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老庄美学思想比较

合集下载

感性与诗性:孔子美学和庄子美学之比较

感性与诗性:孔子美学和庄子美学之比较

《感性与诗性:孔子美学和庄子美学之比较》摘要:所以,与其说庄子美学存在着感性追求,不如说庄子美学更眷注于“超感性”的精神存在,“游于艺”的“艺”所指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也包括音乐艺术在内,其次,庄子美学的诗性生成策略,包含着“游”“忘”“心斋”“县解”等具体方法颜翔林章辉摘要:孔子美学和庄子美学代表着中国古典美学的两个重要派别和不同的思想策略,两者之间既有显著的理论分野,也有潜在的逻辑关联。

海内外学术界对孔子美学和庄子美学及其关联已有连篇累牍之阐释,但依然存在盲点。

孔子和庄子均以“感性与诗性”的辩证关联为核心命题,并以此作为美学理论的基石,展开对主体与现象之间关系的审美运思,从而建构系统而精湛的美学理论:对“感性”之探究是两者美学思想的共同逻辑起点;“乐”则同时构成两者美学之生命世界的基本意义与审美乌托邦;“诗性生成”是两者美学的目的论归宿。

关键词:感性;诗性;乐;生存孔子和庄子分别代表着中国古典美学的两个重要派别和不同的思想策略。

孔子的儒家美学和庄子的道家美学,两者之间既有显著的理论分野,也有潜在的逻辑关联。

海内外学术界对孔子美学和庄子美学及其关联已有连篇累牍之阐释,但依然存在盲点。

如果说孔子美学是以道德本体为核心的人本主义美学,那么,庄子则是以自然本体为基石的怀疑主义美学。

孔子和庄子均以“感性与诗性”的辩证关联为核心命题,并以此作为美学理论的基石,展开对主体与现象之间关系的审美运思,从而建构各自的话语体系,呈现精湛的美学理论。

一、感性:审美之前提孔子这位华夏文化的至尊偶像,迄今依然被笼罩了诸多虚假意识的尘埃。

一方面,对孔子的误读源于外来文化的傲慢与偏见,尤其是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中对孔子的评说,代表了欧洲中心论和旧形而上学的独断论对东方文化的歧视和无知。

且遗憾的是,国内诸多学人一度将黑格尔对孔子的偏见当成了“正见”或“洞见”;另一方面,对孔子的曲解来源于现代历史上革命乌托邦所派生的思维暴力。

孔孟老庄墨的论说风格

孔孟老庄墨的论说风格

孔孟老庄墨的论说风格各具特色,具体如下:
孔子:孔子的语言风格平实、朴素,注重逻辑和内在的连贯性。

他的话语富有启发性,常常以形象生动的方式表达思想,具有强烈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

孟子:孟子的语言风格富有气势,擅长用比喻、寓言等形象生动的手段来阐述自己的思想。

他的话语中充满热情和信念,具有强烈的感召力和说服力,能够激发听者的情感共鸣。

老子:老子的语言风格简约、深邃,常常以短小精悍的语句表达思想。

他善于用矛盾、相反的词语来阐述道理,引人深思。

老子的语言中充满智慧和哲学思考,对后世影响深远。

庄子:庄子的语言风格汪洋恣肆、文思奇幻,引物连类,取象之深厚,善于用寓言来阐述思想。

他的论说文恢宏大气,富有想象力,且善于使用比喻和象征的手法来表达深邃的思想。

墨子:墨子的语言风格质朴明快、善于类推,他的论说文逻辑严谨、观点明确,且善于通过实例来阐述自己的思想。

墨子的言辞平实而有力,强调实践性和实用性。

总的来说,孔孟老庄墨的论说风格各具特色,或平实、或气势、或简约、或汪洋恣肆、或质朴明快,他们的语言风格和论说方法都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思想深度。

孔孟思想之比较(异同点)16页

孔孟思想之比较(异同点)16页

孔孟思想之比较(异同点)16页孔孟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的核心之一,其中“孔家”和“孟家”是两个主要的流派。

虽然他们都从“仁”和“礼”方面来研究和传承儒家思想,但在具体的思想内容上,两者有很多的异同点。

接下来,我们将会从多个方面进行比较。

一、关于“仁”的内涵1. 义利之争孔子提出的“仁”涵盖着很多方面,其中包括爱人、敬上、诚信、孝悌、辅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

对“仁”的解释,孔子本人也曾经出现过矛盾的情况,例如,他曾经以利益为重,主张个人需要先追求自己的利益,之后才考虑到义。

而一些弟子则认为,“仁者先心诚而后行,利之后也”。

相比之下,孟子侧重强调“仁者先义之,后利之”,反对以利为先,倡导以义为先的原则。

2. 至诚之道孟子与孔子一样崇尚“诚”这一核心价值,但他提出了“至诚唯美”这一观点,也就是说,孟子认为最高境界是在事物中追求至诚,即在一切行为、言语、思想中坚持真、实、诚,才能够达到完美的境界。

孔子和孟子都非常重视“礼”的观念,他们认为“礼”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合理行为规范的核心,是人类社会正常运转的基石。

不过,两者在具体内涵上仍然存在不同。

1. 礼的意义和价值孔子认为,“礼”是通过一系列仪式、规矩和仪态来达到防止混乱和维持秩序的目的。

而孟子则进一步强调,“礼”是一种超越了单纯仪式的人类道德规范,更是一种理性认识与实践的标准。

在孟子看来,只有通过遵守社会的“礼”,才能够建立一个和谐、稳定、有序的社会,从而实现各类人群之间的互惠互利。

2. 礼的表现形式孔子在处理社会问题时比较倾向于用“礼”这种形式化的外在习惯来解决问题,他认为“礼”是既包含感性又包含形式理性的。

而孟子则认为“礼”不只是一系列的形式化行为,更是透过具体行为方式而体现的非常深刻的人际关系。

三、关于政治形态孔子和孟子在政治形态上也有不同的理念。

1. 政治观念孔子认为,政治是统治者的责任,核心应当是君主制度。

他强调依据等级、礼仪和尊重纲常来组织社会的秩序,他也支持君王有绝对的管理责任,以确保社会稳定。

孔孟思想之比较(异同点)

孔孟思想之比较(异同点)

孔孟思想之比较(异同点)孔孟思想的比较与继承“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他建立了以“仁”为中心,“仁”“义”“礼”三者既有区别又互相联系的一个道德学说整体。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道德思想,他倡导持志养气,重视立志,反求诸己,改过迁善,意志锻炼。

孔子首开私学,创立儒家学派。

孟子继承了孔子学说,对儒家学派的传播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孟子的学术思想一部分继承于孔子的思想,另一部分则是孟子自己的创造,而这后一部分内容已经大大地超越了孔子。

一、孔孟思想主张的共同点在“仁”方面,孔孟都主张“仁者爱人,人恒爱之”。

也就是说,他们二人不约而同的认为“仁”对一个人的情操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他们认为: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自身的“仁”,才能靠这种魅力影响和感化他人的,也才能又凭此效力于社会奉献于他人的,否则“为人者难成君子”,“为王者难得天下矣。

”1、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雍也》)2、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3、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4、仲弓问仁。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在轻名利重节操、反战争求和平、兴学堂去愚昧等诸多方面孔孟都有相同理念。

继承孔子这种将心比心、由己及人的思想在孟子的思想中得到继承与发展。

1、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之。

爱人者,人常爱之。

敬人者,人常敬之。

(《孟子·离娄下》)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

(《孟子·梁惠王》)孟子“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对孔子思想的超越。

二、孔孟思想主张的不同点:1. 人性问题。

孔子主张“仁”为根本,而孟子主张“义”为首要。

孔孟老庄思想比较研究

孔孟老庄思想比较研究

孔孟老庄思想比较研究总目录第一章孔孟与老庄异同之概说第一节孔孟老庄存在于我们身边第二节孔孟老庄在近代的坎坷历程第三节孔孟老庄在今天的思想文化价值第二章孔孟老庄的辩证思想之比较第一节《老子》的素朴的辩证法思想一、老子比较系统地揭示出事物的存在是相互依存的,而不是孤立的二,提示大家要重视对立面的作用三,老子认为事物的发展到某种极限的程度时,就改变了原有的状况,而转变成它的反面了第二节庄子的“齐物论”相对主义哲学打破独断论的辩证意义一、“齐物论”之形成二、“齐物论”的本质三、“齐物论”独特意义与作用第三节孔子“中庸”论的辩证法思想一、原“中庸”二、世俗对中庸的误解及辩正三、中庸的利害功用第四节孟子“中”“权”等辩证法思想一、“中”是针对偏激片面的二、“权”是矫正保守呆板的三、其他辩证法思想第五节孔孟老庄辨证思想异同比较第三章孔孟老庄的美学思想之比较第一节孔子的美学思想第二节孟子的美学思想第三节老子的美学思想第四节庄子的美学思想第五节小结第四章孔孟老庄的天命鬼神观之比较第一节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对孔子天命鬼神观的论述第二节孔孟的天命鬼神观38附一、荀子的天论附二、董子的“天人合一”论附三、孟子天道观若干问题初探附四墨子的“天志”、“明鬼”的宗教思想第三节老子自然无为的天道观和无神论思想第四节天人关系问题上儒道思想的异同第五章孔孟老庄的经济思想之比较第一节、孔子的经济思想一、财富观二、生产与流遍概念三、分配与消费观念四、财政思想五、孔子经济思想的总考察六、子贡的经济观点七、《大学》《中庸》的经济思想八、大同、小康论第二节、孟子经济思想一、孟子的义利观二、孟子的恒产理论三、孟子的分工和劳动理论四、孟子的财政赋税理论五、简短的结语第三节道家的经济思想一、道家经济思想产生的客观基础二、杨朱的贵己论三、道家代表作——老子中的经济思想四、庄周的经济观点五、道家经济思想的影响第四节儒道经济思想比较第六章孔孟老庄的教育思想之比较第一节孔子教育思想一、生平和教育活动二、“有教无类”三、论教育作用四、教育目的和任务五、教学内容六、教学方法论七道德教育的内容八、道德教育的过程和方法九、论教师和师生关系第二节孟子教育思想一、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性善论二、道德教育思想五、教学思想第三节、老庄及黄老学派的教育思想第四节儒道教育思想异同第七章孔孟老庄的处世哲学之比较第一节孔子的处世哲学一、人生进退穷达的总原则二、永远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三、生死观四、交友之道五、严于律己,加强各方面修养第二节孟子的处世哲学一、充分张扬自我、气节、尊严二、加强个人修养第三节老子的处世哲学一、生而不有,功成而弗居二、不自见、是、伐、矜三、勿轻、易、躁四、修养高的标志五、懂得相反相成六、提醒注意人皆慕之的反面第四节庄子的人生哲学一、人生应当把不受任何束缚的自由,当作最高的境界来追求。

孔孟老庄思想

孔孟老庄思想

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既互相排斥,又互相吸收;既互相对立,又互相融和。

他们恰恰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可或缺和赖以互补的两个方面。

在此意义上来说,儒道本是一家。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来说,他们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

即便是在儒学一统天下的时期,道家思想也并没有泯灭,它以各种形式渗透到儒学、佛学之中,渗透到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无形中影响着中国人的人生态度,这正体现了道家思想的潜隐特点。

儒、道两家思想,一个刚健有为,一个柔顺因循;一个入世进取,一个潜隐退守,这是他们达到相通和互补的真正前提。

所以,许多中国古代文人才能入世为儒,出世为道,或者熔儒道于一炉,张弛相济,进退自如。

从历史渊源来看,春秋战国时代,随着奴隶制度逐渐解体,我国进入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

一部分奴隶主贵族逐渐失去了他们原有的经济和政治上的特权地位,成为贫民或者奴隶。

其中一部分人结草为庐,结伴而耕,避世隐居。

《论语》中把他们叫做"逸民"或"隐者"。

这些人对弱肉强食、离乱痛苦的现实社会,表示强烈的不满,和孔子、孟子、老子、庄子一样,他们痛斥"天下无道"!在这同一个时代,儒家和道家走着两条不同的道路。

儒家直面现实社会,力求探索一条改造客观世界的道路,即便是个人的修身养性,最终也是为了治国平天下。

孔子认为,他与那些逸民、隐者的区别就在于"无可无不可"(《论语·微子》)。

用孟子的话来解释,就是:"孔子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

"孔子一向主张:"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论语·泰伯》)但实际上不管天下"有道"还是"无道",他似乎没有一点退隐的意思。

为了改变这个"无道"的世界,尽管他四处碰壁,却百折不挠,骨子里还是那股劲:"知其不可而为之"。

最新-简论孔孟、老庄文论之比较 精品

最新-简论孔孟、老庄文论之比较 精品

简论孔孟、老庄文论之比较简论孔孟、老庄文论之比较李苏娟,杨丽丽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学院,哈尔滨150080摘要先秦文论特别是儒道文论从先秦到明清,一直在不断的发展。

而儒道两家文论也并非相互排斥,两者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合,相互吸收,共同形成了中国古代文论的精髓。

关键词孔孟;老庄;文论中图分类号1092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1002-2589201902-0142-02儒家之学,《汉志》云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

道家之学,《汉志》云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

儒道学术虽源出不同,然殊途同归,均为助人君之术。

早期儒道两家很少将注意力集中在文学艺术的评述上,更多的是专注于政治。

但儒道思想确对后世文论影响深远,并且儒道两家代表——孔孟、老庄也在一定程度上实践着自己的文论观。

一、孔孟、老庄文论之产生儒道文论以孔孟、老庄为其代表。

就儒家文论而言,对文艺和政治、社会、伦理等方面的关注较多。

儒家提倡仁政,就不得不要求文学作品为政治等服务,从季札观乐开始,就初见端倪。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了吴公子季札来鲁观乐的事情,其中季札对《诗》和舞作了一翻评价,而这些评价和孔子对《诗》的评价大体相当。

季札评《周南》、《召南》云美哉,始基之矣,犹未也,然勤而不怨矣。

其是说二诗声律美妙,并且是王化之基,但是犹有商纣,不能够尽善,但是虽未能够安乐,但其音仍不怨怒。

《论语·阳货》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而立也与?’马融注云《周南》、《召南》,国风之始,乐得淑女,以配君子,三纲之首,王教之端,故人而不为,如向墙而立。

孔孟思想之比较(异同点)

孔孟思想之比较(异同点)

孔孟思想的比较与继承“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他建立了以“仁”为中心,“仁”“义”“礼”三者既有区别又互相联系的一个道德学说整体。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道德思想,他倡导持志养气,重视立志,反求诸己,改过迁善,意志锻炼。

孔子首开私学,创立儒家学派。

孟子继承了孔子学说,对儒家学派的传播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孟子的学术思想一部分继承于孔子的思想,另一部分则是孟子自己的创造,而这后一部分内容已经大大地超越了孔子。

一、孔孟思想主张的共同点在“仁”方面,孔孟都主张“仁者爱人,人恒爱之”。

也就是说,他们二人不约而同的认为“仁”对一个人的情操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他们认为: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自身的“仁”,才能靠这种魅力影响和感化他人的,也才能又凭此效力于社会奉献于他人的,否则“为人者难成君子”,“为王者难得天下矣。

”1、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雍也》)2、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3、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4、仲弓问仁。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在轻名利重节操、反战争求和平、兴学堂去愚昧等诸多方面孔孟都有相同理念。

继承孔子这种将心比心、由己及人的思想在孟子的思想中得到继承与发展。

1、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之。

爱人者,人常爱之。

敬人者,人常敬之。

(《孟子·离娄下》)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

(《孟子·梁惠王》)孟子“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对孔子思想的超越。

二、孔孟思想主张的不同点:1. 人性问题。

孔子主张“仁”为根本,而孟子主张“义”为首要。

孔子要求人们尊奉“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天下之民莫非王臣”的愚忠思想,他因此也就要求人们忍辱负重,无怨无悔,要“温良恭俭让”。

孔孟思想之比较(异同点)

孔孟思想之比较(异同点)

孔孟思想的比较与继承“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他建立了以“仁”为中心,“仁”“义”“礼”三者既有区别又互相联系的一个道德学说整体。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道德思想,他倡导持志养气,重视立志,反求诸己,改过迁善,意志锻炼。

孔子首开私学,创立儒家学派。

孟子继承了孔子学说,对儒家学派的传播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孟子的学术思想一部分继承于孔子的思想,另一部分则是孟子自己的创造,而这后一部分内容已经大大地超越了孔子。

一、孔孟思想主张的共同点在“仁”方面,孔孟都主张“仁者爱人,人恒爱之”。

也就是说,他们二人不约而同的认为“仁”对一个人的情操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他们认为: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自身的“仁”,才能靠这种魅力影响和感化他人的,也才能又凭此效力于社会奉献于他人的,否则“为人者难成君子”,“为王者难得天下矣。

”1、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雍也》)2、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3、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4、仲弓问仁。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在轻名利重节操、反战争求和平、兴学堂去愚昧等诸多方面孔孟都有相同理念。

继承孔子这种将心比心、由己及人的思想在孟子的思想中得到继承与发展。

1、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之。

爱人者,人常爱之。

敬人者,人常敬之。

(《孟子·离娄下》)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

(《孟子·梁惠王》)孟子“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对孔子思想的超越。

二、孔孟思想主张的不同点:1. 人性问题。

孔子主张“仁”为根本,而孟子主张“义”为首要。

孔子要求人们尊奉“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天下之民莫非王臣”的愚忠思想,他因此也就要求人们忍辱负重,无怨无悔,要“温良恭俭让”。

老庄与孔孟哲学

老庄与孔孟哲学
尽管孔子不拒绝利,但仍以义为原 则;他所真正追求的是生命的精神 价值。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果得到 “道”,即获得了生命的终极价值, 他就会达到从心所欲、超然自拨的 境界,真正进入自由王国。
老子: 形上学的确立与心性的发现
(15)在否定“智”、“欲”的 同时,文化也被否定了,而代之完 全自然的,小国寡民的社会。老子 所追求的是消除异化、维护主体性, 片面地把其社会思想理解为愚民政 策是不客观的。
老子哲学的主要贡献有四
(16)其一,建立了一套搏大情深的形 上学体系,并揭示了循环运动,对立统 一等规律,成为中国古代形上学的源关 活水;其二,道论的提出,彻底否定了 天命鬼神的地位,使人成为天地间真正 的主人,具有某些民主因素;其三,第 一次论证了人的本来面目,在消除异化 方面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其四,提出 了一种超常的认识方式,在破除主观性 等方面较有价值。
老子哲学主要缺陷亦有四
其一,他虽然指出万物的本性是自 然无为、柔弱、清静等,并认为这 是由道赋予的,但他没有说明其对 立面如有为、刚强、躁动等是怎么 回事,其来源如何;其二,他的规 律论具有明显的循环论倾向;
老子哲学主要缺陷亦有四
其三,从理论上讲,老子的返道论 的确可以避免异化现象,但它没有 解决人和社会的发展问题,并且在 现实上也是行不通的;
老庄与孔孟哲学
发源于黄河流域的华夏文化和发源 于长江流域的荆楚文化是当时两种 最强壮、发展水平最高的文化,它 们完全具备孕育大哲学家的文化条 件,所以中国最早的哲学家老子、 孔子分别产生于这两个地区并非偶 然。
老庄与孔孟哲学
中国哲学建立的学术思想背景主要 有三:一是天命鬼神观念。它产生 于原始社会,西周时期有重要发展。 首先是命运之命的出现,其次是认 为人事对它有反作用,并开始怀疑 它,周公更提出“敬德”的观点, 这标志着人文主义思潮的出现。

孔孟思想比较

孔孟思想比较

(一)孔孟思想的比较与继承“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他建立了以“仁”为中心,“仁”“义”“礼”三者既有区别又互相联系的一个道德学说整体。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道德思想,他倡导持志养气,重视立志,反求诸己,改过迁善,意志锻炼。

孔子首开私学,创立儒家学派。

孟子继承了孔子学说,对儒家学派的传播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孟子的学术思想一部分继承于孔子的思想,另一部分则是孟子自己的创造,而这后一部分内容已经大大地超越了孔子。

1、孔孟思想主张的共同点2、孔孟思想主张的不同点(二)强化训练1、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6分)孟子曰:“事孰为大?事亲为大。

守孰为大?守身为大。

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

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之闻也。

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

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

”(《孟子·离娄上》)(1)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孟子说:“侍奉谁最重要?侍奉父母双亲最重要。

守护谁最重要?守护自己最重要。

”守护自己的意思是守护自身的操守,不失去白己的节操。

B、孟子欣赏不失去自己的节操而又能侍奉父母的人,对那些失节而侍奉父母的人是鄙弃的。

在孟子看来,“孝”固然重要,但“守身”更重要。

C、孟子对失节而能侍奉父母的人并不是鄙弃的,只是说没听说过而已,在孟子看来,“事亲”足最根本、最重要的,所以“孝”比“守身”更重要。

D、孟子既肯定“事亲”,也肯定“守身”。

“孝”不仅是侍奉父母,子女立身行道,守节不改,以显父母,是“孝”的最高境界。

孟子这段话丰富了孝的新内容。

(2)请结合本段内容,简要说说你对“事亲”和“守身”的理解。

(3分)2、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6分)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曰:“敢问其次。

”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曰:“敢问其次。

”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简论孔孟、老庄文论之比较

简论孔孟、老庄文论之比较

简论孔孟、老庄文论之比较简论孔孟、老庄文论之比较简论孔孟、老庄文论之比较李苏娟,杨丽丽(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学院,哈尔滨 150080)摘要:先秦文论特别是儒道文论从先秦到明清,一直在不断的发展。

而儒道两家文论也并非相互排斥,两者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合,相互吸收,共同形成了中国古代文论的精髓。

关键词:孔孟;老庄;文论中图分类号:H10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2-0142-02儒家之学,《汉志》云:“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

”道家之学,《汉志》云:“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

”儒道学术虽源出不同,然殊途同归,均为助人君之术。

早期儒道两家很少将注意力集中在文学艺术的评述上,更多的是专注于政治。

但儒道思想确对后世文论影响深远,并且儒道两家代表——孔孟、老庄也在一定程度上实践着自己的文论观。

一、孔孟、老庄文论之产生儒道文论以孔孟、老庄为其代表。

就儒家文论而言,对文艺和政治、社会、伦理等方面的关注较多。

儒家提倡“仁政”,就不得不要求文学作品为政治等服务,从季札观乐开始,就初见端倪。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了吴公子季札来鲁观乐的事情,其中季札对《诗》和舞作了一翻评价,而这些评价和孔子对《诗》的评价大体相当。

季札评《周南》、《召南》云:“美哉,始基之矣,犹未也,然勤而不怨矣。

”其是说二诗声律美妙,并且是王化之基,但是犹有商纣,不能够尽善,但是虽未能够安乐,但其音仍不怨怒。

《论语·阳货》:“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而立也与?’”马融注云:“《周南》、《召南》,国风之始,乐得淑女,以配君子,三纲之首,王教之端,故人而不为,如向墙而立。

”孔子对于二诗的推崇,可能更多的也是基于“王化之基”。

季札用“乐而不淫”来评价《豳风》,而孔子也用此标准来评价《关雎》等诗,可见,在当时“乐而不淫”是评价诗乐的一个标准。

孔孟老庄思想论述

孔孟老庄思想论述

老庄思想简论一道法自然观主张雕琢复朴的人性复归,纠编人性异化倾向主张至公精神,用以扼制人们过分的权利欲和占有欲崇柔尚雌精神内圣外王之道二反者道之动的辩证对待观和矛盾转化学说任何事物都是在相互对待的状态中存在着在这种对待关系中应从正面去透视负面意义,通过负面意义的把握去显示正面的内涵这种对待关系不是绝对永久保持,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三被褐怀玉的超然人格和崇尚自由的批判理性庄子认为世间不存在确定不变的是非标准,不承认任何绝对权威,因而对现实一切秩序的怀疑批判及否定及绝对追求自由心斋坐忘逍遥无待的境界忧患意识与隔离智慧超越的哲学与文芦的超越孔子思想孔子的伦理思想--“仁”。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仁”。

“仁”最简单的表述就是“爱人”,即对人尊重和同情,它是统摄“义、礼、忠、恕”等德行的最高理想, 也是个人修养的最高标准。

孔子的政治理论――“德治”与“正名”。

孔子提出“德治”的治国主张,认为统治者应“正己然后正人”, 以德治民。

他把“仁”扩充到政治领域, 要求君主爱民, 施行仁政。

他还提出“正名”的主张,认为上起天子、下至平民, 都应安守本分, 名实相符,并由此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人伦观。

孔子的天命观――敬鬼神而远之。

孔子主张“敬鬼神而远之”。

他主张祭祀, 是对鬼神表示诚敬的意思, 至于鬼神是否存在, 则可以不问。

相对于天命鬼神而言,孔子更注重人事,强调人的主观努力,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地位。

孔子的教育观--有教无类:他主张教育的对象不应分贵贱贤愚, 而要一视同仁, 开平民教育之先河。

因材施教:在教学方法方面,他提出“因材施教”,重视启发式教育,是现代民主个性化教育和启发式教育思想的源头。

学思并重:在治学方法上, 孔子主张学思并重, 认为“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均衡发展:对于学术的传授, 孔子教以“文、行、忠、信”四目, 并以“诗、书、礼、乐”等内容教导学生。

故孔子之教, 可谓重视德、智、体、美的均衡发展。

试论述孔孟、老庄的基本异同及其影响在后世的主要表现

试论述孔孟、老庄的基本异同及其影响在后世的主要表现

试论述孔孟、老庄的基本异同及其影响在后世的主要表现试论述孔孟、老庄的基本异同3及其影响一、孔孟的异同:相同点:(1)他们都注重人文主义的教育,即道德人格教育。

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

(2)孔子与孟子都推崇“仁”的思想,都讲求“仁者爱人”孔子注重道义之乐,孟子主张仁政,其实仁政就是礼治,因为仁是最高之德,所以仁政就是最高的礼德。

(3)孔子注重道义之乐,自然之乐,而孟子对自然之乐不但赞同,而且主张普及。

(4)孔子虽重礼、乐,反对人的性情是陶冶的功效,但也不忽视自然和人生关系的重要,与孟子重视利用自然以陶冶性情的功用无区别。

不同点:(1)孟子与孔子相比,孟子的新贡献主要在于把伦理范畴与人性善连接在一起。

孔子认为人性非全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而孟子认为人性是全善的,教育的作用在于存养和扩充仁、义、礼、智的善端,所以,人人都可以为善,人人都可以为尧舜。

(2)孔子注重言行,重视感情的陶冶。

孟子则认为知言可以辨别理性的得失,常将知言对举,特别注意意志的锻炼。

(3)孔子强调仁礼,是个人修身的必须,而他也最乐意春田宴乐。

孟子强调的仁是王道,爱民,是一种实现称霸野心道路的治国方式。

孟子把孔子的仁学思想,发展成一种仁政的学说,由仁爱之心,发展为统治者、最高的领导要关爱自己的百姓,要施仁政,儒家的思想又向前迈进一步。

(4)从两人的人格来看。

孔子偏向敦厚,而孟子则偏向愤世疾俗。

这与孔子的人生经历有关,孔子早年家贫,作过吹鼓手,也放过牛羊,他是自学成才,因而他自然就养成了谦逊的性格,他向长者请教时也总是恭恭敬敬。

孟子则不同,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孟子把个人与社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他以解民倒悬为己任,自然是看不惯诸侯们的那一套的,百姓的血流在他的眼中,哀号回荡在他的心中,这更激起他的愤世疾俗。

(5)孔子很赞同管仲,他说“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

他也赞同用适当的刑罚来惩戒,不过,他不赞成滥施刑罚。

孟子则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孟老庄美学思想比较周瑾儒道之学重在人生,本无意论美,其美学思想皆出自审美化的人生哲学。

故,论儒道美学即论其哲学也,亦即论其人生境界观也。

一孔孟之学以"仁"为根本,"成仁"乃其理想;老庄之言以"道"为宗尚,"体道"是其归宿。

两家本旨多有不同,前贤有治世治身之说,时彦有入世超世之判,皆以法度、自然明两家轸域。

审美精神之歧异亦无外乎此,盖先有人生境界观而后有艺术审美论也。

1.美善相乐与自然真美孔子论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八佾》),缘《韶》主尧舜禅让以德,而《武》主武王征伐以力。

此美善相乐之论,源于其仁学思想。

仁为内在情性与外在伦理之融汇,此内外交洽之仁心乃"礼"、"乐"之根本。

"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仁学精神贯注于艺事中,非特悦人耳目、娱人情性而已,更当于潜移默化中激发善德良知也。

子云:"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论语·泰伯》)"乐"即音乐艺术,兼愉悦性情之形式美与感发意志之仁德美。

"成于乐"为精神沉醉、纯粹超越而至自由境界①。

孔子闻《韶》于齐,三月不知肉味,整个人生由音乐而艺术化、道德化,沉浸于美善统一之境。

斯乐陶染性灵、感发仁心,使人人本具之良知充满身心,一念自觉便可成仁。

子云:"我欲仁,斯仁至矣。

"(《论语·述而》)又云:"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诚哉斯言!孟子曰:"理义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

"(《孟子·告子上》)在中国美学史上首次赋予仁德以审美价值。

以善为美,美善统一。

此善笃实光辉、高明壮美;此美充溢仁德、超拔完善。

美善相乐,臻于极致。

后世儒家美学绵延传承,皆无悖此根本者。

老庄哲学以"道"为宗。

《道德经》中"道"凡七十三见,以宇宙本体为本。

《庄子》一书"道"凡三百二十见,以自由境界为尚。

老庄之道一脉相承,其殊异亦判然乃现。

老子重思重知,偏于思议无限永恒之大道;庄子重行重修,偏于得道之人精神自在超遥。

徐复观谓老聃之道以思辨展开宇宙之哲理系统,形上意义至为显著;庄周之道以工夫体认人生之超然境界,艺术精神更足彰明②。

"道"在老子为形而上之宇宙根源,为众妙之门、万物之母,故老子偏于察识思议此大本大源。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老子·十六章》)静观往复、去蔽归根,方能知常合道、没身不殆。

"道"在庄子为超遥自在之人生体验,故庄子偏于体认实修此人生境界。

由外天下而外物、外生、朝彻、见独,而无古今,以"入于不死不生"之境(《庄子·大宗师》),自在逍遥、无往不适。

异乎孔孟所成就之道德境界,老庄所成就者,乃形上境界与艺术自由境界也。

老聃弃美,"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老子·十二章》),音、色皆为感官享乐、矫饰失真之伪美,沉迷其中,徒乱本心。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四十一章》),实可与庄周至乐无乐之论相发明。

庄周以无为虚淡为合天德,标举"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庄子·知北游》)、"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庄子·天道》),诋世俗违道背真之美,直欲"擢乱六律,铄绝竽瑟,塞瞽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

"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

(《庄子·紸箧》)庄周疾伪,乃疾世俗之伪以存本真,弃感官之美而求大美,廓然任真、荡然无执,祈向逍遥空灵之自由境界。

庄周以真论美,打通心物、融贯主客,以艺术心灵观照万物,成就人生之完满自由。

其人生论与艺术论打成一片,艺术之人生化即人生之艺术化。

2.人格充实美与生命自由美儒家论美主善,特重道德人格之充实光辉,道家论美主真,尤尚自由生命之逍遥超脱。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文为教养风度;质为道德品质。

君子以仁为本、文质和谐,举止中节合度,品行纯美高尚。

夫子视富贵有如浮云,颜回处陋巷不改其乐,其进退作息、出处去就,无不体现人格充实之美。

孟子善养"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充溢身心、周遍乾坤,浩乎沛然而莫之能御。

此境至高至大,"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尚不足以形容之。

孟子论修养工夫次第曰:"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孟子·尽心下》)朱子释充实之美曰:"力行其善,至于充满而积实,则美在其中,而无待于外也。

" ③,此美涵摄善德,而又超拔升华,充于内而形于外,化为勇猛刚健之精神与崇高庄严之气象。

老庄所重者,生命自然之美也。

老子倾慕婴儿自然天性,力求保任赤子之心。

其言曰:"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

"(《老子·二十章》)又:"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老子·二十八章》)又:"常德之厚,比于赤子。

"(《老子·五十五章》)。

五千言中赞婴儿之辞比比皆是。

然老聃之赞婴儿,非真以其混沌一团、无知无欲之精神状态为最高,实因天地境界不可道不可名,不得已而强说之,乃以婴儿为喻也。

庄子论人生、论艺术,皆以自然为本,斥世俗之矫饰,保生命之常然。

"常然者,曲者不以钩,直者不以绳,圆者不以规,方者不以矩,附离不以胶漆,约束不以飝索。

"(《庄子·骈拇》)因任本然,消解执绊,高举飘摇,合于大道。

故雉不祈畜乎樊篱而马不求立于义台,"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同上)。

自由活泼、生机充满之生命,焉能以人工束缚拘碍哉?是故,庖丁解牛,因其固然,"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庄子·养生主》);画史作图,解衣磅礴,"豩豩然不趋",受揖而不立(《庄子·田子方》);繴偻承蜩,处身若椿,"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庄子·达生》);梓庆削木,忘其肢体,"齐以静心","以天合天"(同上)。

斯四者,皆身心都遗、物我俱忘,造乎自由合道之境。

要之,以自由生命化入宇宙真宰,即为无上真实之大美也。

3.中和之美与天和之美儒道两家言美,内涵、倾向、旨趣均有不同,品鉴标准亦有差异。

孔子论礼,以"和"为本。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雍也》),须统纳对立差别而至于和谐均衡,方具平正典则、无过无不及之美。

《中庸》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朱子释曰:"喜、怒、哀、乐,情也。

其未发,则性也,无所偏倚,故谓之中。

发皆中节,情之正也,无所乖戾,故谓之和。

"④以性情言之,则曰中和,而以德性言之,则曰中庸。

中庸乃伦理根本原则,中和为美学最高标准。

孔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论语·述而》)之人格即中庸至德之圆满成就,而《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之艺术,则属中和大美之完美体现。

"中和"、"中庸",均以无过无不及为准的,秉执厥中、和谐统一。

儒家美学以道德准则规范情感活动,于节制中消解矛盾冲突。

道家美学以解脱强制性规范为宗旨,追求自然无为、逍遥天放,使天然本性得以自由实现,故标举"与天地和"(《庄子·天道》),纵性任真而与天地万物游,"以和为贵,浮游乎万物之祖"(《庄子·山木》)。

此天和之美既超越又内在,周溥万有、遍在一切,诚天地之大美。

由此大美,后世分化两脉,一主平淡冲和,一主天放奔纵。

前者淡而后者真,前者内敛而后者外张。

⑤儒道美学差异甚多,其他如审美意识重内在规律与外部制约之别,审美态度重教化功用与越超功利之别,美之形态风格阴阳、刚柔、虚实、动静之别,诸如此类,此不详述。

二儒道互补,两家美学亦可会通。

华夏美学两大主流同而异、异而同,未可论轻重判高下而妄执彼此也。

是故执着名相,虚妄便生;穷究底蕴,儒道何殊哉。

1.审美实质:精神观照人本美学观,为先秦儒道美学所共有。

观物即为观我,取境即可会心。

于神与物游、乘物游心之际,心灵与物象往复容与、共感相生,"情往似赠,兴来如答"(《文心雕龙·物色》)。

传统审美观之特质,正是对人格精神与生命情怀之欣赏观照。

此在儒道美学,并无不同。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赞松柏傲霜坚贞,不啻夫子自道。

朱子释"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曰:"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

" ⑥知者智慧圆转,如水流莹澈、腾跃不息;仁者仁德宽厚,似山岳巍峨、绵延无边。

故夫子以山水喻其性之相感也。

孟子亦取流水日夜不休、有本不竭喻君子德行高远、学问精深(《孟子·离娄下》)。

孔孟"比德",皆倾注人格精神于物象,物我交融、往复无穷,于蒙养感发中打通德性精神与艺术境界。

与儒家"德法自然"相通,道家专论"道法自然",此乃主体精神观照下之自然,已深浸主体之意愿与理想。

故知,老子论天地不仁(《老子·五章》),庄子言天地大美四时明法(《庄子·知北游》),皆以其理想人格赋予天地万物,天道自然皆著其主观之色彩,欲以规范人道、矫正伪饰,使人法之则之,奉之而不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