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营养患者的健康教育修订稿

合集下载

肠内营养患者健康教育

肠内营养患者健康教育

肠内营养患者健康教育(一)疾病简介肠内营养是经口或经管道将营养物送至胃肠内,通过胃肠的消化、吸收来补充营养的方式。

其途径有;经口摄入、经鼻胃管、胃造瘘管、空肠造口管、鼻肠管。

其优点是符合营养物消化吸收的解剖生理、给药方便、相对安全、价格低廉、充分利用胃肠道的免疫防御功能。

病人住院期间,常规使用营养泵,以定量,匀速的输入营养液,并配用加温器。

(二)健康指导:如何在家护理经管道肠内营养的病人?1.体位灌注前应将床头抬高30~40度,灌注后保持半卧位30~60分钟,可避免呛咳、返流、呕吐等情况,减少肺炎发生。

2.食物温度要冷却至38~40度,放于前臂内侧而不觉烫,方可注入。

注入温度过高或过低,可能烫伤或冻伤黏膜。

3.常用饮食及量;牛奶、豆浆、浓米汤、肉汤等。

也可将米饭、粥、面条、馒头、鸡蛋、鱼、虾、鸡肉、瘦肉、猪肝、蔬菜等熟食调制成稀糊状后给予。

灌注量应少而清淡,逐渐增多。

第一、二天以牛奶为主,每次50~100毫升,4小时喂一次,如无不适,从第3天开始,即可多样化进食。

如您是长期肠内营养,每次灌注量(含水)应在200~400毫升,每日3~4次,每日总量2000~3000 毫升。

4.注意事项:(1)灌注饮食前后你要注意观察胃管是否在胃中因剧列咳嗽呕叶可能使胃管脱出。

(2)每次鼻饲前应先回抽,观察有无消化道出血或胃潴留(如血性咖啡色或空腹胃液大于1000毫升),此时应停止鼻饲,及时就诊。

(3)灌注前后均用温水30毫升冲洗胃管,避免食物残留在胃管内发酵或变质,引起胃肠炎或堵塞管腔。

鼻饲速度应缓慢,每次抽吸灌注时应将胃管返折,避免空气进入造成腹胀。

灌注完将胃管末端返折并用纱布包好,皮筋系紧。

(4)药物应将药片研碎,溶解后灌入。

(5)主动与被动活动,如床上肢体运动,坐轮椅在室内、外活动,主要是促进肠蠕动利于消化吸收。

(6)保持口腔清洁、湿润,预防口腔溃疡以及感染等并发症。

(7)营养液要细软无渣滓,配制好后过滤,以避免堵塞管道。

2024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病人的护理

2024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病人的护理

2024/1/27
8
肠内营养制剂类型
01
要素型
由氨基酸、葡萄糖、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等配制而成,可不经消化直
接吸收,适用于胃肠道消化和吸收功能部分受损的病人。
02
整蛋白型
以整蛋白为氮源,渗透压接近等渗,口感较好,适用于胃肠道功能较好
的病人。
2024/1/27
03
Hale Waihona Puke 组件型以某种营养素组件为氮源,如蛋白质组件、脂肪组件、糖类组件、维生
向病人和家属详细介绍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目的、 意义及注意事项。
2
指导合理饮食
根据病人的营养需求和饮食偏好,制定个性化的 饮食计划,并指导病人和家属如何选择和搭配食 物。
教授营养补充方法
3
向病人和家属演示如何正确操作肠内营养支持设 备,以及如何调整营养液的温度、速度和浓度等 参数。
2024/1/27
20
2024/1/27
5
适应症与禁忌症
2024/1/27
01
高代谢状态的病人,如烧伤、创伤、 大手术后等。
02
肠外营养治疗有禁忌或并发症的病 人。
6
适应症与禁忌症
禁忌症
完全性肠梗阻或肠道缺血的病人。
严重腹腔内感染的病人。
2024/1/27
7
适应症与禁忌症
严重吸收不良综合征的病人。 对肠内营养制剂成分过敏的病人。
评估病人心理状况
01
通过观察和交流,了解病人是否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制定个性化心理干预计划
02
根据病人心理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如心理
疏导、认知行为疗法等。
及时跟进与调整
03

肠内营养健康宣教

肠内营养健康宣教
实用文档
鼻胃/肠管短期EN的首选
实用文档
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
(percustan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 PEG)
就是这 么容易
实用文档
宣教内容
❖ 置管目的 ❖ 置管方法 ❖ 可能出现的不适 ❖ 置管后的注意事项
实用文档
肠内营养制剂与健康宣教
❖ 基本概念: ❖ 热卡:kcal,是由糖、脂肪、蛋白质体内代谢后提供
实用文档
肠粘膜屏障
❖机械屏障:肠粘膜上皮、肠道向下的推进作用和 肠粘膜表面的粘液;
❖化学屏障:指肠腔内的化学物质如胃酸、胰蛋白酶 及其它胰酶、胆盐、溶菌酶和IgA 等;
❖生物屏障:指肠道的正常菌群及其产物; ❖免疫屏障:包括肠粘膜分泌的IgA、肠道相关的
淋巴组织和Kuffer 细胞等。
实用文档
EN维护肠屏障功能的机制
❖维持肠黏膜细胞的正常结构、细胞间的连接和绒毛高度,保持黏膜的机 械屏障;
❖维持肠道固有菌群的正常生长,保持黏膜的生物屏障; ❖有助于肠道细胞正常分泌IgA ,保持黏膜的免疫屏障; ❖刺激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保持粘膜的化学屏障。 ❖促进肠蠕动功能的恢复,加速门静脉系统的血液循环,促使胃肠道激素的
分泌。 ❖研究发现,只要提供不低于总热量20 % 的肠内营养就可避免肠道屏障功
的 ❖ 1g糖充分燃烧后提供4 kcal ❖ 1g蛋白=4kcal ❖ 1g脂肪=9kcal ❖ 非蛋白质热卡(NPC):外源提供的蛋白质分解后主
要用来提供合成所需的氮量,NPC即是糖加脂肪提 供的热卡量 ❖ 氮量: 由蛋白质分解后提供,实1用g文氮档 =6.25g蛋白
氨基酸单体(维沃)
❖ 每袋80.4g,提供300kcal能量,250ml水配制,渗 透压为610mosm/L,容易引起腹泻,临床上可以 稀释后使用

危重患者肠内营养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危重患者肠内营养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危重患者肠内营养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肠内营养是指经胃肠道提供代谢需要的能量及营养物质的营养治疗方式。

肠内营养的途径有鼻饲、胃造口、空肠造口或经肠造瘘输注营养液。

肠内营养分为要素饮食和非要素饮食。

【护理常规】1.肠内营养前,确定导管是否在合适位置。

2.妥善固定鼻饲管,如置鼻胃管或鼻肠管,应将其妥善固定面颊部;做胃或者空肠造瘘时,应用缝线将其固定于腹壁;患者翻身、床上活动时,防止压迫、扭曲、拖拉喂养管。

在喂养管进入鼻腔或者腹壁处应做好标记,每4小时检查1次,预防移位或脱出,烦躁的患者应适当约束。

3.保持导管通畅,预防阻塞。

每次喂养前后用50ml温水冲洗导管,喂养期间4~6h冲洗1次。

输注完毕后,亦应冲洗导管。

鼻肠管2~4h 脉冲式冲洗1次。

4.选择合适的体位,经鼻胃管或者胃造口途径肠内营养时,抬高床头30°~45°,取半卧位,避免呕吐、呛咳、误吸情况的发生。

经鼻肠管或空肠造瘘口途径者可取自主卧位。

灌注完毕后维持原体位20~30min,防止因体位过低食物反流发生误吸。

5.及时评估胃内残留量,每次输注营养液前及连续输注过程中(每隔4h)抽吸并评估胃内残留量,若超过100ml,应减慢或暂停输注,必要时遵医嘱加用胃动力药,以防胃潴留引起反流和误吸。

6.观察患者有无腹痛、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

若患者突然出现腹痛、胃或者空肠造瘘管周围有类似营养液渗出,或腹腔引流管引出类似营养液的液体,应怀疑造瘘管移位、营养液游离腹腔,应立即停止营养液,尽可能清除或者引出渗漏的营养液并应用抗生素避免继发性感染或腹腔脓肿。

7.输注时注意营养液的浓度、速度、温度及床头高度:①浓度不能过高(<350mOsm/L),从低浓度开始滴注营养液,再根据胃肠道适应程度逐步递增;②速度不能过快(开始<40ml/h,最大不超过120ml/h);③输注时保持营养液温度不能过低(≥37℃),室温较低时可使用恒温加热器;④床头高度30°~45°。

肠内营养支持患者的健康指导

肠内营养支持患者的健康指导

肠内营养支持患者的健康指导何谓肠内营养?肠内营养(enteralnutrition,EN)是通过经口喂养或管饲的方法向胃肠道提供代谢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他各种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式。

广义的肠内营养包括住院患者经口摄入的普通饮食、软食、半流质饮食、流质饮食等常规膳食,以及各种治疗膳食、试验膳食和代谢膳食等。

肠内营养有何作用?外科手术、创伤、休克等产生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可导致肠道的低灌注状态,损害肠道黏膜屏障功能,进而导致细菌易位的发生。

术前或术后营养不良时,机体免疫功能下降、肠黏膜损伤及肠道菌群失调,也容易发生细菌易位。

肠内营养有助于维持肠黏膜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保持胃肠道固有菌群的正常生长,刺激各种激素的分泌,促进胃肠蠕动,从而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早期的肠内营养支持主要目的是防止细胞代谢紊乱,支持器官、组织的结构与功能,参与调控机体免疫与生理功能,减少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

在手术后期,肠内营养进一步加速组织的修复,促进患者的康复。

肠内营养制剂按氮的来源不同分为要素型肠内营养制剂、非要素型肠内营养制剂、组件型肠内营养制剂及特殊应用型肠内营养制剂四大类。

1)要素型肠内营养制剂(要素制剂):是一种营养素较为齐全、不需要消化即可吸收的少渣营养剂,通过胃肠道给予,可以提供人体所必需的热能及营养素。

要素制剂也称为单糖膳,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多肽为氮源的要素膳;另一类是以氨基酸为氮源的要素膳。

要素制剂的基本组成有:①氮源:以L-氨基酸、蛋白质完全水解物或部分水解物的形式存在。

氮是构成组织和细胞的重要成分,如肌肉、骨骼及内脏主要由蛋白质组成,故必须保证其摄入量。

②糖类:以单糖、双糖、淀粉等形式存在。

③脂肪:有长链甘油三酯、中链甘油三酯和甘油单酯或甘油二酯等类型。

④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含量需全面、丰富,高于推荐的膳食需要量。

⑤纤维素:正常饮食纤维素摄取量为30g∕d°2)非要素型肠内营养制剂:其氮源主要为整蛋白或蛋白游离物质,渗透压为300~450m0sm∕kg,口感比较好,可口服或者管饲。

肠内营养患者的健康教育

肠内营养患者的健康教育

肠内营养患者的健康教育肠内营养患者的健康教育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是经胃肠道提供代谢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他各种营养素的营养⽀持⽅式。

其⽬的是营养⽀持和营养治疗。

营养⽀持的⽬的是提⾼临床疾病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纠正营养不良和代谢紊乱,维持机体免疫功能;营养治疗的⽬的更侧重于器官功能的保护,减轻⾼分解代谢,防⽌细胞损伤,调节免疫和炎症反应等。

【适应症】各种原因不能进⼝进⾷者的营养补充或给药,患者消化和吸收功能应基本正常。

包括:1.吞咽和咀嚼困难。

2.意识障碍或昏迷致⽆进⾷能⼒。

3.消化道疾病稳定期,如消化道瘘、短肠综合、炎症性肠病和胰腺炎等。

4.⾼分解代谢状态,如严重感染、⼿术、创伤及⼤⾯积烧伤的病⼈。

5.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结核、肿瘤等。

【禁忌症】⾷管严重狭窄或阻塞、⾷管⼿术后、肠梗阻、消化道活动性出⾎、腹腔或肠道感染、严重腹泻或吸收不良、休克。

【肠内营养的优点】1.提供全⾯,均衡,符合⽣理的营养,提供正常⽣理所需的膳⾷纤维。

2.维持胃肠结构与功能完整,保护肠粘膜屏障,降低并发症的发⽣率。

3.早期使⽤保护肝脏功能。

4.刺激免疫球蛋⽩与胃肠激素的分泌。

5.降低应激状态下的⾼分解代谢,促进体内蛋⽩质的合成。

6.更经济更安全。

1.经⼝摄⼊2.经管饲(1)经⿐胃管或胃⼗⼆指肠管或胃造瘘管途径常⽤于胃肠功能正常,⾮昏迷以及经⼀段时间管饲即可过渡。

优点:简单易⾏。

缺点:返流、误吸、⿐窦炎、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增加。

(2)经⿐空肠管或空肠造瘘途径常⽤于胃功能不良,误吸风险性较⼤。

优点:返流与误吸的发病率降低,患者对肠内营养的耐受。

缺点:喂养开始阶段,营养液渗透压不宜过⾼。

【肠内营养输注的⽅式】1.管道末端放⼊⽔中,⽆⽓泡产⽣。

2.从喂养管中吸取液体,测定PH值。

3.⽤注射器向喂养管中注⼊⽓体,在腹部听诊。

【营养液输注的原则】1.容量由少到多:尽早(2-5⽇内)达到全量(500ml→1000ml→1500ml→2000ml)2.浓度由低到⾼:温开⽔→1/2温开⽔+1/2营养液→全营养液3.速度由慢到快:(1)⾸⽇肠内营养输注20-50ml/h,次⽇80-100ml/h,约12-24h内输注完毕。

肠内营养健康宣教

肠内营养健康宣教
肠内营养健康 宣教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汇报人:XX
目录
CONTENTS
01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02 肠内营养的重要性 03 肠内营养的宣教内容 04 肠内营养的实践方法 05 肠内营养的健康管理 06 肠内营养的常见问题解答
xx
PART ONE
添加章节标题
xx
PART TWO
肠内营养的重要 性
xx
PART FIVE
肠内营养的健康 管理
定期监测体重和健康状况
监测体重变化,及时调整饮食 和营养摄入
定期进行体检,了解身体各项 指标是否正常
关注血压、血糖、血脂等关键 指标,预防慢性病
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就医并遵 循医生建议
保持适当的运动和锻炼
促进肠道蠕动,改 善消化功能
提高身体代谢水平, 增强免疫力
肠内营养的食材选择
选择易于消化吸收 的食物,如米糊、 稀饭、面条等。
增加高蛋白食物的 摄入,如鱼、肉、 蛋等。
适量摄入富含纤维 的食物,如蔬菜、 水果等。
注意食物的搭配和 营养均衡,避免单 一食物或营养不足 。
肠内营养的烹饪技巧
选择合适的烹饪工具:使用电饭煲、压力锅等易于操作和控制的烹饪工具,确保烹饪过 程中营养素的保留。
肠内营养的种类:全营养素、 特定营养素、组件营养素
注意事项:遵循医生建议, 避免自行购买和使用
宣教内容:向患者和家属介绍 肠内营养的种类和选择,强调
遵循医生建议的重要性
肠内营养的摄入方式
口服摄入:适用 于有吞咽功能的 患者,可自行口 服营养制剂
管饲摄入:通过 鼻胃管、鼻十二 指肠管、胃造口、 空肠造口等途径 将营养制剂输送 到肠道内
xx
PART FOUR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肠内营养患者的健康教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肠内营养患者的健康教育
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是经胃肠道提供代谢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他各种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式。

其目的是营养支持和营养治疗。

营养支持的目的是提高临床疾病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纠正营养不良和代谢紊乱,维持机体免疫功能;营养治疗的目的更侧重于器官功能的保护,减轻高分解代谢,防止细胞损伤,调节免疫和炎症反应等。

【适应症】
各种原因不能进口进食者的营养补充或给药,患者消化和吸收功能应基本正常。

包括:
1.吞咽和咀嚼困难。

2.意识障碍或昏迷致无进食能力。

3.消化道疾病稳定期,如消化道瘘、短肠综合、炎症性肠病和胰腺炎等。

4.高分解代谢状态,如严重感染、手术、创伤及大面积烧伤的病人。

5.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结核、肿瘤等。

【禁忌症】
食管严重狭窄或阻塞、食管手术后、肠梗阻、消化道活动性出血、腹腔或肠道感染、严重腹泻或吸收不良、休克。

【肠内营养的优点】
1.提供全面,均衡,符合生理的营养,提供正常生理所需的膳食纤维。

2.维持胃肠结构与功能完整,保护肠粘膜屏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3.早期使用保护肝脏功能。

4.刺激免疫球蛋白与胃肠激素的分泌。

5.降低应激状态下的高分解代谢,促进体内蛋白质的合成。

6.更经济更安全。

1.经口摄入
2.经管饲
(1)经鼻胃管或胃十二指肠管或胃造瘘管途径常用于胃肠功能正常,非昏迷以及经一段时间管饲即可过渡。

优点:简单易行。

缺点:返流、误吸、鼻窦炎、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增加。

(2)经鼻空肠管或空肠造瘘途径常用于胃功能不良,误吸风险性较大。

优点:返流与误吸的发病率降低,患者对肠内营养的耐受。

缺点:喂养开始阶段,营养液渗透压不宜过高。

【肠内营养输注的方式】
1.管道末端放入水中,无气泡产生。

2.从喂养管中吸取液体,测定PH值。

3.用注射器向喂养管中注入气体,在腹部听诊。

【营养液输注的原则】
1.容量由少到多:
尽早(2-5日内)达到全量(500ml→1000ml→1500ml→2000ml)
2.浓度由低到高:
温开水→1/2温开水+1/2营养液→全营养液
3.速度由慢到快:
(1)首日肠内营养输注20-50ml/h,次日80-100ml/h,约12-24h内输注完毕。

(2)有条件情况下可用输注泵控制输注速度。

4.温度 37℃-40℃(春秋冬季时应用加温器)
5.角度抬高床头30-45°
6.清洁度现配现用,暂不用的置于4℃冰箱,超过24h丢弃。

【操作前的准备】
1.评估患者的病情,包括既往史、手术创伤史、有无严重感染和消耗性疾病等。

2.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近期饮食摄入情况。

3.评估患者的胃肠道功能,有无消化道出血、梗阻、严重腹泻或不能进胃肠道摄食的疾病。

4.了解患者及家属对营养支持的态度与看法,了解患者对营养支持的经济承受能力。

5.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肠内营养的目的、操作的步骤及注意事项,给予心理护理,取得理解与配合。

【操作中护理】
1.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配置肠内营养液。

(1)一般患者宜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含丰富维生素、无刺激的流质饮食。

腹泻患者宜选择低脂制剂加收敛药物。

便秘患者宜选择含丰富纤维素的食物,并保证摄入足够的水分。

(2)按要求配置营养液。

选定制剂后,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有效期。

配置液宜现配现用,常温下放置不宜超过24小时。

2.规范实施肠内营养操作。

(1)选择合适的体位。

对于年老体弱、卧床、意识障碍、胃排空迟缓、经鼻胃管或胃造痿输注营养液者取半坐卧位,以防反流和误吸。

对于经鼻肠管或空肠造痿管滴注者可取随意卧位。

(2)调节营养液的温度以接近体温为宜,一般在37-40C。

(3)使用营养液前充分摇匀,正确连接管道。

(4)控制输注量和速度,应从低浓度、慢速度、小剂量开始。

(5)对于经鼻饲或胃肠痿管给予营养液者,注意估计胃内残留量。

在每次输注肠内营养液前及期间,抽吸胃液并估计胃内残余量每4小时1次。

若残余量>100-150ml,应延迟或暂停输往,必要时加胃动力药。

(6)在输注过程中,观察病情变化。

若患者突然出现呼吸急促、呛咳,咳出物类似营养液时,考虑有喂养管移位致误吸的可能,应立即停止输注,鼓励并刺激患者咳嗽,并及时报告医生。

3.保持喂养管通畅。

(1)妥善固定喂养管,避免扭曲、折叠和受压。

(2)每日更换输液管。

(3)药丸经碾碎、溶解后直接注入喂养管,以免药丸在营养液中不能溶解而黏附与管壁或堵塞管腔。

(4)输注营养液前后及特殊药物前后,均应用20-30ml温开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喂养管。

(5)对持续输注时,用生理盐水30-40ml冲洗喂养管,每4小时1次。

4.注意评估疗效和预防并发症。

注意监测血糖、尿量变化。

观察有无发热、咳嗽等。

定期查血常规、血生化、尿素氮等。

5.对于造瘘口的患者,指导其行造瘘口护理。

【操作后护理】
1.告知患者在输注过程中出现任何不适,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2.对于居家进行肠内营养的患者,详细指导家属及患者进行肠内营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