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全册精品完整课件
合集下载
城市规划之城市设计PPT课件
20.4 城市遗产保护规划的基本方法
– 城市历史环境的整体保护 历史城区空间格局的保护 城市布局的适度调整 历史城区周边环境的控制
– 历史城区的建筑高度控制
20.4 城市遗产保护规划的基本方法
– 潮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案例 规划思路 保护框架规划 古城风貌保护规划 保护等级与保护范围规划 建筑高度控制规划
城市规划之城市设计
第19章 城市设计
第一节 城市设计的含义与作用 第二节 城市设计的内容及类型 第三节 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第四节 城市公共空间 第五节 作为公共政策的城市设计
第一节 城市设计的含义与作用
一、城市设计的含义
19
第
根据城市发展的总体目标,融合社会、经济、文
化、心理等主要元素,对空间要素做出的安排,制定
20.2 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历程及国际宪章
文化遗产保护相关国际宪章
– 两部《雅典宪章》 – 作为国际准则的《威尼斯宪章》 – 《佛罗伦萨宪章》与《华盛顿宪章》 – 其他相关宪章及文件
20.2 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历程及国际宪章
UNESCO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1931《关于历史性纪念物修复的雅典宪章》,简称《雅典宪章》 1933《雅典宪章》(CIAM) 1964《威尼斯宪章》 1972《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即《世界遗产公约》) 1976《关于历史地区的保护及其当代作用的建议》(即《内罗毕建议》
– 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条件
第一,不但要看城市的历史,还要着重看当时是否保存有 较为丰富,玩好的文物古迹和具有重大的历史,科学,艺 术价值
第二,历史文化名城和文物保护单位是有区别的,作为历 史文化名城的现状格局和风貌应保留着历史特色,并具有 一定的代表城市传统风貌的街区。
《城市设计》课件
城市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探索城市设计的基本原则、常用方法以及技术手 段和工具。
城市设计案例分析和评价
分析国内外的城市设计案例,了解评价标准、方 法和案例的反思和改进。
城市设计的概念和历史发展
城市设计是指为了提高城市的宜居性、可持续性和美观性而进行的规划和设 计活动。本节将介绍城市设计的定义、历史发展概述以及在城市规划中的地 位和作用。
《城市设计》PPT课件
欢迎来到《城市设计》课件!本课程将带领你了解城市设计的概念、原则和 方法,以及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让我们一起探索城市设计的精彩 世界!
课程简介
城市设计的概念和历史发展
了解城市设计的定义、历史发展和在城市规划中 的地位和作用。
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
认识城市规划的概念和目标,以及对城市发展的 影响因素和实施管理。
总结
城市设计具有广阔的未来发展前景,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本 节将展望未来城市设计的发展趋势,以及城市设计在未来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和地位。
城市设计的效的方法。本节将介绍城市设计的 基本原则、常用方法以及技术手段和工具。
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
城市规划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节将介绍城市规划的概念和目标,以及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因素和实施管理。
城市设计案例分析和评价
通过分析国内外的城市设计案例,我们可以学习到更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本节将介绍城市设计案例的分析方 法、评价标准,以及案例的反思和改进。
城市设计 ppt课件
近代城市:
·城市发展加速,城市规模越来越大。 ·功能多样化。 ·城市地域结构复杂化,明显的功能分区。 ·城市地区分布差异显著。
导致:工业城市、大城市
当代城市:
·发展进程加速,发展中国家发展速度超过发达国家。 ·大城市规模扩张,出现大城市群或大城市带。 ·城市功能向综合性方向发展。
导致:世界城市或全球城市 大都市连绵区
世界城市、全球城市的出现和发展 Peter Hall, Friedmann, Peter Taylor, Sassen
伦敦-伯明翰-曼彻斯特-利物浦
阿姆斯特丹-鲁尔
(大西洋沿岸城市群)
波斯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
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
洛杉矶-旧金山-圣地亚哥
(太平洋沿岸城市群)
(2)前期调研阶段:对项目地段及相邻地区进行实地踏勘,收集相关资料和案例,走访
政府管理部门、实施主体和市民等各相关利益群体。并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
场地要素因子综合评价 成为土地利用的前提, 是合理、有效、集约配 置空间资源的基础。
(3)设计方案阶段:提出设计目标,实现目标的设计原则以及初步方案构思,在 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方案,逐步落实各项实际内容。在设计方案阶段,始终保持 和相关利益群体的沟通,作为方案完善的依据。
----引自《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导读》
城市设计的含义 城市设计要对城市体型环境所进行的设计,一般是指
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为近期开发地段的建设项目而 进行的详细规划和具体设计,城市设计的任务是为人们各 种活动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形式的物质环境.内容包括各 种建筑、市政公用设施、园林绿化等方面,必须综合体现社 会、经济、城市功能、审美等各方面的要求,因此也称为综合 环境设计。
《城市设计》第1讲
“建立城市设计概念并不是要创造一个 新的分离的领域,而是要恢复对一个基本 的环境问题的重视。”
-----<Urban Design: the Architecture of Towns and Cities>(A.I.A. 1965)
.美国的城市美化运动 .日本的城市创造 .中国的城市形象工程
三、城市设计的丰富与发展 ---体形环境到公共策略
1、体形环境思想---城市设计对传统建筑学 和形态艺术的继承
2、公共空间策略---城市设计对现代城市空 间环境塑造的核心
3、文脉、形态、机能、感知…---城市设计 思想的丰富与发展
四、城市设计的再认识
---传统的积淀、纷繁的理论、 多样的设计、管理的政策、工程的实践、 发展的观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
二、城市设计的概念与内涵 ----城市设计的发展背景
1、 传统城市中的传统建筑学的主导作用 ---古代城市
2、近代城市中城市规划学科的逐渐形成 ---近代城市
3、现代城市中城市规划与建筑学的分野 ---现代城市
4、从CIVIC DESIGN 到URBAN DESIGN ---现代城市设计思想的形成
城市规划设计PPT课件
第9页/共20页
概念规划 • 概念规划(Concept Planning) 在国外比较常见,它不是规划层次系列中
的某一层次,而是在任何一个层次均可进行概念规划。但是,由于概念规 划侧重于发展方向和各学科的综合平衡,而不是作出详细的规划设 计, 因此多出现于城市的、社区的或局部地带的层面和规划范围。 • 概念规划强调对总体规划编制的内容进行简化,区分轻重缓急,注重长远 效益和整体效益,对城市发展中具有方向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进行集中、 专题的研究。如从国家、区域的角度对城市的定位、发展方向等进行探讨, 从经济、社会与环境的角度提出城市发展的综合指标体系和发展战略等, 以适应城市迅速发展变化和决策的要求. • 概念规划的编制要求更灵活和富有弹性.
• 上海棚户区 第18页/共20页
• 居住社区:不仅有物质形态,还有居住区内的组织结构以及社会文化级地域归属感。居住社区替代居 住区,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第19页/共20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20页/共20页
1. 按社区主体的不同来划分;
2. 按地域分布不同来划分;
3. 按社会-空间形态构成特征来划分;
第15页/共20页
1.3.3 相关概念辨析
• 居住区与居住社区: • 居住区:城市中被城市干道或者自然分界线所围合,有一定居住规模,有较完善的广告服务设施的居 住生活聚集地。
第16页/共20页
• 长春棚户区 第17页/共20页
规划的理解
• 大到国家,小到个人,规划(planning)无处不在! • 在日常生活中,规划是一个被普遍使用的术语。 • 规划是一项有意识的系统分析过程,通过对问题的思考以提高决策的质量。
第1页/共20页
怎么样成为一个优秀的规划师
概念规划 • 概念规划(Concept Planning) 在国外比较常见,它不是规划层次系列中
的某一层次,而是在任何一个层次均可进行概念规划。但是,由于概念规 划侧重于发展方向和各学科的综合平衡,而不是作出详细的规划设 计, 因此多出现于城市的、社区的或局部地带的层面和规划范围。 • 概念规划强调对总体规划编制的内容进行简化,区分轻重缓急,注重长远 效益和整体效益,对城市发展中具有方向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进行集中、 专题的研究。如从国家、区域的角度对城市的定位、发展方向等进行探讨, 从经济、社会与环境的角度提出城市发展的综合指标体系和发展战略等, 以适应城市迅速发展变化和决策的要求. • 概念规划的编制要求更灵活和富有弹性.
• 上海棚户区 第18页/共20页
• 居住社区:不仅有物质形态,还有居住区内的组织结构以及社会文化级地域归属感。居住社区替代居 住区,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第19页/共20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20页/共20页
1. 按社区主体的不同来划分;
2. 按地域分布不同来划分;
3. 按社会-空间形态构成特征来划分;
第15页/共20页
1.3.3 相关概念辨析
• 居住区与居住社区: • 居住区:城市中被城市干道或者自然分界线所围合,有一定居住规模,有较完善的广告服务设施的居 住生活聚集地。
第16页/共20页
• 长春棚户区 第17页/共20页
规划的理解
• 大到国家,小到个人,规划(planning)无处不在! • 在日常生活中,规划是一个被普遍使用的术语。 • 规划是一项有意识的系统分析过程,通过对问题的思考以提高决策的质量。
第1页/共20页
怎么样成为一个优秀的规划师
城市设计概论课件
13
第二章城市设计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城市设计的缘起和发展
二、古希腊的城市设计 ③希腊学者道萨迪斯(Doxiadis) 分析雅典卫城 发现其中建筑布局、入口与各部分的角度都有一定的 关系,并证明它合乎毕达哥拉斯的数学分析。
14
第二章城市设计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城市设计的缘起和发展
二、古希腊的城市设计 2)米利都城: 希波丹姆 所做的米利都城重建规划 正交的街道系统形成十字格网(Gridrion System) 格网系统强加到位于丘陵地区的米利都城上
• 第三种:商业交通型
• 城市地理位置的优越,而在商业、交通活动的基础上发展 起来的,因而要道、关隘、渡口通常是进行商品交换的手 工业者和商人的聚居区。
28
第二章城市设计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城市设计的缘起和发展 • 五、欧洲中世纪的城市设计 设计特点: 建筑物的立面通常与左邻右舍都发生关系,作为一 个孤立实体与周围无关的情况是很少的。
24
第二章城市设计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城市设计的缘起和发展 • 四、中古时代伊斯兰国家的城市设计 • 5)创造新水平的建设: • ②伊斯法罕 • 伊斯法罕重建于公元903年,1587--1629年建设达 到高潮。城市平面为圆形,有4座城门,城内建筑物 极多,有宫殿、清真寺、发达的街道系统、桥梁, 布局很规则。
31
第二章城市设计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城市设计的缘起和发展 • 五、欧洲中世纪的城市设计 • 代表城市: • ③锡耶纳(Siena) : 由几个行政区组成的。每一区都分别有自己的地形 和小广场。 市中心的坎波广场(Campo)则是几个区在地理位 置上的共同焦点。广场处于中心位置有市政厅和钟 楼,均建于13世纪。广场的建筑景观由钟楼控制, 高塔对面是加亚喷泉。
城市设计PPT课件 第一章 城市设计概述
参考文献
1.王建国 《城市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2.王建国《现代城市设计的理论与方法》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3 3.徐思淑 周文华 《城市设计概论》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1 4.E.N.培根《城市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0 5.张 斌 杨北帆 《城市设计与环境艺术》 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0 6.齐 康 《城市环境规划设计与方法》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7 7.金广君 《国外城市设计精选》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 8.陈雪明翻译《美国的城市设计》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5年1 9.梁雪 肖连望编著《城市空间设计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0年 10.夏健龚编著《小城镇中心城市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1年 11. 吉伯德(英国)《市镇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3 12.芦原义信 ( 日本 ) 《外部空间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8 13. 麦克哈格(美国)《设计结合自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2
天人合一的思想: 《管子。乘马说》:“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进 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才,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 道路不必中准绳。”认为城市规划建设应当顺应自然条件。 近现代城市设计:对西方思想及方法的学习借鉴及引用。
传统城市设计:从城市领域涉及三维形体的意义上讲, 应该认为工业革命以前的城市建设都是以城市设计为 途径的。因为古代人们都是以物质形态的城市为对象 来规划的。以及后来的理论:西特倡导的“视觉秩序” 观点、柯布西耶的“现代城市”主张、沙里宁的“有 机城市”思想等等。 实际上是一种用城市三维形体环境设计的途径来取代 城市规划的一种尝试,是不现实的。
城市或区域设计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城市设计的含义相关定义从理论形态理解城市设计2从社会结构人的活动和空间形体环境结合的角度分析城市设计的关键在于如何从空间安排上保证城市各项活动的交织一种好的城市形态理论林奇klynch城市设计的含义相关定义从理论形态理解城市设计3城市设计涉及空间的环境个性场所感和可识别性城市社会中存在人类结合的不同层次
1.王建国 《城市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2.王建国《现代城市设计的理论与方法》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3 3.徐思淑 周文华 《城市设计概论》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1 4.E.N.培根《城市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0 5.张 斌 杨北帆 《城市设计与环境艺术》 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0 6.齐 康 《城市环境规划设计与方法》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7 7.金广君 《国外城市设计精选》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 8.陈雪明翻译《美国的城市设计》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5年1 9.梁雪 肖连望编著《城市空间设计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0年 10.夏健龚编著《小城镇中心城市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1年 11. 吉伯德(英国)《市镇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3 12.芦原义信 ( 日本 ) 《外部空间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8 13. 麦克哈格(美国)《设计结合自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2
天人合一的思想: 《管子。乘马说》:“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进 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才,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 道路不必中准绳。”认为城市规划建设应当顺应自然条件。 近现代城市设计:对西方思想及方法的学习借鉴及引用。
传统城市设计:从城市领域涉及三维形体的意义上讲, 应该认为工业革命以前的城市建设都是以城市设计为 途径的。因为古代人们都是以物质形态的城市为对象 来规划的。以及后来的理论:西特倡导的“视觉秩序” 观点、柯布西耶的“现代城市”主张、沙里宁的“有 机城市”思想等等。 实际上是一种用城市三维形体环境设计的途径来取代 城市规划的一种尝试,是不现实的。
城市或区域设计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城市设计的含义相关定义从理论形态理解城市设计2从社会结构人的活动和空间形体环境结合的角度分析城市设计的关键在于如何从空间安排上保证城市各项活动的交织一种好的城市形态理论林奇klynch城市设计的含义相关定义从理论形态理解城市设计3城市设计涉及空间的环境个性场所感和可识别性城市社会中存在人类结合的不同层次
(精品)城市设计案例课件
2、面向祖地
·帅府东院轴线东偏的原因:
帅府东院原为辽沈荣厚道台府,其轴线、朝向 受皇宫轴线的统辖,与其东偏的角度相对应。
四、盛京和北京的比较——圣都与俗都
圣都:二分秩序 (两条轴线)
俗都:宫城合一的秩序 (一条轴线)
圣都的八旗分布 俗都的八旗分布
清代盛京与北京八旗驻防方位相反的原因 说法1、由于多尔衮所属正白旗地位的上升 说法2、与清朝特有的陵寝“昭穆制度”有关
2.主要项目 吴文化博物馆群落
吴文化博物馆群落包括多个主题展厅,几个展厅成一组,形成围合的庭院式空 间,散落在花海绿地之中。其中花文化展厅,水文化展厅,酒文化展厅,茶文 化展厅为一组;文学展厅,书画展厅,曲艺展厅为第二组;工艺美术展厅,民 俗展厅,医药展厅,虎丘照相机记忆工坊为第三组。展厅结合互动空间,休憩 空间,会议空间,研究空间,后勤服务空间等室内外空间,综合展现吴文化的 精粹,是一个集博物馆展示、学术研讨、文化会晤、传承研究为一体的综合项 目,依托苏州文化基础和项目基础环境建设民俗和非遗产保护研究中心,鼓励 相应学术研究。 花文化展厅 展示与苏州、虎丘相关的花的传说、故事、诗词歌赋;花神庙,十 二花神;茉莉、玳玳、白兰花,三花文化等
圣都:块制格局
俗都:坊制格局
总结:双重属性(结构)的城市 1、中华传统和少数民族特色融合的城市 2、皇权和军制并存的城市 3、历史层次丰富的城市
八一起义纪念保护规划——前广场城市设计
——新馆扩建
?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深沉的历史感、引发无穷想象 的景观和流播千载的传奇、诗词、歌赋、文章、绘画、 书法,使得虎丘成为吴中第一名胜。
贰
叁
【城市设计·两个概念方案】
【承】················【起】
·帅府东院轴线东偏的原因:
帅府东院原为辽沈荣厚道台府,其轴线、朝向 受皇宫轴线的统辖,与其东偏的角度相对应。
四、盛京和北京的比较——圣都与俗都
圣都:二分秩序 (两条轴线)
俗都:宫城合一的秩序 (一条轴线)
圣都的八旗分布 俗都的八旗分布
清代盛京与北京八旗驻防方位相反的原因 说法1、由于多尔衮所属正白旗地位的上升 说法2、与清朝特有的陵寝“昭穆制度”有关
2.主要项目 吴文化博物馆群落
吴文化博物馆群落包括多个主题展厅,几个展厅成一组,形成围合的庭院式空 间,散落在花海绿地之中。其中花文化展厅,水文化展厅,酒文化展厅,茶文 化展厅为一组;文学展厅,书画展厅,曲艺展厅为第二组;工艺美术展厅,民 俗展厅,医药展厅,虎丘照相机记忆工坊为第三组。展厅结合互动空间,休憩 空间,会议空间,研究空间,后勤服务空间等室内外空间,综合展现吴文化的 精粹,是一个集博物馆展示、学术研讨、文化会晤、传承研究为一体的综合项 目,依托苏州文化基础和项目基础环境建设民俗和非遗产保护研究中心,鼓励 相应学术研究。 花文化展厅 展示与苏州、虎丘相关的花的传说、故事、诗词歌赋;花神庙,十 二花神;茉莉、玳玳、白兰花,三花文化等
圣都:块制格局
俗都:坊制格局
总结:双重属性(结构)的城市 1、中华传统和少数民族特色融合的城市 2、皇权和军制并存的城市 3、历史层次丰富的城市
八一起义纪念保护规划——前广场城市设计
——新馆扩建
?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深沉的历史感、引发无穷想象 的景观和流播千载的传奇、诗词、歌赋、文章、绘画、 书法,使得虎丘成为吴中第一名胜。
贰
叁
【城市设计·两个概念方案】
【承】················【起】
城市设计ppt课件
一、三种城市空间设计理论
1、 图---底理论 (Figure---Ground Theory)
2、 连接理论 (Linkage Theory)
3、 场所理论 (Place Theory)
二、图--底理论(Figure-Ground Theory)
1、 “空间即主体”(space-as-object) (1) 建筑实体---solid mass; 图---figure; (2) 空间虚体---open voids; 底---ground;
二、图--底理论(Figure-Ground )
(3) “当城市有 水平方向改向垂 直方向发展时, 点状塔楼、集合 住宅或现代景观 中常见的摩天大 楼,几乎不可能 创造一个和谐的 城市空间。”
二、图--底理论(Figure-Ground Theory)
6、 空间是 传递城市体 验的媒介
二、图--底理论(Figure-Ground Theory)
B、 半私密领域与邻里的交往
例如:阶廓内虚体、中国的胡同与里 弄。。。
二、图--底理论(Figure-Ground Theory)
C、 公共性领域与城市化生活 例如:城市广场、特色街道。。。
二、图--底理论(Figure-Ground Theory)
二、图--底理论(Figure-Ground Theory)
B、 性质相近、肌理相近;
例如:佛罗伦萨传统街区、巴黎传统街区、 北京四合院传统街区。。。
二、图--底理论(Figure-Ground Theory)
C、 线性结构、视觉连续。
例如:圣彼得教堂广场柱廊、香榭丽舍大 街沿街建筑、外滩建筑群。。。
D、 自然化领域与生态性发展 例如:城市公园、河流水体等。。。
城市道路设计全套PPT课件(全十章329p)
第一节 城市道路的组成、功能及特点 一、城市道路组成
1.供各种车辆行驶的车行道。其中供机动车行驶的称为机动车 道,供自行车、三轮车等行驶的为非机动车道; 2.专供行人步行交通用的人行道(地下人行道、人行天桥); 3.交叉口、交通广场、停车场、公共汽车停靠站台; 4. 交通安全设施。如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岛、护栏等; 5.排水系统。如街沟、边沟、雨水口、雨水管等; 6.沿街地上设施。如照明灯柱、电杆、邮筒、清洁箱等; 7.地下各种管线。如电缆、煤气管、给水管等; 8.具有卫生、防护和美化作用的绿带; 9.交通发达的现代化城市,还建有地下铁道、高架道路等。
汽车行驶的具备一定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称为公路。 城市道路
在城市范围内,供车辆及行人通行的具备一定技术
条件和设施的道路,称为城市道路。
厂矿道路
在工厂、矿区、码头内部的专用道路。 林区道路
用于林区内部的生产、生活专用道路。
乡村道路 连接乡、村、居民点的道路,主要供行人及各种农业运输 工具通行。
二、城市道路的功能 交通设施功能
公用空间功能 防灾救灾功能
城市结构功能
1、交通设施功能
是指城市各种活动产生的交通需求中,对应于道路交通需求的交通供给功能。也
就是道路的运输和集散功能。 2、公用空间功能
随着城市发展,道路除了采光、日照、通风、景观作用外,还为供水、供电、通讯、
电力热力等提供布设空间。 3、防灾救灾功能
第二节 城市道路分类与分级
• 我国颁布的《城市道路设计规范》,根据道路在城市道路 系统中的地位、交通性质和交通特征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 车辆和行人进出的服务功能等,将城市道路分为四类或三 类。大城市一般分为四类,即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 支路。小城市一般分为三类,即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中等城市可视规模按四类或三类考虑。除快速路外,每类 道路按照所在城市的规模、设计交通量、地形等分为Ⅰ、 Ⅱ、Ⅲ级。大城市应采用各类道路中的Ⅰ级标准;中等城 市应采用各类道路的Ⅱ级标准,小城市应采用各类道路中 的Ⅲ级标准。
《城市规划设计原理课件》
城市公园设计
探索城市公园的设计原则和功能 布局。
屋顶花园
利用屋顶空间创建绿化和社交活 动场所。
城市滨水区规划
优化城市滨水区域的设计和利用。
城市建筑与建筑规划设计
1
建筑风格与特色
研究不同建筑风格对城市形象的影响和
可持续建筑设计
2
塑造。
推动低碳建筑和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
3
历史建筑保护
保护和修复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遗产。
城市更新与更新规划设计
1 老旧城区再造
提出改善老旧城区的更新 规划和改造策略。
2 旧工厂和空地利用
转化为创意产业园区和城 市空地公共空间。
3 社区参与与可持续性
强调居民参与和社区可持 续发展的规划原则。
城市规划案例分析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
探索上海金融中心的规划和建设 背后的故事。
新加坡滨海湾花园
了解新加坡滨海湾花园的建设和 可持续性规划。
巴西利亚
研究巴西利亚作为现代规划城市 的特点和挑战。
城市形态与组织结构
街区与道路网络
探索城市街区的形态设计和 道路网络规划。
城市密度与建筑形式
研究城市密度对建筑形式和 空间布局的影响。
城市中心与分区规划
了解城市中心区域与不同功 能分区的规划原则。
城市交通与交通规划
交通拥堵的挑战
分析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及规划解 决方案。
公共交通系统
介绍如何规划发展高效可持续的 公共交通系统。
步行和自行车交通
探索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的规划设 计原则。
城市环境与环境规划
环境保护
规划城市绿地和保护自然资源, 提高生态系统健康。
可持续发展
倡导使用可再生能源和减少碳 排放的城市规划方案。
《城市设计》PPT课件 (2)
《城市空间设计——社会-空间过程的调查研究》〔美〕阿里.迈达尼普尔
• "城市设计,是根据城市发展的总体目标,融合社会、经济、 文化、心理等主要元素,对空间元素做出形态的安排,制定 出指导空间形态设计的政策性安排."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
1.2 城市设计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
区域-城市系统阶段:从区域角度构筑城市结 构、从区域角度进行大范围的自然环境设 计、区域景观、生态系统.
改建香榭丽舍大街的计划主要集中在
靠近凯旋门的这1200米长的部分,改善
行人的环境条件是这个项目的一个关 键目标,原来的汽车入口和停车道被取 消,两侧的人行道从12米拓展到24米, 街道仍然具有行车交通的功能,实际上 车行道有十车道宽,而且停车功能也被 保留下来了,但变成了五层的地下停车 场,就设在新的人行道下面,包括850个 车位,地下停车场的入口坡道建在新的 人行道中.
日本时间纪念广场
• 城市广场设计的内容
– 面积、比例和尺度 – 空间组织 – 建筑和设施 – 交通组织 – 铺装、绿化和水体
3 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3.1 城市空间设计理论 兰西克〔Roger Trancik〕
《找寻失落的空间: 都市设计理论》—— 三种理论:图底理论、 连接理论、场所理论; 三种关系:形态关系、 拓扑关系、类型关系.
图底理论〔FigureGround Theroy〕
实体、虚体
• 连接理论〔Linkage Theroy〕 • 1960年代,丹下健三 • 组合形态、超大形态、组群形态 • 物质层面、内在动因
Building Activity Area
Path Green land
Sqare street
• "城市设计,是根据城市发展的总体目标,融合社会、经济、 文化、心理等主要元素,对空间元素做出形态的安排,制定 出指导空间形态设计的政策性安排."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
1.2 城市设计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
区域-城市系统阶段:从区域角度构筑城市结 构、从区域角度进行大范围的自然环境设 计、区域景观、生态系统.
改建香榭丽舍大街的计划主要集中在
靠近凯旋门的这1200米长的部分,改善
行人的环境条件是这个项目的一个关 键目标,原来的汽车入口和停车道被取 消,两侧的人行道从12米拓展到24米, 街道仍然具有行车交通的功能,实际上 车行道有十车道宽,而且停车功能也被 保留下来了,但变成了五层的地下停车 场,就设在新的人行道下面,包括850个 车位,地下停车场的入口坡道建在新的 人行道中.
日本时间纪念广场
• 城市广场设计的内容
– 面积、比例和尺度 – 空间组织 – 建筑和设施 – 交通组织 – 铺装、绿化和水体
3 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3.1 城市空间设计理论 兰西克〔Roger Trancik〕
《找寻失落的空间: 都市设计理论》—— 三种理论:图底理论、 连接理论、场所理论; 三种关系:形态关系、 拓扑关系、类型关系.
图底理论〔FigureGround Theroy〕
实体、虚体
• 连接理论〔Linkage Theroy〕 • 1960年代,丹下健三 • 组合形态、超大形态、组群形态 • 物质层面、内在动因
Building Activity Area
Path Green land
Sqare street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城市设计的含义----相关定义
(1)“城市设计是对城市体形环境所进行的设 计。” ----《中国大百科全书》
(2)“城市设计是对城市环境形态所作的各种 合 理处理和艺术安排。” ----《大不列颠百科全书》
(3)“城市设计是当建筑进一步城市化、城市 空 间更加丰富多样化时对人类新的空间秩序 的一种创造。”
(4)“城市是有街道、交通和公共工程设施等 以 及劳动、居住、游憩和集会等活动系统组 成。把这些内容按功能和美学原则组织在 一起,就是城市设计的本质。” ----《市镇设计》(F。吉伯特)
(5)“城市设计是三维空间,基本上是一个建 筑 问题。” ----《论城市---它的产生、成长与衰败》 (E。沙里宁)
特点:城市形态自由灵活、有机多变;体 现出一种“约定俗成”的群体控制规律、“渐 进的城市设计”思想;其自由发展的程度也是 相对而言的。
3、“自上而下”----城市设计的发 展
“自上而下”的城市是指主要按人的主观作 用、人的思想观念、宗教信仰、或某一统治阶 层的理想模式建设的城市。它通常以一种法定 的设计准则,在严格的控制和要求之下进行建 设实施。因此也被称为“人造城市”,它是一 种控制机制下的建设方式,一般在集权统治的 社会制度下“自上而下”而形成的城市较多。
这类城市一般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 上”两者兼容并蓄,是符合特定条件下城市发 展需要的。
“自上而下”的城市在设计上的控制较严格, 必须遵循特定的法则和模式;而“自下而上” 的城市在设计上就显得灵活、自由,因地制宜 和随机应变。
城市设计就是基于这样的假设,城市环境 是能够被设计的,特别是现代城市尤其需要设 计。无论哪类城市,只要经过良好的设计和再 设计,其环境就具有“适居性”,反之不然。
2、城市设计的内容----两种形式
(1)工程设计性----Conceptual plan Project design
特点:规模较小、微观具体 (2)政策过程性----Policy control
Guide-line 特点:规模较大、宏观抽象
3、城市设计的层次----三个层次
(1)整体环境城市设计 确定城市空间形态结构; 构造城市景观体系; 布置城市公共发展空间; 设计城市竖向轮廓。
城市设计全册精品 完整课件
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
第一讲、城市设计概念的发展
一、城市设计为何古已有之 ---传统城市的历史积淀
1、 社会经济的缓慢发展 2、 城市理想的不懈追求 3、 地域特色的相对稳定
二、城市设计的概念与内涵 ----城市设计的发展背景
1、 传统城市中的传统建筑学的主导作用 ---古代城市
.美国的城市美化运动 .日本的城市创造 .中国的城市形象工程
三、城市设计的丰富与发展 ---体形环境到公共策略
1、体形环境思想---城市设计对传统建筑学 和形态艺术的继承
2、公共空间策略---城市设计对现代城市空 间环境塑造的核心
3、文脉、形态、机能、感知…---城市设计 思想的丰富与发展
四、城市设计的再认识
(2)重点片区城市设计
重点片区的城市设计是以总体城市设计为 依据,对城市的重点地区在整体空间形态、景 观环境特色以及人的活动所进行的综合设计。
重点片区的城市设计重点对片区内的土地 利用、街区空间形态、景观环境、道路交通以 及绿化系统等方面作出专项性设计,对建筑小 品、市政设施、标识系统以及照明设计等方面 进行整体安排。
---传统的积淀、纷繁的理论、 多样的设计、管理的政策、工程的实践、 发展的观念…
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
第二讲、城市设计的基本特征
一、城市设计的历史特征 ---城市与城市设计
2、近代城市中城市规划学科的逐渐形成 ---近代城市
3、现代城市中城市规划与建筑学的分野 ---现代城市
4、从CIVIC DESIGN 到URBAN DESIGN ---现代城市设计思想的形成
“建立城市设计概念并不是要创造一个 新的分离的领域,而是要恢复对一个基本 的环境问题的重视。”
-----<Urban Design: the Architecture of Towns and Cities>(A.I.A. 1965)
可见城市需要设计,也能够被设计。随着 城市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城市已经越来越离 不开设计。城市设计学科也因此必然将得到发 展和完善,因此,这门学科有着无限的生命力。
二、城市设计的主要内容 ---含义、内容、层次、类
型
1、城市设计的含义----相关定义 2、城市设计的内容----两种形式 3、城市设计的层次----三个层次 4、城市设计的类型----三种类型
1、“城”与“市”----城市的历史特 征
2、“自下而上”----城市设计的形成 3、“自上而下”----城市设计的发展 4、“交替发展”----城市设计的规律
1、“城”与“市”----城市的历史 特征
“一部城市建设史,也可以从城市设计角度 来写,即写成一部城市设计史。”
----吴良镛 “城”—是防御性的概念,为社会的政治、 军事目的而兴建,边界鲜明,形态封闭、内向。
特点:城市形态表现着规则的用地、严谨 的构图、鲜明的等级和全面的计划,几何形式 很强。
4、“交替发展”----城市设计的规 律
虽然城市大体上有这两大分类,但大多数 城市是两者兼有之,不是能够完全分得开的。 由聚落式的村屯“自下而上”逐渐发展,经过 了一定历史阶段的发展和演变,形成了自身的 体系和秩序。以后,这类城市的发展、规划与 设计是以其固有的体系和秩序为前提,再发挥 人为的作用,“自上而下”使之成为布局合理、 功能齐全的现代城市。
“市”---是贸易、交易的概念,为生产活 动、商品交换的目的而形成,边界模糊、形态 开放、外向。
2、“自下而上”----城市设计的形 成
“自下而上”的城市一般是以聚落为基础, 从不自觉得自然村落逐渐发展到一定规模的城 市;城市没有一个预先构想的目标与形态,依 实际发展需要,在自然环境、客观规律做用下 长期积累而成,因此也被称为“自然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