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与发明_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学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学案

第8课古代的发明和发现学习目标1.识记古代四大发明;《九章算术》、十进位制记数法;《石氏星表》、浑仪;四大农书;《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

2.掌握古代科技进步的基础知识,特别是纸、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的发明;认识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3.联系数学、生物、地理等相关学科知识,认识我国古代科技的辉煌成就以及处于世界先进行列的地位。

4.分析古代科技在16世纪后逐渐滞后的原因。

预习内容(一)四大发明1.造纸术:。

2.印刷术:。

3.火药:。

4.指南针:。

(二)数学成就1.《九章算术》(1)内容:。

2.珠算①。

②。

(三)天文历法1.发展原因:。

2.表现(1)。

(2)。

(3)。

(4)。

(5)。

(四)农学研究1.四大农书。

2.《齐民要术》(1)内容:。

(2)地位:。

1.战国时期:。

2.东汉末年:。

3.明朝:合作探究时间科技发明占全世界比例公元前6世纪以前57.4%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150%年公元前1年—公元400年62%公元401年—1000年71%公元1001年—1500年57%公元1501—1840年4%1.为什么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6世纪之间,古代人在科技方面的发达程度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2.结合本图表和所学知识,概括古代科技的特点。

3.古代的经验科学领先世界一千年,但是为什么没有产生近代实验科学?课堂练习1.下图中,北京奥运会的火炬“祥云”以“渊源共生,和谐共融”为创意,造型以传统的纸卷轴为创意,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A.法家思想与造纸术B.墨家思想与活字印刷术C.儒家思想与活字印刷术D.儒家思想与造纸术2.据《与公肃甥书》记载:“忆昔时邸报,至(明)崇祯十一年方有活板(版),自此以前,并是写本。

”对“活版”理解正确的是()A.活版技术从明代开始使用B.活版之前信息传递均用手抄C.活版最早使用的是木活字D.活版在四大发明中出现最晚3.以下历史上的重要思想文化成就体现“墙内开花墙外香”这一特点的有()①印刷术②指南针③火药④《清明上河图》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4.新60周年国庆阅兵式中,100毫米突击炮、新型远程火箭炮、歼-10、空中预警机等一些新装备盛装亮相。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教案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教案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教学设计依据新课程标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围绕历史的三个教学维度和五个核心素养,我将本课做如下设计:第一部分一、教材分析《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中的一课,主要讲述了勤劳智慧的中国古代科学家在天文学、数学等领域作出的独特贡献,以及曾长期领先于世界的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对周边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影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帮助学生既可以对物质层面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有一个大致了解,又可以为学习后面两节课的精神层面的成就打好基础,物质与精神相辅相成,利于学生深入了解这一单元的内容。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讲授对象是高中学生。

他们思维活跃、自主性强,敢于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式,抽象的思维能力迅速发展,分析问题不再只纠结于表层现象,并且理性思维的能力有较大提高。

但是学生的阅读面较窄,对材料的解读能力还有待提高,对知识的掌握还没有形成体系以及对历史现象的认识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所以还需训练他们的解读材料和相关方面的能力。

并且,学生在七年级《昌盛的秦汉文化》、《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辉煌的隋唐文化》和《灿烂的宋元文化》中已经初步了解了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以及科技发明的相关史实,但对于古代中国科技领先于世界且高度发达的原因和古代中国科技的特点还了解的不够全面,还需教师加以引导。

三、教学设计重点结合教材分析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我将本课教学设计的重点放在对古代中国的发明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古代中国科技领先于世界且高度发达的原因和古代中国科技的特点。

四、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需要学生了解古代中国科技的基础知识及发展演变的过程,掌握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的发明史,分析其对人类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我将运用文献资料和历史图片等材料为教学过程营造一个想象的空间,通过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以及同他人合作学习和交流的能力,并且运用材料,培养学生的思维分析和解读材料的能力。

微课“发现”与“发明”

微课“发现”与“发明”
专题——阅读教学中的词语教学
“发现”与“发明”
主讲:龚英霞
彭泽县太平中心完小
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里,人类利 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 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正是这些发 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 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 总和。
“发现”与“发明” 有什么区别呢?
“发现”是看到或找到原先不了解的
事物或规律
例:恐龙化石 万有引力 (本来存在)
“发明”是创造出来的新事物或新方

例:飞机 电脑 手机 (本来不存在)
选词填空
发明
发现
爱迪生( 发现 )金属丝通电后会发
出强烈的白光,于是他( 发明 )了 电灯. 科学家( 发现 )蝙蝠能发出超声波, 于是( )了雷达. 发明
20世纪的发现:电子、X射线、放射
线、 维生素、 青霉素、 激光、DNA、 太阳风……
20世纪的发明:计算机、人造卫星、
核武器、空调、洗衣机、霓虹、冰箱、 立体电影、手机、无线电、塑料、试 管婴儿、拉链、圆珠笔……

发现与发明_课件

发现与发明_课件


制较多的书籍。
在短时间内大量印

刷书籍。
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及其发展
发明后
进一步发展
指 南
用指南针确定方 向:简单准确,不
用卫星定位系统 确认方位:更为准

受气候限制。
确,也不会受气候
限制。
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及其发展
发明后
进一步发展


利用炸药开山: 可在短时间内得到
为火箭发射提供 动的区别?
发现是指科学家经探索而找到 前人没有察觉的事物或原理。
发明是指由科学家开发出前所 未有的新工具或新技术。
张衡发明地动移探测地震
科学家发明航天飞机探索宇宙
科学家发现人类染色体
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及其发展

发明后
进一步发展
字 印
用油印机印刷: 人工操作,可以印
用印刷机印书: 自动化程度高,可

平地。
探究的空间。

幼儿园大班教案四大发明科学

幼儿园大班教案四大发明科学

幼儿园大班教案四大发明科学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火车头,也是培养幼儿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幼儿园大班阶段,教师们可以通过四大发明科学来引导幼儿们探索、发现和实践,激发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兴趣。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介绍幼儿园大班教案中的四大发明科学。

一、火柴的科学奥秘在幼儿园大班教案中,可以引入火柴的科学奥秘,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幼儿们了解和探索火柴的工作原理。

首先,教师可以向幼儿们展示火柴的外观,引导他们观察、描述和比较。

然后,可以进行火柴的点火实验,让幼儿们亲身体验火柴的点火过程。

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们思考火柴点燃的原因,并进一步探索和解释过程中的科学原理。

二、飞机的原理与制作飞机是人类的伟大发明之一,也是幼儿们感兴趣的话题之一。

通过引入飞机的原理和制作,可以激发幼儿们对科学的兴趣,并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向幼儿们讲解飞机的工作原理,引导他们观察和分析不同种类的飞机,并帮助他们制作纸飞机或简易飞行器。

通过动手实践,幼儿们可以体验到飞机的原理,并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电话的原理和演示电话是现代通信的重要工具,也可以成为幼儿园大班教案中的科学教学内容之一。

通过引入电话的原理和演示,可以激发幼儿们对通信技术的兴趣,并培养他们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向幼儿们讲解电话的工作原理,引导他们观察和理解电话的组成部分,并帮助他们进行电话的角色扮演。

通过角色扮演,幼儿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电话的原理,并通过对话和合作来实现信息的传递。

四、电灯的发明与电流的传导在幼儿园大班阶段,引入电灯的发明和电流的传导可以帮助幼儿们了解和探索电的基本原理。

教师可以向幼儿们讲解电灯的发明历程,并通过实践活动来演示电流的传导过程。

通过实践,幼儿们可以亲身体验电的传导,并思考电流的产生和影响。

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们设计简单的电路,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幼儿园大班教案中的四大发明科学可以帮助幼儿们培养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学年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教案

学年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教案

2015-2016学年人教版必修3: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教案整体设计本节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包括四大发明及数学、天文学、农学、医学等方面的科技成就,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长期处于领先地位,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贡献卓著;封建社会后期,中国自然科学渐趋落伍。

本课分五目内容,对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做了重点介绍。

第一目“四大发明”,以简洁的语言和形象的实物图片,介绍了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及其传入欧洲,重点阐述了四大发明对推动欧洲社会的进步进而推动世界发生巨变的深远影响。

第二目“《九章算术》和珠算”,重点介绍古代中国数学发展史上的两个突出成就,在数学发展过程中的地位。

第三目“《石氏星表》和浑仪”,介绍了古代中国在天文学方面的两大突出成果。

第四目“《授时历》和四大农书”,介绍了古代中国在农学方面的两个方向的突出成果。

第五目“《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介绍了古代中国在传统中医学方面的成就。

除此之外,本节课还配有大量的插图和原始资料,对以上五目内容进行了补充和解释,有助于学生对各项成就的了解和掌握。

思路设计●教学重点古代中国的伟大科技成就。

●教学难点古代中国伟大科技发明、发现的方法与精神;造成近代中国科技落后的深刻的社会原因。

●教具准备(1)准备多媒体设备(电脑、液晶投影仪、视频展示台)及网络设备。

(2)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方法由于本课内容涉及的学科领域及其层面较为广泛,建议在教学时结合相关学科知识开展教学活动,适当补充相关的基础知识,尽量采用相应的实物图片及影视资料进行教学演示,增加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感性了解,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奠定基础。

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古代中国科技成就的发展和演变的过程。

了解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的发明史。

了解、认识科学领域中的其他相关知识。

了解科学技术进步给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

过程与方法学生可以根据教材及教师提供的相关材料,进行判断分析,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

发明与发现的国家 教案教学设计

发明与发现的国家 教案教学设计

发明与发现的国家教案教学设计《发明与发现的国家》教案学习目标:1、能够筛选相关信息,揣摩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

2、了解中国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以及深远影响。

3、理解李约瑟公正地对待每一种民族文化的人文情怀,认识文化交流的双向性,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相融合等问题。

学习重难点:揣摩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本文思辨性较强,推导过程严密,须揣摩探究。

学习方法:问题探讨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934年,当时有三个中国留学生在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进修生物化学,其中有一人叫鲁佳珍,跟李约瑟交往十分密切。

这三人在留学期间,向李约瑟介绍了中国古代的文化,古代先进的科学技术,这使李约瑟对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有了全新的认识。

后来,李约瑟又来到中国,结交了我国科技界一些著名的科学家并得到了他们的帮助。

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于1954年出版了《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

《发明与发现的国家》是李约瑟博士科技史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序言》中的部分内容。

《序言》原文较长,课文选取了序言开头和结尾部分,中间部分被删去,删去的这部分内容篇幅很长,主要谈了西方人对中国科技和中国文化的“误读”。

二、作者简介:李约瑟(1 900 —1995),英国学会会员、剑桥大学冈维尔和凯厄斯学院院长,英中了解协会会长、英国生物化学家、科技史专家、国际科学史联合会主席。

抗战期间来到中国,几十年来,对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7卷本的《中国科学技术史》是他多年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

李约瑟一生著作等身,被誉为“20世纪的伟大学者”、“百科全书式的人物”。

三、字词积累。

(结合学案让学生上黑板写出重要字词,读记整理)四、整体感知:第一部分(第1段),从科学史研究存在的种种问题,谈到研究中国科学与文明的缘由,揭示《中国科学技术史》全书的主题。

本段可以分为4层。

第1层,开头一句,科学史在人类文明史中的重要地位,文章用了“头等重要”四字,言简意赅地说明了科学史为什么会成为研究的热门。

【高中历史】高中历史教案人教版必修3 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高中历史】高中历史教案人教版必修3 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古代四大发明;《九章算术》、十进位制记数法;《石氏星表》、浑仪;四大农书;《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认识古代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2)对比中国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发挥的作用,思考其不同的原因,并从中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在16世纪后逐渐滞后的原因。

(4)联系数学、生物、地理等相关学科知识,认识我国古代科技的辉煌成就以及处于世界先进行列的地位。

2、过程与方法:列表对比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探究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欧发展的不同命运;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和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对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

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2)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精神,坚定科学的思想。

★教材分析:本课教材主要从五个方面的典型事例向学生介绍了古代中国几千年的科技成就:一、四大发明;二、《九章算术》和珠算;三、《石氏星表》和浑仪;四、《授时历》和四大农书;五、《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

这些成就一方面展示了古代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以及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另一方面也提出了一个重大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即造成中国科技在近代落后的原因是什么和当代中国应如何迅速发展科技振兴民族。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古代中国的伟大科技成就。

难点:古代中国伟大科技发明发现的方法与精神。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辉煌灿烂,曾经长期领先于世界。

外国学者曾经感慨的说道:“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基本发明和发现,可能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然而却鲜为人知。

”不仅如此,西欧更有一名谚耐人寻味,那就是------“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西人的手。

”可以说中国人利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一、四大发明:1、概念:四大发明是指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等,是中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科学技术成就。

幼儿园头脑风暴教案——发现小小发明家的创造激情

幼儿园头脑风暴教案——发现小小发明家的创造激情

幼儿园头脑风暴教案——发现小小发明家的创造激情主题:幼儿园头脑风暴教案——发现小小发明家的创造激情教学目标:学习如何激发幼儿创造力,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让幼儿掌握头脑风暴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探究、实践,发现自己身边的小小发明,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

教学步骤:一、引入活动1.老师给每个幼儿发放一张画纸和彩笔,让他们画出自己的梦想玩具和发明,并让他们用一句话描述这个发明的用途和功能。

2.老师展示一些小小发明,并让幼儿识别出这些发明的用途和功能。

并引导幼儿思考:你们在生活中发现过什么小小发明呢?它们都有什么用呢?3.老师播放一些小小发明的视频,让幼儿欣赏和了解这些小小发明。

二、正式教学1.头脑风暴的介绍:老师简要地介绍头脑风暴的概念、目的和方法。

2.头脑风暴的实践:老师先带领幼儿一起进行头脑风暴的实践,例如:在纸上写下一个主题(例如:玩具)并让幼儿尽可能多的在纸上写出所有和主题相关的词汇。

3.组织幼儿团队头脑风暴:老师把幼儿随机分成若干个团队,并各自发放一个主题,让团队一起头脑风暴,将所有想到的新想法记录在白板上,让所有幼儿都可以互相分享和学习。

4.让幼儿自己创造:老师将各个团队的成果展示出来,让幼儿自由组合各自组的想法,形成一个新的发明,并用彩笔画出设计草图。

三、总结活动1.让幼儿展示自己的创造:老师请每个幼儿上前展示他们的设计草图和发明。

2.让幼儿总结:老师请幼儿总结这次活动的感受,汇报自己学到的新词汇和新知识。

案例:我的小小发明小明,5岁,他在玩玩具车时,发现车轮子噪音太大,影响了想象力,便有了一个设计,就是在车轮子上加一个小海绵,这样到处跑的时候,就不会发出声响了。

小明把这个小发明拿到了幼儿园,老师帮助他用头脑风暴的方法,让小明创造出更多的新发明,例如:水杯加上一个小夹子,放在架子上时不会滑动;玩具高脚杯加上一个小凹槽,可以存放饼干,方便孩子自己拿等等。

小明的创造激情和创造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激发和发挥。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历史教案范文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历史教案范文

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的影响;(2)掌握四大发明的相关背景和历史地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了解四大发明的起源、发展和影响;(2)学会分析历史资料,提高史料实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科技的自豪感;(2)树立学生尊重科学、热爱科学的观念;(3)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及其特点;(2)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2. 教学难点:(1)四大发明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2)四大发明在世界科技史上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四大发明的概念;(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改变了世界?2. 自主学习:(1)学生分组探讨四大发明的起源和发展;(2)每组选取一位代表进行汇报。

3. 课堂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四大发明的背景、特点和影响;(2)穿插历史故事、图片等资料,增强课堂趣味性。

4. 互动环节:(1)学生提问,教师解答;(2)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谈谈四大发明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5. 总结拓展:(1)教师总结四大发明的意义和价值;(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体会;(3)布置课后作业:深入了解四大发明在世界各地的传播和影响。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等;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四大发明的了解程度和思考深度;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建议和意见,以便改进教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版《中国古代科技史》;2. 辅助资料:四大发明的图片、历史故事、相关论文和书籍等;3. 教学设备:多媒体投影仪、白板、教学课件等。

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六、教学内容1. 造纸术的发明与传播(1)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的过程;(2)造纸术的传播途径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发现与发明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牛津上海版五四学制》

《发现与发明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牛津上海版五四学制》

《发现与发明》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学目标1. 了解“发现”与“发明”的概念和区别;2. 掌握中国古代和现代的一些重大发现和发明;3. 理解科技创新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4. 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导学内容1. 什么是“发现”?- “发现”是指事物存在于世界上,但还未进入人们视野,通过观察、探索等方式使其为人所知。

2. 什么是“发明”?- “发明”是创造性的创新行为,是人们在理论或实践基础上创造出新的事物、方法或概念。

3. 中国古代的发现和发明- 发现:在灵岩洞中发现了北京猿人化石,开启了人类起源研究的新篇章。

- 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的发明,对中国古代的科技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 中国现代的发现和发明- 发现:中国科学家发现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等,展示了中国在航天领域的突破。

- 发明: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等的发明推动了中国现代科技的发展。

5. 科技创新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科技创新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 科技创新可以推动经济增长,促进社会进步;- 科技创新可以拓宽人们的视野,丰富人们的知识。

三、导学步骤1. 提出问题:什么是“发现”?什么是“发明”?你知道中国古代和现代的一些重大发现和发明吗?2. 学习讨论: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自主学习,了解“发现”与“发明”的概念和区别,掌握中国古代和现代的一些重大发现和发明。

3. 分组活动:让学生分组,选择一个中国古代或现代的重大发现或发明展开研究,并进行汇报。

4. 思考反思:引导学生思考科技创新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5. 总结提升:帮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四、导学作业1. 结合教材和课堂讲解,写一篇关于“发现与发明”的小论文,总结中国古代和现代的重大发现和发明。

2. 查阅资料,研究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发现或发明,并撰写一份简短的报告,提交给老师。

3. 思考科技创新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写下自己的感想和建议。

呼风唤雨的世纪发现与发明

呼风唤雨的世纪发现与发明

“发现”与“发明”的区分——以《呼风唤雨的世纪》为例教学目标:1、对比分析词语“发现”和“发明”。

2、会用“发现”和“发明”这两个词语。

教学时间:5——10分钟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1、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发现”与“发明”的区分,以《呼风唤雨的世纪》为例,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

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这一段话概括的告诉了我们,现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

在这一段话里,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一对近义词啊?对,就是“发现和发明”那么,现在请同学们思考课文泡泡圈里提出的问题。

“发现”和“发明”有什么区别呢?“发现”是指人们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经过研究探索,看到或找到了一些前人不了解的事物或规律;“发现”的是本来存在的但我们不了解的事物或规律;如:恐龙飞向蓝天演化成鸟儿,就是新发现。

“发明”则是指创造出新事物或新方法。

“发明”的是本来不存在的事物,是新的创造。

如,本组后面的课文中讲到的电脑住宅、太空育种是前所未有的新创造。

所以发现是探索,发明是创造。

2、现在,让我们看看课文的第四自然段的一句话。

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1)读一读,想一想,20世纪这么多成就,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这些是发现;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这些是发明。

请大家看图片了解一下这些发现和发明。

(出示图片)那么,20世纪还有哪些发现和发明呢?(出示幻灯片)(2)这么多的发现与发明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方便。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教学设计(湖南省县级优课)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教学设计(湖南省县级优课)

《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第一课时教案
主备人审核高二历史备课组【课程标准】概述古代中国的部分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中国古代科技进步的基础知识,特别是纸、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的发明。

(2)认识古代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课前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分组收集、整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相关材料,并在课堂上相互交流,从而对中国古代科技的成就形成初步的认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和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对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

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2)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精神,坚定科学的思想。

【重点与难点】
重点:古代中国的伟大科技成就。

难点:古代中国伟大科技发明发现的特点。

【教学课时】 2课时
【学习过程】。

六年级科学下册 发现与发明教案 牛津上海版五四制

六年级科学下册 发现与发明教案 牛津上海版五四制

发现与发明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①古文字系统甲古文——钟鼎文——篆书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大班科学四大发明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大班科学四大发明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大班科学四大发明教学设计优秀教案导言科学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而科学四大发明更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为了帮助大班的学生深入了解科学四大发明,这里提供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案,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学思维,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一、实验探究:造纸术1. 实验目的:了解造纸术的发明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 实验材料:报纸、纸浆、水桶、搅拌棒、筛网、毛巾。

3. 实验步骤:a. 将报纸撕碎成小块,并用水泡软。

b. 用搅拌棒将报纸搅拌成纸浆。

c. 准备一桶水,将纸浆倒入水中搅拌均匀。

d. 将筛网放在水桶上方,并将纸浆倒入筛网上。

e. 用搅拌棒将纸浆压实,让多余的水分渗透出来。

f. 将筛网上的纸浆倒在毛巾上,用力挤压,使纸张变干。

4. 实验结果:学生亲手制作出一张纸,并了解到造纸术的基本原理。

5. 实验总结: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对造纸术的原理和过程有了深入的了解。

同时,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二、观察与分析:指南针1. 观察目的:观察指南针的使用方法和指针指向北方的现象。

2. 材料准备:指南针。

3. 观察步骤:a. 拿起指南针,观察指针的指向。

b. 根据观察结果,找到指针指向的方向。

4. 观察结果:学生发现指南针的指针总是指向北方。

5. 资料分析:通过观察指南针的使用和指针指向北方的现象,学生了解到指南针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地球磁场的影响。

同时,学生也能够理解地球的磁场对于人类导航的重要性。

三、实践与创新:火药1. 实践目的:了解火药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2. 实践材料:硫磺、木炭、硝石、研钵、木槌、过滤纸。

3. 实践步骤:a. 取一定量的硫磺、木炭和硝石,分别放入研钵中。

b. 用木槌将三种材料搅拌均匀。

c. 将混合好的材料倒入过滤纸中,并包裹起来。

d. 自制的火药就制作完成了。

4. 实践成果:学生亲手制作出一些火药,并了解到火药的基本制作方法。

5. 实践总结: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对火药的制作过程和原理有了深入的了解。

[教案]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教案]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第三册[人教版]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6课时)第1课“发明和发现的国度”(2课时)【教学目标】一、走向世界的四大发明1.古代的四大发明2.对欧洲的影响二、十进位值制和割圆术1.十进位值制记数法2.圆周率三、赤道坐标和浑仪1.赤道坐标2.浑仪四、人工选择和杂交育种1.混合选择法2.人工杂交育种五、《黄帝内经》和针灸疗法1.《黄帝内经》2.针灸疗法六、辽代应县木塔七、郑和宝船和牵星术1.郑和宝船2.古代导航技术重点:古代科技的具体成就。

造成近代中国科技落后深刻的社会原因难点:对某些发明的理解和认识如浑仪、人工杂交育种等【教学方法】由于本课内容涉及科技知识面极广、跨越的历史时期颇多,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结合相关学科知识开展教学活动,适当补充相关的基础知识,应注意把零碎杂乱系统化,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在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的同时,应让学生在自己的动手中(如做表格、归纳知识点等)、在对问题的思考中对知识获得深刻的思想体悟。

在课堂上应该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和知识内容的完整体系。

使学习历史形成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的过程,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同时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一些科技图和模型来讲解,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导入新课】众所周知,中国是享誉世界的文明古国,在科学技术上也曾有过令人自豪的灿烂辉煌。

除了世人瞩目的四大发明外,领先于世界的科学发明和发现还有100种之多。

美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在著名的《中国:发明与发现的国度──中国科学技术史精华》一书中曾写道:―如果诺贝尔奖在中国的古代已经设立,各项奖金的得主,就会毫无争议地全都属于中国人。

‖从这句对中国古代科技的评价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科技曾是何等的辉煌。

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一、走向世界的四大发明(第一课时)1.古代的四大发明提问: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什么?(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是在两汉时期,火药应用于军事始于唐末,雕版印刷术出现于隋唐;指南针和活字印刷术出现于北宋时期。

《发现与发明作业设计方案》

《发现与发明作业设计方案》

《发现与发明》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发现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探索的兴趣;2.引导学生理解科学发现和发明的意义,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3.增进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提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科学发现与发明的观点和意义;2.闻名的科学发现和发明案例;3.学生自主发现和发明的实践活动。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通过展示闻名的科学发现和发明案例,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知识讲解:介绍科学发现与发明的定义、特点和意义,让学生了解科学家们是如何通过观察、实验和创新来解决问题的。

3.案例分析:分组讨论闻名的科学发现和发明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科学原理和创新思维。

4.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他们自主发现和创造,如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发明一个小工具等。

5.总结反思:让学生分享他们的发现和发明效果,并进行总结反思,讨论如何提高科学发现和发明的能力。

四、评判方式:1.参与度评判:根据学生在讨论和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判其参与度和团队合作能力。

2.作品评判:评判学生的发现和发明作品,包括创意性、实用性和科学性等方面。

3.思维评判:评判学生的思维逻辑和创新能力,看是否能够提出合理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拓展延伸:1.组织科学发现和发明比赛,激发学生的竞争认识和创新能力;2.邀请科学家或工程师来学校进行科普讲座,让学生了解科学发现和发明的最新动态;3.开展科学实验室参观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

六、教学资源:1.教材:《发现与发明》教材;2.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3.实验器械:显微镜、实验箱等;4.参考书籍:《科学发现与发明大全》等。

七、教学效果: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将深入理解科学发现与发明的意义,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创新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探索的热情,为未来的科学钻研和工程实践奠定基础。

同时,通过团队合作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现与发明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生活中的科学发现是科学探究的起点。

(2)了解一些科学发明,并认识到科学发明能影响人类的生活,并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

(3)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及其发展,比较发明前后以及进一步发展的人类的生活方式。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会在生活中发现、寻找科学规律的思维方式。

(2)利用对比的方法比较科学发明前后以及进一步发展的人类的生活方式的改变。

(3)学会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在生活中以科学的眼光看待事物的态度。

(2)通过了解科学家的发现和发明,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一些科学发明,并认识到科学发明能影响人类的生活,并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

难点:
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及其发展,比较发明前后以及进一步发展的人类的生活方式。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科学是什么,也知道了科学家是怎样进行探究的,那么科学家到底做些什么事情呢?
归结起来四个字:发现,发明。

就如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表。

我们肯定不能从一个苹果的掉落而发现万有引力,但是在生活中有许多可以进行科学研究的问题,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科学规律。

二、实验演示
实验:静电。

1.把纸撕成碎纸屑,分散放入干燥的培养皿。

2.用丝绸或毛皮摩擦直尺。

3.用被摩擦后的直尺靠近培养皿内的碎纸屑。

4.纸屑被吸附到直尺上。

实验表明:
直尺被摩擦后产生了静电。

生活中是否还有其他类似的现象?
(在干燥的季节里人们握手或碰到金属物会产生电击感;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多梳几次头发会吸附在梳子上……)
三、科学家们利用这个发现,进行了创造发明
比如:
1.科学家根据静电的现象发明了静电复印机。

静电复印机利用静电把石墨粉吸引到纸张上,复印出图像和文字。

2.利用特殊的材料能产生静电的现象制成的除尘抹布,可以吸附灰尘。

3.图片展示历程。

通信:用马送信——打电话——打手机——视频电话;
交通:步行——马——自行车——火车——汽车——动车——磁悬浮。

看了这些画面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四大发明:
从刚才的画面中我们看到了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便捷。

我国四大发明是当时世界上先进的技术,他们给当时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呢?它们给当时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呢?它们的进一步发展又对我们现在的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呢?
结论:
我们现在的一些科学进步与发展都离不开古人的智慧。

古代的四大发明给当今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让我们的生活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科学发明不断推动着科技的发展,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