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南县第九中学高二语文 第八单元科学之光 第三学时学案 新人教版
金新学案 (人教)高中语文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课件 第五课 达尔文_兴趣与恒心是科学发现的动力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一、音形积累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①誊.写( ténɡ ) ②蜷.缩( quán ) ③剽.窃( piāo ) ④诋.毁( dǐ ) ⑤伫.立( zhù ) ⑥黏.液( nián ) ⑦蛞.蝓.(kuòyú) ⑧惬.意( qiè ) ⑨积攒.( zǎn ) ⑩渎.圣( dú ) ⑪贮.存( zhù ) ⑫蛤.蟆.( há mɑ ) ⑬头晕目眩.( xuàn ) ⑭确凿.( záo ) ⑮棘.手( jí ) ⑯濒.临( bīn ) ⑰心力交瘁.( cuì ) ⑱心悸.( jì )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五课 达尔文:兴趣与恒心 是科学发现的动力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学习导航
1.学习达尔文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2.在把握文章中心的基础上,认真体会细致独到的细 节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体会作者艺术化的夸 张的手法。 3.体会小说型传记的特点。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温馨 ·预习亭
《物种起源》是达尔文进化论的代表作,标志着进化
成就
论的正式确立。这部著作的问世,第一次把生物学建 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以全新的生物进化思想,推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学案(人教版)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长句表达(四)个体稳态中相关过程变化机
长句表达(四)个体稳态中相关过程变化机理分析1.(分析原因类)(2022·河北,21节选)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__________的形式双向传导。
兴奋在神经元间单向传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电信号(神经冲动)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2.(意义概括类)(2022·山东,23节选)迷走神经是与脑干相连的脑神经,对胃肠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起促进作用,还可通过一系列过程产生抗炎效应,如图所示。
(1)迷走神经中促进胃肠蠕动的神经属于______________(填“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消化液中的盐酸在促进消化方面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3种作用即可)。
答案(1)副交感神经可使机体对外界刺激作出更精确的反应,以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2)为胃蛋白酶提供适宜pH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使促胰液素分泌增加(或其他合理答案) 3.(说明依据类)(2022·广东,17节选)迄今新型冠状病毒仍在肆虐全球,我国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抗疫理念和动态清零的防疫总方针。
图a表示免疫力正常的人感染新冠病毒后,体内病毒及免疫指标的变化趋势。
回答下列问题:人体感染新冠病毒初期,__________免疫尚未被激活,病毒在其体内快速增殖(曲线①②上升部分)。
曲线③④上升趋势一致,表明抗体的产生与T细胞数量的增加有一定的相关性,其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学案5:第12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含答案)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学习目标】1.准确掌握基础知识,能阐述文中内涵深刻词句的含义,提高语言的理解能力。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体会本文围绕中心,内容高度概括、语言精确、结构严谨的特点。
学习悼词的写法。
3.了解马克思对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伟大功绩,学习马克思坚定、无私地为人类解放而斗争的崇高精神。
【预习案】一、教材助读:1.走进作者弗里德里希·冯·恩格斯(1820.11.28--1895.08.05),德国社会主义理论家、哲学家,国际无产阶级运动的伟大导师和领袖、近代共产主义的奠基人。
他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还是马克思的亲密战友,和马克思共同撰写了《共产党宣言》;参加了第一国际的领导工作。
马克思逝世后,他承担整理和出版《资本论》遗稿的工作,还肩负领导国际工人运动的重担。
除同马克思合撰著作外,他还著有《自然辩证法》《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始于1844年,两人在巴黎相识。
之后他们共同战斗,共同创造革命理论,共拟《共产党宣言》,合作《资本论》。
列宁对他们的评价:他们的友谊“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
在马克思之后,恩格斯是整个文明世界中最卓越的学者和现代无产阶级导师。
”2.了解背景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于1883年3月14日在英国伦敦逝世。
他的逝世,在欧美等国家引起了广泛而深刻的反响。
3月17日,在伦敦郊区的海格特公墓,人们为马克思举行了隆重而简朴的葬礼,参加者是他们亲密战友和亲属。
在高雷姆克代表《社会民主党人报》和“伦敦共产主义工人教育协会”向马克思的遗体献花圈之后,恩格斯代表全世界无产阶级对于伟大的导师马克思的逝世表示了深切的悼念,用英语发表了这篇讲话,对于马克思所做的伟大贡献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热情的赞颂。
3.了解悼词悼词,就是对死者表示哀悼的话。
悼词结构一般分三部分:开头、主体、结尾。
开头——述其哀——悼念:一般介绍死者逝世的时间,地点,原因,身份和职务。
湖南省衡南县第九中学高三语文《漫画作文指导》导学案 新人教版
漫画作文写作指导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漫画作文一般思维模式;2,基本掌握漫画作文的写作步骤。
[自主学习](一),漫画作文写作的一般思维模式1、读懂画意画旨。
细心审阅画面,包括标题文字。
不要看到一点就草草而作,从而漏掉了主要信息。
2、要注意:画面的形象主体不一定是讽刺或颂扬的对象,要学会联系生活实际,跳出画面,由此及彼,由“实”及“虚”,由表及里,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画面所揭示的主题。
3、综观全局,有些较为复杂的图画,由多种元素组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对这样的图画,审题时应不能偏于一隅,顾此失彼。
(二)写漫画作文的注意事项。
A写漫画观后感与读后感相似,引议联结。
B若写记叙文,则由立意联想故事。
C,读懂画意.【合作探究】(一)漫画审题训练1、赵国明此幅漫画题目是“急救”,画面上是两个人抬着一位医生十万火急地走向“良心抢救室”,那位医生张着嘴大喊:“我没有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2、分析:比如上面的漫画,一个小狗在拼命地追前面的骨头,下面的司机快乐地驾驶着自己的车,旁边写着“免油汽车”。
第八单元第三课 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和文教革新-2020春人教版历史和社会八年级下册学案
第三课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第1节维新变法运动1.公车上书2.维新派的活动(1)活动与表现(2)代表人物及其主张确提出中国要变法图强,必须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
他将历代帝王斥为“民贼”,呼吁“伸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度思想的传播严复严复在《国闻报》上介绍西方社会进化论名著《天演论》。
他特别强调“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进化论观点。
他认为,国家只有实行变法,才能由弱转强,这样才符合进化的规律,否则将会走向灭亡严复巧妙地运用进化论来阐述自己的变法主张,让国人耳目一新,轰动一时(3)影响:维新派倡导立学会、办报纸的活动起到了启发民智、制造舆论的作用。
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得到了广泛传播,议论时政、集会结社蔚然成风,维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
3.戊戌变法(“百日维新”)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1)背景:①1897年冬,德国出兵强占胶州湾,引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在严重民族危机的激发下,维新变法运动迅速高涨。
②光绪帝接见康有为,表示不做“亡国之君”,让康有为全面筹划变法。
(2)领导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
(3)时间: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历时103天,史称“百日维新”)。
(4)变法开始:光绪帝颁布诏书,宣布开始变法。
1898年是农历戊戌年,历史上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
(5)变法的主要措施(6)结果:新政措施的推行,触动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遭到强烈抵制和反对。
清廷中的维新派与顽固派的矛盾开始激化。
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捕杀维新派,变法失败了。
这场变法运动历时103天,史称“百日维新”。
(7)影响: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和领导的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8)性质: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9)教训(启示):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中国必须要立足革命,从中国实际出发。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学案3:第18课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学习目标〗1、了解科技说明文的特点及本文,层次分明地说明事物的逻辑顺序。
2、比较两文,明确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互相启发,发现新的论据或结论。
3、把握文章的说明对象,培养爱好科学、主动探寻自然奥秘的精神。
〖学习重点〗了解两篇短文所说明的事理,说明的顺序、方法。
〖学习难点〗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知识链接〗1、题目解读“恐龙无处不在”初看题目,我们可能以为这篇短文要向人们描绘上亿年前恐龙家族繁衍生息、遍布世界的盛况,但读了全文,我们才明白这是一篇通过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证明“板块构造”学说的科普论文。
而“被压扁的沙子”初看题目更是不知所云,沙子怎么会被压扁呢?“被压扁的沙子”能说明什么问题?读完全文才明白,本文是前一篇内容的延续,作者正是通过“被压扁的沙子”来探讨恐龙的死因——再一次证明“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2、走近作者阿西莫夫,科幻小说及科普作家、文学评论家。
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代表人物之一。
他是一位生于俄罗斯的美籍犹太人,为本世纪最顶尖的科幻小说家之一,曾获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
作品极其丰富,代表作有《我,机器人》、《基地》系列、《钢窟》系列等。
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著名的“阿西莫夫机器人三定律”。
以其名字命名的《阿西莫夫科幻小说》杂志,至今仍然是美国当今数一数二的科幻文学畅销杂志。
作品多次被搬上银幕。
3、相关资料这两篇科普短文选自阿西莫夫晚年的著作《新疆域》。
阿西莫夫在本书序言中说,这些文章,是“对科学近期进展的回顾和对导致我们形成清晰知识的历史成就的重新检讨与评价。
”这两篇短文在原书中编排在一起,同在“地球科学新疆域”章节里,内容上有一定的关联,说明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相互参照阅读。
〖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鸟臀(2)褶皱(3)潮汐(4)劫难(5)追溯(6)遗骸2、解释词语。
津京版语文课件高中第八单元科学之光麻叶洞天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92
4.(1)向下流动 ①下游;②卑鄙龌龊 (2)折转 事物发展的趋势发生方向性的变化;说话或行文由一个意思转向另一个意 思
(3)大法师 在学问或艺术上有很深的造诣,为大家所尊崇的人 (4)贯通 (桥梁、山脉等)横跨;横卧 (5)明亮的星星 称有名的演员、运动员等
5.(1)名词作动词,向东流 (2)名词作状语,向东;向下 (3)动词作名词,向导 (4)名词作动词,腰里别着 (5)名词作状语,像蛇一样 (6)名词用作状语,向下 (7)名词用作状语,向前 (8)名词用作状语,向北 (9)形容词作动词,燃尽 6.(1)介词结构后置句 (2)定语后置句 (4)定语后置句 (5)判断句
)
(4)樵者腰.镰,耕者荷锄(
)
(5)乃先以炬入,后蛇.伏以进(
)
(6)光由隙中下.射(
)
(7)此必前.通洞外(
)
(8)由层石下,北.循涧底入(
)
(9)炬恰尽.矣(
)
6.特殊句式
(1)水穷于下,窍启于上(
(2)时村民之随至洞口数十人(
(3)妇之炊者停爂(
)
(4)童子之牧者,行人之负载者(
(5)此必前通洞外,涧所从入者(
俗人情、少数民族的聚落分布、土司之间的战争兼并等事情,多为正史稗官所不载,具有 一定历史学、民族学价值。《徐霞客游记》被后人誉为“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
1.识字注音
夹峙.(
) 屼.突(
)
东瞰.(
) 停爂.(
)
投杼.(
) 转窦.(
)
矫.首(
) 石坳.(
)
攀跻.(
) 历峤.(
)
一衖.(
) 庋.出(
古今对译
______________十七日_去__上清__三里,得______ (崇祯十年,1637)正月十七日,距离上清洞三里,见到一个 麻叶洞。洞在麻叶湾,西__为大岭,南__为洪碧,__东 麻叶洞。洞在麻叶湾,西面是大岭,南面是洪碧山,东面 为云阳、___枣核____之支,北__则__枣核___西垂。大岭 是云阳山和枣核岭的支脉,北面则是枣核岭的西麓。大岭
2021_2022学年高中语文第八单元科学之光麻叶洞天教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麻叶洞天学情分析:《麻叶洞天》是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八单元“科学之光”选编的“相关读物”,文章选自兼具文学性与科学性的名著《徐霞客游记》。
在介绍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地理学)和学习游记写作等方面,本文堪称经典之作。
长丰县第一中学位于农村县城,因优秀学生到省城读高中的较多,故本校学生的文化素质整体不是太突出,中等生居多;所授课班级学生的语文水平也参差不齐。
基于这种学情,教学中要注重因材施教,作业分层设计,以便兼顾不同学生群体,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
本班学生对徐霞客普遍知之不多,因而在作家及作品介绍环节用时较多,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认识徐霞客及其作品的兴趣,也能更好地认识作者、理解文本。
语文课堂不是少数优秀学生的独角戏,回答问题时,各种程度的学生均有提问的机会,特别是对“后进生”的回答教师要多一些包容,多一份鼓励,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找回学习的自信,奋起直追,迎难而上。
《麻叶洞天》与一般的游记散文不同,它既富有文学色彩,又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对于学生学习写游记,了解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树立文化自信等诸多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这一课的学习十分必要。
教学目标:1. 通过本文和著作《徐霞客游记》,了解中国古代科技的光辉成就,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文化自信;引导学生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忘历史,继往开来。
2.紧扣核心素养“语言建构”这一目标,以文本为载体,了解游记散文的一般特点;结合拓展材料,学习游记散文中移步换景的写法。
3. 在文化经典的研读及拓展过程中,落实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课堂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学习徐霞客不迷信,不畏艰险,相信科学,勇于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1. 通过徐霞客及其作品,了解中国科技(地理学)在历史上曾经有过的辉煌,以及它永不磨灭的文化价值,普及科学知识,树立文化自信。
2.紧扣核心素养“语言建构”这一目标,以文本为载体,了解游记散文的一般特点;结合拓展材料,学习游记散文中移步换景的写法。
高中语文第八单元第15课子夜吴老太爷进城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第15课《子夜》吴老太爷进城学习重点1.记:掌握本文的字音、字形、词语及茅盾的名言名句。
2.读:品读课文,鉴赏小说中吴老太爷这一人物形象。
3.练:学习作品独具特色的景物描写。
4.写:写一个片段,发表你对“模仿”的看法。
一、诵记名言警句茅盾名言名句1.书本上的知识而外,尚须从生活的人生中获得知识。
2.只有竹子那样的虚心,牛皮筋那样的坚韧,烈火那样的热情,才能产生出真正不朽的艺术。
3.自然是伟大的,人类是伟大的,然而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乃是伟大中之尤其伟大者。
4.命运,不过是失败者无聊的自慰,不过是懦怯者的解嘲。
人们的前途只能靠自己的意志、自己的努力来决定。
二、了解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
茅盾是作者发表第一部小说《幻灭》时用的笔名。
1928年以后,茅盾才把创作作为自己最主要的工作。
三四十年代是茅盾文学创作的高峰。
代表作有《子夜》《春蚕》《林家铺子》《腐蚀》等。
新中国成立后,在文化界担任重要的领导职务。
2.相关链接小说以1930年5、6月间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上海为背景,以民族资本家吴荪甫为中心,描写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各种矛盾和斗争;通过吴荪甫与买办资产阶级既联合又斗争这条主线,反映了在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下,国民党军阀间的大规模内战中,民族工业破产,农村经济凋敝,民不聊生的情景;通过吴荪甫与工人的矛盾,揭露了民族资产阶级为了自保,加紧对工人阶级的剥削,讴歌了工人阶级的革命精神;通过吴荪甫与双桥镇农民的冲突,揭露了民族资产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共同压迫农民的罪行,表现了农民运动的波澜壮阔,从而展现了20年代末30年代初从城市到农村的广阔社会面貌。
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说明在帝国主义压迫和国民党政府统治下,资本主义道路是走不通的,形象地驳斥了中国托洛茨基派的“谬论”。
课文节选自《子夜》第一章。
吴老太爷一直住在故乡双桥镇,30年前,他也曾经是新党。
高中语文选修课件-第八单元 科学之光 8.8
文本助读
知识梳理
其他,如采矿、冶金及金属加工工业也快速发展,永乐年间河北 遵化的官营铁厂,工人就有2 500人之多;广东佛山的民营铁厂,“凡 一炉场环而居三百家”(屈大均《广东新语》卷十五)。社会经济的 发展,在客观上为宋应星的著述提供了条件。
文本助读
相关链接
知识梳理
宋应星(1587—?),字长庚,奉新人。明代科学家。万历四十三年 (1615)考中举人。但以后五次进京会试均告失败。五次跋涉,见闻 大增,他说:“为方万里中,何事何物不可闻。”他在田间、作坊调查 到许多生产知识,鄙弃那些“知其味而忘其源”的“纨绔子弟”与“经 士之家”。在担任江西分宜县教谕年间(1638~1654)写成了《天工 开物》。宋应星一生讲求实学,反对士大夫轻视生产的态度。
文本助读
知识梳理
5.明句式 (1)最迟者后于清明(介词结构后置句) (2)其再栽秧,俗名晚糯,非粳类也(判断句) (3)其炎更烈于煤(介词结构后置句) (4)以为受锤之地(省略句)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赏鉴
1.凡稻种最多。不粘者,禾曰秔,米曰粳;粘者,禾曰稌,米曰糯(南方 无粘黍,酒皆糯米所为)。质本粳而晚收带粘(俗名婺源光之类),不 可为酒,只可为粥者,又一种性也。凡稻谷形有长芒、短芒(江南名 长芒者曰浏阳早,短芒者曰吉安早)、长粒、尖粒、圆顶、扁面不 一。其中米色有雪白、牙黄、大赤、半紫、杂黑不一。
1.积累文言知识,把握文意。 2.体会《徐霞客游记》科学知识与文学语言完美融合 的写作风格,认识徐霞客在科学史上的地位。
掌握学习方法
1.《<天工开物>两则》行文较为简单,学习时可以自主借助注释 疏通文意,在此基础上体会古代科技著作的语言特点和叙述风格; 然后互相合作讨论、认识了解中国古代科技曾经有过的辉煌成就。
新教材2020-2021学年语文高中选择性必修下册学案:第4单元 科学之光 单元导读(含解析)
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本单元所选课文属“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学习任务群,几篇课文都是围绕科学之光的主题展开的,旨在引导学生体会和把握科学与文化论著表达的特点,提高阅读、理解科学与文化论著的能力,开阔视野,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
[单元目标]素养目标对应内容学法指导语言建构与运用把握文章语言准确精练、逻辑严密的特点。
1.重精读。
在阅读时,要注意文中的关键概念、写作思路和行文逻辑,从而把握主要内容。
2.多思考。
在阅读时,要注意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学习和探究,从而培养严谨的科学精神。
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体验概括、归纳、推理、实证等科学思维方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体会科学与文化论著的表述方式,培养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文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联系。
《自然选择的证明》《宇宙的边疆》我们的祖先究竟是谁?生命从哪里起源?宇宙到底有多大?它的年龄有多少岁?人们期望有一个满意的答案。
“进化论之父”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以自然选择、适者生存为基础的进化学说给人类了解自己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具有“三只眼”的美国科学家、科普作家卡尔·萨根向我们展示了宇宙的奥秘。
宇宙有多少星系?行星有多少?有生命的行星只有地球吗?太空中的那一个个像岛屿一样的星系上有什么?那些一个个包围着恒星的行星上有什么?我们生活的地球已经到了什么年龄?人类如何开拓宇宙空间?人们盼望有一个确切的答案。
人类关心的大多数问题,对宇宙来说是微不足道的、毫无意义的;但是人类又是勇敢的、光荣的,他们用渺小的身躯,来探索广阔的宇宙,人类在渺小之中迸发出宇宙般伟大的力量。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人类有太多的疑问需要探索,有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
科学探索的道路是曲折的,过程是辛苦的,但人们对真理的探寻却是一直没有停止的,正如我国古代出现的关于宇宙结构模式的旷世之争——浑盖之争。
它不仅反映出人们对未知的探索是永恒的,更反映出了人们探寻真理的崇真求实的精神。
2021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归纳学案: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课前导学】
一、“四大制造”把握三点
1、古代中国的四大制造: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
2、四大制造先后传入欧洲。
3、四大制造对欧洲历史进展乃至世界历史进展的重大意义。
二、“《九章算术》和珠算”把握两点
1、《九章算术》:①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②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已形成完整体系。
★明清科技落后或未产生近代科学的缘由:①政治上,封建专制制度的严峻阻碍;②经济上,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进展缓慢;③文化上,实行文化专制,如八股取士、文字狱等;④外交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错失了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进展的良机。
★中国古代与西方近代科技差异“三重一服务”:⑴中国重阅历,西方重试验;⑵中国重综合,西方重分析;⑶中国重有用、西方重理论;⑷中国服务于农业,西方服务于工业。
2、四大农书:①最早:西汉氾胜之的《氾胜之书》,已散失只能散见于其他书中;②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农书: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序中写道“商贾之事,阙而不录”说明有重农抑商思想。③元朝王祯《农书》,重点放在生产工具的改进方面;④明朝徐光启(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的《农政全书》。
★元朝其他方面名家:黄道婆、郭守敬、关汉卿、马致远、王冕等。
2、火药:①唐中期的书籍已记载制火药的方法;②唐末,火药开头用于军事。③北宋,为抵抗辽夏金的进攻,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④传入欧洲:南宋或13世纪。
3、指南针:①最早指南针是战国时期的司南。②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③传入欧洲:南宋或13世纪。
4、印刷术:①隋唐之际毁灭雕版印刷术(弊端:每印一页就雕印一版,雕错一字就得重新换版),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金刚经》。②北宋毕升制造胶泥活字印刷术。
【人教版】2019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精魂动天第3课居里夫人传(节选)学案语文版必修274
第3课 居里夫人传(节选)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文本,理清思路,把握文章内容。
2.品味语言,了解人物传记的特点,体会作者浸润其中的强烈情感。
3.仔细阅读文本,从具体事件中认识居里夫人执着的科学精神和高尚的人格力量。
一、音正形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单音字①愤懑.( ) ②惊悸.( ) ③觐.见( ) ④箴.言( ) ⑤清癯.( ) ⑥荣誉.( ) ⑦偏僻.( ) ⑧存镭.( ) ⑨打搅.( ) ⑩诞.辰( ) ⑪时髦.( ) ⑫一隅.( ) ⑬荆棘.( ) 答案 ①mèn ②jì ③jìn ④zhēn ⑤qú ⑥yù ⑦pì⑧léi ⑨jiǎo ⑩dàn ⑪máo ⑫yú ⑬jí(2)多音字①予⎩⎪⎨⎪⎧ 授予.( )予.取予求( ) ②症⎩⎪⎨⎪⎧ 病症.( )症.结( ) ③稽⎩⎪⎨⎪⎧ 滑稽.( )稽.首( ) ④晕⎩⎪⎨⎪⎧眩晕.( )晕.车( ) 答案 ①yǔ/yú ②zhènɡ/zhēnɡ ③jī/qǐ ④yūn/yùn 2.给下列形似字组词 (1)⎩⎪⎨⎪⎧ 癯( )矍( ) (2)⎩⎪⎨⎪⎧箴( )缄( )(3)⎩⎪⎨⎪⎧ 诞( )涎( ) (4)⎩⎪⎨⎪⎧ 嚣( )器( )答案 (1)清癯/精神矍铄 (2)箴言/缄默 (3)诞辰/垂涎三尺 (4)喧嚣/器重二、词语积累1.理解运用(1)离群索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漫不经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离开同伴而过孤独的生活。
(2)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新教材高中部编版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学案第四单元14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
14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开卷有益天问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谁能极之?冯翼惟象,何以识之?明明暗暗,惟时何为?阴阳三合,何本何化?圜则九重,孰营度之?……请问远古开始之时,谁将此态流传导引?天地尚未成形之前,又从哪里得以产生?明暗不分浑沌一片,谁能探究根本原因?迷迷蒙蒙这种现象,怎么识别将它认清?白天光明夜晚黑暗,究竟它是为何而然?阴阳参合而生宇宙,哪是本体哪是演变?天的体制传为九重,有谁曾去环绕量度?……文化传承与理解文学常识关增建,1956年生,科学史博士,1984年考入中国科技大学读研究生,师从李志超、钱临照教授。
毕业后,进入郑州大学工作,1995年任郑州大学文博学院院长,同年破格晋升教授。
2000年调入上海交大,现为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写作背景中国古代关于宇宙结构学说的争论有很多,其中浑盖之争——浑天说和盖天说的争论最为严重。
浑天说与盖天说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上两大主流学派的理论,两派都创造了许多天文仪器,用于观测、记录、研究和演示天象。
浑天学派的浑天仪和浑象奇瑰雄浑,在历史上备受推崇;盖天学派的圭表也广为世人所知。
今天再进行浑盖之争当然已经毫无意义,但如果把盖天图仪纳入人类天文学史,则依然是很有意义的。
相关知识中国古代的宇宙学说:浑天说,盖天说一、浑天说浑天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宇宙学说,也是古代天文学的一个学派。
肇端于西汉落下闳,形成体系于东汉张衡。
西汉末期的扬雄和桓谭最早谈到“浑天说”。
扬雄在《法言·重黎》中说:“或问浑天,曰:落下闳营之,鲜于妄人度之,耿中丞像之。
几几乎,莫之能违也。
”《宋书》称这三人是“制造浑仪”的人,落下闳是首创者。
有些人猜想浑天说和浑仪制造发生在落下闳之前的先秦时代,但是,至今尚未找到有力的证据。
东汉顺帝时,张衡又制浑仪,并著《浑天仪注》,文曰:“天如鸡子,地如鸡中黄,孤居子天内。
天大而得小。
天表里有水。
2021_2022学年高中语文第八单元科学之光天工开物两则教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天工开物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及对策:本文两篇文章?稻?和?冶铁?从体裁方面来说都是科技说明文,学生对课文所涉及到的农业和手工业知识了解有限,许多学生可以说是“不识稼穑,不辨黍麦〞,不了解水稻经历了怎样复杂繁琐的种植过程才被端上饭桌的,更不要说冶铁技术了。
生活中学生缺少观察实践的时机,书中所讲与学生生活相距甚远。
针对这种情况,我策略有三:1、细读原文,吃透文章。
2、图表梳理,化繁为简。
3、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有更直观的理解。
教学目标:1、预习环节引导学生掌握重要文言词语,疏通文意。
2、通过对文段的细致解读,明晰?稻?一文所介绍的稻种类别、种植步骤、收获成熟周期以及一些特殊品种等知识点。
3、引导学生运用图表法归纳总结?冶铁?一文的知识点。
4、了解封建时代文人冲破科举考试的束缚,转而关注民生问题,献身科技事业的伟大精神,认识中国古代科技曾经有过的辉煌成就,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比拟归类,指导学生运用图表分析文本内容。
2、引导学生明白作者重农、惜农、敬农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由诗歌?悯农?导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同学们知道我们碗中的颗颗米粒是怎么来的吗?古人又是怎么记载水稻的呢?二、分析文本1、知人论世,总体了解?天工开物?依次:ppt2 单元总览ppt3-4介绍?天工开物?ppt5介绍作者宋应星ppt6 两课生字词带读〔字、词、文意在预习时已作布置〕边播边讲,依次推进。
2、分析文本?稻?凡稻种最多。
不粘者,禾曰秔,米曰粳。
粘者,禾曰稌,米曰糯〔南方无粘黍,酒皆糯米所为〕。
质本粳而晚收带粘〔俗名婺源光之类〕,不可为酒,只可为粥者,又一种性也。
凡稻谷形有长芒、短芒〔江南名长芒者曰浏阳早,短芒者曰吉安早〕、长粒、尖粒、圆顶、扁面不一。
其中米色有雪白、牙黄、大赤、半紫、杂黑不一。
引导学生注意不同颜色的关键字,学着用提取关键词的方法迅速梳理信息。
湖南省衡南县第九中学高二语文 第八单元科学之光 第三学时学案 新人教版
习目的1、学习《麻叶洞天》,体会《徐霞客游记》科学知识与文学语言完美融合的写作风格,认识徐霞客在科学史上的地位。
2、进一步打文言基础,诸如文中的文言实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知识链接1、徐霞客(1586—1641),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江苏江阴人。
明朝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
他经30年考察撰成的60万字《徐霞客游记》,开辟了地理学上系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既是系统考察祖国地貌地质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绘华夏风景资源的旅游巨篇,还是文字优美的文学佳作,在国内外具有深远的影响。
徐霞客,幼年好学,博览群书,尤钟情于地经图志。
少年即立下了“大丈夫当朝游碧海而暮苍梧”的旅行大志。
徐霞客的旅游生涯,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8岁以前的纪游准备阶段。
重点放在研读祖国的地理文化遗产,并凭兴趣游览太湖、泰山等地,没有留下游记。
第二阶段为28岁(1613)至48岁(1633)的纪游前段,历时20年,游览了浙、闽、黄山和北方的嵩山、五台、华山、恒山诸名山。
但游记仅写了一卷,约占全书的十分之一。
第三阶段为51岁(1636)至54岁(1639)为纪游后段,历时4年,游览了浙江、江苏、湖广、云贵等江南大山巨川,写下了9卷游记。
徐霞客的足迹遍及今16个省、市、自治区。
他不畏艰险,曾三次遇盗,数次绝粮,仍勇往直前,严谨地记下了观察的结果。
直至进入云南丽江,因足疾无法行走时,仍坚持编写《游记》和《山志》,基本完成了60万字的《徐霞客游记》。
55岁(1640)云南地方官用车船送徐霞客回江阴。
56岁(1641)正月病逝于家中。
遗作经季会明等整理成书,广泛流传。
2、《徐霞客游记》以日记体为主的中国地理名著。
徐弘祖经30多年旅行,写有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等名山游记17篇和《浙游日记》、《江右游日记》、《楚游日记》、《粤西游日记》、《黔游日记》、《滇游日记》等著作,除佚散者外,遗有60余万字游记资料。
死后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记》。
湖南省蓝山二中高二下学期语文精品教案第八单元 科学之光人教版.doc
第八单元科学之光教学目标:学习《〈天工开物〉两则》,了解封建时代文人冲破科举考试的束缚,转而关注民生问题,献身科技事业的伟大精神,认识中国古代科技曾经有过的辉煌成就。
教学重点:1、掌握文中重要文言词语,提高文言阅读能力;2、了解中国科学文化在历史上曾经有过的辉煌,感受科学的价值和魅力;3、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热爱科学。
教学时数:1课时一、导入新课:1、选文:本单元选读两部中国古代科技名著,《天工开物》和《徐霞客游记》。
这两部著作,都产生于明代末年的17世纪,一个堪称技术百科全书,一个堪称地学百科全书,体现了中华民族古代科技的伟大成就,是曾经闪耀在我们这个古老民族历史上的“科技之光”。
2、社会背景:明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鼎盛时期,生产力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农业和手工业的繁荣,带动了商品经济的发达,促进了思想解放运动,古老的封建坚冰开始松动、融化。
虽然作为封建王朝统治工具的程朱理学仍在思想领域占据统治地位,但逞日趋没落之势。
一些开明知识分子,一些忧国忧民的有识之士,有感于社会的动乱,吏治的黑暗,开始意识到寻章摘句、死背经书、空谈性命的虚无。
他们经过艰难的抉择,把注意力转向对当时生产技术的总结和对自然现象的探索上,于是出现了一批科学家和科技著作。
如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的《本草纲目》(李时珍),古代农业科学的集大成之作《农政全书》(徐光启),科学与艺术融会贯通的《乐律全书》(朱载增)等,而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也是其中的佼佼者。
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认为,明代科学家的科学活动虽然不一定与西方科学有联系,但其学术水平足以与之匹敌。
三、《天工开物》简介:《天工开物》记载和总结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农业和手工业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就。
全书共十八卷,分别记述了粮食生产和加工、纺织和染色、制盐、制糖、陶瓷制造、金属冶炼和加工、采矿、榨油、造纸、酿造、颜料、车船、兵器和珠玉的生产过程、工具设备和生产工艺等。
2019-2020年高二物理下学期《光的》导学案
2019-2020年高二物理下学期《光的》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反射定律的确切含义,并能用来解释有关现象。
2、理解折射定律的确切含义,并能用来解释有关的光现象和计算有关的问题。
3、知道折射率的定义及其与光速的关系,并能用来进行有关的计算。
4、知道反射和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并能用来处理有关的问题。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光的折射定律、折射率概念。
难点:光的折射定律和折射率的应用。
一、光的反射定律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问题:1、光的反射现象: 光射到两种介质界面时,有一部分光返回到介质中的现象 。
2、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处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三线共面,两角相等)。
3、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二、光的折射现象及折射定律1、光的折射现象: 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在界面处发生的现象 。
2、折射光线: 介质2内的光线 ,如右图中的 OB 。
3、折射角: 折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 ,如右图中的 θ3 。
发生折射现象的同时也会发生反射现象(如上图)。
4、折射现象中光路也是可逆的。
5、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下表为光以不同的入射角从空气射入水中时折射角的变化情况,认真观察下表数据,可以得出什么结论?① 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 。
②入射角的正弦(sin i )与折射角的正弦(sin r )成正比,即sin i /sin r =常数。
说明:大角增大(或减小)得快,小角增大(或减小)的慢。
6、折射定律: 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成正比 。
即:三、折射率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问题:1、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n 12是个 常数 ,它与入射角、折射角的大小 无关 ,只与两种介质的 性质 有关。
2、光从真空射向其它介质时,此常数用 n 表示,不同介质的常数 n 不同,即此常数与 介质 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衡南县第九中学高二语文第八单元科学之光第三学时学案新人
教版
习目的
1、学习《麻叶洞天》,体会《徐霞客游记》科学知识与文学语言完美融合的写作风格,认识徐霞客在科学史上的地位。
2、进一步打文言基础,诸如文中的文言实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知识链接
1、徐霞客(1586—1641),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江苏江阴人。
明朝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
他经30年考察撰成的60万字《徐霞客游记》,开辟了地理学上系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既是系统考察祖国地貌地质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绘华夏风景资源
的旅游巨篇,还是文字优美的文学佳作,在国内外具有深远的影响。
徐霞客,幼年好学,博览群书,尤钟情于地经图志。
少年即立下了“大丈夫当朝游碧海而暮苍梧”的旅行大志。
徐霞客的旅游生涯,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28岁以前的纪游准备阶段。
重点放在研读祖国的地理文化遗产,并凭兴趣游览太湖、泰山等地,没有留下游记。
第二阶段为28岁(1613)至48岁(1633)的纪游前段,历时20年,游览了浙、闽、黄山和北方的嵩山、五台、华山、恒山诸名山。
但游记仅写了一卷,约占全
书的十分之一。
第三阶段为51岁(1636)至54岁(1639)为纪游后段,历时4年,游览了浙江、江苏、湖广、云贵等江南大山巨川,写下了9卷游记。
徐霞客的足迹遍及今16个省、市、自治区。
他不畏艰险,曾三次遇盗,数次绝粮,仍勇往直前,严谨地记下了观察的结果。
直至进入云南丽江,因足疾无法行走时,仍坚持编写《游记》和《山志》,基本完成了60万字的《徐霞客游记》。
55岁(1640)云南地方官用车船送徐霞客回江阴。
56岁(1641)正月病逝于家中。
遗作经季会明等整理成书,广泛流传。
2、《徐霞客游记》以日记体为主的中国地理名著。
徐弘祖经30多年旅行,写有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等名山游记17篇和《浙游日记》、《江右游日记》、《楚游日记》、《粤西游日记》、《黔游日记》、《滇游日记》等
著作,除佚散者外,遗有60余万字游记资料。
死后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记》。
世传本有10卷、
12卷、20卷等数种。
主要按日记述作者1613~1639年间旅行观察所得,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作详细记录,在地理学和文学上卓有成就。
在记游的同时,还常常兼及当时各地的居民生活、风俗人情、少数民族的聚落分布、土司之间的战争兼并等等事,多为正史稗官所不载,具有一定历史学、民族
学价值。
《徐霞客游记》被后人誉为“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
3、麻叶洞位于湖南茶陵平水乡水源村境内,在云阳山下,与秦人古洞是姊妹洞。
按徐霞客“游麻叶洞”一文记载,麻叶洞幽深曲折,只是洞中狭窄之地较多,不太好进去,但其中的美丽胜景,则是他所游览过的洞中最吸引人的。
自主学习
1、分组自学课文,疏通文意
2、积累基础知识
通假字:
古今异义词:
一词多义:
3、解释下列句中加匡词的意义和用法:
十七日)去上清三里,得麻叶洞北则枣核西垂。
束涧下流夹峙如门耸石屼突
涧捣其西涧西有石崖南向
环如展翅,东瞰涧中回崖之下,亦开一隙
循小溪至崖之西胁乱石间水穷于下,窍启于上
初觅炬倩导不能摄服
余岂能以身殉耶”余乃过前村
若读书人樵者腰镰,
耕者荷锄织者投杼,
童子之牧者余两人乃以足先入,历级转窦,递炬而下可以侧身矫首
乃始以炬前向。
乃先以炬入,
后蛇伏以进背磨腰贴,
乃度此内洞之一关。
东西亦横亘
其隘与低与前一辙内层亦横裂
其东北裂者上一石坳至此石幻异形
肤理顿换,片窍倶灵。
渐入渐束
如涧底洁溜,第干燥无水,
不特免揭厉,乱石轰驾高叠
由其隙皆可攀跻而上。
光由隙中下射
由层石下北循涧底入
其隘甚低
合作探究
1、师生共同完成以上任务
2、本文在写作上有何特异之处?
写作特色
我的疑惑
归纳总结
训练评估
《非常学案》70页——73页之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