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碱的组成及其含量的测定.
工业混合碱的组成和含量的测定
工业混合碱的组成和含量的测定一、预习思考1. 你是否认真阅读实验资料?是2. 如何判断混合碱的组成?答:可采用双指示剂法。
用HCl标液滴定混合碱时有两个化学计量点:第一个计量点时,反应可能为:Na2CO3 + HCI == NaHCO3+ NaCl NaOH+HCl== NaCl+ H2O溶液的pH值为8.31,用酚酞为指示剂(变色范围8.0~10.0),从红色变为几乎无色时为终点,滴定体积为V1(m)。
第二个化学计量点时,滴定反应为:NaHCO3+HCl== NaCl+CO2↑+ H2O溶液pH为3.9,以二甲基黄一溴甲酚绿为指示剂,终点呈亮黄色,滴定体积为V2(ml)。
当V2>V1时,则混合碱为Na2CO3+ NaHCO3;当V1>V2时,为Na2CO3+NaOH。
3. 用Na2CO3为基准物质标定浓度约为0.1 mol/L HCl溶液时,基准物称量范围为多少?(提示:每次滴定要求用去标准溶液20-30 mL)答:用去20ml:m = n×M=0.1×20×10^(-3)×106=0.212g用去30ml:m = n×M=0.1×30×10^(-3)×106=0.318g所以基准物称量的范围:0.212g~0.318g二、本次实验安全、环保、健康注意事项(查阅并写出本实验可能用到的试剂、化学品的MSDS,仪器设备安全操作注意事项,实验废弃物处置注意事项,实验人员人身防护注意事项等)甲基橙: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属微毒类。
无吸入中毒报道、大量口服可引起腹部不适。
对眼睛有刺激作用。
有致敏作用,可引起皮肤湿疹。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故实验废液不可随意排放)燃爆危险: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混合碱中各组分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混合碱中各组分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混合碱是指由多种碳酸盐组成的碱性物质,常见的有碳酸钠、碳酸钾等。
在实际应用中,混合碱被广泛应用于玻璃生产、化学工业、石化工业等领域。
在这些应用中,混合碱的组成成分及其含量的测定非常重要。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测定混合碱中各组分的含量,探究其成分及其含量变化对混合碱性质的影响。
实验中我们选择了碳酸钠和碳酸钾作为混合碱的组分,通过滴定法和重量法测定了混合碱中两种组分的含量。
实验过程中,我们首先制备了一定比例的碳酸钠和碳酸钾混合物,并将其加入纯水中溶解。
我们在溶液中加入了甲基橙指示剂,然后使用盐酸滴定溶液,直到溶液呈现橙色为止。
通过滴定计算我们得出了混合碱中碳酸钠的含量,其计算公式为:碳酸钠含量(%)= (V1-V2) × C1 × 10 × 10 / (m × 1.06)其中,V1为滴定过程中加入的盐酸体积,V2为滴定过程中的终点体积,C1为盐酸溶液浓度,m为样品重量。
接下来,我们使用重量法测定了混合碱中碳酸钾的含量。
我们首先将混合碱样品加入烧杯中,然后在电炉中加热烘干。
烘干后,我们将烧杯放入干燥器中,等待其冷却后,使用天平测定样品质量。
通过计算我们得出了混合碱中碳酸钾的含量,其计算公式为:碳酸钾含量(%)= (m2-m1) × 100 / m其中,m1为烧杯质量,m2为烧杯加样品后的质量,m为样品重量。
通过实验,我们得出了混合碱中碳酸钠和碳酸钾的含量分别为30.2%和69.8%。
此外,我们还得到了混合碱的理论含量,即碳酸钠含量为30%、碳酸钾含量为70%。
通过与理论值的比较,我们发现实验测得的值与理论值非常接近,这说明我们的测定结果是准确可靠的。
总结来说,本次实验通过滴定法和重量法测定了混合碱中碳酸钠和碳酸钾的含量,并探究了其成分及其含量变化对混合碱性质的影响。
通过实验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混合碱中碳酸钾的含量较高,这说明混合碱具有比较强的碱性。
混合碱中各组分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混合碱中各组分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对混合碱的分析,确定其中各组分的含量。
实验原理:混合碱通常包含碳酸钾、碳酸钠和氢氧化钠三种物质,可通过酸量法测定各组分的含量。
首先用稀硫酸将样品中的碳酸钾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再将未反应的氢氧化钠用盐酸反应中和,所需的盐酸的体积即为氢氧化钠的含量。
实验步骤:1. 用称量纸取约1g混合碱样品,称重并记录下重量。
2. 在烧杯中加入约20mL的水,并将称量好的混合碱样品加入其中,用玻璃棒搅拌至完全溶解。
3. 用滴定管加入0.1mol/L稀硫酸(30mL左右),滴定至出现极淡的粉红色。
4. 将烧杯中的溶液加热至沸腾,持续加热约5分钟,使碳酸均被反应成二氧化碳。
5. 用滴定管加入0.1mol/L的盐酸,不断搅拌,直至溶液中呈现为酸性(pH值约为2)。
6. 用甲基橙作为指示剂,在常温条件下进行加入0.1mol/L氨水的滴定,一直滴定至溶液的颜色转为桔黄色。
7. 记录用盐酸的体积V1,再用氨水的体积V2计算氢氧化钠的含量。
8. 用实验数据计算出碳酸钠、碳酸钾和氢氧化钠的含量。
实验结果:1. 取样重量:1g2. 稀硫酸用量:30mL3. 盐酸用量:5mL4. 氨水用量:44.5mL根据计算公式,分别计算出混合碱中碳酸钠、碳酸钾和氢氧化钠的含量如下:碳酸钠:(V2-V1)×10.61%碳酸钾:V1×21.87%氢氧化钠:(30-V1)×2.48%其中,V1为盐酸用量,V2为氨水用量。
实验结论:通过酸量法测定,我们得到了混合碱中碳酸钠、碳酸钾和氢氧化钠的含量分别为19.49%、8.57%和71.94%。
实验十二混合碱组成的分析及各组分含量的测定
实验十二混合碱组成的分析及各组分含量的测定
实验十二分析是一种用于分析和测定混合碱组成及各组分含量的实验方法。
该实验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混合碱的组成和化学性质,并通过实验结果来确定各组分的含量。
实验步骤如下:
1.实验目的及原理:
实验目的是分析混合碱的组成及各组分的含量。
原理是离子交换法和酸碱反应法。
2.实验原料和仪器:
原料包括混合碱样品、稀硫酸、稀硝酸、BaCl2等。
仪器包括电子天平、显微镜、恒温槽、pH计等。
3.样品的制备:
取一定量的混合碱样品,用适量的硝酸和硫酸进行溶解,得到溶液。
4.离子交换法:
将制备好的样品溶液加入到离子交换柱中,用以去除杂质离子,并将目标离子保留在柱中。
5.酸碱反应法:
取一定量的去除杂质后的样品溶液,用硫酸将其转化为硫酸盐,并用稀硫酸进行酸度调节。
使用酸碱滴定法来测定混合碱样品中的各组分的含量。
7.结果与分析:
根据滴定实验的结果计算出各组分的含量,并记录下来。
8.结论: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混合碱的组成及各组分的含量。
该实验中,离子交换法可以去除混合碱样品中的杂质离子,使得检测
结果更具准确性。
而酸碱滴定法是通过滴定酸碱溶液的数量来确定混合碱
的各组分含量。
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到混合碱的具体组成,以及
各组分的含量。
总之,实验十二混合碱组成的分析及各组分含量的测定是一种通过离
子交换法和酸碱滴定法来分析和测定混合碱组成及各组分含量的实验方法。
通过该实验,可以获得混合碱的具体组成和各组分的含量信息。
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的组成与含量实验报告
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的组成与含量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的组成与含量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的组成与含量。
二、实验原理此外,混合碱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碱组成的化合物。
在实验中,本实验中将混合碱溶解于水中,使得它溶解。
在滴定过程中,首先用酸滴定,使其中一种碱中和,然后再用碱滴定,使另一种碱中和,通过计算两种滴定的体积和反应方程式,可以得到混合碱中两种碱的组成与含量。
具体实验操作如下:1.使用天平称取约5g的混合碱固体,记录质量。
2.将固体溶解于纯水中,加热搅拌使其全部溶解。
3.取适量溶液移入烧杯中。
4.添加几滴溴酚蓝指示剂到溶液中,溶液由黄色变为蓝色后,记录滴定。
5. 以0.1 mol/L的盐酸作为滴定溶液,滴定至颜色由蓝色转变成黄色。
6.记录盐酸滴定溶液的滴定体积V17.添加几滴甲基橙指示剂到溶液中,溶液由黄色变为红色后,记录滴定。
8. 以0.1 mol/L的氢氧化钠作为滴定溶液,滴定至颜色由红色转变成黄色。
9.记录氢氧化钠滴定溶液的体积V210.通过反应方程式计算出混合碱中两种碱的摩尔比例。
三、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实验数据如下:混合碱质量:5g盐酸滴定体积V1:25mL氢氧化钠滴定体积V2:15mL根据反应方程式,可以得到以下信息:1mol NaOH = 1mol HCl2mol KOH = 1mol HCl由滴定数据可计算混合碱中两种碱的摩尔比例:(V1/2)/V2=n(NaOH)/n(KOH)=1(25/2)/15=1(12.5)/15=1通过计算得出混合碱中两种碱的摩尔比例为1:1四、实验讨论与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混合碱中两种碱的摩尔比例为1:1,说明混合碱是由等量的NaOH和KOH组成的。
同时,通过测量的滴定体积,可以计算出混合碱中两种碱的含量。
在实验中,由于滴定条件和反应方程式的关系已知,因此可以通过滴定体积的计算来得出溶液中NaOH和KOH的浓度。
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的组成与含量实验报告
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的组成与含量实验报告实验目的:使用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的组成与含量。
实验原理:双指示剂法是一种通过酸碱指示剂的变色来测定酸碱滴定终点的方法。
本实验利用了指示剂溴酚蓝和溴甲蓝。
实验仪器和试剂:1.仪器:滴定管、容量瓶、酸碱溶液烧杯、磁力搅拌器。
2.试剂:已知浓度的盐酸、硫酸、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溶液。
实验过程:1.实验前准备:将滴定管清洗干净,用盐酸或硫酸溶液洗涤,并用水洗净。
2.称取适量待测混合碱放入容量瓶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摇匀溶解。
3.取少量溶液放入酸碱溶液烧杯中,加入少量溴酚蓝和溴甲蓝溶液。
4.将磁力搅拌器放入酸碱溶液烧杯中,并打开搅拌器。
5.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溶液滴定待测液体,滴定至溶液颜色从蓝色变为绿色,并持续搅拌直至颜色稳定。
6.记录滴定所需盐酸溶液的体积。
实验数据处理:根据滴定所需盐酸溶液的体积及已知盐酸浓度,计算出待测混合碱中的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的摩尔量。
进一步计算出两者的摩尔分数。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处理的结果,可以得到待测混合碱中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的摩尔量和摩尔分数。
实验讨论:1.实验中使用了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的组成与含量,这种方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如何?2.实验中是否存在误差?如果存在误差,可能的原因是什么?3.实验中是否存在改进的空间?如果有,应该如何改进?实验结论:通过双指示剂法,我们成功测定了混合碱中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的摩尔量和摩尔分数,并得出了最终的结果。
实验结果可以用于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
1.《化学实验原理与技术》,杨强,高等教育出版社。
2.《物理化学实验教程》,李三才,化学工业出版社。
实验十二混合碱组成的分析及各组分含量的测定
实验十二混合碱组成的分析及各组分含量的测定原理:混合碱主要由碳酸钠、碳酸氢钠、氯化钠、氯化钾等组成。
本实验将采用酸碱滴定法,标准化NaOH与HCl,再用所得的标准溶液分别滴定样品溶液,从而分析样品中碳酸钠、碳酸氢钠、氯化钠、氯化钾的含量,并计算出各组分的质量分数。
仪器与试剂:仪器:滴定管、容量瓶、计量筒、移液管、磁力搅拌器等。
试剂:纯化水、0.1mol/L NaOH溶液、0.1mol/L HCl溶液、甲基橙指示剂、苯酚酞指示剂、标准氯化钾溶液、标准碳酸钠溶液、样品(混合碱)。
步骤:1.标定NaOH溶液:取约0.1g的标准碳酸钠,精确称量,加入100ml容量瓶中,用纯化水溶解,摇匀,称取25ml,加5~6滴甲基橙指示剂,滴加于滴定管中,再分别滴加NaOH 溶液,直至溶液由黄转红。
记录所用NaOH滴定液体积V1。
重复上述操作3次,并计算出NaOH的平均标准值S(NaOH)。
5.计算各组分的质量分数:根据下式计算各组分的质量分数:钠的质量分数:w(Na)=[(V3-V1)×C×23]/m其中,V3、V4为样品的滴定体积,单位为ml;C为标准NaOH、HCl溶液的浓度,单位为mol/L;23、35.5、106、84为各离子化学计量系数;m为样品的质量,单位为g。
结果与分析:本实验中,标定的NaOH溶液平均体积为24.8ml,标定的HCl溶液平均体积为24.9ml。
而样品的滴定体积为NaOH 22.5ml,HCl 12.8ml。
根据上面的式子,可计算出钠的质量分数为12.70%,氯的质量分数为20.05%,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38.66%,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14.31%。
通过上述实验可以看出,本次实验中混合碱样品中氯化物和钠含量较高,而碳酸钠含量较多,提示样品可能是曲捏龙碱(Na2CO3·NaHCO3·2H2O)。
结论:。
混合碱的测定原理
混合碱的测定原理混合碱是指含有多种碱性物质的混合物,常见于工业生产和实验室分析中。
测定混合碱的含量和成分对于生产和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混合碱的测定原理及相关方法。
一、混合碱的成分。
混合碱常见的成分包括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等。
这些碱性物质在溶液中会产生氢氧根离子,因此可以通过酸碱滴定等方法进行测定。
二、测定原理。
1. 酸碱滴定法。
酸碱滴定法是常用的测定混合碱含量的方法之一。
该方法利用酸和碱之间的中和反应,通过滴定溶液中的酸或碱来确定混合碱的含量。
在滴定过程中,可以利用酸碱指示剂来判断中和点,从而计算出混合碱的含量。
2. pH计法。
pH计法是利用pH计测定溶液的酸碱性质,从而确定混合碱的含量和成分。
通过测定溶液的pH值,可以推断出其中碱性物质的种类和含量。
这种方法简便快捷,适用于实验室中对混合碱进行快速测定。
3. 离子选择电极法。
离子选择电极法是利用离子选择电极对溶液中特定离子的选择性响应来测定混合碱的含量和成分。
通过选择不同的离子选择电极,可以对不同成分的碱性物质进行测定,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
三、测定步骤。
1. 样品制备,将混合碱样品溶解于适当的溶剂中,得到均匀的溶液样品。
2. 滴定或测定,根据所选择的测定方法,进行酸碱滴定、pH值测定或离子选择电极测定。
3. 数据处理,根据测定结果,计算出混合碱的含量和成分,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四、注意事项。
1. 样品制备,样品的制备要求均匀、完全溶解,避免出现沉淀或不溶物质影响测定结果。
2. 滴定条件,在进行酸碱滴定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指示剂和滴定条件,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3. 仪器操作,在进行pH计法和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时,要严格按照仪器操作要求进行,避免操作失误影响测定结果。
五、总结。
混合碱的测定是一项重要的分析工作,对于生产和实验室分析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酸碱滴定、pH计法和离子选择电极法等方法,可以准确快速地测定混合碱的含量和成分,为生产和研究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的组成与含量实验报告
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的组成与含量实验报告双指示剂法是一种常用于测定混合碱的组成与含量的实验方法。
本实验旨在通过该方法确定混合碱中各组分的浓度,并进一步分析测定结果。
我们需要了解双指示剂法的基本原理。
该方法利用了酸碱指示剂在不同pH值下颜色的变化特性。
常用的指示剂有甲基橙、溴酚蓝等。
在酸性溶液中,甲基橙呈红色,溴酚蓝呈黄色;在碱性溶液中,甲基橙呈黄色,溴酚蓝呈蓝色。
通过观察混合溶液的颜色变化,可以确定其中酸性和碱性组分的浓度比例。
实验过程中,我们首先需要准备好所需的试剂和仪器设备。
试剂包括混合碱溶液、酸碱指示剂和标准酸溶液;仪器设备包括移液管、比色皿和pH计等。
在实验中,需要保证试剂和仪器设备的洁净与无污染,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开始前,我们首先需要校准pH计。
校准的目的是确保pH计的测量准确性。
校准过程中,我们使用标准酸溶液进行测量,并与标准值进行比较,校正pH计的显示值。
接下来,我们将混合碱溶液转移到比色皿中,并加入适量的酸碱指示剂。
在转移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溶液的稳定和均匀,以免影响后续测量结果。
加入酸碱指示剂后,可以观察到溶液的颜色变化。
在观察颜色变化时,需要注意比色皿中溶液的浓度。
如果溶液过浓,会导致颜色变化不明显;如果溶液过稀,颜色变化过快,难以捕捉到变化点。
因此,实验中需掌握好溶液的浓度,以便准确观察颜色变化。
根据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我们可以初步判断混合碱溶液中各组分的浓度比例。
例如,如果溶液在加入酸碱指示剂后呈现红色,说明溶液中酸性组分的浓度较高;如果溶液呈现黄色,说明溶液中酸性和碱性组分的浓度接近;如果溶液呈现蓝色,说明溶液中碱性组分的浓度较高。
为了进一步确定各组分的浓度比例,我们可以根据混合碱溶液的体积和pH计测得的pH值进行计算。
通过测量溶液的pH值,我们可以推算出其中酸性和碱性组分的浓度比例。
根据pH值的变化规律,可以建立浓度与pH值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得出各组分的浓度。
自动电位滴定测定混合碱的组分及含量
自动电位滴定测定混合碱的组分及含量自动电位滴定法是一种通过测量滴定过程中电极电位变化来确定被测物质浓度的方法。
对于混合碱的测定,通常采用酸碱滴定法,利用酸与碱的中和反应来确定各自的含量。
而自动电位滴定法可以更准确地测定混合碱的组分及含量,以下是测定步骤:一、实验原理在滴定过程中,随着酸或碱的加入,溶液的pH值发生变化。
而电极电位与溶液的pH值存在一定的关系,因此可以通过测量电极电位的变化来监测滴定过程。
当加入的酸或碱恰好与混合碱中的一种成分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值会发生突变,此时电极电位也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通过自动滴定系统,可以准确地控制酸的加入量,并记录电极电位的变化,从而确定混合碱中各组分的含量。
二、实验步骤1.准备好实验所需试剂和仪器,包括混合碱样品、酸碱指示剂、电极、滴定管、磁力搅拌器等。
2.将电极放入滴定管中,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开启磁力搅拌器,记录此时的电极电位。
3.用移液管准确移取一定体积的混合碱溶液,加入到滴定管中,记录此时的电极电位。
4.开启滴定管,加入适量的已知浓度的盐酸,使混合碱溶液中的一种组分完全反应。
在滴定过程中,电极电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5.继续加入适量的已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使另一种组分完全反应。
在滴定过程中,电极电位会再次发生明显的变化。
6.根据电极电位的变化和加入的酸的体积,计算出第一种组分的含量;同理,根据第二次滴定的电极电位变化和加入的氢氧化钠的体积,计算出第二种组分的含量。
7.重复以上步骤,测试不同的混合碱样品,以了解各组分的含量变化情况。
三、实验结果分析通过自动电位滴定法测定混合碱的组分及含量,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实验前需对所用试剂的浓度、质量等进行仔细检查,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在滴定过程中,要保证滴定管干净,避免残留物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在计算含量时,需要结合已知化学反应方程式和指示剂变色点进行计算,同时也要考虑溶液的密度等因素。
KJ 实验混合碱的组成及含量的测定(与“指示剂”有关优秀PPT)
定变盐?酸酚,酞以为甲指基示橙剂为进指行示滴剂定,,N该aO标H准溶溶液液的浓当度量会浓不度会会改不变会?改
2W、2NV1a2>OV→2[CHCL(VN1a-OVH2+)Na12/2C×OM3 Na2O]/W总
W定W2N2盐NNa酸2aa22C,OOO二以→→3=甲[[、CC[C基HHH混CC橙CLLL合为((V指HVV碱C11示L--溶剂×VVM22,液))NNa11aC//22OO××H3溶MM] /液NNWaa的22总OO当]]//量WW浓总总度会不会改
实验六 混合碱的组成及其含量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多元酸盐及混合碱的滴定;
2、酸碱指示剂、混合指示剂的使用; 3、进一步练习容量瓶、吸管的使用、滴定操作。
二、实验原理
第1页,共5页。
V1
1、V1 = V2
2、V1 > V2
3、V2 > V1 4、V1 = 0 5、V2 = 0
三、步骤
V2
Na2CO3 NaOH+Na2CO3 V1-V2 : NaOH
V2:HCO3-
Na2CO3+NaHCO3
V1:Na2CO3
NaHCO3 NaOH
1、准称0.13—0.15g的混合碱; 2、分别加50mL蒸馏水,搅拌至溶解; 3、加一滴1%酚酞指示剂,用0.1molL-1 HCl标准溶液滴定到无色(略带粉
色)。记下所用的HCl V1 。
第2页,共5页。
4、加4--5滴溴甲酚绿—二甲基黄混合指示剂,继续用HCl标准滴定到溶液
为亮黄色,记下所用的HCl V2; 5、根据 V1 及 V2 判断混合碱的组成,并计算VNa2CO3 / VNaHCO3。
数据记录
淡蓝——微红 V1=?
混合碱的组成及其含量的测定
用强碱滴定多元酸时,首先 根据CK a > 10-8的原则,判断它 是否能准确进行滴定,然后看 相邻两级K a 的比值是否大于 105,再判断它能否准确地进行 分步滴定,一般说用K al /K a2> 10才能考虑使用分步 滴定。
多元碱的滴定多元碱的滴定与多元酸相 似。
当K bi c 足够大,而且 (K bl /K b2)= (K al /K a2)> (0时,可 滴定到第一计量点。
例如二元碱Na 2CO3常用作标定HCI 溶液浓度的基准物质,测定工业碱的纯度也是基于它与 HCI 的反应。
用HCI 滴定Na 2CO 3时,反应可分两步进行 :2-+ -CO 3 (aq) + H (aq) = HCO 3(aq)- +HCO 3 (aq) + H (aq) = H 2CO 3(CO 2(g)+H 2。
(1))不过,由于K bi /K b2=K ai /K a2=4.4 X 0-7/4.7 K)-11~ 1&105,因此滴定到HCO 3的准确度不是很高的, 计量点的pH=8.34,若用甲酚红-百里酚蓝混合指示剂,并用相同浓度的NaHCO s 作参比进行对照,可获得较好的结果,误差约为0.5%。
又由于Na 2CO 3的K b2不够大,所以第二个计量点也不够理想,此时产物是 H 2CO 3(CO 2+H 2O),其饱和溶液的浓度约为0.04mol L--1,溶液的pH 值为pH=3.9,一般可采用甲基橙或改良甲基橙作指示剂。
但是,这时在室 温下易形成CO 2的过饱和溶液,而使溶液的酸度稍稍增大,终点稍稍提前,因此,滴定到近终点时 应加速搅动溶液,促使 CO 2逸出。
也可采用甲基红作指示剂,临近终点(红色)时,煮沸驱除CO 2,溶液由红色又返回至黄色,冷却后继续滴定至红色,这样可使突跃变大(图中虚线),一般需重复加热 2〜3次,直至加热后溶液不再返黄为止。
个混合碱系指Na 2O 3与NaHCO s 或Na 2CO 3与NaOH 的混合物。
混合碱的组成及其含量的测定
小数点后2位
第二终点V2 (ml)
V(ml)
小数点后2位
V2(ml)
组分1含量(%)
小数点后2位
组分1平均含量(%)
小数点后2位
相对极差(<0.5% )
保留2位有效数字
组分2含量(%)
小数点后2位
组分2平均含量(%)
小数点后2位
相对极差(<0.5% )
保留2位有效数字
混合碱的测定(写明组分!!!)
五、数据记录及处理
混合碱的组成及其含量的测定
掌握用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的组成及其含量的方法。了解多元酸盐滴定过程中溶液pH值的变化。巩固减量法称量,滴定等基本操作。
一、实验目的
混合碱指的是、NaOH、NaHCO3的混合物。但不存在NaOH和NaHCO3的混合物。
二、实验原理
NaOH
HCl
HCl
第一终点
第二终点
NaCl
平行标定3份
四、实验步骤
称取2 g混合碱于小烧杯中加入20~30 ml蒸馏水溶解,定量转入250 ml容量瓶中定容。
2. 混合碱的分析
四、实验步骤
移取25.00 ml混合碱溶液于250 ml锥形瓶中,滴加1~2滴酚酞,用HCl标准溶液滴定至第一终点(粉色无色),记录消耗HCl的体积V1。
再加入1~2滴甲基橙,用HCl标准溶液滴定至第二终点(黄色橙红色),记录消耗HCl的总体积V。
(mol/L)
小数点后保留5位有效数字
(mol/L)
小数点后保留4位有效数字
相对偏差
保留2位有效数字
相对平均偏差(<0.5% )
保留2位有效数字
HCl标准溶液的标定
五、数据记录及处理
= (=105.99)
混合碱的组成及其含量的测定
棒下端应紧靠杯壁。充分搅拌使溶解完全。
实验步骤
2.加入第一种指示剂酚酞,滴定 注意事项
HCl标准溶液使用前必须再次摇匀;
实验前检查活塞是否灵活或漏水,必要时重新 涂油。注意手握活塞的正确姿势,手心不可顶 活塞;
实验步骤
第一个终点滴定速度宜慢,特别是在近终点前,
到微红色为终点,变化较灵敏;
实验后讨论
方法一和方法二的优缺点比较:
方法一:试样用量少,方法简单,但均匀性
差;
方法二:试样用量多,均匀性好,正确性高,
但操作多、繁。
讲解操作;
讨论问题;
下次实验
实验6.7 氢氧化钠溶液浓度的标定;“扩展实 验——醋酸浓度的标定”(选做);
预习内容:
计算配600ml 0.1mol· L-1NaOH溶液所需固体
C ( V V ) M HCl 1 2 ( NaOH ) 100 % NaOH%= m 1000
实验原理及相关知识
什么是混合指示剂? 混合指示剂有两种,一种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 指示剂混合而成,利用颜色之间的互补作用,使 变色更加敏锐。
实验原理及相关知识
例如二甲基黄和溴甲酚绿,前者的酸式色为红色,
NaOH的量,并考虑如何称量;
预习教材P57——有关碱式滴定管的操作;
复习教材P53~54——吸管的使用。
混合碱的组成及其含量的测定混合碱的组成及其含量的测定混合碱的组成及其含量的测定混合碱的组成及其含量的测定实验目的了解多元酸盐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值变化掌用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的组成及其含量的方法
混合碱的组成及其 含量的测定
实验目的
了解多元酸盐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值变化,掌 握用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的组成及其含量的 方法; 了解混合指示剂的作用。
实验九 混合碱中各组分含量的测定
实验九混合碱中各组分含量的测定实验目的:1. 掌握分离、提取、测定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的方法。
2. 了解化学分析中用到的化学试剂的性质和作用。
3. 培养准确配制溶液及仪器操作技能。
实验仪器和试剂:仪器:酸度计、电子天平、滴定管、分液漏斗、比色皿、恒温水浴等;试剂:玫瑰酱阴离子指示剂、饱和氢氧化钠溶液、盐酸、氢氧化钠、10%硫酸、无水乙醇等。
实验操作流程:1.样品的制备取一定质量的混合物,精确称取,并振荡均匀。
称取0.5g,加入100ml烧残瓷器中。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入50ml左右,搅拌,使其溶解。
加入玫瑰酱阴离子指示剂,调节演色趋势。
逐滴加入盐酸溶液,并搅拌均匀,直到溶液中的颜色由紫转至黄。
2. CO32-的测定(1)取样液100ml,加入饱和氢氧化钠溶液约2 ml,搅拌均匀,并移至电子天平上称重一下,再加入10%硫酸25 ml,连接酸度计,在室温下保持20分钟。
此时玫瑰酱颜色消失。
将酸度计中的橙色液体滴回锥形瓶中。
分为2次用5mol/L盐酸滴定至指示剂颜色变为橙色。
每次滴定取0.5ml,则用试剂消费量为 V=(2) CO32-量计算3. HCO3- 的测定取滴定液50ml,加入氢氧化钠至中性,加入玫瑰酱指示剂调整演色趋势,逐滴加入25%氢氧化钠溶液,至颜色由黄色化学到紫红色为止。
每mL用试剂消费量为V2, 则HCO3-量为:4. OH-的测定加入玫瑰酱指示剂复查加入的氢氧化钠的等量,试剂的消费量为V3,可由此计算出OH-的量。
每mL用试剂消费量为V3,OH^- 的量为:。
5. 结论分别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出混合碱中CO32-、HCO3^-、OH^-含量。
实验注意事项:1.操作注意安全,注意防护。
2.使用试剂前需彻底查看有关安全注意事项和有关物质特性和危险性的信息。
3.天平应加热消毒后使用,否则会影响分析结果。
4.锥形瓶要求必须干净干燥,去除瓶口涂层,以避免对分析结果造成影响。
5. 滴定管也应消毒并用纯水冲净,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混合碱 (NaOH与Na 2 CO 3 ) 各组分含量的测定
强酸滴定弱碱
0.1mol·L-1 HCl NH3 0.1mol·L-1 pKb=4.75 突跃处于 弱酸性, 弱酸性 选甲基红 或甲基橙 作指示剂. 作指示剂
实验方法及流程
基准物质
(无水碳酸钠) 无水碳酸钠)
1 盐酸浓度
2
NaOH/Na2CO3测定 测定A NaOH/Na2CO3测定 测定B
1.HCl溶液浓 度的标定准确 称取无水碳酸 钠 甲基橙指示剂 计算HCl溶液 的浓度。
2.第二化学计量点也可选用甲基红指示剂或溴甲酚绿指示剂(0.1%),但必须在 临近终点前煮沸除去CO2,冷却后继续滴定。此时滴定突跃变大,甲基红(4.4~ 6.2)和溴甲酚绿(3.8~5.4,用盐酸滴定时颜色由蓝色变为黄色为终点)都可使 用,变色敏锐易辨。
思 考 题
1.混合碱试样为什么须用煮沸赶去CO2后冷却的蒸馏水稀释? 2.如果试样是Na2CO3和NaHCO3,应如何测定? 3.用无水碳酸钠作基准物质标定HCl溶液时,如选用甲基红为指示剂,应采取什 么样的操作步骤?
2A.混合碱各组 分含量的测定 取适量的混合 碱定 容250ml; 移取25ml加入酚 酞指示剂,记下 V1;。
2B.混合碱各组分含 量的测定 再加入甲基橙指示 剂继续滴定,直至 溶液出现橙色为第 二终点记下V2。 计算试样中NaOH、 NaCO3的含量 NaCO3 (g/250ml)
KJ11混合碱的组成及其含量(精)
混合碱中Na2CO3和NaHCO3含量的测定 (双指示剂法)
前言
混合碱组成: Na2CO3 +NaOH或NaHCO3+Na2CO 双指示剂法: 欲测同一份试样中各组分含量,可用HCl 标准溶液滴定,根据滴定过程中pH变化情 况,选用两种不同指示剂分别指示第一计 量点(sp1)和第二计量点( sp2),称为“双指 示剂法”
六、思考题 1. 何谓“双指示剂法”,混合碱的测定原理是什么? 2. 采用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时,在同一份溶液中测定, 试判断下列五种情况中混合碱的成分各是什么? 1) V1=0,V2≠0; 2) V1≠0,V2=0; 3) V1>V2;
4) V1<V2;
5) V1=V2
3. 用HCl滴定混合碱液时,将试液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 滴定,将会给测定结果带来什么影响?若到达第一化学计 算点前,滴定速度过快或摇动不均匀,对测定结果有何影 响?
选酚酞作指示剂(红→无),耗HCl为V1(ml);
NaHCO3 + HCl = NaCl+ H2CO3
sp2 : pH =3.89
选溴甲酚绿—二甲基黄混合指示剂(绿→亮黄),耗HCl为 V2(ml)。
滴定反应图示:
三、主要仪器和试剂
酸式滴定管,锥形瓶,电子天平;
混合碱试样,HCl标准溶液,酚酞指示剂,溴甲酚
五、数据记录和结果处理
表一
混合碱的组成
V1HCl/ml
V2HCl/ml V1与V2的关系
混合碱的组成
根据V1和 V2(判断混合碱的组成)计算其总碱度
( ρNa2O)及各组分的含量。
由滴定体积判断组成:
表二 混合碱的测定
测定次数 ms/g V1/ml V2/ml ρ(Na2CO3)/g.LⅠ Ⅱ Ⅲ
实验42混合碱的组成及其含量的测定
进一步熟练滴定操作和滴定终点 的判断;
掌握混合碱分析的测定原理、方 法和计算。掌握用双指示剂法测 定混合碱的组成及其含量的方法;
实验原理
混合碱是何物? 混合碱是指Na2CO3与NaHCO3,或Na2CO3和
NaOH的混合物
实验原理及相关知识
如何测定各个组分及其含量?
可采用双指示剂法。用HCl标准溶液滴定,滴定 混合碱时有两个化学计量点:
NaOH% C(V1 V2 ) M NaOH 100% mS 1000
Na2CO3 %
1 2C V2 M Na2CO3 2 mS 1000
100%
NaOH Na2CO3 加入酚酞
V1
HCl滴定
NaCl NaHCO3 酚酞变色, 加入甲基橙
V2
HCl滴定
H2O,CO2 甲基橙变色
若试样组成为: Na2CO3 + NaHCO3
NaOH
NaHCO3 NaOH + Na2CO3 NaHCO3 + Na2CO3 Na2CO3
续前
双指示剂法:
若试样组成为:NaOH + Na2CO3
过程: NaOH HCl / 酚酞 NaCl HCl /甲基橙 -------
Na2CO3
V1
NaHCO3 V2
H2O+CO2
NaOH消耗HCl的体积为V1 - V2 Na2CO3消耗HCl的体积为2V2
Na22CO33 NaHCO33 V1
加入酚酞
V
NNaaHHCCOO33 NNaaHHCCOO33
酚酞变色 加入甲基橙
V2 H22O,CO22 甲基橙变色
双指示剂法:
NaHCO3消耗HCl的体积为V2 – V1 Na2CO3消耗HCl的体积为2V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步骤
终点时酚酞从红色变为无色,但肉眼观察这种 变化不灵敏,因此滴到微带浅红色时为终点。
每次滴定条件尽量掌握一致;
终点前纯水吹洗的次数和用量尽量少,吹洗杯 壁操作要正确。
实验步骤
3.加入第二种指示剂,滴定 讨论
为什么要连续滴定?
在计算总碱度时,可减少读数误差。连续滴定 时V1的终读数即为V2的初读数。总体积(V1+V2) 只有两次读数误差,否则会有四次读数误差。
3)
100%
实验原理及相关知识
当V1> V2时: 总碱度Na2O%=
CHCl (V1 V2 ) M ( Na2O ) m 2000 CHCl V2 M ( Na2CO3 ) m 1000
100%
Na2CO3%=
பைடு நூலகம்
100%
NaOH%=
CHCl (V1 V2 ) M ( NaOH ) m 1000
溶液在酸性条件下显橙色(红+黄),在碱性条
件下显绿色(黄+蓝),而在pH=3.9时是亮黄,
变色敏锐。
实验原理及相关知识
由于人眼观察颜色时判别能力有限,对非混合
指示剂,终点颜色变化均有±0.3pH单位的不
确定度。如果使用混合指示剂,则会有 ±0.2pH的不确定度。
二甲基黄 溴甲酚绿 二者混合后 pH 2.9 红 3.8 黄 3.9 (黄橙) 亮黄 (黄绿) 4.0 黄 5.4 蓝
到微红色为终点,变化较灵敏;
实验后讨论
方法一和方法二的优缺点比较:
方法一:试样用量少,方法简单,但均匀性
差;
方法二:试样用量多,均匀性好,正确性高,
但操作多、繁。
讲解操作;
讨论问题;
下次实验
实验6.7 氢氧化钠溶液浓度的标定;“扩展实 验——醋酸浓度的标定”(选做);
预习内容:
计算配600ml 0.1mol· L-1NaOH溶液所需固体
实验原理及相关知识
如何计算总碱度和组分含量? 当V2> V1时: 总碱度Na2O%=
CHCl (V1 V2 ) M ( Na2O ) m 2000 100%
Na2CO3%=
NaHCO3%=
CHCl V1 M ( Na2CO3 ) m 1000
100%
CHCl (V2 V1 ) M ( NaHCO m 1000
实验原理及相关知识
如何测定各个组分及其含量?
可采用双指示剂法。用HCl标液滴定混合碱时有 两个化学计量点: • 第一个计量点时,反应可能为:
Na2CO3+HCl == NaHCO3+NaCl NaOH+HCl == NaCl+H2O 溶液的pH值为8.31,用酚酞为指示剂(变色 范围8.0~10.0),从红色变为几乎无色时为 终点,滴定体积为V1(ml)。
混合碱的组成及其 含量的测定
实验目的
了解多元酸盐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值变化,掌 握用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的组成及其含量的 方法; 了解混合指示剂的作用。
实验原理及相关知识
讨论 混合碱是何物?
混合碱是指Na2CO3与NaHCO3,或Na2CO3和
NaOH的混合物
实验原理及相关知识
如何测定混合碱的总碱度? 用HCl标准溶液滴定,反应产物为NaCl和H2CO3, 化学计量点时的pH为3.8~3.9,可据此选用指 示剂。本实验选用溴甲酚绿-二甲基黄混合指 示剂,其终点颜色变化为绿色到亮黄色(pH= 3.9)。根据用去的HCl标液的量,即可计算出总 碱度,常用Na2O%来表示。
橙
绿
实验步骤
1.称样、溶样 注意事项 装混合碱试样的称量瓶保存在干燥器中; 称量要迅速(试样尽量少暴露在空气中),以
减少误差;
溶样时,纯水沿杯壁加入,或用玻棒引入,玻
棒下端应紧靠杯壁。充分搅拌使溶解完全。
实验步骤
2.加入第一种指示剂酚酞,滴定 注意事项
HCl标准溶液使用前必须再次摇匀;
实验原理及相关知识
• 第二个化学计量点时,滴定反应为:
NaHCO3+HCl == NaCl+CO2↑+H2O 溶液pH为3.9,以二甲基黄-溴甲酚绿为指示
剂,终点呈亮黄色,滴定体积为V2(ml)。
当V2> V1时,则混合碱为Na2CO3+NaHCO3; 当V1> V2时,为Na2CO3+NaOH。
基本操作
混合碱的测定
教学安排
先测定三份,算出Na2O%后,给教师看,以决 定是通过还是重做; 结束工作:
照常例,洗干净250ml烧杯和称量瓶;
倒去多余的HCl溶液,洗净试剂瓶,瓶上的
标签也要除去;
向教师领一橡皮塞,洗净后塞瓶上。原磨口
瓶塞保存好。
实验后讨论
方法一中,第一个终点用酚酞指示剂,终点 时红色慢慢褪至无色,由于肉眼观察这种变 化不灵敏。因此介绍方法二中的百里酚蓝和 甲酚红混合指示剂,变色点pH=8.3,从蓝色
NaOH的量,并考虑如何称量;
预习教材P57——有关碱式滴定管的操作;
复习教材P53~54——吸管的使用。
100%
实验原理及相关知识
什么是混合指示剂? 混合指示剂有两种,一种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 指示剂混合而成,利用颜色之间的互补作用,使 变色更加敏锐。
实验原理及相关知识
例如二甲基黄和溴甲酚绿,前者的酸式色为红色,
碱式色为黄色;后者的酸式色为黄色,碱式色为 蓝色。当它们混合后,由于共同作用的结果,使
实验前检查活塞是否灵活或漏水,必要时重新 涂油。注意手握活塞的正确姿势,手心不可顶 活塞;
实验步骤
第一个终点滴定速度宜慢,特别是在近终点前,
要一滴多搅,否则易过量。因到达第一个终点 前,若溶液中HCl局部过浓,使反应:
NaHCO3+HCl == NaCl+CO2↑+H2O
提前发生,导致V1偏大,V2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