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及自我评价

合集下载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如梦令》、《浪淘沙·北戴河》的背景及作者生平;2.理解《如梦令》中的一些句子;3.学会欣赏唐诗宋词,感受唐宋文学的魅力;4.通过阅读、背诵、默写,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1.掌握《如梦令》中的词语和句式;2.理解《如梦令》所表达的意境;3.掌握《如梦令》的背景及作者生平。

三、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如梦令》中的意境;2.说明唐宋文学的特点。

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介绍《如梦令》的背景:唐朝时期,以赵嘏(zhào gǔ)为首的一批文人,在洛阳洪福寺互相切磋。

一日,钟婉(zhōng wǎn)来会,别后罢酒而归,一夜不能寐。

次晨,赵嘏草题“如梦令”赠之。

2.学习课文1.听读《如梦令》,学生跟读;2.学生分组讨论《如梦令》的词语和句式;3.教师帮助学生理解《如梦令》所表达的意境。

3.学习背景知识1.教师向学生介绍诗人李清照的生平;2.学生回答问题:李清照为什么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4.学习《浪淘沙·北戴河》1.听读《浪淘沙》;2.学生分组讨论《浪淘沙》的意境。

5.课堂互动教师和学生进行互动,问答式,让学生回答问题。

6.练习1.学生进行默写和背诵;2.让学生选取唐诗宋词进行朗诵。

7.总结与反思教师和学生共同回顾今天所学的内容,教师进行总结并反思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五、课堂板书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六、作业1.背诵《如梦令》;2.了解唐宋文学及其特点。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如梦令》和《浪淘沙·北戴河》的意境,对唐宋文学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学生们对于唐宋文学的特点理解还不够深刻,需要后续课程进一步引导。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之《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之《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案
首先,关于诗词背景的介绍,我觉得在讲解李清照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时,同学们对她的经历和诗词风格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部分内容为学生理解诗词打下了基础,但也需要注意把握讲解的深度和广度,避免过于冗长,以免影响后续教学内容。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发现同学们在理解诗词意象和修辞手法方面存在一定难度。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更加注重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形象的解释,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同时,加强对学生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体会古诗词的魅力。
举例:解释“溪亭”和“日暮”所蕴含的寓意,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
(2)诗词意境的把握:学生对诗词意境的把握往往较为困难,需要教师引导和启发。
举例:通过对比、联想等方法,帮助学生把握诗词中的意境美。
(3)修辞手法的识别与应用:学生对于修辞手法的识别和应用能力较弱,需要通过实例进行讲解和练习。
举例:以《如梦令》中的修辞手法为例,进行具体分析和仿写练习。
3.诗词鉴赏:品味诗词中的修辞手法,如对仗、夸张、拟人等,学习诗词的审美情趣。
4.诗词解析:详细解析诗词中的关键词语,如“溪亭”、“日暮”、“藕花”等,深入理解诗词的内涵。
5.诗词感悟: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诗词中的美好情感,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
6.诗词应用:学会运用诗词中的佳句进行写作或口语表达,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7.课后拓展:推荐相关诗词作品,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阅读和鉴赏,拓宽知识面。
二、核心素养目标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学的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1.提升文学素养:通过学习李清照的《如梦令》,引导学生深入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2.增强语言表达能力:解析诗词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对语言美的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在写作和口语表达中运用诗词佳句的兴趣。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公开课教案(附教学反思)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公开课教案(附教学反思)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藕、兴”两个字。

2、理解词的意思,品味词的意境。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词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词的意思,想象作者当年溪游醉归的欢乐情景。

2、朗读并背诵【教学准备】:课件、李清照的生平资料【教案说明】:教案 >中红色的字为课件出示部分:绿色的字为板书部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播放课件古筝曲)1、同学们,伴着悠悠的古筝乐曲,今天我们再一次走进古典文学的园地,走进唐诗 >宋词营造的艺术氛围,一起来学习宋朝女词人李清照的词《如梦令》。

2、板书课题:如梦令二、了解有关词的基本知识1、你们学过哪些词?(《清平乐·村居》、《忆江南》、《水调歌头》)2、你能说说词和诗有什么不一样么?点击:基础知识(诗每句字数一样,而词的句子有长有短,又称长短句。

词可配乐演唱。

)3、出示《如梦令》。

出示课件《如梦令》这首词的题目是--(没有题目,师相机指出“如梦令”是词牌名。

同一词牌可以填许多不同内容的词,有的词有题目,有的词则没有题目,没有题目的,我们为了区分,往往以词的第一句作为题目,如这首《如梦令》,我们就记作《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三、初读课文,领悟大意现在,让我们眼到、口到、心到,去吟诵、去欣赏、去想像,来学习李清照的《如梦令》。

1、自读,读通读顺要求:读准一个多音字“兴”,认清一个生字“藕”的字形;读对停顿。

2、检查朗读情况指名读;齐读(各种形式朗读)(随机纠正错音)3、咱们把词读顺了,一首词就是一幅美丽的画面,在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4、交流自学学生开始交流自己的所想,老师相机进行评价补充。

四、精读品味体验沉“醉”1、经同学们这么一联想补充,这首由30几个字组成的高度凝练概括的词立刻丰满具体起来了,我们的眼前似乎出现了那么多美的画面。

但这还不够,咱们还要把这首词读成一个字,也就是我们来看看这首词是围绕哪一个字来写的,这个字就是我们常说的“词眼”。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及自我评价(推荐5篇)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及自我评价(推荐5篇)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及自我评价(推荐5篇)第一篇:《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及自我评价《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及自我评价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我们都可能会使用到自我评价,自我评价对个人的自我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

你所见过的自我评价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及自我评价,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材分析:本课是宋代词人李清照所作,词人回忆了一次愉快的效游情景,因酒醉在归途中误入藕花丛中,把栖息的水鸟都吓飞了,表现了作者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

教学要求:1、学习词牌及词的相关知识,了解词人的生活背景。

2、抓住本词的关键“词眼”教学,多种方式方法悟词意。

3、由词感悟并想象,并写在稿纸上。

教学重难点:1、结合词文,体悟想象,并写下来。

2、了解词牌、词的相关知识。

教学准备:1、PPT课件。

2、课前资料收集、词律、音乐课欣赏熟悉。

教学过程:一、词律出示,激趣导入。

词曲旋律出示,了解词牌并板书课题。

二、了解生平,以情入文。

课前收集资料了解李清照生平资料,课堂交流,教师小结: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词人婉约派代表,被后人称为“千古第一才女”,流传至今的作品集有《漱玉词》、《易安居士文集》。

三、多点体悟,动笔写文。

1、抓关键词眼“醉”读词文,感情词意,配乐唱词。

2、说出想象,抓住一句词,一个场景,写在配图稿纸上,交流展示。

要求:真是一件有趣且值得回味的事,难怪词人用词写了下来,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一下吗?想象一下画面,然后写到配图稿纸上。

(音效,图片出示)3、写文。

4、拓展体悟升华情感。

《琵琶语李清照词》多媒体出示,现代化手段的使用,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孩子们将会爱上古诗词,爱上古典文学。

5、小结。

(师)板书: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酒醉花悦情课后反思及自我评价:本课是诗歌阅读教学,为了能让孩子大体把握词意并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学设计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学设计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学设计(精选3篇)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2.通过学习,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感悟词人的快乐心情及对大自然、美好生活的热爱。

3.初步了解词的有关知识以及学习词的方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1.品读字词,想象词境,领悟情感,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2.有感情地吟诵词,并能吟出“沉醉”的感觉。

教学过程:一、导入请生朗诵……请生读诗歌,说说作者是谁?从这首诗歌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李清照?生回答……今天我们要一同学习的就是李清照的一首词。

在学习之前,我们先一起来了解一下有关李清照和词的相关知识。

多媒体出示:李清照和词的相关介绍3、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李清照,走进李清照的少女生活,走进李清照的内心世界。

多媒体出示《如梦令》二、读词1、词,是古代的一种歌词,它有着很强的节奏感,请同学们拿出笔,用双斜线给词分分节奏。

然后请生按照节奏读词,要求读出节奏美。

2.说说为什么这首词很顺口,让人读来朗朗上口?——+押韵,那这首词押的什么韵?——暮、路、处、渡和鹭的韵母都是U。

请生齐读这首词。

三、品词师相机板书:沉醉、误入、惊起A、“沉醉”仅仅是因为喝醉酒了吗?还被这无限的夕阳美景给沉醉了,想想,李清照可能和谁在喝酒?生自由回答……请生读第一句话。

抓住“沉醉”,想象李清照和她的朋友们会干些什么?品读“沉醉”:还有什么也醉人呢?请生读出浓浓的醉意。

请生也来醉一次,读第一句话。

B、喝呀喝,聊呀聊,不知不觉,天色已晚,李清照也该回家了,乘兴而来,兴尽而归——“兴尽”是什么意思?尽美酒、尽美景,也可以说是尽兴……请生也来尽兴一次,请生读第二句话。

过渡:为什么会误入藕花深处?因为酒喝的大醉,还因为天色在逐渐变黑。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学设计2一、激趣导入知道这个人吗?(板书:李煜),背几句他的词。

李煜被称为“词圣”。

知道这个人吗?(板书:李明),这个人不是诗人,也不是词人,但他对诗词有着浓厚的兴趣,今天还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一首词,这个人就是——(生答:你)今天,我们要接触的这位词人可不简单,被称为“词国女皇”。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学设计(精选12篇)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学设计(精选12篇)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学设计《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学设计(精选12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学设计篇1一、导入1、人称“千古第一才女”,创“易安体”的李清照记忆课下文学常识2、介绍李清照的生平南渡前多写悠闲生活,韵调优美南渡后多怀乡忆旧,情调忧伤二、理解意涵1、朗读这首词,说说这首词中出现了哪些人物、场景、对白?人物:主仆两人场景:春雨后的屋中对白:“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2、结合杜甫《三绝句》:“不如醉里风吹尽,可忍醒时雨打稀”,联系下文,说说李清照昨夜纵酒的缘由可能是什么?不忍见花被吹落3、李清照醒后第一件事是什么?了解经历风雨后,庭院之中的海棠情况如何4、既然如此关切,念念不忘,李清照为什么不自己去看海棠究竟如何了?“试”体现出她怎样的心理?很关切,又不敢于、忍心面对5、从“却道”的“却”字,你能品读出诗人怎样的心绪?她心中早已知晓海棠花的境况对侍女粗心的不悦6、“知否,知否?”怎样朗读才符合诗人当时真实的情感?对侍女的粗心的嗔怪自己的心境无人理解的无奈7、“绿肥红瘦”写出了什么?诗人的用字有什么高妙之处?写出海棠花经历一夜风雨后可能的景象。

仅仅四字就形象可感。

用拟人的手法,更凸显诗人的爱花惜春之情8、作为一名女子,诗人的惜春其实还有怎样的一层含义?惜青春时光的短暂易逝三、朗读与总结1、理解女诗人惜春之后更为细腻的心绪后,带着这一份理解,再回过头来看前文,你对李清照之前的回避、躲闪、不忍有了怎样的认识?2、在跟深切的理解诗人内心曲折深藏的情感后,再一次朗读诗歌,在朗读过程中重读并重点感受以下字词:“试”“却道”“知否,知否?”“应是”。

课外古诗词诵读《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案

课外古诗词诵读《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案
课外古诗词诵读《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案
一、教学内容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案,选自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古诗词诵读部分。本节课主要教学内容包括:
1.诗词背景及作者简介: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及其创作《如梦令》的背景。
2.诗词朗读:学习正确的诗词朗读节奏和韵律,感受古诗词的音韵美。
3.诗词解析:分析诗词的字词、句式、意象等,理解诗词的基本意思。
4.诗词赏析:从情感、艺术手法等方面,深入解读《如梦令》的意境和美感。
5.诗词背诵:通过反复朗读,达到熟练背诵《如梦令》的目标。
6.创作练习:启发学生借鉴古诗词的写作手法,进行诗词创作练习。
7.拓展阅读:推荐与李清照相关的一首诗词,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文学素养:通过学习《如梦令》,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培养文学审美情趣。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如梦令》这一古诗词。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欣赏古诗时,是否曾感受到诗中的画面和情感?”例如,《如梦令》中的“常记溪亭日暮”,让我们仿佛置身于那个美好的黄昏时刻。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古诗词的魅力。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诗词朗读的节奏、意象的理解和艺术手法的分析。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如梦令》相关的诗词意境或艺术手法。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诗词朗读练习,让学生们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6.增进团队合作精神:课堂讨论与创作练习中,培养学生协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李清照词作《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案

李清照词作《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案

李清照词作《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和词作风格,能够理解《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的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词作的意境和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感受李清照词作中的哀愁与思念。

二、教学重点1. 词作《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的字词解释和翻译。

2. 分析词作中的意象和意境,领悟作者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并把握李清照的词风,体会其哀愁与思念的情感。

2. 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李清照的生平介绍、《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的全文、词作的相关图片等。

2. 学生准备《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的文本,以便课堂上朗读和分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李清照的生平和词作风格,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朗读词作学生齐读《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感受词作的韵律美。

3. 词作解析教师分析词作的字词含义,解释重点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词作内容。

4. 意境分析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词作中的意象和意境,如“溪亭日暮”、“如梦令”等,帮助学生领悟作者的情感。

5. 情感体验学生分享自己对词作中情感的理解和感悟,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李清照词作的特点和情感表达。

7. 课后作业学生背诵《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并选择一首李清照的其他词作进行欣赏和分析。

8. 板书设计《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意象:溪亭、日暮、如梦令情感:哀愁、思念9.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拓展1. 比较李清照的其他如《如梦令》词作,如《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版本《如梦令》之间的异同。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案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案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案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案
一、导入
1.介绍李清照的生平,南渡前多写悠闲生活,韵调优美;南渡后多怀乡忆
旧,情调忧伤。

2.介绍《如梦令》这个词牌,强调词人“沉醉”于酒,“沉醉”于“景”,还“沉醉”
于“情”的主题。

二、美读全词,想象画面
1.交流和感悟“沉醉”。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不知归路’”、“真的是快乐的酒
醉吗”等问题,让学生深入理解词人的情感。

2.让学生通过想象画面,描述词中的场景和人物,进一步感受词人的情感。

三、对照比读,延伸课外
1.对照比读《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让学生感悟富有情趣的生活场
景。

2.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李清照的词作,进一步加深对其词风的理解。

四、总结
1.总结《如梦令》这首词的主题和情感,让学生深入理解李清照的文学风
格。

2.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生活,珍惜青春时光。

五、作业布置
1.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体会其中的情感。

2.选择自己喜欢的李清照的词作进行阅读,并写下自己的感悟。

3.将自己的想象和感受融入到对这首词的绘画中,以画笔展现词中的场景和
情感。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之《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之《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之《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之《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诗词背景介绍:介绍作者李清照及宋代词坛概况,让学生了解《如梦令》的创作背景。
2.诗词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如梦令》,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诗词的朗读技巧、意象解读和艺术手法的运用。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对比分析、实例讲解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如梦令》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诗词中意象的象征意义、艺术手法的表达效果等。
2.诗词创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诗词创作活动。学生可以尝试仿写《如梦令》,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和韵律知识。
在诗词解析环节,我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我发现,通过对比分析、实例讲解,学生们对这些难点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但同时,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这一环节显得有些吃力,可能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关注他们的学习需求,适当调整教学策略。
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表现出很高的热情。他们在分组讨论中积极发言,对诗词的情感体验和艺术特色进行深入探讨。在诗词创作环节,学生们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了具有个人特色的诗词。这让我意识到,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和鼓励,他们的潜能是无限的。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在小组讨论过程中,部分学生过于依赖同伴,缺乏独立思考。为了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我打算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这些学生的引导,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此外,在总结回顾环节,我意识到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感悟仍需加强。因此,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加强对学生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真正体会到诗词的魅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小学语文_《如梦令》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语文_《如梦令》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一、激趣导入1、屏幕出示《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与《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对比找异同,通过播放歌曲《知否知否》加深对词牌名的理解,通过我与同学的配合演唱,激发学习兴趣。

2、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作为本册的第一首诗词,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关键。

课前了解到,一部同学们可以称得上“耳熟能详”的电视剧的主题曲,是在《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的基础上创作的,而词牌名一样,代表词的旋律一样,也代表词的格式一样,正好引出本堂课《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不仅能导入课堂,而且能加深对词牌名的理解,又能激发同学们学习的兴趣,一举多得。

)二、自学检测请同学们拿出导学案,完成自学检测版块。

1、组内批阅。

2、小组间交流错题,互助提高。

(设计意图:自学检测部分共7道选择题,前6道选择题都可以通过对课前微视频的预习,正确完成,第7题考查对“济南二安”的了解,难度提高,但通过小组交流互助,理解起来不成问题,这些关于诗词文化的小知识,对于同学们诗词观的启蒙,是有极大意义的。

)三、解字探意1、结合自主学习单上面提出的无法理解的字词问题,小组内合作交流2、对交流后仍无法解决的问题老师点评。

3、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小组交流整首词的大意。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解决不理解的字词,通过课前微视频的引导,使同学们对字词有所掌握,无法理解的字词通过本环节的小组合作交流,既解决问题,又能锻炼同学们的合作能力,同时,对组内无法解决的字词由老师进行精讲点评。

然后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对整首词进行整体感知,为下一步体会画面美做准备。

)四、画面寻美1、诵读技巧点拨一:标停顿。

2、寻找文中三处最有画面感的词语。

3、看到词语能想到什么?根据我的示例,通过小组交流,完成导学案的当堂检测部分。

4、交流展示。

(设计意图:首先引导同学们注意诵读的停顿,加强语感的培养。

一首词能流传千古,靠的不仅仅是词意,更在乎词的意境,而意境蕴含在画面中,在画面中又可以深挖出许多美丽的词语,这个环节设计重点在于在诵读中开拓想象,进行说话练习。

小学校本课程_李清照《如梦令》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校本课程_李清照《如梦令》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学习,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感悟词人的快乐心情及对大自然、美好生活的热爱。

3.初步了解词的有关知识以及学习词的方法【教学重难点】1.品读字词,想象词境,领悟情感,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2. 把握这首词深婉细腻的艺术风格,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学生查阅一些有关李清照资料的学习卡;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话题引入,了解词和词人的有关知识。

1.师引入:孩子们从一年级到现在肯定是学了很多很多的古诗,对不对?谁是咱们这个班里面古诗念得最有味道的一个?推荐一个,带着大家来念几首古诗,好不好?生:(学生领念)师:孩子们脑海中的古诗还有很多吧,今天由于时间关系咱们不往下念了,这节课蒋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走近李清照和她的的词,走进李清照的少女生活,走进李清照的内心世界,一起研读《如梦令》,与她一起徜徉于词的世界。

板书课题:如梦令,齐读课题。

学生拿出学习卡。

2.词简介这首词的题目是——没有题目,师相机指出词牌名。

指名汇报搜集的相关词的资料。

边汇报边结合课件《如梦令》加以理解。

3.李清照简介指名汇报搜集的相关李清照的资料。

边汇报边出示课件。

二.初读课文,领悟大意一读《如梦令》,读通、读顺、读出节奏。

1.自由大声读:请大家放开声音来读读这首词。

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把它读正确,读流利。

这个要求不高吧,那你就放开声音自个儿读。

2.指名读。

及时正音。

重点指导“兴”读第四声,“亭、争、惊”是后鼻音,“藕”字写法。

3.有节奏地朗读这首词。

词,是古代的一种歌词,它有着很强的节奏感,请同学们拿出笔,用单斜线给词分分节奏。

然后请生按照节奏读词,要求读出节奏美,读出味道来。

4.范读课文录音。

5.齐读。

说说为什么这首词很顺口,让人读来朗朗上口?——押韵,那这首词押的什么韵?——暮、路、处、渡和鹭的韵母都是U。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感受,感知自然美景,并通过适当的方法,表达出自己的内心体验。

2.理解在描写自然及人物时,人物思想和情感的描写应与自然环境相呼应,相互烘托。

3.培养感知自然的能力,通过诗歌来提高语言学习和语感。

二、教学重点•听、说、读、写如梦令一诗,理解诗意、领悟情感,感知自然美景;•理解人物思想和情感描写应与自然环境相呼应,相互烘托。

三、教学难点•将自己的情感和感受通过适当的方式进行表达,加深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和领悟。

•培养感知自然的能力,通过诗歌来提高语言学习和语感。

四、课堂教学过程导入教师以自己亲身乘坐动车、飞机等介绍位置与交通方式,引入“交通工具”2话题。

温故知新1.呈现歌词《小幸运》,请“主唱”呈现其歌唱风格,并由其他同学根据所呈现风格猜想“主唱”单曲。

2.教师作回应,介绍《小幸运》由于电影摄制时段和地点在台,因而台湾歌手陈忻玥为歌曲“男主角”原唱并演唱于电影片中。

教师请同学品味《小幸运》歌曲,并感知令人想起什么。

预习问题老师将要读一首诗歌给同学们听,请预习以下问题: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什么是“溪亭”?•“常记”是什么意思?•“如梦令”可能是什么意思?欣赏和分析1.呈现《如梦令》一诗,齐读、分段会读。

2.请同学们以自己的理解“等待”,表达对诗句“长记几回闻,水声添夜话”意境的体悟。

3.让同学们结合文中环境,分组绘制溪亭景象草图、贴图呈现并讲述,并感受溪亭的美景。

总结让同学们对于“如梦令”有简单的领悟,体悟写诗时的情感和感受。

同时,让学生开始对于自然环境的感知。

并以笔头或语言,描述对于自然景物的情感和感受,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五、教学效果评估•学生能正确理解和朗读《如梦令》一诗,对于其中表现的情感有准确的把握。

•学生能深刻理解人物思想和情感描写应与自然环境相呼应,相互烘托,以明确土地、社会、自然环境对于诗歌和小说情感表现的影响。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了解唐代诗人李清照及其代表作《如梦令》的背景和特点。

2.进修《如梦令》的诗歌内容和意境,理解其中的情感表达和意蕴。

3.通过进修《如梦令》,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诗歌鉴赏能力。

二、导学内容1.李清照及《如梦令》的背景介绍。

2.《如梦令》的诗歌内容解读。

3.《如梦令》的意境描写和情感表达分析。

三、导学过程1.导入环节通过展示《如梦令》的诗歌原文和背景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世界,激发学生的进修兴趣。

2.进修李清照及《如梦令》的背景知识李清照是中国宋代闻名女词人,她的词作以婉约清丽、感情真挚而著称。

《如梦令》是她的代表作之一,描写了一个女子思念遥方的爱人,情感深沉感人。

3.进修《如梦令》的诗歌内容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4.《如梦令》的意境描写和情感表达分析诗中描述了女子在溪亭日暮时的心情,她沉醉于美好的景色中,不愿离去。

在回舟时误入藕花深处,与鸥鹭惊起,表达了她心里的慌乱和不安。

整首诗情感精致,意境深遥,展现了李清照奇特的诗歌魅力。

四、教室延伸1.请学生分组进行诗歌朗诵,感受《如梦令》的音韵之美。

2.组织学生进行诗歌赏析,共同探讨《如梦令》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3.安置课外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读后感,表达对《如梦令》的理解和感悟。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能够了解李清照及其代表作《如梦令》的背景和特点,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境,培养审美情趣和诗歌鉴赏能力。

同时,通过教室延伸活动,激发学生的进修兴趣,提高诗歌欣赏的水平。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欣赏中国古典诗歌,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和人文修养。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李清照词两首1、知识与水平目标:①背诵这词两首②学会用“知人论世”欣赏古诗词通过反复诵读,词句对比、品味意向,体会“闲愁”与“悲愁”的区别。

学会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鉴赏方法鉴赏古诗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体会真情实感才能打动人心的道理。

教学重点通过反复诵读,词句对比、品味意向,体会“闲愁”与“悲愁”的区别。

学会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鉴赏方法鉴赏古诗词。

教学方法诵读法、创设情境、对比探究、合作探讨。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学生借助《词语手册》熟悉生字词,结合注释通读两首词,了解两首词的大意。

二、新课导入带领学生背诵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导入新课。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宋 ] 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三、诵读感悟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要求学生初步体会两首词感情基调的异同。

明确:同:两首词都表达了愁异:愁的层度不同四、问题探究1、两首词的感情确实有所不同,我们从哪些地方能够看出不同?方法指导: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置身诗境:过反复诵读,置身诗境,借助联想和想象,将作者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一一再现到自己的脑海中,得到审美的享受。

缘景明情:根据作品中意象的自身特点、组合方式,以及情景之间的关系,,采用独特的欣赏方法,体会诗歌独有的感情。

2、《醉花阴》与《声声慢》意象对比:《醉花阴》:薄雾、浓云、永昼——居室寂静,白日漫长,环境压抑,词人不无聊赖,孤独寂寞金兽、瑞脑——词人百无聊赖,闲看香炉烟雾袅袅。

同时我们看到,词人日常使用的兽形铜质香炉精美,燃香料珍贵,家居优雅环境,词人生活条件优越。

玉枕、纱橱——慢慢秋夜,凉气袭人,孤枕难眠,同时词人卧房卧具及床上用具优雅豪奢,词人生活豪富。

东篱、酒、黄昏帘、西风——词人情趣优雅、孤单寂寞,闲愁满腹。

《如梦令·常记西亭日暮》教学反思2(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

《如梦令·常记西亭日暮》教学反思2(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学反思《如梦令》是南宋著名词人李清照的一首小令,浅易清雅,别致脱俗。

诗意的理解对于学生来说较为容易,但如何引导学生感悟诗的意境,初步感知李清照词作的特色,激发学生对词的阅读兴趣呢?教学中我以点带面,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理解词语,感悟意境。

诗词具有音律美,读来抑扬顿挫。

通过自由读、指名读等方式,以及朗读的指导,使学生能读出词的节奏。

古诗词的教学,最忌逐句串讲。

由于这首词的意思浅白,贴近生活,学生易于理解,再加上学生课前已经预习过,因此,教学时我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首先让学生在注释的帮助下,小组合作学习,把这首词的大概意思读明白;接着全班交流,请学生说说整首词的意思,让学生明白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读懂了词的内容,而作者却只用33个字就把一次郊游的经历写清楚了,感悟古诗词语言的凝练、含蓄。

读古诗,感知诗意后,紧扣词语“误入”,牵一发而动全身。

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感悟意境。

1、作者为什么会“误入”?大部分学生都能很快从文中明确“日暮、沉醉”是“误入”的原因。

此时,引导学生探讨作者因何而“沉醉”?学生各抒己见,纷纷回答。

许多同学不假思索说是因为与朋友在一起喝酒醉了,也有同学回答这儿的“醉”应理解为“陶醉”。

争辩中,学生渐渐懂得李清照的“沉醉”,不仅是指酒喝到“醉”程度,更是指作者深深陶醉在大自然的美景中。

此时引导学生想象饮酒而醉中那一份酣畅快乐,“溪亭、日暮”那令人痴迷的落日美景。

交流作者在这样的情景、氛围中所看、所想、所说、所做。

别林斯基说过:“在诗中,想象是主要的活动力量,创造过程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完成。

”形象意境,领会诗情,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古诗词有时候一个词语就是一幅画,李清照的《如梦令》向我们展现了“溪亭日暮”“藕花深处”“一滩鸥鹭”,这一幅幅流动的画。

教学中,在学生熟读诗文的基础上,在古曲的萦绕中,让学生展开想象,用耳听、用嘴吟、用脑想、用心灵感受,不知不觉把自己带入了特定的词境中。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学设计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学设计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如梦令》这首词的主要内容,体会蕴含的生活气息和欢快的旋律。

2.能力目标:搜集李清照的一些词,让学生在欣赏中多角度、多方位的了解其诗词风格以及性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经典不只是用来仰望,而应该是被感知。

从原生态中领略生动的经典神韵。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如梦令》主要内容,体会蕴含的生活气息和欢快的旋律。

教学难点:结合文本多角度的了解李清照的诗词风格以及折射出的性格特点,明白经典神韵来自于原生态的感悟。

【教学过程】一、宋词人物我来猜,清照款款入眼来有这么一个人:被称为第一女词人,婉约之宗,猜猜她是谁?预设答案:李清照宋代是词最繁盛的时期,形成了两大词派:豪放派和婉约派。

引导学生了解婉约派和豪放派。

(引导学生了解两大词派的特征)豪放派:视野开阔,气势恢宏雄奇,浪漫、豁达、积极向上。

代表词人有苏轼、辛弃疾等。

婉约派:婉转含蓄,心思缜密,柔婉温和。

代表词人有李清照、柳永,欧阳修等。

、课前美词我来读,诗词风格争相吐1.复习《渔家傲》,一名学生背诵,其他学生思考:《渔家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首词的风格是什么呢?从中可以看出李清照的性格特点是什么呢?预设:(风格:豪放,浪漫,雄奇等。

性格:丈夫气,上天入地,不被现实羁绊,不屈不挠、上下求索的执着精神等。

)(教师引导学生从词中感受李清照的诗词风格和性格特点,为下文学习做好铺垫。

)。

2.再齐声背诵。

3.联系:《夏日绝句》,印证李清照豪放的诗词风格。

教师:李清照被称为“婉约之宗” 。

婉约只能概括易安词的整体风貌。

刚才我们复习的《渔家傲》《夏日绝句》属于豪放派。

豪放有豪放的不同内涵,婉约有婉约不同的风格。

人性复杂所带来的文风变化,是真实存在的。

现在我们一起走进她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再次感受李清照诗词的风格。

三、课中美词我来品,笔端含情细细吟1.一名学生朗读《如梦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文共计1038字《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及自我评价
教材分析:
本课是宋代词人李清照所作,词人回忆了一次愉快的效游情景,因酒醉在归途中误入藕花丛中,把栖息的水鸟都吓飞了,表现了作者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

教学要求:
1、学习词牌及词的相关知识,了解词人的生活背景。

2、抓住本词的关键“词眼”教学,多种方式方法悟词意。

3、由词感悟并想象,并写在稿纸上。

教学重难点:
1、结合词文,体悟想象,并写下来。

2、了解词牌、词的相关知识。

教学准备: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