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向沙漠进军》浙教版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向沙漠进军》公开课说课稿教案附评课
《向沙漠进军》说课稿一、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的设计初中语文第三册教材的阅读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为“阅读一般的说明文,能指出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的顺序和方法,给文章划分段落、层次,体会说明性语言的特点”。
第三册教材的重点是说明文。
这一册共安排了三个说明文单元,分别是第一单元“说明事物要抓住特点”、第三单元“说明的顺序”和第五单元“说明的方法”。
其中“说明的顺序”这一单元共安排了五篇课文,阐述了三种说明顺序,即“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比较具体明白,学生好理解;而“逻辑顺序”是用于说明事理的,相对比较抽象,且具体事理的安排顺序又不一而同,如先总说后分说、先主要后次要、先原因后结果、由现象到本质、由性能到功用、由一般到特殊等,所以学生较难理解。
《向沙漠进军》是一篇事理说明文,运用的正是“逻辑顺序”。
课文共有13自然段,主要说明沙漠对人类的危害和人类征服沙漠的方法。
课文开头点出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接着2、3两段列举地中海地区和我国陕西榆林地区出现的沙漠化现象,具体说明沙漠对人类的危害。
第4段介绍沙漠向人类施威的两种方式“游击战”和“阵地战”,第5、6两段提出相应的防御措施“培植防护林”、培植草皮”和“植树种草”,第7、8两段进一步说明光有防御还不够,还要主动进军,分析了向沙漠进军的“武器”是水,并以我国内蒙古东部和陕西、山西北部为例分析向沙漠进军的可能性,第9段例举新疆的不毛之地已经变成绿洲,进而说明沙漠是可以征服的,第10段说明向沙漠进军,不但保护了农田,开辟了绿洲,而且还保护交通线路。
第11、12段更进一步说明我们还将运用科学技术充分利用沙漠地区的风力和日照为人类造福。
第13段总结全文,强调社会主义制度能使征服沙漠的理想更快实现。
所以,本文是按“危害——防御——进军——利用”的逻辑顺序来写的。
教学目标可确定为:认知目标:了解说明事理的文章往往用逻辑顺序,了解作者竺可桢,了解有关沙漠危害人类及人类征服利用沙漠的知识。
(初二语文教案)语文教案-向沙漠进军 2-教学教案
语文教案-向沙漠进军2-教学教案?向沙漠进军?教学设计例如二第一课时导入新课〔放一段有关楼兰古国的录像〕,同学们刚刚我们看到的片子是楼兰古国,它位于我国的西北部,从前的它,熙熙攘攘,车水马龙,商贾聚集,经济富强;今日的它,已被黄沙掩盖,一片荒芜。
人们只能靠着那枯槁的树木,光秃秃的沙丘,去想像它从前的繁华与丰美。
是沙漠夺走了它的秀丽,留给人们的是圆满。
我们要拿起武器,与沙漠决战,还我家园!〔一〕明确目标1.学习识别和把握中心句。
2.理解课文的内容,把握的思路。
3.学习抓住特征进行分类说明的方法。
〔二〕整体感知本文是事理说明文,这篇文章依据大量事实和科学原理,对为什么要向沙漠进军,怎样向沙漠进军,进军的前景如何等重大问题,作了深化浅出的说明,把科学道理讲得有声有色。
〔三〕教学过程l.复习提问。
〔1〕说明文主要说明什么〔2〕说明文的首要任务是什么〔3〕说明文的说明挨次有哪些〔4〕说明文的说明方法有哪些〔5〕说明文语言有什么特点〔6〕说明对象包括哪些引导同学答复:〔1〕说明文主要说明事物的性质、状态、功能、用途等;〔2〕说明文的首要任务是抓住事物特征;〔3〕说明文的挨次有空间挨次、时间挨次、规律挨次;〔4〕说明文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举例子、列数字、分类别、打比方、作比拟、画图表等;〔5〕说明文语言精确、周密;〔6〕说明对象可以是实体事物,也可以是抽象事理。
2.背景、简介。
背景1959年,中国科学院治沙队成立,竺可桢先后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两篇文章:一篇是?改造沙漠是我们的历史任务?,一篇是?向沙漠进军?。
在他的提倡下,设置了六个治沙综合试验站,他三次深化沙漠考察,几乎跑遍了内蒙、河西走廊和新疆的沙漠。
简介〔略〕3.正音、辨字、辨词。
肆s〔不要读成c〕涸h〔不要读成g〕葱cōng〔不要读成cng〕沛〔不要写成〕磴dng〔不要读成dēng〕4.文章内容的分析。
〔l〕同学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全文。
〔读时可实行一人一段,自愿读,不指定,这样可培育同学的参与意识,提高同学们的乐观性。
《向沙漠进军》教学设计【优秀10篇】
《向沙漠进军》教学设计【优秀10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向沙漠进军》教学设计【优秀10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八年级语文上册《向沙漠进军》教学设计 浙教版-浙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向沙漠进军》教学设计[设计说明]: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
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治理沙漠有感性的认识。
课前,我制作了沙漠地形图的模型,作为道具在课堂上演示。
并准备了沙漠风光图课件。
本课学习重点是学习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解释事理,了解治理沙漠的重大意义。
难点是对治沙方法的理解。
整堂课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感受和体验中明白事理,激发他们保护环境、绿化环境的责任感。
[教学目的]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抓住事物的特征和根据事物的内容联系有条理地分类说明事物的写作方法,领会恰当使用修饰和限制词语准确地解说事物、剖析事物和事理的特色。
2、认识改造沙漠的重大意义;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本文运用证唯物主义观点从征服沙漠的角度说明人和自然的关系。
其重点是文章的第二部分(第4—12自然段):怎样向沙漠进军。
教学难点是两个自然段解说事理的说明:一是第4自然段中关于“阵地战”的说明;二是第5自然段关于“造防护林方法要求”的解说,教学中应帮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还可以采取画示意的辅助手段,帮助学生理解。
[教学方法]1 .本文篇幅不长,脉络清楚,层次分明,各部分相互联系环环紧扣。
教师可采用“点线读书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阅读水平,提高自学能力。
2. 教学步骤建议按照“整体——局部——整体”的程序进行,力求使精讲和导读密切结合。
3 .结合课文后面的练习题,边讲边导,剖析课文。
[教学时教]二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预习 1. 注意字音字义竺、桢、沛、榆、逞、涸、噶、馏2. 理解词语含义充沛、肆虐、城郭、绿洲、葱笼、俨然、移居、逞强施威、不毛之地二、导入新课《向沙漠进军》是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写的一篇说明文。
主要说明了沙漠的特征和如何征服沙漠提出了改造沙漠的办法。
三、简介作者竺可桢(1890—1974),某某某某人。
气象、地理学家,我国现代气象事业的创始人。
历任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华全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地学部主任,中国气象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等。
八年级语文:初中四册《向沙漠进军》教案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语文教课方案(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学校:年级:任课教师:语文教课方案 /初中语文/八年级语文教课方案编订: XX文讯教育机构初中语文教课方案文讯教育教课方案初中四册《向荒漠进军》教课方案教材简介 : 本教材主要用途为经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育学生的阅读能力、沟通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知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课设计资料合用于初中八年级语文科目 , 学习后学生能获取全面的发展和提升。
本内容是依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能够放心改正调整或直接进行教课使用。
《向荒漠进军》教课方案(2003-04-26 13:51:12)上海市黄浦区教师深造学院陈钟梁教课目标一学习本文抓住事物特色,揭露事物实质的说明方法和说明文的一些基本知识。
二掌握本文构造严实与语言正确的写作特色。
教课假想一在教师启迪下组织议论,在充足议论的基础长进行概括,当堂稳固所学知识。
二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课重点学习说明文的一些基本知识。
剖析本文严实的构造。
教课内容和步骤一导入新课。
(一)我们学习任何一篇说明文,都需要正确地理解它所反应的客观事物的重点,这些重点是学习说明文的基础知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本文而论,主假如说成因、方法、特色、实质和规律性。
下边想提出几个问题,请同学们在阅读时自己划出一些能回复问题的句子来(培育作阅读笔录的能力):①人类最坚强的自然仇敌是什么?②荒漠逞强施威,用的是什么武器?这类武器主要用什么方式来侵袭人?③抵抗风沙侵袭有什么方法?几种方法各有什么作用?④征服荒漠最主要的武器是什么?(注意“抵抗”与“征服”的不一样。
)⑤我们是如何征服荒漠的?⑥征服荒漠获取巨大成绩的根来源因是什么?学生相互议论,相互纠正或增补一些内容,教师巡视此后让学生举手,读出相关语句(语句能够有改动):①荒漠是人类最坚强的自然仇敌之一。
②荒漠逞强施威,用的武器是风和沙。
这类武器向人类攻击的方式有二:第一,暴风一起沙粒随风飞扬,风愈大,沙的打击力量愈强。
初中八年级(初二)语文向沙漠进军
课题:《向沙漠进军》课题:《向沙漠进军》教学目标:1、了解说明事理的文章往往用逻辑顺序。
2、初步学会分析说明文的一般结构和说明的顺序。
3、感受人类征服自然的美好前景,树立学好知识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
教学重点:初步学会分析课文的说明顺序。
教学难点:将征服沙漠喻作向沙漠进军的含义。
课文预习内容:1、给下列斜体字注音,给加横线的词解释;竺可桢、逞强、肆虐、丘墟、磴口、干涸、汲水、施威、浸润、葱茏、俨然2、思考练习一的1、2小题。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出示幻灯片,导入新课。
(小组竞答方式进行口头填空)1、本单元是一个说明文单元,(出示幻灯片)说明文以()为主要表达方式,按照一定的要求解说()或()的文章。
说明事物时必须抓住事物自身的()。
但要把事物的特点说明白,还得注意说明的顺序。
2、引导学生读第四单元提示,注意常用的几种说明顺序。
(出示幻灯片)(1)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通常按()顺序说明;(2)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通常按()顺序说明;(3)说明事理,通常照()说明,如先总说后()、先主要后()、先原因后()、由现象到()、由性能到()等。
今天,我们来学习十一课《向沙漠进军》,本文是事理说明文,说明事理的文章往往用逻辑顺序。
(板书课题及横线内容)二、简介作者,解题。
1、指名朗读注释,熟悉作者。
2、文题中的“进军”一词有什么含义?(小组讨论,推荐发言)明确:“进军”:把征服沙漠比作军事上的一场战斗。
三、以第4段为例,学习分析说明结构及顺序的方法。
1、人类跟沙漠斗争,发动战争的是沙漠。
那沙漠是用什么武器怎样向人类进攻的,课文哪一段说明了这个问题?明确:第四段。
2、听录音范读第4段,思考:(出示幻灯片)(1)指出本段的主要内容。
(2)本段将风沙的进攻分为哪两种方式?(3)风沙进攻的这两种方式各有什么特点,各有怎样的危害?(4)指出本段的行文思路及结构特点。
3、听后小组展开讨论,推荐发言,最后集中明确:(1)本段内容:说明沙漠向人类施威的两种方式——游击战、阵地战。
2015-2016学年[浙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向沙漠进军》课件(共68张PPT)
第一环节:检查预肆虐( nü 逞强( chěng ) 俨然 ( yǎn )
干涸( hé ) 汲水( j í ) 抵yù ( 御 ) 丘xū( 墟 ) 充pèi( 沛 )
葱茏 ( cōng )
磴口( dèng )
解释词语
任意干残暴的事情。肆,任意地干。虐,残暴。 肆虐: (雨水、精力)充足旺盛。沛,盛大。 充沛: 显示自己能力强,施展威风。 逞强施威:
俨然:形容很像。 不毛之地:不长草木的地方。
第二环节:整体感知
(一)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
①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是一篇 文。 (请填入事物或事理) 说明
如何治理沙漠;事理说明文
②以“向沙漠进军”为题目,有何好处?
把沙漠比作敌人,把治理沙漠比作敌 我双方战斗,更形象生动。
(二)默读课文,采用找中心句的方法,简 要概括每个自然段。 中心句是一段中表述段的中心意思的句子, 常用概括或提示的方式来进行表述。 方法指导:一段中一般只有一个中心句,大 多放在段首,有时也在段中或段尾。如没有 直接的中心句,请归纳概括。 小组合作:找出各个自然段的中心句。
第一课时
竺可桢
我国荒漠面积262万平方公里,占陆地国 土的1/4,在中国地图上可以看到,土地荒漠 化正在由西北向内地扩展。
学习目标
1. 了解课文中采用的先总说后分说的说明顺 序及分类别,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2.初步学会分析说明文的一般结构; 3.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4.掌握新的生字及基本词语,如竺,逞,肆 虐; 5.感受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加快了改造自然 环境的步伐。
第1段: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 人之一。(段首) 第2段:地中海沿岸被称为西方文明 的摇篮,如今有些部分逐渐变成荒漠。 (自己概括)
2023年初中课文《向沙漠进军》优秀教案(通用篇)
2023年初中课文《向沙漠进军》优秀教案(通用篇)初中课文《向沙漠进军》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会运用找寻中心句的方法把握说明中心。
2、了解课文中采纳的先总说后分说的说明依次及分类别,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3、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精确性;4、植树、节水、爱护生态环境的教化。
教学过程:一、前置学习:1、找出中心句和重要提示句概括段意。
2、梳理文章结构提纲。
二、研读课文。
(一)为什么向沙漠进军?(1~3)1、学生找出段一中心句:沙漠是人类最坚韧的自然敌人之一。
2、分析段二段三与段一的内在联系。
二三两段举例说明“若干住人的地区反而为沙漠所并吞。
”明确两段段意。
3、说明方法点拨:举例子(二)怎样向沙漠进军?(4~12)防卫——进军——利用防卫阶段:先明确中心句。
主问题:沙漠是怎样危害人类的?本文为什么首先强调这一点?沙漠危害人类的武器是风和沙。
风沙的进攻主要有两种方式:游击战和阵地战。
这一段既是第一部分的深化阐释,又是其次部分绽开说明的前提,只有弄清沙漠危害人类的方式,才能对症下药,找到应付它的方法。
所以首先要强调这一点。
1、沙漠是怎样危害人类的?文章是采纳了哪些方法把这个问题说清晰的。
分类别、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举例子。
2、如何应付游击战?如何应付阵地战?抵挡风沙攻击——培植防护林和草皮抵挡沙丘进攻——植树种草。
3、回扣主问题。
进军阶段1、明确中心句,理出结构提纲:折服沙漠最主要的武器是水——只要能充分利用这些水源,我们向沙漠进军不但有收复失地的把握,而且能在沙漠里开拓出若干绿洲来。
——若干成果(8、9)2、明确第7段的过渡作用。
利用阶段主要是利用沙漠中的xxxx和xxxx为人类造福。
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
(三)、前景。
三、说明文语言的精确性。
课后练习二。
1、沙漠是人类最坚韧的自然敌人之一。
“之一”则从数量上加以限制,说明沙漠是人类最坚韧的自然敌人中的一个,其他还有火山、地震、洪水等,假如删掉,则变成沙漠是人类唯一一个最坚韧的自然敌人了,这与客观事实不符,表达就不精确了。
八年级语文向沙漠进军1 第1课时教案 浙教版
向沙漠进军第1课时说明:本课教学按“大语文教育”思想设计,由“语文环境”、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三部分组成。
教学目的:(1)学习说明事物的特征、说明的顺序和作诠释、举例子等说明方法;(2)学习确定中心句;(3)结合课文教学进行听说训练;(4)增强环境生态方面的危机感,培养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课文阅读。
教学难点:中心句的确定。
教学时数:2课时。
语文环境布置一、“语文黑板报”一期:1.《被沙漠吞噬的古城》楼兰,曾是我国一座著名的古城,许多古代诗文都提到过它,王昌龄还留下了“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名句。
唐朝时,这里还是一个十分富饶的地方,它靠近罗布泊,周围水草丰茂,牛羊成群,又处在丝绸之路上,是东西方客商往来的必经之地。
可是现在,楼兰却早已被沙漠吞噬。
居民迁走了,牛羊不见了,罗布泊干涸了(50年代还有水),丝绸之路中断了,只有那断壁残垣还留在沙漠中,偶而有一支考察队来到这里,凭着废墟想像它昔日的风采。
2.《百泉之城已无泉》我们河北邢台过去被称为“百泉之城”,因为它遍地是泉。
最集中的是西南郊百泉村一带,泉眼密布,河道纵横,土地全部自流灌溉,盛产水稻、鱼虾和芦苇,宛如江南水乡。
城北的达活泉公园,更是以其清冽的泉水和旖旎的风光吸引着游人。
但是70年代以后,邢台的泉逐渐干涸,众多的河渠变成了干土沟,昔日的水稻田现在生长的是玉米、小麦,以泉水著称的达活泉公园也只能靠自来水维持它那浅浅的人工湖了。
原因──过量开采地下水。
3.“说文解字”虐上面的“”是虎头,也是“虎”字的变形;下面的“”是一只反着的“”,即“爪”的变形,古文字写作“”、“”。
“虐”字用“老虎反爪抓人”表示“残暴”之义。
沛注意:右边不是“市”,同样的情况还有肺、芾;柿子的“柿”才以“市”作声旁。
二、“阅读与欣赏”栏,张贴以下资料:(1)《岂容绿洲变沙漠》(《光明日报》1989年5月13日);(2)《沙漠绿洲发出了呼救》(《中国环境报》1991年3月16日);(3)《黄土高原的黄土形成》(《语文报》178期)。
2016浙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向沙漠进军核心知识点.doc
2016浙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向沙漠进军核心知识点八年级课堂上大家学习了很多语文课文,学习完这些课文中的知识点后大家要及时的进行回顾,这样才能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从而掌握好这些内容,下面为大家带来2016浙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向沙漠进军核心知识点,希望大家能够认真阅读。
(一)、文体知识早知道-----说明文文体知识(1)说明文的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识。
(2)说明文的分类:从说明内容上可以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某一事物的形体特征,事理说明文旨在解释事物本身的道理或内部规律。
(3)说明文要抓住事物特征:所谓特征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
只有抓住特征才能说明白这一事物或事理的独特之处。
(4)说明文的要素:A、说明顺序时间顺序:即以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从而写出事物的发展变化情况。
这种顺序一般用于人物的生平介绍、科学观察记录,说明事物或事理发生、发展或制作过程一类的说明文。
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或由远及近依次进行说明。
这种说明顺序,一般用于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特征。
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形成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
事物的内部联系包括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等;认识事物或事理的过程则指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等等。
常见的逻辑顺序有:1、现象本质2主要次要3概括具体4原因结果5从特点用途B、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画图表、引资料等。
C、说明语言: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
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
特别要注意说明文中使用的术语和修饰限制性的词语,它们往往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准确和简明。
八年级语文向沙漠进军2 第2课时教案 浙教版
向沙漠进军第2课时教学重点1.在进一步熟悉内容的基础上,复习举事例、列数据、作比较三种说明方法,学习打比方、作诠释两种说明方法,掌握这两种说明方法的作用。
2.了解什么是中心句、支撑句及其相互关系,并懂得它们在说明文中的作用。
3.了解限制性词语加强说明的准确性和严密性方面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
前面我们分析了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现在我们复习上下。
学生划分层次并概括内容。
教师提问:这是一篇阐释事理的说明文。
说明文要用说明方法。
这篇文章中运用了哪些我们学过的说明方法?学生举例回答。
1.举事例。
文章前两部分几乎每一自然段都举出了实例说明问题。
举实例不但使文章内容非常具体,而且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使读者印象很深。
2.列数据。
比如,文章在说到培植防护林可以有效地防御风沙的“游击战”时,说“风遇到防护林,速度就减小百分之七十到八十”。
运用数据可以使说明具有高度准确性和科学性。
3.作比较。
文章举国外事例作说明时,就用“摇篮”对:“荒漠”作比较,对比鲜明,说明沙漠的肆虐程度。
二、内容分析,学习新知识。
教师提示:文章还用了作诠释和打比方两种说明方法。
诠释的意思就是解释、说明。
有的时候,作者提出一个看法,读者并不明白,这就需要对这种看法作必要的解释、说明,使读者清楚这种看法的含义、提出的根据等。
打比方就是运用比喻的修辞方式,打比方可以使事物或事理具体化、形象化,使读者易于理解。
1.作诠释。
文章第1自然段提出:“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的看法。
读者对这个看法会感到新鲜、陌生。
因此下面两句便对此作诠释。
“有史以来,人类就同沙漠不断地斗争。
”一句,从时间之长说明这个看法的根据。
“但是从古代的传说和史书的记载看来,过去人类没有能征服沙漠,若干住人的地区反而为沙漠所并吞。
”一句,从斗争的结果说明这个看法的根据。
教师指导学生从课本中找出诠释的例子并加以说明。
2.打比方。
例如:把沙漠比喻成“敌人”,把沙漠的进攻手段比喻成“武器”,把沙漠进攻的方式比喻成“游击战”、“阵地战”等,都是打比方。
初中四册《向沙漠进军》_八年级语文教案
初中四册《向沙漠进军》_八年级语文教案《向沙漠进军》。
教案(2003—04—2613:51:12)ﻭ市**区教师进修学院陈钟梁教学目的ﻭ一学习本文抓住事物特征,揭示事物本质的说明方法和说明文的一些基本知识。
ﻭ二掌握本文结构严密与语言准确的.写作特点.教学设想一在教师启发下组织讨论,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当堂巩固所学知识。
ﻭ二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学习说明文的一些基本知识。
分析本文严密的结构.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入新课。
ﻭ(一)我们学习任何一篇说明文,都需要准确地理解它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要点,这些要点是学习说明文的基础知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本文而论,主要是说成因、方法、特征、本质和规律性。
下面想提出几个问题,请同学们在阅读时自己划出一些能答复问题的句子来(培养作阅读笔记的能力):ﻭ①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是什么?ﻭ②沙漠逞强施威,用的是什么武器?这种武器主要用什么方式来袭击人?③抵御风沙袭击有什么方法?几种方法**有什么作用?④征服沙漠最主要的武器是什么?(注意“抵御”与“征服”的不同.)⑤我们是怎样征服沙漠的?ﻭ⑥征服沙漠获得巨大成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ﻭ学生互相讨论,彼此纠正或补充一些内容,教师巡视以后让学生举手,读出有关语句(语句可以有变动):ﻭ①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
②沙漠逞强施威,用的武器是风和沙。
这种武器向人类进攻的方式有二:第一,狂风一起沙粒随风飞扬,风愈大,沙的打击力量愈强.第二,风推动沙丘缓慢前进.ﻭ③抵御风沙袭击的方法第一是培植防护林,(这主要是防风),第二是植林种草(这主要是防沙丘).④征服沙漠主要的武器是水。
(“抵御”只是消极的防止,"征服"才是积极的消灭。
)⑤我们征服沙漠采取的措施是“开沟挖渠,种麦种棉植林”,这就“保护了农田,开辟了绿州”,而且起了防护线路的作用。
类进攻所用的两种方式决定于“风"和“沙”的关系,风大沙小就是“游击战”,沙粒很多就是运动战。
语文教案【语文教案-向沙漠进军】
《语文教案【语文教案-向沙漠进军】》摘要:充沛(pèi)乾隆(qián)(lóng)肆虐(sì)(nǖè),磴口(dèng)葱茏(cōng)(lóng)汲水(jí)竺可桢(zhú),(风沙)这里“武器”“阵地战”“游击战”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向沙漠进军教学目的:1.了解本文是一篇阐释事理的说明文,运用层进式结构具有较强的逻辑性。
2.了解本文以诠释和举例为主,运用多种说明方法。
3.理解中心句的用法教学方法:通过预习理清结构,复习刚学过的说明方法,通过讲述、提问、讨论、理解中心句在说明文中的作用。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导语:人类要生存,要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就必须同各种各样的困难作斗争。
沙漠蔓延是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它无情地吞噬土他,给人类带来极大的危害,据统计,全世界有六十三个国家受沙漠之害,总面积达二千万km2,而且还在继续蔓延扩大。
作者介绍:(见书)订正生词:充沛(pèi)乾隆(qián)(lóng)肆虐(sì)(nǖè)埋葬(zàng)丘墟(xū)覆盖(fù)抵御(yù)磴口(dèng)葱茏(cōng)(lóng)汲水(jí)竺可桢(zhú)解题:课文题目是一个口号式的标题,具有鼓动性和号召力,鲜明地表达了这篇文章的写作目的。
题目不仅揭示了全文的内容,而且成为划分全文层次的依据,同时还提示了文章内容的重点,看到题目,读者必然提出思考的问题:为什么要向沙漠进军?怎样向沙漠进军?向沙漠进军的前景如何?根据解题,划分段落。
(一)说明沙漠对人类的严重危害,揭示为什么要向沙漠进军。
(二)说明怎样向沙漠进军。
(三)说明向沙漠进军的前途。
课文分析第一部分1节、划出这节的中心句(见书),提出了作者的观点全文就是围绕这句话展开说明的。
浙教版语文八上《向沙漠进军》word学案
《向沙漠进军》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和把握中心句。
理清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的写作思路。
2. 了解课文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3. 体会准确使用限制性词语的作用,理解课文说明语言的严密准确的特点。
一、知识储备:1.文体简介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按照一定的要求解说事物或事理的文章。
说明事物时必须抓住事物自身的特征。
2. 常见的说明顺序:3.常见的说明方法及作用:举例子:用具体事实说明了……分类别:条理清晰,突出强调地说明了……作比较:更加突出强调说明了……作诠释:打比方:形象生动的说明了……列数字:用科学数据具体准确的说明了……画图表:引资料:4.说明文语言特点:科学性,准确性,严密性。
自学展示二、整体感知:熟读课文5.了解作者竺可桢(1897-1974),()人,我国著名()家,()家,中国近代()学和()学的奠基人之一。
对中国气候的形成、特点、区划和变迁等,对物理学和自然学史都有深刻的研究。
主要著作有《物候学》《》《竺可桢科普创作选集》,《竺可桢日记》等。
6.掌握字词:(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划线字注音。
肆()虐()干涸()葱()茏()磴()口准噶尔()逞()强施威丘xū()充pèi()抵yù()覆盖()(2)解词:肆虐:丘墟:不毛之地:干涸:逞强施威:葱茏:抵御:覆盖:7、感知内容:(1)说明文有时为了更清楚明白地说明一个问题,往往在每个自然段中都有一个主旨句叫做这个段落的中心句。
找出每段的中心句。
第1段:第2段:第3段:第4段:第5段:第6段:第7段:第8段:第9段:第10段:第11段:第12段:第13段:(2)依据各自然段的中心意思,给文章划分部分层次并归纳意思。
8、、读完全文你觉得作者为什么以“向沙漠进军”为题?三、探究赏析1.研读第4段,回答下列问题。
(1)本段将风沙的进攻分为哪两种方式?风沙进攻的这两种方式各有什么特点,各有怎样的危害?(2)指出本段的行文思路及结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占,有些部分逐渐变成荒漠了。(西方文 明摇篮——荒漠)B,曾是天然草原区的我 国陕西榆林地区由于风沙侵入,关外三十 公里变成沙漠。(由天然草原区——沙漠)
写作背景:
1959年6~7月,竺可桢沿包兰铁路,到内蒙古、 宁夏、甘肃三省、区考察。宁夏的风沙危害是它的考 察重点之一。沿途所见,沙漠覆盖路面,威胁农田、 水渠、公路和城镇。黄河沿岸的大沙丘、沙泻入水, 增大了黄河的输沙量。竺可桢指出,起沙的人为因素, 是不合理的看法森、破会草地,过渡开垦、放牧。治 沙,首先要树立信心,保护现有的草被和林带。他说: “干旱地区的雨量虽然少,但是要造林种草是完全可 能的,有的地方还有丰富的地下水可以利用”。后来 于9661年月9日在《热民日报》上发表了这篇文章。
第4段:沙漠逞强施威,所用的武器是风和沙。 (段首)
第5段:抵御风沙袭击的方法是培植防护林和 培植草皮。
(自己概括)
第6段:抵御沙丘进攻的方法是植树种草。 (段首)
第7段:征服沙漠的最主要的武器是水。(段 中)
第8段:只要能充分利用这些水源,我们向 沙漠进军不但有收复失地的把握,而且能 在沙漠里开辟出若干绿洲来。 (段中)
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沙漠对人类的危害(由第3点引入课文学习。) 刚才有同学说了 “这个标题表明沙漠对人 类的危害很大,就像是我们的敌人一样。 因为进军是去攻击敌人。”请同学们打开 课本,看看沙漠对人类到底有多大的危害, 又是怎样危害人类的,人类该如何治理沙 漠,向沙漠进军呢?
我们课文一开头就说:“沙漠是人类最顽强 的自然敌人之一。”大家划一
“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 范读第一自然段,请同学们思考从哪些词 语可看出“最顽强的敌人”。
(“有史以来”)“不断地斗争”“没有 能征服”,(“反而”)“并吞(将别人 并入自己)”
小结:这段总说了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敌 人之一。这段中心句就是这一句。
3) 为了说明沙漠是人类的敌人,作者还采 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来增强说服
方法指导:一段中一般只有一个中心句,大 多放在段首,有时也在段中或段尾。如没有 直接的中心句,请归纳概括。
小组合作:找出各个自然段的中心句。
第1段: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 人之一。(段首)
第2段:地中海沿岸被称为西方文明 的摇篮,如今有些部分逐渐变成荒漠。 (自己概括)
第3段:我国陕西榆林地区古代是天 然草原区,如今榆林地区关外30公里 都变成沙漠了。 (自己概括)
第一环节:检查预习
1.填入相应的字或音。
肆虐( nüè)
干涸( hé )
逞强( chěng )
汲水( j í )
俨然 ( yǎn ) 葱茏 ( cōng) 磴口( dèng)
抵yù( 御 ) 丘xū( 墟 ) 充pèi( 沛 )
解释词语
肆虐:任意干残暴的事情。肆,任意地干。虐,残暴。 充沛:(雨水、精力)充足旺盛。沛,盛大。 逞强施威:显示自己能力强,施展威风。 俨然:形容很像。 不毛之地:不长草木的地方。
虐; 5.感受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加快了改造自然
环境的步伐。
作者简介
竺可桢(1890-1974)
浙江上虞人。中国卓越的 科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 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他 先后创建了中国大学中的第一个地学系和 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担任13年浙江大 学校长,被尊为中国高校四大校长之一。
下主干会发现是“沙漠是敌人。”因为沙 漠是敌人,所以我们要向沙漠进军。一开 头就点题。 1) 问:去掉“之一”行不?有何作用? (你能否举个例子?)
说明除了沙漠是我们的自然敌人外,还有 其他的自然敌人。这体现了说明 文语言的准确性。如地震,桑美台风。
2) 问:这个自然敌人作者用了什么词语加 以修饰?“最顽强”为什么说
同学们,今天我们谈论的话题是——环保。 一位记者在一篇题为《中国荒漠化警示录》 中写道:“中华民族正面临着一个严峻的 事实——荒漠化正向我们走来。在中国地 图上可以看到,土地荒漠化正在由西北向 内地扩展,它带来的直接后果是环境的恶 化。”(展示西北地区荒漠化地形图画面) 保护环境已引起人们的重视。大家是否在 生活中感到环境的恶化?
第9段:我国在治理沙漠方面已经取得了若 干成绩。 (段首)
第10段:我们向沙漠进军,不但保护了农 田,开辟了绿洲,而且对交通线路也起了 防护作用。(段首)
第11段:风是沙漠向人类进攻的武器,但也 可以为人类造福。(段首)
第12段:沙漠日光的照射特别强烈,可以为 人类所用。 (自己概括)
第13段:只要正确地认识沙漠的危害,找出 对付它的办法,沙漠是有可能治理的。 (段尾)
(第一二)环朗节读:整课体文感,知初步感知文意。
①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是一篇 文。 (请填入事物或事理)
说明
如何治理沙漠;事理说明文
②以“向沙漠进军”为题目,有何好处?
把沙漠比作敌人,把治理沙漠比作敌 我双方战斗,更形象生动。
(二)默读课文,采用找中心句的方法,简 要概括每个自然段。
中心句是一段中表述段的中心意思的句子, 常用概括或提示的方式来进行表述。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纷纷发言:春天的 沙尘暴天气、洪水的泛滥、地震、冬天里 的热效应…… 建立绿色家园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愿望。科 学工作者正在积极治理沙漠,保护环境。 我国著名的气象学专家、科学工作者竺可 桢就是一位治沙能手。在他的倡导下,设 置了六个治沙综合试验站,他曾三次深入 沙漠考察,几乎跑遍了内蒙古、河西走廊 和新疆的沙漠。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 写的《向沙漠进军》。
第一课时
竺可桢
我国荒漠面积262万平方公里,占陆地国 土的1/4,在中国地图上可以看到,土地荒漠 化正在由西北向内地扩展。
学习目标
1. 了解课文中采用的先总说后分说的说明顺 序及分类别,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2.初步学会分析说明文的一般结构; 3.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4.掌握新的生字及基本词语,如竺,逞,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