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新课程回归原生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携手新课程回归原生态

在新课改理念的实践过程中,数学课堂比以前生动多了。在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学生控究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能力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果。然而我们也看到了新课程理念被片面地解读的一些教学行为,一味排斥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盲目崇尚开放自主的探究式学习方法,以致老师时常被学生牵着鼻子走;过分强调合作学习的功能,而忽视个人独立学习的作用,轰轰烈烈的40

分钟过后,有几个学生是真正得到了发展;背弃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过多过早地补充课外资料,重课外,轻课本,这无疑是舍本逐末,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这种课刻意追求时髦的教学行为,只能使数学教学停留在肤浅的层面上。

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讲求效益的活动,通过教学要使学生掌握知识,习得技能,发展智力,形成态度和相应的品质。我们的数学课要追求一种真实、有效、返朴归真的原生态,可以说,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学生学到什么?得到什么?这是每一位教师都必须首先追问和考虑的问题。让学生学习真实的数学,有效地学习数学,在数学教学中将活生生的数学“原汁原味”地交给学生,让学生亲自参与“知识的再发现过程”,真正体验到获得新知和能力的乐趣,亲身经历“唯有源头活水来”的情感体验,创造出“真实、开放、有效”的绿色数学新课堂。

小学数学课程的内容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选择既有价值的,又能使学生乐

于接受的数学题材。让学生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中认识数学,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在合作交流、与人分享和独立思考的氛围中倾听、质疑、说服、推广而直至豁然开朗,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真正目的。

一、原生态课堂是“生活”的课堂。

生活是一个大课堂,蕴涵着丰富鲜活的课程资源,关键是教师是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采集生活教学实例,重组教材内容,充分挖据教材中的创新教育因素,给传统教材以活力,使学生在实践交流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无穷魅力。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例如,我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这一课时,我是创设这样一个生活情境来让学生探究新知的。猜老师的年龄:陈老师和大家相处已经有一两年多了,大家知道老师今年多大吗?想知道吗?猜猜看!(学生猜)老师知道你们大部分同学都是12岁,对吗?老师就以同学们的年龄是12岁为标准,陈老师比你们的大21岁,现在你能够知道老师今年几岁吗?(学生列式回答)接着我们做个进入时空隧道的游戏,同学们可以回忆从前,也可以展望美好的未来,推算当你几岁时,那年陈老师是多少岁。把你的想法写下来,小组内交流一下。学生大组汇报,师板书:

这么多同学都想说,老师真的好想把每个人的想法都写下来,行不行呢?那你能不能想个办法,用一个式子概括所有同学的想法,表示出老师任意一年的年龄呢?试试看。同学们用了不同的式子表示老师的年龄,组织学生讨论哪个式子更合理、更简洁呢?得出:同学们的岁数是变化的,我们可以用字母a表示同学们的岁数,而老师比同学们大21岁是不变的,所以可以不用别的字母表示老师的岁数,用a+21就可以了。追问:a+21表示的是你们几岁时老师的年龄呢?(生:任一年年龄的时候)当a=20时,老师是多大呢?a=30呢?然后讨论字母a的取值,这里的a可以表示任何一个数字吗?表示500行不行?如果用字母n表示陈老师的年龄,那么同学们的年龄可以怎样表示呢?(板书:n-21)如果用a表示同学们的年龄,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你爸爸妈妈或兄弟姐妹的岁数。

整个设计我抛开了教材中的原有例题,从学生生活中提炼生活素材,创设活动问题。我认为选择这样的材料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发展,也有助于数学学习材料的发展,能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有利于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一段“畅想年龄”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让学生眼前一亮有了新鲜感。同时还注重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创设了一定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去畅想自己和老师的年龄,既直观又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二、原生态课堂是“生本”的课堂。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教师是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相信学生,大胆放手,让

学生积极参与,最大限度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机会。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自学、思考、讨论、合作交流等活动,发现规律,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同时要让学生有充分的实践体验的时间和空间,把活动的舞台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发现、寻找、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同时让学生在人道、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中受到激励和鼓舞,得到指导和建议。

例如:我在执教《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时,因为学生第一次学习有关面积单位,对于为什么要有统一的面积单位,是必须知道的。首先我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两张长方形纸,比比它们的面积,哪个大?先估计一下。当学生出现有争议时,就让想个方法来验证一下。有学生用图形来摆一摆,通过摆小正方形发现了这两个长方形的面积是一样大的。此时我抓住时机用摆正方形的方法做一个游戏——请两位同学上讲台,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教师同时将两张同样的纸片拿给台上的同学看,他们各自大声报出各纸片上的正方形数(2个和9个)后,将纸片藏在身后,班上其他同学听到报数后各自猜纸的大小。(都说:9个的纸更大)然后让学生睁开眼睛,看看猜对了没有?学生都很惊讶怎么错了?这时学生才发现原来两张纸片

所用的小正方形的大小不一样,我们必须统一规定大小。从而引出面积单位。

在这个案例教学中,虽然我花了比较多的时间,但我觉得很值得,如果不去考虑以学生为本,只用一句话告诉学生这个知识点也是可以的,但是这样的话学生的体会就没有。而让学生在操作中充分体

验统一测量标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就会使学生更明确了学习的意义,也为学生主动、积极学习铺平了道路。同时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主性和潜在的创造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三、原生态课堂是“本色”课堂。

数学课堂需体现数学学科的本色魅力,散发浓厚的数学味。适时渗透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引领学生感悟数学文化的独特内涵。我们在教学中要设法鼓励学生去探索、猜想和发现,但不要在任何时候都让学生亲自去猜想、发现,那样花费教学时间,降低教学效率。要侧重于“教”:有时候教给学生完整的猜想过程,有时候则要较多地启发、诱导、点拨学生。

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一课时,先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在学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时,是如何来得出它们的面积计算公式的?让学生说一说,然后用电脑演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使学生明确我们可以把它们转化为已经学过的图形来计算。然后再让学生思考我们怎样把圆转化为学过的图形呢?接着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动手实践,将圆平均分成16份,再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然后,进行观察,比较圆的面积、周长、半径与近似的长方形的面积、长、宽之间的关系,自己推导出圆面积计算公式。

学生兴趣浓厚,学得积极主动,教师也教得轻松。我认为教学成功的关键是运用迁移规律,让学生从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入手,教师适当铺垫启发,引导学生联想,我们可以把圆转化为已经学过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