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原理_第一阶段练习
(完整版)仪器分析习题参考答案
仪器分析习题作业第一章绪论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仪器分精心整理析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3)化学分析只(4)化学分析灵精心整理敏度低、选择性差,但测量准确度高,适合于常量组分分析;超痕量组精心整理分的分析。
2、共同点:都是进行组分测量分析是利用仪器设备进行组分分精心整理析的一种技术手段。
分析仪器与仪器分析的联系:质的各种物理信号而不是其浓精心整理度或质量数,而信号与浓度或质信号与浓度或质量数之间的关精心整理系,即进行定量分析校正。
括激发到高能态;单色器:精心整理将复合光分解为单色光并采集特定波长的光入射样品或检测精心整理精心整理精心整理精心整理精心整理精心整理精心整理透镜、单色元件、聚焦透镜、精心整理出射狭缝。
各部件的主要作用为:入射狭的具有相同波长的光在单色器精心整理的出口曲面上成像;出射狭缝:采集色散后具有特定波长的光入射样品或检测器2-7光栅宽度5.0mm,每毫米刻线数720条,该光栅第一级光谱分辨率多少?因为对于一级光谱(n=1)而言,光栅的分辨率为:R = nN = N=光栅宽度×光栅的刻痕密度= 720×5 = 3600 又因为:R =精心整理所以,中心波长(即平均波长)在1000cm-1 的两条谱线要被该光栅分开,它们相隔的最大距离为:dλ===0.28cm-1第3 章原子发射光谱法3-2缓冲剂与挥发剂在矿石定量分析中的作用?缓冲剂的作用是抵偿样品组成变化的影响,即消除第三元素精心整理的影响,控制和稳定弧温;挥发剂的作用是增加样品中难号与内标物的信号比与待测物精心整理的浓度或质量之间的关系来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称为内标3-8简述三种用于ICP炬的式样引入方式?精心整理因为试样只能被载气带入ICP 光源中,而不能直接引入花熔融进样,对于特定元素还精心整理可以采用氢化物发生法进样。
其中,以气动雾化方式最为常不同轨道的状态。
精心整理(3)系间跨越:不同多重态能级之间的非辐射跃迁过程。
仪器分析原理_第一阶段练习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一阶段练习题考试科目:《仪器分析原理》第1章至第3章(总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非光谱分析法:基于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时,测量辐射的某些性质,如折射、散射、干涉、衍射和偏振等变化的分析方法。
2、精密度:是指在相同的条件下,多次平行分析结果相互接近的程度。
它表明测定数据的再现性。
精密度用偏差來表示。
偏差数值越小,说明测定结果的精密度越高。
3、光致激发:分子或离子等吸收紫外或可见光后,再以紫外或可见光的形式发射能量,这种现象称为光致发光。
4、紫外—可见光光谱:也叫分子吸收光谱,利用某些物质的分子吸收10~800nm光谱区的辐射来进行分析测定的方法。
5、选择性地吸收:物质的电子结构不同,所能吸收光的波长也不同,这就是物质对光选挥性吸收的基础。
6、试剂空白:当试剂、显色剂有吸收而试液无色时,以不加试液的试剂、显色剂按照操作步骤配成参比溶液,即为试剂空白。
7、配对池:吸收池由于在使用过程中受化学腐蚀或受摩擦的程度不同,因此在相同条件下测定的本底吸光度有差异,差异最小的同一规格的吸收池称之为配对池。
8、原子线:原子外层电子吸收激发能后产生的谱线。
9、自吸变宽:在空心阴极灯中,激发态原子发射出的光,被阴极周围的同类基态原子所吸收的自吸现象,也会使谱线变宽,同时也使发生强度减,弱致使标准曲线弯曲。
10、所谓光谱通带:光谱通带是指单色器出射光谱所包含的波长范围。
选择光谱通带,实际上就是选择单色器的狭缝宽度,这在待测元素共振线附近存在干扰时尤为重更。
11、光谱分析法:是物质于光相互作用时,物质内部发生了量子化的能级间的跃迁从而测定光谱的波长,和强度而进行的分析方法,包括发射光谱法和吸收光谱法。
12、灵敏度:被测组分在低浓度区,当浓度改变一个单位时,所引起的测定信号的该变量。
13、分子的振动能:与光谱的产生有关,相邻两个振动能级相距0.025-lev,可以给出价健特性等结构信息。
(完整版)仪器分析习题参考答案
仪器分析习题作业第一章绪论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仪器分精心整理析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3)化学分析只(4)化学分析灵精心整理敏度低、选择性差,但测量准确度高,适合于常量组分分析;超痕量组精心整理分的分析。
2、共同点:都是进行组分测量分析是利用仪器设备进行组分分精心整理析的一种技术手段。
分析仪器与仪器分析的联系:质的各种物理信号而不是其浓精心整理度或质量数,而信号与浓度或质信号与浓度或质量数之间的关精心整理系,即进行定量分析校正。
括激发到高能态;单色器:精心整理将复合光分解为单色光并采集特定波长的光入射样品或检测精心整理精心整理精心整理精心整理精心整理精心整理精心整理透镜、单色元件、聚焦透镜、精心整理出射狭缝。
各部件的主要作用为:入射狭的具有相同波长的光在单色器精心整理的出口曲面上成像;出射狭缝:采集色散后具有特定波长的光入射样品或检测器2-7光栅宽度5.0mm,每毫米刻线数720条,该光栅第一级光谱分辨率多少?因为对于一级光谱(n=1)而言,光栅的分辨率为:R = nN = N=光栅宽度×光栅的刻痕密度= 720×5 = 3600 又因为:R =精心整理所以,中心波长(即平均波长)在1000cm-1 的两条谱线要被该光栅分开,它们相隔的最大距离为:dλ===0.28cm-1第3 章原子发射光谱法3-2缓冲剂与挥发剂在矿石定量分析中的作用?缓冲剂的作用是抵偿样品组成变化的影响,即消除第三元素精心整理的影响,控制和稳定弧温;挥发剂的作用是增加样品中难号与内标物的信号比与待测物精心整理的浓度或质量之间的关系来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称为内标3-8简述三种用于ICP炬的式样引入方式?精心整理因为试样只能被载气带入ICP 光源中,而不能直接引入花熔融进样,对于特定元素还精心整理可以采用氢化物发生法进样。
其中,以气动雾化方式最为常不同轨道的状态。
精心整理(3)系间跨越:不同多重态能级之间的非辐射跃迁过程。
仪器分析试题及答案解析
仪器分析试题及答案解析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利用电流-电压特性进行分析的相应分析方法是(C)A、点位分析法B、电导法C、极谱分析法D、库仑法2、利用两相间分配的分析方法是(D)A、光学分析法B、电化学分析法C、热分析法D、色谱分析法3、下列哪种分析方法是以散射光谱为基础的?(D)A、原子发射光谱B、X荧光光谱法C、原子吸收光谱D、拉曼光谱法4、下列分析方法中,哪一个不属于电化学分析法?(D)A、电导分析法B、极谱法C、色谱法D、伏安法5、仪器分析与化学分析比较,其灵敏度一般(A)A、比化学分析高B、比化学分析低C、相差不大D、不能判断6、仪器分析与化学分析比较,其准确度一般(B)A、比化学分析高B、比化学分析低C、相差不大D、不能判断7、仪器分析法与化学分析法比较,其优点是(ACDE)A、灵敏度高B、准确度高C、速度快D、易自动化E、选择性高8、下列分析方法中,属于光学分析法的是(AB)A、发射光谱法B、分光光度法C、电位分析法D、气相色谱法E、极谱法9、对某种物质进行分析,选择分析法时应考虑的因素有(ABCDE)A、分析结果要求的准确度B、分析结果要求的精确度C、具有的设备条件D、成本核算E、工作人员工作经验10、仪器分析的发展趋势是(ABCDE)A、仪器结构的改善B、计算机化C、多机连用D、新仪器分析法E、自动化二、填空题1、仪器分析法是以测量物质的物理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2、仪器分析具有简便、快捷、灵敏,易于实现自动操作等特点。
3、测量物质试液的电化学性质及其变化来进行分析的方法称电化学分析法。
4、属于电化学分析法的有电导分析法、电位分析法、极谱、电解、库伦分析法。
5、光学分析法是一类重要的仪器分析法。
它主要根据物质发射和吸收电磁波以及物质与电磁辐射的相互作用来进行分析。
三、名词解释1、化学分析是基于化学反应和它的计量关系来确定被测物质组成和含量的一类分析方法。
2、仪器分析是基于测量某些物质的物理性质或物理化学性质、参数及其变化来确定被测物质组成与含量的一类分析方法。
仪器分析练习题参考答案
5.答:光栅公式:d(sinθ sin ) K ,色散原理:由上式可知,当入射角 θ 一定时,不同波长
对应的衍射角 φ 不同,本来混合在一起的各种波长的光经过光栅衍射后就按照不同的方向彼此分开 排列成光谱,这就是光栅的分光原理。
6.答:因为铁光谱谱线多,谱线间距较近,每条谱线都做过精确测定,在各个波段均有容易记忆的 特征谱线,所以在原子发射光谱定性分析中,选用铁谱作为标准光谱图。
9
跃至第一激发三重态,再经过振动弛豫,转至其最低振动能级而发射的,系间窜跃是跃迁禁阻的, 因而其速率常数小得多。 2.答:①具有共轭双键(π 键)体系;②具有刚性平面结构;③环上的取代基是给电子取代基团;④ 其最低的电子激发单重态为(π-π*)型。 3.答:影响物质荧光发射的主要因素:(1)分子结构:包括共轭 π 键体系、刚性平面结构及取代基 影响(给电子取代基有利于荧光发射,而吸电子取代基不利于荧光发射);(2)环境因素:包括溶剂 影响、温度影响、pH 影响、内滤作用和自吸作用、荧光猝灭作用。 4.答:原理:荧光是由分子第一电子激发单重态的最低振动能级,以辐射跃迁的方式返回向基态各 振动能级而产生的,磷光是由处于分子第一电子激发三重态的最低振动能级,以辐射跃迁的方式返 回向基态各振动能级而产生的。荧光和磷光都是光致发光,即激发能是光能。 5.答:磷光比荧光寿命长,波长也长。另外,磷光对于重原子和顺磁性粒子都极其敏感。
统、雾化系统 4. 电感偶和等离子体光源 5. lgR=blgc+lgA 6. 谱线自吸收,有自吸;无自吸 7. 激发光源、分光系统、检测系统 8. 原子发射光谱法。 9. 蒸发、原子化、激发。 10. 标准试样、标准谱图;谱线黑度比较法、谱线呈现法;标准曲线法、标准加入法 11. 分析线,比较线 12. 提高谱线强度,保证有一定的分辨率,减小谱线间干扰
仪器分析练习题01附答案
仪器分析练习题01附答案⼀、单选题1. 相对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的主要不⾜是()A.样品⽤量⼤B.相对误差⼤C.选择性差D.分析速度慢2.提⾼分析仪器性能的关键是()A.提⾼仪器的灵敏度B.降低仪器噪⾳C.提⾼仪器的信噪⽐D.提⾼仪器⾃动化程度3. 与本底信号不同,空⽩信号的产⽣原因是()A.仪器周围磁场的⼲扰所致B.溶剂的⼲扰所引起的C.仪器随机噪⾳的存在D.试样中除待测组分外的其它组分的⼲扰4. 下列哪种⽅法不属于⾮光谱法()A.折射法B.红外光谱法C.光散射法D.旋光法5. 下列哪种光谱是由原⼦内层电⼦能级跃迁⽽获得()A.原⼦光谱B.分⼦光谱C.X射线能谱D.γ射线能谱6. 下列哪种电磁辐射的能量最⼤⽽且适⽤于核能级跃迁()A.红外光B.紫外光C.γ射线D.X射线7. 光⼦的能量取决于下列哪种因素()A.光的强度B.光的频率C.光源的功率D.光的速度8. 在⼀定波长范围内,通常可认为光栅的⾊散率随波长的增⼤⽽()A.增加B.减⼩C.不变D.不确定9. 在紫外光区测定时,吸收池材料应选择()A.玻璃B.透明塑料C.⽯英D.溴化钾10. 可⽤于紫外和可见区的连续光源是()A.氘灯B.碘钨灯C.氙灯D.碳硅棒11. 真空紫外区所指的波长范围是()A.200~400 nmB.400~800 nmC.800~2500 nmD.10~200 nm12. 频率v=1015 Hz的电磁辐射属于下列哪⼀种光谱区()A.红外区B.可见区C.紫外区D.微波区13. 同⼀光栅,⼆级光谱的⾊散率与⼀级光谱的⾊散率⽐值是()A.2B.1C.0.5D.214. 分析仪器的本底信号是指()A.没有试样时,仪器产⽣的信号B.试样中⽆待测组分时仪器产⽣的信号C.试样中待测组分所产⽣的信号D.待测组分的标准物质所产⽣的信号15. 对仪器灵敏度和检出限之间关系描述不正确的是()A.灵敏度⾼则检出限必然低B.灵敏度和检出限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C.由于噪⾳的存在,单纯灵敏度⾼并不能保证检出限低D.减⼩仪器噪⾳是提⾼仪器灵敏度和降低检出限的前提⼆、填空题1. 传播⽅向及能量(波长)均发⽣改变的散射是________________。
仪器分析各章练习题
仪器分析各章练习题第一章:基本概念和测定方法1. 仪器分析的定义和分类仪器分析是利用仪器设备进行化学分析的方法。
根据测量原理和仪器特点,仪器分析可以分为光谱法、电化学法、质谱法、色谱法等多种分类。
2. 温度和湿度的影响温度和湿度是仪器分析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高温和湿度会影响样品的性质和仪器的精度,因此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控制好环境条件。
3. 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误差分析是指对仪器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行评定和估计的过程。
数据处理则是对测量结果进行汇总、整理和统计的过程。
准确的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能够提高测量结果的可信度。
第二章:电化学分析1. 电解质的溶解度和电导性电解质的溶解度和电导性是电化学分析中需要关注的重要参数。
溶解度和电导性的大小与电解质的浓度和离子迁移速度有关,在电化学分析中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测定和分析。
2. 电极和电池的基本原理电极是电化学分析中起关键作用的工具,可以分为参比电极和工作电极。
电池则包括氧化还原反应的两个半反应和通过电子传递产生电流的过程。
3. 电位的测定和电动势的应用电位是电化学分析中常用的测量参数,可以通过电动势方法进行测定和分析。
电动势方法可以用于测量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溶液的pH值等。
第三章:光谱分析1. 分子和宇宙中的光谱光谱分析是通过分析物质对光的吸收、散射、发射等特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在光谱分析中,可以利用不同的波长和频率的光与样品相互作用,得到样品的光谱信息。
2. 原子和分子的能级结构原子和分子的能级结构是光谱分析的基础。
原子和分子的能级结构决定了它们与光的相互作用过程。
通过测量样品在不同波长或频率下的光谱,可以确定样品的成分和浓度。
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光谱是常用的光谱分析技术。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可以用于分析有机物的结构和功能基团,而核磁共振光谱可以用于分析物质的核性质和化学环境。
第四章:质谱分析1. 质谱仪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质谱仪是一种测量样品中各种离子的相对丰度和质量的仪器。
(完整版)仪器分析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仪器分析试题及答案单选题1. 下列⽅法中,不属于常⽤原⼦光谱定量分析⽅法的是(C)A. 校正曲线法;B. 标准加⼊法;C. 内标法;D. 都不⾏2.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光谱图中常见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是(B)A. 吸光度和波长;B. 波长和吸光度;C. 摩尔吸光系数和波长;D. 波长和摩尔吸光系数3. 紫外-可见检测时,若溶液的浓度变为原来的2倍,则物质的吸光度A和摩尔吸光系数ε的变化为( C )A. 都不变;B. A增⼤,ε不变;C. A不变,ε增⼤;D. 都增⼤4. 荧光物质的激发波长增⼤,其荧光发射光谱的波长(B)A.增⼤;B. 减⼩;C. 不变;D. 不确定5. 在⽓相⾊谱定量分析⽅法中,要求所有组分全部流出⾊谱柱并能产⽣可测量的⾊谱峰的是()A.归⼀化法;B. 内标法;C. 外标法;D. 峰⾼加⼊法6. 在⽓相⾊谱法中,⽤⾮极性固定相SE-30分离⼰烷、环⼰烷和甲苯混合物时,它们的流出顺序为()A.环⼰烷、⼰烷、甲苯;B. 甲苯、环⼰烷、⼰烷;C. ⼰烷、环⼰烷、甲苯;D. ⼰烷、甲苯、环⼰烷.7. 反相液相⾊谱固定相和流动相的极性分别为()A.极性、⾮极性;B. ⾮极性、极性;C. 都为⾮极性;D. 都为极性8. ⽕焰原⼦吸收光谱法常⽤的光源为()A. 钨灯;B. 空⼼阴极灯;C. 氘灯;D. 都可以9. 原⼦发射光谱是利⽤谱线的波长及其强度进⾏定性何定量分析的,被激发原⼦发射的谱线不可能出现的光区是()A. 紫外;B. 可见;C. 红外;D. 不确定10. ⽤分光光度计检测时,若增⼤溶液浓度,则该物质的吸光度A和摩尔吸光系数ε的变化为()A. 都不变;B. A增⼤,ε不变;C. A不变,ε增⼤;D. 都增⼤11. 荧光物质发射波长λem和激发波长λex的关系为()A. λem> λex;B. λem=λex;C. λem< λex;D. 不确定12. ⽤氟离⼦选择性电极测F-时往往许须在溶液中加⼊柠檬酸盐缓冲溶液,其作⽤主要有()A.控制离⼦强度;B. 消除Al3+,Fe3+的⼲扰;C. 控制溶液的pH值;D. 都有13. 铁氰化钾氧化还原峰峰电流ip与铁氰化钾浓度c及电势扫描速度v之间的关系分别为()。
仪器分析练习题
仪器分析练习题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 对仪器灵敏度和检出限之间的关系描述不正确的是()A、灵敏度高则检出限必然低;B、由于噪音的存在,单纯灵敏度高并不能保证有低的检出限;C、消除仪器噪音是提高灵敏度和降低检出限的前提;D、灵敏度和检出限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2. 提高仪器分析性能的关键是()A、提高仪器的自动化程度;B、降低仪器的噪音;C、提高仪器灵敏度;D、提高仪器信噪比;3. 仪器分析方法的主要不足是()A、样品用量太少;B、选择性差;C、相对误差大;D重现性低;4. 仪器分析方法的主要特点是()A、分析速度快但重现性低,样品用量少但是选择性不高;B、分析灵敏度高但重现性低,选择性高但是样品用量大;C、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样品用量少,选择性高;D、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样品用量少,准确度高;5. 分析测量系统中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综合量度是()A、精密度;B、准确度;C、检出限;D、灵敏度;6. 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和精密度的综合指标是()A、检出限;B、标准曲线的斜率;C、重复性;D、再现性;二、填空题1. 分析仪器的主要性能指标是、、。
2. 根据仪器分析原理,仪器分析方法通常可以分为、、及其他仪器分析方法。
3. 分析仪器和仪器分析方法将进一步向更高、更高、更高以及将进一步向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微型化等方向发展。
4. 同一分析人员使用同一方法在同一实验室在相同的仪器上对同一试样进行测定所获得结果的精密度称为;不同的分析人员使用同一方法在不同实验室不同仪器上对某一试样进行测定所获得结果的精密度称为。
5. 检出限表示在95%置信水平下能得到相当于空白信号波动或噪声的标准偏差所对应的最低物质浓度或最小物质质量。
三、判断题1. 现代分析仪器通常由信号发生器、信号处理器、信号检测系统、信号显示及处理系统等部件构成。
()2. 分析仪器的灵敏度就是待测组分能被仪器检出的最低量。
()3. 仪器分析方法的主要不足是绝对误差大。
1_仪器分析练习题
一、选择题1. 在气相色谱法中,用于定量的参数是( )。
A.保留时间B.相对保留值C.半峰宽D.峰面积2. 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中,用于可见光区的光源是( )。
A.氢灯B.卤钨灯C.氘灯D.能斯特灯3. 比较下列化合物的UV -VIS 吸收波长的位置(λmax )( )。
(C)CH 3O CH 3O C(b)COOHO Cl(a)OA.a>b>cB.c>b>aC.b>a>cD.c>a>b4. 某化合物Cl-CH 2-CH 2-CH 2-Cl 的1H NMR 谱图上为( )。
A.1个单峰B.3个单峰C.2组峰: 1个为单峰, 1个为二重峰D.2组峰: 1个为三重峰, 1个为五重峰5. 利用质谱法分析某未知化合物,要得到具体的样品结构信息从而对其进行定性,则需要采用( )离子化方式。
A.CIB.EIC.FID.ESI6. 物质的UV-Vis 吸收光谱的产生是由于( );物质的IR 吸收光谱的产生是由于( )。
A.分子的振动/转动B.原子核内层电子的跃迁C.原子核外层电子的跃迁D.原子核的自旋7. 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Mr=72,红外光谱指出,该化合物含羰基,则该化合物可能的分子式为( )。
A.C 4H 8OB.C 3H 4O 2C.C 3H 6NOD.(A)或(B)8. 糖的纸层析显色剂是( )A. α-萘酚-浓硫酸试剂B. 邻苯二甲酸-苯胺试剂C. 均是D. 均不是9. 所谓真空紫外区,所指的波长范围是( )。
A.200~400nmB.400~800nmC.1000nmD.10~200nm10. 在GC 分析法中,用于定量的参数是( )。
A.保留时间B.相对保留值C.峰面积D.半峰宽11. 在进行UV-Vis 光谱分析的过程中,若已知化合物在227nm 波长处有较强的吸收,对于光源和比色皿的选择应采用( )。
A.碘钨灯与石英比色皿B.硅碳棒与石英比色皿C.氘灯与石英比色皿D.氢灯与玻璃比色皿12. 比较下列化合物的酸性强弱:( )> ( ) > ( ) > ( )。
仪器分析各章习题与答案
仪器分析各章习题与答案第⼀章绪论问答题1. 简述仪器分析法的特点。
第⼆章⾊谱分析法1.塔板理论的要点与不⾜是什么?2.速率理论的要点是什么?3.利⽤保留值定性的依据是什么?4.利⽤相对保留值定性有什么优点?5.⾊谱图上的⾊谱流出曲线可说明什么问题?6.什么叫死时间?⽤什么样的样品测定? .7.在⾊谱流出曲线上,两峰间距离决定于相应两组分在两相间的分配系数还是扩散速率?为什么?8.某⼀⾊谱柱从理论上计算得到的理论塔板数n很⼤,塔板⾼度H很⼩,但实际上柱效并不⾼,试分析原因。
9.某⼈制备了⼀根填充柱,⽤组分A和B为测试样品,测得该柱理论塔板数为4500,因⽽推断A和B在该柱上⼀定能得到很好的分离,该⼈推断正确吗?简要说明理由。
10.⾊谱分析中常⽤的定量分析⽅法有哪⼏种?当样品中各组分不能全部出峰或在组分中只需要定量其中⼏个组分时可选⽤哪种⽅法?11.⽓相⾊谱仪⼀般由哪⼏部分组成?各部件的主要作⽤是什么?12.⽓相⾊谱仪的⽓路结构分为⼏种?双柱双⽓路有何作⽤?13.为什么载⽓需要净化?如何净化?14.简述热导检测器的基本原理。
15.简述氢⽕焰离⼦化检测器的基本结构和⼯作原理。
16.影响热导检测器灵敏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分别是如何影响的?17.为什么常⽤⽓固⾊谱分离永久性⽓体?18.对⽓相⾊谱的载体有哪些要求?19.试⽐较红⾊载体和⽩⾊载体的特点。
20.对⽓相⾊谱的固定液有哪些要求?21.固定液按极性⼤⼩如何分类?22.如何选择固定液?23.什么叫聚合物固定相?有何优点?24.柱温对分离有何影响?柱温的选择原则是什么?25.根据样品的沸点如何选择柱温、固定液⽤量和载体的种类?26.⽑细管⾊谱柱与填充柱相⽐有何特点?27.为什么⽑细管⾊谱系统要采⽤分流进样和尾吹装置?28.在下列情况下⾊谱峰形将会怎样变化?(1)进样速度慢;(2)由于汽化室温度低,样品不能瞬间汽化;(3)增加柱温;(4)增⼤载⽓流速;(5)增加柱长;(6)固定相颗粒变粗。
仪器分析习题1---4
仪器分析习题(一)(色谱分析基础)1、基线:是柱中仅有流动相通过时,检测器响应讯号的记录值。
稳定的基线应该是一条水平直线。
2、色谱峰高:色谱峰顶点与基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以h表示。
3、标准偏差:即0.607倍峰高处色谱峰宽的一半。
4、半峰宽W1/2:即峰高一半处对应的峰宽,它与标准偏差σ的关系是:W1/2 =2.354σ。
5、峰底宽度W :即色谱峰两侧拐点上的切线在基线上的截距。
它与标准偏差。
的关系是:W = 4σ6、死时间t0:不被固定相吸附或溶解的物质进入色谱柱时,从进样到出现峰极大值所需的时间称为死时间。
因为这种物质不被固定相吸附或溶解,故其流动速度将与流动相的流动速度相近。
测定流动相平均线速ū时,可用柱长L 与t0的比值计算。
7、保留时间tr :试样从进样开始到柱后出现峰极大点时所经历的时间,称为保留时间。
它相应于样品到达柱末端的检测器所需的时间。
8、调整保留时间tr′:某组分的保留时间扣除死时间后的时间称为该组分的调整保留时间,即:tr′= tr- t09、死体积 V0:指色谱柱在填充后,柱管内固定相颗粒间所剩留的空间、色谱仪中管路和连接头间的空间以及检测器的空间的总和。
当后两项很小而可忽略不计时,死体积可由死时间与流动相体积流速F0(mL/min)计算:V0= t0·F010、保留体积 Vr:指从进样开始到被测组份在柱后出现浓度极大点时所通过的流动相体积。
保留体积与保留时间tr的关系:Vr = tr·F011、调整保留体积Vr′:某组份的保留体积扣除死体积后,称该组份的调整保留体积,即 Vr′ = Vr- V0。
12、相对保留值:某组份2的调整保留值与组份1的调整保留值之比,称为相对保留值。
1)相对保留值反映不同溶质与固定相作用力的差异,即两组分或组分间的保留差异,亦称为选择性因子。
2)相对保留值只与柱温及固定相的性质有关,而与柱径、柱长、填充情况及流动相流速无关。
仪器分析练习题(一)
第一章引言判断题1.仪器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就一定具有很低的检出限。
()2.电化学分析、光学分析与色谱分析构成了仪器分析的主体。
()3.仪器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和准确度都要比化学分析法高得多。
()4.仪器分析法是以测量物质的物理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5.对常量组分的分析,滴定分析法、重量分析法等化学分析的准确度较高。
()第二章气相色谱分析单项选择题1.只要柱温、固定相性质不变,即使柱径、柱长、填充情况及流动相流速有所变化,衡量色谱柱对被分离组分保留能力的参数可保持不变的是()A.保留值;B.调整保留值;C.相对保留值;D.分配比。
2.在气相色谱中直接表征组分在固定相中停留时间长短的保留参数是()A.调整保留时间;B.死时间;C.相对保留值;D.保留指数。
3.在气相色谱中,保留值实际上反映了哪些分子间的相互作用?()A.组分与载气B.组分与固定相C.组分与组分D.载气与固定相4.只要柱温、固定相性质不变,即使柱径、柱长、填充情况及流动相流速有所变化,衡量色谱柱对被分离组分保留能力的参数可保持不变的是()A.保留值;B.调整保留值;C.相对保留值;D.分配比。
5.在气相色谱中直接表征组分在固定相中停留时间长短的保留参数是()A.调整保留时间;B.死时间;C.相对保留值;D.保留指数。
6.在气相色谱中,保留值实际上反映了哪些分子间的相互作用?()A.组分与载气B.组分与固定相C.组分与组分D.载气与固定相7.关于气相色谱的范第姆特方程式(Van Deemeter),下列几种说法是正确的?()A.最佳流速这一点,塔板高度最大;B.最佳流速这一点,塔板高度最小;C.塔板高度最小时,流速最小;D.塔板高度最小时,流速最大。
8.气相色谱分析的分离原理是基于不同物质在两相间具有不同的()A.相比;B.扩散速度;C.分配系数;D.理论塔板数。
9.分配系数是指在一定温度、压力下,组分在气-液两相间达到分配平衡时()A.组分分配在液相中的质量与分配在气相中的质量之比;B.组分在液相中与组分在流动相中的浓度比;C.气相所占据的体积与液相所占据的体积比;D .组分在气相中的停留时间与组分在液相中的停留时间之比。
仪器分析习题参考答案
仪器分析习题参考答案仪器分析习题参考答案仪器分析是化学分析的重要分支,通过仪器设备对样品进行检测和分析,得到有关样品组成和性质的信息。
在学习和掌握仪器分析的过程中,习题练习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下面将针对几个常见的仪器分析习题,给出参考答案。
一、光度法习题1. 一种染料溶液的吸光度为0.5,在1 cm厚度的比色皿中测得,溶液的摩尔吸光系数为1.2×10^4 L·mol^-1·cm^-1,溶液的浓度为多少?解答:根据比尔-朗伯定律,吸光度A与溶液的浓度C和摩尔吸光系数ε之间的关系为A=εC。
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可得C=A/ε=0.5/(1.2×10^4)=4.17×10^-5 mol/L。
2. 一种药物在波长为254 nm的紫外光下具有最大吸收,某药片中含有该药物,测得样品溶液的吸光度为0.7,比色皿的光程为1 cm,摩尔吸光系数为2.5×10^4 L·mol^-1·cm^-1,药片中该药物的质量含量为多少?解答:根据比尔-朗伯定律,吸光度A与溶液的浓度C和摩尔吸光系数ε之间的关系为A=εC。
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可得C=A/ε=0.7/(2.5×10^4)=2.8×10^-5 mol/L。
由于药片中的质量含量与溶液的浓度成正比,可得药片中该药物的质量含量为2.8×10^-5 g。
二、电化学分析习题1. 在一次电池中,阳极上的反应为:2Cl^-(aq) → Cl2(g) + 2e^-,阴极上的反应为:2H^+(aq) + 2e^- → H2(g)。
如果电池的电动势为1.36 V,求电池中的标准电动势。
解答:根据电池的电动势公式ΔE=ΔE阳极-ΔE阴极,其中ΔE阳极为阳极反应的标准电动势,ΔE阴极为阴极反应的标准电动势。
根据已知数据,可得ΔE阳极=1.36 V,ΔE阴极=0 V。
代入公式,可得ΔE=1.36-0=1.36 V。
仪器分析原理-第一阶段练习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一阶段练习题考试科目:《仪器分析原理》第1章至第3章(总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非光谱分析法:基于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时,测量辐射的某些性质,如折射、散射、干涉、衍射和偏振等变化的分析方法。
2、精密度:是指在相同的条件下,多次平行分析结果相互接近的程度。
它表明测定数据的再现性。
精密度用偏差來表示。
偏差数值越小,说明测定结果的精密度越高。
3、光致激发:分子或离子等吸收紫外或可见光后,再以紫外或可见光的形式发射能量,这种现象称为光致发光。
4、紫外—可见光光谱:也叫分子吸收光谱,利用某些物质的分子吸收10~800nm光谱区的辐射来进行分析测定的方法。
5、选择性地吸收:物质的电子结构不同,所能吸收光的波长也不同,这就是物质对光选挥性吸收的基础。
6、试剂空白:当试剂、显色剂有吸收而试液无色时,以不加试液的试剂、显色剂按照操作步骤配成参比溶液,即为试剂空白。
7、配对池:吸收池由于在使用过程中受化学腐蚀或受摩擦的程度不同,因此在相同条件下测定的本底吸光度有差异,差异最小的同一规格的吸收池称之为配对池。
8、原子线:原子外层电子吸收激发能后产生的谱线。
9、自吸变宽:在空心阴极灯中,激发态原子发射出的光,被阴极周围的同类基态原子所吸收的自吸现象,也会使谱线变宽,同时也使发生强度减,弱致使标准曲线弯曲。
10、所谓光谱通带:光谱通带是指单色器出射光谱所包含的波长范围。
选择光谱通带,实际上就是选择单色器的狭缝宽度,这在待测元素共振线附近存在干扰时尤为重更。
11、光谱分析法:是物质于光相互作用时,物质内部发生了量子化的能级间的跃迁从而测定光谱的波长,和强度而进行的分析方法,包括发射光谱法和吸收光谱法。
12、灵敏度:被测组分在低浓度区,当浓度改变一个单位时,所引起的测定信号的该变量。
13、分子的振动能:与光谱的产生有关,相邻两个振动能级相距0.025-lev,可以给出价健特性等结构信息。
2020年自考《仪器分析、检验仪器原理及维护》习题及答案(卷一)
2020年自考《仪器分析、检验仪器原理及维护》习题及答案(卷一)一、选择题1.下列参量中,不属于电分析化学方法所测量的是( C )A 电动势B 电流C 电容D 电量2.列方法中不属于电化学分析方法的是( D )A 电位分析法B 伏安法C 库仑分析法D 电子能谱3.分电解池阴极和阳极的根据是( A )A 电极电位B 电极材料C 电极反应D 离子浓度4.H玻璃电极膜电位的产生是由于( A )A 离子透过玻璃膜B 电子的得失C 离子得到电子D 溶液中H+和硅胶层中的H+发生交换5.璃电极IUPAC分类法中应属于( B )A 单晶膜电极B 非晶体膜电极C 多晶膜电极D 硬质电极6.测定溶液pH时,所用的参比电极是:( A )A 饱和甘汞电极B 银-氯化银电极C 玻璃电极D 铂电极7.璃电极在使用前,需在去离子水中浸泡24小时以上,其目的是:( D )A 清除不对称电位B 清除液接电位C 清洗电极D 使不对称电位处于稳定8.体膜离子选择电极的灵敏度取决于( B )A 响应离子在溶液中的迁移速度B 膜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C 行营离子的活度系数D 晶体膜的厚度9.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溶液中F-离子的含量时,主要的干扰离子是( C )A Cl-B Br-C OH-D NO3-10.实验测定溶液pH值时,都是用标准缓冲溶液来校正电极,其目的是消除何种的影响。
( D )A 不对称电位B 液接电位C 温度D不对称电位和液接电位11.pH玻璃电极产生的不对称电位来源于( A )A内外玻璃膜表面特性不同B 内外溶液中H+ 浓度不同C 内外溶液的H+ 活度系数不同D 内外参比电极不一样12.用离子选择电极标准加入法进行定量分析时,对加入标准溶液的要求为( D )A体积要大,其浓度要高B 体积要小,其浓度要低C 体积要大,其浓度要低D 体积要小,其浓度要高13.离子选择电极的电位选择性系数可用于( B )A估计电极的检测限B 估计共存离子的干扰程度C 校正方法误差D 计算电极的响应斜率14.在电位滴定中,以E/V-V(E为电位,V 为滴定剂体积)作图绘制滴定曲线, 滴定终点为:( C )A曲线的最大斜率(最正值)点B 曲线的最小斜率(最负值)点C 曲线的斜率为零时的点DE /DV 为零时的点二、填空题1.正负离子都可以由扩散通过界面的电位称为_扩散电位_____,它没有___强制____性和__选择____性, 而渗透膜, 只能让某种离子通过, 造成相界面上电荷分布不均, 产生双电层,形成__膜____电位。
仪器分析练习题(一)气相色谱法部分答案
仪器分析(气相色谱部分)习题一、选择题1 俄国植物学家茨维特,在研究植物色素的成分时所采用的色谱方法是属于(D)A. 气-液色谱 B .气-固色谱C. 液-液色谱D.液-固色谱2. 不被固定相吸附或溶解的组成从进样开始到柱外出现浓度最大值时所需的时间称为(D)A. 保留时间B. 净保留时间C. 调整保留时间D.死时间3. 调整保留体积为保留体积(B)A. 加上死体积B. 减去死体积C. 乘以死体积D. 除以死体积4. 以一保留时间为10min ,峰底宽度为1min 的色谱峰计算的色谱柱塔板数为(D)A.56B.160C.554D.16005. 相对保留值是指(D)A. 保留时间减去死时间B. 组分 1 的保留值与组分 2 的保留值之比C. 组分 1 的保留值减去与组分 2 的保留值D. 组分 1 的调整保留值与组分 2 的调整保留值之比6. 当分离度R 为(D),两个相邻峰的分离程度可达99.7% 。
A.0.5B. 1.0C. 1.08D. 1.57. 极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为(A)A. 静电力B. 诱导力C. 色散力D. 氢键作用力8. 在采用纯物质对照的定性方法时,(B)A. 如未知物色谱峰的保留时间与某一纯物质的保留时间相同时,即可确定两者是同一种物质。
B. 如未知物色谱峰的保留时间与某一纯物质的保留时间相同时,即可初步确定两者是同一种物质。
C. 如未知物色谱峰的峰高和峰面积与某一纯物质的峰高和峰面积同时,即可确定两者是同一种物质。
D. 如未知物色谱峰的峰高和峰面积与某一纯物质的峰高和峰面积同时,即可初步确定两者是同一种物质。
9. 色谱柱在填充后柱管内固定相颗粒间所剩留的空间、色谱仪中管路和连接头间的空间以及检测器的空间的总和称为(A)。
A. 死体积B. 保留体积C. 调整保留体积D. 净保留体积10. 调整保留时间为保留时间(A)。
A. 减去死时间B. 加上死时间)。
C. 乘以死时间D. 除以死时间11. 按流动相的物态,色谱法分为:气固色谱法、气液色谱法、液固色谱法以及(AA. 液液色谱B. 键合相色谱C. 离子交换色谱D. 凝胶色谱12. 相色谱分析时,载气流速恒定,提高色谱柱的温度,则组分的(D)。
仪器分析各章习题与答案
仪器分析各章习题与答案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第一章绪论问答题1. 简述仪器分析法的特点。
第二章色谱分析法1.塔板理论的要点与不足是什么2.速率理论的要点是什么3.利用保留值定性的依据是什么4.利用相对保留值定性有什么优点5.色谱图上的色谱流出曲线可说明什么问题6.什么叫死时间用什么样的样品测定.7.在色谱流出曲线上,两峰间距离决定于相应两组分在两相间的分配系数还是扩散速率为什么8.某一色谱柱从理论上计算得到的理论塔板数n很大,塔板高度H很小,但实际上柱效并不高,试分析原因。
9.某人制备了一根填充柱,用组分A和B为测试样品,测得该柱理论塔板数为4500,因而推断A和B在该柱上一定能得到很好的分离,该人推断正确吗简要说明理由。
10.色谱分析中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有哪几种当样品中各组分不能全部出峰或在组分中只需要定量其中几个组分时可选用哪种方法11.气相色谱仪一般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件的主要作用是什么12.气相色谱仪的气路结构分为几种双柱双气路有何作用13.为什么载气需要净化如何净化14.简述热导检测器的基本原理。
15.简述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16.影响热导检测器灵敏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分别是如何影响的17.为什么常用气固色谱分离永久性气体18.对气相色谱的载体有哪些要求19.试比较红色载体和白色载体的特点。
20.对气相色谱的固定液有哪些要求21.固定液按极性大小如何分类22.如何选择固定液23.什么叫聚合物固定相有何优点24.柱温对分离有何影响柱温的选择原则是什么25.根据样品的沸点如何选择柱温、固定液用量和载体的种类26.毛细管色谱柱与填充柱相比有何特点27.为什么毛细管色谱系统要采用分流进样和尾吹装置28.在下列情况下色谱峰形将会怎样变化(1)进样速度慢;(2)由于汽化室温度低,样品不能瞬间汽化;(3)增加柱温;(4)增大载气流速;(5)增加柱长;(6)固定相颗粒变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一阶段练习题考试科目:《仪器分析原理》第1章至第3章(总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非光谱分析法:基于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时,测量辐射的某些性质,如折射、散射、干涉、衍射和偏振等变化的分析方法。
2、精密度:是指在相同的条件下,多次平行分析结果相互接近的程度。
它表明测定数据的再现性。
精密度用偏差來表示。
偏差数值越小,说明测定结果的精密度越高。
3、光致激发:分子或离子等吸收紫外或可见光后,再以紫外或可见光的形式发射能量,这种现象称为光致发光。
4、紫外—可见光光谱:也叫分子吸收光谱,利用某些物质的分子吸收10~800nm光谱区的辐射来进行分析测定的方法。
5、选择性地吸收:物质的电子结构不同,所能吸收光的波长也不同,这就是物质对光选挥性吸收的基础。
6、试剂空白:当试剂、显色剂有吸收而试液无色时,以不加试液的试剂、显色剂按照操作步骤配成参比溶液,即为试剂空白。
7、配对池:吸收池由于在使用过程中受化学腐蚀或受摩擦的程度不同,因此在相同条件下测定的本底吸光度有差异,差异最小的同一规格的吸收池称之为配对池。
8、原子线:原子外层电子吸收激发能后产生的谱线。
9、自吸变宽:在空心阴极灯中,激发态原子发射出的光,被阴极周围的同类基态原子所吸收的自吸现象,也会使谱线变宽,同时也使发生强度减,弱致使标准曲线弯曲。
10、所谓光谱通带:光谱通带是指单色器出射光谱所包含的波长范围。
选择光谱通带,实际上就是选择单色器的狭缝宽度,这在待测元素共振线附近存在干扰时尤为重更。
11、光谱分析法:是物质于光相互作用时,物质内部发生了量子化的能级间的跃迁从而测定光谱的波长,和强度而进行的分析方法,包括发射光谱法和吸收光谱法。
12、灵敏度:被测组分在低浓度区,当浓度改变一个单位时,所引起的测定信号的该变量。
13、分子的振动能:与光谱的产生有关,相邻两个振动能级相距,可以给出价健特性等结构信息。
14、红外光谱:如果一个分子获得的能量小于,只能发生转动能级的跃迁,如果分子吸收红外光线,则能引起分子的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的跃迁,这样得到的光谱就是红外光谱。
15、线光谱:又处于气相的单个原子发生电子能级跃迁所产生的锐线,线宽大约为10-4A16、溶剂空白:当显色剂,试剂在测定波长下都无吸收时,用纯溶剂作参比溶液。
17、吸收池:放式样的由透明材料制成的容器械,常用石英或熔融石英、玻璃。
18、离子线:离子的外层电子从到能级跃迁到低能级时所发射的谱线。
19、压力变宽:气体压力升高,粒子之间相互碰撞的机会越高,碰撞引起原子或分子的能级稍有变化,是吸收频率变化导致谱线变宽。
20、化学干扰:待测元素不能全部原子化,如待测元素形成高熔点,难挥发,难离解的化合物,导致吸收光谱下降。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0分);1、光谱是光的不同_波长_及其_强度分布_按波长或波数次序排列的记录,它描述了物质吸收或发射光的特征。
2、分子具有不同的运动状态,对应每一种状态都有一定的能量值,这些能量值是量子化的称为_能级_。
每一种分子都有其特定的_能级值_,并由此组成特定的能级结构。
3、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_形状_取决于物质的结构,分子结构不同,有不同的吸收曲线,利用_吸收曲线的全貌_可对一些物质进行定性分析。
4、ε为摩尔吸光系数,仅与入射光的_波长_、_被测组分的本性_、_温度_有关,在一定条件下是被测物质的特征性常数。
5、为使测定有较高的灵敏度,应选择波长等于被测物质的最大吸收波长的光作为入射光,但要注意其所在的波峰不能_太尖锐_,这样由_波长不准确_、_非单色光引起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程度较小。
6、根据某元素原子的_特征频率(或波长)_的发射光谱线出现与否,对试样中该原子是否存在进行_定性分析_。
试样中该原子的_数目越多_,则发射的特征光谱线也越强,将它与已知含量标样的谱线强度进行比较,即可对试样中该种原子的_含量_进行定量分析。
7、无火焰原子化过程为_干燥_、_灰化_、_原子化_、净化阶段进行。
8、基于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__吸收_、_发射_等现象而建立起来的一类光学分析法称为光谱分析法。
9、物质粒子存在不连续的能态,各能态具有_特定的能量_。
当粒子的状态发生变化时,该粒子将吸收或发射完全等于两个能级之间的__能量差_,反之亦是成立的10、ε为摩尔吸光系数,ε值越大,_喜光程度越大_,定量测定时的__灵敏度越高_;ε>时为_强吸收,ε=—4为__较强吸收_,ε<为__弱吸收_;11、用适当的参比溶液在一定的入射光波长下调节A=0,可以消除由_比色皿_、_显色剂_、_溶剂和试剂_对待测组分的干扰。
总之,要求用参比溶液调A=0后,测得被测组分的—吸光度与其浓度—的关系符合朗伯—比尔定律。
12、如果原子的外层电子获得足够大的能量,将会脱离原子,此现象称为_电离_。
原子失去一个电子称为_一级电离_,失去两个电子称为_二级电离_,依次类推。
使原子电离所需要的最小能量称为_电离能_。
离子的外层电子从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时所发射的谱线称为_离子线_。
13、富燃焰,燃助比_大于_化学计量配比值,具有_还原性_。
三、简述题(每小题5分,共计20分);1、带状光谱形成的机理。
答:原子结合成分子中发出的或两个以上原子的集团发出的,通常呈带状分布,是分子光谱产生。
2、紫外—可见光谱理想的光源是什么,常用的光源有哪几种答:紫外光源是氢灯或者氘灯;可见光源是碘钨灯或钨灯。
3、原子吸收光谱法的产生。
答:基于试样蒸汽相中被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对由光源发出的该原子的特征性窄频辐射产生共振吸收,其吸光度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与蒸汽相中被测元素的基态原子浓度成正比,以此测定试样中该元素含量的一种仪器分析方法。
4、元素的原子化。
答: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变为气态的能吸收特征辐射的基态原子的过程,为元素的原子化。
5、紫外—可见光谱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机理。
答:分子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是由于分子中的某些基团吸收了紫外可见辐射光后,发生了电子能级跃迁而产生的吸收光谱。
由于各种物质具有各自不同的分子、原子和不同的分子空间结构,其吸收光能量的情况也就不会相同。
因此,每种物质就有其特有的、固定的吸收光谱曲线,可根据吸收光谱上的某些特征波长处的吸光度的高低判别或测定该物质的含量,这就是分光光度定性鉴别和定量分析的基础。
其基本原理是是朗伯-比尔吸收定律, 即在一定的吸收光程下, 物质的浓度与吸光度成正比。
6、单色器构成和作用。
答:将光源发出的光分离成所需要的单色光的器件称为单色器。
单色器由入射狭缝、准直镜、色散元件、物镜和出射狭缝构成。
其中色散元件是关键部件,作用是将复合光分解成单色光。
入射狭缝用于限制杂散光进入单色器,准直镜将入射光束变为平行光束后进入色散元件。
物镜将出自色散元件的平行光聚焦于出口狭缝。
出射狭缝用于限制通带宽度。
将光源发出的光分离成所需要的单色光的器件称为单色器。
单色器由入射狭缝、准直镜、色散元件、物镜和出射狭缝构成。
其中色散元件是关键部件,作用是将复合光分解成单色光。
入射狭缝用于限制杂散光进入单色器,准直镜将入射光束变为平行光束后进入色散元件。
物镜将出自色散元件的平行光聚焦于出口狭缝。
出射狭缝用于限制通带宽度。
将光源发射的复合光分解成单色光并可从中选出一任意波长单色光的光学系统。
1入射狭缝:光源的光由此进入单色器;2准光装置:透镜或返射镜使入射光成为平行光束;3色散元件:将复合光分解成单色光,如棱镜或光栅;4聚焦装置:透镜或凹面反射镜,将分光后所得单色光聚焦至出射狭缝;5出射狭缝。
7、原子化方式有哪几种答:火焰原子吸收法,非火焰原子吸收法,冷原子吸收法8、双光束原子吸收光谱仪的机理。
答:将光源分为两光束,一束光通过火焰原子化蒸汽,经单色器到光电检测器上,另一束不通过火焰,通过空白池作参比光速,然后将试样光束及参比光束交替通过单色器到检测系统,这样可以检测出两束光强度之比,双光束仪器可消除火焰背景和光源波动的影响,准确度和灵敏度都高,但系统复杂,价格昂贵仪器从光源辐射出具有待测元素特征谱线的光,通过试样蒸气时被蒸气中待测元素基态原子所吸收,由辐射特征谱线光被减弱的程度来测定试样中待测元素的含量。
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计30分);1、光谱组成答:分为原子光谱和分子光谱一一由原子的吸收或者发射所形成的光谱是原子光谱,原子光谱是线光谱;由分子的吸收或者发光所形成的光谱是分子光谱,分子光谱是带状光谱。
2、原子吸收光谱法的过程。
答:试样以一定速率被燃气和助燃气带入火焰原子化器中,当从空心阴极灯光源发出的某种元素的特征性锐线光以一定的强度通过火焰时,火焰蒸汽相中该被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可对其特征性锐线光产生共振吸收,使光线减弱。
火焰中基态原子的数目越多,浓度越大,吸光程度也越大,所以根据其吸收光度即可测定试样中待测的元素的含量。
3、无火焰原子化装置及原子化过程。
答:干燥-灰化-原子化-净化四阶段进行程序升温。
干燥:在灰化或原子化过程中,为了防止试样突然沸腾或者渗入石墨炉壁中的试液激烈蒸发而引起飞溅,必须预干燥,温度一般在100℃左右,每微升试液的干燥时间为1~2s。
灰化:为了除去共存的有机物或低沸点无机物烟雾的干扰,灰化时间与试样量成正比。
一般低于600°C时大部分元素不会损失,所以灰化温度应适当高一些时间短一些。
原子化:一般原子化温度每提高100%,信号峰提高百分之几。
净化:试样热分解的残留物有时会附着在石墨炉的两端,对下次样品的测定存留着记忆效应,产生影响,故应在每次测定之后升高温度,并通入惰性气体“洗涤”,以使高温石墨炉内部净化。
4、紫外—可见光谱仪器测量条件的选择。
答:(1)入射波长:通常选择被测物质的最大吸收波长作为入射波长——最大吸收原则。
若有干扰,采用“干扰最小,吸收最大”原则。
(2)狭缝宽度:狭缝太小,入射光强减弱,测定灵敏度降低;狭缝太宽,入射光的单色性降低。
一般为试样吸收峰的半宽度的十分之一。
(3)吸光度值:一般选A:,当T=% 时,吸光度测量误差最小。
调整A的方法:A=εbc①选择不同的吸收池厚度(改变b)②改变称样量,稀释浓度。
(改变c)5、空心阴极灯的构造。
空心阴极灯,是一种阴极成空心圆柱形的气体放电管,阴极和阳极密封于玻璃管中,管内充有低压惰性气体, 结构如下:6、石墨炉原子化器的特点。
石墨炉原子化器,又称高温石墨管原子化器。
一种结构简单、性能好、使用方便、应用广泛的无焰原子化器。
优点:(1)效率高:原子化器工作温度高、升温速度快。
(2)灵敏度高(3)试样用量小(4)分析试样范围广(5)可用纯标准试样来分析不同组成的试样:减少了化学干扰,测定结果几乎与试样组成无关。
(6)可在原子化器中在线处理试样,采用程序升温控制,可选择性蒸发除去试样中某些成分,改变机体组成,有利于消除其他干扰,并且具有分析黏性液态试样的能力。