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要有感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朗读要有感情

晨曦

小时候,邻居见我上学,总爱明知故问:“你去干啥?”我也爽快:“读书!”现在扪心自问:到校后,我们真的读书了吗?没有,一到教室,我们就读生字,边念边用手在石桌上比画,为的是下午听写不挨棍子,至于读书没有,读懂没有都不用管,因为老师自然会用满堂满堂的时间来讲。现在回想起来,老师讲了些什么呢?我的记忆好象一片空白,而清楚记得的只有自己似曾读懂几首古诗。

小时的老师讲的可谓头头是道,为什么现在没啥印象呢?现在想想,便有了如下认识:书不是“讲懂”的,而是“读懂”的,这正印证了“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古训,所以现在我们应该读百遍书——多读书,更何况现在我国教育正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了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作为体现文化素质之一的读书能力是衡量一个人才能的重要方面。在跟踪调查中:不难发现在小学能有感情朗读的学生到了初中及至社会。口才往往也独领风骚。而“口才、美元、电脑”是西方人士确认的三大战略武器。纪晓岚——铁齿铜牙——烟袋才子,可谓童叟皆知。他虽然没有金戈铁马,角逐沙场,但仍为大清帝国的吏治,整顿《四库全书》,立下了汗马功劳。周总理——周铁嘴的外交深厚,可说家喻户晓。他尽管不像诸葛亮“前知三百年,后知五百年”,但也曾在万隆会议上“舌战群儒”,为中国乃至世界和平迎来了希望与转机。因此本人认为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是口才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而现阶段,农村学生留守现在严重,隔代教育导致中高年级学生与祖辈没啥共同语言,作业完成后就把兴趣爱好转移到看电视上或围观别人打麻将;城市一部分学生爱上网、爱听CD、爱看VCD、欣赏MP3,同样地忽略了有感情的朗读,所以培养小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势在必行。

那怎样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呢?

首先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朗读训练中。至于怎样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要因人而异,各师各教。但大致如下:

1、激发学生自信心,使之认识到自己并不笨。

2、播放与朗读有关的磁带,如《普通话水平测试》的50篇朗读作品,学生可以从听中认识到:别人的语调语气,能把作品思想感情生动形象地传给听众,多么美好啊。

3、观赏朗颂比赛方面的影碟。朗诵是朗读的发展,朗诵比赛是朗诵的精华。观看经典性朗诵比赛使学生从中悟道:原来朗诵会有如此震撼人心的魅力。

4、师生互动,学生有感情朗读的水平,层次不一,教师有意识先选朗读一般的学生朗读,再抽朗读较好的学生朗读,最后老师范读。这样学生自会有所比较:读得好的效果就是不一样,更能吸引人,打动人。

其次,教给学生有感情朗读的常识。

1、让学生坚持通读并读通。

学生只有通读,才能形成整体感知,形成整体印象,也才能把握全文总的基调。学生通读全文,是为了扫除文字的障碍,为有感情朗读打造康庄大道。

2、教会学生节奏与停顿。

节奏与停顿好象与字音字意无关,但掌握的不好,直接影响对句子的理解,如“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小语九册第11课《地震中的父与子》),当初我抽张玉松来读,他就读成了“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又如“外祖父把梅花作为什么的象征?”罗伟同学把它读成了“外

祖父把梅花作/为什么的象征?”同一句子,节奏断错,句意无法理解。可见节奏与停顿直接关系到有感情朗读的效果,我们必须把握好节奏与停顿。

另外,标点的停顿,假如顿号半拍,那么逗号一拍,句号、叹号、问号、破折号以及省略号两拍,段与段之间三拍。

3、教会学生读出相应的语速。

所谓语速,就是读得快与慢,一篇文章总不能用一种语速读吧:一个劲儿的速读,读的人换不过气来,听的人换不过耳;一个味儿的慢条斯理,听者又容易打瞌睡。所以都市要讲究恰当的语速,语速把握得好,有利于把握句意。如“这山里的岭的确很多,横着的,顺着的,||高点儿的,矮点儿的,||长点儿的,短点儿的……”(小语十一册第2课《林海》)。“横”与“顺”意思相反,其间应读快点儿,“高”与“矮”以及“长”与“短”也应当如此。假如“横着的”与“顺着的”间隔一拍,那么“||”的位置就间隔两拍。又如“多少中绿颜色呀:深的、浅的、||明的、暗的,绿得难以形容。”“深”与“浅”、“明”与“暗”读快些,而“深浅”与“明暗”之间则读慢些。这样当快则快,当慢则慢的读,让读者不累,听者不忙,读者及听者才有机会在读听之时理解句意。

4、教会学生读出高音。

就汉字的声调而言,阴平为高音,就音量而言,分贝高就是高音,而有感情的朗读是两种高音的统一。因为激情澎湃时,高音会情不自禁的涌出。具体场合大致如下:如“毛主席万岁!”“人民万岁!”这是高喊口号,一呼百应;“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这是全国人民渴望了几十年、奋斗了几十年的成果,如今实现了,在宣布时岂有不响彻云霄的道理;再如朗声大笑、开怀大笑:“哈哈哈哈!”还有号召:“让地球更好的造福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还有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太容易破碎了!”另外表达志愿:“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5、教会学生读出重音。

本人认为:重音沉重,有强调与突出的作用,加上社会俗成因素,决定了重音多用于生气与愤怒、责问与命令、否定与不满、讥讽与嘲笑……如果读出了这些重音,自然就读出了感情。如“母亲一见荔枝,脸立刻沉了下来:‘你财主了怎么着?这么贵的东西,你……’”又如“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就别无去处。”再如命令:“出去!”还有责问与不满:“岂有此理!”

6、在学生学会以上五点常识的基础上,教会学生读出语感。

阅读,是读者同作者交流思想感情的过程,因此,阅读的时候,把心放到文章中去,设身处地去读,去想,才能从字里行间读出情感、情趣与态度。例如,读《开国大典》,就要想象自己身临其境,正在与三十万人一道参加开国大典。这样,当读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时,那种激动自豪的感情便会油然而生,便情不自禁的像作者那样发出感叹:“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又如读《林海》时,就要想象自己与作者同游林海,当看到落叶松的海洋、白桦的银裙、又美又多的野花时,我们简直着迷了,禁不住赞叹:“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为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这样进入作者所描述的情境中,想作者之所想,感作者之所感,自然情溢于表。

综上所述,有感情的朗读,是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重要方法。所以,教会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既能把体会到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又能加深对文章思想感情的体会。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读书能力,对今后的语言表达能力——口才及有帮助,对学生而言,终身受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