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学系《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宏观经济学课程代码:ZJ1001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学分:3

学时:54(理论学时:54;实验实践学时:0)面向对象:经济管理类专业

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

二、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面向经济管理类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主要讲授国民收入核算、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宏观经济政策分析和实践、总需求- 总供给模型、失业与通货膨胀、开放经济下的

短期经济模型、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等方面的知识。本课程在经济管理类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主要为其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经济理论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具备以下知识与技能:

1.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整体的理论框架;

2.把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如总量分析法等;

3.形成良好的经济学思维逻辑与思维习惯,具备基本的经济学素养,在专业学习中能较好地进行知识迁移;

4.能用所学的基本原理,解释、分析宏观经济现象与政策,并具备初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考核要求

1.考试目的与要求:考察学生对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对课程知识理论体系的了解情况;重点考核学生运用基本经济理论来分析与解决宏观经济现实问题的综合能力;采取多元化的考核形式,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校效果。

2.考核形式: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过程考核,包括考勤、作业、课堂表现等;另一部分是期末卷面考试,采取闭卷形式。

3.成绩评定:采取百分制进行核算,其中,过程考核占30%,期末卷面考试占70%。

四、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学时分配和教学环节安排

《宏观经济学》学时分配

内容理论学时实验(实践)学时

第十二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6

第十三章国民收入的决

定:收入- 支出模型 6

第十四章国民收入的决

定:IS-LM 模型8

第十五章国民收入的决

定:AD-AS模型 6

第十六章失业与通货膨胀 5 第十七章宏观经济政策7

第十八章开放经济下的短期经济模型8

第十九章经济增长 6

复习 2

合计54

第十二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熟知宏观经济领域诸如GDP、失业率、通货膨胀率等总量指标。掌握GDP的内涵及其核算方法,理解储蓄投资恒等式的推导过程和含义。

教学重点:GDP的内涵;核算GDP的方法;储蓄投资恒等式教学难点: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储蓄投资恒等式的推导和含义

第一节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二)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异同

(三)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第二节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核算方法

(一)GDP的概念

1.市场价值

2.最终产品

3.物品和劳务

4.所有进入市场且合法的产品

5.当期生产

6.一国或地区

(二)核算GDP的两种方法

1.支出法及GDP的组成

2.收入法

第三节国民收入的其他衡量指标

(一)国内生产净值(NDP)的定义

(二)国民收入(NI )的定义

(三)个人收入(PI )的定义

(四)个人可支配收入(DPI)的定义

第四节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一)两部门国民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

1.两部门国民收入构成

2.两部门储蓄投资恒等式的推导和含义

(二)三部门国民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

1.三部门国民收入构成

2.三部门储蓄投资恒等式的推导和含义

(三)四部门国民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

1.四部门国民收入构成

2.四部门储蓄投资恒等式的推导和含义

第五节名义GDP和实际GDP

(一)名义GDP 和实际GDP 的定义

1.名义GDP 的定义

2.实际GDP 的定义

(二)GDP 折算指数公式

第六节失业和物价水平的衡量

(一)失业的衡量

1. 失业率的公式

2. 劳动参与率的公式

(二)物价水平的衡量

1. 通货膨胀的含义

2. 通货膨胀的三项核算指标

第十三章国民收入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分析思路,掌握均衡国

民收入的定义,乘数的大小。重点把握简单国民经济假定下均衡国民收入的推导,并能够推导和计算各种均衡国民收入的定义;均衡国民收入的实现条件和决定公式;乘数的推导和

计算

教学难点:均衡国民收入的内涵;各项乘数的推导

第一节均衡产出

(一)简单经济的基本假定

(二)均衡国民收入(产出)的定义

(三)投资等于储蓄

1.两部门均衡国民收入的实现条件

2.两部门均衡国民收入的实现条件与两部门储蓄投资恒等式的区别第二节凯恩斯的消费

理论

(一)消费函数

1. 消费函数的定义

2. 边际消费倾向的定义

3.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4.平均消费倾向的定义

5.线性消费函数公式

(二)储蓄函数

1. 储蓄函数的定义

2. 边际储蓄倾向的定义

3.平均储蓄倾向的定义

4.线性储蓄函数公式

(三)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

(四)家户消费函数和社会消费函数

(五)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第三节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

一)两部门经济中收入的决定——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

1. 决定公式推导

2. 图形推导

二)使用储蓄函数决定收入

1. 决定公式推导

2. 图形推导第四节乘数论

一)两部门投资乘数的推导过程

二)投资乘数公式

(三)乘数效应的图形解释

第五节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

(一)三部门均衡收入的实现条件

(二)基于实现条件的图形推导

第六节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

(一)政府购买支出乘数

(二)税收乘数

(三)政府转移支付乘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