共五句话。

第一、二、三句采用了烘云托月的写法,用衣着打扮、发式脸型、眉毛鼻子来烘托所要描写的眼睛。

从粗到细进行勾划,以美烘托美,把琴的一双大眼睛突出地显现在读者面前。

第四句用夸张的手法,写她那双明亮的大眼睛。

这眼睛不仅给她脸庞增加了光彩,而且使整个房间“明亮”多了。

通过眼睛之亮,实写了她思想、智慧的闪光。

语意含蓄隽永。

这句为选段的中心句,最后一句以众人的视线加以渲染,得以强化。

这优美而传神的语言,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句子,读来真是妙不可言。

3、赏读课文,在读中品味自己喜爱的语言,直至成诵。

方法:师范读,明确感情基调——学生自由朗读——赏析读(读出我的至爱,并加以分析,并结合评价,学会有感情地读)——熟读成诵。

4、名家名著中的眼睛——欣赏并积累教师课前摘录的有关描写眼睛的几个语段。

(1)“她的眼睛更尖锐了,像吃草的畜生,眼睛里仿佛有一块锈了的铜……”(高尔基《不平常的故事》)。

《文笔精华及口语交际》教案(原创)

《文笔精华及口语交际》教案(原创)

*** 1 文笔精华及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
1、学习杨柳下垂的永不忘本的高尚品质。

2、能够围绕话题连贯表达自己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目标均为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方法]
比较教学 交流评价
[教学工具]
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二、赏析“文笔精华”
1、诵读短文,体会作者独特的赞扬之情。

2、展示贺知章的《咏柳》与白居易的《杨柳枝词》。

3、赏析以上两诗的意象及诗人的思想感情。

4、分析丰恺的《杨柳》的主旨句,品味其高尚品质。

5、比较贺诗、白诗与丰文的异同,讨论丰文给我们的启示。

三、交际训练
1、阅读短文,抓住训练要点。

2、以小组为单位,围绕“说说我们的语文教科书》这个话题,谈谈你对所读的语文书的看法,要求清楚连贯地表达你的观点。

3、围绕“网络与中学生”的话题,展开讨论,进行交流。

四、布置作业
完成《自主练习与检测》上本课文的练习。

[板书设计]
要点 1、说话时必须有明确的中

2、说话必须言之有序
3、说话时用词造句要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大丰市第七中学八年级语文《文笔精华》教案
教学目标:
1、善待野生动物,善待大自然,即善待自己的道理。

2、品味文章洗练精当的语言。

3、激发大家去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教学重点:
1、理解作者的主要见解。

2、明确“善待大自然,就是善待人类自己”的道理。

教学难点:
品味文章洗练精当的语言。

教法:情境教学法、朗读感受法、讨论分析法。

课时分配: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明天不封阳台》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作者由封阳台这件小事生发出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发展的大道理,真可谓观察入微,匠心独运。

散文家苇岸看到一只鹞子在田野上空捕食,也写了一篇文章,他会想到什么,能告诉我们什么呢?(导入意在激趣)
二、整体感知
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边读边解决生字词,了解作者并熟悉课文内容。

1、字词积累
鹞子 (yào) 鹧鸪(zhègū) 贫瘠(jí) 飒飒(sàsà)
挥霍 (huò) 汲取(jí) 梭罗(suō) 用之不竭 (jié)
2、作者简介
苇岸,1960年1月生于北京市昌平县北小营村,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1982年在《丑小鸭》发表第一首诗歌《秋分》,1988年开始写作开放性系列散文作品《大地上的事情》,成为新生代散文的代表性作品。

3、课文两个片段分别写了什么?(试分别用一句话概括)
学生活动:快速浏览文章,用一句话概括。

教师点拨:
(1)作者由“徒劳盘旋的鹞子”所想到的。

(2)写人类与地球的关系。

三、合作探究
(一)研读课文内容
1、学生活动:思考大地上发生了什么事?
教师点拨:一只鹞子在空中盘旋觅食,结果徒劳无获。

2、那么为何会徒劳无获呢?
3、从梭罗的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4、人类和地球是什么关系?请用一个词语来形容。

唇亡齿寒相互依存息息相关
5、思考:你认为选文意在告诉我们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要求学生能从文中找出具体语句予以证明。

此环节设计意在整体上把握全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着重引导学生抓住下列语句理解“善待野生动物,善待大自然,善待地球,即善待人类自己的道理。


(1)不能维持一只兔子的生活的田野一定事贫瘠无比的。

(2)人类与地球的关系,很像人与她的生命的关系。

(3)今天,各国对地球的掠夺,很大程度上已不仅仅为满足自己国民的生活。

(二)语言特色探究
1、酝酿感情再次朗读课文,小组派代表开展朗读竞赛。

2、选择最喜欢的句子加以品读,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提示:找描写生动,议论深刻的句子,诵读体会。


(1)不能维持一只兔子的生活的田野一定是贫瘠无比的。

点拨:这里的“贫瘠”是指野生动物几乎绝迹了,尽管粮食产量在不断增加。

(2)人类与地球的关系,很像人与他的生命的关系。

点拨:每个人都很珍惜自己的生命,我们要像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珍爱地球。

(3)今天,各国对地球的掠夺,很大程度上已不仅仅为满足自己国民的生活。

点拨:有些国家,特别是少数发达国家,不断提高军费开支,大搞强权政治,到处插手,到处干预,动辄狂轰乱炸。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只是为了获得一项冠军的“荣誉”——“老子天下第一”。

它们也是以掠夺地球、毁坏地球为代价的。

(4)“因人类的扩张在平原上已近绝迹的野兔”中的“已近”一词可否去掉,为什么?
点拨:不可以。

去掉就变成野兔完全绝迹了,与事实不符。

(5)梭罗认为“不能维持一只兔子的生活的田野一定是贫瘠无比的。

”句中的“贫瘠无比”的内涵是什么?
点拨:动植物急剧减少,荒芜不堪,自然环境破坏严重。

四、拓展延伸
1、通过你对课文的理解和以上的分析,你认为这样的大地还是我们人类和动物居住的天堂吗?这种现状又是怎么造成的?
明确:不是天堂,这种现状是由于人类对地球滥采滥伐,任意掠夺,肆意扩张,滥垦滥猎所造成的。

2、你认为人与地球应该保持一种怎样的关系?
明确:人和地球应该和谐相处。

3、说说我们人类应该采取哪些积极行动来弥补自己所犯下的过失?
明确:
(1)保护生态环境,如不乱砍乱伐,不排放废水废气,不使用可能危及其他物种的农药等。

(2)保护野生动物,如设立保护区,禁止捕捞猎杀,对于濒临灭绝的物种实行人工护养繁殖等。

(3)加强宣传教育,形成正确的环境意识、地球意识等等。

五、总结全文
“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大自然是奇异美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鸟一兽,这才是和谐的自然组合,这才是人类生存的最佳环境。

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善待野生动物,善待大自然,善待地球,也就是善待我们人类自己。

六、布置作业
1、练笔:用300字左右的短文描绘一幅未来理想社会的美丽画面。

2、整理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并熟读成诵。

附板书设计:
文笔精华
鹞子徒劳
田野贫瘠
地球空乏
人类痛悔善待自然,就是善待人类自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