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度测量有哪些主要误差
如何进行角度测量数据的处理
![如何进行角度测量数据的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e2ad3f12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1b.png)
如何进行角度测量数据的处理在科学研究和实验中,角度测量是一项常见的任务。
无论是测量天文学中的星体角度,还是工程学中的结构角度,正确处理角度测量数据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角度测量数据的处理,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角度测量的基础知识在开始讨论角度测量数据的处理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概念和知识。
角度是指两条线之间的夹角或是一个物体相对于参考点的偏移量。
在实际测量中,我们通常使用角度仪器,如测角器、转台等设备来进行测量。
二、角度测量的误差来源在角度测量过程中,往往会面临各种误差源。
这些误差会对测量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处理数据时,需要对这些误差进行合理的处理。
常见的误差来源包括仪器误差、环境因素、人为误差等。
1. 仪器误差:仪器本身的制造和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这会导致测量结果的误差。
为了减小仪器误差,我们可以选择精度更高的仪器,或是进行校准和调整。
2. 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的变化都可能会对角度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为了降低环境因素的干扰,我们可以在实验前进行环境条件的调节和控制。
3. 人为误差: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步骤的不规范都可能会导致角度测量的误差。
为了减小这种误差,我们可以进行专业培训和实践,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三、角度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在角度测量完成后,我们需要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以获得最终准确的结果。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处理方法:1. 平均值法:在进行多次角度测量时,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随机误差。
为了消除这种误差的影响,我们可以进行多次测量,并计算其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这样可以有效减小随机误差的影响,提高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2. 加权平均法:对于不同测量的数据,其准确性和可靠性可能存在差异。
对于准确性较高的测量结果,我们可以采用较大的权重进行处理。
这种方法能够更好地考虑不同测量结果的质量差异,从而得到更为准确的结果。
3. 合成法: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可能需要将多个测量结果合并为一个整体结果。
角度测量的误差条件
![角度测量的误差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5a5d5c0390c69ec3d5bb75e2.png)
角度测量的误差主要包括仪器误差、观测误差和外界条件的影响三个方面。
一、仪器误差二、仪器误差是指仪器不能满足设计的理论要求而引起的误差。
主要包括仪器校正后的残余误差及仪器加工不完善引起的误差。
(一)视准轴误差视准轴误差是由于视准轴不垂直横轴引起的水平方向度数误差。
由于盘左、盘右观测时该误差的符号相反,因此,可采用盘左、盘右观测取平均值的方法加以消除。
(二)横轴误差横轴误差是由于横轴与竖轴不垂直,当仪器整平后竖轴即处于铅直位置,而横轴不水平,则引起水平方向读书存在误差。
由于盘左、盘右观测同一目标时的水平方向读数误差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也可以采取盘左、盘右观测取平均值的方法加以消除。
(三)竖轴误差竖轴误差是由于水准管轴不垂直竖轴,或水准管轴不水平而引起的误差,由于竖轴在垂直方向上偏离了一个角度,从而引起横轴倾斜及水平度盘倾斜、视准轴旋转面倾斜,产生测角误差。
这种误差,不能用正、倒镜取平均值的方法消除,因此,测量前应严格检校仪器,观测时仔细整平。
(四)度盘刻划不均匀误差由于仪器度盘不均匀引起的方向读数误差,可通过配置度盘各测回起始读数的方法,使读数均匀地分布在度盘各个区间而予以减小。
(五)竖盘指标差由于竖盘指标水准管(或竖盘自动补偿装置)工作状态不正确,导致竖盘指标没有处在正确位置,产生竖盘读数误差。
通过校正仪器,理论上可使竖盘指标处于正确位置,但校正会存在残余误差。
可采用盘左、盘右观测取平均值的方法对竖盘指标差加以消除。
二、观测误差(一)对中误差对中误差是指仪器中心没有置于测站点的铅垂线上所产生的测角误差,对中误差不能通过观测方法消除,所以要认真进行进行对中。
短边测量时更要严格对中。
(二)目标偏心误差目标偏心误差是指由于目标的标杆中心偏离目标的实际点位引起的误差,因此观测时应尽量瞄准花杆底部,花杆要尽量竖直,在边长较短时,更应特别注意花杆垂直。
(三)瞄准误差测角时由人眼通过望远镜瞄准目标产生的误差称为瞄准误差。
角度测量—认识角度测量误差及注意事项(工程测量)
![角度测量—认识角度测量误差及注意事项(工程测量)](https://img.taocdn.com/s3/m/29872402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8c.png)
更要严格对中。
角度测量误差——观测误差
➢ 整平误差
仪器水平度盘不能严格水平,竖盘及视准面不能严格竖直。它对
测角的影响与目标的高度有关,若目标与仪器同高,其影响很小;若目标
与仪器高度不同,其影响将随高差的增大而增大。因此,在丘陵、山区观
外界条件的影响主要指各种外界条件的变化对角度观测精度的影响。
如大风影响仪器稳定;大气透明度差影响照准精度;空气温度变化,特别是
太阳直接的暴晒,可能使脚架产生扭转,并影响仪器的正常状态;地面辐射
热会引起空气剧烈波动,使目标影像变的模糊甚至飘移;视线贴近地面或通
过建筑物旁、冒烟的烟囱上方、接近水面的空间等还会产生不规则的折光;
(6)读数应果断、准确。特别应注意估读。观测时应及时记录和计算,各项
误差值应在规定的限差以内,如有错误或超限,应立即重测。
(7)选择有利的观测时间和避开不利的外界条件。
工程测量课件
角度测量误差——
观测误差
角度测量误差——观测误差
➢ 仪器对中误差
仪器对中误差是指仪器经过对中后,仪器竖轴没有与过测站点中心的铅垂
工程测量课件
角度测量注意事项
角度测量注意事项
为了保证测角的精度,满足测量的要求,角度测量观测时必须注意下列事项:
(1)观测前应先检验仪器,发现仪器有误差应立即进行校正。
(2)安置仪器要稳定,应仔细进行对中和整平,短边时应特别注意对中,在
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进行观测,应严格整平。
角度测量注意事项
(3)目标处的标杆应竖直,并根据目标的远近选择不同粗细的标杆。
仪器误差
角度测量误差——仪器误差
仪器误差主要包括仪器检校不完善和制造加工不完备引起的误差,主要有以
测量误差基础知识—角度测量的精度(工程测量)
![测量误差基础知识—角度测量的精度(工程测量)](https://img.taocdn.com/s3/m/57ac8009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88.png)
∑ =
角度测量的精度
➢ 多边形水平角闭合差的规定
如果以两倍中误差为极限误差,则允许的n边形的角度闭合差为:
允 =
例如,设水平的测角中误差 = ±18″ ,则三角形的角度闭合差限差应为:
= × ±″ × ≈ ±″
由于一测回的水平角值取盘左、盘右两个半测回角度的平均值,故半测回
水平角值的中误差为:
′ = = ±″
盘左、盘右水平角值之差的中误差为:
∆ = ′ = ±″
角度测量的精度
➢ 水平角观测的精度规定
取两倍中误差为极限误差,则为±34″。考虑观测水平角时还有仪器对中
和目标偏心误差的影响,故DJ6级光学经纬仪观测水平角,盘左、盘右分
工程测量课件
角度测量的精度
角度测量的精度
➢ 水平角观测的精度规定
用DJ6级经纬仪观测水平角,根据仪器的设计标准,一测回方向观测中误
差(仅包含瞄准与读数误差) = ±″,水平角为两个方向值之差,故一
测回水平角观测的中误差为:
= = ±″ = ±. ″
角度测量的精度
➢ 水平角观测的精度规定
别测得水平角值之差的允许值,一般规定为±″ 。
角度测量的精度
➢ 多边形水平角闭合观测水
平角时每个角度都有偶然误差,使内角之和不等于理论值而产生角度闭合
差:
= + + ⋯ + − − × ° = ∑ − − × °
角度测量仪误差5分
![角度测量仪误差5分](https://img.taocdn.com/s3/m/9606b138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ae.png)
角度测量仪误差5分
摘要:
1.角度测量仪误差的概念
2.误差产生的原因
3.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4.如何减小角度测量仪的误差
5.总结
正文:
角度测量仪误差5分,这是一个在测量领域中常见的现象。
角度测量仪是一种精密的测量工具,用于测量物体的角度。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测量结果往往存在一定的误差。
误差产生的原因有很多。
首先,测量仪器的精度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即使是最精密的测量仪器,其精度也有一定的限制。
其次,测量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都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最后,操作者的技术水平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错误的操作方法会导致测量结果的误差。
这些误差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对于一些要求精度较高的测量工作,5分的误差可能是不能接受的。
因此,减小误差是提高测量结果精度的重要途径。
那么,如何减小角度测量仪的误差呢?首先,选择精度高的测量仪器是至关重要的。
其次,改善测量环境,比如保持恒温、避免湿度过大等,也有助于减小误差。
最后,提高操作者的技术水平,正确的操作方法,可以有效避免因
操作失误导致的误差。
总的来说,角度测量仪误差5分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角度测量—角度观测误差(工程测量课件)
![角度测量—角度观测误差(工程测量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92d0cfd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1d.png)
3.目标要照准:观测时应尽量照准标志中心或目标的底部; 后视要选在长边上,对光要仔细,注意消除视差 。
4.操作要规范:用测微轮时要用同一方向进行符合;强光时 要给仪器打伞,选择在天气比较稳定和清晰的天气条件下进 行观测 。
5.估读要准确:要记住所用仪器的度盘注记形式,精确估读尾 数。
6.观测要校核:为了消除视准轴不垂直横轴以及横轴不垂直 竖轴对测角的影响,应采取盘左和盘右观测,误差在允许范 围内,取平均值作为观测成果。
1.仪器要稳定:防止仪器的不均匀下沉,测站应选在土质坚实 的地方,要踏实三脚架使其稳定,观测时不要碰动三脚架。
2.对中要准确:安置仪器时应仔细对中;当视线短时,对中 误差不应超过3mm;当水平角接近180 时,在与短边垂直 方向上,对中尤其要严格 。
3.整平要仔细;一般规定在观测过程中水准管气泡偏离中央 不应大于半格,若偏离超过一格,应重新整平;当观测目标 的竖直角很大时,更要注意仪器的整平。
工程测量
角度测量原理
§3-1角度测量的原理
水平角测量原理 竖直角测量原理
角度测量原理---水平角测量原理
水平角:地面上两条 直线之间的夹角在水 平面上的投影称为水 平角
水平角的计算:
=b-a 当b>a ; =b-a +360°当b<a 。
角度测量原理---竖直角测量原理
竖直角:在同一竖直面 内视线和水平线之间的 夹角称为竖直角或称垂 直角
竖直角的计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n – m
仰角:n>m,视线在水平 线之上,符号为正;
俯角:n<m,视线在水平 线之下,符号为负
工程测量
角度观测的误差及注意事项
一、角度观测的误差
角度测量精度误差规范要求
![角度测量精度误差规范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711ee709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40.png)
角度测量精度误差规范要求引言角度测量精度误差规范要求是在各种角度测量领域中制定的标准,以确保角度测量设备在测量过程中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本文档将介绍角度测量精度误差规范要求的主要内容和相关标准,并说明其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角度测量精度误差角度测量精度误差是指在实际角度测量中,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误差可能来自于测量设备本身的不准确性、环境因素的影响以及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等。
为了保证角度测量的准确性和可比性,需要对角度测量精度误差进行规范要求。
角度测量精度误差规范要求的重要性角度测量精度误差规范要求的制定和执行对于各种领域的角度测量都具有重要意义:•科学研究:在科学研究中,精确的角度测量是获取准确数据的基础,对于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科研成果的可重复性具有重要影响。
•工程设计:在工程设计中,准确的角度测量对于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功能的实现以及质量控制具有重要作用。
•制造业:在制造业中,精确的角度测量对于确保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至关重要。
角度测量精度误差规范要求的主要内容角度测量精度误差规范要求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角度测量设备的准确性要求角度测量设备的准确性是确保角度测量精度的基础。
准确性要求包括设备的分辨率、重复性、线性度和零位误差等指标,以及设备的校准和维护要求。
环境因素的控制要求环境因素对于角度测量精度的影响不可忽视。
环境因素控制要求包括温度、湿度、振动等因素的限制要求,以确保测量结果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对于角度测量的准确性也具有重要影响。
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包括对测量设备的熟练操作、正确使用测量方法和规范的训练要求等。
测量结果的数据处理要求测量结果的数据处理对于角度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具有重要作用。
数据处理要求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方法和数据记录要求等。
角度测量精度误差规范要求的实施方法为了实施角度测量精度误差规范要求,以下几点建议供参考:1.选择合适的角度测量设备:在选择角度测量设备时,应根据实际需求和要求选择具备高准确性和稳定性的设备。
角度测量的误差分析及注意事项
![角度测量的误差分析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753c1e781711cc7931b7162e.png)
角度测量的误差分析及注意事项一、角度测量的误差角度测量的误差主要来源于仪器误差、人为操作误差以及外界条件的影响等几个方面。
认真分析这些误差,找出消除或减小误差的方法,从而提高观测精度。
由于竖直角主要用于三角高程测量和视距测量,在测量竖直角时,只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采用测回法消除竖盘指标差对竖角的影响,测得的竖直角值即能满足对高程和水平距离的求算。
因此,下面只分析水平角的测量误差。
(一)仪器误差1.仪器制造加工不完善所引起的误差如照准部偏心误差、度盘分划误差等。
经纬仪照准部旋转中心应与水平度盘中心重合,如果两者不重合,即存在照准部偏心差,在水平角测量中,此项误差影响也可通过盘左、盘右观测取平均值的方法加以消除。
水平度盘分划误差的影响一般较小,当测量精度要求较高时,可采用各测回间变换水平度盘位置的方法进行观测,以减弱这一项误差影响。
2.仪器校正不完善所引起的误差如望远镜视准轴不严格垂直于横轴、横轴不严格垂直于竖轴所引起的误差,可以采用盘左、盘右观测取平均的方法来消除,而竖轴不垂直于水准管轴所引起的误差则不能通过盘左、盘右观测取平均或其他观测方法来消除,因此,必须认真做好仪器此项检验、校正。
(二)观测误差1.对中误差仪器对中不准确,使仪器中心偏离测站中心的位移叫偏心距,偏心距将使所观测的水平角值不是大就是小。
经研究已经知道,对中引起的水平角观测误差与偏心距成正比,并与测站到观测点的距离成反比。
因此,在进行水平角观测时,仪器的对中误差不应超出相应规范规定的范围,特别对于短边的角度进行观测时,更应该精确对中。
2.整平误差若仪器未能精确整平或在观测过程中气泡不再居中,竖轴就会偏离铅直位置。
整平误差不能用观测方法来消除,此项误差的影响与观测目标时视线竖直角的大小有关,当观测目标与仪器视线大致同高时,影响较小;当观测目标时,视线竖直角较大,则整平误差的影响明显增大,此时,应特别注意认真整平仪器。
当发现水准管气泡偏离零点超过一格以上时,应重新整平仪器,重新观测。
国开(中央电大)专科《建筑测量》网上形考(作业一至四)试题及答案
![国开(中央电大)专科《建筑测量》网上形考(作业一至四)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75ac679e31433239689393.png)
国开(中央电大)专科《建筑测量》网上形考(作业一至四)试题及答案说明:适用于电大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与管理,建筑施工与管理专科学员网上形考;同时,资料也是期末机考必备资料。
形考作业一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程序上“由整体到局部”;步骤上“先控制后碎部”;精度上“从高级到低级”。
2.方位角是自某标准方向起始,顺时针至一条直线的水平角,以过直线起点的平面坐标纵轴平行线指北端为标准方向的方位角为坐标方位角。
坐标方位角范围0o~360o。
象限角取值范围为0o~90o,为了说明直线所在的象限,在角值前应加注直线所在象限的名称。
3.高程是指地面点沿铅垂线到一定基准面的距离。
测量中定义以大地水准面作基准面的高程为绝对高程,以其它任意水准面作基准面的高程为相对高程。
地面任意两点之间的高程之差称为高差。
无论采用绝对高程还是相对高程,两点间的高差总是不变的。
如果h AB为正时,表明B点高于A点。
4.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测定地面两点之间的高差,推算未知点高程一种方法。
5.水准仪的粗略整平是指旋转脚螺旋使圆水准气泡居中;水准仪的精确整平是指旋转微倾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
6.水准测量的水准路线分为附合水准路线、闭合水准路线、支水准路线。
7.使用微倾式水准仪的操作步骤是:粗略整平、瞄准标尺、精确整平、标尺读数。
二、名词解释和简答题1.地面点的平面位置如何确定?测量上的直角坐标系有哪些?他们是如何定义的?答:地面点的平面位置可用二维球面或平面坐标确定。
测量上的直角坐标系有: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高斯投影是一种横轴椭圆柱投影,即设想用一个椭圆柱套住地球椭球体,使椭圆柱的中轴横向通过椭球体的中心,将椭球面上的点位和图形投影到椭圆柱的面上,然后将椭圆柱沿通过南、北极的母线展开成平面,即得到高斯投影平面,在此平面上,椭球体和椭圆柱相切的一条子午线和赤道的投影为两条相互正交的直线,即构成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角度测量原理及误差分析
![角度测量原理及误差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70b087e02768e9951e73816.png)
角度测量的原理、方法及误差分析基本概述角度测量angle,measurement of测定水平角或竖直角的工作。
水平角是一点到两个目标的方向线垂直投影在水平面上所成的夹角。
竖直角是一点到目标的方向线和一特定方向之间在同一竖直面内的夹角。
通常以水平方向或天顶方向作为特定方向。
水平方向和目标间的夹角称为高度角。
天顶方向和目标方向间的夹角称为天顶距。
角度的度量常用60分制和弧度制。
60分制即一周为360°、1°为60′、1′为60″。
弧度制采用圆周角的2π分之一为1弧度。
1弧度约等于57°17′45″。
此外,军事上常用密位作量角的单位。
为使1密位所对的弧长约略等于半径的1/1000,取圆周角的1/6000为1密位。
角度测量主要使用经纬仪。
测角时安置经纬仪,使仪器中心与测站标志中心在同一铅垂线上,利用照准部上的水准器整平仪器后,进行水平角或竖直角观测。
方向观测法观测两个方向之间的水平夹角采用测回法,对3个以上的方向采取方向观测法或全组合测角法。
测回法即用盘左(竖直度盘位于望远镜左侧)、盘右(竖直度盘用盘左观测时,分别照准左、右目标得到两个读数,两数之差为上半测回角值。
为了消除部分仪器误差,倒转望远镜再用盘右观测,得到下半测回角值。
取上、下两个半测回角值的平均值为一测回的角值。
按精度要求可观测若干测回,取其平均值为最终的观测角值。
方向观测法是当有3个以上方向时,在上、下各半测回中依次对各方向进行观测,以求得各方向值,上、下两个半测回合为一测回,这种方法称为全圆测回法。
按精度需要测若干测回,可得各方向观测值的平均值,所需角度值由相应方向值相减即得。
全组合测角法全组合测角法,每次取两个方向组成单角,将所有可能组成的单角分别采取测回法进行观测。
各测站的测回数与方向数的乘积应近似地等于一常数。
由于每次只观测两个方向间的单角,可以克服各目标成像不能同时清晰稳定的困难,缩短一测回的观测时间,减少外界条件的影响,易于获得高精度的测角成果。
测绘技术的常见误差与纠正方法
![测绘技术的常见误差与纠正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73a6929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da.png)
测绘技术的常见误差与纠正方法测绘技术作为一门重要的测量科学,被广泛应用于土地调查、建筑设计、国土资源管理等领域。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测绘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误差,这些误差如果不及时纠正,就会影响测绘结果的准确性。
本文将介绍测绘技术中常见的误差类型及纠正方法。
一、角度误差在测绘过程中,角度测量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然而,由于设备、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角度误差经常会发生。
角度误差主要包括仪器误差和观测误差两种。
仪器误差是由于测量设备的设计、制造等问题导致的。
为了消除仪器误差,可以进行仪器校正和精度检测。
仪器校正包括定标、零位调整、灵敏度调整等步骤,通过这些步骤可以减小仪器误差。
精度检测是针对已经校准的仪器进行的,通过与一个已知精度的参考仪器进行对比,可以进一步评估仪器的误差。
观测误差则是由于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观测环境的影响等因素导致的。
观测误差的纠正主要包括使用平均值消除个别观测值的偏差、采用不同观测方式进行对比等方法。
此外,对于观测误差还可以通过增加观测次数、进行同步观测等方式减小误差。
二、距离误差测绘中距离测量是一项关键的工作,然而由于仪器、观测环境等因素的限制,距离误差难以避免。
距离误差主要包括仪器误差和人为误差两种。
仪器误差是由于测距仪的设计、制造等问题导致的。
为了减小仪器误差,可以通过仪器定标、零位调整等方法进行纠正。
此外,还可以使用更加精确的测距仪替代原有仪器,以提高测距的准确性。
人为误差主要是指在操作过程中由于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观测环境等因素导致的误差。
人为误差的纠正主要包括规范操作流程、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消除观测环境的影响等方法。
例如,在距离测量中,可以加强对观测设备的校准和维护,同时规范操作人员的操作步骤,以减小人为误差。
三、高程误差在测绘工作中,高程测量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然而,由于测量设备的限制以及地形等因素的影响,高程误差难以避免。
高程误差主要包括仪器误差和地形误差两种。
仪器误差主要是由于测量设备的特性导致的。
角度测量仪误差5分
![角度测量仪误差5分](https://img.taocdn.com/s3/m/ee2f7b55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2b.png)
角度测量仪误差5分
摘要:
1.角度测量仪误差的概念
2.误差产生的原因
3.误差的分类
4.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5.如何减小误差
正文:
角度测量仪误差是指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这种误差可能是由于测量仪器的缺陷、环境条件的影响或操作方法的不当等原因产生的。
误差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 测量仪器的精度限制:测量仪器本身的精度限制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 环境条件的影响:温度、湿度、气压等环境条件的变化会影响测量结果。
- 操作方法的不当:测量操作方法的不当也会导致误差。
误差的分类主要有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两种。
系统误差是由于测量仪器或测量方法的缺陷引起的,它的值是固定的或具有规律性的。
随机误差是由于各种不可预测的因素引起的,它的值是随机的。
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如果测量结果存在误差,就会导致工程设计的偏差,甚至可能造成工程事故。
因此,减小误差是十分必要的。
减小误差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 选择高精度的测量仪器:选择精度高的测量仪器可以减小系统误差。
- 控制环境条件:对环境条件进行控制可以减小环境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 规范操作方法:规范测量操作方法可以减小随机误差。
角度测量误差
![角度测量误差](https://img.taocdn.com/s3/m/15526e2669eae009581becc5.png)
5.1角度观测的误差来源 5.2角度观测的注意事项
5.1角度观测的误差来源
1.仪器误差 (1)仪器制造、加工不完善所引起的误差 (2)仪器检校不完善的残余误差
2.观测误差 (1)对中误差 (2)整平误差 (3)目标杆倾斜误差 (4)照准误差
3.外界条件的影响
5.2角度观测的注意事项
8.各项误差值应在规定的限差以内,超限必须重测。
谢谢观看
1. 观测前应先检验仪器,发现仪器有误差应立即进行校正,并 在观测中采用盘左、盘右取平均值和用十字丝照准等方法,减小和 消除仪器误差对观测结果的影响。
2.安置仪器要稳定,脚架应踏牢,对中整平应仔细,短边时应 特别注意对中,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观测时,应严格整平。
3.目标处的标杆应竖直,并根据目标的远近选择不同粗细的标 杆。
5.2角度观测的注意事项
4.观测时应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定。例如,光学对中及目标照准时 应消除视差。
5.水平角观测时,应以十字丝交点附近的竖丝照准目标根部。竖直 角观测时,应以十字丝交点附近的横丝照准目标顶部。
6.读数应准确,观测时应及时记录和计算。
7.爱护仪器,稳当操作,仪器迁站应装箱;高温暴晒天气,应给仪 器遮伞;仪器不得淋雨。
角度测量的误差分析
![角度测量的误差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d06d4a4f242336c1fb95e00.png)
5.1 角度测量的误差来源
1.仪器误差:仪器校正的残余误差 视准轴误差(CC⊥HH) 横轴误差 (HH⊥VV) 竖轴误差 (LL⊥VV) 度盘偏心误差(加工及安装引起)
2.仪器安置误差:
对中误差 目标偏心误差 整平误差 照准误差 读数误差
5.2 仪器误差
1.视准轴误差:
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时,视准轴偏离正确位置的角值偏差称 为视准轴误差。用C表示视准轴误差。
5.读数误差
读数误差与读数设备、观测者的经验及照明情况有关,其中主要取决于 读数设备。对DJ6经纬仪一般不超过±6″,对DJ2经纬仪一般不超过士1″。
5.4 外界条件的影响
外界环境对测角精度有直接的影响,且比较复杂。 松软土壤或风力影响仪器的稳定; 日晒和环境温度的变化引起管水准气泡的移动和视准轴的变化; 太阳照射地面产生热辐射引起大气层密度变化带来目标影像的跳动; 大气透明度低时目标成像不清晰; 视线太靠近建筑物时引起的旁折光等。 这些因素均将使测角的精度受到影响,即给角度测量带来误差。要完全避 免这些影响是不可能的,只能够在工作时,尽量选择有利的观测时间和地 点,以避开不利的观测外界条件,这样就可以将这些外界条件对测角的影 响降到较小的程度,以提高观测精度。
5.3 仪器工具安置误差
3. 仪器整平误差:
角度观测时若气泡不居中,导致竖轴倾斜而引起的角度误差。不能通过 改变观测方法来消除,因此,在观测过程中,必须保持水平度盘水平、竖 轴竖直。在一测回内,若气泡偏离超过2格,应重新整平仪器,并重新观 测该测回。
4.照准误差
测角时人眼通过望远镜瞄准目标而产生的误差称照准误差。照准误差与 望远镜的放大率,人眼的分辨能力,目标的形状、大小、颜色、亮度和清 晰度等因素有关。
角度测量中的误差来源与校正方法
![角度测量中的误差来源与校正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638ad9d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ac.png)
角度测量中的误差来源与校正方法角度测量是许多领域中不可或缺的技术。
无论是在工程测量、制造业还是科学研究中,都需要准确地测量角度。
然而,角度测量过程中存在各种误差,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需要了解误差的来源并采取相应的校正方法。
一、仪器误差角度测量仪器的制造精度是决定测量误差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类型的仪器具有不同的误差来源。
例如,光学仪器可能会受到透镜制造或对准不精确等因素的影响,而惯性导航仪器可能会受到积分漂移或噪声的干扰。
我们需要通过仪器校准来减少这些仪器误差。
二、方法误差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也是保证角度测量准确性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测量方法可能存在不同的误差来源。
例如,当使用直接测量方法时,测量者的目视准直误差可能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而间接测量方法则可能存在传感器漂移等误差。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并针对可能存在的误差进行校正。
三、环境误差环境因素对角度测量结果也有一定的影响。
例如,温度变化可能导致仪器材料的膨胀或收缩,进而影响到测量精度;气压变化则可能会引起光学仪器的折射误差。
此外,还有其他环境因素如磁场、湿度等也可能对角度测量产生干扰。
为了减少环境误差的影响,我们可以在测量前进行环境条件的控制或使用温度、压力等传感器进行在线监测,并通过相应的修正算法对测量结果进行校正。
四、人为误差无论如何先进的仪器和精确的测量方法,人为因素都是无法完全消除的。
测量者的技术水平、操作规范和注意力等都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为了减少人为误差,我们需要不断提高测量者的技术水平、制定严格的操作规范,并尽可能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
五、校正方法为了提高角度测量的准确性,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校正方法。
一种常用的校正方法是通过标定仪器来确定每个测量点的系统误差,并在测量过程中进行修正。
此外,还可以使用参照物体进行比较测量,从而减少系统误差的影响。
如果测量环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也可以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校正测量结果。
用夫琅禾费衍射实验测量角度的方法与误差分析
![用夫琅禾费衍射实验测量角度的方法与误差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5f860ed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e9.png)
用夫琅禾费衍射实验测量角度的方法与误差分析夫琅禾费衍射实验是一种用于测量物体表面形貌的方法。
它基于光的衍射现象,通过测量衍射光的角度变化来确定物体的表面结构。
本文将介绍夫琅禾费衍射实验测量角度的方法以及误差分析。
一、夫琅禾费衍射实验测量角度的方法夫琅禾费衍射实验常用的装置是夫琅禾费衍射仪,它由一束单色光源、一个狭缝、一个透镜和一个屏幕组成。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 准备工作:将夫琅禾费衍射仪放置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确保实验台稳定。
2. 调整光源:将光源调至适当亮度,光源的位置和角度需固定。
3. 调整狭缝:使用狭缝调整光线的强度和方向,并使狭缝的宽度适当。
4. 调整屏幕:将屏幕放置在适当位置,确保其与狭缝和透镜的距离合适。
5. 观察衍射图案:当光通过透镜和狭缝后,会在屏幕上形成衍射图案。
用肉眼或显微镜观察衍射图案,并确定其中的明亮和暗区域。
6. 测量角度:使用标尺或角度测量仪,测量明暗区域的夹角或角度。
二、误差分析在夫琅禾费衍射实验中,测量角度时可能存在误差,主要源于以下因素:1. 光源的稳定性:光源的亮度和角度必须保持稳定,否则会影响衍射光的角度测量。
2. 狭缝的调整误差:狭缝的宽度和方向的微小变化会导致衍射图案发生改变,从而影响角度测量的准确性。
3. 观察误差:由于观察者的视角和观察条件的不同,可能会对衍射图案的边缘位置产生误判,进而影响角度测量的准确性。
4. 测量仪器的误差:使用的测量工具(如标尺或角度测量仪)本身存在一定的测量误差,需要在实验中进行校准和调整。
为减小这些误差,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使用稳定的光源:保持光源的亮度和角度稳定,可以选择使用激光光源来提高光源的稳定性。
2. 精细调整狭缝:使用微调装置来调整狭缝的宽度和方向,以确保衍射图案的稳定性。
3. 多次观察取平均值:进行多次观察,取多个测量值的平均,可以减小观察误差和个别极端误差对结果的影响。
4. 选择精密测量仪器:选用精密的角度测量仪或使用更精确的测量方法,如数字图像处理等,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角度测量有哪些主要误差?在进行角度观测时为什么进行盘左、盘右
一、仪器误差仪器误差是指仪器不能满足设计理论要求而产生的误差。
(1)由于仪器制造和加工不完善而引起的误差。
(2)由于仪器检校不完善而引起的误差。
消除或减弱上述误差的具体方法如下:(1)采用盘左、盘右观测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消除视准轴不垂直于水平轴、水平轴不垂直于竖轴和水平度盘偏心差的影响;(2)采用在各测回间变换度盘位置观测,取各测回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弱由于水平度盘刻划不均匀给测角带来的影响;(3)仪器竖轴倾斜引起的水平角测量误差,无法采用一定的观测方法来消除。
因此,在经纬仪使用之前应严格检校,确保水准管轴垂直于竖轴;同时,在观测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仪器的严格整平。
二、观测误差1.仪器对中误差O O′ A B D1 D2 δ1 δ2 β β′ θ e 图3-23 仪器对中误差在安置仪器时,由于对中不准确,使仪器中心与测站点不在同一铅垂线上,称为对中误差。
如图3-23所示,A、B为两目标点,O为测站点,O′为仪器中心,O O′的长度称为测站偏心距,用e表示,其方向与OA之间的夹角θ称为偏心角。
β为正确角值,β′为观测角值,由对中误差引起的角度误差△β为:因δ1和δ2很小,故(3-12)分析上式可知,对中误差对水平角的影响有以下特点:(1)△β与偏心距e成正比,e愈大,△β愈大;(2)△β与测站点到目标的距离D成反比,距离愈短,误差愈大;(3)△β与水平角β′和偏心角θ的大小有关,当β′=180˚,θ=90˚时,△β最大。
例如,当β′=180˚,θ=90˚,e=0.003m,D1= D2= 100m时对中误差引起的角度误差不能通过观测方法消除,所以观测水平角时应仔细对中,当边长较短或两目标与仪器接近在一条直线上时,要特别注意仪器的对中,避免引起较大的误差。
一般规定对中误差不超过3mm。
2.目标偏心误差A A′ D O ε α d 图3-24 目标偏心误差水平角观测时,常用测钎、测杆或觇牌等立于目标点上作为观测标志,当观测标志倾斜或没有立在目标点的中心时,将产生目标偏心误差。
如图3-24所示,O为测站,A为地面目标点,AA为测杆,测杆长度为L,倾斜角度为α,则目标偏心距e为:(3-13)目标偏心对观测方向影响为:(3-14)目标偏心误差对水平角观测的影响与偏心距e成正比,与距离成反比。
为了减小目标偏心差,瞄准测杆时,测杆应立直,并尽可能瞄准测杆的底部。
当目标较近,又不能瞄准目标的底部时,可采用悬吊垂线或选用专用觇牌作为目标。
3.整平误差整平误差是指安置仪器时竖轴不竖直的误差。
倾角越大,影响也越大。
一般规定在观测过程中,水准管偏离零点不得超过一格。
4.瞄准误差瞄准误差主要与人眼的分辨能力和望远镜的放大倍率有关,人眼分辨两点的最小视角一般为60″。
设经纬仪望远镜的放大倍率为V,则用该仪器观测时,其瞄准误差为:(3-15)一般DJ6型光学经纬仪望远镜的放大倍率V为25~30倍,因此瞄准误差mV一般为2.0″~2.4″。
另外,瞄准误差与目标的大小、形状、颜色和大气的透明度等也有关。
因此,在观测中我们应尽量消除视差,选择适宜的照准标志,熟练操作仪器,掌握瞄准方法,并仔细瞄准以减小误差。
5.读数误差读数误差主要取决于仪器的读数设备,同时也与照明情况和观测者的经验有关。
对于DJ6型光学经纬仪,用分微尺测微器读数,一般估读误差不超过分微尺最小分划的十分之一,即不超过±6″,对于DJ2型光学经纬仪一般不超过±1″。
如果反光镜进光情况不佳,读数显微镜调焦不好,以及观测者的操作不熟练,则估读的误差可能会超过上述数值。
因此,读数时必须仔细调节读数显微镜,使度盘与测微尺影像清晰,也要仔细调整反光镜,使影像亮度适中,然后再仔细读数。
使用测微轮时,一定要使度盘分划线位于双指标线正中央。
三、外界条件的影响外界条件的影响很多,如大风、松软的土质会影响仪器的稳定,地面的辐射热会引起物象的跳动,观测时大气透明度和光线的不足会影响瞄准精度,温
度变化影响仪器的正常状态等等,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测角的精度。
因此,要选择有利的观测时间和避开不利的观测条件,使这些外界条件的影响降低到较小的程度。
二、
三、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