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在染色体上说课课件
合集下载
基因在染色体上ppt课件
![基因在染色体上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1f24542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4b.png)
雌性: X X
雄性:XY -
(2)同源区段:Ⅱ
X、Y同源区段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的。
雌性:X-X -
基因的表示方法 如果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DD、Dd、dd
雄性: X-Y-
如果基因在性染色体上: 先写性染色体后写基因
想一想
常染色体只存在于体细胞中吗?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 细胞中吗?
在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都存在常染 色体和性染色体
4对 Ⅱ、Ⅲ、Ⅳ
XY(异型)
染色体组成
6+XX
6+XY
常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无关的染色体 染色体 的类型 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如X、Y染色体
➢ 性染色体 Ⅲ
(1)非同源区段:Ⅰ、Ⅲ
①基因只存在于X染色体(Ⅰ区段)
上
Ⅱ 雌性: X- X - 雄性: X- Y
ⅠY X
②基因只存在Y(Ⅲ区段)上
摩尔根和他的学生在实验室里养了大群野生型红眼果蝇,几 年里没发现白眼果蝇。
说明野生果蝇的红眼基因是纯合的还是杂合的?
野生果蝇的红眼基因纯合 白眼雄果蝇
意外的发现… … 经过代许多许多的培养,1910年5月的一天,摩尔根的 实验室中诞生了一只白色眼睛的雄性果蝇,而它的兄弟 姐妹的眼睛都是红色的。显然它是一个变异体,后来他 成为科学史上最著名的动物!
非同源染色体:
_自___由__组__合
染色体行为
高茎 矮茎 亲代
基因行为 高茎 矮茎
DD dd
这种方法称 为:
配子
受精作用
受精卵
子代
D
d 类比推理
受精作用 看得见的 看不见的
染色体 基因 Dd
平行关系 推理
Dd
《基因在染色体上》PPT课件
![《基因在染色体上》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171c43efad6195f312ba6af.png)
Xw
Y
F1
× XWXw XWY
XW
Y
F XW XWXW(雌)
XWY(雄)
2
3/4红眼(雌、雄)
Xw XWXw(雌)
1/4白眼(雄)
XwY(雄)
(四) 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
F1
×
XWXw
XwY
红眼(雌、雄) 白眼(雌、雄)
各占1/4
各占1/4
(五) 实验验证
摩尔根等人亲自做了该实验,实验结果如下:
萨顿经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基 因在染色体上究竟是否正确?
由于缺少实验证据美国科学家 摩尔根等对此持怀疑态度
二、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科学家:摩尔根
实验材料:果蝇
1926年发表《基因论》创立了现代遗传学的基因学说。
易饲养 相对性状明显
繁殖周期短 后代数量多
自花(闭花)传粉 相对性状明显 繁殖周期短
染色体行为
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 持 完整性和独立性
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 。 中,具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
体细胞中基因 成对 存在。 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存在。
在配子中成对的基因只
有 一个 。
在配子中成对的染色体只有一条。
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 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 由组合。
白眼果蝇
(雌、雄)
3 :1
都是雄的
讨论与猜想:
如果按照萨顿的理论:基因在染色 体上,那么,控制白眼的基因是在常 染色体上还是在性染色体上呢? 如果在性染色体上,那又有哪些可 能呢?
提出假设
假设一: 控制白眼的基因是在Y染色体 上,而X 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
2.2 基因在染色体上-高中生物必修二(2019)课件(共29张PPT)
![2.2 基因在染色体上-高中生物必修二(2019)课件(共2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1bde5fb6bd97f192379e990.png)
2021-5-6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A
A
B
b
Bb
Aa
a b
a B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021-5-6
2021-5-6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Aa Bb
A Aa a
AA BB
B Bb b
aa bb
精细胞
A B
A B
a b
a b
2021-5-6
精Hale Waihona Puke 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思考·讨论
分析减数分裂中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P
d d 减数
分裂
矮茎
×
高茎
配子
d
受
高
精 D d 茎 减数
分裂
F1
F2
高
矮
d D d茎 d d茎
高
高
D D D茎 D d 茎
D D 减数
D
分裂
D
d
F1配子
2021-5-6
二、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孟德尔的遗传理论和萨顿的假说遭到同时代的遗传学 家摩尔根(T.H.Morgan)的强烈质疑。
XwY
×
Xw
Y
F1
XWXw × XWY
XW
Y
3/4红眼
F2
XW XWXW(雌) XWY(雄)(雌、雄)
Xw
XWXw(雌) XwY(雄)
1/4白眼 (雄)
2021-5-6
测交
(四) 演绎推理、设计实验
F1
×
XWXw
XwY
测交
后代
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1:1:1:1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A
A
B
b
Bb
Aa
a b
a B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021-5-6
2021-5-6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Aa Bb
A Aa a
AA BB
B Bb b
aa bb
精细胞
A B
A B
a b
a b
2021-5-6
精Hale Waihona Puke 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思考·讨论
分析减数分裂中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P
d d 减数
分裂
矮茎
×
高茎
配子
d
受
高
精 D d 茎 减数
分裂
F1
F2
高
矮
d D d茎 d d茎
高
高
D D D茎 D d 茎
D D 减数
D
分裂
D
d
F1配子
2021-5-6
二、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孟德尔的遗传理论和萨顿的假说遭到同时代的遗传学 家摩尔根(T.H.Morgan)的强烈质疑。
XwY
×
Xw
Y
F1
XWXw × XWY
XW
Y
3/4红眼
F2
XW XWXW(雌) XWY(雄)(雌、雄)
Xw
XWXw(雌) XwY(雄)
1/4白眼 (雄)
2021-5-6
测交
(四) 演绎推理、设计实验
F1
×
XWXw
XwY
测交
后代
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1:1:1:1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共45张PPT)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共4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e046fb0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35.png)
实验
分析
①红眼为______性状②果蝇眼色的遗传符合__________定律③ 中白眼果蝇只有______
红眼
白眼
红眼
显性
基因分离
雄蝇
(2) 测交实验 中的红眼雌蝇×亲本白眼雄蝇 子代红眼雌蝇∶白眼雌蝇∶红眼雄蝇∶白眼雄蝇 _ ________。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 结果分析
(1) 摩尔根推测果蝇红眼和白眼性状的遗传与__________有关。
三、性别决定
1. 一般来说,在生物细胞中决定性别的染色体称为____染色体,而其他染色体称为____染色体。2. 生物性别决定方式主要有____型和____型两种。
性
常
同型的
异型的
和
两栖类
鱼类
昆虫
两条异型
和
同型的
3. 性别决定方式
4. 性别决定的过程图解
(1) 型生物的性别决定示意图
性染色体
(2) 假设
① 控制白眼性状的基因 位于___染色体上,是______的;控制__________的基因 是显性的,与基因 是______________。② 红眼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或 )和_____,白眼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_ ______和_____。根据假设,可以解释上述实验。
遗传系谱图
正方形
圆形
罗马字母
个体
患者
代,以阿拉伯数字表示______,深颜色或黑色表示______(如图)。
② 红绿色盲患者不能正常区分红色和绿色。已知红绿色盲由位于___染色体上的_____基因 控制,用____表示,正常基因用____表示, 染色体上没有__________基因及其______基因。
分析
①红眼为______性状②果蝇眼色的遗传符合__________定律③ 中白眼果蝇只有______
红眼
白眼
红眼
显性
基因分离
雄蝇
(2) 测交实验 中的红眼雌蝇×亲本白眼雄蝇 子代红眼雌蝇∶白眼雌蝇∶红眼雄蝇∶白眼雄蝇 _ ________。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 结果分析
(1) 摩尔根推测果蝇红眼和白眼性状的遗传与__________有关。
三、性别决定
1. 一般来说,在生物细胞中决定性别的染色体称为____染色体,而其他染色体称为____染色体。2. 生物性别决定方式主要有____型和____型两种。
性
常
同型的
异型的
和
两栖类
鱼类
昆虫
两条异型
和
同型的
3. 性别决定方式
4. 性别决定的过程图解
(1) 型生物的性别决定示意图
性染色体
(2) 假设
① 控制白眼性状的基因 位于___染色体上,是______的;控制__________的基因 是显性的,与基因 是______________。② 红眼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或 )和_____,白眼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_ ______和_____。根据假设,可以解释上述实验。
遗传系谱图
正方形
圆形
罗马字母
个体
患者
代,以阿拉伯数字表示______,深颜色或黑色表示______(如图)。
② 红绿色盲患者不能正常区分红色和绿色。已知红绿色盲由位于___染色体上的_____基因 控制,用____表示,正常基因用____表示, 染色体上没有__________基因及其______基因。
基因在染色体上课件PPT
![基因在染色体上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e8059f6c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d7.png)
区域性排列
某些基因在染色体上聚集在一起,形 成区域性排列,这些区域称为基因组 区域。
基因的排列方式
01
02
03
串联排列
基因按照一定顺序串联在 一起,形成一个基因组。
并联排列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并联排 列,不同基因可以相互交 换或重组。
跳跃排列
某些基因可以跳跃至其他 位置,这种排列方式有助 于基因重组和进化。
性。
基因突变可以导致染色体的结构 和功能发生变化,进而影响生物
体的表型和进化。
02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和排列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线性排列
组织特异性排列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按照一 定的顺序分布在染色体上。
某些基因在特定组织或细胞中表达, 它们的排列具有组织特异性,这种排 列方式有利于细胞分化与发育。
染色体变异的概念
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导致基因排列顺序和数量的变化。
染色体变异可以分为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两种类型,其中结构变异包括缺失、重复、 倒位和易位等,数目变异则包括整倍体变异和非整倍体变异。
染色体变异通常会导致遗传性疾病和发育异常,对生物体的生存和繁衍产生负面影 响。
基因突变的概念
目前已有多种基因治疗方法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包括体细胞 基因治疗和胚胎基因治疗等。
基因治疗的应用前景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基因治疗有望成为一种重要的疾病治 疗方法,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基因与染色体的伦理问题
基因编辑的伦理争议
基因编辑技术可能引发一系列伦理问题,如设计婴儿、人类种群干预等,需要制定严格的伦理规范和监管措施。
个人基因信息的隐私保护
个人基因信息属于敏感信息,需要加强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防止滥用和侵犯个人隐私。
基因在染色体上(说课稿PPT+教学PPT课件)
![基因在染色体上(说课稿PPT+教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933248a9ec3d5bbfd0a7486.png)
说教材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过程 说板书设计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高一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孟德 尔的遗传规律,对基因已经具有 一定的了解,并且对于遗传规律 有极大的兴趣,但是基因在染色 体上这个知识对于学生来说还是 较抽象的,所以我将通过讲述基 因在染色体上的科学研究的过程, 逐步引导学生认同基因在染色体 上的科学事实。
意图:通过让学生课后拓展,为下 节课讲伴性遗传做铺垫。
说教材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过程 说板书设计
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
一、基因与染色体的平行关系 二、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果蝇的白眼和红眼
三、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基因和染色体的有什么对应关系呢?
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再配子中只有 成对基因的一个,体细胞中的成对基因一条来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 子时自由组合。
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存在,再配子中只 有成对染色体的一个,体细胞中的成对染色体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非等位染色体 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
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学习目标
能够具体说出基因为了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合作交流
小组6人合作交流讨论摩尔根的实 验内容、分析和结果,并在大卡上呈现, 用时8分钟;
说教材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过程 说板书设计
激趣导入 问题探究 合作交流 概括总结
PPT展示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 教师讲解。
意图:通过习题的形式检验和巩固学生 所学知识。
记忆巩固
拓展创新
说教材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过程 说板书设计
激趣导入 问题探究 合作交流 概括总结 记忆巩固 拓展创新
摩尔根的实验的最大的创新点 在于他将一个特定的基因与一条特 定的染色体联系在一起,请同学们课 后查阅资料看看还有人有那些性状 是和X染色体联系在一起的。
基因在染色体上说课稿PPT课件
![基因在染色体上说课稿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2fa32df581b6bd97f19eae2.png)
2021
8
六 教学程序
问题导入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作业安排
一、萨顿的假说 1、列表显示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的平行关系,引入萨 顿的假说
2021
9
六 教学程序
问题导入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作业安排 2、学生独立完成课本28页“思考与讨论”
2021
10
六 教学程序
问题导入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作业安排
未知:基因的本质,基因与染色体、DNA 之间的关系
认知特点:思维具有连续性,对事物探究 有激情,但缺乏理性思考
2021
4
三 目标分析
(一)认知目标
1、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2、运用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 实质
(二)能力目标
尝试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3、介绍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之一
类比推理法,并强调其重要性,以实例重点指出类 比推理得出的结论并不具备逻辑必然性,其准确与 否,还要经过实验的验证
2021
11
六 教学程序
问题导入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作业安排 二、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1、介绍摩尔根的果蝇实验 (首先介绍模式生物果蝇)
提问: 为什么白眼性状总是 与性状相联系?
2021
12
六 教学程序
问题导入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作业安排 2、摩尔根对实验现象作出假说,白眼基因位于X染 色体上,并用遗传图解演示
2021
13
六 教学程序
问题导入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3、用测交实验对假说进行推理验证
作业安排
2021 三、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基因在染色体上
高一生物组
基因在染色体上 说课 PPT
![基因在染色体上 说课 PPT](https://img.taocdn.com/s3/m/814ae5126bd97f192279e948.png)
基因位于染色 体上的证据
孟德尔遗传规 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 律的现代解释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六、教学反思
1、本节教学有较多的探究活动,对于大多数普通理 科班的学生还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多加引导, 提供必备的知识背景。 2、对细节的处理要全面周到,如处理本节课的难点 “果蝇的眼色基因到底位于哪条性染色体上”时,教 师应该分层次引导出三种情况,并逐一分析并排除 3、时间上应调配合理,难易点应详略得当。学生的 思考与表达尚欠充分,教师要从学生的表述和练习中 发现问题,特别加强学生对生物学述语的训练,要多 给学生机会去说、去做、去思考。
1、萨顿的假说
教材内容囊括三个方面
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证据 3、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教学目标
1、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⑴知识目标 2、运用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阐明孟德尔遗传 规律的实质
⑵能力目标: 尝试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⑶情感目标: 认同科学研究需要丰富的想像力,大胆质疑和勤奋实践的 精神,以及对科学的热爱
萨顿推论:基因在染色体上 缺点:结论并不具有逻辑的必然性,其
正确与否,还需要观察和实验的检验
假说—演绎法: 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验证方法
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 实验检验 得出结论
科学验证过程 :摩尔根的果蝇红白眼杂交实验
P
F1 F2
3/4
×
(雌、雄)
1、提出问题进行引导: ①哪一个杂交图解能判断果 蝇的显性性状? ②果蝇眼色遗传由什么特点? ③如果控制果蝇眼色遗传的 基因用W、w表示,你能用遗 传图解解释实验现象吗?
三、教法学法
1、教法---- 以启发式教学法、 活动引导法为主,并辅列表比较法、合作学习法
基因在染色体上 课件(30张)
![基因在染色体上 课件(30张)](https://img.taocdn.com/s3/m/d773c88d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1e.png)
基因在染色体上
本课件将探讨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以及它们在生物遗传中的作用。通过了 解基因和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遗传信息的传递和变异。
什么是基因和染色体
1 基因
基因是生物体中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包含了编码特定蛋白质的DNA序列。
2 染色体
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线状结构,存在于细胞核中,承载了遗传信息。
基因和染色体在生物遗传中的作用
遗传传递
基因和染色体的组合决定了后代 的遗传特征,包括遗传性疾病和 个体的多样性。
遗传变异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重新组合导致 了生物种群的遗传变异和进化。
遗传疾病
染色体异常和基因突变可以导致 遗传疾病的发生和遗传性特征的 表现。
基因和染色体的研究进展
基因测序技术
新一代测序技术的发展使得研 究人员能够更快速、更准确地 识别和分析基因和染色体的序 列。
基因如何位于染色体上
1
染色体缠绕
2
染色体中的DNA缠绕在蛋白质组成的核小
体上,使其能够紧凑地储存和传递遗传
信息。
3
染色体结构
染色体由连续排列的基因组成,基因位 于染色体的特定区域。
染色体分配
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 按照特定的方式分配给新的细胞。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遗传密码
基因包含了生物体制造蛋白质的 信息,通过遗传密码与染色体上 的DNA序列相对应。
染色体带
染色体上的特定区域和带状结构是基因的一部分,不同染色体带上的基因可决定不同的遗传 特征。
基因和染色体的功能
1
Hale Waihona Puke 基因功能基因通过编码蛋白质来决定生物的性状,包括外貌、生理功能和行为特征。
本课件将探讨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以及它们在生物遗传中的作用。通过了 解基因和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遗传信息的传递和变异。
什么是基因和染色体
1 基因
基因是生物体中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包含了编码特定蛋白质的DNA序列。
2 染色体
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线状结构,存在于细胞核中,承载了遗传信息。
基因和染色体在生物遗传中的作用
遗传传递
基因和染色体的组合决定了后代 的遗传特征,包括遗传性疾病和 个体的多样性。
遗传变异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重新组合导致 了生物种群的遗传变异和进化。
遗传疾病
染色体异常和基因突变可以导致 遗传疾病的发生和遗传性特征的 表现。
基因和染色体的研究进展
基因测序技术
新一代测序技术的发展使得研 究人员能够更快速、更准确地 识别和分析基因和染色体的序 列。
基因如何位于染色体上
1
染色体缠绕
2
染色体中的DNA缠绕在蛋白质组成的核小
体上,使其能够紧凑地储存和传递遗传
信息。
3
染色体结构
染色体由连续排列的基因组成,基因位 于染色体的特定区域。
染色体分配
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 按照特定的方式分配给新的细胞。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遗传密码
基因包含了生物体制造蛋白质的 信息,通过遗传密码与染色体上 的DNA序列相对应。
染色体带
染色体上的特定区域和带状结构是基因的一部分,不同染色体带上的基因可决定不同的遗传 特征。
基因和染色体的功能
1
Hale Waihona Puke 基因功能基因通过编码蛋白质来决定生物的性状,包括外貌、生理功能和行为特征。
基因在染色体上公开课PPT课件
![基因在染色体上公开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29863c5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ec.png)
染色质重塑
通过改变染色质的结构, 使基因易于转录或难以转 录。
翻译水平调控机制
翻译起始因子
与核糖体结合,促进或抑制翻译的起 始。
microRNA
蛋白质修饰
通过磷酸化、乙酰化等修饰方式,改 变蛋白质的活性或稳定性,从而影响 基因表达。
通过与mRNA结合,抑制其翻译或促 进其降解。
表观遗传学在表达调控中应用
物种起源和进化理论简介
物种起源
物种多样性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结果,包括自然 选择和遗传变异等机制。
进化理论
达尔文进化论提出物种通过自然选择和遗传变异 逐渐适应环境,形成新物种。
遗传学发展
孟德尔遗传定律揭示了遗传因子(基因)在生物 性状传递中的规律。
基因在染色体上进化证据
染色体结构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具有特定的形态和结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
结构或翻译过程。
04
基因突变与染色体异常关 系
基因突变类型及影响
点突变
01
单个碱基对的替换,可能导致蛋白质功能改变或基因表达异常。
插入或缺失突变
02
DNA序列中插入或缺失一个或多个碱基对,可能导致基因移码、
表达异常或蛋白质功能丧失。
重组突变
03
DNA分子内较大片段的交换或重组,可能导致基因结构改变和
02
遗传与变异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和排列方式影响遗传物质的传递和表达,从而导
致生物性状的遗传和变异。
03
展望
随着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等学科的不断发展,对基因在染
色体上进化的研究将更加深入,有望揭示更多生物进化的奥秘。
06
实验方法与技术手段介绍
细胞遗传学实验方法
课件基因在染色体上ppt课件
![课件基因在染色体上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1854d69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bd.png)
例如,F1灰身长翅雌蝇的基因型为BV / bv,在形成配 子时,如果在B-V之间发生交换,那么它将产生BV、bv、
Bv、bV四种配子。
④如果连锁基因之间发生一次交换(单交换),该交换 只涉及同源染色体的两条非姊妹染色单体,那么,F1每个 发生交换的性母细胞将只会产生一半重组型配子,另一 半是亲本型配子。但是交换是较少发生的事件,进行减 数分裂的全部性母细胞,不可能都发生完全相同的交换 重组过程。因此F1产生的配子总数中,大部分(上例中为 84%)是两种亲本型配子,少部分(上例中为16%)为两 种重组型配子。也就是说,连锁状态的两对基因杂种产 生的重组型配子总是少于亲本型配子,即少于配子总数 的1/2。
细胞中数以万计的基因存在于为数不多的染色体上,基因 连锁是必然的。同时连锁对于生命的延续也属必要,这样能 够保证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每一个子细胞都能准确地获得每一 个基因。然而,完全连锁的现象是非常罕见的,迄今为止, 只发现雄果蝇和雌家蚕表现完全连锁。
减数分裂前期Ⅰ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 染色单体之间的染色体片段的交换, 是基因连锁互换定律的细胞学基础
二、孟德尔定律的细胞学解释 1、分离定律
F1细胞内的一对同源染色体, 带有 等位基因R和r,分别来自父母双方
初级性母细胞
次级性母细胞,同源染色体已 分离, 等位基因同时分离
两种配子,比例为1:1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 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 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 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 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完全连锁: 如果用上述果蝇杂交的F1灰身长翅雄蝇与黑身残翅雌 蝇进行测交,其后代只有灰长和黑残两种类型果蝇, 而且各占一半。
基因在染色体上课件(共32张PPT)生物人教版必修2
![基因在染色体上课件(共32张PPT)生物人教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965b287f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60.png)
一、萨顿的假说
内容:基因在染色体上 原因:基因和染色体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二、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证据 (假说演绎法)
证据:果蝇的杂交实验 结论:基因在染色体上
谢谢观看
测交结果 1 : 1 : 1 : 1
红雌 255
白雄 248
1 :1
二、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6、得出结论
通过测交实验验证,摩尔根首次把一个特定的基因(如决定果 蝇眼睛颜色的基因)和一个特定的 染色体(性染色体)联系起来, 用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二、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回顾摩尔根的实验
A B
13
a b 24
Bb
12 A
a
34
A b
2
3
a B
14
Y r
Y r
三、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自由组合定律与减数分裂
YY rr
Yy Rr
Y YR R
Y R
Y R
y
Y Yy y
y
R
yy
R Rr r
yy
r
y
RR
rr y
R
r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速分裂过
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男性:22对常+XY
女性:22对常+XX
1、观察实验
二、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果
P
×
蝇
红眼 ♀
白眼
杂
交
F1
实
×
验
红眼 ♀
红眼
图
解
F2
红眼 ♀ 3/4
基因在染色体上(公开课)(32张)-PPT优秀课件
![基因在染色体上(公开课)(32张)-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b840517a1c7aa00b42acbd1.png)
基 因 在 染 色 体上(公 开课) ( 共32 张PPT)
基 因 在 染 色 体上(公 开课) ( 共32 张PPT)
三、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1、分离定律
a
A
a
A
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 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控制
相对性状的基因。例D和d
基 因 在 染 色 体上(公 开课) ( 共32 张PPT)
的平行关系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证 果蝇的杂交实验
据(现象→假说→推 理→验证→结论)
结论:基因在染色体上
孟德尔遗传规律 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
的现代解释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基 因 在 染 色 体上(公 开课) ( 共32 张PPT)
基 因 在 染 色 体上(公 开课) ( 共32 张PPT)
练习
1、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
(一)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
杂交
P:
×
实验 • 是否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 如何解释?
F1: 红眼
符合
F2中红眼:白眼比是3︰1
(雌、雄)• 特殊在什么地方?
F1雌雄交配
白眼性状的表现总是与 性别相联系
F2:
• 当时,性染色体已经发现, 据此你能作出怎样的解释?
红(雌、雄)
3/4
白 (雄)
控制白眼性状的基因可
基因
染色体
1:分析孟德尔的分离定律中(等位基因) (遗传因子)的分离过程(P7页)
孟德尔分离定律的核心
Dd Dd
杂合子在形成配子时, 等位基因发生分离
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例:D和d Y和y R和r
2时,同源染色体 发生分离
基 因 在 染 色 体上(公 开课) ( 共32 张PPT)
三、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1、分离定律
a
A
a
A
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 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控制
相对性状的基因。例D和d
基 因 在 染 色 体上(公 开课) ( 共32 张PPT)
的平行关系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证 果蝇的杂交实验
据(现象→假说→推 理→验证→结论)
结论:基因在染色体上
孟德尔遗传规律 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
的现代解释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基 因 在 染 色 体上(公 开课) ( 共32 张PPT)
基 因 在 染 色 体上(公 开课) ( 共32 张PPT)
练习
1、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
(一)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
杂交
P:
×
实验 • 是否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 如何解释?
F1: 红眼
符合
F2中红眼:白眼比是3︰1
(雌、雄)• 特殊在什么地方?
F1雌雄交配
白眼性状的表现总是与 性别相联系
F2:
• 当时,性染色体已经发现, 据此你能作出怎样的解释?
红(雌、雄)
3/4
白 (雄)
控制白眼性状的基因可
基因
染色体
1:分析孟德尔的分离定律中(等位基因) (遗传因子)的分离过程(P7页)
孟德尔分离定律的核心
Dd Dd
杂合子在形成配子时, 等位基因发生分离
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例:D和d Y和y R和r
2时,同源染色体 发生分离
基因在染色体上PPT课件
![基因在染色体上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ebb8223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db.png)
三、基因定位
资料:果蝇只有4对染色体,携带的基因有1.3万多个;人只有23 对染色体,却有约2.6万个基因。
测定方法:荧光标记法
果蝇X染色体上的一些基因
荧光标记技术
结论:1、一条染色体上应该有许多个基因。 2、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三、基因定位
细胞中的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吗?为什么? 不是
➢ 真核生物的基因
132
120
115
测交2: 子代中雌蝇均为红眼,雄蝇均为白眼。
(6)得出结论
决定果蝇眼色(红眼和白眼)基因位于X染 色体上,而Y染色体不含其等位基因,
亦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我就说基因在染色体 上吧!你还不信!
好好好,都听你的!
沃尔特·萨顿
托马斯·亨特·摩尔根
回顾摩尔根的实验:
提出 问题
提出 假说
雌性:6条+XX(同型)雄性:6条+XY(异型)
1.哪些属同源染色体? 2.果蝇含 4 对染色体。其中有 3 对常染色体, 1 对性染色体。 3.同型与异型是针对 性 (“性”、“常”)染色体。
二、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依据
红眼
白眼
♀×
♂
1、观察现象 2、提出问题
➢ 如何判断果蝇眼色的显隐性性状?
习题检测
(1)萨顿利用假说—演绎法,推测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 ) (2)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配子中只含1个基因(× ) (3)蝗虫体细胞中的24条染色体,12条来自父方,12条来自母方( √ ) (4)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 (5)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中,F2发生了性状分离( √ ) (6)果蝇杂交实验中,眼色遗传与性别有关(√ )
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 母方
基因在染色体上 课件
![基因在染色体上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d0bfa53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09.png)
解析:根据第①组的实验可以判断出灰身、红眼是显 性性状;根据第②组的后代可以判断出控制眼色遗传的基 因位于 X 染色体上。假设控制体色的基因用 B 和 b 表示, 控制眼色的基因用 A 和 a 表示,第①组中的 F1 的基因型 为 BbXAXa 和 BbXAY,则 F2 雄果蝇中灰身白眼的概率为 (3/4)×(1/2)=3/8;
(1)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个基因。 (代解释
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1)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 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2)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 源染色体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 遗传给后代。
同源染色体一条来
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
来源
自父方,一条来自
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母方
非同源染色体在减 形成配
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子时
也自由组合
3.研究方法:类比推理。
二、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证据
1.实验者:美国生物学家摩尔根。
2.实验材料:果蝇。
3.研究方法:假说—演绎法。 4.(1)实验过程:
要点二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1.非等位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遗传时是否一定遵循自 由组合定律?举例说明。
2.A 和 a 为控制果蝇体色的一对等位基因,只存在 于 X 染色体上。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该等位基因分 离的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还是初级卵母细胞,试分析原 因。
归纳提升 1.等位基因与非等位基因
(2)相关说明。 ①果蝇的红眼、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 ②F1 全为红眼,则红眼是显性性状。 ③F2 中红眼∶白眼=3∶1,符合分离定律,红眼和 白眼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④白眼性状的表现与性别相联系。即控制眼色的基 因位于 X 染色体上,Y 染色体上没有相关基因。各种果 蝇的基因型及表现型如下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因在染色体上
是“总结人类对遗传物质 探索”的其中一部分内容。 旨在认识科学研究的方法和 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达到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 的新课标要求。我将从以下 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说教学内容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2第二章 第2节内容。是在认识了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的细胞学基础上, 依照科学史的顺序,探索基因在细胞中的位 置,从而揭示遗传规律的实质。之前知识为 本部分的学习提供必要的线索,同时又为 《伴性遗传》的学习打下基础,起到了承上 启下遗
传因子是成对出现的,已经在学生脑海 里根深蒂固,因此“红白眼色基因在雄 性体细胞中单个存在,从而使基因型的 书写格式和所表现的表现型”学生一时 难以理解,这是学习摩尔根实验证据的 一个难点。
说学法和教法
一、教法
(一)学情分析:
学生虽已具备一定的基础知 识,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也得到一 定的发展,但是发现问题,分析 和解决问题的探究思维还不够成 熟。
2006公务员录用类比推理题
类比推理法
据科学史上的记载,物理学家曾将光和 声这两类现象进行比较。
性质 声 直线传播 反射 折射 有波
动性 光 直线传播 反射 折射 也可能
有波动 性
本环节旨在创设情境,激发学 习热情,并引导学生体会类比 推理的方法。为下面的探究做 准备。
发现问题:
为了使学生能通过旧知运用类比推理发现基因和染
色体的关联,我首先引导学生回忆旧知:
减数分裂的核心
孟德尔分离定律的核心
Dd
减数第一次分裂时, 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Dd
杂合子在形成配子时, 等位基因的分离
AaBb
AB Ab Ab ab
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目的: 一目了然的 呈现出基因和染色体 的相似的行为,使学 生体会遗传定律的细 胞学基础,便于学生 发现问题,提出假设。
该题给出一对相关词,请同学们在备选答案中找 出一对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或相似的词。
玫瑰:爱情 A.白色:纯洁 B.风雪:晴朗 C.花朵:蝴蝶 D.器官:血液
该题给出一对相关的词,请同学们 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对与之在逻辑 关系上最为贴近或相似的词。
努力∶成功
A.生根∶发芽 B.耕耘∶收获
C.城市∶乡村 D.原告∶被告
2.各内容的关联和衔接:1课时,分三个模块
萨顿
现象
类比推理
假说:基 因在染色 体上
应用
证据
摩尔根 实验
孟德尔遗传规 律的现代解释
假说 演绎推理 实验论证
结论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该课特点和所教班级 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回忆减数分裂和遗传定律的知识, 使学生总结并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 理论假说。 •说出摩尔根的实验证据。 •运用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阐明孟德 尔遗传规律的本质。
自由组 合情况
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 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 第一次分裂后期是自 自由组合。 由组合的。
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及依据
重点(1)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
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2)运用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阐明孟 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 以上两点是对前面所学遗传规律和减数 分裂知识的总结和升华,使学生透彻理 解遗传规律及实质,从而深刻认识即将 学习的伴性遗传。
难点:(1)由于学生
第一次接触“类比推理” 这一科学研究方法, 而且将易学知识整合能 力和空间思维能力较差, 因此运用此方法解释基 因位于染色体上是本节 一个难点。
(二)教学策略:
借助本节科学探究史的良好素 材,针对学生现有水平,在教学过 程中以小组讨论和层层设问展开思 维探究,使学生体验科研过程,从 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探究思维与 能力。
(三)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利用讨 论法使学生分小组讨论,深化 知识,打开思维,训练合作、 交流能力。
•运用层层设问法使学生顺利 展开思维探究,符合学生的认 知规律。
•选用引导探究法开展教学, 即训练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和创造性思维,又深刻理解知 识。
学法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 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调控引导为辅, 采用实际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 学习方式。
(2)让学生亲临科研过程,学习从中 发现问题,提出假说,从问题中质疑、 尝试、归纳并总结,掌握科研程序并体 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手段
借助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不仅可以 将教材中的图片等资源再现,回归课 本,使学生熟悉教材,而且能清晰直 观的呈现重点内容和关联。便于学生 展开探究,理解内容。
说教学过程
以“发现问题——提出假说——设计并实 施实验——得出结论 ”的科学探究过程为 主线,进行教学设计。
新课引入:为引起全体学生的注意,我首先呈现 两组运用类比推理得出答案的选择题和物理学上 光与波的知识使学生领悟并会使用类比推理这一 科学研究方法。
提
Dd
出
假
说
Dd
看得见 看不见
染色体 类比 基因 平行关系 推理
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
科 学 研 究 方
类法 比之 推一 理
引出本节课题,提出萨顿假说的内容并 强调同学和科学家思路完全一样。
小组活动培养了合作精神和观察思 维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学生亲自实 践萨顿假说的发现过程,体验了成功的 喜悦,提高了学习动力。并且轻松突破 了难点。还使学生认同科学研究需要丰 富的想象力,大胆质疑的精神。
特征
染色体行为
基因行为
形态结构 的稳定性
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 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 精过程中,具有相对稳 完整性和独立性。 定的形态结构。
在细胞中的 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 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
存在情况
存在。在配子中成对的 。在配子中成对的基因只 染色体只有一条。 有一个。
来源
体细胞中成对的染色体 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 也是一个来自父方,一 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个来自母方。
能力目标:
•学会“类比推理”的科学研究方法,提高 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培养发现问题——提出假说——设计并实 施实验——得出结论——总结升华的科学
探究方法和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精神和探究精神。认同科
学研究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大胆质疑和勤奋实
践的精神,以及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和对科学的
是“总结人类对遗传物质 探索”的其中一部分内容。 旨在认识科学研究的方法和 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达到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 的新课标要求。我将从以下 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说教学内容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2第二章 第2节内容。是在认识了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的细胞学基础上, 依照科学史的顺序,探索基因在细胞中的位 置,从而揭示遗传规律的实质。之前知识为 本部分的学习提供必要的线索,同时又为 《伴性遗传》的学习打下基础,起到了承上 启下遗
传因子是成对出现的,已经在学生脑海 里根深蒂固,因此“红白眼色基因在雄 性体细胞中单个存在,从而使基因型的 书写格式和所表现的表现型”学生一时 难以理解,这是学习摩尔根实验证据的 一个难点。
说学法和教法
一、教法
(一)学情分析:
学生虽已具备一定的基础知 识,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也得到一 定的发展,但是发现问题,分析 和解决问题的探究思维还不够成 熟。
2006公务员录用类比推理题
类比推理法
据科学史上的记载,物理学家曾将光和 声这两类现象进行比较。
性质 声 直线传播 反射 折射 有波
动性 光 直线传播 反射 折射 也可能
有波动 性
本环节旨在创设情境,激发学 习热情,并引导学生体会类比 推理的方法。为下面的探究做 准备。
发现问题:
为了使学生能通过旧知运用类比推理发现基因和染
色体的关联,我首先引导学生回忆旧知:
减数分裂的核心
孟德尔分离定律的核心
Dd
减数第一次分裂时, 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Dd
杂合子在形成配子时, 等位基因的分离
AaBb
AB Ab Ab ab
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目的: 一目了然的 呈现出基因和染色体 的相似的行为,使学 生体会遗传定律的细 胞学基础,便于学生 发现问题,提出假设。
该题给出一对相关词,请同学们在备选答案中找 出一对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或相似的词。
玫瑰:爱情 A.白色:纯洁 B.风雪:晴朗 C.花朵:蝴蝶 D.器官:血液
该题给出一对相关的词,请同学们 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对与之在逻辑 关系上最为贴近或相似的词。
努力∶成功
A.生根∶发芽 B.耕耘∶收获
C.城市∶乡村 D.原告∶被告
2.各内容的关联和衔接:1课时,分三个模块
萨顿
现象
类比推理
假说:基 因在染色 体上
应用
证据
摩尔根 实验
孟德尔遗传规 律的现代解释
假说 演绎推理 实验论证
结论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该课特点和所教班级 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回忆减数分裂和遗传定律的知识, 使学生总结并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 理论假说。 •说出摩尔根的实验证据。 •运用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阐明孟德 尔遗传规律的本质。
自由组 合情况
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 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 第一次分裂后期是自 自由组合。 由组合的。
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及依据
重点(1)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
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2)运用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阐明孟 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 以上两点是对前面所学遗传规律和减数 分裂知识的总结和升华,使学生透彻理 解遗传规律及实质,从而深刻认识即将 学习的伴性遗传。
难点:(1)由于学生
第一次接触“类比推理” 这一科学研究方法, 而且将易学知识整合能 力和空间思维能力较差, 因此运用此方法解释基 因位于染色体上是本节 一个难点。
(二)教学策略:
借助本节科学探究史的良好素 材,针对学生现有水平,在教学过 程中以小组讨论和层层设问展开思 维探究,使学生体验科研过程,从 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探究思维与 能力。
(三)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利用讨 论法使学生分小组讨论,深化 知识,打开思维,训练合作、 交流能力。
•运用层层设问法使学生顺利 展开思维探究,符合学生的认 知规律。
•选用引导探究法开展教学, 即训练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和创造性思维,又深刻理解知 识。
学法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 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调控引导为辅, 采用实际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 学习方式。
(2)让学生亲临科研过程,学习从中 发现问题,提出假说,从问题中质疑、 尝试、归纳并总结,掌握科研程序并体 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手段
借助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不仅可以 将教材中的图片等资源再现,回归课 本,使学生熟悉教材,而且能清晰直 观的呈现重点内容和关联。便于学生 展开探究,理解内容。
说教学过程
以“发现问题——提出假说——设计并实 施实验——得出结论 ”的科学探究过程为 主线,进行教学设计。
新课引入:为引起全体学生的注意,我首先呈现 两组运用类比推理得出答案的选择题和物理学上 光与波的知识使学生领悟并会使用类比推理这一 科学研究方法。
提
Dd
出
假
说
Dd
看得见 看不见
染色体 类比 基因 平行关系 推理
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
科 学 研 究 方
类法 比之 推一 理
引出本节课题,提出萨顿假说的内容并 强调同学和科学家思路完全一样。
小组活动培养了合作精神和观察思 维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学生亲自实 践萨顿假说的发现过程,体验了成功的 喜悦,提高了学习动力。并且轻松突破 了难点。还使学生认同科学研究需要丰 富的想象力,大胆质疑的精神。
特征
染色体行为
基因行为
形态结构 的稳定性
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 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 精过程中,具有相对稳 完整性和独立性。 定的形态结构。
在细胞中的 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 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
存在情况
存在。在配子中成对的 。在配子中成对的基因只 染色体只有一条。 有一个。
来源
体细胞中成对的染色体 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 也是一个来自父方,一 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个来自母方。
能力目标:
•学会“类比推理”的科学研究方法,提高 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培养发现问题——提出假说——设计并实 施实验——得出结论——总结升华的科学
探究方法和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精神和探究精神。认同科
学研究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大胆质疑和勤奋实
践的精神,以及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和对科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