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致远《寿阳曲·江天暮雪》原文译文鉴赏
《寿阳曲·江天暮雪》阅读答案及译文
《寿阳曲·江天暮雪》阅读答案及译文【双调】寿阳曲·江天暮雪年代:元代作者:马致远体裁:散曲·小令曲牌:寿阳曲(落梅风)宫调:双调原文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1)。
注释(1)“钓鱼人”句:柳宗元《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张志和《渔父》:“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本句综合上述二句诗意而成。
翻译风吹荡汀洲远远望去像天空席卷着如玉雕的浪花,白茫茫一片水天一线,何等壮阔。
渔翁感到寒冷想要回家去,去发现不记得归路。
此时渔翁洒脱的躺在船上,放任船漂流,让它带着自己回去,在有浓厚云层的江面上只隐隐看见一艘小小的渔船。
赏析:天将暮,雪乱舞。
半梅花半飘柳絮。
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这首小令是元人马致远所作的“潇湘八景”组曲之一。
潇湘八景,因宋代画家宋迪以潇湘风景写平远山水八幅而得名。
八景为:山市晴岚、远浦帆归、平沙落雁、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夕照、江天暮雪、洞庭秋月。
后多有画家、诗人以此题材进行创作,马致远的《双调·寿阳曲议潇湘八景》即是以此为题材创作的组曲。
《江天暮雪》这首小令以“天将暮”起笔,点明时间,为整个画面铺垫了一层幽探的色彩,奠定了全曲的基调。
第二句“雪乱舞”,笔锋承接上句,紧扣题目·写雪景,“舞”字暗示出有风,“乱”字则突出了风的强劲,隐然有呼啸之声透出。
作者借雪之“乱舞”传达风声和风势,凌虚造景,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雪借风势,更显出雪之大,雪之猛。
若说“雪乱舞扮极写雪之动态,“半梅花半飘柳絮”则进一步通过一个“飘’,字串起“梅花,’.“柳絮’,两个虚拟的意象,拓展想象的审美空间,从视觉形象上扩大艺术容量。
作者以虚实相生的笔法绘声、摹形、传神,风神蕴藉,韵味隽永。
相关试题及阅读答案“半梅花半飘柳絮”:把纷飞的雪花比喻为盛开的梅花和飘飞的柳絮,具体形象地表现了“雪乱舞”的景象。
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寿阳曲·江天暮雪》意思-赏析
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寿阳曲·江天暮雪》意思|赏析
译文
风吹荡汀洲远远望去像天空席卷着如玉雕的浪花,白茫茫一片,水天一线,何等壮阔。
渔翁感到寒冷想要回家去,去发现不记得归路。
此时渔翁洒脱的躺在船上,放任船漂流,让它带着自己回去,在有浓厚云层的江面上只隐隐看见一艘小小的渔船。
作者:佚名
半梅花半飘柳絮:把纷飞的雪花比喻为盛开的梅花和飘飞的柳絮,具体形象地表现了雪乱舞的景象。
这首词是马致远《寿阳曲》三部曲中的第三部,另两部为《寿阳曲远浦归帆》《寿阳曲潇湘雨夜》
1.这首给歌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答:描绘动态的雪乱舞的自然景象和钓后归去的人物形象
2.请赏析() 半梅花半飘柳絮的妙处。
答: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十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雪景之杂乱,美丽,表达出作者心中凄凉的情感,显得十分真实形象。
3.这首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寄托了作者孤独凄凉的情感和归隐的意愿。
《寿阳曲·潇湘夜雨·马致远》原文与赏析
《寿阳曲·潇湘夜雨·马致远》原文与赏析马致远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
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情泪。
马致远(约1250—1321),号东篱,大都人。
他曾做过江浙行省提举,在担任这个官职前后,有过二十多年的“漂泊生涯”。
五十岁左右退出官场,过幽栖生活。
他和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合称“元曲四大家”。
他所作杂剧有十五种,现存《汉宫秋》等七种。
他还写了很多散曲,仅小令就有一百零四首。
在诸多散曲作家中,他扩大了曲的题材领域,提高了曲的艺术意境,是对散曲有很大贡献的人。
本曲题名《潇湘夜雨》,写夜雨中离人的愁怀。
潇湘,水名。
湖南省湘水至零陵西与潇水会合,谓之潇湘,这里的曲文根据《阳春白雪》本,而《乐府新声》的曲文与此不同。
全曲的意思是说一个远在他乡的客游者,乘着一叶孤舟,漂泊在潇湘水域。
深夜里,他被雨声惊醒,一股乡愁袭上心来,再也无法入眠。
听着雨声,愁卧至天明。
这时他想到已经离家万里,更加愁肠百结,思家的情泪就象眼前的雨滴一般流淌下来。
天涯游子的羁旅愁怀是原有的,又因被雨声惊醒而加浓了。
雨,在愁人的眼里是苦闷的象征,这是古典诗词里常见的写法。
在曲中诗人巧妙地把雨和愁结合在一起。
“一声声滴人心碎”,已经极写雨声给人增添了揪心的烦恼;而“是离人几行情泪”一句,更进一步把雨和泪合而为一,雨就是泪,泪就象雨,两者已经难以区分。
使雨这一外在的景物化成了满含情思的意境,同时又使主体的情思借雨作了形象的表现,达到了情和景的完美统一。
在这支曲里,雨是愁的外界原因,同时又是主体情态的表现物,是个关键的景物。
但是曲文隐去了“雨”字,一笔不提,写法极其含蓄。
当读到“一声声”时,还不能确定是何种声音,加上个“滴”字,才想到雨,到最后一句的“泪”字才明白是比喻“雨”。
因为题目已标明“夜雨”,文中就不再直接说出,而是借声音和形象来表达,使人感到含蓄隽永的美。
前面三句从因果和时序上来看是倒置的,应该是先有雨声,再是梦回,最后才发现渔灯已经不见。
马致远「双调」《寿阳曲》翻译赏析
马致远「双调」《寿阳曲》翻译赏析马致远「双调」《寿阳曲》翻译赏析导读:远道而来的他乡游子,作客潇湘,孤舟夜泊在湘江之上。
这游子正是作者自己。
远离家乡的作者在孤舟之中被声惊醒,知道自己已离家千里,陪伴自己的只有那盏昏暗的灯。
【双调】寿阳曲潇湘夜雨渔灯暗,客梦回。
一声声滴人心碎。
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清泪。
【译文】江中的渔火若明若暗,我从梦中醒来,是声声夜雨滴得人心碎难眠。
深夜,在这孤零零的小舟中离家万里,仿佛那不是雨滴,是远离故乡的人思乡的清泪涟涟。
【写作背景】远道而来的他乡游子,作客潇湘,孤舟夜泊在湘江之上。
这游子正是作者自己。
远离家乡的作者在孤舟之中被雨声惊醒,知道自己已离家千里,陪伴自己的只有那盏昏暗的灯。
夜雨灯光之中,游子难以入眠,想到了自己坎坷的命运,故乡的亲人,不禁落泪如雨,泪水和船外连绵不断的雨水连在了一起。
因此,曲子取名“潇湘夜雨”是对主客观情景的统一。
潇湘,指湘江中游与潇水汇合的一段。
或作为湘江的别称,因湘水情深而得名。
据孙楷第《元曲家考略》,马致远“至大、至治间宦江浙,至治末始改官江西。
”因此这支小令可能是定作者由江西至湖南的亲身感受,写羁旅思乡之愁。
【赏析】潇湘,指湘江中游与潇水汇合的一段。
或作为湘江的别称,因湘水情深而得名。
据《寄园寄所寄》、《梦溪笔谈》等书记载,宋代宋迪,以潇湘风景写平远山水八幅,时人称为潇湘八景,或称八景。
这八景是:平沙落雁、远浦帆归、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夕照。
马致远所描写的八首《寿阳曲》的名称与之完全相同,由此可知,他描写的八曲也是潇湘八景。
此曲乃其中之一。
据孙楷第《元曲家考略》,马致远“至大、至治间宦江浙,至治末始改官江西。
”因此这支小令可能是定作者由江西至湖南的亲身感受,写羁旅思乡之愁。
这是马致远写的又一支表达身处天涯,心系故园的“断肠人”羁旅乡愁的小令,与《天净沙·秋思》有异曲同工之妙。
曲中也描写了特有景色中的特定氛围:雨夜、孤舟、渔灯中离家万里的`旅人在点点滴滴的雨声里情不自禁流下“几行清泪”,这使读者也不由得产生强烈的共鸣。
《寿阳曲》翻译赏析
《寿阳曲》翻译赏析《寿阳曲》翻译赏析《寿阳曲》翻译赏析1「双调」寿阳曲潇湘夜雨渔灯暗,客梦回。
一声声滴人心碎。
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清泪。
「译文」江中的渔火若明若暗,我从梦中醒来,是声声夜雨滴得人心碎难眠。
深夜,在这孤零零的小舟中离家万里,仿佛那不是雨滴,是远离故乡的人思乡的清泪涟涟。
「写作背景」远道而来的他乡游子,作客潇湘,孤舟夜泊在湘江之上。
这游子正是作者自己。
远离家乡的作者在孤舟之中被雨声惊醒,知道自己已离家千里,陪伴自己的只有那盏昏暗的灯。
夜雨灯光之中,游子难以入眠,想到了自己坎坷的命运,故乡的亲人,不禁落泪如雨,泪水和船外连绵不断的雨水连在了一起。
因此,曲子取名“潇湘夜雨”是对主客观情景的统一。
潇湘,指湘江中游与潇水汇合的一段。
或作为湘江的别称,因湘水情深而得名。
据孙楷第《元曲家考略》,马致远“至大、至治间宦江浙,至治末始改官江西。
”因此这支小令可能是定作者由江西至湖南的'亲身感受,写羁旅思乡之愁。
「赏析」潇湘,指湘江中游与潇水汇合的一段。
或作为湘江的别称,因湘水情深而得名。
据《寄园寄所寄》、《梦溪笔谈》等书记载,宋代宋迪,以潇湘风景写平远山水八幅,时人称为潇湘八景,或称八景。
这八景是:平沙落雁、远浦帆归、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夕照。
马致远所描写的八首《寿阳曲》的名称与之完全相同,由此可知,他描写的八曲也是潇湘八景。
此曲乃其中之一。
据孙楷第《元曲家考略》,马致远“至大、至治间宦江浙,至治末始改官江西。
”因此这支小令可能是定作者由江西至湖南的亲身感受,写羁旅思乡之愁。
这是马致远写的又一支表达身处天涯,心系故园的“断肠人”羁旅乡愁的小令,与《天净沙·秋思》有异曲同工之妙。
曲中也描写了特有景色中的特定氛围:雨夜、孤舟、渔灯中离家万里的旅人在点点滴滴的雨声里情不自禁流下“几行清泪”,这使读者也不由得产生强烈的共鸣。
此曲的大意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在孤舟之中被雨声惊醒,知道自己已离家千里,陪伴自己的只有那盏昏暗的灯。
马致远《寿阳曲—江天暮雪》元曲赏析
马致远《寿阳曲—江天暮雪》元曲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面小题。
寿阳曲·江天暮雪
马致远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1.赏析“半梅花半飘柳絮”的妙处。
2.“钓鱼人一蓑归去”这句,化用了张志和《渔父》“斜风细雨不须归”的诗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运用比喻,以梅花的清莹皎洁与柳絮的轻柔淡雅来比喻暮雪景色,形象地写出了黄昏雪景的杂乱和美丽。
2.苍茫、洁白的环境烘托出作者内心的凄凉和清高孤傲、不同凡俗的胸怀。
【解析】
1.此题考查的是对诗句的赏析。
“半梅花半飘柳絮”意思是那纷飞的雪花像盛开梅花又像飘飞的柳絮。
该句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雪花比作梅花,具体形象地表现了“雪乱舞”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心中的凄凉。
2.此题考查的是对诗人感情的理解。
“钓鱼人一蓑归去”这里化用了张志和的诗句,在这暮色苍茫之中,一位孤独的寒江钓鱼人,正披一袭蓑衣,驾一叶扁舟,冒着漫天飞扬的大雪,缓缓驶回家去。
寄托了作者孤独凄凉的情感和归隐的意愿。
《寿阳曲》翻译赏析
《寿阳曲》翻译赏析《寿阳曲》翻译赏析1「双调」寿阳曲潇湘夜雨渔灯暗,客梦回。
一声声滴人心碎。
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清泪。
「译文」江中的渔火若明若暗,我从梦中醒来,是声声夜雨滴得人心碎难眠。
深夜,在这孤零零的小舟中离家万里,仿佛那不是雨滴,是远离故乡的人思乡的清泪涟涟。
「写作背景」远道而来的他乡游子,作客潇湘,孤舟夜泊在湘江之上。
这游子正是作者自己。
远离家乡的作者在孤舟之中被雨声惊醒,知道自己已离家千里,陪伴自己的只有那盏昏暗的灯。
夜雨灯光之中,游子难以入眠,想到了自己坎坷的命运,故乡的亲人,不禁落泪如雨,泪水和船外连绵不断的雨水连在了一起。
因此,曲子取名“潇湘夜雨”是对主客观情景的统一。
潇湘,指湘江中游与潇水汇合的一段。
或作为湘江的别称,因湘水情深而得名。
据孙楷第《元曲家考略》,马致远“至大、至治间宦江浙,至治末始改官江西。
”因此这支小令可能是定作者由江西至湖南的亲身感受,写羁旅思乡之愁。
「赏析」潇湘,指湘江中游与潇水汇合的一段。
或作为湘江的别称,因湘水情深而得名。
据《寄园寄所寄》、《梦溪笔谈》等书记载,宋代宋迪,以潇湘风景写平远山水八幅,时人称为潇湘八景,或称八景。
这八景是:平沙落雁、远浦帆归、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夕照。
马致远所描写的八首《寿阳曲》的名称与之完全相同,由此可知,他描写的八曲也是潇湘八景。
此曲乃其中之一。
据孙楷第《元曲家考略》,马致远“至大、至治间宦江浙,至治末始改官江西。
”因此这支小令可能是定作者由江西至湖南的亲身感受,写羁旅思乡之愁。
这是马致远写的又一支表达身处天涯,心系故园的“断肠人”羁旅乡愁的小令,与《天净沙・秋思》有异曲同工之妙。
曲中也描写了特有景色中的特定氛围:雨夜、孤舟、渔灯中离家万里的旅人在点点滴滴的雨声里情不自禁流下“几行清泪”,这使读者也不由得产生强烈的共鸣。
此曲的大意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在孤舟之中被雨声惊醒,知道自己已离家千里,陪伴自己的只有那盏昏暗的灯。
《寿阳曲》翻译赏析
《寿阳曲》翻译赏析《寿阳曲》翻译赏析1「双调」寿阳曲潇湘夜雨渔灯暗,客梦回。
一声声滴人心碎。
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清泪。
「译文」江中的渔火若明若暗,我从梦中醒来,是声声夜雨滴得人心碎难眠。
深夜,在这孤零零的小舟中离家万里,仿佛那不是雨滴,是远离故乡的人思乡的清泪涟涟。
「写作背景」远道而来的他乡游子,作客潇湘,孤舟夜泊在湘江之上。
这游子正是作者自己。
远离家乡的作者在孤舟之中被雨声惊醒,知道自己已离家千里,陪伴自己的只有那盏昏暗的灯。
夜雨灯光之中,游子难以入眠,想到了自己坎坷的命运,故乡的亲人,不禁落泪如雨,泪水和船外连绵不断的雨水连在了一起。
因此,曲子取名“潇湘夜雨”是对主客观情景的统一。
潇湘,指湘江中游与潇水汇合的一段。
或作为湘江的别称,因湘水情深而得名。
据孙楷第《元曲家考略》,马致远“至大、至治间宦江浙,至治末始改官江西。
”因此这支小令可能是定作者由江西至湖南的亲身感受,写羁旅思乡之愁。
「赏析」潇湘,指湘江中游与潇水汇合的一段。
或作为湘江的别称,因湘水情深而得名。
据《寄园寄所寄》、《梦溪笔谈》等书记载,宋代宋迪,以潇湘风景写平远山水八幅,时人称为潇湘八景,或称八景。
这八景是:平沙落雁、远浦帆归、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夕照。
马致远所描写的八首《寿阳曲》的名称与之完全相同,由此可知,他描写的八曲也是潇湘八景。
此曲乃其中之一。
据孙楷第《元曲家考略》,马致远“至大、至治间宦江浙,至治末始改官江西。
”因此这支小令可能是定作者由江西至湖南的亲身感受,写羁旅思乡之愁。
这是马致远写的又一支表达身处天涯,心系故园的.“断肠人”羁旅乡愁的小令,与《天净沙·秋思》有异曲同工之妙。
曲中也描写了特有景色中的特定氛围:雨夜、孤舟、渔灯中离家万里的旅人在点点滴滴的雨声里情不自禁流下“几行清泪”,这使读者也不由得产生强烈的共鸣。
此曲的大意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在孤舟之中被雨声惊醒,知道自己已离家千里,陪伴自己的只有那盏昏暗的灯。
『古诗词欣赏』寿阳曲·江天暮雪▏马致远
『古诗词欣赏』寿阳曲·江天暮雪▏马致远
读而思duersi
中国五千年悠久文化,产生了许多的文字与文体,其中最有特色的,高度凝炼的便是诗歌,一首诗,就是一篇文章,甚至一本书,古诗散发出一种难以抗拒的魅力!
寿阳曲·江天暮雪
朝代:元代‖作者:马致远
原文: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译文:
风吹荡汀洲远远望去像天空席卷着如玉雕的浪花,白茫茫一片,水天一线,何等壮阔。
渔翁感到寒冷想要回家去,去发现不记得归路。
此时渔翁洒脱的躺在船上,放任船漂流,让它带着自己回去,在有浓厚云层的江面上只隐隐看见一艘小小的渔船。
注释:
(1)“钓鱼人”句:柳宗元《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张志和《渔父》:“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本句综合上述二句诗意而成。
赏析:
“半梅花半飘柳絮”:把纷飞的雪花比喻为盛开的梅花和飘飞的柳絮,具体形象地表现了“雪乱舞”的景象。
这首词是马致远《寿阳曲》三部曲中的第三部,另两部为《寿阳曲·远浦归帆》《寿阳曲·潇湘雨夜》。
这首诗给描绘动态的“雪乱舞”的自然景象和钓后归去的人
物形象。
“半梅花半飘柳絮”的妙处。
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十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雪景之杂乱,美丽,表达出作者心中凄凉的情感,显得十分真实形象。
这首诗寄托了作者孤独凄凉的情感和归隐的意愿。
作者简介:。
《寿阳曲·江天暮雪》原文、翻译及赏析
《寿阳曲·江天暮雪》原文、翻译及赏析这首小令是元人马致远所作的“潇湘八景”组曲之一。
潇湘八景,因宋代画家宋迪以潇湘风景写平远山水八幅而得名。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寿阳曲·江天暮雪》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寿阳曲·江天暮雪元代:马致远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译文天色将晚,突然下起了大雪,那纷飞的雪花像盛开梅花又像飘飞的柳絮。
江上的晚景美的就像画般,江面上一位披着蓑衣的渔翁正划着小船归去。
注释堪:值得。
钓鱼人一蓑归去:柳宗元《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张志和《渔父》:“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本句综合上述二句诗意而成。
一蓑,一领蓑衣,即一个人。
赏析这首小令是元人马致远所作的“潇湘八景”组曲之一。
潇湘八景,因宋代画家宋迪以潇湘风景写平远山水八幅而得名。
八景为:山市晴岚、远浦帆归、平沙落雁、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夕照、江天暮雪、洞庭秋月。
后多有画家、诗人以此题材进行创作,马致远的《寿阳曲·潇湘八景》即是以此为题材创作的组曲。
这首小令以“天将暮”起笔,点明时间,为整个画面铺垫了一层幽探的色彩,奠定了全曲的基调。
第二句“雪乱舞”,笔锋承接上句,紧扣题目·写雪景,“舞”字暗示出有风,“乱”字则突出了风的强劲,隐然有呼啸之声透出。
作者借雪之“乱舞”传达风声和风势,凌虚造景,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雪借风势,更显出雪之大,雪之猛。
若说“雪乱舞扮极写雪之动态,“半梅花半飘柳絮”则进一步通过一个“飘”字串起“梅花”、“柳絮’两个虚拟的意象,拓展想象的审美空间,从视觉形象上扩大艺术容量。
作者以虚实相生的笔法绘声、摹形、传神,风神蕴藉,韵味隽永。
作者简介马致远是河北省沧州市东光县人,因《天净沙·秋思》而被称为秋思之祖(已选入7年级上人教版语文15课古诗5首之一)。
另据考证,马致远是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人,东光县志和东光马氏族谱都有记载。
马致远《寿阳曲·江天暮雪》
马致远《寿阳曲·江天暮雪》马致远《寿阳曲·江天暮雪》导语: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灿烂的花朵,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马致远《寿阳曲·江天暮雪》。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寿阳曲·江天暮雪元代:马致远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马致远马致远(1250年-1321年),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字致远,晚号“东篱”),汉族,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说(马致远是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人,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
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
译文风吹荡汀洲远远望去像天空席卷着如玉雕的浪花,白茫茫一片,水天一线,何等壮阔。
渔翁感到寒冷想要回家去,去发现不记得归路。
此时渔翁洒脱的躺在船上,放任船漂流,让它带着自己回去,在有浓厚云层的江面上只隐隐看见一艘小小的渔船。
注释(1)“钓鱼人”句:柳宗元《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张志和《渔父》:“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本句综合上述二句诗意而成。
赏析“半梅花半飘柳絮”:把纷飞的雪花比喻为盛开的梅花和飘飞的柳絮,具体形象地表现了“雪乱舞”的`景象。
这首词是马致远《寿阳曲》三部曲中的第三部,另两部为《寿阳曲·远浦归帆》《寿阳曲·潇湘雨夜》1.这首诗给歌描绘了怎样的画面?答:描绘动态的“雪乱舞”的自然景象和钓后归去的人物形象2.请赏析“半梅花半飘柳絮”的妙处。
答: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十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雪景之杂乱,美丽,表达出作者心中凄凉的情感,显得十分真实形象。
3.这首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寄托了作者孤独凄凉的情感和归隐的意愿。
《寿阳曲·江天暮雪》阅读答案及译文
《寿阳曲·江天暮雪》阅读答案及译文《寿阳曲·江天暮雪》阅读答案及译文【双调】寿阳曲·江天暮雪年代:元代作者:马致远体裁:散曲·小令曲牌:寿阳曲(落梅风)宫调:双调原文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1)。
注释(1)“钓鱼人”句:柳宗元《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张志和《渔父》:“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本句综合上述二句诗意而成。
翻译风吹荡汀洲远远望去像天空席卷着如玉雕的浪花,白茫茫一片水天一线,何等壮阔。
渔翁感到寒冷想要回家去,去发现不记得归路。
此时渔翁洒脱的躺在船上,放任船漂流,让它带着自己回去,在有浓厚云层的江面上只隐隐看见一艘小小的渔船。
赏析:天将暮,雪乱舞。
半梅花半飘柳絮。
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这首小令是元人马致远所作的“潇湘八景”组曲之一。
潇湘八景,因宋代画家宋迪以潇湘风景写平远山水八幅而得名。
八景为:山市晴岚、远浦帆归、平沙落雁、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夕照、江天暮雪、洞庭秋月。
后多有画家、诗人以此题材进行创作,马致远的《双调·寿阳曲议潇湘八景》即是以此为题材创作的组曲。
《江天暮雪》这首小令以“天将暮”起笔,点明时间,为整个画面铺垫了一层幽探的色彩,奠定了全曲的基调。
第二句“雪乱舞”,笔锋承接上句,紧扣题目·写雪景,“舞”字暗示出有风,“乱”字则突出了风的强劲,隐然有呼啸之声透出。
作者借雪之“乱舞”传达风声和风势,凌虚造景,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雪借风势,更显出雪之大,雪之猛。
若说“雪乱舞扮极写雪之动态,“半梅花半飘柳絮”则进一步通过一个“飘’,字串起“梅花,’.“柳絮’,两个虚拟的意象,拓展想象的审美空间,从视觉形象上扩大艺术容量。
作者以虚实相生的笔法绘声、摹形、传神,风神蕴藉,韵味隽永。
相关试题及阅读答案“半梅花半飘柳絮”:把纷飞的雪花比喻为盛开的梅花和飘飞的柳絮,具体形象地表现了“雪乱舞”的.景象。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意思-赏析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意思|
赏析
译文
风吹荡汀洲远远望去像天空席卷着如玉雕的浪花,白茫茫一片,水天一线,何等壮阔。
渔翁感到寒冷想要回家去,去发现不记得归路。
此时渔翁洒脱的躺在船上,放任船漂流,让它带着自己回去,在有浓厚云层的江面上只隐隐看见一艘小小的渔船。
作者:佚名
半梅花半飘柳絮:把纷飞的雪花比喻为盛开的梅花和飘飞的柳絮,具体形象地表现了雪乱舞的景象。
这首词是马致远《寿阳曲》三部曲中的第三部,另两部为《寿阳曲远浦归帆》《寿阳曲潇湘雨夜》
1.这首给歌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答:描绘动态的雪乱舞的自然景象和钓后归去的人物形象
2.请赏析半梅花半飘柳絮的妙处。
答: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十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雪景之杂乱,美丽,表达出作者心中凄凉的情感,显得十分真实形象。
3.这首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寄托了作者孤独凄凉的情感和归隐的意愿。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的意思_全诗赏析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出自元代马致远的《寿阳曲·江天暮雪》
天将暮,雪乱舞,半半飘柳絮。
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风吹荡汀洲远远望去像天空席卷着如玉雕的浪花,白茫茫一片,水天一线,何等壮阔。
渔翁感到寒冷想要回家去,去发现不记得归路。
此时渔翁洒脱的躺在船上,放任船漂流,让它带着自己回去,在有浓厚云层的江面上只隐隐看见一艘小小的渔船。
注释
(1)“钓鱼人”句:柳宗元《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张志和《渔父》:“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本句综合上述二句诗意而成。
【赏析】
“半梅花半飘柳絮”:把纷飞的雪花比喻为盛开的梅花和飘飞的柳絮,具体形象地表现了“雪乱舞”的景象。
这首词是马致远《寿阳曲》三部曲中的第三部,另两部为《寿阳曲·远浦归帆》《寿阳曲·潇湘雨夜》
1.这首诗给歌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答:描绘动态的“雪乱舞”的自然景象和钓后归去的人物形象
2.请赏析“半梅花半飘柳絮”的妙处。
答: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十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雪景之杂乱,美丽,表达出作者心中凄凉的情感,显得十分真实形象。
3.这首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寄托了作者孤独凄凉的情感和归隐的意愿。
马致远《寿阳曲·江天暮雪》
马致远《寿阳曲·江天暮雪》(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古诗文、作文大全、教学资料、试题大全、条据书信、公文素材、方案报告、演讲致辞、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ancient poems, essays, teaching materials, test questions, letter letters, official documents, project repor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 want to know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马致远《寿阳曲·江天暮雪》马致远《寿阳曲·江天暮雪》导语: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灿烂的花朵,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下面和本店铺一起来看看马致远《寿阳曲·江天暮雪》。
马致远「双调」《寿阳曲》翻译赏析
马致远「双调」《寿阳曲》翻译赏析马致远「双调」《寿阳曲》翻译赏析导读:远道而来的他乡游子,作客潇湘,孤舟夜泊在湘江之上。
这游子正是作者自己。
远离家乡的作者在孤舟之中被雨声惊醒,知道自己已离家千里,陪伴自己的只有那盏昏暗的灯。
【双调】寿阳曲潇湘夜雨渔灯暗,客梦回。
一声声滴人心碎。
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清泪。
【译文】江中的渔火若明若暗,我从梦中醒来,是声声夜雨滴得人心碎难眠。
深夜,在这孤零零的小舟中离家万里,仿佛那不是雨滴,是远离故乡的人思乡的清泪涟涟。
【写作背景】远道而来的他乡游子,作客潇湘,孤舟夜泊在湘江之上。
这游子正是作者自己。
远离家乡的作者在孤舟之中被雨声惊醒,知道自己已离家千里,陪伴自己的只有那盏昏暗的灯。
夜雨灯光之中,游子难以入眠,想到了自己坎坷的命运,故乡的亲人,不禁落泪如雨,泪水和船外连绵不断的雨水连在了一起。
因此,曲子取名“潇湘夜雨”是对主客观情景的统一。
潇湘,指湘江中游与潇水汇合的一段。
或作为湘江的别称,因湘水情深而得名。
据孙楷第《元曲家考略》,马致远“至大、至治间宦江浙,至治末始改官江西。
”因此这支小令可能是定作者由江西至湖南的亲身感受,写羁旅思乡之愁。
【赏析】潇湘,指湘江中游与潇水汇合的一段。
或作为湘江的别称,因湘水情深而得名。
据《寄园寄所寄》、《梦溪笔谈》等书记载,宋代宋迪,以潇湘风景写平远山水八幅,时人称为潇湘八景,或称八景。
这八景是:平沙落雁、远浦帆归、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夕照。
马致远所描写的八首《寿阳曲》的名称与之完全相同,由此可知,他描写的八曲也是潇湘八景。
此曲乃其中之一。
据孙楷第《元曲家考略》,马致远“至大、至治间宦江浙,至治末始改官江西。
”因此这支小令可能是定作者由江西至湖南的亲身感受,写羁旅思乡之愁。
这是马致远写的又一支表达身处天涯,心系故园的“断肠人”羁旅乡愁的小令,与《天净沙·秋思》有异曲同工之妙。
曲中也描写了特有景色中的特定氛围:雨夜、孤舟、渔灯中离家万里的旅人在点点滴滴的雨声里情不自禁流下“几行清泪”,这使读者也不由得产生强烈的共鸣。
《江天暮雪》原文及赏析
《江天暮雪》原文及赏析《江天暮雪》原文及赏析江天暮雪朝代:元代作者:陈孚长空卷玉花,汀洲白浩浩。
雁影不复见,千崖暮如晓。
渔翁寒欲归,不记巴陵道。
坐睡船自流,云深一蓑小。
译文风吹荡汀洲白茫茫一片,远远望去像天空席卷着如玉雕的浪花。
天空中再不见大雁的身影,傍晚时分的千山如破晓时宁静。
渔翁已感受到寒意准备归家去,却发现已不记得来时路。
洒脱的躺在船上,放任船只自在漂流,被厚厚云层笼罩的江面上只隐隐看见一艘小小的渔船。
注释白浩浩:形容一望无际的白色。
巴陵:现湖南岳阳。
赏析本诗的前半四句,传神地绘出了一幅潇湘江上的雪景图。
“玉花”化用梁昭明太子<黄钟十一明启>“玉雪开六出之花”意,形容绝妙,“卷”字见出了雪花纷纷扬扬的飞舞之态。
“长空”切“天”,“汀洲”切“江”;“卷玉花”是细部的、动态的观照,“白浩浩”是总体的、静景的印象:语简而意象丰富。
“雁影”句表明已届隆冬的`时令,又隐用雁度潇湘的本地风光来暗示“江天”所属的地域。
最妙的是第四句,它不仅补明了题面中的“暮”字,而且写出了暮雪雪景所特有的那种朦朦胧胧、半幽半明的色调与风韵。
后半部分,诗人在画面中安排一名生活在巴陵地区的渔翁,这名渔翁已登返棹,“寒欲归”三字,隐透出“暮雪”的影响。
“不记巴陵道”既含有大雪弥漫迷蔽江路的意味,又见出渔翁对“江天暮雪”处境的顺适。
“船自流”的结果,是在视野中留下了一抹渐行渐杳的痕影;这一余韵袅袅的结尾,增添了画面的动感与纵深感,传现出“江天暮雪”全景清逸超妙的风韵。
全诗首尾映照,动静相间,意境高旷。
诗中的渔翁因天"寒"已登返小船,却因为大雪弥漫遮住江路,忘记了回返的道路。
这位渔翁索性坐睡舟中,任凭小舟随江流漂荡。
由此可以看出渔翁对"江天暮雪"处境的顺适之情。
【2018最新】马致远《寿阳曲江天暮雪》赏析-范文模板 (1页)
【2018最新】马致远《寿阳曲江天暮雪》赏析-范文模板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马致远《寿阳曲江天暮雪》赏析
寿阳曲·江天暮雪
朝代:元代作者:马致远
原文: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半梅花半飘柳絮”:把纷飞的雪花比喻为盛开的梅花和飘飞的柳絮,具体形象地表现了“雪乱舞”的景象。
这首词是马致远《寿阳曲》三部曲中的第三部,另两部为《寿阳曲·远浦归帆》《寿阳曲·潇湘雨夜》
1.这首
给歌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答:描绘动态的“雪乱舞”的自然景象和钓后归去的人物形象
2.请赏析“半梅花半飘柳絮”的妙处。
答: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十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雪景之杂乱,美丽,表达出作者心中凄凉的情感,显得十分真实形象。
3.这首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寄托了作者孤独凄凉的情感和归隐的意愿。
关于雪的诗句——《寿阳曲·江天暮雪》
关于雪的诗句——《寿阳曲·江天暮雪》
《寿阳曲·江天暮雪》原文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寿阳曲·江天暮雪》译文风吹荡汀洲远远望去像天空席卷着如玉雕的浪花,白茫茫一片。
水天一线,何等壮阔。
渔翁感到寒冷想要回家去,去发现不记得归路。
此时渔翁洒脱的躺在船上,放任船漂流,让它带着自己回去,在有浓厚云层的江面上只隐隐看见一艘小小的渔船。
《寿阳曲·江天暮雪》作者简介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字致远,晚号东篱”),汉族,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说(马致远是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人,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
文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致远《寿阳曲·江天暮雪》原文|译文|鉴赏
这首小令是元人马致远所作的“潇湘八景”组曲之一。
作者以虚实相生的笔法绘声、摹形、传神,风神蕴藉,韵味隽永。
下面一起欣赏这首曲吧!
《寿阳曲·江天暮雪》原文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风吹荡汀洲远远望去像天空席卷着如玉雕的浪花,白茫茫一片,水天一线,何等壮阔。
渔翁感到寒冷想要回家去,去发现不记得归路。
此时渔翁洒脱的躺在船上,放任船漂流,让它带着自己回去,在有浓厚云层的江面上只隐隐看见一艘小小的渔船。
注释
(1)“钓鱼人”句:柳宗元《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张志和《渔父》:“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本句综合上述二句诗意而成。
鉴赏
“半梅花半飘柳絮”:把纷飞的雪花比喻为盛开的梅花和飘飞的柳絮,具体形象地表现了“雪乱舞”的景象。
这首词是马致远《寿阳曲》三部曲中的第三部,另两部为《寿阳曲·远浦归帆》《寿阳曲·潇湘雨夜》
1.这首诗给歌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答:描绘动态的“雪乱舞”的自然景象和钓后归去的人物形象
2.请赏析“半梅花半飘柳絮”的妙处。
答: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十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雪景之杂乱,美丽,表达出作者心中凄凉的情感,显得十分真实形象。
3.这首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寄托了作者孤独凄凉的情感和归隐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