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数学中《极限》的教学设计
大学数学极限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理解极限的概念,掌握数列极限和函数极限的定义。
(2)熟悉极限的基本性质和运算法则。
(3)学会利用定义法、夹逼定理、洛必达法则等方法求解极限。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学术态度。
(2)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极限的概念2. 数列极限3. 函数极限4. 极限的性质和运算法则5. 求极限的方法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实数的概念,引入无穷小的概念。
(2)提问:什么是极限?为什么要学习极限?2. 讲解极限的概念(1)数列极限的定义:给出数列极限的定义,并通过实例讲解。
(2)函数极限的定义:给出函数极限的定义,并通过实例讲解。
3. 讲解极限的性质和运算法则(1)极限的性质:包括极限的保号性、连续性、可导性等。
(2)极限的运算法则:包括极限的四则运算、乘除运算、复合函数的极限等。
4. 讲解求极限的方法(1)定义法:给出数列极限和函数极限的定义,通过定义法求解极限。
(2)夹逼定理:讲解夹逼定理的原理,并举例说明。
(3)洛必达法则:讲解洛必达法则的原理,并举例说明。
5. 练习与巩固(1)布置课后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课堂练习,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6. 总结与反思(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引导学生思考极限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2. 课堂练习正确率3. 学生对极限概念的理解程度4. 学生运用极限解决问题的能力五、教学资源1. 教材2. 课件3. 课后习题4. 网络资源六、教学反思1. 课堂教学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2. 学生对极限概念的理解程度是否达到预期。
3.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需要调整。
4.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如何解决。
大学函数极限教案
教学对象:大学本科生教学目标:1. 理解函数极限的概念,掌握极限的定义和性质。
2. 熟悉无穷小和无穷大的概念及其应用。
3. 掌握极限的运算法则,能够运用这些法则进行函数极限的计算。
4. 能够运用极限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函数极限的定义和性质。
2. 无穷小和无穷大的概念及其应用。
3. 极限的运算法则。
教学难点:1. 极限定义的理解和应用。
2. 复杂函数极限的计算。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教材3. 例题和习题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回顾数列极限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数列极限的概念推广到函数极限。
2. 提出函数极限的定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理解和应用这个定义。
二、讲授新课1. 函数极限的定义:- 介绍函数极限的定义,通过具体的例子讲解如何判断一个函数在某一点处的极限是否存在。
- 强调极限存在的条件,如函数在某一点处的连续性。
- 讲解极限的性质,如极限的保号性、有界性等。
2. 无穷小和无穷大:- 介绍无穷小和无穷大的概念,通过具体的例子讲解如何判断一个函数是无穷小还是无穷大。
- 讲解无穷小和无穷大的性质,如无穷小与无穷大的关系、无穷小与无穷大的乘积等。
3. 极限的运算法则:- 介绍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通过具体的例子讲解如何运用这些法则进行函数极限的计算。
- 讲解复合函数的极限运算法则,通过具体的例子讲解如何计算复合函数的极限。
三、课堂练习1. 判断函数在某一点处的极限是否存在。
2. 计算函数的极限。
3. 应用极限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四、总结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函数极限的定义、性质和运算法则。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1. 完成教材上的相关习题。
2. 查阅资料,了解极限在数学和物理学中的应用。
教学反思:1.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 结合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极限的概念和应用。
大学高数教案范文极限
一、教学目标1. 理解数列极限和函数极限的基本概念。
2. 掌握数列极限和函数极限的基本性质。
3. 熟悉并运用极限的四则运算和复合函数的极限运算法则。
4. 能够运用极限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数列极限的定义与收敛性。
2. 函数极限的定义与存在性判别法。
3. 极限的性质和运算法则。
4. 常见极限的计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数列极限和函数极限的定义。
2. 极限的性质和运算法则。
难点:1. 极限存在性的判别。
2. 复合函数极限的计算。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数列极限1. 导入:通过实例引入数列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数列的极限问题。
2. 讲解:- 数列极限的定义:给定数列{xn},如果存在常数A,对于任意给定的正数ε,存在正整数N,使得当n>N时,|xn - A| < ε,则称数列{xn}的极限为A。
- 收敛数列的性质:唯一性、有界性、局部保号性、子列收敛性。
3. 练习:让学生举例说明收敛数列的性质,并计算一些数列的极限。
4. 总结:强调数列极限的定义和收敛数列的性质,为后续学习函数极限打下基础。
第二课时:函数极限1. 导入:通过数列极限的概念引入函数极限的概念。
2. 讲解:- 函数极限的定义:给定函数f(x),如果当x趋向于x0时,f(x)的极限为A,则称f(x)在x=x0处的极限为A。
- 函数极限存在判别法:海涅定理、充要条件、柯西准则。
3. 练习:让学生举例说明函数极限存在判别法,并计算一些函数的极限。
4. 总结:强调函数极限的定义和存在判别法,为后续学习极限的性质和运算法则打下基础。
第三课时:极限的性质和运算法则1. 导入:通过函数极限的概念引入极限的性质和运算法则。
2. 讲解:- 极限的性质:唯一性、有界性、局部保号性、子列收敛性。
- 极限的运算法则:四则运算、复合函数的极限运算法则。
3. 练习:让学生运用极限的性质和运算法则计算一些极限。
4. 总结:强调极限的性质和运算法则,为后续学习常见极限的计算打下基础。
大学数学的极限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极限的概念,掌握极限的定义。
2. 掌握常见的极限性质和运算法则。
3. 能够运用极限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极限的定义。
2. 常见的极限性质和运算法则。
教学难点:1. 理解极限的直观意义。
2. 运用极限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通过实际例子引入极限的概念,如速度、加速度等。
2. 引导学生思考极限的定义。
二、讲解极限的定义1. 讲解极限的定义:若函数f(x)当x趋向于x0时,极限为A,则对于任意给定的正数ε,都存在一个正数δ,使得当0<|x-x0|<δ时,有|f(x)-A|<ε。
2. 举例说明极限的定义,如求lim(x→0) x²。
三、讲解常见的极限性质和运算法则1. 极限的性质:- 有限值性质:若f(x)和g(x)的极限存在,则f(x)±g(x)的极限存在,且等于f(x)的极限±g(x)的极限。
- 乘法性质:若f(x)和g(x)的极限存在,则f(x)g(x)的极限存在,且等于f(x)的极限×g(x)的极限。
- 除法性质:若f(x)和g(x)的极限存在,且g(x)的极限不为0,则f(x)/g(x)的极限存在,且等于f(x)的极限/g(x)的极限。
2. 运算法则:- 直接代入法:对于连续函数,在极限点处可以直接代入函数值求极限。
- 换元法:通过变量代换,将复杂的极限问题转化为简单的极限问题。
- 分解法:将复杂的极限问题分解为简单的极限问题,然后逐步求解。
四、练习1.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一、复习1. 复习极限的定义和性质。
2. 复习常见的极限运算法则。
二、讲解典型例题1. 讲解典型的极限问题,如“求lim(x→0) sinx/x”。
2. 分析解题思路,讲解解题步骤。
三、练习1. 布置难度较大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大学高数极限题讲解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理解极限的概念和性质。
2. 掌握极限的运算法则和求极限的方法。
3. 能够运用极限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 极限的概念和性质。
2. 极限的运算法则。
3. 求极限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 极限的运用。
2. 求极限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复习函数的定义、连续性等概念。
2. 提出问题:如何判断函数在某一点的极限是否存在?(二)讲解极限的概念和性质1. 介绍极限的概念:函数在某一点的极限是指当自变量无限趋近于某一点时,函数值无限趋近于某一值。
2. 讲解极限的性质:(1)极限的保号性:如果函数在某一点的极限存在,那么函数在该点附近也有确定的符号。
(2)极限的保序性:如果函数在某一点的极限存在,那么函数在该点附近的值不会小于(大于)极限值。
(3)极限的可乘性:如果函数在某一点的极限存在,那么函数在该点的乘积的极限等于各函数极限的乘积。
(三)讲解极限的运算法则1. 介绍极限的运算法则:(1)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极限的加减、乘除运算,可以分别对函数进行加减、乘除运算后再求极限。
(2)极限的复合运算法则:如果内函数在某一点的极限存在,那么外函数在该点的极限存在。
(3)极限的等价无穷小替换法则:当两个无穷小量的比值在极限过程中趋于1时,可以将其中一个无穷小量替换为另一个无穷小量。
(四)讲解求极限的方法1. 介绍求极限的方法:(1)直接法:直接运用极限的定义和性质求解。
(2)等价无穷小替换法:利用等价无穷小替换求解。
(3)洛必达法则:当函数在某一点的极限为“0/0”或“∞/∞”型时,可以使用洛必达法则求解。
(4)夹逼准则:当函数在某一点的极限存在时,可以通过夹逼准则证明。
(五)举例讲解1. 举例说明极限的概念、性质、运算法则和求极限的方法。
2. 让学生尝试求解一些简单的极限题目,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六)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极限的运算教案
极限的运算教案教案标题:极限的运算教案教案目标:1. 理解极限的概念及其运算规则。
2. 掌握极限运算的基本技巧。
3. 能够应用极限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引入极限的概念,通过提问和实例引导学生思考。
2. 回顾函数的极限定义和求解方法。
二、理论讲解(15分钟)1. 介绍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2. 解释每个运算法则的推导过程和应用条件。
3. 提供示例演示运用运算法则解决极限问题。
三、练习与讨论(20分钟)1. 分发练习题册,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基础的极限运算练习。
2. 鼓励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讨论解题思路和方法。
3. 选取几道典型题目进行讲解和解答,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运算法则的应用。
四、拓展应用(15分钟)1. 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极限运算解决。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表达式,并进行极限运算。
3. 学生展示解题过程和结果,并进行讨论和评价。
五、总结与归纳(5分钟)1. 总结极限的运算法则及其应用要点。
2. 强调极限运算在数学和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
3.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和应用。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
2. 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题和解题过程。
3.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个别辅导和指导。
教案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更复杂的极限运算问题。
2. 引导学生研究不同函数类型的极限运算规律。
3. 扩展到多元函数的极限运算。
教案备注:1. 教师应提前准备好教学材料和示例题目。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解答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大学数学极限授课教案范文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大学数学中极限部分的内容,极限是高等数学的基础,对于理解函数、导数、积分等概念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课将重点讲解极限的定义、性质以及求极限的方法。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函数、极限等概念有一定了解,但部分学生对极限的内涵理解不够深入,对求极限的方法掌握不熟练。
本节课将通过实例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极限。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理解极限的概念,掌握极限的定义、性质;(2)使学生熟悉求极限的方法,包括直接求极限、夹逼准则、洛必达法则等;(3)使学生能够运用极限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不断进取的精神。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极限的定义、性质;(2)求极限的方法。
2. 教学难点:(1)理解极限的“无穷小”概念;(2)灵活运用夹逼准则、洛必达法则求极限。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案例;2. 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极限的概念。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1. 提问:什么是极限?举例说明;2. 回顾函数、导数等概念,引出极限的定义。
二、新课讲授1. 介绍极限的定义,结合实例讲解;2. 讲解极限的性质,包括连续性、保号性、有界性等;3. 介绍求极限的方法,包括直接求极限、夹逼准则、洛必达法则等;4. 通过实例讲解如何运用这些方法求极限。
三、课堂练习1. 布置课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四、总结与反思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难点;2.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自学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完成情况;2. 学生对极限概念的理解程度;3. 学生运用极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极限的概念 教案
极限的概念教案教案:极限的概念【教案目标】了解极限的概念、性质和计算方法;掌握极限的几个常用计算规则;能够解决与极限有关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难点】极限的概念与性质,极限计算的方法,极限的计算规则。
【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一、引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极限?为什么要研究极限?2. 引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比如一辆车在某段时间内的速度是如何变化的,我们如何用数学的方法来描述这种变化?3. 引导学生认识到极限存在的必要性,为进一步介绍极限的概念做好准备。
二、讲解与讨论(30分钟)1. 介绍极限的概念与性质:a) 极限的定义:设函数f(x)在x0的某个去心邻域内有定义,如果存在一个常数A,使得对于任意给定的ε> 0,总存在对应的δ> 0,使得当0 < x - x0< δ时,有f(x) - A < ε,那么称函数f(x)当x趋向于x0时的极限为A。
b) 极限的性质:唯一性、局部有界性、保号性等。
2. 讲解极限计算的方法和常用计算规则:a) 直接代入法;b) 夹逼定理;c) 极限的四则运算规则;d) 极限的乘法规则、除法规则和幂函数规则等。
3. 进行一些例题的讲解与讨论,引导学生掌握极限计算的方法和常用规则。
三、练习与巩固(20分钟)1. 给学生发放练习册,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掌握极限计算的方法和规则。
2. 老师巡回辅导和答疑,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3. 鼓励学生积极互助,相互讨论解题思路,提高解题能力。
四、拓展与应用(20分钟)1. 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极限概念和计算方法解决复杂的问题。
2. 鼓励学生进行数学建模,将所学的极限概念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 老师对解题过程和答案进行点评和纠错,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极限概念。
五、总结与展望(10分钟)1. 学生进行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的极限概念、性质和计算方法;回顾解题过程中的困难和思考方法。
高职试讲备课教案模板范文
课题:《高等数学》——函数的极限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函数极限的概念,掌握极限的运算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函数极限的概念、极限的运算方法。
2. 教学难点:极限的运算法则和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问题引导法。
四、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1. 复习旧知:回顾函数的定义、连续性等概念。
2. 提出问题:如何理解函数在某一点处无定义,但该点的极限存在?环节二:新课讲授1. 函数极限的概念- 引入实例,让学生直观感受极限的思想。
- 通过图形展示,讲解极限的定义。
- 结合实例,分析函数极限的性质。
2. 极限的运算方法- 讲解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
- 通过实例,演示如何运用运算法则求解极限。
环节三:小组讨论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函数在某一点处无定义,但该点的极限存在,这种情况在实际问题中有什么应用?- 如何判断一个函数在某一点处的极限是否存在?2. 小组展示:每组选派代表进行展示,其他组进行评价。
环节四:巩固提高1. 展示练习题:教师展示一些与极限相关的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 集体讲解订正:教师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订正错误。
环节五: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函数极限的概念、极限的运算方法。
2. 强调重点:函数极限的运算法则和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板书设计1. 函数极限的概念2. 极限的运算方法3. 举例说明六、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观察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了解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 教学改进: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3. 学生评价:收集学生对本节课的评价,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七、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搜集生活中与极限相关的问题,下节课分享交流。
《函数的极限》教学设计
《函数的极限》教学设计函数的极限教学设计
简介
这份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函数的极限概念,理解其应用以及解决其中的问题。
教学目标
- 学生能够定义函数的极限概念
- 学生能够计算数列的极限
- 学生能够用数列的极限证明函数的极限
- 学生能够运用函数的极限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和方法
1. 概念讲解:首先通过PPT和讲解介绍函数的极限概念及其特点,帮助学生了解极限的概念与性质。
2. 例题演练:通过多个例子演示,帮助学生加深对极限概念的理解,掌握极限的基本计算方法。
3. 理论总结:通过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梳理和总结,帮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到极限的应用范围并说明其中的问题。
4. 应用拓展:通过实际问题引入,让学生学会运用函数极限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评估
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与适应程度,我会使用以下方法来进行评估和反馈:
- 课堂练:通过课堂练来检验学生对应用的掌握程度。
- 知识点检测:通过随堂测验来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以方便我的后续教学。
- 个性化指导:对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个性化指导和调整,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结论
通过本教学设计,我相信学生将会获益甚多,对极限概念和应用有更深入的了解,并有能力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我也将在教学过程中反思和完善自身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体验。
高中数学极限教案
高中数学极限教案
教学内容:极限的概念及运算法则
教学目标:
1. 了解极限的概念,掌握极限的定义;
2. 掌握求极限的常用方法,如代入法、夹逼定理等;
3. 能够熟练运用极限的运算法则,解决相关题目。
教学重点:
1. 极限的定义及性质;
2. 极限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1. 运用夹逼定理求极限;
2. 掌握极限的运算法则。
教学准备:
1. 教材:高中数学教材;
2. 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等。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5分钟)
通过回顾前几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极限的基本概念及性质。
二、新知讲解(15分钟)
1. 讲解极限的定义及性质;
2. 介绍极限的运算法则:四则运算法则、三角函数的极限、指数函数的极限等。
三、示例演练(20分钟)
1. 通过几道例题,让学生熟悉求极限的常用方法;
2. 演示如何运用极限的运算法则解题。
四、练习巩固(15分钟)
布置一定数量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纠正错误。
五、课堂总结(5分钟)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应掌握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反思:
1. 学生是否能够理解极限的定义及性质;
2. 学生是否能够熟练运用极限的运算法则解题;
3. 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及互动讨论。
教学扩展:
可以通过拓展练习或应用题,加深学生对极限概念的理解及掌握。
高中数学函数极限的教案
高中数学函数极限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数学函数极限的概念及性质;
2. 掌握计算函数极限的方法;
3. 能够运用函数极限解决实际问题;
4.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函数极限的定义和性质,计算函数极限的方法;
难点:理解并运用函数极限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
1. 函数极限的定义与性质;
2. 常见函数的极限计算方法;
3. 函数极限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引入函数极限的概念;
2. 讲解:介绍函数极限的定义和性质,讲解常见函数的极限计算方法;
3. 演练:组织学生做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4. 应用:通过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函数极限解决问题;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提醒学生需要多加练习。
五、教学资源:
1. 教科书;
2. 手册和笔记。
六、作业布置:
1. 完成教材上的相关习题;
2. 自主查找一些函数极限的应用题并做一些解答。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函数极限的概念、性质和计算方法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发现学生在理解函数极限的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困难,需要更多的练习和巩固。
在后续教学过程中,需要继续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函数极限的知识。
函数极限 教案
函数极限教案教案标题:函数极限教案目标:1. 理解函数极限的概念和意义;2. 掌握计算函数极限的方法;3. 能够应用函数极限解决实际问题。
教案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入函数极限的概念,例如:当自变量趋向于某个特定值时,函数的取值会趋向于一个确定的值。
2. 提问学生是否了解函数极限,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理解和经验。
二、概念讲解(15分钟)1. 解释函数极限的数学定义:对于函数f(x),当x趋近于某个特定值a时,如果存在一个实数L,使得对于任意给定的正数ε,都存在一个正数δ,使得当0 < |x - a| < δ时,有|f(x) - L| < ε,那么我们称L是函数f(x)在x=a处的极限。
2. 引导学生理解ε-δ语言的含义,并通过图示和实例说明。
三、计算方法(20分钟)1. 介绍计算函数极限的方法,包括代入法、夹逼准则、无穷小量法等。
2. 通过例题演示不同方法的应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函数极限的步骤和技巧。
四、实例分析(15分钟)1. 提供一些实际问题,例如物理、经济等领域的应用问题。
2.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建立函数模型,并利用函数极限解决问题。
五、练习与总结(15分钟)1. 给学生分发练习题,包括计算函数极限和应用题。
2. 鼓励学生独立解题,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3. 总结本节课的要点和难点,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分享自己的思考。
教案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导入环节的回答和讨论,评估他们对函数极限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计算能力:通过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计算函数极限的掌握程度。
3. 应用能力:观察学生在实例分析环节的表现,评估他们能否将函数极限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教案扩展:1. 深入讨论函数极限的性质和定理,如函数极限的唯一性、函数极限与连续性的关系等。
2. 探究无穷大和无穷小的概念,引入无穷小量的定义和性质,拓展函数极限的应用范围。
大学老师教案讲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极限的概念,熟练运用极限的性质和运算法则。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极限的概念2. 极限的性质3. 极限的运算法则4. 极限的应用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回顾初中数学中的函数概念,引出连续函数的概念。
2. 介绍极限的概念,强调极限是高等数学的基础。
(二)新课讲解1. 极限的概念(1)通过实例引入极限的概念,如:当x无限接近于0时,函数f(x)的值无限接近于0。
(2)讲解极限的定义,即:当自变量x无限接近于a时,函数f(x)的值无限接近于某一定值A,则称A为函数f(x)当x趋向于a时的极限。
2. 极限的性质(1)无穷小性质:无穷小量的极限等于0。
(2)无穷大性质:无穷大量的极限等于无穷大。
(3)夹逼性质:如果f(x)≤g(x)≤h(x),且当x趋向于a时,f(x)和h(x)的极限均为A,则g(x)的极限也为A。
3. 极限的运算法则(1)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有限个极限的和、差、积、商的极限等于各个极限的和、差、积、商的极限。
(2)复合函数的极限:复合函数的极限等于外函数的极限与内函数的极限的乘积。
4. 极限的应用(1)求函数的极限值。
(2)判断函数的连续性。
(三)课堂练习1. 学生独立完成以下练习题:(1)求极限:lim(x→0) (sinx/x)。
(2)求极限:lim(x→∞) (x^2 - 1)/(x + 1)。
2. 教师讲解学生解题过程中的疑问。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极限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法则。
2. 强调极限在数学分析中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四、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极限的概念,使学生对极限有了初步的认识。
2. 通过讲解极限的性质和运算法则,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函数极限教案
函数极限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函数极限的概念和基本性质;2. 学会计算函数极限的方法;3. 掌握函数极限的一些基本定理;4. 能够应用函数极限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 函数极限的概念和性质;2. 函数极限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1. 函数极限的应用;2. 函数极限的证明。
四、教学准备:1. 教材:高中数学课本;2. 教具:黑板、粉笔、教案。
五、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教师向学生介绍函数极限的概念和重要性,从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函数极限的概念,如用车辆行驶速度来解释函数极限的概念。
Step 2: 基本概念和性质1. 定义函数极限的概念,即当自变量逼近某一特定值时,函数值的变化趋势;2. 解释函数极限的性质,如唯一性、局部性、保号性等。
Step 3: 函数极限的计算方法1. 讲解函数极限的计算方法,包括代入法、夹逼法、特殊函数极限的计算方法等;2. 给出一些常见函数极限的计算例题,带领学生进行计算和解答。
Step 4: 函数极限的一些基本定理1. 引入函数极限的一些基本定理,如函数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复合函数的极限、函数的左极限和右极限等;2. 结合例题进行讲解和解答,巩固学生对基本定理的理解和掌握。
Step 5: 函数极限的应用引导学生将函数极限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基本定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如物理学中的运动问题、经济学中的生产函数问题等。
Step 6: 函数极限的证明介绍函数极限的证明方法,如用ε-δ语言证明函数极限等;以一些典型的函数极限为例,进行证明过程的演示。
六、教学延伸:1.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做一些拓展探究和实际运用的练习,进一步理解和巩固函数极限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 鼓励学生多阅读相关文献和材料,扩大对函数极限的了解和认识。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函数极限的概念和性质有了初步的了解,掌握了一些函数极限的计算方法和基本定理。
但是,部分学生对函数极限的证明仍然存在障碍,需要在后续的学习中强化。
数学极限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极限的概念,掌握极限的计算方法。
(2)能够运用极限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等方法,体会极限的思想。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极限的概念2. 极限的计算方法3. 极限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策略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规律。
2.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直观展示极限现象。
3. 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极限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函数的定义、导数等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函数在某一点处的导数是如何得到的?从而引出极限的概念。
2. 教学内容(1)极限的概念①通过实例引入极限的概念,如数列极限、函数极限等。
②讲解极限的定义,使学生理解极限的实质。
(2)极限的计算方法①运用定义法计算极限。
②运用夹逼定理、洛必达法则等计算极限。
(3)极限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①举例说明极限在物理、经济等领域的应用。
②引导学生运用极限解决实际问题。
3.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教学内容进行探究学习。
每组选取一个实际问题,运用极限知识进行解答。
4.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同时,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积极性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极限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实际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实际问题的解答,评估学生运用极限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大学数学极限授课教案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极限的概念,掌握极限的基本性质。
2. 学会运用极限的基本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极限的概念和性质。
2. 基本极限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 理解极限的直观意义。
2. 运用极限方法解决复杂问题。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例题及习题第一课时一、导入1. 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如速度、加速度等,引出极限的概念。
2. 介绍极限的定义,强调“当自变量趋向某一值时,函数的极限”这一概念。
二、教学内容1. 极限的概念- 定义:设函数f(x)在x=x0的某一去心邻域内有定义,若当x趋向x0时,f(x)的值趋向某一确定的常数A,则称A为函数f(x)当x趋向x0时的极限,记作lim f(x) = A。
- 性质:有界性、保号性、连续性。
2. 基本极限的计算方法- 直接代入法:对于连续函数,在定义域内,函数的极限值等于该点的函数值。
- 消去零因子法:对于0/0型极限,通过恒等变形消去零因子,使其转化为可计算的形式。
- 无穷小替换法:利用无穷小与无穷大的关系,将原式中的无穷小量替换为已知无穷小量,简化计算。
- 等价无穷小替换法:利用等价无穷小量替换原式中的无穷小量,简化计算。
三、例题讲解1. 计算极限lim (x^2 - 1) / (x - 1)。
2. 计算极限lim (sinx / x)。
四、课堂小结1. 强调极限的概念和性质。
2. 总结基本极限的计算方法。
第二课时一、导入1. 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回顾极限的概念和性质。
2. 引入复杂极限问题的求解方法。
二、教学内容1. 复杂极限问题的求解方法- 极限的乘除法法则:若lim f(x) = A,lim g(x) = B,则lim [f(x) / g(x)] = A / B(A、B均不为0)。
- 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若lim f(x) = A,lim g(x) = B,则lim [f(x) +g(x)] = A + B;lim [f(x) - g(x)] = A - B;lim [f(x) g(x)] = A B。
大学函数的极限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函数极限的定义;(2)理解函数极限的性质;(3)掌握求函数极限的方法。
2. 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函数极限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2)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2)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函数极限的定义;(2)函数极限的性质;(3)求函数极限的方法。
2. 教学难点:(1)函数极限定义的理解;(2)函数极限性质的运用;(3)求函数极限的技巧。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函数极限的定义、性质和求法;2. 讨论法:引导学生对函数极限的性质和求法进行讨论;3.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例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函数极限的求法。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回顾数列极限的概念,引出函数极限的定义;2. 强调函数极限在数学分析和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函数极限的定义1. 介绍函数极限的定义,强调“自变量趋向于某一点时,函数值趋向于某一值”;2. 通过举例说明函数极限的定义。
(三)函数极限的性质1. 介绍函数极限的几个重要性质,如极限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极限与无穷大的关系等;2. 通过例题讲解函数极限性质的运用。
(四)求函数极限的方法1. 介绍求函数极限的几种常用方法,如直接代入法、极限四则运算法则、洛必达法则等;2. 通过例题讲解求函数极限的方法。
(五)案例分析1.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讲解函数极限的求法;2. 引导学生总结解题思路和方法。
(六)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函数极限的定义、性质和求法;2. 鼓励学生在课后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七)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2. 思考函数极限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教学反思1. 本节课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函数极限的定义、性质和求法;2.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难点,如何改进教学方法;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积极思考,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学数学极限授课教案设计
教学对象:大学本科一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 理解极限的概念,掌握极限的基本性质。
2. 学会运用连续函数、恒等变形、无穷小与无穷大、等价无穷小替换等方法求解极限。
3. 熟悉洛必达法则和两个重要极限公式在极限求解中的应用。
4. 培养学生运用极限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极限的概念和性质。
2. 求解极限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1. 理解无穷小与无穷大的关系。
2. 等价无穷小替换的应用。
3. 洛必达法则和两个重要极限公式的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例题及习题教学过程:一、导入1. 复习高中数学中关于极限的基本概念。
2. 引入大学数学中极限的概念,强调其重要性。
二、讲授新课1. 极限的概念- 定义:当自变量x趋向于某一点a时,函数f(x)的值趋向于某一常数A,则称A为函数f(x)当x趋向于a时的极限。
- 性质:连续性、唯一性、有界性、保号性。
2. 求解极限的基本方法- 连续初等函数的极限:在定义域范围内,直接代入得极限值。
- 恒等变形:消去零因子(针对0/0型)。
- 无穷大与无穷小的关系:利用无穷小乘以无穷大等于无穷小,无穷小除以无穷大等于0。
- 无穷小的性质:无穷小乘以无穷小等于无穷小。
- 等价无穷小替换:将原式化简计算。
- 两个极限存在准则:放大缩小,再用夹逼定理的方法求极限。
- 两个重要极限公式:洛必达法则和两个重要极限公式。
3. 洛必达法则和两个重要极限公式的应用- 洛必达法则:当函数f(x)和g(x)在x趋向于a时,若f(x)和g(x)同时趋向于0或同时趋向于无穷大,且g'(x)不为0,则极限lim[f(x)/g(x)] =lim[f'(x)/g'(x)]。
- 两个重要极限公式:- lim[x→0] (sinx/x) = 1- lim[x→0] (1-cosx/x^2) = 1/2三、例题讲解1. 利用连续初等函数求极限。
2. 利用恒等变形求极限。
3. 利用无穷小与无穷小的关系求极限。
高教资格教案简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课题《高等数学》——极限的概念及性质二、教学目的1. 理解极限的概念,掌握极限的基本性质。
2. 能够运用极限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分析能力。
三、课时分配1. 课时:2课时2. 教学内容:- 课时一:极限的概念- 课时二:极限的性质及应用四、授课类型理论教学五、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关键1. 教学重点:极限的概念及性质。
2. 教学难点:极限的定义及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3. 教学关键: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极限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数学分析能力。
六、教学手段、教具1. 教学手段:讲授、举例、讨论、练习2.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七、教学过程课时一:极限的概念一、导入1. 回顾函数的概念,引入函数在某一点处无限接近某一值的概念。
2. 提出问题:如何描述函数在某一点处无限接近某一值?二、讲授1. 引入极限的概念,给出定义。
2. 讲解极限的定义中各部分的含义。
3. 分析极限存在的条件。
三、举例1. 举例说明如何求函数在某一点处的极限。
2. 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极限的定义及性质。
四、讨论1. 引导学生讨论极限的性质。
2. 分析性质的应用。
五、练习1.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课时二:极限的性质及应用一、导入1. 回顾极限的概念,引入极限的性质。
2. 提出问题:极限的性质有哪些?二、讲授1. 讲解极限的性质,给出证明。
2. 分析性质的应用。
三、举例1. 举例说明极限性质的应用。
2. 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极限性质的实际意义。
四、讨论1. 引导学生讨论极限性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分析性质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五、练习1.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总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提出思考题,引导学生课后进一步思考。
八、板书和板画的设计1. 板书:极限的概念、性质及应用2. 板画:函数在某一点处无限接近某一值的示意图九、课后分析及教学参考资料1. 课后分析:通过对学生的练习和讨论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学生对极限概念及性质的理解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数学中《极限》的教学设计
摘要:极限是高等数学的基础,这一章的教学关乎到学生之后对高等数学的学习兴趣,所以在《极限》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为辅助的学法和教法。
关键词:极限;创设;引导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1-0-01
数学研究的内容是函数,无论是初、高中时期的数学,还是大学时期学习的高等数学,那么有人要问了,高等数学中所谓的“高等”是什么呢?这里是从方法说的高等数学是以“极限”为基础的,足见极限在高等数学中的重要性。
一、教材分析
极限在教材中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能够直观理解极限的思想,理解和掌握函数极限的严格定义,能用数学语言证明简单的极限。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归纳、抽象、概括,自主建构函数极限的概念;能运用函数极限的概念解决简单的问题;让学生领会数学的极限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函数极限的学习过程中,使学生体验数学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通过本节的学习,引导学生用联系和转化的观点看问题,体验探索问题过程中获得的成就感。
三、教法学法
创设情境直观感受
教法引导探索→观察发现学法
引导运用理解领悟
引导反思深化认识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用计算器对数2连续开方时,经过一定次数的开方运算后得1,为什么?
2、是否对任何正数经过一定次数的开方运算后都得 1?
3、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哲学家庄子(公元4世纪)在《庄子·天下篇》一书中对“截丈问题”有一段名言:“一尺之棰,日截其半,万世不竭”。
它反映的数学思想是什么?
4、三国时代的伟大的数学学刘徽的割圆术“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
它反映的数学思想是什么?
5、已知某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速度v 与药物进入人体的时间 t 呈现函数关系 . 试画出该函数的大致图形,并求出代谢速度最终
的稳定值(即时v的极限)。
6、假定某种疾病流行t 天后,感染的人数 n 由下式给出:(1)从长远考虑,将有多少人染上这种病?
(2)有可能某天会有 100 多万人染上病吗?50 万人呢?25 万人呢?(注:不必求出到底哪天发生这样的情形.)
7、设清除费用与清除污染成分的 x % 之间的函数模型为: =求a);b)能否 100 % 地清除污染.让学生从以上7个例子中问题导向的学习活动中,教师的作用类似于节目主持人,他并不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途径,而是设计或说明包含困难的问题情境,提出解决该问题的要求,并阶段性地监控该学习过程。
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并不处于教学的核心地位,常常要回避,让学生自行探索、发现。
在试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允许学生走弯路、错路,只有在学生难以进展、出现动机危机时,才给予适当的指导和鼓励。
同时在讲解到例子4和5的时候,向学生灌输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感觉到数学是中国人很早就在生产生活中总结出来了,中国在数学的道路上从没落后于任何国家。
8、探索发现,构建概念。
让学生自己观察数列 { }当时的变化趋势给出概念:如果对于任意给定的正数?#?(不论它多么小),总存在正数n ,使得对于n>n时的一切xn ,不等式|xn-a|<?#蓝汲闪?那末就称常数a是数列xn的极限,或者称数列xn收敛于a,记为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习者能力的发展,核心在于把行动过程与学习过程相统一。
9、自我尝试,运用概念。
给学生提出问题:类比数列极限的概念,你能给出函数极限的概念吗?当学生在教师的协助下完成函数极限概念之后,继续提出问题:单侧极限即左极限和右极限。
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只用脑,而是脑、心、手共同参与学习,通过行为的引导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形成关键能力。
10、回顾反思,深化概念。
给出下面问题深化概念:若一个人沿直线走向目标——路灯的正下方那一点。
由常识知道,此人越靠近目标时,其影子长度越短,当人越来越接近目标时,其影子的长度逐渐趋于0 。
五、教学评价
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
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完整的“行动”过程,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动,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定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
一般不强调知识的学科系统性,而重视“案例”和“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学生自我管理式学习。
让学生在活动中,用行为来引导学生、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团队中自主地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
在这种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老师首先要转变角色,要以主持人或引导人的身份引导学生学习,教师要使用轻松愉快的、充满民主的教学风格进行
教学。
老师要运用好主持人的工作原则,在教学中控制教学的过程,而不要控制教学内容;要当好助手,要不断地鼓励学生,使他们对学习充满信心并有能力去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
教学不再是一种单纯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而是师生互动型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作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即从传统的主角,教学的组织领导者变为活动的引导者、学习的辅导者和主持人。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用实例和示例引出抽象的数学概念,将数学问题简单化、直观化,易于学生理解。
加大案例教学和模拟练习。
淡化运算技巧的要求,在教学中,不过分追求运算计巧和计算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