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申报表
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项目申报表.doc
我校还组织多个梁氏正骨疗法的兴趣研究小组,定期开展活动,从梁氏正骨的溯源、梁氏正骨的手法、历代传承、膏药熬制、发展前景等各个方面对梁氏正骨疗法进行全面的研究。
学校每学期两次组织师生到安驾庄骨科医院和淼鑫堂骨科研究所学习、观摩和采风活动。聘请梁氏正骨疗法的正宗传人梁华兴、梁海林校外指导教师,每两周到我校授课一次。为此,我校专门配备了专用教室和活动室,购置了相应的器材、书籍和音像资料,划拨专门的活动经费,定向使用。
项目曾取得的成果描述 (500字左右)
我校自2007年对梁氏正骨疗法进行系统的开发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六是小课题研究成果《梁氏正骨》在二零一三年十月全国教师教育学会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委员会组织的“全国教师教育学会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委员会第七届学术年会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区域推进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成果展评中被评为优秀成果二等奖。
梁氏正骨与梁氏接骨膏药始创于清乾隆年间,至今已有300年的历史。梁氏正骨术历史悠久,远近闻名,是我国传统医学文化中的一朵奇葩。采用手法正骨,并以上百种中草药熬制膏药,疗效独特。正宗梁氏正骨八代传人将祖传秘方与现代医学相融合,使这一传统文化大放异彩,并成立了骨科研究所。梁氏正骨的特点是以手法整复为主,板架外固定为辅,内服中药,外敷膏药,动静结合,内外兼治,痛苦小,疗程短,费用底,疗效佳,避免了切开手术的诸多风险,其医技和医德深受广大病员的欢迎。
全校教师人数人
学校负责人
职务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项目联系人
职务
联系电话
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简报
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简报
一、活动背景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有力见证。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非遗面临着传承危机。
为此,我们策划了“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旨在提高青少年对非遗的认知和保护意识,推动非遗的传承与创新。
二、活动内容
1. 非遗讲座:邀请非遗传承人及专家,为学生讲解非遗的历史渊源、技艺特点及传承现状。
2. 非遗体验:设置非遗技艺体验区,如剪纸、泥塑、糖画等,让学生亲身体验非遗技艺的魅力。
3. 非遗展示:组织非遗作品展示,包括传统工艺品、服饰等,让学生近距离欣赏非遗的艺术价值。
4. 非遗创意大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运用所学非遗技艺创作出具有现代感的作品。
三、活动效果
通过本次活动,学生们对非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纷纷表示要成为非遗传承与保护的中坚力量。
同时,活动也得到了学校、家长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为推动非遗的传承与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结语
“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也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开辟了新的途径。
我们将继续开展此类活动,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并爱上非遗,共同守护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基地申报表
附件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基地申报表传承项目名称:后坝狮舞申报学校名称:万盛经开区新华小学所属区县(自治县):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重庆市文化委员会印制2014年3月基地建设基础条件包括相关专业(课程)开设、教学人员配置,以及教材、设施设备、经费保障等情况学科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一是开设传统文化教育校本课程,要求任课教师结合学校学生生活实际,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学生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
二是结合学校原有课程,有意识地渗透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后坝狮舞传统文化教育。
三是利用周一国旗下活动和周三下午班会课进行新华小学舞狮小分队活动,狮舞指导教师吴燕、韩晓丽、甄廷勇对各班舞狮队培训交流、评估、布置与辅导,同时提供榜样,树立典型,期末评比“最佳舞狮队”。
注重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十分注重教师队伍继续教育和业务素质的提高。
由学校教科室牵头,严格落实“专家引领、名师研究、同伴互助、实践展示、观摩学习”的教学研究模式,定期开展培训交流与课例研究,发现问题及时改进,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推进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深入展开。
通过讲座、参观、学习、经验交流等方式,进一步提高教师自身的环境意识,更新观念、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广大教师的环保意识,使广大教师的教育观念得以转变。
因我校传统文化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着眼全局、科学筹划、精心组织,潜移默化地培养了韩晓丽、吴燕、甄廷勇、朱玉等一大批具有丰富传统文化教育知识、传统文化教育能力和环保专业技能的师资队伍。
传统文化教育设施。
学校拥有具备一定规格的,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的固定场所,而且建筑规划与设计符合狮舞活动标准要求。
学校现占地14780余平方米,校舍面积4029平方米。
学校现有教学楼两栋,其中体艺楼共三层,占地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1492平方米;人文楼共四层,占地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2085平方米。
另外尚在建设施工中学校综合楼规划共5层,占地面积680平方米,建筑面积3400平方米,综合楼建设规划有传统文化教育社会实践基地活动室。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请书
附件1:申报项目代码:0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书申报项目类别:民间音乐申报项目名称:泉州南音申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福建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印制年月日原有三十六套,后来发展至五十套。
每套套曲由两首至七首的散曲组成,以音乐的“管门”和“滚门”归类编辑成套。
由洞箫主奏的,称为“箫指”;由嗳仔(唢呐)作为主奏乐器的,称为“嗳仔指”。
“指”除演奏之外,还有一义,即作为指导学生的必修教材,因而有人以“琵琶指南”命名。
凡要学习南音的人,必先由教师口传心授,并指导学生熟读默背四至五套“指谱”(俗称“念嘴”,即口传),然后练习琵琶指法。
四、过支联套曲。
它是“指”、“谱”、“曲”严格按照“管门”、“滚门”重新组合的传统演奏、演唱的形式。
一般都是确定“管门”之后,先奏“指”,然后依据“从慢到渐快到快”的规则,有序地选择逐个“滚门”的曲目唱下去。
“滚门”与“滚门”之间由“过支曲”衔接,一气呵成,不得停顿,最后奏谱结束,俗称“宿谱”。
南音演唱形式主要为“丝竹相和,执拍者歌”,在室内为琵琶、三弦居右,洞箫、二弦居左,唱者执拍板居中。
在室外,同样是唱者执拍板居中,而琵琶、三弦在左,洞箫、二弦居右。
南音的正规演唱,依照古例必先吹奏“指套”,然后唱散曲。
唱曲是南音的主要内容,一人唱完把拍板恭敬地递给第二人,逐首接连地唱下去,最后是奏大谱结束。
有的馆阁还搭“彩棚”,或在舞台上放臵宫灯、黄凉伞,传说康熙皇帝封赐弦管人为“五少芳弦”、“御前清客”,故以此为荣耀。
南音之所以称为“泉州南音”或“泉州弦管”的一个重要标志,即唱曲时一律以泉腔闽南方言演唱,咬字吐音必须以泉州府治所在地即今泉州市区的方言语音为标准音。
泉州所属县区因地域声腔与标准声腔稍有差异,特别是周边地区如厦门、漳州等地声调差异较大者,要学习演唱南音,都必须先学好泉州腔,经过“正音”之后才能唱准其音韵。
因此南音历来以地域声腔命名,称为泉州弦管或泉腔南音。
南音以上述的“指、谱、曲”和“过支联套曲”、独特的演奏演唱形式和以泉腔方言演唱为特征之外,加上自成体系的“工乂谱”以及汉唐遗制的古乐器,便构成其基本完整的音乐传统体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书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书
1. 项目基本信息,包括项目名称、申报单位、申报人员等基本
信息。
2. 项目背景,介绍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历史、传承情况、
地域特色等,突出项目的独特性和重要性。
3. 申报理由,阐述申报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说明申报该项目的意义和价值。
4. 保护措施,阐述申报者将采取的保护措施,包括传承计划、
保护措施、资源整合等,以确保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到有效保
护和传承。
5. 社会影响,说明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对当地社会、文化、
经济的积极影响,以及对文化多样性的促进作用。
6. 经费预算,列出申报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所需的经费预算,并说明经费来源和使用计划。
7. 申报者资质,介绍申报者的相关资质和经验,以证明其有能
力有效地保护和传承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在撰写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书时,申请者需要充分调研、
深入了解所申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同时结合相关政策法规和
申报要求,全面客观地陈述申请理由和保护措施,并提供充分的证
据和资料支持。
此外,申报书的撰写也需要符合相关的格式和规范,确保内容清晰、准确、完整,以提高申报成功的几率。
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项目申报表
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项目申报表项目名称本项目的名称为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项目。
项目简介本项目旨在推动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校园内的传承和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文化体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项目将邀请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到校园内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包括讲座、展览、表演等。
项目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文化已成为热门话题。
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蕴含了无尽的智慧和精神财富。
但是,由于现代化的快速推进,传统文化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甚至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为了保护、传承和弘扬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和传承。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多所高校也纷纷加入到传承和弘扬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列中。
本项目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
申报理由本项目具有以下理由:1.丰富学生的文化体验,提高文化素养。
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校园,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深刻地感知传统文化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扬。
本项目将邀请一批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到校园开展文化交流活动,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具有积极的意义。
同时,这也可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扬。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是培养未来人才的地方,也是培养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者的地方。
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把文化建设贯穿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建立一种全民文化的意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项目目标本项目的主要目标如下:1.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通过各种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活动,让学生了解并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刻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本项目将邀请一批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到校园内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3.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精神。
通过本项目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学生深刻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精髓,树立中华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基地申报表新华小学
附件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基地申报表传承项目名称:后坝狮舞申报学校名称:万盛经开区新华小学所属区县(自治县):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重庆市文化委员会印制2014年3月申报学校万盛经开区新华小学传承教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项目后坝狮舞详细地址万盛经开区万东镇榜上村邮政编码400800学校法人代表左其刚性别男出生年月1964年10月5日行政职务校长专业职务小教高级联系电话学校概况新华小学创办于1945年,位于万盛经开区万东镇榜上村天池社,是“重庆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单位”、“重庆市首批义务教育阶段羽毛球特色学校”、是万盛经开区重点打造的特色学校之一。
现学校占地14780余平方米,校舍面积4029平方米,有小学教学班24个,幼儿班4个,在校学生1029人(另有幼儿园203人),教职工68人,承担着万东镇榜上村及附近村社适龄儿童的小学教育和幼儿教育。
学校坚持“活动育德、学习增智”的办学理念,在环境科普教育方面成绩突出,先后获得重庆市艺术展演先进集体、重庆市家长示范学校、重庆市“文明单位”;万盛区宣传工作先进集体、重庆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单位、万盛经开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示范校、区校园文化建设一等奖等荣誉。
近三年内学校传承非物质文化成绩显着,2007年,参加万盛区“夜郎国里尽朝晖”、“龙腾狮舞闹元宵”、“火树银花不夜天”元宵街头民间艺术展演。
2009年,参加万盛区“龙腾虎跃兴万盛”花车巡游,2011、2012、2013年,参加元宵夜“街头民间艺术展演”等大型文艺活动。
基地建设基础条件包括相关专业(课程)开设、教学人员配置,以及教材、设施设备、经费保障等情况学科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一是开设传统文化教育校本课程,要求任课教师结合学校学生生活实际,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学生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
二是结合学校原有课程,有意识地渗透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后坝狮舞传统文化教育。
三是利用周一国旗下活动和周三下午班会课进行新华小学舞狮小分队活动,狮舞指导教师吴燕、韩晓丽、甄廷勇对各班舞狮队培训交流、评估、布置与辅导,同时提供榜样,树立典型,期末评比“最佳舞狮队”。
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项目申-报表
全校教师人数 人
学校负责人
职务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项目联系人
职务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项目名称(注明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
具有该项目指导能力的教师数
本校教师 人(其中:专职 人,兼职 人)
校外聘请教师 人
开设该项目校本课程的年级/班级
参与该项目课外活动的学生数
人数 人,占全校学生的 %
开展进校园项目的简要说明(600字左右)
梁氏正骨与梁氏接骨膏药始创于清乾隆年间,至今已有300年的历史。梁氏
正骨术历史悠久,远近闻名,是我国传统医学文化中的一朵奇葩。采用手法正骨, 并以上百种中草药熬制膏药,疗效独特。正宗梁氏正骨八代传人将祖传秘方与现代 医学相融合,使这一传统文化大放异彩,并成立了骨科研究所。梁氏正骨的特点是 以手法整复为主,板架外固定为辅,内服中药,外敷膏药,动静结合,内外兼治,
痛苦小,疗程短,费用底,疗效佳,避免了切开手术的诸多风险,其医技和医德深
受广大病员的欢迎。
安驾庄梁氏正骨适用于四肢闭合性和简单开放性骨折与脱臼。其手法以《医
宗金鉴》正骨八法为主,汇众家之长,创梁氏正骨独特手法和中药秘方。 讲究“法” 从手起,体现稳、准、狠、快。稳:沉着稳重把握骨折部位,稳定控制医患情绪; 准:手法复位力争达到解剖复位的程度;狠:手法复位、刚柔并用、力度适宜,骨 伤重患者尤以用力刚劲,切忌手软;快:动作敏捷,快速复位,减轻患者痛苦。在 触摸判断或借助X光底片了解骨伤情况和部位的基础上,适度拉伸,用最快的速度, 将分离错落的断骨复接对位,少则几秒,多则不过3分钟,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外 伤骨折有搭叠、有分离、有骨碎、有横断、有斜断等类型,施用梁氏正骨手法,将 凸起处复平、凹陷处复起、错位处复正、骨碎处复原,使其三点成一线,外表圆润 自然。然后,再用小夹板固护,并以药物配合,实施治疗。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报书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报书一、项目名称:传统民族工艺技艺(以中国传统剪纸为例)二、项目背景传统民族工艺技艺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了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传统民族工艺技艺受到了严重威胁,许多技艺面临快速消亡的风险。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决定将中国传统剪纸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三、项目描述1. 项目概述中国传统剪纸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的工艺技艺,它通过纸张的刻画和剪裁,创造出丰富多样的造型和图案,深受人们喜爱。
剪纸的技艺要求高超的技巧和精巧的手法,从而塑造出优美的纸艺作品。
中国传统剪纸被广泛应用于庆祝节日、婚庆仪式和装饰居室等方面,它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具备了艺术审美和文化内涵。
2. 传承人群传统民族工艺技艺的传承人群是项目重要的组成部分。
他们是各个民族的智慧结晶,他们通过口述和实践的方式将工艺技艺传承给后代。
在中国传统剪纸项目中,传承人群是具有丰富经验和技能的老年人,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手艺将剪纸的传统技艺传承下来。
为了确保传统技艺的延续,需要加强对传承人群的培训和保护。
3. 保护措施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剪纸技艺,我们提出以下保护措施:- 加强传统剪纸的研究和收集:通过对传统剪纸的研究和收集,了解剪纸的历史渊源和变迁,并建立相应的档案和数据库。
- 设立培训机构:建立专门的培训机构,培养年轻人对传统剪纸的兴趣和热爱,并传授他们相关的技艺和知识。
-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将中国传统剪纸推介给世界各地,提高其知名度和影响力。
- 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保护传统剪纸工艺的知识产权和商标权益。
四、项目意义中国传统剪纸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项目,具有重要的意义:- 传承历史文化:中国传统剪纸作为民族工艺技艺,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通过对其保护和传承,能够让后代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书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书一、项目背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手工艺技艺等非物质文化表现形式,具有独特性、传承性和创造性。
本项目旨在申报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保护和传承我国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二、项目名称传统民族音乐表演艺术传承与创新三、申报单位申报单位:XX文化研究中心联系人:XXX联系方式:XXX四、项目概述本项目旨在传承和创新传统民族音乐表演艺术,通过对民族音乐的研究、保护和传承,推动其在当代社会的发展和创新。
项目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目标:1. 调查与研究:对各个民族音乐的历史、演奏技巧、传承方式进行深入调查与研究,了解其独特之处和发展现状。
2. 传承与培训:通过组织专业音乐师傅进行传统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培训,培养年轻一代的民族音乐人材,确保传统音乐的延续。
3. 创新与演出:将传统民族音乐与现代音乐相结合,进行创新演出,提升传统音乐的艺术表现力和吸引力,吸引更多观众参预。
4. 文化交流与合作:通过举办音乐节、音乐研讨会等活动,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推动传统民族音乐的国际传播。
五、项目目标1. 传承和保护传统民族音乐,确保其传统技艺不断传承。
2. 创新传统民族音乐,提升其艺术表现力和吸引力。
3. 培养年轻一代的民族音乐人材,推动传统音乐的延续。
4. 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推动传统民族音乐的国际传播。
六、项目实施计划1. 第一年:进行调查与研究,了解各个民族音乐的历史、演奏技巧、传承方式等。
2. 第二年:组织专业音乐师傅进行传统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培训,培养年轻一代的民族音乐人材。
3. 第三年:进行传统民族音乐与现代音乐的创新演出,提升其艺术表现力和吸引力。
4. 第四年:举办音乐节、音乐研讨会等活动,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七、项目预算本项目预算为XXX万元,具体分配如下:1. 调查与研究费用:XXX万元。
糖画非遗申报表范文
糖画非遗申报表范文一、项目简介。
糖画,那可是咱老祖宗传下来的一门甜蜜的艺术。
您要是走在热闹的街头巷尾,瞧见一位手艺人拿着一勺糖稀,在大理石板上龙飞凤舞,不一会儿就变出个栩栩如生的小动物或者其他花样,那就是糖画啦。
这糖画的原料可简单了,就是普普通通的糖,经过熬制,变成黏黏的、亮晶晶的糖稀。
但是可别小瞧这糖稀,在艺人手里,那就是能创造奇迹的“魔法液”。
艺人就靠着手里那把特制的勺子,以糖为墨,以板为纸,滴、拉、勾、画,一气呵成。
糖画的历史可悠久了,据说从明代就开始有了,一路从古代走到现在,那可是见证了无数的岁月变迁。
它既是好吃的小零食,孩子们见了都走不动道儿,想赶紧舔上一口;又是一件精致的艺术品,让人忍不住欣赏赞叹。
二、基本信息。
1. 项目名称:糖画。
2. 所属类别:传统美术。
3. 所在地区:[具体地区]4. 分布区域:在[地区名称]及其周边地区广泛流传,像[列举一些具体的流传地名称]等地都能看到糖画艺人的身影。
三、项目说明。
1. 历史渊源。
糖画的历史就像一部甜甜的史书。
咱老祖宗在古代的时候就特别聪明,懂得把糖这种东西玩出花样来。
最初可能只是简单地把糖捏成个形状,后来慢慢发展,技术越来越高超,就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这种用糖稀作画的形式。
在明代的时候,糖画就已经崭露头角了。
那时候社会相对稳定,老百姓的生活也有了一些乐趣,糖画就在街头巷尾流行起来。
到了清代,更是盛行,无论是在京城的繁华大街,还是在江南水乡的小镇集市,都能看到糖画艺人的小摊。
而且啊,糖画还有一些有趣的传说呢。
有人说糖画是一个神仙发明的,他看到人间的孩子太苦了,就用糖做成各种好玩的东西给孩子们吃,让孩子们能尝到甜蜜的味道。
虽然这只是传说,但也能看出糖画在人们心中就像是一种能带来幸福和快乐的东西。
2. 基本内容。
(1)材料与工具。
材料嘛,主要就是白砂糖或者麦芽糖。
把这些糖放在锅里,小火慢慢熬,熬啊熬,一直熬到糖变得浓稠,像蜂蜜一样的颜色,那糖稀就成了。
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基地申报表 (1)
附件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基地申报表传承项目名称:后坝狮舞申报学校名称:万盛经开区新华小学所属区县(自治县):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重庆市文化委员会印制基地建设基础条件包括相关专业(课程)开设、教学人员配置,以及教材、设施设备、经费保障等情况学科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一是开设传统文化教育校本课程,要求任课教师结合学校学生生活实际,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学生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
二是结合学校原有课程,有意识地渗透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后坝狮舞传统文化教育。
三是利用周一国旗下活动和周三下午班会课进行新华小学舞狮小分队活动,狮舞指导教师吴燕、韩晓丽、甄廷勇对各班舞狮队培训交流、评估、布置与辅导,同时提供榜样,树立典型,期末评比“最佳舞狮队”。
注重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十分注重教师队伍继续教育和业务素质的提高。
由学校教科室牵头,严格落实“专家引领、名师研究、同伴互助、实践展示、观摩学习”的教学研究模式,定期开展培训交流与课例研究,发现问题及时改进,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推进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深入展开。
通过讲座、参观、学习、经验交流等方式,进一步提高教师自身的环境意识,更新观念、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广大教师的环保意识,使广大教师的教育观念得以转变。
因我校传统文化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着眼全局、科学筹划、精心组织,潜移默化地培养了韩晓丽、吴燕、甄廷勇、朱玉等一大批具有丰富传统文化教育知识、传统文化教育能力和环保专业技能的师资队伍。
传统文化教育设施。
学校拥有具备一定规格的,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的固定场所,而且建筑规划与设计符合狮舞活动标准要求。
学校现占地14780余平方米,校舍面积4029平方米。
学校现有教学楼两栋,其中体艺楼共三层,占地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1492平方米;人文楼共四层,占地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2085平方米。
另外尚在建设施工中学校综合楼规划共5层,占地面积680平方米,建筑面积3400平方米,综合楼建设规划有传统文化教育社会实践基地活动室。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申报表
附件1项目代码: H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项目类别:项目名称:责任单位:主管部门:文化体育旅游局印制二〇一一年四月二十日注意事项及填表说明一、注意事项(一)封面及表格中“项目代码”按以下标准填写代码:濒危民族语言文字(A),民间文学(B),传统音乐(C),传统舞蹈(D),传统戏剧(E),传统曲艺(F),传统体育与游艺(G),传统礼仪与节庆(H),传统美术(I),传统手工技艺(J),传统知识与实践(K),传统医药(L),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区(M)。
(二)凡在各项栏目中没有纳入的其它重要内容,可在“备注”一栏中说明。
(三)表格一律用电脑填写。
凡填写内容不实、有虚假成分者,取消其申报资格。
二、填表说明(一)第一项“项目简介”栏目中,应包括项目的基本情况、地理位置、历史沿革、主要价值和影响(字数500—600字),做到文字简练,叙述清楚,准确无误。
(二)第二项“项目说明”的“基本内容”栏目中,包括:1、项目基本情况;2、具体表现形态。
“传承谱系”栏目中,要填写项目清晰的传承脉络,“代表性传承人”栏目中,要填写已正式命名的该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三)第四项“项目管理”的“已采取的保护措施”栏目中,应包括已经采取的法律法规、政策以及其他各种保护措施和实施方案。
(四)第五项“保护计划”的“保护内容”栏目中,保护计划应包括确认、建档、保存、保护、传承、传播、研究等内容。
具体可参见国办发[2005]18号文件的附件1《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
(五)第六项“责任单位”栏目中,应填写具体承担该项目保护与传承工作的责任单位。
每个申报项目只能填写一个责任单位。
“法人”栏目中,应填写责任单位法人代表的姓名。
“通讯地址”、“邮编”、“电话”、“传真”、“电子信箱”栏目中,须填写责任单位的通讯地址、邮编、电话、传真、电子信箱。
一、项目简介二、项目说明项目调查表填表单位:填表人:填表时间:年月三、调查报告四、项目论证五、项目管理六、保护计划七、责任单位八、专家委员会论证意见专家委员会参与项目论证专家名单注:参与项目论证的专家人数不少于5人—16—九、文化行政部门审核意见。
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表
附件1:项目代码:(Ⅰ)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报书
项目类别:
项目名称:
保护单位:
县级或县主管部门:
南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印制
二○二月十八日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一)封面及表格中“项目类别”“项目代码”按以下标准填写:
民间文学(Ⅰ),传统音乐(Ⅱ),传统舞蹈(Ⅲ),传统戏剧(Ⅳ),曲艺(Ⅴ),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Ⅵ),传统美术(Ⅶ),传统技艺(Ⅷ),传统医药(Ⅸ),民俗(Ⅹ)。
(二)此申报书表格各项栏目以仿宋GB_2312小四字号填写,不得扩展。
(三)表格一律用电脑填写,准确无误,不得弄虚作假或复制。
凡填写内容不实、有虚假成分者,一经发现,取消其申报资格。
一、项目简介
二、项目基本信息
三、项目保护单位
四、项目保护计划
五、县级专家评审委员会论证意见
注:参与项目论证的专家人数不少于3人。
六、县级文化主管部门审核意见。
北京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书3
项目代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报书项目类别:项目名称:保护单位:省级或中央主管部门:文化部印制注意事项注意事项(一)封面及表格中“项目类别”“项目代码”按以下标准填写:民间文学(Ⅰ),传统音乐(Ⅱ),传统舞蹈(Ⅲ),传统戏剧(Ⅳ),曲艺(Ⅴ),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Ⅵ),传统美术(Ⅶ),传统技艺(Ⅷ),传统医药(Ⅸ),民俗(Ⅹ)。
(二)此申报书可在文化部政府门户网站()下载,表格各项栏目以仿宋GB_2312小四字号填写,不得扩展。
(三)表格一律用电脑填写,准确无误,不得弄虚作假或复制。
凡填写内容不实、有虚假成分者,一经发现,取消其申报资格。
一、项目简介(包括项目的基本情况、地理位置、历史沿革、主要价值和影响(字数600-800字),做到文字简练,叙述清楚,准确无误)二、项目基本信息项目类别项目名称申报地区(具体到县\区)涉及民族(如涉及多个民族,填写主要民族)所在区域及其地理环境780字以内(含标点)分布区域(基本信息应有具体的省、市、县(区)概念)300字以内(含标点)历史渊源(项目传承历史应至少追溯至百年)330字以内(含标点)基本内容(包括项目基本情况和具体表现形态等)300字以内(含标点)330字以内(含标点)主要特征330字以内(含标点)重要价值300字以内(含标点)存续状况相关制品及其作品240字以内(含标点)传承谱系(填写项目的清晰的传承脉络并延续至当代主要传承人)390字以内(含标点)可填写表格等主要传承人(群体)(填写该项目当代主要传承人或传承群体,如人员、群体较多可只填写代表性传承人)330字以内(含标点)代表性图片一括体现价值、技能、技艺的工作照及代表性作品、产品或剧(节)目照片)(贴照片处)著作权人及手机号:照片说明(时间、地点、相关人员、画面内容):代表性图片二(反映项目价值和特点的500万像素以上6寸数码彩色照片,包括体现价值、技能、技艺的工作照及代表性作品、产品或剧(节)目照片)(贴照片处)著作权人及手机号:照片说明(时间、地点、相关人员、画面内容):代表性图片三括体现价值、技能、技艺的工作照及代表性作品、产品或剧(节)目照片)(贴照片处)著作权人及手机号:照片说明(时间、地点、相关人员、画面内容):代表性图片四(反映项目价值和特点的500万像素以上6寸数码彩色照片,包括体现价值、技能、技艺的工作照及代表性作品、产品或剧(节)目照片)(贴照片处)著作权人及手机号:照片说明(时间、地点、相关人员、画面内容):代表性图片五括体现价值、技能、技艺的工作照及代表性作品、产品或剧(节)目照片)(贴照片处)著作权人及手机号:照片说明(时间、地点、相关人员、画面内容):代表性图片六(反映项目价值和特点的500万像素以上6寸数码彩色照片,包括体现价值、技能、技艺的工作照及代表性作品、产品或剧(节)目照片)(贴照片处)著作权人及手机号:照片说明(时间、地点、相关人员、画面内容):代表性图片七括体现价值、技能、技艺的工作照及代表性作品、产品或剧(节)目照片)(贴照片处)著作权人及手机号:照片说明(时间、地点、相关人员、画面内容):代表性图片八(反映项目价值和特点的500万像素以上6寸数码彩色照片,包括体现价值、技能、技艺的工作照及代表性作品、产品或剧(节)目照片)(贴照片处)著作权人及手机号:照片说明(时间、地点、相关人员、画面内容):代表性图片九括体现价值、技能、技艺的工作照及代表性作品、产品或剧(节)目照片)(贴照片处)著作权人及手机号:照片说明(时间、地点、相关人员、画面内容):代表性图片十(反映项目价值和特点的500万像素以上6寸数码彩色照片,包括体现价值、技能、技艺的工作照及代表性作品、产品或剧(节)目照片)(贴照片处)著作权人及手机号:照片说明(时间、地点、相关人员、画面内容):二、项目保护单位建议保护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法人类型○企业法人○社会团体法人○事业单位法人○其它(在对应○插入“●”)通讯地址邮编保护工作专门负责人职务电话(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电子邮箱法人证书或组织机构证明(请粘贴复印件)保护单位有能力承担保护职责的说明(有哪些县、市、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姓名、级别);有多少项目代表性资料、实物;有哪些人员专职从事项目保护工作;有多大规模的场所用以开展传承传播活动;有多少自有资金可以支持传承传播活动)660字以内(含标点)保护单位承诺我单位承诺:我单位申请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承诺如实填报所有申报材料,自愿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承担保护单位职责并同意文化部无偿使用申报材料进行宣传、推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泰安第十五中学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打造幸福课堂,激发师生爱国爱乡热情,形成具有鲜明的校园文化,积极的开展了泰山石敢当风俗文化进校园活动。
项目的优势与条件(600字左右)
开展泰山石敢当风俗文化进校园活动。本校具有以下优势:
优势一:领导重视。我校领导特别重视校本课程开发,重视传承和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始终致力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为了调动师生学习优秀地域文化的积极性,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特组织专门的教师队伍对“泰山石敢当习俗文化” 进行开发和研究,到祝山等周边村庄实地考察、了解,形成了一套目标明确、特色鲜明、详实完整、科学严谨的校本教材-----《祝山青未了》,2009年该校本教材被区教育局评为全区校本教材一等奖。
2、协调配合,保障到位。我校专门划拨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的经费投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师资培训、教学指导等工作。不断创新优秀文化进校实践模式,注重加强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校本教课程开发,通过课堂教学、学生社团、兴趣小组等方式,使活动在学校广泛开展。
3、结合实际,创新形式。相关校本课程老师深入挖掘开发泰山石敢当习俗文化的内涵外延,增加其吸引力和趣味性,使之贴近当代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特征,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校园的影响力,使之在校园扎根、传承下去。同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了解具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历史传统和人文精神,不断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1、通过开展“泰山石敢当习俗文化”进校园活动,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地方文化艺术的保护、保存、传承、传习工作,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打造幸福课堂,激发师生爱国爱乡热情,调动师生学习优秀地域文化的积极性,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培养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豪感。
2、使学生具有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校外聘请教师0人
开设数
人数120人,占全校学生的10%
开展进校园项目的简要说明(600字左右)
泰山封禅大典《泰山石敢当》实景演出已成为泰山旅游的重要亮点,泰山石敢当信仰就源于泰山盛于全国,而位于泰山东麓祝阳镇境内的祝山的“石敢当”清代碑石,是迄今泰安地区首次发现也是惟一揭示“泰山石敢当”信仰缘由的历史文物,价值极大,而泰山及周边大大小小有价值的文物碑刻中没有发现一处记载“石敢当”由来的碑石,因此祝阳也极有可能成为有史料记载的石敢当信仰文化的发源地。
优势三:“地利优势”。泰山石敢当信仰源于泰山是确定无疑的,而2005年,在泰山东麓祝阳镇的祝山上首次发现了清道光七年祝山兴建“石大夫”庙时所立的泰山石敢当石碑,这也成为目前惟一可查的石敢当史料。是迄今泰安地区首次发现也是惟一揭示“泰山石敢当”信仰缘由的历史文物,价值极大,而泰山及周边大大小小有价值的文物碑刻中没有发现一处记载“石敢当”由来的碑石,因此祝阳也极有可能成为有史料记载的石敢当信仰文化的发源地。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栏目曾亲赴祝阳镇的祝山上拍摄有关镜头并在电视节目中介绍相关情况。而泰安十五中作为祝阳镇一中就位于祝山脚下。这为我们进行石敢当文化研究提供了极大的地理便利和人脉便利。
我校还组织多个“泰山石敢当习俗文化”兴趣研究小组,定期开展活动。学校每学期都组织部分师生到祝山进行采风活动。
项目曾取得的成果描述 (500字左右)
我校自2007年对“泰山石敢当习俗文化”进行系统的开发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是组织专门教师研究开发了《祝山青未了》校本教材。该教材目标明确、特色鲜明、详实完整、科学严谨,并且可操作性强,已经在七八年级连续使用了六年,累计两千三百多学生上过这门课程。在2009年该校本教材被区教育局评为全区校本教材一等奖。
二、项目实施的计划
1、继续组织教师深入研究开发有关“泰山石敢当习俗”的校本教材。并在我校师生中继续积极开展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
2、实地培训培养专业老师。积极请校外指导教师,定期到学校授课。
第二阶段(2014年)
将重视传承和展现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学校工作的总体安排,制定我校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实施方案,积极参与文化部门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活动。围绕“泰山石敢当习俗文化”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溯源、发展、影响等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完善以“泰山石敢当习俗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祝山青未了》校本教材,并将“乡土文化研究会- 泰山石敢当文化兴趣小组”进行扩大提升,争取让更多的师生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让广大师生在研究学习中感受包括泰山之敢当文化在内的泰山文化之魅力。
第三阶段(2015年)
就我校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进行总结,争取受到泰安市的表彰,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推进工作,为这一活动的全面展开积累经验、建言献策,贡献力量。
第四阶段(2016年后)
对我校非遗进校园活动进行总结和提升,继续将这项深入持久的开展下去。努力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课程化,学习课堂化、研究常态化。
泰山石敢当习俗是中华民族全民族的一种民俗现象,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民族认同价值、现实利用价值。要注重对泰山石敢当故事、风俗及其文化空间进行保护,及时记录整理、保存原真性的文字资料、录音资料、影像资料等。挖掘弘扬泰山石敢当习俗中“平安”、“和谐”、“正义”的文化内涵,对于促进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增强民族团结和凝聚力,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是通过教材的编撰和实地培训培养了专业老师。
三是学校开设了校外教育基地,师生定期到实地进行学习、了解和采风活动。
四是在综合课堂中对“泰山石敢当习俗文化”进行了深入具体的研究。围绕泰山石敢当的溯源、发展、影响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
项目实施的目标、计划、策略和措施等(1000字左右)
一、项目实施的目标
4、狠抓落实,强化督查。我校按照目标要求,制定出具体实施方案,抓好贯彻落实,建立完善长效机制。学校定期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促考核,并把考核结果记入到年终的考核结果中。
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意见
(盖章)
负责人日期: 年 月 日
市级教育行政部门意见:
(盖章)
负责人日期: 年 月 日
学校性质
√□公办;□民办
全校班级数24个;全校学生人数1200人;
全校教师人数72人
学校负责人
职务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校长
项目联系人
职务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李峰
主任
451694877@
项目名称(注明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
泰山石敢当习俗 国家级
具有该项目指导能力的教师数
本校教师4人(其中:专职4人,兼职0人)
石敢当习俗先后经历了早期石敢当的萌芽阶段、石敢当的变异阶段和兴盛阶段三个时期。明代以后,石敢当信仰与东岳泰山崇拜紧密结合,由“石敢当”发展到“泰山石敢当”,其功能也经历了从最早的“镇宅”到“化煞”再到“治病”、“门神”、“辟邪”、“防风”等的转变。泰山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配天作镇”的,东岳庙里的东岳大帝手里所执的就是作镇之圭。而且泰山之镇与其它山岳不同,它威力无比,镇的是乾坤,因此有“泰山安则天下安”之说。由于泰山有镇乾坤之威力,因此取泰山上的一块小石头来镇宅安宅,当然会鬼邪俱逃。石敢当与泰山联系在一起,盖因如此。
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
项 目申报 表
申报学校(章):泰安第十五中学
学校类型:初中
申报项目:泰山石敢当习俗
泰安市教育局制
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项目申报表
学校名称
泰安第十五中学
通信地址
泰安岱岳区祝阳镇
邮 编
271034
学校类型
□小学; √□初中;□九年一贯制;□普通高中;
□完中;□职业高中;□其他( )
优势二:师资力量强。我校有多位历史专业毕业的年富力强的老师,对历史研究颇有造诣并有独到见解,更有几位老师热爱泰山文化研究并颇有建树,这些老师堪称“草根泰山文化研究专家”,而且学校专门成立了“乡土文化研究会”,石敢当文化研究是主要研究方向之一,相关研究成果得到了镇党委宣传部、文化站等文宣部门的重视。学校并有专门的校本老师在七八两个年级讲授泰山文化。
三、项目的策略和措施
为保障这项活动顺利有效的扎实开展,我校将采取以下措施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我校将切实加强领导,把“泰山石敢当习俗文化”这一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作为我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将这项工作纳入学校教育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努力渗透到各个学科,认真做实做好。要创造性的开展工作,认真研究,精心组织,形成我校泰山石敢当习俗文化教育的特色和品牌,争取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教育成果的典型学校。
3、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实证的方法。
4、进一步了解“泰山石敢当”的习俗文化,现状、发展、影响、前景等。
5、在我校营造人人知晓“泰山石敢当习俗文化”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人热爱“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人学习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浓厚氛围,把我校建设成文化底蕴深厚、具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示范学校。
泰山石敢当习俗起源于上古时期的灵石崇拜,其源义是灵石可以抵挡一切,其象征意义是以有形的器物表达无形的观念,帮助人们承受各种实际的灾祸危险以及虚妄的神怪鬼祟带来的心理压力,克服各种莫名的困惑与恐惧,具有神秘的俗信气息,是我国带有民族性的民间习俗。它以泰山地区为中心,逐渐扩散到全国各地(包括台湾省和少数民族地区)和世界各地的华侨居住地。2006年,泰山石敢当习俗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