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偏义复词和兼词】

合集下载

高考文言文之偏义复词

高考文言文之偏义复词

高考文言文之偏义复词盼望着高考到来,近来疯狂地报着各种课程,以期自己的成就可以有所提高。

然而,这一切都建立在偏义复词的基础上。

偏义复词,是指由同音异义字或同义字构成的复词,其意义为主要由其中的一部分构成,令人容易产生意义歧义。

今日,本人将来深入探究偏义复词及其运用,期望能为广大高考生提供帮助与启示。

一、偏义复词的定义及分类偏义复词指的是一个复词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组成,其中至少一个字地位较高,起主要表达作用;另一个字地位较低,仅起修饰作用。

在使用时,这些复词常常会出现意义的不确定或产生歧义的现象。

按照由主次成分的位置关系来划分,偏义复词可以分为“头尾式”和“首尾式”两种。

1.头尾式偏义复词顾名思义,头尾式偏义复词是由两个字组成的复词,其中头部的字担任主要表达作用,而尾部的字则起到修饰上位者的作用。

常见的头尾式偏义复词有:(1) 桃李:李是桃的品种之一,因此,“桃李”可表示桃和李或泛指各种果树。

(2) 日月:日为太阳,月为月亮,指时间和历法。

(3) 亲疏:亲表示关系亲切,疏则表示关系疏远,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4) 足迹:足指双脚,迹指留下来的印迹,指人或动物经过后留下来的印记。

(5) 养生:养指养护,生指生命,指保健、预防疾病的方法。

(6) 风景:风指自然风光,景指美好的场面,指美丽的自然风光或人工景观。

2.首尾式偏义复词首尾式偏义复词是由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字构成的复词,其中前面的字起主要表达作用,后面的字则为其修饰词。

常见的首尾式偏义复词有:(1) 明星:明指光亮,星指星体,指亮光磊落、出类拔萃的人或演员、歌手等职业人士。

(2) 真人:真指真实、真正,人指人类,指无加工修饰的真实人物或BU生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

(3) 健康:健指健康,康指安康、安宁,指身体健康、全面幸福的状态。

(4) 万能:万指所有,能指能力、功效,指拥有多种功能或作用的、万能的事物。

二、偏义复词的运用偏义复词在语言运用中经常出现,用法形式多样,有时甚至需要根据具体语境来确定其意义。

高考复习文言偏义复词

高考复习文言偏义复词

11、远近(取“远”之意) 12、浅深(取“深”之意) 13、生死(取“死”之意)利害(取“害”之意) 14、陵迟(取“迟”之意) 15、毁誉(取“毁”之意) 16、公姥(取“姥”之意) 17、弟兄(取“兄”之意) 18、父兄(取“兄”之意) 19、文章(取“文”之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例如现代汉语的名词“国家”、“人物” 、“质量”、“舟楫”、“狐狸”、“妻子” 等两个语素并列,其中一个语素义消失,“国 家”偏指“国”,“家”义消失;“人物”偏 指“人”,“物”义消失;“质量”偏指“质 ”,“量”义消失;“舟楫”偏指“舟”,“ 楫”义消失;“狐狸”偏指“狐”,“狸”义 消失;“妻子”偏指“妻”,“子”义消失。
选出下面句子中的偏义复词: 1.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赤壁之战》) 2.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论积贮疏》) 3. 冀缓急或可救助(《谭嗣同》) 4.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5. 人臣执事,何长短自言乎(《汉书》) 6. 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孟子》) 7.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孟子》) 8. 多人不能无生得失(《史记》) 9、宫中府中,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10.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 (《芙蕖》)
其四.从句意考虑,偏词复义形式上是两个词, 语境义只用其中的一个词义;非偏义复词的两 个单音词,语境义是两个。像下面的例子,同 一个语言单位,在不同的语境中,词义却不同: 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列子》) 2、无羽毛以御寒暑 同是“寒暑”两个字,在例5中是一个两 个单音词,在例6中是一个偏义复词(只用 “寒”之意)。可见,判断偏义复词,一定不 能离开语境。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文言文古今异义和偏义复词知识讲解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文言文古今异义和偏义复词知识讲解

文言文古今异义和偏义复词一、古今异义1.词义的扩大所谓“词义扩大”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的意义小,而现代汉语中的意思变大了。

如:“江”“河”二字,古代指长江和黄河,现在泛指一切较大的河流。

“好”,古代指女子相貌好看,而现在泛指一切美好的性质。

【例】①秦以虎狼之势,与中国..抗衡。

[古义]中原地区。

[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

②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古义]母亲。

[今义]晚辈对任何女性长辈的亲切称呼。

③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古义]父母兄弟等亲属。

[今义]有婚姻关系的成员。

2.词义的缩小所谓“词义缩小”,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词义大,而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变小了。

如:“臭”,古代表示好坏气味均可,现在只表示坏的气味;“让”,古代既可表示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示责备之意,现在则只有第一种意义了。

【例】①沛公居山东..时[古义]崤山以东。

[今义]山东省。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义]妻子儿女。

[今义]妻,与“丈夫”相对③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古义]因此写作。

[今义]因果连词,表原因。

④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3.词义转移所谓“词义转移”,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是一个方面的意思,到了今天却变成别的一个方面的意思了。

如:“涕”,古代指眼泪,现在指鼻涕;“偷”,古代指苟且、马虎、刻薄、不厚道,今义转移为偷窃。

【例】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古义]外交使者。

[今义]出门时带的包裹。

②颜.色不少变[古义]容颜、脸色。

[今义]色彩。

③秋天..漠漠向昏黑[古义]秋日的天空。

[今义]秋季。

④上初即位,富于春秋..[古义]年岁、年龄。

[今义]春天和秋天。

4.词义弱化所谓“词义弱化”,就是指同样的词语,在古代时所表示的语义较强,而今天所表示的语义则较弱。

如:“很”,古义是凶狠,表示的程度很高,很深,现在表示的程度不怎么高深。

“怨”,古义表示仇恨、怀恨,现在表示埋怨、责备。

高中阶段偏义复词、兼词一览

高中阶段偏义复词、兼词一览

偏义复词一览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崩殂:“崩”指皇帝死,“殂”指平民死,偏义在“崩”,“殂”是衬字。

2.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偏义在“骑”,“车”是衬字。

3.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偏义在“入”,“出”是衬字。

句意为:防备别的强盗进来和意外的变故。

4.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偏义在“亡”,“存”是衬字。

5. 其间衰老者或有代谢偏义在“谢”,“代”是衬字。

6.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偏义在“母”,“父”是衬字;偏义在“兄”,“弟”是衬字。

指刘兰芝的兄长。

7.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偏义在“目”,“耳”是衬字。

只要注意到“耳目之观”的“观”字就可知道。

⒏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偏义在“兄”,“父”是衬字。

⒐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偏义在“姥”,“公”是衬字。

⒑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偏义在“国”,“家”是衬字。

⒒冀缓急或可救助偏义在“急”,“缓”是衬字。

⒓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偏义在“饥”,“穰”是衬字。

“饥”,灾年;“穰”,丰年。

联系下文禹汤遭受连年水灾旱灾,故“饥穰”当偏指“饥”,⒔但欲求证煞费苦心,不复顾利害偏义在“害”,“利”是衬字。

⒕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偏义在“女”,“子”是衬字。

⒖去来江口守空船偏义在“去”,“来”是衬字。

⒗孰与君少长?偏义在“长”,“少”是衬字。

意谓“谁的年龄大”;⒘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偏义在”深(深度)”,”浅”是衬字。

⒙死生,昼夜事也偏义在“死”,“生”是衬字。

⒚奉使往来,无留北者偏义在“往”,“来”是衬字。

指宋朝的使者北往,不指元军的使者南来。

⒛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kun三声,门槛,将军)偏义在“实”,“虚”是衬字。

21.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偏义在“异”,“同”是衬字。

22. 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偏义在“巷”,“陌”是衬字。

23.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偏义在“远”,“近”是衬字。

24. 噌hóng如钟鼓不绝偏义在“钟”,“鼓”是衬字。

25. 今以钟罄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偏义在“钟”,“罄”是衬字。

【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之 偏义复词

【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之  偏义复词
复习巩固(相似题训练)
一、给下列偏义复词的偏指义项加点并给出解释。
1.崩殂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ú)。
2.存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3.异同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4.作息昼夜勤作息。
5.出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6.少长沛公曰:“孰与君少长?”
10.实:实情
11.死:死亡、死去
12.祲:凶险之气
13.远:遥远
14.急:紧急情况
15.骑:随从人员
16.首:首级、脑袋
17.饥:灾荒(穰:丰收)
18.目:眼睛
19.动:动作、行为
20.国:社稷邦国
????:
????(??):
一、找出并分析下列句子中的偏义复词.饥穰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
18.耳目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
19.动静牢城里都没动静。却不见孔明动静。
20.国家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答案
1.崩:皇帝死
2.亡:灭亡
3.异:不同
4.作:劳作
5.入:侵入出:出门
6.长:年龄岁数大
7.姥:母亲婆婆
8.母:母亲兄:兄长
9.往:前往
1、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文阅读中偏义复词的中高考题型
2、指导解题方略,准确把握偏义复词的方法
2、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规律和辨析方法
2、难点:培养知识迁移能力
三、导入
文言实词绝大多部分具有多义性,有些实词古今意义已发生变化。与现代汉语最大的不同是古代汉语单音节词占优势,此外就是复词偏义现象。偏义复词由两个字组成,只有一个字表示意义,另一个字只作陪衬。例如:“契阔谈宴,心念旧恩。”“契阔”中的“契”是投合,“阔”是疏远,在这里是偏义复词,偏用“契”的意义。“契阔谈宴”就是说两情契合,在一处谈心宴饮。

常见的偏义复词以及兼词

常见的偏义复词以及兼词
7.孰与君少长? (司马迁《鸿门宴》) “少长” 偏义在“长”,年龄大。
8.去来江口守空船。(白居易《琵琶行》) “去 来”偏义在“去”,意为离开。
9.入门上家堂,进退无颜仪。(《孔雀东南飞 )“进退”,“进”,指“进来”,“退”指 “退出”,义偏“进”。
10.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藏否,不宜异同 (诸葛亮《出师表》)“异同”偏义在“异”, 不同。
一、偏义复词的类型
1.两个语素意义相对或相反的。例如:《孔 雀东南飞》:“便可白公姥”。“公姥”只
有“姥”表示意义。
2.两个语素意义相近的。如:《墨子·非攻》 :“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园” 是种树的地方,“圃”是种菜的地方。在句 子中只有“园”这个语素表示意义,“圃”
只作陪衬。
二、偏义复词的识别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出师表》) “存亡”偏义在“亡”,灭亡。
2.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诸葛亮《 出师表》)“崩殂”:“崩”指皇帝死,“ 殂”指平民死,偏义在“崩”,“殂”是 衬字。
3.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 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宠辱”偏义在“辱”, 此处可译为“ 遭贬谪的不幸”。
2.根据语法关系来判定
如《孔雀东南飞》“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 辛”中,状语“勤”只能修饰“作”,而 不能修饰
“息”,因而“作息”偏指“作”,“息 ”无义。又如《礼记》“士功不兴,大夫 不得造车马”中,因“车”与“造”构成 动宾关系,与“马”不搭配(一般而言,我 们不能说造“马”),故“马”无义,起陪 衬作用,“车马”偏指“车”义。
识别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1.根据句子语境来判定。
如《孔雀东南飞》“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 雷”,全诗之中,未言及兰芝有父,“父兄 ”一词的意义当偏指在“兄”这个语素上面 ,用以突出刘兄的蛮横与暴戾。又如《桃花 源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一句中的“ 远近”,偏义在“远”,文章通过这个“远 ”字来表明诗人信步自适的心境。

2021年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偏义复词

2021年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偏义复词

2021年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偏义复词在文言文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而用义却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则起陪衬作用,这就是文言文中的偏义复词现象。

如“去来江口守空船”(《琵琶行并序》)中的“去来”,只有“去”的意义,没有“来”的意义,“去来”是偏义复词。

[考点感悟]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B.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C.行李之往来..D.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解析:选C C项,往来:(使者)去的和来的。

A项,偏义复词,偏义在“亡”,“存”是衬字。

B项,偏义复词,偏义在“姥”,“公”是衬字。

D项,偏义复词,偏义在“巷”,“陌”是衬字。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属于偏义复词的一项是()A.羞恶..之心,人皆有之B.风吹草低见牛羊..C.茕茕孑立,形影..相吊D.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解析:选D D项,偏义在“长”,“少”是衬字;A、B、C三项都是并列结构,在语境中具有实在意义。

10.请指出下列各句中的偏义复词并作解释。

(1)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①偏义复词:解释:②偏义复词:解释:(2)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偏义复词:解释:(3)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偏义复词:解释:(4)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偏义复词:解释:参考答案:(1)①父母偏义在“母”,“父”是衬字②弟兄偏义在“兄”,“弟”是衬字(2)车骑偏义在“骑”,“车”是衬字(3)国家偏义在“国”,“家”是衬字(4)远近偏义在“远”,“近”是衬字[解题策略]偏义复词的辨别方法1.在语境中辨别在特定语境中,词语的运用要符合句子的语境,因此,是否是偏义复词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判断。

如“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中的“出入”,结合前文语境可知其偏指“入”。

2.从语法的角度分析通过分析词语在语句中充当的语法成分加以判断。

如“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孔雀东南飞并序》),从句中的“勤”分析,与之搭配的应是“作”而不是“息”,由此可以判定“作息”偏指“作”。

高考文言文偏义复词

高考文言文偏义复词

高考文言文偏义复词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高考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既是学术的竞技场,也是学生们未来发展的重要关口。

而在高考的语文科目中,文言文阅读理解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

其中,偏义复词的使用是一个需要学生掌握的重要知识点。

偏义复词,顾名思义,是指在一个词汇中包含两种或以上的意义,而这些意义中只有一种是主要的,其他的则是辅助或者说是次要的。

在文言文中,偏义复词的使用可以增加语言的丰富性和深度,使得表达更加生动和精确。

例如,“国家”这个词就是偏义复词,其中“国”是主要的,“家”则是次要的。

在文言文中,“国家”通常指的是“国”,也就是国家这个概念的主要部分。

同样,“妻子”这个词中,“妻”是主要的,“子”则是次要的。

在文言文中,“妻子”通常指的是“妻”,也就是男子的配偶。

掌握偏义复词的用法对于高考语文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至关重要。

学生们需要理解并掌握这些词汇的主要意义,同时也要能够根据上下文准确地理解它们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只有这样,学生们才能在高考中准确地理解文言文的内容,从而取得好的成绩。

然而,要掌握偏义复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这需要学生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多下功夫,积累并理解这些词汇的各种意义和用法。

学生们还需要大量的阅读练习,通过实践来提高自己理解和运用偏义复词的能力。

高考文言文偏义复词是高考语文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学生们需要高度重视并认真准备。

只有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大量的练习,学生们才能真正掌握并熟练运用偏义复词,从而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高考文言文之偏义复词在高考文言文阅读中,偏义复词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偏义复词指的是在古汉语中,由两个意义相近或相反的词组合而成的一个词,其中只有一个词的意义被保留,另一个词的意义被忽略或只保留其形式。

这种语言现象在文言文中十分常见,对于理解文言文的含义和写作风格都有很大的帮助。

一、偏义复词的构成偏义复词一般由两个意义相近或相反的词组合而成。

其中,一个词的意义被保留,另一个词的意义被忽略或只保留其形式。

高考必备文言文实偏义复词

高考必备文言文实偏义复词

高考必备文言文实偏义复词1. 古文中什么是偏义复词古文中,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词连起来,当作一个词使用,在特定语境中,实际只取其中一个词的意义,另一个只起作陪衬音节的作用,这类词就叫偏义复词。

文言实词绝大多部分具有多义性,有些实词古今意义已发生变化,古字通假,与现代汉语最大的不同是现代汉语双音词占优势,再有的就是复词偏义现象。

偏义复词由两个字组成,只有一个字表示意义,另一个字只作陪衬。

狭义的古文是指古代散文,一般不包括骈文。

在1954年以前的古代文言文的统称(一般不包括“骈文”)。

与骈文相对而言的,奇句单行、讲对偶声律的散体文。

魏晋以后的骈俪文已经盛行于世,其文讲究对偶,句法整齐而文词华丽。

北朝后周苏绰反对骈体浮华,仿《尚书》文体作《大诰》,以作为文章的标准体裁,时称“古文”,即以先秦散文语言写作文章。

其后,至唐代韩愈﹑柳宗元等人,主张恢复先秦和汉代散文内容充实、长短自由、朴质流畅的传统﹐即称这样的散体文为古文。

韩愈《题欧阳生哀辞后》说:“愈之为古文﹐岂独取其句读不类於今者邪?思古人而不得见,学古道则欲兼通其辞。

”《师说》说:“李氏子蟠,……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都正式提出了古文的名称,并为后世所沿用。

唐代优秀的古文家﹐虽以复古为号召﹐却富有革新精神。

明代倡导“文必秦汉”的何景明说。

2. 文言文中什么叫复词偏义复词偏义,即把两个含义不同而有关联的词用在一起,只取其中的一个词的含义。

如:① 昼夜勤作息。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日曰夜夜辛勤劳作。

)② 便可白公姥。

(同上)(就可去告诉婆婆。

)③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诸葛亮《出师表》)(升迁、惩罚、表扬、批评,不应该有差异。

)④ 多人不能无生得失。

(《史记•刺客列传》)(人多了,不可能不发生失误。

)例①,“作”的含义是操作、劳作,“息”的含义是休息,但在这个例句中“作息”只取“作”的含义,指曰夜辛勤地劳动,而不取“息”的含义;例②“公姥”本来是“公公和婆婆”,但只取“婆婆(姥)”的含义,“白公姥”是“告诉婆婆”的意思;例③的意思是,“升迁(陟)、惩罚(罚)、表彰(臧)、批评(否),都不宜于有不同的标准”,只取了“异”的含义,没有取“同”的含义;例④是说“人多了不可能不发生失误”,“得失”只取“失” 的含义,没有取“得”的含义。

高考文言文偏义复词

高考文言文偏义复词

高考文言文偏义复词同学们,咱们今天来聊聊高考文言文中的偏义复词。

这可是个有点“调皮”的知识点,但别怕,咱们一起把它拿下!先来说说啥是偏义复词。

简单来讲,就是两个意思相关或相反的字组成的词,在句子中实际只取其中一个字的意思。

比如说“昼夜勤作息”中的“作息”,其实重点在“作”,指劳作,“息”就没啥实际意义啦。

我记得之前有个同学,在做文言文阅读的时候,愣是没搞清楚偏义复词,结果整篇文章理解得那叫一个乱七八糟。

当时那篇文章里有句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他就纠结于“存亡”,觉得又存又亡,到底啥意思呀,结果耽误了不少时间,后面的题也做得稀里糊涂的。

这可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教训!那偏义复词都有啥特点呢?一般来说,它们会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来确定哪个字是有实际意义的。

就像“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这里的“出入”重点在“入”,是防备盗贼进来。

再比如说“契阔谈䜩,心念旧恩”中的“契阔”,偏义在“契”,指久别重逢。

咱们读文言文的时候,得多留个心眼,看看前后文在讲啥,这样才能准确判断出偏义复词的意思。

还有啊,有些偏义复词是固定的搭配,像“缓急”,一般偏指“急”;“得失”,大多偏指“失”。

这就需要咱们平时多积累,多总结。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这里的“国家”偏指“国”。

想象一下,在那种危急的情况下,主人公一心想着国家的安危,把个人的私仇都抛到脑后了,是不是很有画面感?高考中,偏义复词可是经常出现的“小怪兽”,咱们要是不把它打败,那可就会丢分啦。

所以,平时做练习的时候,遇到偏义复词一定要认真分析,搞清楚到底哪个字才是关键。

比如说有这么一道题:“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这里的“利害”偏指啥?大家好好想想。

答案是“害”,意思是只想要寻死,不再考虑害处。

咱们再来看看“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这里的“出入”显然偏指“入”,说的是进进出出都没有完整的裙子。

总之,对于高考文言文里的偏义复词,咱们要多练习、多积累,培养出敏锐的“语感”,这样才能在考场上轻松应对,不被这些“小调皮”给难住。

高考文言文之偏义复词

高考文言文之偏义复词

高考文言文之偏义复词在高考文言文的学习中,偏义复词是一个较为特殊且重要的知识点。

掌握好偏义复词,对于准确理解文言文的文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什么是偏义复词呢?简单来说,偏义复词就是由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语素构成,但在使用中只取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另一个语素只起陪衬作用。

比如说“昼夜勤作息”中的“作息”,这里只取“作”的意思,即劳作,“息”在这里没有实际意义,只是陪衬。

再比如“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中的“公姥”,偏指“姥”,即婆婆。

偏义复词的出现往往与古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和语言环境有关。

在古代,为了使语言更加简洁、富有变化,或者为了强调某一方面的意义,人们会使用偏义复词。

偏义复词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意义相近的语素构成的偏义复词,如“国家”,在“则能以兵尝敌,以寡胜众,若此则有军功,爵赏不逾,则士民疾怨,而求敌之至矣。

故能以兵胜敌国,而有其地,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中,“国”指的是诸侯国,“家”指的是大夫的封地,这里偏指“国”。

又如“存亡”,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中,偏指“亡”,意思是危险将亡。

另一类是意义相反的语素构成的偏义复词,比如“出入”,在“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中,偏指“入”,意为进入。

再如“死生”,在“死生,昼夜事也”中,偏指“死”。

在高考文言文的阅读中,如何准确判断偏义复词呢?这需要我们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分析。

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整体意思,判断哪个语素在句子中更符合逻辑和文意。

其次,可以通过对比前后文的内容,看哪个语素与文章的主旨和情感倾向更相符。

例如,“冀缓急或可救助”中的“缓急”,结合上下文,如果是在讲述危急时刻需要帮助,那么这里就偏指“急”,表示紧急的情况。

掌握偏义复词对于高考文言文的翻译也非常重要。

在翻译时,我们要准确地译出偏义复词中起实际意义的那个语素,而对于陪衬的语素则可以不译。

比如“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中的“利害”,应译为“危害”,“利”字不译。

为了更好地掌握偏义复词,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读文言文经典著作,积累常见的偏义复词。

2024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实词之“偏义复词”

2024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实词之“偏义复词”

高中语文备考-文言实词之“偏义复词”【考情简述】考纲中要求考生对文言实词的掌握为B,当然熟练掌握和积累一定数量的重点文言词汇是学好文言文的基础,常考文言实词主要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偏义复词等5大类,其中对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和通假字的考查是重中之重,偏义复词相对较少。

下面总结“偏义复词”的相关知识点及用法,供同学们学习备战高考使用。

【概念阐述】偏义复词和同义复词是文言文中两种特殊的词汇现象,都多为双音词。

偏义复词是指一个复音词由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语素构成,但整个复音词的意思只取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而另一个语素只是作为陪衬,只起到构词的作用。

同义复词指的是意思相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词连用,表示同一个意思的复合词。

该如何区分、理解这两种词汇现象呢?【必备知识】偏义复词的构成的形式1.两个语素意义相对或相反(1)他常在背地里褒贬别人。

“褒贬”是反义词,此处只取“贬”的意思。

(2)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白头吟》)“东西”是反义词,此处只取“东”的意思,设想别后在沟边独行,过去的爱情生活将如沟水东流,一去不返。

(3)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石钟山记》)“浅深”是反义词,此处只取“深”的意义。

(4)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出入”是反义词,此处只取“入”的意思。

(5)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鹧鸪天·送人》)这里的“离合”和“悲欢”是偏义复词。

“离合”只取“离”字义,“悲欢”只取“悲”字义。

整句话意为:古往今来使人愤恨的事情,何止千件万般,难道只有离别使人悲伤,聚会才使人欢颜?2.两个语素意义相近或相关(1)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国家”是相关词,此处只取“国”之意。

(2)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摄。

(《荆轲刺秦王》)“蛮”指南方少数民族,夷指西北方的少数民族。

文中指的是北方,所以蛮是强调夷,意思偏重于夷。

高考复习文言文阅读偏义复词PPT (共22张PPT)

高考复习文言文阅读偏义复词PPT (共22张PPT)

①地下工作 ②点滴经验 ③冻结资金 ④乱扣帽子
运用比喻手段引申本义
一词多义· 演变方法
1.类似联想
延引
引 开弓 牵引
采用类似 的事物来 比喻
引导
引退
一词多义· 演变方法
2.接近联想 士兵
应用接近 的事物来 代替

兵器
军队
军事
战争
一词多义· 演变方法
3.对比联想 离开 废除 舍 弃
由正面的 意思,联 想到反面 意义
7.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孟子》)
8. 多人不能无生得失(《史记》) 9、宫中府中,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10.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芙 蕖》)
其余各句的偏义复词是: 1.存亡(只取“亡”之意) 2.饥穰(只取“饥”之意) 3.缓急(只取“急”之意) 4.出入(只取“入”之意) 5.长短(只取“长”之意) 6.云霓(只取“云”之意) 7.园圃(只取“园”之意) 8.得失(只取“失”之意) 9、异同(只取“异”之意) 10.耳目(只取"目"之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1、知技并重,德行为先。 32、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 张闻天 33、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 —— 吕坤 34、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35、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 36、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 列夫· 托尔斯泰 37、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 —— 车尔尼雪夫斯基 38、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 —— 屠格涅夫 39、谁给我一滴水,我便回报他整个大海。 —— 华 梅 40、对人不尊敬,首先就是对自己的不尊敬。 —— 惠特曼 41、一个人的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渺小。 —— 保 罗 42、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 —— 萧伯纳 4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 刘备 44、要使别人喜欢你,首先你得改变对人的态度,把精神放得轻松一点,表情自然,笑容可掬,这样别人就会对你产生喜爱的感觉了。 —— 卡耐基 45、有谦和、愉快、诚恳的态度,而同时又加上忍耐精神的人,是非常幸运的。 —— 塞涅卡 46、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47、我们应该注意自己不用语言去伤害别的同志,但是,当别人用语言来伤害自己的时候,也应该受得起。 —— 刘少奇 48、人生犹如一本书,愚蠢者草草翻过,聪明人细细阅读。为何如此. 因为他们只能读它一次。 —— 保 罗 49、无论你怎样地表示愤怒,都不要做出任何无法挽回的事来。 —— 培 根 50、人生就象弈棋,一步失误, 全盘皆输,这是令人悲哀之事;而且人生还不如弈棋,不可能再来一局,也不能悔棋。 —— 弗洛伊德 51、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 —— 苏格拉底 52、 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53、 最本质的人生价值就是人的独立性。 —— 布迪曼 54、 谁若想在困厄时得到援助,就应在平日待人以宽。 —— 萨迪 55、 人世间没有比互相竭尽全心、互相尽力照料更加快乐的了。 —— 西塞罗 56、 不良的习惯会随时阻碍你走向成名、获利和享乐的路上去。 —— 莎士比亚 57、 容易发怒,是品格上最为显著的弱点。 —— 但 丁 58、 对一个尚未成熟的少年来讲,坏的伙伴比好的老师起的作用要大得多。 —— 伊 索 59、 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的,只是一瞬之间。 —— 歌德 60、 生气的时候,开口前先数到十,如果非常愤怒,先数到一百。 —— 杰弗逊

高考文言文偏义复词一览

高考文言文偏义复词一览

高中阶段文言文偏义复词一览所谓偏义复词,就是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

1.两个语素意义相对的。

例如:《孔雀东南飞》:“便可白公姥”“我有亲父兄”两句中的“公姥”“父兄”只有“姥”“兄”表示意义。

2.两个语素意义相近的。

如:《墨子·非攻》:“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

”“园”是种树的地方,“圃”是种菜的地方。

在句子中只有“园”这个语素表示意义,“圃”只作陪衬。

需要注意的是,两个语素意义相近的偏义复词和同义词的重叠使用要区别开来。

例如:在《孔雀东南飞》中“举动自专由”“会有相从许”说“专由”就等于说“自专”或“自由”;说“从许”就等于说“相从”或“相许”。

中学课文中出现的偏义复词很多,例如:①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孔雀东南飞》)——“作息”只有“作”的意义,没有“息”的意义。

②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指南录〉后序》)——“利害”只有“害”的意义。

③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桃花源记》)——“远近”只有“远”的意义。

④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出师表》)——“存亡”只有“亡”的意义。

⑤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国家”只有“国”的意义。

等等。

那么,如何正确识别这种复词偏义的词语呢?辨别偏义复词的办法主要有以下三种:1、联系它前后的连带成分。

如:“昼夜勤作息”中的“勤作息”,说“勤苦地劳作”是通的,说“勤苦地劳作、休息”就不通了,即可认定“息”是只能作陪衬而不表示意义的语素。

因此,也就可以认定“作息”是偏义复词了。

2、从全句的意思上去理解。

如:“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藏否,不宜异同。

”(《出师表》)全句是说,不管是“宫中”(指皇宫)的人员,还是“府中”(指丞相府)的人员,都是一样的,在提升、惩处、表彰、批评方面,不应该有所不同。

即句中体现的“不宜异”,那么“异同”一词中,只取“异”的意义,而“同”就只作陪衬了。

高考文言文之偏义复词

高考文言文之偏义复词

高考文言文之偏义复词高考文言文里有个挺有意思的知识点,叫偏义复词。

这玩意儿有时候能把同学们搞得晕头转向,不过别怕,咱们一起来好好琢磨琢磨。

我记得之前有个学生,叫小李。

他平时学习挺努力,可一碰到偏义复词就犯迷糊。

有一次做文言文练习,文章里有一句“昼夜勤作息”,他愣是没搞明白“作息”这个词是偏义复词,重点在“作”,指劳作。

结果他理解成了白天黑夜勤奋地休息和劳作,整个意思就完全弄反了。

这可把他给愁坏了,拿着卷子来问我,那一脸困惑的样子,至今我都还记得。

咱们先来说说啥是偏义复词。

简单来讲,就是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词组合在一起,在特定的语境中,其中一个词的意义消失了,只保留了另一个词的意义。

比如说“忘路之远近”,这里的“远近”,重点在“远”,“近”的意思就被忽略了。

偏义复词在高考文言文里经常出现,要是搞不清楚,那可就要丢分啦。

像“死生,昼夜事也”,这里的“死生”其实偏指“死”;“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利害”偏指“害”。

那怎么判断是不是偏义复词呢?这可得有点小技巧。

首先,可以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判断。

如果整个语境只强调其中一个方面,那很可能就是偏义复词。

比如说“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联系上下文就能知道,这里说的是没有完整的裙子可以出门,重点在“出”,“入”的意思就不明显了,所以“出入”是偏义复词。

其次,还可以从词语的搭配和逻辑关系来判断。

像“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沿着小溪走,忘记的肯定是路有多远,而不是路有多近,从逻辑上就能推断出“远近”偏指“远”。

咱们再来说说偏义复词的类型。

一种是意义相近的两个词构成偏义复词,比如“国家”,在“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中,偏指“国”;还有“父兄”,在“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中,偏指“兄”。

另一种是意义相反的两个词构成偏义复词,像“存亡”,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中,偏指“亡”;“动静”,在“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中,偏指“动”。

了解了这些,咱们再通过一些例子来巩固巩固。

【文言文必备】语文考试常见的偏义复词【最佳资料】

【文言文必备】语文考试常见的偏义复词【最佳资料】

常见的偏义复词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行李:出使的人,外交使节。

今义:出门带的包裹、箱子等。

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那个人。

今义:妻子或对别人妻子的尊称。

《烛之武退秦师》3.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中原:原野。

今义:黄河中下游地区。

4.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丈夫:男子。

今义:女子的配偶。

《勾践灭吴》5.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妻曰自信:代词作宾语,前置;信,相信,自,自己。

今义:相信自己。

《邹忌讽齐王纳谏》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6.用事:执掌政权。

今义:当权;(凭感情、意气)行事;引用典故。

7.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自强:自,自己;强,勉强。

今义:自己独立向上。

8.年几何矣几何:多大。

今义:多少;几何学的简称。

《触龙说赵太后》9.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用心:用,因为;心,心思。

今义:居心,存心。

《劝学》10.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山东:崤山以东的地区,指东方诸侯国。

今义:山东省。

《过秦论》11.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名词,重大的变故。

今义:异乎寻常的;十分、极。

12.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河北:黄河以北。

河南:黄河以南。

今义:河北省、河南省。

13.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不过:不超过。

今义:用在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后,表示程度最高;连词,表示转折,“只是……”;副词,仅仅。

《鸿门宴》14.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所以:用来。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15.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怀抱:胸怀抱负。

今义:抱在怀中;胸前;心里存在;心胸、打算。

《兰亭集序》16.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扶老:拐杖。

今义:用手搀扶老年人。

17.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情话:知心话。

今义:表示爱情的语言。

《归去来兮辞》18.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根本:树根。

今义:主要的、重要的;本来;彻底。

19.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纵情:放纵情感。

今义:尽情。

20.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偏义复词和兼词】
古汉语以单音节词语为主,但也有一些由两个单音节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语素组成的复合词语。

这些复合词语在具体语境中,有时候其中一个语素只起陪衬作用,它所表示的意义虚化甚至消失了,整个词语的意义只由另一个语素来承担,这样的复合词语就叫做偏义复词。

也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为“偏义复指”。

1.语义相对的偏义复词。

①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藏否,不宜异同。

(异同:偏指“异”,“不同”)
②昼夜勤作息。

(作息:偏指“作”,“劳作”)
③去来江口守空船。

(去来:偏指“去”,“离去”)
2.语义相近的偏义复词。

①勤心事公姥,夜夜不能寐。

(公姥:偏指“姥”,“婆婆”)
②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父兄:偏指“兄”,“兄长”)
如: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存亡”本指生存与衰亡,在语境中偏取“亡”的意义,用以强调蜀汉所处的艰难形势。

(2)昼夜勤作息。

“作息”本指劳作和休息,在语境中偏取“作”的意义,突出刘兰芝的任劳任怨。

(3)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公姥”本指公公和婆婆,在这里偏指“姥”的意义,因为整首诗中并没有出现刘兰芝的公公,作为封建家长代表的只有婆婆一人。

(4)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出入”本指出去和进来,在语境中偏取“入”的意义,指刘邦入关后严加防守。

(5)死生,昼夜事也。

“死生”是反义关系,语境中偏指“死”的意义,突出死亡随时可能降临,而文天祥早就将死亡置之度外的大无畏精神。

(6)冀缓急或可救助。

“缓急”本指缓和与紧急,是反义关系,语境中偏指“急”的意义,指当时那种危急的局面。

(7)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

“饥穰”本指灾荒与丰收,语境中偏取“饥”的意义,强调即使是禹、汤那样的圣君也会遇上灾年。

兼词:
兼词,又叫合词,是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作用的单音词。

兼词的读音一般是所兼两个词的拼合,所兼的两个词属不同的两个词类。

古汉语常见的兼词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