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_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专题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化学_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顾交5.书写步骤:①写:②配:③标:④注:6.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提供的信息)以2H2+O22H2O为例:(1)质的方面:表明_______ ____;(2)量的方面:表示各物质之间的_____ ;(3)微观方面:表示各物质之间的 __。
三、基本反应的类型7.初中阶段所学的基本反应类型包括:、、、1、化合反应定义:如: CaO+H2O=Ca(OH)22、分解反应定义:如: H2CO3=H2O+CO23、置换反应定义:如: Fe+2HCl=FeCl2+H2↑4、复分解反应定义:如: CuSO4+BaCl2=CuCl2+BaSO4↓;检查化学方程式要“四看”:一看化学式二看配平三看条件和等号四看“↑”,“↓”整理归纳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把握基本反应类型的特征,学会给化学反应归类定位提升典考点一:质量守恒定律1.下列说法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黑色固体质量比燃烧的铁丝质量大的多B.足量的硫在密闭容器内与20L氧气反应,生成了相同条件下的二氧化硫20LC.10g食盐溶于70g水中得到80g食盐水D.10g水在受热条件下变成了10g水蒸气2.化学反应前后,下列诸项中小组讨论,交流共享。
方法指导: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且体现的是质量守恒,而不是体积等守恒。
注意:物质的种类和分子的种型没有变化的是()①原子数目②分子数目③元素种类④物质总质量⑤物质种类⑥原子种类A.②③④⑤B.①③④⑥C.①④⑥D.①③⑤考点二:化学方程式3 . 科学研究表明,氨气在常压下可液化成液氨,液氨可用作汽车的清洁燃料,其有关的主要反应为4NH3+3O22X+ 6H2O,则X的化学式为()A.NO B.N2 C.NO2 D.N2O4.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4P+5O2点燃P2O5B.2KMnO4△K2MnO4+MnO2+O2↑C.H2O通电H2+O2D.2NaOH+H2SO4=Na2SO4+H2O5.如图为某化学反应在催化剂作用下微观模拟示意图,其中“”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类一定改变,分子数目可能改变分析:化学方程式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左右两边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可以推出X的化学式。
初中化学_初三化学复习化学方程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方程式》【学习目标】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及关键词语。
3.用化学变化实质及原子、分子的知识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4.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原则。
5.学会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教学重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难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含义的理解。
教学过程:引言: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方程式的理论准备,这是本章的基础。
化学方程式是本章的中心。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是化学方程式的具体应用。
学生:看学案完成知识梳理,展示学生学习成果板书:一、质量守恒定律【知识梳理】反应物和生成物不变元素的不变原子不变原子不变原子不变宏观——物质一定改变微观——分子一定改变一个可能改变——分子的可能改变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三个问题:【思考】1、如何从微观上来解释质量守恒定律?2、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什么量变,什么量不变?3、质量守恒使用的注意事项是什么?学生讨论:展示教师展示PPT 学生练习:【练习一】: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不发生变化的是( ):①物质的质量总和;②物质的质量;③物质的种类;④物质的性质; ⑤元素的种类;⑥原子的数目;⑦原子的种类;⑧物质的分子总数。
【练习二】: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⒈ 燃烧的镁带和生成的白色粉末质量相等。
⒉ 3g 碳在10g 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13g 二氧化碳。
【练习三】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表示为: 水+二氧化碳淀粉+氧气 产生的淀粉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教师:下边我们重点复习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板书》二、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最小公倍数法、观察法、奇数配偶数法、定一法。
学生: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师生共同总结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学生练习:展示【练习一】按要求各写一个化学方程式: ⒈有水生成的化合反应。
⒉有白色固体生成的化合反应 ⒊有黑色固体生成的化合反应。
光能 叶绿素⑴ P + O 2P 2O 5⑵ Fe + H 2O 高温 Fe 3O 4 + H 2 ⑶ C 2 H 2 + O 2 点燃CO 2 + H 2O ⑷ CH 3OH + O 2点燃CO 2 + H 2O点燃⒋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的化合反应。
初中化学_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_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_化学_一、教学目标:1.在理解化学方程式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计算。
2.通过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的意义,学会科学地利用资源。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难点:训练和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去思维的科学方法。
三、教学过程:1.创设问题情景,引出课题回顾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提出问题: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含义?继而提出:化学方程式中体现出各物质之间的关系有哪些”。
引出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根据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含义,可以知道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存在质量关系。
而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常涉及到量的计算,例如,用一定量的原料最多可以生产出多少产品?制备一定量的产品最少需要多少原料?等等。
通过这些计算,可以加强生产的计划性。
并有利于合理地利用资源,而这些计算的进行都需要根据化学方程式。
本节就是从“量”的角度来研究化学方程式的汁算的。
2.合学讨论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合学本节课导学案上的内容。
在预习过程中的疑惑点在小组内展开讨论。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老师对各小组进行分题。
3.小组展示(1)依据讨论过程中对各小组所分的题目进行展示。
把解题的过程在黑板上展示出来根据展示的内容,分组进行讲解。
(2)第一小组讲解例题一,强调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过程中步骤,让学生尝试总结归纳出利用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解题的一般步骤。
教师进行总结: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的一般步骤,并重点强调易错点(3)小组轮换展示,重复加深学生对这类题目的认识。
并在讲解的过程中及时的给学生补充,强调(4)第三小组对导学案上练习题的讲解针对学生疑问的题目重点讲解,学生正答率高的题目不详细讲解。
并在讲解过程中及时的提出质疑,对计算题进行升华,尤其是在计算过程中一种物质反应后有剩余问题进行补充详细讲解。
初中化学_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学习活动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教学评价及技术应用【引入质疑】:前面我们学过实验室可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是实验时老师经常会遇到这样两种情况,(图片展示:实验室制取三瓶氧气)到底取用多少克氯酸钾才能既满足实验要求又不浪费药品呢?你能帮助老师解决这一难题吗?该怎样计算呢?【活动一】:快速列式计算已知加热分解316g高锰酸钾,得氧气的质量是32g,那么加热分解6.3g高锰酸钾,得氧气的质量是多少?追问:也就是说,我们只要知道高锰酸钾和氧气的质量比就可以进行求算了。
那么这个质量比固定吗?如果去掉第一句话的已知条件,我们还能进行计算吗?(引导)根据“加热分解高锰酸钾,学生看图片学生列式计算抢答学生束手无策,从轻松转入疑惑思考有学生小声回答“能写出化学方程式”写出反应方程式,同桌相互检查,与屏幕上正确书写相比对。
学生兴奋回答:有直接从例题相关情景入手,引导学生向质量关系上思考,寻求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间的质量比此处仅要求学生回答比例式即可,不需计算出结果,关键找出质量比教师趁势引出课题从较为熟悉的情景入手,学生不自觉地就引发了思考。
而且选择这一情景也正好与课本例1相关,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层层递进,水到渠成。
直接在ppt课件上将相关数据用框盖住,具体如下图对比所示通过数学计算与化学分析:每一化学方程式都能体现物质间的质量关系。
反应中,反应物水与生成物氢气、氧气的质量关系是一定的,即它们的质量比不变,等于化学计量数X相对分子质量之比问题回归:加热分解6.3g高锰酸钾,得氧气的质量是___活动二: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步骤和方法并能熟练的进行计算。
参阅导学案的学习提纲自学课本P102例1,强化解题步骤和方法。
1.设未知数时,X后面是否有单位?该化学方程式需要配平了?2.步骤3中的“相关物质”是指什么物质?3.步骤3中化学计量数与相对分子质量的乘积写在什么位置?需用单位“克”吗?4.步骤3中已知量、未知量是指什学生自己阅读思考运用刚才得出的结论,思考高锰酸钾和氧气的质量关系学生参阅学习提纲,自学课本P102例1交流讨论,小组展示给学生留出时间自己阅读思考给出刚才结论的表达式教师巡视,对有些学生的疑问给予解答设置课堂留白,给学生一个自己安静思考、回味、体会、理解的历程。
初中化学_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课题3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课题3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学情分析本课题只要求学生学习有关纯物质基础的计算,所以,本课题计算难度不是很大。
初中化学计算都是以化学方程式为依据进行的,这种计算对数学方面的知识要求并不高,只要能正确列出比例式并求解就可以了,绝大部分学生都可以做到。
但是,学生对化学计算常常进行得并不顺利,这往往是由于在有关化学计算的教学中,学生对化学的特点认识不足造成的。
化学计算题是从“量”的方面来反映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它与侧重于从性质角度去研究和理解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是相辅相成的。
可以说化学计算题包括化学和数学两个因素,其中化学知识是化学计算的基础,数学是化学计算的工具。
因此,如果化学方程式写错了或者没有配平,化学计算必然会得出错误结果。
本课堂教学思想符合新课程理念。
从本节课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过程来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教学活动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体验、经历探究活动,真正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了学习的全过程,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
教学设计体现了化学学科“小步走、快节奏、多重复”的特点。
有针对性地设计了知识点回顾、自学指导又到标杆知识点的呈现、课堂小结的回顾,让学生在不同的时间段内对本节的知识点进行了重复。
达到巩固深化的最佳效果。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在知识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3的内容,上承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是化学中定量研究的真正体现和具体应用,也是化学计算的重要组成和基础,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并能为后面有关含杂质等计算做好准备,故学好本节内容知识极为重要。
二、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一)确定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在巩固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的基础上,进一步练习计算;(2)熟练掌握解题格式,培养解计算题的能力。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化学优秀教学反思(通用17篇)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化学优秀教学反思〔通用17篇〕篇1:《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化学优秀教学反思《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化学优秀教学反思学生通过由易到难的习题和一题多解的训练,进步解题技巧,培养思维才能。
解题时要把握好三个要领,抓住三个关键,注意一个事项。
三个要领:步骤要完好;格式要标准;答案要准确。
三个关键:准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要配平;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考前须知:计算时要注意单位统一〔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是全册的重点,是出错率最多的地方。
常出现的错误主要有:化学方程式不正确就计算解题格式不标准,设的未知量与求的量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计算错误计算不准确,不按题目要求写化学方程式把含杂质的是直接代入计算或把体积直接代入议程。
〔2〕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中,易忽略的地方有:对题意审理不清。
如“局部反响”、“加热一段时间”当成“完全反响”答非所问。
体积、质量、密度之间的.关系问题,单位问题等。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是中考命题中必设的考题,通常为大型综合计算,结合金属、酸、碱、盐的互相反响在溶液中进展计算,既考察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技巧,又考察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常见题型为计算题。
在第四单元中,学习了质量守衡定律和化学方程式,知道了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化学变化,化学反响前后反响物的质量总和和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等。
但学生还不知道化学反响中详细物质之间在质量方面存在怎样的定量关系。
引导学生从定量的角度认识化学方程式,明确化学反响中有关计算的根据是化学方程式,是本节教学的起点。
因此,教材首先引导学生从微观本质上去认识化学反响中物质的质量比与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然后运用建立数学比例模型的方法,列出量和未知量之间的关系,最后归纳出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步骤。
生成物的质量求参加反响的反响物的质量①书写格式标准化;②书写正确的化学方程式;③列比例式要正确(上下比例);④各物质量的单位要统一,单位要带入计算过程。
初中化学_初三化学复习化学方程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方程式》【学习目标】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及关键词语。
3.用化学变化实质及原子、分子的知识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4.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原则。
5.学会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教学重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难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含义的理解。
教学过程:引言: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方程式的理论准备,这是本章的基础。
化学方程式是本章的中心。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是化学方程式的具体应用。
学生:看学案完成知识梳理,展示学生学习成果板书:一、质量守恒定律【知识梳理】反应物和生成物不变元素的不变原子不变原子不变原子不变宏观——物质一定改变微观——分子一定改变一个可能改变——分子的可能改变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三个问题:【思考】1、如何从微观上来解释质量守恒定律?2、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什么量变,什么量不变?3、质量守恒使用的注意事项是什么?学生讨论:展示教师展示PPT 学生练习:【练习一】: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不发生变化的是( ):①物质的质量总和;②物质的质量;③物质的种类;④物质的性质; ⑤元素的种类;⑥原子的数目;⑦原子的种类;⑧物质的分子总数。
【练习二】: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⒈ 燃烧的镁带和生成的白色粉末质量相等。
⒉ 3g 碳在10g 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13g 二氧化碳。
【练习三】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表示为: 水+二氧化碳淀粉+氧气 产生的淀粉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教师:下边我们重点复习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板书》二、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最小公倍数法、观察法、奇数配偶数法、定一法。
学生: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师生共同总结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学生练习:展示【练习一】按要求各写一个化学方程式: ⒈有水生成的化合反应。
⒉有白色固体生成的化合反应 ⒊有黑色固体生成的化合反应。
光能 叶绿素⑴ P + O 2P 2O 5⑵ Fe + H 2O 高温 Fe 3O 4 + H 2 ⑶ C 2 H 2 + O 2 点燃CO 2 + H 2O ⑷ CH 3OH + O 2点燃CO 2 + H 2O点燃⒋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的化合反应。
初中化学_中考复习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中考复习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教学设计——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第2课时一、设计思想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是初中化学一项很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最基础的教学内容之一。
化学综合计算,作为淄博中考化学的压轴题,每年分值在6分左右,直接影响到学生成绩。
另外,在进行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时,需要学生分析问题要纵观全局、全面考虑,深刻理解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因此本部分知识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关键。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引导学生规范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本步骤。
(2)指导学生熟练掌握3种计算题型的解题技巧及方法规律。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正确的格式进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题目、与同学合作讨论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化学守恒观思想,认识定性定量研究物质是相辅相成的。
三、重点和难点重点:规范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本步骤。
难点:学生形成有效的解题思路,掌握解题技巧,自主总结方法规律。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复习课【教师】简单过渡,导入课题,本节课复习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第2课时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
【学生】明确本节课复习主题。
【教师】展示复习目标及近五年内考情分析。
复习目标:1.规范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本步骤。
2.能运用正确的格式进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3.熟练掌握3种计算题型的解题技巧及方法规律。
考情分析:【学生】学生齐读复习目标,明确本节课任务。
(二)推进复习课环节一【思维导图】【教师】投影思维导图。
【学生】学生回忆上节课复习内容的整体框架,也明确本节课知识网络。
环节二【知识准备】【教师】提问: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理论依据及其具体内容是什么?【学生】齐答:质量守恒定律。
【教师】提问:其基本内容及微观实质是什么?【学生】齐答: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
初中化学_专题复习之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化学方程式的含义,知道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成正比关系,是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理论依据。
2、通过教师引领例题,掌握折线题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3、借助辨析题和课本习题练习相结合,巩固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的步骤和格式。
4、结合教材中的例题和分析平时实验中所取药品量的不足或过多的现象,认识定量研究在实际生产、科学实验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教学过程一、火眼金睛找出图片中的错误,让学生发现错误,引起学生警示。
二、展示正确的解题步骤1.正确的写出化学方程式。
2.准确计算已知量和未知量的化学式量。
3.解设未知数时不能带单位。
但列比例式时已知量一定写单位,计算结果也要写单位。
4.已知量和未知量的关系一定要写在相应的物质下面,上下对齐。
5.计算时应把纯物质的质量代入化学方程式。
6.计算结果的小数位保留按题中要求进行,若要保留一位小数需除至下一位,然后四舍五入.7.解题步骤要规范,过程要完整。
三、呈现完整的例题格式四、教师引领,例题讲解在一烧杯中盛有100g Cu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渐滴加NaOH溶液,沉淀的质量与所滴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1)原溶液中CuSO4的质量是多少?(2)求所加的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五、小组合作、共同提升2. .现有Na2CO3和NaCl的混合物样品22.3g,将其放入干净的烧杯中,加一定质量的水使其完全溶解。
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与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上图所示。
试回答F列问题:①当滴入上述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烧杯中溶液里的溶质为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②在Na2CO3和NaCl的混合物样鼎中,含Na2CO3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g。
③当滴入上述稀盐酸至图中A点时,试通过计算,求此温度时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计算结果精确至0.1g)。
初中化学_化学方程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复习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学情分析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备课时备学情胜过备课标和备教材,本单元的复习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恰当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
一、学生的已知在物理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认识了能量守恒。
在前四个单元的学习中,学习已经学习了一些物质的变化,特别是第三四单元的学习,通过电解水实验、水分解微观分析,通过对水的组成和结构分析,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微观想象能力,为本单元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打下基础。
前面学生已经学习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等化学用语,再加上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奠定基础。
学生在熟练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前提下,加上已有的数学知识为基础,教师适当的引导就能突破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难关。
二、学生的认知障碍1、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时,学生不能从微观本质理解为什么守恒?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现象表达不清2、对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学生容易顾此失彼,书写的不完整;还会主观臆造不存在的化学方程式,特别是对生成物状态即气体和沉淀符号标错3、在化学计算中,学生由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障碍和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导致计算错误,格式不规范,步骤不完整也是常犯的错误。
三、学生心理特点九年级的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提高,独立判断性明显发展,记忆力逐步发展到以理解记忆为主。
看问题不全面,易片面,急于下结论,初步形成自我管理的能力,学习的独立性,自觉性增强。
复习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教学效果分析本节课是在充分了解学情,研读课标,遵循复习课在巩固双基的同时,让每一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提升的原则设计的,通过学生课堂表现和课下作业的完成情况来看,效果也在自己的预料之中。
一、情景导入:本节课导入自然流畅,没有突兀的感觉,使学生不知不觉渐入佳境。
首先根据地方特色由牡丹花香给人的感觉引入化学变化,以火箭腾空为情景素材引出本节复习的知识脉络,在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回顾核心知识,加上水到渠成的板书设计,复习重点知识让学生了然于胸。
初中化学_化学计算专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导入:同学们都喜欢吃水果吗?你们对水果的价格有所了解吗?一个苹果的价格在2元,一个梨的价格在1.5元,一袋水果搭档包括10个红枣和8个桂圆,红枣0.5元一个,桂圆0.2元一个。
问:1、如果妈妈让你去买5个苹果和6个梨,你要付多少钱?2、买2个苹果和一袋水果搭档需要多少钱?3、买5袋水果搭档是多少钱?同学们会在简单的问题中表现得沸沸扬扬,要求他们应用正确的计算过程得出结果。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游刃有余的去解决身边的一些小事,如果遇到了需要帮助的分子和原子,你能帮他们解决他们自身的问题吗?什么问题呢?比如,他们不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他们中的成员谁比较重要,他们中的成员的比例分别是多少等等。
首先我们帮他们解决第一个问题:分子到底有多重?师:如果想要知道分子的质量,首先需要知道谁的质量?生:原子师:原子的质量怎么得知?生:在元素周期表里师:谁愿意帮我们算出水分子的质量。
学生通过刚才导入中的问题1会自己写出H2O质量的计算过程,以及Al2(SO4)3、2CO2的计算过程。
通过探究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过程,让学生说出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是什么。
在对知识点的理解基础上,让学生展开对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师:我们解决了相对分子质量的问题后,组成这种物质的元素之间开始争论不休,他们认为自己占有核心质量,为了帮他们解决这个问题,你们觉得应该怎么做?生:帮他们算出质量比,看谁占的比例大。
师:如何计算他们的比值呢?比如H2O中H元素和O元素的质量比?此时,要求学生自己探究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并说明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不能忽略不计。
待学生写完以后,教师对解题格式要加以修正。
物质中有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时,比如H2SO4中各元素质量比如何计算?当物质由原子团组成时,NH4NO3中各元素质量比如何计算?学生会在H2O的计算基础上思考,并很快得出结论。
师:你们能说出这几种物质中那种元素所占比例最大吗?数值是多少吗?可以用百分比来表示吗?生:可以学生探究完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就很清楚物质中元素的比重谁大谁小,紧接着让学生计算出各元素的含量(百分比),思路就很清晰。
初中化学_第五单元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 知识与技能1.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的计算。
2.进一步认识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3.掌握解题格式,培养解化学计算题的能力。
(二) 过程和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学习正确的解题格式。
2.知道化学方程式所表现的量均为纯物质的质量关系。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定量研究与化学发展的重要作用,感悟化学学习的重要性。
2.在进行计算的过程中,让学生形成一种辩证的思想。
3.了解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践中的意义,学会科学地利用能源。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计算另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2.难点:对于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理解,解题格式的规范化。
三.教学准备“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课件四.教学过程学生填表,回答。
【提出问题】不管参加反应的反应物或者反应生成的生成物的质量是多少,各反应物及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一样吗?【学生】一样!【提出问题】若参加反应的水的质量是10克,产生氢气的质量是多少?学生讨论,代表回答:可以根据质量比列比例式。
【趁热打铁】若要产生10克氧气,需要水的质量是多少?学生回答:设未知数,列比例式。
【阅读例题1】根据提纲阅读例题1,回答课件上给出的问题:1.步骤(1)设未知量时,x后面是否带单位(g)?2.书写化学方程式需要注意什么问题?3.步骤(3)中的“相关物质”是指什么物质?化学计量数与相对分子质量的乘积以及已知量、未知量标在什么位置?后面带单位g吗?4. 步骤(4)中列的比例式是什么(等式两边分别是谁比谁)?【学生讨论】代表回答。
【师生总结】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步骤:设、写、标、列、解、答。
【教师强调】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注意事项。
三要:步骤要完整(设、写、标、列、解、答),格式要规范,单位要注意。
三准确:准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准确找出相关物质(已知量、未知量),准确进行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列式、求解)。
【阅读例题2】如何根据信息书写化学方程式?如何寻找相关物质?如何根据生成物的质量求反应物的质量?【学生讨论】代表回答,师生共同总结。
初中化学_化学计算—有关化学反应的计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学情分析:计算题一直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弱项,计算步骤和基本原理不懂,答题的思路和步骤需要进一步的规范,基本思路需要进一步的梳理。
因此,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设置课前调研、课堂交流、课后讨论等手段引导学生有重点地、主动地完善自己的认识。
从思路到规范都需要加强。
效果分析:这一节课,成功之处在于老师能和学生相沟通,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达到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明确,符合《新课程标准》,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处处设置情境,设疑问,让学生激发兴趣,合作探究,从学生经验出发、在真实情景中学习,尽可能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多次的感知、体会和应用,逐步形成和掌握知识。
让学生理解人们怎样运用化学知识,体验到知识学习的愉悦和学习的价值。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组合应用,优化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有效帮助,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答题思路得到了进一步的梳理,变得更加清晰,规范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得分能力显著提高教材分析(1)主要知识内容:①质量守恒定律;②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2)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专题是学习化学的必备工具,初中化学中占有重要地位,:①根据化学反应推断确定物质的元素组成;②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或驳斥伪科学;③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相关的计算;④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等。
预测今后中考将会更加关注考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如设计探究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等;有关化学方程式知识的命题将会朝着考查考生的社会生产、生活的实践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方面发展,如结合最新科技成果,根据所给信息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结合表格数据分析、图象分析等进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课堂在线测试]+学案分类训练的形式淄博05—10六年中考化学计算题(2010年淄博中考6、(6分))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他将金属汞放在密闭的容器里煅烧,煅烧后的立刻打开容器盖进行称量,得出的结论是物质的质量增加了。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专题复习教学反思
九年级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专题复习教学反思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我们在上学期第五单元就开始学了,那个时候我们学得比较简单,题目大多都会直接告诉我们已知量和未知量,直接按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步骤来计算就行了,后面在每个单元的学习中,都会有和本单元相关的计算题,现在我们已经学完了整个初中阶段要学的化学知识,每次的模拟考试最后那道计算题都是综合性比较强的,所以这一节课的目的就是让同学们学会如何来分析综合性比较强的计算题,如何从题目中找出正确的数据来进行计算。
我们这一届的学生基础比较差,所以在选题的时候先选了一道很简单的题,让同学们给自己找点信心,然后难度逐渐增大,由不纯物质的计算题到表格型计算题再到图像型计算题,上这节课之前我考虑到可能讲不完,在上课之前就把导学案发下去了,布置下去叫他们去做导学案上的题,个别同学能够完成,但还是大部分的同学不会做,在上课的时候,叫他们做的时候,我在教室里面走一圈,有些同学是做好的,而且作对,但有些同学做了,没对,有些同学根本完全不会,所以在上课的时候要顾及到好的同学,也要顾及到不会的同学,在上课的时候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每一组的成员既有学的比较好的同学,又有不会的同学,会的同学可以跟不会做的同学讲解,在讲解的时候,不会的同学要会,会的同学在讲解的时候,要更进一步的理解题目,进一步的提高自己,讨论完之后,我在来做个总结,讲解一下题目,这样所有同学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升。
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确实比较好,通过这种方式比老师单纯的讲效果好很多,大部分同学都能够理解题目的意思,并且能够懂,会做!
上完这节课,自己的感觉良好,大部分同学对这一题型在解题步骤、解题思路掌握了,不足的地方就是时间没把握好,还有道图像型计算题没讲,只能留到下节课再讲了。
初中化学_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专题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专题复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熟练掌握解题格式,培养解计算题的能力。
通过复习让学生对计算题的基本类型能正确分类,并把握解题思路,熟练的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进行分析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具体例题的计算,培养学生进行化学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复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善于观察、会抓关键、找思路,培养良好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根据方程式计算的完整的步骤。
难点:文字叙述型、坐标型、表格型、实验型计算题的定位和解题关键点的把握【教学过程】一、基础知识梳理知识点一: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及格式1.设2.写3. 根据化学方程式把各物质的质量比列在相应化学式的下面;关把题中的已知条件和待求的未知量列在相应物质的化学式下面.4.列:比例式求解;5.答 . 知识点二:要点诠释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注意的问题:1.计算过程必须规范,步骤可概括为“一设、二写、三列、四解、五答”。
2.设未知数X时,不能在X后面带上单位。
3.只写出已知条件和未知量相关的物质的质量比。
4.计算过程中已知量一定要带上单位。
5.一定要将化学方程式配平后才能进行化学计算。
6.计算出的结果一定要带上单位。
7.不纯物质的质量不能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二、万变不离其宗(一)杂质型:(1)小红想利用10g碳酸钙与足量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最多能制得二氧化碳多少克?(2)同学们正准备开始实验时,突然发现石灰石的标签上标有含杂质20%的字样(杂质不参加反应)。
如果按小红称量石灰石10g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可制取二氧化碳多少克?(二)图像型:同学们想通过实验验证标签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否准确,在烧杯中加入石灰石粉末20.0g后,再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反应后测得烧杯连同药品的总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
烧杯连同药品的起始总质量为220.0g (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熟练掌握解题格式,培养解计算题的能力。
通过复习让学生对计算题的基本类型能正确分类,并把握解题思路,熟练的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进行分析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具体例题的计算,培养学生进行化学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复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善于观察、会抓关键、找思路,培养良好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根据方程式计算的完整的步骤。
难点:文字叙述型、坐标型、表格型、实验型计算题的定位和解题关键点的把握【教学过程】
一、基础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及格式
1.设
2.写
3. 根据化学方程式把各物质的质量比列在相应化学式的下面;
关把题中的已知条件和待求的未知量列在相应物质的化学式下面.
4.列:比例式求解;
5.答 . 知识点二:要点诠释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注意的问题:
1.计算过程必须规范,步骤可概括为“一设、二写、三列、四解、五答”。
2.设未知数X时,不能在X后面带上单位。
3.只写出已知条件和未知量相关的物质的质量比。
4.计算过程中已知量一定要带上单位。
5.一定要将化学方程式配平后才能进行化学计算。
6.计算出的结果一定要带上单位。
7.不纯物质的质量不能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二、万变不离其宗
(一)杂质型:
(1)小红想利用10g碳酸钙与足量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最多能制得二氧化碳多少克?
(2)同学们正准备开始实验时,突然发现石灰石的标签上标有含杂质20%的字样(杂质不参加反应)。
如果按小红称量石灰石10g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可制取
二氧化碳多少克?
(二)图像型:
同学们想通过实验验证标签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否准确,在烧杯
中加入石灰石粉末20.0g后,再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反
应后测得烧杯连同药品的总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
烧杯连同药品的起始总质量为220.0g (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
酸反应) 。
试计算出原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三)表格型
同学们商量各自采用不同的方法再次来测定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小芳利用该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进行了三次实验,完全反应后所得相关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实验中误差忽略不计)。
计算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实验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所取石灰石的质量/g 12.5 12.5 15
所用稀盐酸的质量/g 100 50 50
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g 4.4 4.4 4.4
(四)实验型:
小刚的方法则是:取石灰石样品1.25g与稀盐酸反应,完全反应后根据反应生成
的CO
2质量求出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
(CO
2
的密度为1.964g/L)下图为该方案的
实验装置:
三、体验中考
(2013中考)某兴趣小组为测定实验室中一瓶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实验测得相关数据如下图所示
(1)二氧化锰在反应中的作用是______.
(2)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
(3) 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精确到0.1%).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专题复习》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学习书写化学方程式已经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正确表示化学反应,在此基础上学习化学方程式的应用——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显得水到渠成,学生能够认识到反应物和生产物之间的质量比是不变的,利用各物质间的质量比就可以进行简单的计算。
此外,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要注意使学生加深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和使用化学方程式,要强调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书写格式,及时检查纠正不规范的书写。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专题复习》效果分析
整节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了“以学定教,以生为本”的主题。
学习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还需努力优化教学过程,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
在挑战中考题环节,留给学生的时间不够充足,几个关键点的含义没有理清,节奏也较快,部分学生思维还没到位,各环节的教学时间分配还需改进。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专题复习》教材分析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鲁教版的初三、初四化学计算的重要基础内容。
在中考中占有很重要的作用,对以后的学习也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是建立在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及其意义的基础上依据反应物和生成物间的质量比来进行的,能使学生从量的方面加深理解物质及其变化,是化学中定量研究的真正体现和具体应用,也是化学计算的重要组成。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专题复习》评测练习
1、为测定某黄铜样品中锌的含量,某同学称取20g黄铜(铜和锌的合金)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共消耗100g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请计算:
(1)该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
(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0.1%)。
2、将Na
2CO
3
和NaCl固体混合物22.3g放入烧杯中,加入182.1g稀盐酸恰好完
全反应.待没有气泡溢出后,称量烧杯中剩余物质总质量为200g.请计算:(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____ ;
(2)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向10g硫酸钠溶液中不断滴加氯化钡溶液,加入氯化钡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完成以下问题:
(1)生成沉淀的质量是_________ g;
(2)恰好完全反应时过滤,计算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专题复习》课后反思这节课是在学生理解化学概念的内涵,即理解化学方程式含义的基础上,根
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相关计算。
教学过程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请学生板演,交流解题方法,将学习过程展示出来,并由其他学生纠错,师生共同归纳解题步骤和一般方法,课堂气氛活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练习设计时,注重层次性,从易到难,引导学生如何从各种已知量的呈现方式中,获取有效数据进行计算。
通过引导将化学知识和数理思维相互融合,更好地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化学学习思维习惯和思维品质。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专题复习》课标分析
初中化学中,计算是一项很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最基础的教学内容之一。
提高学生的化学计算能力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一环,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
本节课主要复习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要求学生在理解化学方程式含义的基础上,能够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相关计算,并强调解题步骤的规范化。
围绕“以学定教,以生为本”的主题,通过归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间接呈现已知量的方式,引导学生如何获取有效数据,逐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