腧穴热敏化艾灸
腧穴热敏化
![腧穴热敏化](https://img.taocdn.com/s3/m/fd4c5206bb68a98271fefab8.png)
四、腧穴热敏化艾灸操作选穴原则
❖ 1.先选强敏化腧穴,后选弱敏化腧穴 2.先选躯干部,再选四肢部 3.先选近心穴,后选远心穴
施灸的方法:单点灸、双点灸、三 点灸、接力灸、循经往返灸、雀啄 灸 热敏灸的强度在热至烫之间
热敏灸与悬灸的不同点
1.灸感不同 2.灸位不同 3.灸量不同 4.疗效不同
治疗篇
取穴:大肠俞、腰俞水平膀胱经第 二侧线与督脉间找
腧穴热敏化 ——艾灸新疗法
杭州市中医院针灸科 楚佳梅
概述
1.人体腧穴存在敏化态与静息态两种功 能态
2.腧穴敏化类型多种多样,热敏化是一 种新类型
3.腧穴热敏化具有普遍性 4.艾灸热敏化腧穴极易激发经脉感传 5.探敏取穴施灸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一、腧穴热敏化现象
❖ 普通灸感:皮肤表面局部热感 热敏灸感 透热:热透至内部 扩热:灸热以施灸点为中心向周围扩散 传热:灸热从施灸点循一定路线向远处传导 局部不热远部热 表面不热深部热 非热感:酸、胀、麻、冷、蚁走感等
灸法四要素:灸位 、灸量、灸材、 适应症 这四个环节以灸感为判定标尺
❖ 1. 灸位定位 粗定位:根据书上理论粗略定位
细定位:以产生热敏灸感为标准
(1) 相关疾病的腧穴热敏化高发部位 (2) 疼痛及其邻近部位 (3) 与疾病相关的经络循行部位 (4) 体表特定穴部位 (5) 与疾病相关的神经节段分布部位
五、功能性便秘 取穴:次髎、大肠俞之间寻找
六、过敏性鼻炎 取穴:风池、上印堂
七、颈椎病 1.颈型:颈项部酸胀不适 取穴:风府、大椎、至阳
操作:循经往返至潮红,在颈椎或 肩井找痛点,有热敏则灸,无则不 灸
2.神经根型上述基础上加肺俞、心 俞之间传导至肘关节
3.椎动脉型上星、大椎对灸
最新热敏灸技术操作规范资料
![最新热敏灸技术操作规范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d2b393575727a5e9846a616d.png)
洪江市第一中医院热敏灸技术操作规范一、概述热敏灸又称热敏悬灸,全称“腧穴热敏化艾灸新疗法”,简称“热敏灸”,属于针灸的一种,不用针、不接触人体,无伤害、无痛苦、无副作用,效果优于一般临床针灸。
二、操作规程一、选穴原则1.先选强敏化腧穴,后选弱敏化腧穴2.先选躯干部,再选四肢部3.先选近心穴,后选远心穴4.远近搭配,左右搭配,前后搭配二、灸法操作腧穴热敏化艾灸疗法全部采用艾条悬灸的方法,结合临床运用及腧穴热敏化的特性,将艾条悬灸分为单点灸、双点灸、三点灸。
(一)单点灸单点灸是指对单个腧穴热敏化进行艾灸操作。
根据临床操作需要,将单点灸分为回旋灸、雀啄灸、温和灸与循经往返灸。
1.回旋灸用点燃的纯艾条在患者体表,距离皮肤3cm左右,均匀地左右方向或往复回旋施灸。
以患者感觉施灸部位温暖舒适为度。
回旋灸有利于温热局部气血,临床操作以 1~3分钟为宜。
2.雀啄灸用点燃的纯艾条对准患者施灸部位,一上一下地摆动,如麻雀啄食一样,以患者感觉施灸部位波浪样温热感为度。
雀啄灸有利于加强施灸部位的热敏化程度,疏通局部的经络,从而为局部的经气激发,甚至产生灸性感传作进一步的准备。
临床操作以1~3分钟为宜。
3.循经往返灸用点燃的纯艾条在患者体表,距离皮肤3cm左右,沿经络循行往返匀速施灸,以患者感觉施灸路线温热为度。
循经往返灸有利于疏导经络,激发经气。
临床操作 1~3分钟。
4.温和灸将点燃的纯艾条对准已经施行上述三个步骤的腧穴热敏化部位,在距离皮肤3cm左右施行温和灸法,以患者无灼痛感为度。
此种灸法有利于激发施灸部位的经气活动,发动灸性感传,开通经络。
临床操作以完成灸感四相过程为度(见下述施灸剂量),不拘实际操作时间。
(二)双点灸即同时对两个腧穴热敏化进行艾条悬灸操作。
操作手法包括回旋灸、雀啄灸、循经往返灸、温和灸。
双点灸有利于接通经气,开通经络。
临床操作以完成灸感四相过程为度,不拘实际操作时间。
(三)三点灸包括三角灸和T形灸,即同时对三个腧穴热敏化进行艾条悬灸操作。
灸疗新认识
![灸疗新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52d6decc195f312b3169a5e1.png)
灸疗新认识---腧穴热敏化艾灸疗法 (阅:88)1。
人体腧穴存在敏化态与静息态两种功能态,当人体发生疾病时能使体表腧穴发生敏化,敏化的类型多种多样,而腧穴热敏化是腧穴敏化的一种新类型,处在敏化态的腧穴对外界相关刺激呈现腧穴特异性的“小刺激大反应”。
2。
热敏化腧穴是灸疗的最佳选穴,其最佳刺激为艾热刺激,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静息态腧穴的针灸疗法。
3。
腧穴热敏化态在艾热刺激下极易激发灸性传感(出现频率约为95%),乃至气至病所,临床疗效大幅提高。
因此,灸之要,仍然是气至而有效,完善和发展了“刺之要,气至而有效”的针灸理论。
作者简介:陈日新,1956年11月生,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教授、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西省卫生系统高层次学术技术带头人,江西省教育厅首届与历届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长期从事经穴敏化态的研究,主持、参与15项部、省、厅级针灸科研项目,在国内外刊物及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著作5部,获得省级鉴定成果7项,国家与省级教学成果3项,中国专利1项,国家级荣誉奖1项。
现为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针灸康复部主任、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江西省针灸学会副会长。
概述:机体在疾病状态下,体表相关部位会出现病理反应,这种病理燃应伴随疾病的发生而产生,随病情的改善而减轻或消失,这个体表相关部位在出现病理反应期间,就称为疾病反应点。
腧穴的起源就是疾病反应点,疾病反应点则是动态的、个体化的、敏化态的腧穴。
古人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已经认识到疾病反应点即腧穴敏化的部分特性及其与疾病的相对特异联系,创立了一系列通过疾病反应点即敏化的腧穴来治疗疾病的针灸疗法,开创了疾病治疗的新途径。
临床上疾病反应点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分形态改变点和功能改变点。
形态改变点如皮下组织和肌肉处出现条索状、结节状改变,皮肤出现皮疹、浅表血管改变和色泽改变等;功能改变点如腧穴力敏化点(压痛、按之快然)、低阻点和皮温改变等。
它们或单独存在或相互并存,构成了疾病体表征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腧穴热敏化艾灸治疗脾胃疾病临证举隅
![腧穴热敏化艾灸治疗脾胃疾病临证举隅](https://img.taocdn.com/s3/m/281eb54f336c1eb91a375d7f.png)
实践 中观察到 的疾病在体表产 生的病理反应 的一种新现
象 。在疾病发生 过程 中,相关 腧穴对艾热异 常敏感 ,产 生一个 “ 小刺激大反应” ,表现为透热 、扩热、传热 、局
部不热 ( 或微热)远部热 、表面不热 ( 或微 热)深部热 、 非热感觉 ( 酸、胀 、压 、重 、麻 、冷 )等 现象 ,这 种现 象我们称 之为腧穴热敏 化现象 ,这些 已热敏化 的腧穴称 为热敏化腧穴 ,艾条悬灸热敏 化腧穴能 明显提 高临床疗 效 。临床上凡能 出现腧 穴热敏化 的疾病 ,均可运用 腧穴
《 本草正》指 出:“ 艾叶,能通十二经 ,……善 于温 中,逐 冷 ,行血 中之气,气 中之滞。 ”说 明艾灸疗法具有 温 中散
寒、回阳固脱 、行气化滞之功。本例患者在灸疗 中出现透 热、扩热现象为腧穴热敏化现 象,处在 热敏化态的腧 穴能
对灸热刺激呈现 出腧 穴特异性的 “ 小刺激 大反应” ,其临
者感局部灼热而停灸 ,期 间患者诉 有便意。次 日上半 时 患者电话告知 ,灸 后至 清晨 仅 临厕 1次 ,为糊状 大 便。 嘱患者来 院按前 法再灸 1次 ,7月 1 5日患者 电话告 知 ,
大便已正常 ,恢复上班。 按语 :《 素问 ・ 至真要 大论》病机十九条 中 “ 诸病水
1 寒湿 腹 泻
刘某 某 ,男 ,5 5岁 ,教 师。2 0 1 2年 7月 1 2日晚 8
时邀余会诊 。主诉 :水样腹泻 2天 。2 0 1 2 年7 月1 0日晚 因天气炎热 ,开空调 未盖衣被而睡 ,7月 1 1日清晨 醒来
时开始觉腹部 隐痛 ,临厕解 稀溏便 1 次 ,半小 时后 又解 水样便 1次 ,其后频频 上厕 ,均为水样大便 ,几不 能离 厕 ,伴腹胀恶心 ,在省城某大 医院消化科治疗 多次 ,查 大便常规及血细胞分析 未见 明显异常 ,大便涂 片未 见霍 乱弧菌 ,大便培 养无细菌生长 ,给予抗 炎、抗 病毒 、补 液 、纠正 电解质紊乱及 对症治疗 ,腹泻次数 未减少 ,至 7 月1 2日晚 8时许 已水泻 8 0 余 次 ,维持静 脉补液通道 。 查体 :神智清楚 ,面色咣 白,眼窝轻度 凹陷 ,困倦 ,少
腧穴热敏化艾灸等综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20例
![腧穴热敏化艾灸等综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20例](https://img.taocdn.com/s3/m/98c8af00b52acfc789ebc90a.png)
侵犯 的神经分布区域仍有持续 性剧烈疼 痛。其痛有 时可达数 月 疼 痛 缓 解 不 明显 ,VAS 8~10分 为 无 效 。
或数年 以至数十年不等 ,且 白天黑夜均 存在 ,给病人带 来 了极 大 3.2 结果评估 临床治愈 18例 ,有效 2例 ,治愈率 90% ,总有效 的痛苦 。本病 目前 尚无确实有效 消除疼痛 的最佳方法 ,笔者用 腧 率 100% 。治愈病人 中疗程最短 18 d,最长 40 d。
米松 5 mg/d,疗 程 5~7 d;每 天静脉 注射或 肌注维 生素 B.:500 后腹部 酸痛 消失 ,腰部疼痛转酸 ,停维生素 B 继灸 ,29 d后患者
王 万春 ,胡 蓉 ,马 文 军 ,严 张仁
(江西 中医学 院附属 医 院 ,江西 南 昌 330006)
摘要 :目的 观察腧穴热敏化艾灸等综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腧穴热敏化艾灸结合激素, 神经营养剂 ,免疫调节剂等综合治疗带状疱疹后 遗神 经 痛 20例 。结果 临床治愈 18例 ,有效 2例 ,治愈 率 90% ,总有效
[J].湖南医科 大学学报 ,2002,27(1):46.
[5] 胡劲 松.施 杞 教 授 治疗 颈 椎病 的经 验 [J].中 医正 骨 ,2004,16
[1] 王君鳌,陈文治.传统医学对椎动 脉型颈椎病的认识与治疗 [J].中
(5):59.
医 正 骨 ,2004,16(10):49.
经查于病灶同节段背俞穴及腰部压痛最显处探及腧穴热敏化立于背俞穴施热敏化穴温和灸数分钟后出现扩热透热现象10min后热感传至腹部并扩散灸感持续30min后渐回缩至背俞穴并感皮肤灼热背俞穴停灸继灸腰部压痛最显处热感传导至背部腋下腹部20min后渐回缩至腰部压痛最显处并感皮肤灼热遂停灸完成一次治疗同时给病人静脉滴注地塞米松5mg胸腺肽80mg静脉推注维生素b12500治疗3d后患者睡眠改善背部疼痛减轻
热敏化腧穴艾灸新疗法
![热敏化腧穴艾灸新疗法](https://img.taocdn.com/s3/m/e4d8ed23e2bd960590c67746.png)
热敏化腧穴艾灸新疗法
关于热敏化腧穴艾灸新疗法,现转载于此,供参考:
核心理论:
(1)人体经穴存在敏化态与静息态两种状态,人体发生疾病时能使体表经穴发生敏化,处在敏化态的经穴对外界相关刺激呈现经穴特异性的“小刺激大反应”。
(2)经穴“热”敏化是经穴敏化的一种新类型,“热”敏化穴的最佳刺激为艾灸热刺激,也是灸疗的最佳选穴,疗效远优于常规静息态经穴的针灸疗法。
(3)“热”敏化态经穴在艾热刺激下极易激发灸性感传(70%的出现率)乃至气至病所,达到速效、特效、高效和长效目的。
灸至要,仍然是气至而有效。
热敏化主要现象:
第一是透热,灸热从经穴皮肤表面直接向深部组织穿透,甚至直达胸腹腔脏器;
第二是扩热,灸热以施灸点为中心向周围扩散;
第三是传热,灸热从施灸点开始循经脉路线向远部传导,甚至达病所;
第四是局部不(微)热远部热,施灸部位不(或微)热,而远离施灸部位的病所处甚热。
第五是表面不(微)热深部热,施灸部位的皮肤不(或微)热,而皮肤下深部组织甚至胸腹腔脏器甚热;
第六还有其他非热觉,施灸(悬灸)部位或远离施灸部位产生酸、胀、压、重、痛、麻、冷等非热感觉;
第七是传导之处,病症随之而缓解,施灸部位产生的热、胀、痛等感觉发生深透远传,所到之处,病症随之缓解。
热敏化腧穴艾灸技术:
开通经络温灸疗法、无痛瘢痕灸疗法、多觉型敏化热力灸疗法等等。
灸类疗法热敏灸技术操作规程
![灸类疗法热敏灸技术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706ed755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a8.png)
热敏灸技术操作规程【概述】热敏灸又称热敏悬灸,全称“腧穴热敏化艾灸新疗法”,简称“热敏灸”,属于针灸的一种,不用针、不接触人体,无伤害、无痛苦、无副作用,效果优于一般临床针灸。
腧穴热敏化是疾病在体表的敏化类型之一,它既能反应疾病的性质、病理,同时又能作为艾灸的治疗切入点,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研究表明,腧穴热敏化的最佳刺激方式为艾条悬灸刺激。
临床上凡是出现腧穴热敏化的疾病,无论热证、寒证,或是虚证、实证,均是腧穴热敏化艾灸疗法的适应症。
主要适用于感冒、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便秘、原发性痛经、排卵障碍性不孕、盆腔炎症、阳痿、偏头痛、面瘫、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枕神经痛、疱疹后神经痛、脑梗塞、失眠、过敏性鼻炎、荨麻疹、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网球肘。
【操作规程】一、选穴原则1、先选强敏化腧穴,后选弱敏化腧穴2、先选躯干部,再选四肢部3、先选近心穴,后选远心穴4、远近搭配,左右搭配,前后搭配二、灸法操作腧穴热敏化艾灸疗法全部采用艾条悬灸的方法,结合临床运用及腧穴热敏化的特性,将艾条悬灸分为单点灸、双点灸、三点灸。
(一)单点灸单点灸是指对单个腧穴热敏化进行艾灸操作。
根据临床操作需要,将单点灸分为回旋灸、雀啄灸、温和灸与循经往返灸。
1、回旋灸用点燃的纯艾条在患者体表,距离皮肤3cm左右,均匀地左右方向或往复回旋施灸。
以患者感觉施灸部位温暖舒适为度。
回旋灸有利于温热局部气血,临床操作以 1~3分钟为宜。
2、雀啄灸用点燃的纯艾条对准患者施灸部位,一上一下地摆动,如麻雀啄食一样,以患者感觉施灸部位波浪样温热感为度。
雀啄灸有利于加强施灸部位的热敏化程度,疏通局部的经络,从而为局部的经气激发,甚至产生灸性感传作进一步的准备。
临床操作以1~3分钟为宜。
3、循经往返灸用点燃的纯艾条在患者体表,距离皮肤3cm左右,沿经络循行往返匀速施灸,以患者感觉施灸路线温热为度。
热敏灸技术操作规范
![热敏灸技术操作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d09f26dd650e52ea541898a6.png)
热敏灸技术操作规范一、概述热敏灸又称热敏悬灸,全称“腧穴热敏化艾灸新疗法”,简称“热敏灸”,属于针灸的一种,不用针、不接触人体,无伤害、无痛苦、无副作用,效果优于一般临床针灸。
二、操作规程1、选穴原则(1)先选强敏化腧穴,后选弱敏化腧穴(2)先选躯干部,再选四肢部(3)先选近心穴,后选远心穴(4)远近搭配,左右搭配,前后搭配2、灸法操作腧穴热敏化艾灸疗法全部采用艾条悬灸的方法,结合临床运用及腧穴热敏化的特性,将艾条悬灸分为单点灸、双点灸、三点灸。
(1)单点灸单点灸是指对单个腧穴热敏化进行艾灸操作。
根据临床操作需要,将单点灸分为回旋灸、雀啄灸、温和灸与循经往返灸。
①回旋灸用点燃的纯艾条在患者体表,距离皮肤3cm左右,均匀地左右方向或往复回旋施灸。
以患者感觉施灸部位温暖舒适为度。
回旋灸有利于温热局部气血,临床操作以 1~3分钟为宜。
②雀啄灸用点燃的纯艾条对准患者施灸部位,一上一下地摆动,如麻雀啄食一样,以患者感觉施灸部位波浪样温热感为度。
雀啄灸有利于加强施灸部位的热敏化程度,疏通局部的经络,从而为局部的经气激发,甚至产生灸性感传作进一步的准备。
临床操作以1~3分钟为宜。
③循经往返灸用点燃的纯艾条在患者体表,距离皮肤3cm左右,沿经络循行往返匀速施灸,以患者感觉施灸路线温热为度。
循经往返灸有利于疏导经络,激发经气。
临床操作 1~3分钟。
④温和灸将点燃的纯艾条对准已经施行上述三个步骤的腧穴热敏化部位,在距离皮肤3cm左右施行温和灸法,以患者无灼痛感为度。
此种灸法有利于激发施灸部位的经气活动,发动灸性感传,开通经络。
临床操作以完成灸感四相过程为度(见下述施灸剂量,不拘实际操作时间。
(2)双点灸即同时对两个腧穴热敏化进行艾条悬灸操作。
操作手法包括回旋灸、雀啄灸、循经往返灸、温和灸。
双点灸有利于接通经气,开通经络。
临床操作以完成灸感四相过程为度,不拘实际操作时间。
(3)三点灸包括三角灸和T形灸,即同时对三个腧穴热敏化进行艾条悬灸操作。
腧穴热敏化艾灸治疗慢性盆腔炎症的护理体会
![腧穴热敏化艾灸治疗慢性盆腔炎症的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e6593814a76e58fafab003ae.png)
弥漫性腹膜炎 、 败血症 、 感染 性休 克 , 严重 可危 及生 命 ; 在 急性 若
期未能得到彻底治愈 , 可转为慢 性盆 腔炎 , 往往 日久不愈 并 可反 复发作。中医古籍 无盆腔炎病名 记载 , 根据 急性 期发热 、 腹痛 、 带
端, 在距施 灸部位皮肤 2~ m处 悬灸 , 者出现 以下一 种或 3c 患
惠水县 中医院( 州 惠水 5 0 0 ) 贵 州省贵定县人 民医院 贵 5 60
【 关键词 】 慢性创 办腔 炎保护帽 ; 护理 ; 腧 穴
盆腔炎症是指女性 内生殖器及其周 围组织 的炎症 , 主要包括
子 宫 内 膜 炎 、 卵管 炎 、 卵 管 及 卵 巢 脓 肿 、 腔 腹 膜 炎 等 ; 腔 输 输 盆 盆 炎 可 分 为 急 性 盆 腔 炎 和 慢 性 盆 腔 炎 , 性 盆 腔 炎 继 续 发 展 可 引 起 急
伏, 经行或劳 累时加重 。带下量 多 、 色黄 、 质枯稠 、 闷纳呆 、 胸 口干 不欲饮 、 大便溏或秘结 , 小便 赤黄 、 舌体 胖 大 、 色红 、 苔黄 腻 , 弦 脉
数 或 滑数 , 以清 热 利 湿 、 瘀 散 结 , 穴 : 元 、 阴 、 阴 交 、 治 化 取 关 会 i 次 髂 、 陵泉 、 阴 中极 。
回缩 或 消 失 后 , 明 该 腧 穴 此 次 热 敏 化 治 疗 已 完成 。再 在 热 敏 化 说 腧 穴 周 围探 寻敏 化 点 , 其 他 常 见敏 化 点 , 续 施 灸 , 到 施 术 部 或 继 直 位 热 敏 消 失 , 次 1—15h完 成 一 次 热 敏 化 治 疗 。艾 灸 时 先 选 每 . 强 敏 化 腧 穴 , 选 弱 敏 化 腧 穴 ; 上 后 下 , 阳后 阴 。 后 先 先 3 注意事项 注意安全 , 止艾 条灰烬 脱 落 , 伤皮 肤 , 过饥 、 饱 、 防 烧 存 过 过
灸疗学新认识——腧穴热敏化艾灸疗法
![灸疗学新认识——腧穴热敏化艾灸疗法](https://img.taocdn.com/s3/m/d2403a768e9951e79b892736.png)
灸疗学新认识——腧穴热敏化艾灸疗法著者:陈日新人体腧穴存在敏化态与静息态两种功能态,当人体发生疾病时能使体表腧穴发生敏化,敏化的类型多种多样,而腧穴热敏化是腧穴敏化的一种新类型,处在敏化态的腧穴对外界相关刺激呈现腧穴特异性的“小刺激大反应”;2. 热敏化腧穴是灸疗的最佳选穴,其最佳刺激为艾热刺激,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静息态腧穴的针灸疗法;3.腧穴热敏化态在艾热刺激下极易激发灸性感传(约95%的出现率),乃至气至病所,临床疗效大幅度提高。
因此,灸之要,仍然是气至而有效,完善和发展了“刺之要,气至而有效”的针灸理论。
第一章第二章概述第一章概述机体在疾病状态下,体表相关部位会出现病理反应,这种病理反应伴随疾病的发生而产生,随病情的改善而减轻或消失,这个体表相关部位在出现病理反应期间,就称为疾病反应点。
腧穴的起源就是疾病反应点,疾病反应点则是动态的、个体化的、敏化态的腧穴。
古人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已经认识到疾病反应点即腧穴敏化的部分特性及其与疾病的相对特异联系,创立了一系列通过疾病反应点即敏化的腧穴来治疗疾病的针灸疗法,创造了人类疾病治疗史的神话,开创了疾病治疗的新途径。
临床上疾病反应点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分形态改变点和功能改变点。
形态改变点如皮下组织和肌肉处出现条索状、结节状改变,皮肤出现皮疹、浅表血管改变和色泽改变等;功能改变点如腧穴力敏化点(压痛、按之快然)、低阻点和皮温改变等。
它们或单独存在,或相互并存,构成了疾病体表征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在灸疗临床实践中,观察到疾病在体表产生病理反应的一种新现象即腧穴热敏化现象。
研究始于1988年。
我们在临床施灸过程中发现了一些现代科学、现代医学无法解释的奇异生命现象。
第一是透热:灸热从施灸点皮肤表面直接向深部组织穿透,甚至直达胸腹腔脏器;第二是扩热:灸热以施灸点为中心向周围扩散;第三是传热:灸热从施灸点开始循经脉路线向远部传导,甚至达病所;第四是局部不(微)热远部热:施灸部位不(或微)热,而远离施灸部位的病所处感觉甚热。
热敏灸技术操作规范标准[详]
![热敏灸技术操作规范标准[详]](https://img.taocdn.com/s3/m/f184ef1ea5e9856a561260f0.png)
洪江市第一中医院热敏灸技术操作规范一、概述热敏灸又称热敏悬灸,全称“腧穴热敏化艾灸新疗法”,简称“热敏灸”,属于针灸的一种,不用针、不接触人体,无伤害、无痛苦、无副作用,效果优于一般临床针灸。
二、操作规程一、选穴原则1.先选强敏化腧穴,后选弱敏化腧穴2.先选躯干部,再选四肢部3.先选近心穴,后选远心穴4.远近搭配,左右搭配,前后搭配二、灸法操作腧穴热敏化艾灸疗法全部采用艾条悬灸的方法,结合临床运用及腧穴热敏化的特性,将艾条悬灸分为单点灸、双点灸、三点灸。
(一)单点灸单点灸是指对单个腧穴热敏化进行艾灸操作。
根据临床操作需要,将单点灸分为回旋灸、雀啄灸、温和灸与循经往返灸。
1.回旋灸用点燃的纯艾条在患者体表,距离皮肤3cm左右,均匀地左右方向或往复回旋施灸。
以患者感觉施灸部位温暖舒适为度。
回旋灸有利于温热局部气血,临床操作以 1~3分钟为宜。
2.雀啄灸用点燃的纯艾条对准患者施灸部位,一上一下地摆动,如麻雀啄食一样,以患者感觉施灸部位波浪样温热感为度。
雀啄灸有利于加强施灸部位的热敏化程度,疏通局部的经络,从而为局部的经气激发,甚至产生灸性感传作进一步的准备。
临床操作以1~3分钟为宜。
3.循经往返灸用点燃的纯艾条在患者体表,距离皮肤3cm左右,沿经络循行往返匀速施灸,以患者感觉施灸路线温热为度。
循经往返灸有利于疏导经络,激发经气。
临床操作 1~3分钟。
4.温和灸将点燃的纯艾条对准已经施行上述三个步骤的腧穴热敏化部位,在距离皮肤3cm左右施行温和灸法,以患者无灼痛感为度。
此种灸法有利于激发施灸部位的经气活动,发动灸性感传,开通经络。
临床操作以完成灸感四相过程为度(见下述施灸剂量),不拘实际操作时间。
(二)双点灸即同时对两个腧穴热敏化进行艾条悬灸操作。
操作手法包括回旋灸、雀啄灸、循经往返灸、温和灸。
双点灸有利于接通经气,开通经络。
临床操作以完成灸感四相过程为度,不拘实际操作时间。
(三)三点灸包括三角灸和T形灸,即同时对三个腧穴热敏化进行艾条悬灸操作。
艾灸找到了热敏点,效果会翻倍!
![艾灸找到了热敏点,效果会翻倍!](https://img.taocdn.com/s3/m/62985dd1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3f.png)
艾灸找到了热敏点,效果会翻倍!热敏灸,顾名思义,主要是要读懂热敏穴,热敏穴位不是固定的,是动态变化的。
中医经常讲辨证施治,指的是通过观察和分析病情来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而热敏灸讲究的则是辨敏施灸,他是在传统灸疗方式基础上,找到对热敏感的穴位在进行灸疗。
热敏灸治疗的关键,主要是要找准热敏穴位,这也是一些人,自己在家做艾灸,却总是不见效的原因,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准确的找到热敏穴呢?在灸疗的过程中,病人不是简单的一个热感,实际上它会伴随很多各种各样的灸感,甚至是很难解释的一些灸感现象,比如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热远部热,表面不热深不热的热觉。
那么,做艾灸的时候,这种透热、扩热、传热等现象是只有生病的以后才会出现呢?还是每个人身上都会出现的?患者在做灸疗时有百分之七十的人会出现透热扩热传热等现象,而健康人群出现这些现象的概率尽为百分之十。
凡是能够激发这种热敏现象的,那么它都容易气至病所,而我们的针灸疗法最高境界就是要求气至病所,疗效才能好。
热敏灸的一些显著特点:1、人体腧穴存在静息态与敏化态两种状态;人体在疾病状态下,体表腧穴会发生敏化,敏化态的腧穴对外界相关刺激呈现小刺激大反应;2、腧穴敏化的类型多种多样,如:力敏化(压痛点、压之快然点),适宜推拿和针刺治疗;而腧穴热敏化是一种新类型;腧穴热敏化的特征是:当受到艾热刺激时呈现喜热、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微)热远部热和表面不(微)热深部热、非热觉等奇异现象。
灸感传导之处,病症随之而缓解:(1)悬灸风门穴,热胀感向肩部传导,多年肩痛立即缓解;(2)悬灸阳陵泉穴,热胀感向腰部传导,多年腰部困重紧痛感立即缓解;(3)悬灸三阴交,热流传至下腹部,几次治疗后盆腔积液明显改善;(4)悬灸天枢穴,热流直透腹腔,几次治疗后,多年紊乱的肠功能明显改善。
以上现象的发生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相关腧穴对艾热异常敏感,产生一个“小刺激大反应”(其他非相关腧穴对艾热仅产生局部和表面的热感)。
热敏灸 理论及操作规范
![热敏灸 理论及操作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bab0c68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e9.png)
二、腧穴热敏化的规律
1.穴位热敏现象具有普遍性
健康人群:腧穴热敏化出现
率约5%;而对神经系统、运
100 90
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
80 70
统、生殖系统等20种疾病,
60 50
腧穴热敏化的出现率平均可
40 30
达70%左右。
20 10
寒证、湿证、瘀证、虚证中多, 0 急性病和慢性均可出现。疾 病痊愈后,腧穴热敏出现率 下降至10%左右
C. 以出现较强的热敏灸感的热敏穴位为首选热 敏穴位。
பைடு நூலகம் 实施灸法—灸法操作
循经往返灸 用点燃的纯艾条在患者体表,距离皮肤3cm左
右沿经络循行往返匀速移动施灸,以患者感觉 施灸路线温热为度。 有利于疏导经络,激发经气,临床操作2-3分 钟。
实施灸法—灸法操作
回旋灸 用点燃的纯艾条在患者特定体表部位,距离皮
施足灸量
通过临床研究,我们发现艾灸的最佳剂量是以 完成感传为度的灸量,直至热敏现象消失为一 次施灸剂量。
对热敏点完成一次治疗剂量的施灸时间因人而 宜,一般从5~100 分钟不等,每日1次。
四、热敏灸的临床应用
腧穴热敏化灸的适应症
热敏点灸的适应症主要是痛症和瘫痿类疾病如 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软组织损伤、肌 筋膜疼痛综合征、颈椎病、腰椎病、面瘫、面 肌痉挛、三叉神经痛、胃肠动力障碍、性功能 障碍、痛经、盆腔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 哮喘等。
腧穴热敏化的治疗方法
调定灸态 确定灸位 实施灸法 施足灸量
1、调定灸态:
环境、患者和医生三方面 ——静、松、匀、守
静:静是指环境安静,心神安静 松:松—放松—机体处于自然的状态 匀:患者呼吸匀而慢
守:守即是意守施灸点 一指患者应意守施灸点 二指医者固守热敏化穴
热敏灸技术操作规范(新)
![热敏灸技术操作规范(新)](https://img.taocdn.com/s3/m/b6de3e08dd3383c4ba4cd266.png)
洪江市第一中医院热敏灸技术操作规范一、概述热敏灸又称热敏悬灸,全称“腧穴热敏化艾灸新疗法”,简称“热敏灸”,属于针灸的一种,不用针、不接触人体,无伤害、无痛苦、无副作用,效果优于一般临床针灸。
二、操作规程一、选穴原则1.先选强敏化腧穴,后选弱敏化腧穴2.先选躯干部,再选四肢部3.先选近心穴,后选远心穴4.远近搭配,左右搭配,前后搭配二、灸法操作腧穴热敏化艾灸疗法全部采用艾条悬灸的方法,结合临床运用及腧穴热敏化的特性,将艾条悬灸分为单点灸、双点灸、三点灸。
(一)单点灸单点灸是指对单个腧穴热敏化进行艾灸操作。
根据临床操作需要,将单点灸分为回旋灸、雀啄灸、温和灸与循经往返灸。
1.回旋灸用点燃的纯艾条在患者体表,距离皮肤3cm左右,均匀地左右方向或往复回旋施灸。
以患者感觉施灸部位温暖舒适为度。
回旋灸有利于温热局部气血,临床操作以 1~3分钟为宜。
2.雀啄灸用点燃的纯艾条对准患者施灸部位,一上一下地摆动,如麻雀啄食一样,以患者感觉施灸部位波浪样温热感为度。
雀啄灸有利于加强施灸部位的热敏化程度,疏通局部的经络,从而为局部的经气激发,甚至产生灸性感传作进一步的准备。
临床操作以1~3分钟为宜。
3.循经往返灸用点燃的纯艾条在患者体表,距离皮肤3cm左右,沿经络循行往返匀速施灸,以患者感觉施灸路线温热为度。
循经往返灸有利于疏导经络,激发经气。
临床操作 1~3分钟。
4.温和灸将点燃的纯艾条对准已经施行上述三个步骤的腧穴热敏化部位,在距离皮肤3cm左右施行温和灸法,以患者无灼痛感为度。
此种灸法有利于激发施灸部位的经气活动,发动灸性感传,开通经络。
临床操作以完成灸感四相过程为度(见下述施灸剂量),不拘实际操作时间。
(二)双点灸即同时对两个腧穴热敏化进行艾条悬灸操作。
操作手法包括回旋灸、雀啄灸、循经往返灸、温和灸。
双点灸有利于接通经气,开通经络。
临床操作以完成灸感四相过程为度,不拘实际操作时间。
(三)三点灸包括三角灸和T形灸,即同时对三个腧穴热敏化进行艾条悬灸操作。
艾灸热敏化腧穴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艾灸热敏化腧穴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https://img.taocdn.com/s3/m/9dd25522aaea998fcc220e0b.png)
1 0天 ~2个 月 内 2 5例 , 2个 月 ~ 6个 月 内 1 8例 , 6个
月 ~1 2个 月 8例 , 年 以上 5例 ; 变 在 头颈 部 5例 , 一 病 肩及 上 肢 6例 , 背部 1 胸 9例 , 腹 部 1 腰 7例 , 及 下 肢 臀
9例 。 治 疗 方 法
笔者 多 年来 在 临床工 作 中, 用 针刺 加艾 灸治 疗老 应 年 性便 秘 , 得 满意 效果 , 报道 如下 。 取 现
脘 、 海 、 元 、 枢 、 溪 。针 刺 得 气 后 , 艾 条 切 成 气 关 天 太 将 2m 长 的艾 炷 , 在针 刺 穴位 的针 柄 上 , 好 防护 烫 伤 c 套 做 准备 后点燃 艾 炷 , 待艾 炷燃 尽 、 针柄 冷后 , 转起 针 。1 捻 0
次 为 1个疗 程 。
疗, 7天后 水疱 逐渐 消退 , 留有疼 痛 , 卧不 安 。经 某 仅 夜 市 级 医院住 院治疗 1 O余 天 , 无 疗 效 。后 至 其 他 医 院 毫
经 中西 医治 疗 , 效 不 显 。遂来 我科 就诊 。查 体 : 者 疗 患 左 肩及 左 上 肢 交 接 处 有 约 2 m 长 疼 痛 点 , 痛 明显 。 c 压 经艾 灸热 敏 化腧穴 出现 大椎 穴 有 烘 热 及 奇 痒 沿 肩 井 传
\ 辜喜罗中医’。 ( 西医院坊心院。 ) 2 中学 . : 江 。 / 。
笔者 自20 O 6年 运 用 江西 中 医学 院 陈 日新 教 授 所
要 有扎 实 的 中医理论 知 识 和针灸 临床经 验 。
( 收稿 日期 2 0 — 91 ) 0 80 - 6
创腧 穴热 敏 化 艾 灸 疗 法 治 疗 带 状 疱 疹 后 遗 神 经 痛 5 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钦州市中医院 姚宝农
一、灸疗学的新认识
1 人体腧穴存在敏化态与静息态两种功能 态。敏化的种类有多种多样,而腧穴热敏 化是其中一种新类型,处于敏化态的腧穴 对外界相关刺激呈现腧穴特异性的“小刺 激大反应。”
2 热敏化腧穴是灸疗的最佳选穴,其最佳 刺激为艾热刺激,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静息 态腧穴的针灸疗效。
2 ) 功能性消化不良
以腹部、背部及小 腿为高发区,多出现 在公孙、下脘、开枢、 脾俞、胃俞、大肠俞 等。
4、肠易激综合征和便秘
1 ) 肠易激综合征 2 ) 便秘
以头面、脾部、腰
以头面部、脾部及
背部及小腿为高发区, 腰骶部为高发区,多
多出现在上星、神阙、 出现在大肠俞、迎香、
大肠俞、足三里、三 大横、上巨虚等区城。
1)过敏性鼻炎
以头面部、腹部及 腰背部为高发区,多 出现在大椎、肺俞、 上印堂、神阙、肾俞 等区域。
2)颈椎病
以颈项部、前臂及小 腿外侧为高发区,多 出现在颈夹、百会、 大椎、至阳、手三里、 阳陵泉等区域。
10、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肩周炎
1)腰椎间盘突出症 2)肩周炎
以腰骶部及下肢为
以颈肩部及上肢上段
周围穴位、肾俞。
阙阴俞、曲池、手三
里等。
12、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1)颈后部:以颈项部、上肢上段及小腿外侧为高发区, 多出现在局部阿是穴、颈夹、手三里、阳陵泉。
阴交等。
5、原发性痛经和盆腔炎
1)原发性痛经
2)盆腔炎
以腹部、腰骶部及
以下腹部、腰骶部
小腿内侧为高发区, 及小腿内侧为高发区,
多出现在关元、中极、 多出现在三阴交、大
子宫、次疗、三阴交 肠俞、次疗、关元、
等区城。
子宫等区城。
6、阳痿与偏头痛
1 )阳痿
2 ) 偏头痛
以腹部及背腰部为高 以头部、背部及小腿
三点灸
T三 形角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灸灸
2、施灸量
掌握最佳施灸剂量,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腧穴热敏化的施灸剂量不同于传统艾灸疗 法,以是否完成灸感四相过程为标准。
1 Ⅰ相期:又称为潜伏期 2 Ⅱ相期:又称为传导期 3 Ⅲ相期:又称维持期 4 Ⅳ相期:又称消退期
七、常见病热敏化腧穴高发区
1、感冒
以头面部及项背部为高发区,多出现在风 池、风府、大椎、肺俞、太阳、上印堂等 区域。
5、艾灸热敏化腧穴激发灸性传感
五、腧穴热敏化探查
腧穴热敏化探查是激发感传、开通经 络、防病治病的第一步。临床研究表 明,探查腧穴热敏化必须在深刻认识 腧穴热敏化现象的基础上,选择合适 的艾灸材料,采用正确的艾灸方式。
1、灸材选择
腧穴热敏化的特性研 究及临床疗效研究结 果证实,这类新型敏 化腧穴的最佳刺激方 式为艾条悬灸,故选 择纯艾条作为腧穴热 敏化探查的灸材。
一、灸疗学的新认识
3 腧穴热敏化态在艾热 刺激下极易激发灸性感 传(出现率约为95%), 乃至气至病所,临床疗 效大幅度提高。因此, 灸之要,仍是气至而有 效,完善和发展了“刺 之要,气至而有效的针 灸理论。
二、传统灸法与新灸法的区别
二、传统灸法与新灸法的区别
三、腧穴热敏化现象
四、腧穴热敏化的规律
2、探查准备
1)环境 保持诊室安静、气温适宜。 2)灸态 消除患者恐惧、紧张心态,选择
舒适体位,充分暴露探查部位,放松肌肉, 均匀呼吸,思想集中,体会艾灸时的感觉。 医生集中注意力于施灸部位,不断询句患 者在艾灸探查过程中的感觉,随时调整艾 灸的手法与位置。
3、探查部位
腧穴热敏化是疾病在体表的特殊反应,它 直接或间接地反映机体疾病的部位、性质 和病理变化。结合传统灸疗理论及临床观 察,可从下几个方面探查:相关疾病的腧 穴热敏化高发部位;病痛相关的经络循行 部位;体表特定穴部位;与疾病相关的神 经节段分布部位。
2、慢支和哮喘
1)慢支
以背部及腰骶部 为高发区,多出现在 风门、肺俞、至阳、 次疗、命门、肾俞、 脾俞等区城。
2)哮喘
背部及腰骶部为 高发区,多出现在风 门、肺俞、至阳、次 疗、命门、肾俞、关 元、神阙等区城。
3、消化性溃疡和功能性消化不良
1) 消化性溃疡
以腹部、背部及小 腿外侧为高发区,多 出现在中脘、肝俞、 脾俞、阳陵泉、足三 里等。
以面部及小腿外侧为 高发区,多出现在下 关、颊车、四白、鱼 腰、阳陵泉、悬钟等 区域。
8、脑梗死与失眠
1)脑梗死
以头面部、上肢及 腿内侧为高发区,多 出现在百会、曲池、 阳陵泉等区域。
2)以头面部、腰背 部及小腿内侧为高发 区,多出现在百会、 至阳、心俞、脾俞、 胆俞、三阴交等区域。
9、过敏性鼻炎与颈椎病
高发区,多出现在腰 为高发区,多出现在
骶部区域,至阳、关 局部阿是穴、项夹、
元俞、委中、委阳、 风门、手三里等。
阳陵泉、昆仑等区域。
11、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与网球肘
1)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2)网球肘
以膝关节周围及腰部
以病灶局部、背部
为高发区,多出现在局 及上肢为高发区,多
部压痛点、患侧膝关节 出现在局部阿是穴、
六种标志:透热、扩热、避部不热运部热、 表面不热深部热、其他非热感觉。
六、腧穴热敏化艾灸操作
1、灸法操作
腧穴热敏化艾灸新疗法全部采用艾条悬灸 的方法,结合临床运用及腧穴热敏化的特 性,将艾条悬灸分为单点灸、双点灸、三 点灸。
悬灸
单点灸
回雀往温 旋啄返和 灸灸灸灸
双点灸
双手 单手 双点 双点 灸灸
发区,多出现在关元、 外侧为高发区,多出
三阴交、肾俞、腰阳 现在局部压痛点、风
关、脾俞与心俞等区 池、率谷、至阳、肝
域。
俞、阳陵泉等区域。
7、面瘫与三叉神经痛
1 ) 面瘫
以头面部、腹部、上 肢上段及小腿外侧为 高发区,多出现在翳 风、下关、颊车、太 阳、神阙、手三里、 足三里等区域。
2) 三叉神经痛
4、探查的手法
1 回旋法 2 雀啄法:包括正弦雀啄和方波雀啄两种。 3 循经往返灸 4 温和灸 若果探查不出热敏化腧穴,还可采用激发手法
以激发患者整体经气水平,然后再运用上述方 法。所谓激发手法是指温和灸神阙、关元、至 阳、肾俞、足三里等强壮穴。
5、腧穴热敏化的标志
腧穴热敏化在探查过程中,会出现以下几 种灸感反应,只要出现以下一种以上灸感 反应就表明该腧穴己发生热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