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根共生相关基因

合集下载

菌根真菌的基因序列-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菌根真菌的基因序列-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菌根真菌的基因序列-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菌根真菌是一类与植物根系共生的真菌,其与植物根系形成一种特殊的关系,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共生生物。

菌根真菌通过生长在植物根系内部的细丝(也称为菌丝)与植物根系进行共生,形成一种菌根结构。

这种共生结构能够提供植物所需的水分和养分,并在环境压力下提高植物的耐受性。

菌根真菌的基因序列研究是对菌根真菌进行全面深入了解的重要途径。

通过分析和解读菌根真菌的基因序列,我们可以揭示菌根真菌的遗传信息、功能基因和代谢途径,从而进一步了解其与植物共生的机制。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菌根真菌基因序列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通过对菌根真菌的基因组进行测序和分析,我们发现了许多与菌根共生相关的基因,如菌根形成基因催化酶、信号转导通路相关基因等。

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深入理解菌根真菌与植物的共生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然而,菌根真菌的基因序列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并且在一些方面还存在着挑战和问题。

例如,菌根真菌基因组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得对其基因序列的分析存在一定的困难,同时,对菌根真菌基因功能的进一步解读和验证仍需更多的研究工作。

未来,我们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菌根真菌的基因序列,包括菌根真菌与植物共生的信号通路、菌根真菌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等方面。

这些研究将有助于揭示菌根真菌与植物共生的机制,为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等领域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包括对整篇文章的章节和内容的概述。

以下是一种可能的写作方式: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菌根真菌的基因序列。

首先,我们将在引言部分提供对本文的概述,描述菌根真菌的基本概念、生命周期和分类与特征。

接着,在正文部分,我们将详细解析菌根真菌的基本概念,包括其定义、特点和作用。

然后,我们将介绍菌根真菌的生命周期,探讨它在不同阶段的生物学行为和遗传特征。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将重点关注其基因序列的研究进展和意义,以及未来的研究展望。

am共生标记基因

am共生标记基因

am共生标记基因
AM共生标记基因通常指的是与植物的根瘤共生菌株(如根瘤菌)共生过程相关的标记基因。

这些标记基因通常用于研究共生过程、生态学和植物根瘤共生菌株相互作用的实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AM (Arbuscular Mycorrhizal,丛枝菌根)共生标记基因:
1.GUS基因:GUS(β-葡糖苷酶)基因通常用于植物基因表达研
究,包括共生基因的表达。

将GUS基因与植物共生过程相关的
启动子(如AM相关启动子)结合,可以用于检测这些基因在
植物根瘤共生过程中的活性。

2.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GFP基因是一种标记基因,它可以
用来追踪植物中共生菌株的位置。

通过将GFP基因转化到根瘤
菌株中,可以使其在植物根部发出绿色荧光,从而观察根瘤菌
株在根部的分布和互作情况。

3.荧光标记基因:除了GFP,还可以使用其他荧光标记基因来标
记植物和共生菌株的细胞,以便进行显微观察和研究。

4.抗性标记基因:在一些研究中,可能会使用抗性标记基因,如
抗生素抗性基因,来标记转化的共生菌株,以便在实验中筛选
和鉴定它们。

这些标记基因的使用有助于研究者了解植物和根瘤菌株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共生过程的生物学机制。

这些标记基因通常通过遗传工程技术被引入到植物或根瘤菌株中,以进行相关实验。

在进行相关研究时,需要遵循相关的生物安全和伦理规定。

真菌共生生物学研究进展

真菌共生生物学研究进展

真菌共生生物学研究进展真菌是一类特殊的生物,它们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是以分解有机物质为生。

真菌不仅存在于土壤、植物和其它生物的外部,还与植物、动物等形成共生关系。

在这些共生关系中,真菌在生物体内外执行着各种关键功能,为它们的生长和繁殖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真菌共生生物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进展,探究这些共生关系对于理解其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效应有着重要的意义。

真菌为植物提供营养和保护许多植物与根际真菌形成共生关系,称为菌根。

菌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植物无法自主获取到土壤中的一些高分子营养物质,如磷、氮、钾等元素。

这时,真菌的菌丝能够破坏化合物的结构并转化为可供植物吸收的元素。

在菌根共生关系中,真菌还能拉近植物与病原真菌的距离,提供抗生素和保护性物质,保护植物免受病害和虫害的侵袭,从而提高植物的健康水平。

真菌共生的几种方式除了菌根外,真菌与形成共生关系的生物还有很多。

其中最独特的是真菌与蚂蚁、蜇蜂的共生关系。

蚂蚁有一种食蚁真菌,这种真菌生长在蚂蚁的农庄里,由蚂蚁采集叶子碎片作为肥料,真菌就能够不断繁殖生长,而蚂蚁则可以获得食物。

另一种特殊的真菌共生关系是与蜇蜂共生,这些小昆虫会替真菌寻找食材,极大地促进真菌的繁殖和生长。

真菌共生与药物研究真菌共生也受到广泛的关注,因为它们有着巨大的药物潜力。

从真菌中分离出的化合物有许多用途,例如用于制药、抗菌剂、激素和抗肿瘤剂等。

在循环系统功能方面,真菌共生对药物研究也存在着巨大的贡献。

研究人员发现,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的真菌共生会影响宿主的免疫系统,从而导致宿主易感染病菌,因此研究真菌共生对免疫系统的影响,有助于提高抗菌能力。

缺少真菌共生的影响我们身边维持着很多真菌共生关系,而它们也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例如,长时间缺少真菌共生的人会更容易感染病菌,引发肠胃道疾病、自闭症、哮喘等疾病。

在人类自然环境的改变中,真菌共生变化的频率和强度也发生了很大改变,因此探究真菌共生对健康的影响,有助于预防和治疗许多疾病。

植物的共生关系

植物的共生关系

植物的共生关系
植物的共生关系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相互依存、互利共生的生态关系。

在植物界中,常见的共生关系包括共生、寄生、共生寄生和互惠共生等形式。

共生是指植物之间相互依存、互利共生的关系。

其中,最为典型的共生关系是菌根共生。

菌根菌是一种真菌,它能够与根系内部的植物根毛相结合,形成一种菌根结构,从而为植物提供营养物质和水分,同时植物也为菌根菌提供光合产物,使得双方都能够获得利益。

寄生是指一种物种以另一种物种为生存之源的生态关系。

在植物界中,常见的寄生植物包括瘤根、腐生和寄生性植物等。

瘤根是指一些植物的根部会产生一些瘤状物,这些瘤状物是由寄生性细菌或真菌引起的。

在瘤根和细菌或真菌之间的关系中,寄生者(即瘤根)从中获得了氮素和其他必需元素,而细菌或真菌能够从寄生者的光合产物中获得能量。

共生寄生是指两个物种之间的关系既有共生又有寄生的特点。

其中,最为典型的共生寄生关系是植物与昆虫之间的关系,例如蜜蜂在采集花粉的同时也会帮助植物传播花粉,但同时它也会从花中采集蜜汁。

互惠共生是指两个物种之间的关系都能够从中获益,而且这种关系非常稳定。

例如,植物与蜜蜂之间的互惠共生关系。

在这种关系中,植物会为蜜蜂提供花蜜和
花粉,而蜜蜂则会帮助植物进行传粉,从而促进植物的繁殖。

植物–丛枝菌根真菌共生的研究进展

植物–丛枝菌根真菌共生的研究进展

植物–丛枝菌根真菌共生的研究进展
黄静娴
【期刊名称】《世界生态学》
【年(卷),期】2024(13)2
【摘要】植物与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AMF)共生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共生现象之一。

菌根共生促进植物磷营养吸收,同时植物以脂肪酸和糖的形式给菌根真菌提供其发育所需的碳源。

菌根真菌在根的皮层细胞中形成高度分支的树形结构,称为丛枝。

丛枝是共生体间双向营养交换的中介,被认为是共生体的核心功能单位。

提高菌根共生介导的营养吸收对植物本身的生长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概述了植物和丛枝菌根真菌建立共生的过程,并总结了在共生关系中起关键作用的重要蛋白,为丛枝菌根共生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总页数】7页(P255-261)
【作者】黄静娴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金华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4
【相关文献】
1.丛枝菌根真菌与豆科植物共生体研究进展
2.丛枝菌根真菌与植物共生影响植物水分状态的研究进展
3.丛枝菌根真菌-植物共生体系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上的研究
进展4.丛枝菌根真菌-植物共生体系在石油污染土壤修复上的研究进展5.丛枝菌根真菌和根瘤菌与植物共生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菌根共生与植物入侵

菌根共生与植物入侵

菌根共生与植物入侵植物入侵是指外来物种在新环境中蔓延并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危害的现象。

这些外来入侵植物通常具有较强的生长力和扩散能力,能够迅速占据新环境并压制本地植物的生长。

这种现象不仅对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造成威胁,还可能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产生不利影响。

菌根共生是一种植物和菌根真菌之间的共生关系,通过这种关系,植物和菌根真菌可以相互促进生长,并提高它们在土壤中的养分吸收能力。

菌根共生对植物的生长和适应性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外来植物入侵的过程中,菌根共生可能会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菌根共生与植物入侵之间的关系,以及菌根共生对植物入侵的影响和可能的调节机制。

菌根共生对植物入侵的影响可能是多方面的。

菌根真菌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尤其是磷和氮等重要元素。

这对于入侵植物在新环境中的生长和扩散至关重要。

在土壤营养条件较差的环境中,菌根共生可以帮助植物更好地获取养分,从而增强其竞争能力。

菌根真菌还可以帮助植物抵抗逆境胁迫,如土壤盐碱化、酸碱度变化等,从而提高其在新环境中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

菌根共生也可能对植物入侵产生负面影响。

在部分情况下,菌根共生可能会加剧植物入侵的程度,导致入侵植物更好地适应并蔓延于新环境。

这是因为菌根真菌的共生关系可能使入侵植物获得更多的养分和支持,从而进一步增强其生长和扩散能力。

菌根共生在植物入侵过程中可能具有双重性,既可能对入侵植物产生积极影响,也可能对生态系统造成威胁。

菌根共生可能还通过与其他土壤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影响植物的入侵过程。

在新环境中,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特性和结构可能对入侵植物的生长和扩散产生重要影响。

菌根真菌可以通过与其他微生物的协同作用,调节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特性,从而影响入侵植物在新环境中的生长和扩散。

菌根真菌还可能通过影响土壤环境的微生物生态学过程,如养分循环和有害微生物的控制等,影响入侵植物的生长和竞争能力。

结论。

丛枝菌根共生促进作物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分子调控机制-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丛枝菌根共生促进作物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分子调控机制-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丛枝菌根共生促进作物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分子调控机制-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丛枝菌根共生是一种普遍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和真菌之间的互惠性生态关系。

在这种共生关系中,真菌通过与植物根系建立特殊的结构——丛枝菌根,与植物根系形成密切的接触和交流。

丛枝菌根共生对植物的生长和养分吸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植物通过丛枝菌根与真菌形成联合体,可以获得真菌提供的多种益处。

首先,真菌通过丛枝菌根增加了植物根系的吸收面积,扩大了植物根系对土壤中养分的探测和吸收能力。

这种增加的吸收面积可以增加植物对水分、矿质元素等营养物质的摄取效率,从而促进了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其次,真菌通过丛枝菌根向植物提供了一定量的有机物质,如糖类、氨基酸和有机酸等。

这些有机物质不仅可以直接为植物提供能量和碳源,还可以作为信号分子调节植物的生理活性,进一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此外,丛枝菌根共生还能够增强植物对环境胁迫的抵抗能力。

研究表明,丛枝菌根真菌可以通过增加植物的根系氨基酸含量、改善氮代谢和抗氧化能力等方式,提高植物对胁迫因子如盐、干旱和重金属等的适应能力。

总的说来,丛枝菌根共生是一种重要的生态互惠关系,对作物的生长和养分吸收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本文将从分子调控机制的角度出发,探讨丛枝菌根共生对作物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本文的结构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引言、正文和结论。

1. 引言部分概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目的。

在这部分中,我们将简要介绍丛枝菌根共生的基本概念,以及其对作物生长和养分吸收的重要影响。

同时,我们还会提出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即探索丛枝菌根共生促进作物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分子调控机制。

2. 正文部分将分为四个小节来展开讨论。

首先,我们将在2.1节中介绍丛枝菌根共生的基本概念,包括丛枝菌根的形成和功能。

接着,在2.2节中,我们将详细探讨丛枝菌根共生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包括其对根系结构、植株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菌根共生与植物入侵

菌根共生与植物入侵

菌根共生与植物入侵菌根共生是一种益生关系,其中真菌与植物根系形成互利共生。

在这种共生关系中,真菌通过与植物根系形成菌丝网并与其相互交流,提供养分和水分,而植物则为真菌提供光合产物(糖分)。

菌根共生对植物的生长和生存至关重要。

通过菌根共生,植物能够获得更多的水分和养分,尤其是对于一些生长在贫瘠土壤中的植物来说。

真菌的菌丝网能够延伸到更深的土层并吸收土壤中难以获得的养分,如磷和铁。

真菌也能够帮助植物抵御病菌和有害物质的侵袭,增强植物的免疫力。

当植物入侵外来环境时,菌根共生关系可能会发生变化。

入侵植物是指那些迅速从原生物种中脱颖而出并占据新地区的植物。

这些植物通常具有快速繁殖和适应性强的特点,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占据大量资源。

一些研究表明,入侵植物与本地植物相比,与真菌的菌根共生关系可能会发生变化。

一方面,一些入侵植物可能对真菌的依赖较小,因为它们能够通过其他途径获得养分和水分。

入侵植物也可能改变周围土壤的化学性质,影响真菌的生长和活动。

入侵植物释放出的化学物质可能抑制真菌的生长,从而减弱菌根共生效应。

入侵植物的根系也可能与真菌的菌丝网竞争养分和水分资源,导致真菌的减少。

一些研究也发现,入侵植物可能与真菌的菌根共生关系保持不变甚至增强。

这是因为入侵植物通常能够适应多种环境条件,并且能够与更多种类的真菌形成共生关系。

这种多样性的共生关系使得入侵植物能够更好地利用环境资源,并在新环境中迅速生长和繁殖。

菌根共生与植物入侵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

虽然入侵植物可能会改变菌根共生关系的稳定性和效果,但它们也可能通过与更多种类的真菌形成共生关系来增强适应性。

进一步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菌根共生与植物入侵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为生态保育和生物入侵管理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中国菌根食用菌名录

中国菌根食用菌名录

中国菌根食用菌名录引言:菌根食用菌是指与植物根系形成共生关系的真菌,它们与植物之间形成了互惠互利的共生关系。

菌根食用菌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对植物生长和发育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还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菌根食用菌生态学和生物学的深入研究,它们在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方面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越来越受到。

列举:中国是菌根食用菌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其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菌根食用菌种类及其特点如下:1、松茸(Tricholoma matsutake):松茸是一种珍贵的菌根食用菌,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北地区。

它具有浓郁的香味和独特的口感,被视为高级食材之一,对于增强免疫力和调节肠胃有很好的效果。

2、灵芝(Ganoderma lucidum):灵芝是中国传统的药用菌,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它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部地区,具有滋补强身、提高免疫力、抗肿瘤等多种功效。

3、冬虫夏草(Ophiocordyceps sinensis):冬虫夏草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主要分布在中国的高海拔地区。

它具有益肾补肺、止血化痰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

4、香菇(Lentinus edodes):香菇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广泛分布于中国各地。

它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多糖等特点,被认为具有降低血压、降低胆固醇等多种保健功能。

5、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黑木耳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用菌,主要分布于中国的东部地区。

它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矿物质,有助于清肠排毒、降血压、降血糖等。

总结:本文对中国境内的菌根食用菌进行了简要概述,介绍了其中几种具有代表性的种类及其特点。

这些菌根食用菌在中国分布广泛,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成为了中国重要的生物资源。

随着人们对菌根食用菌的认知不断提高,它们的生态学作用和应用前景也逐渐受到了。

这些食用菌不仅在促进植物生长、提高农产品产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还在医学、保健和食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菌根的名词解释植物学

菌根的名词解释植物学

菌根的名词解释植物学菌根是植物学上一个重要的名词,它指的是植物根系与真菌共生形成的一种复合体。

菌根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生态系统的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菌根的类型菌根按照植物与真菌的共生程度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外生菌根和内生菌根。

1. 外生菌根外生菌根是植物根系与真菌菌丝建立起结构上的共生,但不侵入植物根的内部。

这种菌根多见于乔木、灌木及部分草本植物。

外生菌根能增大植物根系表面积,提高植物的养分吸收速率,尤其对矿质养分吸收非常有效。

2. 内生菌根内生菌根是植物根系与真菌菌丝进入植物根的内部形成的一种共生结构。

内生菌根进一步分为两种类型:外围内生菌根和内生菌根。

(1)外围内生菌根外围内生菌根是指真菌菌丝紧贴植物根形成一层菌鞘,菌鞘与植物根系不相连。

这种菌根多见于禾本科植物。

菌鞘能增加植物根系的吸收面积,促进植物的养分吸收。

(2)内生菌根内生菌根是指真菌菌丝穿透植物根壁形成菌丝鞭毛与植物细胞形成共生结构。

这种菌根多见于杂草和一些庭园植物中。

内生菌根能与植物根系建立更为密切的关系,促进营养物质的传递和植物的生长。

二、菌根的形成过程菌根的形成主要经历三个阶段:诱导期、发展期和稳定期。

1. 诱导期诱导期是指真菌通过分泌化合物激活植物根系细胞,使其分泌出锁定真菌的化合物,并吸引真菌菌丝向植物根迁移。

这个过程中,真菌会通过根毛进入植物根,形成付于根尖的菌丝。

2. 发展期发展期是指真菌在植物根内形成复杂的菌丛,并把菌丝穿透到植物细胞内。

在这个过程中,真菌与植物根形成了密切的结合,彼此之间通过特殊的结构连接。

3. 稳定期稳定期是指真菌与植物根系共生形成的菌根进一步加强,形成稳定的共生结构。

这个时期中,真菌与植物互利共生,真菌为植物提供养分和水分,而植物为真菌提供有机物质。

三、菌根的生态功能菌根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养分吸收菌根能增大植物根系表面积和吸收器官体积,提高植物对养分的吸收能力。

生物共生和共存研究

生物共生和共存研究

生物共生和共存研究生命在地球上诞生已经漫长了数十亿年,其中每个生命体都在与它周围环境和其他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中逐渐演化和发展。

生物间的关系可以是互惠共生,也可以是竞争与捕食,两种关系都在影响着生命的进化。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对于生物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也日益深入,其中共生和共存也成为了一个热门的研究方向。

共生是指在某种关系下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共生关系中,不同物种之间可以获得相对的优势,使它们得以更好地利用外部的环境和资源,从而获得某种生存的优势。

而这种优势的获得,往往需要又双方的协作和互惠。

生物之间的共生关系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共生菌根:共生菌根是指植物根系与某些真菌菌丝紧密结合,形成一种菌根。

这种共生帮助植物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并帮助它们抗击病毒和病害。

同时,菌根菌也受益于植物的光合作用,从而获得必须的碳和氧气。

2.共生固氮:共生固氮是指某些细菌与植物的根部结合,帮助它们将氮气中的氮转化为氨,为植物提供了强大的氮肥来源,从而增加了它们的生长和种子质量。

对于这些细菌来说,它们可以获得碳水化合物和其他必需的营养。

这种共生关系在农业上具有重要的价值。

3.共生中生:共生中生是指一种微小水生动物(如珊瑚或海绵)与藻类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这种共生关系的形成需要一些特殊的物理环境和化学条件,以便两者之间能够互相利用和满足生存需要。

在这种共生中,藻类为寄主提供了生物大分子和有机碳,并对寄主的骨骼和布局结构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共存,更倾向于描述物种间的竞争和适应。

当不同的生物共享一个环境时,可能会发生竞争,以获得适用于其生存的资源(如食品和栖息场所)。

在一些情况下,这种竞争可以导致物种的灭绝,有时它们会产生一种新的生命形式,以适应自然的选择。

共时存在的生物,根据他们之间的竞争程度,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正反馈共存:正反馈性共生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通过他们互相作用的特殊形式,共存从而共处于某个环境下。

第三章菌根与菌根真菌

第三章菌根与菌根真菌

AM 真菌的最新分类系统及新的分类单元
但保留硬囊霉属( Sclerocystis),。 并把这2 个属归入Paoletti 在1889 年设立的内囊霉科 (Endogonaceae) 。 1922,Bucholtz研究了它们的有性生殖, 指明这一科隶属于 接合菌纲, 毛霉目。
1974年, Gerdemann 和Trappe 重新设立球囊霉属( Glomus ) ,
并描述了2个新属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 ) 和巨孢囊霉属(Gigaspora) ,
并对内囊霉科重新分类, 下设Glomus 、 Acaulospora、 Gigaspora 、 Sclerocystis 、 Endogone 、 Glaziella 、 Modicella 共7 个属。 实际上这7 个属中只有 Glomus 、 Acaulospora 、Gigaspora 、Sclerocystis 4 个属形成丛枝菌根。
第二节 菌根真菌
1. 概 念
菌根真菌是指能侵染植物形成菌根的真菌。 以前认为大部分属担子菌亚门,小部分属子囊菌 亚门、接合菌门。 现在另立一个门: 球囊菌门( Glomeromycota) 约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5-10%。
2. 丛枝菌根真菌(AM真菌)的生物多样性
AM 真菌最早被归入Link 1809 年建立的内囊霉属( Endogone ) 1844 年, Tulasne 兄弟描述了球囊霉属( Glomus ) 。 1875年, Berkeley 和 Broome 建立硬囊霉属( Sclerocystis) 。 1912年, Thaxter 将球囊霉属( Glomus )的种归入内囊霉属( Endogone );
体发育作了详尽研究后, 在系统发育和进化树的基础上提出 了能反映亲缘关系的分类系统, 建立了球囊霉目( Glomale) , 下设2 个亚目, 即球囊霉亚目和巨孢囊霉亚目, 包括原来内囊霉科中除内囊霉属( Endogone ) 外的6 个属。

共生与寄生关系的研究

共生与寄生关系的研究

共生与寄生关系的研究生命的诞生离不开相互关系的形成。

在自然界中,生物之间存在着多种关系,其中最为常见的便是共生与寄生关系。

共生与寄生是相对而言的概念,基于根据它们互动关系中益处的程度来区分。

共生关系描述的是两者之间的互惠关系,双方都从互相之间得到好处;而寄生关系则表明了一个生物对于另一个生物的占据和利用,从而导致了被寄生方的损失和受害。

共生关系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双方都能够从中受益。

在动物界中,如蚂蚁与蚂蚁蕨的共生关系,蚂蚁为了保护主人公——蚂蚁蕨,不仅会建立自己的栖息地,还会摆放一些营养物质寄生细菌,从而使蚂蚁蕨能够从这些物质中受益。

植物界中,菌根便是当代生态学研究中最重要的常见共生形式之一。

菌根出现于世界各地的植物群体当中,包括了草地、森林和沼泽等不同的生态区。

通常情况下,植物的根不足以吸收大量养分,而一些土壤中存在的菌类却可以利用和转换这些养分,为植物提供了额外的养分来源,同时植物为菌根程菌提供了养分和水分。

寄生关系则不同于共生关系,它们只适合于某些生物但会带来一些交互上的不公平。

例如,蚤对狗的寄生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尽管寄生者能够从生物宿主身上获取血液和养分,但同时宿主也会因此而感到不适和不公平。

另一个很好的例子是深海的员索虫,它们通过在底栖生物的身上寄生来顺利生存下来。

同样地,身处在热带地区的许多昆虫都依赖于一些寄生植物,而寄生虫则可以凭借着它们所获得的养分来生存,但它们同样也会带来一些不公平和损失的问题。

除了上述例子,共生和寄生在生态系统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共生关系是在原生生物生态系统中最为重要的共生关系之一。

在共生关系中,生物协作共同克服了单独的生物所无法胜任的任务。

另一方面,寄生生物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们至少在天然虫害控制方面,对人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例如,一些寄生物的扩散造成了一些有益昆虫的减少,从而减小了人们对农药的依赖。

在自然环境中,寄生和共生关系是形成环节不可缺少的环节。

菌根简介

菌根简介

菌根简介自然界中还有许多高等植物的根与土壤中的真菌形成共生关系,这种同真菌的共生体称为菌根(mycorrhiza)。

根据菌根形态学及解剖学特征,可将菌根分为外生菌根(ectotrophic mycorrhiza)、内生菌根(endotrophic mycorrhiza)和内外生菌根(ectendotrophic mycorrhiza)三种类型。

(一)外生菌根与根共生的真菌菌丝体包围宿主植物幼根外表,形成菌丝鞘,菌丝一般不穿透组织细胞,而仅在细胞壁之间延伸生长(图4-45)。

形成菌根的根一般较粗,顶端分为二叉,根毛稀少或无。

这类菌根只有少数植物如松科、桦木科、山毛榉科、杜鹃花科等植物形成这类菌根。

(二)内生菌根真菌菌丝分布于根皮层细胞间隙或侵入细胞内部形成不同形状的吸器,如泡囊和树枝状菌丝体。

因此。

内生菌根也称泡囊-丛枝(VA)菌根或丛枝菌根(AM)(图4-46)。

这类菌根宿主植物的根一般无形态及颜色变化。

90%以上的植物都能形成内生菌根,典型的内生菌根如兰花菌根。

(三)内外生菌根有外生菌根和内生菌根的某些形态学或生理特征。

它既可在宿主植物根表面形成菌套,又可在根皮层细胞间隙形成VA菌根,亦可在皮层内形成不同形状的菌丝圈。

内外生菌根主要发生于松科、桦木属、杜鹃花科以及水晶兰科植物上。

真菌是低等的异养植物,它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与绿色植物共生后,真菌可以从根中得到它生长发育所需的碳水化合物,而菌丝如同根毛一样,可以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供植物利用,促进细胞内贮藏物质的分解,增进吸收作用。

菌丝还能产生激素,尤其是维生素B1和B6等生长活跃物质,不仅对根的发育有促进作用,使植物生长良好,还能增加豆科植物固氮和结瘤率;提高药用植物的药用成分含量;提高苗木移栽、扦插成活率等。

如松树在没有与它共生真菌的土壤中,生长缓慢甚至死亡。

因此,在林业上,常用人工方法进行真菌接种,提高抗旱能力,以利于造林成功。

现已发现在根上能形成菌根的高等植物有两千多种,其中很多是造林树种,如银杏、桧、侧柏、毛白杨和椴树等。

内生菌根的名词解释

内生菌根的名词解释

内生菌根的名词解释内生菌根是植物根系与真菌之间的一种共生关系,也被称为菌根。

它是真菌与植物根系相互受益的一种共生关系,被广泛认为是一种自然界中非常重要的生态过程。

内生菌根存在于大部分陆地植物中,尤其是多种草本植物和乔木。

内生菌根由植物根系的根尖部分与真菌的菌丝系统相互纠缠而组成。

这种结构不仅可以增加植物的根系表面积,提供更多的吸收营养物质的场所,还能够帮助植物根系吸收难溶性的营养元素,如磷、氮、铁和锌等。

与此同时,真菌通过植物提供的有机碳源来滋养自己的菌丝系统,实现了双方的互惠互利。

内生菌根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在种子发芽时,真菌的孢子会通过土壤中的水分和空气颗粒迁移到种子周围的土壤中,接触到种子发芽时释放的激素。

这些激素会刺激真菌产生菌丝,进而与植物根系结合。

一旦真菌和植物根系结合,真菌会进入植物根系内部,形成真菌与植物根系共生的菌核。

内生菌根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具有积极的影响。

首先,内生菌根能够增强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由于真菌菌丝的范围往往大于植物的根系范围,植物可以通过共生的菌丝网络来获取更多的水分和营养,从而适应土壤的干旱和贫瘠条件。

其次,内生菌根还可以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

真菌通过与植物根系形成的菌核可以阻止病菌侵入根系,减轻病害的发生。

此外,内生菌根还能够增加植物根系的结构强度,提高植物的抗风能力。

除了对植物有益外,内生菌根对土壤的改善和保护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菌根菌丝的存在可以增加土壤的团聚性,减少土壤的侵蚀和水分流失,同时还可以促进土壤中有机质的分解和循环。

菌根菌丝还能够分泌特定的物质来吸附和解毒土壤中的有害物质,提高土壤质量。

然而,尽管内生菌根对植物和土壤有着诸多的益处,但也存在一些限制和挑战。

首先,内生菌根的形成需要植物和真菌的特定配对。

不同的植物和真菌具有不同的亲和性,因此并非所有的植物和真菌之间都能形成内生菌根。

其次,由于内生菌根与真菌的共生关系,一些病原真菌也可以通过共生的方式进入植物根系,从而引发植物病害。

共生真菌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与机制

共生真菌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与机制

共生真菌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与机制在自然界中,共生关系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生物关系,它能够促进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协同进化和结构互惠。

其中,共生真菌与植物之间的关系对植物生长发育产生了重要影响,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从共生真菌的分类、共生关系、影响植物生长的机制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共生真菌的分类按照其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共生真菌主要分为两类:菌根和叶下菌。

菌根是指真菌通过感染植物根部并形成与植物共生的结构,同时在根部与外界形成大量菌丝网,增强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能力。

这种结构可以分为内生菌根和外生菌根,分别与不同类型的植物进行联合共生。

叶下菌是指真菌寄生在植物叶片、茎部或花朵上,不与植物根系形成相互作用,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较小。

菌根与叶下菌的主要差异在于它们的共生结构和对植物的贡献。

二、菌根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1、促进植物营养元素的吸收菌根真菌通过快速扩展的菌丝、种种菌吸收能力和菌丝周围分泌物质等多种方式,促进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例如,AM菌根能够通过向植物根际提供形态转化为P的磷,增加植物的磷吸收能力。

同时,菌丝产生的液体界面能够吸附和沉降微小颗粒,进一步提高吸附和稳定物质的能力。

2、提高植物耐逆性能力菌根真菌与植物共生还能够提高植物的逆境适应性,包括耐低温、耐旱、耐盐等功能。

例如,菌根真菌能够通过调节植物根系分泌的干扰素、水杨酸等植物荷尔蒙物质,提高植物与寄生虫、氧化、干旱等逆境因子的对抗能力。

三、菌根对植物生长发育的机制1、快速充分地吸收营养菌根真菌通过大量的菌丝与植物根系形成的共生结构,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充分地吸收营养和水分,并在植物根际提供高效的氮、磷等养分。

2、减少营养遗漏菌根真菌与植物的共生结构还能够减少植物对养分和水的流失,从而避免环境污染和资源的浪费。

3、调控植物生理机制菌根真菌开启共生过程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调节器角色。

它通过能够分泌植物激素和其他的化学物质,调整植物的根生长、发根、分化和分泌等生理机制。

新发现的植物基因可以增加磷的吸收

新发现的植物基因可以增加磷的吸收

新发现的植物基因可以增加磷的吸收哥本哈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植物中的一个重要基因,可以帮忙农作物与地下真菌更好地协作,为它们提供更广泛的根系并帮忙它们吸收磷。

该发现具有提高农业效率和庇护环境的潜力。

据估计,丹麦农业中使用的磷肥约有70%积累在土壤中,而其中只有30%到达植物。

原汁原味—用这种方式可以描述大多数植物带有菌根真菌的“食物共同体”。

植物可以使真菌生活在它们的根部,同时为它们提供脂肪和糖分。

作为回报,真菌利用其广泛的菌丝(丝状分支)捕捉植物重要的土壤养分,包罗重要的矿物质磷。

现在,哥本哈根大学植物与环境科学系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特殊的植物基因CLE53基因,该基因调节真菌与植物之间的合作。

该基因对于控制植物对菌根真菌的作用机制至关重要。

在未来,这种新发现的知识可能有助于提高收成并减少肥料的使用。

“ 在包罗农作物在内的所有植物中都发现了相似的基因。

因此,通过突变或关闭农作物中的CLE53基因,植物更有可能与真菌共生。

这样做,就有可能减少磷肥的需求,因为植物可以吸收土壤中已有的磷,”植物与环境科学系助理教授Thomas Christian de Bang解释说。

该研究已颁发在《实验植物学杂志》上百分之七十的磷肥未到达植物磷对所有植物至关重要。

但是,农业使用磷的问题在于,磷的施肥量大于作物吸收的磷量。

据估计,丹麦农业中使用的磷肥约有70%积累在土壤中,而其中只有30%到达植物。

随着降雨,存在着永远存在的风险,即一些积累的磷将被排放到溪流,湖泊和海洋中。

矛盾的是,研究人员不雅察到,当土壤中的磷水平很高时,植物与真菌的合作可能性就降低了,这意味着它们在吸收养分方面变得更糟。

“通过一系列实验,我们证明了如果植物缺少磷,它不会产生CLE53基因。

但是,如果植物中的磷水平很高,或者如果植物已经与真菌共生,那么CLE53基因就不会产生CLE53基因。

CLE53水平升高。

我们的研究表白,CLE53对植物与真菌共生并因此最有效吸收磷的能力具有负面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M共生相关基因
AM共生机制研:AM真菌与植物根系的识别及AM功能相关基因_孙学广博士论文
1、AM 的形成可以特异性诱导很多基因的表达,其中磷酸转运蛋白基因的表达与AM 的功能关系最为密切。

目前发现的AM 特异性的植物磷酸转运蛋白几乎都属于Pht1 转运体家族,。

这些基因被认为参与获取AM 共生膜界面上AM 真菌释放的磷,因而通常被作为AM 共生磷代谢途径的标识性基因(Grace et al. 2009)。

/nuccore/221047211
定量引物先参考文献!!!!!!
2、CASTOR 和POLLUX 是两个高度同源的蛋白,它们同属于SYM 信号途径中的成员,是AM 共生体建立所必须的(Parniske 2008);LjMAMI 是AM 特异性诱导表达的转录因子,最早通过转录组分析发现Guether et al.(2009),随后被证明与根系的伸长和分枝有关(Volpe et al. 2013b);LjCCD7 是SLs 代谢途径中的一个关键酶(SLs 作为“分枝因子”在预共生阶段能够促进AM 真菌菌丝分枝),最近有研究发现,LjCCD7 影响根系发育(Liu et al. 2013);LjSCR1(Scarecrow 1; Louts Affymetrix ID: Ljwgs_023888.1_at)、LjSCR3-1(Scarecrow 3 like protein A; Louts Affymetrix ID: Ljwgs_016263.1_at)和LjSCR3-2(Scarecrow 3 like protein A; Louts Affymetrix ID: Ljwgs_027761.2_at)属于SCARECROW 家族的转录因子,它们在菌根化的根系中特异性表达(Guether et al. 2009)。

有研究发现SCRs 能够调节根系细胞的分化(Dolan 2007)。

玉米Pht1基因家族的预测及菌根特异表达型基因的初步鉴定_龚承硕士论文
丛枝菌根可诱导植物根系中高亲和磷酸转运基因的表达。

如玉米ZmPT6。

Cereal phosphate transporters associated with the mycorrhizal pathway of phosphate uptake into roots. Planta, 2005.除了AM 特异性的磷酸转运蛋白外,植物中本身还存在其他的磷酸转运蛋白。

这些转运体基因是磷缺乏响应基因,但并不随AM 的建立而被诱导,相反有的甚至表达量下降,例如,蒺藜苜蓿中的的MtPT2(Burleigh et al. 2002),豌豆中的PsPT1(Gronlund et al. 2013)及玉米中的ZEAma;Pht1;1 基因(Tian et al. 20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