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微课--摹形传神千载如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摹形传神千载如生
——《鸿门宴》的人物形象分析
教学目标:
1、知识点:学习作者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展示人物个性特征的写作方法。
2、能力点:梳理文章结构,对比中探讨人物性格及项羽悲剧的深层原因
3、德育点:感受古人崇高人格魅力,培养英雄豪迈个性
教学重点:分析人物形象,体会项羽的性格对其命运的影响
教学难点:学会辩证地分析项羽性格及其成败
教学过程:
一、踌躇之志——激情导入
鸿门宴上,围绕着“杀与不杀刘邦”展开了生死决斗,可以说是千古一宴,经历岁月的洗礼、沉淀。宴会上动人心魄的场面仍然扣人心弦。今天,让我们穿越历史的尘埃,去共同领略楚汉时期两位绝代风雄的风采。
秦始皇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以取而代也。”
高祖常徭咸阳,纵观秦始皇,喟然叹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史记》思考:从两段对话中,刘、项两个人性格?
总结:项羽:直率、无忌刘邦:含蓄、胸有成府
两个性格不同的人有着同样的理想,那就是天下称王。一山不能容二虎,到底谁成谁败,竟在鸿门宴。
二、自读课文——梳理情节
❖开端:(无伤告密)-----项羽大怒-----(范增定计)
❖发展:(项伯夜告)-----(张良定计)------刘项约婚------项伯许诺
❖高潮:刘邦请罪-----(项王留宴)------(范增举珏)-------项王不应-----(项庄舞剑)----项伯翼蔽------(樊哙闯帐)------项无以应
❖结局(沛公逃席)------张良留谢-----项王受璧----范增怒骂-----(诛杀无伤)
三、深水养鱼——合作探究
1、沛公赴宴:刘邦的三句话与说服项伯的三招,可以看出刘邦是什么样的人?对比之下,项
羽什么样的性格?
归纳:刘邦:能言善辩能屈能伸擅于用人圆滑机警
项羽:光明磊落缺乏远见直率
2、从鸿门宴座次,可以看出项羽什么样的性格?
归纳:妄自尊大目中无人。
3、在这场宴会上,有多少机会可以杀刘邦?。
小组互动1:范增举块;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块与决谐音,暗示该下手了! 小组互动2:项庄舞剑;名为舞剑,实为刺杀。俗话说“刀剑无眼”,“马有失蹄,人有失手”,舞剑助兴本身就包含很多意外。
小组互动3:樊哙闯帐;带剑拥盾入军门,性质本就恶劣。将卫士撞倒仆地,性质再次升级:如果说带剑人军门是莽撞无礼,那现在就是武装挑衅。此时不杀更待何时!
4、机会面前,项羽有什么表现?
小组互动1:范增举块一默然不应;范增一会挤眉弄眼,一会搞小动作,项羽都看在眼里,可
他却默然不应。
小组互动2:项庄舞剑——作壁上观;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项王默许;项伯对舞翼蔽沛公也视若无睹。此时的项王一切听之任之,作壁上观。
小组互动3:樊哙闯帐——客气款待;面对贸然闯帐的樊哙,
称呼其为“客”、壮士。“客何为者?”“壮士!——赐之卮酒”“壮士!能复饮乎?”赐酒、赐肉、赐坐。非但不怪罪,反而礼遇款待,客气得紧。
四、饮水思源——感悟升华
1、走进内心:项羽为什么不杀刘邦?
(1)、项伯进言——动摇杀刘决心
(2)、刘邦谢罪——暂放杀刘决心
(3)、樊哙义责——消除杀刘决心。
结果:项羽由主动走向被动,刘邦由被动走向主动。
3、即使鸿门宴放过刘邦,项羽还有杀它的机会吗?
资料补充:前206年12月,刘、项会于鸿门
前205年2月,项羽裂土自立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市)封刘邦为汉王,定都南郑(今陕西汉中市)
前205年4月,刘邦合诸侯兵伐项羽至彭城,项羽以3万兵破汉兵56万。5月,刘邦逃至荥阳。前204年,4月,项羽围刘邦于荥阳。7月,刘邦逃离。
前203年9月,刘、项讲和,划鸿沟为界,东归楚,西归汉。
前202年10月、11月,用张良、陈平计大败项羽。12月,韩信、彭越来援,项羽兵败垓下。
总结:可见项羽己不是错失杀刘时机,而是己无杀刘之心。
4、分组讨论:不杀刘的深层原因?(学生四人组讨论交流,推选代表发言)
点拨:(1)性格因素——不忍杀。范增曾说“君王为人不忍”。孟子称不忍人之心为恻隐之心。刘邦谢罪,主动道歉,一番情深意长的剖白勾起了项羽昔日的兄弟情谊。
(2)实力对比——不屑杀。项羽兵四十万,沛公兵十万,实力悬殊;座次的安排也暗示了双方力量对比。
(3)道德约束——不能杀。项伯谏之以义,樊哙责之以义,刘邦关起门独享成果,是为“不义”。当他把关中拱手相让,项羽再杀他,亦为“不义”。且在自己大营里暗杀刘邦,未免有失光明磊落,让天下人耻笑。
(4)政治需要——不敢杀。当时的形势是“且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项羽四十万大军,各路诸侯占了一半;秦将新降,又存在不稳定因素。杀了刘邦势必人人自危,胆战心寒,难保不会出现赵邦、王邦、李邦⋯⋯天下又将大乱。那项羽唾手可得的霸主、甚至君主地位,都将受到严重威胁。审时度势,权衡利弊不敢杀刘。
总结:性格因素——不忍杀(仁) 实力对比——不屑杀(骄)
道德约束——不能杀(义) 政治需要——不敢杀(智)
不同的性格终使两人走上不同命运:
垓下歌: 大风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大风起兮云飞扬
时不利兮骓不逝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骓不逝兮奈若何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虞姬虞姬奈若何
五、由古及今―――拓展延伸
1、讨论:刘邦和项羽你更喜欢谁?你认为谁是真正的英雄?
2、古今人士评价项羽:
(1)刘邦论项羽: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2)太史公曰: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题乌江亭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
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
肯与君王卷土来?
咏项羽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总结:项羽——不知忍辱(杜牧)
项羽——失尽民心(王安石)
项羽——人杰鬼雄(李清照)
项羽——沽名钓誉(毛泽东)
一种健全的性格,比一百种智慧都更有力量。—英·狄更斯六、结语:
今天人们谈起项羽,要么说他是个失败英雄,要么说他是个悲剧英雄,总之,人们还承认他是个英雄,这是项羽的不朽。他那破釜沉舟的勇气、无颜见江东父老的忏悔、霸王别姬的悲壮,头颅送故人的豪爽,都是项羽人格魅力,一直为人传颂。我们用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的话是,项羽是个可用之人,却站在了用人的位置上。项羽在反秦灭秦过程中建立的功勋应当予以肯定,项羽失败中所犯的错误,包括政治、军事、性格中弱点,值得我们永远记取。
七、作业:
以下两个题目,任选其一谈谈自己的看法,写在作文本中。
“我心目中的项羽”“项羽因是英雄而失败;刘邦因成功而是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