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成本管理流程
质量成本管理办法
![质量成本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da0e7479f7ec4afe05a1df05.png)
质量成本管理办法
为保证公司整体经济运行质量,降低成本费用的消耗,结合我公司质量成本管理的特点,制定本办法。
一、质量成本的概念
为保证满意的质量而导致的费用,以及没有获得满意而导致的损失,即是质量成本的含义。
二、质量成本的设置
质量成本科目下设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四个二级科目;二级科目下设十五个三级科目。
三、质量成本的构成
见附表。
四、质量成本的统计
1、质保、教育部门分别统计预防成本表;
2、质保部门统计鉴定成本表;
3、各生产单位负责统计内部故障成本表;
4、生产部门负责填报外部故障成本表;
5、已发生质量费用而未涉及单位填报的,由财务部门具体安排报表工作;
6、财务部门编制质量成本汇总表。
五、填报要求
1、严格按照质量成本的开支范围,依据原始记录,不重
不漏地进行归集填报;
2、单位统计表于次月5日前报送财务部门(节假日顺延一天);
3、财务部门每月7日前做好质量成本汇总表及明细台帐登录工作;
4、季度上旬财务部门将编制的质量成本分析汇总表及分析报告,送质保部门。
六、质量成本的分析
1、质量成本的分析,采用比率分析法;
2、反映质量成本结构比率: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故障成本及外部故障成本分别占质量成本的比率。
3、选用的基数为:产品销售总额、产品总成本;
4、采用的分子数:内部故障成本及质量成本金额;
七、分析报告
分析报告的文字要简要说明当期质量成本执行情况,有哪些问题,如何改进等,
八、考核与奖罚
财务部门依据报表情况,做好考核记录,具体考核见《公司内部报表管理制度》。
质量成本管理程序(程序文件)
![质量成本管理程序(程序文件)](https://img.taocdn.com/s3/m/e05a51f3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87.png)
1目的通过对适宜的质量活动及因素控制下不当引起的质量成本统计分析来评定质量体系的有效性。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质量成本的管理。
3职责3.1财务部是质量成本管理的主管部门,负责收集编制相关数据并分析相互关系。
3.2品质部是负责鉴定成本的统计及控制。
3.3经营部负责外部故障成本统计及控制。
3.4经理办公室召集预防成本统计及控制。
3.5生产部、工程部负责内部故障成本统计及控制。
4定义无5工作程序5.1质量成本的构成质量成本由预防成本、鉴别成本、内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四个科目组成。
5.1.1预防成本:是为实施预防性措施而发生的费用。
5.1.1.1质量管理工作费用:企业为制定质量方针、目标、计划,编制质量体系文件,开展质量管理所发生的咨询、工序能力研究等一系列活动所支付的费用。
5.1.1.2培训费:为达到质量要求或改进产品质量的目的,提高职工素质而对有关人员进行质量意识、质量管理、检测技术、操作技术等培训的费用。
5.1.1.3质量评审费:新产品设计方案评审、试制产品投产前评审以主机企业的产品质量审核、质量体系审核所支付的费用。
5.1.1.4质量改进措施费:为提高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改变产品设计、调整工艺,开展工序控制,进行技术改进的措施费用。
5.1.1.5工资及福利基金:质量管理部门及检验员的工资及提取福利基金。
5.1.1.6量奖励费:为确保和改进产品质量而支付的各种奖励费用。
5.1.2鉴定成本:为评定产品是否达到具有所规定的质量而进行检验、试验和检查所支付的费用。
5.1.2.1检测试验费:对进厂的原材料、外协件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在制品、半成品、产成品按质量要求进行检查、测试和检测、测量、试验、校准所发生的费用。
5.122办公费用:为检验、试验所发生的旅差费、文印费等办公费用。
5.123检测设备折旧和修理费:质量检测设备的折旧和维护、修理费用。
5.124.4工资及福利基金:指专职检验和计量人员的工资及提取的福利基金。
质量成本财务管理制度
![质量成本财务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311aba7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2f.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质量成本管理,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与质量成本相关的财务活动,包括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
第三条质量成本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 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确保产品质量;2. 强化成本意识,合理控制成本;3. 实行责任追究,奖惩分明;4. 不断优化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
第二章质量成本构成第四条质量成本包括以下几部分:1. 预防成本:为预防不合格品发生而发生的费用,如质量培训、设备维护、原材料检验等;2. 鉴定成本:为检查、验证、确认产品是否符合质量要求而发生的费用,如检测设备、检验人员工资等;3. 内部故障成本:在内部发现的不合格品造成的损失,如返工、返修、报废等;4. 外部故障成本:产品出厂后,因质量原因导致的损失,如退货、索赔、信誉损失等。
第三章质量成本核算第五条质量成本核算应遵循以下要求:1. 实施统一核算制度,确保核算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比性;2. 质量成本核算应以产品为基本核算单位,分别核算各产品的质量成本;3. 质量成本核算应采用权责发生制,确保成本核算的及时性和真实性;4. 质量成本核算应定期进行,至少每季度一次。
第六条质量成本核算方法:1. 采用直接法和间接法相结合的方法核算质量成本;2. 对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按照实际发生额核算;3. 对内部故障成本和外部故障成本,按照实际发生额或预计发生额核算。
第四章质量成本分析与控制第七条质量成本分析应包括以下内容:1. 质量成本构成分析,分析各成本构成的比例及变化趋势;2. 质量成本变动分析,分析影响质量成本变动的因素;3. 质量成本效益分析,分析质量成本与产品质量、市场竞争力之间的关系。
第八条质量成本控制措施:1. 加强质量成本管理,提高成本意识;2. 优化生产流程,减少不必要的质量成本;3. 严格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检验,降低不合格品率;4.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质量意识;5. 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质量成本控制程序: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
![质量成本控制程序: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https://img.taocdn.com/s3/m/2a1d884a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ba.png)
质量成本控制程序: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一、明确质量目标二、严格选材三、合理规划结构五、细致的校对工作在文档完成后,我会进行细致的校对工作,包括检查语法、用词、格式等方面。
我还会邀请同事或领导对文档进行审阅,以便发现潜在的问题并及时修改。
六、持续改进质量成本控制程序是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关键。
通过严格执行质量成本控制程序,我们能够确保文档质量的提升,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为企业提供更高质量的文本文档,共同推动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
在质量管理领域,情感表达和个性化同样重要。
质量成本控制程序并非冰冷的流程,而是关乎企业发展和员工福祉的实际行动。
在此,我想分享一下我在质量成本控制过程中的心路历程,以展示情感表达和个性化在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中的价值。
我要强调的是,质量成本控制程序并非一成不变的模板,而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的策略。
在执行过程中,我会充分考虑员工的感受和需求,以确保质量成本控制程序得到有效实施。
我会充分尊重员工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在质量成本控制程序中,我会鼓励员工提出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我相信,员工的创造力是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动力。
个性化在质量成本控制程序中同样重要。
我会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和需求,量身定制质量成本控制策略。
这有助于提高质量管理的效果,确保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质量成本控制程序中,情感表达、个性化、逻辑思维和思想深度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充分关注这些方面,我们能够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坚持情感表达和个性化,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为企业提供更高质量的文本文档。
同时,我也将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提升自己的逻辑思维和思想深度,为企业的质量管理贡献更多力量。
让我来点幽默调味。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把质量成本控制程序比作一场舞蹈,那咱们就是那群跳舞的。
质量成本控制流程
![质量成本控制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f427dbb7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be.png)
质量成本控制流程引言概述:质量成本控制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以及与之相关的成本控制。
一个有效的质量成本控制流程可以帮助企业降低质量成本,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增强竞争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质量成本控制流程的五个部分,包括质量计划、质量控制、质量评估、质量改进和质量成本分析。
一、质量计划:1.1 确定质量目标:在质量计划阶段,企业需要明确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目标,包括质量标准、质量要求和质量指标等。
这些目标应该与客户需求相匹配,并能够满足市场的竞争要求。
1.2 制定质量计划:在确定了质量目标后,企业需要制定相应的质量计划,包括质量管理计划、质量控制计划和质量评估计划等。
这些计划应该明确质量控制的方法和过程,以及质量评估的指标和标准。
1.3 分配资源:为了实施质量计划,企业需要合理分配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财务资源等。
这些资源应该能够支持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的需要。
二、质量控制:2.1 设计控制措施:在质量控制阶段,企业需要设计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质量检查、质量测试和质量审查等。
这些措施应该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产品或服务中存在的质量问题,确保其符合质量要求。
2.2 实施控制措施:企业需要按照质量计划中的要求,实施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
这包括制定质量检查和测试的方法和标准,培训员工进行质量控制,以及建立质量记录和报告等。
2.3 监控质量控制效果:企业需要监控质量控制措施的效果,包括质量检查和测试的结果,以及质量问题的处理情况等。
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质量问题,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符合要求。
三、质量评估:3.1 设计评估方法:在质量评估阶段,企业需要设计相应的评估方法,包括质量调查、质量评价和质量审核等。
这些方法应该能够客观、全面地评估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水平,发现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空间。
3.2 实施评估方法:企业需要按照质量计划中的要求,实施相应的质量评估方法。
这包括收集和分析质量数据,进行质量调查和评价,以及组织质量审核等。
质量成本控制程序:提升产品质量的黄金法则
![质量成本控制程序:提升产品质量的黄金法则](https://img.taocdn.com/s3/m/7826fb61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af.png)
质量成本控制程序:提升产品质量的黄金法则一、法则一:全面了解质量成本质量成本是指企业在产品生命周期内,为达到一定的产品质量水平所承担的所有成本。
它包括预防成本、评估成本和失败成本。
预防成本是为了防止产品缺陷而发生的成本,如员工培训、设备维护等;评估成本是为了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而发生的成本,如检验、测试等;失败成本是因为产品缺陷而产生的成本,如售后服务、赔偿等。
要全面了解质量成本,企业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对各个环节的质量成本进行详细统计和分析。
这将有助于企业找出质量问题的根源,为后续的质量改进提供有力支持。
二、法则二:制定合理的质量目标制定合理的质量目标是提升产品质量的关键。
企业应根据市场需求、竞争态势和企业自身实力,设定具体的质量目标。
同时,要将质量目标分解到各个部门和岗位,形成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格局。
1. 质量目标应具有可衡量性,以便于后续的监控和评估。
2. 质量目标应具有挑战性,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 质量目标应具有可实现性,以确保企业在一定时间内能够达成目标。
三、法则三:严格执行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是提升产品质量的基础。
企业应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自身实际情况,制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明确各环节的质量控制要求。
同时,要加强质量管理体系的执行力度,确保各项质量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1.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能水平。
2. 强化过程控制,确保各个环节符合质量要求。
3. 定期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审核和改进,以适应市场需求和企业发展。
四、法则四:持续开展质量改进活动1. 选定合适的质量改进项目,确保项目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2. 建立项目团队,明确团队成员职责,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3. 制定详细的改进计划,确保项目按期完成。
五、法则五:强化质量文化建设强化质量文化建设是提升产品质量的内在动力。
企业应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将质量理念融入企业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同时,要加强质量宣传和培训,提高全员的质量意识。
质量成本管理流程范文
![质量成本管理流程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883dec6804d2b160a4ec040.png)
9.1.5不是实际支出的费用,按一定的标准分配计入各成本核算对象。
9.2质量成本核算办法
9.2.1质量成本核算按质量成本的各级科目进行,采取以会计核算为主统计核
算为辅的方法。
9.2.2质量成本核算与产品成本核算周期相一致。周期为×××;
9.2.3质量成本核算归口为财务部;
9.2.4明确质量成本开支范围,划清各种费用界限;
a、质量成本开支的范围必须和现行成本开支范围相一致;
b、划清质量成本中应计入产品成本和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界限;
c、划清各种产品质量成本的界限;
d、划清各个月份费用及完工产品与月末在制品之间的费用界限。
9.3质量成本数据收集
向财务部和品管部抄报;提出本部门的质量成本分析报告。
7.质量成本管理的实施程序:
7.1建立完整的组织体系,明确职责,为实施质量成本管理提供组织保证。
7.2制订质量成本的管理办法,使质量成本管理有章可循。
7.3对各负责人员进行质量成本的知识教育和业务培训。
7.4实施流程图:
(见图一)
8.质量成本预测与计划
f、折旧费用分配表;
g、产品降级降价处理损失报告单和产品质量停工损失报告单。
-4-
质量成本核算流程图
阶段
内容
部门
原始资料收集
会计人员统计核算
财务部汇总
资料上报
事
业
部
金额成本控制
产品质量报表
鉴定成本凭证
预防成本凭证
质量成本统计分析表
质量成本完成情况表
质量成本统计表
鉴定成本分配
预防成本分配
公司质量成本
质量成本管理流程
![质量成本管理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1b39d78a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83.png)
质量成本管理流程质量成本管理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用于评估和控制企业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成本。
通过对质量成本的监测和管理,企业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减少浪费和缺陷,从而提高盈利能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质量成本管理的流程,并探讨其在企业中的重要性。
一、质量成本管理流程的概述质量成本管理流程包括以下关键步骤:1. 确定质量成本:这一步骤涉及对质量成本进行准确定义和分类。
常见的质量成本包括预防成本、评估成本和故障成本。
2. 收集数据:通过各种方法,如财务报告、调查问卷和实地考察,收集与质量成本相关的数据。
3. 分析数据: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以了解质量成本的结构和分布情况。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确定质量成本的主要来源和潜在问题。
4. 制定改进措施:根据分析结果,确定改进措施,旨在减少质量成本并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改进措施可以包括提供员工培训、采用新的质量管理工具和技术等。
5. 实施改进措施:将改进措施转化为实际行动,并在组织中进行推广和执行。
这涉及到培训员工、更新工艺流程和引入新的质量管理方法。
6. 监测和控制:对改进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监测和控制。
通过跟踪和度量质量成本的变化,可以评估改进措施的有效性,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二、质量成本管理的重要性质量成本管理在企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1. 产品质量改进:通过质量成本管理,企业能够深入了解产品或服务的质量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这有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
2. 浪费减少:质量成本管理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和减少浪费。
通过分析和控制质量成本的来源,企业可以发现和消除造成浪费的根本原因。
3. 缺陷预防:预防成本是质量成本的一项重要部分。
通过预防成本的管理,企业可以采取措施预防产品或服务的缺陷,降低故障成本的发生。
4. 决策支持:质量成本数据可以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通过对质量成本数据的分析,企业可以评估不同决策的潜在影响,并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质量成本控制程序
![质量成本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b6d7edf1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ae.png)
质量成本控制程序Document No.文件编号:Release Date 发布日期:Effective Date生效日期:Control Mode 受控模式:Compiled by 编辑:Reviewed by 评审:Examined by 审核:Approved by 批准:1、目的通过财务方式来衡量质量体系是否有效,促进改善工作效果和提高效率、降低损耗、提高顾客满意度。
2、适用范围适用于对各项质量成本的收集、汇总、分析、改进控制活动。
3、职责1. 财务部是质量成本管理的主管部门,负责相关数据汇总并进行总体分析。
2. 财务部负责制订产品质量成本目标,组织各质量成本发生部门收集、汇总数据,编制质量成本报告和作财务分析。
3. 质量部负责对质量成本报告进行质量分析和制订改进计划。
4. 各质量成本发生部门负责本部门质量成本数据的收集、统计、核算并按期上报财务部。
4、定义质量成本:是指企业为提高产品质量而支出的各种费用,以及因产品质量问题而发生的损失费用。
5、流程图见附件一6、工作程序6. 1 质量成本策划6.1.1 由财务部按照公司年度营业计划制订产品质量成本计划,确定产品质量成本目标。
6.1.2 由财务部确定采用质量成本作为财务报告方式,将质量成本分为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四大类二十四项(见附件二),并明确收集部门和相应内容。
6.2 质量成本数据的收集6.2.1 各质量成本发生部门每月按照质量成本构成的收集内容和职责,收集、核算、统计本部门所负责质量成本数据,确保数据准确和可靠。
6.2.2 将所统计数据列入“质量成本统计表”中,对于内部损失成本须按时间和生产来描述,对于外部损失成本按照成本发生原因、时间的损失和生产的损失来描述,并于次月5日前填报财务部。
6.3 质量成本报告的编制和分析、改进6.3.1 由财务部根据各部门填报的“质量成本统计表”进行汇总统计(同时依据财务上的帐务进行校准),填写“质量成本报告表”,并以总成本为比较标准,计算总质量成本与总成本的比率,以及内外部损失成本与总成本的比率。
质量成本管理:管理制度、核算办法、预算流程、控制流程
![质量成本管理:管理制度、核算办法、预算流程、控制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8b1f8bb831b765ce050814ca.png)
2.财务部负责统计核算在财务部列支的各项质量成本费用。会计人员在日常编制会计凭证时,应按照质量成本核算的要求,将有关质量成本的支出内容和金额单独列出,并记入“质量成本核算台账”。
3.生产部和品管部负责统计核算减产损失、降级损失等不在财务账上直接反映的各项质量成本费用,并记入“质量成本核算台账”。
2.参与制定质量成本管理制度,提出质量成本核算程序
3.参与确定质量核算项目
4.组织有关人员收集、核算质量成本数据,并进行汇总统计、核算
5.编制并提供质量成本数据的收集、核算及经济分析所需的报表
6.组织质量成本经济分析,定期向领导和品管部提供质量成本经济分析报告和有关资料
其它相关部门
1.执行本部门质量成本计划,提出措施
第13条采取质量改进措施
品管部根据质量成本分析报告提供的情况,明确质量成本改进项目和改进措施,制定质量成本改进方案并组织实施,同时,品管部对质量成本改进工作进行跟踪和管理,确保其有效性。
第5章附则
第14条本制度由总经办负责制定和解释。
第15条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编制人员
审核人员
批准人员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3.每月根据要求提供本部门的有关质量成本数据,定期上报财务部
4.协调质量成本管理活动,对有争议的质量成本责任作出仲裁
5.负责质量成本综合分析工作,定期向领导提供质量成本报告
6.根据质量成本综合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质量成本改进措施及改进计划,送有关责任部门实施
财务部
1.根据品管部提供的质量成本计划草案,编制质量成本计划
第3章质量成本核算与分析
第8条收集质量成本数据
质量成本管理办法
![质量成本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e8567192bb4cf7ec4afed0b9.png)
趋向,找出质量成本管理工作的关键问题。
通过构成分析与因素分析,观察变化趋势是否合理,明确影响变动的因素,使之符合故障成本为最低值、鉴别与预防成本保持必要水平、两者变动值之和达到最大正值的要求,亦即符合质量成本最佳值的要求。
综合分析,要结合产品生产质量和质量成本的变化与联系,运用数理统计和TQC的基本方法,对影响产品与生产质量的重要因素进行深入调查,应用排列图、对比图、趋势图及质量成本曲线图等,既可制订出提高产品与生产质量水平的具体措施,又可找到质量成本最佳区域以及降低质量成本的办法。
第十八条在厂长领导下,由总工程师负责组织改进产品质量,从而降低质量成本;总会计师组织质量成本核算工作;“全质办”负责TQC和质量成本工作的综合组织、监督和管理工作,制定质量和质量成本计划,并按月考核;财务
第六章质量成本报表(略)
第七章附则(略)。
怎样实施质量成本管理
![怎样实施质量成本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491aca66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c2.png)
怎样实施质量成本管理介绍质量成本管理是一种管理方法,旨在帮助组织有效控制和管理质量相关的成本。
通过实施质量成本管理,组织可以识别、衡量和降低与质量问题相关的成本,从而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提升客户满意度,并全面优化业务运营。
为什么需要质量成本管理质量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在于它有助于组织识别质量问题的成本,并通过有效控制这些成本根源,实现质量的持续改进。
通过质量成本管理,组织可以降低质量不良带来的成本,提高产品或服务价值,增强竞争力,提升市场占有率。
实施步骤1. 确定目标首先,组织需要明确质量成本管理的目标,明确质量成本管理的意义和价值,以便为实施质量成本管理奠定基础。
2. 建立评估体系建立质量成本评估体系是实施质量成本管理的关键步骤。
通过识别和分类各种与质量问题相关的成本,例如内部失控成本、检查与测试成本、外部失控成本等,可以全面了解质量成本的分布和构成。
3. 数据收集和分析收集和分析质量成本数据是实施质量成本管理的基础。
通过收集和分析实际的质量成本数据,可以深入了解不同成本项目的影响因素和规律,为下一步的优化和改进提供依据和参考。
4. 制定改进计划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制定质量成本的改进计划。
例如,减少不良品数量、提高产品设计质量、加强供应链管理等,通过对关键领域的改进,降低与质量问题相关的成本。
5. 实施和监控将改进计划落实到实际生产和运营中,并持续监控和评估改进效果。
及时调整和优化改进措施,确保质量成本管理的有效实施和实现长期效果。
成效评估通过实施质量成本管理,组织可以获得以下方面的成效: - 降低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成本,提高整体利润率; - 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水平,增强客户满意度和品牌价值; - 优化内部管理和流程,提升运营效率和绩效; - 加强风险管理和问题预警机制,提高组织的应变能力和竞争力。
结论质量成本管理是一项重要的管理方法,对于组织实现持续质量改进、提高成本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质量成本管理办法
![质量成本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d4a101f9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08.png)
质量成本管理办法第二条质量本钱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厂各部门全面协同配合。
各部门在质量本钱管理上,应按本方法规定的职能,发挥各自的作用。
第二章管理机构的设置第三条质量本钱涉及面广、专业性强,为搞好这项工作,决定建立以总会计师为首的质量本钱管理中心,由“全质办”、财务科、技术科、效劳科、科研所、销售科负责同志组成,定期开展质量本钱分析研究。
第四条质量本钱核算程序,实行车间(职能部门)和厂部(财务科与“全质办”)两级核算体制。
按照“归口管理、集中核算”的原那么,由车间本钱核算员、科室专(兼)职核算员负责本单位质量本钱核算,财务科设专职质量本钱会计负责全厂质量本钱核算。
质量本钱核算程序详见第三章。
第六条质量收入包括:新产品研究收入、设计试制收入、生产质量收入、质量检验收入、销售质量收入、技术效劳收入和其他收入等。
第七条质量本钱包括:新产品试制本钱、内部故障本钱、外部故障本钱、鉴定本钱和预防本钱等。
第八条质量收益包括:本期实现质量收益、潜在质量收益、质量社会效益等。
第九条质量本钱核算要划清三个界限:即划清质量本钱收益与非质量本钱收益的界限;划清各种产品的质量本钱与质量收益的界限;划清质量本钱中实现收益与潜在收益的界限(或显见与隐含的界限)。
按照我厂实际,确定质量本钱开支范围为:(一)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所耗用的材料、办公费、差旅费及劳动保护费;(二)质量检测的仪器、仪表、工量具的购置、折旧和维护费用;(三)产品、半成品、外购件和原材料的试验、检验、评审费;(四)质量管理人员工资、附加费和部门经费;(五)产品出厂前由于质量缺陷造成的材料和人工等损失,包括废品损失、不合格品返修费用、产品降级损失、停工损失等;(六)“三包”费用及其有关折价损失与赔偿费用;(七)用于质量管理的奖励支出与培训费;(八)其他与质量管理有关的费用。
第十条各单位要根据质量本钱核算的要求,加强根底工作,健全原始记录与管理制度,把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原始记录统一起来,使预测、方案、控制和考核分析工作标准化、程序化、制度化。
质量成本管理制度
![质量成本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7ae17db3169a4517623a3e4.png)
XXXXXX有限公司质量成本管理制度编号:Q/LD-QSG-C01 第一章总则第1条目的为规范公司质量成本的核算、分析和控制,降低质量成本损失,从而提高公司质量管理水平,保证公司经营方针和目标的实现,特制定本制度。
第2条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与公司质量活动有关的成本统计、分析、报告和改进。
第二章质量成本的概念第3条定义质量成本是指企业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而支出的一切费用,以及因未达到产品质量标准,不能满足客户和消费者需要而产生的一切损失。
第4条分类质量成本主要包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
(1)预防成本是指为避免质量缺陷发生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所耗费的成本之和。
主要包括以下8个方面的内容:①质量管理人员工资②质量宣传费用③质量评审费用④质量信誉费用⑤质量培训费用⑥质量奖励费用⑦质量改进费用⑧供方质量保证费用(2)鉴定成本是指为判断生产作业系统所达到的质量水平而发生的费用.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的内容:①检验人员工资②质量检验部门办公费用③试验检验费用④检测设备维修、校验和折旧等费用(3)内部损失成本:是指因系统缺陷而产生的系统内部成本,发生在生产产品与过程中,如废品、返工和修理等。
主要包括6个方面的内容:①内部返修损失②内部返工损失③内部停工损失④内部质量故障分析处理费用⑤材料降级损失⑥废品损失(4)外部损失成本是指因产品缺陷(未能在系统内部作业过程中发现)而引发的系统外部成本,通常发生在与顾客接触的过程中。
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的内容:①外部返修损失②外部返工损失③外部停工工损失④保修费用⑤索赔费用⑥质量罚金第三章质量成本管理第5条质量成本管理流程(1)每年度财务部应编制《质量成本计划》。
(2)每月各部门将发生的质量成本以质量成本统计报表方式报送至财务部。
(3)财务部对各部门报表进行汇总、分析,提出问题和改进措施建议,并编制《质量成本报告》。
(4)各部门根据《质量成本报告》中提出问题和改进措施建议,制定本部门的纠正措施,并有效实施。
IATF16949质量成本管理程序
![IATF16949质量成本管理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611e3ec6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06.png)
文件编号QP-015
版本版次A/0
制订部门品质部
制订日期2021.05.05
制订
审核
批准
温馨提示:本文件为本公司机密文件,未经许可,不得私自外借或复印!
修订记录
制定/修订日期
修订内容摘要
页次
版本/版次
总页数
2021-05-05
IATF首次发行
ALL
A/0
7
1.0目的
建立形成文件的程序,规定了从经济角度衡量质量体系的有效性,统计因确保满足质量要求而发生的费用和没有达到满意的质量所造成的损失,通过数据收集、计算、分析制定纠正措施,来提高过程效率,减少损失,降低成本,提高顾客满意度。
5.1.3.2返工损失费:
为修复工费及所使
用原材料所支付的费用。控制部门生产部。
5.1.3.3停工损失:
因质量问题造成停工所损失的费用。责任部门是生产部
5.1.3.4质量故障处理费:
因处理内部产品事故所支付的费用。开支范围是重复检验费用、重新筛选费等.
和。构成:废品损失、返工损失、停工损失、质量故障处理费等。控制部门是生
产部。
5.1.3.1产品报废损失:
因成品、半成品、原材料达不到质量要求且无法修复或在经济上不值得修复造成
报废所损失费用,以及外购在采购、运输、仓储、筛选等过程中报废的成品、半
成品、原材料费用及人工费用和能源动力费用。控制部门是生产部
5.2.4从各种质量记录中分析获得。
5.3质量成本数据收集、管理:
5.3.1记账:设立所需账薄并明确其核算内容,提供各部门汇总报表。
5.3.2收集数据:
5.3.2.1各部门按照职责规定,每月8日前将相关的质量成本数据进行统计分类汇总编
某轴承制造公司质量成本管理程序及附录相关成本构成的分析方法和核算
![某轴承制造公司质量成本管理程序及附录相关成本构成的分析方法和核算](https://img.taocdn.com/s3/m/cdec5bd7195f312b3169a5f7.png)
质量成本管理程序
第6页
共9页
附件 2: 鉴定成本之各项构成项目的分析方法和核算方式 1、进货检验:在进货阶段检验/试验产品是否符合产品质量要求的成本,包括产品寿命试验、环 境测试及可靠度试验,以及有关检验/试验材料所发生的成本费用。 A) 、成本分析方法说明: a) 、外购/外协件零件、材料的检验之人工时(包括:平时/节假日加班时间) ; b) 、进货检验场地的检测设备折旧成本、水电气之成本; c) 、进货检验人员的薪资成本; d) 、进货检验所必须用到的办公用品、纸张等成本。 B) 、核算方式: a) 、以上活动之工作人员的薪资(包括其主管和幕僚人员的薪资及平时/节假日加班费; b) 、协助参与以上活动之工作人员的工; c) 、进货检验场地的检测设备折旧、水电气之费用依比例; d) 、进货检验所必须用到的办公用品、纸张等费用依比例计; e) 、对以上活动之工作人员的薪资作合理之分摊; f) 、每月定期依据以上活动之工作人员的薪资单据作固定比例之分摊。 2、过程检验:在过程阶段检验/试验产品是否符合产品质量要求的成本,包括产品寿命试验、环 境测试及可靠度试验,以及有关检验/试验材料所发生的成本费用。 A) 、成本分析方法说明: a) 、过程检验人员检验产品之人工时(包括:平时/节假日加班时间) ; b) 、过程检验人员巡回检验之人工时(包括:平时/节假日加班时间) ; c) 、过程检验人员的工资; d) 、过程检验场地的检测设备折旧成本、水电气之成本; e) 、过程检验所必须用到的办公用品、纸张等成本。 B) 、核算方式 a) 、以上活动之工作人员的薪资(包括其主管和幕僚人员的薪资及平时/节假日加班费用) ; b) 、协助参与以上活动之工作人员的工时; c) 、过程检验场地的检测设备折旧、水电气之费用依比例计算; d) 、过程检验所必须用到的办公用品、纸张等费用依比例计算; e) 、对以上活动之工作人员的薪资作合理之分摊; f) 、每月定期依据以上活动之工作人员的薪资单据作固定比例之分摊。 3、出货检验:在成品出货阶段检验产品是否符合产品质量要求的成本费用。 A) 、成本分析方法说明: a) 、成品出货检验人员检验产品之人工时(包括:平时/节假日加班时间; b) 、出货检验人员的薪资; c) 、成品出货检验所必须用到的办公用品、纸张等费用。 B) 、核算方式: a) 、以上活动之工作人员的薪资(包括其主管和幕僚人员的薪资及平时/节假日加班费用 b) 、 协助参与以上活动之工作人员的工时费用; c) 、成品出货检验所必须用到的办公用品、纸张等费用依比例计算; d) 、对以上活动之工作人员的薪资作合理之分摊; e) 、每月定期依据以上活动之工作人员的薪资单据作固定比例之分摊。 4、材料、成品因试验而产生的损耗(即实验) :指在破坏性试验(材料分析) 、零件/产品功能/ 性能试验过程中所消耗材料而产生的成本费用。 A) 、成本分析方法说明: a) 、材料分析、零件/产品功能或性能试验之人工时(包括:平时/节假日加班时间) ; b) 、实验场地的设备折旧费用、水电气之成本;
全面质量成本管理
![全面质量成本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bf30e3f6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34.png)
•质量成本预测 •与 计 划
•
•1.选择主导产品。 •2.确定比较基期和比较 • 基数。 •3.建立QMS指标体系( • 目标指标、结构指标、 • 和相关指标。) •4.预测和编制质量成本 • 指标计划。
二、质量成本管理体系控制流程
•总工(或管代) •主持,质管部 •组织。
•质量成本科目设 置
•预防成本
•
2、质量成本管理导则
(7) 质量成本管理 b) 组织结构
❖ 应建立管理体系; ❖ 应配备专职(或兼职)的质量成本
核算和管理人员;
❖ 明确领导层的职责;
厂长/所长; 总工程师(技术质量副厂长/所长); 总会计师; 总经济师。
•
2、质量成本管理导则
•a) 职责范围 •财务部门—— •质量部门—— •其他部门——
•
2、质量成本管理导则
(7) 质量成本管理
a) 实施质量成本管理的原则 应寻求适宜的产品质量成本为手段; 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和质量保证能力; 必须使预测、计划、核算、分析、控制
和考核等环节,相互协调、互为依据; ❖ 确保数据可靠、核算准确、控制有效、
分析正确、透彻; ❖ 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
(1) 目的; (2) 内容; (3) 适用范围; (4) 引用标准; (5) 术语; (6) 总则; (7) 质量成本管理; (8) 质量成本预测和计划; (9) 质量成本科目设置与核算; (10)质量成本控制与考核;
( 11 ) 质量成本综合分析与报告。
•
2、质量成本管理导则
(1) 目的 a)以适宜的质量满足社会对产品的需求 。 b)降低产品的总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 效益。 c)为评价QMS的有效性、评价质量管 理效果,进行质量奖励和企业的绩效 考核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