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及神经
人体解剖生理学08第4章 神经和肌肉
![人体解剖生理学08第4章 神经和肌肉](https://img.taocdn.com/s3/m/1fe60ffb0242a8956bece4cb.png)
反应
兴奋
刺激
反应
内在 特性
一、刺激与反应
刺激:能为人体所感受而产生反应的环境变 化。
种类:物理性刺激 化学性刺激 生物性刺激 社会心理性刺激
反应:由刺激而引起的机体细胞、组织、器 官或整体的活动状态的改变。 不同组织对刺激的反应速度差异很大。(see and memory) 其本质是:兴奋和抑制(动作电位 的产生)
(二)兴奋和抑制
兴奋和抑制:是反应具有的两种最基本的表现形式。
神经和肌肉等组织,受到有效刺激后在细胞膜上可以产生 一种快速的、可传导的电位波动,这称之为冲动 (impulse)。 生理学上把活组织因受到刺激而产生电冲动的反应称为兴 奋(excitation)。
如果受到刺激后组织的生理活动由原来的显著活动 状态转为相对静止状态、或者活动由强变弱,则称 为抑制(inhibition)。 抑制是组织不再活动? No!是兴奋程度的减弱。
RP: -90mV
极化
复极化
神经纤维
-100mV
超极化
二、动作电位
(一)动作电位的概念
当细胞受到一个有效刺激之后,其膜电位会在静息电位 的基础上发生一次可以沿着细胞膜快速传导的一过性的 电位波动,这种发生在细胞膜上的电波称为动作电位。 特点: 动作电位是细胞受刺激后处于兴奋状态的标志,脉冲式 产生。 动作电位是电位连续快速变化的过程,有 “全或无” 现象 动作电位一经产生便会沿着细胞膜向四周快速传播,呈 现不衰减性传导。
兴奋(Excitatory)
a b c d
兴奋(Excitatory
抑制(Inhibitory)
运动学七膝肌肉和神经支配
![运动学七膝肌肉和神经支配](https://img.taocdn.com/s3/m/8e739c0433d4b14e842468d4.png)
三、肌肉和神经支配
包绕膝关节的肌有:股四头肌、缝匠肌、
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股薄肌和腓肠
肌等等。
三、肌肉和神经支配
伸膝关节的肌有:股四头肌等。
屈膝关节的肌有: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 肌、
腓肠肌和股薄肌等。
内旋膝关节的肌有:缝匠肌、半腱肌、半膜 肌、
三、肌肉和神经支配
作用于膝关节的双关节肌
1.跨越髋关节和膝 关节的肌肉:股直 肌、缝匠肌、股薄 肌、半腱肌、半膜 肌、股二头肌长头 和阔筋膜张肌的髂 胫束。
2.跨过膝关节和踝 关常的作用 是用来克服一个关 节来自重力或全体 肌肉收缩的阻力。
三、肌肉和神经支配
1. 结合伸髋的屈膝 2. 结合屈髋的伸膝 3. 结合屈髋的屈膝 4. 结合伸髋的伸膝 5. 结合踝跖屈的屈膝 6. 结合踝跖屈的伸膝
膝部双关节肌的 运动组合
头等。
股薄肌、腓肠肌的内侧
三、肌肉和神经支配
多关节肌:跨过一个关节的肌叫单 关节肌,跨过两个或两个以上关节的肌叫 多关节肌。跨过两个关节的肌还可叫双关 节肌。
主动不足:多关节肌作为原动肌工作时, 其肌力充分作用于一个关节后,就不能再 充分作用于其他关节,这种现象叫多关节 的“主动不足”。
被动不足:多关节肌作为对抗肌工作时,
肌肉起止点、作用及神经支配表(最强整合)
![肌肉起止点、作用及神经支配表(最强整合)](https://img.taocdn.com/s3/m/2301330c581b6bd97f19eaf4.png)
面肌额肌帽状腱膜眉部皮肤提眉,下牵皮肤面神经颞支枕肌上项线帽状腱膜后牵皮肤面神经耳支眼轮匝肌环绕睑裂周围闭合睑裂面神经颞支、颧支口轮匝肌环绕口裂周围闭合口裂面神经颊支、下颌缘支提上唇肌上唇上方的骨面口角或唇的皮肤等提口角与上唇面神经提口角肌颧肌降口角肌下唇下方下颌骨前面降口角与下唇降下唇肌颊肌面颊深层使唇颊贴紧牙齿,帮助咀嚼和吸吮,牵口角向外侧咀嚼肌咬肌颧弓下颌骨的咬肌粗隆上提下颌(闭口)三叉神经咬肌神经颞肌颞窝下颌骨冠突三叉神经颞深神经翼内肌翼窝下颌骨内面的翼肌粗隆三叉神经翼内肌神经翼外肌翼突外侧面下颌颈、颞下颌关节的关节盘等处两侧收缩拉下颌向前(张口),单侧收缩拉下颌骨向对侧三叉神经翼外肌神经颈肌的起止点、作用和神经支配肌群肌名起点止点主要作用神经支配颈浅肌颈外侧肌颈阔肌三角肌、胸大肌筋膜口角紧张颈部皮肤面神经胸锁乳突肌胸骨柄、锁骨的胸骨端颞骨乳突一侧收缩使头向同侧侧屈,两侧收缩使头向后仰副神经颈前肌舌骨上肌群二腹肌前腹:下颌体后腹:乳突以中间腱附于舌骨体降下颌骨上提舌骨前腹:三叉神经后腹:面神经下颌舌骨肌下颌体内面舌骨体上提舌骨三叉神经茎突舌骨肌茎突舌骨上提舌骨面神经颏舌骨肌颏嵴舌骨上提舌骨第1颈神经前支肩胛舌骨肌与名称一致下降舌骨颈袢(C1~3)舌骨下肌群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甲状舌骨肌颈深肌外侧群前斜角肌颈椎横突第1肋上面上提第1~2肋助呼吸(C5~7)颈神经前支(C2~8)(C5~6)中斜角肌后斜角肌第2肋上面背浅肌斜方肌上项线、枕外隆凸、项韧带、第7颈椎和全部胸椎棘突锁骨外1/3、肩峰、肩胛冈拉肩胛骨向中线靠拢,上部纤维提肩胛骨,下部纤维降肩胛骨副神经背阔肌下6个胸椎棘突、全部腰椎棘突、骶正中嵴、髂嵴肱骨小结节嵴肩关节后伸、内收及旋内胸背神经(C6~8)肩胛提肌上位颈椎横突肩胛骨上角上提肩胛骨肩胛背神经(C2~6)菱形肌下位颈椎和上位胸椎棘突肩胛骨内侧缘上提和内牵肩胛骨背深肌竖脊肌骶骨背面及其附近、下位椎骨的棘突、横突、肋骨等上位椎骨的棘突、横突,肋骨、枕骨及颞骨乳突伸脊柱、仰头脊神经后支(C1~L1)夹肌项韧带下部、第7颈椎和上部胸椎棘突颞骨乳突和第1~3颈椎横突单侧收缩使头转向同侧,两侧收缩使头后仰颈神经后支(C2~5)胸肌和膈肌的起止点、作用和神经支配肌群肌名起点止点主要作用神经支配胸上肢肌胸大肌锁骨内侧半、胸骨、第1~6肋软骨肱骨大结节内收、旋内及屈肩关节胸外侧神经(C5~T1)胸内侧神经胸小肌第3~5肋骨肩胛骨喙突拉肩胛骨向前下胸内侧神经(C7~T1)前锯肌第1~8或9肋骨肩胛骨内侧缘及下角拉肩胛骨向前胸长神经(C5~7)胸固有肌肋间外肌上位肋骨下缘下位肋骨上缘提肋助呼吸肋间神经(T1~11)肋间内肌下位肋骨上缘上位肋骨下缘降肋助呼吸胸横肌肋骨内面下部第2~6肋的内面拉肋向下助呼吸肋间神经(T3~6)膈肌胸骨部肋部腰部见图后面第7~12肋内面第2~3腰椎体前面中心腱膈穹窿下降,扩大胸腔助呼吸,增加腹压膈神经(C3~5)腹肌的起止点、作用和神经支配肌群肌名起点止点主要作用神经支配前外侧群腹直肌耻骨联合与耻骨嵴胸骨剑突,第5~7肋骨软骨脊柱前屈,增加腹压肋间神经腹外斜肌下8肋外面白线、髂嵴、腹股沟韧带增加腹压,脊柱前屈、侧屈、旋转肋间神经;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腹内斜肌胸腰筋膜髂嵴、腹股沟韧带白线腹横肌下6肋内面、胸腰筋膜、髂嵴、腹股沟韧带白线后群腰方肌髂嵴第12肋、第1~4腰椎横突降第12肋,脊柱腰部侧屈腰神经前支(T12~L3)浅层三角肌锁骨外1/3、肩峰、肩胛冈肱骨三角肌粗隆肩关节外展、前屈、后伸、旋内(前部肌束)和旋外(后部肌束)腋神经(C4~6)深层冈上肌肩胛骨冈上窝肱骨大结节上部肩关节外展肩胛上神经(C5~6)冈下肌肩胛骨冈下窝肱骨大结节中部肩关节旋外小圆肌肩胛骨外侧缘背面肱骨大结节下部腋神经(C5)大圆肌肩胛骨下角背面肱骨小结节嵴肩关节内收、旋内、后伸肩胛下神经(C5~7)肩胛下肌肩胛下窝肱骨小结节肩关节内收和旋内臂肌的起止点、作用和神经支配肌群肌名起点止点主要作用神经支配前群肱二头肌长头:肩胛骨盂上结节短头:肩胛骨喙突桡骨粗隆屈肘关节、前臂旋后肌皮神经(C5~7)喙肱肌肩胛骨喙突肱骨中部内侧缘肩关节屈、内收肱肌肱骨体下半前面尺骨粗隆屈肘关节后群肱三头肌长头:肩胛骨盂下结节内侧头:桡神经沟内下方的骨面外侧头:桡神经沟外上方的骨面尺骨鹰嘴伸肘关节,助肩关节伸及内收(长头)桡神经(C6~8)前臂肌的起止点、作用和神经支配(下一页)手肌的起止点、作用和神经支配肌群肌名起点止点主要作用神经支配外侧群拇短展肌屈肌支持带拇指近节指骨底外展拇指正中神经(C6~7)拇短屈肌屈肌支持带、大多角骨屈拇指近节指骨拇对掌肌第1掌骨拇指对掌拇收肌屈肌支持带、头状骨、和第3掌骨拇指近节指骨内收拇指、屈拇指近节指骨尺神经(C8)内侧群小指展肌屈肌支持带及豌豆骨小指近节指骨外展小指尺神经深支(C8)小指短屈肌钩骨、屈肌支持带屈小指小指对掌肌第5掌骨内侧小指对掌中间群蚓状肌指深屈肌腱桡侧第2~5指的指背腱膜屈掌指关节、伸指骨间关节正中神经(C6~7)、尺神经深支(C8)骨间掌侧肌第2掌骨内侧和第4、5掌骨外侧面第2、4、5指近节指骨底和指背腱膜第2、4、5指内收,屈掌指关节、伸指骨间关节尺神经深支(C8)骨间背侧肌第1~5掌骨对缘第2~4指近节指骨和指背腱膜第2、3、4指外展,屈掌指关节、伸指骨间关节前群第一层肱桡肌肱骨外上髁上方桡骨茎突屈肘关节桡神经(C6~7)旋前圆肌肱骨内上髁、前臂深筋膜桡骨中部外侧面屈肘、前臂旋前正中神经(C6~7)桡侧腕屈肌第2掌骨底屈肘、屈腕、腕外展掌长肌掌腱膜屈腕、紧张掌腱膜尺侧腕屈肌豌豆骨屈腕、腕内收尺神经(C8~T1)第二层指浅屈肌肱骨内上髁,尺、桡骨前面第2~5指中节指骨两侧屈肘、屈腕、屈掌指关节和近侧指间关节正中神经(C6~T1)第三层指深屈肌尺骨及骨间膜前面第2~5指远节指骨底屈腕、屈2~5指骨间关节和掌指关节正中神经(C6~T1)尺神经(C8~T1)拇长屈肌桡骨及骨间膜前面拇指远节指骨底屈腕、屈拇指的掌指和指骨间关节正中神经(C6~T1)第四层旋前方肌尺骨远端前面桡骨远端掌面前臂旋前后群浅层桡侧腕长伸肌肱骨外上髁第2掌骨底背面伸腕、腕外展桡神经(C6~8)桡侧腕短伸肌第3掌骨底背面指伸肌第2~5指中节、远节指骨底背面(指背腱膜)伸腕、伸指小指伸肌小指中节、远节指骨底背面伸小指尺侧腕伸肌第5掌骨底背面伸腕,腕内收深层旋后肌肱骨外上髁、尺骨上端桡骨上端前面前臂旋后、伸肘拇长展肌桡、尺骨背面骨间膜背面第1掌骨底拇指外展拇短伸肌拇指近节指骨底背面伸拇指拇长伸肌拇指远节指骨底背面示指伸肌示指指背腱膜伸示指前群髂腰肌髂肌髂窝股骨小转子髋关节前屈和外旋,下肢固定时,使躯干和骨盆前屈腰丛神经(L1~4)腰大肌腰椎体侧面和横突阔筋膜张肌髂前上棘经髂胫束至胫骨外侧髁紧张阔筋膜并屈髋关节臀上神经(L4~S1)后群浅层臀大肌髂骨翼外面和骶骨背面臀肌粗隆及髂胫束髋关节伸及外旋臀下神经(L4~S5)中层臀中肌髂骨翼外面股骨大转子髋关节外展、旋内(前部肌束)和外旋(后部肌束)臀上神经(L4~S5)梨状肌骶骨前面骶前孔外侧髋关节外展、外旋梨状肌神经(S1~2)闭孔内肌闭孔膜内面及其周围骨面股骨转子窝髋关节外旋骶丛分支(L5~S2)(L4~S2)股方肌坐骨结节转子间嵴深层臀小肌髂骨翼外面股骨大转子髋关节外展、旋内(前部肌束)和外旋(后部肌束)臀上神经(L4~S1)闭孔外肌闭孔膜外面及其周围骨面股骨转子窝髋关节外旋闭孔神经(L2~S5)大腿肌的起止点、作用和神经支配肌群肌名起点止点主要作用神经支配前群缝匠肌髂前上棘胫骨上端的内侧面屈髋关节、屈膝关节、使已屈的膝关节旋内股神经(L2~3)(L2~4)股四头肌股直肌:髂前下棘、髋臼上缘股内侧肌:股骨粗线内侧唇股中间肌:股骨体的前面股外侧肌:股骨粗线外侧唇经髌骨及髌韧带止于胫骨粗隆屈髋关节、伸膝关节内侧群浅层耻骨肌耻骨支、坐骨支前面股骨耻骨肌线髋关节内收、旋外闭孔神经(L2~3)长收肌股骨粗线股神经及闭孔神经(L2~4)股薄肌胫骨上端内侧面闭孔神经(L2~3)深层短收肌股骨粗线大收肌耻骨支、坐骨支、坐骨结节股骨粗线和收肌结节闭孔神经(L2~3)坐骨神经内侧分支后群股二头肌长头:坐骨结节短头:股骨粗线腓骨头伸髋关节、屈膝关节并微旋外坐骨神经(L4~S2)半腱肌坐骨结节胫骨上端内侧面伸髋关节、屈膝关节并微旋内半膜肌胫骨内侧髁后面前群胫骨前肌胫腓骨上端、骨间膜前面内侧楔骨内侧面、第1跖骨底足背屈、内翻腓深神经(L4~S2)踇长伸肌踇趾远节趾骨底足背屈、伸踇趾趾长伸肌第2~5趾趾背腱膜,止于第5跖骨底者为第3腓肠肌伸第2~5趾、足背屈外侧群腓骨长肌腓骨外侧内侧楔骨、第1跖骨底足跖屈、外翻腓浅神经(L5~S1)腓骨短肌第5跖骨粗隆后群浅层腓肠肌内侧头:股骨内上髁外侧头:股骨外上髁跟骨结节屈膝关节、足跖屈胫神经(L4~S3)比目鱼肌胫腓骨上端足跖屈腘肌股骨外侧髁的外侧份胫骨比目鱼肌线以上骨面屈膝、小腿旋内深层趾长屈肌胫腓骨后面及骨间膜第2~5趾远节趾骨底足跖屈、屈第2~5趾骨胫骨后肌足舟骨粗隆,内侧、中间和外侧楔骨足跖屈、内翻踇长屈肌踇趾远节趾骨屈踇趾、足跖屈足肌的起止点、作用和神经支配肌群肌名起点止点主要作用神经支配足背肌趾短伸肌跟骨前端的上面和外侧面第2~4趾近节趾骨底伸第2~4趾腓深神经(L4~S2)踇短伸肌踇趾近节趾骨底伸踇趾足底肌内侧群踇展肌跟骨、足舟骨踇趾近节跖骨底外展踇趾足底内侧神经(L4~5)踇短屈肌内侧楔骨屈踇趾踇收肌第234跖骨底面内收和屈踇趾外侧群小趾展肌跟骨小趾近节趾骨底屈和外展小趾足底外侧神经(S1~S2)小趾短屈肌第5跖骨底屈小趾中间群趾短屈肌跟骨第2~5中节趾骨屈第2~5趾足底内侧神经(L4~S2)足底方肌跟骨趾长屈肌腱足底外侧神经(L4~S2)蚓状肌趾长屈肌腱趾背腱膜屈跖趾关节、伸趾骨间关节足底内、外侧神经(L4~S2)骨间足底肌第3~5跖骨内侧半第3~5近节趾骨底和趾背腱膜内收第3~5趾足底外侧神经(S1~S2)骨间背侧肌跖骨相对缘踇第2~4近节趾骨底和趾背腱膜外展第2~4趾。
人体的肌肉是如何通过神经控制的
![人体的肌肉是如何通过神经控制的](https://img.taocdn.com/s3/m/3f6649a2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15.png)
人体的肌肉是如何通过神经控制的肌肉对于人体的运动和姿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肌肉的收缩和放松是通过神经系统的控制来实现的。
在本文中,将探讨人体肌肉是如何通过神经控制的机制。
一、神经系统简介神经系统是人体的控制中枢,由大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组成。
它负责接收和传递各种信息,并对身体的肌肉、腺体和其他组织器官发出指令。
二、肌肉与神经的连接肌肉与神经通过神经-肌肉接头(神经肌肉连接点)相连接。
神经系统通过神经元将指令传输到神经肌肉接头,从而控制肌肉的运动。
三、神经冲动的传导当神经系统发出指令时,神经冲动从大脑或脊髓的神经元沿着神经纤维传导到肌肉。
神经冲动是一种电信号,它在神经纤维中传递,直到到达神经肌肉接头。
四、神经肌肉接头神经肌肉接头是神经纤维与肌肉纤维之间的连接点。
它包括神经终端(神经纤维的末端)和肌肉纤维上的突触凹(神经肌肉接收位点)。
神经冲动到达神经肌肉接头后,释放出神经递质,将信号传递给肌肉纤维。
五、神经递质的作用神经递质是指神经冲动传递到神经肌肉接头时释放的化学物质。
常见的神经递质包括乙酰胆碱和儿茶酚胺。
神经递质与肌肉纤维上的突触凹结合后,导致肌肉纤维的收缩。
六、肌肉收缩的过程当神经冲动到达神经肌肉接头并释放出神经递质后,神经递质与突触凹结合,导致肌肉纤维收缩。
这是通过刺激肌肉纤维上的肌动蛋白和肌钙蛋白相互作用来实现的。
肌动蛋白的收缩将导致肌肉纤维的缩短,从而使整个肌肉收缩。
七、肌肉放松的过程当神经冲动停止时,神经递质的释放也停止。
这时,肌肉纤维上的突触凹与神经递质分离,使肌动蛋白和肌钙蛋白分离,从而使肌肉纤维恢复到原来的伸长状态。
八、肌肉的协调运动人体的肌肉通过神经系统的控制实现精确和协调的运动。
例如,当我们打开书本时,手臂和手指的肌肉需要相互协调以完成这个动作。
这是通过神经系统将指令传递到各个相关的肌肉群来实现的。
结论人体的肌肉是通过神经系统的精确调度和控制来实现运动和姿势的变化。
神经冲动通过神经纤维传递到肌肉,神经递质的释放导致肌肉纤维的收缩,而停止神经冲动则使肌肉纤维放松。
第4章+神经肌肉
![第4章+神经肌肉](https://img.taocdn.com/s3/m/2de3363b0912a21614792989.png)
在一定意义上说,神经和肌肉的一般生理基本上可以阐 明机体活组织和细胞的某些主要生理特征。因此神经 肌肉的一般生理规律和理论具有比较普遍的意义。 譬如刺激与兴奋的理论,对于各种可兴奋细胞来说基本 上是相通的;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是整个神经系统 传递信息活动的基础;神经肌肉的电学研究是全部电 生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传递过 程是化学性突触传递信息的典型代表;骨骼肌的收缩
三、刺激引起细胞兴奋的条件
(一)组织细胞的机能状态
组织细胞兴奋性的维持和兴奋的引起都是以新陈代 谢为基础的,组织细胞新陈代谢的状况决定了它 们的机能状态,同样也决定了它们的兴奋性。 即使是同一组织细胞,它们的机能状态受到体内外 环境因子的变化影响而发生改变时,其兴奋性也 必然要随之发生改变。
(二)刺激的特征
理论,也基本上体现了心肌、平滑肌收缩时的基本特 征。
一、刺激的定义Biblioteka 分类(一)刺激 凡是能为机体所感知并引起机体发生反应的环境变化, 统称为刺激(stimulus)。刺激的本质是一种信息, 代表着某种环境因素的改变。 (二)刺激的分类 在神经肌肉标本上,给与一定强度的电流刺激神经干便 可使肌肉产生收缩。这是电刺激首先引起神经干兴奋, 兴奋传至肌肉才引起肌肉兴奋后再收缩的。作用于神 经干上的刺激,对于肌肉来说是间接的,称之为间接 刺激(indirect stimulus)。直接刺激肌肉引起收缩, 对于肌肉就属于直接刺激(direct stimulus)。
大腿肌肉的分群及其神经分配
![大腿肌肉的分群及其神经分配](https://img.taocdn.com/s3/m/8d241a00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e2.png)
大腿肌肉的分群及其神经分配
大腿肌肉可以分为前群、后群、内侧群和外侧群。
以下是这些肌肉群的神经支配:
1. 前群:主要包括缝匠肌和股四头肌,其神经支配为股神经。
2. 后群:主要包括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其神经支配为坐骨神经。
3. 内侧群:主要包括耻骨肌、股薄肌、长收肌、短收肌、大收肌,其神经支配为闭孔神经、股神经和坐骨神经。
4. 外侧群:主要包括髂胫束,其神经支配为臀大神经和臀中神经。
总之,大腿肌肉各群有不同的神经支配,这些支配对肌肉的协调和控制起着重要的作用。
如果您有任何关于肌肉或神经支配的问题,建议您咨询专业医生或理疗师。
人体各部肌肉所受神经支配
![人体各部肌肉所受神经支配](https://img.taocdn.com/s3/m/01f5a5a4700abb68a882fb55.png)
.人体各部肌肉所受神经支配第一部分头颈背部肌群第一节浅层肌:起自枕外隆凸、上项线内侧,颈一至胸十二棘突,项韧带;止于锁骨外三分之斜方肌:1.一,肩峰、肩胛岗上缘;功能:璇颈(对侧),旋肩,转肩胛骨,肩胛内收。
神经支配:副神经(传出支),颈三至四神经前支。
血管供应:颈横动脉。
(单,旋颈胸骨内侧部,至于颞骨乳突。
功能:屈颈(双侧)2 .胸锁乳突肌:起自胸骨柄、侧),神经支配点:副神经,颈二至三神经前支。
血管供应:枕动脉,甲状腺上动脉。
颈前外侧肌第二节(对,转颈起自颈三至六横突前结节止于第一肋骨。
功能:颈部侧曲(同侧)1 .前斜角肌:侧),屈颈(双侧)。
神经支配:颈五至七神经前支。
血管供应:甲状腺下动脉。
:起自颈二至六横突,至于第一肋骨(前斜角肌之后)。
功能:同前斜角肌。
中斜角肌2 .神经支配点:颈二至八神经前支。
血管供应:颈升动脉。
中斜角肌。
神经支配:同前、后斜角肌:起自颈五至七横突后结节止于第二肋骨。
功能:3 .颈五至八神经前支。
血管供应:颈升动脉。
枕下肌第三节:起自寰椎横突,至于枕骨粗隆下的上项线。
功能:头部后伸(双侧),头向头上斜肌1 .对侧屈(单侧)。
神经支配:颈一神经后支(枕下神经)。
血管供应:枕动脉肌支。
:起自枢椎棘突,止于寰椎横突。
功能:头向后侧旋转。
神经支配:颈一神经头下斜肌2 .后支(枕下神经)。
血管供应:枕动脉肌支。
:起自枢椎棘突,止于枕骨上项线。
功能:头部后仰(双侧)头向同侧旋转3 .头后大直肌(单侧)。
神经支配:颈一神经后支。
血管供应:枕动脉肌支。
:起自寰椎后结节,止于枕骨上项线。
功能:头向后仰(两侧)。
神经支配:4 .头后小直肌颈一神经后支。
血管供应:枕动脉肌支。
深层肌第四节:起自项韧带下份颈三至胸四棘突,止于下项线、乳突。
功能:头部后仰(两侧).头夹肌1同侧转颈(单侧)。
神经支配:相应脊神经后支。
血管供应:主动脉肌支。
头向后仰(单侧),:起自颈三至胸六棘突,止于颈二至四横突后结节。
全身肌肉起止点、作用及神经支配表总结一览
![全身肌肉起止点、作用及神经支配表总结一览](https://img.taocdn.com/s3/m/ab7e1b45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d2.png)
全身肌肉起止点、作用及神经支配表总结一览头肌的起止点、作用和神经支配肌群肌名起点全身肌肉起止点、作用及神经支配表止点主要作用神经支配额肌帽状腱膜眉部皮肤帽状腱膜提眉,下牵皮肤后牵皮肤面神经颞支枕肌上项线面神经耳支眼轮匝肌环绕睑裂周围闭合睑裂闭合口裂面神经颞支、颧支口轮匝肌环绕口裂周围面神经颊支、下颌缘支提上唇肌面肌提口角肌上唇上方的骨面提口角与上唇颧肌口角或唇的皮肤等面神经降口角肌下唇下方下颌骨前面降下唇肌降口角与下唇颊肌面颊深层使唇颊贴紧牙齿,帮助咀嚼和吸吮,牵口角向外侧咬肌颧弓下颌骨的咬肌粗隆三叉神经咬肌神经颞肌颞窝下颌骨冠突隆咀嚼肌翼内肌翼窝下颌骨内面的翼肌粗上提下颌(闭口)三叉神经颞深神经三叉神经翼内肌神经翼外肌翼突外侧面下颌颈、颞下颌关节的关节盘等处两侧收缩拉下颌向前(张口),三叉神经翼外肌神经单侧收缩拉下颌骨向对侧颈肌的起止点、感化和神经安排止点吵嘴肌群肌名出发点首要感化神经安排颈阔肌三角肌、胸大肌筋膜紧张颈部皮肤一侧缩短使头向面神经颈浅肌颈外侧肌胸锁乳突肌胸骨柄、锁骨的胸骨端颞骨乳突以中间腱附于舌骨体同侧侧屈,两侧收副神经缩使头向后仰二腹肌前腹:下颌体后腹:乳突降下颌骨上提舌前腹:三叉神经后腹:面神经骨舌骨下颌舌骨肌下颌体内面舌骨体舌骨上提舌骨三叉神经面神经颈上肌群茎突舌骨肌茎突XXX上提舌骨前颏舌骨肌舌骨上提舌骨第1颈神经前支肌肩胛舌骨肌舌骨下肌群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与名称一致下降舌骨颈袢(C1~3)甲状舌骨肌颈深肌外侧群前斜角肌中斜角肌颈椎横突第1肋上面上提第1~2肋助呼吸C5~7)颈神经前支(C2~8)后斜角肌第2肋上面(C5~6)材料收拾整顿:XXX2008级中医学五年制背肌的起止点、感化和神经安排出发点肌群肌名全身肌肉起止点、作用及神经支配表止点首要感化神经安排斜方肌第7颈椎和所有胸椎棘突拉肩胛骨向中线靠拢。
XXX上部纤维提肩胛骨,下副神经部纤维降肩胛骨背浅肌背阔肌下6个胸椎棘突、所有腰椎棘突、骶正中嵴、髂嵴肱骨小结节嵴肩枢纽后伸、内收及旋内胸背神经(C6~8)XXX上位颈椎横突肩胛骨上角上提肩胛骨菱形肌下位颈椎和上位胸椎棘突肩胛骨内侧缘上提和内牵肩胛骨肩胛背神经(C2~6)背深肌竖脊肌骶骨背面及其附近、下位椎骨的棘突、横突、肋骨等上位椎骨的棘突、及颞骨乳突横突,肋骨、枕骨伸脊柱、抬头脊神经后支(C1~L1)夹肌项韧带下部、第7颈椎和上部颞骨乳突和第1~3单侧缩短使头转向同胸椎棘突颈椎横突侧,两侧收缩使头后仰颈神经后支(C2~5)胸肌和膈肌的起止点、作用和神经支配肌群肌名出发点止点首要感化神经安排胸大肌锁骨内侧半、胸骨、第1~6肋软骨第3~5肋骨肱骨大结节内收、旋内及屈肩胸外侧神经(C5~T1)枢纽胸上肢肌胸内侧神经胸小肌肩胛骨喙突拉肩胛骨向前下胸内侧神经(C7~T1)前锯肌肋间外肌第1~8或9肋骨上位肋骨下缘肩胛骨内侧缘及下角拉肩胛骨向前下位肋骨上缘胸长神经(C5~7)提肋助呼吸胸固有肌肋间内肌下位肋骨上缘上位肋骨下缘降肋助呼吸肋间神经(T1~11)胸横肌肋骨内面下部见图后面第7~12肋内面第2~3腰椎体前面第2~6肋的内面拉肋向下助呼吸肋间神经(T3~6)膈肌胸骨部中央腱膈穹窿降落,扩展腰部肋部胸腔助呼吸,增长膈神经(C3~5)腹压腹肌的起止点、感化和神经安排肌群肌名起点止点肋骨软骨首要感化压神经安排腹直肌耻骨联合与耻骨嵴胸骨剑突,第5~7脊柱前屈,增长腹肋间神经前外侧群腹外斜肌下8肋外面白线、髂嵴、腹股沟韧带腹内斜肌胸腰筋膜髂嵴、腹股沟韧带白线增长腹压,脊柱前屈、侧屈、旋转肋间神经;髂腹下神经;腹横肌下6肋内面、胸腰筋膜、髂嵴、腹股沟韧带白线髂腹股沟神经后群腰方肌髂嵴第12肋、第1~4腰椎横突降第12肋,脊柱腰部侧屈腰神经前支T12~L3)材料收拾整顿:XXX2008级中医学五年制上肢带肌的起止点、作用和神经支配肌群肌名起点满身肌肉起止点、感化及神经安排表止点首要感化神经安排浅层肩关节外展、前屈、后伸、旋内(前部肌束)和旋外腋神经(C4~6)后部肌束)冈上肌肩胛骨冈上窝肱骨大结节上部肩关节外展冈下肌小圆肌肩胛骨冈下窝肱骨大结节中部肩胛上神经(C5~6)深层肩胛骨外侧缘反面肱骨大结节下部肩枢纽旋外腋神经(C5)大圆肌肩胛骨下角背面肱骨小结节嵴肩关节内收、旋内、后伸肩胛下肌肩胛下窝肱骨小结节肩关节内收和旋内肩胛下神经(C5~7)臂肌的起止点、作用和神经支配肌群肌名起点止点主要作用神经支配前群肱二头肌长头:肩胛骨盂上结节短头:肩胛骨喙突桡骨粗隆屈肘关节、前臂旋后喙肱肌肩胛骨喙突肱骨中部内侧缘肩关节屈、内收肌皮神经(C5~7)肱肌肱骨体下半前面尺骨粗隆屈肘关节长头:肩胛骨盂下结节内侧头:桡神经沟内下方的骨面的骨面伸肘关节,助肩关节伸及内收(长头)后群肱三头肌尺骨鹰嘴桡神经(C6~8)外侧头:桡神经沟外上方前臂肌的起止点、作用和神经支配(下一页)手肌的起止点、作用和神经支配肌群肌名出发点止点首要感化神经安排拇短展肌屈肌支持带屈肌支持带、大多外侧群拇短屈肌拇指近节指骨底外展拇指屈拇指近节指骨正中神经(C6~7) 拇对掌肌角骨第1掌骨拇指对掌拇收肌屈肌撑持带、头状骨、和第3掌骨屈肌支持带及豌豆骨拇指近节指骨内收拇指、屈拇指近节指骨尺神经(C8)内侧群小指展肌小指近节指骨外展小指小指短屈肌小指对掌肌钩骨、屈肌支持带屈小指尺神经深支(C8)第5掌骨内侧小指对掌中间群蚓状肌指深屈肌腱桡侧第2~5指的指背腱屈掌指关节、伸指骨间关正中神经(C6~7)、膜节尺神经深支(C8)骨间掌侧肌第2掌骨内侧和第第2、4、5指近节第2、4、5指内收,屈掌4、5掌骨外侧面指骨底和指背腱膜指枢纽、伸指骨间枢纽骨间背侧肌第1~5掌骨对缘第2~4指近节指骨第2、3、4指外展,屈掌和指背腱膜尺神经深支(C8)指关节、伸指骨间关节材料收拾整顿:XXX2008级中医学五年制前臂肌的起止点、作用和神经支配肌群肌名出发点满身肌肉起止点、感化及神经安排表止点主要作用神经支配肱桡肌肱骨外上髁上方桡骨茎突屈肘枢纽桡神经(C6~7)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桡骨中部外侧面屈肘、前臂旋前肱骨内上髁、前臂深筋膜第层第2掌骨底屈肘、屈腕、腕外展正中神经(C6~7)一掌长肌掌腱膜屈腕、严重掌腱膜尺侧腕屈肌豌豆骨屈腕、腕内收尺神经(C8~T1)前第二层指浅屈肌肱骨内上髁,尺、桡骨屈肘、屈腕、屈掌第2~5指中节指骨两侧指关节和近侧指间关节群前面正中神经(C6~T1)第三指深屈肌尺骨及骨间膜前面屈腕、屈2~5指骨第2~5指远节指骨底间枢纽和掌指关节拇指远节指骨底指和指骨间关节正中神经(C6~T1)尺神经(C8~T1)层拇长屈肌桡骨及骨间膜前面屈腕、屈拇指的掌第旋前方肌尺骨远端前面桡骨远端掌面前臂旋前正中神经(C6~T1)四层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第2掌骨底反面第3掌骨底反面伸腕、腕外展浅层指伸肌小指伸肌肱骨外上髁第2~5指中节、远节指骨底背面(指背腱膜)小指中节、远节指骨底背面伸腕、伸指后伸小指群尺侧腕伸肌旋后肌第5掌骨底背面伸腕,腕内收前臂旋后、伸肘桡神经(C6~8)肱骨外上髁、尺骨上端桡骨上端前面深层XXX展肌第1掌骨底拇指外展拇短伸肌桡、尺骨背面拇指近节指骨底背面拇指远节指骨底反面拇长伸肌骨间膜反面伸拇指示指伸肌示指指背腱膜伸示指资料整理:XXX2008级中医学五年制髋肌的起止点、作用和神经支配肌名肌群起点全身肌肉起止点、作用及神经支配表止点主要作用神经支配髂髂肌髂窝髋关节前屈和外旋。
神经肌肉接头了解神经和肌肉之间的连接
![神经肌肉接头了解神经和肌肉之间的连接](https://img.taocdn.com/s3/m/19a6be99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af.png)
神经肌肉接头了解神经和肌肉之间的连接神经肌肉接头:了解神经和肌肉之间的连接神经肌肉接头是指神经元与肌肉纤维之间的连接点,它起着神经冲动传导和肌肉收缩的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神经和肌肉的基本概念、神经冲动传导、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和功能等方面阐述神经与肌肉之间的连接,以便更好地了解神经肌肉接头的重要性。
一、神经和肌肉的基本概念神经是人体的传导系统之一,负责传递各种信息和指令,包括感觉信号、运动指令和内脏控制等。
肌肉则是人体的主要运动器官,能够产生力量和运动,使我们能够行走、举起物体等。
神经和肌肉之间的连接是通过神经肌肉接头实现的。
二、神经冲动传导神经冲动是神经元内产生的电信号,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
当神经冲动到达神经肌肉接头时,会引起神经肌肉接头的反应,进而激活肌肉纤维收缩。
神经冲动在神经元内传导过程中,主要依靠神经元的轴突和突触传递。
三、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神经肌肉接头由神经末梢、间隙和肌肉纤维膜组成。
当神经冲动到达神经肌肉接头时,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通过间隙作用于肌肉纤维膜。
神经递质与肌肉之间产生化学信号,使肌肉纤维膜内部发生电化学反应,最终导致肌肉纤维的收缩。
四、神经肌肉接头的功能神经肌肉接头在肌肉收缩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神经肌肉接头传递的神经冲动,使神经递质释放,从而引起肌肉纤维膜内部特定离子的浓度变化。
这种变化触发了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使肌肉纤维收缩和产生力量。
神经肌肉接头也可以调节肌肉的收缩程度和速度,从而实现人体的精细运动。
结论神经肌肉接头是神经和肌肉之间的桥梁,它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了解神经和肌肉之间的连接对于理解人体运动和神经系统的工作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神经肌肉接头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肌肉疾病和神经系统紊乱等相关问题,并为未来的医学治疗和康复提供指导。
最后,神经肌肉接头的发现对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和功能,可以为相关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进一步推动医学科学的进步。
人体各部肌肉所受神经支配
![人体各部肌肉所受神经支配](https://img.taocdn.com/s3/m/9147f271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22.png)
人体各部肌肉所受神经支配第一部分头颈背部肌群第一节浅层肌:1.斜方肌:起自枕外隆凸、上项线内侧,颈一至胸十二棘突,项韧带;止于锁骨外三分之一,肩峰、肩胛岗上缘;功能:璇颈(对侧),旋肩,转肩胛骨,肩胛内收。
神经支配:副神经(传出支),颈三至四神经前支。
血管供应:颈横动脉。
2 .胸锁乳突肌:起自胸骨柄、胸骨内侧部,至于颞骨乳突。
功能:屈颈(双侧),旋颈(单侧),神经支配点:副神经,颈二至三神经前支。
血管供应:枕动脉,甲状腺上动脉。
第二节颈前外侧肌1 .前斜角肌:起自颈三至六横突前结节止于第一肋骨。
功能:颈部侧曲(同侧),转颈(对侧),屈颈(双侧)。
神经支配:颈五至七神经前支。
血管供应:甲状腺下动脉。
2 .中斜角肌:起自颈二至六横突,至于第一肋骨(前斜角肌之后)。
功能:同前斜角肌。
神经支配点:颈二至八神经前支。
血管供应:颈升动脉。
3 .后斜角肌:起自颈五至七横突后结节止于第二肋骨。
功能:同前、中斜角肌。
神经支配:颈五至八神经前支。
血管供应:颈升动脉。
第三节枕下肌1 .头上斜肌:起自寰椎横突,至于枕骨粗隆下的上项线。
功能:头部后伸(双侧),头向对侧屈(单侧)。
神经支配:颈一神经后支(枕下神经)。
血管供应:枕动脉肌支。
2 .头下斜肌:起自枢椎棘突,止于寰椎横突。
功能:头向后侧旋转。
神经支配:颈一神经后支(枕下神经)。
血管供应:枕动脉肌支。
3 .头后大直肌:起自枢椎棘突,止于枕骨上项线。
功能:头部后仰(双侧)头向同侧旋转(单侧)。
神经支配:颈一神经后支。
血管供应:枕动脉肌支。
4 .头后小直肌:起自寰椎后结节,止于枕骨上项线。
功能:头向后仰(两侧)。
神经支配:颈一神经后支。
血管供应:枕动脉肌支。
第四节深层肌1 .头夹肌:起自项韧带下份颈三至胸四棘突,止于下项线、乳突。
功能:头部后仰(两侧)同侧转颈(单侧)。
神经支配:相应脊神经后支。
血管供应:主动脉肌支。
2 .颈夹肌:起自颈三至胸六棘突,止于颈二至四横突后结节。
全身肌肉起止点、作用及神经支配表总结一览
![全身肌肉起止点、作用及神经支配表总结一览](https://img.taocdn.com/s3/m/9faed61dbe1e650e53ea990f.png)
额肌帽状腱膜眉部皮肤提眉,下牵皮肤 面神经颞支枕肌上项线帽状腱膜后牵皮肤面神经耳支眼轮匝肌环绕睑裂周围闭合睑裂面神经颞支、颧支口轮匝肌环绕口裂周围闭合口裂面神经颊支、下颌缘支提上唇肌面肌提口角肌上唇上方的骨面提口角与上唇颧肌口角或唇的皮肤等面神经降口角肌下唇下方 降口角与下唇下颌骨前面降下唇肌颊肌面颊深层使唇颊贴紧牙齿,帮助咀嚼和吸吮,牵口角向外侧咬肌颧弓下颌骨的咬肌粗隆三叉神经咬肌神经颞肌颞窝下颌骨冠突上提下颌(闭口)三叉神经颞深神经翼内肌翼窝下颌骨内面的翼肌粗三叉神经翼内肌神经咀嚼肌隆下颌颈、颞下颌关节两侧收缩拉下颌向前(张翼外肌翼突外侧面口),三叉神经翼外肌神经的关节盘等处单侧收缩拉下颌骨向对侧颈肌的起止点、作用和神经支配肌群肌名起点止点 主要作用神经支配颈阔肌三角肌、胸大肌筋膜 口角紧张颈部皮肤面神经颈浅肌一侧收缩使头向颈外侧肌胸锁乳突肌 胸骨柄、锁骨的胸骨端 颞骨乳突同侧侧屈,两侧收 副神经缩使头向后仰二腹肌前腹:下颌体以中间腱附于舌骨 降下颌骨上提舌前腹:三叉神经 后腹:乳突体骨后腹:面神经舌骨 下颌舌骨肌下颌体内面舌骨体 上提舌骨三叉神经 颈 上肌群 茎突舌骨肌茎突舌骨上提舌骨面神经前颏舌骨肌颏嵴舌骨上提舌骨第 1 颈神经前支肌肩胛舌骨肌舌骨 胸骨舌骨肌与名称一致下降舌骨颈袢(C 1~3)胸骨甲状肌下肌群甲状舌骨肌颈深肌 前斜角肌第 1 肋上面上提第 1~2 肋助呼 (C 5~7)中斜角肌颈椎横突颈神经前支(C 2~8)外侧群吸后斜角肌第 2 肋上面(C 5~6)上项线、枕外隆凸、项韧带、锁骨外 1/3、肩峰、拉肩胛骨向中线靠拢,斜方肌上部纤维提肩胛骨,下副神经第 7 颈椎和全部胸椎棘突肩胛冈部纤维降肩胛骨背浅肌背阔肌下 6 个胸椎棘突、全部腰椎棘肱骨小结节嵴肩关节后伸、内收及旋胸背神经(C6~8)突、骶正中嵴、髂嵴内肩胛提肌上位颈椎横突肩胛骨上角上提肩胛骨肩胛背神经(C2~6)菱形肌下位颈椎和上位胸椎棘突肩胛骨内侧缘上提和内牵肩胛骨骶骨背面及其附近、下位椎骨上位椎骨的棘突、竖脊肌横突,肋骨、枕骨伸脊柱、仰头脊神经后支(C1~L1)的棘突、横突、肋骨等背深肌及颞骨乳突夹肌项韧带下部、第 7 颈椎和上部颞骨乳突和第 1~3单侧收缩使头转向同颈神经后支(C2~5)胸椎棘突颈椎横突侧,两侧收缩使头后仰胸肌和膈肌的起止点、作用和神经支配肌群肌名起点止点主要作用神经支配胸大肌锁骨内侧半、胸骨、肱骨大结节内收、旋内及屈肩胸外侧神经(C5~T1)第 1~6 肋软骨关节胸内侧神经胸上肢肌胸小肌第 3~5 肋骨肩胛骨喙突拉肩胛骨向前下胸内侧神经(C7~T1)前锯肌第 1~8 或 9 肋骨肩胛骨内侧缘及下角拉肩胛骨向前胸长神经(C5~7)肋间外肌上位肋骨下缘下位肋骨上缘提肋助呼吸肋间神经(T1~11)胸固有肌肋间内肌下位肋骨上缘上位肋骨下缘降肋助呼吸胸横肌肋骨内面下部第 2~6 肋的内面拉肋向下助呼吸肋间神经(T3~6)胸骨部见图后面膈穹窿下降,扩大膈肌肋部第 7~12 肋内面中心腱胸腔助呼吸,增加膈神经(C3~5)腰部第 2~3 腰椎体前面腹压腹肌的起止点、作用和神经支配肌群肌名起点止点主要作用神经支配腹直肌耻骨联合与耻骨嵴胸骨剑突,第 5~7脊柱前屈,增加腹肋间神经肋骨软骨压腹外斜肌下 8 肋外面白线、髂嵴、腹股前外侧群沟韧带肋间神经;增加腹压,脊柱前腹内斜肌胸腰筋膜髂嵴、腹股沟韧带白线髂腹下神经;屈、侧屈、旋转腹横肌下 6 肋内面、胸腰筋膜、髂嵴、腹白线髂腹股沟神经股沟韧带后群腰方肌髂嵴第 12 肋、第 1~4降第 12 肋,脊柱腰神经前支腰椎横突腰部侧屈(T12~L3)肩关节外展、前屈、后伸、浅层三角肌 锁骨外 1/3、肩峰、肩胛冈 肱骨三角肌粗隆 旋内(前部肌束)和旋外 腋神经(C 4~6)(后部肌束)冈上肌肩胛骨冈上窝肱骨大结节上部肩关节外展肩胛上神经(C 5~6)冈下肌肩胛骨冈下窝肱骨大结节中部 肩关节旋外深层小圆肌肩胛骨外侧缘背面肱骨大结节下部腋神经(C5)大圆肌肩胛骨下角背面肱骨小结节嵴肩关节内收、旋内、后伸肩胛下神经(C 5~7)肩胛下肌肩胛下窝肱骨小结节肩关节内收和旋内臂肌的起止点、作用和神经支配肌群 肌名起点止点主要作用神经支配肱二头肌 长头:肩胛骨盂上结节桡骨粗隆屈肘关节、前臂旋后短头:肩胛骨喙突前群肌皮神经(C 5~7)喙肱肌肩胛骨喙突肱骨中部内侧缘 肩关节屈、内收肱肌肱骨体下半前面尺骨粗隆屈肘关节长头:肩胛骨盂下结节内侧头:桡神经沟内下方伸肘关节,助肩关节伸后群肱三头肌 的骨面 尺骨鹰嘴桡神经(C 6~8)及内收(长头)外侧头:桡神经沟外上方的骨面前臂肌的起止点、作用和神经支配(下一页)手肌的起止点、作用和神经支配肌群肌名起点止点主要作用神经支配拇短展肌屈肌支持带 拇指近节指骨底外展拇指外拇短屈肌屈肌支持带、大多屈拇指近节指骨正中神经(C 6~7)角骨拇对掌肌第 1 掌骨拇指对掌侧屈肌支持带、头状 内收拇指、屈拇指近节指群拇收肌拇指近节指骨尺神经(C 8) 骨、和第 3 掌骨 骨小指展肌屈肌支持带及豌外展小指内豆骨小指近节指骨侧尺神经深支(C 8)小指短屈肌屈小指群钩骨、屈肌支持带小指对掌肌第 5 掌骨内侧小指对掌蚓状肌指深屈肌腱桡侧第 2~5 指的指背腱 屈掌指关节、伸指骨间关 正中神经(C 6~7)、膜节尺神经深支(C 8)中骨间掌侧肌第 2 掌骨内侧和第 第 2、4、5 指近节 第 2、4、5 指内收,屈掌 间4、5 掌骨外侧面指骨底和指背腱膜指关节、伸指骨间关节群尺神经深支(C 8)骨间背侧肌第 1~5 掌骨对缘第 2~4 指近节指骨 第 2、3、4 指外展,屈掌和指背腱膜指关节、伸指骨间关节肱桡肌肱骨外上髁上方桡骨茎突屈肘关节桡神经(C6~7)旋前圆肌桡骨中部外侧面屈肘、前臂旋前桡侧腕屈肌第 2 掌骨底屈肘、屈腕、腕外第肱骨内上髁、前臂深筋展正中神经(C6~7)一膜掌长肌掌腱膜屈腕、紧张掌腱膜层尺侧腕屈肌豌豆骨屈腕、腕内收尺神经(C8~T1)第肱骨内上髁,尺、桡骨屈肘、屈腕、屈掌前二指浅屈肌第 2~5 指中节指骨两侧指关节和近侧指正中神经(C6~T1)前面群层间关节屈腕、屈 2~5 指骨正中神经(C6~T1)第指深屈肌尺骨及骨间膜前面第 2~5 指远节指骨底间关节和掌指关尺神经(C8~T1)三节层拇长屈肌桡骨及骨间膜前面拇指远节指骨底屈腕、屈拇指的掌指和指骨间关节正中神经(C6~T1)第四旋前方肌尺骨远端前面桡骨远端掌面前臂旋前层桡侧腕长伸肌第 2 掌骨底背面伸腕、腕外展桡侧腕短伸肌第 3 掌骨底背面浅指伸肌第 2~5 指中节、远节指伸腕、伸指肱骨外上髁骨底背面(指背腱膜)层小指伸肌小指中节、远节指骨底伸小指背面后桡神经(C6~8)群尺侧腕伸肌第 5 掌骨底背面伸腕,腕内收旋后肌肱骨外上髁、尺骨上端桡骨上端前面前臂旋后、伸肘深拇长展肌第 1 掌骨底拇指外展拇短伸肌桡、尺骨背面拇指近节指骨底背面层伸拇指骨间膜背面拇长伸肌拇指远节指骨底背面示指伸肌示指指背腱膜伸示指髂髂肌髂窝髋关节前屈和外旋,腰股骨小转子下肢固定时,使躯干腰丛神经(L1~4)腰大肌腰椎体侧面和横突前群肌和骨盆前屈阔筋膜张肌髂前上棘经髂胫束至胫骨外紧张阔筋膜并屈髋臀上神经(L4~S1)侧髁关节浅层臀大肌髂骨翼外面和骶骨背臀肌粗隆及髂胫束髋关节伸及外旋臀下神经(L4~S5)面髋关节外展、臀中肌髂骨翼外面股骨大转子旋内(前部肌束)和臀上神经(L4~S5)外旋(后部肌束)中层梨状肌骶骨前面骶前孔外侧髋关节外展、外旋梨状肌神经(S1~2)后闭孔内肌闭孔膜内面及其周围股骨转子窝骶丛分支群骨面髋关节外旋(L5~S2)(L4~S2)股方肌坐骨结节转子间嵴髋关节外展、臀小肌髂骨翼外面股骨大转子旋内(前部肌束)和臀上神经(L4~S1)深层外旋(后部肌束)闭孔外肌闭孔膜外面及其周围股骨转子窝髋关节外旋闭孔神经(L2~S5)骨面大腿肌的起止点、作用和神经支配肌群肌名起点止点主要作用神经支配屈髋关节、屈膝关缝匠肌髂前上棘胫骨上端的内侧面节、使已屈的膝关节股神经旋内(L2~3)前群股直肌:髂前下棘、髋臼上缘(L2~4)股内侧肌:股骨粗线内侧唇经髌骨及髌韧带止股四头肌屈髋关节、伸膝关节股中间肌:股骨体的前面于胫骨粗隆股外侧肌:股骨粗线外侧唇耻骨肌股骨耻骨肌线闭孔神经(L2~3)浅股神经及闭孔神经长收肌股骨粗线(L2~4)内层耻骨支、坐骨支前面侧髋关节内收、旋外股薄肌胫骨上端内侧面群闭孔神经(L2~3)短收肌股骨粗线深股骨粗线和收肌结闭孔神经(L2~3)层大收肌耻骨支、坐骨支、坐骨结节节坐骨神经内侧分支股二头肌长头:坐骨结节腓骨头伸髋关节、屈膝关节短头:股骨粗线并微旋外坐骨神经后群半腱肌坐骨结节胫骨上端内侧面伸髋关节、屈膝关节(L4~S2)半膜肌胫骨内侧髁后面并微旋内肌群肌名起点止点主要作用神经支配胫骨前肌内侧楔骨内侧面、第足背屈、内翻1 跖骨底前群踇长伸肌胫腓骨上端、骨间膜前面踇趾远节趾骨底足背屈、伸踇趾腓深神经第 2~5 趾趾背腱膜,(L4~S2)趾长伸肌止于第 5 跖骨底者伸第 2~5 趾、足背屈为第 3 腓肠肌腓骨长肌内侧楔骨、第 1 跖骨腓浅神经外侧群腓骨外侧底足跖屈、外翻(L5~S1)腓骨短肌第 5 跖骨粗隆腓肠肌内侧头:股骨内上髁屈膝关节、足跖屈外侧头:股骨外上髁跟骨结节浅比目鱼肌胫腓骨上端足跖屈层腘肌股骨外侧髁的外侧份胫骨比目鱼肌线以屈膝、小腿旋内上骨面胫神经后群趾长屈肌第 2~5 趾远节趾骨足跖屈、屈第 2~5 趾(L4~S3)底骨深胫腓骨后面及骨间膜足舟骨粗隆,内侧、层胫骨后肌足跖屈、内翻中间和外侧楔骨踇长屈肌踇趾远节趾骨屈踇趾、足跖屈足肌的起止点、作用和神经支配肌群肌名起点止点主要作用神经支配趾短伸肌跟骨前端的上面和第 2~4 趾近节趾骨伸第 2~4 趾腓深神经足背肌底外侧面(L4~S2)踇短伸肌踇趾近节趾骨底伸踇趾内踇展肌跟骨、足舟骨外展踇趾足底内侧神经侧踇短屈肌内侧楔骨踇趾近节跖骨底屈踇趾(L4~5)群踇收肌第 234 跖骨底面内收和屈踇趾外小趾展肌跟骨屈和外展小趾足底外侧神经侧小趾近节趾骨底小趾短屈肌第 5 跖骨底屈小趾(S1~S2)群足趾短屈肌跟骨第 2~5 中节趾骨足底内侧神经(L4~S2)底屈第 2~5 趾足底外侧神经肌足底方肌跟骨趾长屈肌腱(L4~S2)中屈跖趾关节、伸趾骨足底内、外侧神经间蚓状肌趾长屈肌腱趾背腱膜间关节(L4~S2)群骨间足底肌第 3~5 跖骨内侧半第 3~5 近节趾骨底内收第 3~5 趾和趾背腱膜足底外侧神经骨间背侧肌跖骨相对缘踇第 2~4 近节趾骨外展第 2~4 趾(S1~S2)底和趾背腱膜。
下肢肌肉的神经支配口诀
![下肢肌肉的神经支配口诀](https://img.taocdn.com/s3/m/56720753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b2.png)
下肢肌肉的神经支配口诀下肢肌肉的神经支配,听起来像个高深的医学术语,其实说白了就是咱们腿部的那些肌肉到底是谁在“指挥”它们。
想想啊,走路、跑步、跳跃,都是这些小肌肉在默默奉献。
对了,别小看这些肌肉,它们的“老板”就是咱们的神经系统,真是个大团体,分工明确。
比如说,坐下来的时候,哪个肌肉负责让你屁股稳稳地坐下?哪个肌肉又要在你起身的时候一起用力?就像是一场精心编排的舞蹈,缺一不可。
说到腿部肌肉,首先要提的就是股四头肌。
它可是个“大块头”,一般负责大腿前面那一块,负责让你踢腿、起步。
它的“老大”是股神经,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威风?其实它就是那种默默无闻的支持者,随时待命,确保你能稳稳走路、开心跑步。
要知道,没有它的帮助,估计你只能在那儿“站着发呆”了。
再聊聊大腿内侧的肌肉,叫做内收肌。
这个家伙负责把你的腿合拢,听着是不是有点可爱?它的神经支配来自闭孔神经,仿佛在悄悄告诉你:“别担心,我在这儿给你撑着。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它,走路的时候你得多尴尬,那两条腿开开的,就像在跳舞似的,真是有点搞笑。
不能忘记小腿肌肉。
小腿肌肉里的腓肠肌,简直是个“工作狂”。
它让你能踮起脚尖,像小白兔一样蹦跳。
它的神经支配来自胫腓神经,这名字听着也蛮酷的。
它就像是一个坚定的后盾,随时让你在舞台上闪闪发光。
小腿的肌肉和神经,就好像是一对好搭档,默契无比。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哎呀,腿部肌肉都那么重要,那我的神经系统是不是也得好好保养呢?没错!平时多运动,少坐着,多活动,不仅能保持好身材,还能让这些肌肉和神经都活跃起来。
就像是给你的腿部做了个“spa”,真是妙不可言。
想象一下,每次你迈开腿的时候,背后有一支庞大的“乐队”在为你伴奏。
每一步都是一曲优雅的交响乐,让人忍不住想要跟着节奏扭动。
只要你知道这些肌肉和神经在干嘛,你走路的时候也会觉得特别自信,仿佛自己是一位舞台上的明星,随时准备迎接观众的目光。
来点小总结吧。
腿部肌肉的神经支配就像是一场大型的合作表演,每个肌肉、每条神经都是这场表演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神经肌肉传递生理学了解神经与肌肉之间的信号传递机制
![神经肌肉传递生理学了解神经与肌肉之间的信号传递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0dbdfa20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8e.png)
神经肌肉传递生理学了解神经与肌肉之间的信号传递机制神经肌肉传递生理学:了解神经与肌肉之间的信号传递机制神经肌肉传递是指神经系统通过信号传递机制将信息从神经元传递到肌肉细胞的过程。
这一过程涉及到神经元的兴奋和传导,神经递质的释放和作用,以及肌肉细胞的收到和响应等多个环节。
了解神经与肌肉之间的信号传递机制对于理解肌肉运动的原理以及一些神经肌肉疾病的发生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一、神经细胞的兴奋和传导神经细胞是神经肌肉传递的起始点,也是信号传递的产生和传导的基础。
神经细胞膜上存在丰富的离子通道,包括钠通道、钾通道和钙通道等。
当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离子通道会发生打开或关闭的变化,导致细胞内外离子平衡发生改变,产生电位差。
这种电位差的传导形成了神经冲动,即信号的传递。
二、神经递质的释放和作用神经冲动到达神经末梢时,会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
神经递质是一种能够传递信号的化学物质,常见的有乙酰胆碱、多巴胺等。
神经递质通过突触间隙,即神经元与肌肉细胞之间的间隙,传递到肌肉细胞。
在突触间隙内,神经递质与肌肉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引发细胞内信号转导的级联反应。
三、肌肉细胞的收到和响应肌肉细胞是神经递质的主要作用对象,也是信号传递的终点。
当神经递质与肌肉细胞上的受体结合时,会引起细胞内二次信号的释放,从而触发肌肉收缩。
具体来说,神经递质的结合会导致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增加,激活肌纤维收缩相关的蛋白质。
肌纤维缩短,肌肉收缩,实现了神经信号的传递和肌肉运动的产生。
总结起来,神经与肌肉之间的信号传递机制包括神经细胞的兴奋和传导、神经递质的释放和作用,以及肌肉细胞的收到和响应。
这一过程是复杂而精密的,涉及到许多分子和细胞的相互作用。
对于神经肌肉疾病的治疗,研究和理解神经肌肉传递生理学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通过进一步的科学研究,能够揭示更多关于神经与肌肉之间信号传递机制的奥秘,为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更好的方案。
(end of article)。
神经肌肉生理学肌肉如何与神经协同工作
![神经肌肉生理学肌肉如何与神经协同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6ec286a2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08.png)
神经肌肉生理学肌肉如何与神经协同工作肌肉与神经系统的协同工作是人体运动和生理功能维持的基础。
神经肌肉生理学的研究探究了肌肉与神经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机制。
本文将深入探讨神经对肌肉的调控、肌肉收缩过程中的神经参与以及神经损伤对肌肉功能的影响。
一、神经对肌肉的调控1. 神经调控的基本原理神经系统通过神经元传递信号,将指令传递到肌肉细胞,从而调控肌肉的收缩和放松。
这一过程主要包括神经元的兴奋性、突触传递和神经肌肉连接等关键环节。
2. 神经肌肉连接神经肌肉连接是神经元与肌纤维之间的接触点,也称为神经肌肉接头或神经肌板。
神经冲动通过突触转移到肌肉纤维,在神经肌肉接头释放神经递质,刺激肌纤维收缩。
3. 神经调控肌肉收缩神经通过变化神经冲动的频率和强度来控制肌肉的收缩程度。
当神经冲动频率增加时,肌肉的收缩力增强;而当冲动频率减少或停止时,肌肉放松。
4. 神经传导神经传导是指神经冲动从神经元的树突传播到轴突,再经过突触传递至神经肌肉连接处。
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取决于神经纤维径突的粗细和髓鞘的存在。
二、肌肉收缩过程中的神经参与1. 横小管系统横小管系统是肌细胞内的管状结构,与肌浆网相连。
当神经冲动通过神经肌肉接头传导到肌纤维的纵向膜系统时,横小管系统会释放储存在其中的钙离子,从而触发肌纤维收缩。
2. 肌冠蛋白和肌动蛋白肌冠蛋白和肌动蛋白是参与肌肉收缩的重要蛋白质。
当钙离子与肌冠蛋白结合时,肌动蛋白的结构会发生改变,导致肌纤维收缩。
3. T-管系统T-管系统是肌细胞内的细胞膜深入肌纤维的结构,与横小管系统相连。
神经冲动通过T-管系统传导到肌纤维的横小管系统,触发钙离子释放,进而引发肌纤维的收缩。
三、神经损伤对肌肉功能的影响1. 神经变性神经损伤后,神经元的功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轻微的神经损伤可以导致神经变性,从而减弱神经冲动的传导能力。
2. 肌肉萎缩神经损伤严重时,神经冲动无法传导到肌纤维,导致肌肉长期处于不活动状态,从而引发肌肉萎缩。
肌肉和神经突触的发生和发展研究
![肌肉和神经突触的发生和发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1809f18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33.png)
肌肉和神经突触的发生和发展研究肌肉和神经突触的发生和发展是人们一直探究的领域,多年来,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为了更好地理解它们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肌肉和神经突触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它们对健康的影响和改变。
神经突触的发展和功能神经突触是一个专门传递神经信息的结构。
神经元通过它们的轴突将信息传递到肌肉或其他神经元的突触。
适当的神经传递对正常身体机能至关重要。
在神经突触发育过程中,神经细胞和靶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至关重要。
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接受者上的特定受体上。
通过这种方式,突触传递各种信息,比如疼痛信号或其他身体感觉。
任何影响这个过程的变化都可能会导致不同的反应和症状。
例如,在神经元退化时,突触的数量也可能减少,可能会导致记忆力下降等问题。
肌肉的发展和功能肌肉是人体中最广泛的组织之一,它们协助人体完成各种运动和活动。
肌肉的发展过程十分复杂,它开始于胚胎发育过程,以及儿童和青少年的生长和发育阶段。
在每个人的生命过程中,肌肉一直在不断变化和适应。
随着人体老化,肌肉逐渐萎缩,可能导致日常活动的困难和身体损伤的风险增加。
因此,寻找促进肌肉健康和发展的方法变得至关重要。
这些方法有助于维持强健的身体,减轻病痛和症状。
神经突触和肌肉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神经突触和肌肉的发育过程始于胚胎时期。
在此期间,神经元形成长轴突并向其注入传输信号的神经递质。
神经元的轴突从脊髓中延伸,最终决定了它将接收那些受体。
此时,肌肉细胞也在同步分裂,形成新的肌纤维。
这种早期协调发育过程形成了神经肌肉连接的基础。
这些初步连接最终会减少并最终消失,仅剩下身体中真正的神经肌肉连接。
神经突触和肌肉的形成过程和过程仍然是一个活跃的研究领域。
通过对这些过程的深入了解,科学家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身体的运作方式,并为开发新的治疗方法打下基础。
例如,最近的研究表明,特定的抗体可能有助于恢复受损的神经肌肉连接并改善症状。
这种发现激动人心,预示着科学界将会出现更多潜在的有意义的发现。
第八、九章 肌肉+神经
![第八、九章 肌肉+神经](https://img.taocdn.com/s3/m/fac96a07581b6bd97f19ea37.png)
第八章肌肉一、目的要求掌握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传递机理。
理解肌肉收缩机理及有关概念。
了解肌肉收缩的外部表现和力学分析。
二、要点1. 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2. 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联,肌丝滑形的基本功能。
3. 肌肉收缩的外部表现和力学分析。
三、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组成粗肌丝的组要成分是:()A.肌纤蛋白B.肌凝蛋白C.原肌凝蛋白D.肌钙蛋白E.肌动蛋白2. 骨骼肌肌小节安静时的长度为:()A.1.5~2.5μm B.3~5μm C.2~2.2μm D.20~30μm E.30~50μm3.肌细胞中的三联管结构指的是:()A.每个横管及其两侧的肌小节B.每个纵管及其两侧的横管C.每个横管及其两侧的终末池D.每个纵管及其两侧的肌小节E.横管、纵管和肌浆网4.骨骼肌兴奋-收缩偶联中起关键作用的离子是:()A.K+B.Ca2+C.Na+D.Cl-E.Mg2+5.肌肉的初长度取决于:()A.被动张力B.前负荷C.后负荷D.前负荷与后负荷E.前负荷与后负荷之差6.骨骼肌收缩和舒张的基本功能单位是:()A. 肌原纤维B. 肌小节C. 肌纤维D. 粗肌丝E.细肌丝7.骨骼肌中的收缩蛋白包括:()A. 肌凝蛋白B. 原肌凝蛋白C. 肌纤蛋白D. 肌纤蛋白肌钙蛋白和肌纤蛋白E. 肌凝蛋白和肌纤蛋白8.骨骼肌细胞中横管的功能:()A. 钙离子的库存B. 钙离子进出肌纤维的通道C. 营养物质浸出肌细胞的通道D. 将兴奋传入肌细胞深处E. 将钙离子和肌钙蛋白结合二、多项选择题:1. 前负荷对肌肉的收缩表现为:()A. 前负荷加大时,肌肉张力随自加大B. 加大到超过最大前负荷时,肌肉张力随之减小C. 最适前负荷,可使肌肉产生最适收缩效果D. 前负荷加大到一定程度,可使肌肉产生等张收缩 E. 最是前负荷使肌肉处于最适初长度2.横桥的特点是:()A. 可与肌钙蛋白结合使原肌凝蛋白分子构型发生变化B. 与肌纤蛋白结合,脱动细肌丝向M线方向滑行C. 可与钙离子结合D. 具有腺苷酸活化酶活性E. 具有ATP酶活性3. 组成细肌丝的蛋白质有:()A. 肌凝蛋白B. 原肌凝蛋白C. 肌纤蛋白D.肌钙蛋白E.肌球蛋白4.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包括:()A. 刺激强度B.刺激持续的时间C.刺激的种类D.刺激的次数E.刺激强度与时间变化率5.兴奋-收缩偶联中钙离子的作用是:()A. 为兴奋-偶联收缩的中介物B. 细胞外液钙离子浓度降低,骨骼肌收缩性增加C. 细胞外液钙离子浓度降低,骨骼肌收缩力增加D.可激活钠离子通道E.与肌膜受体结合6. 单个神经纤维或肌肉细胞的动作电位的特征是: ()A 具有“全或无”现象B 呈不衰减性传导C 互不融合D 无不应期E 可以总和7. 在神经-肌肉接头处,兴奋的传递特点包括: ()A 单向传递B 有时间延搁C 需要化学递质参与D 相对不疲劳性E 易受环境变化或药物的影响8. 影响神经-肌肉接头兴奋传递的因素是: ()A 美洲筒箭毒B 细胞处液的Ca2+浓度C 有机磷农药D 阿托品E 细胞外液的pH值9. 有关横桥的生理特性,正确的是: ()A 可与肌浆中的Ca2+可逆性结合B 可与肌纤蛋白呈可逆性结合C 具有ATP酶的活性D 使原肌凝蛋白分子构型发生改变E 可与肌钙蛋白发生不可逆结合10.兴奋-收缩耦联的步骤有: ()A 兴奋通过横管传向细胞深处B 终池释放Ca2+C Ca2+触发肌丝滑行D 肌质网收回Ca2+E 收缩蛋白结构变化11.下列可以使骨骼肌收缩幅度增加的因素是: ()A 刺激强度增大B 后负荷增大C 刺激频率加快D 最适前负荷E 肌肉收缩能力增强三、填空题1. 肌肉收缩时即产生张力,又出现缩短,而且每次收缩一出现张力都不再增加,这一类收缩形式成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局部解剖学复习连载之八关节,肌肉及神经学习资料不详 2006-12-5 10:05:14 1,跨越胯关节周围的肌肉:A:起于前面的:1)起于腰椎横突向下的腰大肌和髂骨内面的髂肌并行结合穿肌腔隙止于小传子的髂腰肌。
(屈曲和旋外) 2)阔筋膜张肌(屈曲)B:股部肌肉内侧群:起于闭孔周围,止于粗线,有耻骨肌,长收肌,短收肌,大收肌,股薄肌。
(内收)C:胯肌后群:
1)臀大肌:起自髂骨翼外面和骶骨背面,止于股骨臀肌粗隆和髂胫束(伸,旋外)2)臀中小肌:起自髂骨翼外面,止于股骨大转子(外展)。
3)梨状肌:起自骶骨前面外侧,止于股骨大转子(旋外)。
4)闭孔内外肌:起于闭孔膜内外侧及周围骨面,止于转子窝(旋外)。
5)股方肌:起于坐骨结节,止于转子间嵴(旋外)。
D:股肌前群:1)缝匠肌:起于髂前上棘,止于胫骨上端的内侧面(屈胯和膝,使屈曲的膝关节旋内)2)股四头肌的股直肌:起于髂前下棘,止于胫骨粗隆(屈胯)。
E:股肌后群:1)股二头肌:长头起于坐骨结节,短头起于股骨粗线,止于腓骨头。
2)半腱肌,半膜肌:起于坐骨结节,分别止于胫骨上端内侧面和内髁的后面。
(屈膝,伸髋,膝关节屈曲时二头肌使小腿旋外,半腱半膜肌使小腿旋内)
2,前臂骨间连接:桡尺骨借桡尺近侧关节,远侧关节和前臂骨间膜相连。
桡尺远侧关节由尺骨头的环状关节面与桡骨尺切迹连接构成。
从桡骨的尺切迹下缘至尺骨茎突根部有一三角形关节盘,与切迹共同构成关节窝,并将尺骨头与腕骨隔开,故尺骨不参与构成腕关节。
3,拇指腕掌关节:大多角骨和第一掌骨底构成典型的鞍状关节,关节囊松弛,可作屈、伸、收、展、环转和对掌运动。
4,足内外翻:关节:由距跟关节与距跟舟关节构成的联合关节。
关节窝:跟骨上面的前中关节面,舟骨后面,跟周趾侧韧带围成。
肌肉:内翻:胫骨前后肌;外翻:腓骨长短肌。
5,拇指运动相关肌肉:
前群:拇长屈肌;后群:拇长展肌,拇长短伸肌.(前臂)浅层:拇短展、屈肌;深层:拇对掌肌,拇收肌(手部总称鱼际肌)。
小指运动相关肌肉:指浅深屈肌腱;指伸肌尺侧;小指伸肌腱(前臂)小指短展、屈肌;小指对掌肌(小鱼际肌)
6,跨越肩关节的肌肉:
屈关节:三角肌前部肌束,胸大肌,喙肱肌,肱二头肌;伸关节:三角肌后部肌束,背阔肌,大圆肌;外展:三角肌,冈上肌;内收:胸大肌,背阔肌,肩胛下肌,喙肱肌,大圆肌,肱三头肌长头;旋内:肩胛下肌,胸大肌,背阔肌,大圆肌,三角肌前部肌束;旋外:冈下肌,小圆肌,三角肌后部肌束。
7,桡腕关节的肌肉:
屈关节:桡尺侧腕屈肌,掌长肌,指浅深屈肌,拇长屈肌;伸关节:桡侧腕长短伸肌,尺侧腕伸肌,拇长短伸肌,示指伸肌,指伸肌,小指伸肌;内收:尺侧腕屈、伸肌;外展:桡侧肌(桡侧腕长、短伸肌,拇长短、伸肌,拇长展肌,桡侧腕屈肌)。
8,髋关节运动相关肌肉:
屈髋:股直肌,髂腰肌,阔筋膜张肌,缝匠肌;伸髋:臀大肌,股二头肌,半腱半膜肌;外展:臀中小肌;内收:内收肌群(内侧群);旋内:臀中小肌前部肌束;旋外:髂腰肌,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后部肌束,梨状肌,闭孔内、外肌,股方肌
9,前臂肌肉:
前群:(由桡向尺)第一层:肱桡肌,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掌长肌,尺侧
腕屈肌;底二层:指浅屈肌及4个肌腱;第三层:深伸屈肌,拇长屈肌;第四层:旋前方肌后群:浅层:桡侧腕长短伸肌,指伸肌,小指伸肌,尺侧腕伸肌;深层:旋后肌,拇长展肌,拇长短伸肌,示指伸肌。
10,肩部肌肉神经支配:三角肌(腋神经),冈上下肌(肩胛上神经),大圆肌(肩胛下神经),小圆肌(腋神经),肩胛下肌(肩胛下神经)。
11,寰枕关节:由枕骨髁与寰椎侧块上面的上关节面组成,为联合关节。
相关结构:1,寰枕前膜:张于枕骨大孔与椎弓前缘。
2,寰枕后膜:与硬脊膜后部紧密相连,穿过椎动脉。
寰枕关节:由一个正中关节和两个外侧关节构成的联合关节。
正中关节由齿突前后关节组成。
前关节由枢椎齿突前面和寰椎齿突凹构成;后关节由齿突后关节面与寰椎横韧带(十字韧带)组成。
外侧关节:寰椎上关节面和枢椎下关节面构成。
维持其稳定性的韧带和膜结构有:寰椎前后膜,换椎横韧带,翼状韧带,齿突尖韧带。
12,蝶骨参与构成的结构:
1)蝶骨大小翼之间有眶上裂,大翼与上颌骨之间眶下裂;
2)蝶固体的上壁垂体窝,窝前端为鞍结节,前方交叉购,两侧视神经管;
3)蝶骨大翼跟部:由前向后,圆孔,卵圆孔,棘孔;
4)蝶骨翼突跟部有翼管;
5)蝶骨翼突和上颌骨之间翼上颌裂;
6)蝶骨翼突与上颌骨及腭骨之间翼腭窝;
7)蝶骨与腭骨垂直板上方的骨有蝶腭孔;
8)蝶骨与颞骨岩部有破裂孔;
9)蝶骨与筛骨上鼻甲有蝶筛隐窝;
10)蝶骨大翼参与构成颅中窝。
13,喉:
A以4块软骨为支架。
1)甲状软骨:组成喉前外侧壁,上角借韧带与舌骨大角相连,下角有关节面与环状软骨关节;2)环状软骨(平第6颈椎):上缘与杓状软骨关节,下缘连气管;3)杓状软骨:为一对三棱椎状软骨,底向前的突起称声带突,外侧为肌突;4)会厌软骨:叶形,附于甲状软骨前角内面,防止食物误入喉腔。
B两个关节:1)环杓关节:杓状软骨底与环状软骨板上缘关节而成,使杓状软骨沿垂直轴运动,开打缩小声门裂;2)环甲关节:联合关节,甲状软骨可沿冠状轴做前倾和复位动作,使声裂紧张松弛。
C两个膜:1)方形膜:会厌软骨侧缘,甲状软骨前角后面和杓状软骨前内侧缘之间,上缘位于杓状会厌襞内,下缘游离,为前庭韧带,有支持前庭襞,杓状会厌襞的作用。
2)弹性圆椎:张于环状软骨弓上缘,甲状软骨前角后面和杓状软骨声带突之间,又称环甲膜。
两侧声带突和甲状软骨前角后面之间的游离上缘称声韧带,是构成声襞的基础。
其前份较厚,张于甲状软骨下缘和环状软骨弓上缘之间,称环甲正中韧带,是喉切开部位。
D六块肌肉:环甲肌,环杓后肌,环杓侧肌,甲杓肌,杓斜肌,杓横肌。
E三个腔隙:前庭襞(室襞),声襞,喉室(声门下腔也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